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0年小康住宅标准厨卫设计新观念(论文文献综述)
王天立,于遨坤[1](2021)在《198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集合住宅厨房和卫生间的变迁》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各类文献书籍、旁证案例和概要纪实等,对1980年代至今中国城市集合住宅卫生间和厨房的变迁进行调研及梳理。结合发展变化中的政策、经济、文化、科技等因素,探讨厨卫变迁背后的动因。为读者呈现198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集合住宅内厨卫变迁过程,增加对厨卫设计合理性的理解,对国家目前大力推进的老旧小区改造提供厨卫层面的文献支持,并对未来厨卫发展趋势提出构想。
张静雅[2](2021)在《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文中认为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建筑大环境进入转型性发展阶段,陕西省作为历史文化发祥地,其所继承下来的建筑本土原生风格受到了强烈的冲击,面临建筑系统的重新构成。随着国内外交流的日益增多,国外建筑思潮不断冲击影响着陕西省本土建筑风格,建筑市场一度呈现“西方化”与“国际化”。但对于陕西省本土文脉的建筑思想还未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就盲目接受国外建筑理论,使得建筑实践脱离建筑理论,建筑实践的繁荣景象与建筑理论的极度匮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造成这种结果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陕西省现有的建筑理论系统性的总结、提炼和研究,导致建筑理论远远落后于建筑实践。本课题研究以论题的方式展开,采用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对能够体现陕西省当代建筑思想的基础资料进行了基本统计分析。基础资料包括:陕西省建筑师在建筑领域进行的探索、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专业着作、陕西省高等院校建筑类硕博士论文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等。在本课题组,已有人进行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陕西省建筑思想的建筑师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的研究。本论文则透过陕西省高校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来看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的发展。统计分析的时间段均控制在1949年至今,其中因所收集到的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的发表是在1980年之后,所以本篇文章主要研究发表硕博士论文之后的时间。首先,本文以时间为纵轴,运用文献计量法统计分析了1984-1989年段、1990-1999年段、2000-2009年段和2010-2020年段四个历史时段的建筑学硕博士论文;其次,从统计分析的结果出发,梳理了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并从数据特征、理论特征和关键词特征三个方面对硕博士论文进行分析。随后,提出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由原创思想与引进思想两部分组成,对这两部分分别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最终,笔者对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在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方向的发展进行了梳理探讨。
王尧[3](2019)在《中国城市低层住宅高密度策略研究 ——以京津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低层高密度由来已久,从传统四合院民居至中西合璧的里弄住宅再至当今的叠院别墅、合院别墅等,接地空间扩大、邻里关系亲密、建筑形态宜人的低层高密度住宅一直为中国居住形态的重要类型之一。在住房条件已达基本小康、人居环境要求与日俱增但城市用地不断紧缩、农业用地告急的时代背景下,低层高密度将得到更深入的应用与发展。本文从建筑设计与历史演进双重角度出发,在梳理中国现代低层高密度住宅发展脉络基础上,聚焦当代京津地区设计实践,提出适用于华北超大型城市低层住宅的高密度策略,指导住宅在实现高密度的基础上保障高品质的人居环境,并对中国现代低层高密度住宅的历史沿革、特定时域地域下低层住宅高密度策略的归纳建立,进行了有力的理论补充,具有重要的现实与理论意义。本文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主要通过大量文献资料的研究整合,纵向梳理国家与市场不同主体的调控下,低层高密度住宅与高密度策略的发展与演进,为后续研究提供广泛详实的理论基础。下半部分将研究范围缩小至当代京津,从多角度分析低层高密度住宅在特定时域地域下的可行性并提出今后的适用模式。在此基础上,对当代京津典型实例进行实证分析,从单体、规划层面综合分析密度提升之道,从空间、环境、心理、城市多角度归纳高密度环境下多元补偿之策略,建立适用于京津低层住宅的高密度策略体系,并对新时代下发展方向与创新角度进行展望,以期为今后该地区低层高密度住宅设计提供策略与方法的指导。
谈昭夷[4](2019)在《社区层面下当代老年人住宅建构探究》文中认为当前中国正在经历着快速老龄化的深刻变革,在居家养老模式为主流的中国社会中,城市住宅是承担老年人养老生活的最大载体。但是基于对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和居住行为需求,以及当前的社区住宅建筑的发展和社区住宅的在针对老年人居住问题的上的现状进行研究后,发现现存住宅主要存在三个比较明显的缺陷。第一,在现有住宅套型设置上,适老性的精细化处理和灵活可变性存在明显不足;第二,住宅建筑呈垂直化发展趋势,适老化“通用性”标准在住宅设计中并没有完善,导致住宅公共空间的适老性不足,同时传统住宅公共空间形式导致居室之间处于割裂状态,邻里关系缺失;第三,社区住宅的配置种类单一,针对老年人的居家养老需求出现匹配不足的情况。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以理想住宅的三要素(宜居空间、和谐邻里及优质环境)为基础,从居室套型、建筑形式和社区配置三个层面对国内外的老年人住宅的实例进行整理研究,分析国内外在老年人住宅建构的经验与方法,探索并总结适合社区层面下当代老年人住宅的特点及建构方法。最终提出社区层面下当代老年人住宅的建构策略:在老年人住宅的套型设置上,对空间尺度作精确化处理、空间组织依据服务空间与被服务空间的关系分类组合、套型种类作精细化处理;在老年人住宅的建筑形式上,对住宅进行垂直交往空间的建构和环境绿化体系的共生建构,以促进老年人的邻里交往需求和环境品质需求;利用支撑体系,构建具有“可变式”特点的老年人住宅,实现对老年人住宅灵活变化的特点,并在老年人住宅的社区配置,实现多样性、针对性和均衡性的配置,创造老年人的宜居社区养老生活环境。
何涛波[5](2016)在《由全国城市住宅设计竞赛看住宅设计变迁(1950s-1990s)》文中研究表明中国从住房福利制时期到住宅市场化时期,即1950s到1990s末期,政府一共组织了9次全国城市住宅的设计竞赛,以国家政策为依据,聚集全国的设计力量,发起应对当时实际住宅建设需要的设计探讨,并通过出版、展览、编制标准图集等方式产生影响。这些竞赛的获奖方案,结合了住房政策的引导,对现实住房问题的考虑,以及建筑师的构想,比较集中的反映了这一时期住宅设计及其观念的变化。因此,考察1950s到1990s的全国城市住宅设计竞赛及其获奖方案,我们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中国城市住宅的发展。本论文以各个时期的住房问题和住房政策为基础,分别从竞赛设计主题、经济技术指标、功能模式、平面类型、外观和结构材料等几个方面,介绍历次全国城市住宅设计竞赛,并从住宅设计思路——经济技术指标、住宅工业化等,和设计结果——平面布局和外观等角度,对各时期获奖方案进行了比较和总结,其中单元模式相同、规模相似的典型套型平面作了较为细致的分析。结语部分在对三个时期全国城市住宅设计竞赛特点总结的基础上,试图归纳从1950s到1990s中国城市住宅设计的多条变化线索,由此观察到在住宅商品化探索时期,是中国建筑师住宅设计思维最活跃的时期。并分析得出结论,住房指标提高、政策规范限制相对宽松和福利房分配方式对住房主体多样性的保证,给建筑师提供了更大的探索空间,是促发其创造性的可能原因。论文共分为5章。第一章介绍了全国城市住宅设计竞赛的研究意义和本论文的研究方法,第二章到第四章按照住房体制改革阶段——福利制时期、住宅商品化探讨时期、住宅市场化时期,依次介绍了每一阶段全国城市住宅设计竞赛,并在每一章末,对这一时期的几次竞赛进行比较和总结。最后一章从住房建设地位和主要问题、经济技术指标、户内平面布局、住栋平面形态、经济性、住宅工业化发展过程、辅助用房、外观设计等角度梳理了从1950s到1990s五十年间竞赛所反映的住宅设计变化。
黄玉薇[6](2016)在《新疆严寒地区城镇集合住宅户型发展研究 ——以石河子地区为例》文中指出本文以建国以来六十多年石河子社会发展为背景以石河子各个时期的住宅户型空间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住宅发展历史、查阅文献资料、实地调研走访等方式,运用建筑学原理对影响住宅发展的各主要因素分析,运用对比、演绎归纳的方法,对石河子住宅户型空间形态的发展和演变过程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使人们深刻了解石河子地区居住建筑的发展变迁。为石河子市住宅户型空间模式提出住宅大小型化、适应性、空间分化与融合、智能与回归自然的发展方向,对当前石河子地区居民住宅发展提出人性化的设计思路与展望,为未来石河子住宅的发展方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将石河子地区50年代至今划分成三个时期,概述这三个时期石河子地区城镇集合住宅发展历程。针对石河子地区城镇集合住宅户型进行实态调研,根据不同时期的石河子市建设背景,分析不同历史时期影响户型空间形态的因素及住宅空间形态特征。通过对住宅层数与高度变迁、公共交通空间演变、套型空间组合的演变和套型单一空间的演变研究,探讨影响各时期石河子市住宅空间形态的因素。归纳住宅户型空间的演变规律,发现新疆严寒地区城镇集合住宅户型设计存在的不足。分析石河子不同历史时期的空间形态,得出石河子住宅户型空间的演变规律:(1)石河子集合住宅在层数经过三个时期的发展,由建国初期的平房、低层到文革时期的多层再到二十一世纪的高层,高度从最初的3米到24米再到九十多米。(2)住宅不管是总面积还是人均面积不断增加,六七十年代一般为3050平方米,八十年代小幅度增加到4060平方米,九十年代集中在5070平方米,二十一世纪后住宅面积明显增长,刚开始集中在8090平方米,近几年一百多平米的户型已经成为普通家庭的选择。住宅内单一空间的面积也呈上升趋势,最初只要满足人体使用的适宜尺寸即可,现在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在基本使用的基础上会适当增加住宅内一些主要空间的面积,使居住着享受到更宽敞的空间。(3)功能空间的发展从最初居寝不分离的空间到越来越精细化的功能分区设计,建国初期只有厨房、居室这两种功能空间,到文革时期厨房、卫生间、厅和居室,再到改革开放以后才有了家务空间、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这三大空间的划分,实现了居寝分离,个人隐私得到保障。二十一世纪以后这三大功能空间有更加精细化,出现了很多专用空间,如书房、餐厅、多功能房等,很好的避免了交通流线的相互干扰。近几年,在功能空间的划分上更加注重互动性,常常把餐厅和客厅设计成一个大空间,增加家庭成员的交流与互动。
温大航[7](2014)在《廉租房厨卫的无障碍空间优化设计研究 ——以福州市区为例》文中提出在当下这个越来越和谐、越来越关怀弱势群体的社会里,大家对残疾人的权利问题投入了更多的关注,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无障碍环境”的概念由联合国提出之后,无障碍设计逐渐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廉租房是为达到住有所居而提供的具有社会功能的特殊住宅,虽然是为低收入人群所建,但不是贫穷的再现;虽然面积小,但不允许质量品质的低下。廉租房是和谐社会为低收入困难者提供的有尊严的生存环境。厨卫空间作为住户使用最为频繁、行动最为局促的空间,在廉租房户型设计当中本应是重中之重。然而,在现实当中往往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更不要说针对弱势人群进行的无障碍设计,本文正是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以期得到合理的解决方法。本课题通过调查廉租房使用群体的实际情况,分析研究无障碍设计的定义、内涵以及设计目的,总结出廉租住房厨卫部分无障碍空间设计的现实意义与社会效应。研究分析了国内外廉租住房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发展历程以及实践成果,本着廉租房厨卫无障碍空间设计的原则,本课题提出了我国廉租房厨卫空间无障碍设计中有待优化的部分。通过对福州廉租房实际情况的调研,总结出福州市廉租房的特点,进而探讨其厨卫空间设计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合理的无障碍厨卫空间设计方法,以期针对福州市廉租房弱势群体突出的特点进行优化设计。最后,本课题寄希望于立足现有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以廉租房厨卫空间为载体,总结出廉租房厨卫的无障碍空间设计概念,构建全面系统的无障碍体系,并充分展望未来,提出具有探索性和建设性的意见。
刘军[8](2014)在《基于新城市主义理念的天津住区规划发展演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城市主义”是20世纪90年代初由美国首次提出的面对郊区土地无序蔓延、解决城市建设失衡、恢复城市人居活力的规划思潮,其中,住区规划是新城市主义的核心内容。然而,新城市主义理念在西方社会的产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对前人大量相关规划理论成果的继承与提升,这些成果面对工业革命背景下城市化进程与现代主义建设的弊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演进过程。值得关注的是,对于中国住区规划而言,虽然社会发展进程不同,但新城市主义所提倡的具体住区规划方法并不陌生。我国住区规划因紧密关系民生,始终是学术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和城市建设的核心,而借鉴融合西方理论、推进发展本土理论则一直是我国住区规划的主要思路和方法。自建国初期至今,我国住区规划与新城市主义理念表现出紧密的契合,经过不断学习、补充与完善,在新世纪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全面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主导下焕发出新的光彩。所以,本文以理论发展为主体,深入研究新城市主义的本质与内涵,辨析其在西方和我国社会进程中发展路径的内在联系,对于梳理我国住区规划发展脉络、引导我国住区规划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整理与实践指导意义。天津住区规划紧跟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时代步伐,以其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底蕴和高度的城市发展定位,基于政府对人民居住问题的深切关注和住宅建设的大力投入,自建国初期至今始终保持着先进性,成为我国住区规划发展的典型代表和有力例证。本文基于对新城市主义在我国的理论发展路径的探寻,提出以新城市主义为视角研究天津住区规划发展的演进,将天津住区规划按时序分为五个阶段:探索解困为主的住区规划、政治运动下的住区规划、关注居住文明的住区规划、实现以人为本的舒适型住区规划、提升人与自然和谐的健康型住区规划,由此对天津住区规划进程中新城市主义要素的体现展开脉络性梳理,以期初步构建天津住区规划理论研究体系框架。随后,本文从结构组织进化、住区混合提升、城市设计优化、生态策略凸显四个方面提炼出天津住区规划发展中突出的新城市主义特征,包括:精明交通推动住区重组与邻里发展、住区的多元混合与高密度建设、住区的人文景观与风格构塑、可持续理念下的绿色生态住区建设等四个方面,从规划布局和住宅设计两个层面入手,选取自建国初期至今天津大量优秀住区规划实例,分别对以上特征进行规划方案和建设指标的比较分析,旨在研究新城市主义特征在天津住区规划中的具体演进过程和发展趋势,通过丰富的实例资料论证与充实天津住区规划理论研究体系框架。最后,基于对天津住区规划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论证,本文提出建议性的优化策略,引导未来天津住区规划中人居环境的优化与自然和谐的提升,最终在可持续发展主导下达到多元目标的平衡与多重效益的实现。
倪丙银[9](2011)在《栖居变迁探析 ——以深圳万科集合住宅户型为例》文中提出本论文以深圳万科1988年到2010年期间在深圳所开发的集合住宅户型为研究对象,从房地产市场和建筑设计角度进行深入分析。在解析过程中,例举了六个有一定代表性的实例,结合实例按时间先后顺序探析这些户型变化的轨迹和逻辑。本文通过对深圳万科在深圳所开发的集合住宅户型的资料收集、归纳、整理和分析,试图寻找出深圳万科公司集合住宅户型在时间维度上的变化和将来发展的动向。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对房地产市场大的环境背景的梳理,并鉴定了所要研究的对象;第二章是对1988年—2000年时间段内深圳区域所开发的集合住宅实例分析,包括天景花园、桂苑和四季花城。同时分析并总结了这些户型的变化情况;第三章是对2000年—2010年时间段内的深圳万科所开发的集合住宅户型列举实例,包括金域蓝湾、十七英里和清林径,同时分析并总结出了这些户型的变化情况;第四章对户型套内的厅室、厨卫和细部空间的变化进行研究和探讨,并总结出它们的一些变化规律;第五章分析了户型变化的一些影响因素和户型变化趋势,同时介绍了一分钟设计户型和楼型的方法等,最后总结了本文的研究主旨。
王舒扬[10](2011)在《我国华北寒冷地区农村可持续住宅建设与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基于“寒冷气候区住宅节能技术标准与专题论证研究”课题(2008BAJ08B12-02),对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等地18个镇42户农宅进行实地调研。调研对象在建筑设计、能源利用、营建方式、用能设备、基础设施等方面都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导致农宅建设问题的直接诱因来自政策、经济、人力资源、思想观念多个层面,而我国城乡二元的结构矛盾与人地关系紧张的国情矛盾是导致农宅建设问题的根本原因。在此背景下,华北地区农村可持续住宅建设和设计的宏观定位是以农村居民的利益为核心,以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使可持续农宅的建设在农村经济、社会、生态复合循环系统中发挥积极作用。研究分析了国家政策、民众参与、经济发展、规划定位在可持续农宅建设中的作用,提出创建支持可持续农宅建设与设计外部宏观环境的构想,即“欲支农,功夫在宅外”。研究从“适居”与“宜居”两个角度探讨了可持续农宅建筑设计与环境设计的手段。可持续农宅对于“适居”的追求,体现在运用适应性空间设计手段,通过住宅构件部品化、支撑体与可分体分离、弹性空间设计,颠覆预设农宅布局静止不变的传统思想,使农宅在空间上具有灵活性和包容性,以适应家庭生活横向的差异性和纵向的动态性;可持续农宅对于“宜居”的追求,体现在对农宅内外环境的设计中,提出以视觉设计、听觉设计、触觉设计、嗅觉设计作为自然美的表达途径,挖潜农村生活亲近自然的独特魅力。研究从“开源、节流”两方面探讨了可持续农宅的能源利用手段。“开源”即“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探讨了华北地区农宅利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的手段;“节流”即“高效利用能源”,借鉴城市住宅的设计经验,结合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及建材资源特色,通过墙体、地面、地下构件、屋面、门窗、热桥处理的设计,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二、2000年小康住宅标准厨卫设计新观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0年小康住宅标准厨卫设计新观念(论文提纲范文)
(1)198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集合住宅厨房和卫生间的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城市集合式住宅厨卫的变迁 |
1. 普遍的共用厨卫(1980~1984年) |
2. 独立厨卫的开始(1985~1989年) |
3. 厨卫的现代化(1990~2000年) |
4. 厨卫的升级(2001~2007年) |
5. 厨卫的多样化发展(2008年至今) |
三、厨卫的未来 |
四、结语 |
图片来源 |
(2)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中国当代建筑理论研究 |
1.3.2 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发展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6 论文创新点 |
2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研究对象的确立与分析 |
2.1 相关概念的限定 |
2.1.1 当代 |
2.1.2 建筑学 |
2.1.3 建筑理论 |
2.1.4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 |
2.2 硕博士论文的收集 |
2.2.1 确定高校研究范围 |
2.2.2 论文收集的网上整理 |
2.2.3 论文收集的实地调查 |
2.3 硕博士论文的层次分析 |
2.3.1 四所高校论文的统计分析 |
2.3.2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 |
2.3.3 国外建筑思想的冲击 |
2.4 本章小结 |
3 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3.1 统计分析的基本范围和建筑理论框架 |
3.1.1 基本范围 |
3.1.2 建筑理论框架 |
3.1.3 纵向时间段划分 |
3.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梳理 |
3.2.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2.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2.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2.4 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2.5 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2.6 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3 长安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3.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3.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3.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4 西安交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4.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4.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4.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5 西北工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5.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5.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5.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总结呈现与解析 |
4.1 陕西省四所高校建筑理论硕士论文分类汇总 |
4.1.1 硕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4.1.2 硕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4.1.3 硕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4.1.4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4.1.5 硕博士论文特征总结 |
4.2 陕西省四所高校硕士论文选题的共同点 |
4.2.1 建筑创作论 |
4.2.2 居住建筑 |
4.2.3 生态建筑学 |
4.2.4 建筑评价理论 |
4.3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的硕博士论文分析 |
4.3.1 建筑方针 |
4.3.2 民族性的现代化演绎 |
4.3.3 地域性建筑的新作为 |
4.3.4 可持续发展(园林景观——城市环境意识) |
4.4 本章小结 |
5 国外建筑思想的引进 |
5.1 引进建筑思想的硕博士论文统计 |
5.1.1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5.1.2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5.2 国外建筑思潮的发展 |
5.2.1 经典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
5.2.2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
5.3 国外建筑理论引进的热点问题 |
5.3.1 经典现代与先锋流派引进的统计分析 |
5.3.2 国外建筑师及其设计理念引进的统计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致谢 |
(3)中国城市低层住宅高密度策略研究 ——以京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概念界定及研究内容 |
1.2.1 相关概念 |
1.2.2 研究内容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昙花一现:国家主导下计划经济时期(1949~1978) |
2.1 自发探索: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 |
2.1.1 现实背景 |
2.1.2 发展状况 |
2.1.3 实例与策略解析 |
2.2 快速过渡:一五学苏时期(1953~1954) |
2.2.1 现实背景 |
2.2.2 发展状况 |
2.2.3 实例与策略解析 |
2.3 昙花一现:反浪费运动时期(1955~1958) |
2.3.1 现实背景 |
2.3.2 发展状况 |
2.3.3 实例与策略解析 |
2.4 发展滞缓:大跃进运动时期(1959~1962) |
2.4.1 现实背景 |
2.4.2 发展状况 |
2.5 理论繁荣:经济调整时期(1963~1965) |
2.5.1 现实背景 |
2.5.2 发展状况 |
2.5.3 实例与策略解析 |
2.6 全面停滞:文革影响时期(1966~1978) |
2.6.1 现实背景 |
2.6.2 发展状况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繁荣发展:市场主导下经济转型时期(1979~2003) |
3.1 再次涌现:改革开放时期(1979~1992) |
3.1.1 现实背景 |
3.1.2 发展状况 |
3.1.3 实例与策略解析 |
3.2 发展放缓:市场经济初期(1993~2003) |
3.2.1 现实背景 |
3.2.2 发展状况 |
3.2.3 实例与策略解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多元探索:国家与市场双重调控时期(2004~2019) |
4.1 现实背景 |
4.1.1 限墅令与可持续发展 |
4.1.2 稳步发展的经济状况 |
4.1.3 基本小康的住房条件 |
4.1.4 加速老龄化的时代特征 |
4.1.5 旧城改造与共居社区热 |
4.2 发展状况 |
4.2.1 低层住宅热度不减 |
4.2.2 低层密度普遍提升 |
4.2.3 低层高密度多样化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聚焦京津:当代华北超大城市低层高密度可行性分析 |
5.1 京津低层高密度可行性分析 |
5.1.1 市场需求多样化 |
5.1.2 国家政策导向化 |
5.1.3 老城管控严格化 |
5.1.4 居住模式契合化 |
5.2 京津低层高密度适用模式 |
5.2.1 城市郊区住区型 |
5.2.2 城市边缘共居型 |
5.2.3 旧城住宅更新型 |
5.2.4 城郊养老社区型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策略研究:京津地区当代城市低层高密住宅实证分析 |
6.1 京津地区实例概述 |
6.1.1 宏观实例:城郊住区型实例 |
6.1.2 中观实例:边缘共居型实例 |
6.1.3 微观实例:旧城微更新实例 |
6.2 密度提升策略 |
6.2.1 单体密度策略 |
6.2.2 规划密度策略 |
6.3 多元补偿策略 |
6.3.1 空间补偿策略 |
6.3.2 环境补偿策略 |
6.3.3 心理补偿策略 |
6.3.4 城市补偿策略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语与展望 |
7.1 中国城市低层住宅高密度策略之发展 |
7.2 京津低层住宅高密度策略归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4)社区层面下当代老年人住宅建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 |
1.1.2 居家养老——养老方式的主流趋势 |
1.1.3 亟待解决的适老性居住问题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1.5 相关理论研究 |
1.5.1 原居安老理论(Aging in Place) |
1.5.2 积极老龄化理论(Activing Aging) |
1.5.3 老年社会相关分层思想 |
1.5.4 通用设计理论 |
第二章 社区住宅适老化的相关研究 |
2.1 老年人居家养老的特点与需求 |
2.1.1 老年人的生理特征 |
2.1.2 老年人的居家养老需求 |
2.2 老龄化需求与住宅建筑的发展关系 |
2.2.1 我国社区住宅的发展变化 |
2.2.2 针对住宅的适老化设计的必要性 |
2.3 我国社区住宅的适老化研究 |
2.3.1 我国社区住宅适老化的发展现状 |
2.3.2 我国社区住宅适老化的相关研究 |
2.4 国外社区住宅适老化的经验研究 |
2.4.1 美国的社区住宅适老化经验 |
2.4.2 欧洲的社区住宅适老化经验 |
2.4.3 日本的社区住宅适老化经验 |
2.4.4 国外社区住宅的适老化经验启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社区层面下住宅的适老化问题调研 |
3.1 调查设计 |
3.1.1 调查目的 |
3.1.2 调研对象 |
3.1.3 调研的内容(问卷详见附录) |
3.2 社区老年人居住需求意愿的情况调查 |
3.2.1 居室活动需求与套型布局需求 |
3.2.2 公共空间与场地空间活动需求 |
3.3 住宅居室空间的适老性问题分析 |
3.3.1 传统套型产生居住问题——适老设置不足 |
3.3.2 家庭变化产生居室问题——套型匹配错位 |
3.4 住宅建筑形式的适老性问题分析 |
3.4.1 建筑布局及其形式单一——功能优化局限 |
3.4.2 公共空间与适老化无关——人性空间缺失 |
3.4.3 居室与居室的相互割裂——邻里关系隔离 |
3.5 社区场地空间的适老性问题分析 |
3.5.1 城市与场地的空间割裂——配套设施不全 |
3.5.2 场地与建筑的空间割裂——环境品质较差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社区当代老年人住宅的建构要素探究 |
4.1 理想住宅的要素探究 |
4.1.1 宜居空间——舒适的居室套型设置 |
4.1.2 和谐邻里——人性的建筑形式建构 |
4.1.3 优质环境——健全的社区设施配置 |
4.2 适老性的居室套型特征探究 |
4.2.1 精准的居室面积 |
4.2.2 高效的功能组合 |
4.2.3 良好的室内环境 |
4.2.4 多样的套型分类 |
4.3 适老性的住宅建筑形式探究 |
4.3.1 多样化的建筑外形 |
4.3.2 紧密化的环境关系 |
4.3.3 人性化的公共空间 |
4.3.4 复合性的建筑功能 |
4.3.5 灵活性的建筑构造 |
4.4 适老性的住宅社区配置探究 |
4.4.1 适老化的场地设置 |
4.4.2 融合化的社区模式 |
4.4.3 多元化的服务功能 |
4.4.4 完善化的医疗养护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社区当代老年人住宅的建构策略 |
5.1 社区住宅的适老性建构原则 |
5.1.1 居室套型的适居性、适应性和高效性 |
5.1.2 建筑形式的集约性、复合性和可变性 |
5.1.3 社区配置的多样性、针对性和均衡性 |
5.2 注重居室品质——精细划分套型的建构 |
5.2.1 独代居住老年人的户型 |
5.2.2 多代居住老年人的户型 |
5.3 重构邻里关系——公共交流空间的建构 |
5.3.1 住宅公共空间的适老化设计 |
5.3.2 住宅公共空间的交流性设计 |
5.4 打造宜居环境——建筑景观共生的建构 |
5.4.1 水平绿化与建筑的共生 |
5.4.2 垂直绿化与建筑的共生 |
5.5 均衡社区配置——可变住宅形式的建构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论文总结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后续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B:图表索引 |
附录 C:问卷调查 |
(5)由全国城市住宅设计竞赛看住宅设计变迁(1950s-1990s)(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全国住宅设计竞赛的角色与作用 |
1.1 全国住宅设计竞赛概况与研究意义 |
1.2 已有研究及其评述 |
1.3 研究对象选择及其依据 |
1.4 研究对象的时段划分及其依据 |
1.5 研究方法 |
1.6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福利制时期的全国住宅设计竞赛(1955-1979) |
2.1 福利制时期的住宅政策概况 |
2.2 1955年“全国标准设计评选会议”概况 |
2.3 1957年“全国厂矿职工住宅设计竞赛”概况 |
2.4 1979年“全国城市住宅设计方案竞赛”概况 |
2.5 小结 |
第三章 住宅商品化探讨时期的全国住宅设计竞赛(1984-1991) |
3.1 住宅商品化探讨时期的住宅政策概况 |
3.2 1984年“全国多层砖混住宅新设想方案征集”概况 |
3.3 1987年“中国‘七五’城镇住宅设计竞赛“概况 |
3.4 1989年“全国城锁商品住宅设计竞赛”概况 |
3.5 1991年“中国‘八五’新住宅设计竞赛”概况 |
3.6 小结 |
第四章 住宅市场化时期的全国住宅设计竞赛(1996-1998) |
4.1 住宅市场化时期的住宅政策概况 |
4.2 1996年“2000年中国小康住宅设计国际竞赛”概况 |
4.3 1998年“‘迈向21世纪的住宅’设计方案竞赛”概况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语 |
附录A 历次全国城市住宅设计竞赛套型类型统计 |
附录B 历次全国城市住宅设计竞赛结构类型统计 |
附录C 历次全国住宅设计竞赛经济技术指标类型 |
附录D 部分住宅实地调研成果 |
图表出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新疆严寒地区城镇集合住宅户型发展研究 ——以石河子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 概念范围的界定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6 研究框架 |
1.7 新疆严寒地区——石河子概况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前住宅空间形态分析 |
2.1 城市建设背景 |
2.2 影响户型空间的因素 |
2.3 集合住宅建设历程与户型空间形态分析 |
2.4 小结 |
第三章 改革开放二十年住宅空间形态分析 |
3.1 改革开放大变迁 |
3.2 住宅建筑建设历程 |
3.3 影响户型的因素 |
3.4 八十年代住宅发展 |
3.5 九十年代住宅发展 |
3.6 小结 |
第四章 商品化住房制度时期住宅户型空间形态分析 |
4.1 二十一世纪初时代背景 |
4.2 住房建设多样化 |
4.3 影响户型空间的因素 |
4.4 住宅套内户型空间分析 |
4.5 住宅公共交通空间 |
4.6 住宅户型分类与空间组织 |
4.7 小结 |
第五章 住宅户型空间演变研究 |
5.1 住宅的高度与层数的变迁 |
5.2 公共交通空间的演变 |
5.3 套型空间组合的演变 |
5.4 套内单一空间的演变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辩证看待住宅的变迁 |
6.3 石河子市住宅发展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7)廉租房厨卫的无障碍空间优化设计研究 ——以福州市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目的及创新点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2.3 研究创新点 |
1.3 研究对象、内容及概念界定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概念界定 |
1.4 国内外动态研究 |
1.4.1 国外动态研究 |
1.4.2 国内动态研究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廉租房厨卫的无障碍空间优化设计理论基础 |
2.1 无障碍设计概述 |
2.1.1 无障碍设计的定义 |
2.1.2 无障碍设计的目的 |
2.1.3 无障碍设计的范围 |
2.1.4 无障碍设计的作用 |
2.1.5 无障碍设计的原则 |
2.2 廉租房厨卫空间优化设计 |
2.2.1 廉租房厨卫空间优化设计目标 |
2.2.2 廉租房厨卫空间优化设计方法 |
2.2.3 廉租房厨卫空间优化布置方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福州市廉租房现状调查研究 |
3.1 福州市廉租房针对的人群及其生活特点 |
3.1.1 福州市廉租房针对的人群 |
3.1.2 福州市廉租房针对人群的总体特征 |
3.2 福州市廉租住房居住现状走访调研 |
3.3 福州市廉租房特点分析及总结 |
3.3.1 户型构成缺乏实用性及可变性 |
3.3.2 厨卫空间设计不合理 |
3.3.3 无障碍需求突出 |
3.4 福州市低收入家庭廉租房厨卫空间调研及分析 |
3.4.1 厨房空间及设备调研分析 |
3.4.2 卫生间空间及设备调研分析 |
3.4.3 福州市廉租房厨卫空间问题分析 |
3.5 福州市廉租房户型设计原则 |
3.5.1 紧凑性理念 |
3.5.2 实用性理念 |
3.5.3 精细性理念 |
3.5.4 可变性理念 |
3.5.5 节约性理念 |
3.6 福州市廉租房厨卫空间无障碍设计原则 |
3.6.1 造型尺度适宜 |
3.6.2 辅助功能贴心 |
3.6.3 完善安全保护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福州市廉租房厨房无障碍空间设计的改进与优化 |
4.1 福州市廉租房厨房无障碍空间优化设计原则 |
4.1.1 厨房空间无障碍工作流程 |
4.1.2 厨房无障碍空间中的橱柜及储柜 |
4.1.3 设备定位以及使用、清理空间 |
4.1.4 房间、设备及装置控制器 |
4.2 福州市廉租房厨房无障碍空间优化设计 |
4.2.1 廉租房厨房家具与器具的无障碍优化设计 |
4.2.2 廉租房厨房光、色和材质环境的无障碍优化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福州市廉租房卫生间无障碍空间设计的改进与优化 |
5.1 福州市廉租房卫生间无障碍空间优化设计原则 |
5.1.1 场地净空及门洞 |
5.1.2 洗脸台 |
5.1.3 淋浴器 |
5.1.4 坐便器 |
5.2 福州市廉租房卫生间无障碍空间优化设计 |
5.2.1 盥洗区 |
5.2.2 淋浴区 |
5.2.3 坐便器空间 |
5.2.4 出入口和门 |
5.2.5 呼救报警装置 |
5.2.6 墙面 |
5.2.7 地面 |
5.2.8 照明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语与展望 |
6.1 本文结论 |
6.2 本文不足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福州廉租房厨卫空间研究调查表 |
附录 B 廉租房厨房空间入户调查方案 |
附录 C 廉租房卫生间空间入户调查方案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基于新城市主义理念的天津住区规划发展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天津住宅产业高速发展 |
1.1.2 天津住区规划发展问题 |
1.2 选题的意义和目的 |
1.2.1 天津住区规划研究体系有益补充 |
1.2.2 揭示新城市主义理念对天津住区发展的影响 |
1.2.3 突显新城市主义对未来住区规划的指导意义 |
1.3 相关概念辨析 |
1.3.1 住区与社区的比较 |
1.3.2 城市主义与新城市主义 |
1.4 研究动态 |
1.4.1 现代住区规划理论概述 |
1.4.2 我国新城市主义理论研究情况 |
1.4.3 天津住区规划研究概况 |
1.5 研究对象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研究 |
1.6.2 工程案例分析比较研究 |
1.6.3 横纵向比较研究 |
1.6.4 调研分析研究 |
1.7 研究范围和框架 |
1.7.1 研究范围 |
1.7.2 研究框架 |
1.8 研究的创新性 |
1.8.1 构建天津住区规划理论研究体系框架 |
1.8.2 系统提炼天津住区新城市主义特征 |
1.8.3 提出适应可持续人居环境的住区优化策略 |
1.9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新城市主义理念与我国住区规划发展的内在联系 |
2.1 新城市主义理念对住区规划的影响 |
2.1.1 新城市主义应对的住区建设问题 |
2.1.2 新城市主义引导的住区发展方向 |
2.1.3 建设新城市主义住区的基本要素 |
2.1.4 建设新城市主义住区的价值体系 |
2.2 新城市主义住区理念在西方的发展路径 |
2.2.1 产生动因:面对城市发展问题的社会反馈 |
2.2.2 发展过程:理论反思与实践回归 |
2.2.3 实践成果 |
2.3 新城市主义住区理念在我国的发展路径 |
2.3.1 概念引入:房地产经营噱头的“拿来主义” |
2.3.2 发展过程:理论学习与实践推进 |
2.3.3 实践成果 |
2.4 新城市主义住区理念与我国住区发展关系的辨证性论析 |
2.4.1 产生动因的相似性:现代城市发展问题的社会反馈与解决 |
2.4.2 发展过程的差异性:问题、实践与理念发生顺序的错位 |
2.4.3 发展目标的共同性: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全面可持续发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城市主义理念在天津住区规划发展中的体现 |
3.1 天津住区规划发展的背景与条件 |
3.1.1 影响天津住区规划发展的背景因素 |
3.1.2 推动天津住区规划发展的优势条件 |
3.2 天津住区规划变迁中新城市主义基本要素的体现 |
3.2.1 第一阶段:探索解困为主的住区规划 |
3.2.2 第二阶段:政治运动下的住区规划 |
3.2.3 第三阶段:关注居住文明的住区规划 |
3.2.4 第四阶段:实现以人为本的舒适型住区规划 |
3.2.5 第五阶段:提升人与自然和谐的健康型住区规划 |
3.3 天津住区规划发展中新城市主义特征归纳 |
3.3.1 结构组织进化 |
3.3.2 住区混合提升 |
3.3.3 城市设计优化 |
3.3.4 生态策略凸显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天津住区规划中精明交通推动住区重组与邻里发展的特征 |
4.1 精明交通推动住区重组的特征内涵与发展概况 |
4.1.1 特征内涵 |
4.1.2 发展概况 |
4.2 精明交通推动住区重组的实例解析 |
4.2.1 丁字沽三号路住区(1978) |
4.2.2 王顶堤南苑住区(1984) |
4.2.3 万新村住区(1986) |
4.2.4 华苑住区(1995) |
4.2.5 梅江住区(2001) |
4.3 精明交通推动住区重组的发展动态 |
4.4 精明交通推动邻里发展的特征内涵与发展概况 |
4.4.1 特征内涵 |
4.4.2 发展概况 |
4.5 精明交通推动邻里发展的实例解析 |
4.5.1 密云路居住小区(1980) |
4.5.2 天津华苑住区碧华里(1996) |
4.5.3 天津梅江住区芳水园(2000) |
4.5.4 天津梅江住区半岛豪庭(2003) |
4.5.5 天津老城厢尚佳新苑(2006) |
4.6 精明交通推动邻里发展的发展动态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天津住区规划中多元混合与高密度建设的特征 |
5.1 功能混合与高密度建设的特征内涵与发展概况 |
5.1.1 特征内涵 |
5.1.2 发展概况 |
5.2 功能混合与高密度建设的案例解析 |
5.2.1 尖山住区(1953) |
5.2.2 天拖南住区(1962) |
5.2.3 小海地住区(1985) |
5.2.4 华苑住区(1995) |
5.2.5 俊城浅水湾住区(2006) |
5.3 功能混合与高密度建设的发展动态 |
5.4 住宅混合与户型更新的特征内涵与发展概况 |
5.5 新世纪前的住宅 |
5.5.1 天津住宅的初期探索(1949~1976) |
5.5.2 天津住宅的复苏期(1976~1985) |
5.5.3 天津住宅的繁荣期(1985~2000) |
5.5.4 小结 |
5.6 新世纪后住宅户型 |
5.6.1 普通商品房 |
5.6.2 高端商品房 |
5.6.3 社会保障房 |
5.6.4 蓝白领公寓 |
5.6.5 酒店式公寓 |
5.6.6 老年公寓 |
5.6.7 生态住宅 |
5.7 住宅户型多样化的动态分析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天津住区规划中人文景观与风格构塑的特征 |
6.1 高品质环境设计营造人文景观的特征内涵与发展概况 |
6.1.1 特征内涵 |
6.1.2 发展概况 |
6.2 高品质环境设计营造人文景观的案例解析 |
6.2.1 川府新村试点小区(1986) |
6.2.2 梅江南住区(2001) |
6.2.3 万科水晶城住区(2003) |
6.2.4 海河新天地(2005) |
6.2.5 临港海泰住宅区(2010) |
6.3 高品质环境设计营造人文景观的发展动态 |
6.4 住宅风格与地域文化 |
6.4.1 天津建筑风格化发展的历史概述 |
6.4.2 天津建筑中的地域文化南北交融、中西合璧、兼容并蓄 |
6.4.3 天津住宅风格化发展的思考 |
6.5 新世纪前天津居住建筑风格的历史演变 |
6.5.1 解放初期住宅 |
6.5.2 五十到六十年代住宅 |
6.5.3 七十年代住宅 |
6.5.4 八十年代住宅(改革开放) |
6.5.5 九十年代住宅(市场经济) |
6.6 新世纪后居住建筑风格的多样化 |
6.6.1 普通商品房 |
6.6.2 高端商品房 |
6.6.3 社会保障房 |
6.6.4 蓝白领公寓 |
6.6.5 酒店式公寓 |
6.6.6 老年公寓 |
6.6.7 生态住宅 |
6.6.8 小结 |
6.7 天津市规划设计导则控制下住宅风格特征 |
6.7.1 建筑特色控制导则 |
6.7.2 建筑色彩控制导则 |
6.7.3 建筑顶部控制导则 |
6.7.4 规划设计导则控制下天津住宅风格特点及成果 |
6.8 新城市主义下天津住宅风格化发展的定位与前景 |
6.8.1 天津风格化发展的定位 |
6.8.2 天津未来风格化发展的前景 |
6.9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天津住区规划中可持续理念下的绿色生态特征 |
7.1 可持续理念下的绿色生态住区的内涵特征和天津市的发展概况 |
7.1.1 绿色生态住区的内涵特征 |
7.1.2 天津绿色生态住区规划发展概况 |
7.2 天津住区规划中生态策略运用 |
7.2.1 规划布局 |
7.2.2 交通组织 |
7.2.3 环境绿化系统 |
7.2.4 能源规划与利用 |
7.2.5 生态文化建设 |
7.3 天津住区规划中生态技术的实践 |
7.3.1 环保系统控制 |
7.3.2 绿建措施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天津住区规划中新城市主义理念的创新实践和优化策略 |
8.1 天津居住区规划创新实践 |
8.1.1 新型城镇化住区华明示范镇 |
8.1.2 新型混合居住大寺、双青新家园 |
8.1.3 宜老社区天颐阳光养老社区 |
8.1.4 绿色生态住区解放南路地区居住区 |
8.1.5 智慧城市泰达慧谷 |
8.2 天津住区规划反思 |
8.2.1 住区的选址定位与城市肌理结合 |
8.2.2 住区规模和居民生活尺度 |
8.2.3 住区与城市交通缺少有机组织 |
8.2.4 住区层级与当代居住现状 |
8.2.5 新世纪住区中绿色技术应用不足 |
8.3 天津住区优化策略 |
8.3.1 城市规划统筹与住区基址 |
8.3.2 合理确定住区规模 |
8.3.3 城市公共交通与住区紧密结合 |
8.3.4 建立社区和邻里住区层级 |
8.3.5 因地制宜的实施生态绿色规划 |
8.3.6 公众参与,共筑可操作性强的社区 |
8.4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栖居变迁探析 ——以深圳万科集合住宅户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社会背景 |
1.1.3 深圳的发展背景 |
1.1.4 万科的发展脉络 |
1.2 研究范围界定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相关课题研究现状 |
1.5 关于户型空间的基本理论梳理 |
1.5.1 户型释义 |
1.5.2 户型空间解读 |
1.6 研究的组织结构 |
1.7 研究的方法及技术线路 |
第二章 1988年—2000年的深圳万科集合住宅案例 |
2.1 万科与住宅开发 |
2.2 案例一——天景花园 |
2.2.1 天景花园概况 |
2.2.2 天景花园户型分析 |
2.3 案例二——桂苑 |
2.3.1 桂苑概况 |
2.3.2 桂苑户型分析 |
2.4 案例三——四季花城 |
2.4.1 四季花城概况 |
2.4.2 四季花城户型分析 |
2.5 本章小结——1988—2000年户型变化多样,发展迅速 |
第三章 2000年—2010年的深圳万科集合住宅案例 |
3.1 时代背景 |
3.2 万科产业进入一元化时代 |
3.3 案例一——金域蓝湾 |
3.3.1 金域蓝湾概况 |
3.3.2 金域蓝湾户型分析 |
3.4 案例二——十七英里 |
3.4.1 十七英里概况 |
3.4.2 十七英里户型分析 |
3.5 案例三——清林径 |
3.5.1 支持小户型的时代背景 |
3.5.2 清林径概况 |
3.5.3 清林径户型分析 |
3.6 本章小结——2000—2010年户型精细化发展,多元化趋势 |
第四章 户型功能空间的具体变化 |
4.1 客厅空间的变化 |
4.2 卧室空间的变化 |
4.2.1 主卧室 |
4.2.2 次卧室 |
4.3 厨卫空间的变化 |
4.3.1 厨房 |
4.3.2 卫生间 |
4.4 附属细部空间的变化 |
4.4.1 入户空间变化 |
4.4.2 窗户细节变化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户型变化因素及分析 |
5.1 户型功能变化的分析 |
5.1.1 户型变化的影响因素 |
5.1.2 户型的变化趋势 |
5.2 户型设计的标准化趋势 |
5.2.1 一分钟设计户型和楼型 |
5.2.2 户型设计的标准化带来的思考 |
5.3 户型功能空间的设计探讨 |
5.3.1 功能分区 |
5.3.2 交通流线 |
5.3.3 采光通风 |
5.3.4 空间尺度的舒适度 |
5.3.5 空间利用率 |
5.4 本章小结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B 硕士研究生期间获奖情况 |
附录C 万科的运营策略 |
附录D 万科深圳1988—2010项目表 |
(10)我国华北寒冷地区农村可持续住宅建设与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 |
1.2.1 国内外有关可持续住宅的研究成果 |
1.2.2 国内外有关农村可持续住宅的研究成果 |
1.3 研究对象的范围界定 |
1.3.1 有关"华北地区"的界定 |
1.3.2 有关"寒冷地区"的界定 |
1.3.3 有关"农村"的界定 |
1.4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框架与内容 |
1.6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问题探查——实地调研现状剖析 |
2.1 调研测试基本情况 |
2.1.1 调研目的 |
2.1.2 调研对象与时间 |
2.1.3 调研内容 |
2.2 农宅设计问题探析 |
2.2.1 农宅建设规模超标 |
2.2.2 空间设计使用不便 |
2.2.3 建筑形式缺少美感 |
2.2.4 缺少节能意识 |
2.3 农宅能源利用问题探析 |
2.3.1 太阳能利用现状 |
2.3.2 沼气利用现状 |
2.3.3 秸秆利用现状 |
2.3.4 生土利用现状 |
2.4 与农宅相关其它问题探析 |
2.4.1 农宅的营建方式 |
2.4.2 农宅用能设备 |
2.4.3 家庭人口构成 |
2.4.4 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 |
2.4.5 土地利用与景观环境 |
2.5 小结 |
第三章 追本探源——农宅问题产生的根源与可持续农宅的宏观定位 |
3.1 农宅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 |
3.1.1 历史政策与未到位的农村改革 |
3.1.2 农村经济发展不充分 |
3.1.3 就地就业不成功 |
3.1.4 村民对本土文化无信心 |
3.2 农宅问题背后潜藏的深层次矛盾 |
3.2.1 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 |
3.2.2 人地关系紧张的国情矛盾 |
3.3 华北地区可持续农宅的宏观定位 |
3.3.1 经济效益——创新型产业,显乘积增值效应 |
3.3.2 社会效益——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 |
3.3.3 生态效益——应万物顺天时的基层村落细胞 |
3.4 小结 |
第四章 功夫在宅外——创建可持续农宅的外部宏观环境 |
4.1 行政支持 |
4.1.1 政策倾斜,加强监管 |
4.1.2 绿色奖罚,引导市场 |
4.1.3 依托法律,倡导节约型消费文化 |
4.1.4 政府示范工程引导 |
4.2 民众参与 |
4.2.1 挖潜本土组织资源 |
4.2.2 "参与型"设计 |
4.2.3 建立村民利害共同体 |
4.3 经济可行 |
4.3.1 多渠道筹集建房资金 |
4.3.2 降低农宅建设成本 |
4.3.3 赢取远期增值效益 |
4.4 规划先导 |
4.4.1 整治旧村环境 |
4.4.2 慎选新村址 |
4.4.3 适度超前规划基础设施 |
4.4.4 空间整复维系自然伦理秩序 |
4.5 小结 |
第五章 适居与宜居——可持续农宅的建筑与环境设计 |
5.1 适居——可持续农宅的建筑设计 |
5.1.1 适应性住宅设计的发展历程 |
5.1.2 可持续农宅的适应性设计手段 |
5.2 宜居——可持续农宅的环境设计 |
5.2.1 环境设计的策略 |
5.2.2 环境设计的手段 |
5.3 小结 |
第六章 开源节流——可持续农宅的能源利用 |
6.1 开源——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 |
6.1.1 太阳能的利用 |
6.1.2 地热能利用 |
6.1.3 风能利用 |
6.1.4 生物质能利用 |
6.2 节流——高效用能,减少能源损失 |
6.2.1 墙体设计 |
6.2.2 地面与地下构件设计 |
6.2.3 屋面设计 |
6.2.4 门窗设计 |
6.2.5 热桥处理 |
6.3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论文研究的难点 |
7.1.1 地理位置限定带来的难度和复杂性 |
7.1.2 住宅研究类型限定带来的难度和复杂性 |
7.2 论文研究成果 |
7.2.1 第一、二章的研究成果 |
7.2.2 第三章的研究成果 |
7.2.3 第四章的研究成果 |
7.2.4 第五章的研究成果 |
7.2.5 第六章的研究成果 |
7.3 小结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附录 |
四、2000年小康住宅标准厨卫设计新观念(论文参考文献)
- [1]198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集合住宅厨房和卫生间的变迁[J]. 王天立,于遨坤. 住区, 2021(03)
- [2]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D]. 张静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中国城市低层住宅高密度策略研究 ——以京津为例[D]. 王尧. 天津大学, 2019(01)
- [4]社区层面下当代老年人住宅建构探究[D]. 谈昭夷.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5]由全国城市住宅设计竞赛看住宅设计变迁(1950s-1990s)[D]. 何涛波. 东南大学, 2016(03)
- [6]新疆严寒地区城镇集合住宅户型发展研究 ——以石河子地区为例[D]. 黄玉薇. 石河子大学, 2016(02)
- [7]廉租房厨卫的无障碍空间优化设计研究 ——以福州市区为例[D]. 温大航. 华侨大学, 2014(03)
- [8]基于新城市主义理念的天津住区规划发展演进研究[D]. 刘军. 天津大学, 2014(05)
- [9]栖居变迁探析 ——以深圳万科集合住宅户型为例[D]. 倪丙银. 昆明理工大学, 2011(05)
- [10]我国华北寒冷地区农村可持续住宅建设与设计研究[D]. 王舒扬. 天津大学, 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