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长兴试行教育券制度的认识和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刘谋智[1](2017)在《惠州市仲恺高新区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中的电子教育券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经济大发展,国家城镇化建设不断推进,社会进行了剧烈分化,人口大迁移,产生了大量的流动务工人员。对于这些流动务工人员的子女教育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但无可否认,目前我国的教育经费还是严重不足。从外地流入的流动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不能够得到公平的对待。对生源输出地和输入地都产生了大量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制约着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急待解决。同时由于30年的改革,教育也积聚了许多沉苛弊病。如教育不均衡现象突出、留守儿童问题、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公立学校效率低下、在沿海地区公立学校很难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等一系列的问题。2012年8月15日,广东省惠州市仲恺高新技术开发区率先试行“电子公共教育券”(以下称电子教育券),在全国来说都具有创新性。对符合规定条件的流动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读义务教育阶段的民办学校,通过电子公共教育券予以补助。这就开始了电子教育券仲恺化的实践与探索。惠州市仲恺高新区的电子教育券是对国内外许多教育券理论与实践的一种继承与发扬。当前介绍教育券的研究很多,但做电子教育券的实践研究还是第一个。电子教育券是教育券在新时代的一个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互联网+概念。也是经济发展快速,流动人口较多的地区对教育管理体制的一个创新尝试。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的教育券研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分析了其优劣与不足。在借鉴国内外电子教育券经验的基础上,对仲恺区的电子教育券进行了实证研究。流动人口子女的电子教育券,简单的说就是一个不是仲恺区户籍的流动务工人员,其子女在仲恺区所辖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就读,根据电子学籍平台及身份户口信息,政府给予小学阶段每生1300元/年,初中阶段给予每生2100元/年的电子教育券补助。电子教育券的实施为公立学校分流了生源,缓解了学位紧张的压力。同时又支持和发展了义务教育阶段的民办学校,提高了两类学校的资源利用率,这一政策取得了双赢的效果。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的竞争也更加的公平,对于区域内整体教育水平的提升有着极强的促进作用。通过近5年的尝试,电子教育券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仲恺区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民办学校大发展,在校生人数以每年超过10%的速度递增,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另一方面,由于政府对民办学校的扶持与资助,越来越多的民间资本也参与到了义务教育当中。如房地产开发商都投入巨资建设配套学校;许多名校都相继在仲恺区开办学校。广大人民群众对政府在教育方面的政策满意度高,获得感强。从而吸引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来仲恺工作、定居,为仲恺的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最后通过比较研究及仲恺区的电子教育券实践我们也发现电子教育券也存在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如电子教育券的财政保障缺乏可持续性、民办学校功利化趋向明显、公共资源分配不公平、相关的信息平台没有建设起来等一些问题,这对以后其他地区的电子教育券实践将是一个很好的范本,对于解决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也有积极的意义。
韩燕莉[2](2014)在《美国中小学教育券制度的公平与效率探析》文中指出20世纪80代以后的择校运动是美国中小学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以教育券为代表的美国择校制度在优化现代教育结构中发挥巨大作用,教育券制度的设想是由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弥尔顿·弗里德曼于1955年首次提出,其目的是通过转变政府角色,打破公立学校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垄断地位,扩大家长对学校的选择权,从而加强学校之间的竞争,促进教育市场化。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教育经费的短缺与人民对教育资源日益增多的需求之间的矛盾,决定了现代教育发展要求教育公平与效率并重。中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注重公平、追求效率在中小学教育改革中的意义尤为重大,也是解决我国现阶段贫富差距大、发展不均衡的重要战略手段。从1990年首个公助教育券制度——美国密尔沃基家长择校计划实践至今,教育券制度已有24年的历史,在此期间世界各地也相继开展了教育券制度实践。自从2000年我国浙江省长兴县首次借鉴美国经验试行教育券计划后,教育券制度也越来越受到我国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根据美国两种典型教育券模型在公平与效率上的不同表现,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券制度模型。通过对美国两种教育券制度模型的公平与效率的分析为我国教育政策的建立、制定和推行提供借鉴和启示。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如下:绪论部分主要说明本文的选题缘由、研究对象、研究难点、研究方法,同时介绍国内外关于教育券制度和公平与效率问题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成果。第一章介绍教育券制度产生的背景和理论依据。第二章对国内外有关教育公平与效率的思想进行探讨,并对公平与效率在本文的概念做出界定。第三章从公平与效率的视角对两种教育券模型进行分析。第四章以浙江省长兴县和湖北省监利县的教育券制度为例,探究两种教育制度模型在我国中小学的实践情况。通过对比分析得出,在我国目前区域发展不均衡的情况下,应该因地制宜选择相应的教育券制度模型。目前来看有限制的教育券模型更适合教育资源匮乏的地区。第五章以公平与效率作为教育改革的双重价值目标,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教育券政策与实践建议。
郁惠[3](2010)在《就业培训券设计与推广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金融危机的加剧,其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的影响逐步呈现。尤其是使得原本就面临巨大压力的我国就业局势更加严峻。从近期部分地区和行业就业所反映的情况来看,其影响速度之快,范围之大,波及之深,已引起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如何有效解决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的焦点所在。事实证明,面对庞大的中国劳动力市场,提高劳动力技能素质,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的确是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培训,对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更显得十分重要。但反观近几年来我国劳动力培训的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传统培训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使其很难在培训效果方面取得很大的突破,更别说,用以来缓解就业压力了。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则是我国计划体制下的传统培训缺乏对培训者主体性的关注,培训机构之间因为缺乏竞争而丧失活力。鉴于此,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问题,各级政府纷纷采取措施,这其中很多地区计划以发放就业培训券的形式来应对就业压力。从理论角度分析,可以明确“就业培训券”的原型就是“教育券”,而后者是其理论创始人米尔顿·弗里德曼“力图解决教育质量和效率问题的对策”,只是其理论最先针对的是义务教育,而我国目前推行的“就业培训券”的概念是由“教育券”引申而来的,是教育券在我国就业培训领域的具体应用。由此可见,“就业培训券”是“教育券”在就业培训领域中的一种创新性应用。在这种应用下培训者能够自主地选择培训机构、内容等,保证了培训者主体性的发挥,并且把竞争机制引入了就业培训领域,能够促进就业培训机构的自我提高。目前,对相关文献进行查阅可知针对“就业培训券”展开的教育研究还不多,本论文将试图对其展开一些初步研究,希望能引起更多人对其的关注,推动其应用,以期变革我国传统就业培训,切实提高培训绩效以实现缓解就业压力的目的。本论文研究分为五个部分:导论部分首先是问题的提出,研究分析我国现阶段就业背景,总结了现行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接着尝试着对研究对象——就业培训券做了概念的界定,阐释了其定义与性质;然后,在第一部分研究了就业培训券的理论原型——教育券,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就业培训券的事实依据与模式归类,最后将就业培训券与教育券进行了比较研究;第二部分尝试做了就业培训券相关细节设计的研究;第三部分对各地开展的就业培训券发放工作做了梳理和总结,并进行了反思,探讨了就业培训券在目前阶段想要大面积推广的应该注意的前提条件、实施原则、问题及对策。最后一部分做了总结。
姚喜平[4](2009)在《中美教育券政策适用性研究 ——公共治理工具的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兴起了市场化改革与重塑政府的浪潮,教育券政策应运而生,迄今它已拓展至30多个国家或地区,其适用性问题备受关注。基于我国教育资源稀缺、失衡与教育官僚制的现状,本文从公共治理工具的视角,借助IAPP(制度分析与公共政策)的研究方法,对教育券政策的适用性问题进行了尝试性研究。本文包括五部分,导论、理论体系、实践案例、政策拓展与结论。分别阐释了教育券政策的概念、思想渊源、理论基石、教育券元理论、中美典型案例以及我国教育券政策的拓展。围绕教育券政策的适用性问题,运用行政学、政策学与教育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通过对教育券制度的供给与需求分析,得出了较为合理的结论。效率导向型教育券政策举步维艰,公平导向型教育券政策比较易于推行。本文建议,首先,全面深刻地理解教育券理论的自洽性与变通性;其次,从逐级划拨教育经费变为直接发放教育凭单,从间接补贴生产者到直接补助消费者;再次,由公营垄断转向多元竞争,着重提升公共教育的品质;最后,坚持“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原则,渐进式地推进教育券政策,促进政府的治道变革。总之,教育券政策的适用性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因时因地而异。政治、经济、社会等环境变量较多,在本文IAPP的制度分析模型中,制度供给、制度需求与制度设计是最重要的三个变量。今后,加强定量分析、价值导向与舆论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迫在眉睫。本研究成果将有助于加深对教育券理论的认识,并对教育券政策的实践有所裨益。
隋莹[5](2008)在《美国教育券制度的实施状况探析》文中指出教育券制度是教育资源配置的一种新方式,也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所采取的政策之一。政府不再把教育经费直接拨付给学校,而是根据一定的核算方式把教育经费发放到学生和家长手中。学生与家长自由选择学校就读,并用教育券充抵全部或部分教育费用。通过教育券,改革者力求实现多种目的,如促进择校制度,提高教育效率,保证教育公平等等。20世纪80年代末,教育券制度最先出现在美国,此后世界其他国家也开始试用该制度。然而目前对美国教育券制度的演变过程、实施状况等问题的研究仍然不够充分,因而美国教育券制度的实施状况探析是一个有意义的选题。本文的主体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系统地分析了美国教育券制度实施的实践背景和理论基础。20世纪70年代,新自由主义成为美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教育改革中也渗透新自由主义的影响。新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之——弗里德曼最早系统地提出了教育券思想,后来的詹克斯等学者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完善。第二章,探析了美国教育券制度的实施状况。美国教育券既有由政府资助的教育券,也有由私人资助的教育券,二者都对美国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密尔沃基市的“家长择校计划”是美国第一个教育券计划;佛罗里达州是美国第一个在全州范围内推行教育券制度的州。“教育选择慈善基金”和“儿童奖学基金”是目前美国最具代表性的私人教育券。第三章,对美国教育券制度实施状况进行了评价。美国的教育券制度取得了一定成效,它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民主化。同时,美国的教育券也面临诸多争议,如,教育券制度损害美国的教育结构,教育券制度的合法性受到质疑,教育券制度的政治环境不稳定。
方钧君[6](2007)在《基于教育券思想的政府投资幼儿教育政策研究》文中提出作为非义务教育,幼儿教育的发展面临着道路选择上的两难困境:立足于公平的“穷国办大教育”,会进一步激化教育需求和供给的矛盾;而着眼于效率,将教育推向市场,则难以保障儿童公平的受教育权。在我国,政府投入幼儿教育的经费非常有限。但面对有限的资源,一方面是幼教经费总体上的极度匮乏,另一方面却是拿着幼教经费的少数公立幼儿园的无度或非正常使用——资源短缺与资源浪费共存,资源配置效率不高。此外,一方面是享受着财政资助的人往往最不需要资助,另一方面却是真正需要资助的弱势群体难以获得财政资助——资源配置公平性不足,与建设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不协调。如果说教育资源总量不足受国家经济实力的制约而无法在短时间内改变的话,那么提高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和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则是实现教育资源内涵式增长的现实选择。在建设和谐社会目标的指引下,我国政府对幼儿教育的投资需要在兼顾效率和公平方面寻找改善的策略。着眼于改善政府投资教育的低效率以及不公状况,曾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提出教育券的创想——不同于政府将教育经费直接拨付给学校的传统做法,政府将教育经费通过教育券的方式拨付给家长,由家长持券选择学校,而学校则通过收取教育券从家长那儿“赢得”教育经费。教育券被弗里德曼提出后,深刻影响了世界各国的公共教育改革和教育投资政策。由是,基于寻求策略以改善我国政府投资幼儿教育的公平和效率状况之初衷,论文锁定教育券理论及其在幼儿教育领域的政策实践。研究从三个方面展开:(1)对教育券理论的系统研究。考察了教育券思想发展的历史和理论基础,分析了教育券的内涵、思想内核和关键要素。(2)对国内外幼教券政策的文献与实证研究。对美国、英国、中国台湾的幼儿教育券政策实施的背景、政策方案和实施成效进行了文献研究;对中国浙江镇海区幼教券政策进行了实证研究,全面调查了镇海幼教券政策出台背景、政策方案,并通过问卷和访谈对幼教券实施成效进行了政策评估研究。(3)最后,通过比较和分析,综合教育券理论以及幼教券政策的研究,探求对我国政府投资幼儿教育的启示。经过对教育券理论和幼教券政策的研究,论文得出以下几个主要结论:1.教育券政策方案设计可以兼顾公平和效率。教育券的公平因素主要体现在:(1)教育资源配置的人均公平;(2)对弱势群体是否有额外的增补;(3)教育资源配置的学校公平。教育券在效率方面的作用主要通过两条途径:(1)对于教育质量的规制要得力(包括质量标准的制定与监控两个方面);(2)赋予家长的教育选择权要足够激起园所之间有效的竞争。2.教育券的原理是通过赋予家长选择权引入市场机制,改善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公平。弗里德曼教育券的实质思想内核是:政府资助教育但不必经营学校,即要求政府从教育的微观管理中脱离出来,最终指向建立接近完全竞争的民营教育市场。就笔者考察的四个国家/地区实施的幼教券政策而言,虽然根据各自政策问题不同,方案设计或偏重效率或偏重公平,但都只是借用了教育券引入市场机制以改善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公平的原理,通过运用教育券的政策工具(财务、管制、支持服务)赋予家长不同程度的教育选择权,从而局部地部分地引入市场机制,改善财政资源配置状况。3.各国幼教券政策在提升教育质量上作用不明显。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实施有限制的教育券政策未能激起园所间有效的竞争——并非所有的竞争都会引起质量的提高,竞争只有在一个关键值范围内才能引起质量的提高。二是因为教育券政策在设计和执行中对教育质量的规制不力。因此,教育券对质量的规制是否得力,以及赋予家长的选择权能否激起园所间有效的竞争是影响教育质量提升的两个要素。4.教育券除了在兼顾公平和效率方面的作用以外,还有利于解决因家庭经济能力所限产生的教育问题,并且具有“重视幼儿教育”的积极政策导向作用,有利于提升社会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促进幼儿教育地位的提升以及专业化的发展。5.论文在总结四个国家/地区幼教券实施成效和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政策隐喻,为我国实施幼教券政策提供了政策范本。
李海生[7](2007)在《教育券政策分析》文中指出新自由主义、新公共管理理论、公共选择理论、不断深化的教育公平理论为教育券政策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源泉。而政府教育经费不足、公众对公共部门的批评以及民众争取教育选择权利意识的觉醒则是教育券政策由观念成为行动的时代动因。教育券初始设计理念是一种具有市场或准市场性质的工具,其作用原理在于藉由“选择”的机制,促进学校间良性“竞争”,进而达到提升教育效率、提高教育质量的目标。本文对美国、智利、哥伦比亚和中国进行的教育券国别研究表明,尽管各国实施这一政策的初衷并不相同,但在实践层面的目标却是着眼于教育公平,侧重为弱势群体子女提供教育机会。各国推行的教育券政策,在取得了一定成绩的同时,也都不同程度地面临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或困境,论文通过对各个国家教育券政策成效、政策执行面临问题的分析和比较,试图为中国开展教育券政策寻求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教育公平和教育效率是教育券政策关注的两个核心问题。在教育券与教育效率关系的分析中,本文将影响教育效率的主要因素作为重要的指标,通过对家长教育选择权利和学校间竞争这两个重要影响因素的分析来解释和论证了教育券对教育效率的可能影响。教育券促进学校间的竞争,需要具备如下条件:一是要有多所学校可以提供教育服务;二是教育发展水平要达到一定的均衡性,教育服务要有一定的异质性;三是教育市场中要有比较充分的可获得信息。就中国情况而言,在推行教育券政策时,与强调教育服务的异质性相比,提供基本均等的接受义务教育机会和基本相同的学习环境更为迫切。教育券政策藉竞争压力来提高教育效率,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学校竞争压力都能促进教育效率。只有当教育竞争处于一个适中的程度时,竞争效应才能奏效。教育券所诱发的过度竞争可能会导致学校教育中出现一些与教育重要价值和功能相冲突的情况。教育券竞争诱发的竞争失败、精英化以及成本上升都可能导致效率的降低。教育券运用不当可能会带来更大的社会成本。消除这一弊端,需要在高度竞争的市场中引入更多的计划和管理,同时也要关注影响学校效率的输入问题和过程环节。家长选择权作为教育券促进教育效率的前提条件,需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家长教育选择权利的可获得性;二是家长行使教育选择权利的意愿性;三是家长行使教育选择权利的适切性。在政策实践中,教育券政策的配套措施是否完备,决定着家长教育选择权利的获得程度。举办多样化学校、实行公平的录取政策、提供学生上学的交通工具或补助学生交通费用等,是保障家长行使教育选择权的基础。国内外都有实施教育券的经验,但对其能否促进教育公平各执一词。本文认为,教育券能否解决公平问题,取决于其运作原理如补偿作用、替代效应、约束作用能否内在地适应和支撑我们所期望解决的公平问题。通过必要的制度设计,教育券在改善女童、残疾儿章等弱势群体教育机会、公平分配教育资源方面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但教育券同样也可能固化或造成新的社会分层,从而对教育公平带来负面影响。教育券政策发挥何种效用,主要取决于其政策设计、配套措施以及政策执行的环境。将教育经费简单地转换为教育券的做法,并不能改善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不公平,只会复制原有的不平等。运用教育券解决民工子女入学问题,在解决经费问题和其他技术问题之外,还需要改变户籍管理政策与学籍管理政策相互脱节的状况。教育券政策的推行和教育政策目标的实现,需要一定的技术和制度作为支撑。在技术性策略方面,论文主要从政策过程理论的视角探析了教育券政策的方案设计、政策执行和监管环节,从技术性角度分析了教育券推行中一些易被忽视的细节性和操作性问题。在制度层面,论文主要是对政府、市场与教育之间的关系重新定位进行了思考。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上,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选择市场还是政府,而应该是政府与市场相互关系模式间的一种互补性选择。在政府与学校关系上,政府需要以新的姿态进入市场,将公办学校从行政附属物的地位解放出来,使之真正拥有办学自主权,成为市场上独立运作的公共服务生产者、独立的法人和市场主体。在两种关系的重塑中,关键的问题在于政府部门进行全面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明确在教育券政策中应担负的职责。具体而言,政府在教育券政策的实施中需要承担以下职责:重新界定政府在教育中的主导地位,明确教育制度安排者的角色;改革公共教育财政体制,承担起教育经费主要提供者职责;从商业性活动中退出,培育健康有序的教育市场;建立广泛参与机制,协调不同政策群体间关系;加强教育部门内部的问责机制,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各国的教育券政策是在拥有不同历史、社会制度、政治文化的背景中实施的。脱离政策的历史和现实背景抽象地研究教育券政策与实践的某些细节,结论就容易带有某种片面性。只有将教育券政策结果置于特定背景下,而不是在普遍化基础上来对特定情况进行评价和判断,才能提供有价值的结论。教育券的理论和实践都表明,尽管教育券政策可以解决一部分问题,但其也存在局限性。教育券只是为教育改革提供了一种选择,寄希望于通过一种简单的方式来解决复杂的教育问题将是徒劳的。这一改革不排斥也不可能取代目前在教育中进行的其他改革和创新。
薛萍萍[8](2007)在《教师培训券制度:提高教师培训绩效的新思路》文中研究指明教师培训是提高教师素质,改善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开展,对我国中小学教师的知识与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培训也因此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反观近几年我国教师培训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教师培训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使其很难在培训绩效方面取得大的突破。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我国计划体制下的传统教师培训制度缺乏对教师主体性的关注,培训机构之间因为缺乏竞争而没有活力。鉴于此,本研究提出了创建教师培训券制度的建议。教师培训券制度是教育券制度在教师培训领域中的一种创新性应用,在这种制度下教师能够自主的选择培训机构、内容、时间等,保证了教师主体性的发挥,并且把竞争机制引入了教师培训领域,能够促进教师培训机构的自我提高。本研究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阐明了教师培训券制度的理论;然后,在第二和第三部分论述了在我国实施教师培训券制度的必要性及其实施的依据;第四部分对教师培训券制度已有的实践经验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在此基础上,论文的第五部分构建了教师培训券制度在我国的实施模式,主要对其实施的前提条件、原则、实施主体和实施过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最后第六部分探讨了教师培训券制度实施的障碍及其发展趋势。目前,对于教师培训券制度还没有比较深入的研究,但是它对改善教师培训绩效的作用正日益受到重视。希望本研究能使更多的学者、专家注意到教师培训券制度,推动教师培训券制度在实践中的应用,变革我国传统的教师培训制度,切实提升教师培训的绩效。
谢巍[9](2006)在《教育券制度的经济学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首例教育券制度在浙江省长兴县的实施,人们对教育券制度的研究日渐升温,然而,在已有的研究中,人们大多是按照事物发展的进程对教育券制度进行描述式研究,很少有从某一角度入手的纵深研究。有鉴于此,本文将从经济学的视角出发,主要运用“小政府,大市场”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理论,以及需求——供给的经济学方法对教育券制度的合理性,及其在我国实施的可行性进行透彻分析。本文除引言和结语外,主要由三大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主要采用需求——供给分析法,通过论证政府在教育中的作用,和市场在教育中的作用,对教育券制度的缘起进行研究;第二部分主要采用文献法,通过对教育券制度的发展、实施、及实践意义的研究,进一步分析教育券制度;第三部分主要采用演绎法,通过评析我国已实施的教育券制度、论述我国实施教育券制度的理由、以及阐释我国实施教育券制度的步骤和实施前应做的准备,对建构中国特色的教育券制度进行研究。通过本文的研究,得出如下结论:首先,教育券制度是制度需求因素和制度供给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新的制度均衡,它虽然不是解决现行政府直接管理教育的经费制度引起的教育效率低下、教育机会不均等等教育问题的终极答案,但确实是对症良药。其次,我国应当实施教育券制度,并且应当实施“三步走”战略,即分期发放“过渡期”教育券、“短期”教育券、及“长期”教育券。在实施教育券制度前,我们应做好选择地区、建立法律、引导舆论等准备。当然,本文的研究尚只探到教育券制度的皮毛,不过,它也为笔者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后,笔者将对我国教育券制度的实施做更深入透彻的研究,以期能为我国教育问题的解决做出微薄的贡献。
李战营[10](2006)在《中美基础教育择校行为的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国内基础教育择校行为是基础教育领域内的一个备受争议的热点问题,围绕这一问题,社会上和学术界都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为了正确的认识基础教育择校行为,从而找到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笔者首先把目光投向美国。美国基础教育的择校已有多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中国基础教育择校行为始于我国恢复高考制度以后,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择校浪潮更是不可抑止。虽然两国择校行为产生的原因和表现形式各不相同,但都对本国的基础教育造成了深刻的影响。笔者在对中美两国基础教育择校行为进行深入考察与分析的基础上,把二者加以比较,找出异同点和美国择校中可借鉴之处,得出择校具有合理性,是教育公平的一种体现,择校行为还促使人们重新认识教育、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最后根据我国具体情况,建议国内在允许和支持基础教育择校行为的同时,应均衡发展基础教育和大力发展民办教育。
二、对长兴试行教育券制度的认识和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长兴试行教育券制度的认识和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惠州市仲恺高新区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中的电子教育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1. 理论意义 |
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3. 以往研究存不足与缺陷 |
(三)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1. 研究框架 |
2. 研究方法 |
(四) 可能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1. 可能的创新之处 |
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二、相关概念界定及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 相关概念界定 |
1. 流动人口子女 |
2. 义务教育 |
3. 教育券 |
4. 义务教育券 |
5. 电子教育券 |
(二)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 新自由主义思想 |
2. 公共选择理论 |
3. 新公共管理理论 |
4. 教育公平理论 |
三、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实施电子教育券的必要性 |
(一) 实现教育公平的需要 |
1. 教育不公平现象突出 |
2. 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教育公平 |
(二) 实现教育效率的需要 |
1. 教育效率 |
2. 促进学校间的公平竞争 |
(三) 提高教育质量的需要 |
1. 教育质量的现状 |
2. 提升教育质量 |
(四) 保障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利的需要 |
1. 历史政策的遗留导致其教育权利受限 |
2. 享受平等的受教育权利 |
四、惠州市仲恺高新区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中的电子教育券实践 |
(一) 惠州市仲恺高新区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中的电子教育券实践情况 |
1. 仲恺区电子教育券的诞生 |
2. 实施目标 |
3. 发放对象 |
4. 发放流程 |
5. 制度保障及资金筹措 |
(二) 数据分析 |
1. 电子教育券实施三年的数据变化 |
2. 实施电子教育券所取得的成绩 |
(三) 惠州市仲恺高新区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中的电子教育券使用中的问题及其成因 |
1. 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中的电子教育券使用中的问题 |
(1) 仲恺区的电子教育券的财政保障缺乏可持续性 |
(2) 民办教育的功利化倾向明显 |
(3) 公共资源分配不公平 |
(4) 电子教育券实施需要的信息平台还没有完全建立 |
2. 问题成因分析 |
(1) 电子教育券制度缺乏相应的法律保障 |
(2) 教育券内在的缺陷 |
(3) 电子教育券制度与现有管理体制机制的冲突 |
(4) 政府在电子教育券信息平台建设上的投入不足 |
五、国内外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券使用的经验及其启示 |
(一) 国外的教育券实践经验 |
1. 美国的教育券实践 |
2. 拉美国家的教育券实践 |
3. 欧洲国家的教育券实践 |
(二) 国内的教育券实践经验 |
1. 湖北监利“义务教育卡”制度 |
2. 浙江台州及安徽的补偿性教育券实践 |
(三) 国内外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券实践经验的启示 |
1. 义务教育券的实施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 |
2. 教育券的具体实施要融入市场运行的机制 |
六、完善仲恺高新区电子教育券实施的策略 |
(一) 完善电子教育券的制度建设 |
1. 明确电子教育券制度 |
2. 引导家长正确认识与理解电子教育券 |
3. 完善电子教育券的监管制度 |
4. 制定与电子教育券相适应信息平台的配套系统与政策 |
(二) 实施义务教育教育券补助的补充策略 |
1. 大力提倡企业支持电子教育券 |
2. 对于民办教育管理的优化 |
3. 电子教育券获得人员公开公示及制度化 |
4. 投入资金建设相应的数据管理平台及相应的管理机构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美国中小学教育券制度的公平与效率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背景 |
(一) 我国的经济体制演变 |
(二) 我国的基础教育现状 |
(三) 美国的基础教育变革 |
三、研究对象和切入点 |
(一) 研究对象 |
(二) 切入点 |
四、研究重点和难点 |
(一) 研究重点 |
(二) 研究难点 |
五、相关文献综述 |
(一) 关于教育券的研究 |
(二) 关于公平与效率的研究 |
六、研究方法 |
(一) 文献法 |
(二) 分析法 |
(三) 比较法 |
第一章 美国教育券制度的由来和理论依据 |
一、教育券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 |
二、教育券制度思想的形成和演变 |
三、教育券制度的目标 |
四、教育券制度的理论依据 |
(一) 新自由主义思潮 |
(二)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二章 教育公平与效率的内涵分析 |
一、教育公平的内涵 |
(一) 有关公平的相关概念界定 |
(二) 教育公平的理论观点 |
二、教育效率的内涵 |
第三章 美国两种教育券制度模型的公平与效率探讨 |
一、弗里德曼——“无限制”的教育券模型 |
(一) “无限制”的教育券模型的理论涵义 |
(二) “无限制”的教育券模型的实践 |
(三) “无限制”的教育券模型的制度分析 |
二、詹克思——“有限制”的教育券模型 |
(一) “有限制”的教育模型的理论涵义 |
(二) “有限制”的教育券模型的实践 |
(三) “有限制”的教育券模型的制度分析 |
第四章 两种美国教育券制度模型在我国的实施 |
一、浙江长兴县“有限制”的教育券模型实践 |
(一) 长兴县教育券计划实施情况 |
(二) 长兴县教育券制度评价 |
二、湖北省监利县“无限制”的教育券模型实践 |
(一) 监利县教育券计划实施情况 |
(二) 监利县教育券制度评价 |
三、长兴县与监利县教育券制度比较分析 |
第五章 美国教育券制度对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的启示 |
一、差别化推行教育券制度 |
二、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吸引民间资金进入教育领域 |
三、开设教育券准备金账户 |
四、让更多家长走进学校教育 |
五、加强贫困偏远地区的义务教育投入 |
六、严格把控教育券制度的实施 |
七、提升学校教育质量是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3)就业培训券设计与推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研究意义 |
(三) 就业培训券概念界定 |
(四)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实施就业培训券的理论基础 |
(一) 理论原型——教育券 |
(二) 就业培训券实施依据与模式分析 |
(三) 就业培训券和教育券的比较 |
二、就业培训券的相关设计 |
(一) 就业培训券的申领者 |
(二) 参培机构的资格 |
(三) 就业培训券的面值设定 |
(四) 就业培训券的发放方式 |
(五) 就业培训券评估方式及反馈 |
三、就业培训券的推广可行性 |
(一) 各地进行就业培训券的实践 |
(二) 实践经验总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中美教育券政策适用性研究 ——公共治理工具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0.1 选题的背景 |
0.2 选题的现实意义 |
0.3 选题的理论意义 |
0.3.1 国内研究综述 |
0.3.2 港台研究评述 |
0.3.3 国外研究述评 |
0.3.4 本文学术价值 |
0.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0.4.1 研究思路 |
0.4.2 研究方法 |
第1 章 教育券政策理论体系 |
1.1 教育券政策概念 |
1.1.1 相关概念 |
1.1.2 核心概念 |
1.2 教育券政策思想渊源 |
1.2.1 亚当·斯密—论教育竞争 |
1.2.2 托马斯·潘恩——议教育公平 |
1.2.3 约翰·斯图尔特·密尔——谈教育底限 |
1.2.4 米尔顿·弗里德曼——“教育券之父” |
1.3 教育券政策理论基石 |
1.3.1 新自由主义思潮 |
1.3.2 公共选择理论 |
1.3.3 新公共管理理论 |
1.3.4 公共治理理论 |
1.4 教育券元理论 |
1.4.1 教育券实质 |
1.4.2 教育券类型 |
1.4.3 教育券模式 |
1.4.4 教育券功能 |
1.4.5 教育券运行机制 |
1.5 本章小结 |
第2 章 中美教育券政策案例分析 |
2.1 美国教育券政策的典型案例 |
2.1.1 美国公共教育券案例 |
2.1.2 美国私人教育券案例 |
2.2 教育券政策的国内范例:浙江长兴与湖北监利 |
2.2.1 浙江长兴教育券风暴 |
2.2.2 湖北监利教育卡变法 |
2.3 教育券政策适用性比较分析 |
2.4 教育券政策适用性的IAPP 分析 |
2.4.1 IAPP 的人性假设与教育券政策 |
2.4.2 IAPP 的物品属性与教育券政策 |
2.4.3 IAPP 的评价标准与教育券政策 |
2.4.4 IAPP 的制度分析与教育券政策 |
2.4.5 我国教育券政策的制度设计 |
2.5 本章小结 |
第3 章 我国教育券政策适用性的拓展 |
3.1 竞争性教育领域——效率型教育券 |
3.1.1 民办教育领域—民办教育券 |
3.1.2 职业教育领域—职校教育券 |
3.1.3 教师培训领域—教师教育券 |
3.1.4 幼儿教育领域——幼儿教育券 |
3.1.5 高等教育领域—大学教育券 |
3.2 普及性教育领域—公平补助型教育券 |
3.2.1 义务教育领域—义务教育券 |
3.2.2 灾区教育重建领域—灾区教育券 |
3.2.3 异地教育领域—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券 |
3.2.4 再就业教育领域—再就业培训教育券 |
3.2.5 外来务工教育领域—外来务工人员教育券 |
3.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美国教育券制度的实施状况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问题提出 |
二、选题意义 |
(一) 学术价值 |
(二) 实践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四、概念界定 |
第一章 美国教育券制度实施的实践背景与理论基础 |
一、美国教育券制度实施的实践背景 |
(一) 美国教育券制度实施的社会背景 |
(二) 美国教育券制度实施的教育背景 |
二、美国教育券制度的理论基础 |
(一) 弗里德曼的教育券思想 |
(二) 其他学者的教育券思想 |
第二章 美国教育券制度的实施状况 |
一、密尔沃基市的“家长择校计划” |
(一) 实施过程 |
(二) 细节分析 |
(三) 社会反响 |
二、佛罗里达州的“择校教育券计划” |
(一) 实施过程 |
(二) 细节分析 |
(三) 社会反响 |
三、私人教育券的实施状况 |
(一) “教育选择慈善基金” |
(二) “儿童奖学基金” |
第三章 对美国教育券制度实施状况的评价 |
一、美国推行教育券制度取得的成效 |
(一) 教育券制度对教育质量提高的积极作用 |
(二) 教育券制度对教育民主化的促进作用 |
二、美国教育券制度面临的争议 |
(一) 教育券制度损害美国的教育结构 |
(二) 教育券制度的合法性受到质疑 |
(三) 教育券制度的政治环境不稳定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基于教育券思想的政府投资幼儿教育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意义 |
三、研究视角 |
四、研究设计 |
五、核心概念 |
第一部分 幼教券政策的理论基础 |
第一章 教育券理论研究 |
一、教育券思想的历史发展 |
二、教育券的理论根基 |
三、教育券的内涵分析 |
四、教育券理论模式分析 |
五、小结 |
第二章 政府投资幼儿教育的理论依据 |
一、公共产品理论 |
二、市场失灵理论 |
三、人力资本理论 |
四、小结 |
第二部分 国际视野中的幼儿教育券政策 |
第三章 美国幼儿教育券政策 |
一、公共教育券政策 |
二、市场系统的幼教券政策 |
三、小结 |
第四章 英国幼儿教育券政策 |
一、英国幼儿教育券政策实施的背景 |
二、英国幼儿教育券政策方案 |
三、英国幼儿教育券政策实施成效评估 |
四、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台湾幼儿教育券政策 |
一、台湾幼儿教育券政策实施的背景 |
二、台湾幼儿教育券政策方案 |
三、台湾幼儿教育券政策实施成效评估 |
四、小结 |
第三部分 中国大陆幼教券政策个案实证研究 |
第六章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幼儿教育券政策 |
一、研究过程 |
二、镇海区幼儿教育券政策实施的背景因素分析 |
三、镇海区幼儿教育券政策方案 |
四、镇海区幼儿教育券政策实施成效评估 |
五、研究结论 |
六、小结 |
第四部分 比较与启示 |
第七章 各国/地区幼教券政策的比较和经脸 |
一、幼教券政策与教育券理论的比较 |
二、对各国/地区幼教券政策的比较 |
三、小结 |
第八章 对我国政府投资幼儿教育政策的启示 |
一、教育券为我国政府投资幼儿教育提供了另一种政策思路 |
二、幼教券政策设计如何兼顾公平和效率 |
三、四国/地区幼儿教育券政策隐喻 |
四、优化幼教券发放程序,把握好政策的执行和评估 |
五、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7)教育券政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述评 |
1.2.1 中国大陆研究 |
1.2.2 台湾研究 |
1.2.3 国外相关研究 |
1.3 拟研究的问题 |
1.4 研究思路及论文框架 |
1.5 方法论和研究方法 |
1.6 概念界定 |
1.6.1 教育券与教育券方案 |
1.6.2 政策分析 |
第2章 教育券政策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动因探析 |
2.1 教育券政策的理论基础 |
2.1.1 新自由主义思想 |
2.1.2 公共选择理论 |
2.1.3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1.4 不断深化的教育公平理论 |
2.2 教育券政策推行的现实压力 |
2.2.1 政府普遍面临财政压力 |
2.2.2 民众对公共部门的不满和批评 |
2.2.3 家长教育选择权利意识的复苏 |
第3章 美国教育券政策发展 |
3.1 美国教育券政策的历史沿革 |
3.2 美国主要教育券政策实践 |
3.2.1 密尔沃基家长择校计划 |
3.2.2 克利夫兰奖学金和个人辅导计划 |
3.2.3 佛罗里达州的机会奖学金计划 |
3.2.4 华盛顿特区教育券计划 |
3.2.5 缅因州教育券计划 |
3.2.6 佛蒙特州的教育券计划 |
3.3 政策成效及面临问题 |
3.3.1 主要政策成效 |
3.3.2 面临的困境 |
3.4 政策两难的深层原因分析 |
3.4.1 在教育改革理念上,双方持有截然不同的立场 |
3.4.2 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互为掣肘,制约了教育券的推行 |
3.4.3 利益集团的推波助澜,加剧了双方的对立和分歧 |
3.4.4 教育券试验的局限性,增加了这一政策的不确定性 |
3.5 对我国推行教育券政策的启示 |
3.5.1 明确定位教育券政策目标 |
3.5.2 理性认识教育券在改进学业成绩方面的作用 |
3.5.3 建立推行教育券政策的完整制度和保障措施 |
3.5.4 对教育券政策成效进行政策评估和跟踪研究 |
3.5.5 发展适合自己需要的政策模式 |
第4章 智利等国的教育券政策 |
4.1 智利的教育券政策分析 |
4.1.1 政策出台背景 |
4.1.2 政策实践 |
4.1.3 成效分析 |
4.1.4 存在问题 |
4.1.5 启示 |
4.2 哥伦比亚教育券政策 |
4.2.1 政策出台背景 |
4.2.2 政策实践 |
4.2.3 成效分析 |
4.2.4 存在问题 |
4.2.5 启示 |
4.3 小结 |
第5章 中国教育券政策发展 |
5.1 长兴教育券政策分析 |
5.1.1 政策实践 |
5.1.2 特征分析 |
5.1.3 成效分析 |
5.1.4 存在问题 |
5.2 监利教育卡制度分析 |
5.2.1 政策实践 |
5.2.2 制度特色 |
5.2.3 政策失败原因探析 |
5.3 小结 |
5.3.1 两种模式的特征比较 |
5.3.2 政策启示 |
第6章 教育券在教育效率中的作用分析 |
6.1 教育券改进教育效率的两个假设 |
6.2 影响教育效率的两个因素的分析 |
6.2.1 教育券情境下学校竞争形成的分析 |
6.2.2 教育券政策下的家长选择权分析 |
6.3 竞争情境下教育效率降低的因素分析 |
6.3.1 竞争失败 |
6.3.2 精英化 |
6.3.3 教育券政策成本失控 |
6.4 促进教育效率提升的因素分析 |
6.4.1 实行有管理的竞争 |
6.4.2 保持适度班级规模 |
6.4.3 注重同伴群体的影响 |
6.5 小结 |
第7章 教育券在教育公平中的作用分析 |
7.1 教育券解决教育公平问题的争论 |
7.2 教育券促进教育公平的分析 |
7.2.1 教育券改善弱势群体教育机会的分析 |
7.2.2 教育券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的个案分析 |
7.2.3 教育券促进资源公平分配的分析 |
7.3 教育券弱化教育公平的分析 |
7.4 教育券促进教育公平的措施分析 |
7.5 小结 |
第8章 教育券绩效实现的过程分析 |
8.1 教育券方案设计细节的分析 |
8.1.1 组建教育券管理机构 |
8.1.2 制定教育券领取者的相关标准 |
8.1.3 明确教育券使用范围 |
8.1.4 确定教育券面值和兑现办法 |
8.1.5 制定教育券计划参与学校资格标准 |
8.1.6 印制教育券 |
8.1.7 确定教育券发放方式 |
8.1.8 完善教育券信息管理系统 |
8.2 教育券推行环节的分析 |
8.2.1 以招标方式选择参与学校 |
8.2.2 以合同方式确定管理部门和学校间的约定 |
8.2.3 关注教育券实施中的相关培训 |
8.2.4 推进教育券政策的制度化 |
8.2.5 推广教育券政策 |
8.3 教育券项目的监控评估分析 |
8.3.1 监控学校服务质量 |
8.3.2 监控教育券提供者之间的竞争 |
8.3.3 监控教育券滥用行为 |
8.3.4 监控教育券发放者与领取者 |
8.3.5 检测和评价教育券效果 |
8.3.6 监控和评价教育券的公平效应 |
第9章 教育券绩效实现的制度分析 |
9.1 教育券政策中的政府与市场关系重构 |
9.2 教育券政策中的政府和学校关系的调整 |
9.3 教育券政策中政府职能的定位 |
9.3.1 政府依然是教育制度的安排者 |
9.3.2 政府仍然是教育经费的主要提供者 |
9.3.3 政府是教育广泛参与机制的倡导者 |
9.3.4 政府应该是各种相关利益的协调者 |
9.3.5 政府是教育市场的培育者 |
9.3.6 政府是教育市场的重要监管者 |
结语: 教育券政策的有效性及其限度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教师培训券制度:提高教师培训绩效的新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教师培训券制度理论概述 |
(一) 教师培训券制度的理论溯源 |
(二) 概念的界定——政策还是制度 |
1. 什么是政策 |
2. 什么是制度 |
3. 结论 |
(三) 教师培训券制度的理论概述 |
1. 教师培训券的提出及定义 |
2. 教师培训券制度的基本观点 |
3. 教师培训券制度的预设目的 |
4. 教师培训券制度的模式 |
二、在我国实施教师培训券制度的必要性——我国传统教师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
(一) 忽视教师在培训中的主体地位 |
1. 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 |
2. 培训模式缺乏多样性 |
3. 培训与教师的日常工作生活相冲突 |
(二) 培训的投入力量单一 |
1. 教师培训经费的投入不足 |
2. 教师培训的实施机构单一 |
(三) 培训机会的分配缺乏公平性 |
1. 在一个学校内,教师培训机会的分配存在不公平现象 |
2. 不同地区之间培训机会的不公平 |
三、实施教师培训券制度的依据 |
(一) 实施教师培训券制度有利于提高教师培训绩效 |
1. 有利于增强教师在培训中的参与度 |
2. 有利于保证教师培训的公平性 |
3. 有利于推动教育机构间的竞争 |
4. 有利于保证教师培训经费的专款专用 |
5. 有利于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教师培训 |
(二) 教师培训券制度与教育券制度的比较 |
1. 教师人数大大少于学生人数 |
2. 教师在培训中的学习具有独立性 |
3. 教师的信息能力强于学生 |
4. 教师培训的性质不同于一般教育 |
四、教师培训券制度现有的实践经验 |
(一) 杭州市上城区的实践 |
(二) 宁波市江东中心小学的实践 |
(三) 山东省潍坊市的实践 |
(四) 上海浦东新区的实践 |
五、教师培训券制度实施模式的建构 |
(一) 教师培训券制度实施的前提条件 |
1. 一个区域内有若干个办学条件相当的教师培训机构 |
2. 教师培训券的数额应当能保证正常规模的培训机构的良好运作 |
3. 全面、及时的培训信息 |
4. 政府职能的转变 |
(二) 教师培训券制度实施的原则 |
1. 因地制宜的原则 |
2. 自主选择与适当引导相结合的原则 |
3. 在动态中完善的原则 |
(三) 教师培训券制度的实施主体 |
1. 教师 |
2. 培训机构 |
3. 政府部门 |
(四) 教师培训券制度的实施过程 |
1. 教师培训券的设计 |
2. 教师培训券的发放 |
3. 教师培训券的使用 |
4. 教师培训券的兑换与回收 |
5. 跨地区参加培训 |
6. 学校自主为教师发放的培训券 |
六、教师培训券制度的实践反思 |
(一) 教师培训券制度实施中的障碍 |
1. 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现象 |
2. 来自既得利益集团的阻碍 |
3. 马太效应 |
(二) 教师培训券制度的发展要求和趋势 |
1. 建立完善的教师培训市场体系 |
2. 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 |
3. 完善监督检查机制 |
4. 增强教师的自我反思能力 |
5. 教师培训券向电子版发展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教育券制度的经济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教育券制度的研究综述 |
(三) 研究方法和思路 |
一、教育券制度的缘起:“小政府,大市场”理论的诠释 |
(一) 政府在教育中的作用:制度需求因素分析 |
(二) 市场在教育中的作用:制度供给因素分析 |
二、应运而生的教育券制度 |
(一) 教育券制度的前世今生 |
(二) 教育券制度在美国的实施 |
(三) 教育券制度的实践意义 |
三、建构中国特色的教育券制度 |
(一) 我国现已实施的教育券制度:长兴县教育券制度评析 |
(二) 我国实施教育券制度的理由 |
(三) 我国实施教育券制度的步骤 |
(四) 我国实施教育券制度前的准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中美基础教育择校行为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概念界定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美国基础教育择校行为的分析 |
一、美国基础教育择校行为产生的背景与理论基础 |
二、美国基础教育择校的制度安排 |
三、对美国基础教育择校行为的评价 |
第二章 中国基础教育择校行为的分析 |
一、中国基础教育择校行为产生的原因和表现形式 |
二、对中国基础教育择校行为的评价 |
三、案例分析——长兴教育券制度 |
第三章 比较与启示 |
一、比较与借鉴 |
二、启示与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情况 |
致谢 |
详细摘要 |
四、对长兴试行教育券制度的认识和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惠州市仲恺高新区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中的电子教育券研究[D]. 刘谋智. 广西师范大学, 2017(02)
- [2]美国中小学教育券制度的公平与效率探析[D]. 韩燕莉. 上海师范大学, 2014(01)
- [3]就业培训券设计与推广研究[D]. 郁惠. 西南大学, 2010(09)
- [4]中美教育券政策适用性研究 ——公共治理工具的视角[D]. 姚喜平. 燕山大学, 2009(07)
- [5]美国教育券制度的实施状况探析[D]. 隋莹. 东北师范大学, 2008(11)
- [6]基于教育券思想的政府投资幼儿教育政策研究[D]. 方钧君. 华东师范大学, 2007(03)
- [7]教育券政策分析[D]. 李海生. 华东师范大学, 2007(03)
- [8]教师培训券制度:提高教师培训绩效的新思路[D]. 薛萍萍. 曲阜师范大学, 2007(03)
- [9]教育券制度的经济学分析[D]. 谢巍. 东北师范大学, 2006(09)
- [10]中美基础教育择校行为的比较研究[D]. 李战营. 苏州大学, 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