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EPA空气-有毒物政策将冲击小规模生产(论文文献综述)
庄锶锶[1](2018)在《美国空气污染治理的公众健康优先原则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篇论文是以美国空气污染治理的公众健康优先原则为研究对象,尝试从法律规定的静态诠释到司法实践的动态考察,由公众健康优先原则的生成到具体适用及其保障机制等方面对该项原则展开深入剖析,以期从美国空气污染治理的成功经验中获得改进我国空气污染治理的重要启示。除第一章“引言”和最后的“结论”部分外,本论文的主体部分用五章来展开论述:第二章在厘清空气污染与公众健康的内在联系基础上,分析在美国空气污染治理中,公众健康从关切对象到重要目的的转变,进而使公众健康保障构成中心目的与基本原则的嬗变过程。在中美两国空气污染治理的今昔对比中发现,我国空气污染治理虽已由保障人体健康转变为保障公众健康,但若要像美国一样获得成功的治理效果,未来不得不向优先保障公众健康的方向前进。第三章追溯公众健康优先原则在美国空气污染治理中的生成法源。首先阐明公众健康优先原则的生成背景。接着从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法律到《国家环境政策法》及《清洁空气法》,梳理该原则的制定法渊源。最后通过剖析1970年《清洁空气法》确立该原则后,从地区法院到联邦最高法院的一系列案例中,梳理该原则的判例法渊源。第四章剖析公众健康优先原则在美国空气污染治理中的具体适用。一是:公众健康优先原则下的政府空气污染治理责任,要求政府必须提供清洁空气,保障公众健康;二是:公众健康优先原则下的空气质量标准制度,是由联邦环保局着手创设一体两翼的国家空气标准制度。三是:通过1976年联合电力公司诉联邦环保局案剖析公众健康压倒经济成本和技术可行性考虑。第五章分析公众健康优先原则在美国空气污染治理中的保障机制。主要是有四大保障机制:一是以公众健康为基础的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作为基石;二是以公众健康为中心追求的州实施计划作为支柱;三是以公众健康为基本考虑的公民诉讼作为支撑;四是以公众健康为终极目标的惩罚措施作为后盾。整个部分的论述都是紧密围绕在美国空气污染治理中哪些机制能为公众健康优先原则落实提供保障而展开的。第六章在前面章节分析的基础上,以公众健康优先原则为主线,从基本理念的变革和法律制度的完善两个方面,借鉴美国空气污染治理具有显着意义的基本经验,为我国改进空气污染治理提供重要启示。
黄蕙萍[2](2010)在《提升企业可持续竞争力的产业环境规制研究 ——以中国建材产业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因竞争日益激烈而变得越来越狭窄的市场空间里,企业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一直是一个关键问题。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发展所受到的资源和环境约束日益显着,已经接近其约束边界,企业竞争力的来源也因此发生了深刻变化,充分考虑了资源环境约束的企业可持续竞争力的提升,不仅是企业能否取得更大的商业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在重新界定企业可持续竞争力的基础上,建立了企业可持续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建材产业为例,评价了其可持续竞争力的现实状况,实证了环境规制与企业可持续竞争力的关联,探讨了环境规制提升企业可持续竞争力的机制,并对建材产业如何通过实施产业准入规制提升竞争力进行了研究,这一研究无疑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综合运用竞争力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环境规制理论、产业组织理论以及相关研究方法展开研究,在研究中遵循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归纳分析和演绎分析相结合的原则,主要运用了系统方法、实证分析、案例研究和比较研究方法。本文重点研究企业可持续竞争力的提升。除绪论和总结外,主要研究由六个部分组成。第二章在资源环境的约束下,探讨企业可持续竞争力的内涵,建立企业可持续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这是本文的理论基础部分;第三章以我国建材产业为例,对我国建材工业5000多家企业可持续竞争力作出实证评价,为制订提升建材工业企业可持续竞争力的环境规制提供现实依据;第四章和第五章从理论上揭示环境规制与提升企业可持续竞争力的内在联系,探究环境规制提升企业可持续竞争力的三种作用机制;第六章和第七章将我国建材行业作为案例,应用最优环境规制,研究设计“提升我国建材企业可持续竞争力的产业准入政策”,提出具体方案和实施对策,供有关部门决策参考。论文的主要结论和具有创新性的工作体现在:将企业竞争力的可持续性与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企业竞争力统一到同一理论框架,企业可持续竞争力应该是充分考虑了经济、环境、社会效益的竞争力;通过实证评价,我国建材企业可持续竞争力并不强大,主要原因在于产业环境规制的有效性不足;环境规制与企业可持续竞争力存在正相关性,并通过进入-退出、成本-收益和技术传导三个层面的机制综合作用,影响企业可持续竞争力;严格的环境规制会提升环境敏感产业的企业可持续竞争力,对于我国建材产业来说,根据进入-退出机制,制定和实施产业准入政策是首要任务。
唐钊[3](2010)在《污染转移法律规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环境运动的日益深入,越来越多的环保人士认识到,环境危机如若不与社会正义联系起来,是不可能得到有效解决的。然而,与环境正义理论研究的广泛拓展相比,推进环境正义的实践就没那么乐观。污染在国家之间、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的转移屡屡发生就说明了这一点。污染转移延误了治理污染的有利时机,增加了污染处理的成本,损害了全球尤其是落后国家和地区的人类和自然利益,背离了环境正义的要求。而且,污染转移涉及政治、经济、伦理、技术等多个方面,要减少甚至消除它决非易事。即使在全球高度重视环境保护的21世纪,发达国家企业和个人仍持续向落后国家和地区转移污染。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既受到发达国家污染转移影响,又积极将垃圾和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更落后的国家和地区。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深受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污染转移之害;国内许多污染严重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正由东部向中西部地区、由城市向农村转移,一些“十五小”和“新五小”企业在农村地区死灰复燃。污染转移是我国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恶劣的生态环境又是当地群众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国内外现有应对污染转移的理念、规则和具体措施存在诸多不足,无法解决复杂的污染转移问题。应对污染转移,法律规制是关键。因而,从我国现实需要出发,研究现有规制污染转移体系,指出其可取之处和缺陷,进而给出完善污染转移法律规制体系的建议,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论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分为五大部分。第一章分析了污染转移的基本问题。为了引起人们对污染转移的高度重视,亟需从一些基本的层面,对人们存在不一致认识的问题进行充分认识。此章着重围绕污染转移的概念、特点、巨大危害和实质进行分析。文中首先对污染转移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区别了污染转移与越界污染。污染转移的特点也是此章重点对象。污染转移的主要特点是:人为污染转移突出,转移对象和转移方式多样,污染转移主要由经济利益驱动。此章最后指出了污染转移的巨大危害和非正义性:污染转移会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环境造成巨大损害,农村环境是最薄弱的环节,也是受害最深的地方;污染转移者逃避了污染处理的责任,损害了落后国家和地区的人类和自然利益,却未予补偿,这是与正义背道而驰的。第二章主要对污染转移规制的理念作了分析和探讨。环境污染转移不是单纯的市场行为,它会危及弱势者生存权和发展权,最终会危及全球利益。因此,要杜绝污染转移重复或加深以往的环境消极影响。由于市场无法自行消除污染转移,市场失灵常会阻碍环境和健康资源市场的有效运作,甚至会阻止低收入群体参与市场,污染转移规制显得十分重要。规制污染转移必须有先进的理念,否则难以有好的效果。针对很多学者将可持续发展作为污染转移规制的唯一理念的主张,此章重点对可持续发展和环境正义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指出,可持续发展观在强调发展的时候,对环境保护重视不够,对污染转移规制的实际意义也十分有限;环境正义并不反对发展,但更注重环境领域的公平和正义。正义是首要的理念,处在优先位置,当其他价值与其冲突时,要维护正义。因而,基于污染转移突出的环境非正义性,就需要强调以环境正义为污染转移规制的理念。第三章为国内外污染转移法律规制的考察。此章第一节分四部分对国际法中应对污染转移的有关规则作了分析。首先,文中探讨了国际社会运用贸易限制应对污染转移。近年来,人们逐渐发现自由贸易和环境目标之间有潜在冲突,倾向于认同贸易限制是应对污染转移的合适工具之一。贸易限制能有效消除经济刺激,因而适合遏制污染转移。多边组织或协定一般采取统一的国际环境标准,并给予受影响的国家采用单边贸易限制应对污染避难所不遵守有关义务的自由权。其次,论文分析了污染转移中受害者的权利。在污染转移发生后,受害者(国家、公民)可根据国际习惯法或条约法享有一定权利,污染来源国需承担一定责任。再次,文中介绍了人权法在所谓污染避难所的适用。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国际环境组织积极努力使普遍环境权获得承认。最后,国际社会还试图推行最低国际环境标准。环境标准差异过大对贸易和环境都不利,因而,对各缔约方的环境标准差异进行调整显得十分必要。目前,国际社会正着手拟定各国必须遵守的最低环境标准,而且这些最低标准的理论框架已逐渐浮现。然而,世界各国在环境标准问题上仍存在较大分歧。此章第二节对美国、欧盟、日本规制污染转移情况作了简评。总的来说,它们的环保水准较高,防治国内污染转移成绩斐然,但污染向外转移不是它们关注的重点。美国奉行“自由主义”污染转移规制,注重以权利来制约污染转移,环境正义的发展和环保经济措施的积极采用使得国内污染转移现象减少。欧盟多层次规制污染转移,主要指的是其有关立法和法律实施多层次。另外,由于命令加控制式的管理方法扼杀人们减少污染排放的积极性,阻碍公司、企业开发新的污染控制技术,欧盟开始广泛采用环境税、补贴、排污交易等环保经济措施。日本采用严格的环保标准,对城乡进行一体化规制,从而使国内污染水平大幅下降。此章第三节对我国加入的有关污染转移的国际条约、规制污染转移情况作了简单介绍。第四章详细分析了我国污染转移法律规制的缺陷。虽然我国规制污染转移的体系已初步建立,但还存在许多问题。首先,有关法律和环境标准存在不足。缺乏针对性强的控制污染转移的法律规定、现有法律规定对污染转移的惩治不力以及环境标准尚不完善使得发达国家污染入境和国内污染转移屡有发生。其次,我国还存在污染转移的有关主体环境利益关系失衡问题。再次,国内环保经济措施运用不成熟,政府还没有多少限制经济措施不公平影响的非强制性方法。最后,在执法和管理体制方面,我国还存在不少问题。第五章探讨了应如何完善我国污染转移法律规制体系。在完善污染转移规制时,首先应选择环境正义为理念。环境正义对于整个世界的和谐和持续发展十分重要。人们应根据种际正义、代内正义和代际正义的要求,确立污染转移规制的基本原则,从而完善有关的制度和采取相关措施。具体来说,我国应完善有关污染转移的法律规定和环境标准,促进公众参与,妥善采取环保经济措施使污染者付费,并加强有关执法和司法活动。只有坚持预防和惩治并举,使污染转移得不偿失,才能取得预期的目标。污染转移问题是十分复杂的,它涉及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和法学等领域。文中重点讨论了污染转移法律规制,是因为这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且解决起来效果比较明显。虽然污染转移法律规制应受到重视,但也不能忽视有关的环境伦理、道德、技术和经济能力建设。加强环境伦理和道德教育,提高有关甄别和处理污染的技术,发展经济,对于杜绝污染转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论文写作主要采取了综合、比较、调查等方法。
魏东[4](2007)在《贸易的环境影响:新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模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在进行文献综述的基础之上,将贸易与环境问题的研究按照时间顺序划分为三大阶段,即环境本位阶段、贸易本位阶段以及新环境本位阶段,并发现在贸易本位阶段时期形成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虽然已成为自由贸易主义者鼓动国际贸易自由化的重要理论依据,但也在进入到新环境本位阶段时期遭到了激烈的抨击与反对,还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常被一些国家误读为“先污染、后治理”的不可持续的发展观念,从而造成严重的甚至不可挽回的环境危害。因此,该理论得到了不断的修正,有学者也提出了新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Revised EKC),即在传统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基础上如何使贸易引起的收入增长与环境危害的倒U型关系更加“扁平化”,从而将贸易引起的环境危害总量降到最低。本文认为新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的提出避免了人们对传统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误读,但与传统EKC一样过于笼统,缺乏结构性和操作性,难以对实际中认识和处理贸易与环境问题提供有效的指导作用,并在该理论的基础上扩展出烫平原则、提前原则和急转原则这三大原则以及原则矩阵、环境类型矩阵和环境政策矩阵为支撑的新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模型。其中,三原则的提出对于新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如何“扁平化”作了解构分析—由于三原则从实施强度和所需时间上都各不相同,因此“扁平化”对于不同的环境问题也就有了不同的概念,而同时通过环境危害程度和治理成本的高低将环境问题划分为四种类型,这就产生了二元四次的新型EKC的模型框架。在该模型框架中建立的原则矩阵、环境类型矩阵和环境政策矩阵使得不同的原则或原则组合与不同的环境问题相匹配,不同的环境政策或环境政策组合与不同的环境问题相匹配。本文也借用了环境经济学中的最优污染水平理论对新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模型的科学性进行了理论验证,并利用该模型实证分析了十几种污染问题。总之,本文在模型框架下创建的三个矩阵使得原本相对平面化的模型框架得到了多维度的扩展,可以用来具体的分析某种环境问题与贸易之间的关系,这使得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具有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而该现实意义不仅适用于发达国家,也适用于发展中国家。各国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在该模型的框架中对不同的环境问题进行比较分析,找到较为适合的原则指导和政策措施,并根据环境类型的不同,有重点、有顺序的进行环境治理,从而调和各种环境问题与贸易间的关系。对于我国来说,本文提出的新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模型也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它有助于人们脱离对倒U型曲线是否存在的反复但低价值的验证,而更多的关注对不同的环境问题进行定位,以找寻适合的环境政策,从而有效的协调各种环境问题与贸易发展、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而在环境政策方面,本文认为仅仅依靠命令控制和经济政策是行不通的,毕竟它们强调的是微观层面的政策与措施,缺乏宏观导向。因此,长效机制政策,即着重宏观方面把握的环境政策的制定与完善异常重要,这类政策相对来说提供了实现贸易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社会根基。而且从新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模型之环境政策矩阵来看,长效机制政策是用来解决最多类型环境问题的环境政策,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强调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政策十分关键。本文在探讨我国环保长效机制政策的完善时,从如何调整增长源从物力资本到人力资本为主的方向转移为切入点,认为我国必须兼顾生产与消费两个领域的政策建设为主,其中,产业结构调整和消费结构的调整是建设生产与消费两个领域中环境制度的核心问题。
张慧敏[5](2005)在《技术的民主控制 ——当代西方民主的技术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当代西方民主技术思想为研究框架,在分析民主技术的中心话语的基础上,首先考察了以技术的民主控制为核心的当代西方民主技术思想兴起的理论背景和现实背景。从理论上看,对于技术及其后果的哲学反思使得技术的控制问题成为了当代的重要议题,对于民主与技术的矛盾冲突的反思则为民主技术研究的出现奠定了理论基石。从实践上,当代西方曾有两次思潮尝试对技术实施某种控制,以便减轻甚至避免技术的负面后果的产生,但是二者的种种缺陷导致其并未实现预期的控制目标,这两种思潮就是适用技术与技术专家统治论。对技术的反思以及两种思潮的失败直接推动了当代西方民主技术研究的兴起。 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民主技术进行了理论剖析,指出技术具有一种政治属性,并分析了参与技术设计与评估对于公众和社会而言的特定政治含义,进而从民主的社会关系、民主的工作条件、民主的政治关系、民主的自治能力以及民主社会的可持续性五个方面出发,对民主技术的设计准则予以解读。之后,作为一种理论反思,本文分析了技术时代的民主理论的研究缺失并对民主理论的重建进行了展望。 而后,本文考察了技术的民主控制的实践模式,分析了公众参与技术决案的障碍因素和决策条件,指出技术专家和政府应当实现相应的转变。当公众参与到决策过程中的时候,原来享有决策权力的技术专家和政府职能部门需要做出现实转变,从而配合公众对与技术决策的参与,形成更有价值和效力的决策方案。然后,本文在探究公众参与技术决策的实践模式并对各种模式加以比较的基础上,考察了公众参与技术决策的实施工具。 最后,本文在对欧美的电信技术、核技术、生物技术的民主决策过程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共识会议与传统技术评估工具进行了比较,并且指出公众参与技术决策在一定意义上有助于公众的自我保护,同时分析了如何实现技术专家与公众之间的平等对话。重要的是,本文考察了我国技术发展的民主控制问题以及我国公众在决策中的作用,并对我国当前如
姚新超[6](2003)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的环境政策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各国开放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全球经济规模的逐步扩大,日益增多的非持续性的生产和消费活动逐渐超出了自然环境本身的承受能力,从而导致了全球性的环境退化,甚至在局部地区和领域内表现为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的极大破坏,最终产生了环境问题。从经济学的视角看,产生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环境的负外部性,而为消除环境的负外部性所采取的各种措施的总和,则构成了环境政策。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实施的环境政策,不仅对本国而且还将对与本国有经贸往来的其他国家的经济产生影响。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开放经条件下的环境政策进行分析与探讨,希望能对中国的开放经济与环境保护提供借鉴和参考。 本文共分为十章。第一章以文献评述的方式概括性地对环境问题、开放经济与环境问题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以及环境政策现状进行综述与评价,并提出本文的研究方向和主要内容。第二章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出发,探讨国家在环境问题中所应承担的责任,特别是制度建设责任。第三章从环境问题产生的冲突、环境政策类型和最适环境政策的选择三个方面入手,探讨环境政策的基本问题。第四章以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主要类型的环境政策的特征及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第五章对都涉及环境与贸易问题的WTO与国际多边环境协议(MEAS)之间的潜在冲突予以深度地分析和探讨,并提出解决冲突的可能方式。第六章,以具体的环境政策措施,即污染税及直接污染处理,分析其对一国出口的影响,同时又探讨关税政策与进口之间的互动关系。第七章以贸易小国为例,分析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应选择何种最适环境政策,保证贸易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第八章介绍OECD环境税收改革的经验,为中国提供有益的借鉴。第九章从长期经济增长的考虑,分析一国最适污染税的选择。第十章针对中国的开放经济与环境政策,比较全面地探讨对外开放对中国环境的影响、中国环境政策的内容及评价,最后对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应实施的环境政策及参与WTO的谈判提出若干建议。 本文的观点和结论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在环境问题中,国家不仅应承担对现在生存人类的保护责任,而且还应承担隔代保护责任,避免压缩或剥夺后代人的生存与发展机会。(二)不同类型的环境政策各有其优缺点,拥有各自的适用范围。相比之下,经济激励型环境政策在市场机制下更能达到环境保护的目标。而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最适环境政策应该是环境税费政策。(三)解决WTO与MEAS潜在冲突的可能方式为:援引国际条约优先适用原则、修改GATT第20条的有关规定、修正WTO的争端解决机制等。(四)征收污染税和制定直接污染处理标准这两项最常见的环境政策对一国出口产品的价格数量及国际收支将产生不同的影响;一国进口产品的环保质量高低、环保成本、进口国消费者的环保意识及进口关税的升降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五)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贸易小国制定最适环境政策的原则是:首先考虑实施单一环境政策与同时实施组合环境政策的福利效果及最适环境政策略的可能差异;其次则应进一步分析在产业结构外生化与内生化之下,不同环境政策的作用。(六)OECD环境税改革的启示为:中国环境税制改革应坚持税收中立的原则;降低环境税的累退效果;循序渐进、审慎选择环境税开征时机和建立绿色税制委员会。(七)政府将污染税收用于不同目的时,最适污染税率有所不同。(八)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给中国的环境带来了正反两方面的影响;中国的环境政策主要是环境污染控制政策与生态保护政策,而在实施环境政策时,过多地使用命令控制型的环境政策措施,这些措施存在着诸多弊端;中国的环境政策应向以经济激励型环境政策为主的方向转变;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应建立绿色税收制度、绿化进出口关税、制定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进一步完善环境法律、标准及法规;作为wTO成员,中国参与WTO谈判时,应建议修改GATT第20条的有关规定、修正WTO的争端解决机制、协调环境标准差异、确定跨国投资适用的环境标准以及加工与生产方法、修正与环境有关的补贴规定。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提出了在环境问题中国家应承担隔代保护责任,应避免压缩或剥夺后代人在环境利益方面的生存和发展机会;从经济学的角度,论证了经济激励型环境政策在许多方面优越于命令控制型环境政策。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最适环境政策应该是环境税费政策;以数理和模型的方式证明了环境政策与出口、关税政策与进口的互动关系;提出了作为国际价格接受者的贸易小国在开放条件下制定最适环境政策的原则;论证了一个追求效用的国家,在维持长期经济增长的前提下,污染税收使用的目标不同,其最适污染税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不同。 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经验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并将一些问题纳入博弈论的分析框架,希望对某些问题提供更具说服力的解释。由于政策信息和有关资料的不足,加上该课题具有一定的学科交叉性特点,因此,本文的分析与探讨还只能是探索与尝试性的,在这一充满活力和潜力的课题上还有许多工作要做留出空间。
刘剑平[7](2000)在《EPA空气-有毒物政策将冲击小规模生产》文中指出
二、EPA空气-有毒物政策将冲击小规模生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EPA空气-有毒物政策将冲击小规模生产(论文提纲范文)
(1)美国空气污染治理的公众健康优先原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评述 |
1.2.2 国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
1.5 论文的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 |
1.5.1 论文的主要创新 |
1.5.2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公众健康保障在空气污染治理中的地位演变 |
2.1 空气污染与公众健康的内在联系 |
2.1.1 空气污染带来公众健康问题 |
2.1.2 空气污染治理保障公众健康 |
2.2 公众健康保障在美国空气污染治理中地位的嬗变 |
2.2.1 公众健康由关切对象向重要目的的转变 |
2.2.2 公众健康保障构成中心目的与基本原则 |
2.3 公众健康保障在我国空气污染治理中地位的演变 |
2.3.1 保障人体健康阶段 |
2.3.2 保障公众健康阶段 |
2.3.3 公众健康优先阶段 |
第三章 公众健康优先原则在美国空气污染治理中的生成法源 |
3.1 美国环境治理现代转向与公众健康优先原则的生成背景 |
3.1.1 环境保护意识的觉醒 |
3.1.2 环境保护运动的高涨 |
3.1.3 环境法律体系的诞生 |
3.2 美国空气污染治理与公众健康优先原则的制定法渊源 |
3.2.1 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法律 |
3.2.2 《国家环境政策法》 |
3.2.3 《清洁空气法》 |
3.3 美国空气污染治理与公众健康优先原则的判例法渊源 |
3.3.1 国家资源保卫委员会诉联邦环保局案 |
3.3.2 美国肺脏协会诉联邦环保局案 |
3.3.3 惠特曼诉美国货物运输协会案 |
第四章 公众健康优先原则在美国空气污染治理中的具体适用 |
4.1 公众健康优先原则下的政府空气污染治理责任 |
4.1.1 政府责任的理论基础 |
4.1.2 政府责任的法律依据 |
4.1.3 政府责任的创新执行 |
4.2 公众健康优先原则下的空气质量标准制度 |
4.2.1 一体: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
4.2.2 两翼:国家危险空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新源运行标准 |
4.3 公众健康压倒经济成本和技术可行性考虑 |
4.3.1 技术强制实现公众健康 |
4.3.2 联合电力公司诉联邦环保局案 |
第五章 公众健康优先原则在美田空气污染治理中的保障机制 |
5.1 以公众健康为基础的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作为基石 |
5.1.1 以最新科学知识为基础 |
5.1.2 以可量化的数据为尺度 |
5.1.3 以定期更新标准为保障 |
5.2 以公众健康为中心追求的州实施计划作为支柱 |
5.2.1 “合作性联邦制”在《清洁空气法》中的实践创新 |
5.2.2 州制定和执行州实施计划 |
5.2.3 联邦环保局审批和监控州实施计划 |
5.3 以公众健康为基本考虑的公民诉讼作为支撑 |
5.3.1 美国公民诉讼的起源与性质 |
5.3.2 美国公民诉讼的法律构造 |
5.3.3 美国公民诉讼的基本功能 |
5.4 以公众健康为终极目标的惩罚措施作为后盾 |
5.4.1 民事诉讼制裁 |
5.4.2 惩戒性的罚款措施 |
5.4.3 严厉的刑事处罚 |
第六章 公众健康优先原则对我国空气污染治理的重要启示 |
6.1 基本理念的变革 |
6.1.1 公众健康优先理念 |
6.1.2 政府环境责任理念 |
6.1.3 绿色GDP发展理念 |
6.2 法律制度的完善 |
6.2.1 以公众健康为本位完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
6.2.2 以州实施计划为参照实现限期达标规划制度化 |
6.2.3 以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并重原则完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
6.2.4 针对相关违法行为健全制裁措施体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提升企业可持续竞争力的产业环境规制研究 ——以中国建材产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有关企业竞争力 |
1.2.2 有关企业竞争力评价 |
1.2.3 关于环境规制效应和优化 |
1.2.4 关于环境规制与企业竞争力 |
1.2.5 综合评价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关键问题 |
第2章 企业可持续竞争力的基本理论 |
2.1 企业竞争力 |
2.1.1 企业竞争力的内涵 |
2.1.2 企业竞争力来源 |
2.1.3 企业竞争力来源的演进 |
2.2 资源环境约束下企业竞争力来源的转移 |
2.2.1 中国工业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边界 |
2.2.2 工业技术路线的突变要求 |
2.2.3 企业竞争力来源的扩展 |
2.3 企业可持续竞争力的内涵 |
2.3.1 企业可持续竞争力的界定 |
2.3.2 企业可持续竞争力的特点 |
2.3.3 企业可持续竞争力与企业竞争力的区别 |
2.4 企业可持续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2.4.1 企业可持续竞争力的因素分析 |
2.4.2 企业可持续竞争力评价指标的筛选原则 |
2.4.3 企业可持续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2.4.4 指标的计算和说明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建材企业可持续竞争力的评价 |
3.1 我国建材产业发展概况 |
3.1.1 水泥工业发展概况 |
3.1.2 玻璃工业发展概况 |
3.1.3 砖瓦工业发展概况 |
3.2 我国建材企业可持续竞争力状况 |
3.2.1 建材工业资源能源消耗高、综合利用水平低 |
3.2.2 污染排放水平高居不下 |
3.2.3 全行业集约化程度低,生产集中度不高 |
3.2.4 自主创新能力低 |
3.3 评价方法:主成分分析法 |
3.3.1 基本思想 |
3.3.2 方法用途 |
3.3.3 适用条件 |
3.3.4 有关概念 |
3.3.5 主成分分析数学模型 |
3.3.6 主成分/公因子数量的确定 |
3.3.7 主成分分析法应用于企业可持续竞争力评价的优越性 |
3.4 实证评价 |
3.4.1 评价模型的构建 |
3.4.2 水泥行业的企业可持续竞争力评价 |
3.4.3 平板玻璃行业的企业可持续竞争力评价 |
3.4.4 特种玻璃行业的企业可持续竞争力评价 |
3.4.5 玻璃纤维行业的企业可持续竞争力评价 |
3.4.6 砖瓦行业的企业可持续竞争力评价 |
3.4.7 建筑陶瓷行业的企业可持续竞争力评价 |
3.5 评价结果的综合分析 |
第4章 中国产业环境规制及其效应分析 |
4.1 环境规制概述 |
4.1.1 环境规制的内涵 |
4.1.2 环境规制的类型 |
4.2 我国工业环境规制的状况 |
4.2.1 中国工业环境规制的历史演变 |
4.2.2 中国工业污染防治成效 |
4.2.3 中国产业环境规制的制度缺陷 |
4.3 我国环境规制效应与经济发展可持续性的实证分析 |
4.3.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
4.3.2 模型的建立 |
4.3.3 检验结果及分析 |
4.3.4 结论及规制含义 |
4.4 我国环境规制效应与不可持续性转移的实证分析 |
4.4.1 不可持续性的转移问题 |
4.4.2 模型及数据描述 |
4.4.3 实证分析 |
4.4.4 结论及政策含义 |
4.5 环境规制对企业可持续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4.5.1 传统观点:环境规制必然导致竞争力下降 |
4.5.2 "波特假说":环境规制引致技术创新并提高竞争力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环境规制提升企业可持续竞争力的机制分析 |
5.1 环境规制提升企业可持续竞争力的成本-收益机制 |
5.1.1 环境成本内在化 |
5.1.2 企业环境管理的成本和收益 |
5.1.3 引入环境要素的新古典企业目标函数 |
5.1.4 环境成本吸收与转嫁 |
5.1.5 综合分析 |
5.2 环境规制提升企业可持续竞争力的技术传导机制 |
5.2.1 技术创新的一般动力机制 |
5.2.2 环境规制对环境技术创新的影响 |
5.3 环境规制提升企业可持续竞争力的进入-退出机制 |
5.3.1 进入退出壁垒 |
5.3.2 产业过度进入及其原因分析 |
5.3.3 环境规制与企业进入-退出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提升建材企业可持续竞争的产业准入政策 |
6.1 国内外产业准入政策概述 |
6.1.1 国外产业准入政策的由来及形式 |
6.1.2 国内产业准入政策的由来和形式 |
6.1.3 国内外产业准入政策的影响 |
6.1.4 有关产业准入政策 |
6.2 产业准入机制对企业可持续竞争力的作用 |
6.2.1 产业准入机制强化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 |
6.2.2 产业准入机制引导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方向 |
6.2.3 产业准入机制促进企业可持续竞争力的提升 |
6.3 制定建材产业准入政策的必要性 |
6.3.1 有效缓解建材行业可持续发展与资源和能源保障的矛盾 |
6.3.2 加快建材工业技术进步 |
6.3.3 促进建材工业结构升级 |
6.3.4 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和调控产量合理布局 |
6.3.5 提高产业集中度 |
6.4 制定建材产业准入条件的原则和内容建议 |
6.4.1 基本原则 |
6.4.2 内容建议 |
第7章 实施提升建材企业可持续竞争力环境规制的政策建议 |
7.1 规范建材工业企业市场行为 |
7.1.1 加强建材行业的微观规制 |
7.1.2 建立产业信息交流和披露制度 |
7.1.3 激励创新行为 |
7.1.4 引导兼并行为 |
7.2 建立建材工业企业可持续竞争力评价机制 |
7.2.1 实施建材工业企业可持续竞争力的年度评价 |
7.2.2 鼓励建材工业企业可持续竞争力的提升 |
7.2.3 促进可持续竞争力低下企业的整改和有序退出 |
7.3 建立提升建材工业企业可持续竞争力的公共服务平台 |
7.3.1 建材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平台建设 |
7.3.2 建材行业信息共享网络平台建设 |
7.3.3 建材行业职业技术教育平台建设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参研项目及发表论文 |
(一) 主持及参研项目 |
(二) 发表的论文和着作 |
附录A 全国建材行业可持续竞争力情况调查表 |
附录B 建材工业行业代码表 |
(3)污染转移法律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
三、选题范围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污染转移基本问题概述 |
第一节 污染转移的概念及特点 |
一、污染转移的概念 |
二、污染转移的特点 |
第二节 污染转移的危害和非正义性 |
一、污染转移的巨大危害 |
二、污染转移对正义的背离 |
第二章 污染转移法律规制的界定和理念 |
第一节 污染转移法律规制的概念、分类和地位 |
一、污染转移法律规制的概念及分类 |
二、污染转移法律规制的地位 |
第二节 污染转移法律规制的理念分析 |
一、可持续发展的兴起及困境 |
二、环境正义的发展 |
三、环境正义理念的确立及优位 |
第三章 国内外污染转移法律规制的考察 |
第一节 应对污染转移的国际规则探析 |
一、贸易限制与污染转移 |
二、污染转移中受害者的权利 |
三、人权法在所谓污染避难所的适用 |
四、实施最低国际环境标准 |
第二节 若干发达国家应对污染转移情况简评 |
一、美国的"自由主义"污染转移规制 |
二、欧盟的多层次污染转移规制 |
三、日本的"一体化"污染转移规制 |
第三节 我国污染转移法律规制情况简述 |
一、我国加入的有关国际条约 |
二、规制废物转移的情况 |
三、应对污染设备、产品和产业转移的有关规定 |
四、防止污染向农村转移的情况 |
第四章 我国污染转移法律规制的缺陷 |
第一节 应对污染转移的法律规定和环境标准不足 |
一、缺乏针对性强的控制污染转移的法律规定 |
二、现有法律规定对污染转移的惩治不力 |
三、环境标准尚不完善 |
第二节 政府、污染转移者和受害者环境关系失衡 |
一、抵制"公地"中污染转移的力量缺位 |
二、政府、污染者和受害者的博弈 |
第三节 环保经济措施运用不成熟 |
第四节 执法和管理体制不健全 |
第五章 我国污染转移法律规制体系的完善 |
第一节 完善有关污染转移法律和环境标准 |
一、完善有关污染转移法律 |
二、完善环境标准 |
第二节 促进公众参与遏制污染转移 |
第三节 妥善采用有关环保经济措施 |
一、对转移的污染合理征收环境税 |
二、健全生态补偿以修正污染转移的利益失衡 |
第四节 加强有关污染转移的执法和司法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贸易的环境影响:新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框架与内容安排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相关理论基础与研究现状评述 |
2.1 贸易与环境问题研究产生之渊源 |
2.1.1 马尔萨斯主义与新马尔萨斯主义 |
2.1.2 新古典主义经济学 |
2.1.3 生态经济学 |
2.1.4 马克思主义与环境经济问题研究 |
2.1.5 可持续发展经济学 |
2.1.6 贸易与环境问题研究争论之渊源 |
2.2 贸易与环境问题研究发展阶段 |
2.2.1 环境本位阶段(1970s-1980s) |
2.2.2 贸易本位阶段(1980s-1990s) |
2.2.3 新环境本位阶段(1990s 至今) |
2.3 贸易与环境问题研究文献评述 |
2.3.1 贸易对社会福利及环境质量的影响 |
2.3.1.1 环境有害论的代表学者及其观点 |
2.3.1.2 环境有益论的代表学者及其观点 |
2.3.2 环境政策、比较优势与产业国际竞争力 |
2.3.3 环境政策的贸易战略 |
2.3.4 跨国界污染控制及国际合作 |
2.3.5 贸易政策与环境政策差异和协调研究 |
2.5 小结 |
3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与实证研究 |
3.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理论研究 |
3.2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实证研究 |
3.3 小结 |
4 新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模型研究 |
4.1 三原则的定义 |
4.1.1 烫平原则 |
4.1.2 提前原则 |
4.1.3 急转原则 |
4.2 新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模型的初建 |
4.3 新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模型的科学性验证 |
4.4 新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模型的实证分析 |
4.5 新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模型的环境政策矩阵 |
4.6 小结 |
5 建立健全我国环保长效机制的对策研究 |
5.1 增长源调整分析研究 |
5.2 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循环经济 |
5.2.1 我国产业结构与环境资源现状概述 |
5.2.2 我国循环经济理论研究及其局限 |
5.2.3 推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建议 |
5.3 推进消费结构调整,引导可持续消费 |
5.3.1 消费者社会的影响分析 |
5.3.2 推进我国消费结构调整的措施建议 |
5.3.2.1 从观念着手,树立可持续消费的文化价值观 |
5.3.2.2 从经济着手,鼓励和支持环保型产业,发展循环经济 |
5.3.2.3 从政府出发,突出政府部门的主导和表率作用 |
5.3.2.4 从法律出发,完善可持续消费制度 |
5.3.2.5 从国际范畴出发,建立公平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 |
5.4 小结 |
6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局限性与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科研成果目录 |
(5)技术的民主控制 ——当代西方民主的技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独创性声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必要性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的必要性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论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文献评论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内容与创新 |
第二章 民主技术研究的兴起与发展 |
2.1 民主技术研究的兴起背景 |
2.1.1 理论背景 |
2.1.2 现实背景 |
2.2 民主技术研究的视角分化与融合 |
2.2.1 民主技术的两种研究视角的分化 |
2.2.2 两种研究视角的融合可能性 |
2.3 民主技术研究的未来走向 |
2.3.1 理论研究走向纵深化 |
2.3.2 学科领域走向交叉化 |
2.3.3 研究主体走向多元化 |
2.3.4 方案研究走向实践化 |
第三章 民主技术的理论解读 |
3.1 技术的政治属性 |
3.1.1 技术作为一种政治现象 |
3.1.2 技术的内在政治特征 |
3.2 参与技术设计的政治意蕴 |
3.2.1 参与技术设计对于公众的政治意蕴 |
3.2.2 参与技术设计对于社会的政治意蕴 |
3.2.3 对公众参与技术设计的异议的批判 |
3.3 民主技术的设计准则 |
3.3.1 基于民主的社会关系的设计准则 |
3.3.2 基于民主的工作条件的设计准则 |
3.3.3 基于民主的政治关系的设计准则 |
3.3.4 基于民主的自治能力的设计准则 |
3.3.5 基于民主社会的可持续性的设计准则 |
3.4 技术时代的民主理论重建展望 |
3.4.1 当地西方民主理论思潮概观 |
3.4.2 民主理论的技术研究缺失 |
3.4.3 技术时代的民主理论重建趋向 |
第四章 民主技术的实践模式 |
4.1 公众参与技术决策的困境 |
4.1.1 公众对于技术问题的冷漠与无知 |
4.1.2 技术专家联盟阻碍权力共享 |
4.1.3 企业家对公众参与决策的抗拒 |
4.2 公众参与技术决策的条件限定 |
4.2.1 决策前提限定 |
4.2.2 决策环境限定 |
4.2.3 决策目标限定 |
4.3 技术专家与政府的现实转变 |
4.3.1 技术专家的角色转变 |
4.3.2 政府部门的协同配合 |
4.4 公众参与技术决策的实践模式 |
4.4.1 公众参与技术决策的主要模式 |
4.4.2 各种参与模式之间的比较分析 |
4.5 公众参与技术决策实施工具 |
4.5.1 基于共同体的研究 |
4.5.2 共识会议 |
4.5.3 方案工作室 |
第五章 国内外民主技术的实证研究 |
5.1 欧美民主技术实证研究 |
5.1.1 丹麦与美国的共识会议 |
5.1.2 美国汉福德核设施决策中的公众参与 |
5.1.3 比利时关于生物技术的公众讨论会 |
5.2 我国技术决策民主化的现实分析 |
5.2.1 我国技术发展的民主控制问题关注 |
5.2.2 我国技术决策民主化的公众作用分析 |
5.2.3 思考与建议:关注技术的民主控制、促进公众参与评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Ⅰ 作者简介 |
附录Ⅱ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6)开放经济条件下的环境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环境问题的经济学视角 |
第二节 开放经济与环境问题的理论研究综述 |
第三节 开放经济与环境问题的实证研究综述 |
第四节 环境政策研究综述及本文的研究方向和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环境问题中的国家责任 |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涵义与国家责任 |
第二节 环境问题中国家责任的内涵与体系 |
第三节 国家的隔代保护责任 |
第三章 环境政策的基本问题 |
第一节 环境问题产生的冲突 |
第二节 环境政策的概念及类型 |
第三节 最适环境政策的选择 |
第四章 环境政策的经济分析 |
第一节 命令控制型环境政策的经济分析 |
第二节 经济激励型环境政策的经济分析 |
第三节 经济激励型环境政策的争论及评价 |
第五章 WTO与国际多边环境协议(MEA_S)的潜在冲突及解决方式 |
第一节 GATT/WTO的自由贸易政策与环境保护 |
第二节 MEA_S中与环境有关的贸易措施同GATT/WTO的潜在冲突 |
第三节 MEA_S中激励性措施与GATT/WTO的潜在冲突 |
第四节 解决潜在冲突的可能方式 |
第六章 环境政策与出口及关税政策与进口的互动关系 |
第一节 污染税与直接污染处理对出口的影响 |
第二节 关税变化对进口产品环保质量的影响 |
第三节 进口产品环保质量的提高对最适关税的影响 |
第七章 贸易小国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最适环境政策 |
第一节 最适单一污染税率的制定 |
第二节 防污补贴下的最适污染税率及其制定 |
第三节 数值分析与环境政策 |
第八章 OECD环境税改革经验及其启示 |
第一节 环境税改革及其所引致的租税问题 |
第二节 环境税的经济效果及政府对环境政策的选择 |
第三节 部分OECD国家实施环境税的经验及其启示 |
第九章 长期经济增长下的最适污染税率 |
第一节 基本模型 |
第二节 污染税收入专用于改善污染 |
第三节 污染积累 |
第十章 中国的对外开放与环境政策 |
第一节 对外开放对中国环境的影响 |
第二节 中国环境政策的主要内容 |
第三节 中国环境政策的评价及其创新 |
第四节 开放条件下的环境政策的建议 |
第五节 中国参与WTO贸易与环境议题谈判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四、EPA空气-有毒物政策将冲击小规模生产(论文参考文献)
- [1]美国空气污染治理的公众健康优先原则研究[D]. 庄锶锶. 福州大学, 2018(03)
- [2]提升企业可持续竞争力的产业环境规制研究 ——以中国建材产业为例[D]. 黄蕙萍. 武汉理工大学, 2010(07)
- [3]污染转移法律规制研究[D]. 唐钊. 西南政法大学, 2010(09)
- [4]贸易的环境影响:新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模型研究[D]. 魏东. 中国海洋大学, 2007(02)
- [5]技术的民主控制 ——当代西方民主的技术思想研究[D]. 张慧敏. 东北大学, 2005(07)
- [6]开放经济条件下的环境政策研究[D]. 姚新超.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3(01)
- [7]EPA空气-有毒物政策将冲击小规模生产[J]. 刘剑平. 石油化工环境保护, 2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