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自交系丹598的选育与应用

玉米自交系丹598的选育与应用

一、玉米自交系丹598的选育与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丰光,王孝杰,鲁宝良,高洪敏,杨辉,杨海龙,王亮,鲁俊田,付俊[1](2021)在《旅大红骨玉米种质基础及骨干系的创制与应用》文中指出回顾我国地方玉米资源旅大红骨的种质基础及主要骨干系旅9、旅28、自330、E28、丹340、丹598、丹黄34和丹99长的创制过程,介绍每个自交系的特征特性和优缺点,并探讨今后进一步改良和创新的利用价值。在我国不同历史时期,旅系及其衍生系在玉米育种和生产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累计推广面积1.32亿hm2,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30余项,其中,国家发明和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新时期下,旅大红骨应该进行创新发展,更好地适应早熟、密植、抗倒、机收的种质需要,创建更具特色的旅大红骨种质资源。

鲁俊田,任丽丽,赵洪绪,吕春波,曲江波,刘忠杰,王亮,丰光,孙九超[2](2020)在《Iodent玉米种质改良旅大红骨选系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利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采用NCⅡ遗传交配设计,利用Iodent种质改良旅大红骨资源,以优良选系PB-2、PB-3、PB-7、PB-8、PB-10为母本,以与旅系具有强杂种优势的丹988、铁0322、M54、Mo17、铁7922为测验种,组配获得25份杂交组合,分析5份改良系的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及杂种优势。结果表明,Iodent种质改良旅系群体具有较大的利用价值,能有效降低杂交种株高、穗位高、果穗行数,增加杂交种的产量、抗倒伏能力、子粒品质和果穗长度。丹598和丹99长改良群体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较高,容易组配高产杂交组合,在育种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毛熙岚[3](2019)在《新型玉米杂交种豫单112主要农艺性状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饲料和工业原料,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我国的玉米生产上品种繁多,但大面积推广的很少,且品种同质性强,遗传基础狭窄,不能满足实际生产对品种多样化的要求。豫单112是河南农业大学新近选育并通过审定的优良玉米杂交种,它不同于目前生产上推广的两大类型(郑单958类和先玉335类)品种,为了进一步弄清其遗传特性,更好地为育种和农业生产服务,本研究用郑单958、先玉335、豫单112以及包括其亲本在内来自5大杂种优势类群共26份自交系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密度对不同品种杂种优势的影响,分析比较了豫单112的特征特性并对其亲本进行了杂种优势类群的划分,主要结果如下:(1)利用89个SSR标记分析了26份玉米自交系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豫单112的亲本自交系L217和L119A分别归于Lancast和唐四平头群两大杂种优势类群,其杂种优势模式为Lancast群×唐四平头群,为选配新的优势杂交种提供了理论依据;(2)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穗下节茎粗和地上第三节茎粗存在极显着的影响,不同遗传背景玉米材料和不同环境对植株生长发育影响较大;玉米穗部性状相关性分析表明,百粒重与穗长、穗粗和穗行数关系密切,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25、0.42和0.33;本研究结果显示豫单112的较适宜种植密度为75000株/ha;(3)豫单112及其亲本L217和L119A的籽粒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2.19%、13.96%、11.67%;自交系L217和豫单112赖氨酸的含量较高,分别为0.45%和0.37%;豫单112的蛋白质和赖氨酸含量显着高于推广面积较大的玉米品种郑单958,属于优质蛋白玉米品种。

丰光,刘波[4](2018)在《玉米自交系丹717及改良系的配合力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以玉米自交系丹717及其衍生改良系F787、丹1705、W8017和铁0606为被测系,与不同杂种优势群骨干系丹598、PH4CV、昌7-2、丹299和S121共5个自交系进行NCⅡ杂交(不完全双列杂交),分析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配合力效应。结果表明:自交系丹717、丹1705和丹299不同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值较高;综合评价不同性状的特殊配合力来看,杂交种丹717×丹598为最优组合;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的分析结果不能完全代表实际结果,而总配合力分析结果与实际结果更为接近,说明利用总配合力效应更能准确地衡量杂交种各性状的综合表现。

张华[5](2017)在《玉米灰斑病抗性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与连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玉米灰斑病是由玉蜀黍尾孢菌(Cerospora zeae-maydis)、玉米尾孢菌(Cerospora zeina)等引起的的一种叶部病害,目前已成为危害西南地区玉米生产的重要病害,选育、种植抗灰斑病玉米品种是控制玉米灰斑病发生的重要手段,而抗性品种的选育依赖于对遗传背景不同的抗性种质资源进行表型及基因层面的筛选、鉴定与发掘。近年来,利用全基因组学的方法鉴定、分离抗病基因已成为分子抗病育种的主要手段,本研究以345份来源于不同生态环境,具有不同遗传背景的玉米自交系及IBM Syn10群体为供试材料,在自然发病条件下对上述自交系的玉米灰斑病抗性进行鉴定;运用SNP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供试材料的遗传结构及分子特征;利用全基因组扫描的方法对与玉米灰斑病抗性关联的SNP位点进行检测;利用先前构建的IBM Syn10群体的bin map遗传连锁图谱对玉米灰斑病抗性QTL进行定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56110个SNP分子标记开展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共获得43070个高质量SNP分子标记,覆盖了整个染色体组。其中1号染色体上分布最多,共计6724个,占比15.6%,10号染色体上分布最少,共计3075个,占比7.1%。共检测到86140个等位基因,基因多样性平均值为0.3607,变幅为0.09530.500,PIC平均值为0.2884,变幅为0.05070.375;群体结构分析表明,345份玉米自交系可以被划分为6个亚群,根据自交系的划群结果与已知系谱比较分析,可将其中4个亚群与国内杂种优势群相对应,包括BSSS、Reid、PA、PB,另外2个亚群分别为北方种质群及热带亚热带种质群。2.对345份玉米自交系进行4个环境下的玉米灰斑病抗性鉴定,剔除调查数据缺失的39份自交系后,共有306份自交系统计到4个环境的灰斑病发病情况,结果表明:大多数自交系都表现为感病,感病(S)和高感(HS)自交系的比例高达71.6%,抗性材料较少,高抗(HR)和(R)抗病自交系仅占14%;抗性稳定性方面,306份自交系中,抗鉴结果保持一致的自交系有34份,抗鉴结果相差1个等级的自交系有114份,抗鉴结果相差2个等级的自交系有125份,抗鉴结果相差3个等级的自交系有30份,抗鉴结果相差4个等级的自交系有3份;对来源于不同群体的自交系抗性进行分析,热带亚热带种质、PB种质中的高抗(HR)、抗性(R)自交系无论是数量上还是比例上都明显高于其他群体种质,因此热带亚热带种质及PB种质可作为选育玉米灰斑病抗性自交系的优良种质资源。3.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在-logP≥3水平下,4个环境中(2014年宝兴、泸定,2015年宝兴、泸定)共检测到142个与玉米灰斑病抗性相关联的SNP标记(不含重复标记),其中3个环境中被检测到的标记有1个,2个环境中被检测到的标记有14个。在2个及以上环境中出现的15个标记中,共有10个标记位于1号染色体上,占66.6%,其中位于bin1.05、bin1.06的标记共有7个,进一步印证了bin1.05-bin1.06可能是抗性QTL挖掘的重点区域。4.对IBM Syn10群体的280份DH系及亲本B73和Mo17进行6个环境下(2013年德宏、宝兴、泸定,2014年德宏、宝兴、泸定)的玉米灰斑病抗性鉴定,剔除调查数据缺失的20份自交系后,共有260份自交系统计到6个环境的灰斑病发病情况。结合前期研究构建的玉米IBM Syn10群体bin map遗传连锁图谱(包含115万个SNP位点、2916个SSR/RFLP标记以及6618个bin marker位点),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进行玉米灰斑病抗性QTL分析。总共检测到19个抗性QTL,分布在1、2、3、4、5、6、8、9号染色体上,其中位于bin2.04处的QTL被检测到3次,分别为QTL qmGLS2-1、q13lGLS2-1、q14lGLS2-1,位于bin3.07处的QTL被检测到2次,分别为QTL q13lGLS3-1、q14lGLS3-1,位于bin8.03处的QTL被检测到2次,分别为QTL q13dGLS8-1、q14dGLS8-1,其中q14lGLS2-1可解释的表型变异最大,为10.24%,可能为1个主效抗性QTL。

徐新[6](2017)在《玉米抗倒伏性遗传研究及杂种优势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试验分为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以Non-Reid和Dom群骨干自交系为基础材料育成自交系,经鉴定选用5个具有代表性的改良系为被测系,以Reid、Non-Reid、Dom群中品质良好的骨干系为测验种,组配5×7共35个不完全双列杂交组合,加之郑单985、先玉335两个对照品种,进行杂种优势及配合力分析。第二部分,以试验设置6万/hm2、8万/hm2、10万/hm2三个密度为主处理,5个改良系及7个骨干系共12个自交系为副处理,采用裂区设计方法,通过与倒伏率的回归分析,研究影响玉米倒伏的主要因素及改良系在抗倒伏性状上的改良效果。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各主要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结果表明,单株产量超标优势(郑单985和先玉335)的组合有14个,其中,超标优势值大于20%的强优势组合有2个,分别为JND2×PH6WC、JND5×8-F。改良系与Reid群、Non-Reid群、Dom群骨干自交系的杂交,各性状杂种优势值均表现较好的杂种优势模式为(Non-Reid/Dom)×Reid,具有较高的增产潜力。这种杂优模式是本地区今后的玉米主要优势模式。2.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一般配合力分析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自交系为改良系JND2、JND3、JND5和骨干系PH6WC、郑58。特殊配合力分析表明,35个杂交组合中,特殊配合力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组合有6个,分别为JND2×郑58、JND2×A87、JND3×PH6WC、JND4×PMO、JND4×A87、JND5×郑58。在综合性状表现较好6个组合中,有3个组合的遗传基础为(Non-Reid/Dom)×Reid,进一步说明“两个类群间选系,第3群作测验种”这种模式具有可行性。3.不同密度下各节间茎秆压碎强度分析表明,各自交系茎秆压碎强度随节间上升、密度的增加均呈下降趋势,表现为第3节间至第5节间的下降幅度大于第2节间至第3节间的幅度。茎秆压碎强度改良效果较好的改良系为JND1、JND2和JND5,以JND5最好。倒伏率改良效果较好的改良系为JND2、JND5。4.茎秆主要性状与倒伏率的通径分析和偏相关分析显示,各节间压碎强度、节间长、穗位高系数、干重是决定倒伏率的首要因素。单位节间干物质量、长粗比、穗位、节间直径对倒伏率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压碎强度、干重、单位节间干物质量和节间直径对倒伏率呈负向效应,有一定的限制作用;节间长、穗位高系数、干重和穗位对倒伏率的效应为正效应。

赵文媛,鲁宝良,关国志,时俊光,佟淑艳[7](2017)在《2005~2015年丹玉系列种质基础综合分析与评价》文中指出通过近10年来对丹玉系列玉米品种丹玉86、丹玉69、丹玉96和丹玉606共4个国审品种和辽宁省审定64个品种的分析,总结利用的主要杂优模式Ried×旅大红骨有24个品种,外来种质×旅大红骨有26个品种,其他模式有10个品种。应用贡献率较大的自交系主要集中在旅大红骨、外来种质、Lancaster、Reid群,包括丹598、丹988、丹299、丹1324、丹9046、丹99长、丹黄34和丹717自交系。

李春雷,王敏,孟令聪,吕庆雪,李洋,宁恰[8](2016)在《吉林省玉米种质基础及2001~2013年品种推广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通过剖析19792013年吉林省审定的640份玉米品种及其双亲遗传基础,总结归纳吉林省玉米种质类群的划分及衍生系谱。研究20012013年吉林省玉米品种推广情况,对吉林省玉米新品种的培育及玉米生产进行综合评价,为吉林省玉米种业发展提出建议。

刘文国,张志军,赵万庆,杨伟光,路明[9](2016)在《基于SSR荧光标记的吉单系列玉米品种遗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对吉单系列玉米品种亲本自交系的遗传关系进行剖析,为今后自交系类群划分和杂交种组配奠定基础。【方法】利用49对SSR荧光标记对2000-2009年审定的吉单系列玉米品种亲本自交系进行分析,根据Nei’s遗传距离,利用UMGMA聚类法和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49对标记在65份自交系间共检测出340个等位基因变异,每对引物检测出312个等位基因,平均6.94个,平均多态性信息量0.601,平均基因多样性指数0.644。Nei’s遗传距离变化于0.152.26,平均1.05。将65份自交系划分为Reid群、兰卡斯特、PB、四平头、旅大红骨、Volga和其他等7个类群,其中以Reid群、兰卡斯特、四平头、PB和Volga这5个类群为主。主要应用的杂种优势模式有Reid群×四平头群、兰卡斯特群×四平头群、Reid群×Volga群、兰卡斯特群×PB群、Reid群×兰卡斯特群和Reid群×PB群等6种,尤其以Reid群×四平头群、兰卡斯特群×四平头群和Reid群×Volga群这3种杂种优势模式占优势。确定了以吉V022、吉V993为代表的欧洲Volag种质与我国的Reid群、兰卡斯特、四平头等类群存在距离,并独立成群,建立了Reid群×Volga和四平头群×Volga 2个新的杂种优势模式,育成吉单519、吉单535、吉单522、吉单505、吉单517等一系列玉米品种并大面积推广应用。【结论】2000-2009年的吉单系列玉米品种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在涵盖我国主要玉米类群的基础上,还具有Volag这一独特类群。

孙贵星[10](2016)在《玉米DH育种关键技术及DH系遗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已成为国内外科研院所、育种机构重要育种技术之一。但单倍体诱导率低,加倍技术不成熟,限制了其工厂化应用。因此解决诱导率和加倍率低的问题,成为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的关键。基于此,本文进行了新选育诱导系诱导和加倍的研究,同时进行了DH系的遗传分析。本研究包括3个方面。第一,以Dom群、NoReid群所组配杂交种以及不同类群骨干自交系作母本材料,用新育成的玉米孤雌生殖诱导系JS6-S1、JS6-S2、JS6-2、JS6-A1、JS6-A2和JS6-A3对母本进行杂交诱导,以研究诱导系的诱导效果。第二,对处理后的单倍体采用大苗移栽、小苗移栽和直接播种等3种不同的种植方式,对单倍体幼苗的成活率及授粉成功率进行研究。第三,以本研究所育成的DH系4DH51、4DH60、4DH63、4DH67、4DH99为父本,选用Reid群、NoReid群、Dom群中的6个骨干自交系为母本,组配双列杂交种,研究DH的杂种优势及配合力。试验结果如下:1.诱导系的诱导效果研究研究表明,育成的诱导系JS6-2,对杂交组合和自交系的平均诱导率分别为8.40%和8.39%,诱导效果较好,具有应用价值。诱导系JS6-S2和JS6-A1对杂交种、对自交系的诱导率较高,分别为7.43%、6.39%,和7.86%、6.28%,诱导效果亦较好。而对照诱导系Stock6,对杂交种和自交系的诱导率均为最低,分别为1.21%、0.98%。说明所育成的单倍体诱导系诱导效果明显好于Stock6。2.不同诱导系对不同母本基因型材料的诱导率不同,采用单倍体育种技术时,可以依据不同材料选择相应诱导率较高的诱导系,以期获得更多的玉米单倍体籽粒,提高单倍体育种效率。3.种植方式对单倍体成活率及授粉成功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小苗移栽条件下的单倍体成活率最高(81.70%),大苗移栽条件下成活率次之(79.12%),直接播种成活率最低(72.47%),育苗移栽可以有效的提高单倍体成活率,不同遗传基础的成活率间差异显着。大苗移栽和小苗移栽的单倍体授粉成功率较高,分别为11.34%和11.33%,直接播种最低,为10.30%,不同遗传基础中的单倍体授粉成功率间无显着差异。说明采用育苗移栽,可以有效提高单倍体幼苗的田间成活率,提高自交结实株数。4.玉米DH系遗传分析研究表明,所选的5个DH系与其他类群6个自交系在株高等主要农艺性状上杂种优势表现不同;一般配合力分析表明,4DH51对选育单株产量较高,株高、穗位较矮,穗粗轴细的杂交种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4DH60对选育单株产量较高,穗长较长,轴细的杂交种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4DH63对选育穗位较矮,行数较多的杂交种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4DH67对选育单株产量较高,株高较矮,穗长较长,穗行数较多的杂交种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4DH99对选育穗长较长,株高穗位较矮,轴细的品种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单株产量特殊配合力效应值分析表明,在15个单株产量特殊配合力为正值的组合中,以Dom×No Reid为基础材料育成的DH系与Reid、No Reid和Dom构成的杂种优势模式组合个数分别占5/15、6/15和4/15。说明,经单倍体育种技术选育的DH与另一类群自交系组配的杂交种具有一定的杂种优势。

二、玉米自交系丹598的选育与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玉米自交系丹598的选育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旅大红骨玉米种质基础及骨干系的创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旅9和旅28
2 自330
3 E28
4 丹340
5 丹598
6 丹黄34
7 丹99长
8 结语

(2)Iodent玉米种质改良旅大红骨选系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方差分析
    2.2 Iodent/旅系改良系一般配合力分析
    2.3 杂交组合的特殊配合力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3.1 Iodent种质改良旅大红骨群体配合力分析
    3.2 Iodent种质改良旅大红骨资源效果分析
    3.3 Iodent种质改良旅大红骨杂种优势表现及利用价值探讨
    3.4 Iodent种质改良旅大红骨抗病性表现及利用探讨

(3)新型玉米杂交种豫单112主要农艺性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玉米种质资源创新研究的重要性
        1.1.1 国内外种质资源利用的现状
        1.1.2 玉米种质资源创新方法
        1.1.3 我国玉米种质资源创新成果
    1.2 玉米杂种优势的利用
        1.2.1 杂种优势的经典假说
        1.2.2 玉米杂种优势利用的研究进展
    1.3 种植密度对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1.3.1 种植密度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1.3.2 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第二章 豫单112亲本自交系的杂种优势类群划分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设计与方法
        2.1.3 数据整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各杂交组合产量相关性状方差分析
        2.2.2 产量性状相关性分析
        2.2.3 各杂交组合产量相关性状回归分析
        2.2.4 各杂交组合产量性状聚类分析
        2.2.5 杂交组合及其亲本的产量配合力分析
        2.2.6 基于分子标记豫单112 的亲本遗传关系分析
    2.3 小结
第三章 不同密度下玉米有关性状杂种优势分析
    3.1 材料和方法
        3.1.1 供试材料
        3.1.2 试验设计与方法
        3.1.3 性状的的测定方法
        3.1.4 统计分析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材料的影响
        3.2.2 不同玉米品种的杂种优势分析
        3.2.3 不同玉米材料品质的分析
    3.3 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4.1 利用SSR标记划分杂种优势类群
    4.2 豫单112 亲本杂种优势类群的划分
    4.3 不同密度条件下对玉米植株的影响
    4.4 豫单112 及其亲本籽粒品质的分析
参考文献
ABSTRACT

(4)玉米自交系丹717及改良系的配合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方差分析
    2.2 一般配合力效应分析
    2.3 特殊配合力效应分析
    2.4 总配合力效应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5)玉米灰斑病抗性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与连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玉米灰斑病的发生与危害
    1.2 玉米灰斑病病原学特征
        1.2.1 病原菌分类
        1.2.2 病原菌生物学特性
    1.3 玉米灰斑病的症状表现及鉴定方法
        1.3.1 玉米灰斑病的症状表现
        1.3.2 玉米灰斑病的病级分类
    1.4 玉米灰斑病的防治
        1.4.1 抗病资源的鉴定、培育
        1.4.2 其他防治措施
    1.5 玉米灰斑病的分子遗传研究
    1.6 玉米种质资源研究概况
        1.6.1 国外种质资源研究简介
        1.6.2 国内种质资源研究简介
        1.6.3 DNA 分子标记在玉米研究中的应用
    1.7 玉米 QTL 定位研究进展
        1.7.1 连锁分析在玉米研究中的应用
        1.7.2 玉米研究对关联分析的应用
    1.8 本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2.1.1 玉米灰斑病抗性QTL定位材料
    2.2 供试材料灰斑病抗性鉴定
        2.2.1 田间种植
        2.2.2 抗性鉴定
    2.3 分子遗传多样性分析
        2.3.1 SNP基因型分型
        2.3.2 遗传多样性分析
        2.3.3 群体结构分析
        2.3.4 灰斑病抗性QTL连锁分析
        2.3.5 灰斑病抗性 QTL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SNP标记的分子特征
    3.2 群体结构分析
    3.3 灰斑病抗性分析
        3.3.1 供试材料的灰斑病的抗性评价
        3.3.2 抗性结果的稳定性分析
        3.3.3 不同种质群体的玉米灰斑病抗性分析
    3.4 345 份玉米自交系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3.5 玉米抗灰斑病连锁分析
        3.5.1 DH群体及双亲抗性差异性分析
        3.5.2 抗性QTL定位及遗传效应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玉米灰斑病抗源的鉴定、利用
        4.1.1 玉米灰斑病抗性自交系鉴定
        4.1.2 玉米灰斑病抗性种质利用
        4.1.3 玉米灰斑病抗性鉴定方法及指标分析
    4.2 SNP在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4.3 供试自交系的种质类群划分
    4.4 玉米灰斑病抗性QTL定位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玉米抗倒伏性遗传研究及杂种优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玉米杂种优势利用、优势群及杂种优势模式概述
    1.2 国内外玉米杂种优势群及优势模式的概述
    1.3 玉米倒伏的研究进展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5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2.2 大田试验设计
    2.3 调查项目及方法
    2.4 数据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各性状杂种优势表现
    3.2 配合力分析
    3.3 抗倒伏性研究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2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7)2005~2015年丹玉系列种质基础综合分析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丹玉系列种质基础综合分析
2 丹玉系列种质基础评价
    2.1 丹玉系列2005~2015年主要杂优模式构建
    2.2 2005~2015年丹玉系列自交系应用进展
3 结论与讨论
    3.1 挖掘地方资源,驯化外引种质
    3.2 拓宽育种基础,提高创新水平
    3.3 遵循优势互补,有针对性地组建基础试材
    3.4 育种方向探讨
        3.4.1 转变育种思路
        3.4.2 立足全局,兼顾个别
        3.4.3 常规系谱育种与单倍体技术相结合

(8)吉林省玉米种质基础及2001~2013年品种推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2 吉林省种质系谱
    2.1 1950~1960年吉林省种质及主要衍生系
    2.2 吉63及其主要衍生系
    2.3 改良Reid群及主要其衍生系
    2.4 Lancaster群及其主要衍生系
    2.5 黄早四及其主要衍生系
    2.6 旅大红骨群主要衍生系
    2.7 PB群主要衍生系谱
3 吉林省玉米种质基础及品种推广面积
    3.1 1979~2013年吉林省审定品种亲本中骨干系及其种质基础
    3.2 1979~2013年吉林省审定品种亲本中骨干系衍生系及其种质基础
    3.3 2001~2013年吉林省主要推广玉米品种
    3.4 2011~2013年吉林省主要推广玉米品种
4 结论与讨论

(9)基于SSR荧光标记的吉单系列玉米品种遗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材料
    1.2 SSR引物
    1.3试验方法
        1.3.1 DNA的提取
        1.3.2 PCR扩增
        1.3.3扩增产物的变性和荧光检测
    1.4数据分析方法
        1.4.1数据读取
        1.4.2遗传参数分析
        1.4.3遗传距离聚类分析
        1.4.4主成分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 65份玉米自交系的SSR标记
    2.2 65份玉米自交系的遗传距离和聚类分析
    2.3 65份玉米自交系的主成分分析
    2.4玉米育成品种的种质基础与杂种优势模式
3讨论
    3.1关于SSR荧光标记分析
    3.2欧洲Volga种质的地位和应用
    3.3吉单系列玉米品种的遗传基础
4结论

(10)玉米DH育种关键技术及DH系遗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单倍体的产生
    1.2 单倍体加倍
    1.3 单倍体鉴定
    1.4 配合力测定
    1.5 单倍体育种实践应用
    1.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诱导系改良效果的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3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种植方式对成活率及授粉成功率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3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玉米DH系的遗传研究
    4.1 材料及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3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四、玉米自交系丹598的选育与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旅大红骨玉米种质基础及骨干系的创制与应用[J]. 丰光,王孝杰,鲁宝良,高洪敏,杨辉,杨海龙,王亮,鲁俊田,付俊. 辽宁农业科学, 2021(06)
  • [2]Iodent玉米种质改良旅大红骨选系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利用研究[J]. 鲁俊田,任丽丽,赵洪绪,吕春波,曲江波,刘忠杰,王亮,丰光,孙九超. 玉米科学, 2020(06)
  • [3]新型玉米杂交种豫单112主要农艺性状的研究[D]. 毛熙岚. 河南农业大学, 2019(04)
  • [4]玉米自交系丹717及改良系的配合力分析[J]. 丰光,刘波. 江苏农业科学, 2018(08)
  • [5]玉米灰斑病抗性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与连锁分析[D]. 张华. 四川农业大学, 2017(03)
  • [6]玉米抗倒伏性遗传研究及杂种优势分析[D]. 徐新. 吉林农业大学, 2017(02)
  • [7]2005~2015年丹玉系列种质基础综合分析与评价[J]. 赵文媛,鲁宝良,关国志,时俊光,佟淑艳. 玉米科学, 2017(02)
  • [8]吉林省玉米种质基础及2001~2013年品种推广分析[J]. 李春雷,王敏,孟令聪,吕庆雪,李洋,宁恰. 玉米科学, 2016(05)
  • [9]基于SSR荧光标记的吉单系列玉米品种遗传分析[J]. 刘文国,张志军,赵万庆,杨伟光,路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10)
  • [10]玉米DH育种关键技术及DH系遗传研究[D]. 孙贵星. 吉林农业大学, 2016(02)

标签:;  ;  ;  

玉米自交系丹598的选育与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