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同其他大国关系点评(论文文献综述)
廖仁郎[1](2021)在《百年大变局视野下中国睦邻外交政策研究》文中提出
程可凡[2](2021)在《结伴还是结盟-中俄关系的战略抉择》文中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结盟政治依然在国际政治光谱中占据重要位置,结盟依然是不少国家特别是一些主要大国选择的交往模式。在共同挑战不断增多、利益融合不断加深的背景下,结盟这个曾经被中国和俄罗斯多次实践过的“老套路”,再次成为双方不得不直面的“新话题”。对于中国不断壮大的自身体量和不断提升国际地位及影响力,不结盟政策是提供动力的“长生药”,还是制造障碍的“紧箍咒”?对于致力重振大国地位的俄罗斯来说,结盟政治在其外交战略中的地位究竟如何?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中俄如何把握彼此关系,才能确保友谊的航船行稳致远?中俄之间到底有没有一种最合适、最持久、最经得住考验的相处之道?对中俄两国和中俄关系来说,结盟都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性问题,而是一个关乎全局的战略性问题。如何回答上述问题,不仅与中俄各自国家的发展振兴密切相关,还将实质性地牵动大国关系和整体国际关系的互动调整,进而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大变局的演变方向。因此,认真细致梳理中俄关系,深入透彻地研究其中的结盟问题,将有助于全面客观认识俄罗斯对外战略,特别是准确理解其对华政策的实质,进一步深化对中国对外政策核心要义的理解,做到历史地、现实地和前瞻地把握好中俄关系的内在规律和发展大势,确保中俄关系始终沿着正确和健康的轨道向前发展。这对于我国妥善运筹大国关系,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抓牢和用好战略机遇期,打造和平与稳定的外部环境,顺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可否认,结盟是国际政治中的重要问题,是衡量国家间关系水平的重要标尺。一部国际关系史,一定程度上也是一部结盟政治史。无论是数千年前灿烂的古代文明,还是高度繁荣的现代文明,结盟都像一只无形的手,导演着国与国之间的聚合离散,决定着世界力量的分化组合,影响着国际社会的阴晴圆缺。但必须看到的是,在当今时代,结盟这一概念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已明显具有“落后性”,显得陈旧过时。在国际社会疾呼多极化和民主化的背景下,要求一国无条件服从另一国的利益显然已经难以做到,即便在迄今最先进、最成功的美国同盟体系中,美国与欧洲及亚太盟友的裂痕也在不断增多,根本分歧仍在于一个“利”字,即到底是尊重盟国的利益,还是服从美国的利益?因此,结盟政治现在的路并不好走,未来之路也注定艰辛。那么,除了结盟之外,国与国之间尤其是大国之间,是否存在能够更平衡地处理彼此利益关系、更充分地满足彼此发展需要的相处之道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世界是多彩的,处理国家间关系的方式本来就没有统一范式。本文不主张中俄结盟,认为结伴而不结盟才是中俄关系的最佳模式,这既是两国交往的经验总结,也是两国的现实国情及中俄关系发展的长远需求所决定的。更为重要的是,它所包含的彼此尊重与平等相待的核心价值契合了时代的精神和发展大势。中俄关系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是静止,而是变化的,是根据形势发展而不断调整和完善的一对活的大国关系,特别是在双方关系水平发展到如此高水平的今天,经验和成绩已然丰硕和显着,但问题和挑战也相当严峻和突出。中俄关系已进入新时代,如何才能行稳致远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和严肃对待的问题。正因如此,中俄关系需要准确把握时代的脉搏,不断开拓创新,在开展合作的内容和方式上创造更多亮点和突破,走出一条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路。本文尝试吸收前人研究的成果,在此基础上作进一步深入研究,在结合相关理论观点的同时,把研究重点放在中俄各自对外政策和中俄关系的形成、性质和特点上来,从历史和现实的视角来聚焦中俄结盟问题。本文的创新和特色在于尝试以理论研究为基础,把俄罗斯、中国和中俄关系三个视角有机结合起来,揭示它们之间的有机联系,试图呈现一个全景式的图景,并且在充分论证的同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本文共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从传统结盟理论入手,梳理传统结盟理论的基本观点,厘清结盟的基本概念,归纳结盟存续的条件和影响结盟的主要因素。第二章对美国同盟体系进行研究,在梳理美国同盟思想的演变和同盟体系建立过程的基础上,重点分析特朗普治下的美国全球同盟体系的特点、面临的问题及未来发展。第三章分析结盟政治与俄罗斯对外战略,以全面梳理俄罗斯对外战略为背景和基础,研究俄罗斯结盟政治的主要动因、主要特点和主要实践,进一步理解俄罗斯对外结盟的战略考量和原则。第四章论述中俄关系与历史上的中俄(苏)结盟,通过梳理事件经过,分析失败原因,深刻总结历史教训。第五章阐述结盟政治与俄罗斯对华政策,通过梳理俄罗斯对华政策演变及其特点,进一步理解俄罗斯如何认识和看待中国,进而分析俄罗斯与中国结盟的可能性。第六章主要论述中俄关系与中国对外战略,以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交思想的影响为切入点,梳理中俄关系对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对外战略调整的影响,分析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和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意义。第七章是全文的总结,着重从双边关系的视角进行全面分析,阐述中俄关系的性质特点,指出其存在的对结盟的阻碍因素,提出结伴而不结盟是中俄关系的最佳模式的核心观点,并对如何进一步发展中俄关系提出建议。
朱昀晖[3](2020)在《贸易是否助益中美政治关系? ——以美国议员为重心的探究(1999-2018)》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研究的问题是:中美两国之间不断深化的经贸关系是否有助于稳定双边整体政治关系?探究问题的具体操作是从美国方面入手,通过分析1999年到2018年的有关数据,分析中美之间不断强化的经济纽带是否有助于缓和美国议员的对华敌意,是否有助于促进美国议员对华友好。在回顾美国学者对议员行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和宏观描述统计,发现同众多美国国内议题的决策一样,意识形态和党派利益是影响美国议员对华决策的最重要因素。在同美国国内经济联系密切且广泛的问题上,如汇率,参议员的意识形态为其投票决策的主导因素;在同美国国内经济整体联系相对较远的问题上,如对台军售问题,参议员投票决策的主导因素则为其党派利益。国会是美国外交决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国会对总统有制约作用,议员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众的普遍政治偏好。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中美关系难以在中方预期轨道上运行。在本文的数据和方法下,可得到结论:在整体层面上,中美经贸关系的加深对稳定双边政治关系的作用并不显着。在中国呼吁构建开放的世界经济体系的今天,美国政府需要面对美国劳工群体作为全球化输家的不满与愤怒,维稳中美关系更加任重道远。
李国亮[4](2020)在《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遏制和最后击败德意日法西斯的侵略扩张,在反对国际绥靖主义、争取苏联及世界人民援助、推动英美加入反法西斯国际统一战线、发展东方各民族反侵略统一战线等的过程中形成的统一战线思想。它是在马克思主义国际统战理论的指导下,在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统战思维及中国国内革命实践的经验、教训后,形成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国际统战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国际统战理论中国化的重要成果。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的形成有其特定的理论渊源和实践基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国际统一战线的理论是其理论内核、根系基础。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统战智慧则是其内在气质、文化土壤。国民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国内统战工作的经验、教训为其提供了实践基础。此外,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也并非一成不变,在国际、国内局势的变动及相互作用下,它的形成、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从瓦窑堡会议召开到《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其思想具体表现为拥护国际和平阵线,反对德日意侵略阵线;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到苏德战争爆发,其思想表现为组织国际反帝统一战线;从苏德战争爆发到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其思想体现为重建、坚持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由于英法在远东均有保全殖民地的意图,美日在经贸上又有密切往来,这些国家对日本的侵略扩张皆采取了妥协与绥靖的态度。从批评美国孤立主义者“不应隔岸观火”、批评英国张伯伦政策的必然结果就是“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到揭露英日东方慕尼黑阴谋是完全损人利己的“坐山观虎斗”,再到揭穿、反对日美策动的东方慕尼黑新阴谋、严密关注美日谈判进程,奉劝美国不应与日本订立任何妥协,上述一系列实践均体现了毛泽东在国际安全问题上期望各国能够同舟共济,反对以邻为壑。抗战时期,毛泽东正确处理了同苏联、共产国际的关系。首先,终止从属关系,实现独立自主。随着延安整风运动的开展,中共党内独立自主的政治路线得以树立和巩固,其与共产国际及苏联的关系呈现出逐渐弱化的趋势(尽管这种弱化并不妨碍双方继续保持基于相同意识形态而产生的特殊关系)。其次,毛泽东也极为关注苏德战局的发展,并根据苏德战况灵活调整国共关系。抗战时期的国、共、苏、美三国四方是处在一种相互咬合的链条关系中。这一链条包含三个要素:欧战态势、日苏关系、国共关系。作用机制则为:欧战态势影响日苏关系,日苏关系又进而影响国共关系。因此,毛泽东关注苏德战况就是关注中共自身的生存、发展状况。再次,毛泽东在对苏联及共产国际开展的国际统战活动中突出体现了坚持爱国主义基础上的国际主义。在苏德战争期间,毛泽东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向其提供了情报和军事等方面的援助。最后,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的重心经历了由苏到美、由美到苏的转换过程,表明毛泽东抗日国际统战思想并非缺乏现实主义的逻辑。抗战时期,毛泽东对美国的认知随局势的变化而不断发生改变。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毛泽东对美国的形象认知实现了由帮凶到盟友的转变。皖南事变后,美国在调解国共冲突上的举动一度给毛泽东留下了良好的印象,由此他逐渐将国际统一战线的重心置于美国,不仅主动邀请中外记者团及美军观察组来延,而且在军事、政治上与之展开密切合作,取得了一些成果。中共七大期间,随着美国对华政策日趋反动,毛泽东的对美统战策略也随之发生转变,即由刚开始的团结为主、斗争为辅转为斗争为主、团结为辅。抗战时期毛泽东也十分重视发展东方各民族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并揭示出中国民族解放经验对其他国家革命具有重要引领、示范作用。此外,他还关心、支持、指导在华日本人民开展反战斗争,不仅阐述了运动的必要性、可能性、发展规律,而且提出了一系列争取日本士兵及宽待俘虏的办法,并大力援助日共领导人野坂参三来华开展反战工作。抗战时期毛泽东关注国际政治、军事局势乃是一种常态,他的很多决策都基于此。本文选取了三个极富代表性的案例来对此进行分析。第一,认同、支持同盟国的反法西斯世界战略。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国民党、社会舆论围绕反法西斯世界战略问题展开过数次论战,借此可管窥这三种声音在当时社会的横向互动、竞争。此外,本文在论证毛泽东对欧洲第二战场开辟问题的关注时,特别就中共“今年打垮德国,明年打垮日本”口号的出台、调整、废止,中共中央与各根据地的互动过程作了详细考察,揭示出了抗战时期中共决策、执行机制的复杂性。第二,关注、回应同盟国高层会议。抗战时期,面对同盟国间的高层互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并未沉默,其在关注、评论的同时,于决策层面也给出了相应的应对之策。第三,关注、参与联合国创建事宜。本文通过考察毛泽东对联合国创建过程中的一系列标志性事件的评价,论证了中国共产党对联合国创建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反法西斯的重要力量登上国际舞台,面对国际形势剧变,毛泽东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经验、原则灵活运用到抗日国际统一战线的构建、实施中,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理论创新。具体而言,其方法论原则可概括为:既要广泛联合,又要区别对待;以必要的斗争,求必需的团结;坚持原则性,讲究灵活性;立足自力更生,努力争取外援;坚持爱国主义基础上的国际主义;两条统一战线,相互促进配合。毛泽东通过建立、驾驭抗日国际统一战线,为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生存、发展及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营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也为中国共产党在国际舞台纵横捭阖、折冲尊俎提供了正确的战略指导。具体而言,其历史意义可概括为:打破国民党的封锁及谣言,扩大了中共的国际影响力;抑制国民党反共摩擦,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中共争取到了外援,加速了抗战胜利进程;战略配合盟军作战,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进程;为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积累了经验、培育了人才、奠定了基础。新时代条件下,争取有利外部环境的共同诉求使得我们今天学习借鉴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成为必要。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中蕴含的外交智慧及方法论原则为新时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原则性指导,也为新时代谋求合作共赢,促进地区和平提供启发性思考,更为当前应对美国贸易霸凌主义提供方法论支撑。因此,回顾研究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为新时代处理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把握世界前进大势提供了重要启示。
冼诗彧[5](2020)在《澳大利亚对南海问题的立场演变 ——兼论美国因素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南海问题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自南海问题产生以来,澳大利亚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主要经历了三个时期,依次是从“观望中立”到“谨慎介入”再到“积极介入”。本文首先论述了澳大利亚对南海问题各个立场时期的表现及其特点;与此同时探讨了美国因素对该演变过程产生的影响,认为美国因素是推动澳大利亚对南海问题所持立场发生演变的最主要的外部因素。继而,本文分析了限制美国因素影响效果的可能原因,主要来自于美国自身方面、中国方面以及澳大利亚方面。并综合澳大利亚自身的利益诉求与美国因素的影响,对澳大利亚在南海问题所持立场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研判。最后,基于上述研究,本文从多个方面对中国提出了应对措施。
宋芳[6](2020)在《地缘政治竞争中的“软制衡”与“新遏制”:欧美对俄罗斯政策比较研究(2000年至今)》文中指出2000年俄罗斯普京总统上台以来至今,美欧与俄罗斯之间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双方的地缘政治博弈愈演愈烈,这对国际格局和世界政治正在并将继续产生重要影响。本文旨在从地缘政治竞争的视角,研究这一时期在面对共同的威胁时欧美对俄罗斯政策的一致性和差异性,提出欧美相关政策差异的特征分别是“软制衡”和“新遏制”,进而着力分析这种差异生成的主要变量,以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西方与俄罗斯关系和欧美关系的本质、乃至当下国际格局的嬗变。本文认为,从结构性层面来说,欧美对俄罗斯政策的同异源于两种结构性矛盾:一是欧美与俄罗斯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二是欧盟与美国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前者是欧美选择共同打压俄罗斯的原因,而后者则成为了欧美对俄政策分歧的重要原因之一。欧美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不同于它们与俄罗斯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欧美不仅在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共同利益大于分歧,而且在俄罗斯问题上的政策的一致性应该大于差异性,因而总体上双方保持着合作。总体而言,欧美对俄政策是以同为主,同中有异。欧美对俄政策的一致性在于,从20世纪90年代它们都希望将俄罗斯纳入西方体系转变为2000年以来共同防范、压制俄罗斯,对俄政策从缓和到趋于强硬。究其根源,欧美与俄罗斯的结构性矛盾,是欧美选择共同压制、对抗俄罗斯的原因。欧美从传统的地缘政治认知出发都将俄罗斯视为潜在的威胁,这种一致性主要表现在共同推动北约、欧盟双东扩,扩大西方势力范围同时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欧美的对俄政策制定是基于对“目标+所能承受的后果”的综合考量。从目标上来说,欧盟和美国都希望能够消除俄罗斯的威胁、约束俄罗斯的行为,但是就二者所能承受的后果而言,欧盟不能承受刺激俄罗斯所带来的可能后果,而美国能够承受严厉打击俄罗斯的后果。本文提出,2000年以来,从整体上看,美国对俄罗斯采取的是“新遏制”政策,表现为公开地在政治、军事、经济、外交上对俄罗斯实施步步紧逼的战略压制。相比之下,欧洲对俄罗斯的政策显然没有美国的强硬,是某种“软制衡”政策,即并非要将俄罗斯逼入墙角,而是留有较大余地,以避免与俄罗斯的强烈对抗,一个安分、稳定的俄罗斯更符合欧盟的利益。本文认为,安全威胁的感受度不同、经济依赖度不同、战略文化差异以及决策与执行能力差异四个变量决定了欧美对俄采取有差别的政策。第一,就安全威胁的感受度来说,欧盟军事方面存在很大缺陷,加之地理上与俄罗斯邻近,造成了欧盟强烈的不安全感,这种不安全感一方面源于欧盟国家与俄罗斯是邻居,激怒俄罗斯受到打击的可能性更高;另一方面来自于对大西洋同盟有效性的怀疑,既担心被美国抛弃又害怕被美国牵连,担心如果真的遭到俄罗斯的攻击,美国是否会帮助欧洲。相比之下,美国军事实力强,距离俄罗斯又远,能够承受与俄罗斯“硬碰”的后果。美国的不安全感不是源于担心俄罗斯威胁美国本土安全,而是来自于俄罗斯能够威胁美国的海外利益和盟友安全,同时挑战美国霸权。第二,欧美与俄罗斯经济相互依赖的程度不同。欧盟更依赖俄罗斯的能源和市场,而美国与俄罗斯的经济相对独立,相互依赖程度低。第三,欧美战略文化的差异。历史的创伤使欧盟逐渐形成了审慎的战略文化,倾向于使用多边的和国际法的方式处理俄罗斯问题,而美国喜欢使用单边的、武力的方式解决问题。第四,决策与执行能力差异,欧盟是国家集团,决策和执行能力相对较弱,面对俄罗斯,欧盟内部往往难以达成一致的意见,政策协调十分困难,而美国的决策权很大程度上集中在美国总统手中。特朗普总统执政以来,美国将俄罗斯作为其主要威胁之一并加强了对俄遏制力度。与此同时,特朗普政府对欧盟商品加收关税、对欧洲一体化的消极态度以及强硬要求欧洲盟友承担更多的同盟义务等凸显了欧美关系中的结构性矛盾,即美国护持美主欧从的霸权等级结构与欧洲追求更为均衡的跨大西洋关系之间的矛盾。欧盟面对特朗普的压力,不得不将“战略自主”提上日程,减轻对美国的依赖,同时不顾美国反对加强与俄罗斯的能源项目合作,欧美在对俄政策上的分歧有所发展。然而,欧洲的实力不足和凝聚力的缺乏,而美国的全球战略仍然需要欧洲盟友的支持,决定了欧美外交关系的斗而不破。
张亮亮[7](2019)在《新时代中国国际话语权提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纵观历史,一个国家的真正崛起,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话语权的崛起。一个国家在国际交往中能够声明自己的观点,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贡献自己的智慧,引领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向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才可以真正称得上强国。国际话语权的争夺,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竞争的重要领域和战略目标。在40年的改革开放过程中,中国的经济成就举世瞩目,综合国力达到新的高度,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和影响力得到显着提升,距离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目标越来越近,特别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党和国家对中国的发展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明确的实施步骤。同时,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崛起中的大国,但还不是强国,在很多方面相较于欧美等传统强国存在不足,特别是在话语权竞争上的表现尤为突出。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本研究以十八大以来中国对外话语实践,特别是习近平关于话语权的相关论述和实践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概念诠释法和比较分析法等方法,对新时代中国国际话语权概念界定,提升原因分析,提升困境判断和提升路径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明确了提升新时代中国国际话语权的主要内容。主要通过下面几个方面展开研究: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从国际和国内两方面分析了这一主题的研究背景,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的研究意义,国内外学者对这一领域的相关研究,以及文章的行文逻辑和写作思路、主要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文章主要的创新点和目前研究中还存在的不足之处等方面进行了相关论述。第二部分为新时代中国国际话语权的界定。这一部分是研究的核心内容,通过对国际话语权基本概念的界定,结合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践,对新时代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内涵、形成逻辑与过程、特征的论证,明确新时代中国国际话语权的主要内容。第三部分为提升新时代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原因。分析了提升新时代中国国际话语权在适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要求,回应国际社会正反两方面态度的现实需要等方面的必然性。以及在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保证,中国综合国力增强的实力支撑,中国国际参与度,影响力逐渐增强的历史趋势等方面的可行性。第四部分为提升新时代中国国际话语权要直面挑战。从国际国内两个角度分析了提升新时代中国国际话语权应该打破西方话语霸权压制,消除发展中国家的怀疑与误读,同时直面我国自身政策话语定义,学术话语创新,媒体话语传播等供给能力不足的多方挑战,妥善应对。第五部分为提升新时代中国国际话语权的策略。包括以塑造四个大国形象为目的,以打造优势话语内容为核心,以增强国际舆论传播能力为重点,以扩大国际交往平台为载体。
李扬,刘世锦,何德旭,黄群慧,金碚[8](2018)在《改革开放40年与中国金融发展》文中认为2018年9月28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主办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智库论坛"第五场学术会议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报告厅成功举行。会议邀请的两位主讲嘉宾分别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经济学部主任、原副院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研究员和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研究员,两位评论嘉宾分别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何德旭研究员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研究员。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工业经济研究所原所长金碚研究员主持。为了全程记录这次会议,本刊特刊发论坛实况。
赵昌[9](2018)在《约翰·霍华德政府的“平衡外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约翰·霍华德执政时期在澳大利亚外交史上具有特殊重要地位,其推行的“平衡外交”战略不仅在当时产生了巨大效应,而且对后世影响深远。概括而言,“平衡外交”战略的推出是由澳大利亚国家利益决定的,体现了澳大利亚在文化传统与地缘现实间、经济发展与政治联盟间、国际公义与国家利益间的矛盾现实和利益取向。“平衡外交”是澳大利亚独立外交的发展成果和新形式,标志着澳大利亚外交政策的成熟。霍华德政府的“平衡外交”是在战后澳大利亚外交政策调整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其中工党的“中等强国外交”的实践为“平衡外交”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来源。而在吸收柏克、孟希斯、撒切尔、里根等着名保守主义思想家政治思想基础上,霍华德的“新保守主义”思想为“平衡外交”奠定了理论基础。在平衡理念的指引下,霍华德上台后即对澳大利亚外交政策进行了大幅调整。一方面通过加强与欧美国家传统关系的方式对前任基廷政府的亚洲政策进行纠偏,变“亚洲唯一”为“亚洲第一”,实现外交的平衡发展。另一方面奉行实用主义的外交政策,强调澳大利亚的特质和地位,以增强外交政策的自信心。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以及地区安全形势的新变化也要求澳大利亚推行更加均衡的外交政策,以全方位地实现国家利益。为了实施“平衡外交”,霍华德领导的联合政府改变了工党对多边路径的依赖,把美、中、日、印(尼)四大国双边外交关系作为澳大利亚的外交支柱,并时刻注意以国家利益为准则平衡经济发展、政治联盟和价值观念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同时在多边外交上继续发挥自身优势,注意国家利益与国际形象的平衡、国家安全与国际公义的平衡、融入与自主的平衡以及多边与双边的平衡。此外,在全球性热点事务中推行平衡政策、在多元文化外交、人权外交、价值观联盟外交和经济外交等方面霍华德政府保持了原则性与实用性的平衡。因此,平衡是霍华德时期澳大利亚外交的基本逻辑,经过长期的政治实践,霍华德政府的“平衡外交”基本定型,并产生了良好的政策反响。当然“平衡外交”也面临一些挑战,澳大利亚的地缘、文化和社会舆论都会使其出现波动,但总体来讲平衡策略不失为澳大利亚外交的最佳选择,具有稳定的政策空间。霍华德政府时期形成的这种外交平衡的战略思想在陆克文政府“亚太共同体”倡议和特恩布尔政府出租达尔文港等政治实践中被沿用,产生了深远影响。总之,平衡理念贯穿了霍华德时期的外交实践,也为我们深刻认识澳大利亚的外交特性和利益取向提供了完整个案,对我们把控现任澳大利亚政府的外交趋向提供了分析依据,具有显着的国际政治意义。
刘雨波[10](2018)在《政治关系对中国与大国贸易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2001年加入WTO后,中国的对外贸易搭上快车道,贸易额逐年上涨。2017年中国对外贸易总额达到27.79万亿人民币,连续9年位居全球货物贸易出口国家首位。随着国际间不同国家外交频率的增加,国家间贸易影响因素而变得更不可预测。政治关系作为其中的影响因素之一与贸易的互动频率逐渐增强。中国作为不断崛起的大国,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受到大国的干扰,双边政治摩擦频繁出现。近期,美国针对中国对其的长期贸易逆差而选择与中国进行贸易战,对中国主要制造业商品征收500亿美元关税,并额外对1000亿美元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中国方面迅速列出关税清单对美反击。此次贸易战是否是由双边恶化的政治关系导致?贸易是否能够会进一步恶化或缓和双边政治关系?可以看出,中国与大国间政治关系和贸易之间存在相当程度的联系。但政治关系变化对贸易影响是否存在时滞,以及政治关系在剔除本国自身政策变化是否会对贸易影响无法得知,本文将在已有文献研究基础上,通过面板模型中最小二乘估计(OLS)和固定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对上述问题加以验证。本文通过梳理分析已有文献对于政治关系对国家间贸易影响的相关结论,引入政治关系变量。利用中国与主要10个贸易大国在1980至2016年间的年度进出口贸易数据,选取贸易引力模型,构造面板数据。首先对面板数据进行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以及变量一阶差分的相关性分析,从而确定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间的稳健性,并确保解释变量间无相关性。根据变量影响时滞性,选取滞后阶数,通过最小二乘估计和固定效应进行实证研究政治关系对中国与大国的贸易的影响。为进一步确定国家间政治关系对大国贸易的影响,将本国自身内在政策的影响剔除,重新设置进出口与经济总量变化比例数据为被解释变量,利用最小二乘和固定效应进行面板模型回归。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政治关系对贸易具有显着性影响。政治关系加强能够促进贸易的发展,即当两国处于政治友好期,双边贸易开放度增加,国家间贸易互动加强;反之政治关系恶化削弱双边贸易,政治摩擦使两国采取贸易抵制,并升级为贸易战。在剔除大国本国经济水平
二、中国同其他大国关系点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同其他大国关系点评(论文提纲范文)
(2)结伴还是结盟-中俄关系的战略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本文的中心观点、创新及主要研究思路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结盟理论的内涵与方法 |
第一节 结盟的定义及动因 |
第二节 影响结盟的因素 |
第三节 结盟存续及局限 |
小结 |
第二章 以美国同盟体系为代表的现行国际同盟体系实践 |
第一节 美国同盟思想的演变及同盟体系的建立 |
第二节 美国同盟体系的功效及制约因素 |
第三节 当前美国同盟政策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
小结 |
第三章 结盟政治与俄罗斯对外战略 |
第一节 俄罗斯对外战略的思想基础和现实环境 |
第二节 俄罗斯对外战略的主要内容 |
第三节 俄罗斯结盟政治的动因及特点 |
第四节 俄罗斯结盟政治的实践 |
小结 |
第四章 中俄关系与历史上的中俄(苏)结盟 |
第一节 《中俄密约》的签订与中俄结盟 |
第二节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签订和中苏结盟 |
第三节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及中苏同盟的破裂 |
小结 |
第五章 结盟政治与俄罗斯对华政策 |
第一节 俄罗斯对华政策的演变 |
第二节 俄罗斯对华政策的特点 |
第三节 俄罗斯与中国结盟的可能性 |
小结 |
第六章 中俄关系与中国对外战略 |
第一节 中国对外战略中的文化因素 |
第二节 俄罗斯与中国的对外战略调整 |
第三节 中俄美大国关系与中俄各自的利益选择 |
第四节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 |
小结 |
第七章 结伴而不结盟是中俄关系的最佳模式 |
第一节 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的中俄关系 |
第二节 中俄关系中对结盟的阻碍因素 |
第三节 中俄关系的内在特点不支持结盟 |
第四节 伙伴关系及其在中俄关系中的运用 |
第五节 坚持以“结伴而不结盟”推动中俄关系发展 |
小结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已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贸易是否助益中美政治关系? ——以美国议员为重心的探究(1999-2018)(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提出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贸易和平论 |
二、中美政经互动研究 |
第三节 或有创新与必然不足 |
第四节 文章安排与研究准则 |
第一章 研究基础与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美国国会与中美关系 |
一、美国国会概述 |
二、中美关系中的美国国会 |
第二节 议员相关因素回顾 |
一、美国联邦代议制分析 |
二、涉华美企的能动性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假设及主要变量 |
二、研究步骤 |
第二章 假设检验Ⅰ:具体议案 |
第一节 “舒默修正案”:经贸议题 |
一、人民币汇率问题与S.Amdt.309号修正案 |
二、研究设计和数据来源 |
三、数据描述与分析结果 |
第二节 “克宁修正案”:政治议题 |
一、美国对台军售与S.Amdt.634号修正案 |
二、研究设计及结果 |
第三章 假设检验Ⅱ:宏观视角 |
第一节法案的描述统计:2001——2018 |
一、研究设计和数据来源 |
二、统计结果 |
第二节 双边关系的协整检验:贸易与政治 |
一、研究设计和数据来源 |
二、计算结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R语言函数调用情况) |
(4)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述评 |
(一)涉及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的相关史料 |
(二)涉及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的相关研究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的理论渊源与实践基础 |
第一节 对马克思主义国际统一战线理论的继承发展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
二、列宁:“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 |
三、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国际统战理论的继承发展 |
第二节 对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统战智慧的借鉴吸收 |
一、借鉴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联盟”思想 |
二、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而不同”理念 |
第三节 对中国共产党国内统战工作经验与教训的科学总结 |
一、对大革命时期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经验教训的汲取 |
二、对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左”倾错误的批判总结 |
三、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与实践的借鉴发挥 |
第二章 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的演进历程 |
第一节 拥护国际和平阵线,反对德日意侵略阵线(1935 年 12 月—1939 年 9月) |
一、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的提出 |
二、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的初步阐述 |
三、“不是反对一切帝国主义”,拥护国际和平阵线 |
四、坚定抗战必胜信心,提出争取外援办法 |
第二节 组织国际反帝统一战线(1939 年 9 月—1941 年 6 月) |
一、用革命的统一战线对抗反革命的统一战线 |
二、利用矛盾,部分突破共产国际指示 |
第三节 重建、坚持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1941 年 6 月—1945 年 8 月) |
一、重建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
二、关注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发展与扩大 |
第三章 反对国际绥靖主义 |
第一节 批评英美妥协政策 |
一、委婉、私下批评英美妥协政策 |
二、直接、公开批评英美妥协政策 |
第二节 反对东方慕尼黑阴谋 |
一、国民党反共投降危险的国际背景 |
二、拉开反对东方慕尼黑阴谋的序幕 |
三、掀起反对东方慕尼黑阴谋的高潮 |
四、落下反对东方慕尼黑阴谋的帷幕 |
第三节 反对东方慕尼黑的新阴谋 |
一、反对东方慕尼黑的新阴谋 |
二、反对东方慕尼黑的新阴谋的缘由 |
第四节 关注、批评美日谈判 |
一、“劝告英美勿对日容忍,勿蹈张伯伦覆辙” |
二、“美国绝不应听信日本的阴谋,与日本订立任何的妥协” |
第四章 正确处理同苏联、共产国际的关系 |
第一节 终止从属关系,实现独立自主 |
一、灵活抵制苏联、共产国际的错误指挥 |
二、开展整风运动,强化独立自主政治路线 |
三、支持共产国际解散,终止双方从属关系 |
第二节 声援苏联卫国战争,调整国共关系 |
一、关注苏德战局,坚信苏联必胜 |
二、纠正党内悲观情绪,鼓舞全党必胜信心 |
三、明确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 |
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抗日国际统一战线相结合 |
第三节 坚持爱国主义,践行国际主义 |
一、坚持爱国主义,婉拒苏方不合理要求 |
二、践行国际主义,战略策应苏军 |
第四节 国际统一战线重心的转移与回归 |
一、国际统一战线重心的转移 |
二、苏联重拾远东影响力 |
三、国际统一战线重心的回归 |
第五章 争取、开展同美国的合作 |
第一节 对美国形象认知的转变 |
一、批评美国充当日本侵华帮凶 |
二、“应与英美作外交联络” |
第二节 从中外记者团到美军观察组 |
一、冲破国民党新闻封锁 |
二、影响美国对华政策制定 |
第三节 借助美国调处,促进国内政治改革 |
一、签署《延安协定草案》 |
二、“必须攻掉”美国政府的扶蒋主张 |
第四节 批评、应对美国的扶蒋反共政策 |
一、美国对华政策从扶蒋容共滑向扶蒋反共 |
二、“我们反对美国政府扶蒋反共的政策” |
第六章 发展东方各民族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及日本人民反战运动 |
第一节 重视发展东方各民族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
一、组织召开东方各民族反法西斯大会 |
二、关心印度民族解放运动 |
第二节 支持日本人民开展反战运动 |
一、阐述支持日本人民反战运动的缘由 |
二、提出争取日本士兵及宽待俘虏的办法 |
三、援助野坂参三来华开展反战工作 |
第七章 关注、参与国际政治、军事局势 |
第一节 认同、支持同盟国反法西斯世界战略 |
一、围绕反法西斯世界战略问题展开论战 |
二、关注欧洲第二战场开辟问题 |
三、揭露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阴谋 |
第二节 关注、回应同盟国高层会议 |
一、对莫斯科三国外长会议的关注及回应 |
二、对开罗会议的关注及回应 |
三、对德黑兰会议的关注及回应 |
四、对雅尔塔会议及波茨坦会议的关注及回应 |
第三节 关注、参与联合国创建事宜 |
一、关注联合国创建事宜 |
二、“旧金山会议我们要参加” |
第八章 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的方法论原则 |
第一节 既要广泛联合,又要区别对待 |
第二节 以必要的斗争,求必需的团结 |
第三节 坚持原则性,讲究灵活性 |
第四节 立足自力更生,努力争取外援 |
第五节 坚持爱国主义基础上的国际主义 |
第六节 两条统一战线,相互促进配合 |
第九章 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的历史意义及现实启示 |
第一节 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的历史意义 |
一、打破国民党的封锁及谣言,扩大了中共的国际影响力 |
二、抑制国民党反共摩擦,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三、为中共争取到了外援,加速了抗战胜利进程 |
四、战略配合盟军作战,加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进程 |
五、为新中国的外交工作积累经验、培育人才、奠定基础 |
第二节 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的现实启示 |
一、为新时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原则性指导 |
二、为新时代谋求合作共赢,促进地区和平提供启发性思考 |
三、为应对美国贸易霸凌主义提供方法论支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年谱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澳大利亚对南海问题的立场演变 ——兼论美国因素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本课题的研究动态 |
一、国内研究动态 |
二、国外的研究动态 |
第三节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框架结构 |
第一章 澳大利亚对南海问题的观望中立期 |
第一节 观望中立的表现 |
一、坐观中越在南海地区爆发武装冲突 |
二、发声次数少且干预意志不明显 |
三、与美国“选边站”倾向拉开距离 |
第二节 观望中立期的特点 |
一、中立性 |
二、自主性 |
三、模糊性 |
第三节 美国因素的影响 |
一、美国全球战略重心不在亚太 |
二、美国选择菲律宾作为着力点 |
三、美国对美澳同盟的需求感更强 |
第二章 澳大利亚对南海问题的谨慎介入期 |
第一节 谨慎介入的表现 |
一、不断加强与域内外国家的立场协调 |
二、不断加强美澳军事合作 |
三、干涉中国在南海地区合法的主权行为 |
第二节 谨慎介入期的特点 |
一、偏向性 |
二、渐进性 |
三、有限性 |
第三节 美国因素的影响 |
一、美国调整亚太战略 |
二、美国强化对美澳同盟的管控 |
三、美国明里暗里搅浑南海局势 |
第三章 澳大利亚对南海问题的积极介入期 |
第一节 积极介入的表现 |
一、强烈要求中国执行南海仲裁案非法裁决 |
二、强化在南海附近地区的军事存在 |
三、积极寻求加强与区域内外其他国家的联动 |
第二节 积极介入期的特点 |
一、主动性 |
二、护主性 |
三、消退性 |
第三节 美国因素的影响 |
一、美国安全承诺的可信度受质疑 |
二、美国亚太战略发生调整 |
三、美国全球领导力的下降 |
第四章 美国因素影响下澳南海立场的演变趋势 |
第一节 美国因素的影响效果 |
一、成功方面 |
二、不足方面 |
第二节 限制美国因素影响效果的可能原因 |
一、来自美国自身方面 |
二、来自中国方面 |
三、来自澳大利亚方面 |
第三节 澳大利亚对南海问题立场的演变趋势 |
一、以维护南海航道安全为由继续介入南海问题 |
二、配合美国继续在外交领域向中国施压 |
三、有限度地继续与美国的军事合作 |
四、积极争取扩大在南海地区的话语权 |
第五章 中国的应对之策 |
第一节 弱化美澳同盟在南海地区的对华威胁 |
一、稳定中美关系大局,积极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
二、对各组双边关系区别对待,分而制胜 |
第二节 削弱美澳等国介入南海问题的“合法性” |
一、保障南海航行自由,探索建立维护南海和平稳定的管理机制 |
二、调整南海九段线的“模糊政策”,减少国际社会疑虑 |
第三节 增强中国在南海地区的维权控局能力 |
一、加强国际话语权建构,提升国家形象 |
二、提升岛礁防卫能力,推动岛礁附属权利声张合法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地缘政治竞争中的“软制衡”与“新遏制”:欧美对俄罗斯政策比较研究(2000年至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一)本选题的现实意义 |
(二)本选题的学术价值 |
(三)关于研究时段的选取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关于跨大西洋同盟存续问题的研究 |
(二)关于欧美与俄罗斯关系的研究 |
(三)关于俄罗斯与西方关系的研究 |
(四)关于俄格战争和乌克兰危机的研究 |
三、本文基本假设、主要概念和变量选取 |
(一)基本假设 |
(二)主要概念 |
(三)影响欧美对俄政策差异的主要变量 |
四、研究思路和内容 |
五、本文研究方法 |
六、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2000年以来国际秩序的变化与欧美俄对外战略的调整 |
第一节 国际秩序的变化 |
一、国际体系的重构 |
二、地缘政治竞争与欧亚大陆地缘环境的重塑 |
三、美欧同盟的延续与分歧 |
第二节 欧盟一体化的深化与面临的挑战 |
第三节 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 |
第四节 普京上台后俄罗斯重塑大国地位的努力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欧美与俄罗斯结构性矛盾的激化:欧美对俄政策趋硬 |
第一节 20世纪90年代美欧的对俄政策 |
第二节 欧美与俄罗斯矛盾激化的过程 |
一、2000年至2008年 |
二、2008年至2014年 |
三、2014年至今 |
第三节 欧美与俄罗斯矛盾激化的原因 |
一、欧美与俄罗斯的结构性矛盾无法调和 |
二、“双东扩”与地缘政治博弈的强化 |
第四节 欧美政策趋硬对俄罗斯产生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欧美对俄政策特征的差异 |
第一节 “软制衡”:欧盟对俄政策选择 |
一、欧盟对“软制衡”政策的选择 |
二、欧盟内部关于对俄政策的博弈和协调 |
三、欧盟对俄“软制衡”的政策体现 |
第二节 “新遏制”:美国对俄政策选择 |
一、美国对俄“新遏制”政策的选择 |
二、美国对俄“新遏制”的政策体现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欧美对俄政策差异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安全威胁的感受度差异 |
一、实力差距 |
二、地缘环境因素 |
三、安全认知差异 |
第二节 经济依赖度差异 |
第三节 战略文化差异 |
一、战略文化中的单边与多边 |
二、战略文化中武力的使用 |
第四节 决策与执行能力差异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案例分析:俄格战争与乌克兰危机中的欧美对俄政策 |
第一节 俄格战争中欧美对俄政策比较 |
一、俄格战争爆发及欧美俄的纷争 |
二、美国的对俄政策 |
三、欧盟的对俄政策 |
四、欧美对俄政策的比较 |
第二节 乌克兰危机中欧美对俄政策比较 |
一、乌克兰危机的爆发及其地缘政治意义 |
二、美国的对俄政策 |
三、欧盟的对俄政策 |
四、欧美对俄政策的比较 |
第三节 西方与俄罗斯会出现“新冷战”吗?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特朗普上台后的美欧俄关系 |
第一节 欧美关系面临新的挑战 |
一、原有矛盾的加深——利益分配的分歧加深 |
二、新矛盾的产生——特朗普的“另类”风格 |
第二节 特朗普执政以来欧盟和美国的对俄政策比较 |
一、欧美对俄罗斯的态度和政策 |
二、欧、美、俄在“北溪-2”问题上的角力 |
第三节 欧美俄关系的未来走向 |
一、美俄竞争日趋激烈 |
二、跨大西洋关系“变局”还是“延续”? |
三、欧俄关系的调整 |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新时代中国国际话语权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绪论 |
0.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0.1.1 研究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0.2 研究现状 |
0.2.1 国内研究现状 |
0.2.2 国外研究现状 |
0.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0.3.1 研究思路 |
0.3.2 研究方法 |
0.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0.4.1 创新点 |
0.4.2 不足之处 |
1.新时代中国国际话语权的界定 |
1.1 国际话语权的概念 |
1.1.1 国际话语权的内涵 |
1.1.2 国际话语权构成要素 |
1.1.3 国际话语权影响因素 |
1.2 新时代中国国际话语权概念 |
1.2.1 新时代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内涵 |
1.2.2 新时代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形成 |
1.2.3 新时代中国国际话语权的特征 |
2.提升新时代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2.1 提升新时代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必要性 |
2.1.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要求 |
2.1.2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客观必然性 |
2.1.3 回应国际社会正反两方面态度的现实需要 |
2.2 提升新时代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可行性 |
2.2.1 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保证 |
2.2.2 中国综合国力增强的实力支撑 |
2.2.3 中国国际参与度,影响力逐渐增强的历史趋势 |
3.提升新时代中国国际话语权面临的挑战 |
3.1 国际社会的挑战 |
3.1.1 西方话语霸权压制中国话语 |
3.1.2 发展中国家的怀疑与误读 |
3.2 .我国自身话语供给能力的不足 |
3.2.1 政治话语定义能力不足 |
3.2.2 学术话语创新能力不足 |
3.2.3 媒体话语传播能力不足 |
4.提升新时代中国国际话语权的策略 |
4.1 以塑造良好的大国形象为目的 |
4.1.1 塑造文明大国形象 |
4.1.2 塑造东方大国形象 |
4.1.3 塑造负责任大国形象 |
4.1.4 塑造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
4.2 以打造优势话语内容为核心 |
4.2.1 打造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 |
4.2.2 要讲好中国故事 |
4.2.3 寻求国际法理支撑 |
4.3 以增强国际舆论传播能力为重点 |
4.3.1 要提升对外新闻报道的质量 |
4.3.2 形成对外话语人才培养体系 |
4.4 以扩大国际交往平台为载体 |
4.4.1 发挥主场外交平台优势 |
4.4.2 积极参与多边舞台合作 |
4.4.3 积极开发特色对外交流平台 |
结束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8)改革开放40年与中国金融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主题演讲 |
(一) 市场化改革:金融发展的前提条件 |
(二) 金融“大爆炸”:鸟瞰40年 |
(三) 金融发展与“人口红利” |
(四) 金融发展、工业化与城市化 |
(五) 未来展望 |
二、嘉宾点评 |
三、现场提问 |
四、会议总结 |
(9)约翰·霍华德政府的“平衡外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四节 论文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二章 “平衡外交”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中等强国”思想与澳大利亚的平衡实践 |
一、澳大利亚与“中等强国”概念 |
二、“中等强国”的平衡外交 |
第二节 “新保守主义”思想与澳大利亚的平衡理念 |
一、柏克对霍华德的影响 |
二、孟希斯对霍华德的影响 |
三、里根、撒切尔对霍华德的影响 |
四、霍华德的“新保守主义”思想 |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平衡外交”的实施背景 |
第一节 对亚洲政策:由“亚洲唯一”到“亚洲第一” |
一、调整“亚洲唯一”政策 |
二、实行“亚洲第一”政策 |
第二节 同美欧关系:由疏远同盟到恢复活力 |
一、工党政府对澳美同盟的疏远 |
二、霍华德政府修复澳美关系 |
三、霍华德政府强化澳欧关系 |
第三节 冷战的终结:外交平衡的现实基础 |
一、经济全球化与澳大利亚的经济结构转型 |
二、政治多极化与澳大利亚的外交政策重构 |
三、安全地区化与澳大利亚的安全环境转变 |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平衡外交”下的双边外交 |
第一节 推行四大国支柱外交 |
一、对日关系:相互借助 |
二、对美关系:合作斗争 |
三、对中关系:积极务实 |
四、对印尼关系:追求稳定 |
第二节 推行双边协调外交 |
一、东北亚问题:间接干预 |
二、南亚问题:协调印巴 |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平衡外交”下的多边外交 |
第一节 在联合国推行多边平衡外交 |
一、推动联合国改革:国家实力与国际形象间平衡 |
二、领导国际军控:国家安全与国际公义间平衡 |
第二节 在亚太推行地区平衡外交 |
一、澳大利亚与东盟:融入与自主间平衡 |
二、澳大利亚与亚太:双边与多边间平衡 |
第三节 在南太推行周边平衡外交 |
一、平衡地区力量、主导地区议程 |
二、平衡大国影响、维护传统地位 |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平衡外交”下的全球外交 |
第一节 势力平衡外交 |
一、台海问题上逐渐中立 |
二、东帝汶问题上推行平衡 |
第二节 经济外交 |
一、澳大利亚的经济外交理念 |
二、霍华德政府的APEC经济平衡 |
第三节 多元文化外交 |
一、澳大利亚的多元文化外交理念 |
二、霍华德政府的文化平衡外交 |
第四节 价值观外交 |
一、讲求实用的人权外交 |
二、平衡利益的价值观联盟外交 |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对“平衡外交”的评价 |
第一节 霍华德外交的平衡逻辑 |
一、执政方针的平衡性 |
二、执政体系的平衡性 |
第二节 “平衡外交”的内涵 |
一、文化传统与地缘现实间平衡 |
二、经济发展与政治联盟间平衡 |
三、国际公义与国家利益间平衡 |
第三节 “平衡外交”的效果 |
一、“平衡外交”的政策反响 |
二、“平衡外交”的战略空间 |
三、“平衡外交”的历史影响 |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澳大利亚历任总理一览表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
(10)政治关系对中国与大国贸易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
第三节 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贸易引力模型与边境效应 |
第二节 政治关系与引力模型 |
第三节 国内外已有政治关系对国家间贸易影响的研究 |
第三章 背景介绍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第二节 中国与大国间政治贸易背景 |
第四章 政治关系对中国与大国贸易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模型及变量的选定 |
第二节 政治关系系数及数据来源 |
第三节 实证结果研究 |
第五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第三节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中国同其他大国关系点评(论文参考文献)
- [1]百年大变局视野下中国睦邻外交政策研究[D]. 廖仁郎. 吉林大学, 2021
- [2]结伴还是结盟-中俄关系的战略抉择[D]. 程可凡. 南京大学, 2021
- [3]贸易是否助益中美政治关系? ——以美国议员为重心的探究(1999-2018)[D]. 朱昀晖.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4]毛泽东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研究[D]. 李国亮. 湘潭大学, 2020(12)
- [5]澳大利亚对南海问题的立场演变 ——兼论美国因素的影响[D]. 冼诗彧. 外交学院, 2020(07)
- [6]地缘政治竞争中的“软制衡”与“新遏制”:欧美对俄罗斯政策比较研究(2000年至今)[D]. 宋芳. 南京大学, 2020(04)
- [7]新时代中国国际话语权提升研究[D]. 张亮亮. 西南财经大学, 2019(07)
- [8]改革开放40年与中国金融发展[J]. 李扬,刘世锦,何德旭,黄群慧,金碚. 经济学动态, 2018(11)
- [9]约翰·霍华德政府的“平衡外交”研究[D]. 赵昌. 华东师范大学, 2018(12)
- [10]政治关系对中国与大国贸易的影响研究[D]. 刘雨波. 南京大学, 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