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挖掘地基潜力的岩土工程勘察实例(论文文献综述)
张俊飞[1](2021)在《高层建筑采用砂卵石层天然地基的可行性分析》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高层建筑出现得越来越多,上部结构也变得更加多样和复杂。高层建筑相对于多层建筑物来说,上部结构的荷载较大,作用于基础上的压力也较大,一般的天然地基很难满足设计要求,所以,大多数高层建筑主要采用的是桩基础、桩筏基础等。桩基础已经成为我国高层建筑使用最多的基础形式,也逐渐地出现了一种“逢高层建筑必打桩”的现象,从目前的施工技术和安全性来看,桩基础无疑是最合适的。但是,从设计总原则要求来说,在进行基础方案的选择时尚应考虑经济合理性,应该结合当地岩土工程条件,对具体工程的地质条件和技术经济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首选一种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浅基础形式,避免盲目采用桩基,以此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更好的社会效益。本文针对九江地区浅部存在的砂卵石土,从理论上进一步探讨将其作为高层建筑天然地基的可行性,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取值、考虑裙楼作用的地基承载力深度修正和支护结构对于地基承载力的正面作用三个方面分别挖掘砂卵石土的地基承载潜力,以期为九江地区高层建筑工程项目采用非桩基提供理论技术依据和建议,克服“逢高层建筑必打桩”的局面。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1)通过收集和整理分析大量高层建筑基础设计选型的文献资料和工程资料,对高层建筑的基础选择条件进行分析,并统计九江市近些年部分高层建筑的基础形式,发现砂卵石地基承载力不足是限制高层建筑采用天然地基的最大障碍。承载力不足的根本原因是承载力取值方法不妥,大多数采用的是原规范经验值或工程地质手册中经验值作为当地的所谓经验取值,没有进行现场载荷试验确认。(2)通过对九江岩土工程条件分析,一些区域浅部存在比较厚实的砂卵石土层,工程地质条件良好。但是,通过对岩土工程勘察资料中的地基承载力建议值进行统计分析,对比其它省市,发现该砂卵石土层的地基承载力取值偏低。通过现场载荷试验成果分析,证明了这个问题的存在。由载荷试验得到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大幅度提高,可达到180%以上的增幅。(3)从地基承载理论机理角度,针对高层建筑都带有裙楼的特点,发现在某些情况下裙楼对主楼持力层的地基承载力有正面作用。因此,在进行地基承载力修正时应考虑裙楼镇压作用,并提出对于带裙房的高层建筑进行深度修正时关于基础埋置深度的取值建议。(4)基于大部分支护结构在建筑物建成之后仍存在于地下的事实,发现对于建筑物地基四周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可以在地基基础设计时可以考虑支护结构部分的作用。因此,从支护结构的作用机理入手,结合地基承载力理论,分析其对地基承载力的影响和贡献,以期能进一步增加高层建筑采用砂卵石土天然地基的可能性。(5)利用MIDAS/GTS NX有限元软件进一步分析支护结构作用对地基承载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钢筋混凝土排桩支护结构对地基承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筏形基础中心沉降在考虑支护结构作用后减少了5.72%,两条边的中心沉降分别减少了13.84%和8.94%,角部沉降减少了14.88%。(6)结合九江市近年来部分高层建筑在砂卵石土天然地基成功采用筏形基础的事实,亦充分证明砂卵石土作为高层建筑的天然地基使用是可行的,对于降低工程成本、缩短施工工期、减少周边环境影响,起到了积极的效果,也印证了理论技术成果是切实可行的。
莫学芬[2](2021)在《桂林市混合土填料重型碾压效果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城镇基建机械化、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桂林市基础建设规模逐渐扩大,使得工程建设用地越来越紧张。城镇边缘建设中,特殊的地形地貌导致大量填方工程的出现。压实是目前处理填土地基最常用的手段,压实效果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地基工程安全质量。混合土填料是一类有别于一般岩土体的复杂地质介质,在工程实际中,被归为特殊性土料看待。目前对人工成因的混合料的压实性能研究得较多,对天然混合土填料的压实研究较少。特此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应用重型压实设备对混合土填料进行现场压实试验获取数据,旨在根据现场试验数据结合室内试验数据,分析混合土填料性质及压实效果,为今后充分利用桂林市混合土提供一种可行思路。通过研究分析获得以下一些成果:(1)分析桂林市混合土成因类型及岩性特征,其成因虽复杂多样,但总的来说都是属于陆相沉积型。通过室内及现场试验可知,良好级配的混合土经碾压后,容易获得较高的干密度及更好的整体强度,且证实了天然混合土是一种良好的填筑材料,其压实特性优于一般纯粘性土。(2)提出了采用重型振动碾压加固下碾压遍数与沉降量的经验公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碾压遍数及沉降量间接控制压实质量,避免施工中产生碾压不足及过压现象,推导提出的经验公式经随机抽样检测,其误差均在10%以内。(3)采用重型振动碾压加固大虚铺厚度的混合土填料压实度可以达到设计要求,碾压后土层的压实度变化较为均匀。(4)运用浅平板载荷试验进行压实后的强度及变形检测,加固后的承载力及变形模量达设计要求。经过对比分析三种地基的承载力,可知经压实后的混合土填料的承载力虽达不到天然混合土地基的承载力值,但相对于混合土填土的承载力有明显的增加。混合土填料经碾压后压实效果明显,承载力提高显着。(5)提出在今后对于桂林市混合土填料的重型振动碾压加固下,可用碾压遍数结合最后一次碾压沉降量不大于某值来做施工质量控制指标。
尹思达[3](2020)在《长春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竖向规划区域评估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进一步深入,土地利用的局限性也逐渐显现出来,土地的开发利用逐步从地上转到地下,许多城市开始大规模的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由于国内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使用时间较晚且发展较为迅速,缺乏相关约束性的法律法规,导致部分地下空间随意开发,对其后续使用造成不良影响。长春市因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以及经济的快速兴起,人口规模持续增加,致使土地资源有所紧缺,这也直接影响到了整个市区的整体发展,因此地下空间开发的关键性渐渐凸显。由于地下空间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且前期缺乏对地下空间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和管理,随之也带来了许多的问题与弊端,给后续的地下空间开发带来了许多麻烦。因此,进行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竖向规划评估,是现代地下工程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对城市未来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和指导价值。本文第一部分介绍了城市地下空间评估的重要意义和国内外在城市地下空间评估的研究现状。第二部分介绍了长春市的自然地理概况、地层岩性、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地质现象以及长春市地下空间开发现状,并从社会经济发展,地质条件及环境气候方面,对长春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适宜性进行了论述。本文第三部分,结合长春市实际工程地质情况,在收集整理大量地勘信息的基础上,提出涵盖了地下空间资源容量评估、地下空间资源质量评估的长春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竖向规划区域评估体系。其中地下空间资源容量评估采用排他法;地下空间资源质量评估为此次课题主要研究内容,采用可拓理论构建地下空间资源质量评估模型,考虑长春市对各层地下空间建筑工程的使用情况,依据工程经验采用的施工方法,分层提取其地下空间资源质量评估影响要素及其评估指标,依据组合赋权的方式确认不同评估指标及影响因素的对应权重,主观赋权法使用的是层次分析法,客观赋权法使用的是熵值法。本文第四部分将长春市卫星广场当做研究案例,在充分收集整理该目标区域地上地下的土地使用现状、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资料的基础上,利用GIS技术,对该目标区域进行了地下空间资源容量评估、地下空间质量评估以及地下空间综合评估,得到了该目标区域的地下空间综合分析结果,并为该目标区域的地下空间竖向规划发展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论文的研究结果具有实际工程意义,可为长春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竖向规划评估提供借鉴作用。
袁欣然[4](2020)在《城市地下设施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研究》文中认为城市人口过多、土地不足和生态污染等问题随着我国城市的发展日趋严重,加剧了人地矛盾,开发地下设施、加速城市立体化建设是一种有效的解决途径。但在开发过程中涌现出各种由地质因素引发的安全问题,威胁着地下设施的安全稳定。现阶段适宜性评价多针对某一具体区域,系统性和总结性研究较少。因此应综合分析地质影响因素及评价方法,为地下设施的规划建设及相关决策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对文献及案例的对比和统计分析,论文从城市地质环境因素入手,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研究地下设施开发的适宜性评价指标和方法。按照工程地质类型、等级和人口规模综合筛选了7种工程地质亚型的22座城市的46个案例,参考可持续发展、协调发展和工程地质环境稳定性评价这3种理论,为指标和方法研究奠定了基础。通过专家咨询和总结归纳的方式整理出地形地貌、岩土体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地质灾害及地质构造活动、既有地面及地下空间和生态条件6项一级指标,并详细总结了指标的特点及具体影响。研究统计了7种地质类型城市的一、二级指标权重范围和案例中指标的选取频率,并对一级指标在适宜性评价中的重要性和优先级进行了排序。结果表明,对地下设施开发影响较大的是地质灾害及地质构造活动、岩土体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和既有地面及地下空间,影响较小的是地形地貌和生态条件,适宜性评价指标的选取和影响排序应以研究区域地质状况为准。统计了46个案例中常见评价方法的应用状况,分别对9种常规评价方法和2种特殊评价方法的原理、特点、应用步骤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各种方法的适用情况。开展适宜性评价时建议以层次分析法为基础,研究区域情况较简单时可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综合指数法和可拓评价法进行,场地情况复杂、地质数据量大时可结合神经网络法和变权评价法进行,并用3种补充方法排除地质灾害等开发限制区域。基于以上对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的研究分析,以重庆某手机生产基地作为实际案例,选取5个一级指标和14个二级指标,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调查法计算指标权重,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综合指数法分别开展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两种方法计算的适宜性等级分别为Ⅱ级(良)和Ⅰ级(优)。经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评价结果更符合场地情况,再根据计算原理及应用现状,进行适宜性评价时推荐优先使用该方法。
周长安[5](2020)在《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与实证研究 ——以重庆为例》文中提出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的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基于工程勘察作为我国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工程勘察质量关乎整个工程质量,加之具有一定“不确定性”、“过程不可逆”的工程勘察工作决定了其质量受岩土变化多、波动大、过程短、检验困难等影响,同时,在信息化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将信息化技术与工勘察质量管理相融合,如何将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充分应用到工程勘察质量管理,如何有效地推进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进而探索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构建、运行与实证分析已迫在眉睫。首先,研究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现状与问题。从企业管理、政府管理两个方面分析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的基本现状,从信息化管理的应用、机制、效能等方面剖析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主要原因,提出了构建与运行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解决思路。其次,构建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论文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等理论,提出了由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标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平台、工程勘察地质数据中心来共同构建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梳理分析了工程勘察相关企业、相关人员、项目内容以及管理环节、主体工作职责、各环节等信息化管理的重点,研究制定了工程勘察项目建设单位、勘察单位、施工图审查机构等6类相关勘察企业及10类勘察人员信息采集标准、4个阶段工程勘察项目质量信息采集标准、5个方面工程勘察质量管理信息采集标准、4个环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成果格式标准以及工程勘察地质数据成果入库标准,明确了工程勘察地质的数据格式、数据标准和采集标准;运用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探讨了工程勘察项目信息化管理平台的主要目标、基本原则、总体设计、需求分析、流程分析、功能分析等,分析了系统结构、技术方法、开发工具、数据库环境、运行环境、信息传递、系统构建等技术路线;结合工程勘察地质数据的多样性、特殊性,分析了基于多元数据和多方法集成的模型构建策略,探讨了采用C/S模式、B/S模式、Sky Line 6.5平台软件以研发工程勘察地质信息数据中心,从信息化标准、信息化管理平台、地质数据中心等方面确认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的有效性。第三,探索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运行。论文分析了在工程勘察项目如何执行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标准、如何有效运行工程勘察项目管理平台、如何发挥工程勘察地质信息数据中心的作用等问题;分析了系统运行组织结构、运行流程、运行机制等,提出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运行的保障措施;从三个层级研究了系统运行的监管主体、责任主体、运行对象,分析了系统运行的组织结构和模型框架;研判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数据主要来源于外业勘探、试验测试、资料整理、报告编制、审核审查等阶段,研究分析了“工程勘察外业见证”等运行机制,解决数据和信息采集缺乏长效保障机制;梳理了工程勘察各阶段各环节的主要工作以及工作成果,设立了“外业申报采集”、“试验报告扉页打印采集”、“见证登记采集”、“勘察报告在线审查采集”等数据采集环节,从组织结构、运行流程、运行机制等方面确认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运行的有效性。最后,分析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实证。选取重庆为例,构建了重庆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分析了重庆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运行;通过地质数据采集、工程地质选址、工程地质走廊线路等3个方面的实际工程案例,分析了重庆市工程地质信息管理实践;采集了重庆市勘察行业全部的勘察企业、勘察人员和勘察项目的基础数据,实时采集了勘察外业申报、勘察外业见证登记、勘察试验报告打印、勘察报告在线审查等四个环节的项目基础数据,采集了全市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在监项目数量、抽查项目数量、抽查比例以及违规项目、违规企业、违规人员数量与查处、通报情况等信息化管理的基础数据,分析了全市6类589家勘察企业构成、勘察资质与类别、行业发展状况以及市内外对比等,分析了全市10类15062名勘察人员构成、年龄结构、男女占比、注册多少、职称关系、专业比例、专业搭配、工龄长短以及市内外对比等,基本改变了工程勘察质量“无法监管”状态,通过重庆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达到了动态抽查管控的预期目的,并分析了全市勘察质量发展、勘察行业发展的态势;从住建部质安司组织上海等省市调研考察、中勘协勘察分会专题评价、主要专家学者点评分析等社会综合评价中确认了实证效果,从而验证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有效性。
戎卿文[6](2020)在《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理论与方法的演进及其中国实践》文中研究表明预防性保护的概念自1950年代由布兰迪(Cesare Brandi)引介入建筑保护领域,理论与实践发展至今已逾半个世纪,始终在国际建筑遗产保护的前沿领域占有一席之地。预防性保护理论自2009年左右引介入中国学界,历经十年的发展与实践,目前在政策制定、科研和工程实践层面逐渐成为我国遗产保护领域的热点。然而,国内存在的问题亦比较显着,包括:对预防性保护概念的片面化、碎片化认识,重技术、轻理念,重硬件、轻软件,重单体、轻区域,更有因时髦而冠“预防性”之名者。这些问题使得国家的文化遗产政策和基础科研投入面临着可预见的风险。因此,历史地、科学地、系统地重新认识以欧洲为代表的国际建筑遗产的预防性保护,把握其历史脉络和未来发展方向,藉此建构中国的理论与方法,是建筑遗产保护学界的重要任务。本文第1章首先系统整理和深入阐述了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发展历程,基本廓清了预防性保护的概念,揭示出相关话语体系与国际实践网络的生成过程。第2、3章通过对大量历史文献、研究评述的解读,结合在欧洲相关国家与学术组织的实地调研与观摩,发现并提炼了1950年代以来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2条主要原生路径:1.以科学归纳、区域巡检与整体规划为特征的规划式保护;2.以高频度巡检与反馈行动为特征的预防性维护。本文考证发现,前者主要以意大利学者的理论与实践为代表,反映了意大利城市、建筑遗产思想的整体观;后者则主要以荷兰、比利时等国的理论与实践为代表,深层动因来自荷兰的社区联结运作模式和文化传统。1990年代以来,预防性保护与当代保护理论语境呈现出协同发展的趋势,更显着地呈现出其科学面向和工具理性的特点。在第4章,笔者洞悉到近三十年来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衍变与重构,其背后的趋势在于原生路径的交融与整合,以及对建筑保护运动在现当代发展的回应。本文提出并建构了P-MMI模式(P规划式—M监测、M日常维护、I巡检),对欧洲建筑遗产的预防性保护研究与实践项目进行评价,有效提炼出其发展路径与趋势;通过该模式观察到,1970年代的两条原生路径自1990年代以来逐渐发展、交融,形成了一系列具有示范意义的综合性项目模式,包括:“风险地图”模式、“文化区”模式等,对中国形成了启发。面向中国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发展的新时期,本文第5章回顾指出,预防性保护引介入中国十年以来,并未得到系统性的学习和推广,但由于理念新颖、科技色彩浓厚,且与国内偏重硬件投入的科研运作模式相契合,预防性保护在重点建筑的监测领域有了较大发展。目前中国的预防性保护以对重点建筑的“科学保护”和预防监测见长,但忽视了区域面上的计划性预防,因此虽然在一些局部已具有“预防性”,但在宏观层面仍然是一种“应激性”保护;第5章后半部分进而以我国建筑遗产保护的现行机制为基础,吸收国际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规律与进展,根据P-MMI模式,初步建构了中国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理论与方法。第6章以北京昌平区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实践对上述理论与方法进行了应用研究。结语总结了本文提出并建构的当前中国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发展的路径:加强整体观,参照P-MMI模式,发展区域规划式预防性体系,保持硬件监测的优势,推动软件建设,强化巡检与日常维护行动,促使目前的“科技——应激——预防”模式向“科技——计划——预防”模式转化。本文成果既响应了国家建设新时代文化强国的战略要求,也为国际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贡献了中国智慧。
李宇杰[7](2020)在《兰州地区红砂岩分类方法及对应的基坑支护结构研究》文中指出兰州轨道交通施工过程中遇到西北地区罕见的红砂岩地层,该地层成岩作用差,赋水性差,暴露地表易风化,不经扰动时强度较高,扰动或遇水时其强度迅速衰减,呈散砂状,具有流塑性,由此产生的大量工程地质问题,给深基坑开挖与降水带来极大的困扰,众多院士称其为世界级施工难题。在地下水富集地段进行基坑开挖极易发生涌水、涌砂情况,造成基底软化,基坑变形坍塌,从而引发一些基坑工程事故。兰州轨道交通沿线红砂岩工程性质差异较大,且对其缺乏全面系统的研究,深基坑支护及降水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的理论及工法。本文从兰州轨道交通1,2号线工点开挖过程中遇到的特殊红砂岩地层的崩解速度出发,通过对勘察数据统计分析,结合室内外试验研究红砂岩各物理力学性质与崩解速度之间的关系,选择恰当的参数对红砂岩进行分类,并针对各类红砂岩深基坑提出支护措施。通过对各基坑监测数据及数值模型分析,验证分类方法及支护结构设计的合理性,以期为后续红砂岩分布地区轨道交通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本文主要的研究工作及结论如下:1.对勘察、设计、施工资料中红砂岩的物理力学特性参数统计获得合理的数据,并通过现场试验、室内试验及工程实例分析,从红砂岩的崩解性出发,研究各物理力学性能与崩解的相关性,选择合理的参数将兰州地区红砂岩分为3类。2.根据红砂岩分类,选择3类红砂岩对应的典型车站,A类红砂岩选择雁园路站,B类选择定西路站,C类选择雁北路站,详细叙述了各车站的工程概况、周边建筑环境、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岩土工程问题,分别为各类红砂岩地层基坑提出支护结构及地下水控制措施的具体建议。3.对雁园路车站、定西路车站和雁北路车站基坑施工过程中周边环境的变化及支护结构的变形实时监测,分析基坑周边地表沉降、建筑物沉降及倾斜、支护桩(墙)顶水平及竖向位移和支撑轴力等项目随时间变化的规律。4.利用Midas GTS数值模拟软件分别对雁园路车站、定西路车站和雁北路车站基坑建立数值模型,模拟各施工工况下基坑周边地表沉降、支护桩(墙)水平及竖向位移和轴力变化的规律,并选取典型工况的监测数据与数值模拟值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各类红砂岩对应的基坑支护结构方案选择科学、合理,也说明本文给出的红砂岩分类方法有较好的参考和应用价值。
周晓杰[8](2020)在《基于虚拟建设的综合管廊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管控研究》文中指出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发展的标志,我国综合管廊建设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综合管廊工程利益相关者众多,在传统建设管理模式下,导致业主方统筹管理效率低下,“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模式可有效应对这一问题。然而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本身也存在多主体参与等问题,而且现在同时具备综合管廊咨询和全过程工程咨询能力的企业寥寥可数,工程咨询企业就需要寻找有效方式优化整合后为业主分忧解难。相关研究表明,虚拟建设是从虚拟组织基于项目层面的应用发展而来的,恰恰能对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本身进行优化和提升,进而就能提升综合管廊项目的管理绩效。因此本文结合虚拟建设等理论,运用文献研究、文本分析、定量分析等方法,来实现指导综合管廊全过程工程咨询项目管理工作的目的。首先对综合管廊项目与虚拟组织模式进行适配,根据项目目标和各阶段咨询任务,进行虚拟组织合作伙伴的选择,构建综合管廊全过程工程咨询虚拟组织星型-主从架构,另为避免工作中的推诿扯皮,对各参与咨询企业进行角色对照、组织领导方式及实施过程的设计,为下一环节虚拟组织的正常运行打好基础。为保证全过程工程咨询虚拟组织的运行,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文本分析、归纳总结等方法,对虚拟组织的工作准则、沟通机制、工作机制等进行分析设计,尤其针对综合管廊项目的工作机制,提出部分具体的咨询内容,旨在为实施综合管廊项目的咨询单位提供具体的工作思路,助力综合管廊项目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的推广实施。
郭尤林[9](2019)在《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机理及其设计计算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是一种新型的桩体复合地基型式,由“固体”与“散体”构成的上下同轴串联桩体,其中“固体”为2种不同刚度的粘结性材料构成,分别为素混凝土与浆固碎石,“散体”为碎石散体材料。在上部荷载的作用下,该新型复合地基型式克服了散体材料桩强度低且在土层性质较差时,桩体侧向鼓胀变形较大甚至破坏土体结构的缺陷。此外,三种不同刚度组成的上下同轴串联式组合桩体可有效的将荷载传递至更深广的土体中,提高了复合地基的承载能力,减小了地基沉降变形。当前,随着组合型复合地基概念的进一步拓宽,衍生出多种组合型桩体复合地基模型,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散体材料的承载能力,且在工程实践中得到成功应用,然而,对实散体组合桩复合地基的研究成果较少,特别是实散体组合桩复合地基的承载机理、荷载传递机制及受力变形计算理论研究还处探索阶段,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为此,本文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78178)“交通移动荷载下刚性桩复合地基承载机理及其受力变形分析方法研究”,基于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与现场试验,对柔性基础下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的承载机理及其设计计算方法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本文首先系统阐述了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组成材料的物理特性与力学特性,并对软土地基土进行了工程应用评价;基于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破坏失稳的特征,在桩体组成材料受力变形特性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并介绍了串联式组合桩的结构组成与结构特点,进而开展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施工工艺研究。其次,分析了桩体复合地基的桩体荷载传递机理与桩土体系荷载传递机理,并基于自主研发的分级加载系统与压力测试方法,揭示了不同桩段长度比条件下串联式组合桩的荷载机理,建立了串联式组合桩的力学计算模型与微分控制方程,阐明了其受力变形不仅与桩体构成材料及规格相关,而且与其赋存的工程地质条件相关,主要影响因素是褥垫层参数、桩段参数、桩径、桩间距以及土模量参数等。在分析复合地基受力变形特征的基础上,对不同刚度桩体复合地基的承载力与沉降变形计算方法进行了适宜性评价,提出了不同刚度桩体复合地基承载力与沉降变形的计算方法。基于滑块破坏理论,采用计算深基础承载力Meyerhof法,建立了2种串联式组合桩极限承载力计算模型,并通过随机优化算法确定临界滑动面,提出了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基于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力学变形机理,将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加固区的沉降变形分为三个区段,并分别提出了各区段桩体与土体沉降变形计算模型,进而基于圆孔扩张理论论建立了考虑桩土滑移与桩体鼓胀变形的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沉降变形计算方法,并提出了复合地基沉降变形计算方法中6个参数的确定方法。同时,为考虑桩体鼓胀变形引起的桩周侧向约束力对复合地基沉降的影响,基于改进的应变楔理论,提出了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沉降变形计算方法,确定了复合地基沉降变形计算中3个参数的取值方法与原则。并依托工程实例,对2种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沉降变形计算方法进行对比分析,阐述了考虑滑移和鼓胀变形的复合地基沉降变形计算结果偏大,但计算参数获取直接且设计偏于保守,而基于改进应变楔模型的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更能反映工程实际,但存在获取计算参数的不确定性。再次,基于串联式组合桩各桩段构成材料的物理特性,结合离散-连续耦合理论,视串联式组合桩中碎石桩段为离散元实体结构,在离散元实体结构周围区域采用连续实体结构,即视浆固碎石桩段与混凝土桩段为连续元实体结构,建立离散-连续(FLAC-PFC)耦合数值计算模型,分析了褥垫层参数、混凝土桩段参数、浆固碎石桩段参数、碎石桩段参数、桩身直径、桩间距以及土体模量对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为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的设计奠定理论基础。最后,依托新建赣州至深圳客运专线某车站软土路基工程,基于高速铁路软土路基技术标准,提出了按工后沉降变形控制的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设计原则,给出了确定串联式组合桩的桩长、桩径、桩间距以及布桩形式的方法,进而结合本文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及沉降变形计算理论,对比分析了同设计参数的CFG桩复合地基加固效果,验证了承载力及沉降变形计算理论的可靠性与合理性,实现了采用串联式组合桩加固软土地基的设计理念。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拓展了复合地基工程实践领域,丰富了组合型复合地基的设计计算理论,为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的推广与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黄开钲[10](2019)在《动力触探砾石土液化评价方法检验》文中研究指明砾石土具有排水性好、强度高等优点,作为填海造港、高速公路、铁路、土石坝和边坡的建筑材料被广泛大量地应用。2008年汶川8.0级地震中,袁晓铭团队发现并确认了118例液化点,其中约70%为砾石土液化,全球规模最大。此后的2014年希腊地震、2016年厄瓜多尔地震、2016年新西兰地震等不断出现严重的砾石土液化现象,进一步表明,将砾石土作为非液化土类处理将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因此,砾石土液化评价方法的建立、发展和检验,对全球各国的建筑工程抗震设计和设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全球其他地震砾石土液化实例约10余例,以此建立相应评价方法不太现实,而汶川地震大量砾石土液化,为基于现场测试指标的砾石土液化评价方法的建立提供了良好的试验场地。动力触探是一种针对砾石土一般力学性能评价的现场测试技术,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连续测试等优势,同等条件下的成本是北美贝克贯入试验BPT的1/201/30。Cao et al(2013)依据汶川地震砾石土场地动力触探测试结果建立的评价方法,还是第一次。但是,该方法诸多问题亟待解决:(1)受测试条件与经费的限制,该评价方法依据的基础测试数据十分有限(19个液化、28个非液化场地),汶川地震仍有大量砾石土液化场地值得深入研究。(2)建立的砾石土液化评价方法,采用中国动力触探作为核心现场测试指标。其他国家没有类似的锤击系统、探杆直径、探头尺寸,建立的砾石土液化评价方法其他国家无法直接使用,也无法利用全球砾石土液化数据对该方法进行检验。本文针对以上两个问题,在中国成都平原选取19个砾石土场地(液化14个、非液化5个),进行现场钻孔、取样、动力触探试验和重锤锤击能量试验,均为新的测试检验点,对基于动力触探的砾石土液化评价方法的可靠性、准确性、实用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本次19个点的检验全部成功,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动力触探锤击数通过重锤锤击能量校正后,采用中国标准的动力触探探头、不同锤击系统,该方法可在不同国家或地区应用,具有国际通用的可行性。
二、挖掘地基潜力的岩土工程勘察实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挖掘地基潜力的岩土工程勘察实例(论文提纲范文)
(1)高层建筑采用砂卵石层天然地基的可行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高层建筑采用天然地基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
1.2.2 砂卵石土层的特性及应用现状 |
1.2.3 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主要创新点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高层建筑基础设计基本思路与问题 |
2.1 概述 |
2.2 高层建筑基础设计的重要性及选用原则 |
2.2.1 建筑地基基础形式科学设计的重要性 |
2.2.2 高层建筑基础选用的基本原则 |
2.3 高层建筑基础特征与设计理论 |
2.3.1 高层建筑常用基础类型特征 |
2.3.2 天然地基基础选用设计步骤 |
2.3.3 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方法 |
2.4 九江市高层建筑基础选用情况分析 |
2.4.1 九江市区域概况 |
2.4.2 九江市地层概况 |
2.4.3 九江市高层建筑基础选用情况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砂卵石地基承载力取值研究 |
3.1 概述 |
3.2 砂卵石土的概念及分类 |
3.3 九江市砂卵石土承载力取值分析 |
3.3.1 九江地区砂卵石土承载力统计 |
3.3.2 其他地区规范中砂卵石土的取值 |
3.3.3 动力触探试验取值对比 |
3.3.4 地基承载力取值建议 |
3.4 纺织大厦工程案例分析 |
3.4.1 工程概况 |
3.4.2 地形地貌与地层结构 |
3.4.3 水文地质条件 |
3.5 纺织大厦平板载荷试验 |
3.5.1 试验设备 |
3.5.2 试验过程 |
3.5.3 荷载板检测结果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层建筑基础设计中地基承载力的修正 |
4.1 概述 |
4.2 地基承载力修正的原理 |
4.2.1 地基破坏形式 |
4.2.2 承载力修正的实质 |
4.3 一般建筑深度修正时基础埋深的取值 |
4.4 高层建筑深度修正时基础埋深的取值 |
4.5 纺织大厦工程天然地基可行性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支护结构对基础选型的影响 |
5.1 概述 |
5.2 支护结构的概念及分类 |
5.3 支护结构的作用及破坏形式 |
5.3.1 支护结构的作用 |
5.3.2 支护结构的破坏形式 |
5.3.3 规范中的支护结构破坏 |
5.4 考虑支护结构作用的地基承载力计算 |
5.5 考虑支护结构的数值模拟 |
5.5.1 软件概述 |
5.5.2 本构模型的选取 |
5.5.3 模型的建立及参数选取 |
5.5.4 有无支护结构对沉降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基础方案比选 |
6.1 概述 |
6.2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原理及计算 |
6.2.1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原理 |
6.2.2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计算步骤 |
6.3 有关基础形式的模糊综合评价法模型建立 |
6.3.1 确定评价因素 |
6.3.2 确定评价因素的量化分级 |
6.4 确定评价因素的权重 |
6.5 确定评价因子的隶属度 |
6.6 模糊综合评价法模型的计算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工作 |
(2)桂林市混合土填料重型碾压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振动压实基础理论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章 桂林市混合土工程地质特性 |
2.1 桂林市工程地质条件简介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地貌 |
2.1.3 地层与岩性 |
2.1.4 地质构造 |
2.1.5 水文地质 |
2.2 混合土成因及特征 |
2.3 混合土物理性质 |
2.4 混合土填料特性 |
2.4.1 混合土填料的定义及特点 |
2.4.2 颗分试验 |
2.4.3 击实试验 |
2.5 混合土填料压实机理 |
第3章 混合土填料重型碾压处理及效果分析 |
3.1 地基处理方法 |
3.2 依托工程概况 |
3.3 试验方案设计 |
3.4 压实工艺及注意事项 |
3.5 混合土填料压实分析 |
3.5.1 数据统计处理 |
3.5.2 碾压遍数与沉降量分析 |
3.5.3 碾压遍数与沉降量预测 |
3.5.4 混合土填料压实度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混合土填料地基承载力研究 |
4.1 地基承载力的定义 |
4.2 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方法 |
4.3 静力载荷试验 |
4.3.1 静力载荷试验简介 |
4.3.2 静力载荷试验原理 |
4.3.3 静力载荷试验成果应用 |
4.3.4 极限荷载P_u的确定 |
4.4 压实混合土地基承载力 |
4.4.1 工程概况 |
4.4.2 试验设备及主要技术指标 |
4.4.3 载荷试验确定承载力 |
4.4.4 现场试验确定地基极限承载力 |
4.5 天然混合土地基承载力 |
4.5.1 工程概况 |
4.5.2 载荷试验确定承载力 |
4.5.3 现场试验确定地基极限承载力 |
4.6 混合土填土地基承载力 |
4.6.1 工程概况 |
4.6.2 载荷试验确定承载力 |
4.6.3 现场试验确定地基极限承载力 |
4.7 三种不同地基承载力的对比分析 |
4.8 压实混合土地基变形模量预估 |
4.9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致谢 |
(3)长春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竖向规划区域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长春市基本信息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工程地质 |
2.2.1 地层岩性 |
2.2.2 工程地质条件 |
2.2.3 水文地质条件 |
2.2.4 不良地质现象 |
2.3 长春市地下空间现状 |
2.4 长春市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长春市地下空间资源竖向规划评估体系 |
3.1 竖向规划在地下空间资源评估中的应用 |
3.2 竖向规划分层划分依据 |
3.3 评估要素 |
3.4 地下空间资源容量评估体系 |
3.5 地下空间资源质量评估体系 |
3.5.1 可拓理论的基本概念 |
3.5.2 基于可拓理论的地下空间资源质量评估模型建立 |
3.5.3 地下空间资源质量评估要素 |
3.5.4 权重的确定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长春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竖向规划区域评估研究实例分析 |
4.1 地理信息系统理论 |
4.2 竖向规划区域评估研究实例分析 |
4.2.1 地下空间资源容量评估 |
4.2.2 地下空间资源质量评估 |
4.2.3 地下空间资源综合评估 |
4.2.4 地下空间竖向规划建设建议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城市地下设施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地下设施的开发利用 |
1.1.2 目前地下设施开发存在的问题 |
1.1.3 课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及目的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3 城市地下设施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城市地下设施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理论研究 |
2.1 适宜性评价基本原则 |
2.2 城市地下设施开发类型 |
2.3 地质环境对地下设施开发的影响 |
2.4 地下设施开发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
2.5 适宜性评价理论基础 |
2.5.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5.2 协调发展理论 |
2.5.3 工程地质环境稳定性评价理论 |
2.6 适宜性评价内容 |
2.7 研究方法 |
2.8 研究对象 |
2.8.1 按城市工程地质类型筛选 |
2.8.2 按城市等级筛选 |
2.8.3 按城市人口规模筛选 |
2.8.4 研究案例 |
2.9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市地下设施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研究 |
3.1 指标选取原则 |
3.2 评价指标分类及等级划分 |
3.2.1 地形地貌 |
3.2.2 岩土体条件 |
3.2.3 水文地质条件 |
3.2.4 地质灾害及地质构造活动 |
3.2.5 既有地面及地下空间 |
3.2.6 生态条件 |
3.3 评价指标重要性及优先级分析 |
3.3.1 一级指标出现频率分析 |
3.3.2 一级指标权重排序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城市地下设施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方法研究 |
4.1 评价方法应用现状 |
4.2 常规评价方法研究 |
4.2.1 层次分析法 |
4.2.2 模糊综合评价法 |
4.2.3 综合指数法 |
4.2.4 灰色评价法 |
4.2.5 聚类分析法 |
4.2.6 可拓评价法 |
4.2.7 其他方法 |
4.3 特殊评价方法研究 |
4.3.1 神经网络法 |
4.3.2 变权评价法 |
4.4 评价方法应用建议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适宜性评价实践研究 |
5.1 研究区概况 |
5.1.1 地形地貌 |
5.1.2 岩土体条件 |
5.1.3 水文地质条件 |
5.1.4 地质灾害及地质构造活动 |
5.1.5 既有地面及地下空间 |
5.2 评价指标的选取及分级标准 |
5.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5.3.1 建立判断矩阵 |
5.3.2 层次权重总排序 |
5.4 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 |
5.4.1 模糊综合评价法 |
5.4.2 综合指数法 |
5.5 地下设施开发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结果 |
5.5.1 模糊综合评价法 |
5.5.2 综合指数法 |
5.5.3 评价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工作 |
6.2 研究结论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附录1 层次分析法调查问卷 |
附录2 模糊综合评价法和综合指数法调查问卷 |
(5)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与实证研究 ——以重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创新之处 |
2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工程勘察质量管理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2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3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分析 |
2.1.4 文献述评 |
2.2 理论基础 |
2.2.1 质量管理理论 |
2.2.2 信息技术理论 |
2.2.3 系统控制理论 |
2.3 概念界定与管理系统构建的理论框架 |
2.3.1 概念界定 |
2.3.2 管理系统构建的理论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3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现状与理论分析 |
3.1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现状分析 |
3.1.1 企业管理现状分析 |
3.1.2 政府管理现状分析 |
3.2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问题分析 |
3.2.1 管理机制问题分析 |
3.2.2 管理应用问题分析 |
3.2.3 管理效能问题分析 |
3.2.4 管理理论问题分析 |
3.3 基于系统控制理论的模糊综合评价与利益主体演化博弈分析 |
3.3.1 基于内部控制理论的模糊综合评价分析 |
3.3.2 基于前景理论的利益主体演化博弈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 |
4.1 总体设计 |
4.1.1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的基本原理 |
4.1.2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的主要目标 |
4.1.3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的功能分析 |
4.1.4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的模型框架 |
4.1.5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关键模块的数学模型 |
4.2 信息化数据标准构建 |
4.2.1 工程勘察信息数据采集标准 |
4.2.2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成果格式标准 |
4.2.3 工程勘察地质数据成果入库标准 |
4.3 信息化管理平台构建 |
4.3.1 总体分析 |
4.3.2 需求分析 |
4.3.3 技术路线 |
4.3.4 功能分析 |
4.4 地质信息数据中心构建 |
4.4.1 需求分析 |
4.4.2 技术路线 |
4.4.3 功能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运行 |
5.1 运行组织结构分析 |
5.1.1 组织构架分析 |
5.1.2 模型框架分析 |
5.2 运行流程分析 |
5.2.1 工程勘察外业申报采集流程 |
5.2.2 工程勘察外业见证登记采集流程 |
5.2.3 试验报告打印采集流程 |
5.2.4 勘察报告在线审查采集流程 |
5.3 运行机制分析 |
5.3.1 工程勘察外业见证机制 |
5.3.2 工程勘察外业见证抽查机制 |
5.3.3 外业抽查工作通报督促机制 |
5.3.4 工程勘察岩土试验测试管理机制 |
5.3.5 工程勘察文件签章管理机制 |
5.3.6 工程勘察文件审查机制 |
5.3.7 工程勘察信息共建共享机制 |
5.4 本章小结 |
6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实证研究-以重庆为例 |
6.1 重庆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 |
6.1.1 重庆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实现 |
6.1.2 重庆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功能实现 |
6.2 重庆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运行 |
6.2.1 重庆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运行流程分析 |
6.2.2 重庆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运行机制分析 |
6.2.3 重庆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运行功能分析 |
6.3 重庆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实践与效果分析 |
6.3.1 工程地质信息管理实践分析 |
6.3.2 勘察企业信息管理实践分析 |
6.3.3 勘察人员信息管理实践分析 |
6.3.4 勘察项目质量信息管理效果分析 |
6.3.5 勘察质量发展效果分析 |
6.3.6 勘察行业发展效果分析 |
6.3.7 社会综合评价效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工作成果 |
7.2 主要结论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C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6)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理论与方法的演进及其中国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的背景与由来 |
0.2 研究意义 |
0.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0.4 研究方法 |
0.5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
1 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时空网络生成:概念、话语与定义 |
1.1 两个关键词:“预防性(preventive)”与“规划式(planned)” |
1.2 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与可移动文物、考古遗址预防性保护的区别 |
1.3 定义的认识变迁与内涵的进一步界定 |
1.4 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发展的时间脉络 |
1.5 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国际网络的生长 |
小结: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定义、话语以及国际网络的生成 |
2 从整体规划控制出发:欧洲“规划式”预防性保护的原生路径 |
2.1 艺术作品的潜在统一性:布兰迪的艺术与史实评价 |
2.2 突破单一对象的保护思路:从布兰迪到乌勒巴尼 |
2.3 新世纪的可持续综合性设计方法:斯特法诺·戴拉·托雷的“文化区”理念与实践 |
2.4 1964和1975——意大利预防性保护思想与威尼斯宪章、整合式保护的时间耦合 |
小结:“规划式”——整体性思维下的预防性保护 |
3 从行动与反馈出发:欧洲预防性维护方法的原生路径及其多元求解 |
3.1 百年修复实践为根基:荷兰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定期检查和维护 |
3.2 预防性维护与风险管理:英国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实践 |
3.3 文物古迹监护组织最成功的追随者:比利时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实践 |
3.4 德国和丹麦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研究与实践简述 |
3.5 预防性维护路径的适应性推行:“MOWA现象”与不同借鉴者 |
小结: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两条重要的原生路径 |
4 批判性反思:1990 年代以来建筑遗产保护运动的衍变与预防性保护的发展 |
4.1 1990 年代以来建筑遗产保护运动的衍变与重构 |
4.2 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理念和方法的反思与转变 |
4.3 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科学面向与工具理性 |
4.4 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P-MMI模式建构与模式整合 |
小结: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衍变与P-MMI模式建构 |
5 国际语境中中国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理论与方法初步建构的尝试 |
5.1 国际语境中中国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发展 |
5.2 中国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实践的回顾:基于P-MMI模式的观察 |
5.3 规划式预防性保护(P)理论与方法的初步建构与总体框架 |
5.4 巡检(I)理论与方法的初步建构 |
5.5 培育日常维护(M)的制度与支撑体系 |
5.6 监测(M)体系的适应性建设策略 |
5.7 中国背景下规划式的预防性保护(PPC)框架延展的思考 |
小结:国际语境中中国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理论与方法P-MMI框架初步建构的思考 |
6 北京昌平区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实践应用研究 |
6.1 北京昌平区作为预防性保护实践案例的意义和代表性 |
6.2 北京昌平区规划式的预防性保护框架构思 |
6.3 北京昌平区遗产风险地图绘制与生态敏感性初步评价 |
6.4 由北京昌平区推及一般情形的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P-MMI思考 |
小结:基于保护管理规划的预防性保护构思 |
结语 |
附录 |
附录1 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相关的主要国际会议 |
附录2 欧盟系列研发框架计划FP1-8 中与建筑预防性保护或其强调的风险防范、监测等内容相关的研究项目 |
附录3 欧盟系列研发框架计划(FP)以外的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相关主要研究项目 |
附录4 国际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相关研究与实践大事记 |
附录5 “全球战略”的提出到“5C”目标的确定 |
附录6 荷兰乌特勒支省文物古迹监护组织(MOWA-Utrecht)的检查记录样本(建筑平面标示) |
附录7 比利时MOWAv(安特卫普)和英国Maintain our Heritage使用的检查清单 |
附录8 比利时MOWAv的培训方案 |
附录9 译文:文化遗产的风险地图 |
附录10 建筑遗产预防性与规划式维护典型工作流程 |
图表来源 |
参考文献 |
1 )中文文献 |
2 )德文文献 |
3 )英文文献 |
4 )意大利文文献 |
5 )荷兰文文献 |
6 )西班牙文文献 |
7 )法文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兰州地区红砂岩分类方法及对应的基坑支护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红砂岩的研究现状 |
1.2.2 深基坑数值模拟的研究现状 |
1.2.3 红砂岩分类的研究现状 |
1.2.4 基坑支护及降水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不同类型红砂岩的崩解情况 |
2.1 基坑开挖过程中遇到的红砂岩工程问题 |
2.2 利用崩解试验模拟实际工程 |
2.2.1 试验意义 |
2.2.2 试验过程 |
2.2.3 试验结果 |
2.3 基于崩解速度初步分类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不同类型红砂岩的力学性能与崩解的相关性研究 |
3.1 剪切波速分析 |
3.1.1 1号线剪切波速勘探数据分析 |
3.1.2 2号线剪切波速勘探数据分析 |
3.2 动力触探数据分析 |
3.2.1 1 号线动力触探勘探数据分析 |
3.2.2 2号线动力触探勘探数据分析 |
3.3 粘聚力和内摩擦角分析 |
3.3.1 试验方案 |
3.3.2 试验过程 |
3.3.3 试验结果 |
3.4 天然单轴抗压强度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不同类型红砂岩的物理性能与崩解的相关性研究 |
4.1 粒径大小分析 |
4.1.1 试验目的 |
4.1.2 试验过程 |
4.1.3 试验结果 |
4.2 成分分析 |
4.3 干密度分析 |
4.3.1干密度实验 |
4.3.2 干密度勘探数据整理 |
4.3.3 整理结果分析 |
4.4 渗透系数分析 |
4.4.1 试验方案 |
4.4.2 试验过程 |
4.4.3 试验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工程分类及各类红砂岩基坑支护结构分析 |
5.1 分类方法 |
5.1.1 分类原则 |
5.1.2 分类指标及参数取值建议 |
5.2 兰州地铁2号线概况 |
5.3 A类红砂岩基坑支护结构分析 |
5.3.1 雁园路车站工程概况 |
5.3.2 现场监测结果分析 |
5.3.3 数值模拟分析 |
5.4 B类红砂岩基坑支护结构分析 |
5.4.1 定西路车站工程概况 |
5.4.2 现场监测结果分析 |
5.4.3 数值模拟分析 |
5.5 C类红砂岩基坑支护结构分析 |
5.5.1 雁北路车站工程概况 |
5.5.2 现场监测结果分析 |
5.5.3 数值模拟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所参与的科研项目 |
(8)基于虚拟建设的综合管廊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管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问题提出 |
1.2.1 现实问题的发现 |
1.2.2 科学问题的凝练 |
1.2.3 关键问题的解构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研究 |
2.1 综合管廊项目起源与发展文献研究 |
2.1.1 国外城市综合管廊项目的起源与发展 |
2.1.2 国内城市综合管廊项目的起源与发展 |
2.1.3 综合管廊项目学术研究现状文献研究 |
2.1.4 城市综合管廊项目国内外研究评述 |
2.2 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方式文献研究 |
2.2.1 全过程工程咨询推广发展研究 |
2.2.2 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模式研究 |
2.2.3 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研究评述 |
2.3 虚拟组织与虚拟建设应用文献研究 |
2.3.1 虚拟组织一般是针对企业的信息集成组织系统 |
2.3.2 虚拟建设是虚拟组织在工程项目层面中的应用 |
2.3.3 虚拟组织与虚拟建设研究评述 |
2.4 文献述评与启示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本文研究逻辑梳理 |
3.2 基于虚拟建设的全过程工程咨询管理组织构建 |
3.2.1 研究逻辑 |
3.2.2 研究方法 |
3.3 全过程工程咨询虚拟组织管理运行机制的设计 |
3.3.1 研究逻辑 |
3.3.2 研究方法 |
第四章 基于虚拟建设的全过程工程咨询管理组织构建 |
4.1 综合管廊项目确定与虚拟组织目标/任务的分解 |
4.1.1 合理选择适合综合管廊项目的虚拟组织模式 |
4.1.2 虚拟组织下的全过程工程咨询目标/任务分解 |
4.2 基于虚拟建设的全过程工程咨询合作伙伴的选择 |
4.2.1 明确项目任务,确定伙伴企业的选择原则 |
4.2.2 综合管廊全过程工程咨询虚拟组织层次构建 |
4.3 综合管廊全过程工程咨询虚拟建设组织结构 |
4.3.1 全过程工程咨询虚拟组织详细结构设计 |
4.3.2 全过程工程咨询参与企业角色对照设计 |
4.3.3 虚拟建设组织领导方式及实施过程设计 |
第五章 全过程工程咨询虚拟组织管理运行机制的设计 |
5.1 全过程工程咨询虚拟组织的工作准则 |
5.1.1 项目虚拟组织规制体系 |
5.1.2 项目虚拟组织公共准则 |
5.2 全过程工程咨询虚拟组织的沟通机制 |
5.2.1 全过程工程咨询虚拟组织沟通逻辑 |
5.2.2 全过程工程咨询虚拟组织沟通管理 |
5.3 全过程工程咨询虚拟组织的工作机制 |
5.3.1 综合管廊各阶段咨询要点分析 |
5.3.2 综合管廊各阶段咨询要点内容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与创新 |
6.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机理及其设计计算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复合地基概述 |
1.1.1 复合地基的概念 |
1.1.2 复合地基的分类 |
1.1.3 复合地基的特点 |
1.2 组合型复合地基的应用与发展概况 |
1.2.1 双向增强复合地基的应用与发展概况 |
1.2.2 组合桩型复合地基的应用与发展概况 |
1.3 组合型复合地基的研究现状 |
1.3.1 组合型复合地基承载机理研究现状 |
1.3.2 组合型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现状 |
1.3.3 组合型复合地基沉降变形计算方法研究现状 |
1.3.4 组合型复合地基研究现状的评述 |
1.4 研究内容 |
第2章 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结构及其工程特性 |
2.1 概述 |
2.2 复合地基组成材料的工程特性 |
2.2.1 基体材料的工程特性 |
2.2.2 增强体的工程特性 |
2.3 串联式组合桩的组成及其结构设计 |
2.3.1 设计背景与启发 |
2.3.2 桩体结构设计 |
2.4 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的施工技术与方法 |
2.4.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
2.4.2 成桩工艺及施工参数 |
2.4.3 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机理研究 |
3.1 概述 |
3.2 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荷载传递机理 |
3.2.1 桩体荷载传递机理 |
3.2.2 桩土体系的荷载传递机理 |
3.2.3 串联式组合桩荷载传递机理 |
3.3 串联式组合桩的力学模型 |
3.3.1 基本假定 |
3.3.2 荷载传递函数 |
3.3.3 力学计算模型 |
3.3.4 微分控制方程的建立与求解 |
3.4 影响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主要受力变形的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的受力变形分析 |
4.1 概述 |
4.2 复合地基受力变形分析的基本方法 |
4.2.1 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基本方法 |
4.2.2 复合地基沉降计算基本方法 |
4.3 基于滑块破坏理论的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 |
4.3.1 滑块平衡法原理 |
4.3.2 极限承载力计算模型 |
4.3.3 极限承载力计算 |
4.4 考虑滑移与鼓胀变形的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 |
4.4.1 沉降计算模型 |
4.4.2 加固区土层压缩变形量计算 |
4.4.3 下卧层土层压缩量计算 |
4.4.4 确定相关计算参数的方法 |
4.5 基于改进应变楔模型的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 |
4.5.1 应变楔模型 |
4.5.2 沉降变形计算 |
4.5.3 相关参数的取值 |
4.6 计算实例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参数敏感性分析 |
5.1 概述 |
5.2 离散-连续耦合理论 |
5.2.1 离散颗粒与连续单元的接触传递作用 |
5.2.2 离散颗粒与连续单元的耦合计算理论 |
5.3 PFC-FLAC耦合数值计算模型 |
5.3.1 数值计算模型 |
5.3.2 本构模型 |
5.3.3 计算参数 |
5.3.4 数值模拟软件的耦合计算实现 |
5.3.5 数值计算模型可靠性验证 |
5.4 褥垫层参数对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 |
5.4.1 褥垫层厚度对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 |
5.4.2 褥垫层模量对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 |
5.5 桩段参数对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 |
5.5.1 桩段长度对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 |
5.5.2 桩段模量对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 |
5.6 桩直径对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 |
5.7 桩间距对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分析 |
5.8 土体模量对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分析 |
5.8.1 加固层土体模量对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 |
5.8.2 下卧层土体模量对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设计与工程应用研究 |
6.1 概述 |
6.2 工程基本概况 |
6.2.1 项目概况 |
6.2.2 工程地质条件 |
6.2.3 水文地质条件 |
6.3 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的设计方案 |
6.3.1 设计原则 |
6.3.2 技术标准 |
6.3.3 设计参数 |
6.4 现场试验 |
6.4.1 单桩竖向承载力试验 |
6.4.2 复合地基承载力试验 |
6.5 工程应用效果分析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与科研项目) |
(10)动力触探砾石土液化评价方法检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地震砾石土液化现象概述 |
1.2.1 日本1993 年地震砾石土液化 |
1.2.2 希腊2014 年地震砾石土液化 |
1.2.3 厄瓜多尔2016 年地震砾石土液化 |
1.2.4 新西兰2016 年地震砾石土液化 |
1.2.5 中国2008 年汶川地震砾石土液化 |
1.2.6 砾石土液化现象小结 |
1.3 砾石土液化主要评价方法评述 |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2章 汶川地震砾石土检验场地勘察与测试 |
2.1 砾石土检验场地分布 |
2.2 砾石土检验场地勘察 |
2.3 砾石土检验场地动力触探测试 |
第3章 砾石土液化评价方法的锤击能量检验 |
3.1 引言 |
3.2 锤击能量试验 |
3.3 不同重锤能量对锤击数的影响 |
3.4 不同杆的直径对锤击数的影响 |
第4章 砾石土液化评价方法的动力触探检验 |
4.1 引言 |
4.2 液化临界层的确定 |
4.3 其他参数的确定 |
4.4 检验与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现场钻孔与动力触探测试结果 |
个人简历 |
致谢 |
四、挖掘地基潜力的岩土工程勘察实例(论文参考文献)
- [1]高层建筑采用砂卵石层天然地基的可行性分析[D]. 张俊飞. 南昌大学, 2021
- [2]桂林市混合土填料重型碾压效果分析[D]. 莫学芬. 桂林理工大学, 2021(01)
- [3]长春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竖向规划区域评估研究[D]. 尹思达. 吉林建筑大学, 2020(04)
- [4]城市地下设施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研究[D]. 袁欣然.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5]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与实证研究 ——以重庆为例[D]. 周长安. 重庆大学, 2020(02)
- [6]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理论与方法的演进及其中国实践[D]. 戎卿文. 东南大学, 2020
- [7]兰州地区红砂岩分类方法及对应的基坑支护结构研究[D]. 李宇杰. 兰州理工大学, 2020(12)
- [8]基于虚拟建设的综合管廊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管控研究[D]. 周晓杰. 天津理工大学, 2020(05)
- [9]串联式组合桩复合地基承载机理及其设计计算方法研究[D]. 郭尤林. 湖南大学, 2019
- [10]动力触探砾石土液化评价方法检验[D]. 黄开钲. 桂林理工大学, 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