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脑炎患儿脑电波幅值及预后观察

病毒性脑炎患儿脑电波幅值及预后观察

一、儿童病毒性脑炎脑电图的波幅与预后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徐静,祝黎伟,吴小柯[1](2021)在《振幅整合脑电图在早期评价重症脑炎患儿中的应用》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在早期评价重症脑炎患儿中的应用及在脑功能预后中的作用。方法选取56例重症脑炎患儿,均给予其aEEG检查,并通过小儿大脑及整体表现分类量表(PCOPCS)对患儿脑功能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56例重症脑炎患儿中,预后良好7例,预后不良49例。经aEEG检查后发现Ⅰ级患儿13例,其中预后不良9例,占比69.2%,Ⅱ级患儿29例,其中预后不良26例,占比89.7%,Ⅲ级患儿8例,Ⅳ级患儿6例,且均存在预后不良等症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Ⅰ级患儿9例,其中预后不良3例,占比33.3%,Ⅱ级患儿32例,其中预后不良25例,占比78.1%,Ⅲ级患儿15例,且均存在预后不良等症状;经相关性分析,aEEG分级同GCS分级之间存在明显正相关(P<0.05),aEEG分级以及GCS分级同PCOPCS之间均存在明显正相关(P<0.05);单独aEEG分级、GCS分级检测及aEEG联合GCS分级检测均能对患儿脑功能预后做有效预测(P<0.05),且三者预测价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对重症脑炎患儿脑功能预后情况进行早期评价时应用aEEG具有理想效果,依据脑电图存在的异常状况可以对患儿脑损伤作出科学预测,而联合应用aEEG及GCS能使预后评价准确度得到提升。

卢紫芬,曾卓鹏,彭亚娟,林亭亭[2](2021)在《脑电图鉴别诊断病毒性脑炎及预后评估的应用价值》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脑电图鉴别诊断病毒性脑炎及预后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60例病毒性脑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先后接受脑电图及头颅CT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并针对接受脑电图检查患者病情及预后展开分析。结果:头颅CT、脑电图诊断病毒性脑炎的准确率分别为71.67%、86.67%,脑电图诊断病毒性脑炎的准确率高于头颅CT(P <0.05);随着患者病情逐渐加重,其脑电图异常程度及异常率均随之明显增加(P <0.05);病毒性脑炎死亡及致残患者的脑电图异常程度及异常率高于痊愈组患者(P <0.05)。结论:脑电图检测诊断病毒性脑炎的准确率优于头颅CT,且可有效判断预测病毒性脑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邢丹丹[3](2021)在《儿童EB病毒相关性脑炎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通过对儿童 EB 病毒相关性脑炎(Epstein-Barr Virus-associated Encephalitis,EBE)的临床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通过随访患儿预后情况,分析预后不良的高危因素,并根据脑脊液中EB病毒DNA载量进行分组,分析高EBV载量与低EBV载量之间的差异。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21年2月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儿科病房住院治疗,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提示病毒性脑炎且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中EB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的患儿,回顾性分析临床数据,并根据患儿的预后情况进行分组,分析预后不良的高危因素。根据脑脊液中EB病毒DNA载量进行分组,分析高EBV载量与低EBV载量之间的差异。研究结果1.一般情况:本研究共收集32例EBE患儿,男性19例(59.37%),女性13例(40.63%),男:女1.46:1;以幼儿期及学龄前期多见,发病年龄最大13岁4月,最小9月;四季均可发病,以冬季多见。2.临床表现:发热者28例(87.50%),高热者11例(34.38%);意识改变者4例(12.50%);合并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者11例(34.38%);伴有消化道症状者5例(15.63%);表现为头痛者15例(46.88%),伴头晕者3例(9.38%);惊厥者15例(46.88%),其中表现为惊厥持续状态者2例(6.25%);呕吐者14例(43.75%),其中喷射性呕吐4例(12.50%);运动异常者6例(18.75%);感觉异常者1例(3.13%);精神行为异常者1例(3.13%);共济失调者1例(3.13%)。3.神经系统体格检查:颈抵抗者3例(9.38%);Babinski征阳性者7例(21.88%);肌力下降者6例(18.75%)。4.实验室检查:CSF白细胞计数>10×106/L者16例(50.00%),多以淋巴细胞为主;CSF葡萄糖、氯检测大多正常;32例患儿脑脊液EBV-DNA-PCR检测结果均>0copies/mL,核酸定量最高值 68700 copies/mL,>5000 copies/mL者4例(12.50%)。大多数PBMC中EBV载量较血浆、脑脊液中高,脑脊液中病毒载量大多比血浆中高。5.32例患儿均完善了颅脑MRI检查,其中6例同时完善了脊髓MRI检查,12例(37.5%)有异常影像学表现,其中脑炎表现者9例(28.13%),以额叶、丘脑受累多见。6.22名患儿入院后完善脑电图检查,脑电图异常者中界限性儿童脑电图8例(25.00%),表现为背景节律偏慢或广泛慢波,脑电图表现为痫样放电者2例(6.25%)。7.入院后给予抗病毒治疗者26例(81.25%),抗癫痫药物治疗者共3例(9.38%),激素类药物治疗者共20例(62.5%),给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者共10例(31.25%)。住院时间最长者为41天,最短者为5天,平均住院日为15.37天。8.通过随访结果,将32例患儿分为预后良好组28例、预后不良组4例,通过对两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住院天数、惊厥、惊厥持续状态、意识改变、影像学及脑电图异常是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P<0.05)。9.根据脑脊液EBV DNA载量进行分组分析,发现女性脑脊液中EB病毒载量多高于男性,脑脊液中EB病毒载量与脑脊液细胞数呈正相关。研究结论EB病毒相关性脑炎以幼儿及学龄前多见,全年均可发病,以冬季发病多见,男:女1.46:1。临床表现多样,以发热、上呼吸道感染、头痛、呕吐、惊厥起病者多见。脑脊液中EB病毒载量与脑脊液细胞数呈正相关。部分患儿存在颅脑MRI、脑电图异常。经积极抗病毒、抗炎等治疗,大多预后良好。导致预后不良的因素主要有:惊厥起病、入院时存在意识改变、颅脑MRI异常、脑电图异常、住院时间长。

甘光磊[4](2021)在《脑电图对自身免疫性脑炎的诊断及预后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自身免疫性脑炎(AE)患者急性期脑电图的变化表现在AE早期诊断、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于山东省千佛山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临床确诊AE并于发病7天内行脑电图检查的患者33名。并予1.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症状、辅助检查(包括脑脊液的自身抗体检测、颅脑磁共振、脑电图)、药物治疗等。2.根据研究需要将患者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病例组为确诊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33名,对照组选择同期于我院就诊的排除器质性疾病的33例健康查体者为对照组1,33例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患者为对照组2,33例化脓性脑膜炎患者为对照组3,统计四组患者脑电图的异常率,并对脑电图进行比较、整理,经过统计分析得出结论。3.将研究对象的首次入院1周内脑电图结果按照克里夫兰癫痫中心脑电图进行分级分为0级、Ⅰ级、Ⅱ级、Ⅲ级。随访6月~1年后,观察患者的预后情况,预后评估使用改良Rankin量表(mRS),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估评估,将mRS评分<2分(20例)为预后良好组,2分≤mRS<4分(11例)为预后不良组,4 ≤mRS≤5分(2例)为预后差组,33例患者出院后随访时间为6月~1年,三组进行比较。并使用SPSS 26.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收集的AE患者中抗NMDAR患者9例,边缘叶脑炎(LGI-1、抗GABABR)患者10例,其他类型患者(MOG)2例。抗体阴性但符合Graus抗体阴性自身免疫性的脑炎患者12例。其中20例为男性,占60.6%,13例为女性,占39.4%。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癫痫发作,精神行为异常,认知功能障碍、记忆力减退。颅脑磁共振的异常率为72.7%(24/33)。经统计学分析,患者脑电图异常率和基线数据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病例组和3个对照组的比较脑电图对比分析,临床病变与脑电图的变化情况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根据脑电图异常等级分组和患者预后的比较情况,AE的预后差率随着急性期脑电图评判分级的增加而增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脑电图异常率和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症状、辅助检查(包括脑脊液自身抗体检测、颅脑磁共振)、药物使用等无直接关联。2.怀疑AE时,仔细评估背景节律是有必要的。脑电图中出现单侧或双侧颞叶慢波可能预示着AE,脑电图出现异常表现可作为AE临床诊断的重要参考依据。3.AE患者急性期首次脑电图分级越高,其预后越差;同时,脑电图监测到癫痫持续状态预示预后不良。

谢晨园[5](2021)在《神经元细胞表面抗体相关脑炎38例临床及脑电图分析》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神经元细胞表面抗体相关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脑电图变化等进行分析,进一步了解该病的临床特征及脑电图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10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南昌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诊治的自身免疫性脑炎的患者共38例,对其一般情况、临床症状(包括前驱症状、首发症状及主要临床症状)、并发症、合并肿瘤、血清及脑脊液检查结果、抗体、头部磁共振、脑电图结果、治疗及预后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共收集AE患者38例,其中NMDAR脑炎患者21例,GABABR脑炎8例,LGI1脑炎4例,抗AMPA2R阳性2例,抗LgLON5、抗DPPX、抗CASPR2抗体阳性者各1例。男性15例(占39.47%),女性23例(占60.53%),成年患者以女性居多,老年患者以男性居多(P=0.03);发病年龄范围15-75岁,平均发病年龄为39.50±3.02岁。2.20例患者(52.63%)存在上感样前驱症状。首发症状包括精神行为异常(47.36%),癫痫发作(31.59%)、认知功能下降(10.53%),不自主运动、言语困难、肢体乏力(10.53%)。成年患者以精神行为异常起病的比例明显高于老年患者(P=0.04),老年患者以认知障碍起病的比例要明显高于成年患者(P=0.02)。NMDAR抗体脑炎以精神行为异常起病的比例较其他类型抗体更高(P=0.00),GABAbR抗体脑炎则以癫痫发作起病更为常见(P=0.00)。主要临床症状包括精神行为异常(71.10%)、有癫痫发作(55.30%)、自主神经功能紊乱(44.70%),运动障碍(34.20%),意识障碍(31.60%),认知下降(23.7%),男性较女性易出现认知下降(P=0.02),成年人较老年人易发生自主神经功能紊(P=0.01),而老年人认知下降较成年人常见(P=0.01)。NMDAR抗体脑炎存在精神行为异常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比例较其他类型抗体脑炎更高(P=0.03,P=0.05);GABAbR抗体脑炎出现癫痫发作的比例稍高于其他类型抗体(P=0.01)。3.24例患者出现不同类型的并发症:肺部感染17例,低蛋白血症12例,肝功能异常7例,电解质紊乱6例。4.共有8例(21.05%)患者合并肿瘤,其中4例为卵巢畸胎瘤,且均为抗NMDAR阳性的育龄期女性,3例为小细胞肺癌患者,均为抗GABAbR阳性的男性患者,1例合并胸腺瘤,为AMPAR阳性患者。5.15例患者表现出甲状腺抗体异常,6例患者有免疫指标异常,13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肌酶升高,NMDAR脑炎患者出现甲状腺抗体异常的比例较其他抗体类型脑炎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17例患者脑脊液压力升高,22例患者出现脑脊液细胞数升高,18例患者脑脊液总蛋白升高,12例患者葡萄糖升高,8例患者出现氯化物升高。7.30例患者血清及脑脊液抗体均阳性,5例患者仅表现为脑脊液抗体阳性,3例患者仅血清抗体阳性;比较血清及脑脊液抗体滴度,发现同一患者脑脊液抗体滴度比血清抗体滴度低(P=0.03)。8.有21例(55.26%)患者有头部磁共振(MRI)异常,通常是单侧或双侧的海马区或额叶的异常信号影。9.31例(81.57%)患者有不同程度脑电图异常,主要包括散在的或弥漫性的中波幅或中高波幅的θ波,部分NMDAR脑炎患者出现阵发性δ刷。成年人脑电图异常程度较老年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MDAR脑炎脑电以轻、中度异常为主,GABAR脑炎以中度异常为主,而LGI1脑炎以正常或轻度异常为主。10.脑电图的异常程度与当时病情显着相关(r2=0.95,P=0.00),脑脊液抗体滴度与入院病情显着相关(r2=0.37,p=0.03)。11.28例(73.68%)短期预后良好,10例(26.32%)患者预后不良,肺部感染、入院时及出院时病情严重程度、入院时脑电异常程度、行畸胎瘤切除术与预后明显相关。结论:1.细胞表面抗体相关AE患者以20-39岁以青壮年多见,不同年龄段的患者男女比例不同,成年患者女性居多、老年患者男性居多。2.细胞表面抗体相关AE患者临床症状依次为精神行为异常、癫痫发作、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运动障碍意识及认知下降。3.患者抗体类型不同,其发病特点、免疫异常、脑电异常程度等方面存在差异。4.肺部感染为细胞表面抗体相关AE最常见并发症,肺部感染严重患者预后差。5.脑脊液抗体滴度越高,病情越严重。6.动态的脑电图检测对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估有帮助,脑电图异常程度越高,患者的病情越重,预后越差。7.NMDAR脑炎患者伴畸胎瘤患者手术切除可明显改善预后。

詹标[6](2021)在《儿童腺病毒脑炎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了解腺病毒脑炎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资料与方法资料:对2012年1月至2020年12月因可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而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患儿,总计共1189份脑脊液标本针对22种常见呼吸道病原体及脑炎常见病原体进行常规核酸检测,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为20.7%(246/1189),其中在脑脊液中检测出腺病毒核酸共27例,统计并分析该总计27例阳性病例的临床资料。方法:1.采用多重PCR及RT-PCR技术结合Genome Lab Ge XP遗传分析系统检测13种常见病原体。2.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9种常见脑炎病毒。3.统计并分析所有脑脊液中腺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病例(其中有4例外送行脑脊液病原体高通量基因检测呈腺病毒阳性)的临床资料。结果1.1189份脑脊液标本中,共有246例筛查发现病毒阳性,阳性检出率为20.7%,其中鼻病毒80例,肠道病毒79例,腺病毒27例,季节性甲型流感病毒14例,副流感病毒3型11例,巨细胞病毒10例,博卡病毒4例,冠状病毒4例,腮腺炎病毒4例,副流感病毒1型3例,呼吸道合胞病毒3例,EB病毒3例,偏肺病毒2例,单纯疱疹病毒2例;在上述脑脊液阳性结果中,腺病毒占10.98%,仅次于鼻病毒(32.52%)及肠道病毒(32.11%)。2.对该总计27例腺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的病例进行分析:男性患儿共20例,女性患儿共7例,男女比例接近3:1;发病年龄从2月19天至10岁,中位年龄为46个月,平均年龄为(50.7±30.4)个月。3.27例病例均留取咽拭子标本行常见呼吸道病原体核酸检测,其中12例病例咽拭子标本腺病毒阳性,阳性率44.4%(12/27)。4.在27例病例中,主要有以下10个临床表现,即发热、流涕、咳嗽、腹泻、四肢酸痛、抽搐、头痛、呕吐、神志障碍、情绪改变。其中,发热、咳嗽、抽搐、呕吐出现频率均超过50%,此外,出现频率超过20%的临床表现还有头痛及神志改变。临床体征方面则以颈抵抗及Babinski征出现频率最高。5.在27例病例中,22例脑脊液中白细胞计数在正常区间,5例轻度升高。在27例病例中,脑脊液生化在正常区间内出现的例数最多。6.在27例脑脊液腺病毒阳性病例中,行颅脑磁共振成像检查的共有19例,其中7例出现局部脑膜线状强化,1例出现颅内小软化灶,1例出现颅内广泛病变,考虑炎症或缺氧缺血性病变可能,另有10例未见明显异常,7.在27例脑脊液腺病毒阳性病例中,行脑电图检查的共有17例,其中7例脑电图表现为广泛中高幅慢波,2例可见棘波或棘慢波,1例同时具备上述两种改变,另有7例脑电图呈正常脑电图或边缘状态。8.在27例脑脊液腺病毒阳性病例的最后诊断中,4例诊断为腺病毒脑炎,5例诊断为病毒性脑炎/脑膜脑炎,10例诊断为热性惊厥,2例诊断为化脓性脑膜炎,3例诊断为癫痫,1例诊断为血管性头痛,1例诊断为脓毒症,1例仅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9.27例病例中,多数病例采用以降温、止惊、降低颅内压力为主的对症支持治疗。25例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其中1例患儿出现继发性癫痫;2例自动出院,均出现继发性癫痫。结论1.人腺病毒是儿童病毒性脑炎/脑膜脑炎重要的病原体之一。2.大部分病例符合病毒性脑炎的一般表现:发热、头痛、呕吐、抽搐及神志改变等,可伴有情绪改变,缺乏特异性表现,另有少部分病例症状及体征表现不典型。3.大多数病例脑脊液常规、生化结果正常,相比一般病毒性脑炎,仅通过脑脊液常规、生化检验而确定诊断更为困难,因此,及时完善脑脊液的病原学检测有其重要意义。4.绝大部分病例治疗效果及预后良好,但少部分可遗留继发性癫痫等神经系统后遗症。

胡川泽[7](2020)在《2018年河北省儿童医院住院患儿病毒性脑炎病原学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河北省儿童医院儿童病毒性脑炎的病原学特征及流行病学特征,为石家庄市病毒性脑炎的监测和预防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018年4月~2018年12月于河北省儿童医院神经内一科诊断为病毒性脑炎的住院患儿127例为研究对象。首先,对患儿的一般资料及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其次,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结合基因测序的方法对患儿脑脊液进行病毒病原学核酸检测、确定病毒类型,主要检测以下六种病毒: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Ⅰ)、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肠道病毒71型(EV-71)、肠道病毒(EV)。应用Epidata录入数据,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 患儿一般资料:患儿男女比为1.35:1,但患儿在各年龄组的性别构成不具统计学差异(2=0.478,P=0.973);3 6岁年龄组患儿59例(46.46%),占比最大,婴儿组2例(1.57%),占比最小;有44.09%的患儿来自城市;大部分病例发病时间集中在夏秋季(6-11月)。2. 临床症状及体征:127例患儿中,出现发热体征的有119例,占比高达95.28%,其中大部分患儿体温值在38.0℃到39.0℃之间(63.78%),低热和高热者患儿相对较少;且大部分患儿出现了头痛及呕吐症状,分别占85.83%、72.44%;除此之外,有17例患儿出现了嗜睡症状(13.39%),6例患儿出现了颈强直(4.72%),未发现出现巴氏征阳性的患儿。3.病毒检出情况:对127例患儿的脑脊液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测出病毒者79例,总检出率为62.20%。且有77例为EV病毒(97.47%),有2例为VZV病毒,其它病毒(HSV-1、HSV-2、EV-71、CVA16)均未检出。1 3岁年龄组的EV病毒检出率最高,为70.00%,但总体来看,四个年龄组的EV病毒检出率无显着差异(2=0.836,P=0.658);夏秋季节的EV病毒检出率(夏季为64.77%,秋季为72.73%)明显高于春冬季(春季为37.50%,冬季为11.11%),且存在统计学差异(2=0.836,P=0.004)。结论:1.河北省儿童医院住院患儿中儿童病毒性脑炎的发病风险在各年龄组无性别差异,且在3 6岁年龄组中高发。2. 临床症状以发热、头痛、呕吐多见,部分患儿出现了嗜睡及颈项强直。3. 河北省儿童医院住院患儿中儿童病毒性脑炎的主要病原体为肠道病毒EV,各年龄组病毒检出率无差异,夏秋季高发且病毒检出率高。

吴月鹏,张颜波,高敏,何喜英,牛敬忠,周立[8](2018)在《儿童病毒性脑炎121例脑电图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常规脑电图特征,为临床医生进一步了解病毒性脑炎脑电图各项指标特征,更准确的诊断病毒性脑炎提供帮助。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月~2016年9月确诊为病毒性脑炎的121例住院患儿的脑电图资料,同时收集同年龄正常脑电图做为对照。按照脑电图发育特点分为3岁组、4岁组、5~6岁组、7~9岁组、10~14岁组,对病毒性脑炎组和正常组进行统计对比,获取病毒性脑炎常规脑电图特征。结果通过对不同年龄阶段病毒性脑炎患儿和同年龄段正常儿童的脑电图特征进行对比,我们发现各年龄段病毒性脑炎患儿脑电图均表现为调节调幅差、慢波增多、慢波呈阵发性出现、脑电图结论异常。多数年龄段慢波波幅表现为高波幅和极高波幅。部分年龄段出现基本节律慢化。结论在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中,除脑电图结论异常外,调节调幅差、慢波增多并呈阵发性出现同样具有辅助诊断的意义。

何喜英[9](2017)在《病毒性脑炎定量脑电图表现》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定量脑电图特征。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收集2013年1月-2016年9月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121例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脑炎住院患儿的脑电图资料;按照脑电图发育特点分为3岁组、4岁组、5-6岁组、7-9岁组、10-14岁组,同时收集同年龄门诊仅有头痛症状脑电图正常儿童做为对照;运用定量脑电图分析技术获取δ功率谱值、θ功率谱值、α1功率谱值、α2功率谱值、β1功率谱值、β2功率谱值,并计算获得δ相对功率谱值、θ相对功率谱值、α相对功率谱值、β相对功率谱值;对病毒性脑炎组和正常组进行统计学对比,获取病毒性脑炎患儿定量脑电图特征。结果3-14岁病毒性脑炎δ功率谱和θ功率谱增高,较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3岁病毒性脑炎存在α1波功率谱在后头部导联降低(p<0.05);4-14岁病毒性脑炎存在α1、α2功率谱在后头部导联降低(p<0.05);β功率谱在3-9岁病毒性脑炎诊断中价值有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10-14岁病毒性脑炎中表现为β1和β2功率谱降低(p<0.05);3-14岁病毒性脑炎δ相对功率谱和θ相对功率谱增高(p<0.05);3-14岁病毒性脑炎α相对功率谱降低(p<0.05);3-14岁病毒性脑炎大部分导联β相对功率谱降低(p<0.05)。结论1.病毒性脑炎的定量脑电图特征具备常规脑电图特征,表现为慢波功率谱的升高。2.病毒性脑炎的定量脑电图特征比常规脑电图表现更加全面,表现为目测常规脑电图不易判断的基本节律变化,定量脑电图明确表现为病毒性脑炎基本节律功率谱的降低。3.定量脑电图对脑电图图形数字化的特点使得脑电图信息直观,易于临床医生参考。4.定量脑电图具备进一步大样本数据研究并制定病毒性脑炎定量脑电图数值诊断标准的潜质。

张百佳[10](2017)在《病毒性脑炎患者动态脑电图及常规脑电图对比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病毒性脑炎患者动态脑电图(AEEG)及常规脑电图(BEEG)情况,探讨两者在诊断病毒性脑炎方面的价值。方法:收集在本院自2009年1月-2015年10月住院的92例病毒性脑炎患者,均给予常规及动态脑电图检查,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法中患者脑电图异常率。结果:92例患者均出现常规脑电图及动态脑电图异常,常规脑电图发现轻度异常34例(36.96%),中重度异常58例(63.04%);动态脑电图检查结果显示,轻度异常19例(20.65%),中重度异常73例(79.35%),两种检查方法检出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29,P<0.05)。常规脑电图检查出7例(7.61%)痫样放电,而动态脑电图检查有31例(33.70%)出现痫样放电,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37,P<0.05)。92例患者均表现为夜间睡眠节律紊乱,睡眠生理波不清楚。结论:病毒性脑炎患者脑电图异常率明显高,其中动态脑电图检查异常率明显高于常规脑电图检查,临床诊断价值更高,值得临床借鉴。

二、儿童病毒性脑炎脑电图的波幅与预后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儿童病毒性脑炎脑电图的波幅与预后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振幅整合脑电图在早期评价重症脑炎患儿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2.1 检测方法
        1.2.2 观察指标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重症脑炎患儿a EEG与GCS的关系
    2.2 脑功能预后同患儿a EEG与GCS评分关系
    2.3 a EEG及GCS分级对脑功能预后预测价值
3 讨论

(2)脑电图鉴别诊断病毒性脑炎及预后评估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 比较头颅CT与脑电图诊断病毒性脑炎的准确率
    2.2 脑电图检查不同严重程度病毒性脑炎的效果
    2.3 脑电图检查病毒性脑炎患者预后效果
3讨论

(3)儿童EB病毒相关性脑炎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脑电图对自身免疫性脑炎的诊断及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绪论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综述 脑电图检查对自身免疫性脑炎的诊断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神经元细胞表面抗体相关脑炎38例临床及脑电图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略缩词表
第1章 前言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纳入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一般信息
        2.2.2 临床表现(包括前驱症状、首发症状及、主要症状及并发症)
        2.2.3 并发症及合并肿瘤
        2.2.4 血及脑脊液检验
        2.2.5 影像学资料
        2.2.6 脑电图
        2.2.7 血清及脑脊液自身免疫性脑炎抗体检测
        2.2.8 患者病情评估及短期预后
    2.3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一般情况
    3.2 临床表现
        3.2.1 前驱症状
        3.2.2 首发症状
        3.2.3 主要临床症状
    3.3 并发症及肿瘤
        3.3.1 并发症
        3.3.2 肿瘤
    3.4 血清及脑脊液相关检查
        3.4.1 血清学相关指标
        3.4.2 脑脊液相关检查
    3.5 血清及脑脊液抗体检测
    3.6 头部磁共振结果
    3.7 脑电图
    3.8 疾病严重程度
    3.9 治疗及预后
        3.9.1 治疗
        3.9.2 预后
第4章 讨论
    4.1 一般情况
    4.2 临床表现
    4.3 并发症及合并肿瘤
    4.4 血清及脑脊液相关检查
    4.5 血清及脑脊液抗体检测
    4.6 头部影像学
    4.7 脑电图与病情
    4.8 治疗及预后
第5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神经元细胞表面抗原抗体相关自身免疫性脑炎
    参考文献

(6)儿童腺病毒脑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病毒性脑炎的概述
    1.2 病毒性脑炎的病原学研究
    1.3 病毒性脑炎的病原学诊断
    1.4 腺病毒与病毒性脑炎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技术路线
    2.2 实验材料
    2.3 实验方法
    2.4 临床资料分析
第3章 结果
    3.1 病毒检测结果
    3.2 临床资料分析
第4章 讨论
    4.1 腺病毒脑炎发病率
    4.2 腺病毒入脑途径
    4.3 腺病毒脑炎的表现
    4.4 腺病毒脑炎的辅助检查
    4.5 诊断
    4.6 腺病毒脑炎的治疗
    4.7 腺病毒亚型与预后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人腺病毒重症感染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个人简历

(7)2018年河北省儿童医院住院患儿病毒性脑炎病原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小儿病毒性脑炎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儿童病毒性脑炎121例脑电图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研究方法
        1.2.1 主要研究工具
        1.2.2 脑电图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3岁病毒性脑炎结果
    2.2 4岁病毒性脑炎结果
    2.3 5~6岁病毒性脑炎结果
    2.4 7~9岁病毒性脑炎结果
    2.5 10~14岁病毒性脑炎结果
    2.6 结果小结
3 讨论

(9)病毒性脑炎定量脑电图表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表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10)病毒性脑炎患者动态脑电图及常规脑电图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常规脑电图
        1.2.2 动态脑电图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常规脑电图与动态脑电图对病毒性脑炎配对检验结果比较
    2.2 动态脑电图与常规脑电图检查发现痫样放电的阳性率比较
    2.3 患者的动态脑电图和常规脑电图表现
3 讨论

四、儿童病毒性脑炎脑电图的波幅与预后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振幅整合脑电图在早期评价重症脑炎患儿中的应用[J]. 徐静,祝黎伟,吴小柯.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1(06)
  • [2]脑电图鉴别诊断病毒性脑炎及预后评估的应用价值[J]. 卢紫芬,曾卓鹏,彭亚娟,林亭亭.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22)
  • [3]儿童EB病毒相关性脑炎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D]. 邢丹丹. 山东大学, 2021(11)
  • [4]脑电图对自身免疫性脑炎的诊断及预后分析[D]. 甘光磊. 山东大学, 2021(12)
  • [5]神经元细胞表面抗体相关脑炎38例临床及脑电图分析[D]. 谢晨园. 南昌大学, 2021(01)
  • [6]儿童腺病毒脑炎的临床研究[D]. 詹标. 汕头大学, 2021(02)
  • [7]2018年河北省儿童医院住院患儿病毒性脑炎病原学分析[D]. 胡川泽. 河北医科大学, 2020(02)
  • [8]儿童病毒性脑炎121例脑电图分析[J]. 吴月鹏,张颜波,高敏,何喜英,牛敬忠,周立. 中国医药科学, 2018(19)
  • [9]病毒性脑炎定量脑电图表现[D]. 何喜英. 泰山医学院, 2017(06)
  • [10]病毒性脑炎患者动态脑电图及常规脑电图对比分析[J]. 张百佳. 中国医学创新, 2017(03)

标签:;  ;  ;  ;  ;  

病毒性脑炎患儿脑电波幅值及预后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