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论文文献综述)
张浩[1](2020)在《扎实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网络的普及度越来越高,渗入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自然也不例外。文章对扎实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意义、不足和策略进行探讨,以判断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张冀[2](2020)在《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 ——以四川省高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强化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专门研究,既是关注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正视问题不足的客观要求,又是立足当下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相对薄弱、深思理论内核的题中之义。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强调新媒体、新技术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是校园新型主流媒体之一,已经成为高校传播信息与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擅于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牢牢把握高校微信公众平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趋势,积极凭借高校微信公众平台这一鲜活载体,深入发掘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将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优势与信息科技有机融合,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起来,在新时代彰显吸引力、亲和力,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义。由此,本文主要对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学理问题、功能类型、问题成因、规范要求、实践路径等问题展开研究。第一,理论前提。理论分析是支撑论说的学理依据,本文分别对微信公众平台、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概念、发展历程、内涵特征,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内涵等进行学理审思。从马克思主义的交往理论、灌输理论等,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论、接受论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关重要论述,以及传播学等相关学科理论对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给予理论阐释。从理论高度对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进行系统论证分析,彰显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的必要性、可行性与迫切性。媒介在不同时代都充当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与载体,传播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具有典型的意识形态属性和媒体属性,展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时代之需,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提供内容承载与技术支撑,思想政治教育者亟需掌握新媒体新技术,将其打造成价值引领、凝聚共识的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第二,功能形态。提炼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六种类型,即以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功能、导向功能、服务功能、互动功能、开发功能、凝聚功能的类别得以展现。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坚持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让大学生“多维度”地认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丰富平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资源库,为大学生提供推送服务、查询服务与咨询服务,实现教育双方的实时互动、平等互动与多元互动,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潜能,促使大学生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关心国家、政党、民族的前途与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助推全体大学生对伟大中国、伟大民族、伟大中国共产党、伟大中华文化的认同,夯实大学生的思想基础,凝聚大学生的政治共识,推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第三,现实依据。指出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现状、问题及成因。本文以省内126所高校微信公众平台为调查对象,系统梳理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阵地样态与内容建设,了解关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开通状况、定位介绍、栏目设置以及运营主体、运营人员、运营推送等情况,对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重点事件进行系统分析。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仍然存在着思想政治教育运营力量投入不足、运营推送专业不强,内容建设导向不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认同不高、思想政治教育栏目十分欠缺等问题,其高校缺乏微信公众平台运营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大学生对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认知不足、教育双方对平台需求存在偏差、平台推送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形式缺乏创新性转化、平台的机制建设弱化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主要制约因素。第四,对策建议。本文从宏观层面,提出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规范遵循。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在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互动交流为支点”的理念宗旨下,在主导性与多样性、灌输性与启发性、人文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遵循中,坚守激浊扬清的价值立场,洞察大学生的价值诉求、明晰新时代的价值趋向,以理想信念教育、红色革命文化与中华优秀道德教育为目标指向助推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本文从具体层面,提出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实践路径。强化政治素养、加强业务学习、实施名师计划、发挥全员作用的高校微信公众平台队伍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前提所在;培育学生新媒介素养、培养学生意见领袖、提升学生信息鉴别力、激发学生自我教育意识的学生素养提升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关键所在;创新推送类型、重视标题制作、构建话语内容、打造主流栏目的内容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重点所在;健全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领导机制、管理机制、评估体制、协调机制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保障所在。此外,与本研究相结合,笔者创建并运营微信公众平台“明德e堂”,以检验自己的分析或得到新的启发。作为附录,笔者把它放在最后,以作参考。
米华全[3](2020)在《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意识形态建设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也是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工作。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和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设备的广泛普及,网络已成为各种思想文化、价值观念自由竞争的主要空间。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着网络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更多机遇,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牢牢掌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已经成为宣传思想工作迫切而重要的任务。高校处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肩负着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事关根本、事关全局、事关长远,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关键之举。对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文阐述了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理论问题,辨析了相关概念的内涵。然后,从历史发展和现实境遇两个维度切入,回顾了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经验,分析了发展机遇和现实挑战。在此基础上,紧扣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实际,构建了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实现路径。按照以上的逻辑思路,本文运用概念分析法、文献资料法、网络调查法、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相结合的方法,对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基础、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和对策举措等,进行了较为深入而系统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的内容:第一,提出了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研究的理论基础。一方面归纳了马克思主义者关于意识形态建设的主要观点,介绍了政治传播学、网络传播学、新媒体等相关理论。另一方面对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内涵和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第二,厘清了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研究的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本文将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发展历程划分为探索应对、蓬勃发展和全面推进三个阶段,并从坚持问题导向、创新导向和目标导向等方面总结了工作经验。同时结合新时代背景,分析了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机遇和挑战,着重分析了存在的突出问题。第三,确立了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宏观思路和微观策略。一是明确了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工作目标、理念遵循和基本原则。二是针对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存在的问题,从内容建设、阵地建设、队伍建设、方法创新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举措。三是构建了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保障机制体系,主要包括责任落实、成效测评和考核激励机制,协同治理和运行监管机制,法律法规和技术保障机制等。在理论研究、现状分析和实践探讨的基础上,本文确立了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框架,形成了整体而非局部、系统而非零散的研究体系,希望能为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
邓宇[4](2019)在《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互联网信息技术推动了人类存在方式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上的变革,思想政治教育发展需要跟上时代步伐,互联网也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助力来保持持续健康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提升时代感和吸引力。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本文以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为研究对象,系统论述了二者融合发展的科学内涵、历史趋势、理论依据、现状问题,以及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解题思路。除绪论和结语外,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分析互联网的社会人文属性。明确互联网的相关概念,梳理互联网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判断互联网的发展趋势,特别总结了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从产业革命、主权空间、人类存在层面分析了互联网的社会历史地位。通过辨析互联网的虚拟性与现实性,明确了互联网是现实的延伸。从文化、思想、社会、经济、政治五个角度深入解析了互联网的人文属性,明确了二者融合发展的现实基础。第二章,对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进行基本阐释。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是独立系统之间的部分交叉融合,其精神实质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以人为本”的共同价值取向、党和国家对思想政治教育、对互联网发展的政策要求、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互联网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共同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主张马克思主义关于普遍联系的理论、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理论、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关于质量互变规律的理论,共同构成了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理论基础。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整体独立与局部融合原则,稳定存量与发展变量原则,以及思想政治教育主导原则。第三章,总结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现状和问题。从互联网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互联网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思想政治教育对互联网的认识转变、互联网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等方面,总结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现状。并在融合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主要融合形式,即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区别和统一关系的剖析,总结了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方式和趋势。通过总结二者融合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存在的发展瓶颈、资源整合不足、缺少全局视野、内容尚未融合、研究深度不够等问题。第四章,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解题思路。二者融合发展的具体实践,需要从五个方面着手。即顶层设计引导重大价值走向、基础建设强化实践效益、思维融合带动发展融合、内容结合促进效果双赢、目标同化引领模式创新。顶层设计引导重大价值走向,在以国家意志全面建设网络强国、加强以德治国的基础上,引领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理论体系建设,进而提升国家软实力。基础建设强化实践效益,通过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网络意识和网络素养,增加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实践效益。思维融合带动发展融合,通过更新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理念、拓展互联网思维广度、明确融汇一致的发展理念,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融合深入发展。内容结合促进效果双赢,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融媒体化、互联网内容的思想方向引导,提出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内容的融合方式,实现二者融合发展的效果双赢。目标同化引领模式创新,树立融合发展的共同目标、探索融合发展的驱动模式、形成融合发展的长效机制,保证了二者融合发展的可持续性。
陈永峰[5](2019)在《警察院校学生网络素养提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警察院校学生网络素养教育是一项针对未来警察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思想教育、政治教育与道德教育,旨在提升学生网络意识与网络能力的教育实践活动。对于警察院校学生来说,其目的是为了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同时也能满足学生胜任未来警察职业的实践需要;对于警察院校来说,其目的是为了以提升学生网络素养实现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即提升警察院校学生网络素养为警察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供着力点,本文中称之为“一个着力点”。警察院校办学定位的特殊性决定着警察院校学生对于网络素养具有特殊需要,只有从文明生活方式与警察职业发展两个方向来继续提升学生的网络素养,才能确保警察院校能够为公安队伍输送合格的人民警察。然而,当前警察院校学生的网络素养现状并不乐观,在网络意识与网络能力两个方面均存在一些问题,在网络政治素养、网络文化素养、网络科技素养与网络创新素养等几个方面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网络素养教育研究属于较新的研究领域,当前警察院校学生网络素养提升研究就更为缺乏,亟需启动相关研究。一方面从当前国内普通高校网络素养教育的相关研究成果中汲取经验,另一方面,紧扣公安实践对警察院校人才培养的要求与期待,从职业化与特色化方向来努力实现警察院校学生网络素养的提升。因此,本文依据当前警察院校学生网络素养现状,以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为视角来分析问题,试图明确警察院校学生提升网络素养的特殊时代价值,厘清当前警察院校网络素养教育的实施状况,从而解决提升网络素养必须解答的几个问题,即警察院校学生为什么提升网络素养,朝着什么方向提升,提升什么内容,以及怎样提升等系列问题。围绕这些问题,本文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来分析网络素养的功能与价值、问题表现与问题成因;从文明生活方式与警察职业发展两个方向来分析警察院校学生网络素养提升的核心内容,本文中称之为“两个方向”;从构建完善的警察院校网络素养教育体系角度给出了实施路径。本文的主要内容与观点有:第一,研究警察院校学生网络素养的提升,必然需要从分析网络素养的概念、内涵、分类与功能开始着手。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来研究警察院校学生网络素养的提升,还需要以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与内容来分析网络素养的概念、分类与功能。网络素养是网络社会中人的全面发展所需要的网络意识与网络能力的综合表现,可以分为网络政治素养、网络文化素养、网络科技素养与网络创新素养等四个类别。网络素养具有引领网络思想行为、规范网络生活方式、提升网络文化价值与促进网络科技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第二,新时代警察院校学生有两种现实需要:一种是网络社会生活需要,一种是职业发展需要。网络社会生活需要网络素养最终以网络文明素养的层次来满足,而职业发展需要网络素养以提升“四类素养”促进“四大战略”实施来满足。即以网络政治素养、网络文化素养、网络科技素养与网络创新素养的提升来促进政治建警、文化育警、科技强警与人才兴警战略的实施。从而确立了警察院校学生网络素养的两个提升方向:网络文明生活方式与警察职业发展。此为本文创新观点中的“两个方向”。从意识与能力向度分析警察院校学生网络素养提升的时代价值,可以清楚地观察到学生的意识与能力发展路径,了解网络素养在提升学生意识与能力过程中的不可替代作用。从职业发展向度进行分析即是从警察职业能力向度分析,不仅是警察院校的职业特性决定的,而且也是警察院校实施网络素养教育的评价标准与价值归属。两个向度下的时代价值分析,不仅是本文着力的观点创新,也为当前警察院校网络素养教育提供核心价值与特色价值研究,更为当前警察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供合理性与可行性研究。第三,当前全国警察院校已经普遍开展网络素养教育,在学生的网络技能与网络认知方面也取得显着成绩。但是网络素养教育的现状仍然不能适应网络社会的发展,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网络社会中警察院校学生的政治、思想与道德等观念需要进一步加强教育,确保警察院校政治建校的特色,确保警察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网络社会中不能放松。即警察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求学生网络素养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公安工作对于警察院校学生网络素养也提出了进一步要求。在问题的分析中,突出了网络环境下的警察院校学生在思想阵地意识、网络生活方式、网络科技应用等方面的不足。但是无论是学生个体、警察院校、政府部门还是社会全员都还存在一些不利于警察院校学生提升网络素养的因素。第四,警察院校的特殊办学定位与公安实践对于警察院校的网络素养教育都提出了明确的职业发展向度要求,这两点要求使得警察院校不能简单借鉴普通高校的网络素养教育体系,需要警察院校厘清教育定位、明确指导思想,坚持提升网络素养教育的基本原则,着力构建完善的警察院校特色网络素养教育体系。构建完善的教育体系,既要完善制度体系、教学体系,又要建立评价体系与保障体系。为警察院校的网络素养教育提升找到切实可行的实施路径。第五,从意识与能力两个方面分析了警察院校学生网络素养提升的四项核心内容。即加强未来警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文化方式教育、网络科技知识教育与网络执法创新教育。围绕四项核心内容,较为详细地论述了核心内容中的要点与重点。第六,从制度体系、教学体系、评价体系与保障体系等四个体系为警察院校学生网络素养提升设计实施路径。四个体系着重突出警察院校的主体作用,同时兼顾学生、政府与社会全员等多主体的能动作用,从而构建起警察院校学生网络素养提升的完善体系。
张文丽[6](2019)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的网络谣言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改变,网络信息在人们学习、生活、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技术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丰富资讯和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虚假的、危害的、反动的网络谣言,严重影响了网络空间的秩序,甚至造成了现实社会的混乱。互联网的发展也催生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以下简称网络思政教育)的发展,并使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期下,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健康发展是中国能够顺利良好发展的关键,也是社会主义建设后继有人的必要保障。所以,网络空间的意识形态安全事关中国的国家安全,需要通过网络思政教育的发展主动占领互联网传播的新阵地,从而牢牢把握网络思政教育工作主动权。由此,高校网络思政教育者需要重视网络谣言的治理,不断消解网络谣言对高校大学生的负面影响,还网络空间以风清气正,进而保障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顺利进行。本文聚焦于网络谣言传播研究,探寻其背后的机理,试图揭示网络谣言治理与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发展的互动关系,并以此寻求网络谣言规制的解决之道,最终维护互联网风气和底线,维护社会稳定与秩序。首先,本文概述了选题的背景、研究的目的及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主要工作及创新点,为研究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和治理网络谣言奠定基础。为了进一步探究二者的关系,本文阐释了网络谣言内涵、传播机理及其与意识形态关系的影响。同时,通过分析网络思政教育的内涵及其教育体系,探讨了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与网络谣言治理的关系,指出网络谣言的出现是网络时代的发展伴生物,是人们不当使用互联网的结果。所以,需要通过网络思政教育予以洗涤人们思想,从而矫正其不良行为。因而,通过论述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理论、思政教育理论、国家安全理论,将其作为本文分析的理论基础,提出了网络谣言治理视角。其后,本文从互联网发展的角度,从教育普及范围、教育创新方法和教育互动特点等方面分析了互联网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机遇,并指出网络谣言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内容、方式和技术等方面形成了挑战。同时,指出网络谣言对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存在削弱主流意识形态、损坏社会互信根基、导致大学生行为失范等危害,继而分析了网络谣言影响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原因,具体在于当前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对网络重视不够、组织体系应对不力、技术水平难以应对。为了突破当前网络思政教育目前治理网络谣言的困境,本文从提升网络思政教育者的能力、加强网络思政教育的技术创新、丰富治谣方法等方面,提出了加强网络谣言规制的可行性对策和建议。
李骥[7](2017)在《大学生思想引导中的新媒体应用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互联网、智能手机的高度发展和迅速普及,新媒体在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各领域各方面持续渗透且不断深化。而微博、微信、QQ等社交平台更是凭借其强大的功能、新颖的内容和丰富的用户体验吸引了大学生群体的长期关注和频繁使用,深刻而广泛地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行为。在大学生思想引导中用好新媒体对于增强大学生思想引导的亲和力、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思想引导中的新媒体应用研究按照理论与实践、宏观与微观、问题与对策的逻辑思维和分析框架展开。第一章为导论,介绍了研究缘起、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从研究缘起来看,利用新媒体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引导是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客观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这一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的重大课题,也是新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现实需要。从研究现状来看,大学生思想引导中的新媒体研究具有问题意识、时代特色和跨学科视野,但也存在缺乏学科特色、开拓性不足、针对性不强等问题。从研究方法来看,主要有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多学科综合研究法和系统分析法。第二章分析了新媒体的发展及其提出的思想引导新课题。此章主要介绍了网络社会及其特征,新媒体的类型与特点和大学生的新媒体使用情况等。网络社会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的网络化社会,新媒体本质上是一种网络社会中的信息资源的新兴传播媒介载体,大致分为互联网新媒体、手机新媒体、广电新媒体和移动互联网新媒体等类型。大学生的新媒体使用主要呈现出高频度与多样化、碎片化与浅阅读、个性化与从众化的特点。新媒体的发展给大学生思想引导提供了内容创新、载体拓展和效率倍增的新机遇,提出了负面消息冲击、主阵地被边缘和教师优势被消解的新挑战,也注入了创新、研究和优化的新动能。第三章回顾了大学生思想引导中新媒体应用的实践探索。首先,梳理了与大学生思想引导关系最紧密的教育部、团中央的有关政策性文件和全国层面示范性活动的开展情况。其次,回顾了具体实践探索的基本历程,主要分为离散被动的Web1.0时期、集中主动的Web2.0时期和优化整合的全媒体时期。再次,剖析了实践探索的经典案例,如高校团组织微博体系建设、反对“南海仲裁案”的线上线下活动、“四进四信”APP等。最后,总结了实践探索中的经验与问题。高校共青团运用新媒体必须整体规划、综合使用、遵循客观规律、发挥联动优势,努力实现五大转变和五大目标,着力解决主动性不够、互动性不够、与学生贴近度不紧、体系互动联动不强等问题。第四章构建了大学生思想引导中用好新媒体的理念与原则。基于对新媒体的发展分析及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想引导中的应用实践回顾,可以总结出在大学生思想引导中用好新媒体的基本理念和主要原则。这些理念和原则为进一步指导实践工作深化创新提供了有力指导。大学生思想引导中用好新媒体要坚持五大基本理念,即:坚持立场,把握方向;主动出击,积极引导;双向互动,平等交流;贴近学生,创新话语;受众细分,精准服务。并且,要坚持线上教育与线下实践相结合、丰富内容与创新形式相结合、主流引导与尊重差异相结合、正面宣传与舆情斗争相结合等四大主要原则。第五章总结了大学生思想引导中用好新媒体的着力点。大学生思想引导中用好新媒体在坚持相应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理念的基础上,还必须在实践操作层面找准具体着力点,从引导内容、引导载体、引导方法和引导队伍等方面进行创新和深化。通过主题设计、众创众筹、共享共用等优化引导内容;采取与时俱进、互动联动、矩阵体系等丰富引导载体;利用规模效应、渗透效应、偶像效应等精细引导方法;开展骨干培训、实战演练、体系优化等建强引导队伍。最后是结语,展望了大学生思想引导中的新媒体应用的创新发展趋势。首先,要敏锐把握新媒体的技术发展。这包括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下一代互联网等通信和相关技术的发展,网络直播、VR、无人机、智能机器人等新媒体技术平台的发展。其次,要积极运用新媒体的新运营模式。如融媒体、中央厨房、个性化定制、矩阵体系等。最后,要不断提升新媒体运用的实效。重点是注重满足学生精神成长需求、构建分层分类一体化工作体系、完善学生思想调查机制、完善线上线下融合机制、积极主动运用新的新媒体工具等。
杨子红,高芬[8](2016)在《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的形成》文中提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从一个普通高职院校的实践层面阐述了如何从组织、硬件、制度、实效和研究五个方面来形成高职院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长效机制。
张阳[9](2014)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认为21世纪有众多重要的科技文化现象产生,新技术的发明导致新媒体的诞生就是其中之一。新媒体不仅是一次传播方式的变革,更重要的是它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全新媒介实践方式介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对人们关于世界和生活的认知产生影响。1994年4月,互联网正式接入我国,同年10月开始建设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络,至此我国进入互联网的初步建设和发展时期。当今社会已经不知不觉的步入了新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接受着新媒体给生活、工作、学习、交流等领域带来的深刻变革,并享受着这一极大的便利。新媒体由于其信息传播富有特色,传播内容具有价值多重、形式多样、来源隐匿、虚实结合、易检索查询等特征,正是利用这些特性新媒体环境也被作为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潜移默化的对高校大学生的道德修养、思想观念、行为操守、人生观和世界观、价值观的养成发挥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新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最大限度地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发挥新媒体的潜能,满足他们实现自身价值的合理需要。新媒体以其信息,资源的丰富性和交流便捷性已成为信息社会传播中最流行、最广泛的信息载体,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也极大地改变了高校学生的生活方式、思维观念和价值体系的养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平台环境与机遇。新媒体环境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有效的途径以及便利的条件和创新的平台,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着眼于探究新媒体技术利用的可行性分析,从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以新媒体的崛起为立论基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变迁为线索,围绕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问题展开研究,有针对性的进行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以期为发展中的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增强科学性和有效性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展鹤[10](2013)在《网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联性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手机、微博、论坛等网络媒体成为传播知识和信息的新媒体,日益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有效渠道,对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和思维方式产生了深刻而全面的影响。我们看到,网络的发展扩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渠道、新阵地和新手段,为加强和改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但同时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全面普及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中央、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文件和精神,成为当前我们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用科学、正确、先进、健康的思想文化去占领网络阵地,通过网络扩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手段,把网络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两者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重要而紧迫的理论课题。本论文立足于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调查报告,结合中央、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相关文件和精神,对网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联性进行分析。网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联性研究虽然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的一个显性课题,但由于研究停留在现象的表面掌握上,缺乏深入的本质分析和理论基础的构建,定位不准确,其地位和未来发展走向模糊。这就要求今后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需要重新定位它的研究对象,即网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联性,进而深化研究的基础性和理论性,由单纯应用性、实践性、经验性的问题总结走向基础性、体系性的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论文的主体内容由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网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联性三个部分构成,以重视网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联性研究为结论。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网络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分析了网络的特点、发展趋势及其对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重要影响,在此基础上具体分析了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具体表现为网络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新机遇以及网络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挑战;第二部分主要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必要性体现在网络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新问题、用马克思主义占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阵地和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三个方面,还分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可行性,要求将网络文化纳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网络建设,从创新教育理念、重视价值引领、构建互动平台和加强管理控制等四个方面提升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了网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联,从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和推进网络进思想政治教育两个方面阐述了网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统一关系,并从网络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网络加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传播、网络提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交流平台和网络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四个方面分析了网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联性表现,最后提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实现途径和方法。论文基于网络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内在关联,着重分析了网络时代条件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目的是让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重视网络这一新载体和新媒介,扬弃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载体和方法,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与时俱进,更好地深入探索网络媒体新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二、湖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湖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论文提纲范文)
(1)扎实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扎实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 工作的意义 |
(一)有利于高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
(二)有利于高校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
(三)有利于高校培养全面型人才 |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存在的不足 |
(一)高校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队伍不健全 |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工作力度不够 |
三、扎实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 策略 |
(一)健全高校网络工作机制 |
(二)建设校园网络文化,监管校园的网络安全 |
(三)重视文化建设 |
(四)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
(五)组建强大的师资队伍 |
(2)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 ——以四川省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与研究现状 |
1.1.1 研究意义 |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3 研究述评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创新 |
1.3.1 研究内容 |
1.3.2 预期创新 |
第2章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学理探究 |
2.1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内涵界定 |
2.1.1 微信公众平台的定义阐释 |
2.1.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内涵分析 |
2.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内涵解析 |
2.2.1 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理解 |
2.2.2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内涵辨析 |
2.2.3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内涵剖析 |
2.3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理论基础 |
2.3.1 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 |
2.3.2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支撑 |
2.3.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指导 |
2.3.4 相关学科知识的理论借鉴 |
2.4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践价值 |
2.4.1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必要性分析 |
2.4.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可行性分析 |
2.4.3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迫切性分析 |
第3章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类别展现 |
3.1 认知功能 |
3.1.1 形式认知 |
3.1.2 内容认知 |
3.1.3 载体认知 |
3.2 导向功能 |
3.2.1 政治导向 |
3.2.2 思想导向 |
3.2.3 行为导向 |
3.3 互动功能 |
3.3.1 实时互动 |
3.3.2 平等互动 |
3.3.3 多元互动 |
3.4 服务功能 |
3.4.1 咨询服务 |
3.4.2 查询服务 |
3.4.3 推送服务 |
3.5 开发功能 |
3.5.1 感官体验,激发学习兴趣 |
3.5.2 在线交流,激活创新精神 |
3.5.3 思维训练,提升辩证素养 |
3.6 凝聚功能 |
3.6.1 传承优良传统,增进文化认同 |
3.6.2 塑造执政形象,强化政党认同 |
3.6.3 弘扬民族精神,提升民族认同 |
3.6.4 厚植爱国情怀,夯实国家认同 |
第4章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现状分析 |
4.1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阵地样态 |
4.1.1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开通的普遍性 |
4.1.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定位的多元化 |
4.1.3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栏目的个性化 |
4.1.4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运营的共通性 |
4.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内容分析 |
4.2.1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内容类型的多样性 |
4.2.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时政要点的差异性 |
4.3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现实成效 |
4.3.1 实名主体与运营主体各显其能 |
4.3.2 栏目设置与菜单设计有章可循 |
4.3.3 先进典型与特色内容深受青睐 |
4.4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问题表现 |
4.4.1 思政力量投入不足,运营推送专业不强 |
4.4.2 平台定位认知不准,思政栏目服务欠缺 |
4.4.3 内容建设导向不够,思政内容认同不高 |
4.5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制约因素 |
4.5.1 平台的运营缺乏思政教育观念 |
4.5.2 学生对平台思政功能认知不足 |
4.5.3 教育双方对平台需求存在偏差 |
4.5.4 平台推送内容和形式创新不够 |
4.5.5 平台的机制建设弱化思政功能 |
第5章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规范遵循 |
5.1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理念遵循 |
5.1.1 秉持“育人为本”的理念宗旨 |
5.1.2 坚持“学生主体”的本位回归 |
5.1.3 增强“互动交流”的协同意识 |
5.2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指导原则 |
5.2.1 坚持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 |
5.2.2 坚持灌输性与启发性相结合的原则 |
5.2.3 坚持人文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 |
5.3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价值遵循 |
5.3.1 坚守激浊扬清的价值立场 |
5.3.2 洞察青年学生的价值诉求 |
5.3.3 明晰因时而进的价值趋向 |
5.4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目标指向 |
5.4.1 以坚定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 |
5.4.2 以中华优秀道德涵养时代青年 |
5.4.3 以红色革命文化传承使命担当 |
第6章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实践路径 |
6.1 加强队伍建设:以专业的“微”力量提升水平 |
6.1.1 强化政治素养 |
6.1.2 加强业务学习 |
6.1.3 实施名师计划 |
6.1.4 发挥全员作用 |
6.2 提升学生素养:以良好的“微”素养重塑自我 |
6.2.1 提升学生媒介素养 |
6.2.2 培育学生意见领袖 |
6.2.3 提升信息甄别能力 |
6.2.4 激发自我教育意识 |
6.3 加强内容建设:以丰富的“微”内容感召学生 |
6.3.1 创新推送类型 |
6.3.2 重视标题制作 |
6.3.3 创新话语体系 |
6.3.4 打造精品栏目 |
6.3.5 把握推送时机 |
6.4 健全保障机制:以完善的“微”机制引领发展 |
6.4.1 强化领导机制 |
6.4.2 规范管理机制 |
6.4.3 优化评估机制 |
6.4.4 健全协调机制 |
结论 |
附录 |
一、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的应用范例 |
1.思想政治教育微信公众平台“明德e堂”的构建 |
2.思想政治教育微信公众平台“明德e堂”的运营 |
3.思想政治教育微信公众平台“明德e堂”的展望 |
二、省内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情况汇总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3)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和内容 |
1.3.2 主要的研究方法 |
1.4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1.4.1 研究重点和难点 |
1.4.2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资源 |
2.1 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意识形态建设思想 |
2.1.1 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建设思想 |
2.1.2 列宁的意识形态建设思想 |
2.2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的意识形态建设思想 |
2.2.1 毛泽东的意识形态建设思想 |
2.2.2 邓小平的意识形态建设思想 |
2.2.3 江泽民的意识形态建设思想 |
2.2.4 胡锦涛的意识形态建设思想 |
2.3 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建设的论述 |
2.3.1 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建设的主要观点 |
2.3.2 习近平关于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论述 |
2.4 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借鉴 |
2.4.1 政治传播及议程设置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 |
2.4.2 网络传播及“把关人”理论 |
2.4.3 新媒体及自媒体理论 |
第三章 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概念辨析 |
3.1 网络意识形态的概念解析 |
3.1.1 网络意识形态的基本内涵 |
3.1.2 网络意识形态的特征功能 |
3.1.3 网络意识形态的主要类型 |
3.2 网络意识形态建设与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内涵 |
3.2.1 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内涵 |
3.2.2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内涵 |
3.2.3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要素 |
3.2.4 高校网络与现实意识形态建设关系辨析 |
3.3 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特点及价值 |
3.3.1 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主要特点 |
3.3.2 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价值意义 |
第四章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经验 |
4.1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发展历程 |
4.1.1 探索应对阶段(1994年—2003年) |
4.1.2 蓬勃发展阶段(2004年—2011年) |
4.1.3 全面推进阶段(2012年至今) |
4.2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效 |
4.2.1 推动阵地建设,网络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体系基本建成 |
4.2.2 加强内容供给,“正能量”在网络空间中赢得话语权 |
4.2.3 健全法律法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制度机制不断完善 |
4.3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经验启示 |
4.3.1 坚持问题导向,主动占领意识形态网络阵地 |
4.3.2 坚持创新导向,推进理论创新和话语体系创新 |
4.3.3 坚持目标导向,保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育人导向 |
第五章 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现实境遇和问题分析 |
5.1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新机遇 |
5.1.1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阵地不断拓展 |
5.1.2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方式更加多样 |
5.1.3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法规不断完善 |
5.1.4 青年学生网民的主体地位更加彰显 |
5.2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新挑战 |
5.2.1 网络意识形态生成“个体化”“离散化”的冲击 |
5.2.2 网络意识形态内容“碎片化”“泛娱乐化”的冲击 |
5.2.3 网络意识形态传播“去中心化”“圈群化”的冲击 |
5.2.4 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戏谑化”“视觉化”的冲击 |
5.3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5.3.1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理论创新滞后、阐释力不足 |
5.3.2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依托载体乏力、影响力不足 |
5.3.3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教育方式单一、吸引力不足 |
5.3.4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队伍欠缺、引导力不足 |
5.3.5 高校网络意识形态责任落而不实、管控力不足 |
第六章 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目标、理念和原则 |
6.1 坚持以掌握“三权”,培养时代新人为目标 |
6.1.1 牢牢掌握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 |
6.1.2 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
6.2 坚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 |
6.2.1 “五大发展理念”与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高度契合 |
6.2.2 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 |
6.3 坚持以“四个相统一”为原则 |
6.3.1 坚持党的领导与育人为本相统一 |
6.3.2 坚持一元主导与多样发展相统一 |
6.3.3 坚持线上治理与线下推进相统一 |
6.3.4 坚持宏观引领与精准施策相统一 |
第七章 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途径与方法 |
7.1 加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内容建设 |
7.1.1 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 |
7.1.2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培育 |
7.1.3 不断推进校园网络文化建设 |
7.2 完善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建设 |
7.2.1 深化媒介融合,构筑校园全媒体阵地 |
7.2.2 深化思政课改革,构筑课堂教育阵地 |
7.2.3 深化实践锻炼,构筑课外教育阵地 |
7.2.4 强化阵地管理,确保导向正确、管控有力 |
7.3 强化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队伍建设 |
7.3.1 进一步壮大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队伍 |
7.3.2 强化网络意识形态建设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 |
7.3.3 提升网络意识形态建设队伍的媒介素养 |
7.4 改进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方法 |
7.4.1 坚持“疏”“堵”结合,强化议程设置 |
7.4.2 实现“两个转变”,突出隐性教育 |
7.4.3 把握网络话语特征,转换话语方式 |
7.4.4 树立大数据思维,推进精准施策 |
第八章 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保障机制 |
8.1 健全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责任落实、成效测评和考核激励机制 |
8.1.1 完善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责任落实机制 |
8.1.2 完善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成效测评机制 |
8.1.3 完善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考核激励机制 |
8.2 健全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协同治理和监控管理机制 |
8.2.1 构建高校内部、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的协同治理机制 |
8.2.2 构建网络舆情分析研判、应急预警、应对处置和评估反馈机制 |
8.3 健全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法律法规和信息技术保障机制 |
8.3.1 健全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法律法规保障机制 |
8.3.2 健全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信息技术保障机制 |
第九章 结语:未来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4)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缘起 |
二、研究现状 |
(一)文献情况 |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现状 |
(三)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研究现状 |
三、研究意义与创新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创新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互联网的社会文化意义 |
一、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
(一)互联网相关概念 |
(二)互联网的起源 |
(三)互联网的发展阶段 |
(四)中国互联网的发展 |
二、互联网的社会历史地位 |
(一)第三次工业革命 |
(二)第四次工业革命 |
(三)第五主权空间 |
(四)人类生存方式的进化 |
三、互联网的虚拟性与现实性 |
(一)现实与虚拟 |
(二)基于现实的虚拟 |
(三)虚拟与现实的统一 |
四、互联网的社会文化属性解析 |
(一)人文属性 |
(二)思想属性 |
(三)社会属性 |
(四)经济属性 |
(五)政治属性 |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基本阐释 |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概念内涵 |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理念的形成 |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概念 |
(三)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内涵 |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历史必然 |
(一)价值追求的一致性 |
(二)党和国家的政策要求 |
(三)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
(四)互联网发展的必然要求 |
三、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普遍联系的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理论 |
(三)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 |
(四)马克思主义关于质量互变规律的理论 |
四、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基本原则 |
(一)整体独立与局部融合原则 |
(二)稳定存量与发展变量原则 |
(三)思想政治教育主导原则 |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现状趋势和问题 |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现状 |
(一)互联网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
(二)互联网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 |
(三)思想政治教育对互联网的认识转变 |
(四)互联网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的融合方式和趋势 |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区别和统一 |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的融合方式 |
(三)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的融合趋势 |
三、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发展瓶颈问题 |
(二)资源整合不足 |
(三)缺少全局视野 |
(四)内容尚未融合 |
(五)研究深度不够 |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解题思路 |
一、顶层设计引导重大价值走向 |
(一)全面建设网络强国 |
(二)以德治国的客观需求 |
(三)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方面 |
二、基础建设强化实践效益 |
(一)加强各级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
(二)加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 |
(三)提升网络意识和网络素养 |
三、思维融合带动发展融合 |
(一)更新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理念 |
(二)拓展互联网思维广度 |
(三)明确融汇一致的发展理念 |
四、内容结合促进效果双赢 |
(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融媒体化 |
(二)互联网内容的思想方向引导 |
(三)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内容的融合方式 |
五、目标同化引领模式创新 |
(一)树立融合发展的共同目标 |
(二)探索融合发展的驱动模式 |
(三)形成融合发展的长效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警察院校学生网络素养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一)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二)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的基本思路 |
(二) 研究的基本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一) 研究的创新点 |
(二) 研究的不足 |
第一章 网络素养的基本理论 |
一、网络素养的内涵 |
(一) 素养 |
(二) 网络素养 |
(三) 网络素养与相近概念的异同 |
二、网络素养的分类 |
(一) 网络素养的一般分类 |
(二) 思想政治教育中网络素养的分类 |
三、网络素养的功能 |
(一) 引领网络思想行为 |
(二) 规范网络生活方式 |
(三) 提升网络文化价值 |
(四) 有序网络科技发展 |
第二章 警察院校学生网络素养提升的时代价值 |
一、警察院校学生网络素养提升的时代价值内涵 |
(一) “网络素养”重视意识与能力 |
(二) “警察院校学生”强调职业发展 |
(三) “时代价值”提示价值分析向度 |
二、意识与能力向度警察院校学生网络素养提升的时代价值 |
(一) 获取网络工具价值 |
(二) 实现网络文化价值 |
(三) 满足网络文明期待 |
三、职业发展向度警察院校学生网络素养提升的时代价值 |
(一) 提升网络政治素养促进政治建警 |
(二) 提升网络文明素养促进文化育警 |
(三) 提升网络科技素养促进科技强警 |
(四) 提升网络创新素养促进人才兴警 |
第三章 警察院校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的现实境遇 |
一、警察院校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的总体情况 |
(一) 贯彻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方针 |
(二) 坚定不移实施网络素养教育 |
(三) 努力实现网络素养教育创新 |
(四) 强化网络素养警察教育特色 |
二、警察院校学生网络素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网络思想政治阵地意识不强 |
(二) 网络生活方式缺乏文明养成 |
(三) 网络科技理性应用能力欠缺 |
(四) 警察网络职业发展能力不足 |
三、警察院校学生网络素养教育问题的成因 |
(一) 警察院校学生认知与行为的偏差 |
(二) 警察院校网络素养教育体系缺失 |
(三) 政府部门指导与管理的实效乏力 |
(四) 社会网络素养现状负面消解作用 |
第四章 加强警察院校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的基本思路 |
一、坚定警察院校学生网络素养的指导思想 |
(一)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根本指导思想 |
(二) 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为引领 |
(三) 以国家教育总体发展规划为指导纲领 |
(四) 以思想政治教育学相关理论为具体指导 |
二、明确警察院校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的基本目标 |
(一) 提升网络政治素养 |
(二) 提升网络文化素养 |
(三) 提升网络科技素养 |
(四) 提升网络创新素养 |
三、坚持警察院校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的基本原则 |
(一) 坚持政治引导与价值引导相统一 |
(二) 坚持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相结合 |
(三) 坚持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统一 |
(四) 坚持文化主导性与多元性相结合 |
第五章 警察院校学生网络素养提升的核心内容 |
一、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
(一) 提升网络思想政治阵地意识 |
(二) 提升网络政治参与行为能力 |
二、加强网络文化方式教育 |
(一) 提升网络文化生活意识 |
(二) 提升网络文化参与能力 |
三、加强网络科技知识教育 |
(一) 提升网络科技安全意识 |
(二) 提升网络科技应用能力 |
四、加强网络环境执法教育 |
(一) 提升网络空间执法创新意识 |
(二) 提升网络空间执法创新能力 |
第六章 警察院校学生网络素养提升的实施路径 |
一、构建网络素养教育的制度体系 |
(一) 依据学生成长规律完善制度 |
(二) 建立警察网络素养标准体系 |
(三) 完善警察院校人才培养方案 |
(四) 引入多元教育质量测评工具 |
二、构建网络素养教育的教学体系 |
(一) 尊重办学定位编制特色教材 |
(二) 尊重教学规律打造特色课堂 |
(三) 依据学生特点改进教学方式 |
(四) 构建网络素养教育实践体系 |
三、构建网络素养教育的评价体系 |
(一) 建立学生网络行为表现档案 |
(二) 启动学生网络行为奖惩机制 |
(三) 引入网络素养教育评估机制 |
四、构建网络素养教育的保障体系 |
(一) 警察院校学生提升管理自主性 |
(二) 警察院校完善教育软件与硬件 |
(三) 政府加强网络空间建设与治理 |
(四) 社会全员合力实现网络强国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的网络谣言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工作和创新 |
1.4.1 主要工作 |
1.4.2 创新之处 |
1.5 论文基本框架 |
第2章 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网络谣言概述 |
2.1.1 网络谣言的内涵 |
2.1.2 网络谣言的传播机理 |
2.1.3 网络谣言对意识形态安全的影响 |
2.2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概述 |
2.2.1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及功能 |
2.2.2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
2.2.3 意识形态安全的作用 |
2.3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谣言治理的关系 |
2.4 研究治理网络谣言的理论基础 |
2.4.1 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理论 |
2.4.2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
2.4.3 国家安全理论 |
2.5 小结 |
第3章 网络谣言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
3.1 网络时代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 |
3.1.1 网络时代有助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扩大教育的普及范围 |
3.1.2 网络时代有助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教育的方式方法 |
3.1.3 网络时代有助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回应学生的思想疑惑 |
3.2 网络谣言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
3.2.1 网络谣言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组织的挑战 |
3.2.2 网络谣言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挑战 |
3.2.3 网络谣言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挑战 |
3.2.4 网络谣言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技术的挑战 |
3.3 网络谣言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危害 |
3.3.1 网络谣言削弱主流意识形态作用 |
3.3.2 网络谣言损害社会信任和谐根基 |
3.3.3 网络谣言引致高校学生行为失范 |
3.4 网络谣言影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因分析 |
3.4.1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对网络谣言重视程度不足 |
3.4.2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组织体系的治谣能力不足 |
3.4.3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治谣技术水平不足 |
3.5 小结 |
第4章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加强网络谣言治理的对策 |
4.1 提升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对网络谣言的能力 |
4.1.1 提升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整体素质 |
4.1.2 增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媒体素养 |
4.1.3 培育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网络鉴别能力 |
4.2 强化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防范网络谣言的技术手段 |
4.2.1 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多平台化发展 |
4.2.2 注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软硬件更新 |
4.3 丰富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治理网络谣言的规制方式 |
4.3.1 采取线上线下联动教育规制 |
4.3.2 注重批评教育与法律规制结合 |
4.3.3 强化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组织的联动规制 |
4.4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结论 |
2、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他科研情况 |
(7)大学生思想引导中的新媒体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 大学生思想引导面临更加突出的战略紧迫性 |
(二) 新媒体日益成为思想引导的重要环境和方式 |
(三) 思想引导的创新发展迫切需要主动运用新媒体 |
二、研究述评 |
(一) 研究概况 |
(二) 主要论题 |
(三) 简要评论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新媒体的发展及其提出的思想引导新课题 |
一、网络社会及其特征 |
(一) 网络社会的形成和发展 |
(二) 网络社会的特征 |
(三) 网络社会的影响 |
二、新媒体的主要类型与特点 |
(一) 网络社会与新媒体 |
(二) 新媒体的主要类型 |
(三) 新媒体的主要特点 |
三、大学生的新媒体使用 |
(一) 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基本情况 |
(二) 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主要目的 |
(三) 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主要特点 |
四、新媒体发展提出的思想引导新课题 |
(一) 新媒体为大学生思想引导提供了新机遇 |
(二) 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引导提出了新挑战 |
(三) 新媒体给大学生思想引导注入了新动能 |
第三章 大学生思想引导中新媒体应用的实践探索 |
一、宏观指导政策的发展变迁 |
(一) 教育部的基本政策引导 |
(二) 团中央的主要政策推动 |
(三) 全国性的重点活动示范 |
二、总体实践探索的基本历程 |
(一) 离散被动的Web1.0时期(2000年——2008年) |
(二) 集中主动的Web2.0时期(2009年——2014年) |
(三) 优化整合的全媒体时期(2015年——) |
三、具体实践探索的典型案例 |
(一) 高校团组织微博体系建设 |
(二) 反对“南海仲裁案”的线上线下活动 |
(三) “四进四信”APP |
四、实践探索中的经验与问题 |
(一) 实践探索中的经验 |
(二) 实践探索中的问题 |
第四章 大学生思想引导中新媒体应用的理念与原则 |
一、大学生思想引导中新媒体应用的基本理念 |
(一) 坚持立场,把握方向 |
(二) 主动出击,积极引导 |
(三) 双向互动,平等交流 |
(四) 贴近学生,创新话语 |
(五) 受众细分,精准服务 |
二、大学生思想引导中新媒体应用的基本原则 |
(一) 线上教育与线下实践相结合 |
(二) 丰富内容与创新形式相结合 |
(三) 主流引导与尊重差异相结合 |
(四) 正面宣传与舆论斗争相结合 |
第五章 大学生思想引导中新媒体应用的着力点 |
一、优化引导内容 |
(一) 主题设计:正面引导的必然选择 |
(二) 众创众筹:使内容更加贴近学生 |
(三) 共享共用:优质内容效益最大化 |
二、丰富引导载体 |
(一) 与时俱进:紧跟最新应用技术平台 |
(二) 互动联动:多平台多载体相互促进 |
(三) 矩阵体系:充分发挥线下组织优势 |
三、精细引导方法 |
(一) 规模效应:漫灌与滴灌的相结合 |
(二) 渗透效应:寓教于乐的线上实现 |
(三) 偶像效应:找准线上传播突破口 |
四、建强引导队伍 |
(一) 骨干培训:提高理论素养和技能 |
(二) 实战演练:在实践中锻炼和提升 |
(三) 体系优化:多支队伍的整合联动 |
第六章 大学生思想引导中新媒体应用的创新发展 |
一、敏锐把握新媒体的技术发展 |
二、积极运用新媒体运营新模式 |
三、不断提升新媒体运用的实效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2.1 理论意义 |
1.1.2.2 现实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2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路径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2 新媒体概述 |
2.1 新媒体的内涵及其特点 |
2.1.1 新媒体的涵义 |
2.1.2 新媒体的特点 |
2.2 新媒体的功能 |
2.2.1 舆论功能 |
2.2.2 娱乐功能 |
2.2.3 教育功能 |
2.2.4 文化载体功能 |
2.2.5 信息沟通功能 |
3 新媒体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
3.1 新媒体技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支撑 |
3.2 新媒体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
3.2.1 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挑战 |
3.2.2 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挑战 |
3.2.3 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挑战 |
3.2.4 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挑战 |
3.3 新媒体环境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 |
3.3.1 新媒体提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
3.3.2 新媒体拓宽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视野 |
3.3.3 新媒体加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 |
3.3.4 新媒体形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 |
4 有效利用新媒体环境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
4.1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技术环境建设 |
4.1.1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教学体系的构建 |
4.1.2 完善自媒体教育载体,拓宽思想政治教育渠道 |
4.1.3 利用移动互联、手机媒体搭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 |
4.1.4 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占领思想阵地 |
4.2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环境建设 |
4.2.1 发挥党和政府主导作用,优化新媒体媒介环境 |
4.2.2 完善学校行政监管机制,加强信息管控工作 |
4.2.3 形成网上引导与网下教育配合的机制,积极优化社会环境 |
4.2.4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联动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 |
4.3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建设 |
4.3.1 积极利用新媒体校园文化产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4.3.2 加强校园媒体文化建设正确引导舆论、控制舆情走向 |
4.3.3 更新观念,利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网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研究意义及视角 |
2.研究现状 |
3.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 网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 |
(一) 网络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
1.网络的特点 |
2.网络的发展趋势及影响 |
(二) 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影响 |
1.网络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机遇 |
2.网络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挑战 |
二、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一)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必要性 |
1.网络技术发展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新问题 |
2.用马克思主义占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新阵地 |
3.提升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
(二)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可行性 |
1.将网络文化纳入校园文化建设和网络建设 |
2.提升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
三、 网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联 |
(一) 网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统一 |
1.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 |
2.推进网络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
3.大学生、网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统一 |
(二) 网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联性的表现 |
1.网络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兴载体 |
2.网络加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传播 |
3.网络提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交流平台 |
4.网络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效果 |
(三) 网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联性的方法和途径 |
1.实现网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联性的方法体系 |
2.实现网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联性的有效途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调查问卷 |
附录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成果 |
后记 |
四、湖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论文参考文献)
- [1]扎实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研究[J]. 张浩. 时代报告, 2020(12)
- [2]高校微信公众平台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 ——以四川省高校为例[D]. 张冀.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3]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 米华全.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1)
- [4]思想政治教育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研究[D]. 邓宇.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5]警察院校学生网络素养提升研究[D]. 陈永峰.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6)
- [6]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的网络谣言治理研究[D]. 张文丽. 山西财经大学, 2019(01)
- [7]大学生思想引导中的新媒体应用研究[D]. 李骥. 武汉大学, 2017(06)
- [8]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的形成[J]. 杨子红,高芬. 现代职业教育, 2016(24)
- [9]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张阳. 兰州商学院, 2014(08)
- [10]网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联性研究[D]. 展鹤. 吉林财经大学, 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