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市政府运营理念分析与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杜海龙[1](2020)在《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类文明进入生态文明,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也进入崭新阶段。伴随着世界城镇化发展,城市人口需求面临的挑战不断增加,绿色生态化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趋势。中国的城镇化是一场引领全球的规模最大、速度飞快的城镇化,当前中国的城镇化已经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这项运动不仅决定着中国的历史进程,更深刻影响着21世纪人类的发展。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秩序迎来历史转折,全球治理体系正发生深刻变革,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全球首要挑战之一,绿色生态城市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的理想目标。建立绿色生态城市的标准体系,为全球城市绿色生态化发展提供中国范式和标准引领,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事关人类共同命运。本文系统梳理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相关概念,辨析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完善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体系,并初步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基于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设计了ESMF比较矩阵,依托矩阵对英国、美国、德国、日本及中国的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开展了全面系统化的比较,寻求借鉴与启示。通过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新变化、新城新区新需求、城市更新领域等多方面的新挑战,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在完善理论工具、全面比较借鉴和充分发掘问题三项基础工作之后,集合生态学、城市学和系统学的工具模型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对我国现有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在价值导向、体系结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四方面进行了优化,并通过典型案例验证了相关评价模型和评价体系优化的适用性。全文共七章,内容介绍如下:第一章:结合人类文明发展,中国及全球城镇化发展阶段,当今世界格局巨变等现实需求,论述了开展绿色生态城市标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综述了国内外绿色生态城市及其评价标准的研究现状,明确了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技术路线。第二章:对绿色生态城市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就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与基本特征进行辨析,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基础,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论从目标准则、结构组织、运行机制三个维度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第三章:在“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的基础上,从层次分析出发设计构造了ESMF比较矩阵,从宏观环境、评价体系、机制保障和模式特征四个维度对英国BREEAM Communities,美国LEED-ND、LEED-Cities and Communities,德国DGNB UD,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GBT51255-2017展开全面系统化对比,通过比较研究寻求启示与借鉴,用于指导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第四章:全面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的主体、模式和逻辑变化的时代背景,深入剖析我国新城新区建设和城市更新领域对绿色生态城区发展提出的新挑战,以问题和挑战为导向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第五章:提出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原则和优化目标,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在现有国家评价体系基础上,补充完善了“城区治理”、“生活质量”、“创新智能”和“过程管理”四方面评价内容;在评价方法上细化城区类别与指标权重;在评价结果的表达上,提供了直观的得分罗盘图、钻石模型雷达图。第六章:以中新天津生态城等城区为实例,验证以上评价内容的补充完善、评价方法的优化提升和“钻石”评价模型的适用性。第七章: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工作,并展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及评价标准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王长在[2](2020)在《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重要指示,广东省以美丽乡村建设、旅游、体育、文化等资源融合开发的方式,开展了“南粤古驿道活化行动计划”。在“健康中国”与“乡村振兴”国家战略、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地域古村落文化传承与文化强省建设以及定向运动赛事市场竞争力提升的时代背景下,开展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研究,具有强化体育赛事品牌建设理论、促进全民健身和服务健康中国、传承地域特色文化、建设文化强省、树立赛事品牌以及提升体育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德尔菲专家调查法、专家会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以2016年至2019年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所举办的36站赛事情况为事实依据,构建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指标体系,旨为审视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现状、解析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问题、剖析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原因,进而结合域外赛事品牌建设经验提出实现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现实路径。研究结果表明:(1)品牌构建理论(Aaker品牌资产五星概念模型)、利益相关者理论、战略理论是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重要理论基础,是构建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的重要理论框架;Aaker品牌资产的“五星”概念模型用于建构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指标体系;利益相关者理论协助剖析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利益相关主体;战略理论指导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战略实施。(2)梳理南粤古驿道发展历程和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发展历程的脉络,明确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角色定位,即乡村振兴战略的“助推者”、定向运动赛事品牌的“领跑者”、南粤古驿道文化的“开掘者”、古驿道体旅资源融合的“推动者”;认为南粤古驿道品牌建设具有创新全民健身与体育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的引领价值、“体育+旅游”发展模式促进乡村振兴的榜样价值、民俗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示范价值以及体育赛事品牌建设的模仿价值。(3)审视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成果,包括赛事品牌知名度逐步提升(品牌定位逐趋清晰、品牌建设定位准确、发展使命聚焦)、赛事品牌打造稳步推进(建设思路清晰、政府在赛事建设中的角色明确、重视赛事市场的培育与开发、非政府组织参与活跃)、赛事品牌认知度逐渐全面(基础设施日趋完善、赛事运营管理水平逐渐提升)、赛事品牌联想度逐渐深刻(大赛渐入人心、赛事组织获得认同)、赛事品牌忠诚度逐渐提高以及大赛美誉度逐渐改善(与赛人员对赛事具有较高满意度、赛事级别逐渐提升)。(4)解析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即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推广与传播有待加强,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文化挖掘与建设有待提升,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标识与联想程度还应加强,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过于依赖政府,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政企合作模式未形成;究其原因主要包括政府、社会、市场、文化、个体五个方面的限制因素,即品牌建设专业化管理人员不足、赛事管理过于依赖政府、社会化运作模式没有形成、产业发展渠道过于单一、部门管理能力和服务能力有待提升、文化传播需要加强。(5)以Aaker品牌资产的“五星”概念模型为基础构建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指标体系,包含品牌知名度(0.25)、品牌认知度(0.26)、品牌联想度(0.20)、品牌忠诚度(0.13)与品牌美誉度(0.15)5个一级指标,品牌定位、品牌打造、品牌推广、品牌传播、赛事基础设施建设、赛事运营管理、赛事文化价值挖掘、比赛过程、赛事组织、赛事标识、态度忠诚、行为忠诚、赛事质量评价、对项目发展的促进作为14个二级指标,明确定位赛事发展使命、准确定位赛事价值主张、对赛事发展环境的准确判断等84个三级指标;并且以2019年第五站为例对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进行综合评价研究,以期将理论层面的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指标体系付诸实践应用。由此,提出以下现实提升路径:(1)借鉴瑞典定向五日赛(O-Ringen)和芬兰尤科拉(JUKOLA)定向越野接力赛建设经验,分析瑞典定向赛事品牌建设的理念、营销、信息技术应用、赞助商的选择和芬兰尤科拉定向越野接力赛品牌建设的理念、赛道设计、急救体系、参赛模式等,得到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启示。即:打造具有特色的品牌建设理念,注重挖掘定向运动对人心智发展的价值,高度统一的赛事组织管理,较为充分的赛事市场化开发以及注重对赛事文化的建设与传播。(2)从宏观层面构建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战略规划,从可用资源分析、战略规划环境分析、战略方向确定、具体战略规划四个方面制定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顶层设计,确定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战略规划的具体内容与关键问题,并基于基本原则、具体步骤、主要方法三个维度确定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的战略定位和战略导向。(3)从中观层面制定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具体内容,理解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知名度、认知度、美誉度、忠诚度以及联想度的深层内涵,明确提升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知名度、认知度、美誉度、忠诚度以及联想度的原则,建立提升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知名度、认知度、美誉度、忠诚度以及联想度的思路。(4)从微观层面确立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发展对策,即完善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利益诉求,提升品牌质量;优化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管理方式,规范建设流程;推动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多元融合,统筹有利资源;强化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形象塑造,提升自身实力;挖掘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价值内涵,重视宣传推广。
王玉龙[3](2020)在《空间善治:转型期城市邻避型空间冲突及治理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公民权利意识、环境意识的提升,“不要建在我家后院”的邻避现象逐渐成为我国城市面临的典型治理挑战。尽管近年来城市转型逐渐推进,指向对邻避现象背后“增长主义”城市发展逻辑的终结,但后者诱发的邻避现象却在这一过程中呈现出“普遍化”“常态化”“地方化”等新的发展态势,并进一步成为制约城市转型发展的阻力,使得转型城市面临“新邻避情境”。邻避现象的新态势反映了在产业布局、公共设施建设等城市空间利用中,多元主体围绕空间的生产与利用所形成的冲突,由此邻避冲突可以说是城市转型中一类典型的空间冲突。伴随着城市的发展转型,邻避现象逐渐超越其群体性抗争行动特征带来的“维稳”主题,成为制约城市产业布局与升级、阻碍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升的显见转型阻力,并导致城市转型中地方政府治理目标同治理效能间的异化。这要求立足于转型期邻避现象的问题呈现、城市转型的空间实质、基于社会发展而非社会维稳的冲突治理,以考察转型城市“新邻避情境”的治理议题。邻避治理逐渐超越如何回应和化解冲突本身,而指向如何通过对邻避冲突的治理推进社会转型与可持续发展,即在当前城市转型的空间重塑过程中,如何通过对邻避型空间冲突的治理,实现城市可持续的转型与发展。考察城市转型的空间实质是分析邻避型空间冲突的理论起点。当前城市的转型实际上就是城市空间重塑的过程。品质化发展和现代化治理,是当前城市转型的主要进路,前者指向“生产怎样的空间”,后者则指向“怎样生产空间”的问题,这是考察邻避型空间冲突必须回应的时代背景。在理论上说,城市空间生产的建构性认知特征和政治性过程特征,内在地存在着空间冲突的张力,空间生产理论对这一问题的揭示,成为解释邻避型空间冲突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邻避型空间冲突从概念上看,呈现出三个方面的理论内涵,一是将冲突的起点从设施的属性拓展至设施推动的地方邻避空间生产,以及这一过程对地方空间“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开发和利用方式;二是将冲突的性质拓展至多元主体所展开的空间抗争;三是将冲突的治理延伸至城市尺度的发展价值实现和空间治理。在邻避空间的生产中,基于不同空间利用方式中产权关系的差异,可区分为“增量型”和“存量型”两类具体的邻避空间生产情境,两类情境下的邻避空间生产在空间利用方式、主要设施类型等方面的情境表现各不相同,对于城市发展带来的冲突影响和治理挑战也有所差异。这意味着在邻避空间生产中,多元主体的认知差异和行动冲突发生的逻辑也有所差异,进而两类情境下的冲突治理往往意味着地方政府差异性的治理路径、治理策略和治理工具关注。“增量型”邻避空间生产表现为通过设施的规划建设决策,将邻避空间嵌入到既有的地方空间社会结构之中,由此引发空间抗争,也是当前最为普遍的邻避型空间冲突形式。由于“增量型”邻避空间生产及冲突情境呈现出明显的“截面式”特征,因此综合考虑情境特征、设施类型、案例特征等因素,选择四起典型案例进行跨案例比较研究。研究发现,“增量型”冲突主要围绕“建设决策”这一焦点展开,“公众—政府”之间的空间冲突是其重要的抗争形态。空间抗争的权利诉求集中在经济利益与决策参与等方面,针对设施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获得财产补偿、了解决策过程。空间抗争的权力诉求集中于建设决策制定中行政权力运作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否认程序的正当性以拒绝由此产生的地方空间生产结果。空间价值诉求则强调新建设施所推动的地方空间生产的非正义性,通常涉及决策程序同政策质量、精英利益与公众需求、决策立场与地方实际等方面的脱节。针对空间冲突所采取的治理行动,也面向差异化空间诉求形成了多元的治理举措,面向财产权抗争的空间治理主要寻求地方公众经济利益关系的重塑,面向财产权抗争的空间治理则试图寻求信息供给下的认知重塑,而面向权力抗争的冲突治理则试图瓦解和重构抗争权力的动员基础,面向价值抗争的空间治理则试图寻求空间生产决策程序正义的论证。总的来说,“增量型”邻避空间生产中的冲突及其治理,主要在于对相关的发展决策进行解释辩护以争取公众认同与地方支持,弥合政府、公众之间的空间关系。同时,地方政府常常选择将设施运营方、建设方纳入治理伙伴,利用后者提供的建设优化、技术解释、运营保障寻求有效的空间治理。“存量型”邻避空间生产主要表现为在城市发展进程中,由于地域扩张和人口集聚等因素,许多原本地处城市偏远地区的既有设施逐渐被城区建设所包围,其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因而逐渐演变为邻避空间,成为当前转型城市邻避型空间冲突的新趋势。由于“存量型”邻避空间生产及冲突情境呈现出明显的“历时性”演化特征,因此选取一起地方上的“呼吸之争”事件进行个案考察。研究发现,“存量型”冲突主要围绕“设施运营”这一焦点展开,并且随着从日常性污染到安全事故暴发的风险加剧,空间冲突的表现与抗争逻辑也不断升级,集中表现在空间冲突从针对生产运营活动结果、以健康权为代表的空间利益抗争、频发但议题和冲突规模有限的“常态化”抗争向“激烈化”冲突转变,后者在权利维度上,表现为地方公众对当前空间生产过程所生产出的空间结果的权利诉求,包括对所受空间影响的知情权、对空间冲突主体的监督权、以及推动空间结果调整的政策参与权等;在权力维度上指向地方公众、企业、地方政府等空间主体分别利用话语、经济、决策等权力资源,试图推动最大化满足自身空间需求的空间建构;在价值维度上,表现为对空间结果非正义性的价值争论。对“存量型”邻避空间生产中的冲突治理,地方管理者主要试图将空间冲突纳入企业运营优化为枢纽的治理框架下,通过应急性的监管、处罚以快速回应和平息动员起来的社会力量与舆论不满;采取日常性、常态化的监管行为与监管机制,以识别冲突风险并及时动态回应;通过引导企业转型升级在客观上削弱邻避空间的地方影响,以地方社会结构调整、空间重塑消解空间冲突的动员基础。邻避空间生产的差异化情境带来了多元化的空间主体关系、差异性的主体空间认知和多维度的公众抗争指向,地方政府因此面临着复杂性的治理要求和治理挑战。复杂性的治理情境也随之导致了空间主体间复杂的行动方式,多元主体在邻避型空间冲突及治理互动中,交织着管理主义与发展主义的双重驱动,邻避型空间冲突的治理也由此涵盖了基于结果的空间概念差异弥合、基于过程的共识塑造机制建设、基于发展的社会融入与身份认同等多重导向。对邻避型空间冲突中的治理工具考察发现,一方面在具体情境中仍存在“干预性有余,协同性不足”“管理导向有余,发展导向不足”等问题,另一方面,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政策变革,也推动了邻避型空间冲突相关治理工具的优化发展趋势。因此,邻避空间治理实际上就是在结果导向下弥合空间概念差异,在过程导向下构建共识塑造长效机制,在发展导向下实现城市融入与身份认同,并由此将邻避型空间冲突相关治理工具的改革趋势,切实转化为面向邻避型空间冲突的治理效能提升。一是规划品质提升下的空间要素配置优化,充分发挥“国土空间规划”在邻避空间治理中的基础性优势,在差异化治理情境下保障规划工具所发挥的治理效能;二是依托决策优化的共识塑造长效机制建设,以邻避空间治理推动制度优势向治理效能的充分转化,完善邻避设施空间生产的决策机制,优化邻避治理体系,发挥社区在决策优化中的治理潜力,提升邻避治理能力;三是以邻避设施为纽带的空间利益共同体与城市融入,在邻避空间生产中推进地方公众基于“效益共享”的空间概念建构,建构依托回馈机制的效益共享空间关系,推进共享发展的空间要素重构。
张檀秋[4](2020)在《绿色发展理念下我国城市绿色建筑发展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是人口、生产高度集约化的区域,城市化发展能节约资源、降低社会成本、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空气污染、交通拥堵、热岛效应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为此,城市绿色建筑应运而生,成为建设安全、健康、舒适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人居环境的主题。作为城市硬件设施的城市建筑物在这一发展主题中,经历了从浅绿到深绿再到全绿的实践发展过程,但究竟何为绿色建筑,城市绿色建筑的内涵、特征等基本理论问题的回答语焉不详,影响着绿色城市建筑的健康发展。本研究通过城市绿色建筑发展历史的考察和梳理,探讨了城市绿色建筑的本质、特征和要求,并结合我国国情,探讨促进我国城市绿色发展的对策。论文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逻辑研究方法和系统分析方法进行研究。本文的研究结论是:城市绿色建筑是一个历史范畴,是绿色建筑技术和管理的绿色化,贯穿于城市建筑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全过程中。浅绿发展阶段体现为人类开始关注生态,开始关注建筑技术带来的消极后果,以采用清洁节能技术为特征;深绿发展阶段是对浅绿阶段的深化,表现在太阳能、节能、节水、节材等绿色技术的深度融合应用;全绿发展阶段,将绿色发理念融入规划、设计、建造、运营管理、政策等各个方面,形成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化。要促进我国城市绿色建筑健康有序发展必须从发展观、技术观和体制机制三个层面进行创新并协同推进。在观念层面,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倡导绿色生产和绿色生活,型塑城市绿色建筑价值观;在技术层面,强化绿色规划设计、绿色施工、绿色材料研发与应用,实行项目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在制度层面,抓好顶层设计,建立健全城市绿色建设技术标准、评价体系,形成激励兼容约束有效治理机制。
张强[5](2020)在《智慧体育场馆建设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智慧体育场馆作为体育产业与信息产业相契合的新形态,伴随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突破,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智慧社会、智慧城市和智慧体育的深度融合,推动形成以人为本的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理念与模式,成为体育产业发展的新动能、体育消费新的增长点和推动体育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也呼应着场馆服务业提供更多高品质、多元化、个性化服务的现实需求。基于上述分析,我们提出研究假设:在国家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大力发展体育产业和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宏观背景下,我国体育场馆如何在政府财力有限和现有设施工艺薄弱的状态下,构建新时代智慧体育场馆的发展机制,提升其建设标准化、运营数字化、应用人本化水平,实现人与运动、场馆智慧互连。本研究不仅能加深社会各界对智慧体育场馆治理的理解,对于加快全民健身智慧化发展,推动智慧体育场馆建设,解决长期困扰场馆运营的根本性痛点,满足消费受众的体验新需求和辅助智慧城市建设等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研究意义。本文借鉴利益相关者理论、整体性治理理论、体验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实地调查等方法,梳理了发达国家智慧体育场馆的特点并与我国进行了比较分析,阐释了智慧体育场馆的内涵,提出了智慧体育场馆的三层系统模型,探讨了不同类型智慧体育场馆的建设内容,提出了五种实现智慧体育场馆运营的模式,设计了四类场景营销的类型,通过构建智慧体育场馆的指标体系,对我国东部和中部地区6个省份部分体育场馆进行了评价分析研究,最后提出促进智慧体育场馆发展的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智慧体育场馆是一个以人为本的协同体。从体育场馆发展历程来看,智慧体育场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智能设施的应用形成的先进发展理念,是体育场馆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较之互联网+场馆、智能体育场馆,智慧体育场馆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体现了其鲜明的特征。智慧体育场馆利用新技术实现人与场馆的感知互联,通过具有认知、判断、应对的智能方式深度整合资源和促进公众运动参与,在体育场馆各个环节实现高效便捷的创新应用,优化体育场馆资源配置。智慧体育场馆本身是一个完整的服务系统,其服务体验通过智能化的方式在场馆情境中产生良好的耦合效应,推动场馆全面升级服务形态。从协同管理来看,智慧体育场馆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智慧体育场馆是以新技术为基础,以追求服务、资源、技术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协调,以信息化、智能化等为典型特征,通过整合体育场馆及相关资源推进服务应用创新,从而实现场馆服务功能的升级优化。(2)研究构建了智慧体育场馆系统框架,在理论研究层面拓展和完善了智慧体育场馆的价值探索。本文分析了利益相关者理论、整体性治理理论、体验经济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智慧体育场馆的关联,辨析了智慧体育场馆相关概念的区别与联系,界定了智慧体育场馆的定义,阐释了智慧体育场馆的特征、功能与价值、发展目标和关键要素。创新性地提出了智慧体育场馆系统架构,具体由技术层、资源层和应用层共同构成,其中技术层位于系统的底层,包括作为场地基础设施的技术支撑、智能硬件和数据库等;资源层处于系统的中间层,包括智慧运营、资源集成和智慧社会等;应用层处于系统的最顶层,包括新型营销系统、智慧服务和统一应有等。(3)坚持分类指导,统筹设计不同类型智慧体育场馆的发展路径。研究认为根据场馆的规模、区位条件和运营特点有所不同,大型智慧体育场馆应建设为城市“地标性”休闲娱乐中心;中小型智慧体育场馆应建设为“区域性”全民健身热力区;全民健身型智慧体育场馆应建设为“节点式”运动健康服务点。从错位发展、技术创新、应用导向、加强合作以及治理转变等角度提出建设策略。以更好地指导我国智慧体育场馆建设,促进智慧体育场馆可持续健康发展。(4)智慧体育场馆运营模式多样,其本质是为了提高场馆公共服务能力、引入市场机制,促进体育产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研究认为智慧体育场馆在提高运营能力,优化人力资本、降低能耗成本、实现快速复制等方面优势明显。智慧体育场馆运营包括政府投资运营、企业投资运营、政府特许企业运营、政府主导成立专门机构和场馆协会纽带模式五种模式。智慧体育场馆运营并非一劳永逸,要注意正确认识体育场馆的信息化、加强场馆内部及周边业态联系、分析挖掘场馆数据价值、重视场馆网络运行安全和加强复合型人才引进及培养等问题。提出政府加强财政投入、转变观念推动场馆智慧运营、尽快酝酿场馆智慧运营方案、合理选择智慧场馆运营模式、妥善抉择供应链合作伙伴等发展策略。(5)根据不同的体育消费需求打造智慧体育场馆场景营销。为尽快摆脱体育场馆收入渠道单一,依赖政府拨款的局面,场馆运营机构需要主动求变,充分利用新技术和跨界思维进行场景营销互换和体育消费链接。研究根据体育场馆与体育产业寻求深度变革的发展目标、用户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提炼出注重情绪释放的娱乐型场景、强调寓教于乐的教育型场景、倡导空间差异化的审美型场景和满足精神调剂的移情型场景四类智慧营销的体验场景,以推动体育场馆智慧服务体系和整体功能提档升级。(6)构建智慧体育场馆指标体系,分析评价智慧体育场馆的发展诉求。本文通过初步构建指标结构,经过两轮专家意见咨询,形成了 4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47个三级指标组成的智慧体育场馆指标体系,设计了“智慧体育场馆建设与应用研究调查”问卷,以江苏、上海、浙江、广东、湖北、江西6个省份60座体育场馆作为调查对象,从供给侧了解体育场馆的建设期望和诉求,通过IPA分析明确智慧体育场馆应优先改进的项目,提出推广智慧体育场馆的策略。通过以上研究,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顶层设计,明确政府职责,制定切实可行的国家顶层设计与战略发展规划。(2)强化政策引领,形成政策体系,研制出台《关于促进智慧体育场馆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强制定专项激励政策,制定奖励、补贴和扶持政策。(3)加大资金投入,促进市场合作,建议将智慧体育场馆改造分期、分段进行分解,适当让渡部分经营权益吸引企业参与场馆智慧化改造与运营。(4)研制相关标准,针对不同类型智慧体育场馆科学编制建设指南以及数据接口标准等规范。(5)因地制宜建设,促进长效运营,划分智慧体育场馆功能版块,有规划、有重点、有策略的确保建设体系、步骤的完整性。(6)盘活人力资源,“引智借脑”从创意、营销等行业选聘人才,“自我造血”对场馆从业人员进行再教育与轮训。
刘奕[6](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陈志奎[7](2020)在《艺术都市营造研究 ——从“城市文艺复兴”到“软城市”的城市设计范式演变》文中认为“英国城市工作组”(UTF)发表的“迈向城市的文艺复兴”黄皮书作为一个里程碑式的文件,掀起了“城市文艺复兴”运动的巨浪,这个运动以文化为主要导向,以城市设计为扫荡工具,在取得巨大成就和声誉的同时,也因城市士绅化、虚假繁荣和逻辑自洽被诟病,同时城市设计的本体理论没有得到突破。中国的“城市化大跃进”带来的“城市病”、“千城一面”、地域文脉破碎、城市化质量不高、城市人文生活品质与物质文明发展不匹配等问题,已日益凸显。人们对优质的城市人居环境的渴望与当下紧张畸形的都市生态构成矛盾,城市发展经常在追求GDP经济和精神、环境生态文明之间,顾此失彼。随着全球此起彼伏的公共安全危机、气候危机、环境危机、政治危机、经济危机和人道危机,以及智能化时代对人类生活的进一步肢解和异化,无论东西世界,都呼吁新的城市发展动力和人居文明永续之道。这为推出新的城市设计思维、城市营造方式和城市发展体系奠定了时代正义。本文引介了“软城市”理论,并将“城市文艺复兴”到“软城市”时代的城市设计范式迭代进行了明细化对位比较;然后从历史逻辑、文化动机、文献谱系、理论支撑、观点主张、价值取向、法理依据、现实基础、实操导则、案例推演和现实观照等几个方面完成了对艺术都市体系的构建,使之具备方法论意义和较强的理论创新性。譬如,从“艺术化”和“艺术性”两方面勾画当代艺术都市的面貌与特质;从政府、非政府组织和文化精英、市民大众“三层制”出发,采用一系列以艺术、设计和文化多样性为核心概念的营造内容,通过在艺术、人和城市之间建立稠密多维的关系网络和丰富随机的触发反应去激发都市生活的更多可能性并塑立以市民为主体的空间生产态度。这大大超越了“艺术人口和艺术产业堆砌”的传统艺术城市概念,演变为一场注重真实性和生长性的总体都市革命。基于“软城市”理念的艺术都市体系,拓展了城市设计理论,迎回了城市设计“公平正义”的价值本义,将城市设计从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公共政策推进为发挥全民主观创造力的全域塑造行动,将城市设计从宏大叙事和物质塑造手段演变到微观精妙和精神体验的范畴,将城市设计从以数字绩效为指引的城市面貌改造工具发展为协调公共利益、公民价值和市民社会的杠杆工具。作为一个具备落地实操价值的都市主义体系,艺术都市可以直接指导和作用于现实中的城市设计实践,为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借鉴思路,为顶层设计提供理论支持,有助于中国城市建设规划规避西方模式的缺陷,同时也为全球城市发展转型提供了方案智慧。艺术都市将人文精神、闲暇生活和个体解放作为未来城市的增长点,符合时代趋势,同时,艺术都市发起的日常都市革命和个体观照精神,能够对“城市文艺复兴”有益激化,续延“城市文艺复兴”系统的生命力。本文的文献综述方法有所创新,首先用直接文献和思想文献二分法,然后分别延裂出核心文献和次级文献,形成横纵之势和逻辑铺陈,以应对和提炼广博的文献信息。本文以强势的理论代入展开论证,以空间政治经济学、城市社会学、批判理论、后结构主义、历史学和艺术学为理论主轴,串联起散落于全文各处的群英思想荟萃,采撷和运用诸家理论概念,形成思想矩阵,强调宏阔视野和跨领域并置耦合研究,追求思辨性和碰撞感,制造了丰富的知识切面和触发可能,塑造出了具备开放性和延展性的知识生产胎体,以期获得学术耐品性和知识长效性,并为平行领域提供学术营养和跨界启发。无论论证过程还是结果,都凝结出了清晰的学术审美和严苛的价值取向,它们零散而又统一,无形却又彰显:差异、多样性、开放性、生长、模糊、边界、遭遇、日常、去中心化、反威权、反叛、精微、多元、可能性、临时性、动态、非物质性、自下而上、多孔、弹性、温暖、放松、分散、感性、并置、偶发、虚空、灰度、剩余、无意识、非常规、自由、个体、无序……
徐涵[8](2019)在《城市共享与感知视域下开放空间设计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城市,是人类社会权力与经济文化所形成的最大限度的汇聚体。本文以城市共享与感知视域下的开放空间设计策略为研究目的,选择与市民生活耦合度较高的街道开放空间与社区开放空间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实例调研、归纳演绎等方法,并综合多学科理论,对城市开放空间的现实困境与影响因素以及先驱案例项目经验、具体设计策略等方面开展分析研究,得出以下成果:(1)梳理界定了“共享城市”、“城市感知”与“城市开放空间”的概念理论,厘清联结了三者的内在关系。即共享理念为当代开放空间提供了功能与活动有机叠加的新型思维,感知理念为空间的独特性与人群情感提供设计导向。(2)对城市开放空间的现实困境与营建影响因素进行了阐释,以及对若干个具有共享与感知价值取向的项目进行归纳,并从空间设计概念方法、社会价值与运营成效、市民使用情况及反馈三个维度剖析典型案例,并归纳得出以空间存量更新、多元角色参与、空间活动生成与线上资源结合方式凸显城市共享与感知。(3)以策略概述,空间全生命周期设计流程,设计维度与策略细则三个流程阐述城市共享与感知视野下开放空间设计策略。并从空间环境、形态、功能与叙事四个维度详细阐述共享与感知设计策略要点。(4)以杭州阮家桥社区为现实研究区域,分析场地现实困境,探讨共享与感知融入空间设计可行性,确立更新目标与定位,阐述宏观策略与实施流程,应用街道与社区开放空间实现共享与感知的设计策略。
黄德伟[9](2019)在《有轨电车站点对周边街区影响分析与提升策略研究 ——香港轻铁天水围支线和龙华有轨电车示范线对比研究》文中指出根据联合国提出的《巴黎气候协定》、人居三会议提出的《新城市议程》和国务院提出的《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文件的规划远景与目标,要求建设无障碍、低碳可持续的城市公共交通。另外深圳市在《深圳市综合交通“十三五”规划》中提出提高轨道交通的覆盖密度,建设有轨电车等的中运量轨道交通。有轨电车符合这些文件的远景要求,而近期国内城市大量建设有轨电车,出现了有轨电车线路规划不合理、运营客流量低、管理不当和缺乏相关法律标准等的问题。因此对有轨电车线路与周边街区的关系、有轨电车的开发模式、有轨电车相关政策等的方面的研究变的十分重要。国内有轨电车的建设处于初期阶段,而与深圳一界之隔的香港的有轨电车即轻铁已建设运营近20年的时间,香港在有轨电车的规划和建设方面也积攒了较为丰富的经验。本文选取了深港两地有轨电车线路案例,对其线路设计、周边街区土地利用规划结构、运营模式、开发政策等方面,通过对比分析的方式,总结分析有轨电车系统与线路对周边街区影响,提出有轨电车线路植入大城市外围居住区的方法,并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提出有轨电车的发展策略和思考。本文的研究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其为本文的基础研究,包括1、2两章,分别对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等方面进行概述,另外对相关的概念辨析,然后总结国内外有轨电车规划的相关研究,以及国内外相关实践案例的总结。第二部分为3、4两个章节,分别选取香港、深圳有轨电车案例,研究有轨电车线路特征,以及对沿线空间的规划结构、线路运营、相关政策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第三部分是通过总结前一部分的调研内容,对深港两地的有轨电车系统与沿线规划设计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并总结出香港轻铁的开发和规划设计经验对深圳的启示。第四部分是对有轨电车沿线开发密度、有轨电车首尾站点设计、有轨电车与生活圈耦合关系和步行友好的有轨电车等方面提出优化思考。第五部分是论文结语。
许作仲[10](2019)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政府管理机制创新研究 ——以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智慧城市建设为例,研究了在科技日新月异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政府管理机制创新。论文的导论部分阐明了智慧城市建设中政府管理机制创新研究的选题背景和意义。传统的政府管理机制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束缚了城市的健康发展,如何顺应时代的发展、突破现有模式的束缚,探索出一种创新的管理机制是本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首先,对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的概念、智慧城市建设的中长期计划以及智慧城市治理的现状做了梳理。其次,本文从多层面、多角度来分析政府管理机制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作用,智慧城市建设中政府管理机制创新的目标、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运用多种方法分析智慧城市建设中政府管理机制问题的成因。最后,通过本文的研究和分析提出了智慧城市建设中政府管理机制创新的思路与对策。
二、城市政府运营理念分析与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市政府运营理念分析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现状 |
1.4 名词界定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本文创新 |
第2章 绿色生态城市理论研究及系统模型 |
2.1 概念梳理 |
2.2 内涵辨析 |
2.3 特征论述 |
2.4 理论基础 |
2.5 系统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国际比较研究 |
3.1 ESMF比较矩阵 |
3.2 英国BREEAM Communities |
3.3 美国LEED ND、LEED Cities and Communities |
3.4 德国DGNB UD |
3.5 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 |
3.6 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 |
3.7 宏观环境与评价体系的比较小结 |
3.8 机制保障比较 |
3.9 模式特征比较 |
3.10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与挑战 |
4.1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 |
4.2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存问题 |
4.3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实挑战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 |
5.1 评价体系现存问题 |
5.2 评价体系优化思路 |
5.3 钻石评价模型 |
5.4 评价体系结构 |
5.5 评价内容优化 |
5.6 评价方法优化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评价体系优化实证 |
6.1 中新天津生态城案例验证 |
6.2 其他比较案例验证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创新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新天津生态城国标(GBT51255-2017)评价验证 |
后记 |
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工作 |
(2)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健康中国”与“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的双轮驱动 |
1.1.2 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有力的政策全面推动 |
1.1.3 地域古村落文化传承与文化强省建设的双重需要 |
1.1.4 提升定向运动赛事市场竞争力需要赛事品牌建设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目标 |
1.5 研究整体思路、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整体思路 |
1.5.2 研究主要内容 |
1.5.3 研究技术路线 |
1.6 创新之处 |
第2章 国内外定向大赛建设研究述评 |
2.1 关于定向运动赛事的相关研究 |
2.2 关于赛事品牌理论的研究 |
2.2.1 关于品牌理论的研究 |
2.2.2 关于体育品牌的相关研究 |
2.3 关于赛事品牌建设的相关研究 |
2.3.1 国外对于赛事品牌建设的相关研究 |
2.3.2 国内对于赛事品牌建设的相关研究 |
2.3.3 关于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研究 |
2.4 研究述评 |
2.4.1 共识 |
2.4.2 不足 |
第3章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理论基础 |
3.1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相关概念释义 |
3.1.1 定向运动 |
3.1.2 定向大赛 |
3.1.3 赛事品牌 |
3.1.4 品牌建设 |
3.2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基本理论 |
3.2.1 品牌构建理论 |
3.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3.2.3 战略理论 |
第4章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价值意蕴 |
4.1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发展历程 |
4.1.1 南粤古驿道历史溯源 |
4.1.2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的发展历程 |
4.2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角色定位 |
4.2.1 乡村振兴战略的“助推者” |
4.2.2 定向运动赛事品牌的“领跑者” |
4.2.3 南粤古驿道文化的“开拓者” |
4.2.4 驿道体-旅资源融合的“推动者” |
4.3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价值 |
4.3.1 创新全民健身与体育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的引领价值 |
4.3.2 “体育+旅游”发展模式促进乡村振兴的榜样价值 |
4.3.3 民俗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示范价值 |
4.3.4 体育赛事品牌建设的模范价值 |
第5章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现状概述 |
5.1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成果分析 |
5.1.1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成果调查问卷的发放 |
5.1.2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成果调查结果分析 |
5.1.3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成果 |
5.2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5.2.1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推广与传播有待加强 |
5.2.2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文化挖掘与建设有待提升 |
5.2.3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标识与联想程度还应加强 |
5.2.4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过于依赖政府 |
5.2.5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政企合作模式未形成 |
5.3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影响因素 |
5.3.1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影响因素条目的选取 |
5.3.2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影响因素的可靠性分析 |
5.3.3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影响因素的具体分析 |
第6章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实证研究 |
6.1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指标体系的初步拟定 |
6.1.1 构建指标体系遵循的原则 |
6.1.2 拟定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各层级指标条目 |
6.2 第一轮德尔菲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
6.2.1 一级指标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
6.2.2 二级指标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
6.2.3 三级指标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
6.2.4 依据第一轮德尔菲专家调查结果的指标体系完善 |
6.3 第二轮德尔菲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
6.3.1 一级指标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
6.3.2 二级指标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
6.3.3 三级指标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
6.3.4 依据第二轮德尔菲专家调查结果的指标体系完善 |
6.4 第三轮德尔菲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
6.4.1 一级指标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
6.4.2 二级指标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
6.4.3 三级指标专家调查结果分析 |
6.4.4 根据第三轮德尔菲专家调查结果的指标体系完善 |
6.5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指标体系的权重确定 |
6.5.1 指标权重的计算方法 |
6.5.2 指标体系的权重确定 |
6.5.3 各级指标的权重计算 |
6.6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指标体系的验证 |
6.6.1 问卷的信度分析 |
6.6.2 探索性因子分析 |
6.6.3 验证性因子分析 |
6.7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综合评价实证研究 |
6.7.1 2019年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第五站情况介绍 |
6.7.2 2019年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第五站品牌建设实证分析 |
第7章 定向运动赛事品牌建设的域外经验借鉴 |
7.1 域外定向运动赛事发展概况 |
7.1.1 域外定向运动项目的发展概况 |
7.1.2 芬兰、瑞典定向运动项目的发展 |
7.1.3 域外定向运动经典赛事概况 |
7.2 瑞典定向五日赛赛事品牌建设经验 |
7.2.1 瑞典定向五日赛赛事品牌建设的理念 |
7.2.2 瑞典定向五日赛赛事品牌的营销 |
7.2.3 瑞典定向五日赛赛事信息技术应用 |
7.2.4 瑞典定向五日赛赛事赞助商的选择 |
7.3 芬兰尤科拉定向越野接力赛赛事品牌建设的经验 |
7.3.1 尤科拉(JUKOLA)定向越野接力赛赛事品牌建设理念 |
7.3.2 尤科拉定向越野接力赛赛事品牌建设特色 |
7.3.3 尤科拉定向越野接力赛赛事品牌建设体系 |
7.3.4 尤科拉定向越野接力赛赛事品牌建设基础 |
7.4 域外定向运动赛事品牌建设的启示 |
7.4.1 打造具有特色的定向赛事品牌知名度 |
7.4.2 挖掘定向运动发展的价值提高认知度 |
7.4.3 定向赛事品牌建设要有一定的联想度 |
7.4.4 注重赛事文化影响赛事品牌的忠诚度 |
7.4.5 充分的赛事品牌市场开发保障美誉度 |
第8章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现实提升路径 |
8.1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赛事品牌建设的战略规划 |
8.1.1 赛事品牌战略规划的价值意蕴 |
8.1.2 赛事品牌战略规划的制定与实施 |
8.1.3 赛事品牌定位奠定战略规划导向 |
8.2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具体内容 |
8.2.1 赛事品牌知名度建设 |
8.2.2 赛事品牌认知度建设 |
8.2.3 赛事品牌联想度建设 |
8.2.4 赛事品牌忠诚度建设 |
8.2.5 赛事品牌美誉度建设 |
8.3 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的发展对策 |
8.3.1 完善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利益诉求,提升品牌质量 |
8.3.2 优化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管理方式,规范建设流程 |
8.3.3 推动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多元融合,统筹有利资源 |
8.3.4 强化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形象塑造,提升自身实力 |
8.3.5 挖掘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价值内涵,重视宣传推广 |
第9章 结论与建议 |
9.1 结论 |
9.2 建议 |
9.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指标体系构建 调查问卷(第一轮) |
附录二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指标体系构建 调查问卷(第二轮) |
附录三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指标体系构建 调查问卷(第三轮) |
附录四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调查问卷 |
附录五 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空间善治:转型期城市邻避型空间冲突及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城市转型期中的“新邻避情境” |
1.1.1 城市增长与邻避冲突的爆发 |
1.1.2 城市转型期与邻避现象的新态势 |
1.1.3 “空间转向”与城市新邻避情境的问题呈现 |
1.2 相关研究进展述评 |
1.2.1邻避冲突的现象解释与治理讨论 |
1.2.2 空间冲突:城市治理问题的空间叙事 |
1.2.3 空间生产视角下的邻避解释:国内邻避冲突研究的新趋势 |
1.2.4 相关研究评价与展望 |
1.3 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
1.3.1 研究问题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框架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技术路线 |
1.6 研究的创新点、重点与难点 |
1.6.1 研究的创新点 |
1.6.2 研究的重点 |
1.6.3 研究的难点 |
第2章 城市转型期邻避型空间冲突的理论解释与分析框架 |
2.1 时代背景: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型及其空间特征 |
2.1.1 “生产怎样的空间”:面向发展的品质城市转型 |
2.1.2 “怎样生产空间”:城市转型的现代化治理之路 |
2.2 理论基础:城市空间生产中的冲突张力 |
2.2.1 空间生产结果的认知分歧 |
2.2.2 空间生产过程的行动冲突 |
2.3 理念内涵:从邻避冲突到邻避型空间冲突 |
2.3.1 冲突的起点:地方邻避空间生产与空间价值开发 |
2.3.2 冲突的性质:城市多元主体的空间抗争 |
2.3.3 冲突的治理:城市尺度上的空间治理 |
2.4 发生情境:邻避空间生产中的“增量”与“存量” |
2.4.1 基于产权关系的邻避空间生产情境 |
2.4.2 “增量型”邻避空间生产及其冲突 |
2.4.3 “存量型”邻避空间生产及其冲突 |
2.5 表现层次:邻避型空间冲突的认知基础与行动表现 |
2.5.1 邻避空间生产中的认知冲突 |
2.5.2 邻避型空间冲突的行动表现 |
2.6 邻避型空间冲突的分析框架 |
第3章 “增量型”邻避空间生产中的冲突表达与治理回应 |
3.1 案例选择与资料搜集 |
3.1.1 案例选择依据与案例概况 |
3.1.2 资料搜集与分析 |
3.2 “增量型”邻避空间生产情境与路径特征 |
3.2.1 跨案例的地方邻避空间生产情境描述 |
3.2.2 城市发展中“增量型”邻避空间生产的路径特征 |
3.3 “增量型”邻避空间生产中的冲突表达 |
3.3.1 邻避空间生产中的共识断裂 |
3.3.2 共识断裂下的差异化抗争选择 |
3.3.3 以建设决策为指向的空间冲突路径 |
3.4 差异化冲突表达下的治理举措选择 |
3.4.1 面向财产权抗争的经济关系重塑 |
3.4.2 面向参与权抗争的信息供给与认知重构 |
3.4.3 面向权力抗争的空间资源撤离与动员瓦解 |
3.4.4 面向空间价值抗争的程序正义建构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存量型”邻避空间生产中的冲突表达与治理回应 |
4. 1案例选择与资料搜集 |
4.1.1 案例选择 |
4.1.2 资料搜集 |
4.2 从“相安无事”到“呼吸之争”的邻避空间演变 |
4.2.1 从“否”到“是”:城市发展中邻避空间的识别 |
4.2.2 从“无”到“有”:邻避空间中的认知分歧 |
4.2.3 从“弱”到“强”:安全事故下的共识断裂与抗争激化 |
4.3 “呼吸之争”中空间抗争的特征与逻辑 |
4.3.1 邻避空间察觉:聚焦空间利益调适的常规性抗争 |
4.3.2 安全事故触发:面向多维度诉求的空间抗争激化 |
4.3.3 以设施运营为核心的邻避型空间冲突演化逻辑 |
4.4 以运营优化为枢纽的空间冲突治理选择 |
4.4.1 快速缓和抗争情绪的运营事故处置 |
4.4.2 规范企业生产的运营过程监管 |
4.4.3 弱化邻避空间影响的运营升级支持 |
4.4.4 消解动员基础的邻避空间更新策略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城市现代化转型进程中邻避型空间冲突的治理深化 |
5.1 邻避型空间冲突的治理导向 |
5.1.1 基于冲突情境分化的治理要求识别 |
5.1.2 邻避空间主体行动的双重驱动交织 |
5.1.3 面向现代化转型的邻避型空间冲突治理导向 |
5.2 邻避型空间冲突治理中的工具应用 |
5.2.1 邻避空间治理工具的情境差异 |
5.2.2 邻避空间治理工具的实效分析 |
5.2.3 相关治理工具的优化发展趋势 |
5.2.4 转型期城市邻避空间治理的层次与工具选择 |
5.3 邻避空间治理的路径实现 |
5.3.1 规划品质提升下的空间要素配置优化 |
5.3.2 依托决策优化的共识塑造长效机制建设 |
5.3.3 以邻避设施为纽带的空间利益共同体与城市融入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部分访谈记录整理摘录 |
附录二: 部分微博评论文本整理摘录 |
附录三: 现代化转型进程中主要相关治理工具的政策发展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绿色发展理念下我国城市绿色建筑发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选题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文献评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思路 |
第二章 绿色发展理念概述 |
第一节 绿色发展理念的思想源流 |
一、绿色发展理念的缘起 |
二、绿色发展理念的思想内涵 |
第二节 我国绿色发展理念的实践探索 |
一、政府层面的探索 |
二、企业和产业平台层面的探索 |
三、公众意识层面的探索 |
第三章 国内外城市绿色建筑发展的比较研究 |
第一节 国内外城市绿色建筑运动 |
一、国内外城市新区绿色建筑运动 |
二、国内外老城区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运动 |
第二节 我国城市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一、我国城市绿色建筑发展现状 |
二、我国城市绿色建筑现存问题 |
第三节 城市绿色建筑发展的启示 |
一、城市绿色建筑从浅绿走向深绿再到全绿 |
二、城市绿色建筑从高新技术化走向生态化 |
第四章 城市绿色建筑的本质特征 |
第一节 城市绿色建筑的本质 |
一、关注城市生态环境问题 |
二、观照人类社会文化 |
第二节 城市绿色建筑的特征 |
一、城市绿色建筑的经济性 |
二、城市绿色建筑的人本性 |
三、城市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性 |
第五章 促进我国城市绿色建筑发展的思考 |
第一节 价值引领,观念变革 |
一、绿色价值引领 |
二、发展观念变革 |
第二节 技术创新 |
一、发展生态化技术 |
二、发展人文化技术 |
三、城市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 |
第三节 制度创新 |
一、完善政府管理体制 |
二、完善绿色投融资体制 |
三、完善绿色建筑市场体系 |
第六章 结论 |
第一节 主要结论及创新点 |
一、研究成果 |
二、创新之处 |
第二节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5)智慧体育场馆建设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
1.2 研究意义与研究目的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国内智慧体育场馆研究现状 |
1.3.2 国外智慧体育场馆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的框架结构与创新之处 |
1.4.1 研究的框架结构 |
1.4.2 创新之处 |
1.5 研究对象、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体育场馆相关概念 |
2.1.2 体育场馆信息化 |
2.1.3 互联网+场馆 |
2.1.4 智能体育场馆 |
2.1.5 智慧体育场馆 |
2.1.6 场景营销 |
2.2 理论基础 |
2.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2 整体性治理理论 |
2.2.3 体验经济理论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 中外智慧体育场馆发展比较分析研究 |
3.1 我国智慧体育场馆发展的现状 |
3.1.1 我国智慧体育场馆发展的总体情况 |
3.1.2 我国智慧体育场馆发展的现实困境 |
3.1.3 我国智慧体育场馆发展的制约因素 |
3.2 我国智慧体育场馆的发展趋势探析 |
3.3 国外智慧体育场馆的发展经验借鉴 |
3.3.1 美国智慧体育场馆发展经验分析 |
3.3.2 英国智慧体育场馆发展经验分析 |
3.3.3 荷兰智慧体育场馆发展经验分析 |
3.3.4 日本智慧体育场馆发展经验分析 |
3.4 中外智慧体育场馆发展的比较分析 |
3.4.1 智慧体育场馆的主导方式比较 |
3.4.2 智慧体育场馆的发展对象比较 |
3.4.3 智慧体育场馆的设施改造比较 |
3.4.4 智慧体育场馆的发展目标比较 |
3.4.5 智慧体育场馆的验收评估比较 |
3.5 国外智慧体育场馆发展的启示 |
4 智慧体育场馆系统构建研究 |
4.1 智慧体育场馆的内涵 |
4.1.1 智慧体育场馆的特征 |
4.1.2 智慧体育场馆的功能与价值 |
4.2 智慧体育场馆的发展目标 |
4.3 智慧体育场馆的关键要素 |
4.3.1 服务主体要素 |
4.3.2 服务本体要素 |
4.3.3 服务客体要素 |
4.3.4 信息空间要素 |
4.3.5 技术应用要素 |
4.4 智慧体育场馆系统的基本架构 |
4.4.1 智慧体育场馆系统的理论机理 |
4.4.2 智慧体育场馆系统的基本架构 |
4.5 智慧体育场馆的动力机制 |
4.5.1 内部动力 |
4.5.2 外部动力 |
4.5.3 动力机制 |
5 智慧体育场馆建设分析研究 |
5.1 大型智慧体育场馆建设分析 |
5.1.1 建设目标 |
5.1.2 建设思路 |
5.1.3 关注重点 |
5.1.4 建设内容 |
5.2 中小型智慧体育场馆建设分析 |
5.2.1 建设目标 |
5.2.2 建设思路 |
5.2.3 关注重点 |
5.2.4 建设内容 |
5.3 全民健身型智慧体育场馆建设分析 |
5.3.1 建设目标 |
5.3.2 建设思路 |
5.3.3 关注重点 |
5.3.4 建设内容 |
5.4 推进智慧体育场馆建设的策略 |
6 智慧体育场馆运营分析研究 |
6.1 智慧体育场馆运营的本质 |
6.2 智慧体育场馆运营的优势 |
6.3 智慧体育场馆的运营实现路径 |
6.3.1 政府投资运营模式 |
6.3.2 企业投资运营模式 |
6.3.3 政府特许企业运营模式 |
6.3.4 政府主导成立专门机构模式 |
6.3.5 场馆协会纽带模式 |
6.4 智慧体育场馆运营应注意的问题 |
6.4.1 正确认识体育场馆信息化 |
6.4.2 场馆智慧运营需在规划阶段考虑 |
6.4.3 注意加强场馆内部及周边业态联系 |
6.4.4 充分挖掘和分析场馆数据价值 |
6.4.5 重视场馆网络运行安全保障 |
6.4.6 加强技术与管理型人才引进及培养 |
6.5 智慧体育场馆运营的典型案例分析——以浙江黄龙体育中心为例 |
6.5.1 黄龙体育中心的基本情况 |
6.5.2 黄龙体育中心智慧化改革的背景 |
6.5.3 黄龙体育中心智慧运营的特点 |
6.5.4 黄龙体育中心智慧运营的启示 |
6.6 推进智慧体育场馆运营的策略 |
7 智慧体育场馆场景营销分析研究 |
7.1 体育场馆服务营销现状 |
7.1.1 场馆营销意识亟待加强 |
7.1.2 用户营销需求把握不准 |
7.1.3 场馆营销模式较为单一 |
7.1.4 服务营销品牌特色不强 |
7.1.5 市场营销保障机制不足 |
7.2 信息技术对场馆营销的影响 |
7.2.1 智能终端改变体育消费习惯 |
7.2.2 移动网络改善场馆交易方式 |
7.2.3 在线推送延伸刺激多元消费 |
7.3 智慧体育场馆场景营销的作用 |
7.3.1 场景营销连接用户消费轨迹 |
7.3.2 信息技术助力识别潜在市场 |
7.3.3 用户获得沉浸式体验效果 |
7.3.4 实现多维度场景消费创新 |
7.4 智慧体育场馆的场景营销路径 |
7.4.1 注重场景营销体验的本质 |
7.4.2 跨界思维的创新模式选择 |
7.4.3 场馆场景营销的主要类型 |
7.5 智慧体育场馆的场景营销策略 |
8 智慧体育场馆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分析研究 |
8.1 智慧体育场馆指标体系构建 |
8.1.1 智慧体育场馆指标体系构建的内涵 |
8.1.2 智慧体育场馆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
8.1.3 智慧体育场馆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
8.1.4 智慧体育场馆指标体系的结构框架 |
8.1.5 智慧体育场馆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 |
8.1.6 智慧体育场馆指标体系的确立 |
8.2 智慧体育场馆评价分析研究 |
8.2.1 “重要性”评价结果 |
8.2.2 “表现性”评价结果 |
8.2.3 IPA分析评价结果与讨论 |
8.2.4 总结 |
8.3 推广智慧体育场馆的策略 |
9 研究结论、建议及展望 |
9.1 结论 |
9.2 建议 |
9.3 研究的局限及展望 |
9.3.1 研究的局限 |
9.3.2 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智慧体育场馆初选指标体系专家咨询表 |
附录2 智慧体育场馆指标体系 |
附录3 智慧体育场馆建设及应用研究调查问卷 |
附录4 问卷效度专家评价表 |
附录5 智慧体育场馆建设及应用研究—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6 智慧体育场馆建设及应用研究场馆—运营机构访谈提纲 |
附录7 访谈人员名录 |
附录8 专家成员构成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
2.1 Msssive MIMO技术 |
2.2 极简载波技术 |
2.3 超密集组网 |
2.4 MEC技术 |
3 总结 |
(7)艺术都市营造研究 ——从“城市文艺复兴”到“软城市”的城市设计范式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附件 |
1 绪论 |
1.1 现实背景与研究缘起 |
1.2 文献综述 |
1.3 主题表述 |
1.3.1 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2 创新观点与假设表述 |
1.4 论文结构与研究方法 |
2 “软城市”时代——艺术都市的生长土壤 |
2.1 反思“城市文艺复兴” |
2.1.1 “城市文艺复兴”的界定 |
2.1.2 “城市文艺复兴”中的城市设计 |
2.1.3 “城市文艺复兴”的两极化效应 |
2.2 “软城市”与城市设计范式 |
2.2.1 城市设计的历史逻辑、范式与价值正义 |
2.2.2 “软城市”理念阐释 |
2.2.3 范式转移与“软城市”时代 |
3 尺度解析:艺术都市的特质与面貌刻画 |
3.1 艺术都市的传统与当代 |
3.2 艺术都市的呈现样态与标准 |
3.2.1 艺术化 |
3.2.2 艺术性 |
4 策略建议:艺术都市的培育方式与营造手法 |
4.1 发牌机、PPP模式、CIO角色:关系美学中的政府身份转型 |
4.1.1 机制:“多规合一”与“横向规划” |
4.1.2 保障:“艺术都市”系列政策立法 |
4.1.3 增强专业类服务购买力度和贯彻现代城市运营理念 |
4.1.4 做城市的“信息官”和创建智能城市系统 |
4.1.5 政策倾斜艺术设计人口和促建精尖专业化机构 |
4.1.6 加强教育投入和创造人才凝聚环境 |
4.1.7 信任赋权社会创新团体和鼓励多样化弹性社区文化 |
4.1.8 挖掘地方文脉和延续文化遗产 |
4.1.9 传奇市长:从“城市针灸”看城市设计的本义 |
4.1.10 牵引性事件策划与培育城市高光 |
4.2 新文艺复兴:企业、机构(NGO)与文化精英们的都市狂想 |
4.2.1 共融与泯界:社会创新设计、非典型公共艺术、社区设计与当代艺术的社会学实践 |
4.2.2 改写规则的颠覆性力量:设计极客与创意先锋 |
4.2.3 政治表达与无边界实验:设计与艺术中的激进组合 |
4.2.4 非常规应对:“新丰裕社会”的策略救赎与“当代设计”的双重指向 |
4.2.5 “60%公共艺术计划”与社会合作公共艺术计划 |
4.2.6 切片的故事:城市与建筑合辑系列 |
4.2.7 切片的故事:产业与教育合辑系列 |
4.2.8 切片的故事:危机应对与思想骇客合辑系列 |
4.2.9 切片的故事:艺文生活合辑系列 |
4.3 城市设计的“第三空间”:草根原生力与城市共治 |
4.3.1 温和、无序和“反规划”:日常都市主义的潜力与日常生活革命的可能性 |
4.3.2 松空间、寻猎型空间和剩余空间:都市反叛与战术都市主义 |
4.3.3 锱铢必较与全民运动:可持续都市主义在行动 |
4.3.4 从数字囚徒到数字游民:都市生活中的虚拟社区与光滑空间 |
4.4 本章小结 |
5 理论推演:以“艺术雄安·设计之都-雄安艺术都市行动计划”为例 |
6 后欲望都市:当下中国城市的矛盾发展观与艺术都市体系 |
6.1 中国城市设计范式求变的动因 |
6.2 东方的人居环境科学与城市观 |
6.3 作为体系的艺术都市 |
7 结论 |
7.1 概述论证结果与过程 |
7.2 创新结果与价值贡献 |
7.2.1 创新结果 |
7.2.2 价值贡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学术成果统计 |
(8)城市共享与感知视域下开放空间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社会变革与设计响应 |
1.1.2 城市空间与城市人身份重构 |
1.1.3 “共享”理念冲击下的城市生活 |
1.1.4 城市的感知拓展与景观体验 |
1.1.5 城市空间设计向“存量更新”倾斜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2.1 理论意义 |
1.2.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2 理论基础及研究动态 |
2.1 概念阐释与界定 |
2.1.1 城市开放空间 |
2.1.2 共享城市 |
2.1.3 城市感知 |
2.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2.2.1 城市开放空间研究动态 |
2.2.1.1 国外研究动态 |
2.2.1.2 国内研究动态 |
2.2.1.3 小结 |
2.2.2 共享城市研究 |
2.2.2.1 国外研究动态 |
2.2.2.2 国内研究动态 |
2.2.2.3 小结 |
2.2.3 城市感知研究 |
2.2.3.1 国外研究动态 |
2.2.3.2 国内研究动态 |
2.2.3.3 小结 |
2.3 概念梳理与联结 |
2.4 本章小结 |
3 城市开放空间设计现实困境及影响因素 |
3.1 城市开放空间现实困境 |
3.1.1 空间塑造千城一面 |
3.1.2 空间参与权责模糊 |
3.1.3 空间体验与人为敌 |
3.1.4 空间表达渐而失声 |
3.2 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影响因素 |
3.2.1 自然环境与地域特质 |
3.2.2 宏观政策与科技支撑 |
3.2.3 空间尺度与形态模式 |
3.2.4 公众体验反馈与诉求 |
3.3 本章小结 |
4 城市共享与感知价值取向案例调查研究 |
4.1 案例综述与选取 |
4.1.1 宏观背景 |
4.1.2 案例类型分析 |
4.1.3 调研案例选取 |
4.1.3.1 案例选取标准 |
4.1.3.2 案例调研框架 |
4.2 城市街道开放空间案例调研——以北京优盛广场改造为例 |
4.2.1 项目背景与概况 |
4.2.2 空间设计方式方法 |
4.2.3 社会价值与运营成效 |
4.2.4 市民使用情况及反馈 |
4.2.4.1 受访人群的基本信息与满意度 |
4.2.4.2 使用频率与时长信息 |
4.2.4.3 活动倾向与景观空间偏爱 |
4.2.4.4 活动时间分布调查 |
4.2.4.5 空间共享意义与感知效应调查 |
4.2.5 案例经验总结 |
4.2.5.1 通过营造场所促进市民自组织 |
4.2.5.2 空间使用权分配平衡 |
4.2.5.3 景观语言感知与深层递进 |
4.3 城市社区开放空间案例调研——以上海创智农园为例 |
4.3.1 项目背景与概况 |
4.3.2 空间设计概念方法 |
4.3.3 社会价值与运营成效 |
4.3.4 市民使用情况及反馈 |
4.3.4.1 受访人群的基本信息与满意度 |
4.3.4.2 使用频率与时长信息 |
4.3.4.3 活动倾向与景观空间偏爱 |
4.3.4.4 活动时间分布调查 |
4.3.4.5 空间共享意义与感知效应调查 |
4.3.5 案例经验总结 |
4.3.5.1 多方协调与市民共建 |
4.3.5.2 塑造共享的社区绿地 |
4.3.5.3 认知营造与思想营造 |
4.3.5.4 线上平台扩大效应 |
4.4 城市社区开放空间整体营造——以上海四平社区为例 |
4.4.1 项目背景与概况 |
4.4.2 空间设计概念方法 |
4.4.3 社会价值与运营成效 |
4.4.4 市民使用情况及反馈 |
4.4.4.1 受访人群的基本信息与满意度 |
4.4.4.2 外出活动频率与时长信息 |
4.4.4.3 活动倾向与景观空间偏爱 |
4.4.4.4 活动时间分布调查 |
4.4.4.5 空间共享意义与感知效应调查 |
4.4.5 案例经验总结 |
4.4.5.1 融入多方利益相关者促动本地创变 |
4.4.5.2 以点到线面的开放空间针灸式更新范式 |
4.4.5.3 从集体空间到公共生活的建构路径 |
4.5 调研思考与总结 |
4.5.1 案例异同点类比 |
4.5.2 案例分析总结 |
4.6 本章小结 |
5 城市共享与感知视域下开放空间设计策略 |
5.1 开放空间设计宏观策略 |
5.1.1 策略定位 |
5.1.2 策略价值取向 |
5.1.2.1 完善场所服务 |
5.1.2.2 支撑场所需求 |
5.1.2.3 满足场所期待 |
5.1.2.4 促生场所感知 |
5.1.3 宏观策略 |
5.1.3.1 场地选取——重塑存量空间 |
5.1.3.2 设计形式——共治式设计 |
5.1.3.3 活动生成——共享与交互 |
5.1.3.4 数媒扩展——信息共享 |
5.1.4 策略实施流程 |
5.1.4.1 设计准备阶段 |
5.1.4.2 方案设计阶段 |
5.1.4.3 空间营建阶段 |
5.1.4.4 运营维护阶段 |
5.2 开放空间设计策略细则 |
5.2.1 空间环境共享与感知设计策略 |
5.2.1.1 自然景观环境 |
5.2.1.2 城市景观环境 |
5.2.2 空间形态共享与感知设计策略 |
5.2.2.1 尺度的解构与重构 |
5.2.2.2 边界模糊与多维折叠 |
5.2.3 空间功能共享与感知设计策略 |
5.2.3.1 “弹性”支撑人群共享 |
5.2.3.2 智能交互与网络链接 |
5.2.3.3 自我表现与玩乐城市 |
5.2.4 空间叙事共享与感知设计策略 |
5.2.4.1 构建感官感知 |
5.2.4.2 复愈城市肌理 |
5.2.4.3 营造空间表达 |
5.3 本章小结 |
6 策略应用——杭州市阮家桥社区开放空间更新设计研究 |
6.1 阮家桥社区现状研究 |
6.1.1 阮家桥社区概况 |
6.1.2 阮家桥社区现实困境 |
6.1.2.1 社区内空间环境失衡衰朽 |
6.1.2.2 社区管理主客体权责不明 |
6.1.2.3 社区内邻里纽带瓦解断裂 |
6.1.2.4 社区内资源服务封闭失衡 |
6.1.3 城市共享与感知价值观融入可行性 |
6.2 阮家桥社区设计更新研究 |
6.2.1 更新目标与定位 |
6.2.2 宏观策略应用 |
6.2.2.1 甄选存量空间 |
6.2.2.2 共治式设计建议 |
6.2.2.3 共享交互式活动建议 |
6.2.2.4 数媒扩展平台构建 |
6.2.3 更新与设计策略细则 |
6.2.3.1 街道开放空间共享与感知设计 |
6.2.3.2 社区开放空间共享与感知设计 |
6.2.3.3 社区过渡空间共享与感知设计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研究的不足与局限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调查问卷Ⅰ |
附录二 调查问卷Ⅱ |
附录三 论文图表索引 |
个人简介 |
致谢 |
(9)有轨电车站点对周边街区影响分析与提升策略研究 ——香港轻铁天水围支线和龙华有轨电车示范线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有轨电车建设热潮及发展问题 |
1.1.2 深圳推进中运量交通系统试点建设 |
1.2 相关概念及研究内容 |
1.2.1 相关概念辨析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与国外相关案例 |
2.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2.1.1 有轨电车技术特征与适应性研究 |
2.1.2 有轨电车线网、线路和站点规划与设计 |
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2.3 国外相关案例 |
2.3.1 札幌旧式有轨电车适应城市老龄化改造 |
2.3.2 新加坡榜鹅21 新城公交引导开发案例研究 |
2.3.3 法国有轨电车植入城市的经验 |
第3章 香港轻铁天水围支线案例研究 |
3.1 案例选取 |
3.1.1 案例选取背景 |
3.1.2 案例选取目的 |
3.1.3 案例选取原则 |
3.2 香港轻铁天水围支线案例研究框架 |
3.3 天水围公共交通与新市镇发展概况 |
3.3.1 天水围公共交通 |
3.3.2 天水围新市镇发展概况 |
3.3.3 天水围支线公共交通引导发展模式与发展历程 |
3.4 天水围交通系统与轻铁系统构成 |
3.4.1 轻铁系统公交定位 |
3.4.2 轻铁线路特征 |
3.4.3 轻铁站点设置 |
3.4.4 轻铁车辆设计特征 |
3.5 轻铁天水围支线公交服务 |
3.5.1 站点间距与运行速度 |
3.5.2 公交服务半径 |
3.5.3 站均服务人口与居住人口密度 |
3.5.4 多线路同轨运营 |
3.5.5 线路高乘坐率 |
3.5.6 乘客出行方式与出行目的调查 |
3.5.7 客流量与线路运能 |
3.5.8 提高轻铁线路运能的措施 |
3.5.9 鼓励公交发展措施 |
3.6 综合公共交通分析 |
3.6.1 公共交通环形廊道分析 |
3.6.2 公交换乘节点 |
3.6.3 慢行系统规划分析 |
3.7 轻铁天水围支线与规划结构整合 |
3.7.1 公交社区规划结构分析 |
3.7.2 一级细胞核:天水围市中心 |
3.7.3 次级细胞核:邻里中心 |
3.7.4 新市镇级主要公共服务设施与公园绿地规划分析 |
3.7.5 中小学布局规划 |
3.7.6 就业空间布局现状与规划调整措施 |
第4章 深圳龙华区有轨电车示范线案例研究 |
4.1 深圳公共交通与龙华有轨电车示范线概况 |
4.1.1 深圳公共交通概况 |
4.1.2 龙华区有轨电车系统规划与龙华有轨电车示范线概况 |
4.1.3 有轨电车线路区位与研究范围 |
4.1.4 有轨电车示范线与沿线片区发展历程 |
4.2 有轨电车系统 |
4.2.1 有轨电车示范线公交定位 |
4.2.2 有轨电车线路特征 |
4.2.3 有轨电车示范线站点设置 |
4.2.4 100 %低地板新型有轨电车 |
4.3 公交服务与运营 |
4.3.1 站点间距与运行速度 |
4.3.2 公交服务范围 |
4.3.3 乘客前往站点花费时间 |
4.3.4 线路运营 |
4.3.5 乘坐率 |
4.3.6 乘客出行方式与出行目的 |
4.3.7 线路运能与客流特征 |
4.3.8 鼓励公交措施 |
4.4 综合交通分析 |
4.4.1 公共交通廊道 |
4.5 慢行系统现状 |
4.5.1 自行车系统 |
4.5.2 步行系统 |
4.6 植入型有轨电车线路与沿城市主干道发展的规划结构关系 |
4.6.1 城市主干道引导发展的公交社区模式 |
4.6.2 街道级商业中心 |
4.6.3 邻里商业中心 |
4.6.4 沿线主要居住公共服务设施 |
4.6.5 公园绿地 |
4.6.6 中小学教育设施 |
4.6.7 第三产业多中心新发展与第二产业沿线路布局 |
第5章 两地有轨电车线路及周边街区对比分析 |
5.1 有轨电车及公交发展概况与发展历程 |
5.1.1 有轨电车及公共交通发展概况 |
5.1.2 有轨电车公交定位对比 |
5.1.3 沿线片区开发过程 |
5.2 线路与土地利用规划结构关系对比 |
5.2.1 公交社区规划结构 |
5.2.2 沿线主要公共服务设施和主要公园布局 |
5.2.3 就业空间分布模式 |
5.3 公交服务水平影响要素分析 |
5.3.1 公交服务范围与居住人口密度 |
5.3.2 运营速度相关影响要素对比 |
5.3.3 线路运营 |
5.3.4 有轨电车公交走廊与公交换乘节点 |
5.4 线路规划设计对比 |
5.4.1 线路敷设模式 |
5.4.2 站点设计 |
5.4.3 有轨电车街道设计 |
5.4.4 有轨电车站点周边居住生活设施 |
5.4.5 点上盖开发——天荣站上盖植入24 小时步行空间 |
5.4.6 与有轨电车衔接的慢行系统 |
5.5 运营机制与相关政策对比 |
5.5.1 开发模式、建设开发主体与投融资模式 |
5.5.2 公共交通经济鼓励政策 |
5.5.3 规划技术标准——有轨电车发展鼓励政策 |
5.6 有轨电车线路周边街区提升策略框架 |
第6章 有轨电车站点周边街区设计策略初步思考 |
6.1 有轨电车公交服务范围与沿线建筑开发量 |
6.2 与居住区生活圈耦合的有轨电车线网模式思考 |
6.2.1 新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中的多层次生活圈 |
6.2.2 地区产业活力 |
6.2.3 多级细胞公交社区布局模式 |
6.3 基于有轨电车的综合公共交通走廊模式思考 |
6.3.1 公交走廊公共交通基础设施 |
6.3.2 完整街道模式下的公共交通走廊 |
6.4 有利于有轨电车线路运营的首尾站点设计策略思考 |
6.4.1 优先考虑与地铁、常规公交高效率接驳换乘 |
6.4.2 基于线路运营的有轨电车首尾站设计 |
6.5 步行友好的有轨电车 |
6.5.1 步行友好的有轨电车站点 |
6.5.2 适合有轨电车发展的站点周边街区步行系统 |
6.5.3 无障碍的步行系统 |
6.5.4 构建步行区 |
6.5.5 步行街区 |
第7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政府管理机制创新研究 ——以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创新 |
二、研究不足 |
第一章 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智慧城市 |
二、政府管理机制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政府流程再造理论 |
二、战略管理理论 |
三、顾客导向理论 |
四、善治理论 |
第三节 智慧城市建设对政府管理机制的新挑战 |
一、政府管理思维转型的挑战 |
二、政府管理方式转变的挑战 |
第二章 智慧城市建设中政府管理机制的现状—以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 |
第一节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智慧城市建设情况 |
一、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智慧城市建设的成绩 |
二、杭州经技术开发区智慧城市建设的不足 |
第二节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智慧城市建设中政府管理机制现状 |
一、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智慧城市建设中政府管理主体 |
二、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智慧城市建设中政府管理对象 |
三、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智慧城市建设中政府管理方法 |
四、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智慧城市建设中政府管理流程 |
第三章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智慧城市建设中政府管理机制的问题及其原因 |
第一节 政府管理机制面临的问题 |
一、管理主体方面 |
二、管理对象方面 |
三、管理方法方面 |
第二节 产生问题的原因 |
一、理念偏离 |
二、制度不完善 |
三、组织建设不健全 |
四、考评机制不科学 |
第四章 智慧城市建设中政府管理机制创新的对策 |
第一节 创新智慧城市建设中政府管理理念 |
一、树立创新的管理理念 |
二、树立合作共享的管理理念 |
三、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
第二节 加强智慧城市建设中政府管理制度建设 |
一、建立健全全面覆盖智慧城市建设内容的制度体系 |
二、促进制度间的协调和衔接 |
三、加强制度创新不断适应智慧城市建设的新需要 |
第三节 健全智慧城市建设中政府管理组织结构 |
一、政府扮演好引导者、协调者和服务者的角色 |
二、厘清政府组织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
三、厘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
四、立足于公众社会需求与民间组织积极合作 |
第四节 优化智慧城市建设中政府管理考评机制 |
一、科学设立考核指标体系 |
二、优化考核主体结构 |
三、充分发挥考核结果作用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城市政府运营理念分析与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D]. 杜海龙. 山东建筑大学, 2020(04)
- [2]中国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品牌建设研究[D]. 王长在.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3]空间善治:转型期城市邻避型空间冲突及治理研究[D]. 王玉龙. 山东大学, 2020(02)
- [4]绿色发展理念下我国城市绿色建筑发展的研究[D]. 张檀秋.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6)
- [5]智慧体育场馆建设与应用研究[D]. 张强. 苏州大学, 2020(06)
- [6]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7]艺术都市营造研究 ——从“城市文艺复兴”到“软城市”的城市设计范式演变[D]. 陈志奎. 中央美术学院, 2020(12)
- [8]城市共享与感知视域下开放空间设计策略研究[D]. 徐涵.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1)
- [9]有轨电车站点对周边街区影响分析与提升策略研究 ——香港轻铁天水围支线和龙华有轨电车示范线对比研究[D]. 黄德伟. 深圳大学, 2019(11)
- [10]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政府管理机制创新研究 ——以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D]. 许作仲. 华东政法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