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加茵陈蒿汤治疗慢性重度肝炎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高玮鞠[1](2021)在《金实教授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经验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以知网中运用中医药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的医案及金实教授临床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的医案为研究对象,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两部分数据进行整理、归纳、对比分析,揭示近20年来各医家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用药特点,总结金实教授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特色治验。方法:(1)收集CNKI中2000年-2020年运用中医药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的医案,将符合纳入标准的43例111诊次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临床表现、舌象、脉象、病机、治法、方药录入Medcase V5.0仓公诊籍国医脉案数据记录挖掘系统,运用频数分析、关联规则、聚类分析方法,总结近20年来中医医家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用药特点。(2)收集2000年01月-2021年02月期间金实教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百草堂、江苏省省中医院名医堂、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门诊治疗的自身免疫性肝炎病案,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8例288诊次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临床表现、舌象、脉象、方药录入Medcase V5.0仓公诊籍国医脉案数据记录挖掘系统,运用频数分析、关联规则、聚类分析方法,总结金实教授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临床经验。结果:1.文献研究结果:(1)文献医案数据库中,共纳入患者43例111诊次,其中男性4例15诊次,女性39例96诊次,年龄集中在40-59岁,好发人群为中老年女性。(2)临床表现以乏力、纳谷不馨、胁痛多见;舌质以质红、质暗红出现频率较高,舌苔以苔薄白、苔薄黄多见;脉象以弦脉、细脉多见。(3)病机以湿热内蕴、肝脾不调、瘀血阻滞为主;治法以清热利湿、疏肝健脾、活血化瘀、益气养血多见。(4)用药涉及补虚类、清热类、利水渗湿类、活血化瘀类等;药物归经以肝经为主,其次为脾、心、胃、胆经;聚类分析得出3个核心方:三物黄芩汤,八珍汤,桃红四物汤,以此为基础,随证加减。2.回顾性研究结果:(1)金实教授临床医案数据库中,共纳入患者18例288诊次,其中男性4例72诊次,女性14例216诊次,年龄集中在40-59岁,好发人群为中老年女性。(2)西医次级诊断中出现最多的是干燥综合征;临床表现以口干、眼干燥、胃脘痞闷多见;舌质以质红、质暗红多见,舌苔以苔薄微黄、苔薄白、苔薄黄腻多见;脉象以细脉,弦脉为主,且两者之和大于100%。(3)用药涉及清热类、补虚类、利水渗湿类、活血化瘀类、行气类等;药物归经以肝经为主,其次为脾、胆、胃、心、肾经;聚类分析得出4个核心方:小柴胡汤、茵芍二金汤、养肝降酶方、新加连苏饮,以此为基础,随证加减。结论:(1)病理因素方面,通过文献研究可知,大部分中医医家认为主要包括热、湿、瘀,金实教授认为病理因素包括湿、热、郁、瘀,强调郁在本病发病过程中的影响。(2)病位方面,大部分中医医家认为本病病位在肝,涉及脾、心、胃、胆,金实教授认为本病病位在肝,涉及脾、胆、胃、心、肾,认为病至后期,影响及肾。(3)病理性质方面,大部分中医医家认为本病病理性质为本虚标实,本虚主要为脾虚,标实包括湿、热、瘀;金实教授认为病理性质为本虚标实,本虚包括脾虚、肝肾阴虚,标实包括湿、热、郁、瘀。(4)治疗方面,大部分中医医家以补虚泻实为治则,补虚体现在疏肝健脾、益气养血,泻实体现在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用药涉及补虚类、清热类、利水渗湿类、活血化瘀类药物;代表方剂有三物黄芩汤,八珍汤,桃红四物汤等;金实教授以“流气和络”为治则,运用疏、清、化、运、养、利六法以流畅气机,和畅肝络;用药涉及清热类、补虚类、利水渗湿类、活血化瘀类、行气类,临床常用小柴胡汤加减、自拟方茵芍二金汤、养肝降酶方、新加连苏饮等。
李亚文[2](2019)在《王灵台灵郁花方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伴焦虑障碍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观察灵郁花方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伴焦虑障碍患者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对2016年11月-2019年3月期间符合纳入标准的CHB伴焦虑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灵郁花方治疗组和逍遥丸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灵郁花方治疗,对照组给予逍遥丸治疗,12周为1疗程,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共24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焦虑状态心理学量表(HAMA、SAS)评分和中医症候积分的变化情况,分别检测治疗前后血清HBV-DNA,HBs Ag定量,HBe Ag定量,ALT,AST,ACTH,Cor和眼动检查的变化进行疗效评价。结果:(1).两组患者焦虑状态的HAMA评分和SA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治疗组HAMA总有效率为88.10%,SAS总有效率为90.48%,对照组HAMA总有效率67.5%,SAS总有效率为7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01);HAMA和SAS评分的改善程度与时间成正比,治疗组下降的趋势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2).两组治疗后HBV-DNA定量较治疗前均有下降(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HBV-DNA对数值下降大于2log S/CO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HBs Ag定量均较治疗前有下降(P<0.05),治疗组HBs Ag对数值下降大于0.5log S/CO、1log S/CO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HBe Ag定量较前无明显下降(P>0.05),但治疗组HBe Ag对数值下降大于0.5log S/CO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3).治疗组ALT总有效率为78.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为55%,两组同治疗前比均有下降(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AST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4).治疗组与治疗前比较,ACTH和Cor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5).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显着改善(P<0.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01)。(6)眼动检查患者异常率为75%。结论:灵郁花方可以明显改善和缓解CHB伴焦虑障碍患者的焦虑状态,促进乙肝病情的恢复,抑制HBV-DNA,降低HBs Ag和HBe Ag定量,改善并促进ALT、AST的复常,降低ACTH和Cor;“心肝肾三脏同治”灵郁花方是治疗CHB伴焦虑障碍有效方剂;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病毒,调节神经内分泌功能有关。
顾桥[3](2018)在《柴胡桂枝干姜汤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柴胡桂枝干姜汤联合恩替卡韦(ETV)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实验方法,对符合入组标准的60例CHB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最终完成试验59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29例,脱落1例。对照组给予ETV抗病毒治疗,治疗组在前者基础上联合经方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HBV-DNA、乙型肝炎病毒五项、肝脏硬度值、生活质量评分以及临床症状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参照相关疗效评定标准,应用SPSS20.0统计软件,比较两组在疗效上的差别。结果:1.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在综合疗效上,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7%、60%。两组进行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中医临床证候改善方面,治疗组较治疗前均得到明显改善,差异有显着性(P<0.01);与对照组比较,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明显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在改善中医证候有效率方面比较,治疗组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62%,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治疗12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改善,治疗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治疗第12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ALT、AST值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下降趋势,差异显着(P<0.01);治疗12周后,治疗组ALT、AST值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P<0.01)。5.治疗12周之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乙肝病毒DNA应答率分别为67%、59%。经秩和检验P=0.503,治疗组与对照组在HBV-DNA应答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2周后,治疗组HBeAg转阴率为7.69%,对照组HBeAg转阴率为16.66%,经卡方检验(X2=0.476,P=0.49),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6.治疗前后肝脏硬度值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都有明显的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组间进行对比,治疗组肝脏硬度值较对照组降低明显,且有统计学意义(P<0.01)。7.两组患者在试验治疗期间血、尿、粪便常规以及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治疗前后均未见明显异常。安全性较好。结论:1.柴胡桂枝干姜汤方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在改善肝功能以及肝脏硬度值方面较单药恩替卡韦起效快。2.柴胡桂枝干姜汤方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在改善临床症候、提高生活质量方面优于单药恩替卡韦。3.柴胡桂枝干姜汤方对胁肋胀痛、小便不利、食欲不振、大便溏薄、口干口苦、自汗出、寒热往来、心烦失眠等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作用,可作为柴胡桂枝干姜汤方证依据,为进一步确定中医经方方证与现代肝病的关系积累临床证据。
王羿今(Wang Yi Chin)[4](2018)在《基于数据挖掘对茵陈蒿汤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应用规律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通过对中国大陆地区古今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相关文献和临床对照试验研究的文献整理,总结归纳茵陈蒿汤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在临证中具体的运用规律以及用药特点,为进一步提高经方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提供借鉴。研究方法本研究检索筛选和整理收集了目前中国大陆的主要文献数据库如中国期刊和硕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字化期刊、中医药期刊文献数据库等相关文献知识库,结合手工查询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南京市图书馆等文献资源,整理符合纳入标准的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研究的相关文献。主要以检索“茵陈蒿汤”、“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中医药”、“黄疸”等为关键词或主题词等方式来查询上述文献资料,均为汉语检索源文献。通过整理和归纳古今文献有关该经方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的研究文献分析其应用概况,并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检索2000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期间的相关文献,采用Medcase V3.2数据挖掘分析系统软件,运用加强关联规则数据运算模型挖掘,结合K—均值聚类分析,比较该经方加味药物在治疗中的相关性,总结其用药规律。研究结果通过筛选和整理古今文献分别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疾病如黄疸、积聚、腹痛等中医古籍中有关茵陈蒿汤的临床应用以及现代研究文献的有关机制效应研究,系统归类了该经方的应用背景和现代机制。同时通过挖掘分析29篇茵陈蒿汤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有效临床研究,深入挖掘理法方药的规律和特点,现代中医临床仍遵循茵陈蒿汤经方治疗湿热蕴结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为主,其他尚有肝郁脾虚、瘀血阻络和肝郁气滞,后三种证候则多与湿热演变或病程迁延有关。观察到临床表现舌苔以舌质红、苔薄黄或黄腻为主,脉数和脉弦占比大于50%;以肝功能异常为主要就诊原因,其他临床症状依次为胁痛、乏力、身黄、目黄、恶心、纳差、尿黄、口苦、腹胀、面黄。茵陈蒿汤主方茵陈蒿、栀子、大黄三药均在临床治疗中为主要药物,没有删减,其他配伍的中药主要以茯苓、甘草、郁金、赤芍、白术、丹参为常见,出现频率均大于30%,以清热解毒药和利水渗湿药最为多见。茵陈蒿用量以30克和20克最为多见,15克及以下用量较少;栀子、大黄以10克用量较多,15克、12克、6克较少;其他茯苓、赤芍、郁金用量尚有不同经验和观点,而板蓝根、金钱草用量较大。研究结论作为古代经方,茵陈蒿汤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疾病的运用历史源远流长,经验丰富,而现代中医临床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仍遵循古代经方茵陈蒿汤的主要适用病证,以湿热为主要病机,结合不同病程的病机变化,调整配伍中药的选用,以茯苓为主要配伍中药,结合其他清热解毒、利水渗湿药物辅佐,加强利湿清热之功,古方新用,在配伍的基础上,多数主张大剂量使用茵陈蒿,而栀子大黄的剂量则随证加减,现代临床发现该方对患者肝功能异常的治疗作用明显,其他伴随症状纳差、乏力、黄疸等也有着较好的临床疗效。该经方从大剂量茵陈蒿为用药特点,临床效果显着。
张稚鲲[5](2017)在《疫病(急性传染性疾病)古今用药特点及配伍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及意义]中医文献是中医药理论和经验传承的重要载体,其中记载了许多中医防治疫病的临床经验与总结。在与疫病的长期抗争中,中医已认识到疫病可以通过食物、呼吸、接触等途径传染,为此提出了一系列预防和治疗措施,其中药物治疗经验尤其丰富,但中医诊疗信息多具有模糊性、非线性、非定量等复杂特征,利用文献整理与数据挖掘方法,可以找出其中的相关性和规律性,在古今用药及配伍规律的对比中发现疫病处方用药特点,了解医家诊疗思路及临证经验,为当代临床提供参考。[研究内容]在了解古今疫病(急性传染性病)治疗概况的基础上,收集整理相关临床文献,归纳、分析历代疫病方用药及配伍特点,比较古今异同,筛选常用中药,了解方剂组成中各药的适用范围,筛选常用的配伍结构,发现临床文献中的隐性信息,为现代临床组方用药提供参考。[研究方法]①文献调研。古代文献使用书目检索工具,现代文献主要运用布尔逻辑、截词、字段限定以及嵌套检索等检索技术从数据库中获取原始文献(既包括个案、医案,也包括大样本临床报道)。从每篇文献中摘取来源、年代、病名、症状、治则治法、方名、剂型、用药组成、用法及给药途径等数据项。古今数据以1911年为分界点。②数据清理。利用Microsoft Excel建立基础数据表格,根据需求对基础数据进行清理及规范。③数据挖掘。根据齐夫定律确定分析样本,通过启用Excel高级功能、VBA编程、调用相关函数等进行频次统计,筛选高频药,使用SPSSClementine12.0、Python正则表达式匹配等进行关联规则分析,了解疫病常用药对、药组及其配伍结构。[结论]①疫病用药的频次分析及古今用药的对比分析可以了解方药的实际使用情况,从用药的频次及比例了解疫病的主要治则治法,发现药味使用的变化,为筛选古今常用药及特色药,发现具有潜在临床价值的中药提供线索与参考。②古今疫病总体用药有许多相似之处,祛湿药、补气药、理气药、化痰药、补血药、泻下药、消食药、补阴药的使用无太大差别,而在清热药、解表药、温里药等的使用方面差异较大。清热药现代方使用较古代方明显增多,而解表药古代方使用较现代方多,提示古代方的主要用药特点为以“散”治疫,现代方的主要用药特点为以“清”治疫。③疫病方配伍总体现代清、散、行、和的特点。“清”指清热泻火,疫病的最普遍病理特征为发热,清热为疫病治疗之要则。清热药甘寒之品常多味并用,苦寒之品常与甘寒同用。“散”“行”指药组中常配具有宣散、行滞特点的药味,提示疫毒壅滞为疫病的另一普遍存在的病理特征。“和”指配伍中体现攻邪不伤正,补益不留邪的特点,比如,使用苦寒药时,常配以甘草等益脾缓中,使用补血药时常配以当归补血、行血并散血中之瘀毒,寓攻于补,寓补于攻。总体来看,古今在配伍原则上无太大差异,现代方配伍多以仲景方为基础。④对古今疫病用药的比较分析建立在疫病总体用药、病系用药、疾病用药三个层次的基础上,为筛选具有不同普适作用的疫病用药提供了思路与参考。⑤为临床提供了疫病组方选药的结构式思路,即疫病方=疫病共性药+病系共性药+疾病个性药,以辅助提高辨证与辨病、辨症相结合的处方用药质量,同时方便计算机分类处理,为建立疫病临床荐药系统提供思路与参考。
索子敏[6](2017)在《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茵陈蒿汤方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茵陈蒿汤是医圣张仲景的经典名方之一,首见于《伤寒论》与《金匮要略》。本方是治疗湿热黄疸的专方,组方严谨,用药精简,疗效显着,故为历代医家所推崇,其现代临床应用亦十分广泛。本文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方法和数据挖掘技术,探讨和研究茵陈蒿汤的方证理论,分析并总结历代医家及现代临床对本方的应用发挥,以期进一步发掘茵陈蒿汤的方证辨治规律,更好地发挥经方在现代临床中的作用,提高中医的临床疗效。全文共分为四个方面:文献综述方面,通过收集整理近几十年来有关茵陈蒿汤的临床报道以及最新实验研究成果,整体把握该方在现代临床实践中的主治病证和应用范围,全面了解该方的药理研究现状与进展,以期为临床提供广泛的治疗思路与参考。茵陈蒿汤的方证理论研究方面,共分为五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明确茵陈蒿汤的出处,并对相关条文进行分析。《伤寒论》第236条阐明了阳明病湿热郁蒸发黄的病因病机,第260条讨论湿热发黄的辨证要点。《伤寒论·辨可下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一》中载"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以瘀热在里,身必发黄,宜下之,以茵陈蒿汤"与236条基本相同,但多出"宜下之"三个字,点出了茵陈蒿汤具有泻下的作用。第二,茵陈蒿汤方证理论研究。本章以历代文献及中医理论为基础,从多角度对本方证之方药、病位、症状、病因、病机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认为茵陈蒿汤证的病位在脾胃肝胆,病机为湿热郁蒸,胆失疏泄,病理基础是湿热、肝郁和血瘀,多因外感湿热疫毒、内伤饮食劳倦或病后续发而成,其病理因素有湿邪、热邪、疫毒、气滞、淤血等。其典型临床症状有"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身黄如橘子色"、"腹微满"以及"心胸不安"。第三,总结《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不同证型的发黄特点,以期指导临床辨证论治。《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涉及的发黄病有多种类型,包括湿热发黄、寒湿发黄、少阳发黄、表郁发黄、表虚发黄、火劫发黄、虚劳发黄、蓄血发黄、燥结发黄等。第四,将仲景治黄诸方进行比较,以期明辨各方证在病因病机、主要症状、主治功效等方面的异同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第五,梳理历代医家对茵陈蒿汤的衍化与发展。本章节运用中华医典单机版V5.0软件和中医e百网站之中医古籍数据库,共整理出102首历代茵陈蒿汤的衍化方,以历史为线,纵向分析茵陈蒿汤在历代的运用规律。茵陈蒿汤现代医案研究方面,收集近60年来茵陈蒿汤的临床个案报道,运用SPSS18.0统计软件建立相应数据库,对中西医病名、症状、舌象、脉象、剂量、加味药物等信息进行研究,统计其频数及相关比例,以期为进一步探讨茵陈蒿汤的方证特点和运用规律提供参考,从而提高临床疗效。通过统计分析,发现本方临床使用非常广泛,临床各科疾病均有涉及,但以肝胆病证为主,具体疾病为消化系统的急性黄疸型肝炎和病毒性肝炎。亦总结了本方临床运用指征为:小便黄赤、身目俱黄、便秘、食欲不振、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舌质多见红或暗红,舌苔多见黄腻或黄厚腻。总结茵陈蒿汤各药物的常用剂量为:茵陈30克,栀子10克、15克,大黄10克、6克。茵陈蒿汤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方面,本研究首次对1955-2016年2月发表在国内各种医学期刊上的有关茵陈蒿汤及其加减方治疗新生儿黄疸及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为相关临床用药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本研究共纳入26篇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文献,计2844例患者,Met a分析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组与单纯西医治疗组相比,茵陈蒿汤能够显着提高治疗总有效率[0R=4.35,95%CI(3.18,5.95),P<0.00001;RR=1.16,95%CI(1.13,1.20),P<0.00001;RD=0.13,95%CI(0.11,0.16),P<0.00001]、治愈率[OR=2.40,95%CI(1.82,3.16),P<0.00001;RR=1.52,95%CI(1.33,1.74),P<0.00001;RD=0.21,95%CI(0.15,0.27),P<0.00001],缩短血清总胆红素复常时间[SMD=-1.16,95%CI(-1.33,-1.00),P<0.00001]、黄疸消退时间[SMD=-1.22,95%CI(-1.47,-0.97),P<0.00001]、住院时间[SMD=-1.33,95%CI(-1.88,-0.78),P<0.00001]。通过分析结果可以看出,茵陈蒿汤能有效地治疗新生儿黄疸,明显缩短血清总胆红素复常时间和黄疸消退时间,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综上所述,通过文献综述、理论研究、医案统计以及循证医学四个方面的研究,从而对茵陈蒿汤的方证理论和辨治规律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更好地对其进行继承和发展,为茵陈蒿汤的现代临床应用提供指导和参考。
徐建良[7](2015)在《盛国光教授诊疗慢性肝病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我国是慢性乙型肝炎的高发地区,共有3千多万发病人群。慢性乙型肝炎反复发作,难以根治,易于发展成肝硬化、肝癌,每年因肝硬化、肝癌死亡人数达40万。肝癌位于恶性肿瘤病死率的第二位,每年诊断的肝癌人数高达15万,发生主要与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流行病学资料表明,原发性肝癌HBs Ag阳性者占80%以上,80%以上有肝硬化的背景。脂肪肝是多种原因引起的肝脏脂肪变性,进一步发展可致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的发生。慢性肝炎患者30%发生肝硬化,大约有50%的代偿期肝硬化患者10年之内会发生腹水,转为失代偿期。腹水的发生是肝脏疾病进程中一个重要的标志,是肝硬化的主要并发症,常导致患者生存质量下降,并易致腹腔感染与肾功能衰竭。有腹水者病死率明显升高,预后极差。盛国光教授为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导师,三十多年来致力于慢性肝病的临床诊疗与研究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我有幸跟师侍诊,纳其所授,获益颇多。通过研究总结盛师诊治慢性肝病的学术思想、辨证思维、临证经验,以期进一步提高中医药治疗肝脏疾病的临床疗效,丰富中医肝病的治疗理论和学术水平。方法:秉承“拜名师、读经典、做临床”的师承理念,通过定期临床跟师,学习中医经典,全面收集整理名老中医盛师的论文、着作、讲稿、病案资料、心得体会等资料,分析总结盛师学术渊源、辨证论治规律、慢性肝病临证经验和学术思想。采用回顾性研究及信息挖掘技术,建立保存完好的76例肝硬化腹水患者病案数据信息库,运用SPSS13.0进行描述性分析,挖掘盛师肝硬化腹水临床诊疗规律及用药经验。临床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设计方法,验证海珠益肝加味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6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患者口服恩替卡韦0.5毫克/次(空腹),一日一次,同时给予海珠益肝加味方,临症加减,水煎300ml,日两次,分早晚温服。对照组患者口服恩替卡韦0.5毫克/次(空腹),一日一次。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服药1个疗程后判断疗效。分别在治疗前、疗程结束后检测相关指标,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结果:盛师勤求古训,博览群书,学术思想渊源于中医古籍经典理论及历代医家。学术思想主要有:1四诊合参,重视审察病机。“审察病机”是辨证论治的关键环节,医者治病首先要明确疾病的病因病机。所谓“治病必求其本”,只有抓住求疾病的本质,对症下药,方有良效;2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强调整体。立法选方,既要注重局部,更须重视整体,应通过整体调节以促进病变的恢复,使阴阳达到相对平衡;3临证肝病,注重脾胃。强调从治脾胃出发论治肝病;4用“和”的理念指导中医肝病临床。通过调节人体五脏、气血阴阳及经络的偏盛偏衰的状态,使之趋于相对平衡;5从毒痰瘀论治慢性肝病。治疗慢性肝病时,提出解毒祛瘀、扶正祛瘀、扶正解毒、化痰祛瘀、化湿祛瘀、软坚散结祛瘀等法;6注重肝病的调养。从中医养生学理论出发,重视饮食和情志调养。慢性肝病的临床经验主要有:1提出慢性乙型肝炎的病因病机为“毒、痰、瘀、虚”。湿热疫毒侵袭人体,损肝及脾,痰湿郁滞,瘀血阻络,久病耗损正气,导致肝脾肾亏虚。确立了解毒、化痰、消瘀、健脾益气补虚的治则;2肝纤维化,分期论治。根据初、中、末期三个阶段之虚实不同进行辨治;3肝硬化腹水,益气健脾,利湿行水。肝病传脾,肝脾俱病,久病及肾,肝脾肾功能失调、气血水停于腹中是鼓胀的基本病机。主张消腹水不可见水逐水,应以中焦脾为重心,牢牢抓住脾虚这个关键,健脾益气;4肝癌,扶正祛邪,重视从脾虚论治;5脂肪肝,祛湿化痰,活血化瘀,强调综合调治;6慢性肝病治疗,强调饮食有节,辨证调护,注重调养脾胃。信息挖掘研究:肝硬化腹水病情复杂,症状多变,从本次研究来看,常见症状有腹胀、乏力、纳差、肝区不适、胁肋胀痛、黄疸、口干、口苦等。肝硬化腹水患者可归纳为4类证型:气滞湿阻,水湿困脾;湿热蕴结,气滞、血瘀、水停;脾肾阳虚湿阻,气滞、血瘀、水停;肝脾肾亏损,阴虚水停。每一类均为复合证候,特点为虚实共存。盛师诊疗肝硬化腹水的用药思路是理气健脾活血利水,与肝硬化腹水常见症状、舌脉及气滞湿阻、水湿困脾、湿热蕴结、气滞、血瘀、水停证等常见证型相吻合。临床研究:研究表明,海珠益肝加味方可明显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症状及肝功能,其中对乏力、纳差、腹胀的改善较为明显,能减轻肝脏损害,抑制病毒复制。临床综合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海珠益肝加味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安全有效。再次验证了慢性乙型肝炎“毒、痰、瘀、虚”的病因病机理论及治疗法则,体现了中医中药的治疗优势。结论:盛师学术思想有渊源,中医肝病理论知识丰富。在慢性肝病(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腹水、脂肪肝、肝癌)的病因病机、发病特点、辨证施治及遣方用药上积累了独到的见解及经验,并收到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应积极挖掘与传承盛师诊疗慢性肝病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解毒、化痰、消瘀、补虚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基本大法,海珠益肝加味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安全有效。
李晶晶[8](2014)在《《伤寒杂病论》病证通用药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研究经方中各脏腑病证常用药物的功效特点及应用机制,同时搜集整理后世验方、临床报道和病案举隅,归纳出肺系病证、心系病证、脾胃病证、肝胆病证、肾系病证通用药的运用规律,以期为临证用药提供有益借鉴。方法: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方式,采用归纳总结、比较研究的方法,结合《神农本草经》药物记载,将《伤寒杂病论》中65味常用中药分列为肺系病证、心系病证、脾胃病证、肝胆病证、肾系病证通用药,研究诸病证通用药的功效特点,以及在经方中的具体应用机制,并结合后世验方、临床报道及病案举隅探讨古今医家对药物的运用,总结出诸病证通用药在辨病论证施治下的运用规律。结果:27味肺系病证通用药分别具有发散表邪、宣降肺气、化痰逐饮、收敛阴津、补虚扶正等功效,广泛应用于感冒、哮喘、肺胀等病证;21味心系病证通用药,分别具有补气助阳、滋阴养血、化痰行气、宁心安神、活血化瘀等功效,广泛应用于心悸、胸痹、失眠等病证;23味脾胃病证通用药,分别具有回阳助阳、补气敛阴、燥湿化痰、行气降逆、泻热攻积等功效,广泛应用于胃痛、痞满、泻痢等病证;19味肝胆病证通用药,分别具有行气活血、养血柔肝、散寒温经、清利湿热、化痰软坚等功效,广泛应用于胁痛、黄疸、臌胀等病证;15味肾系病证通用药分别具有补火助阳、滋阴敛阴、宣降肺气、健脾利水、收敛固涩等功效,广泛应用于水肿、小便异常、阳痿等病证。结论:《伤寒论》中常有一药广泛应用于六经不同病证,《金匮要略》中亦可见一药反复在不同脏腑病证中应用,充分体现了仲景病与证相结合,辨病论证,灵活用药的特点。因此病证通用药的实质即在病与证相结合,辨病论证有机统一的辨治体系下,把握药物的功效主治特点,揭示药物的应用规律,了解药物的运用机制,以此为基础,则能更加深刻地认识仲景药物的作用机制,乃至经方的方剂配伍规律,以指导临床用药。
胡炼夫,姜锦林[9](2014)在《茵陈蒿汤在肝病中的临床运用》文中提出探讨茵陈蒿汤在肝病治疗中临床应用的概况。茵陈蒿汤具有保肝、退黄,促进胆红素代谢,改善肝组织脂肪变性等多种药效学作用。临床以该方随证加减,应用于多种肝脏疾病的治疗。
宋高峰,尹燕耀,宗亚力,万勇,贺柯庆[10](2013)在《基于伤寒六经理论辨治肝衰竭前期的理论探讨》文中提出以伤寒六经辨证体系为指导,秉承"截断扭转"的学术思想,提出肝衰竭前期的病位在阳明、少阳,病性为湿热兼瘀,并以大柴胡汤合茵陈蒿汤为主方加味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减少了肝衰竭的发生率,显着提高了肝衰竭救治的成功率。
二、新加茵陈蒿汤治疗慢性重度肝炎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加茵陈蒿汤治疗慢性重度肝炎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金实教授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中医对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认识 |
1.1 病名研究 |
1.2 病因病机认识 |
1.3 辨证分型及治疗 |
2.现代医学对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认识 |
2.1 流行病学 |
2.2 病因和发病机制 |
2.3 诊断进展 |
2.4 治疗进展 |
3.不足和问题 |
第二部分 中医药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的文献研究 |
1.研究对象 |
1.1 资料来源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2.研究方法 |
2.1 医案信息采集 |
2.2 医案信息预处理 |
2.3 数据挖掘方法 |
3.研究结果 |
3.1 频数分析数据挖掘结果 |
3.2 关联规则数据挖掘结果 |
3.3 方剂聚类分析数据挖掘结果 |
4.讨论 |
4.1 发病特点 |
4.2 病机 |
4.3 治则治法 |
4.4 核心方药分析 |
第三部分 金实教授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的回顾性研究 |
1.研究对象 |
1.1 资料来源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2.研究方法 |
2.1 医案信息采集 |
2.2 医案信息预处理 |
2.3 数据挖掘方法 |
3.研究结果 |
3.1 频数分析数据挖掘结果 |
3.2 关联规则数据挖掘结果 |
3.3 方剂聚类分析数据挖掘结果 |
4.讨论 |
4.1 发病特点 |
4.2 病因病机 |
4.3 治则治法 |
4.4 核心方药分析 |
第四部分 结语 |
1.结论 |
2.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王灵台灵郁花方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伴焦虑障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研究方案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内容 |
2 研究设计 |
2.1 方法 |
2.1.1 随机 |
2.2 样本量估算 |
2.3 病例选择 |
2.3.1 诊断标准 |
2.3.2 纳入标准 |
2.3.3 排除标准 |
2.3.4 剔除及脱落病例标准 |
2.4 观察指标 |
2.4.1 一般观察指标 |
2.4.2 疗效观察指标 |
2.4.3 安全性指标 |
2.4.4 不良反应 |
2.5 治疗方法 |
2.5.1 药物组成 |
2.5.2 合并用药 |
2.5.3 用法、用量及疗程 |
2.6 疗效判定标准 |
2.6.1 焦虑状态疗效判定标准 |
2.6.2 CHB伴焦虑障碍中医症候积分疗效判定标准 |
2.6.3 肝功能疗效判定标准 |
2.7 统计分析 |
2.7.1 统计描述 |
2.7.2 统计方法 |
2.8 技术路线图 |
3.结果 |
3.1 治疗前情况 |
3.1.1 一般资料 |
3.1.2 眼动检查与CHB伴焦虑障碍的关系 |
3.2 疗效分析 |
3.2.1 两组患者焦虑状态改善比较 |
3.2.2 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改善比较 |
3.2.3 两组患者肝功能改善比较 |
3.2.4 两组患者HBV-DNA、HBsAg、HBeAg定量比较 |
3.2.5 两组患者神经内分泌激素改善比较 |
3.3 两组安全性及不良反应比较 |
4 讨论 |
4.1 现代医学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认识和研究 |
4.1.1 CHB的抗病毒治疗 |
4.2 中医学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认识及研究 |
4.2.1 病因病机 |
4.2.2 CHB的中医药治疗 |
4.2.3 中医药治疗CHB的优势 |
4.3 现代医学对焦虑障碍的认识和研究 |
4.3.1 焦虑障碍的流行病学 |
4.3.2 焦虑障碍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
4.3.3 焦虑障碍的药物治疗进展 |
4.4 中医学对焦虑障碍的认识及研究 |
4.4.1 病因病机 |
4.4.2 焦虑障碍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
4.4.3 中医药治疗焦虑障碍的优势 |
4.5 焦虑障碍与CHB的关系 |
4.6 王灵台教授对CHB伴焦虑障碍的论治 |
4.6.1 王灵台教授对CHB伴焦虑障碍的认识 |
4.6.2 灵郁花方的组方原理 |
4.6.3 灵郁花方的药理学研究 |
4.7 灵郁花方治疗CHB伴焦虑障碍患者的疗效分析及作用机制探讨 |
4.7.1 灵郁花方对CHB伴焦虑障碍患者HAMA、SAS评分的改善作用 |
4.7.2 灵郁花方对CHB伴焦虑障碍患者肝功能的改善作用 |
4.7.3 灵郁花方对CHB伴焦虑障碍患者HBV-DNA的改善作用 |
4.7.4 灵郁花方对CHB伴焦虑障碍患者HBsAg、HBeAg的改善作用 |
4.7.5 灵郁花方对CHB伴焦虑障碍患者神经内分泌激素的改善作用 |
4.7.6 CHB伴焦虑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 |
小结 |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综述 慢性肝病相关性焦虑抑郁障碍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2 |
(3)柴胡桂枝干姜汤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祖国医学对慢性乙型肝炎的认识 |
1.1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病名 |
1.2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病因病机 |
1.3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治疗 |
1.3.1 单味中药及有效成分 |
1.3.2 中医经方及中成药治疗 |
1.3.3 中医外治治疗 |
2 西医对慢性乙型肝炎的认识 |
2.1 慢性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 |
2.2 慢性乙型肝炎发病机制 |
2.3 慢性乙型肝炎的西医药物治疗 |
2.3.1 干扰素类(IFN) |
2.3.2 核苷类药物(NA) |
2.4 现代医学的新药治疗研究 |
2.4.1 Myrcludex-B抑制剂 |
2.4.2 替诺福艾拉酚胺(tenofovir alafenamide,TAF) |
2.4.3 其他新药研究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主要研究内容 |
2 临床资料 |
2.1 研究方法 |
2.2 病例选择 |
2.3 诊断标准 |
2.3.1 慢性乙型肝炎的西医诊断标准 |
2.3.2 方证辨证标准 |
2.3.3 Fibroscan肝纤维化诊断标准 |
2.4 纳入标准 |
2.5 排除标准 |
2.6 病例脱落、剔除标准 |
2.7 治疗方法 |
2.8 观察及检测指标 |
2.9 疗效评价 |
2.9.1 综合疗效评价标准 |
2.9.2 西医疗效评价标准 |
2.9.3 中医疗效评价标准 |
2.9.4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病例入选情况 |
3.1.1 治疗前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基线ALT、AST、LSM值比较 |
3.1.2 治疗前两组主要症状积分比较 |
3.2 临床综合疗效评价 |
3.3 中医疗效评价 |
3.3.1 中医症状积分情况比较 |
3.3.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变化及总有效率比较 |
3.3.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情况比较 |
3.4 西医疗效评价 |
3.4.1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肝功能变化比较 |
3.4.2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HBV-DNA比较 |
3.4.3 治疗前后e抗原指标的比较 |
3.4.4 治疗前后FibroscanLSM值的比较 |
3.5 治疗期间的安全性及不良事件 |
4 讨论 |
4.1 西药治疗CHB的不足 |
4.2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优势 |
4.3 柴胡桂枝干姜汤应用依据 |
4.3.1 柴胡桂枝干姜汤方义 |
4.3.2 柴胡桂枝干姜汤主要单药研究 |
4.4 临床疗效分析 |
4.4.1 柴胡桂枝干姜汤对患者临床症状的影响 |
4.4.2 柴胡桂枝干姜汤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
4.4.3 柴胡桂枝干姜汤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 |
4.4.4 柴胡桂枝干姜汤对患者HBV-DNA、HBeAg的影响 |
4.4.5 柴胡桂枝干姜汤对患者肝脏硬度值(LSM)的影响 |
5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 |
6 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英文缩略词表 |
附表1 |
附表2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4)基于数据挖掘对茵陈蒿汤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应用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茵陈蒿汤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疾病的文献溯源 |
1.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疾病的古代研究概况 |
1.1 古代病名溯源 |
1.2 病因病机溯源 |
1.3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疾病的古代方药治疗 |
2. 茵陈蒿汤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疾病的古代研究概况 |
第二部分 茵陈蒿汤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研究现状 |
1.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现代研究概况 |
1.1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研究 |
1.2 慢性乙肝病毒作用机理研究 |
1.3 现代药物治疗 |
1.4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制研究现状 |
1.5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动物模型研究现状 |
1.6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中医因机证候的研究现状 |
1.7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中药治疗研究现状 |
2. 茵陈蒿汤的现代研究概况 |
2.1 茵陈蒿汤的现代临床应用研究现状 |
2.2 茵陈蒿汤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现代临床应用研究 |
2.3 茵陈蒿的现代药理研究进展 |
2.4 茵陈蒿汤的现代药理研究进展 |
第三部分 基于数据挖掘对茵陈蒿汤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应用规律分析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内容 |
3. 研究方法 |
3.1 文献资料来源 |
3.2 疾病诊断标准 |
3.3 文献纳入标准 |
3.4 文献排除标准 |
3.5 文献信息的预处理 |
3.6 文献信息纳入方法 |
3.7 数据挖掘方法 |
4. 研究结果 |
4.1 计量性趋势数据结果 |
4.2 关联规则数据结果 |
4.3 聚类分析数据结果 |
第四部分 讨论 |
1. 茵陈蒿汤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作用机制 |
2. 茵陈蒿汤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方剂应用概况 |
3. 茵陈蒿汤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研究结果分析 |
3.1 茵陈蒿汤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舌苔脉象和病机分析 |
3.2 茵陈蒿汤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症状分布规律分析 |
3.3 茵陈蒿汤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中药使用分析 |
第五部分 全文总结 |
一. 结论 |
二.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5)疫病(急性传染性疾病)古今用药特点及配伍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古代中医疫病探赜 |
1. 疫病释义 |
2. 疫病病因 |
3. 疫病防治 |
3.1 宋以前 |
3.2 宋金元 |
3.3 明清 |
第二部分 疫病的现代中医药治疗 |
1. 建国以来我国法定急性传染性疾病回顾 |
2. 常见疫病的中医药治疗 |
2.1 病毒性肝炎 |
2.2 细菌性痢疾 |
2.3 流行性感冒 |
2.4 流行性腮腺炎 |
2.5 手足口病 |
第三部分 古今疫病方药数据挖掘 |
1. 数据来源与处理 |
2. 研究方法 |
3. 数据挖掘结果 |
3.1 疫病高频药挖掘 |
3.1.1 疫病总体用药 |
3.1.2 疫病病系用药 |
3.1.3 疫病病种用药 |
3.2 疫病用药古今对比数据挖掘 |
3.2.1 古今总体用药 |
3.2.2 古今病系用药 |
3.2.3 古今病种用药 |
3.3. 疫病方配伍规律挖掘结果 |
3.3.1 疫病方总体配伍规律 |
3.3.2 疫病病系配伍规律 |
3.3.3 疫病病种配伍规律 |
第四部分 讨论 |
1. 疫病用药特点分析 |
1.1 总述 |
1.2 古今用药比较分析 |
1.2.1 疫病总体用药 |
1.2.2 古今病系用药 |
1.2.3 古今病种用药 |
1.3 疫病用药的共性与个性特点分析 |
1.3.1 细菌性痢疾 |
1.3.1.1 古代方 |
1.3.1.2 现代方 |
1.3.1.3 小结 |
1.3.2 病毒性肝炎 |
1.3.2.1 古代方 |
1.3.2.2 现代方 |
1.3.2.3 小结 |
1.3.3 流行性腮腺炎 |
1.3.3.1 古代方 |
1.3.3.2 现代方 |
1.3.3.3 小结 |
1.4 古今疫病用药特点总结 |
2. 疫病方配伍特点分析 |
2.1 古今疫病方总体配伍特点分析 |
2.1.1 古代方 |
2.1.2 现代方 |
2.1.3 小结 |
2.2 疫病病系配伍规律特点分析 |
2.2.1 Ⅰ类疫病 |
2.2.1.1 古代方 |
2.2.1.2 现代方 |
2.2.1.3 小结 |
2.2.2 Ⅱ类疫病 |
2.2.2.1 古代方 |
2.2.2.2 现代方 |
2.2.2.3 小结 |
2.2.3 Ⅲ类疫病 |
2.2.3.1 古代方 |
2.2.3.2 现代方 |
2.2.3.3 小结 |
2.3 疫病病种配伍特点分析 |
2.3.1 细菌性痢疾 |
2.3.1.1 古代方 |
2.3.1.2 现代方 |
2.3.1.3 小结 |
2.3.2 病毒性肝炎 |
2.3.2.1 古代方 |
2.3.2.2 现代方 |
2.3.2.3 小结 |
2.3.3 流行性腮腺炎 |
2.3.3.1 古代方 |
2.3.3.2 现代方 |
2.3.3.3 小结 |
2.4 疫病方配伍特点总结 |
第五部分 结语 |
1. 问题与思考 |
2. 主要创新点 |
3. 后续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茵陈蒿汤方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茵陈蒿汤现代临床应用 |
1.1 内科疾病 |
1.2 外科疾病 |
1.3 妇科疾病 |
1.4 胎产疾病 |
1.5 儿科疾病 |
1.6 皮肤系统疾病 |
1.7 其他 |
2 茵陈蒿汤的现代实验研究 |
2.1 消化系统疾病方面 |
2.2 内分泌系统和代谢性疾病方面 |
2.3 肾脏疾病方面 |
2.4 血液系统疾病方面 |
2.5 防治癌症方面 |
2.6 抗炎镇痛方面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茵陈蒿汤的方证理论研究 |
1 茵陈蒿汤的出处及相关条文分析 |
1.1 出处 |
1.2 相关条文分析 |
2 茵陈蒿汤方证分析 |
2.1 方药配伍分析 |
2.2 病位分析 |
2.3 病因病机分析 |
2.4 症状分析 |
3 《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的"黄" |
3.1 湿热发黄 |
3.2 寒湿发黄 |
3.3 少阳发黄 |
3.4 表郁发黄 |
3.5 表虚发黄 |
3.6 火劫发黄 |
3.7 虚劳发黄 |
3.8 蓄血发黄 |
3.9 燥结发黄 |
4 仲景治黄诸方比较 |
5 历代医家对茵陈蒿汤的衍化发展 |
5.1 晋唐时期 |
5.2 宋元时期 |
5.3 明清时期 |
第三章 茵陈蒿汤现代医案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2.1 资料来源 |
2.2 资料收集标准 |
2.3 资料整理规范 |
2.4 医案录入 |
2.5 数据统计方法 |
3 统计分析与研究结果 |
3.1 病名统计分析 |
3.2 症状统计分析 |
3.3 舌象与脉象统计分析 |
3.4 原方药物剂量统计分析 |
3.5 加味药物统计分析 |
3.6 合方统计分析 |
3.7 发病地区统计分析 |
3.8 病例采集时间统计分析 |
3.9 性别统计分析 |
3.10 患者年龄段统计分析 |
4 研究结论及分析 |
第四章 茵陈蒿汤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研究方法 |
2 结果 |
2.1 文献资料检出及评价 |
2.2 二分类变量的Meta分析 |
2.3 连续性变量的Meta分析 |
3 小结 |
4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盛国光教授诊疗慢性肝病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盛国光教授学术渊源 |
1 盛国光教授简介 |
2 盛国光教授学术渊源 |
第二部分 盛国光教授学术思想 |
1 四诊合参,重视审察病机 |
2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强调整体 |
3 临证肝病,注重脾胃 |
4 用“和”的理念指导中医肝病临床 |
5 从毒痰瘀论治慢性肝病 |
6 注重肝病的调养 |
第三部分 盛国光教授诊疗慢性肝病的临证经验 |
1 慢性乙型肝炎,解毒化痰消瘀补虚 |
1.1 病因病机 |
1.2 治疗原则 |
1.3 辨证论治 |
1.4 典型病例 |
1.5 体会 |
2 肝纤维化,分期论治 |
2.1 气郁血滞,疏肝解郁活血 |
2.2 气虚血瘀,解毒益气化瘀 |
2.3 痰瘀互结,解毒化痰行瘀,软坚通络 |
2.4 典型病例 |
2.5 体会 |
3 肝硬化腹水,益气健脾,化湿行水 |
3.1 病因病机 |
3.2 治疗法则 |
3.3 典型病例 |
3.4 体会 |
4 肝癌,扶正祛邪,重视从脾虚论治 |
4.1 病因病机 |
4.2 治疗法则 |
4.3 典型病例 |
4.4 体会 |
5 脂肪肝,祛湿化痰,活血化瘀,强调综合调治 |
5.1 辨证论治 |
5.2 特色疗法 |
5.3 基础治疗 |
5.4 典型病例 |
5.5 体会 |
6 盛国光教授饮食调护慢性肝病的经验 |
6.1 强调饮食有节 |
6.2 辨证调护,注重调养脾胃 |
6.3 体会 |
第四部分 盛国光教授诊治肝硬化腹水患者的经验信息挖掘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 |
1.2 研究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肝硬化腹水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表现 |
2.2 肝硬化腹水患者舌象、脉象分布规律 |
2.3 肝硬化腹水患者证型特点 |
2.4 肝硬化腹水患者用药规律 |
3 讨论 |
3.1 名老中医病案信息挖掘在学术继承中的意义 |
3.2 肝硬化腹水常见症状的分析 |
3.3 肝硬化腹水中医证候要素及规律的分析 |
3.4 盛国光教授诊疗肝硬化腹水用药规律的分析 |
3.5 问题与展望 |
第五部分 海珠益肝加味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病例入选情况 |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铰 |
2.3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情况 |
2.4 两组血清ALT、AST值治疗前后变化情况 |
2.5 两组血清HBV DNA转阴情况 |
3 讨论 |
3.1 问题的提出 |
3.2 海珠益肝方的基础及临床研究 |
3.3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治规律 |
3.4 海珠益肝加味方组成、功效及药理研究 |
3.5 海珠益肝加味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安全有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伤寒杂病论》病证通用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肺系病证通用药 |
1.1 肺系病证概要 |
1.2 肺系通用药性能与应用阐释 |
1.2.1 麻黄 |
1.2.2 桂枝 |
1.2.3 细辛 |
1.2.4 生姜 |
1.2.5 柴胡 |
1.2.6 葛根 |
1.2.7 升麻 |
1.2.8 石膏 |
1.2.9 黄芩 |
1.2.10 白芍 |
1.2.11 杏仁 |
1.2.12 厚朴 |
1.2.13 半夏 |
1.2.14 贝母 |
1.2.15 桔梗 |
1.2.16 紫菀 |
1.2.17 款冬花 |
1.2.18 葶苈子 |
1.2.19 甘遂 |
1.2.20 大戟 |
1.2.21 芫花 |
1.2.22 巴豆 |
1.2.23 干姜 |
1.2.24 五味子 |
1.2.25 人参 |
1.2.26 麦冬 |
1.2.27 甘草 |
2 心系病证通用药 |
2.1 心系病证概要 |
2.2 心系通用药性能与应用阐释 |
2.2.1 甘草 |
2.2.2 人参 |
2.2.3 附子 |
2.2.4 桂枝 |
2.2.5 薤白 |
2.2.6 生姜 |
2.2.7 枳实 |
2.2.8 厚朴 |
2.2.9 生地黄 |
2.2.10 阿胶 |
2.2.11 百合 |
2.2.12 酸枣仁 |
2.2.13 栀子 |
2.2.14 淡豆豉 |
2.2.15 黄连 |
2.2.16 半夏 |
2.2.17 瓜蒌 |
2.2.18 龙骨 |
2.2.19 牡蛎 |
2.2.20 茯苓 |
2.2.21 桃仁 |
3 脾胃病证通用药 |
3.1 脾胃病证概要 |
3.2 脾胃通用药性能与应用阐释 |
3.2.1 甘草 |
3.2.2 白术 |
3.2.3 人参 |
3.2.4 白芍 |
3.2.5 附子 |
3.2.6 干姜 |
3.2.7 葛根 |
3.2.8 白头翁 |
3.2.9 诃子 |
3.2.10 生姜 |
3.2.11 吴茱萸 |
3.2.12 竹茹 |
3.2.13 旋覆花 |
3.2.14 代赭石 |
3.2.15 半夏 |
3.2.16 茯苓 |
3.2.17 火麻仁 |
3.2.18 大黄 |
3.2.19 黄芩 |
3.2.20 黄连 |
3.2.21 黄柏 |
3.2.22 枳实 |
3.2.23 厚朴 |
4 肝胆病证通用药 |
4.1 肝胆病证概要 |
4.2 肝胆通用药性能与应用阐释 |
4.2.1 柴胡 |
4.2.2 半夏 |
4.2.3 枳实 |
4.2.4 旋覆花 |
4.2.5 黄柏 |
4.2.6 栀子 |
4.2.7 大黄 |
4.2.8 茵陈 |
4.2.9 桃仁 |
4.2.10 当归 |
4.2.11 乌头 |
4.2.12 附子 |
4.2.13 吴茱萸 |
4.2.14 白芍 |
4.2.15 鳖甲 |
4.2.16 牡蛎 |
4.2.17 虻虫 |
4.2.18 水蛭 |
4.2.19 土鳖虫 |
5 肾系病证通用药 |
5.1 肾系病证概要 |
5.2 肾系通用药性能与应用阐释 |
5.2.1 桂枝 |
5.2.2 白芍 |
5.2.3 龙骨 |
5.2.4 牡蛎 |
5.2.5 麻黄 |
5.2.6 杏仁 |
5.2.7 防己 |
5.2.8 茯苓 |
5.2.9 猪苓 |
5.2.10 黄芪 |
5.2.11 白术 |
5.2.12 附子 |
5.2.13 熟地黄 |
5.2.14 山药 |
5.2.15 山茱萸 |
6 讨论 |
6.1 肺系病证通用药应用规律 |
6.2 心系病证通用药应用规律 |
6.3 脾胃病证通用药应用规律 |
6.4 肝胆病证通用药应用规律 |
6.5 肾系病证通用药应用规律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学习和工作情况 |
中医辨证论治的研究概况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茵陈蒿汤在肝病中的临床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治疗急性病毒性肝炎 |
2 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
3 治疗重型肝炎 |
4 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
5 治疗肝硬化 |
6 治疗肝癌术后黄疸 |
7 治疗药物中毒性肝损害 |
8 治疗脂肪肝 |
9 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 |
10 结语 |
(10)基于伤寒六经理论辨治肝衰竭前期的理论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肝衰竭前期概念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
2“截断扭转”学术思想是中医药治疗肝衰竭前期的理论基础 |
3 肝衰竭前期的病位在阳明、少阳 |
4 肝衰竭前期病性为湿热兼瘀 |
5 大柴胡汤合茵陈蒿汤为主治方药 |
6 典型验案 |
四、新加茵陈蒿汤治疗慢性重度肝炎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金实教授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经验研究[D]. 高玮鞠.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王灵台灵郁花方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伴焦虑障碍的临床研究[D]. 李亚文.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3]柴胡桂枝干姜汤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D]. 顾桥.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8(01)
- [4]基于数据挖掘对茵陈蒿汤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应用规律研究[D]. 王羿今(Wang Yi Chin).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8(11)
- [5]疫病(急性传染性疾病)古今用药特点及配伍规律研究[D]. 张稚鲲.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3)
- [6]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茵陈蒿汤方证研究[D]. 索子敏.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8)
- [7]盛国光教授诊疗慢性肝病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研究[D]. 徐建良.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5(08)
- [8]《伤寒杂病论》病证通用药的研究[D]. 李晶晶.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4(12)
- [9]茵陈蒿汤在肝病中的临床运用[J]. 胡炼夫,姜锦林. 光明中医, 2014(03)
- [10]基于伤寒六经理论辨治肝衰竭前期的理论探讨[J]. 宋高峰,尹燕耀,宗亚力,万勇,贺柯庆.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