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采用微电解法处理浸胶废水(论文文献综述)
吴梦[1](2019)在《微电解-DMBR处理电镀废水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电镀工业成为我国重要的加工行业,其排放的废水量逐年递增。电镀行业产生的废水成分十分复杂,含大量的重金属离子、表面活性剂、光亮剂等有毒有害污染物,常见的生物处理技术很难满足电镀废水的排放标准,因此,如何高效经济地处理电镀废水使其达标排放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微电解法因其处理效率高、成本低及运行操作方便等优点被广大学者青睐;相对于传统反应器,DMBR出水量更大,能更好去除污染物,抗冲击负荷能力更强。本课题采用微电解-DMBR组合工艺处理电镀废水,研究该工艺对电镀废水中的重金属(Cr6+、Ni2+)、COD和氨氮的去除效率,溶解性有机物的迁移转换及对膜污染影响等相关情况,以期探索出一种新型且高效廉价的电镀废水处理技术,为处理电镀废水的工程实践提供实验依据。DMBR工艺进水采用模拟的电镀废水,研究DMBR系统最佳工艺条件(HRT,DO,回流比)及处理效能。DMBR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水力停留时间(HRT)为18h,溶解氧(DO)为3mg/L,回流比为200%。在最优工艺条件下,对DMBR系统进行重金属冲击负荷试验,研究污染物去除情况。实验研究表明:随着重金属浓度增加,DMBR工艺对COD、氨氮的去除效果呈明显降低趋势。在Cr6+、Ni2+浓度为20 mg/L时,COD与氨氮平均去除率依次为76.32%、47.34%。因此采用微电解做前处理减弱Cr6+、Ni2+重金属对DMBR系统中微生物活性影响,加强DMBR工艺的抗冲击负荷性能为后续课题深入探究作为切入点。利用微电解法处理废水中Cr6+、Ni2+,考察最佳的初始p H、铁碳投加量、曝气量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并分析微电解法去除Cr6+、Ni2+的动力学过程。单因素实验得到最优实验参数:铁碳投加量为240g,停留时间为60min,曝气量为0.2m3/h、p H值为5。通过正交试验极差分析可确定影响微电解法处理废水中Cr6+、Ni2+去除效率最主要因素是铁碳投加量,铁碳微电解法去除Cr6+、Ni2+的反应过程能较好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在铁碳投加量为240g,曝气量为0.2m3/h、p H值为5的条件下得到Cr6+、Ni2+浓度与时间的关系方程式分别为、,其拟合曲线的相关性分别为0.92949、0.91395,表明在处理Cr6+、Ni2+废水过程中,微电解法对Cr6+、Ni2+去除起关键作用,进而验证实验方案的合理性。在最优工艺条件下,组合工艺处理电镀废水,研究系统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有机物的迁移转化、污泥EPS的浓度变化及膜组件表观形态变化。采用微电解-DMBR工艺处理电镀废水,Cr6+、Ni2+重金属离子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9.34%、99.14%,COD和氨氮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4.75%、90.22%。该工艺对重金属离子和COD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且出水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UV-vis光谱表明:电镀废水中大分子量DOM物质随污水处理过程降解为小分子量DOM;三维荧光光谱图分析表明:废水中DOM存在峰A(高激发波长色氨酸)、峰B(低激发波长色氨酸)、峰C(紫外光区富里酸)和峰D(类腐殖酸)4种物质的荧光峰,荧光参数分析表明:电镀废水处理过程中DOM生物源增加,微生物表现活跃,可生化性提高。采用微电解做前处理可有效降低DMBR系统的EPS含量,延缓膜污染速率。
李楠楠[2](2019)在《球型微电解填料的研制及其性能研究》文中认为为解决传统微电解在应用中带来的填料结块、流失,出水返色等问题,本论文中共研制两种球型微电解填料,一种为利用铁、活性炭粉以及水泥等制备得到的免烧型微电解填料(cement micro electrolytic filler,简称CMEF);另外一种为将处理后的核桃壳,铁粉、硅酸钠、腐殖酸钠作为原料,经高温煅烧后制得焙烧型微电解填料(wanult shellµ electrolytic filler by the method of calcination,简称WMEF),其中,核桃壳是被研磨为粉末后加入到原料中,在反应中替代活性炭作为电极材料与铁构成微电解。研究内容包括:第一,以对亚甲基蓝的去除率为考察目标,确定填料的最佳制备条件;第二,在最佳制备条件下制备微电解填料,将其应用于去除浓度为10 mg/L的亚甲基蓝,并优化微电解反应条件;第三,联合微电解填料和过氧化氢(H2O2)处理亚甲基蓝;第四,考察填料循环使用性能;第五,球型微电解填料对亚甲基蓝的降解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CMEF最佳制备条件:铁碳质量比1:1,蒙脱土含量20%,水泥含量20%,酵母与糖质量比1:2,酵母含量为5%。制备出粒径为8 mm的免烧型微电解填料(CMEF),其抗压强度为1.192 Mpa,亚甲基蓝去除率为78.66%。(2)WMEF最佳制备条件:铁与15%的ZnCl2溶液处理好的核桃壳粉质量比为1:1,腐殖酸钠20%,硅酸钠15%,煅烧温度设定为800℃,烧制3 h。制备出5 mm的焙烧型微电解填料(WMEF),其抗压强度为0.659 Mpa,亚甲基蓝去除率为85.12%,比表面积较大,为82.4508 m2/g。(3)利用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即XRD)、扫描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仪(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rp,即SEM;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meter,即EDS)分析填料球的结构与成分,结果表明:CMEF、WMEF用于反应后铁元素含量减少。CMEF、WMEF表面粗糙,有孔隙结构存在,便于填料中的活性分子与污染物接触反应。(4)研究CMEF、WMEF用于处理亚甲基蓝的反应条件,结果发现,设置溶液pH为3,取最优条件下制备的填料CMEF、WMEF各25 g,分别以1、0.6 L/min的速率曝气充氧,反应120 min后,CMEF、WMEF对10 mg/L的亚甲基蓝去除率最佳,分别为89.55%、95.90%,出水颜色透明。(5)加入H2O2会明显增强CMEF、WMEF对亚甲基蓝的去除效果,且反应迅速,联合技术对10100 mg/L浓度范围的亚甲基蓝都能去除80%以上;CMEF、WMEF可在相同条件下连续重复利用三次,去除效果稳定。(6)传统微电解、CMEF、WMEF相同条件下处理亚甲基蓝,考察反应过程中Fe2+含量变化、TOC去除率,对水样进行紫外-可见光谱(UV-vis spectroscopy)扫描分析。结果表明,CMEF、WMEF在处理亚甲基蓝过程中降解效果呈先逐渐增长后稳定的趋势,出水易分离。与传统微电解相比,填料球的亚甲基蓝去除率最终可达到与之相同的程度,避免了填料板结、堵塞现象的出现。
王顺武[3](2017)在《含交联胍胶有机废水深度氧化处理研究》文中提出交联胍胶有机废水是油田开发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工业废水。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溶解性有机物、固体悬浮物、带电胶粒、重金属、各种无机盐以及化学添加剂等,造成其成分复杂、COD含量高、色度高、毒害大、难降解等特点。如果不经过处理直接外排,将会对周围的水体环境乃至人类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因此,有机废水处理是工业废水处理中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本实验中以化学需氧量(COD)的变化为分析指标,研究了铁炭微电解法和Fenton试剂氧化法的原理、特点、影响因素以及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并通过单因素影响试验,确定最佳的运行参数,运用正交试验确定各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进行了提出适合有机物降解的微电解-Fenton氧化-絮凝沉淀组合工艺法。试验结果表明:铁碳微电解技术的最佳操作条件为:连续通入氧的情况下原污水稀释2倍,进水pH为3,Fe/C质量比2:3,Fe-C总加量为50 g/L,反应时间为100 min,铁碳微电解对废水COD的去除率可达到54.8%左右,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主次顺序为:铁碳投加量>铁碳质量比>反应时间>pH值,铁碳微电解工艺对该瓜胶废水有良好的处理效果;本研究选取30%双氧水和硫酸亚铁作为Fenton试剂配制材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确定了Fenton法处理瓜胶废水的最佳操作条件为Fenton氧化最佳组合条件为pH为4,H2O2/Fe2+摩尔比为25,H2O2加量为12 ml/L且分三次加入,反应时间为80 min,COD的去除率在47.4%以上,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主次顺序为:pH值>H2O2加量>H2O2/Fe2+摩尔比>反应时间;絮凝沉淀过程过考察了实验考察了CPAM加量、搅拌速率、搅拌时间、反应温度、pH值等因素对污水COD降解的影响,最终处理后污水COD由1440 mg/L降到238 mg/L,总去除率达到83.7%。最后,实验在得出的最佳处理条件下对不同组合处理工艺路线进行对比,对实验处理前后污水进行显微镜观察和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对比分析,发现有机物已被很好的降解除去,水样特征吸收峰发生蓝移,在近紫外区200 nm处一直存在一个较低的肩峰,表明溶解性大分子有机物分子结构被破坏降解成无机物和一些小分子有机物,得出了微电解-Fenton氧化-絮凝沉淀组合能有效改善交联胍胶污水水质。
马龙[4](2017)在《悬浮陶粒厌氧好氧工艺处理农药废水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农业的飞速发展,农药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而生产农药的同时会伴随着大量废水产生,且由于农药生产原材料及工艺的特殊性,导致废水的成分复杂,可生化活性极低,处理难度很大,农药废水如何有效合理的治理成为当今的一个难题。本文试验中利用特制的陶粒填料,采用悬浮陶粒厌氧好氧工艺对农药废水进行处理,这种陶粒表面粗糙且疏松多孔,水浸润颗粒密度0.91.1 g/cm3,粒径¢8¢16 mm,比表面积大,在水流作用下就可以膨胀,微生物很容易在其表面挂膜,保证了对废水中各种污染物质的去除效果。悬浮陶粒曝气生物滤池已经在对微污染原水的处理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在实际水处理项目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远远低于原工艺的运行成本。本文试验中将其应用到农药废水的处理工艺中,得到了稳定运行的一系列工况参数,并应用在实际工程处理中,取得了很好的处理效果。相关试验结果如下所示:本实验首先对水解酸化池进行挂膜启动,采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曝气池污泥进行接种挂膜,仅用20天就挂膜完成,对CODcr表现出了较强的去除效果。挂膜启动完成后,水解酸化池对CODcr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29.0%,而且经过水解酸化池处理后的废水,可生化活性大大提高,为后续好氧反应创造了很好的条件。悬浮陶粒曝气流化反应器通过自然挂膜的方式启动,整个过程仅用22天。启动成功后,对悬浮陶粒曝气流化反应器进行各项运行参数的优化研究,确定最佳运行参数。随着滤速的加大,反应器对废水CODcr、氨氮、TP以及色度的去除率均有降低;试验过程中的三种气水比工况条件对CODcr、氨氮、色度的去除效果没有太大的影响,但对于TP的去除有一定的影响,在气水比为1.5:1时,TP的去除效果最好;三种回流比对氨氮和色度的影响不大,回流比从50%升至100%时,CODcr的去除率明显增加,接着上升至150%时,去除率没有太大的变化,随着回流比的增加,TP的去除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100%的回流比条件下TP的去除效果最好。试验通过观察反应器的水头损失以及氨氮的去除情况确定反冲洗方式:为气水联合冲洗的方式,反应器的反冲洗周期确定为10天。末端混凝沉淀强化除磷采用PAFC和PAM作为除磷试剂,综合考虑运行成本及去除效果,确定除磷试剂投加量为PAFC=70 mg/L,PAM=10 mg/L。示范工程运行期间,工艺出水CODcr<200 mg/L,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二级排放标准,工艺出水NH3-N<15 mg/L,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工艺出水TP<2 mg/L,能稳定达到园区污水厂的进水要求,工艺出水色度<50倍,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示范工程运行后对废水的处理成本为1.49元/m3,远低于其他农药废水处理工艺。
姜宁[5](2016)在《微电解与催化氧化联合处理二丁基萘磺酸钠废水的技术研究》文中指出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在丁腈硬胶生产过程中,以二丁基萘磺酸钠为乳化剂,采用乳液法聚合工艺,生产过程中排放出含有高浓度的二丁基萘磺酸钠有机废水,具有毒性,可生化性差,处理难度大,属于较难处理工业废水。受兰州石化公司的委托,对兰州石化1.5万吨/年丁腈橡胶装置丁腈硬胶污水单元改造项目进行设计,针对二丁基萘磺酸钠废水预处理阶段进行专项研究。通过小试、中试试验、工程设计阶段,开发出混凝-微电解-催化氧化-中和处理工艺技术,解决了高浓度支链型表面活性剂废水处理难题。利用铁炭微电解和催化氧化之间的协同效应,在保证高浓度二丁基萘磺酸钠废水处理效果的同时,降低了处理成本。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在铁炭微电解和催化氧化(Fenton试剂法)联合技术处理二丁基萘磺酸钠废水的理论基础的支持下,针对高浓度二丁基萘磺酸钠废水,通过小试试验,考察得出混凝沉淀、微电解反应、催化氧化反应过程中主要的工艺参数,充分验证了微电解与催化氧化联合预处理工艺的可行性。中试试验确定处理规模为1m3/h,采用“混凝沉淀-微电解-催化氧化-中和,,的工艺路线,对每个处理单元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验证小试试验结果,优化工艺设计参数。跟据小试、中试试验得出的结论及关键参数,对1.5万吨/年丁腈橡胶装置丁腈硬胶污水单元改造项目进行工程设计。采用“混凝沉淀-混凝气浮-微电解-催化氧化-中和沉淀”的工艺路线,对微电解反应和催化氧化反应主体单元进行设计优化,对污水处理工艺物料平衡进行核算。对新建污水处理系统运行成本进行了统计,在二丁基奈磺酸钠的不同去除率下,对每吨废水的处理运行成本进行了对比。最终确定最经济的去除率达到70%时,在冬季处理总成本折合每吨污水处理费用10.03元。综上,铁炭微电解和催化氧化联合处理二丁基萘磺酸钠废水是可行的,处理效果也是肯定的,可以进行工业化推广,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张昊[6](2015)在《纤维素加工废水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唐山某纤维素加工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建立污水源换热系统,利用纤维素加工过程中产生的85℃-95℃的高温废水与软水进行换热,回收废水中的热量。然而,换热系统实际运行时,换热器易结垢,正常工作周期短,给正常生产工作带来不便。其中污垢的主要成分为有机质。因此,亟需探究一种快速有效的、成本合理的处理方法对纤维素加工高温废水进行处理,延缓换热器结垢速度,延长后续换热器的正常工作周期,同时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本研究探究了混凝沉淀法、吸附法、微电解法、Fenton氧化法、“微电解+Fenton组合法”以及“微电解+吸附+Fenton组合法”6种方法处理纤维素加工废水,同时明确了各方法的最佳运行参数。依据企业的工艺要求(将废水CODCr降至500mg/L以下,每吨废水药剂成本在5-6元以下),对比各方法的处理效果和药剂成本,最终确定了采用“微电解+吸附/Fenton耦合法”处理纤维素加工废水,并获得了最佳处理条件。“微电解+吸附/Fenton耦合法”处理纤维素加工废水最为可行,进水初始pH为3,微电解最佳反应时间为20min,微电解填料投加量为270g/L;“吸附/Fenton耦合”单元最佳反应时间为10min, H2O2投加量为25mmol/L,筛选得到吸附剂可以是(a)活性炭,投加量0.5g/L;(b)粉煤灰,投加量8g/L;(c)煤粉,投加量14g/L。处理每吨废水的药剂成本分别为3.81元,3.21元和2.81元,最终出水CODcr分别为435mg/L,412mg/L和412mg/L,药剂成本及处理效果都能满足企业的工艺要求。其中,煤粉作为吸附剂,使用后可以继续用于燃烧供能,成本最低。
杜海霞[7](2013)在《Fenton氧化法耦合铁炭微电解法处理酰胺类废水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N,N-二甲基甲酰胺(DMF)和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作为常见的重要化工原料和有机溶剂,其在石油、化工、医药、农药等工业中的广泛使用,必然会产生大量的DMF和DMAC废水。由于DMF和DMAC废水具有化学性质稳定,危害严重的的特点,因此,未经处理的DMF和DMAC废水的直接排放,不仅会对会对环境和人们的健康带来严重的危害,也是对DMF和DMAC资源的巨大浪费。目前,国内关于DMAC废水的研究比较成熟,其研究的内容也比较彻底,但利用Fenton法对DMF废水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文在前人对DMF废水处理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利用Fenton氧化法对DMF废水进行处理,并探究各因素对Fenton氧化法处理DMF废水影响效果的试验具有重要的意义。为降低DMF废水处理成本,文中还对Fenton氧化法耦合铁炭微电解法处理DMF废水进行了试验。本文利用通过利用Fenton氧化法、铁炭微电解法以及Fenton氧化耦合铁炭微电解法分别对DMF废水进行处理的试验,系统研究了各反应中pH值,反应时间,FeSO4·7H2O投加量,H2O2投加量,原水浓度等因素对DMF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并得出各反应的最佳条件为:Fenton氧化法处理DMF废水的最佳反应条件为pH=3,反应时间为40min,FeSO4·7H2O投加量为1500mg/L、H2O2投加量3ml/L,原水浓度250mg/L;铁炭微电解法处理DMF废水的最佳反应条件为铁炭比为1:1,pH=3,停留时间为60min;Fenton氧化在铁炭微电解之后处理DMF废水的最佳反应条件为pH=3,FeSO4·7H2O投加量为1000mg/L、H2O2投加量2.67ml/L;Fenton氧化在铁炭微电解之前处理DMF废水的最佳反应条件为pH=5,反应时间为1h,FeSO4·7H2O投加量为1000mg/L、H2O2投加量2.67ml/L和不曝气。各反应中铁炭微电解处理DMF废水中COD的去除率可达40%,Fenton氧化法处理DMF废水中COD去除率可达49.7%,Fenton氧化在铁炭微电解之前处理DMF废水中COD去除率可达72.22%,即Fenton氧化耦合铁炭微电解技术对DMF废水的处理有效的达到了强化的效果。但Fenton氧化在铁炭微电解之后处理DMF废水中COD的去除率仅达到40%,没有达到强化效果,因此,在利用Fenton氧化耦合铁炭微电解技术处理DMF废水时,Fenton氧化应处在铁炭微电解之前。在Fenton氧化在铁炭微电解之前的最佳反应条件下,处理DMF废水的COD去除率为65%,而在曝气条件下COD去除率为45%。为验证Fenton氧化法和Fenton氧化在铁炭微电解之前对实际废水的去除效果,我们选取不同浓度的制膜废水和废液进行处理,结果发现Fenton氧化法对COD浓度为775.2mg/L的制膜废水和浓度为36720mg/L的制膜废液的COD去除率分别为35.71%和38.9%,而Fenton氧化耦合铁炭微电解法对COD浓度为734.4mg/L的制膜废水和浓度为36720mg/L的制膜废液的COD去除率分别为66.67%和72.22%。此外,通过紫外可见光谱分析Fenton氧化法处理DMF废水和DMAC废水的机理,我们得出Fenton氧化法处理酰胺类废水的反应机理为Fenton氧化对酰胺基团和不饱和双键进行氧化,破坏羰基和氨基之间的键;Fenton进一步氧化碳氧双键,最终生成易降解的小分子有机物和无机物。综上,芬顿氧化法处理DMF废水的试验是可行的,可以应用于实际水样的去除,为了降低实际运行的成本,应考虑运用Fenton氧化法耦合铁炭微电解法对酰胺类废水进行处理。此外,还可以尝试将Fenton氧化法耦合铁炭微电解法应用于其它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处理。从而探究出更加廉价、高效的难降解废水处理技术。
汪晶[8](2013)在《化学法对皮革化学品可生化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皮革工业发展迅速,部分皮革化学品会不可避免地残留在制革废水中产生污染。皮革化学品可生化性较差,需要预处理来提高其可生化性,降低皮革化学品废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含量,提高后续生化处理的效率。基于皮革化学品的不同生物降解特性,本论文以几类制革生产中普遍使用的化学品的为对象,研究Fenton氧化和微电解法对皮革化学品进行预处理的效果和影响因素;探讨预处理后皮革化学品的可生化性和处理条件对可生化性的影响。(1)研究Fenton高级氧化和微电解对几种皮革加脂剂改善可生化性的效果,考察主要参数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六种加脂剂废水在Fenton氧化反应下的最佳反应时间在20-60分钟之间,pH为3-4,COD去除率均达到65%以上。六种加脂剂废水在微电解反应下的最佳反应时间在20-60分钟之间,pH为3-4,COD去除率均达到63%以上。对Fenton氧化和微电解对加脂剂废水处理效果进行对比,Fenton氧化的COD去除率高于微电解处理,而微电解提高可生化性效果比Fenton氧化好。(2)研究Fenton高级氧化和微电解对几种皮革染料改善可生化性的效果,考察主要参数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染料模拟废水在Fenton氧化条件下反应的最佳时间是60min,最佳pH是4,COD去除率超过68%,毛皮蓝的可生化性最好,B/C达到0.45。三种染料模拟废水在微电解反应条件下最佳时间是60min,pH为3-3.5,COD去除率均超过60%。三种染料可生化都提高到0.3以上,其中毛皮蓝达到0.39。三种染料中,毛皮蓝的COD和可生化性处理效果最好。对Fenton氧化和微电解对染料废水处理效果进行对比,Fenton氧化的COD去除率高于微电解处理,Fenton氧化处理后染料的可生化性也高于微电解处理后的可生化性。(3)研究Fenton高级氧化和微电解对几种皮革栲胶改善可生化性的效果,考察主要参数对处理效果的影响。三种栲胶模拟废水在Fenton氧化条件下反应的最佳时间是40-60min,最佳pH是3,COD去除率大于70%,B/C大于0.36。三种栲胶模拟废水在Fenton氧化条件下反应的最佳时间是40-60min,最佳pH是4,COD去除率大于66%。可生化性也大大提高,荆树皮栲胶和栗木栲胶模拟废水可生化性超过了0.4,说明微电解反应预处理栲胶废水效果很好。对Fenton氧化和微电解对栲胶废水处理效果进行对比,Fenton氧化的COD去除率高于微电解处理,而可生化性低于微电解反应。(4)比较三类皮革化学品经Fenton氧化和微电解预处理后的可生化性,加脂剂模拟废水可生化性最好,其次是栲胶废水,最后是染料废水。
左鸣[9](2012)在《电镀废水处理工艺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电镀行业是当今全球三大污染工业之一,其产生的废水具有极大的毒性和危害性。本文以广东清远市某电镀工业园的电镀废水为研究对象,该电镀工业园废水出水指标COD、Cu2+、Ni2+、CN-、Cr6+均不能稳定达到国家颁布的《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0-2008)。本课题对其废水处理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以使其可以在成本投入较低的情况下稳定达标排放。本文设计研发了四套优化工艺。优化工艺(I)——铁屑应用于电镀污泥减量工艺优化研究。在酸性废水中投加铁屑,废水的pH值明显上升,产生的Fe(2+)随着原水的酸度的增加而增多。投加铁屑后的酸性废水可以处理含铬废水,同时减少石灰和硫酸亚铁投加量,进而减少污泥产生量。优化工艺(II)——电镀废水分流处理及最佳工艺参数优化研究。将原有混合处理改为分流处理,共分为三股废水,分别为含氰废水、含铬废水和含镍铜废水。采用硫酸亚铁-石灰法去除六价铬离子,投料比m(FeSO47H2O):m(Cr6+)=20:1,初始pH值为34,沉淀pH值为10;采用碱性氯化法去除氰离子,部分氧化反应pH值和m(NaClO):m(CN-)分别为11和3:1,完全氧化反应pH值和m(NaClO):m(CN-)分别为8和10.76:1;采用硫酸亚铁-多级化学沉淀法去除镍、铜离子,分三段反应进行:硫酸亚铁破络反应、石灰法沉淀反应、硫化物沉淀反应pH值分别为3、910、10,投料比m(FeSO47H2O):m(Cu2+)、m(FeSO47H2O):m(Ni2+)、m(Na2S9H2O):m(Cu2+)分别为9.72:1、7.68:1、3.81:1。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出水六价铬、氰、铜、镍离子均稳定达标,去除率达到99%以上,去除效果明显。优化工艺(III)——曝气生物滤池(BAF)深度处理优化研究。试验结果表明BAF对CN-、Cu2+和COD具有稳定的去除效果。对于有效容积为3L的BAF反应器,最佳进水流量为2L/H,即停留时间为1.5小时,此时,CN-、Cu2+和COD的去除率分别超过80%、50%和60%,在进水CN-、Cu2+和COD不大于1.5mg/L、1mg/L、200mg/L时,可以稳定达标。综合CN-、Cu2+和COD的处理效果,BAF在第14天之后挂膜成功。而对于设计进水量为25m3/h的BAF工程系统,处理效果与实验室研究所得基本一致,同时,漂水投加量从8‰(总的漂水投加量与含氰废水的体积比)降至6‰,硫化钠投加量由2‰(Na2S9H2O投加量与含镍铜废水的体积比)降至0.5‰。达到了既降低成本又使出水有机物COD达标的目的。优化工艺(IV)——曝气生物滤池(BAF)放置位置优化研究。出水达标的情况下,通过改变BAF的放置位置继续减少运行成本。7mg/L为BAF中微生物所能承受的CN-浓度的最高极限值,此时需要投加3‰的漂水,才可以将CN-平均浓度为65mg/L的原水去除到7mg/L左右,经BAF生化处理后,CN-去除率达到65%,出水CN-浓度为2.3mg/L。而在COD达标的情况下,需要投加1.5‰的漂水即可将平均浓度为2.3mg/L的CN-处理后达标排放。即总共只需要4.5‰的漂水,相比优化工艺(III)减少了1.5‰的漂水投加量,而相比优化工艺(II)则减少了3.5‰的漂水成本,将近一半。
刘啸乾[10](2012)在《新型铁碳复合微电解材料的制备及对染料废水处理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工业污水的主要排放来源中,印染废水是也是极其重要的一项。印染废水具有毒性大,色度大,废水大多呈碱性,水质比较复杂等特点,难以利用传统的印染废水处理技术进行处理。对环境和人类的生命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所以对印染废水的无害化处理已经成为印染工业和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课题。印染废水中残存的染料分子是造成印染废水色度大和COD高的主要原因,因此对印染废水中染料分子的去除具有很实际的意义。近些年来,微电解法处理染料废水以期运行简单、成本低廉等得到了较广泛的实际运用。针对传统微电解材料的铁碳分离,投加、混匀复杂等问题,本研究通过两段焙烧工艺或浸渍焙烧方法,制备一种新型铁碳复合材料,以强化染料废水处理中的微电解过程,提高其处理效率。选择直接青莲D-BL染料配制模拟染料废水,以菱铁矿还原产物为载体,分别以三种含碳材料为碳源,负载碳元素,制备铁碳复合材料,并研究各材料在微电解法中对所配制的染料废水的降解特性。通过染料处理实验,探究了微电解材料的最佳制备条件,如铁碳的比例或碳源溶液浓度、焙烧条件等,并对复合材料进行表面形貌分析和元素组成表征,筛选出了处理性能最佳的材料。然后,选择煤粉为碳源制备新型铁碳复合材料(简称F/C材料),对直接青莲D-BL染料废水进行微电解法降解处理。并与传统铁碳分离微电解材料进行对比实验,比较其降解特性。此外,考察研究了不同处理条件对铁碳复合微电解材料微电解处理直接青莲D-BL的影响,如废水中的盐浓度、废水初始pH值、处理温度和处理时间等,并进行了模拟滤柱实验。主要实验结论如下:(1)采用浸渍、焙烧等方法在菱铁矿还原产物表面负载碳元素,并应用于微电解法处理印染废水。结果表明,以煤粉为碳源,采用高温固相方法,改性制得的微电解材料F/C,有着较好的染料去除率。而以蔗糖和淀粉为碳源,通过液相吸附、焙烧改性制得的微电解材料处理效果表现一般;(2)在实验室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得F/C材料,其主要制备影响因素是焙烧温度、铁碳比。F/C材料的最佳制备条件为铁碳比为1:1,氮气氛下1200℃焙烧。在最佳条件下制备的F/C材料对直接青莲D-BL废水具有较理想的微电解处理效果,染料废水的脱色率达到90.27%:(3)新型铁碳复合材料与传统的铁碳分离材料分别进行染料废水处理,对比实验的结果表明,F/C材料对染料的去除效果明显优于普通的海绵铁与煤粉分离材料,处理时间24h后,脱色率分别为91.92%和78.66%;(4)废水中直接青莲初始浓度100mg/L,F/C材料投加量10g/L,研究得出F/C材料处理模拟染料废水的最佳条件为:材料粒径60~80目,废水初始pH值为7,反应温度25℃,反应时间为8h,染料脱色率可达95%,无机阴离子浓度对处理效果有一定的促进作用;(5)自制F/C材料填充滤柱,进行动态连续验。在25℃下以30ml/h的进水速度将染料浓度100mg/L,Cl-浓度20g/L的模拟直接青莲DB-L废水通过含有5gF/C材料的滤柱。运行35h后,染料去除率仍然可以维持在70%。经计算,制备的F/C材料对直接青莲D-BL染料的处理量为15.7mg/g;(6)对反应机理的分析表明,新型铁碳复合材料微电解降解染料废水是一个以电化学氧化还原反应为主,进而引发氧化还原、吸附、凝聚、沉淀等多种机理的综合作用。
二、采用微电解法处理浸胶废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采用微电解法处理浸胶废水(论文提纲范文)
(1)微电解-DMBR处理电镀废水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电镀废水研究现状 |
1.1.1 电镀废水的来源 |
1.1.2 电镀废水水质分析 |
1.1.3 电镀废水危害 |
1.1.4 电镀废水处理技术 |
1.2 铁碳微电解工艺及废水中的应用 |
1.2.1 铁碳微电解技术概述 |
1.2.2 铁碳微电解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1.2.3 铁碳微电解作用机理 |
1.3 膜生物反应器 |
1.3.1 膜生物反应器技术 |
1.3.2 动态膜生物反应器技术 |
1.4 课题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用水及接种污泥 |
2.1.1 实验用水 |
2.1.2 实验接种污泥 |
2.2 实验装置及运行方式 |
2.2.1 实验装置 |
2.2.2 运行方式 |
2.3 分析项目及方法 |
2.3.1 常规指标测试 |
2.3.2 UV-vis光谱、三维荧光光谱技术对溶解性有机物的表征 |
2.3.3 污泥粒径 |
2.3.4 废水中重金属的测定 |
2.3.5 EPS提取与检测 |
2.3.6 电镜扫描 |
第三章 DMBR处理含Cr~(6+)、Ni~(2+)电镀废水 |
3.1 污泥驯化及DMBR反应器启动 |
3.1.1 活性污泥培养及驯化 |
3.1.2 DMBR系统的启动 |
3.2 DMBR处理电镀废水 |
3.2.1 HRT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影响 |
3.2.2 DO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影响 |
3.2.3 回流比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影响 |
3.3 重金属负荷对污染物去除效能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微电解预处理含Cr~(6+)、Ni~(2+)电镀废水 |
4.1单因素实验 |
4.1.1 铁碳投加量对Cr~(6+)、Ni~(2+)去除效能的影响 |
4.1.2 曝气量对Cr~(6+)、Ni~(2+)去除效能的影响 |
4.1.3 停留时间对Cr~(6+)、Ni~(2+)去除效能的影响 |
4.1.4 初始pH对 Cr~(6+)、Ni~(2+)去除效能的影响 |
4.2 正交试验 |
4.3 铁碳微电解去除废水Cr~(6+)、Ni~(2+)的动力学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微电解-DMBR处理含Cr~(6+)、Ni~(2+)电镀废水实验研究 |
5.1 微电解-DMBR处理含Cr~(6+)、Ni~(2+)电镀废水 |
5.1.1 Cr~(6+)、Ni~(2+)去除率变化 |
5.1.2 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
5.2 微电解-DMBR组合工艺有机物的变化分析 |
5.2.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特征分析 |
5.2.2 三维荧光光谱分析 |
5.3 重金属对膜污染的影响 |
5.3.1 Cr~(6+)、Ni~(2+)作用下EPS对膜污染速率的影响 |
5.3.2 Cr~(6+)、Ni~(2+)作用下膜组件表观形态变化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2)球型微电解填料的研制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铁碳微电解法的原理及应用 |
1.1.1 铁碳微电解法原理及影响因素 |
1.1.2 铁碳微电解法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 |
1.2 铁碳微电解法的特点及研究现状 |
1.2.1 铁碳微电解法的优缺点 |
1.2.2 铁碳微电解法的改良 |
1.2.3 新型铁碳微电解填料的制备 |
1.3 研究目的及内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创新点 |
1.3.3 技术路线 |
2 试验部分 |
2.1 试验仪器与材料 |
2.1.1 主要仪器 |
2.1.2 主要试剂 |
2.2 两种球型微电解填料的制备与优化试验 |
2.2.1 免烧型微电解填料(CMEF)的制备 |
2.2.2 免烧型微电解填料(CMEF)制备条件优化 |
2.2.3 焙烧型微电解填料(WMEF)的制备 |
2.2.4 焙烧型微电解填料(WMEF)制备条件优化 |
2.2.5 考察指标检测方法 |
2.2.6 微电解填料(CMEF、WMEF)的性能表征 |
2.3 两种球型微电解填料(CMEF、WMEF)处理亚甲基蓝的试验 |
2.3.1 两种球型微电解填料(CMEF、WMEF)对亚甲基蓝的处理 |
2.3.2 CMEF、WMEF与H_2O_2联合处理亚甲基蓝 |
2.3.3 CMEF、WMEF的循环利用 |
2.3.4 CMEF、WMEF对亚甲基蓝的降解研究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免烧型微电解填料(CMEF)制备条件优化 |
3.1.1 铁碳质量比对CMEF性能的影响 |
3.1.2 水泥含量对CMEF性能的影响 |
3.1.3 蒙脱土含量对CMEF性能的影响 |
3.1.4 酵母与葡萄糖质量比对CMEF性能的影响 |
3.1.5 酵母含量对CMEF性能的影响 |
3.2 焙烧型微电解填料(WMEF)制备条件优化 |
3.2.1 不同浓度ZnCl_2处理的核桃壳对WMEF性能的影响 |
3.2.2 铁和核桃壳质量比对WMEF性能的影响 |
3.2.3 硅酸钠含量对WMEF性能的影响 |
3.2.4 腐殖酸钠含量对WMEF性能的影响 |
3.2.5 焙烧温度对WMEF性能的影响 |
3.2.6 焙烧时间对WMEF性能的影响 |
3.3 两种球型微电解填料(CMEF、WMEF)的表征 |
3.3.1 物理性能表征 |
3.3.2 CMEF、WMEF的成分分析 |
3.4 两种球型微电解填料(CMEF、WMEF)对亚甲基蓝的处理 |
3.4.1 pH对 CMEF、WMEF处理MB的影响 |
3.4.2 投加量对CMEF、WMEF处理MB的影响 |
3.4.3 曝气量对CMEF、WMEF处理MB的影响 |
3.4.4 溶液浓度对CMEF、WMEF处理MB的影响 |
3.5 CMEF、WMEF与H_2O_2联合处理亚甲基蓝 |
3.5.1 H_2O_2加入时间对CMEF、WMEF处理MB的影响 |
3.5.2 溶液浓度对CMEF、WMEF与H_2O_2联合处理MB的影响 |
3.6 CMEF、WMEF的循环利用 |
3.7 CMEF、WMEF对亚甲基蓝的降解研究 |
3.7.1 CMEF、WMEF与传统微电解处理MB效果的对比 |
3.7.2 CMEF、WMEF预吸附MB的处理效果 |
3.7.3 Fe~(2+)及TOC含量测定 |
3.7.4 水样的紫外扫描分析 |
3.7.5 不同填料处理MB效果对比 |
4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3)含交联胍胶有机废水深度氧化处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概述 |
1.1 油田废水 |
1.1.1 油田废水的来源 |
1.1.2 油田废水的特点 |
1.1.3 油田废水的危害 |
1.1.4 油田压裂废水分类 |
1.1.5 压裂液添加剂 |
1.2 国内外油田废水处理方法的研究现状 |
1.2.1 固化法 |
1.2.2 生物法 |
1.2.3 化学法 |
1.3 课题涉及处理工艺的基本理论及应用 |
1.3.1 混凝的原理 |
1.3.2 Fe/C微电解工艺有机物去除机理 |
1.3.3 Fenton氧化法的机理 |
1.4 论文的目的与主要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交联胍胶废液的性质及分析 |
2.1 实验仪器与药品 |
2.1.1 实验仪器 |
2.1.2 实验药品 |
2.2 模拟废液配制与分析方法 |
2.2.1 模拟废液的配制 |
2.2.2 胍胶溶液的分析和测试结果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铁碳微电解预处理胍胶废水实验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3.1.2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废水稀释比对COD去除影响 |
3.2.2 废水初始pH值对COD去除影响 |
3.2.3 铁碳质量比对COD去除影响 |
3.2.4 铁碳总加量对COD去除影响 |
3.2.5 反应时间对COD去除影响 |
3.2.6 曝气对COD去除影响 |
3.3 微电解正交实验结果 |
3.3.1 因子和水平的确定 |
3.3.2 各因素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
3.4 微电解反应前后水质变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Fenton法预处理胍胶废水实验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1.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4.1.2 实验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废水pH对COD处理效果的影响 |
4.2.2 H_2O_2加量对COD处理效果的影响 |
4.2.3 H_2O_2/Fe~(2+)摩尔比对COD处理效果的影响 |
4.2.4 反应时间对COD处理效果的影响 |
4.3 Fenton氧化正交实验分析 |
4.3.1 因子和水平的确定 |
4.3.2 分析各因素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
4.3.3 Fenton氧化反应前后水质变化 |
4.4 絮凝剂对COD处理效果的影响 |
4.4.1 絮凝剂对废水COD的去除效果 |
4.4.2 pH对废水COD的去除效果 |
4.4.3 搅拌速率和时间对废水COD的去除效果 |
4.4.4 反应温度对废水COD的去除效果 |
4.4.5 絮凝处理前后水质变化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同组合方式的比较和表征 |
5.1 实验部分 |
5.1.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不同组合方式的比较 |
5.2.2 偏光显微镜下有机物形貌分析 |
5.2.3 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图及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4)悬浮陶粒厌氧好氧工艺处理农药废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国内农药废水治理概况 |
1.1.1 我国农药生产现状及农药废水处理概况 |
1.1.2 农药废水水质特点 |
1.2 常见的农药废水治理工艺技术及其特点 |
1.2.1 农药废水的物理处理方法 |
1.2.2 农药废水的化学处理方法 |
1.2.3 农药废水的生物处理方法 |
1.3 悬浮陶粒厌氧好氧工艺简介 |
1.3.1 折流式悬浮陶粒水解酸化-沉淀池 |
1.3.2 悬浮陶粒好氧流化床反应器 |
1.3.3 混凝沉淀深度除磷 |
1.4 本课题研究目的、来源及意义 |
第二章 试验研究设计 |
2.1 试验工艺的流程及装置参数 |
2.1.1 试验工艺流程 |
2.1.2 试验各装置参数 |
2.1.3 实际工程工艺流程及其设备 |
2.2 试验期间检测项目及分析方法 |
2.3 试验期间原水水质分析 |
2.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三章 悬浮陶粒水解酸化池的运行情况研究 |
3.1 悬浮陶粒水解酸化池的启动研究 |
3.1.1 人工接种挂膜启动研究 |
3.2 悬浮陶粒水解酸化池运行阶段净水效果研究 |
3.2.1 水解酸化池运行期间CODcr容积负荷和去除效果的关系 |
3.2.2 水解酸化池运行期间对总磷的去除效果分析 |
3.2.3 水解酸化池运行期间对色度的处理情况分析 |
3.2.4 水解酸化池运行期间对废水可生化活性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悬浮陶粒曝气流化反应器的启动及效能优化研究 |
4.1 悬浮陶粒曝气流化反应器的启动研究 |
4.1.1 挂膜启动研究 |
4.1.2 启动阶段对CODcr的去除效果 |
4.1.3 启动阶段对氨氮的去除情况 |
4.2 悬浮陶粒曝气流化反应器的效能优化研究 |
4.2.1 滤速研究 |
4.2.2 气水比研究 |
4.2.3 回流比研究 |
4.2.4 反冲洗方式研究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末端混凝沉淀强化除磷 |
5.1 除磷试剂的选择 |
5.2 试剂加入量的不同对除磷效率影响的研究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示范工程的实际处理情况研究 |
6.1 工艺对CODcr的处理情况 |
6.2 工艺对NH3-N的处理情况 |
6.3 工艺对TP的处理情况 |
6.4 工艺对色度的处理情况 |
6.5 示范工程运行成本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结论 |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微电解与催化氧化联合处理二丁基萘磺酸钠废水的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石油化工废水概述 |
1.2 二丁基萘磺酸钠 |
1.2.1 二丁基萘磺酸钠性质与应用 |
1.2.2 二丁基萘磺酸钠废水的环境化学行为 |
1.3 二丁基萘磺酸钠废水来源和性质 |
1.3.1 二丁基萘磺酸钠废水来源 |
1.3.2 丁腈橡胶生产工艺 |
1.3.3 我国丁腈橡胶生产装置现状 |
1.4 二丁基萘磺酸钠废水处理技术现状 |
1.5 技术背景 |
1.5.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2 原有情况 |
1.5.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微电解与催化氧化联合处理二丁基萘磺酸钠废水的理论基础 |
2.1 微电解处理二丁基萘磺酸钠废水机理探索 |
2.1.1 微电解法基本原理 |
2.1.2 微电解法的主要影响因素 |
2.1.3 催化氧化法(Fenton试剂法)基本原理 |
2.1.4 催化氧化(Fenton试剂)的主要影响因素 |
2.1.5 微电解与催化氧化联合技术处理的可行性 |
2.2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微电解与催化氧化联合处理二丁基萘磺酸钠废水小试、中试试验 |
3.1 小试试验 |
3.1.1 废水来源及水质指标 |
3.1.2 样品与试验仪器 |
3.1.3 试验步骤 |
3.1.4 试验分析方法 |
3.1.5 结果与分析 |
3.1.6 稳定运行实验 |
3.2 中试试验 |
3.2.1 试验水质 |
3.2.2 试验装置 |
3.2.3 试验流程 |
3.2.4 试验结果 |
3.2.5 混凝沉淀单元 |
3.2.6 微电解单元 |
3.2.7 催化氧化单元 |
3.2.8 微电解与催化氧化联合工艺的验证试验 |
3.2.9 稳定运行试验 |
3.2.10 不同二丁基萘磺酸钠分析方法的相关性分析 |
3.2.11 技术经济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微电解与催化氧化联合处理二丁基萘磺酸钠废水的工程设计 |
4.1 工程设计规模 |
4.1.1 设计处理规模 |
4.1.2 设计污水水质 |
4.2 污水处理工艺 |
4.2.1 工艺选择原则 |
4.2.2 处理工艺的确定 |
4.2.3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说明 |
4.2.4 污泥处理工艺流程说明 |
4.2.5 各单元设计处理效果 |
4.2.6 主要工艺单元设备选型 |
4.3 主要构筑物及设备 |
4.4 物流数据表 |
4.5 物料平衡 |
4.5.1 工艺总物料平衡图 |
4.5.2 废水平衡图 |
4.5.3 公用物料平衡图 |
4.6 界区条件表 |
4.7 工程总图布置 |
4.7.1 平面布置 |
4.7.2 高程布置 |
4.7.3 防火间距 |
4.8 自动控制 |
4.8.1 主要仪表选型原则 |
4.8.2 检测控制方案及控制系统设置 |
4.8.3 安全技术措施及仪表的防护措施 |
4.8.4 动力供应 |
4.9 工程经济技术指标 |
4.9.1 工程总投资概算 |
4.9.2 运行成本分析 |
4.10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北京化工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6)纤维素加工废水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纤维素加工工艺及其产污环节 |
1.2 纤维素加工废水资源化利用的必要性 |
1.3 纤维素加工废水处理研究现状 |
1.3.1 纤维素加工废水现行处理方法 |
1.3.2 纤维素加工废水资源化利用方法 |
1.4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
1.4.1 混凝沉淀法 |
1.4.2 吸附法 |
1.4.3 微电解法 |
1.4.4 Fenton法 |
1.4.5 微电解+Fenton氧化组合法 |
1.4.6 吸附+Fenton氧化组合法 |
1.5 课题的来源、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
1.5.1 课题的来源及研究意义 |
1.5.2 课题主要内容 |
第二章 试验采用的测试分析方法 |
2.1 试验用水水质及试验目标 |
2.2 主要测试项目和分析方法 |
2.3 试验仪器和试剂 |
第三章 单一处理技术在纤维素加工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
3.1 混凝沉淀法 |
3.1.1 引言 |
3.1.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1.3 试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3.1.4 小结 |
3.2 吸附法 |
3.2.1 引言 |
3.2.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2.3 试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3.2.4 小结 |
3.3 微电解法 |
3.3.1 引言 |
3.3.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3.3 试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3.3.4 小结 |
3.4 Fenton氧化法 |
3.4.1 引言 |
3.4.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4.3 试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3.4.4 小结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复合处理技术在纤维素加工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
4.1 微电解+Fenton组合法 |
4.1.1 引言 |
4.1.2 微电解+Fenton联合法 |
4.1.3 微电解+Fenton耦合法 |
4.1.4 药剂成本分析 |
4.1.5 小结 |
4.2 微电解+吸附+Fenton氧化组合法 |
4.2.1 引言 |
4.2.2 微电解+吸附组合法 |
4.2.3 微电解+吸附—Fenton联合法 |
4.2.4 微电解+吸附/Fenton耦合法 |
4.2.5 方法筛选及处理时间优化 |
4.2.6 吸附剂筛选 |
4.2.7 小结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附件 |
(7)Fenton氧化法耦合铁炭微电解法处理酰胺类废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意义 |
2 DMF 废水 |
2.1 二甲基甲酰胺(DMF)理化性质 |
2.2 二甲基甲酰胺(DMF)主要用途 |
2.3 二甲基甲酰胺(DMF)毒性及及对健康的危害 |
2.4 二甲基甲酰胺(DMF)的相关标准 |
2.5 二甲基甲酰胺(DMF)的检测方法 |
3 国内外有机废水处理技术及研究现状 |
3.1 有机废水的分类 |
3.2 国内外有机废水处理方法 |
3.2.1 物理化学法 |
3.2.2 化学方法 |
3.2.3 生物化学法 |
3.2.4 高级氧化技术 |
4 试验方案 |
4.1 试验试剂与药品 |
4.2 试验设备与仪器 |
4.3 试验方法 |
4.3.1 原水配置与铁炭的预处理 |
4.3.2 COD 测试 |
4.3.3 COD 测试步骤 |
4.3.4 绘制 DMF 标准曲线 |
4.4 试验内容 |
5 结果与讨论 |
5.1 Fenton 氧化法处理 DMF 废水的影响因素及效果 |
5.1.1 pH 值 |
5.1.2 反应时间 |
5.1.3 FeSO_4·7H_2O 投加量 |
5.1.4 H_2O_2投加量 |
5.1.5 原水浓度 |
5.1.6 Fenton 氧化法处理实际废水 |
5.1.7 小结 |
5.2 铁炭微电解法处理 DMF 废水的影响因素及效果 |
5.2.1 铁炭比 |
5.2.2 pH 值 |
5.2.3 停留时间 |
5.2.4 小结 |
5.3 Fenton 氧化在铁炭微电解之后处理 DMF 废水的影响因素及效果 |
5.3.1 pH 值 |
5.3.2 FeSO_4·7H_2O |
5.3.3 H_2O_2投加量 |
5.3.4 小结 |
5.4 Fenton 氧化在铁炭微电解之前处理含 DMF 废水的影响因素及效果 |
5.4.1 pH 值 |
5.4.2 反应时间 |
5.4.3 FeSO_4·7H_2O 投加量 |
5.4.4 H_2O_2投加量 |
5.4.5 曝气 |
5.4.6 Fenton 氧化在铁炭微电解之前处理实际废水 |
5.4.7 小结 |
5.5 Fenton 氧化法处理酰胺类废水的机理探讨 |
5.5.1 Fenton 氧化法处理 DMF 废水的机理探讨 |
5.5.2 Fenton 氧化法处理 DMAC 废水的机理探讨 |
5.5.3 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化学法对皮革化学品可生化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前言 |
1.1 皮革化学品概述 |
1.1.1 皮革化学品在皮革生产中的地位 |
1.1.2 皮革化学品的发展趋势 |
1.1.3 皮革化学品的分类 |
1.1.4 皮革化学品废水 |
1.2 皮革废水常用处理方法及研究进展 |
1.2.1 物理化学处理法 |
1.2.2 生物处理法 |
1.2.3 化学处理法 |
1.3 皮革废水可生化性研究进展 |
1.3.1 可生化性评价方法 |
1.3.2 皮革化学品可生化性研究进展 |
1.4 课题的提出 |
1.5 本课题研究目的和内容 |
2 实验部分 |
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2.1.1 主要试剂 |
2.1.2 主要仪器 |
2.2 试验材料 |
2.2.1 皮革化学品废水 |
2.2.2 试验填料 |
2.2.3 Fenton 氧化理论投加量的计算 |
2.3 主要测试项目 |
2.4 Fenton 氧化和微电解对皮革加脂剂模拟废水可生化性的影响 |
2.4.1 Fenton 氧化对皮革加脂剂模拟废水可生化性的影响 |
2.4.2 微电解对皮革加脂剂模拟废水可生化性的影响 |
2.5 Fenton 氧化和微电解对皮革染料模拟废水可生化性的影响 |
2.5.1 Fenton 氧化对皮革染料模拟废水可生化性的影响 |
2.5.2 微电解对皮革染料模拟废水可生化性的影响 |
2.6 Fenton 氧化和微电解对皮革栲胶模拟废水可生化性的影响 |
2.6.1 Fenton 氧化对皮革栲胶模拟废水可生化性的影响 |
2.6.2 微电解对皮革栲胶模拟废水可生化性的影响 |
3 结果与讨论 |
3.1 Fenton 氧化和微电解对皮革加脂剂模拟废水可生化性影响的试验结果与讨论 |
3.1.1 Fenton 氧化对皮革加脂剂模拟废水可生化性影响的试验结果与讨论 |
3.1.2 微电解对皮革加脂剂模拟废水可生化性的影响 |
3.1.3 皮革加脂剂模拟废水可生化性影响的试验小结 |
3.2 Fenton 氧化和微电解对皮革染料模拟废水可生化性的影响的试验结果与讨论 |
3.2.1 Fenton 氧化对皮革染料模拟废水可生化性影响的试验结果与讨论 |
3.2.2 微电解对皮革染料模拟废水可生化性影响的试验结果与讨论 |
3.2.3 皮革染料模拟废水可生化性影响的试验小结 |
3.3 Fenton 氧化和微电解对皮革栲胶模拟废水可生化性影响的试验结果与讨论 |
3.3.1 Fenton 氧化对皮革栲胶模拟废水可生化性影响的试验结果与讨论 |
3.3.2 微电解对皮革栲胶模拟废水可生化性影响的试验结果与讨论 |
3.3.3 皮革栲胶模拟废水可生化性影响的试验小结 |
4 结论 |
4.1 结论 |
4.2 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电镀废水处理工艺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国内外电镀行业及其废水处理现状 |
1.2 电镀废水的来源、特性、分类及危害 |
1.2.1 电镀废水的来源 |
1.2.2 电镀废水的特性 |
1.2.3 电镀废水的分类 |
1.2.4 电镀废水的危害 |
1.3 电镀废水达标排放指标与标准 |
1.3.1 水质指标 |
1.3.2 水质标准 |
1.4 电镀废水传统处理方法——物理化学法 |
1.4.1 含氰废水物理化学处理法 |
1.4.2 含铬废水物理化学处理法 |
1.4.3 含铜废水物理化学处理法 |
1.4.4 含镍废水物理化学处理方法 |
1.4.5 电镀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物理化学处理方法 |
1.5 电镀废水新型处理方法——生物处理 |
1.5.1 生物处理法基本原理及特点 |
1.5.2 含氰废水的生物处理 |
1.5.3 含铬废水的生物处理 |
1.5.4 含镍废水的生物处理 |
1.5.5 含铜废水的生物处理 |
1.5.6 电镀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生物处理 |
1.6 研究背景、目的及内容 |
1.6.1 研究背景 |
1.6.2 研究目的 |
1.6.3 研究内容 |
1.7 本课题创新之处 |
第二章 试验方法与内容 |
2.1 原水水质及排放标准 |
2.2 试验主要药剂 |
2.3 主要构筑物与设备参数 |
2.4 试验仪器与设备 |
2.5 检测项目和测试分析方法 |
2.6 试验内容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铁屑应用于电镀污泥减量工艺优化研究 |
引言 |
3.1 试验方法与原理 |
3.2 试验水质 |
3.3 试探性试验 |
3.4 系统性试验 |
3.4.1 pH 值和 Fe~(2+)随反应时间的变化规律 |
3.4.2 铬离子的去除对比试验 |
3.5 工程适用性探讨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镀废水分流处理及最佳工艺参数优化研究 |
4.1 电镀工艺园污水处理厂原有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图及工艺说明 |
4.1.1 原有工艺流程图 |
4.1.2 原有工艺说明 |
4.2 铬离子去除试验研究 |
4.2.1 硫酸亚铁还原 Cr~(6+)机理 |
4.2.2 试验水质 |
4.2.3 FeSO_47H_2O 投加量对 Cr~(6+)去除效果的影响 |
4.2.4 不同阶段 pH 值对除铬处理效果的影响 |
4.2.5 铬离子去除试验总结 |
4.3 破氰试验研究 |
4.3.1 碱性氯化机理 |
4.3.2 试验水质 |
4.3.3 漂水投加量对破氰处理效果的影响 |
4.3.4 pH 值对破氰处理效果的影响 |
4.3.5 反应时间对破氰处理效果的影响 |
4.3.6 破氰试验研究总结 |
4.4 镍、铜离子的去除试验研究 |
4.4.1 硫酸亚铁——多级化学沉淀法去除机理 |
4.4.2 试验水质 |
4.4.3 pH 值对镍、铜离子去除效果的影响 |
4.4.4 FeSO_47H_2O 投加量对镍、铜离子去除效果的影响 |
4.4.5 Na_2S 9H_2O 投加量对铜离子去除效果的影响 |
4.4.6 镍、铜离子去除试验研究总结 |
4.5 优化工艺(Ⅱ)流程图及工艺说明 |
4.5.1 工艺流程图 |
4.5.2 工艺说明 |
4.6 优化工艺(Ⅱ)工程实践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曝气生物滤池(BAF)深度处理优化研究 |
引言 |
5.1 试验装置 |
5.2 曝气生物滤池概述 |
5.3 试验水质 |
5.4 最佳进水流量的确定 |
5.4.1 不同进水流量对 CN~-去除的影响 |
5.4.2 不同进水流量对 COD 去除的影响 |
5.4.3 不同进水流量对 Cu~(2+)、Ni~(2+)、Cr~(6+)去除的影响 |
5.5 在最佳进水流量下的污染物随时间的去除规律 |
5.5.1 在最佳进水流量下 COD 随时间的去除规律 |
5.5.2 在最佳进水流量下 CN~-随时间的去除规律 |
5.5.3 在最佳进水流量下 Cu~2+随时间的去除规律 |
5.6 曝气生物滤池深度处理试验总结 |
5.7 优化工艺(Ⅲ)流程图及工艺说明 |
5.7.1 工艺流程图 |
5.7.2 工艺说明 |
5.8 优化工艺(Ⅲ)工程实践 |
5.9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曝气生物滤池(BAF)放置位置优化研究 |
引言 |
6.1 BAF 对不同浓度进水中的 CN~-去除效果研究 |
6.2 在 COD 达标的情况下漂水投加量对破氰的影响 |
6.3 曝气生物滤池放置位置试验总结 |
6.4 优化工艺(Ⅳ)流程图及工艺说明 |
6.4.1 工艺流程图 |
6.4.2 工艺说明 |
6.5 优化工艺(Ⅳ)工程实践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新型铁碳复合微电解材料的制备及对染料废水处理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印染废水的概况 |
1.1.1 印染废水的来源 |
1.1.2 印染废水的特点 |
1.1.3 印染废水的危害 |
1.2 印染废水的处理技术 |
1.2.1 物理-化学方法 |
1.2.2 生物方法 |
1.2.3 化学方法 |
1.2.4 其他方法 |
1.2.5 发展趋势 |
1.3 铁碳微电解法 |
1.3.1 铁碳微电解法的发展 |
1.3.2 铁碳微电解法的特点 |
1.3.3 铁碳微电解法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现状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第2章 新型铁碳复合材料制备的试验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 |
2.2.1 试验试剂与主要仪器 |
2.2.2 材料制备 |
2.2.3 试验方法 |
2.2.4 检测与分析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材料的表征 |
2.3.2 F/C材料制备条件的影响 |
2.3.3 F/S材料制备条件的影响 |
2.3.4 F/A材料制备条件的影响 |
2.3.5 不同铁碳复合材料脱色效果对比 |
2.4 小结 |
第3章 F/C材料微电解法中对染料降解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 |
3.2.1 试验试剂与主要仪器 |
3.2.2 试验方法 |
3.2.3 检测与分析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传统微电解材料与F/C材料的处理效果对比 |
3.3.2 处理时间和材料粒径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3.3.3 反应温度对去除率的影响 |
3.3.4 染料废水初始pH值对去除率的影响 |
3.3.5 共存无机阴离子对去除率的影响 |
3.3.6 滤柱实验 |
3.4 小结 |
第4章 反应机理研究 |
4.1 染料的显色和脱色机理 |
4.2 微电解反应机理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本文主要结论 |
5.2 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四、采用微电解法处理浸胶废水(论文参考文献)
- [1]微电解-DMBR处理电镀废水实验研究[D]. 吴梦. 安徽建筑大学, 2019(08)
- [2]球型微电解填料的研制及其性能研究[D]. 李楠楠. 陕西科技大学, 2019(09)
- [3]含交联胍胶有机废水深度氧化处理研究[D]. 王顺武. 东北石油大学, 2017(02)
- [4]悬浮陶粒厌氧好氧工艺处理农药废水的研究[D]. 马龙.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7)
- [5]微电解与催化氧化联合处理二丁基萘磺酸钠废水的技术研究[D]. 姜宁. 北京化工大学, 2016(03)
- [6]纤维素加工废水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D]. 张昊. 北京化工大学, 2015(03)
- [7]Fenton氧化法耦合铁炭微电解法处理酰胺类废水的研究[D]. 杜海霞. 兰州交通大学, 2013(02)
- [8]化学法对皮革化学品可生化性的影响[D]. 汪晶. 陕西科技大学, 2013(S2)
- [9]电镀废水处理工艺优化研究[D]. 左鸣. 华南理工大学, 2012(01)
- [10]新型铁碳复合微电解材料的制备及对染料废水处理的实验研究[D]. 刘啸乾. 陕西师范大学, 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