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种消毒方法对空气消毒的效果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谢峰,张荣,王娜娜,王妍[1](2021)在《动态和静态两种空气消毒方法在实验室环境中的消毒效果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比较动态和静态两种空气消毒方法在实验室环境中的消毒效果。方法收集2020年9月—2021年2月血站实验室利用空气消毒器和紫外线灯管进行空气消毒的相关数据,比较动态和静态两种空气消毒方法,在消毒前、后及工作状态下1、2、3 h菌落值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消毒前,空气消毒器组菌落数为(356.18±21.78)cfu/m3,紫外线照射组为(351.95±23.50)cfu/m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1,P=0.31),消毒后分别降至(35.49±5.77)、(35.93±5.34)cfu/m3,消毒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09.30、100.73,P值均<0.05),消毒后两种方法菌落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2,P=0.67)。空气消毒器组细菌消亡率为(89.98±1.80)%,紫外线照射组为(89.76±1.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1,P=0.48)。消毒后1、2、3 h,空气消毒器组菌落数为(48.54±7.37)、(67.13±8.96)、(191.70±21.12)cfu/m3,紫外线组为(50.58±4.86)、118.29±20.98)、(361.99±31.05)cfu/m3;消毒1 h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7,P>0.05),消毒后2、3 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7.23、34.83,P值均<0.05)。结论两种空气消毒方法消毒效果无明显差异,但空气消毒器可有效延缓菌落增加,持续消毒效果优于紫外线消毒,值得广泛使用。
万家秀,刘吉宁,石振华[2](2021)在《在新冠病毒疫情下空气消毒及对环境的影响》文中认为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逐渐好转,但全球范围内仍有传播,该病毒以空气作为其传播媒介,因此阻断病毒在空气气溶胶的传播对疫情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此外疫情中,空气消毒方法主要有投放过氧化氢、二氧化氯等化学消毒剂法、超紫光消毒设备法、中药喷雾法等等。很多研究已经证明,消毒副产物(DBPs)对水环境、人体、微生物都有影响,文中总结了空气消毒技术的发展及对环境的影响,以期引起人们的重视。
胡宇乐,黎万汇,万佳,梁涛,刘焱,刘鑫[3](2021)在《医院心导管室空气消毒运行管理现况调查》文中提出目的了解医院心导管室空气消毒运行管理的现状,为加强消毒质量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国内17个省市区48家三甲医院的心导管室空气消毒运行管理现况进行调查。结果在所调查的医院中,有14.6%的医院心导管室仍采用污染危险系数高的单通道布局;有47.9%的医院心导管室是根据手术的种类、级别,采用不同的空气消毒方法;83.3%的心导管室只监测静态空气质量。多数层流心导管室至少2周清洁1次空调机组设备,每隔1~2个月更换1次新风机组过滤器,至少每3个月更换1次循环机组过滤器。结论国内医院心导管室在建筑布局、空气消毒实施、相关设备日常维护管理及空气消毒效果的监测等方面存在差异,心导管室空气消毒卫生的管理规范及细则亟待制订。
孙婷,刘凤娟[4](2021)在《室内空气中微生物污染控制方法研究进展》文中提出室内空气中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容易引发人体健康问题。科学合理控制室内空气中微生物,有利于提升公共卫生防疫能力与提高室内空气质量。通过总结近年来室内空气中微生物污染控制方法,包括通风换气、过滤除菌、紫外辐照、等离子体、光催化、臭氧消毒、过氧乙酸消毒、二氧化氯消毒、中药消杀等,提出新型材料推进消毒灭菌技术发展,开发高效的细菌病毒过滤材料、原位灭活技术与装置,并将其应用在暖通空调新风及空气净化系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李秀华,唐冬梅,朱丽萍,董楠,牛飞[5](2021)在《不同消毒方法对普通手术室空气消毒效果的比较》文中提出目的分析并评价等离子体空气消毒器、空气层流净化系统及紫外线消毒对普通手术室空气消毒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面积相近、位置相邻的3间普通手术室,随机分别采用空气层流净化系统、等离子体空气消毒器和紫外线进行空气消毒。在各手术室进行空气采样作细菌培养,依据菌落数计算消毒后的空气质量合格率,并比较手术室消毒前后不同时间点的消毒效果。结果等离子体空气消毒器、空气层流净化系统和紫外线消毒后的手术室空气质量合格率分别为92.00%、100.00%和86.00%。消毒前10 min三组间比较和消毒后60 min三组间比较,手术室菌落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0.055和2.506,均P>0.05);消毒120 min空气层流净化系统消毒组与等离子体空气消毒器组和紫外线消毒组比较手术室菌落数显着减少(F=8.429,P<0.01)。等离子体空气消毒器组手术室消毒60 min和120 min时的菌落数显着少于消毒前10 min的菌落数(t值分别为47.226和40.436,均P<0.01,消毒结束后120 min时的菌落数显着多于消毒结束后60 min时的菌落数(t=-3.105,P<0.01);空气层流净化系统组手术室在消毒60 min和120 min时的菌落数显着少于消毒前10 min菌落数(t值分别为50.200、48.419,均P<0.01,消毒结束后120 min与消毒结束后60 min比较菌落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83,P>0.05);紫外线组手术室消毒60 min和120 min时的菌落数显着少于消毒前10 min菌落数(t值分别为62.070和54.924,均P<0.01),消毒结束后120 min与消毒结束后60 min时比较菌落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93,P<0.05)。结论空气层流净化系统消毒后的手术室空气质量合格率和消毒后不同时间点的消毒效果均优于等离子体空气消毒器消毒和紫外线消毒,适合普通手术室采用。
王政[6](2021)在《医院室内微生物控制效果分析及普选医院微生物群落特征研究》文中认为医院室内空气中含有病原性和非病原性微生物,以微生物气溶胶的形式进入人体,可造成院内感染,因此,对医院空气进行净化消毒非常重要。目前传统的空气净化消毒方法均有一定局限性,有些不能在有人的条件下使用。而酶杀菌空气净化设备将酶杀菌技术与滤材相结合,以实现空气的动态净化消毒。医院空气微生物中含有的细菌真菌等种类丰富,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和危害也不同,故深入分析装有净化设备医院房间的室内空气微生物浓度水平可对净化设备的控制效果有整体了解。同时由于室内微生物群落结构存在多样性,其组成和成分占比对控制医院微生物污染、预防疾病及避免医院感染具有重要意义。故本文对三类气候区所属的4个医院中装有空气净化消毒设备的典型功能场所室内微生物控制效果采用沉降法结合实验室培养分析进行了测试评价,同时分析了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及PM2.5等。另外,对不同医院未装置空气净化设备的候诊室、门诊大厅室内微生物气溶胶采用撞击采样法进行了测试分析,研究其浓度水平及粒径分布特征。特别对未应用空气净化设备的普选医院典型房间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室内微生物群落特征进行了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净化环境下,不同医院Ⅱ类环境房间室内细菌浓度为(10~157)cfu/m3,室内真菌浓度为(10~209)cfu/m3;Ⅲ、Ⅳ类环境房间室内细菌浓度为(94~314)cfu/m3,真菌浓度为(126~424)cfu/m3,均满足医院规定的Ⅱ、Ⅲ、Ⅳ类环境标准限值。不同医院不同房间净化环境下的PM2.5浓度小于35μg/m3。(2)结合研究测试单一房间设置净化器的测试结果,根据空气净化器去除室内污染物平衡浓度计算方程,如果设置一个空气净化器的循环风量为200 m3/h,在对30 m3的房间内空气进行净化消毒1 h可使室内细菌浓度达到医院Ⅱ类环境标准,除菌率可达到92%以上;在对36 m3的房间内空气净化消毒1 h,除菌率可达到91%以上。(3)不同医院候诊室和门诊大厅的真菌气溶胶浓度高于细菌,细菌的浓度范围为(209±26)cfu/m3~(704±29)cfu/m3,真菌浓度范围为(343±44)cfu/m3~(838±10)cfu/m3,真菌的平均浓度高于细菌。(4)不同医院候诊室和门诊大厅细菌和真菌粒径分布具有差异性,主要分布在1.1~4.7μm之间,细菌中值直径范围为2.08~2.86μm,室外细菌中值直径大于室内,真菌中值直径范围在1.70~2.85μm。(5)秋季不同气候区城市室外微生物浓度城市B最大,城市C最小,细菌浓度范围为(231±26)cfu/m3~(674±30)cfu/m3,真菌浓度范围为(343±44)cfu/m3~(806±10)cfu/m3,细菌中值直径范围为2.64~3.19μm,真菌中值直径范围为2.37~2.47μm。(6)普选医院外科病房、口腔诊室及门诊大厅室内细菌在门水平上的优势菌群为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分别占比53.34%、23.99%和15.77%;在属水平上优势菌属分别为普雷沃菌属(Prevotella)、拟杆菌属(Bacteroides)和罗伊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7)普选医院外科病房、口腔诊室及门诊大厅室内真菌在门水平上的优势菌群为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和子囊菌门(Ascomycota),分别占比为71.81%和21.54%。在属水平上外科病房优势菌属为曲霉菌(Aspergillus),口腔诊室和门诊大厅的优势菌属为扇形裂褶菌(Schizophyllum)。
周嫱,樊照鑫,郑大海,冯世领[7](2021)在《新冠疫情防控中血透室空气消毒机的应用效果检测》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防控中空气消毒机在医院血透室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空气沉降法,对空气消毒机在动态和静态条件下的空气进行菌落检测,评价细菌菌落数等消毒效果。结果:相同实验条件下,打开空气消毒机的细菌菌落数检测结果为0~2 CFU/5 min皿在正常数值范围(≤4 CFU/5 min皿)内或较空气消毒机关闭状态时有所减少,而关闭空气消毒机的细菌菌落数检测结果>4 CFU/5 min皿,为正常值偏高或超标。结论:合理使用空气消毒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空气细菌菌落数,改善血透室的空气质量,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对于血透室的正常运转具有实用价值。
徐小继,易艳松,刘先华[8](2020)在《空气净化机对重症监护病房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动态净化》文中提出目的研究空气净化机对重症监护病房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动态净化效果。方法 2020年5~8月选取湖口县人民医院两间大小、环境、结构相同的重症监护病房(ICU)为观察病房,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病房安装空气净化机对空气进行动态消毒;对照组未安装空气净化机,采用紫外线照射灯消毒,并分别选取同期接诊的45例患者为调查对象,比较两组病房消毒合格率、消毒后不同采样时间空气细菌总数、可吸入颗粒物水平、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病房消毒合格率为95.23%,高于对照组的85.71%(P<0.05);观察组消毒后不同采样时间(30、45、60、120 min)空气细菌总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消毒后平均空气可吸入颗粒物(PM0.3~0.5、PM0.5~1.0、PM0.3~0.5、PM10~2.5、PM5.0~10.0、PM≥10.0)数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医院感染率为11.11%,低于对照组的4.44%(P<0.05)。结论空气净化机消毒效果确切,持续消毒效果良好,可提高重症监护病房消毒合格率,减少空气可吸入颗粒物浓度,降低和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可将其作为预防医院感染新型的消毒方法。
刘元元[9](2020)在《新型环境消毒剂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的研制及其临床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粉(简称KMPS粉)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固体消毒剂,在国内外畅销30多年,因技术垄断及行政保护的原因,国内很长一段时间无类似产品上市。由于粉剂比表面积大,易吸潮、涨袋,流动性不佳,水产应用中不易沉入水底,影响了粉剂的使用。颗粒流动性好,比表面积小,稳定性更好,因此更安全和更方便临床使用。本研究进行了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的制备工艺研究、质量及稳定性研究、临床试验等研究,研究表明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现对其总结如下:1处方工艺研究通过单因素筛选、正交试验进行了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的处方研究,通过对不同工艺的验证,考察了在不同条件下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的稳定性,确定了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的处方为过硫酸氢钾复合盐55%,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0%,六偏磷酸钠20.9%,包被氯化钠2%,氨基磺酸8.0%,TX-10 4%,苋菜红指示剂0.1%,酸碱成分分开制粒后混合,中试成品率可达95%以上,质量稳定,可用于大生产。2质量研究开展了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产品性状、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的方法学研究,并制定了质量标准草案和起草说明。通过对三批次中试产品的质量研究,形成了系统的质量控制方法,此方法具有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操作简单的特点,可用于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的质量检测及控制。3药物稳定性研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15年版一部附录《兽药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同时遵照《兽用化学药物稳定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的要求进行了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长期试验,结果表明: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在模拟上市包装条件下,加速放置6个月,长期放置24个月,性状、p H值和溶解性基本无变化,含量略有降低,但均在规定的范围内,全部符合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质量标准草案。表明研制的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稳定性好,有效期至少2年。4临床试验与评价4.1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实验室杀菌效果试验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验证了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的杀菌效果。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1:200稀释液在室温下作用2 min可将大肠杆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全部杀灭;1:400稀释液在室温下作用30 min杀菌率可达100.0%;1:600以及1:800稀释液在室温下作用10 min及以上杀菌率可达90.0%。试验结果证明研制的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的杀菌效果与virkon基本一致,呈现良好的杀菌效果。4.2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抗有机物干扰杀菌试验在实验室内测定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消毒剂杀灭含有机干扰物的悬液中细菌繁殖体所需剂量,以验证其实际不受有机物干扰杀菌剂量。由试验结果可知,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1:200稀释液杀菌效果可不受有机物干扰,1:400稀释浓度作用30 min不受有机物干扰。同稀释度的杀菌效果优于卫可和自制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粉。4.3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对特定细菌的表面现场消毒效果研究进行了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对特定细菌的表面现场消毒效果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相同浓度下,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与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粉对特定细菌的表面现场消毒效果相似。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及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粉对革兰氏阴性菌的表面现场消毒效果要优于革兰氏阳性菌的表面现场消毒效果。对大肠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的表面现场消毒推荐浓度为1︰400;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链球菌表面现场消毒应选择浓度为1:200;对芽孢杆菌表面现场消毒应选择浓度为1:200。4.4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现场消毒效果研究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现场消毒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对畜禽舍的地面消毒,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溶液高浓度(1:100)消毒10min后,中浓度(1:200)消毒30min后,以及对照消毒剂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粉溶液(1:200)消毒30min后,杀菌率均可达99%以上;对畜禽舍的空气消毒,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溶液高浓度(1:100)和中浓度(1:200)消毒10min后,以及对照消毒剂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粉配成的溶液(1:200)消毒10min后,杀菌率均可达到99%以上。
刘丽华,宋晓,王丽[10](2015)在《空气消毒机消毒效果的Meta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评价空气消毒机与常规紫外线灯空气消毒效果。方法对国内相关文献进行搜索,并按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3软件进行定量分析,比较2种不同空气消毒方法的消毒效果。结果共11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因纳入文献存在异质性,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两种方法消毒前[WMD=-26.28,95%CI为(-60.31,7.75),P>0.05]和消毒后即刻[WMD=22.45,95%CI为(-34.24,79.13),P>0.05]菌落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空气消毒机组消毒后2 h菌落数明显少于紫外线灯组[WMD=-345.11,95%CI为(-478.28,-211.94),P<0.05]。结论空气消毒机持续效果较好。
二、两种消毒方法对空气消毒的效果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两种消毒方法对空气消毒的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动态和静态两种空气消毒方法在实验室环境中的消毒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消毒 |
1.2.2 采样 |
1.2.3 培养 |
1.3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消毒效果比较 |
2.2 消毒后空气中菌量变化 |
3 讨论 |
(2)在新冠病毒疫情下空气消毒及对环境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空气消毒技术简介 |
1.1 物理方法 |
1.1.1 通风 |
1.1.2 过滤除菌 |
1.1.3 等离子体技术 |
1.1.4 紫外线辐射消毒 |
1.1.5 热力法 |
1.2 化学试剂法 |
1.2.1 过氧化氢 |
1.2.2 过氧乙酸 |
1.2.3 二氧化氯 |
1.2.4 中药熏蒸 |
2 新冠肺炎期间空气消毒技术的使用 |
2.1 化学消毒剂法 |
2.2 紫外消毒 |
3 空气消毒后对环境的影响 |
3.1 对水环境的影响 |
3.2 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
3.3 对微生物影响 |
4 结束语 |
(3)医院心导管室空气消毒运行管理现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调查对象 |
1.2 调查方法 |
1.3 质量控制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建筑布局现状 |
2.2 空气消毒状况 |
2.3 洁净系统管理现状 |
2.4 空气消毒效果监测结果 |
3 讨论 |
(4)室内空气中微生物污染控制方法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微生物来源 |
2 室内空气中微生物污染控制方法 |
2.1 通风换气法 |
2.2 过滤除菌方法 |
2.3 紫外辐照方法 |
2.4 等离子体技术 |
2.5 光催化方法 |
2.6 臭氧消毒方法 |
2.7 过氧乙酸、二氧化氯消毒方法 |
2.8 中药消杀方法 |
3 研究展望 |
(5)不同消毒方法对普通手术室空气消毒效果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与方法 |
1 手术室选择 |
2 方法 |
2.1 手术室空气消毒 |
2.2 空气采样及细菌培养 |
2.3 统计学分析 |
结 果 |
1 3种消毒方法空气质量合格率比较 |
2 3种消毒方法消毒前后不同时间点手术室空气菌落数比较 |
讨 论 |
(6)医院室内微生物控制效果分析及普选医院微生物群落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医院空气微生物的来源与危害 |
1.2.2 医院微生物气溶胶浓度水平 |
1.2.3 空气净化消毒技术 |
1.2.4 微生物分析检测方法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及研究方法 |
2.1 测试对象信息 |
2.2 实验仪器及药品 |
2.3 空气净化设备介绍 |
2.4 实验及研究方法 |
2.4.1 测试和卫生标准 |
2.4.2 采样方法比选 |
2.4.3 采样点设置及测试方法 |
2.4.4 培养计数方法 |
2.5 微生物多样性群落特征研究 |
2.5.1 微生物样本采集 |
2.5.2 DNA提取与PCR扩增 |
2.5.3 数据处理统计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医院建筑室内微生物控制效果 |
3.1 医院装有空气净化设备典型房间的室内微生物气溶胶测试分析 |
3.1.1 医院A典型房间净化环境下的室内微生物气溶胶浓度 |
3.1.2 医院B典型房间净化环境下的室内微生物气溶胶浓度 |
3.1.3 医院C典型房间净化环境下的室内微生物气溶胶浓度 |
3.1.4 医院D典型房间净化环境下的室内微生物气溶胶浓度 |
3.2 空气净化器的除菌效果理论分析 |
3.2.1 空气净化器的性能参数 |
3.2.2 空气净化器去除室内污染物质量平衡模型 |
3.2.3 模型理论计算与测试结果对比 |
3.2.4 空气净化器不同作用时间下的除菌效果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医院候诊室和门诊大厅微生物气溶胶分布特征 |
4.1 医院候诊室和门诊大厅细菌气溶胶分布特征 |
4.1.1 细菌气溶胶浓度水平 |
4.1.2 细菌气溶胶粒径分布特征 |
4.1.3 细菌中值直径 |
4.2 医院候诊室和门诊大厅真菌气溶胶的分布特征 |
4.2.1 真菌气溶胶浓度水平 |
4.2.2 真菌气溶胶粒径分布特征 |
4.2.3 真菌中值直径 |
4.3 装有净化设备功能房间与未装净化设备场所微生物浓度的对比 |
4.4 不同气候区城市微生物气溶胶分布特征 |
4.4.1 微生物气溶胶浓度水平 |
4.4.2 微生物气溶胶粒径分布特征 |
4.4.3 细菌和真菌中值直径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普选医院典型房间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 |
5.1 不同房间细菌样本Tags分布 |
5.2 不同房间样点细菌OTU分析 |
5.3 不同房间样点细菌群落结构特征 |
5.3.1 细菌群落在门水平上的特征 |
5.3.2 细菌群落在属水平上的特征 |
5.3.3 不同样点物种分布热图 |
5.4 不同房间样点细菌Alpha多样性分析 |
5.5 不同房间样点细菌Beta多样性分析 |
5.6 不同房间样点真菌群落结构特征 |
5.6.1 真菌群落在门水平上的特征 |
5.6.2 真菌群落在属水平上的特征 |
5.6.3 不同房间样点物种分布热图 |
5.7 不同房间样点真菌Alpha多样性和Beta多样性 |
5.8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7)新冠疫情防控中血透室空气消毒机的应用效果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空气消毒机配置 |
1.2 空气消毒机消毒机制 |
1.3 检测方法 |
1.4 采样条件与设计 |
1.5 观察与评价指标 |
2 结果 |
2.1 静态下检测结果 |
2.2 预诊室正常工作状态 |
2.3 小透析室更换床单时检测 |
2.4 大透析室稳定治疗时检测 |
2.5 大透析室患者透析结束撤机后检测 |
2.6 大透析室更换床单时检测 |
3 讨论 |
3.1 空气消毒机可减少空气中细菌菌落数 |
3.2 空气消毒机消毒能力要与房间面积相匹配 |
3.3 风路和距离与空气消毒机消毒能力的关系 |
3.4 动态消毒效果比静态消毒效果更具有临床实际意义 |
3.5 室内空气中细菌的定量测量和菌种分析 |
3.6 空气消毒机使用注意事项 |
3.7 空气消毒机可与空调及新风系统配合使用 |
4 结论 |
(8)空气净化机对重症监护病房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动态净化(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对照组 |
1.2.2 观察组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病房消毒合格率比较 |
2.2 两组病房消毒后不同采样时间空气细菌总数比较 |
2.3 两组病房空气可吸入颗粒物 |
2.4 两组病房患者医院感染率 |
3 讨论 |
(9)新型环境消毒剂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的研制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引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消毒剂概述 |
1.消毒剂的分类及消毒方法 |
2.各种消毒剂的发展历程及功能概述 |
3.消毒剂的正确使用及发展展望 |
第二章 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类消毒剂研究概况 |
1.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粉概述 |
2.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粉的抗菌作用 |
3.过硫酸氢钾复合盐制剂的抗菌作用机制 |
4.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的安全性 |
5.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的国外应用现状 |
6.过硫酸氢钾复合盐在我国畜禽和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现状 |
7.开发新型环境消毒剂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篇 试验研究 |
第一章 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的制备 |
1.试验材料 |
2.试验方法 |
3.结果与分析 |
4.讨论 |
5.小结 |
第二章 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的质量研究 |
1.试验材料 |
2.试验方法 |
3.结果与分析 |
4.讨论 |
5.小结 |
第三章 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实验室模拟杀菌效果试验 |
1.试验材料 |
2.试验方法 |
3.结果与分析 |
4.讨论 |
5.小结 |
第四章 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对表面现场的消毒效果试验 |
1.试验材料 |
2.试验方法 |
3.结果与分析 |
4.讨论 |
5.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学术成果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致谢 |
(10)空气消毒机消毒效果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四、两种消毒方法对空气消毒的效果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动态和静态两种空气消毒方法在实验室环境中的消毒效果观察[J]. 谢峰,张荣,王娜娜,王妍. 江苏预防医学, 2021(06)
- [2]在新冠病毒疫情下空气消毒及对环境的影响[J]. 万家秀,刘吉宁,石振华. 化工设计通讯, 2021(10)
- [3]医院心导管室空气消毒运行管理现况调查[J]. 胡宇乐,黎万汇,万佳,梁涛,刘焱,刘鑫.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21(10)
- [4]室内空气中微生物污染控制方法研究进展[J]. 孙婷,刘凤娟. 环境生态学, 2021(09)
- [5]不同消毒方法对普通手术室空气消毒效果的比较[J]. 李秀华,唐冬梅,朱丽萍,董楠,牛飞.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21(08)
- [6]医院室内微生物控制效果分析及普选医院微生物群落特征研究[D]. 王政. 北京建筑大学, 2021(01)
- [7]新冠疫情防控中血透室空气消毒机的应用效果检测[J]. 周嫱,樊照鑫,郑大海,冯世领. 中国医学装备, 2021(05)
- [8]空气净化机对重症监护病房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动态净化[J]. 徐小继,易艳松,刘先华. 医学信息, 2020(24)
- [9]新型环境消毒剂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的研制及其临床应用研究[D]. 刘元元. 吉林大学, 2020(03)
- [10]空气消毒机消毒效果的Meta分析[J]. 刘丽华,宋晓,王丽.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