一、猪肝过氧化氢酶提取条件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祝燕飞[1](2021)在《“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定量实验装置创新与应用》文中指出通过创新实验装置,开展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影响的定量实验,实现多样品同步实验。通过锻炼学生定量实验能力,培养其科学探究、科学思维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实验装置也可用于集气类定量实验及比色类定性实验,实现"一器多用"。
赵书雪[2](2020)在《斯氏假单胞菌S12过氧化氢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酶学性质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过氧化氢酶可以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水和氧气,过氧化氢酶在食品行业中已经得到普遍应用,如食品防腐、食品的消毒、无菌包装、还有对动物食品进行漂白和脱色等。但是现在商品化食品过氧化氢酶来源比较单一,主要是从动物肝脏中分离纯化、黑曲霉通风搅拌等条件下培养得到的。而且目前食品级过氧化氢酶的酶活力较低,热稳定较差,不能满足某些工业生产的需要。因此,本研究拟筛选具有高过氧化氢酶活性的菌株,对其过氧化氢酶基因进行了体外表达研究,通过理性设计和正交设计的方法对过氧化氢酶进行了多点突变,成功提高了酶比活和热稳定性。主要结果如下:1、从垃圾渗滤液中筛选出具有高过氧化氢酶活性的三株菌株,并对具有较高过氧化氢酶酶活表达的一株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经16s rDNA鉴定该菌株是斯氏假单胞菌,并将其命名为Pseudomonasstutzeri S12。2、本研究首次对斯氏假单胞菌的过氧化氢酶KatE进行体外研究,发现该过氧化氢酶的最适温度是35℃,且在10~40℃的范围内都具有较高的酶比活,当温度超过40℃时,酶活迅速下降,因此该酶属于能够适应低温环境的中温酶,这为以后该酶在冷藏海鲜等食品保藏方面的应用提供了研究思路。3、过氧化氢酶KatE的最适pH是8.0,且在碱性条件下较稳定。1mmol/L Na+、Mg2+对该酶的活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酶活分别提高2%,6%;Li+、K+、Ba2+对该酶的活性抑制作用不明显,Zn2+、Mn2+、Ca2+、Al3+对酶活有部分抑制作用;Ni2+、Cu2+、Co2+对酶的抑制作用最强,酶活均下降了 99%。因此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在过氧化氢酶的反应体系中加入适量的Na+、Mg2+有助于提高过氧化氢酶的酶比活。4、本研究使用共识蛋白设计,对于与KatE相似的5274条序列进行分析,选择9个突变位点,并结合正交设计,仅仅通过1 1个多位点突变体就得到了这9个突变位点及其交互作用对过氧化氢酶活力和热稳定性的影响的结果。从中筛选出来可能提高过氧化氢酶KatE的酶比活和热稳定性的4个突变位点。经过对这四个位点进行分析,发现单点突变Y112F的酶比活的热稳定性较好,双点突变Y112F和S204N结合突变体、F135I和T387S结合突变体的酶比活和热稳定较好,Tm值分别是(45.46±0.06)℃、(45.70±0.05)℃,其中 F135I 和 T387S 结合突变体的酶比活和热稳定性最好,分别提高了 7%和18%。因此通过正交实验和理性设计的方法提高蛋白酶的活力和热稳定性是一条可以参考的方法。本研究从垃圾渗滤液中筛选出具有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斯氏假单胞菌,并对其过氧化氢酶基因的酶学性质进行分析研究,通过正交实验和理性设计的方法提高了过氧化氢酶的酶比活和热稳定性,丰富了对斯氏假单胞菌的基因研究,为低温过氧化氢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并为食品过氧化氢酶的生产与应用提供了新的道路。
田珍[3](2020)在《高中生物学几个实验改进及实践研究》文中提出生物学实验是构成生物学知识的单元要件之一,也是形成生物学科知识体系的根本,更是学生在中学阶段需要掌握的重要方法。在生物学学习中,生物学实验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生物及生物理论知识体系形成背后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但是,在教育实践中发现由于实验装置和实验设备的局限性以及课时相对紧张的缘故,导致许多教师将做实验改成了讲实验。还发现一些实验教材所建议的实验材料难以处理、一些实验的操作过程所耗时间较长、一些实验的实验现象不够明显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部分实验开设率低。同时还存在教材中定性实验较多,定量实验较少,与新课标的倡导“两者都重视理念”不切合。验证性比例较大,探究性实验比例小,不利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等问题。因此,为提升生物实验开设率,以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对现有生物学实验中的问题进行相关改进是有必要的。本研究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中几个实验为研究对象,探索实验材料的选择和检测方法的改进:首先对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蛋白质、淀粉实验改进,笔者选择多种生活中的常见材料作为检测糖类的实验材料,筛选出提子、龙眼、冬瓜、西瓜、梨可作为检测糖类的材料,并进一步对其加热的温度和林试剂的使用量进行优化,得到不同材料在具体温度和具体斐林试剂使用量时取得很好的实验效果,同时也丰富了实验材料选择。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同样对材料进行改进,所选的大豆匀浆、豆腐匀浆、孕妇奶粉、婴儿奶粉、鸡蛋清、牛奶均可作为检测蛋白质实验材料,同时增加了考马斯亮蓝检测蛋白质的方法,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对“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淀粉”在丰富材料的选择时,筛选出小麦粉、糯米粉、玉米粉、山药、红薯、芸豆、土豆可作为检测淀粉的材料,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山药、红薯、芸豆、土豆不易研磨,研磨成样液比较花费时间,因此对其进行切块处理,缩短了实验时间,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其次对“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从材料扩展、将定性检测方法改为定量方法,改变O2检测方式,改变实验装置四个方面进行改进;用绿萝、土豆、豌豆尖、迎春花尖等植物性材料替代新鲜肝脏材料,得到易保存和易制作含酶提取液的材料,同时改变装置适于定量实验和用亚甲基蓝检测O2方法,将原来的定性实验改造成定性定量结合的实验;解决用卫生香检测O2存在的不确定性,定量方法用数据分析实验结果,使得实验结果更加准确。最后对“探究酵母细胞呼吸方式”实验将定性检测方法改为定量方法,采用溴麝香草酚蓝检测CO2,为适于定量方法改变实验装置,改善原实验实验现象不明显、实验时间长的问题。最后根据实验改进设计实施方案,将改进的实验方案应用于教学实践。并通过课堂观察学生的学习表现,观察学生得到的实验结果,学生对实验结果的收集、分析结果等方面分析实验改进的效果。发现学生学习状况与方式认真,对待实验严谨,学习兴趣浓烈,学习积极参与实验操作、学生的求知欲强烈。本文对实验改进和实验改进后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进行了初步探讨和分析,总结了实验教学效果,反思了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关于实验改进和教学实施的一些建议,希望能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些参考。本文由于时间限制只针对必修一中的几个实验进行了改进,需要在今后继续对其他实验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优化;对本次实验改进不足继续进行实践研究对其加以修改和补充。
杨晓宇[4](2019)在《过氧化氢酶在电场下的分子动力学研究》文中认为过氧化氢酶(CAT)是自然界中一类具有极其重要意义的末端氧化还原酶。典型过氧化氢酶通常由四个相同的亚基构成,每个亚基氨基酸残基序列长度大约在460个左右。CAT能够专一且高效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为氧气和水。基于此原理,CAT广泛应用于电化学过氧化氢生物传感器领域来检测过氧化氢含量。但是CAT在检测过程中处于电场状态下的相关性质尚未完全了解,因此该研究借助于分子动力学模拟来探讨CAT在一定电场下的相关性质。在此基础上,为了更好的保持生物传感器CAT酶电极的稳定性和延长其使用寿命,同时保证基本不影响CAT酶蛋白结构其氨基酸的折叠组装及功能的前提下,通过进一步改造CAT每个亚基外侧表面的7个氨基酸残基即构建突变CAT体系,降低其带电荷量,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从微观尺度深入研究突变CAT体系相关性质变化。此外,本文对石墨烯也进行了初步建模和分子动力学模拟,为后续深入了解生物传感器中基于过氧化氢酶-石墨烯电极之间的吸附作用机理和提升其吸附性能提供了理论参考。本课题从PDB蛋白质数据库获取来自粪肠球菌生物体且在枯草芽孢杆菌中表达的过氧化氢酶的晶体结构,进行预处理后,分别构建初始CAT体系和改造后的突变CAT体系模型,施加一定强度的电场,采用GROMACS软件分别对CAT体系和突变CAT体系进行了分子动力学模拟。对电场作用下CAT和突变CAT体系模拟的结果分析可发现:总能量、势能、动能基本保持不变;LJ(SR)、键角、二面角能量均有较小的波动;RMSD值、RMSF值、回旋半径Rg值均有小幅度上升趋势,而原子对距离波动性均较大;酶蛋白中α-螺旋、β-折叠等二级结构形式和数量有较小的变化;酶蛋白间内部氢键数目均基本保持不变,而与周围溶剂水分子间氢键数目有小幅度波动。与CAT体系相比,突变CAT模拟体系在电场方向下质心移动距离显着变小,上述层面总体结果变化较为平缓稳定。综上所述,电场作用下,整体酶蛋白三维结构基本保持平衡稳定;与CAT模拟体系相比,突变CAT模拟体系能量项、骨架原子及酶蛋白内部结构稳定性、氨基酸残基的运动、不同方向酶蛋白分子结构形状和体积、二级结构受电场影响变小,整体较平缓稳定。为后续实验更好地改造及应用过氧化氢酶电极提供了理论参考价值。
白晓明[5](2019)在《长白落叶松LoCAT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在逆境胁迫下,植物积累了大量的活性氧(ROS),导致膜脂、DNA及细胞组分的严重损伤,从而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分布及品质的形成。过氧化氢酶(CAT)属血红蛋白酶类,有催化过氧化氢降解为分子氧和水,避免过氧化氢毒害的作用,CAT的过量表达可有效清除植株体内的ROS,提高其对氧化胁迫的抗性。本研究克隆了长白落叶松的CAT基因(LoCAT),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该基因,对其编码的蛋白质进行了预测,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分析了该基因的组织表达特异性和应对非生物胁迫的表达模式;此外,构建LoCAT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并转化到烟草和长白落叶松基因组中;在干旱和盐胁迫下分别对转基因烟草的抗性植株和长白落叶松的抗性愈伤组织进行相关生理指标的测定分析,以验证其基因功能。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长白落叶松转录组数据库中获得的CAT基因全长序列设计引物,克隆得到长白落叶松CAT基因。该基因完整的开放阅读框(ORF)长度为954bp,共编码317个氨基酸。系统进化树分析,长白落叶松与北美云杉、银杏等亲缘关系较近。(2)利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分析了LoCA 基因在长白落叶松中的组织表达特异性和应对非生物胁迫的表达。LoCAT基因在长白落叶松的根、茎、叶中均有表达,其中在茎部表达量最低,在叶中相对表达量最高。LoCAT基因在干旱和盐胁迫诱导下,其表达量整体上调。(3)构建LoCAT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烟草,对其转基因及野生型株系分别进行干旱及盐胁迫处理,测定相关的生理指标。转基因烟草的CAT、SOD和POD活性均高于野生型烟草,而MDA含量低于野生型烟草,说明转LoCAT基因提高了烟草的抗旱性和耐盐性。(4)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长白落叶松的胚性愈伤组织,对转基因愈伤组织进行相关抗逆生理指标的测定,LoCAT基因提高了长白落叶松抗性愈伤组织的抗氧化能力。
罗清荣,李雪雁,郑泽鑫,杨林,李玲,谢果[6](2018)在《利用过氧化氢酶活性鉴别药用原料乳猪肝和成年猪肝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实验选取乳猪肝和成年乳猪肝,同等条件下采取浸提法从猪肝中提取过氧化氢酶,利用碘量法测定猪肝中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实验结果表明,乳猪肝中过氧化氢酶活性一般在4 000 mg/(g·min)~5 000 mg/(g·min)左右,未发现乳猪肝过氧化氢酶活性超过7 000 mg/(g·min),成年猪肝的酶活一般在8 000 mg/(g·min)以上,部分活性较低个体酶活也在7 000 mg/(g·min)以上。本文通过测定猪肝中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大小,确定其可以作为鉴别成年猪肝和乳猪肝的一个指标。
褚晨艳,杨澜,颜子晨,杜泽鹏,刘晶,陈军[7](2018)在《猪肝过氧化氢酶的提取及其对脂肪的抗氧化特性》文中研究说明本实验探究不同浸取时间、浸取剂pH、浸取温度、料液比对猪肝中过氧化氢酶提取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之上,选取影响显着的因素通过正交优化实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为:浸取时间7h、浸取剂pH为7、浸取温度25℃、料液比1∶8。对提取的过氧化氢酶进行抗氧化性分析,测定硫代巴比妥酸值、过氧化值和pH值,结果表明:过氧化氢酶对鱼肉和猪肉的脂肪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
王冠[8](2018)在《五味子叶中过氧化氢酶的提取及固定化》文中研究指明长白山北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Baill]是我国自古以来具有药用和食用双重功能的一种草本植物资源[1]。我们早期调研发现,虽然北五味子果实已被广泛使用,但其给农民带来的经济价值还不够,导致其近几年的种植面积减少。若以北五味子采摘过程中作为废弃物的北五味子叶为原料进行开发利用,可以提高北五味子的经济价值。本实验早期研究发现,五味子叶中含有大量过氧化氢酶[25]。过氧化氢酶是一种具有消毒灭菌、漂白、保护软饮料中营养成分等作用的食品添加剂[6]。故本文拟以五味子叶为原料,采用过氧化氢酶活性为指标,提取纯化过氧化氢酶,同时确定其最佳稳定性条件,建立酶反应动力学模型,并以壳聚糖为载体固定化过氧化氢酶,为后期过氧化氢酶的广泛应用提供实验依据[78]。具体实验内容和结论如下:以过氧化氢酶活性为评价指标,考察从五味子叶提取过氧化氢酶过程中五味子叶贮存方式、料液比、提取pH、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等五个因素的最佳提取条件。筛选出三个主要因素,进一步进行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得出最佳实验结果为:以五味子叶粉为原料,料液比为25:1,提取温度为46℃,提取pH为7.0。采用盐析沉淀法结合Sephadex G-75凝胶过滤层析法纯化五味子叶过氧化氢酶,得到最大纯化倍数达到9.69倍。通过紫外吸收光谱扫描,得到过氧化氢酶在吸光度240nm处存在吸收峰。根据SDS-PAGE电泳结果,得出过氧化氢酶的亚基分子质量为68.7kD。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纯化后得到的过氧化氢酶纯度达到91.037%,过氧化氢酶的浓度约为0.219 g/mL。以过氧化氢酶相对酶活力为检测指标,考察提取pH、热稳定性、有机化合物、有机溶剂以及金属离子等五个因素对过氧化氢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过氧化氢酶在pH为7.0时,温度在2535℃,稳定性较好。草酸、Cu2+、Mg2+对五味子叶中过氧化氢酶具有一定激活作用,甲醇、乙醇、异丙醇、酒石酸、水杨酸、麦芽糖、葡萄糖、Mn2+、Na+对五味子叶中过氧化氢酶具有一定抑制作用。通过Lineweaver-Burk法(即双倒数作图法)测定得到过氧化氢酶的米氏常数Km值为8.372 mmol/L。通过失活动力学常数Km值以及温度与失活动力学常数之间的关系得到五味子叶中过氧化氢酶的半衰期以及活化能。当温度升高至65℃时,五味子叶中过氧化氢酶的半衰期为1.37 min。过氧化氢酶活化能△E为2.135×103J/moL。以过氧化氢酶活力为指标,研究吸附时间、交联时间、交联剂用量、过氧化氢酶加入量等五个单因素对酶固定化效果的影响,筛选出三个主要因素进行响应面优化。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得到固定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吸附时间为2 h,交联剂用量为101 mL,过氧化氢酶加入量为6 m L,过氧化氢酶活力为93.25 U/g。
王立,张坤,陈琳,邹烨,王道营[9](2017)在《动物肝脏蛋白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动物肝脏是肉制品加工过程中的副产物,是一种营养丰富的优质食品蛋白源,同时还是一类重要的功能性蛋白,因此,动物肝脏的资源利用率和经济价值急需提高。本文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动物肝脏蛋白的研究情况,围绕动物肝脏蛋白的提取、生物活性以及在食品及其他领域的应用概况进行了综述,旨在为动物肝脏的深度开发和应用,提高动物肝脏资源的附加值提供理论依据。
张聪聪[10](2017)在《水溶性猪肝蛋白功能特性及其在肉制品中的应用》文中认为蛋白质、水、植物油组成的乳化物作为低脂乳化肉制品加工中的脂肪替代物,因可以在降低产品脂肪含量的同时,增加蛋白含量并改善脂肪酸组成,近年来已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猪肝是猪的主要副产品之一,富含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是一种价格低廉、营养极为丰富的食品资源。猪肝的蛋白含量丰富,水溶性猪肝蛋白是猪肝中的主要蛋白质、具有较好的乳化性,但目前对于其功能性质还缺乏较为全面的研究。本文以水溶性猪肝蛋白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环境条件对其功能性质的影响,进一步对水溶性猪肝蛋白-大豆油的乳化特性进行研究,最后将水溶性猪肝蛋白-大豆油乳化液应用在低盐低脂乳化肉糜中,为猪肝的实际生产、水溶性猪肝蛋白的充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水溶性猪肝蛋白的营养特性。猪肝蛋白中水溶蛋白和盐溶蛋白的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总氨基酸含量的比例超过40%,优于WHO/FAO提出的参考蛋白模式,是一种优质蛋白源。2.不同环境条件对水溶性猪肝蛋白功能特性的影响。水溶性猪肝蛋白的溶解度、疏水性、浊度、起泡活性及稳定性、乳化活性及稳定性随不同pH、温度、蛋白浓度、离子强度的变化显着(P<0.05)。在pH4-5时,水溶性猪肝蛋白的溶解度、起泡活性、乳化活性及稳定性分别达到最小,浊度、泡沫稳定性最大;当温度为50-60℃时,水溶性猪肝蛋白的溶解度、浊度、起泡活性及稳定性、乳化活性及稳定性为最优;随蛋白浓度增加,水溶性猪肝蛋白的溶解度、乳化活性均呈下降趋势,起泡活性及稳定性、乳化稳定性均呈增加的趋势;在氯化钠浓度为0.2mol/L时,水溶性猪肝蛋白的溶解度、起泡活性、乳化活性及稳定性分别达到最大,而在高盐条件下,对其部分性质有抑制作用。总之,水溶性猪肝蛋白的氨基酸组成均衡,且溶解性、起泡性、乳化性等功能性质均较好,不仅是一种优质蛋白,其良好的功能特性也具有利用前景。3.蛋白含量和油相体积对水溶性猪肝蛋白乳化体系稳定性的研究。随水溶性猪肝蛋白含量的增加,乳化体系的乳化活性及乳析指数均降低,而乳化稳定性及表观粘度显着增加(P<0.05)。在蛋白浓度为0.125%、0.25%时,均质后的乳液较不均匀,可以明显看到没有乳化的油滴,最终出现絮凝现象,形成极不稳定的乳液体系;而随猪肝蛋白浓度的增加,乳化颗粒粒径逐渐变小且分布均匀,界面蛋白浓度随之增加,表观粘度、乳化稳定性增加,乳析指数降低。随油相体积的增加,猪肝蛋白乳化体系的乳化活性、表观粘度呈逐渐上升趋势,而乳化稳定性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乳析指数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当油相体积低于37.5%时,乳析指数增加、乳化稳定性减小;随着油相体积分数的继续增加,乳化体系的表观粘度增加,乳析指数降低、乳化稳定性增加,乳化油滴的粒径逐渐增加,当油相体积大于45%时,由于部分油滴不能被乳化,油滴发生聚集现象。4.水溶性猪肝蛋白-大豆油乳化物部分替代猪背脂对低脂乳化肉糜的影响。随乳化液替代比例的增加,低盐低脂乳化肉糜的蛋白质、水分都显着增加,而脂肪逐渐减小(P<0.05);随乳化液替代比例的增加,肉糜的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减少,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比例增加,改善了乳化肉糜凝胶的脂肪酸组成;肉糜热诱导凝胶的L*、a*、b*值都随乳化液替代比例增加而显着增加(P<0.05),蒸煮损失、失水率和失油率均先减少后增加;当猪背脂被替代比例超过75%时,乳化肉糜稍带有大豆和猪肝的特殊腥味,可接受性下降。整体而言,用水溶性猪肝蛋白-大豆油替代猪背脂制得的低盐低脂乳化肉糜,在降低脂肪含量的同时,显着提高了产品的多汁性、增加了蛋白含量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着改善了肉糜的化学组成和脂肪酸组成,感官评价在替代量低于75%时差别不大,与低盐对照相比,蒸煮损失和质构也得到改善,但仍旧不及高盐对照。因此选择替代比例为50%的水溶性猪肝蛋白-大豆油预乳化液替代猪背脂,可以使产品的化学组成和营养价值得到改善,产品的质构、感官指标等却并没有因此受到不利的影响。
二、猪肝过氧化氢酶提取条件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猪肝过氧化氢酶提取条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斯氏假单胞菌S12过氧化氢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酶学性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1. 引言 |
1.1 过氧化氢酶 |
1.1.1 过氧化氢酶的研究进展 |
1.1.2 过氧化氢酶的结构 |
1.1.3 过氧化氢酶的商业化生产 |
1.1.4 过氧化氢酶在食品行业的应用 |
1.2 斯氏假单胞菌 |
1.2.1 斯氏假单胞菌的发现 |
1.2.2 斯氏假单胞菌的研究现状 |
1.3 改善酶学性质的策略 |
1.3.1 定向进化 |
1.3.2 半理性设计 |
1.3.3 理性设计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高过氧化氢酶活性菌株的筛选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菌株 |
2.1.2 实验主要仪器 |
2.1.3 酶与引物 |
2.1.4 培养基及实验相关溶液 |
2.2 试验方法 |
2.2.1 细菌分离及过氧化氢酶活性初筛 |
2.2.2 菌株过氧化氢酶活性检测 |
2.2.3 过氧化氢酶活力测定方法 |
2.2.4 高过氧化氢酶活性菌株的鉴定 |
2.3 试验结果 |
2.3.1 平板检测结果 |
2.3.2 高酶活菌株的筛选结果 |
2.3.3 菌株鉴定 |
2.4 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3. 过氧化氢酶基因的克隆及其性质分析 |
3.1 实验材料 |
3.1.1 菌株与质粒 |
3.1.2 实验主要仪器 |
3.1.3 酶、引物及主要试剂 |
3.1.4 培养基及实验相关溶液 |
3.2 试验方法 |
3.2.1 序列分析软件 |
3.2.2 基因组的提取 |
3.2.3 目的基因的获取 |
3.2.4 pET30a(+)质粒提取 |
3.2.5 目的基因的酶切和回收 |
3.2.6 载体的酶切和回收 |
3.2.7 目的基因和载体的连接 |
3.2.8 大肠杆菌TOP10感受态细胞的转化 |
3.2.9 阳性克隆鉴定及测序 |
3.2.10 大肠杆菌BL21感受态细胞的转化 |
3.2.11 阳性克隆的鉴定 |
3.2.12 过氧化氢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
3.2.13 过氧化氢酶菌体的破碎 |
3.2.14 表达产物所在位置的检测 |
3.2.15 过氧化氢酶的纯化 |
3.2.16 过氧化氢酶最适温度及温度稳定性的测定 |
3.2.17 过氧化氢酶最适pH和pH稳定性的测定 |
3.2.18 不同金属离子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 |
3.2.19 过氧化氢酶催化动力学参数的测定 |
3.3 结果和分析 |
3.3.1 过氧化氢酶KatE蛋白质的理化性质预测 |
3.3.2 过氧化氢酶KatE蛋白质的二级结构预测 |
3.3.3 目的基因katE的获取 |
3.3.4 表达载体pET30a-katE的构建 |
3.3.5 重组过氧化氢酶KatE的诱导表达 |
3.3.6 重组过氧化氢酶KatE的纯化 |
3.3.7 过氧化氢酶KatE的最适温度及温度稳定性 |
3.3.8 过氧化氢酶KatE的最适pH及pH稳定性 |
3.3.9 不同金属离子对过氧化氢酶KatE的影响 |
3.3.10 过氧化氢酶KatE的催化动力学参数的测定 |
3.3.11 过氧化氢酶KatE蛋白质序列比对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4. 正交实验设计多点突变提高过氧化氢酶稳定性 |
4.1 实验材料 |
4.1.1 菌株与质粒 |
4.1.2 试验主要仪器 |
4.1.3 酶、引物及主要试剂 |
4.1.4 培养基及试验相关溶液 |
4.2 试验方法 |
4.2.1 多点突变体的设计方法 |
4.2.2 最优多点突变体的设计方法 |
4.2.3 pET30a-katE的质粒提取 |
4.2.4 pET30a-katE的突变设计 |
4.2.5 过氧化氢酶突变体在大肠杆菌TOP 10菌株中的转化和阳性鉴定 |
4.2.6 过氧化氢酶突变体在大肠杆菌中感受态BL21的转化 |
4.2.7 过氧化氢酶突变体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
4.2.8 过氧化氢酶突变体的纯化 |
4.2.9 野生型及突变体酶活力的测定 |
4.2.10 野生型及突变体热稳定性的测定 |
4.2.11 野生型及突变体DSC的检测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多点突变体过氧化氢酶M1~M11的纯化结果 |
4.3.2 野生型和多点突变体M1~M11的酶活测定 |
4.3.3 野生型及多点突变体M1~M11的热稳定性测定 |
4.3.4 正交分析 |
4.3.5 最优突变体过氧化氢酶的纯化 |
4.3.6 野生型及最优突变体酶活力的测定 |
4.3.7 野生型及最优突变体热稳定性的测定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5. 全文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3)高中生物学几个实验改进及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法 |
1.4.2 课堂观察法 |
1.4.3 实验法 |
1.5 研究的思路框架与创新 |
1.5.1 研究思路 |
1.5.2 创新之处 |
1.6 生物学实验的概念界定 |
2 高中生物实验改进的研究现状 |
2.1 缩短实验时间 |
2.2 实验材料与装置改进 |
2.3 生物实验与现代多媒体技术整合 |
3 高中生物学几个实验改进研究 |
3.1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改进 |
3.1.1 材料与方法 |
3.1.2 结果与分析 |
3.2 “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改进 |
3.2.1 材料与方法 |
3.2.2 结果与分析 |
3.2.3 讨论与建议 |
3.3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改进 |
3.3.1 材料与方法 |
3.3.2 结果与分析 |
3.3.3 实验改进结果 |
3.3.4 讨论与建议 |
4 改进的实验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实施 |
4.1 实施目的 |
4.2 实施对象 |
4.3 实施方案 |
4.3.1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蛋白质、脂肪、淀粉”实验的实施方案 |
4.3.2 “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实施方案 |
4.3.3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实施方案 |
4.4 实施过程 |
4.4.1 “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蛋白质、脂肪、淀粉”实施过程 |
4.4.2 “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写分解”实施过程 |
4.5 实施效果 |
4.5.1 学生的参与度 |
4.5.2 小组合作情况 |
4.5.3 学生探究情况 |
4.5.4 学生对待实验的态度 |
4.5.5 学生实验成果 |
4.6 总结与讨论 |
5 结论与反思 |
5.1 结论 |
5.2 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致谢 |
(4)过氧化氢酶在电场下的分子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过氧化氢酶简介 |
1.2 过氧化氢酶的种类 |
1.3 过氧化氢酶的结构与功能 |
1.4 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机理 |
1.5 过氧化氢酶的酶学性质 |
1.6 过氧化氢酶的应用领域 |
1.7 石墨烯简介 |
1.8 过氧化氢酶的研究进展 |
1.9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1.9.1 本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
1.9.2 本课题研究内容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2 分子动力学模拟 |
2.1 分子动力学模拟简介 |
2.2 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基本原理 |
2.3 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常用算法 |
2.4 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势能函数和力场 |
2.5 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常用系综 |
2.6 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周期性边界条件 |
2.7 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基本步骤 |
2.8 分子动力学模拟软件简介 |
3 过氧化氢酶和突变过氧化氢酶体系分子动力学模拟 |
3.1 过氧化氢酶晶体结构的获取 |
3.2 过氧化氢酶晶体结构文件的预处理 |
3.3 拓扑文件的准备及检查 |
3.4 构建过氧化氢酶体系盒子 |
3.5 盒子中添加溶剂 |
3.6 平衡体系电荷 |
3.7 模拟体系能量最小化 |
3.8 NVT平衡 |
3.9 NPT平衡 |
3.10 成品模拟——添加电场 |
3.11 提取结果分析文件 |
3.12 突变过氧化氢酶体系的模拟 |
3.13 石墨烯分子动力学模拟 |
4 电场下过氧化氢酶体系模拟结果与讨论 |
4.1 各能量组分 |
4.1.1 总能量、势能、动能 |
4.1.2 温度、压力、密度 |
4.1.3 LJ-SR |
4.1.4 键角能 |
4.1.5 二面角 |
4.2 RMSD |
4.3 原子对距离 |
4.4 RMSF |
4.5 回旋半径Rg |
4.6 二级结构 |
4.7 氢键 |
4.8 质心移动距离 |
4.9 石墨烯模拟体系结果与讨论 |
5 非电场和电场下突变过氧化氢酶体系模拟结果与讨论 |
5.1 二级结构预测对比分析 |
5.2 非电场下各能量组分 |
5.2.1 总能量、势能、动能 |
5.2.2 温度、压力 |
5.3 非电场下RMSD |
5.4 非电场下RMSF |
5.5 非电场下回旋半径Rg |
5.6 电场下各能量组分 |
5.6.1 总能量、势能、动能 |
5.6.2 温度、压力、密度 |
5.6.3 LJ-SR |
5.6.4 键角能 |
5.6.5 二面角 |
5.7 电场下RMSD |
5.8 电场下原子对距离 |
5.9 电场下RMSF |
5.10 电场下回旋半径Rg |
5.11 电场下二级结构 |
5.12 电场下氢键 |
5.13 电场下质心移动距离 |
5.14 电场下突变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氢酶模拟体系结果比较与讨论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参数文件内容 |
个人简历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5)长白落叶松LoCAT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非生物胁迫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1.1.1 干旱胁迫对植物的影响 |
1.1.2 盐胁迫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1.2 植物适应非生物胁迫的机制 |
1.2.1 植物适应干旱胁迫的机理 |
1.2.2 植物适应盐胁迫的机理 |
1.3 过氧化氢酶研究进展 |
1.3.1 过氧化氢酶的结构特征与功能 |
1.3.2 过氧化氢酶的抗氧化作用 |
1.3.3 过氧化氢酶基因的基因工程应用 |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2 长白落叶松CAT基因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
2.1 实验材料 |
2.1.1 植物材料 |
2.1.2 菌株与载体 |
2.1.3 主要试剂 |
2.1.4 溶液配制 |
2.2 实验方法 |
2.2.1 长白落叶松总RNA提取 |
2.2.2 cDNA第一链合成 |
2.2.3 长白落叶松CAT基因克隆 |
2.2.4 生物信息学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长白落叶松LoCAT基因的克隆 |
2.3.2 长白落叶松LoCAT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长白落叶松LoCAT基因表达分析 |
3.1 实验材料 |
3.1.1 植物材料 |
3.1.2 主要试剂 |
3.2 实验方法 |
3.2.1 长白落叶松幼苗的PEG处理 |
3.2.2 长白落叶松幼苗的盐处理 |
3.2.3 胁迫处理后长白落叶松RNA提取和cDNA合成 |
3.2.4 实时荧光定量RT-PCR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LoCAT基因的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 |
3.3.2 LoCAT基因在盐胁迫下的表达模式 |
3.3.3 LoCAT基因在PEG胁迫下的表达模式 |
3.4 本章小结 |
4 LoCAT基因植物表达载体构建及烟草遗传转化 |
4.1 实验材料 |
4.1.1 植物材料 |
4.1.2 菌株及载体 |
4.1.3 主要试剂 |
4.1.4 主要培养基 |
4.1.5 主要溶液配制 |
4.2 实验方法 |
4.2.1 植物表达载体构建 |
4.2.2 农杆菌介导烟草遗传转化及转基因烟草获得 |
4.2.3 转基因烟草植株的抗逆性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
4.3.2 转基因烟草获得及检测 |
4.3.3 转基因烟草植株的抗逆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LoCAT基因在长白落叶松中遗传转化及其功能分析 |
5.1 实验材料 |
5.1.1 植物材料 |
5.1.2 菌种与载体 |
5.1.3 培养基 |
5.1.4 主要试剂 |
5.2 实验方法 |
5.2.1 长白落叶松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 |
5.2.2 抗性愈伤组织的体胚诱导及萌发 |
5.2.3 抗性材料的检测 |
5.2.4 长白落叶松抗性愈伤组织的抗逆性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长白落叶松抗性材料的获得 |
5.3.2 长白落叶松抗性材料检测 |
5.3.3 长白落叶松抗性愈伤组织的抗逆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利用过氧化氢酶活性鉴别药用原料乳猪肝和成年猪肝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猪肝营养概述 |
2 实验材料 |
2.1 猪肝 |
2.2 试剂 |
3 实验方法 |
3.1 粗酶液的提取 |
3.2 过氧化氢酶活性测定方法 |
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 结语 |
(7)猪肝过氧化氢酶的提取及其对脂肪的抗氧化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2.1 实验操作流程 |
1.2.2 猪肝过氧化氢酶提取的单因素实验 |
1.2.3 猪肝过氧化氢酶提取的正交实验 |
1.2.4 猪肝过氧化氢酶的抗氧化特性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单因素实验结果 |
2.1.1 料液比对猪肝过氧化氢酶提取的影响 |
2.1.2 浸取时间对猪肝过氧化氢酶提取的影响 |
2.1.3 浸取温度对猪肝过氧化氢酶提取的影响 |
2.1.4 p H对猪肝过氧化氢酶提取的影响 |
2.2 正交实验结果 |
2.3 过氧化氢酶对脂肪抗氧化性分析 |
2.3.1 加酶前后鱼肉与猪肉TBA值变化 |
2.3.2 加酶前后鱼肉与猪肉p H值变化 |
2.3.3 加酶前后鱼肉与猪肉POV值变化 |
3 讨论 |
(8)五味子叶中过氧化氢酶的提取及固定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前言 |
1.1 五味子 |
1.2 过氧化氢酶概念及应用 |
1.3 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测定方法 |
1.4 分离纯化以及纯度鉴定 |
1.5 酶的稳定性以及酶动力学研究 |
1.6 微胶囊固定化技术 |
1.7 本论文立题背景及意义 |
1.8 主要研究内容 |
1.9 主要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响应面法优化五味子叶中过氧化氢酶提取条件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五味子粉中过氧化氢酶的分离纯化以及纯度的测定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五味子叶过氧化氢酶稳定性及其酶动力学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响应面法优化固定化过氧化氢酶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创新点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个人简介 |
(9)动物肝脏蛋白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动物肝脏的营养价值 |
2 肝脏蛋白的提取方法 |
2.1 水溶液提取法 |
2.2 碱溶酸沉提取法 |
2.3 有机溶剂提取法 |
2.4 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提取法 |
2.5 微波辅助提取法 |
2.6 酶解提取法 |
2.7 超声波提取法 |
2.8 其它方法 |
3 肝脏蛋白的生物活性 |
3.1 抗氧化作用 |
3.2 抗肿瘤作用 |
3.3 抗癌作用 |
3.4 治疗糖尿病作用 |
3.5 降脂减肥作用 |
3.6 免疫增强调节作用 |
3.7 其它活性 |
4 肝脏蛋白的应用 |
4.1 肝脏蛋白在食品添加剂中的应用 |
4.2 肝脏蛋白在动物蛋白饲料中的应用 |
4.3 肝脏蛋白在动物蛋白发泡剂中的应用 |
5 动物肝脏深加工技术的研究现状 |
5.1 动物肝脏中过氧化氢酶的提取分离 |
5.2 动物肝脏功能性产品的开发 |
5.3 动物肝脏方便食品的开发 |
6 总结 |
(10)水溶性猪肝蛋白功能特性及其在肉制品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猪肝及猪肝蛋白研究概况 |
1.1.1 猪肝的营养价值 |
1.1.2 动物肝脏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现状 |
1.1.3 肝脏蛋白的研究现状 |
1.2 蛋白质的功能特性 |
1.2.1 溶解度 |
1.2.2 起泡性 |
1.2.3 疏水性 |
1.2.4 凝胶特性 |
1.3 蛋白质乳化特性研究进展 |
1.3.1 乳化和乳化体系 |
1.3.2 乳化体系不稳定机理 |
1.3.3 蛋白质乳化机理及研究方法 |
1.3.4 影响蛋白质乳化特性的因素 |
1.4 低脂肉制品的应用研究进展 |
1.4.1 常见的动物脂肪替代油 |
1.4.2 蛋白质-植物油体系在肉制品中的应用 |
第2章 引言 |
2.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2 主要研究内容 |
2.2.1 水溶性猪肝蛋白的功能性质研究 |
2.2.2 水溶性猪肝蛋白的乳化体系的特性研究 |
2.2.3 水溶性猪肝蛋白乳化液对乳化肉糜凝胶特性的影响 |
2.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3章 水溶性猪肝蛋白功能性质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及处理 |
3.1.2 试剂 |
3.1.3 仪器与设备 |
3.2 实验方法 |
3.2.1 猪肝蛋白的提取 |
3.2.2 实验设计 |
3.2.3 猪肝蛋白基本营养成分的测定 |
3.2.4 猪肝蛋白氨基酸组成分析 |
3.2.5 蛋白质浓度的测定 |
3.2.6 猪肝蛋白溶解度的测定 |
3.2.7 猪肝蛋白表面疏水性的测定 |
3.2.8 猪肝蛋白乳化性和稳定性的测定 |
3.2.9 猪肝蛋白起泡性及泡沫稳定性的测定 |
3.2.10 猪肝蛋白浊度的测定 |
3.2.11 猪肝蛋白流变学性质的测定 |
3.2.12 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水溶性猪肝蛋白的基本成分 |
3.3.2 水溶性猪肝蛋白的氨基酸组成分析 |
3.3.3 水溶性猪肝蛋白的溶解度 |
3.3.4 水溶性猪肝蛋白的表面疏水性 |
3.3.5 水溶性猪肝蛋白的起泡性及泡沫稳定性 |
3.3.6 水溶性猪肝蛋白的浊度 |
3.3.7 水溶性猪肝蛋白的乳化活性及稳定性 |
3.3.8 水溶性猪肝蛋白的流变特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水溶性猪肝蛋白-大豆油乳化体系的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及处理方法 |
4.1.2 试剂 |
4.1.3 仪器与设备 |
4.2 试验方法 |
4.2.1 水溶性猪肝蛋白的提取 |
4.2.2 实验设计 |
4.2.3 分析测定方法 |
4.2.4 统计分析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蛋白含量及油相体积对乳化体系的乳化活性及稳定性的影响 |
4.3.2 蛋白含量及油相体积对乳化体系流变特性的影响 |
4.3.3 蛋白含量及油相体积对乳化体系乳析指数的影响 |
4.3.4 蛋白含量及油相体积对猪肝蛋白乳化体系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水溶性猪肝蛋白乳化液对乳化肉糜凝胶特性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材料 |
5.1.2 试剂 |
5.1.3 仪器与设备 |
5.2 实验方法 |
5.2.1 水溶性猪肝蛋白的提取 |
5.2.2 预乳化液及乳化肉糜的配置 |
5.2.3 乳化肉糜凝胶基本成分的测定 |
5.2.4 乳化稳定性的测定 |
5.2.5 乳化肉糜凝胶颜色的测定 |
5.2.6 乳化肉糜凝胶的质构特性的测定 |
5.2.7 流变特性的测定 |
5.2.8 脂肪酸的测定 |
5.2.9 感官评定 |
5.2.10 统计分析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预乳化液替代脂肪比例对肉糜化学组成的影响 |
5.3.2 预乳化液替代脂肪比例对肉糜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5.3.3 预乳化液替代脂肪比例对肉糜乳化稳定性的影响 |
5.3.4 预乳化液替代脂肪比例对凝胶色差的影响 |
5.3.5 预乳化液替代脂肪比例对凝胶感官评定的影响 |
5.3.6 预乳化液替代脂肪比例对肉糜凝胶质构的影响 |
5.3.7 预乳化液替代脂肪比例对肉糜流变特性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猪肝过氧化氢酶提取条件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定量实验装置创新与应用[J]. 祝燕飞. 中学生物教学, 2021(31)
- [2]斯氏假单胞菌S12过氧化氢酶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酶学性质的研究[D]. 赵书雪.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6)
- [3]高中生物学几个实验改进及实践研究[D]. 田珍.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6)
- [4]过氧化氢酶在电场下的分子动力学研究[D]. 杨晓宇. 郑州大学, 2019(08)
- [5]长白落叶松LoCAT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D]. 白晓明. 东北林业大学, 2019
- [6]利用过氧化氢酶活性鉴别药用原料乳猪肝和成年猪肝研究[J]. 罗清荣,李雪雁,郑泽鑫,杨林,李玲,谢果. 现代盐化工, 2018(05)
- [7]猪肝过氧化氢酶的提取及其对脂肪的抗氧化特性[J]. 褚晨艳,杨澜,颜子晨,杜泽鹏,刘晶,陈军. 轻工科技, 2018(04)
- [8]五味子叶中过氧化氢酶的提取及固定化[D]. 王冠. 锦州医科大学, 2018(10)
- [9]动物肝脏蛋白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进展[J]. 王立,张坤,陈琳,邹烨,王道营. 食品工业科技, 2017(19)
- [10]水溶性猪肝蛋白功能特性及其在肉制品中的应用[D]. 张聪聪. 西南大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