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绒和细绵羊毛的主要质量差异及鉴别方法

辽宁绒和细绵羊毛的主要质量差异及鉴别方法

一、辽宁山羊绒与细绵羊毛主要品质差异及鉴别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高慧敏[1](2012)在《变异山羊绒排列长度和摩擦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不同地区的山羊绒由于受到品种改良、地理环境,气候变化,饲养方式的改变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山羊绒纤维在长度,摩擦性能及卷曲性能上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异,对纺纱加工的过程产生影响,因此对变异山羊绒纤维的长度,摩擦性能的研究十分重要。本课题主要对不同年龄、不同羊种和不同产区变异山羊绒纤维的长度排列、摩擦性能、卷曲性能及表面形态结构这几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索性测试分析研究。本课题研究了山羊绒的长度排列。不同羊种、不同年龄山羊绒手扯长度的分布区间为33.458.6mm,不同产区山羊绒手扯长度的分布区间为36.654.0mm,变化范围较大,不同羊种,不同年龄山羊绒手排长度的分布区间为32.062.0mm,不同产区山羊绒手排长度的分布区间为36.063.0mm,短绒率变化范围为0.012.0%,有些产区的山羊绒不含短绒纤维。总体看来,除个别羊种及产区的山羊绒纤维长度变短外,大部分变异山羊绒样品的长度比未变异山羊绒纤维的长度变长,说明山羊绒变异后长度变长。不同羊种、不同年龄绒纤维摩擦性能:在静摩擦中,母羊的逆向静摩擦系数较大,顺向静摩擦系数与公羊相当,3岁羯羊逆向静摩擦系数较大;在动摩擦中,不同年龄的母羊摩擦系数相差不大,1岁公羊的顺向和逆向动摩擦系数均大于3岁公羊,3岁羯羊的逆向动摩擦较大,顺向静摩擦基本一样。1岁母羊的动静摩擦效应较大。不同产区绒纤维摩擦性能:在静摩擦中,顺向静摩擦系数变化范围为0.2460.275,逆向静摩擦系数变化范围为0.3220.380,比顺向静摩擦系数变化范围大;在动摩擦中,顺向动摩擦系数变化范围为0.2170.225,变化幅度很小,逆向动摩擦系数变化范围为0.2700.296,变化范围不大。不同温湿度条件对绒纤维摩擦性能的影响:(条件一温度为15℃,湿度为25%,条件二温度为30℃,湿度为40%)在静摩擦中,条件二下顺向静摩擦系数变化范围为0.3240.404,可以看出,条件二下顺向静摩擦系数明显大于条件一下。条件二下逆向静摩擦系数变化范围为0.4290.558,条件二下逆向静摩擦大于条件一下,且变化范围较大;在动摩擦中,条件二下顺向动摩擦系数变化范围为0.2390.314,条件二下逆向动摩擦系数变化范围为0.3110.395,条件二下顺向和逆向动摩擦系数大于条件一下且变化范围大。山羊绒纤维中四种类型纤维摩擦性能:静摩擦中,顺向静摩擦系数从绒纤维,二细纤维,两型纤维,到粗毛纤维逐渐减小,顺向逆摩擦系数除二细纤维偏大外,走势仍成减弱趋势;在动摩擦中,顺向动摩擦系数走势与顺向静摩擦系数走势相同,逆向动摩擦系数两型纤维较大,其次是二细纤维,绒纤维,粗毛的较小。摩擦效应粗毛较小。对绒纤维卷曲性能的测试:卷曲数公羊绒纤维(4.27个/cm)最多,母羊绒纤维(3.97个/cm)最少,卷曲数影响纤维间的摩擦力和抱合力;公羊绒纤维卷曲率(10.26%)较大,羯羊绒纤维(6.66%)较小;羯羊绒纤维卷曲弹性回复率(91.92%)较大,母羊绒纤维(90.61%)较小;残留卷曲率公羊绒纤维(9.61%)较大,羯羊绒纤维(6.09%)较小,公羊绒纤维卷曲受力后恢复的能力较好。变异后卷曲数减少。未变异绒纤维卷曲率为8.98%,变异绒纤维为8.29%,变异后卷曲率减小。未变异绒纤维卷曲弹性回复率为80.73%,变异绒纤维为87.58%,变异后卷曲弹性回复率变好。未变异绒纤维残留卷曲率为7.32%,变异绒纤维为7.31%,变异前后差异不大。对山羊绒表面形态结构的测试:用原子力显微镜测试分析,得到公羊绒纤维鳞片高度较大,其次是羯羊绒纤维,母羊绒纤维鳞片的高度较小。羊种对鳞片的高度有一定影响,但影响不大。绒纤维鳞片高度较大,其次是二细纤维和两型纤维,粗毛纤维鳞片的高度较小。说明绒纤维鳞片结构较明显。

程志斌[2](2010)在《漠河地区养殖的北极狐冬季被毛性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被毛是哺乳动物最主要的特征之一,不仅在微观结构上存在物种的特异性和毛被类型的多样性,而且在哺乳动物适应性进化过程中具有保温和保护两个重要功能,其形态结构上存在的功能适应性特征因部位不同而表现出适应性分化现象,且由动物体躯干至四肢末端呈显着的梯度变化。本文以大兴安岭漠河地区图强特种经济动物养殖基地人工饲养的北极狐正冬季成体生皮10张和5份皮板为研究对象,从背中部随机选取直针毛、上层绒毛、下层绒毛各10根,再从这10张皮中随机选取7张皮,分别取背中部特殊上毛5-10根、直针毛70-110根、披针毛25-40根、绒针毛20-45根。再随机选取1张皮,取其颈部、臀部、尾部、腹部、后肢侧部、后肢上部、后肢下部、后爪部等8个部位的特殊上毛5-10根、直针毛30-105根、披针毛20-40根、绒针毛20-45根、绒毛10-25根和后爪部硬毛10根,制作鳞片压膜片和髓质花纹片进行光镜观察,应用普通钢尺、H6303i生物显微镜及配套的tImaPro图片处理、测量软件,测量毛长度、毛根细度、毛干细度、髓质细度、各类型鳞片长度,并计算髓质指数、各类型鳞片所占的比例;制作皮肤组织石蜡切片并用显微测微尺测量单个毛束内的毛数量、毛束密度、毛密度,用SigmaSan5.0图像处理软件测量复合毛囊最大横切面积,计算1mm2内复合毛囊最大横切面总面积。应用SPSS软件对上述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北极狐冬季被毛在身体的每个部位均分化为多种类型,不同类型被毛长短有致、粗细相间,形成一个稳定的被毛保温层;2、北极狐被毛长度、髓质指数、各鳞片类型比例等被毛性状因身体部位的不同在保温和保护功能上产生适应性分化,且从躯干至肢体末端呈显着的梯度变化,与动物躯体的异温性相一致;3、北极狐通过调节被毛在皮肤内的分布格局增加毛密度,进而加强保温性能。

赵永聚,王剑,周群,初晓红,董一凡,刘树纯[3](2008)在《绵羊毛与山羊绒的主要品质和超显微结构比较》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的主要品质和超显微结构,探索两类纤维的鉴别方法.方法:分析比较羊绒自然长度、伸直长度、纤维细度、皮质细胞长度及宽度等主要品质,并利用扫描电镜探索这两类纺织纤维的形态结构差异.结果:四种羊毛纤维细度都极显着大于山羊绒的纤维细度(p<0.01),羊毛平均纤维细度范围为19.4236.65μm,羊绒为15.9617.94μm.绵羊毛鳞片结构多数呈不规则的环状、斜环状、大瓦块状、龟裂状.排列分布不均匀,鳞片间距小、密度大,鳞片密度范围在16.234.9个/mm.4个品种山羊绒鳞片结构相似,多数呈环状,鳞片清晰,排列较均匀、规则,鳞片密度低,鳞片密度范围在10.315.6个/mm.结论:纤维细度和扫描电镜下的纤维表面形态、鳞片密度可以用来鉴别绵羊毛与山羊绒.

斯琴嘎[4](2006)在《羊绒损伤对产品影响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山羊绒纤维是一种珍贵的蛋白质纤维,是一种稀少的名贵的纺织原料,具有纤维细、手感柔软、滑糯、轻盈、保暖、光泽自然等优良的特性。我国是世界山羊绒的主要生产国,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以上,始终位于世界之首。 我国的山羊绒加工业已具有了一定的规模,已基本掌握山羊绒产品的加工技术。但是我国在高档羊绒针织品及羊绒面料的开发,尤其是后整理加工方面与国际上一些纺织较先进大国还存在一定差距。这种加工技术的差异,使得羊绒纤维损伤程度有所不同,导致同一产品不同颜色在手感风格等方面存在差别。 本文以纯羊绒短顺毛产品为例,研究、分析山羊绒纤维在纺织染等各加工过程中的受损情况,及纤维损伤对最终产品风格的影响。通过生产实践对比,改进染色及后整理工艺并使之达到恰当合理的水平,以降低纤维损伤及损耗,改善和提高产品的品质档次和附加值,降低能源消耗及生产成本,确保织物外观、风格手感达到高度一致性,从而增加效益,充分展现山羊绒产品的柔软、滑糯、高贵典雅的品质。 为了解决山羊绒散纤维染色过程中的损伤,我们采用低温染色及加入羊毛保护剂,和在后整理过程中采用间歇整理方法,以避免纤维遭受不间断的、持续的机械的、物理化学的作用。 通过比较纤维在损伤较大和较小情况下的产品风格差别。分析了低温染色和高温染色对山羊绒纤维损伤的显着差别,及羊绒损伤所引起的同类型织物产品风格手感的差异。研究证明了间歇整理方式在织物整理过程中对改善这种绒面、手感差异起着决定性影响。 低温染色工艺对山羊绒纤维的损伤小,鳞片结构变化小,纤维长度也得到了保护,降低了短绒率和纤维的离散性,染后山羊绒纤维短绒率降低4~6%,平均长度增加2mm以上。纺纱断头少,制成率提高2~3%,节约了原材料,降低了生产成本。此外,纤维表面鳞片层损

赵艳娇[5](2002)在《辽宁山羊绒与细绵羊毛主要品质差异及鉴别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机抽取辽宁 4个地区品系山羊绒及 2个地区的细绵羊毛样品进行分析对比。光学显微镜和显微投影仪的观察和测定表明 :山羊绒细度范围在 13 91~ 16 4 1μm之间 ,总平均细度为 (15 36± 0 5 8) μm。鳞片结构多呈环状、斜环状 ,排列较均匀、规则 ,长度大于宽度 ,边缘翘起程度低 ,鳞片密度范围为 6 3 2~ 77 6个 /mm ,平均密度是 (6 9 0± 3 6 )个 /mm。而细绵羊毛细度范围在 16 84~ 2 0 6 5 μm 之间 ,总平均细度为(18 34± 1 0 9) μm,明显粗于山羊绒。鳞片结构多呈无规则的环状、斜环状、大瓦块状、龟裂状等 ,排列不均匀 ,长度与宽度相近 ,边缘翘起程度高 ,鳞片较山羊绒鳞片厚。

二、辽宁山羊绒与细绵羊毛主要品质差异及鉴别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辽宁山羊绒与细绵羊毛主要品质差异及鉴别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变异山羊绒排列长度和摩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中国山羊绒产业的现状与前景
    1.2 国内外山羊绒的相关研究及成果
        1.2.1 国内外对山羊绒的研究情况
        1.2.2 国内外对山羊绒纤维性能的研究状况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1.3.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2 主要研究内容
2. 山羊绒纤维排列长度测试与分析
    2.1 试验样品
    2.2 试验方法、测试仪器与表达指标
    2.3 山羊绒手扯长度测试与分析
        2.3.1 不同羊种、不同年龄山羊绒纤维手扯长度测试
        2.3.2 不同产区山羊绒纤维手扯长度测试
    2.4 山羊绒手排长度测试与分析
        2.4.1 不同羊种、不同年龄山羊绒纤维手排长度测试
        2.4.2 不同产区山羊绒纤维手排长度测试
    2.5 山羊绒纤维手扯长度与手排长度实验综合分析
        2.5.1 不同羊种、不同年龄山羊绒纤维手扯、手排长度分析
        2.5.2 不同产区山羊绒纤维手扯、手排长度对比分析
    2.6 小结
3 不同羊种、不同年龄变异山羊绒摩擦性能测试研究
    3.1 试验样品
    3.2 试验仪器、试验方法测试条件及指标
    3.3 不同年龄、不同羊种变异山羊绒摩擦性能测试数据
        3.3.1 不同年龄、不同羊种变异山羊绒摩擦性能测试数据(1)
        3.3.2 不同年龄、不同羊种变异山羊绒摩擦性能测试数据(2)
    3.4 不同羊种、不同年龄变异山羊绒摩擦性能对比分析
        3.4.1 不同羊种变异山羊绒摩擦性能对比分析
        3.4.2 不同年龄变异山羊绒摩擦性能对比分析
        3.4.3 不同温湿度变异山羊绒摩擦性能对比分析
    3.5 变异山羊绒不同类型纤维摩擦性能测试对比分析
    3.6 小结
4 不同产区变异山羊绒摩擦性能测试研究
    4.1 试验样品
    4.2 试验仪器、试验方法测试条件及指标
    4.3 不同产区变异山羊绒摩擦性能测试数据
        4.3.1 不同产区变异山羊绒摩擦性能测试数据(1)
        4.3.2 不同产区变异山羊绒摩擦性能测试数据(2)
    4.4 不同产区变异山羊绒摩擦性能测试对比分析
        4.4.1 不同产区变异山羊绒摩擦性能对比分析
        4.4.2 不同温湿度变异山羊绒摩擦性能对比分析
    4.5 小结
5 变异山羊绒卷曲性能测试
    5.1 试验样品
    5.2 试验仪器、试验方法及测试条件指标
    5.3 山羊绒卷曲测试结果与分析
        5.3.1 不同羊种卷曲性能测试结果与分析
        5.3.2 不同产区山羊绒卷曲性能测试结果与分析
        5.3.3 变异与未变异山羊绒卷曲性能对比分析
    5.4 小结
6 变异山羊绒原子力显微镜测试与分析
    6.1 试验样品
    6.2 试验仪器、试验方法介绍
    6.3 变异山羊绒原子力显微镜测试结果与分析
        6.3.1 不同羊种山羊绒原子力显微镜测试与分析
        6.3.2 不同类型山羊绒原子力显微镜测试与分析
    6.4 小结
7 结论
    7.1 结论
    7.2 本课题的不足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2)漠河地区养殖的北极狐冬季被毛性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综述
        1.2.1 毛发微观形态学研究进展
        1.2.2 北极狐被毛形态学研究进展
    1.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的选取
    2.2 实验方法
        2.2.1 光镜样本的制备及相关数据的测量
        2.2.2 皮肤组织石蜡切片样本的制作及相关数据的测量
    2.3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同一部位不同种类型毛各性状的比较
        3.1.1 背中部8种类型毛各性状的比较
        3.1.2 颈部8种类型毛各性状的比较
        3.1.3 尾部5种类型毛各性状的比较
        3.1.4 腹部5种类型毛各性状的比较
        3.1.5 臀部8种类型毛各性状的比较
        3.1.6 后肢侧部8种类型毛各性状的比较
        3.1.7 后肢上部5种类型毛各性状的比较
        3.1.8 后肢下部5种类型毛各性状的比较
        3.1.9 后爪部5种类型毛各性状的比较
        3.1.10 小结
    3.2 9个部位四种类型被毛各性状的比较
        3.2.1 7个部位特殊上毛及后爪部硬毛各性状的比较
        3.2.2 9个部位直针毛各性状的比较
        3.2.3 9个部位披针毛各性状的比较
        3.2.4 9个部位绒针毛各性状的比较
        3.2.5 9个部位绒毛各性状的比较
        3.2.6 9个部位间直针毛、披针毛、绒针毛和绒毛在毛长度、毛根细度、毛干细度上的相关性
        3.2.7 小结
    3.3 背中部被毛各性状间的关系
        3.3.1 背中部毛密度、单个毛束内的毛数量、毛束密度、复合毛囊最大横切面积、1mm~2内复合毛囊总面积的平均值、最小值和最大值
        3.3.2 被毛有关性状之间的相关性
        3.3.3 毛密度、复合毛囊最大横切面积、毛束密度三个因子间的回归分析
        3.3.4 海獭、麝鼠等17种动物背部毛密度与绒毛毛干细度的回归分析
    3.4 特殊上毛和直针毛鳞片类型具有多样性
4 讨论
    4.1 北极狐被毛在保温和保护上的适应性分化
        4.1.1 整体上身体每个部位均分化为多种类型被毛
        4.1.2 被毛在身体不同部位间产生适应性的分化
        4.1.3 北极狐通过调节被毛在皮肤内的分布格局增加毛密度
        4.1.4 北极狐与其他动物被毛在保温策略上的比较
        4.1.5 小结
    4.2 动物分类鉴定时取样的重要性
    4.3 本研究的创新性和存在的不足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绵羊毛与山羊绒的主要品质和超显微结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 料
1.2 方 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羊毛与羊绒主要品质比较
2.2 羊毛和羊绒超显微结构比较
3 讨 论

(4)羊绒损伤对产品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第一章 山羊绒及其制品生产现状和发展趋势
    1.1 绒山羊的分布及纤维生产加工状况
        1.1.1 绒山羊的分布及其纤维的特点:
        1.1.2 山羊绒纤维的加工:
    1.2 山羊绒制品生产现状和发展趋势
        1.2.1 无毛绒
        1.2.2 山羊绒针织产品
        1.2.3 山羊绒粗纺机织产品
        1.2.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理论分析
    2.1 山羊绒纤维的结构特点
        2.1.1 山羊绒与细支绵羊毛纤维结构的共同点
        2.1.2 山羊绒、细支绵羊毛纤维结构不同点
    2.2 山羊绒纤维的主要性能
        2.2.1 山羊绒纤维的物理性能
        2.2.3 山羊绒纤维的化学性能
        2.2.4 山羊绒的热性能
        2.2.5 山羊绒的染色性能
第三章 试验部分
    3.1 主要原料
    3.2 助剂与化学试剂
    3.3 试验所用仪器及设备
        3.3.1 试验仪器
        3.3.2 试验设备
    3.4 主要工艺
第四章 山羊绒纤维受损分析
    4.1 染整过程中酸碱对山羊绒纤维的影响
    4.2 湿热因素对羊绒纤维内部结构的影响
    4.3 物理机械因素对山羊绒纤维表面损伤的探讨
第五章 织物染整加工中降低纤维损伤的对策
    5.1 染色过程中山羊绒纤维的损伤及降低对策
        5.1.1 山羊绒的低温染色
        5.1.2 低温染色的特点
        5.1.3 高温染色与低温染色的比较
        5.1.4 染色质量对比:
    5.2 整理过程中山羊绒纤维的损伤及对策
        5.2.1 洗呢与缩呢
        5.2.3 起毛与剪毛
        5.2.4 湿热定型
    5.3 间歇整理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辽宁山羊绒与细绵羊毛主要品质差异及鉴别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设备
        1.1.2 样品
    1.2 方法
        1.2.1 样品的前处理
        1.2.2 样品的制备与观察
2 结果与分析
    2.1 纤维细度与细度分布
    2.2 鳞片形态结构特征与密度
3 结论与讨论
    3.1 饲养条件与羊绒品质间的关系
    3.2 羊绒细度与鳞片结构间的关系
    3.3 山羊绒和绵羊毛显微结构的差异
    3.4 掺伪山羊绒的检验技术

四、辽宁山羊绒与细绵羊毛主要品质差异及鉴别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变异山羊绒排列长度和摩擦特性研究[D]. 高慧敏. 西安工程大学, 2012(01)
  • [2]漠河地区养殖的北极狐冬季被毛性状研究[D]. 程志斌. 东北林业大学, 2010(04)
  • [3]绵羊毛与山羊绒的主要品质和超显微结构比较[J]. 赵永聚,王剑,周群,初晓红,董一凡,刘树纯.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3)
  • [4]羊绒损伤对产品影响的研究[D]. 斯琴嘎. 天津工业大学, 2006(08)
  • [5]辽宁山羊绒与细绵羊毛主要品质差异及鉴别方法[J]. 赵艳娇.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04)

标签:;  ;  ;  ;  ;  

辽宁绒和细绵羊毛的主要质量差异及鉴别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