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Ion-introduction of Chinese herbs com-bined with Gucitie on 100 cases of hy-perosteogeny(论文文献综述)
叶晓静[1](2021)在《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临床疗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标:中医学基础理论对本次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考虑贴合临床治疗,融会贯通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凸显我国传统中医学技术的独特魅力,探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运用中医全面护理干预的临床治疗效果,试图开发出一套易操作、无风险、高疗效、病人能配合的治疗新思路,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方法:选取某县中医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采用关节镜微创术治疗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00例开展临床对照研究,根据患者的入院顺序随机对其进行分组,对照组、干预组各50例,所有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的同时,干预组给予中医综合护理干预,患者出院两周后对其进行复查,比较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疼痛评分、护理满意度情况、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治疗过程住院费用支出及住院天数的差异。结果:1、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的比较干预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94%,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膝关节评分(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knee score,HSS)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评分对比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接受干预措施之前的HSS以及VAS评分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接受干预措施之后,干预组患者的HSS为92.5±4.3分,对照组为81.1±4.1分,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组患者的VAS为1.0±0.5分,对照组为2.2±0.8分,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3、患者经过治疗后在生活品质上的差异生活品质上,干预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精神面貌、情绪健康、生理机能等都相对要比对照组乐观许多,具有显着差异(P<0.05);4、表面肌电参数在AEMG方面,两组患者在经干预后,两组BF、RF、VL、VMO的AEMG均优于干预前。干预组患者在接受干预后,在BF、RF、VL、VMO、的AEMG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显着差异(P<0.05)。5、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等速肌力测试的比较在等速肌力测试方面,两组患者在经干预后,膝关节腘绳肌与股四头肌峰力矩比(H/Q)均优于干预前。干预组患者在接受干预后,H/Q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显着差异(P<(0.05)。6、治疗护理的满意程度的差异受到干预治疗后的病人护理认可度为92%,对照组为76%,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显着差异(P<0.05)。7、两组患者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比较患者在接受干预后,在对膝关节炎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方面,干预组患者为94%,对照组为68%,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显着差异(P<0.05)。8、两组患者整个治疗过程住院费用支出及住院天数的比较治疗2个周后,在总治疗费用及住院时间方面,干预组的治疗费用为5328.3±1463.6元,住院时间为12.14±3.55天,对照组的治疗费用为6622.4±1631.5元,住院时间为18.47±4.39天;干预组的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显着差异(P<0.05)。结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开展中医综合护理模式可提升临床疗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疾病及相关知识的知晓率、降低患者的焦虑情绪和经济负担。
张培华[2](2020)在《观察清金化痰汤透药疗法对痰热郁肺型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文中指出目的:观察清金化痰汤透药疗法联合西医治疗对痰热郁肺型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痰热郁肺型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并完成整个研究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中药口服组、中药透药组)共三组。对照组予抗感染、化痰及对症处理;中药口服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清金化痰汤口服治疗;透药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清金化痰汤定向透药疗法治疗。以10d为1个疗程治疗。观察每组治疗前、治疗第3d、第10d的咳嗽、咳痰、胸痛、发热、肺部啰音、中医症候积分的变化和治疗前、治疗第3d、治疗后WBC、NE%、超敏CRP的改变。最后采用应用SPSS20.0软件进行结果统计处理。结果:1、治疗前,各组在年龄、性别、单项症候积分、中医症候积分、炎症指标(WBC、NE%、超敏CRP)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且120例患者在试验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发生,均顺利完成此次研究。2、单项症候积分组内比较:第3d时,中药口服组和中药透药组的所有单项中医症候积分改善已经较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第10d时三组组内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单项症候积分组间比较:第3d时中药口服组和中药透药组的咳痰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显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0d时,咳嗽、咳痰、胸痛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口服组和中药透药组所有症候改善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4、炎症指标:治疗第3d、治疗后改善程度,组内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间差异均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5、中医症候积分疗效: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2.5%,中药口服组为87.5%,中药透药组为90%,中药口服组、中药透药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1、对照组、中药口服组、中药透药组均对治疗痰热郁肺型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非重症)有效,且联合中药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清金化痰汤透药疗法联合抗生素对痰热郁肺型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对无法口服中药或不愿口服中药的患者进行推广。
李志海[3](2019)在《腰骶侧扳法结合针刺调气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及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运用腰骶侧扳法结合针刺调气与单纯的腰骶侧扳法治疗膝骨关节炎进行对比,客观评价其临床疗效,并从生物力学和针刺调气两个角度探讨腰骶侧扳法结合针刺调气对膝骨关节炎的治疗机理,为临床上规范、推广该疗法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方法:通过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60例纳入研究的膝骨关节炎患者采用电脑生成随机数字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腰骶侧扳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针刺治疗,每周治疗4次,连续治疗8次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两组治疗前后均进行VAS评分、Lysholm评分、Lequesne指数统计,治疗前后的指数变化作疗效分析评价。运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正态分布的统计描述以均数±标准差(?(34)±S)来表示,同组内数据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t-test)进行比较;两组间数据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比较;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采用双侧检验,P<0.05有意义,存在统计学差异。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具有可比性。2.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VAS评分、Lysholm评分、Lequesne指数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组间、组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愈4例,显效10例,有效1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96.67%,对照组治愈0例,显效4例,有效17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达70.00%。结论:腰骶侧扳法结合针刺调气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且优于单纯采用腰骶侧扳法的治疗效果。腰骶侧扳法通过纠正关节错位,进而恢复腰骶膝生物力学平衡,同时通过针刺曲池穴泻邪气,且从人体上下、左右、阴阳、手足阳明经方面调节气的平衡,共同发挥治疗作用。
宋坤[4](2019)在《舒筋液中药离子导入法治疗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我院传承名老中医“许氏伤科“外治用药舒筋液(亦称为四肢洗方)通过中医外治的熏洗法和中药离子导入法对膝骨关节炎患者的关节指数评分、疼痛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进行比较分析,探讨该传承外洗方通过中药离子导入法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为该传承中药外洗方药的临床使用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方法收集符合要求的肝肾亏虚性膝骨关节炎患者76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舒筋液熏洗法治疗)和研究组(舒筋液中药离子导入法治疗),治疗周期均为4周。在研究开始前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情况;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血常规、肝肾功能等血液指标的比较;比较治疗前后的VAS评分、WOMAC评分、lysholm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比较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病程时长、BMI指数、膝患侧、X线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血常规、肝肾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生命体征平稳,无皮肤过敏等异常情况。两组患者在治疗前进行比较VAS评分、WOMAC指数评分、lysholm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0.05),治疗4周后,两组组内的三项评分前后对比评分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治疗后两组组间对比在VAS评分、WOMAC评分、lysholm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而在中医证候评分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有效率比较: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62.86%,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5.71%,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结论舒筋液通过中医外治方法熏洗法和中药离子导入法均对KOA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有改善作用,帮助机体降低炎性反应,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其中中药离子导入方法较熏洗法的疗效更好;舒筋液通过中医外治法治疗安全可靠,此法值得临床推广。
黄大智[5](2019)在《药刮法治疗瘀血阻滞型KOA临床疗效观察及对血清中COMP与LEP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药刮法对瘀血阻滞型KOA疼痛、僵直及关节活动能力改善情况。分析药刮法对瘀血阻滞型KOA患者血清中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OMP)和瘦素(LEP)含量的影响,进一步验明药刮法治疗KOA的疗效并论述其部分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符合标准的KOA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铁包金按摩膏刮痧组)与对照组(安慰剂刮痧组),每组各30例。每位患者治疗1次/日,15天为一个疗程,总共治疗一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抽取患者血清。比较治疗前、后2组有效率与WOMAC-VAS评分以及血清中COMP、LEP含量的变化。统计结果并分析评估疗效。结果:1.铁包金按摩膏刮痧组与安慰剂刮痧组总的有效率分别为93.33%、76.66%,相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治疗前WOMAC-VA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疗程结束后WOMAC-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疗程结束后治疗组与对照组WOMAC-VAS评分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3.治疗前2组血清中COMP、LEP含量测定结果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血清中COMP、LEP含量均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血清中COMP、LEP含量比较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1)药刮法能够降低瘀血阻滞型KOA患者WOMAC-VAS评分,能够改善瘀血阻滞型KOA患者疼痛、僵直及膝关节活动能力,疗效显着。(2)药刮法能显着下调瘀血阻滞型KOA患者血清中COMP与LEP的含量。
吴楠[6](2016)在《穴位离子导入联合中药敷贴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疼痛的临床疗效评价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开展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综合评价穴位离子导入联合中药敷贴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关节疼痛的临床疗效,为制定膝骨性关节炎的中医外治方案提供可靠的临床试验依据。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117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穴位中药离子导入联合中药巴布膏敷贴,对照组采用扶他林乳胶剂导入联合酮洛芬贴片敷贴,两组受试者每天接受1次治疗,连续治疗14次。以疼痛强度、疼痛频度、疼痛持续时间等疼痛相关指标为主要指标,以压痛指数、关节功能、生活质量等疾病相关指标为次要指标,依据各指标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综合评价中医外治方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关节疼痛的临床疗效。结果1、基线情况:两组受试者基线均衡,具有可比性(P>0.05)。2、所有疼痛相关指标,试验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极显着改善(P<0.01)。①疼痛强度:WOMAC疼痛强度总分及“平地走路时”、“上下山”得分治疗结束时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后各项改善值组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连续观测显示WOMAC疼痛强度总分在治疗第4-14天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14天的疼痛平均缓解百分数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第8-14天的疼痛缓解百分数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疼痛开始缓解时间组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疼痛完全消失比率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②疼痛频度:在治疗7天、治疗结束时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后改善值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③疼痛持续时间:治疗结束时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后改善值组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3、所有疾病相关指标,试验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极显着改善(P<0.01)。①压痛指数:在治疗3天、7天后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后改善值组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②关节功能:WOMAC关节功能总分在治疗7天、治疗结束时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后改善值组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③生活质量:AIMS2-SF总分及症状方面得分治疗后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后AIMS2-SF总分、躯体功能、症状、工作方面改善值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4、随访期各指标试验组均较治疗前极显着改善(P<0.01),WOMAC疼痛强度总分在12周、24周随访时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疼痛频度、WOMAC关节功能总分、AIMS2-SF总分在12周随访时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组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依从性均>90%,组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1.穴位离子导入联合中药敷贴能有效改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疼痛症状、功能活动障碍及生活质量,且具有较好的远期效应,其在降低疼痛强度和疼痛频度、提高治疗期疼痛平均缓解程度、促进疼痛完全消失、改善生活质量方面优于“扶他林乳胶剂导入疗法+酮洛芬贴片剂敷贴疗法”组成的西医外治方案。2.该治疗方案安全有效,操作简便,具有较强的临床适用性。
魏莉瑛,刘连幸,武蕾,龙娟,刘志权[7](2015)在《浅谈中药离子导入疗法》文中研究指明中药导入疗法已成为中医治疗的重要手段,本文介绍了中药离子导入疗法的原理、特点及其影响因素,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分析了中药离子导入疗法在骨科、内科、妇科及眼科等方面的临床应用情况,应用情况表明中药离子导入疗法将中药、经络穴位与离子导入有机融合,使药物直接进入病灶,保证了治疗效果,而且中药离子导入疗法实用性强,疗效确切,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曹喜俊[8](2015)在《电针联合离子导入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文中提出背景:膝骨性关节炎是指膝关节软骨出现原发性或继发性的一种退行性改变,并伴有髌骨软化和骨质增生,从而出现疼痛和功能障碍,甚至畸形的退行性疾病。研究显示,在慢性致残性疾病中,骨性关节炎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国外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针对中老年人群,膝骨性关节炎在女性发病谱系排列第四,男性则排列第八。随着老龄化加重和肥胖率增高,患病人数不断增高。尽管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方法很多,但是最终目的还是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减缓和阻止病情的进一步恶化。因此,如何提高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减少患者的疼痛和致残率,降低相关疾病的医疗支出,就成为全世界医学研究者的关注重心。穴位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不但能实现治疗的无创性,还能导入体内有治疗作用的药物成分,融合穴位、药物及其电效应于一体,直达病所。近年来,该疗法在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中日益受到重视,具有简便易行,疗效确切,价格低廉,不良反应少等诸多优势。目的:1.从现代医学对膝骨性关节炎的认识、中医学对膝骨性关节炎的认识以及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在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进展三个角度进行文献回顾,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2.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本研究以川芎、制草乌为导入药物,观察穴位直流电离子导入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文献研究从现代医学角度,系统回顾膝骨性关节炎的定义、流行病学、病因学、病理学、发病机制和常见治疗。从中医学角度,系统回顾膝骨性关节炎的中医病名、病因病机,同时总结近年来中药离子导入的临床应用情况。2.川芎、制草乌离子导入液质量控制研究通过失重法测定浸泡时间对川芎、制草乌离子导入液中醇溶性浸出物含量影响,确定川芎、制草乌离子导入液最佳浸泡时间及醇溶性浸出物的最低限量;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浸泡时间对川芎离子导入液中阿魏酸含量影响,确定其最佳浸泡时间及阿魏酸的最低限量;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浸泡时间对制草乌离子导入液中总乌头碱含量影响,确定其最佳浸泡时间及总乌头碱的最低限量。3.临床研究纳入90例符合标准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用单纯直流电离子导入(n=30)、单纯电针(n=30)、电针联合离子导入(n=30)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麦吉尔疼痛量表(MPQ)、Lysholm膝关节评分、膝关节周径等,比较三组的之间临床疗效差异。结果:1.基本资料三组受试者在年龄、性别、体重、麦吉尔疼痛量表(MPQ)、Lysholm膝关节评分、膝关节周径等方面均没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2.川芎、制草乌离子导入液质量控制研究川芎、制草乌离子导入液中醇溶性浸出物随浸泡时间增加,含量不断上升,但增长率不断降低,浸泡40天时,醇溶性浸出物增长率几乎不变,故两者浸泡40天即可,川芎醇溶性浸出物含量应不低于4.50%;制草乌浸出物含量应不低于1.70%。川芎离子导入液中阿魏酸随浸泡时间增加,含量不断上升,但增长率不断降低,浸泡40天时,阿魏酸增长率几乎不变,故浸泡40天即可,川芎离子导入液浸泡40天,其阿魏酸含量应不低于38.01μg/mL。制草乌离子导入液中总生物碱随浸泡时间增加,含量不断上升,但增长率不断降低,浸泡40天时,总生物碱增长率几乎不变,故浸泡40天即可,制草乌离子导入液浸泡40天,其总生物碱含量应不低于323.06μg/mL。3.治疗后PRI评分比较治疗2个疗程后,电针组PRI评分下降到8.71±2.29,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离子导入组PRI评分下降到6.15±2.10,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组PRI评分下降到5.32±2.18,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三组间PRI评分,方差分析显示P=-19.51,P=0.0000,有统计学意义(P<0.01)。可见,联合组在降低PRI分值方面显着优于电针组和离子导入组。4.治疗后VAS评分比较治疗2个疗程后,电针组VAS评分下降到5.11±1.29,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离子导入组VAS评分下降到5.30±1.37,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VAS评分下降到4.19±1.22,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三组间VAS评分,方差分析显示F=6.30,P=0.0028,有统计学意义(P<0.01)。可见,联合组在降低VAS分值方面显着优于电针组和离子导入组。5.治疗后PPI评分比较治疗2个疗程后,电针组PPI评分下降到4.00±1.18,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离子导入组PPI评分下降到3.90±1.21,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PPI评分下降到2.32±1.30m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三组间PPI评分,方差分析显示F=-18.01,P=0.0000,有统计学意义(p<0.01)。可见,联合组在降低PPl分值方面显着优于电针组和离子导入组。6.治疗后Lysholm膝关节评分比较治疗2个疗程后,电针组Lysholm膝关节评分升高到61.20±4.30,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离子导入组Lysholm膝关节评分升高到64.50±4.50,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组Lysholm膝关节评分升高到69.30±4.28,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三组间Lysholm膝关节评分,方差分析显示F=18.01,P=0.0000,有统计学意义(P<0.01)。可见,联合组在升高Lysholm膝关节评分方面显着优于电针组和离子导入组。7.治疗后膝关节周径比较治疗2个疗程后,电针组膝关节周径降至37.50±2.05,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离子导入组膝关节周径降至37.36±2.11,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组膝关节周径降至35.43±2.16,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三组间膝关节周径,方差分析显示F=9.04,P=0.0003,有统计学意义(P<0.01)。可见,联合组在降低膝关节周径方面显着优于电针组和离子导入组。8.临床疗效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电针组治愈3例,显效8例,有效9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66.67%;离子导入组治愈4例,显效16例,有效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3.33%;联合组治愈6例,显效18例,有效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00%,采.用Ridit分析,R=0.50,卡方值=8.37,P=0.0392<0.05。这表明,联合组的临床疗效优于电针组和离子导入组。结论:1.单纯电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肯定,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功能障碍。2.单纯穴位离子导入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肯定,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功能障碍。3.电针联合离子导入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单一疗效,在改善患者疼痛和功能障碍上更为显着。
吴佩萤[9](2015)在《扶阳灸配合温控银针治疗高龄BKOA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客观指标全面量化评估扶阳灸配合温控银针治疗高龄BKOA (bilateral knee osteoarthritis,双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并分析其作用机理。方法:将符合各项标准的60例的高龄BKOA患者随机分配入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其中治疗组采用扶阳灸配合温控银针综合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独采用扶阳灸治疗。治疗后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年版)》疗效标准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并评估其安全性,同时通过VAS视觉类比、Lequesne指数、WOMAC评分量表等测评工具,对多项疗效指标进行治疗前后的对照观察和量化评估,相关数据输入Excel建立数据库后,通过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及描述。结果:1、两组性别、年龄及病程均无统计学上差异,故具有可比性。2、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VAS视觉类比评分法、Lequesne骨关节炎评分指数及WOMAC骨关节炎指数积分均有显着差异(P<0.05)。3、治疗组临床控制率20.69%、总有效率100%,对照组分别为6.67%、90.00%,Ridit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扶阳灸配合温控银针综合治疗方案治疗高龄BKOA临床疗效优于单独扶阳灸治疗方案。4、单独扶阳灸治疗方案及扶阳灸配合温控银针综合治疗方案治疗高龄BKOA都是安全的。结论:扶阳灸配合温控银针治疗方案是一种单次治疗即快速显着起效、安全清洁、操作性强、标本兼顾、易于标准化并广泛推广应用的治疗高龄BKOA的新综合疗法,能为制定高龄BKOA规范化中医治疗方案提供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
朱静,舒青龙,左爱仁,肖颖[10](2012)在《中医药防治骨质增生病概况》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临床上采用的防治骨质增生病的多种中医药治疗方法。比如:以针灸为主,以药物穴位注射为主,以物理疗法为主,以中药外敷为主,以中药离子导入为主等治疗方法。
二、Ion-introduction of Chinese herbs com-bined with Gucitie on 100 cases of hy-perosteogeny(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Ion-introduction of Chinese herbs com-bined with Gucitie on 100 cases of hy-perosteogeny(论文提纲范文)
(1)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临床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1 膝骨性关节炎病机 |
2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中医药治疗方法 |
3 总结 |
第三章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护理文献规律研究 |
1 资料及方法 |
2 内容分析 |
3 讨论分析 |
4 结论 |
第四章 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3 疗效评价及研究工具 |
4 质量控制 |
6 统计学处理 |
第五章 结果 |
第六章 讨论 |
第七章 结论 |
创新性与不足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观察清金化痰汤透药疗法对痰热郁肺型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研究方案 |
1 研究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排除、中止、剔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法 |
2.3 观察指标 |
3 质量控制及不良事件处理 |
4 统计学方法 |
研究结果 |
1 一般资料比较 |
2 观察结果 |
2.1 中医症候疗效比较 |
2.2 单项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
2.3 炎症指标比较 |
讨论与分析 |
1 西医对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研究概况 |
1.1 发病机制和流行病学 |
1.2 诊断标准 |
1.3 治疗 |
2 祖国医学的认识 |
2.1 病因病机及历史沿革 |
2.2 辨证论治 |
2.3 中医治疗新进展 |
3 定向透药疗法的方法学及起效机制探讨 |
3.1 仪器选择 |
3.2 方法选择 |
3.3 穴位选择 |
3.4 起效机制探讨 |
4 方药理论依据 |
5 临床疗效分析 |
5.1 中医症候疗效比较 |
5.2 单项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
5.3 炎症指标比较 |
6 安全性分析 |
7 不足和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腰骶侧扳法结合针刺调气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 中医学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认识 |
1.1 认识 |
1.2 病因病机 |
1.3 治疗 |
2 现代医学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认识 |
2.1 定义 |
2.2 流行病学 |
2.3 病因与发病机制 |
2.4 膝关节的退行性病理改变过程 |
2.5 治疗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剔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 |
2.2 治疗方案 |
2.3 检测指标 |
2.4 疗效判定标准 |
2.5 质量控制措施 |
2.6 随访 |
2.7 脱落病例处理 |
2.8 异常反应监测及处理 |
2.9 资料处理和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基线资料 |
3.2 两组治疗结果比较 |
3.3 总疗效评定 |
第三章 讨论 |
1 膝关节相关的生物力学 |
1.1 生物力学的基本概念 |
1.2 膝关节的稳定性与活动度 |
1.3 膝关节的运动学 |
1.4 膝关节的冠状力矩 |
2 腰椎生物力学 |
2.1 椎骨的生物力学特性 |
2.2 椎间盘的生物力学特性 |
2.3 腰椎前凸及力学意义 |
3 骨盆生物力学特性 |
3.1 骨盆韧带的力学作用 |
3.2 骶髂关节的运动生物力学 |
4 腰骶侧扳法的治疗作用机理的讨论 |
4.1 生物力学角度的腰骶—膝关系链失衡研究 |
4.2 腰骶侧扳法的优势 |
4.3 腰骶侧扳法是腰骶—膝关系链失衡再平衡的过程 |
5 研究结果的讨论 |
5.1 VAS评分结果的讨论 |
5.2 Lequesne指数结果讨论 |
5.3 Lysholm评分结果讨论 |
6 中医学对气的认识 |
6.1 中医学“气”的定义 |
6.2 中医学“气”与疾病的关系 |
6.3 中医学调气以治病 |
6.4 中医学运用针刺调气理论 |
6.5 得气是针刺调气的关键 |
7 针刺调气治疗KOA的机理讨论 |
7.1 取曲池穴调气的依据及穴性研究 |
7.2 采用巨刺法调气的依据 |
7.3 巨刺曲池穴的“从阳引阴,从阴引阳”调气讨论 |
7.4 巨刺曲池穴的“上病取下,下病取上”调气讨论 |
7.5 巨刺曲池穴的“以右治左,以左治右”调气讨论 |
7.6 巨刺曲池穴的同名经穴调气讨论 |
8 针刺结合腰骶侧扳法治疗KOA的机理总结 |
9 研究中的不足之处 |
10 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表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4)舒筋液中药离子导入法治疗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一般资料 |
1.1 病例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2.1 西医诊断标准 |
1.2.2 中医诊断标准 |
1.2.3 Kellgren&Lawrence X线分级标准 |
1.3 纳入、排除、脱落标准 |
1.3.1 纳入标准 |
1.3.2 排除标准 |
1.3.3 脱落标准 |
1.4 研究中所涉及的仪器 |
2 研究方法 |
2.1 样本含量估算 |
2.2 分组方法 |
2.3 治疗方法 |
2.4 观察指标 |
2.4.1 VAS评分 |
2.4.2 WOMAC 骨关节炎指数评分 |
2.4.3 Lysholm指数评分 |
2.4.4 中医证候积分 |
2.4.5 血液指标比较 |
2.5 不良反应与脱落病例记录 |
2.6 疗效判定 |
2.7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两组在治疗前资料结果比较 |
3.1.1 统计纳入情况 |
3.1.2 两组患者治疗前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
3.1.3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血液检查指标比较 |
3.1.4 两组患者治疗前疼痛模拟评分比较(VAS评分) |
3.1.5 两组患者治疗前骨关节炎指数评分(WOMAC评分) |
3.1.6 两组患者治疗前关于中医证候积分进行比较 |
3.1.7 两组患者治疗前关节功能评分(lysholm评分) |
3.2 两组患者关于本研究临床疗效指标变化 |
3.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模拟评分比较(VAS 评分) |
3.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关节炎评分比较(WOMAC 评分) |
3.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3.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lysholm评分比较 |
3.3 两组患者治疗过程安全性观察 |
3.4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有效率比较 |
4 讨论分析 |
4.1 关于本研究结果讨论 |
4.1.1 对于选题的考虑 |
4.1.2 选方与方解 |
4.1.3 中药离子导入法 |
4.1.4 本研究基线结果分析 |
4.1.5 本研究疗效结果分析 |
4.1.6 本研究安全性观察结果分析 |
4.1.7 中止病例的分析 |
4.1.8 本研究局限性 |
4.2 中医学对膝骨关节炎的认识 |
4.2.1 膝骨关节炎的病名 |
4.2.2 中医学对病因病机的探讨 |
4.2.3 中医学对膝痹病辩证分析 |
4.3 中医外治法治疗膝骨关节炎 |
4.3.1 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 |
4.3.2 中药热敷治疗膝骨关节炎 |
4.3.3 中药熏洗治疗膝骨关节炎 |
4.3.4 中药贴敷治疗膝骨关节炎 |
4.3.5 针刀治疗膝骨关节炎 |
4.3.6 推拿及其他疗法 |
4.4 现代医学与膝骨关节炎 |
4.4.1 膝骨关节炎的概述 |
4.4.2 膝骨关节炎的流行病学 |
4.4.3 膝骨关节炎的危险因素 |
4.4.4 膝骨关节炎的发病机制 |
4.4.5 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表现与鉴别 |
4.4.6 膝骨关节炎的治疗 |
4.4.7 研究进展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Ⅰ 文献综述 中药离子导入法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Ⅱ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
附录 Ⅲ WOMAC评分表 |
附录 Ⅳ Lysholm评分表 |
附录 Ⅴ 中医证候积分表 |
(5)药刮法治疗瘀血阻滞型KOA临床疗效观察及对血清中COMP与LEP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2.1 病例来源 |
2.2 病例选择标准 |
2.2.1 诊断标准 |
2.2.2 纳入标准 |
2.2.3 排除标准 |
2.2.4 病例脱落标准 |
2.3 治疗方案 |
2.3.1 分组方案 |
2.3.2 具体治疗操作 |
2.3.3 注意事项 |
2.4 观测指标与统计方法 |
2.4.1 疗效性观测 |
2.4.2 血清COMP,LEP蛋白水平检测 |
2.4.3 安全性观测指标 |
2.4.4 统计方法 |
2.5 临床资料与观察结果 |
2.5.1 脱落情况 |
2.5.2 一般资料 |
2.5.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
2.5.4 两组WOMAC-VAS表评分结果比较 |
2.5.5 两组血清检验结果比较 |
2.5.6 安全性结果观察 |
第三部分 讨论 |
3.1 现代医学对于膝骨关节炎的认识 |
3.1.1 膝骨关节炎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
3.1.2 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 |
3.2 中医学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认识 |
3.2.1 膝痹的病因病机 |
3.2.2 辨证分型 |
3.2.3 膝痹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
3.3 药物刮痧的起源及发展 |
3.4 COMP、LEP与 KOA的关系 |
3.5 铁包金按摩膏的药物组成 |
3.6 铁包金按摩膏刮痧治疗瘀血阻滞型KOA结果分析 |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附表1.膝骨性关节炎症状分级量化表 |
附表2.WOMAC-VAS骨关节炎指数表 |
(6)穴位离子导入联合中药敷贴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疼痛的临床疗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引言 |
研究方案 |
1研究设计 |
1.1 研究设计类型 |
1.2 样本量估算 |
1.3 随机方法的选择 |
1.4 对照的设计 |
1.5 盲法的设计 |
2 研究对象 |
2.1 病例来源 |
2.2 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病例的剔除、脱落与处理 |
2.6 研究中止原则 |
3 干预措施 |
3.1 试验组 |
3.1.1 穴位中药离子导入疗法 |
3.1.2 中药巴布膏敷贴疗法 |
3.2 对照组 |
3.2.1 扶他林乳胶剂导入疗法 |
3.2.2 酮洛芬贴片敷贴疗法 |
3.3 注意事项 |
3.4 合并用药 |
4 观测与记录 |
4.1 观测指标 |
4.1.1 人口学特征 |
4.1.2 生命体征 |
4.1.3 病情相关指标 |
4.1.4 实验室指标 |
4.1.5 疗效评价指标 |
4.1.5.1 主要指标 |
4.1.5.2 次要指标 |
4.1.5.3 受试者总体评价指标 |
4.1.6 不良反应事件的记录与处理 |
4.1.7 依从性评价指标 |
4.2 观测周期 |
5 临床评价 |
5.1 基线评价 |
5.2 疗效评价 |
5.3 安全性评价 |
5.4 依从性评价 |
6 数据的收集与管理 |
7 统计分析 |
7.1 统计分析计划 |
7.2 统计分析集 |
7.3 统计分析内容 |
7.4 统计分析方法 |
8 质量控制与保证 |
8.1 研究影响因素的控制 |
8.2 研究培训 |
8.3 依从性的保证 |
8.4 数据管理和质量监控 |
9 伦理学原则及临床试验注册 |
10 研究流程图 |
11 结果 |
11.1 试验完成情况 |
11.2 基线情况 |
11.2.1 人口学特征 |
11.2.2 生命体征 |
11.2.3 病情相关指标 |
11.2.4 疗效评价指标 |
11.3 疗效评价 |
11.3.1 主要指标 |
11.3.1.1 疼痛强度 |
11.3.1.2 疼痛频度 |
11.3.1.3 疼痛持续时间 |
11.3.2 次要指标 |
11.3.2.1 压痛指数 |
11.3.2.2 关节功能 |
11.3.2.3 生活质量 |
11.3.2.4 情绪状态 |
11.3.3 随访期评价 |
11.3.3.1 疼痛强度 |
11.3.3.2 疼痛频度 |
11.3.3.3 疼痛持续时间 |
11.3.3.4 关节功能 |
11.3.3.5 生活质量 |
11.3.4 受试者总体评价 |
11.4 安全性评价 |
11.5 依从性评价 |
讨论 |
1 现代医学对膝骨性关节炎的认识 |
1.1 概述 |
1.2 流行病学 |
1.3 临床症状与病情评估 |
1.4 病因及发病机制 |
1.5 膝骨性关节炎疼痛的发生机制 |
1.6 治疗进展 |
2 中医学对膝骨性关节炎的认识 |
2.1 病名来源 |
2.2 病因病机 |
2.3 治疗沿革 |
2.4 中医外治法研究概况 |
3 关于试验组治疗方法的讨论 |
3.1 中医外治法治疗KOA关节疼痛的文献分析 |
3.2 治疗方法的选择 |
3.2.1 中药离子导入疗法的讨论 |
3.2.1.1 中药离子导入治疗机制 |
3.2.1.2 中药离子导入的治疗优势 |
3.2.1.3 中药离子导入的临床应用 |
3.2.2 中药敷贴疗法的讨论 |
3.2.2.1 中药敷贴入治疗机制 |
3.2.2.2 中药敷贴的治疗优势 |
3.2.2.3 中药敷贴的临床应用 |
3.3 治疗药物的选择 |
3.4 治疗部位的选择 |
4 关于本次试验设计的讨论 |
4.1 关于本次临床试验方法的讨论 |
4.2 受试者的选择 |
4.3 对照组干预措施的选择 |
4.4 临床疗效评价指标的选择 |
5 关于研究结果的讨论 |
5.1 试验基本情况分析 |
5.2 临床疗效分析 |
5.3 安全性分析 |
5.4 依从性分析 |
结论 |
特色与创新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1:文献综述 中药穴位敷贴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件2:临床评价量表 |
附件3:受试者知情同意书 |
附件4: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7)浅谈中药离子导入疗法(论文提纲范文)
1 中药离子导入疗法原理 |
2 中药离子导入疗法的特点 |
3 中药离子导入疗法的影响因素 |
4 中药离子导入疗法的临床应用 |
4.1 骨科应用 |
4.2 内科应用 |
4.3 妇科应用 |
4.4 眼科应用 |
5 结语 |
(8)电针联合离子导入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现代医学对膝骨性关节炎的认识 |
一、膝骨性关节炎的定义 |
二、膝骨性关节炎的流行病学 |
三、膝骨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 |
四、膝骨性关节炎的现代治疗 |
五、小结 |
第二节 中医学对膝骨性关节炎的认识 |
一、膝骨性关节炎的中医病名 |
二、膝骨性关节炎的病因病机 |
三、膝骨性关节炎的中医治疗 |
四、小结 |
第三节 中药离子导入疗法的研究进展 |
一、内科应用 |
二、外科应用 |
三、骨伤科应用 |
四、妇科应用 |
五、儿科疾病 |
六、皮肤科应用 |
七、五官科应用 |
八、小结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资料与方法 |
一、受试者来源 |
二、筛选标准 |
三、研究设计 |
四、干预措施 |
五、观察指标 |
六、不良反应 |
七、统计学分析 |
第二节 研究结果 |
一、基本资料 |
二、治疗后结果 |
三、临床疗效分析 |
第三节 分析与讨论 |
一、选题依据探讨 |
二、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机理 |
三、离子导入中药物过敏的讨论 |
四、研究结果分析 |
五、研究意义与价值 |
六、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三章 离子导入液质量控制研究 |
第一节 离子导入液醇浸出物含量测定 |
一、仪器与材料 |
二、方法与结果 |
三、小结 |
第二节 离子导入液(川芎)中阿魏酸含量测定研究 |
一、仪器与材料 |
二、方法与结果 |
三、小结 |
第三节 离子导入液(制草乌)中总乌头碱含量测定研究 |
一、仪器与材料 |
二、方法与结果 |
三、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9)扶阳灸配合温控银针治疗高龄BKOA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一、现代医学对KOA的研究进展 |
1. 流行病学研究 |
2. 膝关节的解剖结构 |
3. 西医病因病理 |
4. 西医治疗非手术治疗 |
4.1 蜡疗治疗 |
4.2 物理治疗 |
二、中医学对KOA的认识 |
1. 病证名 |
2. 病因病机 |
3. 辩证分型 |
4. 治则 |
5. 中医治疗 |
5.1. 银质针治疗 |
5.2. 针刺治疗 |
5.3. 推拿治疗 |
5.4. 艾灸治疗 |
5.5. 火针治疗 |
5.6. 穴位注射治疗 |
5.7. 埋线治疗 |
5.8. 小针刀主治疗 |
5.9. 药物外敷治疗 |
5.10. 离子导入治疗 |
5.11. 药浴治疗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研究资料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设计 |
三、病例来源 |
四、诊断标准 |
五、排除标准 |
六、剔除标准 |
七、“银质针”深部温控加热治疗仪简介 |
八、治疗方法 |
九、观测指标(详见附录) |
十、统计分析方法 |
第二节、研究结果 |
一、一般资料分析 |
二、总体疗效比较 |
三、VAS视觉类比评分比较 |
四、Lequesne指数评分的比较 |
五、WOMAC评分比较 |
六、安全性评价 |
第三节 分析与讨论 |
一、研究结果分析 |
二、扶阳灸治疗高龄BKOA起效机理的探讨 |
三、温控银针治疗老年BKOA起效机理的探讨 |
四、扶阳灸配合温控银针治疗高龄BKOA产生叠加效应的机理探讨 |
五、温控银针的优势 |
六、治疗方法 |
七、不足与展望 |
第三部分 结语 |
第四部分 参考文献 |
第五部分 附录 |
附表一 患者基本信息记录表 |
附表二 VA S(viausl analogus scale,VAS)视觉类比评分法 |
附表三 “Lequesne指数”膝骨关节炎严重程度评价表 |
附表四 WOMAC单项症状评分表 |
致谢 |
(10)中医药防治骨质增生病概况(论文提纲范文)
1 骨质增生的病因和临床表现 |
1.1 骨质增生的病因 |
1.2 骨质增生的临床表现 |
2 骨质增生病的中医药治疗方法 |
2.1 以针灸为主的治疗方法 |
2.2 以药物穴位注射为主的治疗方法 |
3 以物理疗法为主的治疗方法 |
4 以中药外敷为主的治疗方法 |
5 以中药离子导入为主的治疗方法 |
6 其他中药治疗方法 |
四、Ion-introduction of Chinese herbs com-bined with Gucitie on 100 cases of hy-perosteogeny(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临床疗效研究[D]. 叶晓静. 山东大学, 2021(12)
- [2]观察清金化痰汤透药疗法对痰热郁肺型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D]. 张培华.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0(08)
- [3]腰骶侧扳法结合针刺调气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及机理研究[D]. 李志海.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03)
- [4]舒筋液中药离子导入法治疗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D]. 宋坤.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5]药刮法治疗瘀血阻滞型KOA临床疗效观察及对血清中COMP与LEP的影响[D]. 黄大智.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9(02)
- [6]穴位离子导入联合中药敷贴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疼痛的临床疗效评价研究[D]. 吴楠.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6(05)
- [7]浅谈中药离子导入疗法[J]. 魏莉瑛,刘连幸,武蕾,龙娟,刘志权.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17)
- [8]电针联合离子导入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D]. 曹喜俊.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5(10)
- [9]扶阳灸配合温控银针治疗高龄BKOA的临床研究[D]. 吴佩萤.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5(01)
- [10]中医药防治骨质增生病概况[J]. 朱静,舒青龙,左爱仁,肖颖.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2(06)
标签:中医论文;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论文; 膝关节骨质增生论文; 健康论文; 膝关节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