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适合我国农村使用的小型单体固定板式流态冻结机的研制(论文文献综述)
刘朝贤[1](2021)在《猪用饲喂器拨片式供料装置设计与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刘奕[2](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丁颖[3](2018)在《高层新型工业化住宅设计与建造模式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我国亟待提高的城市化水平与紧缺的城市土地资源共同决定了住宅高层化、工业化这一发展方向。为完善我国高层住宅的技术体系、改变技术同质化倾向、改进原有粗放的管理模式,探索让普通民众乐于接受、适合国情的高层工业化住宅设计—建造模式,本文通过研究文献、实地调查、结合建筑实例进行跨学科的探索,提出一套符合当前愿景的高层工业化住宅设计—建造模式。论文首先通过梳理国外、国内高层工业化住宅的发展历程,研究设计与建造模式以及相关技术体系、理论的演变与发展,通过比较与分析,找出我国已有体系的不足,以及解决这一问题的技术策略。在此基础之上,构建了基于构件体系的高层工业化住宅面向建造的产品设计理论及整套标准化设计、空间设计原则与方法;同时,结合案例及既有研究成果,提出基于钢筋混凝土现浇工业化的新型建造模式理论,在当前钢筋混凝土现浇建造的四大技术体系的基础上,找出其不足并进行技术优化,探索新型现浇工业化建造方法,并提出构件三级工业化装配建造原理;此外,以BIM技术、物联网技术为技术支撑,进行BIM信息化协同平台搭建,提出构件分类和编码新方法,为设计—建造一体化协同工作提供技术保障。论文从设计与建造模式的角度出发,梳理了高层工业化住宅发展的技术脉络,提出了基于构件体系的、面向建造工业化的产品设计模式的整套设计方法论,填补了国内相关研究的空白;构建了基于新型钢筋混凝土现浇工业化的建造模式理论,提出高层工业化住宅构件三级工业化装配原理,拓展了我国高层工业化住宅的研究角度和研究内容;提出设计—建造全过程协同的理论,并进行基于BIM技术和物联网技术支撑下信息化协同平台搭建,提出构件分类和构件编码的新方法,为我国实现住宅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管理提供了新思路。
谢海军[4](2017)在《小粒圆形种子气力滚筒式排种器吸种机理研究》文中提出蔬菜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约2/3蔬菜种植采用育苗移栽的方式。工厂化穴盘育苗是实现种苗商品化供应主要方式。精量播种机是工厂化穴盘育苗的核心设备。小粒圆形种子穴盘育苗,常采用气力式精量播种,以气力式针孔精量播种应用较为广泛。但是气力式针孔精量播种机要求真空度较大,需要配备真空泵才能提供持续的气流量。根据课题组提出的一种利用侧面静轮与动轮配合实现正负气压的切换,达到负压吸种、正压和重力排种目的播种原理,研制气力滚筒式精量播种机在于降低播种真空度,提高吸种性能和播种效果。论文通过气力滚筒式吸排种器吸种过程、携种过程和清种过程动力学模型,分析影响吸种效果的主要因素;利用ANSYS软件建立气室流场动力学模型并进行气流场仿真,探讨厚板式吸孔和薄板式吸孔、吸孔直径、吸孔孔口结构、导槽直径大小对滚筒式排种器吸种效果的影响,进而优化排种器结构参数。为研制一种低负压吸种方式的气力滚筒式排种器提供理论和设计依据,以满足蔬菜工厂化育苗规模化生产的需求。依据气力滚筒式排种器的吸种原理,建立清种过程的动力学模型,分析影响小粒圆形种子清种的因素。在清种阶段,清种气压与吸孔内外的压力差、种子直径、种子摩擦角、滚筒转速有关,适当增加滚筒转速有利于清种。在课题组建立吸种、携种和排种阶段的动力学模型基础上,以平均直径Φ1.4mm,千粒重3.0g的甘蓝种子为播种对象进行理论分析。种子从种群分离且被吸附,吸孔入口气流速度大于24.63m/s;清种气压的范围0.110kPa-0.312kPa;种子能被携种吸孔内外气压差为0.866kPa。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影响气力滚筒式排种器播种效果的主要因素为滚筒转速、吸孔直径、清种压力和真空度。利用ANSYS软件建立气室内流体动力学模型,采用k-ε湍流模型进行气流场仿真。厚板式吸孔与薄板式吸孔仿真分析表明,在真空度和吸孔直径相同时,厚板式吸孔入口的气流平均速度低于薄板式吸孔入口气流平均速度;厚板式吸孔入口的气压损失32%-39%,而薄板型吸孔入口与出口气压损失不明显,所以采用薄板吸孔有利于降低真空度。吸孔直径仿真分析表明,随吸孔直径增大,气体流量增大;吸孔入口气流速度显现先增大后平缓变化。吸孔直径Φ0.6mm至Φ0.8mm范围内,吸孔孔口气流速度达到极值,产生的扰流阻力最大,对小粒圆形种子的吸附效果最好。孔口结构为沉孔、锥孔和直孔的吸孔仿真分析表明,在吸附种子的条件下,沉孔吸孔由于入口处截面突变,出现气体回流现象,产生涡流损耗较大;直孔吸孔入口气流速度大,产生的扰流阻力大;锥孔吸孔入口气流分布均匀,且种子的表面气压较大,有利于提高对种子吸附稳定性。但对于小粒圆形种子吸种,孔口结构采用薄板直孔吸孔。排种器气室导槽直径大小仿真分析表明,导槽直径增大,气室内的流量也增大。导槽直径较小时,气压损失较大,使得离负压最远的吸孔气流速度小,不利于吸种;当导槽直径为Φ8mm时,离负压最远的吸孔气流速度接近离负压最近的吸孔气流速度;随着导槽直径的增大,吸孔气流速度变化不明显,所以导槽直径Φ8mm时,既满足吸种气流速度要求,又降低气室内气体流量。因此,对小粒圆形种子吸种采用薄板小孔,有利于降低气室真空度,实现低负压吸种。在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基础上,设计和制作播种样机,并对影响播种效果的主要因素进行试验。单因素试验表明,吸孔直径对单粒率影响呈现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在吸孔直径越接近种子直径时,吸孔出现堵塞越严重;对多粒率呈现增大的变化趋势;对空穴率呈现减小的变化趋势。真空度对单粒率的影响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对多粒率呈现增大的变化趋势;对空穴率呈现减小的变化趋势。生产率对单粒率的影响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对多粒率呈现减小的变化趋势;对空穴率增大的变化趋势。清种压力对单粒率的影响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对多粒率呈现减小的变化趋势,对空穴率呈现增大的变化趋势。正交试验表明,吸孔直径是多粒率和空穴率影响显着;真空度是单粒率和空穴率影响显着;生产率对空穴率最显着;清种压力对单粒率影响显着。吸孔直径为Φ0.7mm,真空度为3.0kPa,生产效率为200盘/时,清种压力为0.5kPa,其试验结果为单粒率:94.44%,多粒率:4.17%,空穴率为1.39%。
李彪[5](2016)在《城市建筑群分布非均一性对风环境影响研究》文中认为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日新月异,随之而来的诸如热岛效应、城市高温化、降水增加、雾霾天气等问题也日益突出。城市独特的非均一化建筑群形态结构对风的阻碍和扰动是城市局地风环境的重要成因,是造成城市热环境区别于自然环境的根本。准确测算城市建筑群对风的衰减作用,可以为热岛效应评估、城市气象预报、建筑外环境优化等研究提供技术支持。但因真实城市建筑群极端复杂的非均一性,鲜有深入研究成果,尤其缺乏系统和定量化的研究。本文首先从城市非均一建筑群形态角度出发,通过深入的理论探讨及广泛的跨学科调研,建立了表达城市建筑群非均一性形态特征的参数化方案。其中,首次提出了非均一建筑群的风廊道指数,融合了路网对建筑群布局的分辨能力,形成了有效描述建筑群布局和流动阻力的参数化方法。进一步通过精细的数值模拟手段对简单建筑群影响的廊道风流动机理进行研究,深入探讨建筑群局地流场的形成机制,提出了基于形态特征的流量系数,得到形式简单的经验公式,可以用来描述流量比率与建筑宽度、长度、布局夹角的关系,并得到良好的验证结果。同时,对廊道风的研究结果认为其形成机理是风阻效应形成的角隅剪切流的叠加,且最小过流断面是决定廊道风流场形态的关键因素;认为文丘里效应可能不适用于建筑群廊道风此类非受限流动;指出廊道建筑的风阻效应内在机理是拖曳作用和绕流流动耦合的结果,其中拖曳作用主要取决于迎风面积,两者几乎是直接的负相关。其次,利用大型边界层风洞实验,对所关注的形态参数影响流动及拖曳作用的特性进行了研究。总体分析结果指出实验的测试工况具备Re无关性,且空间平均风速测量有一定的空间测点位置无关性;不同形态参数对流动的影响和所受拖曳作用差异明显,不同指导风速下同一建筑群中各建筑表面风压差分布和所受拖曳作用分布趋势不变。实验深入考察了建筑群中建筑物单体拖曳作用的分布规律,及其对整体拖曳作用的贡献。建立了一种非介入式建筑群整体拖曳力测量的方法,基于整体建筑群中少数几个建筑的表面压力测量结果,对由实验结果分析得到的统一的分布曲线进行拟合,并由此估算整体拖曳力系数。此方法有可能实现对真实建筑群整体拖曳力系数的测量。同时,实验结果表明单体建筑拖曳作用分布规律显着,迎风面第一行建筑后拖曳力系数迅速衰减;来流风速和建筑单体形状决定了迎风第一个模块的拖曳作用强度,建筑群整体形态特征决定单体拖曳力系数沿风向的分布趋势。最后,对形状指数和风廊道指数影响风的流动特性作深入分析,指出建筑形状对于流过空气的影响较小,圆形建筑因有类似导流效果拖曳作用最小;建筑布局变化对流动的影响较形状更显着。进一步结合前述机理研究,综合考虑迎风面积指数、平面面积指数、形状指数、风廊道指数对拖曳力系数的影响,分析得到统一的拟合曲线。最终建立了可以由非均一建筑群几何形态特征直接导出其拖曳力系数的参数化模型。同时,修正理论推导并结合相应的参数化方法,改进了可以考虑建筑群非均一性影响的粗糙特性模型。本论文研究成果可以更好地评价非均一城市建筑群的拖曳力作用,从而可能为城市局地风环境、污染扩散研究,以及由城市区域热环境层面探讨绿色建筑设计、生态城市规划的方法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朱易春[6](2015)在《基于低强度超声波辐照厌氧污泥的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处理效能研究》文中认为低强度超声波辐照可提高微生物活性,促进污水生物处理效率,因而被认为是一项很有发展前景的新技术。厌氧生物处理低浓度污水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例如:在低温下厌氧微生物生长慢,对基质的降解速率低;由于产气量小,导致固液传质效率低;产甲烷菌的生存条件苛刻,反应器的启动周期长。研究表明:低强度超声波辐照技术能促进微生物代谢过程中酶与底物的接触,并能改变酶分子的构象以增加酶的生物活性,因而可以显着提高生物活性从而强化污水生物处理。因此,论文研究了频率为20 kHz的低强度超声波辐照作用下,不同的超声参数对促进厌氧污泥活性的效果;考察了周期性低强度超声波辐照对反应器内厌氧污泥生物活性的影响,阐明了低强度超声波辐照污泥提高污水有机物降解效率的作用机制;借助分子生物学手段,揭示了低强度超声波辐照对污泥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首先,通过小试试验,以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naerobic Baffled Reactor,ABR)工艺中的厌氧污泥为研究对象,采用辅酶F420及脱氢酶活性为表征,研究了厌氧污泥在超声波输入功率密度为0.020.4 W/mL、辐照时间060 min处理后活性的变化。研究发现,超声波辐照优化参数对不同特性污泥的促进均有一个比较窄的适用范围,合适强度的超声波辐照能够强化厌氧污泥的初期吸附能力,并对污水厌氧生物处理降解有机物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不同性质的厌氧污泥进行超声波辐照研究,发现辐照污泥浓度达到40 g/L时会提高混合液空化阈值从而减弱强化效果,低底物浓度比高底物浓度更有利于提高厌氧污泥的活性,但当底物浓度低于200 mg/L时,会削弱污泥活性强化效果,超声过程中的间歇搅拌能够提高厌氧污泥辐照效果。在前期优化试验的基础上,采用两组自制ABR工艺并行启动运行,控制进水COD浓度约600 mg/L,超声组ABR选择辐照间隔周期为24 h,辐照污泥比例为10%的条件下,通过与对照组ABR比较试验发现,超声组比对照组能更快适应环境的变化,低强度超声波辐照可以缩短ABR处理污水的启动时间,提高污水COD去除率。持续周期性的超声作用使污泥胞外聚合物组成成分发生变化,超声作用抑制了微生物代谢过程中转化多糖的途径,可能是超声导致微生物菌群发生变化而造成EPS中多糖含量的降低;超声的机械效应及稳态空化效应使污泥细胞表面瞬间造成损伤,低强度、短时间辐照产生的伤口小,易被微生物自身修复,修复过程中导致蛋白酶的分泌增加,污泥活性增强;周期性的超声作用使得超声组微生物胞内释放的DNA大于对照组,主要是持续的超声造成部分微生物更快的衰亡从而能释放出更多的DNA。为了更进一步优化超声波耦合ABR处理污水的工艺运行参数,在稳定运行的反应器中,采用不同的辐照间隔周期和辐照污泥比例进行组合处理污水研究,发现辐照间隔周期为16 h,辐照污泥比例为7%时,COD去除率达81.6%,比对照组提高约6个百分点。通过抗冲击负荷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超声组比对照组具有更好的抗有机负荷冲击能力,但是其抗水力冲击负荷能力稍弱。采用为期12 h的硝基苯毒物冲击性试验,证明周期性的超声波辐照可以使反应器内微生物产生更多的EPS,并刺激其分泌出更多的胞外水解酶,使得超声组反应器有更强的抵御有毒物冲击的能力。在较低温度(1013℃)条件下运行一个月,发现超声组COD去除率比对照组高出了8.63个百分点,说明在低温条件下超声对微生物活性有更大的促进作用,低温条件使得微生物酶催化功能减弱,而超声能使酶分子构象更合理,刺激酶活性,使反应加速,能更好的强化厌氧污水生物处理。最后,通过研究超声波辐照过程对厌氧污泥特性的改变,探寻了超声污泥活性的促进作用机制。结果显示,通过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发现超声作用使污泥颗粒的平均粒径下降,絮体结构分散,整体变小,表面相对粗糙,边界不再清晰可见,絮体表面较多突起及凹陷现象,但絮体之间的空隙减少,絮体表面大多都有多糖类透明胶状粘质物;经过超声作用后的30 min内其沉淀性能下降,但是随着时间延续特别是2 h以后其沉淀性能要高于对照组;超声作用使污泥表面Zeta电位先下降后又上升。低强度超声过程产生的热效应对促进微生物活性的作用不明显;低强度超声作用使污泥絮体释放出EPS及其它物质,增加污水有机底物浓度对促进污泥活性起到的贡献很小;低强度超声过程产生的机械振动效应及稳态空化效应使污泥絮体分散,强化其吸附性能和传质效果是促进污泥活性的重要因素。采用PCR-DGGE技术对厌氧微生物菌群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直接超声波辐照不会改变污泥优势菌群组成,但持续周期性的超声波辐照可以使反应器中部分对超声敏感的菌群微生物被淘汰,而部分优势菌群得到富集,从而改变了反应器内整个微生物菌群的结构,进而影响其对有机物的降解速率。
陈妍[7](2014)在《废水余热利用技术建筑区域适应研究》文中指出我国越来越重视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新能源利用和节能技术事业蓬勃发展,大量新技术新设备从试验阶段走向应用阶段。建筑环境能量需求品质较低,是低质能源利用的优质平台。低质能源利用技术研发受到广泛关注,但是技术应用环节薄弱,总体建筑区域低质能源利用比例不高。本文通过废水余热利用技术在特定建筑区域的适应研究,探索低质能源如何在建筑区域更好地应用。引用“适应”的概念评价能源利用技术方案是否适合特定建筑区域,以及能源利用技术适应项目特点的应用设计研究。余热利用技术对象适应研究包括,余热利用技术方案在特定环境下的科学决策问题和适应对象动态特征的优化设计问题两方面内容。本文分析了建筑区域合理用能的理论依据,建立了低质能源参与下的建筑区域能源规划方法,评价了废水余热利用技术在特定建筑区域的适应性,为余热利用技术方案的科学决策提供保障。建筑区域能源规划方法依据建筑区域空间分布特征,建筑功能和能耗时间分布特征,并基于能耗总量估计值和能质需求特征,匹配可供选择的资源条件,初步规划能源供给形式,建立低质能源参与下的能量加工模型,得出区域能源合理性利用的量化指标,解决建筑区域合理用能的问题。本文从三方面进行废水余热利用技术对象的适应研究。第一,适应变工况特点的设备动态特性研究。针对余热利用项目设计高温热泵机组,采用课题组专利产品BY-3制冷剂,进行机组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设计工况下该高温热泵机组具有良好的制热性能,多工况下该高温热泵机组制热性能发生了较大变化。为了能够预测不同工况下热泵机组的性能,比较了热泵理论循环和实际循环性能系数COP的关系,提出了关于COP的多元线性/非线性数学模型,应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拟合模型参数,建立高温热泵COP数学模型。为高温热泵应对变工况情形的精确设计做准备。第二,适应运行条件的运行方式优化设计。以酒店温泉洗浴废水作为低质热源,针对废水资源特征,设计利用高温热泵回收余热供生活热水的工艺,建立了高温热泵热回收系统能耗模型,模拟了不同装机容量下的动态运行能耗,对工艺过程和设备容量进行优化,实现了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应用。第三,适应废水资源特征的取水换热方式设计。为解决废水换热器结垢问题,确保废水余热利用工艺的稳定运行,提出了新型污水换热器的设计方案,并对新型污水换热器除污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
山东省人民政府[8](2012)在《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2012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文中认为鲁政发[2012]44号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鼓励科学技术创新,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根据《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
王宏伟[9](2011)在《基于与采暖系统耦合的寒冷地区新型热水供应系统理论与实验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针对人们对生活热水日益增长的需求,以及目前住宅建筑采用局部热水供应方式存在的用能不合理、能源价格高、或不能连续供热等问题,提出一种适于全年热网可以运行的寒冷地区与采暖系统耦合的新型集中热水供应系统形式。在详细研究目前生活热水各种供应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一种以集中供暖系统热水为热媒、以户为单位供应生活热水的思路,建立了新型集中热水供应系统模型;研制出户式供热装置的主要设备——浮动螺旋盘管半即热式户内小型换热器;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证明了新型热水供应系统能够满足供热要求;给出户内共用系统和热网工况改变时相互影响的规律;采用动态费用年值方法对包括新型系统在内的八种生活热水系统进行经济分析评价,并选取燃料价格对方案进行敏感性分析,证明了新型热水供应系统经济上的合理性;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各方案热源所排放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给出新型热水供应系统对环境影响的评价。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户内热水供应系统和供暖系统是通过安装在每户的供热装置与集中供热管网连接,通过供热装置利用室外热网提供的热量向室内供暖和供应热水。所设计的系统可以实现热计量、热调控、降低户内管道和设备压力、节约高位和高价能源、易于检修等功能。研究结果表明新型热水供应系统功能全、经济、节能、环保,可以作为住宅集中生活热水供应系统的较理想方案。研究成果可以迅速投入住宅建设中,可获得提高住宅使用功能、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社会效益,以及形成户式供热装置批量生产、促进住宅商品化供应的巨大经济效益。
方毅[10](2010)在《中国生态文明的SST理论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生态和环境问题越来越影响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全球变暖、“低碳经济”等逐渐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热门话题,以可持续发展为背景的生态文明也成为了当前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在中国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我们有必要对生态文明的相关概念进行重新审视,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和实践进行系统考察,用深绿色生态文明的概念替代浅绿色生态文明的概念,进一步用深绿色生态文明的理念来引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健康发展。技术的社会形成(SST)理论方法已经在一些领域内屡试不爽,发展迅速。有学者借鉴SSK及SST理论,提出了技术创新的社会形成。本文就将对技术的社会形成(SST)这一理论进行尝试性扩展,并用扩展后的理论分析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和实践的相关问题。希望这一拓展和研究能够对技术的社会形成(SST)理论方法以及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带来有益的启示。论文全文共七章,包括第一章绪论和第七章结束语。论文第一章作为绪论,交代文章的写作缘由,然后对文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先行界定,包括对于浅绿色生态文明与深绿色生态文明、中国特色生态文明等相关范畴进行界定。论文第二章,分别对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思想和相关理论和现代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生态文明理论进行对比分析,并对西方发达国家包括美国、欧盟、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国家的生态文明实践进行定量分析和定性的分析。论文第三章,从《易经》、《道德经》等中国古代经典着作以及中国儒家的“天人合一”等理论对中国古代生态文明思想和理论进行定性的比较分析。然后再对中国现阶段的“自上而下”的生态文明理论和实践进行分析,以期望对中国的生态文明理论和实践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论文第四章,介绍了当今世界通行的和正在开发的生态文明相关技术。包括节能技术、新能源技术、水电技术、核能技术、氢能技术以及当下流行的碳捕获与碳封存相关技术,以期望为中国进行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论文第五章,分析中国进行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系统科学理论、低碳经济理论、循环经济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等。论文第六章,以科学史研究的外史论转向为逻辑起点,通过对知识社会学、科学知识社会学、以及以爱丁堡学派为代表的SST理论进行系统的梳理,通过对技术的社会形成理论的历史沿革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对SST理论进行推广,把SST理论方法的研究对象扩大到生态文明,即从社会综合的因素来分析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论文第七章,通过以上各章节的理论与实践分析,最后得出三点结论:第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阻碍生态文明的罪魁祸首;第二,巨大的贫富差距是生态文明难以逾越的障碍;第三,特色之路是中国进行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并给出了中国特色生态文明的几点建议。在文章的最后指出,社会主义中国必将引领生态文明的潮流。
二、适合我国农村使用的小型单体固定板式流态冻结机的研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适合我国农村使用的小型单体固定板式流态冻结机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2)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
2.1 Msssive MIMO技术 |
2.2 极简载波技术 |
2.3 超密集组网 |
2.4 MEC技术 |
3 总结 |
(3)高层新型工业化住宅设计与建造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住宅的高层化和高层住宅的工业化趋势 |
1.1.2 工业化背景下传统建筑设计与建造模式的反省与思考 |
1.1.3 我国住宅产业化面临的困境 |
1.1.4“唯预制装配式”工业化住宅的困惑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工业化 |
1.2.2 建筑工业化与住宅工业化 |
1.2.3 工业化住宅与装配式住宅 |
1.2.4 高层住宅 |
1.2.5 高层工业化住宅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1.3.1 住宅工业化的研究 |
1.3.2 高层工业化住宅的研究 |
1.3.3 目前国内研究的不足之处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问题提出 |
1.4.2 研究的目的 |
1.4.3 研究的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高层工业化住宅的设计与建造模式的历史沿革及相关理论 |
2.1 国外高层工业化住宅设计—建造的演变与发展研究 |
2.1.1 历史与社会背景 |
2.1.2 高层住宅工业化建造工艺的萌芽:1990s~2010s |
2.1.3 大量性与个性化:1940s~1960s |
2.1.4 体系化、通用化与多样化:1970s~1990s |
2.1.5 智能化与可持续:21 世纪 |
2.2 我国高层工业化住宅设计——建造的演变与发展研究 |
2.2.1 历史与社会背景 |
2.2.2 高层住宅工业化技术的起步:1950s~1970s |
2.2.3 预制装配体系的的没落和现浇体系的兴起:1980s~1990s中期 |
2.2.4 预制装配整体式工业化住宅的复兴:1990s末期 ~2010s |
2.2.5 科学工业化模式的探索:2010s至今 |
2.2.6 香港与台湾地区高层工业化住宅设计—建造的演变与发展研究 |
2.3 高层工业化住宅设计—建造相关理论研究 |
2.3.1 工业化建造方式的相关理论 |
2.3.2 高层工业化住宅结构体系的材料分类 |
2.3.3 高层工业化住宅的结构体系 |
2.3.4 体系的专用与通用理论 |
2.4 对我国高层工业化住宅技术策略的启示 |
2.4.1 总结与评述 |
2.4.2 对我国高层工业化住宅发展技术策略的启示 |
第三章 基于构件体系的高层工业化住宅设计模式 |
3.1 建筑构件体系 |
3.1.1 建筑构件体系的定义 |
3.1.2 建立建筑构件体系的重要性 |
3.1.3 信息技术对建筑构件体系的影响 |
3.2 构件体系的分类原则 |
3.2.1 科学性和体系化原则 |
3.2.2 唯一性原则 |
3.2.3 等寿命周期的原则 |
3.2.4 建造流程为准的原则 |
3.2.5 重连接逻辑的原则 |
3.3 构件体系的分类方法与步骤 |
3.3.1 分类方法 |
3.3.2 分类步骤 |
3.4 高层工业化住宅构件体系的分类 |
3.4.1 结构体系 |
3.4.2 外围护体系 |
3.4.3 内分隔体系 |
3.4.4 内装修体系 |
3.4.5 管线设备体系 |
3.5 基于构件体系的高层工业化住宅设计模式 |
3.5.1 面向工业化建造的产品设计模式 |
3.5.2 基于构件体系的高层工业化住宅设计原则 |
3.5.3 基于构件体系的高层工业化住宅标准化设计方法 |
3.5.4 基于构件体系的高层工业化住宅空间设计原则与方法 |
第四章 基于新型钢筋混凝土现浇工业化技术体系的高层工业化住宅建造模式 |
4.1 钢筋混凝土现浇工业化 |
4.1.1 现浇工业化概念廓清 |
4.1.2 钢筋混凝土现浇技术的发展 |
4.1.3 既有现浇建造体系解读 |
4.1.4 当前建造体系的评述与启示 |
4.2 钢筋混凝土建造模式的四大技术体系 |
4.2.1 混凝土体系 |
4.2.2 模板体系 |
4.2.3 钢筋体系 |
4.2.4 脚手架体系 |
4.3 新型钢筋混凝土现浇工业化建造的目标 |
4.3.1 充分发挥混合一体化材料特性 |
4.3.2 实现整体性与可靠性 |
4.3.3 追求经济性与适应性 |
4.3.4 现场化与工厂化的优化结合 |
4.4 基于新型钢筋混凝土现浇工业化的高层工业化住宅建造技术体系架构 |
4.4.1 混凝土工厂化、商品化 |
4.4.2 结构体刚性钢筋笼生产工厂化、建造装配化 |
4.4.3 模架工具化、模板一体化 |
4.4.4 架子装备化 |
4.4.5 建造智慧化 |
4.5 基于新型钢筋混凝土现浇工业化的高层工业化住宅构件的三级工业化装配建造 |
4.5.1 一级工业化装配——标准件的生产 |
4.5.2 二级工业化装配——组合件的生产 |
4.5.3 三级工业化装配——整体性连接 |
第五章 基于BIM信息化平台的高层工业化住宅设计—建造协同 |
5.1 协同的概念及设计—建造协同的支撑技术 |
5.1.1 协同的概念 |
5.1.2 BIM技术概述 |
5.1.3 物联网与电子定位技术 |
5.2 设计—建造关联性的演化进程 |
5.2.1 远古时代:建造的本源 |
5.2.2 手工艺时代:原生同一 |
5.2.3 机械化时代:分化自治 |
5.2.4 工业化时代:趋向并行 |
5.2.5 信息化时代:数字协同 |
5.3 基于BIM的设计—建造协同目标与原则 |
5.3.1 协同目标 |
5.3.2 基于BIM的设计—建造协同原则 |
5.4 基于BIM的高层工业化住宅设计—建造协同平台搭建 |
5.4.1 构件库的创建步骤及其关键技术 |
5.4.2 基于构件体系的构件分类与编号 |
5.4.3 建筑构件的编码体系 |
5.4.4 信息创建的插件体系 |
5.4.5 建筑构件定位追踪体系 |
5.5 设计—建造协同工作内容 |
5.5.1 设计阶段工作内容 |
5.5.2 生产阶段工作内容 |
5.5.3 构件运输阶段工作内容 |
5.5.4 建造阶段工作内容 |
第六章 装配式刚性钢筋笼高层保障性住房设计与建造实践 |
6.1 项目概况及场地布局 |
6.1.1 项目概况 |
6.1.2 场地布局 |
6.2 高层保障性工业化住宅构件体系设计 |
6.2.1 结构体系设计 |
6.2.2 外围护体系设计 |
6.2.3 内分隔体系设计 |
6.2.4 内装修体系设计 |
6.2.5 管线设备体系设计 |
6.3 新型钢筋混凝土现浇工业化建造体系的技术构成 |
6.4 构件的三级工业化装配式建造 |
6.4.1 工地工厂的准备 |
6.4.2 一级工业化装配:标准件工厂化生产 |
6.4.3 二级工业化装配:组合件现场化生产 |
6.4.4 三级工业化装配:构件工位上整体性连接 |
6.5 协同技术的运用 |
6.5.1 设计—建造协同实践 |
6.5.2 构件编码在项目中的应用 |
6.6 建造实践总结 |
第七章 结语 |
7.1 主要观点与结论 |
7.2 论文创新点 |
7.3 发展趋势与思考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1 层保障房主要建造图纸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小粒圆形种子气力滚筒式排种器吸种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工厂化穴盘育苗技术及其关键设备 |
1.3 国内外精量排种装置研究现状 |
1.3.1 精量排种装置类型及工作原理 |
1.3.2 国外气力式排种装置研究现状 |
1.3.3 国内气力排种装置研究现状 |
1.4 本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
2 气力滚筒式排种器吸种过程机理分析 |
2.1 引言 |
2.2 种子吸附在滚筒上作用力与吸种孔位置关系 |
2.3 吸种气流速度理论分析 |
2.4 携种负压理论分析 |
2.5 清种气压理论分析 |
2.6 小结 |
3 气力滚筒式排种器气流场仿真 |
3.1 引言 |
3.2 排种器气流场仿真软件选用 |
3.3 排种器气室内气流场模型 |
3.3.1 排种器气室内气流场理论模型 |
3.3.2 排种器气室内气流场数学模型 |
3.4 薄板式和厚板式吸孔气流场仿真 |
3.5 吸孔直径气流场仿真 |
3.6 孔口结构气流场仿真 |
3.7 气室导槽流场仿真 |
3.8 小结 |
4 样机研制与试验 |
4.1 样机结构分析 |
4.2 样机参数分析 |
4.2.1 滚筒参数 |
4.2.2 滚筒吸孔直径 |
4.2.3 滚筒吸孔周向排数 |
4.2.4 滚筒真空度 |
4.2.5 滚筒转速 |
4.3 单因素试验研究 |
4.3.1 试验目的 |
4.3.2 试验因素与评价指标 |
4.3.3 试验设备与方法 |
4.3.4 吸孔直径对播种效果影响 |
4.3.5 真空度对播种效果影响 |
4.3.6 生产效率对播种效果影响 |
4.3.7 清种压力对播种效果影响 |
4.4 正交试验研究 |
4.4.1 试验方法 |
4.4.2 试验结果分析 |
4.5 小结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工作和发表的论文 |
附录 |
(5)城市建筑群分布非均一性对风环境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表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
1.1.1 城市建筑群的非均一特性及影响 |
1.1.2 城市热环境的风环境因素 |
1.1.3 城市建筑群影响的研究尺度和方法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在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
1.3.1 城市气候及城市热环境 |
1.3.2 城市建筑群非均一性影响的多尺度探讨 |
1.3.3 非均一建筑群的拖曳作用 |
1.4 城市建筑群对风环境影响的研究总结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建筑群非均一性的形态参数化方法建立 |
2.1 城市建筑群形态特征 |
2.1.1 城市建筑群和建筑几何特征 |
2.1.2 以道路网结构分辨建筑群布局 |
2.2 建筑物对风的流动影响分析 |
2.2.1 单体建筑钝体绕流的拖曳力系数分析 |
2.2.2 风流过建筑群的作用机理探讨 |
2.3 建筑群形态参数方法的建立 |
2.3.1 建筑物迎风面积及平面面积 |
2.3.2 建筑高度和来流风向 |
2.3.3 建筑形状 |
2.3.4 建筑布局 |
2.3.5 形态参数汇总及界定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简单建筑群廊道风的机理研究 |
3.1 廊道风流动的探讨 |
3.2 建筑群廊道模型建立及模拟设置 |
3.2.1 建筑群廊道模型 |
3.2.2 数值模拟设置及精度探讨 |
3.2.3 模拟结果验证 |
3.3 简单建筑群廊道风环境特性 |
3.4 简单建筑群廊道风机理研究 |
3.4.1 廊道中的放大系数分布分析 |
3.4.2 廊道各过流断面上流量分配分析 |
3.4.3 廊道建筑群对来流的衰减作用分析 |
3.5 简单建筑群廊道风的估算及界定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非均一建筑群影响风流动特性的风洞实验 |
4.1 风洞实验测量方案及设备 |
4.1.1 大气边界层风洞简介 |
4.1.2 拖曳力间接测量的风洞实验方案 |
4.1.3 准二维风场测量的风洞实验方案及设备开发 |
4.2 风洞实验概要 |
4.2.1 模型及工况 |
4.2.2 实施及步骤 |
4.3 实验结果分析总述 |
4.3.1 实验稳定性分析 |
4.3.2 拖曳力系数的误差分析 |
4.3.3 风速无关验证 |
4.3.4 空间平均风速测量位置无关的验证 |
4.4 形态参数的影响分析 |
4.4.1 建筑群的粗糙特性 |
4.4.2 受非均一建筑群影响的流动廓线特性 |
4.4.3 建筑表面风压特性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表面压力测量的建筑群拖曳力估算方法 |
5.1 全列模块表面压力测量结果分析 |
5.1.1 指导风速变化对拖曳作用分布的影响 |
5.1.2 形态参数变化对拖曳作用分布的影响 |
5.1.3 单体拖曳力系数沿风向分布规律总结 |
5.2 三模块表面压力测量结果分析 |
5.2.1 三模块测压比拟全列测压方法的可行性分析 |
5.2.2 三模块测压结果分析 |
5.3 基于表面压力测量的建筑群整体拖曳力估算方法 |
5.3.1 三模块测压与全列测压结果差异分析 |
5.3.2 由全列测压数据确定三模块测压拟合曲线 |
5.4 利用压力测量获得建筑群拖曳力方法的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非均一建筑群风环境特性及参数化模型 |
6.1 建筑形状的影响 |
6.1.1 建筑形状变化对流动的影响 |
6.1.2 建筑形状变化对拖曳作用的影响 |
6.1.3 建筑形状变化对表面压力差分布的影响 |
6.2 建筑群布局的影响 |
6.2.1 建筑群布局变化对流动的影响 |
6.2.2 建筑群布局变化对拖曳作用的影响 |
6.2.3 建筑群布局变化对表面压力差分布的影响 |
6.3 基于形态特性的非均一建筑群参数化模型 |
6.3.1 非均一建筑群拖曳力系数的形态参数模型 |
6.3.2 基于形态参数方法的粗糙特性模型 |
6.3.3 形态参数模型适用性及评价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基于低强度超声波辐照厌氧污泥的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处理效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分散式污水厌氧处理技术概述 |
1.2.1 厌氧处理基本原理 |
1.2.2 分散式污水厌氧生物处理 |
1.2.3 ABR特性及其处理分散式排放污水 |
1.3 超声波技术原理及应用 |
1.3.1 超声波技术原理 |
1.3.2 超声波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
1.4 低强度超声波强化污泥活性 |
1.4.1 低强度超声波强化污泥活性的作用机制 |
1.4.2 低强度超声波强化污泥活性应用 |
1.5 目前该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 |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实验设备与方法 |
2.1 实验设备与材料 |
2.1.1 实验设备 |
2.1.2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3 化学试剂及试验仪器 |
2.3.1 化学试剂 |
2.3.2 试验仪器 |
2.4 实验测定指标与分析 |
2.4.1 污泥脱氢酶活性测定 |
2.4.2 污泥辅酶F420的测定 |
2.4.3 EPS的测定 |
2.4.4 微生物形态学观察 |
第3章 低强度超声波辐照对厌氧污泥活性影响研究 |
3.1 引言 |
3.2 超声波辐照厌氧污泥活性参数优化与效果分析 |
3.2.1 超声波声能密度对污泥活性的影响 |
3.2.2 超声波辐照时间对污泥活性的影响 |
3.2.3 参数优化实验 |
3.2.4 超声波辐照后厌氧污泥活性持续时间 |
3.3 污泥初始条件对超声波辐照效果影响 |
3.3.1 污泥初始温度对超声波辐照效果的影响 |
3.3.2 污泥总固体浓度对超声波辐照效果的影响 |
3.3.3 初始有机物浓度对超声波辐照效果的影响 |
3.3.4 搅拌条件对超声波辐照效果的影响 |
3.3.5 超声波辐照污水生物处理效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低强度超声波辐照污泥耦合ABR启动研究 |
4.1 引言 |
4.2 试验启动方式和方法 |
4.3 启动期超声波辐照对COD去除的影响 |
4.3.1 启动期间COD值及去除率随时间的变化 |
4.3.2 反应器COD去除率与有机负荷的关系 |
4.3.3 各隔室COD去除率与有机负荷的关系 |
4.4 超声波辐照耦合ABR对污泥活性的影响 |
4.4.1 超声波辐照耦合ABR对污泥脱氢酶活性的影响 |
4.4.2 超声波辐照耦合ABR对污泥辅酶F420浓度的影响 |
4.5 超声波辐照耦合ABR对污泥EPS的影响 |
4.5.1 超声波辐照耦合ABR对污泥EPS含量的影响 |
4.5.2 超声波辐照耦合ABR对污泥EPS中各成分含量的影响 |
4.6 超声波辐照耦合ABR对污泥粒径及结构的影响 |
4.6.1 超声波辐照耦合ABR对各隔室颗粒粒径的影响 |
4.6.2 超声波辐照耦合ABR对污泥絮体结构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低强度超声波辐照对ABR处理污水效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超声波辐照耦合ABR处理污水参数优化与效果分析 |
5.2.1 超声波辐照间隔周期对ABR运行的影响 |
5.2.2 超声波辐照污泥比例对ABR运行的影响 |
5.2.3 辐照间隔周期与辐照污泥比例组合实验 |
5.3 超声波辐照对ABR工艺运行稳定性影响分析 |
5.3.1 超声波辐照对反应器抗冲击负荷能力的影响 |
5.3.2 超声波辐照对反应器抗毒性能力的影响 |
5.3.3 超声波辐照对反应器抗低温能力的影响 |
5.4 超声波辐照对ABR脱氮、除磷影响 |
5.4.1 超声波辐照对反应器脱氮能力的影响 |
5.4.2 超声波辐照对反应器除磷能力的影响 |
5.5 超声波辐照耦合ABR处理污水能耗及适用性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低强度超声波辐照影响污泥活性作用机制研究 |
6.1 引言 |
6.2 超声波辐照对厌氧污泥特性的影响 |
6.2.1 超声波辐照对厌氧污泥温度和pH值的影响 |
6.2.2 超声波辐照对厌氧污泥絮体结构的影响 |
6.2.3 超声波辐照对厌氧污泥沉降性能的影响 |
6.2.4 超声波辐照对厌氧污泥Zeta电位的影响 |
6.2.5 超声波辐照对厌氧污泥颗粒粒径的影响 |
6.2.6 超声波辐照对厌氧污泥上清液溶出物的影响 |
6.2.7 超声波辐照对厌氧污泥初期吸附性能的影响 |
6.2.8 自由基对超声波影响污泥活性的作用 |
6.3 超声波辐照耦合ABR对污泥微生物群落演替影响 |
6.3.1 厌氧污泥细菌群落的PCR-DGGE图谱分析 |
6.3.2 DGGE图谱中的优势条带测序结果 |
6.4 超声波辐照提高厌氧污泥活性作用机制 |
6.4.1 超声波辐照提高厌氧污泥活性机制 |
6.4.2 超声波参数对促进活性的影响机制 |
6.4.3 污泥浓度及初始有机物浓度的影响机制 |
6.4.4 超声波与ABR耦合作用机制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废水余热利用技术建筑区域适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区域建设急需解决能源利用问题 |
1.1.2 建筑节能发展促进新区能源规划设计变革 |
1.1.3 我国低质能源建筑区域利用现状 |
1.1.4 建筑区域废水余热利用现状 |
1.2 废水余热利用技术建筑区域适应问题的提出 |
1.2.1 技术应用阶段对象适应问题研究现状 |
1.2.2 本文关于废水余热利用技术建筑区域适应问题的研究思路 |
1.3 建筑区域能源规划研究现状 |
1.3.1 我国建筑区域能源规划研究现状 |
1.3.2 国外建筑区域能源规划研究现状 |
1.4 余热利用技术应用研究综述 |
1.4.1 余热利用途径与技术基础 |
1.4.2 余热利用技术动态特性与运管模式优化研究 |
1.4.3 废水余热提取技术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二章 废水余热利用技术建筑区域适应性评价 |
2.1 废水余热利用技术适应性的提出 |
2.1.1 选择建筑区域为应用对象的原因 |
2.1.2 余热利用技术适应性评价与建筑区域能源规划的关系 |
2.2 余热能源建筑区域利用的合理性分析 |
2.3 建筑区域能源规划思路 |
2.3.1 需求分析 |
2.3.2 资源条件分析 |
2.3.3 建筑区域能源规划思路 |
2.4 基于能级分析方法的建筑区域能源利用面层规划 |
2.4.1 建筑区域能源产品加工模型 |
2.4.2 传统建筑区域供能模型 |
2.4.3 低质能源参与下的建筑区域能源利用模型 |
2.4.4 高质能热电联产 |
2.4.5 低质能热电联产 |
2.4.6 低质能源利用经济性分析 |
2.4.7 建筑区域能源规划面层分析的应用 |
2.5 废水余热利用技术建筑区域适应性评价 |
2.6 基于能质损失分析方法的建筑区域能源利用线性规划 |
2.6.1 能量传递过程分析 |
2.6.2 能量产品传递过程分析案例 |
2.7 建筑区域能源规划方案点规化 |
2.7.1 负荷需求模拟分析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温热泵机组变工况性能研究 |
3.1 技术研究背景 |
3.2 机组设计 |
3.2.1 机组设计条件 |
3.2.2 机组容量设计 |
3.2.3 压缩机选型 |
3.2.4 冷凝器及蒸发器设计 |
3.2.5 膨胀阀的选择 |
3.2.6 机组参数 |
3.3 高温热泵机组试验台 |
3.3.1 试验结果及讨论 |
3.3.2 设计工况数据和结果分析 |
3.3.3 多工况数据和结果分析 |
3.4 数据分析与模型研究 |
3.4.1 水源热泵机组性能模型研究背景 |
3.4.2 热泵理论循环的性能系数 |
3.4.3 热泵实际循环的性能系数 |
3.4.4 关于COP倒数的一元线性模型 |
3.4.5 关于COP倒数的二元线性模型 |
3.4.6 关于COP的二元非线性模型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废水余热回收供生活热水技术研究 |
4.1 技术研究背景 |
4.2 项目概况 |
4.3 废水资源特征分析 |
4.4 温泉洗浴废水负荷计算 |
4.5 系统设计 |
4.5.1 余热利用技术流程设计 |
4.5.2 酒店生活热水负荷预测 |
4.5.3 余热利用工艺设计 |
4.5.4 储水容量设计 |
4.6 系统能耗模型 |
4.6.1 热水储水箱温度变化模型 |
4.6.2 水泵能耗模型 |
4.6.3 热泵能耗模拟 |
4.6.4 废水池温度模型 |
4.6.5 管网热损失模型 |
4.7 能耗分析 |
4.7.1 开式与闭式两种换热方式能耗比较 |
4.7.2 不同运行时段对能耗的影响 |
4.7.3 装机容量对系统经济性的影响 |
4.7.4 余热回收系统能耗分析 |
4.7.5 技术经济性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应对洗浴废水的取水换热技术研究 |
5.1 具有去垢作用的污水换热设备研究背景 |
5.2 新型污水换热器创新思路 |
5.3 新型污水换热器结构设计 |
5.3.1 工艺过程 |
5.3.2 本设计特点 |
5.3.3 针对相关问题的解释 |
5.3.4 可行性分析 |
5.4 新型换热器的除污性能分析 |
5.4.1 污垢生长预测研究 |
5.4.2 污垢不可预测理论 |
5.4.3 滤料反冲洗过程对管壁污垢的清理作用分析 |
5.4.4 反冲洗过程参数控制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基于与采暖系统耦合的寒冷地区新型热水供应系统理论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 |
1.1.2 满足节能环保的要求 |
1.2 课题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1.2.1 国外生活热水供应的发展现状 |
1.2.2 国内生活热水供应的发展现状 |
1.2.3 生活热水供应存在的问题 |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生活热水供应方式的研究 |
2.1 生活热水供应系统的组成 |
2.1.1 热源 |
2.1.2 热水管道 |
2.1.3 加热设备 |
2.2 生活热水供应方式的研究 |
2.2.1 根据生活热水供应范围分类 |
2.2.2 根据生活热水系统压力工况分类 |
2.2.3 根据生活热水循环方式分类 |
2.2.4 根据热水循环动力分类 |
2.2.5 根据供水时间分类 |
2.2.6 根据配水干管布置特点分类 |
2.2.7 根据热水环路长度分类 |
2.2.8 根据热水系统分区方式分类 |
2.2.9 根据热水供应能源形式分类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型生活热水供应系统的研究 |
3.1 单户式供暖与热水供应共用系统的基本结构 |
3.2 单户式供暖与热水供应共用系统单元楼内管网形式 |
3.3 单户式供暖与热水供应共用系统的特点 |
3.4 单户式供暖与热水供应共用系统的运行方式 |
3.5 单户式供暖与热水供应共用系统用户内供暖系统的研究 |
3.5.1 用户内系统的构成 |
3.5.2 用户内供暖系统型式的研究 |
3.6 单户式供暖与热水供应共用系统的主要装置 |
3.6.1 热量表 |
3.6.2 散热器恒温控制阀 |
3.6.3 循环水泵 |
3.6.4 换热器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型生活热水供应系统运行参数的研究 |
4.1 热水供应系统参数 |
4.1.1 热水供应系统水温 |
4.1.2 水流速 |
4.1.3 水压 |
4.1.4 单户热水供应系统设计小时耗热量 |
4.1.5 单户设计小时热水量 |
4.2 供暖系统参数 |
4.2.1 供暖系统水温 |
4.2.2 水流速 |
4.2.3 压降 |
4.2.4 单户供暖设计热负荷 |
4.2.5 单户供暖系统循环水量 |
4.3 热力网参数 |
4.3.1 热网水温 |
4.3.2 热网水流速 |
4.3.3 单户设计供热量 |
4.3.4 单户热网循环水量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型生活热水供应系统供热装置的研究 |
5.1 户内小型换热器的结构设计 |
5.2 换热器的主要结构参数及热工性能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新型生活热水供应系统的实验研究 |
6.1 实验原理及实验系统的设计 |
6.1.1 实验目的和原理 |
6.1.2 实验系统的设计 |
6.1.3 实验数据的处理 |
6.2 供暖系统单独运行时的运行工况分析 |
6.2.1 热网供水温度变化对户内供暖系统运行工况的影响 |
6.2.2 热网流量变化对户内供暖系统运行工况的影响 |
6.2.3 户内供暖系统流量变化时运行工况分析 |
6.3 热水供应系统单独运行时的运行工况分析 |
6.3.1 热网供水温度变化对户内热水供应系统运行工况的影响 |
6.3.2 热网流量变化对户内热水供应系统运行工况的影响 |
6.3.3 户内热水供应系统用水量变化时运行工况分析 |
6.4 供暖系统与热水供应系统同时运行时运行工况分析 |
6.4.1 两系统同时运行时户内系统供回水温的确定 |
6.4.2 两系统同时运行时户内供暖系统供热工况 |
6.4.3 两系统同时运行时户内热水供应系统供热工况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生活热水供应系统的技术经济分析 |
7.1 技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
7.1.1 技术经济学的概念 |
7.1.2 技术经济分析的可比性原理 |
7.1.3 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 |
7.1.4 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程序 |
7.1.5 经济分析的常用指标 |
7.1.6 本课题采用的技术经济分析方法 |
7.2 生活热水供应方案及供热量的确定 |
7.2.1 生活热水供应方案的确定 |
7.2.2 方案的可比条件 |
7.2.3 耗热量的计算 |
7.2.4 水量的计算 |
7.3 集中热水供应系统的经济性评价 |
7.3.1 初投资 |
7.3.2 年运行费用 |
7.3.3 费用年值 |
7.4 局部热水供应系统的经济性评价 |
7.4.1 户式燃气热水系统 |
7.4.2 户式电热水系统 |
7.4.3 户式太阳能热水系统 |
7.4.4 局部热水系统费用年值 |
7.5 生活热水系统各方案的经济性对比分析 |
7.5.1 集中热水供应系统各方案的经济性对比分析 |
7.5.2 局部热水供应系统各方案的经济性对比分析 |
7.5.3 所有热水供应系统方案的经济性对比分析 |
7.6 敏感性分析 |
7.6.1 电价的影响 |
7.6.2 煤炭价格的影响 |
7.6.3 燃油价格的影响 |
7.6.4 天燃气价格的影响 |
7.7 系统全年能耗分析 |
7.8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生活热水供应热源形式的环境评价 |
8.1 模糊数学方法的有关理论 |
8.1.1 模糊集合的概念 |
8.1.2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和步骤 |
8.2 热水供应系统各方案的环境评价 |
8.2.1 确定评价指标 |
8.2.2 建立评语集 |
8.2.3 进行单因素评价 |
8.2.4 确定评价因素的模糊权向量 |
8.2.5 确定模糊综合评价结果 |
8.2.6 对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向量进行分析 |
8.3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创新和展望 |
9.1 结论 |
9.2 创新 |
9.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发表和获奖论文 |
致谢 |
(10)中国生态文明的SST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二节、若干基本概念的界定 |
一、浅绿色的生态文明 |
二、深绿色的生态文明 |
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 |
第三节、生态文明研究综述 |
一、浅绿色的生态文明研究 |
二、深绿色的生态文明研究 |
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研究 |
第四节、SST 理论研究综述 |
一、知识社会学与SSK |
二、社会形成理论与社会建构论 |
第五节、论文的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 |
一、论文的研究方法 |
二、论文的基本框架 |
第二章 西方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 |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思想 |
一、马克思主义的人与自然关系 |
二、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思想 |
第二节、西方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 |
一、《寂静的春天》——生态文明理论的开山之作 |
二、从《增长的极限》到《超越极限》 |
三、从《生态经济》到《B 模式》 |
四、从《超越增长》到《新生态经济》 |
五、西方发达国家的生态文明实践 |
第三章 中国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 |
第一节、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文明思想 |
一、《易经》中的生态文明智慧 |
二、《道德经》中的生态文明智慧 |
三、儒家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智慧 |
第二节、当代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 |
一、当代中国的生态文明理论 |
二、当代中国的的生态文明实践 |
第四章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技术支撑 |
第一节、洁净煤技术 |
第二节、高效节能技术 |
一、红外加热技术 |
二、微波加热技术 |
三、电磁感应加热技术 |
四、纳米节能技术 |
第三节、水电开发利用技术 |
一、三峡大坝关键技术 |
二、混流式水轮机技术 |
三、抽水蓄能机组技术 |
四、大坝安全监测技术 |
五、小水电技术 |
第四节、风能利用技术 |
一、风能基本特点 |
二、风能技术概述 |
三、风能技术的发展现状 |
四、风能技术的发展趋势 |
第五节、核能开发利用技术 |
一、核电的基本特性 |
二、核能技术的发展现状 |
三、世界上主要的的核能技术 |
四、核能技术的发展趋势 |
第六节、生物质能利用技术 |
一、生物质能基本特点 |
二、国外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 |
三、国内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 |
四、生物质能利用技术 |
五、生物质能发展前景分析 |
第七节、太阳能开发利用技术 |
一、太阳能资源的特点 |
二、太阳能利用现状 |
三、太阳能利用技术 |
四、太阳能利用技术发展趋势 |
第八节、碳捕获与封存技术 |
一、二氧化碳概述 |
二、国内外碳捕获、封存与利用现状 |
三、碳捕获主要技术 |
四、碳封存与利用主要技术 |
第五章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系统科学理论 |
一、系统科学基本理论 |
二、系统思维及其应用 |
第二节、低碳经济理论 |
一、低碳经济理论的提出 |
二、发展低碳经济的机遇和挑战 |
第三节、循环经济理论 |
一、浅绿色的循环经济理论 |
二、深绿色的循环经济理论 |
第四节、可持续发展理论 |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现实困境 |
第六章 技术的社会形成理论及其推广 |
第一节、科学史研究的外史论转向及其意义 |
第二节、作为SSK 研究方法的社会建构论 |
第三节、以爱丁堡学派为代表的SST 理论 |
第四节、SST 理论的推广应用 |
第七章 结束语 |
第一节、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阻碍生态文明的罪魁祸首 |
第二节、巨大的贫富差距是生态文明难以逾越的障碍 |
第三节、特色之路是中国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 |
一、加强国际合作、把握国际话语权 |
二、强化技术创新、开源同时节流 |
三、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引领生态文明潮流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适合我国农村使用的小型单体固定板式流态冻结机的研制(论文参考文献)
- [1]猪用饲喂器拨片式供料装置设计与试验研究[D]. 刘朝贤. 东北农业大学, 2021
- [2]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3]高层新型工业化住宅设计与建造模式研究[D]. 丁颖. 东南大学, 2018(05)
- [4]小粒圆形种子气力滚筒式排种器吸种机理研究[D]. 谢海军.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5]城市建筑群分布非均一性对风环境影响研究[D]. 李彪.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01)
- [6]基于低强度超声波辐照厌氧污泥的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处理效能研究[D]. 朱易春.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5(01)
- [7]废水余热利用技术建筑区域适应研究[D]. 陈妍. 天津大学, 2014(08)
- [8]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2012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J]. 山东省人民政府. 山东省人民政府公报, 2012(27)
- [9]基于与采暖系统耦合的寒冷地区新型热水供应系统理论与实验研究[D]. 王宏伟. 天津大学, 2011(05)
- [10]中国生态文明的SST理论研究[D]. 方毅. 中共中央党校, 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