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对初级班学生语段表达能力的培养(论文文献综述)
王妙茹[1](2021)在《对外汉语初级口语成段表达研究》文中认为
郑永彬[2](2021)在《基于新HSK四级阅读排序题的分析及教学 ——以阿雷基帕圣玛利亚天主教大学孔子学院为例》文中研究指明
贾江慧[3](2021)在《留学生初级班综合课“语言伙伴+小班辅导”模式教学案例 ——以河北师范大学为例》文中认为“语言伙伴+小班辅导”是河北师范大学留学生汉语课后辅导的一种模式。该模式开展的主要目的有两点:一是让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中国学生参与到规范化的语言训练中,担任辅导教师,提升汉语教学能力;二是针对留学生汉语学习中的薄弱点进行强化练习,提升学生的汉语水平。在本文中,笔者将“语言伙伴”与“课外辅导”结合起来,以河北师范大学国际交流学院初级班留学生为辅导对象,采用“小班”的形式对其展开辅导,辅导内容是综合课知识点。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笔者共参与了两期辅导。在辅导过程中,不仅留学生的汉语水平得到明显提升,而且辅导教师也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由此可见,该辅导模式的实施能够使中国学生与留学生实现互利共赢,有一定的实践价值。故笔者以此为出发点,详细介绍了“语言伙伴+小班辅导”这一模式,并对该模式展开案例分析。最后,通过访谈法与问卷调查法考察实施效果,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第一章是“语言伙伴+小班辅导”模式设计的具体介绍。首先是“语言伙伴+小班辅导”的详细介绍,包括预期目标、辅导原则、辅导内容、辅导方法与模式特点。其次阐述了该模式的四个理论依据,分别是语言输入假说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控制式操练教学法。随后,笔者又分别对硬件设施、指导教师、辅导者与留学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最后是模式的评价方法。第二章是案例展示,包括“语言伙伴+小班辅导”模式的实施过程、案例展示与案例反思三节内容。第一节从课前准备、辅导环节、课后反馈出发,介绍该模式的实施过程。第二节案例展示部分将综合课的教案与本模式的教案进行对比,突出辅导课教案的特点,并对教案设计做出具体说明,包括设计依据、指导教师建议、辅导中采用的操练方法、操练的注意事项等。第三节是对案例设计的一些反思。第三章是对“语言伙伴+小班辅导”实施效果的调查与分析,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第一节对分别对学生访谈结果和辅导教师问卷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第二节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指出该模式存在的问题,建议在“语言伙伴+小班辅导”的开展过程中,应加强对辅导教师综合能力的培养,强化任课教师与辅导教师之间的沟通协作,将辅导教师的表现与实践综合测评相结合,建立留学生考勤评分制。同时,辅导教师自己也要不断积累专业知识与技能,重视备课环节,适当增加文化内容的辅导。
杨楠[4](2021)在《BOPPPS模式在中级汉语听说课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BOPPPS模式是起源于北美的一种教学模式,以有效教学着称,目前在我国高等教育多学科的应用实践中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笔者在观摩中级汉语听说课时发现,学习者学习兴趣不强、课堂互动欠缺等问题,阻碍了中级汉语听说课教学效率的提高。笔者思考如果将BOPPPS模式应用于中级汉语听说课,能否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学习者学习兴趣不强、课堂互动欠缺等问题,从而提高中级汉语听说课的教学效率。笔者在云南师范大学华文学院实习期间,将BOPPPS模式应用于中级汉语听说课的教学实践中,以2018级国际经济与贸易A班和B班的47名学习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成绩测试、问卷调查、听课专家评价等方式,测评BOPPPS模式在提高中级汉语听说课教学效率方面的作用。经过一学期的实践,证明了BOPPPS模式能够有效提高中级汉语听说课的教学效率,特别在提高学习者学习兴趣、促进学习者课堂参与等方面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本文首次将BOPPPS模式应用于对外汉语中级听说课的教学中,多维度证明了BOPPPS模式能够有效提高中级汉语听说课的教学效率。但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研究样本的数量受留学生班级的特殊性限制,样本数量不够饱满。
熊小涵[5](2021)在《初级汉语学习者口语成段表达能力培养行动研究 ——以北京某校国际部初级班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成段表达能力是口头表达能力的一项重要技能,也是口语教学的目标之一。“一带一路”背景下,“汉语热”持续升温,来华留学生规模持续扩大,留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成为学界关注的研究课题。笔者于2019年9月-2019年12月在北京求实学校进行了为期四个月的教学实习。教学中我们发现,初级水平汉语学习者的口语成段表达能力非常薄弱。因此,笔者决定探索培养初级汉语学习者口语成段表达能力的途径和方法。本文采用行动研究法,辅以访谈法和课堂观察法,通过两轮行动研究,从结构模式和思维模式两个角度,运用11种训练方法培养学生的口语成段表达能力,并为新手教师提出一些有效的教学建议。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是选题缘由、研究意义、研究动态和研究方法;第二章对教材、教师、学习者进行前端分析并介绍两轮行动研究的教学计划和安排;第三章是第一轮行动研究。主要从结构模式和思维模式,通过“衔接手段”和“中心句意识”实施成段表达训练教学,并对行动实施进行反思和总结;第四章是第二轮行动研究。在第一轮行动研究的基础上改进教学,从“连接成分”和“培养汉语思维”角度进行成段表达能力训练,并反思和总结;第五章为对初级阶段成段表达训练的思考和建议。通过两轮行动研究,学生的口语成段表达能力有了大幅提高,初步具备中心句意识,句际衔接手段使用频率增加且偏误减少,成段表达的连贯性和逻辑性增强。教学实践证明,框架式、扩展式、复述式和交际式成段表达训练方法是培养初级水平留学生口语成段表达能力的有效方式。
周曼[6](2021)在《中高级留学生不同语体汉语话语标记使用情况研究》文中认为话语标记对话语的构建和整体连贯有重要意义,留学生在日常口语会话中,会不同程度地使用话语标记,不同语体下话语标记的使用功能不同。本文通过收集中高级留学生的口语录音,对留学生在对话体和独白体这两种语体下的话语标记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探究话语标记和汉语口语水平之间的关系。全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章是绪论,介绍选题缘由及研究目的、研究现状、相关理论及研究方法、相关概念、语料来源及转写符号。第二章将留学生的话语标记使用功能分为话语组织功能、言语行为功能、元语用功能,两种语体使用功能相同的是话语组织功能和元语用功能,言语行为功能不同。两种语体的使用频率均为元语言功能>言语行为功能>话语组织功能,独白体三大功能的使用总频率均高于对话体。两种语体话语标记使用频率较高的都是“呃”“嗯”“但是”“然后”“所以”,此外独白体中“那”使用频率也较高。第三章从多功能性和偏误情况两方面对留学生话语标记的使用特点进行分析。话语标记的功能具有多样性,但有一定的使用倾向:“呃”“嗯”的主要使用功能是元语用功能中的填充功能和言语行为功能中的延续功能,“但是”是话语组织功能中的开启话题和言语行为功能中的连接功能、延续功能,“然后”是话语组织功能中的延续话题和言语行为中的话轮、话题延续,“所以”是话语组织功能中的延续话题。三大偏误类型的偏误率都是误代>误加>杂糅,偏误原因是语际偏误、语内偏误和认知偏误。使用频率越高的功能和话语标记,偏误率越高。第四章分析话语标记使用情况与口语水平的关系。随着汉语水平的提高,只有对话体的话语组织功能使用频率下降,“那个”和“可是”的使用频率变多。填充标记使用过多会影响口语流利性,对判断中级水平学生的口语能力影响最大。第五章结合留学生的话语标记使用情况,从教材编写和课堂教学两点进行思考,提出应在教材中加入话语标记的相关内容,并在教学中给学生树立恰当使用话语标记的意识。最后一章是结语,总结全文并提出本文的不足之处。
马欣悦[7](2021)在《对外汉语高级口语课互动式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互动式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它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知识灌输的模式,将“教”与“学”、“讲”与“练”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课题教学的效果。高级口语课则是对外汉语教学课程体系中的一门主干课程,无论从教学目的,还是从教学内容来讲,都更适合于互动式教学的应用。因此,从实际教学需要出发,深入研究对外汉语高级口语课的互动教学就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课堂观察法等,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审视对外汉语高级口语课的互动教学,力图发现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建议,以进一步提高对外汉语高级口语课的教学效果。全文论述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论述选题的意义、相关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等。第二部分从理论的层面论述在对外汉语高级口语课教学中采用互动式教学的必要性、重要性及基本形式。第三部分从实践的层面展开问卷调查和课堂观察,有的放矢地指出了当前对外汉语高级口语课互动式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学生方面的互动积极性不强、互动表达内容过于简单等;教师方面的互动指令语有效性较低、互动模式较单一、互动节奏较松散、互动难度与实际不符等。第四部分针对上述问题,具体提出了积极创设互动教学情境、增强互动指令的有效性、合理把握互动节奏、灵活运用多种互动形式、合理控制互动任务难度等教学建议。第五部分是结语,总结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袁红侠[8](2021)在《新HSK六级写作语篇偏误及教学对策研究》文中认为本文语料主要来源于兰州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汉语言专业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本科生、伊朗德黑兰孔子学院中文专业的学生、泰国岱密中学孔子课堂具有较高汉语水平的高中生、其他一些具有新HSK五级及以上水平的留学生,并结合高级汉语写作教学及新HSK六级书写考查要求分析学生的语篇偏误类型及原因,并给出具体的教学对策。本篇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介绍了选题缘由、研究价值、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的重难点。毫无疑问,新HSK六级写作属于高级写作范畴,为了更好地将六级考试与高级写作教学联系起来,第二章从两个部分进行分析,一是对汉语高级写作的培养目标、教学原则、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概述,二是对新HSK六级写作的考查形式、考查难度、评分标准分析概述,并选取了15套真题从字数、体裁、题材、叙述顺序、叙事后的说理、人物数量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能在高级写作的视角下备考新HSK六级书写部分,使学生既能通过六级考试又能提高写作水平。第三章则是对所收集来的169篇语料进行语篇偏误分析,主要包括语篇知识偏误以及语篇其他偏误两个部分。其中语篇知识偏误是本部分研究的重点,对于该部分的分析是从三个方面来进行的:首先,从交际意图、语篇事件、语段、语体风格来分析语篇内容偏误;其次,从标题和段落安排两方面来分析语篇结构偏误;最后从连接、省略、词汇衔接、替代、主位结构五个方面来分析语篇语言偏误。汉字、词语、句式等内容虽然是基础阶段的教学重点,但由于使用频率高,在六级写作中依然存在较多问题,且对语篇的连贯表达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本部分还简要分析了汉字、词语、语序、时体、句式、标点符号的偏误。第四章主要是对语篇问题做数据统计和原因分析,首先是统计各类偏误的数量以及所占比重,并得出下列结论:语篇知识偏误与语篇其他偏误占比存在较大差异;在语篇知识层面宏观偏误占比高于微观层面;语篇语言偏误中各类偏误占比差异较大;语篇其他偏误中词语、汉字偏误占比较高等结论。接着从汉外语言差异,教师、教材、课程,母语和目的语的影响以及书写题型四个方面分析语篇偏误的成因。第五章则是在高级写作的视角下,根据语篇偏误类型及成因从六级考查要求、教学内容、练习、评估方式等方面提出了重视学生缩写考查能力的培养,从阅读速度、阅读理解能力、短时记忆力、概括能力、表达能力、汉字书写能力六个方面进行训练;加强写作教学引导,包括增加学生对语篇知识的学习,从而加强学生的语篇意识,以及教学内容上采取“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循序渐进的语言渗透模式;重视语篇练习,包括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语篇练习以及开展针对性地训练两个方面;重视缩写的规范性,包括缩写格式和书写的规范性;采用综合性的评估方式等教学建议,以期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并满足通过HSK六级考试的现实需求。除此,还对笔者所上过的一次六级写作辅导课程进行概述和课后反思。结语部分梳理本篇论文的研究思路、结论以及不足。
陈玮琪[9](2020)在《泰国初级汉语语段写作教学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外汉语教学中,写作技能教学是最难的一环,常常受到忽视。虽然如此,我们还必须意识到写作教学对促进学生汉语水平的提高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目前,对外汉语写作的相关研究数量较少,研究对象更多针对的是中、高级汉语学习者,初级阶段的写作教学研究比较薄弱。初级阶段的写作教学与训练必须使用一种介于句子和篇章之间的形式进行。语段就是这样一种过渡的形式,它只有一个话题中心,适合初级阶段汉语学习者进行写作训练。论文借助在泰国高中汉语专业班教学的机会,把语段写作作为初级汉语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希望通过初级语段写作教学的实践研究能对在泰国开展此类教学的教师提供参考与帮助。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选题原因、研究价值、研究方法和内容以及研究的创新点,并梳理了相关文献。第二部分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调查对象为在泰汉语教师志愿者,调查内容为泰国写作教学情况,通过调查发现泰国目前写作教学现状令人堪忧。第三部分首先介绍了教学实践的背景;接着分析了教学实践的可行性;最后对学生的学习需求做了简单的调查。第四部分是论文的重点,在前面分析结果的基础上,这一部分详细描述了自我介绍、外貌描写、制作青木瓜沙拉三个主题的教学案例,每个案例都配有授课教师观察课堂写下的反思,以及学生的作业展示,并总结了每个案例中教学实施的优缺点;最后,通过学生对课堂的评价以及学生的作业情况分析,对教学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第五部分为结论,在实践、考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在泰国针对汉语初级学习者进行语段写作教学的6项教学建议,反思了研究的3点不足并给出相应的改进策略,希望能为在泰国进行汉语教学的教师提供一些有关写作教学的新思路。
王子怡[10](2020)在《初级汉语学习者口语语篇能力培养研究 ——以韩国世翰大学初级汉语学习者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对外汉语学界关于语篇的探讨研究如火如荼,其中包括结合具体教学实践对语篇本体再阐述、结合语料对语篇偏误归纳总结等,尤其针对中高级汉语学习者的语篇研究成果不胜枚举。相比之下,对初级阶段汉语学习者的语篇能力培养研究却较为稀少。本文以韩国世翰大学唐津校区初级汉语学习者为研究对象,在“语言即语篇”语言观指导下,根据黄国文先生对“语篇”界定及语篇衔接理论,对初级汉语学习者口语语篇能力培养进行教学实验研究。本文首先通过对语篇及相关理论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归纳,并将本文所探讨的初级汉语学习者口语语篇能力进行解释说明;其次采用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并利用SPSS22对影响初级汉语学习者语篇能力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然后基于影响因素,对初级汉语学习者口语语篇能力培养方式进行探讨;最后通过一学期教学实验的实施以及对学生期末话题口语考试语料的分析,证明实验班学生口语语篇能力得到了显着提高。本文认为影响初级汉语学习者口语语篇能力的因素包括教材、教师和学习者因素等,调查显示教材是三者中最具影响力的因素。本着培养学习者口语语篇能力的原则,在教材原有练习的基础上改变练习处理方式,丰富练习形式,增加练习内容;教师在树立语篇意识的同时,真正做到引导学生将课堂所学恰当地运用于实际生活。教学实验结果表明,以上教学设计取得显着效果,学生口语语篇能力普遍得到提高。
二、浅谈对初级班学生语段表达能力的培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对初级班学生语段表达能力的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3)留学生初级班综合课“语言伙伴+小班辅导”模式教学案例 ——以河北师范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第二节 选题价值 |
第三节 研究现状综述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语言伙伴+小班辅导”模式设计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语言伙伴+小班辅导”模式 |
二、“语言伙伴+小班辅导”模式与“语言伙伴”的差异 |
三、“语言伙伴+小班辅导”模式与“课外辅导”的差异 |
四、“语言伙伴+小班辅导”模式与“小班教学”的差异 |
第二节 模式介绍 |
一、预期目标 |
二、辅导原则 |
三、辅导内容 |
四、辅导方法 |
五、模式特点 |
六、模式评价 |
第三节 理论基础 |
一、语言输入假说理论 |
二、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
三、认知学习理论 |
四、控制式操练教学法 |
第四节 实施要求 |
一、对硬件设施的要求 |
二、对指导教师的要求 |
三、对辅导者的要求 |
四、对留学生的要求 |
第二章 “语言伙伴+小班辅导”模式实施案例 |
第一节 实施过程 |
一、课前准备 |
二、课后辅导 |
第二节 “语言伙伴+小班辅导”案例展示 |
一、案例设计 |
二、案例分析 |
三、综合课与辅导课教案设计对比 |
四、综合课与辅导课教学特点对比 |
第三节 案例自我反思 |
一、案例的优点 |
二、案例的不足 |
第三章 “语言伙伴+小班辅导”模式实施效果调查与反思 |
第一节 “语言伙伴+小班辅导”模式实施效果调查 |
一、留学生访谈结果分析 |
二、辅导教师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第二节 存在的问题 |
一、内容设置方面 |
二、教师问题方面 |
三、学生方面 |
第三节 改进建议 |
一、模式开展 |
二、辅导教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4)BOPPPS模式在中级汉语听说课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节 BOPPPS模式及其应用的相关理论 |
一、BOPPPS模式历史背景 |
二、BOPPPS模式特点 |
三、BOPPPS模式相关理论基础 |
第二章 BOPPPS模式应用于中级汉语听说课的课程规划 |
第一节 中级汉语听说课课程分析 |
一、中级汉语听说课课程目标 |
二、中级汉语听说课特点 |
三、中级汉语听说课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BOPPPS模式应用于中级汉语听说课的教学设计 |
一、授课背景 |
二、教学流程设计 |
第三章 BOPPPS模式在中级汉语听说课中的教学实验与分析 |
第一节 实验班的选取 |
一、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二、学习者学习情况分析 |
三、选定实验对象 |
第二节 实验数据分析 |
一、学生成绩整理分析 |
二、学生问卷整理分析 |
三、学习者课后自评表 |
四、听课教师教学评价 |
五、授课教师反思总结 |
第四章 BOPPPS模式应用于中级汉语听说课相关问题思考 |
第一节 BOPPPS模式应用于中级汉语听说课的教学建议 |
一、 课前明确学习目标 |
二、突出“教”与“学”双向互动 |
三、注重激发学习者学习兴趣 |
四、加强完善监督机制 |
第二节 BOPPPS模式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
一、重视教学目标的确定 |
二、重视学习者的主动参与 |
三、重视六大环节的灵活配置 |
四、重视课堂总结与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专着、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
二、期刊文章 |
附录 |
附录 A 中级汉语听说课问卷调查 |
附录 B 课堂教学测评表 |
附录 C 学生课后自评表 |
附录 D |
附录 E 云南师范大学 2019 — 2020 学年上学期统一考试 |
致谢 |
(5)初级汉语学习者口语成段表达能力培养行动研究 ——以北京某校国际部初级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动态 |
一、对外汉语初级口语课教学的相关研究 |
二、行动研究的相关研究 |
三、成段表达的相关研究 |
四、高中生学习行为的相关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行动研究法 |
二、课堂观察法 |
三、访谈法 |
第二章 前端分析 |
第一节 教材分析 |
第二节 教师分析 |
第三节 学习者分析 |
一、学习者的基本情况 |
二、学习者的学习风格 |
三、学习者的汉语水平 |
第四节 发现问题及教学计划 |
第三章 第一轮行动研究 |
第一节 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 |
一、提出问题 |
二、分析问题 |
第二节 行动计划的制定 |
第三节 行动计划的实施 |
一、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二、第二课时教学实施 |
三、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
四、第三课时教学实施 |
五、第四课时教学设计 |
六、第四课时教学实施 |
第四节 行动计划的反思 |
一、教学的成功之处 |
二、教学的不足之处和改进方向 |
第五节 第一轮行动研究测试与分析 |
一、第一次口语水平测试结果 |
二、第一次口语水平测试分析 |
第四章 第二轮行动研究 |
第一节 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 |
一、提出问题 |
二、分析问题 |
第二节 行动计划的制定 |
第三节 行动计划的实施 |
一、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二、第二课时教学实施 |
三、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
四、第三课时教学实施 |
五、第四课时教学设计 |
六、第四课时教学实施 |
第四节 行动计划的反思 |
一、教学的成功之处 |
二、教学的不足之处及改进方向 |
第五节 第二次口语水平测试 |
一、第二次口语水平测试结果 |
二、第二次口语水平测试分析 |
第五章 对初级阶段成段表达训练的建议 |
第一节 针对来华高中生成段表达训练的教学策略 |
一、从结构和思维两方面进行成段表达训练 |
二、应强化中心句意识教学 |
三、适当引进文化因素培养学习者汉语思维 |
四、注重教学设计的交际性 |
五、注重教学内容的可理解性输入 |
六、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
七、有效利用结构框架法进行成段表达训练 |
八、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
九、及时对学生成段表达进行反馈 |
十、合理布置作业 |
第二节 新手汉语教师提高成段表达训练教学技能的教学建议 |
一、新手教师经验不足,应提前做好课前准备 |
二、新手教师要循序渐进培养学生成段表达能力 |
三、新手教师要把控课堂教学节奏 |
四、新手教师应有效使用教学评价 |
五、新手教师要重视课后反思 |
六、新手教师要学会自我调节 |
第三节 本次行动研究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口语水平测试评分参考标准 |
附录二: 初级班期中口语水平测试试卷 |
附录三: 初级班期末口语水平测试试卷 |
致谢 |
(6)中高级留学生不同语体汉语话语标记使用情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及研究目的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目的 |
1.2 研究现状 |
1.2.1 语体研究现状 |
1.2.2 话语标记研究现状 |
1.2.3 留学生话语标记使用情况研究现状 |
1.3 相关理论、概念解释及研究方法 |
1.3.1 相关理论 |
1.3.2 相关概念解释 |
1.3.3 研究方法 |
1.4 语料来源及转写符号 |
1.4.1 语料来源 |
1.4.2 转写符号 |
2 中高级留学生不同语体话语标记使用功能 |
2.1 话语标记使用功能分类 |
2.1.1 话语组织功能 |
2.1.2 言语行为功能 |
2.1.3 元语用功能 |
2.2 功能使用数量和频率 |
2.2.1 对话体使用数量和频率 |
2.2.2 独白体使用数量和频率 |
2.2.3 对比分析 |
2.3 小结 |
3 中高级留学生不同语体话语标记使用特点分析 |
3.1 话语标记多功能性 |
3.1.1 多功能性话语标记使用频数 |
3.1.2 典型性话语标记对比分析 |
3.2 偏误分析 |
3.2.1 总体偏误情况 |
3.2.2 偏误类型 |
3.2.3 偏误成因探析 |
3.3 小结 |
4 话语标记使用情况与留学生汉语口语能力 |
4.1 不同阶段留学生话语标记使用情况 |
4.1.1 使用功能数据对比 |
4.1.2 典型性学生个案分析 |
4.2 不同阶段留学生话语标记使用偏好 |
4.3 小结 |
5 对话语标记教学的相关思考 |
5.1 对口语教材话语标记编排的思考 |
5.1.1 口语教材现状 |
5.1.2 对口语教材的建议 |
5.2 对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思考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对外汉语高级口语课互动式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一)互动式教学模式研究 |
(二)对外汉语互动式教学研究 |
(三)对外汉语口语互动式教学研究 |
三、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课堂观察法 |
第一章 对外汉语高级口语课互动式教学理论概述 |
第一节 对外汉语高级口语课互动式教学的理论依据 |
一、输入假说 |
二、输出假说 |
三、互动假说 |
第二节 对外汉语高级口语课互动式教学的重要性 |
一、符合高级口语的教学目的 |
二、适合高级口语的教学内容 |
第三节 对外汉语高级口语课互动式教学的基本形式 |
一、根据互动对象划分 |
二、根据互动形式划分 |
第二章 对外汉语高级口语课互动式教学现状调查及分析 |
第一节 对外汉语高级口语课互动式教学现状调查 |
一、问卷调查对象 |
二、问卷调查设计 |
三、问卷调查结果统计 |
第二节 对外汉语高级口语课互动式教学课堂观察 |
一、课堂观察对象及步骤 |
二、课堂观察结果统计 |
第三节 对外汉语高级口语课互动式教学存在的问题 |
一、学生方面 |
二、教师方面 |
第三章 提升外汉语高级口语课互动式教学效果的建议 |
第一节 积极创设互动教学情境 |
一、创设真实性情境 |
二、创设趣味性情境 |
三、创设便于互动的情境 |
第二节 增强互动指令的有效性 |
一、提升指令的交际性 |
二、调整指令形式 |
三、明确指令描述 |
第三节 合理把握互动节奏 |
一、控制互动时长 |
二、把握学生情绪 |
第四节 灵活运用多种互动形式 |
一、依据教学内容选择互动形式 |
二、动态调整互动形式 |
第五节 合理控制互动任务难度 |
一、合理控制任务描述的复杂性 |
二、科学地分层次拆分互动任务 |
三、适当增加教师互动参与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8)新HSK六级写作语篇偏误及教学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与选题价值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步骤和研究方法 |
1.4 研究重点和难点 |
第二章 汉语高级写作及新HSK六级写作概述 |
2.1 汉语高级写作概述 |
2.1.1 汉语高级写作培养目标 |
2.1.2 汉语高级写作教学原则 |
2.1.3 汉语高级写作教学内容 |
2.2 新HSK六级写作概述 |
2.2.1 新HSK六级写作考查形式 |
2.2.2 新HSK六级写作难度分析 |
2.2.3 新HSK六级写作基本要求及评分标准 |
2.2.4 新HSK六级写作真题分析 |
第三章 新HSK六级写作语篇偏误描述 |
3.1 宏观语篇偏误分析 |
3.1.1 语篇内容偏误 |
3.1.2 语篇结构偏误 |
3.2 微观语篇偏误分析 |
3.2.1 连接偏误 |
3.2.2 省略偏误 |
3.2.3 词汇衔接偏误 |
3.2.4 替代偏误 |
3.2.5 主位结构偏误 |
3.3 语篇其他偏误 |
第四章 新HSK六级写作语篇偏误统计与分析 |
4.1 语篇偏误统计 |
4.2 语篇偏误原因分析 |
4.2.1 汉外语言差异的影响 |
4.2.2 教师、教材、课程的影响 |
4.2.3 母语和目的语的影响 |
4.2.4 写作题型的影响 |
第五章 新HSK六级写作语篇教学对策 |
5.1 重视缩写考查能力的培养 |
5.1.1 阅读速度的训练 |
5.1.2 阅读理解能力的训练 |
5.1.3 短时记忆力的训练 |
5.1.4 概括能力的训练 |
5.1.5 表达能力的训练 |
5.1.6 汉字书写能力训练 |
5.2 加强写作教学引导 |
5.2.1 加强学生对语篇知识的学习 |
5.2.2 教学内容上“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 |
5.3 重视语篇练习 |
5.3.1 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语篇练习 |
5.3.2 进行针对性地练习 |
5.4 重视缩写的规范性 |
5.4.1 重视缩写格式的规范性 |
5.4.2 重视书写的规范性 |
5.5 采用综合性的评估方式 |
5.6 六级辅导课程概况及教后反思 |
5.6.1 六级写作课程概况 |
5.6.2 教后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泰国初级汉语语段写作教学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原因 |
1.2 选题的研究价值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1.5 文献综述 |
2 泰国汉语写作教学现状分析 |
2.1 问卷设计 |
2.2 志愿者及其任教学校情况分析 |
2.3 泰国写作技能教学现状及问题分析 |
2.4 小结 |
3 语段写作教学实践概述及学生的学习需求分析 |
3.1 语段写作教学背景介绍 |
3.1.1 任教学校基本情况 |
3.1.2 任教学校汉语教学情况 |
3.2 语段写作教学可行性分析 |
3.2.1 汉语语段写作教学符合泰国教育部大纲要求 |
3.2.2 汉语语段写作教学适合学习者汉语水平和写作能力 |
3.2.3 汉语语段写作教学有课时保障 |
3.3 学生对写作教学的需求分析 |
3.3.1 问卷设计与发放 |
3.3.2 问卷结果分析 |
3.3.3 小结 |
4 初级汉语语段写作教学设计与实践 |
4.1 语段写作教学设计与实践之一——自我介绍 |
4.2 语段写作教学设计与实践之二——外貌描写 |
4.3 语段写作教学设计与实践之三——《青木瓜沙拉的做法》 |
4.4 教学效果分析 |
4.4.1 学生写作课教学评价问卷分析 |
4.4.2 学生作业分析 |
5 泰国初级汉语语段写作教学实践思考 |
5.1 对开展初级汉语语段教学的建议 |
5.2 研究存在的不足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泰国汉语教师志愿者初级阶段汉语写作技能教学情况调查 |
附录B 多康泰中学实践班学生汉语写作教学需求调查 |
附录C 学生写作课教学评价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初级汉语学习者口语语篇能力培养研究 ——以韩国世翰大学初级汉语学习者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对象和内容 |
第三节 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
第二章 语篇及语篇能力概说 |
第一节 语篇界定 |
一、国外语篇界定 |
二、国内语篇界定 |
第二节 语篇能力 |
一、语篇能力界定 |
二、汉语学习者语篇能力界定 |
第三节 初级汉语学习者口语语篇能力的培养 |
一、关于初级汉语学习者口语语篇能力的分析 |
二、初级汉语学习者口语语篇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
三、初级汉语学习者口语语篇能力培养的可行性 |
第三章 基于调查问卷的初级汉语学习者口语语篇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调查问卷设计和信度 |
第二节 本调查研究对象及过程 |
第三节 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分析 |
一、基本信息统计 |
二、描述性分析 |
三、性别对调查结果的影响 |
四、教材内容和练习对教材满意度的影响 |
五、教材、教师讲义和其他情况对语篇能力的影响 |
第四章 基于影响因素的口语语篇能力培养分析 |
第一节 教材因素 |
一、语篇教学内容统计标准及示例 |
二、语篇培养练习统计标准及示例 |
三、统计分析 |
第二节 教师因素 |
1.教师缺乏语篇意识 |
2.教师过分忠于教材 |
第三节 学习者因素 |
1.母语因素 |
2.学习策略因素 |
第五章 初级汉语学习者口语语篇能力培养教学实验 |
第一节 教学实验前的语料分析 |
一、语法衔接手段方面 |
二、逻辑联系语方面 |
三、语篇词汇方面 |
第二节 教学实验的设计与实施 |
一、教材方面的改进设计 |
二、教师方面的改进设计 |
第三节 基于语料的教学实验效果分析 |
一、语法衔接方面 |
二、逻辑联系语方面 |
三、谋篇布局方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浅谈对初级班学生语段表达能力的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 [1]对外汉语初级口语成段表达研究[D]. 王妙茹. 兰州交通大学, 2021
- [2]基于新HSK四级阅读排序题的分析及教学 ——以阿雷基帕圣玛利亚天主教大学孔子学院为例[D]. 郑永彬.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1
- [3]留学生初级班综合课“语言伙伴+小班辅导”模式教学案例 ——以河北师范大学为例[D]. 贾江慧. 河北师范大学, 2021(02)
- [4]BOPPPS模式在中级汉语听说课中的应用研究[D]. 杨楠.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5]初级汉语学习者口语成段表达能力培养行动研究 ——以北京某校国际部初级班为例[D]. 熊小涵. 中央民族大学, 2021
- [6]中高级留学生不同语体汉语话语标记使用情况研究[D]. 周曼.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7]对外汉语高级口语课互动式教学研究[D]. 马欣悦. 沈阳师范大学, 2021(02)
- [8]新HSK六级写作语篇偏误及教学对策研究[D]. 袁红侠. 兰州大学, 2021(02)
- [9]泰国初级汉语语段写作教学实践研究[D]. 陈玮琪.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10]初级汉语学习者口语语篇能力培养研究 ——以韩国世翰大学初级汉语学习者为例[D]. 王子怡. 青岛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