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验五 观察凸透镜所成的像(论文文献综述)
王艳艳[1](2021)在《基于“非常规”物理实验促进初中生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深度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能够深度参与,这种深度参与包括感知觉、思维、情感、态度等方面的投入,探索、发现、经历知识形成过程,在先前经验激活下有效形成知识联结,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不断探究,勇于创新,发展质疑和实证、合作与沟通、知识迁移等方面的能力。如何使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达到深度学习,一直备受研究者们关注并成为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之一。实践证明,利用生活材料物品器具开展的“非常规”物理实验在促进学生知识学习、情感培育和能力发展等方面具有很多独特的教育教学功能。探索基于生活材料物品器具开展“非常规”物理实验教学活动,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对提高中学物理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无疑具有研究意义。本研究结合国内外深度学习和“非常规”物理实验相关研究,提出了基于“非常规”物理实验创设物理学习情境促进知识联结、深度参与、主动学习的教学策略,设计了如何将策略应用到教学实践中的流程图,并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进行了短期实践,利用调查问卷、成绩分析和教学案例分析等,探讨了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利用该策略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研究结果。通过为期半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基于“非常规”物理实验促进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对学生在物理课堂参与度、主动学习、知识联结、思维结构改变等方面具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同时发现,在考察思维层次较低的知识测验中,实施该教学策略对学生的深度学习没有明显促进作用;在考察思维层次较高的知识测验中,实验班正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班,说明该策略对浅层学习无明显作用,能够促进学生由浅层学习向深层学习转变。学生期末测试平均成绩的提高显示了该策略的运用与学生平均成绩之间的正相关。本研究存在的不足:所选取的研究对象不具普偏性,仅在初二年级开展了教育研究;目前教育领域对深度学习的概念界定及评价方式尚未达成统一;自身教学经验和研究经验不足。
王翠翠[2](2021)在《基于俯视视频的室内人员计数方法研究》文中认为人员数量信息是建筑空间中的重要基本信息,该信息的准确获取对智能建筑中建筑设备的智能运行决策与建筑节能决策至关重要。基于视频分析技术的人员计数方法以其成本低、安装简便和精度高等优势,为学术界和工业界所关注。面向新型建筑智能化系统平台对建筑物内人员数量信息的需求,本文对基于俯视视频的室内人员计数方法进行研究;并针对摄像头安装高度对人员计数方法准确率存在影响的问题以及室内人数存在累积误差的问题,对室内人员计数方法进行改进;最后设计并实现一套基于俯视视频的室内人员计数系统。首先,针对出入口俯视拍摄的视频具有背景简单、人员目标间相互遮挡较少等特性,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俯视视频的室内人员计数方法。该方法采用KNN(K-Nearest Neighbor)算法对室内出入口区域俯拍监控视频中运动目标进行检测;采用卡尔曼滤波(Kalman Filter,KF)算法对检测到的运动目标进行跟踪;根据运动目标的移动轨迹与边界线的相对位置判断目标的进出方向;依据人员目标运动特征实现人员目标的辨识;通过计算进出边界的人员数量获取室内人数。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室内人员计数方法无论是室内人数准确率、室内有无人状态准确率还是室内人员逗留时间准确率均能达到90%以上,且本文方法对每帧图像的平均处理速率满足在线分析视频的需求。其次,考虑到实际应用时摄像头的不同安装高度会影响人员计数方法中检测区域大小和人员运动特征参数值的设定,进而影响人员计数方法准确率的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摄像头安装高度自动获取方法,并根据理论推导得出摄像头安装高度与物体成像长度、物体运动速度的关系,给出了不同高度下人员计数方法中关键参数配置表。实现了摄像头安装高度自动获取并可根据高度选择最优参数,以消除摄像头不同安装高度对算法准确率带来的影响。考虑到基于边界进出检测的室内人员计数方法存在严重的累积误差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人员基数的室内人数修正方法,并通过实验证明了人数修正方法的有效性。最后,为了满足新型建筑智能化系统平台对建筑物区域内人数分布感知的需求,结合基于俯视视频的室内人员计数方法,设计并实现了基于俯视视频的室内人员计数系统。该系统由网络摄像头、本地信息处理节点以及CPN(Computing Process Node)节点组成,三者采用无线的方式连接,实现视频数据在网络摄像头与本地信息处理节点间传输。其中网络摄像头负责采集视频数据,本地信息处理节点负责对采集到的视频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并将边界人员进出相关信息、室内人数相关信息存储至本地数据库服务器,同时将室内人数通过本地端口上传至新型建筑智能化系统平台中的CPN节点。应用表明,本系统满足新型建筑智能化系统平台调度建筑智能化设备和制定节能策略时需要的数据支持。图[45]表[26]参[55]
许清源[3](2021)在《网络资源应用于初中物理教学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校是分享知识的基地,它给予学生的是“已有的知识、信息、方法”,而目标指向的却是当下、未来。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教育教学也逐渐依赖着现代科学技术与发达的互联网,尤其对物理学科来说,依托于现实生活的物理知识很难被搬上课堂,利用信息技术资源可以为教师的教育教学提供很多便利。然而如何将网络资源应用到教育教学中,仍然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通过对网络教学资源相关参考文献进行分析研究,了解国内外网络教育资源开发现状。然后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整理并分析安徽省合肥市中学物理教学与网络资源融合开发利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接下来,界定本次研究的网络资源范围,筛选可被物理教学利用的网络资源种类,找到网络资源与物理教学融合的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最后,利用线上远程教育、微课与翻转课堂、虚拟仿真物理实验项目三种网络课程资源,探讨网络资源与物理教学的融合,并利将不同的网络资源融入初中物理教学中设计教学案例,最后总结出网络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的策略,阐明物理网络教学资源开发的现实意义。
穰玉双[4](2021)在《基于人眼视觉认知原理的车道线识别》文中研究指明当今全球经济发展势头迅猛,家用汽车普及到千家万户,人类的交通方式发生巨大变革,由此带来的好处不言而喻,但同时,交通环境、生态环境也越来越差。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采用现代化方法来增强交通安全性,人们开始着眼于探索高效的车道线检测系统。然而目前出现的大量研究,其算法的健壮性和精确度还有待提高,特别在实际行驶道路环境复杂多样的情况下,结果识别的精度仍存在一定误差。为解决上述问题,考虑到人眼视觉是驾驶员获取四周道路情况的最主要途径,本论文融入了人眼视觉认知原理,根据人眼视觉特性,解释并设计了车道线识别算法。本论文主要研讨的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本论文探索了驾驶员双眼视觉系统对道路环境的处理方式,阐述了人眼视觉认知原理,并分析该原理在驾驶过程中对驾驶员操作的影响。(2)利用计算机模拟人眼视觉对车载信息的感知与处理过程,结合人眼视觉的认知模型,改进了传统的图像预处理方法。技术路线为:提出了基于概率投票法的道路消失点检测算法估计消失点位置,并根据消失点确定透视变换的参数;采用了小波变换与Retinex理论相结合的算法增强图像细节;提出了动态识别感兴趣区域的方法;解决了传统Canny边缘检测算子需要人工设置阈值的问题。(3)分析并设计了车道线识别算法,包括:利用图像直方图的原理定位车道线的起始点,并采用滑动窗口技术跟踪车道线;利用二次曲线函数拟合出完整的车道线,随后在算法中加入了对车道线曲线拟合的有效性验证。(4)测试了本文算法的多项性能。用大量数据集对算法进行测试,分析其准确率和耗时情况;并与引用的文献算法进行了对比实验。(5)设计并实现了车道线识别系统,将系统功能模块化,并对系统模块做功能测试与性能测试。本论文探索性地以人眼视觉认知原理为支撑,从新的角度解释和阐述了现有的车道线识别技术,这是对车道线检测技术研究中的一次创新。同时,从原理出发对传统的车道线检测算法做了改进设计,为提高现有车道线检测算法的准确性做了思想上的突破。本论文设计的算法是人眼视觉认知原理在车道线检测领域中的实际运用,为构建车辆辅助驾驶系统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角度。
张紫艳[5](2020)在《科学素养视域下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研究和实践》文中指出在物理教育的改革浪潮中,人们越来越注重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物理课程标准的修订进一步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应以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为主要目标。实验作为物理学科的基础,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如何从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初中学生科学素养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此课题的研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并有助于教师开展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工作。本文对国内外科学素养和物理实验教学的研究进展与成果进行研究。发现对通过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初中学生科学素养的研究还较少。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科学素养、物理实验教学进行概念分析,以建构主义、发现学习、从做中学三个教育教学理论作为理论指导。通过学生问卷、教师访谈的形式了解Y市两所初中通过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现状。根据初中物理实验的分类,依据教学理论的指导,结合当前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初中学生科学素养的现状,提出从课堂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以及课后实验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制定科学素养视域下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实施策略。据此设计了“光的折射”课堂演示实验教学案例、“平面镜成像”学生分组实验教学案例、“浮沉子”和“热胀冷缩及微形变演示器”课后实验教学案例。在某初中进行了相应的教学实践,教学反馈调查表明,运用物理实验教学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初中学生科学素养。
王季涛[6](2020)在《基于激光波数扫描干涉的有机玻璃力学特性研究》文中指出有机玻璃材料化学名称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是一种具有良好弹性,透明性,耐候性等特点的高分子化合物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建筑、航天、机械等多个领域。考虑到有机玻璃因制备时工艺参数或者实际使用中外界因素产生了孔隙、裂纹等缺陷。所以检测有机玻璃在拉伸,孔隙,断裂等造成的力学特性就显得意义非凡。检测有机玻璃的手段有很多,本文所采用的基于迈克尔逊干涉仪的激光波数扫描干涉测量技术,通过分析材料在加载前后的切面拉伸位移场分布来确定有机玻璃的力学特性。其中加载方式采用了精密的力学试验机作为标准,进一步提高了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精确性。验证了激光波数扫描干涉技术作为非接触式光学检测手段,为有机玻璃领域的检测手段提供了新方法。本论文首先从有机玻璃的研究背景切入,分析了对有机玻璃进行力学特性分析的必要性,以及作为无损非接触光学检测的激光波数扫描干涉测量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历程和研究成果。介绍了激光波数扫描干涉测量技术的理论基础,包括波数扫描原理、波数计算方法、随机采样傅里叶变换、离面、切面位移场计算方法和系统性能参数。然后在理论基础上,完善了测量系统的机械设计,分析了光路系统的设计、系统硬件元件的选型、相机的标定、力学试验机的操作步骤和力学加载装置的设计理念。最后结合理论和硬件系统,给出了有机玻璃力学性能检测的实验方法和实验操作步骤,并据此对无缺陷有机玻璃和含孔洞缺陷有机玻璃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到了在不同负载下有机玻璃的切面拉伸位移场分布图,并对实验测量结果和力学试验机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由实验结果可知,有机玻璃在力学试验机加载下的切面拉伸位移场分布和材料的实际受力状况基本相符,呈现出位移随着加载量的变化,自身线性变化的结果。而且测量系统的实验结果和力学试验机的加载量数据在误差范围内基本相符。通过对实验结果对比分析,表明了激光波数扫描干涉测量技术作为高精度全视场非接触式光学检测方法的可行性,该测量系统有较高的信噪比、检测速度和可靠性。证明在有机玻璃检测领域,激光波数扫描干涉技术有较好的潜在价值和发展前景。
彭羿[7](2020)在《厦门城乡结合地区初中生物理实验能力现状和培养对策研究》文中指出物理实验在整个物理发展史中的地位以及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决定了它是影响初中生学习物理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方面,厦门城乡结合地区的初中学生面临着所处社会环境复杂、家庭教育状况特殊、学生自身心理问题和个性特征特殊以及学校管理教学难等问题;另一方面,部分城乡结合地区的学校实验条件相对简陋,物理教师对物理实验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了厦门城乡结合地区初中生的物理实验能力比较薄弱。因此,研究厦门城乡结合地区初中生物理实验能力现状和培养对策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首先结合实际情况设计相关调查问卷,邀请厦门地区教学研究能力较强的老师帮忙修改形成最终问卷并试用。其中,学生问卷和教师问卷的收集分别来源于厦门同安区和翔安区几个比较典型的城乡结合地区,采用EXCEL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了处理和分析。其次,本文对同安区和翔安区的部分一线物理教研员和教师进行了访谈。通过问卷和访谈两种主要方式的深入研究,本文总结了当前厦门城乡结合地区初中生实验能力存在不足的原因:(1)实验器材等物理实验教学条件不足,实验课无法按课程要求开设;(2)一线初中物理教师对实验课重视程度不够,为了保证教学进度和教学方便,组织进行实验课的频次较低;(3)虚拟实验代替演示实验,演示实验代替分组实验;(4)实验考查流于形式,难以真正激发一线教师和学生的动手实验兴趣;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培养对策:(1)重视实验室的建设,配备专业且数量充足的实验员,健全实验器材采购和实验器材后期维修以及制定器材更换淘汰制度等;(2)建立有效的监督考核机制,确保物理实验活动实际且有效地得到开展;(3)开展课内外物理兴趣小组活动,增加物理实验课时。可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器材进行简单有趣的物理实验研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验操作能力,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4)探索初中毕业生实验考核方式,真正起到以考试促进实验教学的作用。
高晓晶,李娟[8](2019)在《翻转课堂与微型移动学习的有效结合》文中研究说明伴随"互联网+"时代的来临,高效便捷的微型移动学习得到越来越多年轻学者的青睐。文章在分析一般教学模式的基础之上,参考微型移动学习活动设计的基本环节,以八年级物理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为例,融合翻转课堂的设计框架而设计的基于翻转课堂的微型移动学习活动,旨在为微型移动学习活动的相关教学设计者提供一些实践参考。
吴季强[9](2019)在《中美科学教科书中物理实验的比较研究》文中认为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是中学物理教育及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理实验部分编制的质量会直接影响中学物理实验教学。随着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对于科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的实验设置也需要做进一步的变革。因此,对教科书中物理实验进行全面、科学的比较与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选取中、美四个版本初中科学教科书中的物理实验为研究对象,对教科书中的物理实验从数量分布、实验器材、驱动问题、科学探究要素四个维度进行了整体比较与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物理实验综合难度模型,对科学教科书中物理实验的综合难度进行量化比较,从而得出结论与研究启示,以期对我国初中科学教科书的编写有所贡献。本文共包括七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从物理实验与物理课程的关系、中美科学教育标准以及国内物理实验教育三个角度介绍研究背景,从对教科书、物理实验教学以及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三个方面阐述研究目的与意义。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主要介绍教科书比较相关文献,并对国内主流的三种课程难度模型理论做研究综述,从而确定本文所要研究的选材与比较维度。第三部分是理论基础,主要介绍本文中涉及到物理核心素养、初中阶段学生认知特点及主要学习理论。第四部分是研究设计,介绍了作为研究对象的中美四个版本科学教科书、主要研究方法以及文章的研究框架。第五部分是中美科学教科书中物理实验内容的综合比较,主要从实验分布、器材选取、驱动问题、科学探究要素四个维度对中美科学教科书展开实验内容的比较与分析。第六部分是中美科学教科书中物理实验综合难度比较,主要介绍构建的物理实验综合难度模型,并运用此模型综合比较并分析中美科学教科书物理实验综合难度。第七部分是研究结果与启示,是本论文的最后一部分,基于前文的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借鉴美国初中教科书中物理实验的编排优势,结合中国科学教育现状及教学教科书物理实验的特点,提出科学教科书物理实验部分编写设计的启示与建议。
周蓉[10](2018)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目标细化的实践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现代教学目标已经从强调知识技能的传授转变为重视核心素养的发展。物理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完整地涵盖了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教师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能否准确地根据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课堂教学三维目标是能否更好地发展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关键。然而原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语言专业性和概括性极高,不同教师就此目标来落实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容易出现较大的偏差。而且,教学设计与教学目标也很容易出现一致性的问题。这些都会对教学效果造成不利影响。本文研究运用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以及修订版中的二维分类表来分析、制定初中物理实验课的教学目标。意图将课程标准中有关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三维目标表述的更为清晰和准确,具有很好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从而在实验教学上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本次研究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对目标分类理论的研究。主要阐述了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和课程标准中的目标设定和实验探究能力的分级。第二部分是对初中物理教学目标的研究与解读。主要阐述了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核心素养与分类学的联系。第三部分是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研究。重点是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类型、内容,以及实验所涵盖的知识类型的分析。使用目标分类理论来对实验教学的三维目标进行分析。第四部分是教学实践的研究成果及经验总结。笔者用分类表对现初中教材(沪科版)中的十五个学生实验的三维目标进行目标细化,提炼出运用分类表的思路和操作流程。研究表明,运用分类学理论和分类表有助于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理解,有助于教师制定出即符合课程标准又适合于学生的教学目标,对优化和提高教学效果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实验五 观察凸透镜所成的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实验五 观察凸透镜所成的像(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非常规”物理实验促进初中生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2.1 教学形式简单,学生未发生深度参与 |
1.2.2 教学情境单一,学生处于无“惑”的被动学习状态 |
1.2.3 知识与生活偏离,缺少与学生原有经验联结 |
1.3 研究意义 |
1.3.1 有利于提高学生物理课堂参与度 |
1.3.2 有利于丰富教学情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
1.3.3 有利于知识与经验的联结 |
1.4 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问题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概念界定 |
2.1 “非常规”物理实验 |
2.2 深度学习 |
2.2.1 学术界对于深度学习的界定 |
2.2.2 深度学习能力表征 |
2.2.3 本研究对深度学习的界定 |
第3章 相关研究现状 |
3.1 “非常规”物理实验研究现状 |
3.1.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3.1.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3.2 深度学习研究现状 |
3.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3.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第4章 理论基础 |
4.1 建构主义理论 |
4.1.1 建构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 |
4.1.2 建构主义理论的启示 |
4.2 情境认知学习理论 |
4.2.1 情境认知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
4.2.2 情境认知学习理论的启示 |
4.3 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
4.4 “非常规”物理实验与深度学习的关系 |
4.4.1 “非常规”物理实验教学符合深度学习的发生机制 |
4.4.2 “非常规”物理实验教育理论与深度学习理论都指向素质教育 |
第5章 “非常规”物理实验促进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与案例 |
5.1 “非常规”物理实验促进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 |
5.1.1 深度学习准备阶段 |
5.1.2 深度学习阶段 |
5.1.3 评价反思阶段 |
5.2 基于策略的核心教学活动 |
5.2.1 《透镜》核心教学活动 |
5.2.2 《凸透镜成像规律》核心教学活动 |
5.3 《大气压强》教学案例 |
5.3.1 深度学习准备阶段 |
5.3.2 深度学习阶段 |
5.3.3 评价反思阶段 |
第6章 教育实验研究过程及结论 |
6.1 教育实验前的成绩检验与问卷调查 |
6.1.1 前测知识水平分析 |
6.1.2 前测考试成绩分析 |
6.1.3 前测调查问卷设计与分析 |
6.2 教育实验后的成绩检验与问卷调查 |
6.2.1 后测知识水平分析 |
6.2.2 后测考试成绩分析 |
6.2.3 后测调查问卷分析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1.1 提高了物理课堂参与度 |
7.1.2 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学习 |
7.1.3 促进了知识联结 |
7.1.4 改变了学生的思维结构 |
7.1.5 提高了学生成绩 |
7.2 研究的局限性与不足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深度学习知识水平前测试卷 |
附录2 NESS-China深度学习量表 |
附录3 初中物理深度学习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4 前测调查问卷独立样本检验结果 |
附录5 深度学习水平后测试卷 |
附录6 教育实验前后考试成绩 |
附录7 后测调查问卷独立样本检验结果 |
致谢 |
(2)基于俯视视频的室内人员计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3.1 论文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基础知识与相关技术 |
2.1 数字图像处理相关技术 |
2.1.1 图像去噪 |
2.1.2 图像二值化 |
2.1.3 图像膨胀与腐蚀 |
2.2 视频分析中运动目标的检测与跟踪 |
2.2.1 高斯混合模型 |
2.2.2 K-最近邻算法 |
2.2.3 卡尔曼滤波算法 |
2.3 室内人员计数装置与CPN的数据交换 |
2.3.1 新型建筑智能化系统平台概述 |
2.3.2 基于TCP协议的人员计数装置与CPN通信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俯视视频的室内人员计数方法 |
3.1 俯视视频中运动目标检测与跟踪 |
3.1.1 基于K-最近邻的运动目标检测 |
3.1.2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运动目标跟踪 |
3.2 基于边界人员进出检测的室内人员计数 |
3.2.1 基于图像梯度的运动目标进出判定 |
3.2.2 基于人员运动特征的人员目标辨识 |
3.2.3 基于边界人员进出的室内人员计数方法 |
3.3 室内人员计数方法准确性的三种评估指标 |
3.3.1 室内人数准确率 |
3.3.2 室内有无人状态准确率 |
3.3.3 室内人员逗留时间准确率 |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1 实验设置 |
3.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俯视视频的室内人员计数方法改进 |
4.1 摄像头安装高度自动获取方法设计 |
4.1.1 同一工况下安装高度对准确率的影响 |
4.1.2 不同工况下安装高度对准确率的影响 |
4.1.3 摄像头安装高度与物体成像面积的关系 |
4.1.4 摄像头安装高度计算方法 |
4.2 不同安装高度下室内人员计数方法参数设置 |
4.2.1 摄像头安装高度与物体成像长度的关系 |
4.2.2 摄像头安装高度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关系 |
4.2.3 室内人员计数方法参数设置 |
4.3 室内人数累积误差修正方法设计 |
4.3.1 室内人数累积误差修正方法 |
4.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俯视视频的室内人员计数系统设计与实现 |
5.1 系统概述 |
5.1.1 设计思想 |
5.1.2 需求分析 |
5.2 系统设计 |
5.2.1 概要设计 |
5.2.2 数据库设计 |
5.2.3 详细设计 |
5.3 系统实现 |
5.3.1 运行环境部署 |
5.3.2 系统部署 |
5.3.3 系统运行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3)网络资源应用于初中物理教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网络资源是一类重要的信息化教育资源 |
1.1.2 网络资源的应用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重要表现形式 |
1.1.3 网络资源的使用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效能 |
1.1.4 网络资源的应用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针对初中物理网络教学资源的分析 |
2.1 网络资源的界定 |
2.2 网络资源的种类 |
2.3 初中物理网络资源的特点 |
2.3.1 共享性 |
2.3.2 多元性 |
2.3.3 虚拟性 |
第三章 网络资源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调查及分析 |
3.1 初中生对网络资源在物理教学中应用的感受调查及分析 |
3.1.1 基本信息 |
3.1.2 事实性问题与态度性问题 |
3.2 初中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网络资源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
3.2.1 基本信息 |
3.2.2 事实性问题与态度性问题 |
第四章 网络资源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4.1 初中物理网络资源的应用准备 |
4.1.1 文字网络资源的获取与处理 |
4.1.2 图片或视频资源的获取与处理 |
4.2 初中物理网络资源的应用方式 |
4.2.1 线上远程教育 |
4.2.2 建构主义理论创设问题情景 |
4.2.3 微课与翻转课堂 |
4.2.4 虚拟仿真物理实验室 |
4.3 应用初中物理网络资源的注意事项 |
4.3.1 真实还原,场景高效重现 |
4.3.2 技术辅助,演示分组为主 |
4.3.3 细节清晰,重点现象突出 |
4.4 网络资源应用于初中物理教学的案例设计 |
4.4.1 线上远程教育案例 |
4.4.2 微课与翻转课堂案例 |
4.4.3 虚拟仿真实验室案例 |
4.4.4 建构主义创设问题情景案例 |
第五章 总结 |
5.1 研究总结 |
5.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网络资源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2 网络资源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现状调查问卷 |
(4)基于人眼视觉认知原理的车道线识别(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
1.2.1 国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
1.2.2 国内研究历史与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人眼视觉认知原理 |
2.1 驾驶过程中的环境亮度感知 |
2.2 驾驶过程中的明暗适应能力 |
2.3 驾驶过程中的颜色空间 |
2.4 驾驶过程中的动视力 |
2.5 驾驶过程中的视觉关注 |
2.6 驾驶过程中的人眼边缘检测 |
2.7 人眼视觉认知对道路信息的处理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图像预处理方法的分析与改进 |
3.1 畸变失真校正 |
3.1.1 相机标定 |
3.1.2 畸变参数 |
3.1.3 相机标定步骤 |
3.2 基于人眼视觉消失点的透视变换 |
3.2.1 计算消失点 |
3.2.2 计算图像每米的分辨率 |
3.2.3 透视变换 |
3.3 图像增强 |
3.3.1 基于人眼视觉的加权滤波 |
3.3.2 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增强 |
3.3.3 基于小波与Retinex的图像增强 |
3.4 图像灰度化 |
3.5 动态确定感兴趣区域 |
3.6 颜色空间变换 |
3.7 边缘检测 |
3.7.1 对比度敏感性函数 |
3.7.2 图像梯度 |
3.7.3 Canny边缘检测算子 |
3.7.4 基于JDN的 Canny阈值选取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车道线识别算法的分析与设计 |
4.1 直方图定位车道线 |
4.2 滑动窗口跟踪 |
4.3 拟合车道线 |
4.4 验证有效性 |
4.5 逆透视变换 |
4.6 算法总体设计与实验分析 |
4.6.1 数据集 |
4.6.2 评价指标 |
4.6.3 算法实验与结果分析 |
4.6.4 对照实验与结果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车道线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5.1 系统概述 |
5.2 需求分析 |
5.2.1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5.2.2 功能性需求分析 |
5.3 系统总体设计 |
5.3.1 系统架构设计 |
5.3.2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5.3.3 系统界面设计 |
5.4 系统实现 |
5.4.1 开发环境 |
5.4.2 道路信息采集模块的实现 |
5.4.3 车道线检测模块的实现 |
5.4.4 检测结果输出模块的实现 |
5.4.5 程序日志输出模块的实现 |
5.5 系统测试 |
5.5.1 测试环境 |
5.5.2 功能测试 |
5.5.3 性能测试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5)科学素养视域下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研究和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物理新课程标准中对科学素养的重视 |
1.1.2 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关于科学素养的研究综述 |
2.2 关于物理实验教学的研究综述 |
2.3 关于科学素养视域下的物理实验教学研究综述 |
第3章 课题相关的理论 |
3.1 相关概念 |
3.1.1 科学素养 |
3.1.2 物理实验教学 |
3.2 相关教学理论 |
3.2.1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
3.2.2 布鲁斯的发现学习理论 |
3.2.3 杜威的“从做中学”教学理论 |
第4章 科学素养视域下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
4.1 学生问卷调查 |
4.1.1 问卷的编制与实施 |
4.1.2 问卷调查分析 |
4.2 教师访谈 |
4.2.1 访谈提纲 |
4.2.2 访谈结果 |
4.3 调查结论 |
第5章 科学素养视域下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 |
5.1 科学素养视域下的课堂演示实验教学策略 |
5.1.1 精心选取实验对象 |
5.1.2 巧妙设置实验问题 |
5.1.3 创新使用实验器材 |
5.1.4 重视规范实验操作 |
5.1.5 直观展示实验现象 |
5.2 科学素养视域下的学生分组实验教学策略 |
5.2.1 做好实验准备工作 |
5.2.2 发挥引导指导作用 |
5.2.3 重视总结反思环节 |
5.3 科学素养视域下的课后实验教学策略 |
5.3.1 开放学校物理实验室 |
5.3.2 发挥家庭实验作用 |
第6章 科学素养视域下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案例与实践 |
6.1 课堂演示实验教学案例——光的折射 |
6.2 学生分组实验教学案例——平面镜成像 |
6.3 学生课后实验教学案例 |
6.3.1 浮沉子 |
6.3.2 热胀冷缩及微形变演示器 |
6.4 科学素养视域下初中实验教学实践效果反馈 |
6.4.1 学生问卷调查及分析 |
6.4.2 调查结论 |
结语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初中生科学素养水平与物理实验教学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二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三 科学素养视域下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实践效果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6)基于激光波数扫描干涉的有机玻璃力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课题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激光波数扫描干涉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激光波数扫描干涉测量原理 |
2.1 波数扫描原理 |
2.2 激光波数计算方法 |
2.3 随机采样傅里叶变换 |
2.4 离面位移场计算方法 |
2.5 切面拉伸位移场计算方法 |
2.6 测量系统性能指标参数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波数扫描干涉测量系统设计 |
3.1 激光波数扫描干涉测量硬件系统设计 |
3.1.1 光学系统设计原理 |
3.1.2 系统硬件元件组成 |
3.2 力学试验机和加载装置设计 |
3.2.1 力学试验机原理 |
3.2.2 力学试验机实验操作步骤 |
3.2.3 被测件加载装置 |
3.3 激光波数扫描干涉测量系统的相机标定 |
3.4 激光波数扫描干涉测量系统操作步骤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
4.1 有机玻璃切面位移场实验方法 |
4.1.1 实验用有机玻璃概述 |
4.1.2 实验方法 |
4.2 实验数据处理步骤 |
4.3 实验结果分析 |
4.3.1 无缺陷有机玻璃拉伸位移场分布与分析 |
4.3.2 含缺陷有机玻璃拉伸位移场分布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总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厦门城乡结合地区初中生物理实验能力现状和培养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的意义 |
1.4 研究方案 |
1.5 本文的组织 |
第二章 城乡结合地区初中生物理实验能力的理论基础 |
2.1 厦门城乡结合地区的界定 |
2.2 初中物理实验能力的理论探讨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厦门城乡结合地区初中生物理实验能力现状调查及分析 |
3.1 调查问卷的设计思路 |
3.2 问卷调查情况分析 |
3.3 初中物理实验现场考查情况及分析 |
3.4 教师访谈实录 |
3.5 厦门城乡结合地区初中生物理实验能力现状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厦门城乡结合地区初中生物理实验能力培养对策 |
4.1 关于教育主管部门层面的对策 |
4.2 关于学校层面的对策 |
4.3 关于教师层面的对策 |
4.4 关于学生层面的对策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翻转课堂与微型移动学习的有效结合(论文提纲范文)
一、微型移动学习活动设计的依据 |
1. 活动理论 |
2. 模拟实验技术支持 |
二、学习活动设计的模式 |
1. 传统学习活动设计模式 |
2. 基于翻转课堂的微型移动学习活动设计模式 |
三、翻转课堂微型移动学习活动设计 |
1. 课前预测学习活动设计 |
教师活动 |
(1)前期学情分析 |
(2)划分学习任务 |
(3)确定学习活动的组织形式 |
(4)设计学习活动任务单和活动表现单 |
(5)发布课程资源 |
学生活动 |
(1)下载课程资源 |
(2)自主学习 |
(3)完成学习活动任务单 |
(4)利用信息平台,整理问题 |
2. 课中协作学习活动设计 |
(1)创设情境,确定问题 |
(2)创建学习环境,解决问题 |
(3)成果展示交流 |
(4)形成性评价并反馈 |
3. 课后知识重组活动设计 |
(1)发放活动表现单 |
(2)学习活动拓展交流 |
(3)收集活动表现单 |
(4)总结性评价 |
四、基于翻转课堂的微型移动学习活动案例 |
(9)中美科学教科书中物理实验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物理实验与物理课程教与学的关系 |
1.2 中美课标对中学生实验能力的要求 |
1.3 国内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研究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1 对教科书编写的指导意义 |
1.4.2 对物理实验教学的指导意义 |
1.4.3 对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指导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中学教科书比较研究 |
2.1.1 国内教科书的比较研究 |
2.1.2 中外教科书的横向比较研究 |
2.2 相关国内难度模型的理论研究 |
2.2.1 黄甫全教授关于课程难度的研究 |
2.2.2 鲍建生建立的数学练习题综合难度模型 |
2.2.3 史宁中、孔凡哲、李淑文建构的课程内容难度模型 |
2.3 相关文献研究对研究的启示 |
3 理论基础 |
3.1 概念界定 |
3.1.1 物理教科书的界定 |
3.1.2 物理实验的界定 |
3.1.3 物理教科书实验难度的界定 |
3.2 物理核心素养 |
3.3 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 |
3.4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3.5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3.6 学习迁移理论 |
4 研究设计 |
4.1 研究对象及内容 |
4.1.1 研究对象 |
4.1.2 研究内容 |
4.2 研究方法 |
4.2.1 文献研究法 |
4.2.2 比较研究法 |
4.2.3 定量研究方法 |
4.3 研究框架 |
5 中美初中科学教科书中物理实验内容的比较研究 |
5.1 中美初中科学教科书中物理实验的分布统计 |
5.2 中美初中科学教科书中物理实验器材选取分析 |
5.3 中美科学教科书中物理实验中驱动问题的统计分析 |
5.4 中美科学教科书中物理实验中科学探究的统计分析 |
5.5 中美科学教科书中科学写作栏目设置的差异性 |
6 中美科学教科书中物理实验综合难度的比较分析 |
6.1 物理实验综合难度模型 |
6.2 中美科学教科书中物理实验综合难度的比较 |
7 研究总结与启示 |
7.1 研究工作总结 |
7.1.1 中美初中科学教科书中物理实验数量分布存在一定差异 |
7.1.2 中美初中科学教科书中物理实验器材选取差异性显着 |
7.1.3 中美初中科学教科书中物理实验驱动问题存在差异 |
7.1.4 中美初中科学教科书中物理实验科学探究要素存在显着差异 |
7.1.5 中美初中科学教科书中物理实验综合难度存在差异 |
7.2 对科学教科书物理实验部分编写的启示 |
7.2.1 增设探究性声学与近代物理实验,以丰富物理实验内容 |
7.2.2 物理实验的器材选取可更加生活化 |
7.2.3 在适当的位置设置开放型问题,增设“进一步探索”栏目 |
7.2.4 实验设置要均衡体现科学探究要素,增设评估及合作交流环节 |
7.2.5 可适当调整国内教科书物理实验综合难度,增设“科技写作”栏目 |
7.3 研究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10)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目标细化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
三、研究方法和内容 |
第1章 理论综述 |
1.1 教育目标的分层 |
1.2 布鲁姆的分类学相关理论 |
1.2.1 教育目标的分类 |
1.2.2 分类表的结构简介 |
1.3 国内外有关教育目标分类学研究的成果与不足 |
1.4 中学物理课程标准的解读 |
1.4.1 课程标准对中学物理课程的定位 |
1.4.2 课程标准对中学物理课程目标的设定 |
1.4.3 科学探究能力的水平分级 |
第2章 初中物理教学目标的理论研究 |
2.1 有关物理课程标准中目标的解读 |
2.1.1 对物理核心素养的理解 |
2.1.2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三维目标 |
2.2 物理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的联系 |
2.3 三维目标与二维分类框架的联系 |
第3章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理论研究 |
3.1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功能 |
3.1.1 实验的释疑功能 |
3.1.2 实验的激趣功能 |
3.1.3 实验的情景功能 |
3.1.4 实验的探究应用功能 |
3.1.5 实验的情感功能 |
3.2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内容 |
3.3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分类整理 |
3.3.1 不同类型实验的教学目标分析 |
3.3.2 实验教学知识维度的目标分类 |
3.4 实验教学三维目标的结构 |
第4章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目标细化的实践研究 |
4.1 实践研究的准备 |
4.1.1 实验教学实施现状的教师调研 |
4.1.2 实验课程目标细化的理论依据 |
4.1.3 实验课程目标细化的原则 |
4.2 实验教学目标细化的实施方案 |
4.2.1 细化目标的思维结构 |
4.2.2 目标细化的操作模式 |
4.3 教学目标细化的实践案例 |
4.3.1 十五个学生实验的教学目标分类表 |
4.3.2 根据目标分类表设计教学活动的案例分析 |
4.4 实践研究结果 |
4.4.1 学习兴趣的调查与分析 |
4.4.2 目标分类的实践意义 |
第5章 反思与总结 |
5.1 本文的创新点 |
5.2 存在的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实验五 观察凸透镜所成的像(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非常规”物理实验促进初中生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实践研究[D]. 王艳艳.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2]基于俯视视频的室内人员计数方法研究[D]. 王翠翠.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8)
- [3]网络资源应用于初中物理教学的研究[D]. 许清源. 合肥师范学院, 2021(09)
- [4]基于人眼视觉认知原理的车道线识别[D]. 穰玉双.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5]科学素养视域下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研究和实践[D]. 张紫艳. 湖南理工学院, 2020(02)
- [6]基于激光波数扫描干涉的有机玻璃力学特性研究[D]. 王季涛.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2)
- [7]厦门城乡结合地区初中生物理实验能力现状和培养对策研究[D]. 彭羿. 西南大学, 2020(01)
- [8]翻转课堂与微型移动学习的有效结合[J]. 高晓晶,李娟. 教学与管理, 2019(21)
- [9]中美科学教科书中物理实验的比较研究[D]. 吴季强. 杭州师范大学, 2019(12)
- [10]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目标细化的实践研究[D]. 周蓉.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