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配方治疗巧克力囊肿

自制配方治疗巧克力囊肿

一、自拟化症方治疗巧克力囊肿(论文文献综述)

王瑶[1](2021)在《行气活血方治疗气滞血瘀型卵巢囊肿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中药行气活血方治疗气滞血瘀型卵巢囊肿的临床效果。通过对患者临床症状、体征、中医证候、卵巢囊肿大小进行治疗前后的对比,进而评估中药方治疗气滞血瘀型卵巢囊肿的有效性,探讨一种治疗气滞血瘀型卵巢囊肿有效方法。方法:本次研究筛选了湖北省中医院花园山院区妇科门诊自2019年01月至2020年12月的气滞血瘀型卵巢囊肿患者60例,按照患者就诊的顺序编号,使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即中药组和对照组即中成药组,两组各30例患者,其中2例治疗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由于自身原因退出本次研究。治疗组治疗方法:30例患者自月经周期的第一天起口服行气活血方,药物组成:桃仁15g、牡丹皮15g、三棱15g、莪术15g、香附15g、枳壳15g、青皮10g、瞿麦10g、王不留行15g、路路通15g、皂角刺15g、橘核10g、荔枝核10g、茯苓15g、麦冬15g,服药方法:月经周期第一天开始服用中药,日一剂,水煎至200ml,煎两次服两次,连续用药3个月。中成药组则内服红金消结胶囊,患者所口服的药物均来自于我院中药房,该药物都为同一批号的药物,生产于云南佑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药物的规格为每粒装0.4g,国药准字Z20026032)。药物的用法从行经第一天开始,一日三次,一次4粒,口服,服药3个月。三个月后,通过观察中药组和中成药组的中医证候以及卵巢囊肿的大小来判定中药方的疗效,并通过SPSS26.0对以上指标来分析运算,以此评估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1.中医证候积分比较:通过对中药治疗组和中成药对照组治疗之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进行比较,治疗组治疗前后之间的比较,对照组治疗前后之间的比较,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组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说明了行气活血方和红金消结胶囊对于降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有作用,且行气活血方的疗效优于红金消结胶囊。2.卵巢囊肿大小情况治疗之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卵巢囊肿均较前缩小,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气活血方与红金消结胶囊在用药期间均能有效缩小卵巢囊肿的大小,且行气活血方的治疗效果优于红金消结胶囊。3.总有效率比较:观察所有患者治疗三个月后的总体疗效,其中治疗组28例,痊愈的2例,显效的11例,有效的10例,无效的5例,总有效率为82.14%;对照组30例,痊愈的0例,显效的5例,有效的12例,无效的13例,总有效率为56.67%。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并且中药方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疗效有统计学意义。4.安全性考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复查血液分析、尿液分析、肝肾功能以及十二导联心电图,均未出现异常指标,也未出现其他的副作用,说明两组药物的安全性较为可观。结论:通过对本次研究的相关评分指标进行统计计算分析,观察行气活血方对比红金消结胶囊治疗气滞血瘀型卵巢囊肿的效果,可得出以下结论:以行气活血法为主治疗气滞血瘀型卵巢囊肿患者,能有效减小卵巢囊肿的大小,且能明显改善患者伴随的中医证候,药物安全。

袁江蓉[2](2021)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腹腔镜术后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中药治疗疗效观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课题观察运用补肾育阴活血方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腹腔镜术后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患者的卵巢功能恢复情况,初步评定自拟补肾育阴活血方对OEC腹腔镜术后DOR的疗效,以望为本病提供一种新的临床医治措施及思路。方法:收集OEC腹腔镜术后DOR患者40例,采用患者自身前后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每天予以患者1剂补肾育阴活血方进行治疗,每剂药分上午和下午2次温热时服用,1个月为1个医治疗程,一共用药6个月即6个疗程。患者治疗结束后的临床综合疗效情况为观察窗口,记录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月经情况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和治疗前后患者血清AMH、FSH、FSH/LH及AFC的数值,以评定中药治疗本病的有效性。结果:1.月经情况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分析:治疗前后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及月经情况评分皆有显着统计学减低(P<0.01),且不同年龄阶段与不同病程的患者治疗后的改善有不同,年龄组内比较:≤28岁组、29-34岁组的患者治疗前后评分改善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35岁组患者治疗前后评分比较有差异(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28岁组与29-34岁组的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8岁组与≥35岁组、29-34岁组与≥35岁组的评分有差异(P<0.05)。病程组内相比:三个年龄组医治前后的评分比较有差异(P<0.05);组间相:<6月组与6月-12月组的评分相比无差异(P>0.05);<6月组与>12月组、6月-12月组与>12月组的评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中医药可改善OEC腹腔镜术后DOR患者卵巢功能,且年龄与月经情况及中医证候改善有一定关系,年龄越小,患者月经不正常的情况与临床症状调理的效果越可观,在术后1年半内运用中药治疗月经情况与中医证候改善效果更佳。2.血清AMH水平比较:患者治疗前后AMH比较有显着统计学增加(P<0.01),且不同年龄层次与不同病程的患者治疗后的改善情况有不同,年龄组内比较:≤28岁组与29-34岁组的患者治疗前后AMH比较有统计学改善(P<0.05),≥35岁组治疗前后AMH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比较:≤28岁组与29-34岁组治疗后的AMH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8岁组、29-34岁组与≥35岁组治疗后的AMH有差异(P<0.05)。病程组内比较:<6月组、6月-12月组的患者治疗前后AMH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12月年龄组患者治疗前后AMH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相比:<6月组与>12月组的AMH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6月组与6月-12月组、6月-12月组与>12月组的AMH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年龄与AMH改善之间有一定联系,对于OEC腹腔镜术后DOR患者的病人应尽早治疗提高AMH水平,特别是在28岁之前调理疗效更佳,在术后1年内予以中药治疗对患者AMH改善效果更好。3.血清FSH和FSH/LH水平相较:治疗后患者血清FSH和FSH/LH均具有统计学差异的改善(P<0.05),且不同年龄阶段与不同病程治疗后的改善具有不同,年龄组内比较:≤28岁组、29-34岁组的患者治疗前后FSH、FSH/LH比较有明显降低(P<0.01),≥35岁组患者治疗前后FSH与FSH/LH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三个年龄组的FSH、FSH/LH改善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病程组内比较:<6月组、6月-12月组的患者治疗前后FSH、FSH/LH比较有统计学降低(P<0.05),>12月组患者治疗前后FSH与FSH/LH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三个病程组的FSH与FSH/LH下降不具有统计学不同(P>0.05)。表明患者在35岁之前,行手术治疗后1年半内特别是术后1年予以中药治疗疗效更好。4.AFC水平比较:治疗后患者AFC较治疗前有显着统计学增加(P<0.01),且不同年龄层次与不同病程的患者治疗后的改善情况有不同,年龄组内比较:≤28岁组、29-34岁组的患者治疗前后AFC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35岁组治疗前后AFC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比较:≤28岁组与29-34岁组的AFC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28岁与≥35岁组、29-34岁组与≥35岁组的AFC有统计学差异(P<0.05)。病程组内比较:<6月组、6月-12月组的患者治疗前后AFC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12月年龄组患者治疗前后AFC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三个病程组的AFC无统计学增加(P>0.05)。表明OEM腹腔镜术后DOR患者在术后1年半内年龄在35岁以前治疗效果更好,特别是在28岁之前调理疗效更佳。总结:经统计学分析,补肾育阴活血方能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腹腔镜术后DOR患者的中医证候及月经不调情况有改善作用,能有效改善患者的AMH水平、性激素水平及基础窦卵泡水平。治疗后本研究总有效率为85.00%,表明治疗OEC腔镜术后DOR患者中医优势明显,能够改善患者卵巢储备功能,且在治疗中没有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及不良事件,安全性可靠,值得临床工作者更深入的认识与应用。

黄紫纯,匡继林,李萍[3](2020)在《匡继林教授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经验》文中指出总结匡继林教授辨治卵巢巧克力囊肿的临床经验。匡教授认为卵巢巧克力囊肿的主要病机是血瘀,治疗上采用活血化瘀、消症散结法,自拟"消症方"口服,结合中药直肠滴入治疗、中医定向透药三联疗法,因需、因证、因时三因制宜,中西医结合治疗,并注意舒畅情志,达到药治与意治并重,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赵晓晓[4](2020)在《子宫腺肌病患者不同年龄段及合并病的用药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基于真实世界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AM)患者临床数据,分析子宫腺肌病患者年龄、合并疾病等发病规律,分析不同年龄段的中药处方用药规律及其合并他病的中药用药特点,并以妇科超声测量结果为疗效评价标准,分析治疗有效患者的中药用药变化特征,为中医药治疗子宫腺肌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建立数据库:收集2012-2017年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妇科门诊及病房就诊的AM患者信息,同时收集妇科彩超室数据库中AM患者影像学信息,整合形成AM患者数据库。2数据提取与分组:(1)从数据库中提取20-55岁患者用药信息,并将其按年龄段进行分组;(2)依据患者超声影像学诊断将患者分为A组:AM单纯合并子宫肌瘤;B组:AM单纯合并盆腔积液;C组:AM单纯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D组:AM单纯合并在位子宫内膜病变。(3)以妇科超声影像学改变作为疗效的评判标准,对比治疗前后子宫体积大小,结合病灶大小的改变,病灶内血流信号的改变等判断疗效,提取治疗有效的患者信息。3数据分析方法:(1)频数统计:运用Microsoft Excel进行基本的频数统计。(2)复杂网络分析:通过Liquorice软件实现。(3)关联规则:利用多尺度骨干网(Multiscale backbone),将置信度设为0.96,得到处方中节点与节点之间配伍的边数。导出节点间的边数并依据关联规则计算两节点间的配伍强度。取支持度10%-20%,置信度>50%,提升度大于1,且数值越高,表明两者之间配伍强度越大。(4)中药RR值分析法:将流行病学RR值运用于中药数据挖掘中,通过对单味中药与疾病的RR值计算,得出治疗某疾病相关性较大的中药从而得出临床治疗该疾病的特色用药。结果:共收集3768例AM患者就诊信息资料,涉及8986个处方392味中药,涵盖中药信息201242条,超声影像学资料4322条。(1)发病特点:子宫腺肌病患者诊次自20岁起逐年升高,至围绝经期逐年下降,30-49岁诊次最高。以合并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积液、在位子宫内膜病变的合并病为主。(2)年龄及合并病分组用药特点:各分组核心处方共同药物为醋香附、当归、川芎、醋延胡索、白芍。20-29岁患者用药以补血药及活血止痛药为主。30到39岁患者用药以补血、理气为主,40到49岁患者以补血药为主。50到55岁患者补气药用量最多,且佐补阴药及固精缩尿止带药。AM单纯合并子宫肌瘤组中药RR值>1.5且使用频次大于平均数的中药有仙鹤草、地榆、马齿苋等;AM单纯合并盆腔积液组为肉桂、丹参、升麻等;AM单纯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组以醋莪术、醋三棱、玄参为主;AM单纯合并子宫内膜病变组以制五味子、淫羊藿、升麻等为主。(3)基于超声信息疗效进行用药分析,收集治疗有效患者65例。中药用药规律结果:中药性味苦甘辛并用,佐酸性药。寒热同调但药性偏凉。药物归经以肝脾为主,肾经次之。核心处方:醋香附、白芍、当归、川芎、牡蛎、醋延胡索、蒲黄、党参、益母草、川牛膝。并统计高频用药及高频配伍药对。结论:(1)子宫腺肌病发病自女性月经初潮至绝经期均可出现,最低年龄在20岁左右。以合并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积液、在位子宫内膜病变为主。(2)AM以瘀血阻滞冲任为基本病机,治疗用药以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为主。本病虚实夹杂,随着年龄的增长,由偏实证转为偏虚证,合并子宫肌瘤者需止血化瘀,合并盆腔积液者可温经散寒祛湿或清热利水祛湿,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者需破血消症散结,合并在为子宫内膜病变者需清热解毒。(3)基于妇科超声结果判定治疗有效的患者多以气血两虚、气滞血瘀为主,治法以补气养血、疏肝理气兼活血化瘀为主。另虚者辨证予健脾补肾、滋阴、温阳,实者辨证予清热解毒、化痰散结。

周雪[5](2020)在《刁军成教授治疗气滞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痛经的临床经验总结》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论文依据导师刁军成教授以妇人多肝郁气滞的理论指导临床,探讨从气滞血瘀论治子宫腺肌病痛经的临床经验总结,为临床治疗子宫腺肌病痛经拓展新思路,新用方。方法:查阅所有文献中关于痛经的章节,并对历代医家论述有关子宫腺肌病的文献进行整理分析;选择门诊跟师时获取的典型病例进行记载、分析、判断疗效,整理刁军成教授有关子宫腺肌病痛经的学术思想及其对此病治疗的临床经验,分析导师刁军成教授对气滞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痛经的治疗思路依据、组方用药特点及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结果:患者素性抑郁或内伤情志、或宫腔操作、或房劳多产等均可导致子宫腺肌病痛经的发生。现代医家大多数认为本病主要的病理基础为“瘀血留滞”,导师学验俱丰,治学严谨,根据临证总结,认为临床上以气滞血瘀最为多见,子宫腺肌病的发病多与肝有关,肝在瘀血形成中有重要作用,治瘀当从肝入手,提出肝郁为本病的致病之本,气滞血瘀为致病之标。治疗上以“疏肝理气、祛瘀止痛”为治则,标本兼顾,以自拟“化症止痛方”为基本方加减运用,在症缓时用一些调理本质的中药,并配合中成药治疗,对于病程较久及症状较重的患者,采用内外合治的诊疗方式,临床疗效确切。结论:导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从而丰富中医临床治疗子宫腺肌病痛经的经验。

李丹阳[6](2020)在《自拟消瘤方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大鼠TNF-α、VEGF、IL-2及PI3K含量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采用现代生物化学技术,通过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Ovarian endometriosis cyst,OEC)模型大鼠血清TNF-α、VEGF、IL-2因子及PI3K蛋白等指标的检测,研究自拟消瘤方对OEC的治疗作用和疗效机制,为该方的进一步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雌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自拟消瘤方低剂量组、自拟消瘤方中剂量组、自拟消瘤方高剂量组、桂枝茯苓丸组。除假手术组行开腹假手术外,其余各组采用自体子宫内膜移植方法建立OEC大鼠模型,持续用药4周,期间观察各组大鼠的一般情况;用药结束后观察并记录各组大鼠的扭体反应情况;观察各组异位病灶的生长情况,并测量体积;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各组异位病灶的病理情况;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TNF-α、VEGF、IL-2含量;免疫组化检测各组大鼠OEC组织中PI3K蛋白含量的表达。结果:1.扭体反应情况:自拟消瘤方低、中、高剂量组、桂枝茯苓丸组扭体反应次数均低于模型组(P<0.05)。自拟消瘤方中剂量组抑制率高于低、高剂量组及桂枝茯苓丸组。2.各组大鼠异位病灶体积:各组大鼠用药前OEC异位病灶体积无统计学差异(P>0.05)。自拟消瘤方低、中、高剂量组以及桂枝茯苓丸组都能缩小OEC异位病灶的体积,与模型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3.血清TNF-α、VEGF、IL-2因子以及PI3K蛋白含量:自拟消瘤方低、中、高剂量组以及桂枝茯苓丸组模型大鼠血清TNF-α、VEGF因子以及PI3K蛋白含量低于模型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自拟消瘤方中、高剂量组、桂枝茯苓丸组血清TNF-α、VEGF因子含量低于自拟消瘤方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高剂量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中、高剂量组TNF-α含量低于桂枝茯苓丸组(P<0.05),而对于VEGF血清因子,中、高剂量组及桂枝茯苓丸组三者之间无差异(P>0.05);自拟消瘤方中、高剂量组、桂枝茯苓丸组PI3K蛋白的含量低于自拟消瘤方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三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自拟消瘤方低、中、高剂量组以及桂枝茯苓丸组模型大鼠血清IL-2含量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高剂量组血清IL-2因子含量高于桂枝茯苓丸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自拟消瘤方对OEC模型大鼠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2.自拟消瘤方通过降低OEC模型大鼠血清中TNF-α、VEGF和升高IL-2的含量来提高机体免疫力、抑制血管生成、诱导细胞凋亡以起到治疗作用;3.自拟消瘤方可以降低OEC模型大鼠异位病灶中PI3K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PI3K信号通路的激活,发挥对OEC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

孙金慧[7](2019)在《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文献计量学研究及用药选穴规律挖掘》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通过对历年来发表的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文献进行数据采集,分析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展、变化态势,深度挖掘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医临床用药、选穴规律。方法:对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CNKI-CAJD)、万方医学网、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 Med)和Pub Med数据库中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文献,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和数据挖掘软件分析纳入文献的外部特征和内部内容,探讨该病的研究现状及临床治疗用药、选穴规律,为今后的临床和科研工作提供参考。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的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文献952篇,文献外部特征分析结果:(1)发文量整体呈增长趋势;(2)发文地区涉及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江苏省以89篇发文量位于第一;(3)共涉及期刊264种,其中《陕西中医》刊载36篇学术论文排名第一。文献内部内容分析结果:(1)该病病因病机主要责之于瘀血阻滞于冲任、胞宫,临床常见证候为气滞血瘀证、肾虚血瘀证、寒凝血瘀证;(2)治则治法以活血化瘀为根本大法,据病因不同,常辅以理气、清热、温经等法;(3)涉及经典方剂56首,主要为活血祛瘀类方如少腹逐瘀汤、血府逐瘀汤、失笑散,补益类方如四物汤、调肝汤;(4)共涉及药物364种,常用口服为当归、赤芍、莪术、桃仁、丹参,常用灌肠药为莪术、三棱、丹参、赤芍、败酱草,常用贴敷药为薄荷、大黄、三棱、莪术、乳香;(5)共涉及穴位43个,常用穴位关元、中极、三阴交、子宫、气海、足三里。结论:(1)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研究整体呈增长的趋势,研究地区较为分散,无显着区域性;(2)该病研究从单一中医治疗逐渐向中西医结合转移,临床常采用中医内、外治法结合西医药物、腹腔镜手术不断地提高疗效、降低复发,近三年的研究热点为“补肾化瘀”,临床常见症状为痛经;(3)现代中医临床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主要责之于瘀血阻滞冲任、胞宫,常见证型为气滞血瘀证、肾虚血瘀证和寒凝血瘀证等。临证治疗在活血化瘀的基础上,根据致病因素的不同兼以理气、止痛,补肾,温经等法,常用经典方为少腹逐瘀汤、血府逐瘀汤、温经汤、失笑散等;(4)口服基本方药为:当归、赤芍、莪术、桃仁、丹参,临证常配伍延胡索、香附、川芎、五灵脂、蒲黄理气止痛,针对症瘕包块常用穿山甲、三棱、水蛭破血消症,补气常用黄芪、茯苓、党参,补血常用熟地黄、白芍、何首乌、桂圆肉、阿胶,补肾常用巴戟天、菟丝子、淫羊藿、肉苁蓉,温经通脉常用肉桂、小茴香、吴茱萸、附子。灌肠药物以莪术、三棱、赤芍、丹参为主配伍败酱草、红藤,皂荚刺,乳香、没药。贴敷药物以莪术、三棱为基础配伍桂枝、薄荷;(5)临证取穴常以关元、中极、气海和三阴交为主穴配子宫、足三里、天枢等穴位到达局部治疗作用。

李冰冰[8](2019)在《温肾暖肝消症方治疗内异症临床疗效及对其纤维化影响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理论梳理:诠释刘雁峰教授对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独特的病机认识和治疗观点。2.观察中药温肾暖肝消症方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的中医证候、痛经、血清CA125和卵巢异位囊肿大小的影响,探讨温肾暖肝消症方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疗效性。3.通过比较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异位囊壁组织、在位内膜和其他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子宫内膜(对照内膜)的组织学特点及分子生物学特征,探究TGF-β1、Smads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致纤维化作用,初步揭示子宫内膜异位症纤维化形成的可能机制。4.研究TGF-β1/Smads通路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病灶纤维化中的作用机制,探讨中药温肾暖肝消症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及其对异位病灶纤维化的影响,寻找温肾暖肝消症方对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纤维化治疗的作用靶点及生物学机制。方法1.从“肾阳虚,肝脉寒伏、瘀结成症”辨析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病机特点,并对温肾暖肝消症法进行阐述,解析温肾暖肝消症方的药对特点和功效。2.以自身前后对照研究方法,收集阳虚寒凝血瘀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35例,给予中药温肾暖肝消症方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VAS评分、痛经症状评分、血清CA125水平、卵巢异位囊肿大小的差异,分析温肾暖肝消症方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的临床疗效。3.收集行腹腔镜手术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20例,取其卵巢异位囊壁组织作为异位囊壁组,其中9例行宫腹联合术者并留取其内膜组织作为在位内膜组;同期行宫腹联合术的其它卵巢良性肿瘤患者9例,取其内膜组织作为对照内膜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三种组织中TGF-β1、p-Smad2/3、Smad7的表达,分析各组表达含量的差异性。4.(1)采用腹腔注射法建立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小鼠,采用HE、Masson染色分析异位病灶组织形态和纤维化情况。(2)将动物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疾病模型组、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西药组,应用Masson染色对比各组小鼠异位病灶纤维化情况,应用Elisa检测法对比各组小鼠血清TGF-β1水平,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q PCR、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空白组和假手术组小鼠子宫、其余各组小鼠异位病灶TGF-β1、Smad2、Smad3、Smad7、ColⅠm RNA和蛋白表达,分析各组表达含量的差异性。结果1.温肾暖肝消症方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临床疗效:(1)中医证候:温肾暖肝消症方可明显改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阳虚寒凝血瘀证候(P<0.01)。(2)痛经:温肾暖肝消症方可明显缓解患者的痛经程度(P<0.01)和相关症状(P<0.01)。(3)血清CA125水平:温肾暖肝消症方可降低患者血清CA125水平(P<0.01)。(4)异位囊肿大小:温肾暖肝消症方治疗后,患者异位囊肿较治疗前减小,但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纤维化机制:(1)纤维化染色:Masson染色后蓝染区域为纤维化,异位囊壁组织可见大量的纤维化沉积,在位内膜组、对照内膜组中增殖期和分泌期内膜,均未见到明显纤维化蓝染。(2)TGF-β1表达:异位囊壁组TGF-β1表达水平最高,但与在位内膜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内模组之间表达有统计学差异性(P<0.01);在位内膜组TGF-β1表达水平高于对照内膜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p-Smad2/3表达结果:异位囊壁组p-Smad2/3表达最高,但与在位内膜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内膜组p-Smad2/3表达最低,与异位囊壁和在位内膜组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4)Smad7表达结果:异位囊壁组Smad7的表达含量最低,与在位内膜组和对照内膜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在位内膜组Smad7的表达含量较对照内膜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温肾暖肝消症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小鼠异位病灶纤维化影响的实验研究:(1)模型建立情况:模型在建模后21天相对稳定,异位病灶可见大量纤维染色,主要分布在间质和肌层,异位病灶存在大量的胶原纤维生成和沉积。(2)异位病灶大小: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和西药组异位病灶较疾病模型组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各干预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3)纤维化程度:空白组与假手术组小鼠子宫纤维化面积比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疾病模型组异位病灶纤维化面积比率与空白组小鼠子宫相比增加(P<0.01),与疾病模型组异位病灶相比,中药高、中剂量组异位病灶纤维化面积比率降低(P<0.05),中药低剂量组和西药组纤维化面积比率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血清TGF-β1水平:假手术组与空白组小鼠相比血清TGF-β1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疾病模型组比空白组小鼠血清TGF-β1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疾病模型组相比,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和西药组小鼠血清TGF-β1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中药各剂量组之间,高剂量组血清TGF-β1水平最低,中药高剂量组与西药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5)TGF-β1/Smads通路:(1)基因表达:假手术组与空白组小鼠子宫TGF-β1、Smad2、Smad3、Smad7、ColⅠm RNA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疾病模型组比空白组小鼠TGF-β1、Smad2、Smad3、ColⅠm RNA表达明显升高(P<0.01),Smad7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疾病模型组相比,中药高剂量组、西药组TGF-β1、ColⅠm RNA水平明显降低(P<0.01),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西药组小鼠异位病灶Smad2、Smad3m RNA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中药高剂量组、西药组小鼠异位病灶Smad7水平明显升高(P<0.01)。(2)蛋白表达:假手术组与空白组小鼠子宫TGF-β1、p-Smad2/3、Smad7、ColⅠ蛋白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疾病模型组比空白组小鼠TGF-β1、Smad2、Smad3、ColⅠ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Smad7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疾病模型组相比,中药高剂量组、西药组小鼠异位病灶TGF-β1、p-Smad2/3水平明显减低(P<0.01),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西药组小鼠异位病灶ColⅠ水平降低(P<0.05,P<0.01),中药高剂量组、西药组小鼠异位病灶Smad7水平升高(P<0.05,P<0.01)。结论1.临床疗效性观察研究结果显示,温肾暖肝消症方可以有效改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阳虚寒凝血瘀证候、减轻痛经程度、降低血清CA125水平,缩减异位囊肿的大小,防止其进展,临床疗效肯定。2.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纤维化机制研究结果显示,TGF-β1、p-Smad2/3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存在高表达,其可能通过促进纤维母细胞增生、胶原蛋白的沉积从而导致内异症纤维化的形成,而Smad7作为抑制因子,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表达降低,则对Smad介导得TGF-β1致纤维化的抑制作用减弱,也促使了子宫内膜异位症纤维化的进展。3.实验研究结果显示,温肾暖肝消症方可减缓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小鼠异位病灶的生长,抑制异位病灶纤维化形成,这可能与其干预TGF-β1/Smads通路,从而影响异位病灶纤维化形成和进展,来发挥“消症”作用。

樊聪俐[9](2019)在《基于数据挖掘方法对妇科名家治疗症瘕用药规律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方法,总结妇科名家治疗症瘕的用药规律及临床上症瘕的证侯分布特点,分析病、证、方、药之间的联系。以期传承名家的经验,为临床治疗症瘕提供辨证及用药新思路,提高临床疗效。方法:电子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生物医学数据库,整理《中医妇科名家经验心悟》中50位妇科名家治疗症瘕的相关文献,包括妇科名家验案及其经验总结。并手工检索上述妇科名家的专着,提取治疗症瘕的相关文献。建立Excel表格数据库,将收集到的所有数据按症瘕类型、中医诊断、西医诊断、中医证型、高频药物功效、性味归经分类,对所有的证型、方剂、中药进行频数统计,应用关联规则挖掘病、证、方、药两两之间的潜在联系,总结妇科名家治疗症瘕的用药规律。结果:1.50位《中医妇科名家经验心悟》中的妇科医家中,共收集到符合要求的专着文献共168篇,最后收集的处方总数为455个。2.纳入的213个医案中,对发病年龄及病程进行统计发现,发病年龄以育龄期女性为主,主要集中在25-45岁,病程多在1-10年。3.症瘕的证型可归纳为4种,出现次数从多到少依次为:气滞血瘀证、肾虚血瘀证、湿热瘀阻证、痰湿瘀结证。4.治疗症瘕常用的经方有:桂枝茯苓丸、失笑散、温经汤、四逆散、少腹逐瘀汤、四物汤、消瘰丸、逍遥散、抵挡汤、宫外孕II号方等。个人经验方有:消症丸、化瘤方、柴枳败酱汤、消坚汤、子宫肌瘤方、内异1方、内异2方、内异3方、血竭化瘀汤、白莲散结汤、补阳消症汤、补肾化瘀方等。5.治疗症瘕中药共用298种,药物总频次5448次,其中活血化瘀药使用频率最高。使用频率最高的中药依次是:赤芍、莪术、当归、丹参、茯苓、牡丹皮、白芍、香附、蒲黄、桃仁、皂角刺等。治疗症瘕常用的二联药物有:三棱-莪术,川芎-当归,赤芍-石见穿,乳香-没药,蒲黄-五灵脂,白花蛇舌草-夏枯草,三七-血竭,海藻-刘寄奴,土鳖虫-水蛭等。常用的三联药物有:桂枝-茯苓-桃仁,桃仁-桂枝-牡丹皮,桂枝-茯苓-牡丹皮,茯苓-桃仁-牡丹皮,三棱-莪术-赤芍,川芎-香附-当归,桂枝-赤芍-茯苓,桂枝-赤芍-桃仁,赤芍-桃仁-牡丹皮等。6.治疗症瘕常用的中药药性以温为主,寒、平为辅,药味以甘、苦、辛为主,归经则主要为肝、肾、肺、脾经。7.气滞血瘀证常用的中药有:莪术、当归、白芍、赤芍、香附、延胡索、乳香、川芎、柴胡、三棱、没药、桃仁等;肾虚血瘀证常用的中药有:当归、茯苓、赤芍、白芍、莪术、桂枝、五灵脂、熟地、牛膝、续断、淫羊藿、菟丝子、山药等;湿热瘀阻证常用的中药有:赤芍、牡丹皮、当归、丹参、三棱、甘草、夏枯草、大黄、大血藤、石见穿、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山慈菇等;痰湿瘀结证常用的中药有:茯苓、赤芍、皂角刺、苍术、青皮、陈皮、桂枝、川芎、白术、黄芪、党参、海藻、昆布、鸡内金等。8.子宫肌瘤的辨证以气滞血瘀证、肾虚血瘀证及痰湿瘀结证为主;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辨证以气滞血瘀证、肾虚血瘀证为主;子宫腺肌病的辨证以气滞血瘀证、湿热瘀阻证、肾虚血瘀证为主;盆腔炎性包块的辨证以湿热瘀阻证为主;陈旧性宫外孕的辨证以气滞血瘀证、肾虚血瘀证为主。结论:1.症瘕的患病人群主要为育龄期妇女,病程多在1-10年,以瘀血与痰、湿、热内阻于胞宫胞脉为其主要病机,病程日久者常伴有脏腑功能不足,呈现虚实夹杂的病理状态。2.中医妇科名家治疗症瘕以“调其气而破其血,消其食而豁其痰”为指导原则,用药以温通为主,消症散结是其特色;主要相关脏腑为肝、肾、肺、脾,对症用药亦是在调节肝、肾、肺、脾四脏的功能;治疗症瘕不同阶段用药亦有所区别:临证新病多实,宜攻宜破,久病不愈,或术后,以补益气血为主,恢复机体的正气;若正气已复,肿块未除,复以攻破为主;术后若有瘀滞,可于补益气血之时,辅以行气活血之品,并注重调其饮食,增进食欲,改善脾胃功能。3.“桂枝茯苓丸”为妇科名家治疗症瘕最常用经方,临床上可用于各种证型的症瘕,各医家治疗症瘕的经验方大多是由此方基础上化裁而来的。

谢苗[10](2019)在《琥珀散联合GnRHa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分析琥珀散联合GnRHa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接受腹腔镜或开腹保守性手术后经病理确诊的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60例,术后辅助琥珀散联合GnRHa的30例患者设为研究组,术后单纯应用GnRHa的3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然后分别对两组患者术后复发率、临床症状、免疫指标、CA125及性激素进行对比,观察其用药前后的改善情况。结果:本研究将完成治疗疗程病随访至停药9个月54例患者做为观察对象,其中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27例患者。1.停药9个月后GnRHa组复发囊肿平均径线高于GnRHa+中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术后相比,两组患者用药3个月、停药9个月CA125水平均下降(P<0.01,P<0.05),GnRHa+中药组CA125下降程度低于GnRHa组(P<0.01,P<0.05)。3.两组在用药3个月、停药9个月较术后血清E2、FSH、LH水平下降(P<0.01,P<0.05);与用药3个月相比,GnRHa组停药9个月血清LH水平升高(P<0.01);与GnRHa组相比,用药3个月后GnRHa+中药组血清E2、FSH、LH水平下降(P<0.05),停药9个月后GnRHa+中药组血清E2、LH水平下降(P<0.01,P<0.05)。4.与术后相比,两组用药3个月、停药9个月VEGF、IL-6水平下降(P<0.01),GnRHa+中药组IL-2水平升高(P<0.01),GnRHa组用药3个月后IL-2水平升高(P<0.05);与用药3个月相比,GnRHa组停药9个月VEGF、IL-6水平升高(P<0.05),IL-2水平降低(P<0.01)。与GnRHa组相比,用药3个月后GnRHa+中药组VEGF、IL-6水平下降(P<0.05),IL-2水平升高(P<0.01);停药9个月后GnRHa+中药组VEGF、IL-6水平下降(P<0.01),IL-2水平升高(P<0.01)。5.两组在用药3个月、停药9个月后VAS评分均明显减低(P<0.01),但GnRHa+中药组降低程度低于GnRHa组(P<0.01,P<0.05),且停药9个月后GnRHa组VAS评分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与术后相比,两组在用药3个月、停药9个月后慢性盆腔痛积分均下降(P<0.01),但GnRHa+中药组慢性盆腔痛积分下降程度低于GnRH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nRHa+中药组在治疗后慢性盆腔痛临床疗效高于GnRH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与术后相比,用药3个月、停药9个月后两组中医症状积分均下降(P<0.01);GnRHa+中药组中医症状积分降低程度较GnRHa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但在两组在缓解中医证候疗效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GnRHa+中药组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6.30%,GnRHa组总有效率为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GnRHa+中药组术后复发率为3.70%,GnRHa组术后复发率为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琥珀散联合GnRHa在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症包块大小、降低血清CA125水平、缓解痛经、慢性盆腔痛、降低复发率,调节内分泌及免疫因子方面均优于GnRHa,这将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复发的治疗提供一条新的途径,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二、自拟化症方治疗巧克力囊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自拟化症方治疗巧克力囊肿(论文提纲范文)

(1)行气活血方治疗气滞血瘀型卵巢囊肿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1.一般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病史采集
    1.3 病例分组
2.诊断标准
    2.1 中医卵巢囊肿诊断标准
    2.2 西医卵巢囊肿诊断标准
    2.3 中医病情程度分级标准
    2.4 病例纳入
    2.5 病例排除标准
    2.6 脱落及剔除标准
    2.7 观察指标
    2.8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3.治疗方法
    3.1 中药方治疗组
    3.2 中成药对照组
    3.3 随访记录
4.统计学处理
5.研究结果
    5.1 最终病例数
    5.2 治疗前基本资料
    5.3 治疗后效果评估
    5.4 安全性评价
讨论
    1.中医对气滞血瘀型卵巢囊肿的认识
    2.西医对卵巢肿瘤病因的认识
    3.西医对卵巢良性肿瘤的诊断
        3.1 超声诊断
        3.2 CT诊断
        3.3 MRI诊断
    4.西医对卵巢囊肿的治疗
    5.行气活血方分析
    6.结果分析
    7.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文献综述 中医治疗卵巢囊肿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2 研究生期间学术情况
致谢

(2)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腹腔镜术后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中药治疗疗效观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引言
第一部分 历史回顾
    1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研究进展
        1.1 祖国医学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研究进展
        1.2 现代医学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研究进展
    2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腹腔镜手术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
        2.1 术中正常卵巢组织及卵泡丢失对卵巢储备功能影响
        2.2 术中电切电凝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
        2.3 术后局部炎症与内膜囊肿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
        2.4 双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手术对卵巢储备功能影响
        2.5 其他因素对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
    3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腹腔镜术后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治疗研究
        3.1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腹腔镜术后DOR的西医治疗
        3.2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腹腔镜术后DOR的中医治疗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病例来源
    2 诊断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术后DOR的中医诊断标准
    3 病例选择标准
        3.1 纳入标准
        3.2 排除标准
        3.3 脱落及剔除标准
    4 研究方法
    5 观察指标
        5.1 一般性指标:年龄及病程
        5.2 疗效性指标及观察时点
        5.3 安全性指标
    6 疗效评定标准
    7 统计学处理方法
    8 研究结果
        8.1 基础资料分布
        8.2 疗效指标分析
    9 脱落病例说明及安全性分析
第三部分 讨论部分
    1 立项依据
    2 补肾育阴活血方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术后DOR的理论讨论
    3 组方用药及现代药理学分析
        3.1 组方分析
        3.2 现代药理学研究
    4 各项观察指标与DOR之间的关系探讨
    5 疗效分析及作用机理讨论
        5.1 中医证候及月经情况疗效分析
        5.2 对血清FSH、FSH/LH影响的分析
        5.3 对AMH、AFC影响的分析
    6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7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3)匡继林教授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因病机
2 治疗特色
    2.1 消症为主,随症加减
    2.2 中药外治法,多环节治疗
    2.3 三因制宜,因人处方
    2.4 中西结合,相得益彰
    2.5 情志调达,身心健康
3 病案举隅

(4)子宫腺肌病患者不同年龄段及合并病的用药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不同年龄段子宫腺肌病患者用药规律的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排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原始数据库的建立
        2.2 数据规范与分组
        2.3 数据挖掘和统计分析方法
    3 结果
        3.1 数据一般情况
        3.2 各年龄段用药分析
第二部分 子宫腺肌病合并病的用药规律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纳排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数据提取
        2.2 数据规范与分组
        2.3 数据挖掘和统计分析方法
    3 结果
        3.1 数据一般情况
        3.2 各组用药分析
第三部分 子宫腺肌病治疗有效患者中药用药规律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数据纳排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提取数据
        2.2 数据规范
        2.3 数据挖掘和统计分析方法
    3 结果
        3.1 数据一般情况
        3.2 用药分析
第四部分 讨论
    1 子宫腺肌病病因病机探讨
    2 子宫腺肌病年龄分布特征
    3 子宫腺肌病合并他病规律分析
    4 各年龄段子宫腺肌病用药规律分析
    5 子宫腺肌病合并他病用药规率分析
    6 治疗有效患者用药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子宫腺肌病的中医病机认识和治法方药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附件

(5)刁军成教授治疗气滞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痛经的临床经验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历史回顾
    1 古代医家对子宫腺肌病的病机认识
    2 现代医学对子宫腺肌病的病机认识
        2.1 激素因素
        2.2 免疫因素
        2.3 子宫基底内膜内陷因素
        2.4 血管生成因素
        2.5 神经生长因子因素
    3 子宫腺肌病的治疗方法
        3.1 中医治疗
        3.2 西医治疗
1 古代医家对本病的认识
2 现代医家对本病的认识
    2.1 病因病机
3 导师对本病的认识
    3.1 病因病机
    3.2 治疗特点
    3.3 基本治法:疏肝理气,祛瘀止痛
    3.4 临床辨证
    3.5 导师治疗本病的经验
4 临床医案举例
5 总结
    5.1 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6)自拟消瘤方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大鼠TNF-α、VEGF、IL-2及PI3K含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缩略语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个人简历
致谢

(7)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文献计量学研究及用药选穴规律挖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现状
        2.1 国内外临床治疗现状
        2.1.1 手术治疗
        2.1.2 非手术治疗
        2.2 国内外临床文献研究现状
        2.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研究方法
    1.3 技术路线
    1.4 检索策略
    1.5 文献的纳入、排除标准
    1.6 资料规范
    1.7 资料处理
2 文献外部特征的统计结果和分析
    2.1 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文献的年代分布
        2.1.1 年代分布情况
        2.1.2 发文年代分析
    2.2 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文献的地区分布
        2.2.1 地区分布情况
        2.2.2 发文地区分析
    2.3 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文献的期刊分布
        2.3.1 期刊分布情况
        2.3.2 发文期刊分析
    2.4 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文献的研究机构分布
        2.4.1 研究机构分布情况
        2.4.2 研究机构分析
    2.5 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文献的第一作者分布
        2.5.1 第一作者分布情况
        2.5.2 第一作者分析
    2.6 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文献的关键词分布
        2.6.1 关键词分布情况
        2.6.2 关键词分布分析
    2.7 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高被引论文
        2.7.1 高被引论文分布情况
        2.7.2 高被引论文分布分析
3 文献内部特征的统计结果和分析
    3.1 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文献的病因病机分布
        3.1.1 病因病机分布情况
        3.1.2 病因病机分析
    3.2 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文献的证候分布
        3.2.1 证候分布情况
        3.2.2 证候分析
    3.3 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文献的治则治法分布
        3.3.1 治则治法分布情况
        3.3.2 治则治法分析
    3.4 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文献的方剂分布
        3.4.1 方剂分布情况
        3.4.2 方剂分析
    3.5 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文献的中药分布
        3.5.1 口服药物使用情况
        3.5.2 灌肠药物使用情况
        3.5.3 贴敷药物使用情况
        3.5.4 中药药组、药对使用情况
        3.5.5 中药药物共现网络图谱
        3.5.6 中药使用分析
    3.6 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文献的穴位分布
        3.6.1 针灸穴位使用情况
        3.6.2 穴位使用分析
4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中西医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件

(8)温肾暖肝消症方治疗内异症临床疗效及对其纤维化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医学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认识
        1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相关古籍记载
        2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医病因病机
        3 子宫内膜异位症证型分布特点
        4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医治疗
        5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西医研究进展
        1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
        2 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理特征
        3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现状
        4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三 TGF-β1/Smads信号通路与纤维化
        1 子宫内膜异位症与纤维化
        2 TGF-β1/Smads信号通路
        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从“肾阳虚,肝脉寒伏”辨治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
    前言
    1 中医病因病机认识
    2 治疗思路
    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温肾暖肝消症方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临床疗效观察
    前言
    1 研究材料
    2 研究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纤维化机制研究
    前言
    1 研究材料
    2 研究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温肾暖肝消症方对EMs模型小鼠异位病灶纤维化影响的实验研究
    前言
    实验一 BALB/c小鼠EMs模型建立和异位病灶纤维化评价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实验二 温肾暖肝消症方对EMs小鼠异位病灶TGF-β1/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结语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9)基于数据挖掘方法对妇科名家治疗症瘕用药规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1 研究资料
    1.1 资料的来源
        1.1.1 确定医家
        1.1.2 确定检索策略
        1.1.3 资料的筛选
    1.2 文献的纳入标准
    1.3 文献的排除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获取原始资料
    2.2 整理原始资料
    2.3 数据的预处理
        2.3.1 中医辨证标准
        2.3.2 中药名的预处理
        2.3.3 症瘕类型的预处理
    2.4 建立统计总表
3 分析方法
    3.1 数据挖掘方法--频数分析
    3.2 数据挖掘方法--关联规则
        3.2.1 支持度(Support)和置信度(Confidence)
        3.2.2 提升度(Lift)
4 结果与分析
    4.1 纳入医家文献检索结果
    4.2 医案中患者年龄病程分布情况
    4.3 资料中症瘕类型结果统计
    4.4 纳入文献中症瘕证型统计结果
    4.5 常用方剂统计结果
    4.6 中药频数统计结果
    4.7 前100 味中药功效统计结果
    4.8 前100 味中药活血散结功效分类情况
    4.9 中药性味归经统计
    4.10 证型-中药关联规则分析结果
        4.10.1 气滞血瘀证
        4.10.2 肾虚血瘀证
        4.10.3 湿热瘀阻证
        4.10.4 痰湿瘀结证
    4.11 药物之间关联规则分析
    4.12 五类疾病辨证异同点
    4.13 五类疾病所用活血散结药物的异同点
    4.14 消症散结药物的应用
5 讨论
    5.1 妇科名家对症瘕病因病机的认识
    5.2 症瘕的治疗原则
    5.3 妇科名家治疗症瘕的常用方剂分析
        5.3.1 经方分析
        5.3.2 经验方分析
    5.4 妇科名家治疗症瘕的药物分析
        5.4.1 单味高频中药分析
        5.4.2 消症散结药物分析
        5.4.3 关联药物分析
    5.5 妇科名家治疗症瘕辨证选用方药
        5.5.1 气滞血瘀证
        5.5.2 肾虚血瘀证
        5.5.3 湿热瘀阻证
        5.5.4 痰湿瘀结证
    5.6 妇科名家治疗症瘕使用中药的性味归经分析
        5.6.1 药性以温为主,寒、平为辅
        5.6.2 药味以甘、苦、辛为主
        5.6.3 归经则以肝、肾、肺、脾为主
6 结语
    6.1 结论
    6.2 主要工作与创新
        6.2.1 主要工作
        6.2.2 创新
7 问题及展望
    7.1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综述
    1.症瘕的病因病机
    2.症瘕的中医治疗
        2.1 辨证论治
        2.2 辨病论治
        2.3 分期论治
        2.4 中医外治法
        2.5 中医综合疗法
        2.6 中西医结合治疗
    3.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二 医家经验方辨证及功效表
附录三 医家经验方药物组成
附录四 前100味中药活血散结功效分类表
附录五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参与课题及获奖情况
附录六 在读期间参加会议培训

(10)琥珀散联合GnRHa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综述
    综述一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医研究
        1.中医古籍中相关疾病的论述
        2.中医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因病机的认识
        3.子宫内膜异位的中医治疗
    综述二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西医研究
        1.西医学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的研究
        2.西医学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研究
        3.西医学关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复发的研究
    综述三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应用现状
        1.GnRHa的作用原理
        2.GnRHa的临床应用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琥珀散联合GnRHa抑制子宫内异位症术后复发的临床研究
    1.研究目的
    2.研究对象及样本量
    3.诊断标准
    4.病例选择标准
    5.治疗方法
    6.研究方法
    7.疗效评价指标
    8.统计学方法
    9.技术路线图
    10.结果
讨论
    1.琥珀散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的理论基础
    2.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联合应用中药的必要性
    3.研究结果分析
参考文献
本研究的问题与展望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

四、自拟化症方治疗巧克力囊肿(论文参考文献)

  • [1]行气活血方治疗气滞血瘀型卵巢囊肿的临床观察[D]. 王瑶.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2]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腹腔镜术后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中药治疗疗效观察研究[D]. 袁江蓉.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匡继林教授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经验[J]. 黄紫纯,匡继林,李萍.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06)
  • [4]子宫腺肌病患者不同年龄段及合并病的用药规律研究[D]. 赵晓晓.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5]刁军成教授治疗气滞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痛经的临床经验总结[D]. 周雪.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0(05)
  • [6]自拟消瘤方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大鼠TNF-α、VEGF、IL-2及PI3K含量的影响[D]. 李丹阳.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0(03)
  • [7]中医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文献计量学研究及用药选穴规律挖掘[D]. 孙金慧.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8]温肾暖肝消症方治疗内异症临床疗效及对其纤维化影响机制研究[D]. 李冰冰.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4)
  • [9]基于数据挖掘方法对妇科名家治疗症瘕用药规律的研究[D]. 樊聪俐.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10]琥珀散联合GnRHa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的临床研究[D]. 谢苗.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5)

标签:;  ;  ;  ;  ;  

自制配方治疗巧克力囊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