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营企业在香港为信誉而伤(论文文献综述)
王帅[1](2017)在《晋商兴衰的政治学分析 ——以政商关系为视角》文中认为崛起于明代,兴盛于清代的山西商人群体——晋商,位居明清中国"十大商帮"之首,他们雄财善贾、富甲天下、享誉海内,在中国乃至世界商业史上谱写了辉煌的篇章。在政治权力至上的中国古代社会,由于长久以来受到重农抑商、崇士贬商等制度和文化的压制,商业的发展总是或多或少地受到各种政治因素的影响,难以获得独立的地位,因此依附型政商关系始终是古代中国政商关系的主流。商人阶层在这样的宏观政治环境之下只有付出财富和政治服从,才能收获政策支持、社会地位、垄断资源等经商致富所必需的要素。晋商同样是依附型政商关系塑造之下的产物,他们与明清王朝的关系极为紧密,长期为政府提供财政支持、物资供应等服务,还在客观上承担了稳定边疆、治理基层等特殊任务,充当了君主政治巩固、维持统治的工具。晋商与古代中国的其他各式各类商人相比有着突出的政治性与封建性特征,扮演着一种"官商"的特殊历史形象。本文以中国古代社会的依附型政商关系作为楔入点,通过梳理历代专制王朝长期奉行的各类抑商制度与政治文化,对依附型政商关系进行历史溯源。之后分别阐述晋商在明清时期从兴盛到衰落的具体发展状况并深入分析晋商的政商关系,探讨他们是如何通过依附皇权、利用国家政策、投靠官府、官商结合等政治手段实现商业的繁荣。再回归政商关系作为本文的落脚点,结合晋商作为权贵政治商帮的历史定位分析中国古代社会商业的权贵化与商人阶层入仕背后的政治动因。最后基于晋商兴衰的历史教训为中国今后良性政商关系的构建提出了理论建议。本文围绕如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第一部分是全文的导论。首先介绍了晋商与中国古代政商关系相关问题提出的缘由及其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其次梳理学术界有关晋商、政商关系以及中国古代政治与文化等问题的研究现状并评述其贡献与不足。最后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以及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二部分是本文的第一章,主要阐述依附型政商关系形成的历史渊源。中国古代社会的依附型政商关系具有独特的发展脉络和演进路径,它是历代专制王朝一贯推行的抑商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影响下的产物。在君主政治的高压以及官方主导的贱商意识形态的歪曲之下,商人阶层唯一的出路就是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托庇于皇权之下谋求发展,依附型政商关系因此而形成,而这种畸形的政商关系也构成了晋商兴衰的政治基础。第三部分是本文的二、三、四章,通过对晋商兴衰的历史进程进行系统梳理,深入分析了晋商寻求政商结合的具体方式及其与明清君主政治的内在关联。第二章主要考察晋商在明代的发展状况。晋商依靠明代初期食盐禁榷制度改革的巨大政策利好以及地利优势大量从事垄断性的官盐贸易,由此迅速崛起并成为颇具影响力的地域性商帮。同时晋商利用明政府对于商人科举入仕相关禁令的废除,一边争取为官为仕,一边与当时朝中山西籍的官僚权贵相互攀援,形成了一个盘根错节雄踞一方的政商巨族,并凭借着自己的政治影响力促成了明朝与蒙元政权的茶马互市。之后晋商又充分利用茶马互市的政策便利,从以官盐、粮食为主的长途贩运转向多元化的对外商贸活动,完成了经营事业的整体转型。明代中叶之后社会新思潮的出现标志着传统抑商文化的松动,商人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也形成了属于自己的儒商文化,这又反过来促进了晋商的进一步发展。第三章主要考察晋商在清代的发展状况。到了清代之后由于国家疆域的进一步开拓,清政府数次大规模对外蒙地区的军事行动都需要极为庞大的物资保障,这一千载难逢的商机被晋商敏锐地把握。由此晋商在明代对蒙古"一口贸易"的基础上进而发展至大规模的口外贸易,之后又利用《恰克图条约》开辟了对俄国的茶叶市场。晋商的外贸活动同样得到了国家的特别授权,他们长期以政府特许商人甚至是"皇商"的身份垄断对蒙、俄的市场。清代后期,已经通过外贸事业积累下雄厚资金的晋商又开创了票号业并与清朝的财政体系形成了一种互为利用的关系,凭借大宗公款的经营极大地扩充了商业资本。与此同时,清代晋商仍然时刻保持与皇家和政府的密切往来,通过捐官、科举、寻租等各种方式介入政治,为自己的商业活动寻求政治权力的额外支持和庇护。第四章主要探讨清末社会剧变过程中晋商的衰落。晋商衰败的因素实际正蕴藏在他们长期依附皇权、官商一体、特权经营的商业模式中。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帝国主义势力的入侵导致中国传统的君主政治岌岌可危,为了挽救统治危机,专制统治者不断加紧对晋商的勒索和倾轧,然而此时晋商已经彻底陷入了权力经济的泥潭不能自拔,无力转型近代工商业,最终在清王朝的压迫和中国农业社会整体性的崩溃之下彻底败落。第四部分是本文的第五章和余论,结合晋商作为权贵政治商人的历史定位,剖析中国古代社会政商结合的深层次原因,以及通过总结晋商过度依附政治而最终败亡的历史教训,探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良性政商关系的构建。在皇权无上专制、政治权力凌驾于社会之上、公权力普遍异化、官僚机构高度膨胀的中国古代社会,权力经济一向都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流,商业的权贵化由此成为必然,具体则表现为官僚与大商人结合一体并压迫中小商人,权贵阶层攫取巨额国民财富并独享市场利益。同时由于专制王朝采用科举、捐纳等方式将商人同化在统治体系之中,导致商人阶层在心理和精神的层面更加无法摆脱对政治的依赖,他们最终会回归仕途,完成由民间商人向权贵商人身份的转变,而不是以独立自主的面貌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上。最后对于当代中国的政商关系来说,本文认为应当建立行之有效的权力约束机制、完善法制、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以及建立现代企业文化等内容,破除依附型政商关系的历史魔咒,实现"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时代诉求。
赵向莉[2](2013)在《行业协会功能维度及其对企业信誉缺失治理效应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当前,我国的市场化改革成就获得了世界普遍的认同,但是我国企业的信誉问题并没有随着改革的深入而逐步改善,反而企业信誉缺失现象屡见报端,社会对企业诚信的质疑日渐增加。由此看来,对企业的信誉缺失行为治理,除了政府、法律、媒体等管理监督外,还需要其他治理方式的加入。行业协会作为企业间的自律组织,承担规范企业经营,维护行业秩序的作用,其具有的信息功能、协调功能与企业信誉缺失治理所需要的信息等相关条件相得益彰,因此行业协会应该可以在我国日趋严峻的企业不诚信行为治理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本文将以此为切入点,在探索验证我国企业视角的行业协会功能维度的基础上,运用实证分析方法探讨行业协会对企业信誉缺失的治理问题。论文在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首先提出了企业视角的行业协会功能维度评价量表,探索性地提出了我国行业协会功能维度的三维模型,并采用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等方法探求该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接着以博弈论为理论分析工具,论证了行业协会这三项功能对企业信誉缺失治理的作用机理,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假说。然后运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该假说,构建了行业协会三项功能对企业信誉缺失治理的影响效应模型。最后,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论文提出了行业协会对企业信誉缺失的治理建议,本文基于以上分析思路,得出以下基本结论:(1)对于企业来说,行业协会功能包括信息、协调和管理三个维度,本文所开发的企业视角的行业协会功能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2)基于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特殊性,我国行业协会由于生成途径的不同,包括企业自发形成的行业协会和政府主导形成的行业协会两大类型。实证结果表明生成途径的不同并未对行业协会的功能维度产生显着性影响,两种不同生成途径的行业协会具有相同的功能维度。(3)在不考虑行业协会生成模式不同的状况下,我国行业协会的信息功能、协调功能正向影响企业信誉缺失治理条件,可以有效实现企业信誉缺失治理;而管理功能负向影响企业信誉缺失治理条件,无法实现对企业信誉缺失的治理效果。(4)对于企业自发形成的行业协会来说,其信息功能对企业信誉缺失治理产生正向影响,而协调功能对企业信誉缺失产生的影响则不显着。而对于政府引导产生的行业协会,其信息功能的影响不显着,但其协调功能的影响显着,且呈现正向影响。两类协会的管理功能都对企业信誉缺失的影响显着,但均呈现负向影响。论文期望通过上述研究视角、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的拓宽,不仅从理论上能够进一步丰富企业信誉缺失治理的研究,而且能够在实践领域为企业信誉缺失的治理与行业协会的发展提供现实的指导建议。本文形成以下两个创新点:第一,本文提炼并验证了基于企业视角的我国行业协会功能维度模型。已有对于行业协会功能多以政府或行业协会本身为视角进行考察。本文以企业为研究视角,采用规范分析方法对行业协会功能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因子分析为工具,采用实证方法提炼并验证了基于企业视角的我国行业协会功能维度模型,丰富和完善了我国行业协会功能的量化研究(3.2节)。同时本文以实证分析的方法,探讨并验证了不同生成模式行业协会的功能差异(3.3节),丰富了我国行业协会功能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第二,本文探索并验证了行业协会功能对企业信誉缺失治理的影响效应模型,丰富了企业信誉缺失第三方治理的研究内容。本文将结构方程运用于行业协会对企业信誉缺失治理的研究中,研究发现:在不讨论生成模式不同的状况下,我国行业协会的信息功能和协调功能对企业信誉缺失治理条件均产生了正向影响,而管理功能则是产生负向影响(5.2节)。考虑到不同生成途径的行业协会的状况下,信息、协调功能对企业信誉缺失治理存在着显着的差异,管理功能不存在显着的差异(5.3节)。
贾贵亮[3](2012)在《南洋商业银行青岛分行营销策略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银行业竞争不断加剧,银行营销策略恰当与否,对其发展至关重要。青岛地区集聚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近二十家股份制、地方性商业银行与信用社,以及10家外资银行,竞争尤为激烈。南洋商业银行身份为外商独资银行,实际为中资背景的外资银行。本文以南洋商业银行青岛分行为例,对其营销体系进行研究,为其提高营销的效率和水平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同时,本文从青岛分行作为中、外资背景的视角进行研究,也为外资银行在华营销发展提供一定的方法借鉴。本文论述了选题的背景与意义,综述了银行营销相关研究内容,分析了南洋商业银行青岛分行的营销环境,总结了南洋商业银行青岛分行营销现状、指出了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借鉴其他银行的成功经验和策略,研究了南洋商业银行青岛分行营销策略及其配套措施,这也为其他外资银行在华营销发展提供借鉴。论文重点是南洋商业银行青岛分行营销策略优化研究。给出了南洋商业银行青岛分行营销策略。营销策略涵盖了市场细分策略、目标市场选择策略和市场定位策略,探讨了南洋商业银行青岛分行的:产品策略,包括丰富和完善产品系列、加强对中小企业客户的争夺等;推广策略;分销渠道策略,包括渠道设置及管理、加强客户开发等;服务营销策略。为了保障南洋商业银行青岛分行营销策略的实施,论文还研究了优化营销策略的配套措施。包括加强营销组织管理、加强营销人才队伍的建设、建立内部营销观念、加强营销战略实施的控制工作等四个方面内容。最后,指出研究的结论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论文以青岛分行为例,在营销战略具体实施过程中,本文构建的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和市场定位策略,以及更加详细的产品策略、渠道策略和服务营销的内容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研究成果对南洋商业银行青岛分行进一步改革和优化自身营销策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也为该银行在中国市场不断提高营销能力和水平提供参考。
梁德明[4](2010)在《国企产权制度变迁中的民众集体失语 ——以K市国企管理层收购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地方国企管理层收购中的民众集体失语为研究对象,以法社会学的组织分析和制度分析为方法,以有组织行动理论为基本框架,以无结构式访谈调查研究为接近社会事实的手段,阐释改革开放以来、特别1997年以来中国地方国企产权制度变迁中的民众集体失语现象及其所体现的社会意涵。地方国企民众集体失语现象,它是中国深化国企改革进程中所出现的一个副产品,直接与国家法律、政策等制度相违背,它是我国国企改革中一些特殊利益群体规避法律政策等制度的结果。地方政府部分官员与地方国企高管层,他们从地方财政减负或小集团利益最大化角度,借助各种正式或非正式组织展开有组织行动,采取避让、曲解、抵抗、放任等方式,消解宪法、法律、政策等制度的效力。在地方国企改制方案制订、审批、国有产权界定、财务审计、资产评估、国有产权转让等一系列改制过程中,地方政府部分官员与国企高管层、以及中介服务机构等主体联合采取的“遮蔽机制”,使地方国企普通职工等民众对本国企改制和产权出售过程处于全然无知状态。地方国企普通职工等民众,既无法通过本企业职代会、工会党委等组织来了解相关改制信息、参与改制过程,无缘分享改制国企产权再分配,也不能通过地方的党组织、人大、司法、政协等组织来及时获得事后保护或充分的经济补偿。地方国企民众集体的渐进失语,作为一个动态过程,它既构成地方国企改制过程中利益失衡的原因,也成为我国地方国企深化改制出售的必然结果。地方政府部分官员、国企高管层、以及国企普通职工等民众,各自在本企业改制出售中所采取的关系策略,以及各自背后所拥有的权力或人力资本等资源的多寡,从根本上决定了地方国企改制中谁受益、谁受损,进而使得我国宪法、法律和党和国家政策等制度,在事实上出现许多扭曲变形。当前亟须在国企改制中实事求是地建立起保障机制:其一,职代会、工会等组织不能限于空设,否则,老百姓的利益会继续受损;其二,与改制有关的法律政策等制度不能停留在纸上,一定要能有效地指导改制实践。我们需要研究,怎样才能有效监督、引导和控制政府部分官员、国企管理层以及中介机构等主体的行为,使其合法合规,从而有效维护普通职工民众的基本利益。然而,我国目前国企只要一触及改制,却依然普遍缺乏这种保障机制。地方国企改制的相关法律政策等制度规定应充分体现宪法精神,地方国企改制中普通职工等民众利益保护不能流于空谈,工人阶级先锋队的精神不能淡忘。为了化解日益积聚的社会矛盾、避免失衡的行政权力过度放纵所可能造成的各种消极社会结果,保持长期安定团结的局面,亟须通过特殊的制度和相应的机制设计,使普通职工等民众的意见能通过正当途径得到及时反映,使普通职工等民众、国企管理层、政府这三方权益得到恰当的平衡与保护。这就需要对地方国企和地方国企的职代会、工会、人大、司法、政协、地方党政组织加以制度性重构,使得与国企改制相关的各种社会力量趋于相对平衡状态。这种制度和社会力量的重建,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党和国家政府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决心、以及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制度重建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因为,这将对其它类型企事业单位改制乃至我国整个经济体制转轨的顺利、社会转型的和谐乃至全社会共同富裕创造条件。本文篇章结构安排如下:全文共分七章,除了第一章导论、第二章文献综述之外,主体部分有五个章节,通过五个方面展示我国社会转型期地方国企MBO行动中的民众集体失语。在这一过程中,国企内部出现明显的结构分层,职工和社会民众的社会角色发生根本逆转,而这将是国企MBO改革中民众集体失语的社会学本质所在。第三章以华东地区K市四家国企产权制度变迁为背景,回顾国企产权制度变迁的动因和依据。具体分为两个方面:第一,国企产权转让的动因和理论支持;第二,国企产权转让的法律政策等制度依据。其中,国企产权转让动因和理论支持涉及三方面内容:国企产权转让前期的行动、国企产权转让全面改革的启动、国企产权转让全面改革的理论支持;地方国企产权转让中的法律政策等制度依据,从促进中国生产力发展、保证改制过程规范、透明和程序公正、维护国家、职工等各方合法权益等制度性规定展开。第四、五章借助法国组织社会学派的有组织行动理论框架,实证分析K市四家地方国企改制的方案制订、审批、国资产权界定、以及审计评估与国资产权转让环节的基本过程与民众集体失语结果:这四家国企分别是I罐头食品厂、H焦化集团、东城区Y公司和L路面机械有限公司。第六章再现K市四家国企MBO之后,在国企外部寻求权利救济方面,普通职工等民众的集体失语,以及其中、宏观经济社会后果。具体内容涉及高管买断I罐头食品厂后民众集体抗争无效、H焦化集团管理层和主管部门联合买断后民众抗争失语、Y公司、L公司被买断后民众集体的麻木不语。地方国企MBO中民众集体失语后果是严重的:民众集体经济利益普遍被篡夺、官员权力和国企高管人力资本结盟愈发无从制衡、民众政治地位日益底层化、收入分配畸形、内需乏力与经济危机逼近。第七章描述K市国企产权制度失灵状态与相关行动者关系策略,这主要是对K市国企产权改制不同阶段出现民众集体失语现象的原因分析和对策建议。国企产权改制中出现民众集体失语的直接原因,在于国企产权相关制度失灵,无法对国企普通职工等民众加以有效保护;而深层原因则是相关行动者、特别是既得利益群体的关系策略主导了国企改制过程。国有产权正式制度的失灵,包括正式制度的搁置不用、变通或修正执行。国企内部各主体之间的关系策略涉及两个层面:一是国企内部各主体间的关系策略,包括高管层对中层正职干部笼络买通或弃之不顾,高管层对其他技术骨干的交易、利用,管理层对普通职工的蒙骗、专制,以及职代会、工会组织对普通职工的形同虚设;二是国企高管与“中继者”之间的关系策略,包括国企高管与政府部门中继者之间送礼处感情与提供庇护、国企高管与中介组织中继者之间的“礼”遇、尊重与互给面子。非正式产权制度的创设与盛行背后,是国企高管层、政府部分官员主导和控制着整个局面,于是,在国资产权改制、转让中新规则渐次生成,非规范MBO的实践规则逐步合法化。最后,本文提出尚需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如何有效控制非正式国有产权制度创设中的违规、违法和犯罪行为?关键是在国企改制再分配中如何保持各行动主体的权益相对平衡——特别是要在职代会、工会等相关制度实践中,切实落实对普通职工等民众的保护措施。
黄芝英[5](2010)在《民营展览企业市场竞争利基战略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展览业在我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随着入世及国内市场化进程的日益加快,作为市场主体的展馆、展览公司体制已呈多元化,在此形势下民营展览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并得到发展壮大,逐步成为展览经济当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除贸易促进机构和各类协会等举办机构外,我国已拥有国营、股份制、民营和中外合资等不同性质的大批专业展览公司,基本形成国营、中外合资、民营三大市场主体。在众多主体之中,民企办展日益成为展览经济中的主力军。目前,大多数城市民营展览企业在数量上占到85%以上,且在繁荣中国展览业、拓展展览项目、协助政府办展和培养展览人才等许多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与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相比,民营展览企业自身有规模小,实力差,各种资源有限,缺乏长期战略规划、创新能力和品牌知名度等劣势,加上在我国特殊国情下形成的特殊会展体制,使得大多数民营展览企业无法与国有展览企业和外资展览企业进行正面的竞争。事实上,目前我国民营展览企业的发展也处于很大的困境中,大部分民营展览企业的经营举步维艰。国内外很多学者已经有研究证明利基战略是中小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然选择,国内也有一些学者开始尝试把利基战略与某个特定行业或者特定行业的某类企业相结合进行研究,如出版行业、医疗行业、酒店业和航空业等。本文以为利基战略同样可以应用于我国展览业中的民营展览企业,为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继而发展壮大。本文的创新点是首次在理论上在分析利基战略的特征和展览行业的特点基础上,把利基战略与民营展览企业的发展相结合,为民营展览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借鉴。本文第二章概述了利基战略理论及其他相关理论,归纳出了国内外对利基战略理论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三章详细概括了国内及国外展览业的起源和发展,并介绍了我国民营展览企业的发展进程;第四章首先对民营展览企业实施利基战略的必然性进行了分析,然后从展览专业化趋势、展览市场垄断程度及展览消费者需求满足情况等角度对民营展览企业在我国实施的可行性进行了深入分析;本文在第五章对一个典型案例——广州光亚展览贸易有限公司进行了深入分析,这个案例是民营展览企业运用利基战略取得成功的典型代表;在本文的最后一章,本文根据利基战略的三个实施步骤:利基市场的进入、利基市场的占领和利基市场的扩张,结合我国展览业的特点和前一章的案例研究,分析了民营展览企业如何具体运用实施利基战略。最终得出结论:利基战略是民营展览企业的必然选择,且如果能够得到正确有效地实施,它能够使民营展览企业生存下来并发展成为行业领头羊。
李静[6](2010)在《新时期体制演变中的电影进口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的重点是对1978—2008年间中国电影进口作研究。此30年对应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外国电影从文革后期以买断方式恢复进口到中国,到1994年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批复中国电影总公司以分账形式进口外国电影----即十部分账“大片”强势进入中国,直至21世纪中国加入WTO,依据国际性商业原则,进口至中国的外国分账影片数量强制性翻倍。30年间,中国共以商业形式进口了1279部国外影片作为影院放映,不同阶段进口影片的数量、质量、题材、国别、级别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直接来源于30年间中国社会体制的变化,反映到电影行业还包括各种管理政策、运作机制、进口权限等微观操作层面的改革。大批量的外国电影以不同方式进口至中国,对中国电影业及中国社会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梳理了30年间进口电影名单与电影内容的基础上,论文的正文部分从以下四个章节进行展开:第一章对30年间中国电影进口作历史过程的描述。即此30年中国以什么方式进口电影,进口了哪些外国电影,这些进口电影呈现出什么面目。把新时期30年中国进口的1279部电影分成三个阶段进行简短梳理:主要包括1978—1993:买断进口电影的国别转向,1994—2000:分账进口电影登陆中国,2001-2008:分账进口电影数量激增。第二章来探讨进口电影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本文从30年间中国社会体制演变的大背景中考查进口电影变化的原因。文革结束后,拔乱反正的政治语境决定了中国的改革开放是政治先行,中国电影的创作观念延续着“打击敌人、教育人民”的宣教定位。在政治语境下,来自于第二世界的日本电影与法国电影在中国民众与知识分子阶层中引起了巨大反响。而美国作为世界电影强国,其进口电影在中国的影响并不甚明显。同时,进口电影作为政治外交的晴雨表,在中国与苏联、日本等国的文化外交中也发挥了特殊的政治作用。90年代市场经济的深入引发中国消费社会的形成。分账进口的外国电影,尤其是好莱坞电影,以巨大的资本优势,进入中国社会进而鲸吞中国电影市场。中国力图以最大的经济利益与最小的意识形态风险作为分账电影的引进原则,但实践表明,鱼与熊掌似乎不可兼得,在以商业利益为先导的好莱坞电影冲击下,中国本土电影业几近陷入崩溃境地。为了强化意识形态宣传,中国政府一度采用“政府输血制”支持国产电影业维持运行,但收效甚微。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发生重大变化。加入WTO使中国分账进口电影的数量强制性翻倍,进口至中国的外国电影也呈现出越来越多的中国特色与中国元素。中国电影在政府的强力保护下,分账电影进口量的增加并未使中国本土电影市场全军覆没。在文化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中国政府整合民间、海外、港台经济与文化资源,以文化产业思路发展“大电影”观念,发起了对好莱坞的防守反击,并在本土市场上并取得了阶段性胜利。第三章,从电影管理体制的微观层面进行探讨:中国电影进口方式及进口影片的变化怎样刺激着中国电影行业管理体制,使之在困顿中发生变革。而反过来,由于中国电影业的管理政策、运作机制、进口权限等方面的变化给中国电影进口带来了改变,进而改变了进口影片的面目,对本土受众的接受心理及时代文化风尚产生了显而易见的影响。本章沿着30年中国电影体制改革的脉络,分析在三个不同阶段进口电影在中国的面目、地位、作用、以及中国政府对电影进口的种种限制、措施,可以看出,中国电影行政管理部门正是通过借用电影进口给中国电影市场所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使电影体制改革逐步走上正轨。第四章,从电影观念形态入手,探讨进口电影对中国电影格局的深入影响:正是这种不可见的影响令30年间中国电影业产生了巨大变化。本章共分为两节:第一节,论述进口电影对中国电影格局的影响,进口电影一步步打破了中国电影人原有的电影创作本体观念,并随之形成了以观众为中心的放映档期,引发了受众自我意识的觉醒,并挑战传统官方立场的电影审查制度,这一系列连锁反应及余震效应使新时期中国电影格局在冲突断裂中浴火重生。第二节,探讨在全球化的文化语境中,中国电影怎样重新融入世界,在融入世界的过程中走了哪些弯路,积累了哪些经验和教训,受到了哪些阻碍。作为提高国家软实力、树立国际形象的重要手段,中国电影在中国政府强力支持下,如何在好莱坞电影霸权统治的全球化文化语境中争取民族文化主权,同时为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又做出了哪些努力。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以寓言方式指出中国现有电影观念的局限性,同时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影业走产业与事业两翼并行发展的道路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本文的研究对象定位于电影进口而非进口电影(或进口影片),决定了这不是以文本分析的理论提升为基础的美学研究,只是将某些具有代表性的进口影片文本将作为个案引入研究视野。本文从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角度,以新时期30年进口电影为研究主体,将社会宏观背景与电影体制的微观视野相结合作为研究背景,集中于电影与社会建立的各种传播关系。本文力图将传播学的微观视野与宏观构架相结合---将美国经典传播学派的实证主义调查方法、受众分析理论与北美批判学派的传播政治经济学理论相结合。传播“政治经济学不是不关注文本,它认为文本应当得到较多关注,但必须把它放在彻底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中来考察。”①与美国经典传播学相比,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框架下发展起来的批判传播研究不但一直注重权力问题,而且将它置于广阔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历程中来审视。在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中,研究对象是以传播媒介为核心的人类传播行为及其活动,以生产、分配、流通、交换及其宏观决策活动的政治经济学的思路来观察特定社会和历史条件下的权力结构和传播资源分配模式。这一传统一开始就将传播研究理所当然地视为一种跨学科的综合性学术行为,呼吁传播理论与社会理论的结合。在写作过程中,将30年进口影片的定量分析应用于电影制度史学研究,同时结合社会性别分析、萨伊德的东方学、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等文化研究理论与产业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力图为30年中国社会体制变迁与进口电影传播的关系问题提供一种合法性阐释。“传播政治经济学的长处在于它向来强调结构形式的重要性,它一直致力于描述并分析影响传播商品的生产、分配与交换的结构形式,并主要考察国家如何规范这些结构。虽然政治经济学并未忽视商品本身和商品化的过程,但它仍然倾向于强调企业与国家的制度和结构。”目前国内还没有专着对新时期进口电影作专门性研究,同时囿于我国文化安全限制,亦没有国外学者对此项内容展开研究。本人在搜集了众多第一手的电影进口资料的基础上,以中国社会体制演变及电影行业体制改革的角度对电影进口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及综合性。
袁荃[7](2010)在《基于供应链金融的中小企业融资决策研究》文中认为国际理论界普遍认为,中小企业将是21世纪经济发展的主角。中小企业在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缓解就业压力、促进市场繁荣和社会稳定等方面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由于中小企业规模较小、劳动生产率总体水平不高、信息透明度较低等一系列原因,造成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处于劣势,这种劣势尤为集中的反映在融资困难问题上。融资难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不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中小企业就很难得到长足健康的发展。顺应产业竞争由企业之间的竞争转换为供应链之间竞争的态势,供应链金融应运而生。它是专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做的一种新型融资模式。它将资金流有效地整合到供应链管理中来,既为供应链各个环节的弱势企业提供新型贷款融资服务,同时又通过金融资本与实业经济协作,构筑银行、企业和商品供应链互利共存、持续发展、良性互动的产业生态。如何在供应链背景下,通过金融服务的创新,增强中小型企业融资能力,降低其融资成本,已经成为供应链稳定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从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和金融机构提供服务的局限角度出发来研究供应链金融,主要研究供应链融资的运作机理、运作模式、参与主体及运作决策。本文先从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现状入手,基于相关文献的总结,归纳了供应链金融的理论基石,包括供应链管理理论、物流金融理论以及供应链金融理论,研究了供应链金融的内涵,并从信息不对称、信贷配给与信誉链、委托代理角度对其进行经济学分析。(第一章、第二章)文中运用管理学、经济学、博弈论以及决策优化方法对中小企业的供应链融资展开研究,主要分为如下两大部分:第一部分,通过研究供应链与生物领域的共生理论相结合研究供应链共生系统、供应链共生能量,实现价值链到信誉链的升华,从而得出中小企业和大企业的供应链融资机制的本质在于信誉链的建立,并从中小企业边际信誉度的提高以及交易成本、边际信息成本的降低等方面,同时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分析了信誉链的作用效果。继而深入研究了信息不对称下的中小企业融资与信息披露的情况,从而提出进行供应链融资的前提条件是必须进行财务信息披露制度的创新,建立大企业监督式财务信息管理体制来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降低金融机构对在中小企业的信贷配给。(第三章、第四章)第二部分,在分析了供应链融资的前提之后,对企业资本成本理论进行重新定义和认识,在此基础上,以加速物流企业的资金周转和减少资本成本为目标,设计了一套供应链融资的结构性框架,由杠杆、质押物对象以及行为主体三要素来构成。(第五章)针对供应链融资的结构性框架中的杠杆、质押物对象以及行为主体,文章第六、七、八章分别进行了具体分析。首先,分析结构性框架中的杠杆要素对供应链融资决策的优化作用,从供应链资本成本的角度建立决策模型来研究供应链融资活动中的资金流,从供应链资本成本的角度建立了一个决策模型解释供应链融资活动中的资金流,同时通过供应链内部的行为人转变为中间人角色,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资本市场(如银行)和各资本寻求方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从而通过决策模型优化得出结论:在链上大企业的监督与协助下,中小企业选择通过给供应链方式进行融资决策,利用供应链信息传递降低项目风险,实现了融资杠杆对降低供应链运作成本和风险的重要作用。(第六章)其次,针对结构性框架中的质押物对象对供应链融资模式展开定性研究。通过对中小企业现金缺口分析,将供应链融资模式分类为保兑仓融资、融通仓融资和应收账款融资,从运作主体需求、运行机理和参与主体的收益角度具体研究,并对比差异和归纳共性。(第七章)最后,对于结构性框架中的行为主体,选取保兑仓融资模式进行各行为主体的收益研究,结合供应链金融风险因素,建立一个由银行、供应商与经销商(中小企业)三者构成的简单供应链的单周期模型。集中决策时,比较金融供应链与传统有资金约束供应链,得出如下结论:由于金融机构的参与金融供应链整体收益仅与订货量Q有关,供应链最优订购批量与无资金约束的报童模型最优订购批量相等;大于传统供应链有资金约束时的最优订购批量。分散决策时,构建了金融机构关于融资服务利率r的决策模型,并建立了Stackelberg博弈下销售商先行的订货量Q和批发价格w模型,得出如下结论:资本市场竞争条件下,金融机构的融资利率的决策与市场平均收益率、融资规模、企业信用和产品市场价值波动有关。融资企业的订货量Q关于银行利率r,批发价格w单调下降。(第八章)
王毅达[8](2006)在《网络零售商定价能力的影响因素与渠道使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网络营销的发展对传统的商业形态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日益改变人类生活习惯的同时也开启了无限商机。一个成功的市场营销策略必须包含产品、促销、渠道和定价四个营销的重要元素。价格除了是市场竞争主要的工具之一,也是企业收入和利润的重要来源。当前,对于大多数在互联网从事网络零售的企业而言,如何提高自身的定价能力创造公司最大绩效应该是众所一致努力的目标。在营销学上,营销渠道也是成功执行营销组合策略的要件。互联网的兴起使得电子商店成为企业新兴的营销渠道,网络零售市场开放的成败,往往取决于渠道能否有效的使用而定。网络零售商想在渠道占有一席之地,则必须考虑网络消费者的渠道使用特征,才能够保证营销渠道适时地发挥作用,从而建立友善的网络购物环境。因此,对于网络零售商来说,如何有效地提升自身的定价能力,更好地进行在线、离线渠道的使用,对大量涌现的网络零售商来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研究正是围绕网络营销当中定价和渠道这两个极其重要而有密切联系的核心问题展开的。有关网络零售商定价和渠道方面的管理研究仍以美国等电子商务发达的国家为主,其概念和理论是否适应我国的国情还待验证。国内关于定价能力方面的研究多局限于传统的经济领域,对网络环境下的定价能力的科学实证研究还不多见。因此,借鉴国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在中国背景下进行网络零售企业的定价能力和渠道使用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对网络零售商制定正确的营销策略并保持竞争优势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借鉴国内外网络零售商定价能力和渠道使用研究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对网络零售商定价能力和渠道使用的潜在影响因素做了全面的理论假设,分别提出了网络零售商定价能力影响因素的模型及网络消费者渠道属性与使用模型。通过随机抽样与选择抽样方法对网络零售企业和消费者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利用SPSS统计软件和结构方程模型对调查取得的样本特征进行分析,检验了度量模型的信度和效度;并通过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回归分析方法对研究模型的假设进行检验。通过实证分析,本研究的主要贡献或创新在于:1.对于网络零售商定价能力的影响因素,本研究分成四个大类,分别是“网络零售商特性(E-tailers’ Characteristics)”因素、“市场特性(MarketCharacteristics)”因素、“网络消费者特性(E-Consumers’ Characteristics)”因素和“环境特性(EnvironmentCharacteristics)”因素。在“网络零售商特性(E-tailers’ Characteristics)”因素中,本研究结果表明,参考团体、信誉与履约的可靠性、物流服务、交易成本对网络零售商的定价能力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但与多数前人研究和直观判断不一致的是,购物的便利性、网络零售商的定价策略对网络零售商的定价能力的影响并不显着,这表明单纯地强调购物的方便和速度并不能增强网络零售商的定价能力,同时,网络零售企业的定价策略对网络零售商定价能力的作用也不明显。因此,对于网络零售商来讲,必须注重参考团体(比如建立网上虚拟社区,网上消费者俱乐部等)的影响,通过增强信誉和履约的可靠性,加大物流交付能力并不断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自身的定价能力。“市场特性(Market Characteristics)”因素中,消费者参与对网络零售商的定价能力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而市场的竞争性对网络零售商的定价能力的影响不显着。这说明,在网络零售商定价能力影响因素中,市场竞争程度并不是充分条件,更重要的是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参与并不断提高零售网站的浏览频率和产品的普及率。“网络消费者特性(E-Consumers’ Characteristics)”因素中,隐私、安全和时尚对网络零售商的定价能力有较强的解释能力,并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此结果表明,中国的网络消费者非常重视数字环境中的隐私和支付的安全性,网络零售商们可以通过增强在线的隐私和安全保护等方式来吸引网络消费者。在设计在线购物环境时,隐私与安全应当成为网络零售商的首要考虑的问题之一,必须让用户感受到他们的隐私是被保护的,在该网站交易是安全的。另外,由于网络消费者普遍具有年轻、追求时尚等特点,因此,对于这些时尚的在线消费者来说更容易形成较高的品牌忠诚度。在提高自身定价能力的过程中,网络零售商们应该致力于目录、杂志以及互联网广告来吸引这一部分群体。一旦他们承认并且接受了某一网络零售商,就会比其他的消费者有更高的价格容忍能力,而对于网络零售商家而言,则可以针对这些时尚的在线消费者制定出相应的高品质、高价格策略。“环境特征(Environment Characteristics)”因素中,包括外部环境影响因素和内部环境影响因素。本研究分析结果显示,外部环境影响因素对网络零售商的定价能力没有解释能力,而内部环境因素对网络零售商的定价能力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这一结果说明,网络零售商对企业内部建立有利于开展网络营销的企业文化重视程度越高,企业员工的信息技术能力提高的越快,内部资金状况及网络营销基础设施建设的越好,则网络零售商的定价能力就会越强。2.构建了消费者在线/离线渠道属性感知的模型。本研究将消费者购买决策行为理论应用到研究消费者在线/离线渠道使用当中,调查了消费者对在线/离线渠道属性的感知是如何影响渠道使用的。在线/离线属性包括了购物的便利性、信息、服务、交付、价格感知、安全和支付七个因素。与过去的研究相比,对于服务、安全和支付,本研究增加了几个纬度来进行测量。实证结果显示,信息、服务、价格感知和支付灵活性对消费者从离线购买转移到在线购买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这四个因子中,包含了网站产品信息的丰富程度、产品及相关信息的搜寻难易、产品推荐、产品出现问题后的善后服务、沟通难易、投诉处理、价格高低与合理性、价格促销、网上价格折扣和积分奖励、支付的安全性、灵活性和手续的方便性等能够吸引并且促使消费者从离线购买转移到在线购买的变量。进一步分析发现,消费者普遍认为在线渠道在便利性、货物交付、网络购物安全方面没有优势,并对这三个因子所包含的变量,即签订订单的便利性、定购方便性、交易速度、获取和执行订单的信心、产品误送的频率、收货时间的长短、交易过程的安全、个人资料的保护、产品及相关信息的出错率等信心不足,说明这些因素不足以吸引消费者从离线购买转移到在线购买。3.对消费者在线消费状况进行了分群研究,本研究把调查对象按照对在线/离线购买渠道使用比例的不同,分成了四个分割,分别是:(1)购物时主要使用离线渠道,而在线渠道使用很少的消费者;(2)购物时使用离线渠道较多,而在线渠道使用占较少比例的消费者;(3)购物时主要使用在线渠道多,而离线渠道较少的消费者;(4)主要使用在线渠道购物,离线渠道使用很少的消费者。本研究对处于这四个分割的消费者对渠道属性的便利性、信息、服务、交付、价格感知、安全和支付的感知进行了比较,发现在分割4中,信息、服务、价格感知、安全和支付灵活性比割2、分割3和分割1中的都要高。分割4中的信息、服务、价格感知的均值比分割1中的更高,其显着性为0.05。另外,分割4中价格感知的均值比分割3中更高,其显着性为0.05。而且分割4中安全性的均值比分割3中的更高,其显着性为0.05。因此得出以下结论:(1)对于把使用在线渠道作为主要购买媒介的消费者而言,其主要动因之一就是在线价格感知。(2)此外,把在线作为主要购买媒介的消费者在信息、服务、安全性和支付灵活性方面比主要采用离线购买的消费者有更正面的感知。与其它六个属性相比,分割4中的交付的均值比分割2和分割1中的低。分割3中的运送均值比分割2和分割1中的低。说明交付和货物运送是在线渠道的弱项,为了使更多的消费者使用在线渠道,经理人们必须帮助他们克服运送方面的负面感知。(3)最有趣的现象是价格感知,在分割1中均值较低,而在其它3个分割中都较高。也就是说,偏好于离线渠道的消费者无法感知网络购物促销和价格折扣为其带来的在线利益。这对于网络零售商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了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进行网络购物,网络零售商应该加大自己在信息、服务、支付方面的优势,不断增强消费者的价格感知,同时要克服在交付、安全方面的劣势。4.本研究测量了每个分割内消费者目前的实际网络消费在总消费中所占的比例,按照这个比例把消费者的网络购物分成了四个时期,分别是网络消费初始期、网络消费的成长期、网络购物扩张期和网络购物成熟期。同时对处于四个不同时期的消费者的未来的网络消费趋势进行了测量,本研究发现,处于网络消费初始期的消费者在最近的将来提高他们网络渠道购物使用的比例的程度很小;而处在网络消费成长期的消费者在最近的将来会大大提高他们的在线使用的份额;处在网络消费扩张期的消费者网络购物的比例在总的消费支出中所占的比率很大;当消费者发展到网络消费的成熟期,消费者将主要通过网络零售渠道购物。因此,网络零售商的策略应该是通过信息和交互尽量吸引处于网络消费初始期的消费者,对处于网络消费成长期的消费者加大投资,提高服务的质量,加快交付并加强交易安全,对处于网络消费扩张期的消费者提高他们的安全和价格方面的感知,同时提高处于网络扩张期和成熟期的顾客的忠诚度,不断提高网络零售市场份额的质量和数量。
谢奉军[9](2006)在《江西工业园区企业网络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逐渐形成了开发工业园区的高潮,然而由于工业园区建设中忽视产业关联性,忽视企业间的分工与协作,以及缺乏由此产生的外部经济和集聚效应,我国的工业园区离形成具有国际竞争优势和产业特色的区域经济要求尚有很大距离。新兴的网络理论研究证明:传统的有严格边界的“城堡型”企业组织正逐步让位于“开放式”的企业网络组织,企业网络取代了垂直一体化的大企业而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构成了区域发展中不可抵挡的竞争优势,网络已成为区域经济的主要载体和发展模式。 针对江西工业园区面临的新的产业环境,探究园区中企业网络的特征和发展机理,并作出相应的战略调整以促进网络的发育,已经成为现阶段江西工业园区发展的迫切需要。本文共分为八章对此进行了探讨: 第一章,导论。本章主要围绕写作的背景、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讨,指出了本研究着重探讨与解决的主要问题、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文献综述。本章主要从经济学、管理学、系统科学、社会学等学科角度,对国内外工业园区与企业网络现有文献研究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综述。 第三章,企业网络的一般理论分析。本章对企业网络进行了定义与内涵描述,分析了企业网络的构成、特点、主要类型和在实践中的典型组织形式。 第四章,工业园区企业网络的发展机理。本章首先分析了工业园区企业网络的主要功能,并从新产业区理论、产业集群理论、社会网络理论等方面探讨构成园区产业优势的基础性资源;接着从微观角度剖析八个企业网络建构行为,从整体角度探讨了工业园区企业网络在资产抵押、信誉、创新三个方面的自增强机制,最后探讨了企业网络的共生模型,指出了网络达到稳定共生的条件。 第五章,工业园区企业网络结构分析。本章深入网络内部结构,提出了工业园区企业网络关系互动分析框架,分析了关系互动的十种效应;分别从新经济社会学和复杂网络视角分析了网络结构形态及其对其园区绩效的影响,并运用网络评价指标对江西省星火有机硅工业园的企业网络结构作案例分析。 第六章,江西省工业园区发展现状与园区企业网络效率研究。本章从投入产出角度,对江西工业园区经济系统的各要素进行比较分析,并运用DEA模型对江西工业园区企业网络的投入产出效率进行评价,总结其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七章,江西省工业园区企业结网因子模型实证研究。本章基于交易成本经济学的
方芳[10](2005)在《中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几年,中国商业银行的改革和发展一直引起社会各界的激烈争论和强烈关注,全面提升竞争力已成为中国商业银行目前最迫切和最重要的议题。历经改革开放二十多年,银行的实力有了巨大的提高,但与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一些大银行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综合实力相对较弱。随着入世最后保护期的日益迫近,中国金融业正经历着脱胎换骨的变革。许多历经百年磨砺的国际大银行进入中国,成为中国金融市场改革的一股推进力量,在使百姓享受优质服务的同时,也把最严峻的挑战带给了中国银行业。 2004年中国银行业取得了良好的发展,经营业绩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但也应该看到,中国银行业的整体盈利能力依然偏弱。全面开放市场之前,如果不能提高中国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中外资银行之间的差距将进一步扩大。基于当前经营环境的深刻变化,基于这些变化给银行业务、运营和管理带来的巨大压力,中国商业银行越来越感到提升盈利能力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本文在金融学、经济学、管理学、多目标评价与决策理论的基础上应用系统分析,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案例分析等等方法,对中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体系的构筑、评价和提升做了逐一研究。 首先,本文建立了一个提升中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体系的理论框架,该框架由制度安排、组织架构和内部经营管理三要素组成。在这个理论框架中,制度安排是基础要素,是保障商业银行盈利能力提升的条件,它对组织要素和内部经营管理起着激励与约束双重作用;组织架构则是商业银行的载体或媒介,又在一定程度上受制度要素的制约,是决定盈利能力的中间层次的因素,是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得以提升的依托要素,它对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整个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起着关键的转化作用;而内部的经营管理则是影响盈利能力的核心要素,它寓于组织架构之中,在其协调及有效配置之下,对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起着根本的推动作用,上述三个方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体现着中国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水平。 其次,本文对中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水平的评价做了研究。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评价是为实现盈利能力提升的目的,运用特定的指标和标准,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商业银
二、民营企业在香港为信誉而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民营企业在香港为信誉而伤(论文提纲范文)
(1)晋商兴衰的政治学分析 ——以政商关系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
一、晋商相关研究 |
二、政商关系相关理论研究 |
三、中国传统政治与政治文化相关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困难与不足 |
第一章 晋商兴衰的政治基础——依附型政商关系 |
第一节 依附型政商关系的制度溯源——君主政治对商业的全面宰制 |
一、禁榷专营制度 |
二、君主政治对商人的制度性盘剥 |
三、统治阶级特权经商 |
四、抑商制度与大一统中央集权君主政治的契合 |
五、商人的"原罪"与依附型政商关系 |
第二节 依附型政商关系的文化溯源——抑商政治文化体系 |
一、重农抑商思想理论 |
二、儒家政治文化规训下的抑商理念 |
三、均平主义政治理念 |
四、抑商政治文化对商人精神的扭曲 |
第二章 明代晋商兴起的政治契机——商业逻辑向政治逻辑的靠拢 |
第一节 明代盐政与晋商的崛起 |
一、明初官盐行销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
二、"开中制"对晋商的巨大助力 |
三、从"折色制"到"纲盐制"——晋商垄断官盐贸易 |
四、山西政商巨族——官盐贸易的权贵化 |
第二节 明代边境政治与晋商主导的边境互市 |
一、羁縻政治与茶马互市 |
二、马市的政治功能与晋商 |
三、茶市的政治功能与晋商 |
第三节 明代思想解放对晋商的推动 |
一、商业发展与社会结构嬗变 |
二、抑商思维淡化与启蒙思潮的出现 |
三、儒商文化与商人价值观的形成 |
四、社会新思潮对晋商的影响与促进 |
第三章 清代晋商兴盛的政治机理——商业逻辑与政治逻辑的融合 |
第一节 晋商的市场版图与清王朝的政治版图 |
一、清代民族政治与晋商旅蒙商贸活动 |
二、清代地缘政治与晋商对俄茶叶贸易 |
第二节 国家财政与晋商票号的相互利用 |
一、山西票号业的兴起 |
二、票号与官场运作 |
三、票号的财政功能 |
四、票号是中国古代社会政商结合的极致 |
第三节 官场与市场的相互强化 |
一、晋商密集的寻租活动 |
二、晋商的官商一体化 |
三、晋商的绅商化 |
第四章 清末晋商衰亡的政治必然——商业逻辑与政治逻辑的背离 |
第一节 晚清时局剧变下的政治与市场 |
一、不平等条约体系下的山西茶商 |
二、作为政治博弈牺牲品的旅蒙晋商 |
三、作为君主政治殉葬品的晋商票号 |
第二节 清政府的政策选择 |
一、压制晋商发展 |
二、掠夺晋商财富 |
第五章 晋商兴衰与中国君主政治时代的政商结合 |
第一节 晋商的历史定位——权贵政治商帮 |
一、晋商的历史局限性 |
二、晋商对君主政治的特殊贡献 |
三、晋商的权贵特质 |
第二节 君主政治时代商业的权贵化 |
一、皇权专制与权力经济 |
二、权力经济体制下商人的寻租 |
三、商业权贵化对商人的影响 |
第三节 官本位政治文化与商人向仕途的回归 |
一、商人入仕的政治文化动因 |
二、儒商文化的局限性与商人官本位的追求 |
余论——以晋商为鉴审视当代中国良性政商关系的构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行业协会功能维度及其对企业信誉缺失治理效应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理论分析方法 |
1.4.2 经验实证方法 |
1.5 结构安排与技术路线 |
1.5.1 结构安排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文献述评 |
2.1 行业协会研究综述 |
2.1.1 行业协会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2 行业协会功能研究综述 |
2.1.3 行业协会功能的俱乐部性质研究综述 |
2.1.4 我国行业协会的生成模式研究综述 |
2.2 企业信誉问题研究综述 |
2.2.1 企业信誉 |
2.2.2 企业信誉的缺失原因 |
2.2.3 企业信誉缺失治理研究综述 |
2.3 行业协会治理企业信誉缺失问题研究综述 |
2.3.1 国外相关研究 |
2.3.2 国内相关研究 |
2.4 相关研究的简洁评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行业协会功能维度实证分析 |
3.1 企业视角的行业协会功能维度假设 |
3.2 研究设计 |
3.2.1 量表开发与设计 |
3.2.2 量表的前测与重测分析 |
3.2.3 研究对象与调查方式 |
3.2.4 项目分析 |
3.3 我国企业视角的行业协会功能维度实证分析 |
3.3.1 描述性分析 |
3.3.2 探索性因素分析 |
3.3.3 信度效度检验 |
3.3.4 验证性因素分析 |
3.4 不同生成途径行业协会的功能差异实证检验 |
3.4.1 数据描述性分析 |
3.4.2 单因素方差分析 |
3.4.3 多群组验证性因素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企业信誉缺失的行业协会治理机理分析 |
4.1 行业协会信息功能对企业信誉缺失的治理机理 |
4.1.1 基于贝叶斯法则的行业协会信息功能治理机理 |
4.1.2 行业协会信息功能对企业信誉缺失的治理优势分析 |
4.2 行业协会协调功能对企业信誉缺失的治理机理 |
4.2.1 基于不完全信息的重复博弈治理机理 |
4.2.2 行业协会协调功能对企业信誉缺失的治理优势分析 |
4.3 行业协会管理功能对企业信誉缺失的治理机理 |
4.3.1 我国企业视角的行业协会管理功能 |
4.3.2 行业协会管理功能对企业信誉缺失治理的影响机理 |
4.4 基于行业协会功能的企业信誉缺失治理假说形成 |
4.4.1 假说提出的现实依据 |
4.4.2 假说形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行业协会对企业信誉缺失治理的实证分析 |
5.1 企业信誉缺失治理条件的测量模型 |
5.1.1 描述性分析 |
5.1.2 信效度检验 |
5.2 行业协会功能对企业信誉缺失行为治理的结构模型分析 |
5.2.1 模型设定与识别 |
5.2.2 模型拟合结果评估 |
5.3 不同生成途径行业协会对企业信誉缺失治理的影响差异分析 |
5.3.1 假说形成与拟合结果评估 |
5.3.2 模型效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行业协会对企业信誉缺失的治理建议 |
6.1 行业协会管理功能的约束建议 |
6.1.1 约束行业协会管理功能的现实性分析 |
6.1.2 削弱行业协会管理功能措施 |
6.2 加强行业协会对企业信誉缺失治理的信息整合机制 |
6.2.1 加强行业协会与相关机构的合作 |
6.2.2 建立行业协会牵头的技术辅助 |
6.3 构建俱乐部式的行业协会协调约束 |
6.3.1 降低行业协会协调成本 |
6.3.2 创建行业协会协调有利环境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研究的主要结论 |
二、本文的创新点 |
三、局限性与未来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3)南洋商业银行青岛分行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论文框架结构 |
1.4 论文创新点 |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市场营销理论概述 |
2.2 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理论概述 |
2.3 国际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策略 |
3 南洋商业银行青岛分行营销环境因素分析 |
3.1 南洋商业银行青岛分行基本情况 |
3.2 南洋商业银行青岛分行SWOT分析 |
4 南洋商业银行青岛分行营销的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青岛分行营销现状分析 |
4.2 青岛分行营销存在的问题 |
4.3 青岛分行制约营销能力的原因分析 |
5 南洋商业银行青岛分行营销策略优化 |
5.1 青岛分行的市场定位 |
5.2 产品策略 |
5.3 分销渠道策略 |
5.4 服务营销策略 |
6 南洋商业银行青岛分行优化营销策略的配套措施 |
6.1 加强营销组织管理 |
6.2 加强营销人才建设 |
6.3 构建内部营销体系 |
6.4 加强营销策略的实施控制 |
7 结论及研究展望 |
7.1 结论 |
7.2 进一步研究的领域 |
参考文献 |
(4)国企产权制度变迁中的民众集体失语 ——以K市国企管理层收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主要意义 |
第二节 分析框架与研究内容 |
一、分析框架 |
二、研究内容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基本概念界定 |
一、基本方法 |
二、具体操作方法 |
三、基本概念界定 |
第四节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文献综述 |
一、制度、产权制度变迁研究 |
二、组织行动方向的产权制度变迁研究 |
三、国企MBO 作为组织行动方向的产权制度变迁研究 |
四、集体失语研究 |
第二节 文献简评 |
第三章 国企产权制度变迁的动因和依据 |
第一节 国企产权转让的动因和理论支持 |
一、国企产权转让前期行动的动因和依据 |
二、国企产权转让改革全面启动的动因 |
三、国企产权转让改革全面启动的理论支持 |
第二节 国企产权转让的法律政策等制度依据 |
一、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制度依据 |
二、保证改制过程规范、透明和程序公正的制度依据 |
三、维护国家和职工等各方合法权益的制度依据 |
第四章 K 市国企管理层收购中的民众集体失语之一——改制方案制订、审批与国资产权界定环节 |
第一节 I 罐头食品厂改制方案制订、审批与国资产权界定的过程分析 |
一、I 厂改制方案制订、审批与国资产权界定的基本情况 |
二、I 厂改制方案制订、审批与国资产权界定中的民众集体失语 |
第二节 H 焦化集团改制方案制订、审批与国资产权界定的过程分析 |
一、H 焦化集团改制方案制订、审批与国资产权界定的基本情况 |
二、H 焦化集团改制方案制订、审批与国资产权界定中的民众集体失语 |
第三节 东城区 Y 城建开发公司改制方案制订、审批与国资产权界定的过程分析 |
一、东城区Y 公司改制方案制订、审批与国资产权界定的基本情况 |
二、东城区Y 公司改制方案制订、审批与国资产权界定中的民众集体失语 |
第四节 L 路面机械有限公司改制方案制订、审批与国资产权界定的过程分析 |
一、L 公司改制方案制订、审批与国资产权界定的基本情况 |
二、L 公司改制方案制订、审批与国资产权界定中的民众集体失语 |
第五章 K 市国企管理层收购中的民众集体失语之二——财务审计、资产评估与国资产权转让环节 |
第一节 I 厂审计、评估与国资产权转让的过程分析 |
一、I 厂财务审计和资产评估的基本情况 |
二、I 厂国资产权转让的基本情况 |
三、I 厂审计、评估与国资产权转让中的民众集体失语 |
第二节 H 焦化集团审计、评估与国资产权转让的过程分析 |
一、H 焦化集团财务审计和资产评估的基本情况 |
二、H 焦化集团国资产权转让的基本情况 |
三、H 焦化集团审计、评估与国资产权转让中的民众集体失语 |
第三节 东城区Y 公司审计、评估与国资产权转让的过程分析 |
一、Y 公司财务审计和资产评估的基本情况 |
二、Y 公司国资产权转让的基本情况 |
三、Y 公司审计、评估与国资产权转让中的民众集体失语 |
第四节 L 公司审计、评估与国资产权转让的过程分析 |
一、L 公司财务审计和资产评估的基本情况 |
二、L 公司国资产权转让的基本情况 |
三、L 公司审计、评估与国资产权转让中的民众集体失语 |
第六章 K 市国企管理层收购中的民众集体失语之三——改制出售后的救济环节 |
第一节 改制出售后民众集体的进一步失语 |
一、I 厂高管买断本厂后民众集体抗争无效 |
二、H 焦化集团管理层和主管部门联合买断后民众抗争失语 |
三、Y 公司、L 公司被买断后民众集体的麻木不语 |
第二节 改制出售后的经济社会效应 |
一、民众集体的经济利益普遍被篡夺 |
二、官员权力和国企高管人力资本结盟愈发无从制衡 |
三、民众政治地位日益底层化 |
四、收入分配畸形、内需乏力与长期经济危机逼近 |
第七章 K 市国企产权制度失灵背后的行动者关系策略 |
第一节 国有产权正式制度的失灵 |
一、正式制度的搁置不用 |
二、正式制度的变通或修正执行 |
第二节 K 市国企内部各主体间的关系策略 |
一、高管层对中层正职干部之间:笼络买通或弃之不顾 |
二、高管层对其他技术骨干之间——交易、利用 |
三、管理层对普通职工——蒙骗、专制 |
四、职代会、工会组织对普通职工——形同虚设 |
第三节 K 市国企高管与“中继者”之间的关系策略 |
一、国企高管与政府部门中继者之间——送礼处感情与提供庇护 |
二、国企高管与中介组织中继者之间——“礼”遇、尊重与互给面子 |
第四节 非正式产权制度的创设过程 |
一、K 市国企高管层的实际行动规则 |
二、K 市其他主体的实际行动规则 |
第五节 国企改制再分配中各主体的权益能否平衡 |
一、管理层收购中的职工持股何以衰落 |
二、关系网络中的行动规则何以主导改制 |
三、法律、道德制衡权力还是权力通吃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民营展览企业市场竞争利基战略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范围界定 |
1.2.1 相关概念界定 |
1.2.2 本文研究范围 |
1.3 研究意义 |
1.3.1 实践上的意义 |
1.3.2 理论上的意义 |
1.4 研究方法、内容及框架 |
第二章 利基战略理论综述 |
2.1 利基战略理论研究概述 |
2.1.1 利基战略相关概念 |
2.1.2 利基战略产生的背景 |
2.1.3 中小企业实施利基战略的优势 |
2.2 国内外利基理论研究现状 |
2.2.1 国外利基理论研究现状 |
2.2.2 国内利基理论研究现状 |
第三章 展览业及民营展览企业发展进程 |
3.1 展览业的发展进程 |
3.1.1 国外展览业的发展进程 |
3.1.2 国内展览业的发展进程 |
3.2 民营展览企业的发展进程 |
3.2.1 民营展览企业的起源和发展 |
3.2.2 民营展览企业的现实作用和贡献 |
第四章 民营展览企业运用利基战略的必然性和可行性分析 |
4.1 民营展览企业运用利基战略的必然性分析 |
4.1.1 内因:民营展览企业自身的缺陷 |
4.1.2 外因之一:现有的会展体制 |
4.1.3 外因之二:日益开放的外资准入政策 |
4.2 民营展览企业运用利基战略的可行性分析 |
4.2.1 展览业发展日趋专业化 |
4.2.2 展览业市场垄断程度逐渐降低 |
4.2.3 展览业消费者需求满足情况有待改善 |
第五章 案例研究:以广州光亚展览有限公司为例 |
5.1 公司战略研究 |
5.2 光亚展览有限公司利基战略运用 |
5.2.1 寻找并进入利基市场 |
5.2.2 扩大并扞卫利基市场 |
5.2.3 利基战略成功后的持续发展 |
第六章 民营展览企业的利基战略运用研究 |
6.1 民营展览企业寻找并进入利基市场 |
6.1.1 展览市场的细分 |
6.1.2 利基市场的类型和特点 |
6.1.3 民营展览企业利基市场的选择和确定 |
6.2 民营展览企业扩大并扞卫利基市场 |
6.2.1 通过及时树立品牌建立壁垒 |
6.2.2 通过构建有效而牢固的客户关系建立壁垒 |
6.2.3 通过展览业内协作建立壁垒 |
6.3 民营展览企业利基战略成功后的持续发展 |
6.3.1 继续深入挖掘利基市场 |
6.3.2 选择新的利基市场进入 |
6.3.3 核心能力前提下的多元化发展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含发表的学术论文) |
(6)新时期体制演变中的电影进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背景:新时期以前的中国电影进口研究 |
第一章 新时期30年电影进口态势分析 |
第一节 1978—1993:进口买断电影的国别转向 |
第二节 1994—2000:进口分账电影登陆中国 |
第三节 2001-2008:进口分账电影数量激增 |
第二章 作为社会背景的体制演变:电影进口变化成因探析 |
第一节 政治语境下的进口电影 |
一、政治语境下的美国电影进口 |
二、政治语境下的苏联电影进口 |
三、政治语境下日、法电影进口 |
第二节 消费文化语境下的进口电影 |
一、电影经济的胜利 |
二、意识形态的退守 |
第三节 文化体制改革语境下的电影进口 |
一、好莱坞进口电影中的"中国元素" |
二、香港进口电影向合拍片的转向 |
第三章 电影管理体制与电影进口之间的刺激反应 |
第一节 电影管理体制改良期的电影进口 |
一、体制内:进口电影作为应变量 |
二、体制外:进口电影作为自变量 |
三、体制的改良:被保留的电影进口垄断权 |
第二节 电影管理体制蜕变期的电影进口 |
一、侵略还是拯救:分账进口电影之于中国电影市场的政治意义 |
二、改革还是固守:分账进口电影之于国产发行行业的矛盾作用 |
三、拿来主义:分账大片为"政府输血制"提供经济基础 |
四、政府调控:分账大片在放映终端受到的政策性限制 |
第三节 电影管理体制创新期的进口电影 |
一、对内政策:进口电影发行管制的放松 |
一、对外政策:外资建立影院政策的收紧 |
第四章 进口电影对中国电影格局的深入影响 |
第一节 冲突断裂:中国电影生产、消费格局的变化 |
一、电影观念的变化 |
二、电影放映档期的形成 |
三、进口电影的分级制与中国电影的审查制 |
第二节 交流碰撞:国际权力关系中民族电影的发展与保护 |
一、历史维度:新世纪中国电影崛起的契机 |
二、横向比较:中国电影的政治意义 |
总结:中国电影业"一体两翼"的发展思路展望 |
附录:1978—2008中国进口电影名单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基于供应链金融的中小企业融资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供应链稳定运转的薄弱环节——中小型企业 |
1.1.2 金融机构的服务改革 |
1.2 文献综述 |
1.2.1 中小企业融资研究 |
1.2.2 物流金融研究 |
1.2.3 供应链金融研究 |
1.3 研究思路与结构 |
1.4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1.5 小结 |
2 中小企业融资与相关理论基础 |
2.1 中小企业融资 |
2.1.1 中小企业融资活动面临挑战 |
2.1.2 中小企业融资结构分析 |
2.1.3 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
2.1.4 中小企业融资难原因分析 |
2.1.5 金融危机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 |
2.2 供应链金融相关理论 |
2.2.1 供应链管理理论 |
2.2.2 供应链金融理论 |
2.2.3 供应链金融的经济学分析 |
2.3 供应链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的作用 |
2.3.1 供应链的存在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改善 |
2.3.2 供应链金融服务对中小企业融资的促进 |
2.4 小结 |
3 中小企业的供应链融资机制 |
3.1 引言 |
3.1.1 共生理论 |
3.1.2 基于共生理论的供应链共生系统 |
3.2 供应链融资实质:从价值链到信誉链 |
3.2.1 企业的边际信誉度问题 |
3.2.2 中小企业边际信息成本的减少 |
3.2.3 中小企业交易成本的节约 |
3.2.4 信誉链融资博弈分析 |
3.3 供应链融资的微观要求:财务信息披露制度创新 |
4 中小企业融资的财务信息披露 |
4.1 信息披露与中小企业融资 |
4.2 融资决策分析 |
4.3 公开渠道下的中小企业融资 |
4.3.1 银行信息披露要求 |
4.3.2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要求 |
4.4 非公开渠道的中小企业融资 |
4.5 基于信誉链的中小企业融资 |
4.5.1 大企业监督式财务信息管理体制的建立 |
4.5.2 大企业监督式体制对中小企业的可得性优势 |
5 供应链融资的框架设计 |
5.1 引言 |
5.1.1 融资结构 |
5.1.2 资本结构 |
5.1.3 资本成本和融资成本 |
5.2 供应链融资的结构性框架 |
5.2.1 供应链融资杠杆 |
5.2.2 供应链融资的对象 |
5.2.3 供应链融资的行为主体 |
5.2.4 三者的逻辑关系 |
6 供应链融资决策模型 |
6.1 引言 |
6.2 模型概述 |
6.2.1 模型描述 |
6.2.2 模型变量 |
6.3 不含信息成本的静态单周期模型 |
6.4 含信息成本的静态单周期模型 |
6.5 外部效应影响 |
6.6 小结 |
7 供应链融资主要模式 |
7.1 现金缺口分析 |
7.2 保兑仓融资模式 |
7.3 融通仓融资模式 |
7.4 应收账款融资模式 |
7.5 三种融资模式比较分析 |
7.6 供应链融资模式下的多方共赢 |
8 供应链融资具体模式下运作决策 |
8.1 引言 |
8.1.1 融通仓和仓单质押的运作研究 |
8.1.2 融资决策与供应链运作决策研究 |
8.2 基于供应链保兑仓的融资运作模型 |
8.2.1 模型假设和描述 |
8.2.2 保兑仓模式描述 |
8.3 考虑回购违约风险的供应链收益 |
8.4 集中式供应链运作决策 |
8.4.1 银行参与下的供应链集中决策 |
8.4.2 有资金约束的传统供应链集中决策 |
8.5 分散决策下融资和供应链运作决策 |
8.5.1 考虑违约风险的银行融资利率模型 |
8.5.2 供应商经销商定价和订货模型 |
8.6 小结 |
9 总结与展望 |
9.1 总结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网络零售商定价能力的影响因素与渠道使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互联网现状 |
1.1.2 中国互联网现状 |
1.1.3 中国网络营销现状 |
1.1.4 当前我国网络营销发展的问题与障碍 |
1.2 研究问题描述 |
1.2.1 网络零售商定价能力的影响因素 |
1.2.2 网络消费者对在线/离线两种渠道属性感知与使用 |
1.2.3 网络零售消费者的分群研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相关概念界定及说明 |
1.4.1 网络零售商(E-tailers) |
1.4.2 网络零售商的定价能力(Pricing Ability) |
1.4.3 网络营销渠道(E-Marketing Channel) |
1.5 研究的逻辑框架、研究方法与章节安排 |
1.5.1 研究的逻辑框架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本文的章节安排 |
1.6 论文的主要贡献或创新 |
1.7 本章小结 2 文献综述 |
2.1 网络营销研究评述 |
2.1.1 从传统市场营销到网络营销 |
2.1.2 网络营销的内涵与范畴 |
2.1.3 网络营销的理论基础 |
2.2 网络零售研究评述 |
2.2.1 电子商务内涵与分类 |
2.2.2 网络购物优势与劣势的比较 |
2.2.3 网络商店的内涵与分类 |
2.3 传统零售商的定价研究评述 |
2.3.1 传统定价理论与定价策略 |
2.3.2 零售商的定价策略 |
2.3.3 定价模型的研究综述 |
2.4 网络零售商的定价研究评述 |
2.4.1 网络定价策略文献综述 |
2.4.2 网络营销定价特点 |
2.4.3 网络零售商定价能力的内涵 |
2.4.4 网络市场价格离散及动因综述 |
2.5 网络零售渠道研究评述 |
2.5.1 营销渠道的内涵 |
2.5.2 营销渠道的功能 |
2.5.3 营销渠道的结构 |
2.5.4 营销渠道的类型 |
2.5.5 营销渠道的影响因素 |
2.5.6 网络营销渠道 |
2.6 网络消费者行为研究评述 |
2.6.1 消费者行为的内涵 |
2.6.2 消费者特性的研究 |
2.6.3 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 |
2.6.4 网络消费者购物行为的影响因素 |
2.6.5 消费者在线/离线的渠道使用 |
2.7 本章小结 3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
3.1 问卷设计 |
3.1.1 问卷的基本内容 |
3.1.2 问卷设计过程 |
3.1.3 问卷设计的可靠性 |
3.2 数据收集程序 |
3.2.1 样本选择 |
3.2.2 被调查对象选择 |
3.2.3 小规模发放与前测 |
3.2.4 问卷发放及回收 |
3.3 变量度量与指标选择 |
3.3.1 网络零售商绩效 |
3.3.2 网络零售商的定价能力 |
3.3.3 网络零售商的特征 |
3.3.4 网络零售市场的特征 |
3.3.5 网络消费者的特征 |
3.3.6 网络零售的环境特性 |
3.3.7 在线/离线渠道属性 |
3.4 主要分析方法 |
3.4.1 统计分析方法及应用 |
3.4.2 SPSS13.0统计分析方法简介 |
3.4.3 结构方程模型(SEM)介绍 |
3.5 本章小结 4 网络零售商定价能力影响因素的理论假设 |
4.1 网络零售商定价能力影响因素的组成结构 |
4.2 网络零售商的定价能力模型 |
4.2.1 企业绩效的衡量标准 |
4.2.2 网络零售商定价能力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 |
4.3 网络零售商定价能力的影响因素假设 |
4.3.1 网络零售商特性与定价能力 |
4.3.2 网络零售市场特性因素与定价能力 |
4.3.3 网络消费者特性与网络零售商的定价能力 |
4.3.4 网络零售市场环境与网络零售商的定价能力 |
4.4 本章小结 5 网络零售商定价能力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
5.1 数据获取与描述性统计 |
5.1.1 数据获取 |
5.1.2 样本描述 |
5.2 信度和效度分析 |
5.3 数据处理的逻辑路径 |
5.4 因子分析—影响因素的分类 |
5.4.1 网络零售商特性子量表因子分析 |
5.4.2 市场特性因素的因子分析 |
5.4.3 消费者特性因素的因子分析 |
5.4.4 环境因素因子分析 |
5.4.5 定价能力因子分析 |
5.4.6 公司绩效的因子分析 |
5.4.7 因子分析结果小结 |
5.5 回归分析与假设检验 |
5.5.1 公司绩效对定价能力的回归分析 |
5.5.2 定价能力对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
5.6 本章结论 6 在线零售渠道与离线零售渠道的使用—模型与理论假设 |
6.1 理论基础与模型 |
6.1.1 Nicosia消费者购买行为模式 |
6.1.2 Howard-Sheth的消费者购买行为模式 |
6.1.3 网络购物消费者行为模式 |
6.1.4 本研究的理论模型 |
6.2 研究的理论假设 |
6.2.1 在线和离线渠道属性 |
6.2.2 消费者在线和离线渠道使用态度 |
6.3 本章小结 7 在线零售渠道与离线零售渠道使用的实证研究 |
7.1 问卷内容与数据收集 |
7.1.1 最终问卷内容 |
7.1.2 数据收集情况 |
7.2 实证分析结果 |
7.2.1 样本特征描述 |
7.2.2 信度与效度分析 |
7.2.3 因子分析 |
7.2.4 回归分析与假设检验 |
7.2.5 均值比较与方差分析—跨分割区间的比较 |
7.2.6 消费者目前网络消费的现状与未来网络消费的预测 |
7.3 本章小结 8 网络零售商的典型案例—分析与比较 |
8.1 C2C的典型案例—淘宝网 |
8.1.1 淘宝网的建立与发展 |
8.1.2 淘宝网上的网络零售商特性 |
8.1.3 淘宝网与eBay易趣的竞争比较——对网络零售商的启示 |
8.1.4 在线/离线同时出击——淘宝城的建立 |
8.2 B2C典型案例——携程网案例分析 |
8.2.1 携程旅游网介绍 |
8.2.2 “物流供应链系统”能力是携程成功的关键 |
8.2.3 携程网提供的服务 |
8.2.4 携程网为消费者提供的价格感知 |
8.3 从B2C到两栖(B2C+C2C)——当当网案例分析 |
8.3.1 打造网上家乐福 |
8.3.2 低成本打造C2C平台 |
8.3.3 当当的物流服务 |
8.3.4 当当的内部环境—团队与基础设施建设 |
8.3.5 两栖公司与融合商城 |
8.4 在线与离线渠道的结合—义乌小商品城网络零售案例分析 |
8.5 本章小结 9 研究贡献与未来研究展望 |
9.1 本文的主要理论贡献 |
9.1.1 构建并实证了网络零售商定价能力的关键影响因素集合模型 |
9.1.2 探讨并实证了网络消费者的在线/离线渠道属性感知和使用 |
9.2 对网络零售商的实践建议 |
9.2.1 构建氛围良好、高效率的虚拟社区 |
9.2.2 增强信誉和履约的可靠性 |
9.2.3 增强物流服务能力 |
9.2.4 提高消费者参与程度 |
9.2.5 完善企业的内部影响因素 |
9.2.6 掌握网络消费者的特征 |
9.2.7 降低网络交易成本 |
9.2.8 重点吸引处于网络消费成长期的消费者 |
9.2.9 网络零售商采用在线/离线双渠道有利于增强竞争力 |
9.3 未来的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致谢 |
(9)江西工业园区企业网络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工业园区相关理论的简要回溯 |
2.2 企业网络相关理论的简要回溯 |
2.3 简单小结 |
3 企业网络的一般理论分析 |
3.1 企业网络概念的界定 |
3.2 企业网络与市场和科层组织的区别 |
3.3 企业网络的构成 |
3.4 企业网络的特性 |
3.5 企业网络的主要类型 |
3.6 企业网络的典型组织模式分析 |
4 工业园区企业网络的发展机理 |
4.1 工业园区企业网络的主要功能 |
4.2 工业园区企业网络的优势资源 |
4.3 工业园区企业网络建构活动分析 |
4.4 工业园区企业网络的自增强机制 |
4.5 工业园区企业网络的共生模型 |
5 工业园区企业网络结构分析 |
5.1 工业园区企业网络关系互动分析框架 |
5.2 工业园区企业网络结构分析——基于新经济社会学视角 |
5.3 工业园区企业网络结构的拓展研究——基于复杂网络的视角 |
5.4 星火有机硅工业园企业网络结构的案例分析 |
6 江西省工业园区发展现状与园区企业网络效率研究 |
6.1 江西省工业园区发展现状比较分析 |
6.2 江西工业园区企业网络投入产出效率评价 |
6.3 江西工业园区企业网络发展中的问题简评 |
7 江西省工业园区企业结网因子模型实证研究 |
7.1 研究方法的选择 |
7.2 研究假设与理论模型 |
7.3 问卷指标体系的设计 |
7.4 数据收集与分析 |
7.5 结构方程模型的参数估计和检验 |
7.6 假设检验 |
7.7 研究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8.2 对江西工业园区发展企业网络的建议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工业园区企业网络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学习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中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1.3 研究的目的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理论综述 |
1.2.2 国外商业银行盈利能力评价综述 |
1.2.3 国内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研究综述 |
1.2.4 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相关研究的局限性 |
1.3 研究范围、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范围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 |
第二章 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理论分析 |
2.1 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概念与内涵 |
2.1.1 盈利能力 |
2.1.2 商业银行盈利能力 |
2.1.3 动态环境下中国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 |
2.2 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与经营目标 |
2.2.1 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 |
2.2.2 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 |
2.3 中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体系的构筑 |
2.4 制度:中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体系构筑的基础 |
2.4.1 产权构成 |
2.4.2 委托——代理关系 |
2.4.3 内部治理结构 |
2.5 组织架构:中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体系构筑的依托 |
2.5.1 商业银行的组织架构的基本形式 |
2.5.2 商业银行组织架构的选择 |
2.6 内部经营管理:中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体系构筑的核心 |
2.6.1 对客户的管理 |
2.6.2 对人力资源的管理 |
2.6.3 对信息技术与业务流程的管理 |
2.6.4 对资产的管理 |
2.6.5 对盈利模式的选择 |
第三章 中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评价体系及实证应用 |
3.1 商业银行盈利能力评价体系 |
3.1.1 商业银行盈利能力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
3.1.2 商业银行盈利能力评价体系的内容 |
3.1.3 商业银行盈利能力评价方法 |
3.2 实证应用 |
3.2.1 模型结构 |
3.2.2 元素成对比较与未加权超矩阵 |
3.2.3 元素集成对比较与加权超矩阵 |
3.2.4 极限超矩阵 |
3.2.5 结果分析 |
第四章 中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提升对策之一:制度安排 |
4.1 现代商业银行制度安排特征 |
4.1.1 产权构成 |
4.1.2 委托——代理关系 |
4.1.3 内部治理结构 |
4.2 中国商业银行产权构成 |
4.2.1 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构成 |
4.2.2 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产权构成 |
4.3 中国商业银行委托——代理关系 |
4.3.1 中国商业银行委托——代理关系的主要特征 |
4.3.2 中国商业银行委托——代理关系的主要缺陷 |
4.3.3 中国商业银行委托——代理关系重构 |
4.4 中国商业银行内部治理结构 |
4.4.1 健全商业银行内部治理结构 |
4.4.2 中国商业银行内部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 |
4.4.3 完善中国商业银行内部治理结构的思考 |
第五章 中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提升对策之二:组织架构 |
5.1 商业银行组织架构设计要素及模型 |
5.1.1 商业银行组织架构设计要素 |
5.1.2 商业银行组织设计模型 |
5.2 西方商业银行组织架构 |
5.2.1 美国商业银行组织架构 |
5.2.2 欧洲商业银行组织架构 |
5.2.3 西方商业银行组织架构发展的最新趋势 |
5.3 中国商业银行组织架构 |
5.3.1 中国商业银行组织架构缺陷 |
5.3.2 商业银行组织架构改造的前提条件 |
5.3.3 商业银行组织的扁平化管理架构 |
5.3.4 商业银行组织的矩阵式管理架构 |
第六章 中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提升对策之三:内部经营管理 |
6.1 对资产的管理 |
6.1.1 对资产结构的管理 |
6.1.2 对资产质量的管理:降低不良资产 |
6.1.3 对资产经营的管理:降低筹资和经营成本 |
6.2 对人力资源的管理 |
6.2.1 中国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 |
6.2.2 中国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目标与运作体系 |
6.2.3 中国商业银行人力资源个体管理 |
6.2.4 中国商业银行人力资源群体管理 |
6.3 对信息技术与业务流程的管理 |
6.3.1 对信息技术的管理 |
6.3.2 对业务流程的管理 |
6.4 对商业银行客户管理 |
6.4.1 商业银行客户管理的内涵 |
6.4.2 商业银行客户关系管理的过程 |
6.5 对盈利模式的选择 |
6.5.1 拓展盈利空间 |
6.5.2 调整盈利结构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案例分析:花旗银行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民营企业在香港为信誉而伤(论文参考文献)
- [1]晋商兴衰的政治学分析 ——以政商关系为视角[D]. 王帅. 山东大学, 2017(08)
- [2]行业协会功能维度及其对企业信誉缺失治理效应的实证分析[D]. 赵向莉. 西南交通大学, 2013(10)
- [3]南洋商业银行青岛分行营销策略研究[D]. 贾贵亮. 西北大学, 2012(01)
- [4]国企产权制度变迁中的民众集体失语 ——以K市国企管理层收购为例[D]. 梁德明. 上海大学, 2010(01)
- [5]民营展览企业市场竞争利基战略应用研究[D]. 黄芝英. 上海师范大学, 2010(08)
- [6]新时期体制演变中的电影进口研究[D]. 李静. 山东大学, 2010(09)
- [7]基于供应链金融的中小企业融资决策研究[D]. 袁荃. 武汉大学, 2010(05)
- [8]网络零售商定价能力的影响因素与渠道使用研究[D]. 王毅达. 浙江大学, 2006(03)
- [9]江西工业园区企业网络发展研究[D]. 谢奉军. 南昌大学, 2006(11)
- [10]中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研究[D]. 方芳. 同济大学, 2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