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相色谱法分析大气示踪剂SF_6

气相色谱法分析大气示踪剂SF_6

一、气相色谱法分析大气示踪物SF_6(论文文献综述)

王贺[1](2020)在《基于红外成像的SF6检测系统的研究》文中指出六氟化硫气体以其良好的绝缘特性和灭弧特性被广泛的应用在电气设备当中充当绝缘介质与灭弧介质,但时常因为不同的原因导致气体发生泄漏,由此产生多方面的影响。被动式红外成像检测泄漏气体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新型检测技术,它具有检测距离远、效率高、动态直观等优点。但由于背景发出的红外辐射在传输到热像仪的过程中会受到泄漏气体温度、浓度、背景温度因素的变化而改变,因此会影响检测效果。针对问题,本文建立了气体等效黑体温差模型,通过对模型仿真分析得出了检测效果随着以上因素改变的变化趋势。同时设计了一种新的红外图像动态压缩及目标细节增强算法,实现检测效果不理想的六氟化硫气体图像增强,提升红外热成像系统成像质量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提升检测人员的检测效率,使后续的维修能够尽快开展。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被动式红外成像检测泄漏气体的基本原理进行分析,依据层辐射传输模型,推导出不同路径下的辐射传输方程。推导探测器输出电压表达式,以此构建红外探测器响应模型。2)依据红外探测器响应模型和层辐射传输模型为基础,建立气体等效黑体温差模型,通过MATLAB仿真分析出当气体浓度发生改变、气体处于临界温度与非临界温度时,气体透过背景辐射量、气体自身辐射量、气体路径总辐射量、气体与非气体路径辐射量差值和气体等效黑体温差的变化趋势。3)基于DDE数字增强技术,建立一种新的红外图像动态压缩与目标细节增强算法。即利用双边滤波器完成泄漏浓度较低时图像的分层,采用灰度线性映射和自适应增强算法分别处理背景层与细节层,将二者线性融合得到增强后的气体图像。通过对比新算法和常用的红外图像动态压缩及目标细节增强算法处理后的图像仿真结果可以发现,本文算法对图像中微弱气体云团的增强效果要好于其它几种常用算法,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被动式红外成像检测泄漏气体的效果。

余聪[2](2019)在《压入式通风下浅埋煤层采空区地表漏风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西北煤炭资源具有埋藏浅、基岩薄、煤层群间距近的特点,煤层开采时,极易形成贯通工作面、采空区和地表之间的漏风通道,容易造成采空区内的遗煤自燃。因此,研究浅埋煤层采空区的漏风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采用理论分析、现场实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活鸡兔矿12下206工作面采空区地表漏风规律进行研究。首先,分析了地表裂缝的形成机理和影响地表漏风的因素,采用井上、下坐标对照、地面坐标确定、无人机巡航拍摄、地表裂缝参数实测等一套综合测定的方法,对地表裂缝进行实地观测。然后利用双示踪气体技术测定了地表漏风范围,采用动压法和直接风速法相结合的方法测得工作面向采空区的漏风量,获得模拟所需要的一系列参数。基于采空区“O”型冒落压实和Bachmat提出的非线性渗流理论,结合采空区“竖三带”分布,建立了采空区三维碎胀系数分布模型。在采空区三维碎胀系数分布模型基础上,推导出三维渗透率分布模型。利用专业的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12下206工作面采空区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工作面采空区漏风流场分布图。对三维渗透率分布模型和工作面采空区漏风流场分布图进行分析,得出:渗透率在水平方向上近似呈“O”型圈分布,越靠近采空区边界,渗透率越大,沿工作面倾向,渗透率先减小后增大,变化趋势呈对称分布;在竖直面上,同一水平位置的渗透率随着高度增加逐渐变小;在压入式通风方式下,由于该工作面能位大于地面,使得工作面风量经采空区漏至地表,采空区内漏风流场在水平方向上近似呈“O”型分布,在垂直方向上近似呈“浴盆”状分布。在上述模拟基础上,模拟分析地表裂隙封堵后对采空区漏风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表裂缝封堵后,采空区内的漏风流速变小,漏风影响范围也变小。从空气能位角度模拟分析了工作面与地面之间的能位差对采空区漏风的影响,结果表明,工作面与地面之间的能位差越大,采空区与地面之间的漏风量也越大,并拟合得到他们之间呈二次函数关系。该研究结果对浅埋煤层采空区漏风分析及治理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图[27]表[19]参[84]。

龚道程[3](2019)在《南岭高山森林大气挥发性有机物的源汇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对流层臭氧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的关键前体物,在大气化学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对大气VOCs源汇机制的分析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我国复合大气污染的形成机制。目前我国对高人为源及高自然源排放交互作用影响下VOCs源汇机制的研究尚不够深入,针对该科学问题本研究率先以华南大气光化学反应活跃区周边的南岭高山森林这一生态敏感区为研究场所,选取干湿季代表月份(7~11月)连续五年(2014~2018年)开展大气化学野外综合观测实验,采用online-GC-MS/FID、PTR-MS、DOAS、Tenax TA+TD-GC-MS等多种在线和离线技术手段对包括非甲烷碳氢化合物(NMHCs)、卤代烃、含氧挥发性有机物(OVOCs)及生物源挥发性有机物(BVOCs)在内的多种VOCs进行了全面系统地观测分析研究。运用大气化学反应模型模拟和参数化法估算等多种数据分析手段,分析了南岭高山森林大气VOCs的浓度、组成、活性、变化及来源,阐述了典型人为源VOCs的区域传输及光化学老化特征,并重点探究了典型BVOCs的大气氧化过程和典型OVOCs的生成转化机制。本研究旨在加深对华南高山森林地区大气VOCs源汇机制的全面认识,并首次探讨了天然源与人为源大气交互作用影响下VOCs转化的“放大机制”,对未来研究森林与城市的互反馈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主要得到了以下结论:1)南岭高山森林大气VOCs中OVOCs的占比(54.5%)最高,其次为烷烃(14.7%)、BVOCs(13.0%)、卤代烃(8.1%)、烯烃(7.4%)、芳香烃(2.3%)。BVOCs和OVOCs在湿季(7~9月)的浓度普遍高于干季(10~11月),而芳香烃和卤代烃的浓度则是干季更高。与国内外高山森林区域相比,典型BVOC如异戊二烯(189±130 pptv)、α-蒎烯(168±115pptv)和典型芳香烃如苯(144±21 pptv)、甲苯(205±36 pptv)的浓度显着偏低,而主要氧化产物如甲醇(3763±788 pptv)、甲醛(1884±356 pptv)和丙酮(1247±150 pptv)的浓度则偏高。以上结果说明南岭大气VOCs的转化程度较高。2)采用基于MCM的箱式大气化学模型(PBM-MCM)对2016年7~8月南岭点位大气的氧化能力进行了模拟,发现O3(53.5±1.3 ppbv)和大气自由基(白天?OH和夜晚?NO3的浓度分别为7.3±0.5×106、6.0±0.5×108 molecules cm-3)的浓度均显着高于全球其他森林区域,与珠三角背景区的水平较为接近。作为PBM-MCM的补充,运用基于苯系物光化学老化的参数化方法对9:00~15:00时段的区域大气氧化能力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区域尺度的?OH浓度(19.7±2.3×106molecules cm-3)显着高于PBM-MCM模拟的点位尺度的?OH浓度(11.7±0.4×106 molecules cm-3)。以上结果表明,可能受珠三角城市群的影响,南岭的大气氧化性被明显增强。3)对异戊二烯及其氧化中间产物甲基乙烯基酮(MVK)和甲基丙烯醛(MACR)的分析表明,尽管南岭分布有大量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等高异戊二烯排放植被,但本研究在植物排放最旺盛的季节所观测到的白天异戊二烯浓度(377±46 pptv)显着低于国内外同类型高山森林区域,而氧化产物与反应物的比值(1.9±0.5)却偏高。对异戊二烯的大气反应时间(0.27 h)和初始浓度(1213±108 pptv)的进一步计算表明,异戊二烯在区域高氧化性大气条件下发生了迅速和彻底地转化。以上结果表明,南岭森林强大气氧化性正导致森林排放的异戊二烯被快速彻底地氧化,亦使得大气中观测到的异戊二烯浓度异常偏低。4)为进一步验证城市地区的人为源排放对南岭大气VOCs氧化的影响,对2016年7~11月VOCs的重要氧化中间产物乙二醛(Gly)和甲基乙二醛(Mgly)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南岭大气中的Gly(509±31 pptv)和Mgly浓度(340±32 pptv)及二者的比值(Gly/Mgly=1.8±0.2)均显着高于国内外森林区域的水平。基于前体物的理论计算发现本地光化学氧化生成可以解释~67%的Mgly和~9%的Gly观测值,表明南岭大气中的Gly可能受到了强的区域传输影响。对观测期间不同方向气团的分析表明,来自华东的天然源排放和珠三角的苯系物排放对南岭大气Gly和Mgly的生成具有较大的贡献。结合生物质燃烧示踪物氯甲烷和MODIS火点图的气团后向轨迹分析表明,干季华中华北的生物质燃烧排放对南岭Gly和Mgly的浓度也有重要影响。以上结果表明,强的区域大气氧化能力和来自城市地区的人为源排放可能对南岭大气VOCs的转化存在较严重的扰动作用。5)另外,本研究首次报道了华南高山森林大气中典型氯氟烃CFC-11(332±13 pptv)的浓度明显高于东亚背景值(235±1 pptv)和全球本底值(230±1 pptv)的现象。进一步分析发现污染时段CFC-11与人为源标志物一氧化碳和苯具有高度正相关性。基于PSCF的潜在来源分析表明,南岭大气中高浓度的CFC-11主要来源于我国西南部、中部以及越南和缅甸等欠发达区域,而来自珠三角等发达区域的贡献较小。以上结果表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和缺乏有效的政策监管可能是近年来东亚CFC-11排放增加的主要因素。本研究得到了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核心项目SPARC的高度关注,对于精准管控我国的消耗臭氧层物质以及提高我国履行国际环境责任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甘宗煜,王伟超,王引东,杜继星,谢海峰[4](2019)在《气阻稳流-阀切换除氧技术结合气相色谱法快速测定环境空气中的SF6》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立了气相色谱-微池电子俘获检测器(GC-μECD)快速定量分析SF6的方法。采用十通阀进样,以相同规格的5?分子筛柱作为分离柱和分析柱,通过气阻稳流、分离柱与分析柱前端压力的匹配解决了色谱分析基线的波动;通过阀切换除氧技术提高了SF6气相色谱分析速率。结果表明,在优化的试验条件下,单个气体样品的分析时间为1.0 min,SF6的体积比在1.51×10-12~4.97×10-8L·L-1内与其峰高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1.30×10-12 L·L-1,测定下限(10S/N)为4.80×10-12L·L-1。采用所建立的方法连续10次分析环境空气样品,SF6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61%。

赵朋朋[5](2019)在《电气绝缘设备中SF6气体分解物SO2/CS2在线监测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国家电力行业的蓬勃发展,SF6气体因其独特的绝缘性能和高效的灭弧性能在电气绝缘设备中广泛的应用。由于设备的大量使用,故障发生率也逐渐上升。如何对故障进行预警已经成为现在研究的热门课题。在电气设备发生放电故障时,SF6气体会发生分解产生多种气体和化合物。将检测气体衍生物作为新型的设备故障检测方法,被广泛认可。然而复杂的衍生物,也成为检测的难点所在。通过分析各种故障分解物的特征发现,SO2气体可以作为电弧放电和电火花放电的特征气体,而CS2气体则只在盆式绝缘子沿面放电时产生。通过监测气体衍生物的含量,可以在早期对设备故障进行预警。所以本文对故障分解特征气体SO2、CS2含量进行监测,其结果可为现场设备维护提供数据支撑。本文介绍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设备故障特征气体监测的方法以及各方法的优缺点和应用场合。在已有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出紫外差分吸收光谱法对故障特征气体SO2、CS2混合气体进行浓度反演。对紫外差分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进行了介绍,并搭建实验系统。实验系统由光路、配气、控制以及数据采集分析组成,并对系统设备进行选型。对数据算法原理进行介绍,并利用算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和结果对比。实验选用移动最小二乘法对195-210nm波段的CS2和SO2进行浓度反演,而对290-310nm波段的SO2采用傅里叶变换滤波法进行反演浓度。结果表明在实验环境下,单组分SO2和单组分CS2都能达到很好的反演效果,其浓度反演最大误差分别为4.6%和2.6%,而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最后,由于在混合气体吸收重合波段SO2的吸收截面数值比CS2的小一个数量级,SO2的存在对CS2的浓度反演干扰不大。考虑到195-310nm、290-310nm两波段两种气体相互干扰较小,实验对混合气体采用分波段反演浓度的研究。最终结果表明,在对混合气体进行反演时,SO2的反演误差最大5.1%,CS2的反演误差最大为6.1%,且随监测浓度的不断减小反演误差逐渐增大,但各组分的反演误差均在允许范围内,符合实验要求。

臧昆鹏,周凌曦,刘云松,程巳阳[6](2018)在《春季中国近海海表大气中六氟化硫的分布特征》文中提出基于2017年春季黄-东海航次,在我国南黄海和东海海域开展了海表大气中六氟化硫离散采样和测定工作。结果显示,观测期间,黄-东海海表大气中六氟化硫摩尔分数范围为(9.514.0)×10-12,平均值为(10.5±1.3)×10-12,总体呈近岸高,远岸低的分布特征。结合现场风速和风向数据及后向轨迹模拟计算分析可得,受短距离和低空陆源气团输送的主导影响,东海东北部和西南部六氟化硫摩尔分数较高。受长距离或来自太平洋地区气团输送的主导影响,南黄海和东海西北部及东南部海表大气六氟化硫摩尔分数较低且分布均匀。本研究所获数据和结论将有助于更深入准确地研究本海域其他大气成分的时空分布特征和调控机制。

刘云松[7](2018)在《中国黄东海海域春季海表大气温室气体实验观测及浓度分布特征》文中认为基于2017年东方红2号科学考察船春季黄-东海航次,应用自主设计并集成的适用于海表大气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碳和氧化亚氮的船基走航连续观测系统,该系统主要应用两台光腔衰荡光谱分析仪,首次在我国黄东海海域开展海表大气温室气体观测研究,弥补我国海域大气痕量气体观测的空白,对我国海洋温室气体观测研究具有科学的指导意义。实验室测试结果显示,该系统对CO2、CH4、CO和N2O观测的准确度分别优于0.13μmol·mol-1、0.24 nmol·mol-1、1.4 nmol·mol-1、1.4 nmol·mol-1,精密度分别优于0.07μmol·mol-1、0.12 nmol·mol-1、1.7 nmol·mol-1、0.2 nmol·mol-1。实践证明,该系统操作简便,运行稳定,可获取高频率高精度海表大气CO2、CH4、CO和N2O摩尔分数数据,并基于实际观测工作,初步优化建立了相应的数据质量控制和处理方法,进行观测数据校正,从而获得具有国际可比性的观测数据。此航次观测结果显示春季黄海和东海海表大气中CO2、CH4、CO和N2O的摩尔分数范围分别为(409.5-526.9)μmol·mol-1、(1885.9-2085.6)nmol·mol-1、(111.2-607.6)nmol·mol-1、(332.1-342.7)nmol·mol-1,平均值分别为(421.7±5.6)μmol·mol-1、(1954.4±2.1)nmol·mol-1、(247.0±13.3)nmol·mol-1、(333.5±0.2)nmol·mol-1,四种组分摩尔分数时空分布特征相似。走航观测期间,将大气中六氟化硫作为一种示踪组分,开展了海表大气六氟化硫离散采样观测和实验室测定工作,航行期间共收集到20个离散样品,测定结果显示观测期间黄东海海域海表大气中SF6摩尔分数范围为(9.5—14.0)×10-12 mol·mol-1,平均值为(10.5±1.3)×10-12 mol·mol-1,总体呈现近岸高,离岸较远浓度较低的分布特征,其中东海东北部和西南部出现两个高值区域,而其他海域如黄海南部、东海西北部以及东南部海表大气中SF6摩尔分数较低并且分布均匀,和同期观测到的海表大气CO2、CH4、CO和N2O摩尔分数浓度分布特征几乎一致,通过后向轨迹模拟计算分析,两个高值区域主要受韩国和我国东南沿岸陆源气团短距离低空输送的影响。通过NOAA HYSPLIT模型将观测的四种组分分成10个不同源区,发现我国黄海和东海海域海表大气CO2、CH4、CO和N2O摩尔分数春季分布特征主要与我国东部沿岸地区排放有关,再通过不同源区每对组分摩尔分数摩尔比分析不同源区的特点。气团来自北京和上海大城市区域的情况下,观测到的ΔCO/ΔCO2比值相对较高分别为25.99和25.35,ΔCH4/ΔCO比值相对较低分别为0.18和0.14,表明在观测期间CO排放主要来自这些地区。气团来自黄海和东海海域观测数据摩尔分数增强比与同纬度NOAA Marine Boundary Layer(MBL)几种组分参比值的摩尔分数增强比比较发现,这两个区域气团中四种成分摩尔分数主要是区域排放混合的结果。来自上海和青岛的气团观测到的N2O摩尔分数相对较高,并且波动较大。今后可开展不同季节观测航次,进行更系统和更深入的分析研究。

邓恒祥[8](2018)在《基于CFC-12和SF6的南海—西太平洋水团传输过程及人为碳年际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南中国海(以下简称南海),系西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之一。吕宋海峡是南海和西太平洋水体交换的唯一深层通道,水交换结构复杂,其水文动力学过程亦十分关键,可能对区域性气候变化等重要过程产生关键影响。氟氯烃(CFCs)和六氟化硫(SF6),因其具有生物、化学惰性,遂成为一类优秀的海洋瞬态示踪剂(Marinetransienttracers),已被广泛应用于若干海洋学过程研究。本研究开发了大洋水体中CFC-12和SF6痕量分析新技术,完成南海-西太平洋多个航次的样品分析,获得了研究水体CFC-12和SF6的全深度垂直分布特征,藉此开展了基于TTD(Transit Time Distribution)方法的南海-西太平洋水团之年龄估算、传输与通风过程以及人为碳年际变化等重要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首次在国内建立了同时测定天然水体中超痕量CFC-12和SF6的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联用方法,研发出国内第一套满足上述分析要求的样机,申请了多个专利,并成功投入使用。该设备的稳定性、检出限、精密度等关键指标均达到国际同类仪器同等水平。整套方法简便、灵敏,仅需单一捕集管,即可在同一ECD检测器中完成海水CFC-12和SF6的同步检测,CFC-12和SF6的检出限分别为0.02 pmol kg-1和0.03 fmol kg-1,测定精密度分别为±1.2%和±0.5%。(2)首次获得南海水体中SF6的空间分布特征,提出SF6可作为南海上升流示踪研究的一个新手段。研究表明,南海和西太平洋混合层SF6的浓度与大气接近饱和平衡,随着深度增加则呈单调递减的分布规律。南海西部上层500m的SF6垂直剖面证实,越南东部沿岸12°N附近存在上升流和较强的东向离岸流,但越南冷涡的影响深度无法到达500 m。(3)获得了较完整的西太平洋-吕宋海峡-南海CFC-12的全深度分布,并据此估算了北太平洋中层水至南海南部的传输时间。研究表明,CFC-12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南海整体的气旋式环流模式相一致,即沿吕宋海峡断面呈显着的东西差异,同时南海南、北部CFC-12则存在小幅浓度变化。其次,西太平洋水从吕宋海峡中上层流进南海(σθ<26.7)。第三,南海与西太平洋相似的盐度极值分布特征,尤其是深层水相近的性质,表明西太平洋水入侵对南海具有重要影响。南海中层水盐度的增加可能来自于上层的主温跃层。最后,依据TTD方法结合示踪剂数据计算水团年龄,以吕宋海峡为参考点,得到北太平洋中层水迁移到南海南部位密度σθ=26.7处的传输时间大约是77±15 yr。(4)获得了 1996-2016年间,西太平洋130°E断面CFC-12向下迁移的直接观测证据,发现其人为碳平均水柱储量较20年前约增加31.7%。具体而言,西太平洋130°E断面1 000 m以浅,2016年CFC-12浓度明显高于1996年,20年的CFC-12差值分布呈现表层低、次表层高、中下层低的特征,表明最近20年CFC-12自表层向下迁移。1996和2016年西太平洋130°E断面人为碳0-1 500 m水体的单位面积平均储量分别为24.47±4.89 mol-2和32.23±6.45 mol m-2,最近20 年约增加了 31.7%(7.76 mol m-2)。(5)基于TTD方法结合示踪剂数据,估算了南海和西太平洋的人为碳平均水柱储量。从人为碳水平分布剖面可以看出,500m以浅,吕宋海峡东部海域人为碳浓度最高,并呈现向西南方向逐渐降低的分布特征,表明西太平洋水对南海人为碳分布具有重要影响。联合使用SF6和CFC-12分层计算,得到2016年南海人为碳0-1 500 m水体的单位面积平均储量约为33.29±6.66 molm-2,与只用CFC-12计算的31.18±6.24molm-2相差并不明显。比较2011和2016年南海水体单位面积平均储量,5年内南海人为碳单位面积平均储量约增加了 16.2%(4.64molm-2)。得到2016年南海的人为碳总储量约为0.77±0.15pg。整体而言,TTD方法提供了一种估算人为碳的方法,与反算法相比,TTD方法不受生物过程影响,具有一定的优势。

范海民[9](2018)在《应用多风扇风洞模拟核电厂址大气扩散的研究》文中提出为缓解核事故危害,在核事故发生时应当准确估计核事故释放核素的大气扩散过程。我国核动力厂普遍利用高斯模型进行快速估计,但对不同厂址和气象环境该模型的适用性有待进一步验证,而风洞实验是重要的验证方法。传统上风洞实验都是通过被动风洞模拟大气边界层,然后通过示踪气体模拟气载放射性核素的扩散。但是被动风洞对边界层模拟的适应性差、调节复杂,对大气边界层的风速廓线特征模拟精度较差,并且由于气体采样的限制,能用于扩散分析的测点较少,对大气扩散模型的开发及验证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提高风洞实验的准确性,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核事故大气扩散风洞实验方法,即是通过多风扇风洞研究大气扩散规律,主要内容和成果包括:(1)将结构抗风中的多风扇技术引入到核事故大气扩散模拟研究中,设计并建造了多风扇风洞。完成了 10(行)X8(列)多风扇风洞的机械设计和建造,并设计了统一的网络控制方案,实现了对所有风机的独立控制;对多风扇风洞的收缩段各个通道进行三维设计,并通过CFD方法对收缩段进行了气动分析及验证;设计了二维平面内的风速测量及反馈结构,实现了对大气边界层模拟的闭环控制;最后对该风洞模拟大气边界层特征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与传统被动风洞相比,其模拟速度和模拟精度都有较大的提高。(2)设计了一套风洞实验扩散测量及分析方法。采用气溶胶粒子作为扩散示踪剂,利用PIV设备对平面区域内扩散的气溶胶粒子进行拍照记录,最后根据粒子图像进行数据分析,研究粒子扩散规律。此外,利用该套方法对石岛湾核电厂址地形及主要建筑进行扩散分析,其结果与P-G扩散参数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验证了该套方法的有效性。

夏玲君[10](2016)在《稳定同位素示踪研究北京上甸子站及浙江临安站大气CO2本底浓度及源汇特征》文中研究指明北京上甸子(SDZ)及浙江临安(LAN)区域大气本底站地处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京津冀及长三角城市圈,对这两站大气CO2及其示踪物δ13C(CO2)、CO的观测一方面有利于了解京津冀及长三角地区大气CO2本底浓度变化情况,另一方面有利于估算两个地区的源汇特征状况,为监控我国CO2浓度变化水平、制定有效节能减排措施、理解我国碳循环机制提供实时观测数据及科技支撑。目前我国对于大气CO2示踪物δ13C(CO2)相关研究匮乏,本研究基于高精度大气δ13C(CO2)集成分析标校系统,对上甸子及临安站瓶采样样品大气δ13C(CO2)进行分析,已获取多年的数据积累,结合瓶采样样品大气CO2浓度观测数据,对其CO2源汇碳同位素标记(δs)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结合瓶采样样品大气CO2及CO浓度观测数据,对其燃烧源排放比(CO2/CO)特征进行了探讨。为确保观测数据质量,将瓶采样样品分析结果进行了国际比对,同时比对评估了多套大气CO2观测系统及其同位素效应。此外,还对大气CO2、δ13C(CO2)及CO在线观测系统FTIR进行了测试研究,为今后的野外在线观测提供技术支持。基于北京上甸子站及浙江临安站20072013年大气CO2以及上甸子站20092013年、临安站20112013年大气δ13C(CO2)瓶采样观测资料,分别筛分获得混合均匀且未受局地污染影响、具代表性的两站大气CO2及δ13C(CO2)本底数据。SDZ站及LAN站大气CO2浓度水平均呈现上升趋势,20072013年SDZ站大气CO2年均本底浓度变化范围为385.6 ppm398.1ppm,高于同期全球本底CO2浓度水平,年均增长率为2.0 ppm yr-1;LAN站20072013年CO2年均增长率为2.7 ppm yr-1,20072013年LAN站年均本底浓度变化范围为388.3 ppm405.8 ppm,高于SDZ站,可能是由于长三角地区能耗及碳排放量高于京津冀地区所致。而SDZ站及LAN站大气δ13C(CO2)均呈现下降趋势,20092013年SDZ站大气δ13C(CO2)年均本底值变化范围为-8.38‰-8.52‰,其δ13C(CO2)年均增长率为-0.030‰yr-1;LAN站20112013年δ13C(CO2)年均值变化范围为-8.54‰-8.75‰,其δ13C(CO2)年均增长率为-0.080‰yr-1,低于同期SDZ站(-0.042‰yr-1)。SDZ站20072013年的79月大气CO2月均浓度最低水平均出现在2008年,且20072008年CO2浓度增长仅为0.3 ppm,为20072013年年增长水平最低值,推测主要源于2008年奥运期间北京及其周边省市节能减排措施实施导致碳排放量减少。SDZ站及LAN站(20072013年)大气CO2季节变化显着,去长期趋势后的大气CO2本底月均浓度季节变化最低值均出现在8月,最高值分别出现在3月(SDZ)和1月(LAN),LAN站季节振幅为17.5 ppm,而SDZ站季节振幅达到23.9 ppm,两站季节振幅的较大差异主要源于地理位置差异及北方地区供暖季化石燃料燃烧有较强的碳排放。LAN站20072013大气CO2月均浓度明显高于同时期同纬度带海洋边界层月均值(除7月稍低1.0 ppm外),表明长三角地区是其纬度带一个较强的CO2排放源区,而SDZ站夏季大气CO2月均浓度远低于同时期同纬度海洋边界层月均值,是其纬度带夏季一个重要的CO2吸收汇区。大气δ13C(CO2)与CO2季节变化特征大致呈镜像关系,SDZ站及LAN站大气δ13C(CO2)季节振幅分别为1.03‰和0.89‰。利用δ13C(CO2)示踪SDZ站及LAN站大气CO2源汇特征,结果表明:SDZ站四季及全年的CO2源汇碳同位素标记特征(δs)值相较于瓦里关全球大气本底站(WLG)明显偏正,SDZ站全年δs值为-22.86‰,推测SDZ站大气CO2本底浓度变化可能还受到C4植物(玉米)的贡献。SDZ站供暖季Ⅰ(01-0103-14)和Ⅱ(11-1512-31)的δs分别为-21.30‰和-25.39‰,推测供暖季Ⅱ化石燃料(煤)燃烧是主要的CO2排放源,供暖季Ⅰ则受到化石燃料与生物质(如玉米秸秆)燃烧的共同作用;SDZ站植物生长季(03-1511-14)扣减化石燃料贡献后得到其δbio值为-22.89‰,主要来自植被活动的贡献。LAN站供暖季(12月次年2月)估算得到的δs值为-23.27‰,推测其供暖季化石燃料(煤)的燃烧排放是重要的CO2源。LAN站植物生长季(311月)扣减化石燃料贡献后得到的δbio值为-22.02‰,与SDZ站δbio值接近。此外,对SDZ站和LAN站大气CO2本底浓度及CO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发现其冬季相对于瓦里关站(WLG)本底抬升浓度ΔCO2与ΔCO均表现出较强的相关性,SDZ站及LAN站ΔCO2/ΔCO排放比分别为36.9 ppm/ppm和30.4 ppm/ppm,表明冬季两站受到较强的化石燃料燃烧源排放影响。将瓦里关全球大气本底站瓶采样样品大气CO2、CO、δ13C(CO2)分析结果与美国NOAA进行比对发现其差值概率分布均符合高斯拟合曲线,ΔCO2数值落在±0.5 ppm范围内的概率为82.2%,Δδ13C数值落在±0.1‰范围内的概率为78.7%,ΔCO数值落在±5ppb范围内的概率为93.4%。通过对比和评估大气样品及标气同位素组成差异对NDIR及CRDS分析仪CO2测量结果影响的研究表明:常用的CO2观测系统Lo Flo(Licor)以及PICARRO G1301均有同位素效应,利用自然源标气标定工业源大气样品时,可导致样品大气CO2浓度误差分别达到0.19 ppm和0.2 ppm,而如果利用它们的δ13 C(CO2)及δ18O(CO2)值对Lo Flo及Picarro G1301标定结果进行校正计算,则可使其结果误差降低到±0.03 ppm以内。对商用FTIR及其观测方法进行改进,改进后的FTIR集成系统可用于野外高精度在线观测大气CO2/δ13C(CO2)/CO/CH4/N2O,有效提高了观测结果的准确性,流量模式下CO2/CH4/N2O/CO/δ13C(CO2)分析精度分别可达0.03 ppm、0.2 ppb、0.06 ppb、0.2 ppb、0.046‰,基本能够满足WMO实验室间可比性的质量目标要求;实验室室外空气在线模拟观测的结果表明目标气T的CO2/CH4/N2O/CO/δ13C(CO2)分析误差分别为-0.09 ppm、-0.4 ppb、0.14 ppb、-0.5 ppb、-0.126‰。

二、气相色谱法分析大气示踪物SF_6(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气相色谱法分析大气示踪物SF_6(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红外成像的SF6检测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SF_6气体的特性
        1.1.2 SF_6发生泄漏的原因和危害
    1.2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
        1.2.1 气体泄漏检测方法研究现状
        1.2.2 被动式红外成像检测漏气系统的研究现状
        1.2.3 红外图像目标增强算法的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被动式红外成像检测泄漏气体方法研究
    2.1 被动式红外热成像检测泄漏气体的基本原理
    2.2 红外热成像系统的工作原理
    2.3 热成像系统相关特性参数
    2.4 红外图像的增强算法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被动式红外成像检测泄漏气体影响因素研究及分析
    3.1 泄漏气体红外成像的辐射传输模型研究
        3.1.1 被动式红外成像的层辐射传输模型
        3.1.2 层辐射传输模型的简化
    3.2 气体等效黑体温差模型
        3.2.1 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响应模型
        3.2.2 建立气体等效黑体温差模型
    3.3 气体等效黑体温差模型的仿真分析
        3.3.1 气体路径相关辐射量的仿真分析
        3.3.2 气体等效黑体温差的仿真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低浓度下漏气红外图像增强算法研究
    4.1 漏气图像的分层
        4.1.1 图像分层
        4.1.2 双边滤波器
    4.2 漏气图像的压缩增强
        4.2.1 背景层图像处理
        4.2.2 细节层图像处理
        4.2.3 图像融合
    4.3 仿真结果分析
    4.4 实验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分析
    5.1 全文总结
    5.2 后续工作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2)压入式通风下浅埋煤层采空区地表漏风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课题研究目的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浅埋煤层裂缝发育现状研究
        1.3.2 漏风测定技术现状研究
        1.3.3 漏风流场数值模拟研究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步骤
2 12_下206 工作面地表裂缝观测
    2.1 活鸡兔矿井及工作面概况
        2.1.1 矿井概况
        2.1.2 工作面概况
    2.2 地表裂缝形成机理
    2.3 地表漏风影响因素
        2.3.1 工作面与地面能位差
        2.3.2 覆岩裂缝发育情况
    2.4 地表裂缝观测
        2.4.1 观测目的及参数
        2.4.2 观测步骤
        2.4.3 观测结果及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12_下206 采场漏风参数测试
    3.1 示踪气体地表漏风测试技术
        3.1.1 示踪气体性质
        3.1.2 气体漏风测定方法
    3.2 12_下206 工作面对应地表漏风范围测试
        3.2.1 测试目的
        3.2.2 测试思路
        3.2.3 测试步骤
        3.2.4 测试结果及分析
    3.3 基于平均风速法的工作面巷道漏风量测试
        3.3.1 工作面巷道风量计算原理
        3.3.2 测试目的与思路
        3.3.3 测试步骤
        3.3.4 测试结果
    3.4 本章小结
4 工作面采空区地表漏风规律数值模拟研究
    4.1 软件介绍
        4.1.1 Gambit简介
        4.1.2 Fluent简介
        4.1.3 Tecplot简介
    4.2 数学模型的建立
        4.2.1 采场流体守恒方程
        4.2.2 采空区漏风阻力系数模型
        4.2.3 采空区碎胀系数分布模型
    4.3 物理模型
    4.4 基本假设
    4.5 模拟参数设置
    4.6 模拟结果及分析
    4.7 工作面采空区渗透率分布
    4.8 地表裂缝封堵对工作面采空区漏风的影响
    4.9 空气能位差对工作面采空区漏风的影响
    4.10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3)南岭高山森林大气挥发性有机物的源汇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词列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VOCs概述
        1.2.2 VOCs的源汇机制及其量化方法
        1.2.3 国内外高山森林大气VOCs研究进展
        1.2.4 当前研究存在的一些局限
    1.3 研究目的、意义、思路及内容
        1.3.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与方法
    2.1 观测实验概述
        2.1.1 观测站点
        2.1.2 历年观测总览
    2.2 观测仪器与质量保证/质量控制
        2.2.1 VOCs的测量
        2.2.2 常规参数的测量
    2.3 VOCS来源解析方法
        2.3.1 特征化合物比值法
        2.3.2 条件概率函数法
        2.3.3 正交矩阵因子分析法
        2.3.4 潜在源贡献法
    2.4 基于MCM的箱式模型
    2.5 其他研究方法
        2.5.1 VOCs的化学反应活性
        2.5.2 长寿命VOCs的背景浓度筛分
        2.5.3 大气边界层与自由对流层划分
        2.5.4 气团后向轨迹分析
第三章 VOCs的组成、活性及变化特征
    3.1 VOCS的总体组成、活性及变化特征
        3.1.1 总体组成特征
        3.1.2 总体活性特征
        3.1.3 总体变化特征
    3.2 AVOCS的组成、活性及变化特征
        3.2.1 烷烃和烯烃
        3.2.2 芳香烃
        3.2.3 卤代烃
    3.3 BVOCS的组成、活性及变化特征
        3.3.1 BVOCs的总体概况
        3.3.2 BVOCs的组成特征
        3.3.3 BVOCs的活性特征
        3.3.4 BVOCs的变化特征
    3.4 OVOCS的组成、活性及变化特征
        3.4.1 OVOCs的组成特征
        3.4.2 OVOCs的活性特征
        3.4.3 OVOCs的变化特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典型AVOCs的浓度、变化及来源
    4.1 BTEX的浓度、变化及来源
        4.1.1 研究背景
        4.1.2 BTEX的浓度水平
        4.1.3 BTEX的变化特征
        4.1.4 BTEX的来源
    4.2 CFC-11的浓度、变化及来源
        4.2.1 研究背景
        4.2.2 CFC-11的浓度水平
        4.2.3 CFC-11的变化特征
        4.2.4 CFC-11的来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典型BVOCs的大气氧化过程与转化特征
    5.1 异戊二烯的大气氧化过程与转化特征
        5.1.1 研究背景
        5.1.2 异戊二烯及其初级氧化产物的浓度水平与变化特征
        5.1.3 异戊二烯与其初级氧化产物的关系
        5.1.4 异戊二烯初始浓度的估算
    5.2 大气氧化能力对异戊二烯转化的影响
        5.2.1 日间OH自由基的影响
        5.2.2 夜间NO_3自由基的影响
        5.2.3 模型不确定性分析
        5.2.4 异戊二烯的大气反应时间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典型OVOCs的生成与转化机制
    6.1 二羰基化合物
        6.1.1 研究背景
        6.1.2 观测期间气象条件分析
        6.1.3 二羰基化合物的浓度水平与变化特征
        6.1.4 二羰基化合物的原位生成和转化机制
        6.1.5 区域传输的影响
    6.2 甲醛
        6.2.1 研究背景
        6.2.2 甲醛的浓度水平与变化特征
        6.2.3 甲醛的二次生成机制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和贡献
    7.2 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作者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清单
作者在校期间参与科研项目及学术活动情况
致谢

(4)气阻稳流-阀切换除氧技术结合气相色谱法快速测定环境空气中的SF6(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部分
    1.1 试验原理
    1.2 仪器与试剂
    1.3 色谱分析条件
2 结果与讨论
    2.1 气阻制作及表征
    2.2 分离柱与分析柱前端压力的匹配
    2.3 样品分析时间
    2.4 标准曲线和检出限
    2.5 精密度试验

(5)电气绝缘设备中SF6气体分解物SO2/CS2在线监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1.2.1 露点检测法
        1.2.2 气相色谱法
        1.2.3 光声光谱法
        1.2.4 气体检测管法
        1.2.5 电化学传感器法
        1.2.6 红外吸收光谱法
        1.2.7 其它检测方法
    1.3 论文开展的工作
第2章 紫外差分吸收光谱原理
    2.1 差分光学吸收光谱原理
    2.2 差分吸收光谱法中的关键问题
        2.2.1 气体标准吸收截面
        2.2.2 温度压力对气体吸收截面的影响
        2.2.3 吸收截面的获得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实验系统
    3.1 引言
    3.2 光路部分
        3.2.1 光源
        3.2.2 准直透镜
    3.3 配气系统
        3.3.1 气体
        3.3.2 吸收池
        3.3.3 流量计
    3.4 控制系统
    3.5 数据采集分析系统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CS_2 紫外光谱吸收及温度特性实验研究
    4.1 引言
    4.2 差分光谱数据处理的算法选择
        4.2.1 气体浓度反演算法选择
        4.2.2 最小二乘法
        4.2.3 移动最小二乘法
        4.2.4 两种最小二乘法的对比
        4.2.5 傅里叶变换滤波
    4.3 测量温度对CS_2气体影响实验
        4.3.1 实验过程
        4.3.2 实验环境与实验系统
        4.3.3 实验数据采集与分析
        4.3.4 温度补偿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光谱数据处理研究
    5.1 单组分气体反演流程
        5.1.1 单组分SO_2 浓度反演
        5.1.2 单组分CS_2监测实验
    5.2 SO_2与CS_2 混合气体的浓度反演
        5.2.1 实验流程分析
        5.2.2 混合气体浓度反演算法
        5.2.3 数据处理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6)春季中国近海海表大气中六氟化硫的分布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观测海域
    1.2 大气离散样品采集
    1.3 大气样品中SF6摩尔分数的测定
    1.4 现场气象参数观测
    1.5 HYSPLIT模型
2 结果与讨论
    2.1 海表大气SF6摩尔分数的分布特征
    2.2 现场风速风向
    2.3 讨论
3 结论

(7)中国黄东海海域春季海表大气温室气体实验观测及浓度分布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概述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观测系统、数据处理和质量控制
2.1 观测系统
    2.1.1 系统组成及调试
    2.1.2 走航观测
2.2 数据处理
    2.2.1 海表CO_2、CH_4、CO和N_2O观测数据校正
    2.2.2 数据质量控制
2.3 数据同化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春季黄东海海域温室气体浓度分布特征
3.1 海表大气CO_2,CH_4,CO和N_2O浓度分布
3.2 基于HYSPLIT模型探究主要排放源区
3.3 大气SF_6离散采样观测结果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研究分析不同源区的排放特征
4.1 不同源区气体间的相关性分析
    4.1.1 分析方法
    4.1.2 来自不同源区气团特征分析
4.2 结合SF_6示踪物分析高值区域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果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基于CFC-12和SF6的南海—西太平洋水团传输过程及人为碳年际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海洋示踪剂概述
        1.2.1 瞬态示踪剂的基本定义
        1.2.2 CFCs和SF6应用概述
    1.3 示踪剂年龄
    1.4 运移时间分布模型
        1.4.1 运移时间分布形式
        1.4.2 运移时间分布的约束
        1.4.3 示踪剂的时间范围
        1.4.4 平均年龄
        1.4.5 示踪剂饱和度的影响
    1.5 南海环流研究现状
        1.5.1 南海黑潮入侵
        1.5.2 南海上层环流
        1.5.3 南海中层环流
        1.5.4 南海深层环流
    1.6 吕宋海峡水体交换研究进展
        1.6.1 上层水交换
        1.6.2 中层水交换
        1.6.3 深层水交换
    1.7 人为碳研究概况
        1.7.1 海洋人为碳概述
        1.7.2 人为碳估算方法概述
    1.8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8.1 研究内容和目的
        1.8.2 技术路线
    1.9 论文框架
第2章 海水中CFC-12和SF_6样品的测定方法
    2.1 海水中CFCs和SF_6测定方法概况
        2.1.1 国外研究进展
        2.1.2 国内研究现状
    2.2 材料与方法
        2.2.1 仪器与试剂
        2.2.2 载气和捕集管填料的选择
        2.2.3 吹扫压力、吹扫时间和吹扫效率
        2.2.4 色谱柱温度
        2.2.5 预柱与主柱的切换时间
        2.2.6 样品的采集和保存
        2.2.7 样品测定
        2.2.8 定性及定量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载气和捕集管填料的选择
        2.3.2 吹扫压力、吹扫时间和吹扫效率
        2.3.3 色谱柱温度
        2.3.4 预柱与主柱的切换时间
        2.3.5 测定流程
        2.3.6 方法的可靠性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南海和西太平洋海水SF_6的空间分布及上升流示踪
    3.1 研究区域概况
        3.1.1 南中国海概况
        3.1.2 西太平洋概况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样品采集
        3.2.2 样品测定
        3.2.3 样品采集的质量控制
        3.2.4 其他参数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西太平洋海水中SF_6的含量与分布
        3.3.2 南海海水中SF_6的含量与分布
        3.3.3 越南东部上升流的示踪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西太平洋-南海水团传输过程的CFC-12示踪
    4.1 研究区域概况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样品采集
        4.2.2 样品测定
        4.2.3 其他参数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温盐分布描述
        4.3.2 示踪剂分布
        4.3.3 水团平均年龄
        4.3.4 传输时间估算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西太平洋CFC-12与人为碳的分布及年代变化
    5.1 研究区域概况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样品采集
        5.2.2 样品测定
        5.2.3 其他参数
        5.2.4 TTD方法估算人为碳
        5.2.5 Δ/Γ比值的确定
        5.2.6 人为碳水柱储量估算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温盐分布描述
        5.3.2 西太平洋CFC-12的分布
        5.3.3 西太平洋水体平均年龄
        5.3.4 西太平洋130°E断面CFC-12的年际变化
        5.3.5 西太平洋130°E断面人为碳分布及储量估算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西太平洋、南海人为碳的分布特征及储量估算
    6.1 研究区域概况
    6.2 材料与方法
        6.2.1 样品采集
        6.2.2 样品测定
        6.2.3 其他参数
        6.2.4 TTD方法估算人为碳
        6.2.5 人为碳水柱储量估算方法
        6.2.6 人为碳总储量估算方法
    6.3 结果与讨论
        6.3.1 海水人为碳的分布特征
        6.3.2 人为碳水柱储量估算
        6.3.3 南海人为碳储量年际变化
        6.3.4 人为碳估算误差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7.2.1 不足
        7.2.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Ⅰ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参加会议
出海经历
交流访学

(9)应用多风扇风洞模拟核电厂址大气扩散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核事故与核应急
        1.1.2 大气扩散模型的验证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大气扩散数值模型发展
        1.2.2 大气示踪实验研究
        1.2.3 风洞实验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第二章 多风扇风洞设计
    2.1 多风扇风洞设计概要
    2.2 多风扇风洞设计概念验证
        2.2.1 计算流体力学理论
        2.2.2 多风扇风洞和被动风洞模拟对比
    2.3 多风扇风洞收缩段设计
        2.3.1 收缩段收缩曲线
        2.3.2 收缩段设计方法
        2.3.3 收缩段流动分析
        2.3.4 收缩段加工制造
    2.4 多风扇风洞的其他设计
        2.4.1 风扇叶片选型的实验
        2.4.2 风扇驱动机构的设计
        2.4.3 坐标架的设计
        2.4.4 风洞控制系统
        2.4.5 风洞箱体的设计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多风扇风洞性能研究
    3.1 风速测量系统及方法
        3.1.1 风速测量设备
        3.1.2 风速真值估计方法研究
    3.2 多风扇风洞风速廓线模拟研究
        3.2.1 多风扇风洞整体出风规律研究
        3.2.2 模拟风速廓线的控制策略研究
    3.3 多风扇风洞大气边界层模拟验证
        3.3.1 大气边界层模拟理论基础
        3.3.2 石岛湾气象条件以及模拟目标
        3.3.3 石岛湾厂址边界层模拟结果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风洞实验测量验证
    4.1 扩散模拟及测量方法
        4.1.1 实验模拟设备
        4.1.2 散射光测量原理
    4.2 石岛湾核电厂址及模拟工况
        4.2.1 厂址地形及机组概况
        4.2.2 模拟工况
    4.3 PIV实验
        4.3.1 实验测量说明
        4.3.2 PIV流动分析
        4.3.3 气溶胶扩散分析
    4.4 本章总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内容总结
    5.2 论文创新点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10)稳定同位素示踪研究北京上甸子站及浙江临安站大气CO2本底浓度及源汇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概述
    1.1.1 大气CO_2
    1.1.2 大气 δ~(13)C(CO_2)
    1.1.3 大气CO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观测网络
    
1.2.1.1 国际观测网
    
1.2.1.2 国内本底观测站网
    1.2.2 观测系统及数据质量控制
    1.2.3 观测系统
    
1.2.3.1 大气CO_2观测系统
    
1.2.3.2 大气 δ~(13)C(CO_2) 观测系统
    
1.2.3.3 大气CO观测系统
    1.2.4 时空变化及趋势
    
1.2.4.1 大气CO_2
    
1.2.4.2 大气 δ~(13)C(CO_2)
    
1.2.4.3 大气CO
    1.2.5 源汇示踪
    
1.2.5.1 利用 δ~(13)C(CO_2)示踪CO_2源汇特征
    
1.2.5.2 利用CO示踪CO_2燃烧源特征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观测系统、数据校正和质量控制
2.1 观测系统
    2.1.1 波长扫描光腔衰荡光谱仪及非色散红外吸收光谱仪
    2.1.2 稳定碳同位素比质谱仪(IRMS)
    2.1.3 双通道气相色谱仪(GC-FID/ECD)
2.2 数据校正及质量控制
    2.2.1 大气CO_2及CO分析数据校正
    2.2.2 δ~(13)C(CO_2)数据校正
    
2.2.2.1 δ~(45)CO_2和 δ46CO_2计算
    
2.2.2.2 系统校正
    
2.2.2.3 N_2O校正
    
2.2.2.4 数值校正对结果的影响分析
    2.2.3 数据质量控制
2.3 瓶采样样品观测数据国际比对
    2.3.1 大气CO_2观测数据与NOAA比对
    2.3.2 大气 δ~(13)C(CO_2)观测数据与NOAA比对
    2.3.3 大气CO观测数据与NOAA比对
2.4 NDIR与CRDS观测系统同位素效应
    2.4.1 标气及待测钢瓶气
    2.4.2 NDIR及CRDS系统性能测试
    2.4.3 NDIR及CRDS系统CO_2分析结果比对
    2.4.4 大气CO_2浓度的理论估算
    2.4.5 结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大气CO_2、δ~(13)C(CO_2)及CO瓶采样观测数据处理
3.1 站点介绍
3.2 有效数据获取
3.3 后向轨迹聚类分析
    3.3.1 上甸子站后向轨迹聚类分析
    3.3.2 临安站后向轨迹聚类分析
3.4 大气CO_2潜在源区分布(PSCF)分析
    3.4.1 PSCF模型介绍
    3.4.2 SDZ及LAN站大气CO_2源区分布概率特征
3.5 本底数据筛分
    3.5.1 本底数据的初步筛分—数值统计筛分法
    3.5.2 利用轨迹筛分法筛分污染数据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上甸子及临安站大气CO_2及其δ~(13)C本底浓度变化
4.1 大气CO_2及其δ~(13)C本底浓度季节变化
4.2 大气CO_2及δ~(13)C(CO_2)年际变化及增长率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上甸子及临安站大气CO_2源汇特征分析
5.1 SDZ及LAN站大气CO_2与δ~(13)C(CO_2)季节变化相关性分析
5.2 利用 δ~(13)C(CO_2)示踪大气CO_2源汇特征
    5.2.1 方法介绍
    5.2.2 利用 δ~(13)C(CO_2)示踪SDZ站大气CO_2源汇特征
    5.2.3 利用 δ~(13)C(CO_2)示踪LAN站大气CO_2源汇特征
5.3 利用CO示踪大气CO_2燃烧源特征
    5.3.1 利用CO示踪SDZ站大气CO_2燃烧源特征
    5.3.2 利用CO示踪LAN站大气CO_2燃烧源特征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傅里叶红外法(FTIR)在线观测大气CO_2/δ~(13)C(CO_2)/CO
6.1 材料与方法
6.2 结果与讨论
    6.2.1 两种进样模式比较
    6.2.2 精度测试
    6.2.3 线性测试
    6.2.4 准确度测试
    6.2.5 FTIR系统在线观测运行方法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及参与项目

四、气相色谱法分析大气示踪物SF_6(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红外成像的SF6检测系统的研究[D]. 王贺. 长春理工大学, 2020(01)
  • [2]压入式通风下浅埋煤层采空区地表漏风规律研究[D]. 余聪. 安徽理工大学, 2019(01)
  • [3]南岭高山森林大气挥发性有机物的源汇机制研究[D]. 龚道程. 暨南大学, 2019
  • [4]气阻稳流-阀切换除氧技术结合气相色谱法快速测定环境空气中的SF6[J]. 甘宗煜,王伟超,王引东,杜继星,谢海峰.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19(03)
  • [5]电气绝缘设备中SF6气体分解物SO2/CS2在线监测技术研究[D]. 赵朋朋. 华北电力大学, 2019
  • [6]春季中国近海海表大气中六氟化硫的分布特征[J]. 臧昆鹏,周凌曦,刘云松,程巳阳. 海洋环境科学, 2018(03)
  • [7]中国黄东海海域春季海表大气温室气体实验观测及浓度分布特征[D]. 刘云松.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018(11)
  • [8]基于CFC-12和SF6的南海—西太平洋水团传输过程及人为碳年际变化研究[D]. 邓恒祥. 厦门大学, 2018(08)
  • [9]应用多风扇风洞模拟核电厂址大气扩散的研究[D]. 范海民.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10]稳定同位素示踪研究北京上甸子站及浙江临安站大气CO2本底浓度及源汇特征[D]. 夏玲君.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016(02)

标签:;  ;  ;  

气相色谱法分析大气示踪剂SF_6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