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离子通道病的临床心电图及遗传学与离子流相关性的研究现状(论文文献综述)
金众鑫[1](2021)在《慢性肾脏病5期住院患者QT间期延长的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5期(CKD5期)住院患者心电图QT间期延长相关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在我院肾内科住院的CKD5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预先制定的标准纳入患者,按照稳定状态下患者心电图QTc(校正的QT间期)是否延长分为QTc延长组和正常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分析QTc延长的相关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CKD5期住院患者QTc延长的影响因素。结果:结果共纳入310例患者,男性178例(57.4%),女性132例(42.6%),年龄[53(41,62)]岁,其中QTc延长组130例,正常组180例。与正常组相比,QTc延长组年龄偏大,合并感染、进入透析的患者所占比例更高,白蛋白、HDL-c、血钾和校正血钙数值更低,二氧化碳结合力水平更高,心脏彩超提示左室EF值更低、左房内径更大;两组患者的性别比例、高血压发生率、冠心病发生率、糖尿病发生率、血红蛋白、磷、镁、LDL-c水平、心脏彩超左室内径数值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钙血症、血钾≤4.0mmol/L和已进入透析阶段是该疾病人群QTc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KD5期住院患者心电图QTc延长比例较高,低钙血症、血钾≤4.0mmol/L和已进入透析阶段是该疾病人群QT间期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
朱鑫[2](2021)在《钠通道SCN5A基因V1951L突变致短QT综合征机制及相关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短QT综合征(short QT syndrome,SQTS)是一种以心电图中出现显着QT间期缩短为特征的遗传性心肌细胞离子通道病。SQTS易引起室性心律失常、晕厥,甚至心脏性猝死。SQTS的发生常伴随编码心肌细胞离子通道蛋白基因突变,虽然目前已明确的突变基因类型有KCNH2、KCNQ1、KCNJ2、CACNA1C、CACNB2B、CACNA2D六种。但上述的基因也只能解释不到25%的SQTS,大部分患者的突变机制仍有待明确。近期有研究显示编码Cl-/HCO3-交换体的SLC4A3基因缺陷可能影响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复极化过程与SQTS相关。本团队也于2012年发现编码SCN5A基因R689H突变致钠通道功能缺陷可能引起心脏兴奋性和电传导速度降低、心室动作电位的缩短,导致QT间期短。本研究发现一名反复晕厥患者,经过严格的诊断为SQTS,基因测序发现存在SCN5A基因V1951L突变,钠通道基因突变是否是导致SQTS的病因还需进一步研究。SCN5A基因编码的Nav1.5蛋白是构成钠通道的重要组成蛋白,其表达数量与功能直接影响钠通道功能。MOG1是在酵母中发现的一种Ran结合蛋白,能在调控核蛋白的运输中发挥重要作用,广泛参与核质转运,微管装配,核装配等过程。研究显示MOG1能与Nav1.5结合,协助Nav1.5向细胞膜靶向转运,提高Nav1.5在细胞膜上表达。MOG1蛋白在SCN5A基因V1951L突变相关短QT综合征中作用尚不明确,能否发挥拯救作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研究目的:本研究发现一名SQTS患者,排除其他导致短QT间期的获得性原因,对患者进行基因测序后,发现患者存在编码钠通道SCN5A基因V1951L突变。本研究将探究患者SQTS与V1951L基因突变的相关性及其相关机制,并通过共表达MOG1蛋白和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筛选,寻找治疗SCN5A基因突变致短QT综合征的有效治疗方式。研究方法:本研究前期发现一名反复晕厥患者,经过严格的诊断为SQTS,基因测序发现存在SCN5A基因V1951L突变。为研究SCN5A基因V1951L突变是否是导致短QT综合征的病因。我们构建了钠通道SCN5A基因V1951L位点突变质粒,转染HEK293细胞,使用Western-Blot技术检测Nav1.5蛋白在细胞膜上表达。利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检测Nav1.5在细胞膜表面的表达数量和钠通道功能开放、关闭功能。通过共表达MOG1蛋白,探究突变组膜表面Nav1.5蛋白表达和通道功能能否得到拯救。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灌洗细胞,探究药物对通道功能的影响。研究结果:(1)临床特征:先证者表现为反复心悸和晕厥,ECG提示QT=380ms,QTc=347 ms,I,a VL,II,III,a VF及V4,V6导联早期复极化改变。其父亲45岁,携带相同基因突变,存在心悸症状,但ECG正常。基因测序结果显示SCN5A基因第5851位核苷酸由G变为T(c.5851G>T),从而导致Navl.5蛋白第1951位氨基酸由缬氨酸变成亮氨酸。(2)在全细胞膜片钳中,与WT组相比,V1951L组Nav1.5峰钠电流密度降低,晚钠电流密度降低。稳态激活曲线和稳态失活曲线无明显差异。(3)Western blot结果显示,V1951L组与WT相比细胞膜表面Nav1.5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共表达MOG1后,WT组和V1951L组细胞膜上Nav1.5蛋白表达仍无明显差异。(4)共表达MOG1后,V1951L组峰钠电流密度和晚钠电流密度增大。稳态激活曲线和稳态失活曲线无明显变化。(5)经过入胺碘酮处理后发现,V1951L组晚钠电流密度增大。V1951L突变组稳态激活曲线向右偏移,稳态失活曲线向左偏移。结论:1、V1951L突变基因能降低细胞峰钠电流密度和晚钠电流密度,可能以此缩短QT间期,诱发短QT综合征。2、共表达MOG1能显着提高V1951L突变组峰钠电流密度和晚钠电流密度,对突变致钠通道功能缺陷具有拯救作用,是钠通道相关短QT综合征的潜在治疗方式。3、胺碘酮使V1951L突变组晚钠电流密度增加,对突变致钠通道功能缺陷具有部分拯救作用,并且通过降低钠窗电流电压范围,可能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
沈利水[3](2021)在《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的预后特征分析及模式动物的构建策略研究》文中提出第一部分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心室受累特征及其临床预后研究目的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是一组以右室心肌被纤维脂肪组织进行性替代为特征的遗传性心肌病。除累及右室外,双心室受累的情况并不少见,目前有关不同心室受累人群的临床特征及远期预后缺少系统报道。本研究旨在通过大样本研究,探索我国ARVC人群的心室受累特征,总结分析不同受累亚型的临床表型差异及与预后之间的相关性,为ARVC的精准预后评估提供依据。方法 自2007年6月至2017年2月,连续入选在我院确诊为ARVC并行心脏磁共振检查的患者。根据左室射血分数(LVEF),将患者分为单纯右室受累组(RV组)和双室受累组(BiV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临床特征及远期结局的差异。主要观察终点为全因死亡、心脏移植和两者的复合终点,次要终点为室速发作。通过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确立独立预测复合终点的临床变量。结果 共255例患者(年龄37±15岁,男性183例)符合入选标准,其中BiV组137例,RV组118例。与RV组相比,BiV组患者年龄较大,病程较长,心力衰竭(28%vs.8%,P<0.001)和晕厥(33%vs.21%,P=0.038)发生率高,心脏除极时间较长(116±44msvs.105±25ms,P=0.010),V4-V6 导联 T 波倒置(44%vs.19%,P<0.001)和肢体导联QRS波低电压(39%vs.15%,P<0.001)发生率高,右心室扩张和局部室壁活动异常更为明显,具有更低的右室射血分数(28±9%vs.31±9%,P=0.009)。复合终点中位随访时间为66个月,共发生31例(BiV组21例,RV组10例)死亡和28例(BiV组20例,RV组8例)心脏移植。随访期间BiV组有99例(72%);RV组有89例(75%)出现室速事件。BiV组患者的累积生存率、无心脏移植生存率和无复合终点生存率均显着低于RV组(log rank P<0.05),而两组的累积无室速生存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晕厥史(HR 2.63,95%CI 1.27-5.42,P=0.009)、心脏骤停史(HR 6.68,95%CI 3.44-12.98,P<0.001)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HR0.96,95%CI 0.94-0.99,P=0.003)均是 ARVC 双室受累者出现复合终点的独立预测因素,而植入埋藏式心脏转律除颤器(ICD)可显着改善预后(HR 0.27,95%CI 0.10-0.76,P=0.012)。结论 在ARVC中,双室受累较为常见,临床表现更为严重,显着增加全因死亡、心脏移植及两者复合终点的发生风险。晕厥史、心脏骤停史和低LVEF是影响ARVC双室受累者临床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而ICD的植入可显着改善预后。第二部分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双心室受累患者的电生理特征及导管消融预后目的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患者具有较高的室性心动过速(VT)发生风险,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可减少VT发作负荷。目前有关ARVC双心室受累患者的心电生理特征和VT消融疗效尚缺少相关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ARVC双室受累者的临床特点、消融疗效及VT复发的预测因素。方法 自2010年7月至2018年3月,连续入选在我院确诊为ARVC,有心脏磁共振检查数据,并因持续性VT行导管消融的患者。根据左室射血分数(LVEF),将患者分为单纯右室受累组(RV组)和双室受累组(BiV组)。分析两组患者的VT特征、电生理参数差异及导管消融的近远期疗效。主要观察终点为VT复发,次要终点为全因死亡率、心脏移植和两者的复合终点。通过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确立双室受累患者消融术后VT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共98例患者(年龄36±14岁,男性85例)符合入选标准,其中BiV组50例,RV组48例。BiV组患者的临床VT周长较短(305±73msvs.342±70ms,P=0.036),电生理刺激后VT诱发率高(90%vs.69%,P=0.009),VT主要起源于右室(48/50,96%),有30%患者(15/50)存在左室来源的室性心律失常(室性早搏12例;VT 10例)。与右室VT相比,左室VT周长较短(268±29msvs.302±49ms,P=0.040),30%合并血流动力学异常,室速的关键部位主要位于左室基底部下壁和基底部游离壁。两组患者的急性消融成功率无明显差异。室速终点平均随访时间51±34个月,两组患者的累积无VT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logrank P=0.353)。复合终点的平均随访时间73±26个月,BiV组的复合终点发生率显着高于RV组(logrank P=0.037)。多因素 Cox 回归分析显示,年龄(HR0.96,95%CI0.93-1.00,P=0.041),右心室射血分数(HR0.93,95%CI 0.86-0.98,P=0.015)以及急性完全消融成功(HR 0.18,95%CI 0.07-0.45,P<0.001)均是ARVC双室受累者导管消融术后VT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ARVC双室受累者的室速发作较快且易诱发,并有较高的左室室速风险。与单纯右室受累者相比,双室受累后并不降低室速消融的急性期和远期效果。年龄、右室射血分数和急性期消融疗效均是影响双室受累者室速复发的危险因素。第三部分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心电图T波峰末间期水平及其危险分层价值目的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是一种难治性器质性心脏病,具有较高的心源性猝死风险。心电图T波峰末间期(Tpe)能反映心室复极的跨壁离散度,可用于预测多种心脏病的恶性心律失常和全因死亡风险,但其在ARVC中的预后价值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旨在评价ARVC患者的Tpe水平及其危险分层价值。方法 入选2001年10月至2019年1月期间在我院诊断为ARVC并植入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的患者。收集患者的基线数据、心电图资料及ICD程控资料。主要研究终点为ICD恰当放电,次要终点为全因死亡。根据Tpe和心率校正后Tpe(Tpec)的水平进行三分位分组,Kaplan-Meier曲线比较不同分组下的临床终点差异。通过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确立与终点独立相关的临床变量。结果 共102例患者符合入选标准,平均年龄43±14岁,男性72例。ARVC患者的Tpe和Tpec分别为106±32ms和111±35ms。ICD恰当放电的随访时间为51±38个月,共48例患者发生恰当放电,其中最高Tpec组(>120.6ms)5年ICD放电治疗率是最低组(<92.5ms)的2.56倍。在77±44个月的死亡终点随访期内,共23例患者死亡,最高Tpec组的5年死亡率是最低组的4倍。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Tpec可预测ICD的恰当放电和全因死亡(P<0.01)。经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校正其他协变量后,Tpec仍然是ICD恰当放电(HR 1.15,95%CI 1.05-1.25,P=0.002)和全因死亡(H 1.20,95%CI 1.07-1.33,P=0.001)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在植入ICD的ARVC患者中,Tpec可预测ICD的恰当放电和全因死亡风险,校正相关协变量后,仍能保持其独立的预测价值。第四部分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模式动物的构建及β-受体阻滞剂的疗效探索目的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是相对少见的遗传相关性心肌疾病,缺少有效的治疗手段。现有的动物模型存在表型不全,无法完整还原ARVC的临床特征。β-受体阻滞剂可改善多种心血管疾病的远期预后,但在ARVC中至今没有动物研究依据。本研究旨在构建一种更具有临床代表性的ARVC模式动物,在此基础上对ARVC的发病机制和β-受体阻滞剂的疗效进行探索。方法 第一部分基于ARVC患者的PKP2突变位点,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PKP2 c.1339delA杂合突变大鼠模型,扩大种群后,随机分为6组:突变型静息组、突变型低强度运动组、突变型高强度运动组、野生型静息组、野生型低强度运动组和野生型高强度运动组。使用动物跑台进行运动干预,分别评价基线、干预8周、干预16周后的心电图和心脏超声参数变化。提取心肌组织,用于HE染色、Masson染色、油红-o染色和电镜检测,评价纤维脂肪浸润情况及心肌超微结构变化。进行转录组测序、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探索ARVC大鼠与野生型大鼠的蛋白表达差异。第二部分将PKP2突变大鼠随机分为4组:运动组、运动+美托洛尔治疗组、静息组和静息+美托洛尔治疗组,给予16周高强度运动+药物干预,分别比较各组大鼠在心电图、心超、磁共振、右心压力、病理及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以评价药物疗效。结果 PKP2c.1339de1A突变大鼠经长时程高强度运动干预后可出现完整的ARVC表型。表现出自发室性心律失常、T波改变,右心室扩张伴收缩功能下降、右室大片心肌缺失伴透壁性纤维化疤痕形成,心肌间质和心肌细胞内脂滴浸润。其中,高强度运动可引起心肌组织异常线粒体堆集和线粒体自噬功能缺陷,并降低相关通路蛋白Parkin的表达。美托洛尔治疗后可减轻高强度运动大鼠的室性心律失常、右心功能不全及心肌纤维化病变,并减少心肌组织内PKP2的丢失,在静息组中,美托洛尔的治疗效果不明显。结论 基于PKP2临床突变位点进行基因编辑并给予长时程高强度运动干预,可顺利构建具有完整ARVC表型特征的模式动物,高强度运动可下调心肌组织中Parkin的表达,抑制Pink1-Parkin通路介导的线粒体自噬。β-受体阻滞剂治疗可有效改善ARVC因运动导致的心律失常及心脏结构异常。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4](2020)在《2020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2016共识升级版)》文中指出室性心律失常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发生在无结构性心脏病患者的非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预后多为良好,但持续性快心室率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扑动与颤动可导致心脏性猝死。在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与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的支持下,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室性心律失常工作委员会于2016年组织国内专家首次撰写了中国室性心律失常专家共识。2020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为2016年共识的升级版,该版是在参考新近公布的欧美相关指南和共识基础上,结合我国近几年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国情再版的新的专家共识。期望2020版共识将有助于促进我国室性心律失常的预防与治疗。
曹克将,陈柯萍,陈明龙,洪葵,华伟,黄从新,黄德嘉,江洪,李学斌,李毅刚,汤宝鹏,王祖禄,吴立群,吴书林,薛玉梅,杨新春,杨艳敏,姚焰,张凤祥,张澍[5](2020)在《2020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2016共识升级版)》文中研究表明室性心律失常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发生在无结构性心脏病患者的非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预后多为良好,但持续性快心室率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扑动与颤动可导致心脏性猝死。在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与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的支持下,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室性心律失常工作委员会于2016年组织国内专家首次撰写了中国室性心律失常专家共识。2020中国室性心律失常专家共识为2016年共识的升级版,该版是在参考新近公布的欧美相关指南和共识基础上,结合我国近几年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国情再版的新的专家共识。期望2020版共识将有助于促进我国室性心律失常的预防与治疗。
郑大,殷坤,郑晶晶,周南,刘洋,付翔,成建定[6](2017)在《心脏性猝死的法医学研究进展》文中认为猝死是一类特殊的疾病死亡形式,严重威胁着社区人群的生命安全。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是最常见的猝死类型,一直以来是法医病理学鉴定和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从流行病学、形态学、分子病理学、虚拟解剖学等角度综述了SCD的法医学研究进展,以期为此类猝死的形态学鉴定、死亡原因诊断及其综合防治提供借鉴。
刘欣[7](2017)在《钙通道CACNA1C基因突变致心原性猝死相关早期复极的分子遗传学机制探讨》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心原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是人类健康头号杀手心血管疾病导致的突发性自然死亡。在诸多SCD高发的心血管疾病中,具有极高风险尤其对年轻人造成危害的遗传性心律失常综合征日渐受到关注。主要由各种离子通道蛋白及其调控蛋白编码基因突变导致的遗传性心律失常综合征通常不伴心脏结构功能异常,而呈现以各种特征性的心电图形态,在特殊环境状态下诱发严重的心电生理活动紊乱促使恶性心律失常发生,从而导致SCD。早期复极(early repolarization,ER)是部分心肌提前复极形成心电图上J点抬高和非心肌缺血性ST段抬高的特殊波形,在人群中广泛存在,且在半个世纪以来被认为是一种正常的心电图表现。随着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的大力开展,部分有ER表现的人群被发现存在SCD风险及家族聚集现象。如何辨别具有SCD风险的ER表现成为临床医生所面临的棘手问题。在最新的遗传性心律失常综合征诊治共识中,这类具有恶性心律失常病史或SCD家族史且心脏结构正常,≧2个连续下壁和/或侧壁导联出现J点抬高≧1 mm心电图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被定义为早期复极综合征(earl repolarization syndrome,ERS)。近年来分子遗传学理论和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人们对遗传性心律失常综合征中各类疾病的认知与探索。编码ATP敏感性钾离子通道Kir6.1的KCNJ8和ABCC9基因,编码L型钙离子通道的CACNA1C、CACNB2b和CACNA2D1基因,以及编码钠离子通道的SCN5A基因突变相继在ERS中报道。突变导致的外向钾离子通道功能增强和内向钙离子或钠离子通道功能减弱被认为是ERS的病理性致病基础。ER不同于长QT综合征和Brugada综合征等其它具有显着遗传学特性的遗传性心律失常综合征类型,ERS致病基因突变多见于散发病例,具有家族遗传性的基因突变罕见。此外,国人ERS的遗传学研究报道罕见,由此可见国人相关致病基因突变的研究仍存在很大空间,对有明显症状或猝死家族史的家系进行级联式遗传学筛查才能高效地筛查致病基因突变,并探索ERS分子遗传学发病机制,从而寻找更加有效的ERS个体化治疗方案。第一部分心原性猝死大家系临床分析及遗传学检测目的:本研究通过对所收集的SCD大家系先证者及存活成员进行全面的临床评估,并对先证者尸检报告仔细分析以及家系成员SCD候选基因筛查检测,解析该家系SCD发生机制,以异常心电图表现为线索寻找潜在的致死性原因及致病基因突变,为该家系SCD高危成员提供诊疗建议。方法:1.临床资料收集:严格遵循医学伦理准则,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获准及入选研究对象知情同意,对我院心内科就诊的江西籍SCD高危患者及其亲属临床资料进行采集。诊断标准参考2013年由美国心律协会(Heart Rhythm Society,HRS)、欧洲心律学会(European Heart Rhythm Association,EHRA)和亚太心律协会(Asia Pacific Heart Rhythm Society,APHRS)共同制定的遗传性心律失常综合征患者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获取家系成员病史,心电图和心脏彩超等检查信息。2.尸检资料收集:在SCD死者法定代理人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获取死者经司法机构提供的尸检报告及相关病理组织。3.先证者心肌组织HE染色:取死者心肌不同部位组织块制作切片并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结构形态。4.遗传学检测:经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后,采集外周静脉全血5 ml储存于EDTA真空抗凝管,采用血液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抽提外周血白细胞全基因组DNA,选择常见的遗传性心律失常综合征致病基因作为候选基因,包括编码钠离子通道的SCN5A、SCN1B、SCN3B和GPA1L基因,编码钾离子通道的KCNQ1、KCNH2、KCNJ8、KCNE1、KCNE2和KCND3基因,编码钙离子通道的CACNA1C、CACNB2b和CACNA2D1基因以及编码通道调节蛋白的ANK2和PRKAG2基因,设计相应引物,使所测范围涵盖待测基因所有外显子以及外显子与内含子交界区序列,采用DNA直接测序法(双脱氧链终止法)进行测序筛查基因变异,随机选取本实验室DNA库中400例相同遗传背景及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健康人群标本作为对照,以发现新的致病基因突变位点或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5.统计学分析:所有涉及统计的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19.0软件包统计学分析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误((?)±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P值<0.05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1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结果:1.本研究收集到一个原因不明夜间猝死大家系,死者为包含先证者在内的5名男性成员,先后在睡眠中发生猝死,均处青壮年时期,最小23岁,最大49岁,平均年龄34±8.4岁。2.先证者尸检报告提示无机械性损伤、机械性窒息致死的法医病理学改变,也无中毒致死的依据;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排外各主要器官器质性病变,考虑猝死可能由心原性因素所致。所取心肌组织形态结构及排列均正常,可排外心肌病等各种结构性心脏病以及可伴右室心肌病变的Brugada综合征。先证者死前3年内偶发头晕、心悸,无胸闷、胸痛及晕厥;既往心脏彩超检查无明显异常,24小时3导联动态心电图记录II导联和a VF导联J点抬高≧1.5mm。3.其他家庭成员既往史及个人史无特殊,无阳性体征,静息心电图、心脏彩超及平板运动试验检查未见明显异常。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发现3位家庭成员有ER表现。其中先证者弟弟ER表现最为显着,下壁II、III和a VF导联,胸前V3V5导联J点抬高0.05 m V0.3 m V,且可见J波,V2V4导联T波高尖。先证者儿子及其弟弟女儿的动态心电图表现为下壁和侧壁导联ST段抬高。4.通过候选基因测序筛查发现该家系1个钙离子通道α1亚单位编码基因CACNA1C的杂合错义突变,由第48号外显子上第5747号碱基A转换为碱基G,导致第1916位谷氨酰胺变为精氨酸,即p.Q1916R。该突变见于先证者及源于父系的所有一级和二级亲属,而其母亲及母亲的兄弟姐妹和其他与先证者无血缘关系的家庭成员均不存在此突变。此外,在家系中还筛查到已被报道的5个CACNA1C基因SNPs,分别为c.2436C>T(p.D812D),c.3786C>T(p.F1262F),c.5361G>A(p.T1787T),c.5609C>T(p.T1870M)和c.5649G>A(p.P1883P),以及1个SCN5A基因SNPs,c.3578G>A(p.R1193Q)。5.CACNA1C-Q1916R突变携带者中有ER表现和无ER表现成员心电图参数比较结果显示,有ER表现成员的心率校正QT间期比无ER表现的成员短,但均在正常范围,QT间期离散度(QT dispersion,QTd)和Tp-Te间期离散度(Tp-Te dispersion,Tp-ed)则更大,但两组间各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本研究从一个青壮年男性SCD高发大家系,揭示SCD可能与ERS相关。2.ERS致病基因CACNA1C-Q1916R新突变可能与该家系ERS致SCD相关。3.CACNA1C-Q1916R突变携带家庭成员中ER呈不完全外显性,考虑与SCN5A-R1193Q和性别相关。4.ER家庭成员心电图中有致恶性心律失常性作用的复极化跨壁离散度参数指标QTd和Tp-ed增大,但与无ER表现的CACNA1C突变携带成员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样本量有限是可能原因。5.其它所发现的CACNA1C基因SNPs(D812D、F1262F、T1787T、T1870M和P1883P)无明显致SCD效应。第二部分CACNA1C基因突变致心原性猝死相关ER的分子遗传学、细胞电生理机制及药物干预探讨目的:从组织和细胞水平探讨CACNA1C-Q1916R突变的功能变化及致SCD相关ER的分子机理,并筛选有效的治疗药物。方法:1.人心肌组织标本免疫组化:取携带CACNA1C基因突变先证者左心室肌组织,通过免疫组化法对组织内由CACNA1C基因翻译的Cav1.2蛋白表达及定位进行检测,并以成年人正常左心室标本作为对照。2.CACNA1C-Q1916R定点突变:采用经典的定点突变技术,将CACAN1C基因第5747位碱基A突变为碱基G,进行测序验证并排除其它位点突变。3.CACNA1C质粒瞬时转染:采用Lipofectamine?2000转染试剂盒,将携带野生和突变型CACNA1C,以及野生型CACNB2b和CACNA2D1基因的质粒载体按摩尔浓度1:1:1分两组共转染入人胚肾293细胞(human embryonic kidney293,HEK293)中用于后续实验,用于膜片钳细胞电生理实验的细胞则按0.3比例额外转染表达绿色荧光的p EGFP-N3质粒。4.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 time PCR,q RT-PCR):采用q RT-PCR引物扩增表达野生和突变型CACNA1C的HEK293细胞中CACNA1C的序列片段,检测突变对Cav1.2总m RNA表达的影响。5.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表达野生和突变型CACNA1C的HEK293细胞中,Cav1.2在细胞总蛋白、膜蛋白和浆蛋白各水平的表达情况。6.细胞免疫荧光:在共聚焦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转染野生和突变型CACNA1C并经Cav1.2特异抗体荧光染色的HEK293细胞,检测突变对Cav1.2表达定位及转运的影响。7.全细胞膜片钳细胞电生理分析及药物筛选: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表达突变型CACNA1C的HEK293细胞上L型钙离子流变化,以及雄激素睾酮(10μM)对其的影响。再分别加入ER治疗药物异丙肾上腺素(10μM)和奎尼丁(5μM),观察药物对钙离子流的影响,绘制电流-电压(I-V)曲线,电压依赖的稳态激活曲线(steady state activation,SSA)和电压依赖的稳态失活曲线(steady state inactivation,SSI)。8.统计学分析:所有涉及统计的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19.0软件包统计学分析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误((?)±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P值<0.05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0.01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结果:1.成功诱导CACNA1C-Q1916R突变,经测序验证CACAN1C基因第5747位碱基A突变为碱基G,其它位点未发生突变。2.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携带CACNA1C基因突变的先证者心室肌组织Cav1.2蛋白表达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织(*P<0.05),异源性表达突变Cav1.2的总m RNA表达水平较野生型Cav1.2低(*P<0.01),且在细胞总蛋白、模蛋白和浆蛋白各水平的表达均下降(*P<0.05)。3.细胞免疫荧光结果显示突变型Cav1.2蛋白转运功能正常,但整体荧光强度更弱。4.全细胞膜片钳结果显示突变组钙电流密度较野生组显着降低,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SSA和SSI两组间无差异;睾酮(10μM)可显着降低突变组电流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S治疗药物异丙肾上腺素(10μM)可增加野生型钙电流密度,对突变型钙电流的增加无统计学意义,可引起野生型和突变型钙电流的电压依赖性SSA均发生左移;奎尼丁(5μM)对野生型和突变型钙电流的幅度、密度和电压依赖性SSA均无任何影响。结论:1.CACNA1C-Q1916R为功能丧失性突变,可使Cav1.2在m RNA和蛋白质水平表达量均降低,但不影响蛋白的定位及转运,突变可能通过减少细胞膜上有效Cav1.2数量而降低钙电流。2.CACNA1C-Q1916R突变是引起本研究家系中ER表现及SCD的主要原因。3.睾酮加剧CACNA1C-Q1916R突变钙电流密度减小,证实男性是突变携带成员发生SCD和ER表现的重要危险因素。4.异丙肾上腺素可能对有ER表现及SCD高危的CACNA1C-Q1916R突变携带者有一定疗效。
胡大一,郭继鸿,刘文玲,浦介麟,李翠兰,洪葵,刘兴鹏,郭成军,吴林,张萍,汪道武[8](2015)在《遗传性原发性心律失常综合征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文中指出国际上有关遗传性心律失常的专家共识最早发表在2006年由美国心脏协会(AHA)起草的"关于心肌病的最新定义和分类"中[1]。2007年,美国国立心肺与血管研究所和罕见疾病办公室在Circulation上发表了关于基因突变影响离子通道功能所致原发性心肌病的诊断、临床表现、分子机制和治疗的专家共识报告[2]。2011年,美国心律学会/欧洲心律学会发布了《心脏离子通道病与心肌病基因检测专家共识》[3]。2013年,美国心律学会
熊琴梅[9](2014)在《扩张型心肌病的分子遗传学机制及环境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 DCM)是临床上一类以单侧或双侧心腔扩大和心室收缩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常见心肌病。既往流行病学调查DCM患病率为36.5/10万,近年来具有上升趋势。进行性心力衰竭和各种形式室性心律失常是DCM常见严重合并症,猝死风险高,因而引起研究人员广泛关注。DCM多数情况下散发存在,部分可呈现家族性发病趋势,遗传因素在DCM发病中具有主导地位。目前国内外对DCM家系的大量遗传学研究已发现大约30%~50%的DCM具有显着的遗传基础,涉及近50个基因的相关变异。这些基因主要编码肌小节蛋白、细胞骨架蛋白、核膜层蛋白等,如TTN、MYH7、TNNT2和LMNA等。近来有文献报道与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相关的编码桥粒蛋白基因如DSP、DSG2、PKP2,以及一些离子通道基因如ABCC9、SCN5A,也与DCM发病有关,具有高度遗传异质性。鉴于DCM患者易合并各种形式心律失常,甚至出现恶性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Ventricular tachycardia, VT)或心室颤动(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VF)而导致猝死,对DCM发生心律失常易感性的分子遗传学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DCM发病呈现男性多于女性的性别差异,然而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尚不清楚。性激素或环境激素干扰物是否是DCM发病的关键因素还有待研究。双酚A(bisphenol A,BPA)是目前公认的一类环境激素干扰化合物,广泛用于制作聚碳酸酯、环氧树脂等,已成为世界上产量最高的化学物质之一,无时无刻不存在于人类生产生活环境中。自从研究人员发现BPA可从塑料制品渗出通过饮食进入小鼠体内并致畸以来,BPA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不容忽视。既往研究显示人体持续或高水平暴露于BPA环境可引起一些激素敏感性疾病,如生殖系统毒性、性早熟、不明原因自然流产、乳腺癌、前列腺癌甚至导致脑损害等。近年来一些基于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BPA与心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且基于动物和细胞水平的研究发现长期BPA暴露可影响小鼠的心脏结构和功能。然而,BPA与DCM发病的相关性迄今未见报道。第一部分扩张型心肌病并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的分子遗传学机制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候选基因检测的方式,首次探索钾通道基因与DCM并VT的分子遗传关联性,同时筛查DCM已知致病基因及离子通道基因新突变位点,并进一步从分子生物水平对突变基因进行功能分析,以揭示突变位点对其所编码蛋白功能的影响,深入探索DCM并VT的分子遗传学发病机制。同时结合突变携带者的病历资料,探讨候选基因检测对临床诊治的潜在指导意义。方法:1.临床资料收集: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获得患者知情同意,收集在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且诊断为DCM并VT的患者临床资料。DCM的诊断标准参照2006年AHA发布的心肌病当代定义和分类,以及2007年中国心肌病诊断与治疗建议工作组制定的DCM诊治建议。根据2006年ACC/AHA/ESC室性心律失常指南中VT的诊断标准,所有入选患者均需至少采集到一次VT发作时的心电图记录;2.候选基因筛查:采集所有入选患者的外周静脉血2~5ml,提取DNA保存于-80℃冰箱。通过候选基因筛查方式,利用DNA直接测序法,对已知DCM致病基因和候选钾通道基因的全部外显子以及外显子-内含子交界区进行筛查,包括LMNA、MYH7、TNNT2、TNNI3、PKP2、DSP、DSG2、SCN5A和KCNQ1、KCNE1、KCNE2、KCNH2,以期发现致病基因新突变位点;对照组为400例来自相同种族但无血缘关系的健康个体以及70例不伴VT的DCM患者;3.体外突变诱导及细胞转染:在野生型质粒的基础上,采用体外定点突变诱导技术构建突变质粒。根据突变位点设计诱导突变引物,突变诱导后通过DNA测序验证。通过脂质体介导成功转染突变型或野生型质粒,至人胚肾293细胞(HEK293)进行表达;4.细胞膜片钳电生理分析: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对转染野生型或突变型质粒的HEK293细胞的相应离子通道功能进行检测并分析其电生理特征。在室温记录所有相关电生理参数如电流密度、峰值以及激活曲线等。采用Fitmaster、SigmaPlot、OriginPro7.5等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绘图;5.免疫荧光共聚焦检测:采用细胞免疫荧光共聚焦检测技术观察突变型与野生型通道蛋白在细胞内的分布情况;6.蛋白印迹(Western Blot)分析:通过提取细胞膜蛋白与浆蛋白,进行Western Blot分析转染野生型与R397Q突变型质粒的细胞KCNQ1通道蛋白表达水平;7.数据处理及统计学分析:所有获取数据均采用SPSS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 s)表示,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比较采用ANOVA检验。结果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符合条件的DCM并VT患者10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3例,年龄16~77岁,平均年龄48.7±20.4岁。其中2例患者合并右束支传导阻滞,1例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超声心动图结果显示左室舒张末径53~75mm,左室收缩末径40~67mm,左室射血分数22%~45%。2.通过对候选基因编码区的全部外显子以及内含子-外显子结合区进行测序并与400例正常对照以及70例不伴VT的DCM患者进行比较,共发现3个基因新突变位点,分别为KCNQ1-p.R397Q、 DSG2-p.R824G和SCN5A-p.V1604M突变。KCNQ1-p.R397Q突变:KCNQ1基因杂合子错义突变,第1190位核苷酸由G变为A,即c.1190G>A,从而导致第397位氨基酸由精氨酸变为谷氨酰胺。KCNQ1-p.R397Q突变存在于一位60岁男性DCM并VT患者。该患者入院心电图QT正常,经射频消融术及口服胺碘酮治疗后VT复发,随后再次行射频消融术并植入ICD,目前随访患者情况良好。SCN5A-p.V1604M突变:SCN5A-p.V1604M突变:SCN5A基因杂合子错义突变,第4810位核苷酸由G变为A,即c.4810G>A,从而导致第1604位氨基酸由缬氨酸变为蛋氨酸。该突变存在于一位61岁男性DCM并VT患者。该患者主要表现为胸闷气逼症状。10年前曾在外院经超声心动图诊断DCM。入我院时心电图提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心房颤动;24小时动态心电图提示短阵VT。目前该患者已失访,病情进展情况未知。DSG2-p.R824G突变:DSG2基因杂合子错义突变,第2470位核苷酸由C变为G,即c.2470C>G,从而导致第824位的精氨酸被甘氨酸替代。DSG2-p.R824G突变存在于一位65岁男性DCM并VT患者,临床表现为心力衰竭和晕厥,表型严重但拒绝行ICD或CRTD植入术,带药出院半年后随访得知在家中猝死。本研究发现了5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分别为KCNQ1-p.I145I、 DSG2-p.R773K、 DSG2-p.T835T、 MYH7-p.I989I以及PKP2-p.P273P。其中DSG2-p.R773K、DSG2-p.T835T和PKP2-p.P273P为新发SNP。3.全细胞膜片钳检测显示R397Q突变通道与野生型相比,Iks值在电压为-20~80mv时明显降低,提示钾通道功能降低;然而R397Q突变型与野生型的稳态激活曲线以及电压依赖失活常数均无显着性差异。与野生型相比,R397Q突变并不影响半数激活电压以及斜率。4.免疫荧光共聚焦结果检测提示与野生型相比,转染R397Q突变质粒的细胞上,红色免疫荧光几乎全部被局限在细胞浆内,而未能到达细胞膜,导致KCNQ1蛋白在细胞膜上的定位明显下降;进一步行Western Blot分析发现,与野生型相比,R397Q突变型KCNQ1蛋白在细胞膜上表达量明显减少(P<0.01)。结论:1.本研究首次揭示KCNQ1基因是DCM并VT致病基因,进一步通道电生理分析显示,KCNQ1基因R397Q突变可通过“功能减退”导致DCM并VT的发生。 KCNQ1通道蛋白膜定位表达下降以及转运缺陷均有可能参与了通道“功能减退”的病理机制。2.在DCM并VT患者中检测到SCN5A基因新突变位点V1604M以及DSG2基因新突变位点R834G;提示DCM患者VT致病基因的异质性。3.本研究检测到5个SNPs,分别为KCNQ1-p.I145I、DSG2-p.R773K、DSG2-p.T835T、MYH7-p.I989I以及PKP2-p.P273P。其中DSG2-p.R773K、DSG2-p.T835T和PKP2-p.P273P为新报道SNP。据他人结果报道推测KCNQ1-p.I145I多态性可能与DCM患者发生VT易感性有关。4.携带KCNQ1-p.R397Q突变患者经射频消融术并服用胺碘酮后仍反复发作VT,说明携带基因突变的患者射频消融和药物治疗效果均欠佳,需要ICD置入治疗,提示基因筛查对临床治疗的潜在指导意义。5. DCM不仅是心脏结构疾病,也是与离子通道相关的电生理疾病。本研究成果将为离子通道心肌病新概念的提出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持依据,深入研究离子通道在DCM发病中的机制,将为寻找DCM治疗新靶点提供科学基础和理论依据。第二部分环境内分泌干扰化合物双酚A与扩张型心肌病的相关性探讨目的:检测血清BPA水平以及性激素相关指标在扩张型心肌病病例组和健康对照组中的差异,探索血清BPA水平对DCM发病的影响,并分析BPA与性激素相关指标的关系。方法:1.通过采用1:1匹配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纳入在2012年3月至2013年6月期间在本院心血管内科住院并诊断为DCM的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期在本院的体检中心根据性别年龄匹配原则选取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排除入组前3个月内曾接受激素治疗者外,所有入选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对其临床资料坚持严格保密原则。2.所有研究对象均于入院次日或体检当日清晨7:00至10:00采集空腹静脉血6ml,当天分离血清并保存于-80℃低温冰箱待集中测定血清BPA水平以及性激素相关指标包括雌二醇(E2)、睾酮(T)、性激素结合蛋白(SHBG)、雌激素受体α(ERα)、雌激素受体β(ERβ)。根据T值和SHBG值,利用公式计算游离雄激素指数(free androgen index)FAI值,FAI=T×100/SHBG。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上述指标,BPAELISA检测试剂盒由日本IBL公司提供,其余ELISA检测试剂盒由武汉优尔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要求采集并保存血清标本,根据其提供的操作步骤及要求准备试剂及控制反应条件,用酶标仪测量标本光密度值(OD值)。根据标准品浓度和OD值绘制标准曲线,然后用样品OD值计算出样品浓度值。3.研究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包进行处理并分析。所有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 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呈正态分布数据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数据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控制各项混杂因素后,采用线性回归方法分析血清BPA水平与性激素各项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共纳入符合标准的DCM病例88例以及健康对照88例。其中DCM组男性59例,女性29例,男女发病比为2.0:1。DCM组平均年龄是(59.6±13.2)岁,对照组平均年龄是(59.0±12.7)岁。两组在性别年龄比较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2.血清BPA检测结果:DCM病例组和健康对照组的血清BPA水平分别为(6.9±2.7)ng/ml,(3.8±1.9)ng/ml,两组比较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01);根据性别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男性DCM组与男性健康对照组、女性DCM组与女性健康对照组分别进行比较,结果分别为(7.0±2.9)ng/ml vs.(3.9±2.0)ng/ml和(6.5±2.2)ng/ml vs.(3.8±1.8)ng/ml,组间比较均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01)。3.性激素相关指标检测结果:DCM病例组和健康对照组的血清T水平、SHBG水平以及FAI值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其结果分别为(488.3±188.2)pg/ml vs.(555.8±165.8)pg/ml、(76.9±30.9)nmol/L vs.(41.0±15.6)nmol/L以及2.9±3.5vs.5.3±2.6,,两组比较均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01)。根据性别不同进行亚组分析SHBG值和FAI值均存在相似的统计学关联。而且男性DCM组的血清T值高于男性健康对照组,且血清ERα值略高,结果分别为(540.8±186.0)pg/ml vs.(656.3±112.9)pg/ml,P<0.001和(1.0±0.6)ng/ml vs.(0.8±0.4)ng/ml,P=0.042。除此之外,各组间的血清ERα和ERβ比较无统计学差异。4.血清BPA与性激素水平的相关性:控制各项混杂因素后,采用线性回归方法分析血清BPA水平与性激素各项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显示血清BPA水平与SHBG水平呈现正相关性(β=0.041,95%CI(0.024-0.058),P<0.001)。血清BPA与其他性激素参数无相关性。结论:1.与健康人群相比较,DCM患者血清BPA水平、SHBG水平均增高,而FAI值和血清T水平较低,且这些统计学关联无性别差异。2.血清BPA水平与SHBG水平具有正相关性,与其他性激素参数未见统计学关联,但DCM组BPA水平较高的同时,FAI值和T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这些结果提示DCM患者BPA高水平暴露可能引起体内SHBG水平相应升高。
胡金柱[10](2012)在《短QT综合征的分子遗传及细胞电生理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和目的:短QT综合征(short QT syndrome,SQTS)是一种新发现的,以短QT间期伴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为特征,而心脏结构正常的一类遗传性离子通道疾病。到目前为止,已先后发现6个编码钾通道和钙通道亚单位致病基因(KCNH2、KCNQ1、KCNJ2、CACNA1C、CACNB2b及CACNA2D1),提示SQTS存在遗传异质性。长QT综合征(LQTS),是以长QT间期,室速,SCD为主要特征的另一种遗传性心脏离子通道病。LQTS和SQTS是表型相反的两种心脏复极化异常疾病。目前,4个导致SQTS基因(KCNQ1, KCNH2, KCNJ2及CACNA1C)的相反功能突变导致SQTS相反表型-LQTS。SCN5A基因,负责编码心脏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α亚基-Nav1.5。已证实,SCN5A基因功能获得突变导致LQTS。然而,迄今为止,尚无SCN5A基因突变在LQTS相反表型-SQTS中的报道。据目前资料信息,除了国人SQTS中发现KCNH2基因突变报道外,系统性对国人SQTS的研究报道罕见。因此,筛查我国SQTS患者的致病基因及其突变位点,揭示国人SQTS分子遗传机制及电生理发病机制是本研究主要目标。结合国人SQTS基因型研究结果,初步筛选有效的针对国人SQTS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是本研究另一个目的。材料和方法:临床资料收集按照国际短QT综合征诊断指南(国际心电图指南2010),收集QT间期缩短(QTc≤370ms)的患者以及家族成员资料。所有患者进行详细临床评估,以及排除继发性QT间期缩短因素。基因筛查对已知SQTS致病基因(KCNQ1、KCNH2、KCNJ2、CACAN1C、CACNB2、CACNA2D1)及候选SCN5A基因的编码区,外显子和内含子交界区通过DNA直接测序法进行筛查。100个相同种族背景的健康个体作为对照,以鉴别罕见基因突变与普通基因多态性。根据最新SQTS诊断标准,对每位患者进行评分。体外突变诱导及细胞转染通过定点突变诱导技术,对携带野生型SCN5A cDNA的pcDNA3.1+进行突变诱导。诱导突变引物如下: E428G正向引物5’gctgagaccgGggagaaggaaaagcgcttccag3’和反向引物5’ttccttctccCcggtctcagcgatggtggcttg3’; V1951L正向引物sense primer5’atcgcctacTtgatgagtgagaacttctc3’和反向引物primer5’tcactcatcaAgtaggcgatgaggccctc3’; S1653S正向引物sense primer5’tgccctcatgatgtcActgcctgccctcttcaacatcg3’和反向引物5’tgaagagggcaggcagTgacatcatgagggcaaagagc3’. R689H正向引物5’tgctggaaccAtctcgcccagcgctacctg,反向引物5’ctgggcgagatggttccagcatggtggac。突变诱导后进行DNA测序验证,以及排除由PCR导致非目的碱基改变。通过脂质体转染突变型及野生型SCN5A表达质粒,至人胚肾(HEK)293细胞进行表达。细胞膜片钳电生理分析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对HEK293细胞表达的离子通道功能进行检测。分析野生型通及突变型通道的电生理特征,如电流密度、峰值,门控特性如电压依赖的稳态激活(SSA)及稳态失活(SSI)等。对抗心律失常药物乙胺碘呋酮(胺碘酮)、美西律以及普罗帕酮作用突变通道的效果进行评价,以筛选经济、有效的SQTS治疗药物。所有记录均在室温下进行。结果:临床特征共入选符合条件无相关患者10例,QTc261-362ms,年龄15-48岁,女性患者3例。5例患者存在室速,3例患者有晕厥史,3例患者存在SCD家族史。所有患者均拒绝接受心内电生理检查。基因型-表型共发现3个SCN5A基因杂合子错义突变,分别为E428G,V1951L和R689H。E428G突变:SCN5A基因第1283位核苷酸由A变为G(c.1283A>G),从而导致Nav1.5蛋白第428位氨基酸由谷氨酸变成甘氨酸。V1951L突变:SCN5A基因第5851位核苷酸由G变为T(c.5851G>T),从而导致Nav1.5蛋白第1951位氨基酸由缬氨酸变成亮氨酸。 R689H突变: SCN5A基因第2066位核苷酸由G变为A(c.2066G>A),从而导致Nav1.5蛋白第689位氨基酸由精氨酸变成组氨酸。在相同种族背景的200个正常对照染色体中没有发现上述三个突变。E428G突变存在于6号先证者,由于反复发生室速而频发晕厥,ECG提示QTc270ms,短阵室速,频发室早。遗憾的是,E428G先证者的家族成员拒绝提供血样本,限制了我们对一级亲属的基因筛查以及遗传规律的观察。V1951L突变存在于8号先证者,反复心悸和晕厥,ECG提示QTc347ms, I,aVL,II,III, aVF及V4-V6导联早期复极化改变。其父亲45岁,携带相同基因突变,存在心悸症状,但ECG正常。8号先证者及其父亲同时还携带SCN5A基因S1653S多态性-SCN5A基因第4959位核苷酸由C变为A(c.4959C>A),从而导致Nav1.5蛋白第1653位氨基酸由丝氨酸变成丝氨酸。R689H突变存在于10号先证者,ECG提示QTc348ms,II,III,aVF导联早期复极化以及Brugada样ECG改变,无相关临床症状,但存在SCD家族史。参照SQTS诊断标准,3例携带基因突变的先证者积分均≥4分,提示SQTS诊断。在其它先证者中均未发现SCN5A基因以及SQTS已知致病基因的突变。电生理特性野生型及突变型(E428G,V1951L,S1653S,R689H)钠通道均成功在HEK293细胞表达。与野生型相比,E428G突变型通道表现为显着的INa峰值降低,稳定状态激活曲线与稳定状态失活曲线无明显变化。V1951L通道表现为INa密度降低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其它通道特性如INa峰值,电压依赖的SSA与SSI与野生型相比,无明显差异。S1653S通道在INa密度、峰值,SSA与SSI方面与野生型基本相同。为了解释V1951L携带者明显致心律失常表型,本研究设计了V1951L与S1653S双变异钠通道,有趣的是,V1951L与S1653S共转染通道产生明显的电生理特性改变,表现为INa密度及峰值显着的降低,SSA与SSI超极化方向转移。R689H通道不产生任何电流,提示突变功能丧失。胺碘酮(50uM)、美西律(50uM),以及普罗帕酮(50uM)三种药物,只有普罗帕酮增加E428G通道电流,具有统计学意义。胺碘酮、美西律以及普罗帕酮均导致E428G通道电压依赖SSA及SSI明显向超极化方向转移。胺碘酮,美西律对E428G突变型通道峰电流不产生明显影响,而普罗帕酮能够使E428G通道峰电流增加10%。讨论和结论:本研究首次发现国人STQS患者SCN5A基因E428G、V1951L和R689H突变,及新发S1653S同义多态性。进一步通功能分析,发现SCN5A突变离子通道蛋白的功能丧失,提示SQTS可能与基因突变有关。本研究对这携带突变的先证者也进行了已知SQTS致病基因KCNQ1,KCNH2,KCNJ2, CACNA1C、CACNB2、CACNA2D1)的筛查,未发现基因突变。三个先证者,均表现为心电图上短QT间期(分别为QTc:270ms,347ms,348ms),SCD高风险,以及无潜在的心脏结构异常。同时,获得性的QT缩短因素也被排除,如代谢紊乱(高钾血症、高钙血症、酸中毒、洋地黄中毒、心动过速)、发热、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甲状腺功能亢进、自主神经张力失衡、早期复极综合征、药物(ATP敏感钾通道开放剂,最近报道的抗癫痫药物卢非酰胺,合成类固醇激素)等。参照最新的2011年SQTS诊断标准,E428G先证者评分为7分,V1951L和S1653S先证者为5分,R689H先证者为6分,均≥4分,这表明两个携带突变的先证者均完全符合SQTS诊断。综合上述分析,表明SCN5A基因突变E428G、V1951L和S1653S及R689H均分别与SQTS疾病的明显相关性。至此,一个新的SQTS基因型-SQTS7在中国患者中发现。10号先证者为无症状的QT间期缩短患者,通过基因筛查,发现存在SCN5A基因突变R689H,进一步功能学分析表明R689H通道不产生任何电流,提示钠通道功能完全丧失。基因检测排除了SQTS已知致病基因突变引起该疾病表型的可能,结合SCN5A突变及其功能分析的结果,有理由认为SCN5A基因R689H突变与短QT间期表型以及SCD家族史有高度相关性。然而,本例患者一直未出现恶性心律失常相关症状,如晕厥、CA等,这表明了遗传性心脏疾病SQTS表型的不完全外显性。本例患者ECG除QT缩短外还表现为Brugada样心电图改变,以及II,III,aVF导联早期复极化改变,提示短QT和早期复极化并存。事实上,最近有研究也发现有相当比例的QT间期缩短患者存在早期复极化综合征,反之亦然。目前,对于短QT间期与早期复极化并存的机制尚不完全明了。SCN5A基因E428G突变,之前未有在遗传性心律失常中报道。本研究首次发现E428G突变存在于国人SQTS患者。E428G位于Nav1.5通道蛋白的DomainI和Domain II之间的细胞内连接区。E428G通道在外源性表达系统的电生理特性表现为INa峰值的显着降低,提示SCN5A基因E428G突变明显的功能丧失作用,这与E428G突变携带者具有明显的致心律失常表型相符合。同时也提示Nav1.5通道蛋白Domain I和Domain II之间的细胞内连接区在维持INa峰值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E428G通道的门控特性如SSA曲线与SSI曲线,与野生型相比,无明显差异。遗憾的是,E428G先证者家族成员拒绝提供家系标本,限制了我们对一级亲属致病基因筛查和遗传方式及规律的观察。既往文献报道SCN5A基因V1951L突变,在LQTS以及新生儿猝死综合征患者中发现,在BrS患者中作为一个致病基因突变。然而,Akerman MJ等发现SCN5A基因V1951L作为一个普通的基因多态性,存在于健康西班牙人群,其发生率为6.7%,而在非西班牙种族的健康人群中,未发现V1951L变异。这表明SCN5A基因V1951L是一个相对种族特异性的基因变异。本研究在200个正常健康对照的汉族等位基因中未发现V1951L变异(发生率<0.5%),提示V1951L在汉族人群中仍是少见的基因突变,这与其它研究的结果是一致的。功能分析显示V1951L通道的电生理特性与野生型相比,不存在明显差异。这与其它研究对V1951L的功能分析结果是一致的。然而,本研究中V1951L突变携带者却表现为明显的致心律失常表型,这与V1951L通道无明显功能异常的电生理特性明显不相符合。考虑到V1951L先证者同时携带SCN5A基因S1653S多态性,促使我们考虑到是否S1653S多态性在导致患者疾病表型中发挥作用,S1653S多态性是否修饰了V1951L通道的生物学功能?我们设计了S1653S并V1951L(V1951L和S1653S)双变异的SCN5A基因定点突变诱导进行生物学功能分析。十分有趣的是,V1951L和S1653S双变异通道产生明显的生物学功能改变,表现为通道电流密度显着下降。这提示SCN5A基因S1653S多态性对V1951L突变的生物学功能产生了显着的协同调节作用,同时S1653S多态性也是疾病表型重要的基因修饰因子。因此,SCN5A基因V1951L和S1653S双变异导致钠通道显着的功能学改变,与V1951L和S1653S携带者明显的致心律失常疾病表型相符合。有趣的是,这种现象与传统的理论,即同义多态性由于没有改变蛋白质最终的氨基酸序列而不会导致蛋白功能改变,不相符合。晚近研究证实了一种新理论,即同义多态性也可以导致蛋白功能显着的改变。虽然确切的机制不清楚,需要未来的进一步研究,但本研究的结果确提供了很强的证据来支持这种全新的理论,即同义多态性可以改变蛋白质的功能而导致疾病发生。SCN5A基因E428G突变、V1951L和S1553S双变异均导致钠通道产生显着功能丧失作用,以及明显的致心律失常表型-SQTS。这使得我们首次认识到钠通道的功能丧失和SQTS的关联。虽然SCN5A基因功能丧失突变导致SQTS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但有以下证据支持:1.心肌细胞钠通道功能丧失可以导致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AP)总的内向离子电流减少,导致AP内向离子流和外向离子流之间的平衡破坏,造成除极化储备减少。如果复极化速度不变,那么AP复极化时间将会减少, APD、ERP以及QT间期也会相应缩短。2.晚近基于人群大样本的关联研究证实QT间期与SCN5A基因变异有关。3.SCN5A基因功能丧失突变导致INa的降低,减慢了心脏电传播速度,有助于折返激动波的维持,从而增加了室速/室颤的易感性。4.钠通道和钙通道均负责着AP内向离子流。钙通道的功能丧失和SQTS的相关性已经得到证实。5.钠通道和钙通道的功能获得均可导致LQTS。钙通道的功能丧失导致了与LQTS相反的表型-SQTS。6.最近,研究者开始认识到早期复极化综合征患者中有很大一部分存在QT间期缩短,反义亦然。而SCN5A基因功能丧失突变和早期复极化的关系已经证实。7.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BrS和SQTS是等位基因疾病。已经证实SCN5A基因突变可以导致BrS。8.阻滞钠通道可以缩短QT间期,加重BrS的ST段抬高程度,增加恶性心律失常发生风险。本研究发现普罗帕酮能够增加E428G通道电流,提示普罗帕酮对E428G通道造成的功能丧失具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作用,普罗帕酮可能是一个新的,有潜力的药物来治疗E428G突变所致SQTS。对于其它SCN5A突变引起的SQTS,普罗帕酮是否有效尚不清楚。本研究发现普罗帕酮导致E428G通道的门控特性-电压依赖的SSA与SSI曲线均显着超极化方向转移,提示SSI超极化方向转移导致的钠电流减少,可以被SSA超极化方向改变导致的钠电流增加抵消。同时也提示普罗帕酮增加E428G突变钠通道电流的作用,不是通过改变钠通道SSA和SSI而导致的。普罗帕酮增加E428G突变钠通道电流的确切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是否普罗帕酮也作用于E428G突变型钠通道的失活相,以及普罗帕酮是如何对抗E428G突变导致的钠电流减少,需要在未来研究中进一步阐明。总之,本研究首次报SCN5A基因功能丧失突变(E428G和R689H)导致SQTS一种新的亚型SQTS7。SCN5A基因同义多态性S1653S对V1951L突变的生物学功能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并导致钠通道功能丧失。与SQT1类似,普罗帕酮可能对SCN5A基因E428G突变致SQT7治疗有效。
二、离子通道病的临床心电图及遗传学与离子流相关性的研究现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离子通道病的临床心电图及遗传学与离子流相关性的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慢性肾脏病5期住院患者QT间期延长的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2 结果 |
2.1 纳入患者的一般资料 |
2.2 QTc延长组与QTc正常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 |
2.3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慢性肾脏病患者心律失常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2)钠通道SCN5A基因V1951L突变致短QT综合征机制及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遗传性心律失常的研究进展 |
1.2 短QT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
1.3 SCN5A基因突变与短QT综合征 |
1.4 MOG1蛋白及相关药物对细胞膜钠通道功能的拯救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2 实验所需仪器及设备 |
2.3 实验试剂及配制 |
2.3.1 主要试剂 |
2.3.2 主要试剂配制 |
2.4 实验方法 |
2.4.1 构建相关过表达质粒 |
2.4.2 质粒的转化、扩增及大提 |
2.4.3 细胞培养 |
2.4.4 实验分组及处理 |
2.4.5 细胞转染 |
2.4.6 细胞膜蛋白提取及BCA蛋白浓度测定 |
2.4.7 蛋白表达检测 |
2.4.8 全细胞膜片钳 |
2.5 统计学分析 |
第3章 实验结果 |
3.1 临床特征 |
3.2 SCN5A基因V1951L突变电生理特征 |
3.3 细胞膜蛋白Western blot |
3.4 共表达MOG1 后电生理特征 |
3.5 胺碘酮干预治疗电生理特征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 |
第6章 缺点和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短QT综合征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3)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的预后特征分析及模式动物的构建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心室受累特征及其临床预后研究 |
背景 |
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局限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双心室受累患者的电生理特征及导管消融预后 |
背景 |
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研宄的局限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心电图T波峰末间期水平及其危险分层价值 |
背景 |
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局限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模式动物构建及β-受体阻滞剂的疗效探索 |
背景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表 |
个人简历 |
致谢 |
(5)2020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2016共识升级版)(论文提纲范文)
1 室早 |
1.1 定义和流行病学特征 |
1.2 病因和机制 |
1.3 临床表现 |
1.4 诊断、预后评估和危险分层 |
1.5 室早诱导性心肌病 |
1.6 治疗策略和方法 |
1.6.1 药物治疗 |
1.6.2 导管消融治疗 |
1.7 室早的诊治流程图、专家建议和推荐 |
2 非持续性室速(NSVT) |
2.1 定义和流行病学特征 |
2.2 病因和机制 |
2.2.1 病因 |
2.2.2 发生机制 |
2.3 临床表现 |
2.4 诊断、预后评估、危险分层 |
2.4.1 NSVT的诊断 |
2.4.2 预后评估 |
2.4.3 危险分层 |
(1)心脏结构正常的NSVT: |
(2)伴有结构性心脏病的NSVT: |
2.5 治疗策略和方法(表5) |
2.5.1 心脏结构正常患者的NSVT |
2.5.2 伴有结构性心脏病患者的NSVT |
3 持续性单形性室速 |
4 持续性多形性室速和室颤 |
5 SCD的危险分层及预防 |
5.1 定义与流行病学特征 |
5.2 病因和机制 |
5.2.1 病因 各种疾病都可导致SCD,其中常见的病因如下。 |
(1)冠状动脉异常: |
(2)心力衰竭: |
(3)心肌疾病和其他结构性心脏病: |
(4)遗传性心律失常综合征: |
(5)药物等外界因素: |
5.2.2 机制 |
5.3 SCA和/或SCD的危险分层 |
5.3.1 病史和体格检查 |
5.3.2 非侵入性评价手段 |
(1)12导联心电图: |
(2)运动试验: |
(3)动态心电图: |
(4)ICM: |
(5)非侵入性心脏影像检查: |
(6)生物标志物: |
(7)基因检测: |
5.3.3 侵入性评价手段 |
(1)心导管等心脏影像: |
(2)电生理检查: |
5.3.4 风险预测 |
5.4 SCA/SCD的预防与治疗 |
5.4.1 SCA患者的治疗 |
5.4.2 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
(1)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
(2)β受体阻滞剂: |
(3) 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
(4) IV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
5.4.3 心力衰竭治疗预防猝死 |
5.4.4 ICD预防SCD |
5.4.5 导管消融 |
5.4.6 缺血性心脏病患者的血运重建治疗 |
5.4.7 提高SCD防治意识 |
6 室性心律失常急诊处理 |
6.1 室性心律失常急诊处理的原则 |
6.1.1 识别和纠正血流动力学障碍 |
6.1.2 基础疾病和诱因的纠正与处理 |
6.1.3 衡量获益与风险 |
6.1.4 治疗与预防兼顾 |
6.1.5 急诊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原则 |
6.2 室性心律失常急诊的药物处理 |
6.2.1 NSVT NSVT在结构性及无结构性心脏病患者中非常常见。 |
6.2.2 SMVT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SMVT需立即电复律。 |
6.2.3 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 |
6.2.4 多形性室速 |
(1)急诊处理原则: |
(2) 尖端扭转型室速: |
(3)某些特殊类型的多形性室速 |
6.2.5 室颤/无脉性室速 |
6.2.6 室速/室颤风暴 |
7 不同病因的室性心律失常的处理 |
7.1 缺血性心脏病(IHD)合并室性心律失常 |
7.1.1 IHD室性心律失常 |
7.1.2 IHD室性心律失常的管理 |
7.1.3 ACS室性心律失常危险分层及处理方法 |
7.2 心肌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 |
7.2.1 推荐证据等级 |
7.2.2 推荐证据等级文字描述 |
(1)NICM患者诊治推荐证据等级文字描述 |
(2)ARVC患者的诊治推荐证据等级文字描述。 |
(3)HCM患者诊治推荐证据等级文字描述。 |
7.2.3 诊治流程图 |
7.3 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 |
7.4 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 |
7.4.1 概述 |
(1)流行病学: |
(2)先心病患者心电生理检查: |
(3)先心病患者合并室速和室早的治疗(表43): |
7.4.2 成人先心病患者SCD预防和室性心律失常诊治的专家推荐 |
7.4.3 成人先心病患者SCD预防流程 |
7.5 遗传性心律失常综合征 |
7.5.1 先天性LQTS |
(1)定义和流行病学: |
(2)病因和机制: |
(3)临床表现: |
(4)诊断: |
(5)LQTS患者管理: |
7.5.2 Brugada综合征 |
(1)定义和流行病学: |
(2)病因和机制: |
(3)临床症状: |
(4)诊断: |
(5)临床管理: |
7.5.3 CPVT |
(1)定义和流行病学: |
(2)病因和机制: |
(3)临床表现: |
(4)诊断: |
(5)临床管理: |
7.5.4 ERS |
(1)定义和流行病学: |
(2)病因和机制: |
(3)临床表现: |
(4)诊断建议: |
(5)临床管理: |
7.5.5 SQTS |
(1)定义和流行病学: |
(2)病因和机制: |
(3)临床表现: |
(4)诊断: |
(5)临床管理: |
7.5.6 妊娠合并室性心律失常 |
(1)妊娠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风险与治疗策略: |
(2)推荐证据等级文字描述。 |
(3)诊治流程: |
7.5.7 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 |
(1)特发性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 |
(2)特发性非流出道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 |
(3)特发性室颤: |
7.5.8 运动员合并的室性心律失常 |
(6)心脏性猝死的法医学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流行病学特征 |
1.1 SCD流行现状 |
1.2 SCD病因分布 |
1.3 SCD诱发因素 |
2 形态学研究 |
2.1 器质性SCD的形态学研究 |
2.1.1 CAD |
2.1.2 心肌炎 |
2.1.3 心肌病 |
2.2 无明显器质性改变的SCD研究 |
2.2.1 婴儿猝死综合征 |
2.2.2 青壮年猝死综合征 |
2.2.3 抑制死 |
2.3.4 云南不明原因猝死 |
3 SCD的虚拟解剖研究 |
3.1 虚拟解剖的法医学应用及其优势 |
3.2 虚拟解剖技术的局限性 |
3.3 虚拟解剖技术在SCD诊断中的应用 |
4 SCD相关分子病理学研究 |
4.1 CAD |
4.2 心脏离子通道病 |
4.3 心肌病 |
5 小结 |
(7)钙通道CACNA1C基因突变致心原性猝死相关早期复极的分子遗传学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心原性猝死概述 |
1.2 ERS——良性/恶性? |
1.2.1 定义和流行病学 |
1.2.2 动态变化的电生理特性 |
1.2.3 ER及其致心律失常的细胞电生理机制 |
1.2.4 遗传学基础 |
1.3 L-型钙离子通道突变的致心律失常作用 |
第2章 心原性猝死大家系临床和尸检分析及遗传学检测 |
材料与方法 |
1 临床和尸检分析 |
1.1 研究对象 |
1.2 临床资料收集 |
1.3 尸检资料收集 |
1.4 先证者心肌组织苏木精-伊红 ( hematoxylin-eosin, HE)染色 |
1.5 统计学分析 |
2 遗传学检测 |
2.1 主要仪器设备 |
2.2 外周静脉血采集 |
2.3 外周血白细胞全基因组DNA提取 |
2.4 基因DNA直接测序 |
结果 |
1.临床表现型特征 |
2.遗传基因型特征 |
3.遗传型与表现型关联分析 |
讨论 |
第3章 CACNA1C基因突变致心原性猝死相关早期复极的细胞电生理机制及其药物干预探讨 |
材料与方法 |
1.组织标本免疫组化 |
1.1 主要仪器设备 |
1.2 主要试剂及其配制 |
1.3 组织免疫操作方法及步骤 |
2.定点突变 |
2.1 主要仪器设备 |
2.2 主要试剂及其配制 |
2.3 定点突变操作方法及步骤 |
3.HEK293细胞培养及瞬时转染 |
3.1 主要仪器设备 |
3.2 主要试剂及其配制 |
3.3 细胞培养操作方法及步骤 |
3.4 细胞瞬时转染操作方法及步骤 |
4.RNA提取及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 time PCR, qRT-PCR) |
4.1 主要仪器设备 |
4.2 主要试剂及其配制 |
4.3 细胞总RNA提取 |
4.4 逆转录PCR |
4.5 qRT-PCR |
5.蛋白质提取及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 |
5.1 主要仪器设备 |
5.2 主要试剂及其配制 |
5.3 细胞总蛋白质提取 |
5.4 细胞膜蛋白与浆蛋白提取 |
5.5 蛋白质浓度测定 |
5.6 SDS-PAGE蛋白质凝胶电泳 |
5.7 蛋白质转印 |
5.8 蛋白质免疫反应及显色曝光 |
6.细胞免疫荧光 |
6.1 主要仪器设备 |
6.2 主要试剂及其配制 |
6.3 细胞免疫荧光操作方法及步骤 |
7.全细胞膜片钳细胞电生理分析及药物筛选 |
7.1 主要仪器设备 |
7.2 主要试剂及其配制 |
7.3 细胞电生理操作方法步骤及数据记录与分析 |
8.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1.CACNA1C-Q1916R突变质粒成功诱导 |
2.CACNA1C-Q1916R突变致Cav1.2 定位表达水平降低但转运能力正常 |
2.1 先证者心肌组织突变Cav1.2 蛋白表达水平降低 |
2.2 HEK293细胞中突变Cav1.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 |
2.3 HEK293细胞中突变Cav1.2 定位及转运能力正常 |
3.CACNA1C-Q1916R突变致LTCCs电生理功能改变及治疗药物筛选 |
3.1 HEK293细胞瞬时转染效率 |
3.2 突变Cav1.2 降低LTCCs电流密度 |
3.3 睾酮对突变Cav1.2 功能的影响 |
3.4 异丙肾上腺素和奎尼丁对突变 Cav1.2 功能的影响 |
讨论 |
结论 |
全文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一 心脏钙离子通道疾病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心原性猝死患者遗传检测的管理 |
参考文献 |
(9)扩张型心肌病的分子遗传学机制及环境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前言 |
1.1 概述 |
1.2 扩张型心肌病的分子遗传学 |
1.3 室性心律失常与钾离子通道突变 |
1.4 双酚 A 与心血管疾病 |
第2章 扩张型心肌病并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的分子遗传学机制研究 |
2.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1 临床资料收集与标本采集 |
2.1.2 遗传学基因检测策略和方法 |
2.1.3 定点突变和细胞转染 |
2.1.4 全细胞膜片钳电生理分析 |
2.1.5 突变通道蛋白检测 |
2.1.6 细胞免疫荧光共聚焦检测 |
2.1.7 统计学分析 |
2.2 结果 |
2.2.1 临床资料特征 |
2.2.2 基因型分析 |
2.2.3 KCNQ1-R379Q 突变通道电生理特性 |
2.2.4 KCNQ1-R397Q 突变通道蛋白的分布与表达 |
2.3 讨论 |
2.3.1 KCNQ1-R397Q 突变 |
2.3.2 SCN5A-V1604M 突变 |
2.3.3 DSG2-R824G 突变 |
2.3.4 基因多态性与 DCM |
2.4 结论 |
第3章 环境内分泌干扰化合物双酚 A 与扩张型心肌病的相关性探讨 |
3.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1 研究对象 |
3.1.2 标本采集与保存 |
3.1.3 血清双酚 A(BPA)检测 |
3.1.4 血清睾酮(T)检测 |
3.1.5 血清雌二醇(E2)检测 |
3.1.6 血清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检测 |
3.1.7 血清雌激素受体α(ERα)的检测 |
3.1.8 血清雌激素受体β(ERβ)的检测 |
3.1.9 数据处理与统计学分析 |
3.2 结果 |
3.2.1 研究对象一般情况 |
3.2.2 血清双酚 A 水平比较 |
3.2.3 血清各项性激素指标比较 |
3.2.4 血清双酚 A 与性激素的关系 |
3.3 讨论 |
3.4 结论 |
全文总结 |
一 研究成果 |
二 存在的不足及尚待解决的问题 |
三 远景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一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
参考文献 |
(10)短QT综合征的分子遗传及细胞电生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临床资料收集与遗传学基因检测 |
1. 临床资料收集材料与方法 |
1.1 病例收集 |
1.2 详细临床评估 |
1.3 ECG 参数的测量标准 |
1.4 SQTS 诊断评分 |
2. 遗传基因检测材料和方法 |
2.1 试剂 |
2.2 主要仪器 |
2.3 基因检测策略 |
2.4 外周血基因组 DNA 提取和浓度测定 |
2.5 候选基因 PCR 扩增 |
2.6 琼脂糖凝胶电泳 |
2.7 PCR 产物纯化及序列测定 |
2.8 测序反应体系及条件 |
2.9 测序反应产物纯化 |
2.10 测序结果分析 |
3. 临床资料结果 |
3.1 入选患者基本资料 |
3.2 SQTS 诊断积分 |
3.3 5例 SQTS 患者临床特征 |
4. 遗传检测结果 |
4.1 PCR 扩增 |
4.2 基因型 |
第二部分 定点突变与细胞转染 |
1. 定点突变材料与方法 |
1.1 基因克隆所用试剂和酶 |
1.2 菌种和质粒 |
1.3 主要仪器及设备 |
1.4 实验步骤与方法 |
2 功能表达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2 实验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3. 定点诱变结果 |
4 细胞转染结果 |
第三部分 膜片钳细胞电生理分析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所用仪器及耗材 |
1.2 实验步骤 |
2 结果 |
2.1 E428G 电生理特性 |
2.2 E428G 通道药物干预效果 |
2.3 V1951L 电生理特性 |
2.4 S1653S 电生理特性 |
2.5 双变异 hNav1.5-V1951L 和 S1653S 电生理特性 |
2.6 R689H 突变电生理特性 |
讨论 |
结论 |
全文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一)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
参考文献 |
四、离子通道病的临床心电图及遗传学与离子流相关性的研究现状(论文参考文献)
- [1]慢性肾脏病5期住院患者QT间期延长的影响因素分析[D]. 金众鑫.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2]钠通道SCN5A基因V1951L突变致短QT综合征机制及相关研究[D]. 朱鑫. 南昌大学, 2021(01)
- [3]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的预后特征分析及模式动物的构建策略研究[D]. 沈利水.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02)
- [4]2020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2016共识升级版)[J].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专业委员会.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20(03)
- [5]2020室性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共识(2016共识升级版)[J]. 曹克将,陈柯萍,陈明龙,洪葵,华伟,黄从新,黄德嘉,江洪,李学斌,李毅刚,汤宝鹏,王祖禄,吴立群,吴书林,薛玉梅,杨新春,杨艳敏,姚焰,张凤祥,张澍.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0(03)
- [6]心脏性猝死的法医学研究进展[J]. 郑大,殷坤,郑晶晶,周南,刘洋,付翔,成建定. 法医学杂志, 2017(05)
- [7]钙通道CACNA1C基因突变致心原性猝死相关早期复极的分子遗传学机制探讨[D]. 刘欣. 南昌大学, 2017(11)
- [8]遗传性原发性心律失常综合征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J]. 胡大一,郭继鸿,刘文玲,浦介麟,李翠兰,洪葵,刘兴鹏,郭成军,吴林,张萍,汪道武.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5(01)
- [9]扩张型心肌病的分子遗传学机制及环境因素研究[D]. 熊琴梅. 南昌大学, 2014(01)
- [10]短QT综合征的分子遗传及细胞电生理机制研究[D]. 胡金柱. 南昌大学, 2012(11)
标签: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论文; 心电图异常论文; 遗传学论文; 突变理论论文; 基因合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