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正确认识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论文文献综述)
郭沅鑫[1](2012)在《新世纪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疆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处于维护稳定、服务群众、调解处理矛盾的第一线。发展地区经济,建设基层民主,维护社会稳定,都离不开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都要靠基层党组织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去奋斗和拼搏。因此,无论是从新疆的现代化建设,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高度出发,还是巩固党在新疆各民族群众尤其是少数民族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的现实出发,都必须重视和加强新世纪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论文着眼于新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介绍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理论基础,回顾了新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历史过程,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层组织建设的现状,总结了基本经验,并在此基础之上分别考察了农牧区和城市的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状况。通过分析和研究,试图回答为了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根据中国共产党建设的新要求,针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应该如何改革和创新观念意识、领导方式、组织设置等,以建设成为具有相当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的坚强领导核心。论文整体上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建构和历史考察,主要阐明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理论,新疆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历程,包括绪论、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二部分为现实研究,主要分析了新世纪以来新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状,并分别考察了农牧区和城市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现状,包括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和第七章。在第一部分中,绪论从基本概念入手,简要叙述目前学术界对新世纪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研究状况,并介绍了本文的逻辑结构与主要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国内外学界关于组织建设的基本理论,尤其是公共组织建设等理论,以便为后面的研究提供理论分析;总结和概括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关于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基本思想,还特别阐述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对基层党组织建设理论的新贡献。第二章主要回顾了新疆党的基层组织的建设历程,分析了在不同历史背景下,新疆党的基层组织的建设状况。通过这些分析,既能对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历史有所了解,也可以清楚地看到过去的建设为当前新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奠定的基础。第二部分中,第三章总体分析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主要做法和成效,当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的现实困境及存在的问题,总结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基本经验,以及新形势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目标与任务。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和第七章分别对农牧区、城市社区、高校和企业的基层党组织的建设重要性、建设的现状、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进行了考察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论文结束语部分在总结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新疆地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基本思路。
游龙波,徐彬[2](2010)在《执政党执政基础的三维结构探析》文中提出执政基础是执政党建设必须关注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因此首先要准确把握执政基础的基本构成和基本要素,目前学界对执政基础的理解把握有多种视角。文章从制度形态、观念形态和社会形态这三个维度对执政党的执政基础进行建构和分析,试图把握其基本构成和基本要素。
李晖[3](2008)在《执政党的群众基础研究》文中提出党的群众基础是关系到党的执政安全的根本问题。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一个政党能否产生、存在、发展,最根本的就是取决于是否有坚实的群众基础。应对国际局势变化、推进国内的改革和发展、加强党的建设迫切要求巩固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群众基础的思想理论基础,首先源于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民惟邦本”思想;也受到是西方政治文明“主权在民”理论的影响;是当今一些执政党垮台的深刻启示;是唯物史观的根本要求,是党的重要历史经验,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必然要求。党的先进性是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的根本前提条件。科学的理论指导、先进的阶级基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严密的组织制度、始终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构成了党的先进性的本质特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的先进性的集中体现。党的先进性是执政合法性的源泉,党的先进性使人民群众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并取得了执政地位。党的执政绩效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党继续执政面临执政合法性的考验,要加强先进性建设巩固政权,维护执政安全。党的先进性建设要牢牢把握执政为民这个关键点,执政为民是先进性建设的根本价值取向,是贯彻在整个过程中的根本理念,科学发展观是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党的作风建设是巩固群众基础的关键。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高度重视党风建设是党的优良传统,党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牢记“两个务必”,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巩固群众基础的首要问题就是整合群众力量。能否有效整合群众的力量是直接关系到革命成败的问题,党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就是不断整合群众力量的历史。现阶段,我国的阶级阶层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要根据有利于生产力发展、有利于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有利于社会和谐的原则对群众力量进行整合。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坚持不懈地巩固和发展工农联盟;关怀社会底层群众;团结、引导和规范个体经营者、私营企业主等社会阶层;充分发挥道德和法律的引导和调节作用;建立通畅有效的政治参与机制;加强各级各类基层组织建设。新兴的社会阶层是党的群众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正确理解和把握吸收社会各方面优秀分子入党的标准,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树立科学的人才观、积极吸收社会各方面的优秀分子入党。巩固群众基础的根本问题在于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对利益的追求是一切社会行为的出发点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为人民谋利益是党不懈的追求,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党执政党地位的必然要求。人的全面发展是人民利益的最高境界和根本利益所在,要加快社会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发展民主政治,保证人民行使民主权利;建构先进文化,提高人民的综合素质;努力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发展。新时期人民内部利益关系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并对党的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要在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中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群众基础的重要途径是加强意识形态的建设,增强人民群众的政治认同。意识形态所表达的关系实质就是利益关系,加强意识形态的建设有利于统一人民群众的思想和行动、凝聚人心,增强党的执政合法性,是争取群众、巩固群众基础的重要武器。党历来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意识形态建设要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处理好指导思想一元化与多种思想并存的关系,要适应新的形势,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周敏凯[4](2007)在《试论巩固与拓展党的组织资源》文中提出党的执政资源形式多样,其中组织资源是党执政的基础与依托。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不断拓展党的组织资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组织资源面临各种挑战:社会结构的变迁使党的组织基础面临挑战;党的队伍迅速发展,自身管理难度加大;党的基层组织有所弱化;党内"无组织力量"的滋生,侵蚀党的肌体。要巩固与拓展党的组织资源,必须不断加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加强基层组织先进性建设,创新党的基层组织工作;加强党的组织管理,优化组织结构;遏制党内"无组织力量"的生长,构建干部教育培训体制,全面提升党员干部综合素质。
孙应帅[5](2006)在《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执政观》文中研究表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过程,既是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实践过程,也是不断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深入把握执政规律的过程。因此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首先要高度重视和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执政观。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执政党,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必须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认识党的执政经验;必须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正确认识党的执政宗旨;必须坚持把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辨证统一起来正确认识党的执政使命。
滕丽娟[6](2006)在《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执政基础是党在执政过程中赖以掌握政权、巩固政权、保证事业成功所必备的根本条件,是执政党生存发展的基本立足点。执政基础包含诸多方面的内容,而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是其中最具根本性的两方面,是政党成功执政的根基和依托,是政党先进性的根本体现。中国共产党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完成执政使命,必须不断增强阶级基础、扩大群众基础。因为增强阶级基础扩大群众基础是我党的宝贵历史经验,是国外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总结,是新的执政环境和历史任务的客观要求,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我国社会阶级阶层构成新变化的现实要求。为此,本文提出,中国共产党在新的执政环境下,要以“两个先锋队”理论为指导,通过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重视和发挥知识分子在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作用,促进农民工向工人阶级彻底转化,来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始终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要通过增强党在农民中的影响力和凝聚力,积极发展新阶层中的先进分子入党,维持良好的执政形象,争取青年的认同和支持,来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确保党的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性质。同时,基于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辨证关系,本文还特别强调要通过创新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坚持从“思想上建党”来实现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有机统一,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
孙志明[7](2005)在《党政关系视角下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阐述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新方位时指出:我们党已经从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在全国范围内执掌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在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执政就是执掌国家政权,那么执政能力也就是执政党执掌国家政权的能力。这是对执政能力的字面理解。更深一层讲,执政能力是指执政党执掌国家政权,并通过国家政权推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从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能力。这是本文对党的执政能力的本义理解。 研究党政关系视角下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就是从“执政能力”的本义生发出来的。既然执政能力是指执政党执掌国家政权的能力,这里就存在一个执政主体、执政客体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问题。很显然,执政主体在这里就是指中国共产党,执政客体是国家政权,二者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党政关系。因此研究执政能力就必须研究两个实体和一个维度:两个实体即执政党和国家政权,一个维度即党政关系。三者的有机融合就构成“党政关系”这个特定视角。这是本文的核心观点。这个核心观点始终贯穿全文。 全文正文部分共分五章。 第一章介绍了国家与政党的起源,本质和职能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国家的起源问题上,本文认为国家的起源有两种途径:一是在公社“继续存在”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是印度,俄国那样的“东方专制制度”的国家;而在“公社瓦解”的历史条件下,则出现希腊、罗马那样的奴隶制共和国。国家起源的两种途径决定了国家政权的两种不同职能:即政治统治职能和公共管理职能。在政党的起源问题上,认为政党的起源晚于国家,现代政党一般起源于国家政权内部的不同派别或革命过程中形成的政治斗争组织,因此政党从本质上来讲不是政权组织而是政治组织,这一点决定了政党区别于国家的不同职能。在国家与政党二者的关系问题上,本文阐述了它们的一般关系以及中国意义上的特殊关系,为论文向第二章过渡作了承上启下的铺垫。 2第二章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党政关系的一般原理以及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方面,本文着重讲了前苏联和中国这两个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党政关系问题上的探索与失误,总结了其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并对我国党政关系的历史与现状进行了简要回顾和评析,认为处理党政关系的根本出路在于党政关系的规范化,在于努力探寻一种适合我国国情和政党制度的新型党政关系。这种新型党政关系是既能有效影响国家政权,又不能包办代替国家政权职能的党政关系;是既要制定和执行政策,又不能以政策代替法律的党政关系;是既要树立党的威信,又不能以党组织的名义来挤占其它组织政治空间的党政关系;是既要依法控制政权,又要充分发挥其作用的党政关系;是既要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又要带头守法的党政关系;是既要民主执政,科学执政,又要依法执政的党政关系;是既要有效防止“西化”和“分化”,又要搞好内部防腐的党政关系。这就是本文所理解的党政关系,也是本文着意要建立的党政关系这个核心概念和分析视角。 第三章介绍了党政关系视角下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内涵。本文用党政关系这个视角分析党的执政能力,认为党的执政能力应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即党影响国家政权的能力,党建设国家政权的能力,党控制国家政权的能力,党运用国家政权的能力以及党巩固国家政权的能力。对党的执政能力作这样的概括也是从执政能力的定义引伸出来的:党要执掌国家政权就必须建设国家政权,控制国家政权和巩固国家政权;党要充分发挥国家政权在推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就必须具备影响国家政权和运用国家政权的能力。因为从本质上来讲,推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主要不是政党的职能而是国家政权的职能。需要说明的是,对党的执政能力作出有别于四中全会的理解是基于党政关系这个特定视角。超出这个视角之外,本文不具有独立的意义。第四章揭示了党的执政能力的制约因素。从“党政关系”这个视角来审视,党的执政能力的制约因素来自三个方面:执政主体,执政客体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再加上一种起基础性作用的制约因素,共四个方面。与此相对应,它们分别是:基础制约,主体制约,国家政权架构方式的制约和体制制约。基础制约包括党执政的理论基础、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对党的执政能力的制约,实际上是党的先进与否对党的执政能力的制约;主体制约是指主体性质、主体素质、主体的认知水平亦即主体对执政规律的认识和把握程度对党的执政能力的制约;国家
勾淑玲[8](2004)在《探寻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群众性思想的轨迹》文中研究指明坚持党的先进性和群众性,同时努力扩大党的阶段基础和社会基础,是执政党建设始终要解决好的一个重大课题。一个政党能否夺取政权,能否巩固执政地位,关键在于是否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和大力支持,在于是否有稳固的阶级基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我们党十分注重这两个基础的建设,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立足于中国的实际,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的过程中,成功地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家,如何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问题。在当前改革继续深入、经济迅速发展、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研究这一问题更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通过对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和新世纪四个历史发展时期党的建设的历史与现实的研究,分五个部分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党的先进性和群众性思想的发展过程: 第一部分: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坚持党的先进性和群众性思想的必要性。 第二部分:研究了中国共产党在创立初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关于党的先进性和群众性思想的提出、形成、成熟、深化的历史发展过程。 第三部分:客观的评价了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党的先进性和群众性思想的曲折发展的过程。 第四部分:论述了新时期、新世纪中国共产党关于党的先进性和群众性思想的新的发展过程。 第五部分:深刻认识新世纪、新时期关于党的先进性和群众性思想的重大意义。
戴立兴[9](2004)在《执政条件下党群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执政党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研究执政条件下党群关系,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实现党的领导的客观要求,是党建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是以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为基础,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我们党处于执政地位,要求党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反对各种消极腐败现象,代表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如果不解决以上问题,就有可能使我们党脱离群众,从而丧失政权。从当前此领域研究状况看,众多学者的理论关注点多集中于党的优良传统、工作方法、干部作风等党的自身建设研究上,尚没有深入到执政本质、执政规律的层面,没有把党群关系与实现、维护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直接挂起钩来,没有把党群关系作为政治运作的结果来看,缺少执政意识。因此,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贯穿本论文的根本线索。本论文除导语和结语外,主体共分为四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主要论述密切党群关系对于党执政的重要意义。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的经验和苏联共产党垮台的教训证明,做为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其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由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党的性质、宗旨及奋斗目标决定的。党的执政地位的取得是人民群众信任和支持的结果;党的执政地位的维护和巩固,更加需要人民群众真心实意的支持和拥护。党在执政条件下必须始终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否则就会脱离群众,就会被人民群众所抛弃。第二章:重在根据党执政以来的经验教训分析执政条件下影响党群关系的三大因素。执政条件下党群关系,归根结底是利益代表关系,在于党能否代表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由政党的本质特性和作用决定的,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实践决定的,是由人民群众的选择性决定的。执政前后党在如何更好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是有很大不同的,由此执政条件下影响党群关系的因素总结起来主要是三个方面:(1)能否加快发展是密切执政条件下党群关系的第一要务;(2)能否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是密切执政条件下党群关系的关键环节;(3)能否经受住权力的考验而不变质是密切执政条件下党群关系的根本保证。本章还通过对我们党执政以来党群关系的发展状况做简要回顾,从实践上对以上观点给<WP=4>以充分证明。第三章:分析当前社会环境发展变化对党群关系的影响及党与各阶层的关系状况。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与解放之初相比较又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在经济、政治、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领域都有所表现。主要是:党群关系中矛盾的利益机制更加凸显;党群关系中矛盾的群体突发性逐渐增多;党群关系中矛盾的冲突强度在增强;党群关系中矛盾的发展趋势更加复杂多变。国际环境的变化、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都对新时期党群关系产生了举大的影响。同时,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队伍状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涌现出一些新的社会阶层,为此本部分分析了党与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私营企业主之间的具体关系状况。第四章:有针对性地提出密切执政条件下党群关系的对策。总体思路是:促进发展,把“蛋糕”做大,这是密切执政条件下党群关系的基础;协调利益,把“蛋糕”切好,这是密切执政条件下党群关系的关键;反腐倡廉,不与民争“蛋糕”,这是密切执政条件下党群关系的保证;教育群众,引导群众共同做好“蛋糕”,这是密切执政条件下党群关系的条件。围绕以上几条,笔者认为,只要我们党能够始终做到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做到“利为民谋”、“权为民用”、“情为民系”,代表好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一定能把执政条件下党群关系建设好。
赵毅纯[10](2003)在《正确认识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文中提出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必须澄清人们在这个问题上的思想疑虑 ,如正确认识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明确工人阶级作为党的阶级基础的地位没有改变 ;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是把党变成“全民党” ,也不是向社会民主党演变 ;新的社会阶层也是党的群众基础
二、正确认识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正确认识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世纪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 组织、政党和政党的组织结构 |
(二) 中国共产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 |
二、选题目的及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一) 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发展和变迁 |
(二) 基层党组织的功能角色 |
(三) 基层党组织与社会稳定 |
四、研究重点、难点和拟创新之处 |
(一) 研究重点 |
(二) 研究难点 |
(三) 拟创新之处 |
五、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的基本框架 |
第一章 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理论 |
一、关于组织建设的一般理论 |
(一) 国外关于组织建设的基本理论 |
(二) 国内学界关于组织建设的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理论 |
(一)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基层组织建设的基本观点 |
(二) 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基层组织建设的基本观点 |
(三) 毛泽东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基本思想 |
(四) 邓小平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基本思想 |
(五)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第三代领导人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思想 |
(六) 以胡锦涛为代表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党的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贡献 |
第二章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历史考察 |
一、和平解放前新疆地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新疆地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
(一) 基层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 |
(二) 积极发展少数民族党员 |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新疆地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
(一) “踢开党委闹革命”,党的基层组织普遍瘫痪 |
(二) 军队接管地方工作,加强社会稳定 |
(三) 清理阶级队伍、精简机构及整党建党 |
(四) 全面整顿中党的基层组织状况 |
四、历史转折时期新疆地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
(一) 徘徊中整顿党的基层组织 |
(二) 平反冤假错案,加强民族团结 |
(三) 整顿基层党组织,加强党员发展的领导 |
五、改革开放以来至西部大开发之前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
(一) 加强党的领导,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
(二) 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 |
(三) 强化“双语”培训,提高基层干部群众工作能力 |
六、新世纪以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
第三章 新世纪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层组织建设的实践和目标 |
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实践 |
(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
(二)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基本经验 |
(三)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的困境及存在的问题 |
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目标与任务 |
(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目标 |
(二)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任务 |
第四章 新世纪以来新疆地区农牧区基层党组织建设 |
一、新疆农牧区基层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
(一) 发挥推进农牧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领路作用 |
(二) 维护农牧区和谐稳定、抵御分裂渗透的战斗堡垒 |
(三) 密切党同农牧民群众联系的桥梁 |
(四) 农牧民共同富裕奔小康的主心骨 |
(五) 建设社会主义文明乡风的组织者 |
二、新疆地区农牧区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严峻挑战 |
(一) 严峻复杂的稳定形势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二) 农牧区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有弱化趋势 |
(三) 农牧区基层党组织的自身建设不足 |
(四) 党员干部的领导水平亟待提高 |
三、加强农牧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主要措施 |
(一) 巩固民族团结,确保边疆和谐稳定 |
(二) 加强农牧区基层党组织干部队伍建设 |
(三) 促进村级经济发展 |
(四) 创新党建工作机制 |
(五) 提高农牧区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水平 |
第五章 新世纪以来新疆地区城市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 |
一、加强新疆地区城市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
(一) 维护新疆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需要 |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 |
(三) 推进城市基层民主进程的必要条件 |
(四)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战略选择 |
二、新疆地区城市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
(一) 多民族聚居、多种宗教并存使社区党组织建设复杂化 |
(二) 城市社区党组织与驻区单位党组织未能形成合力 |
(三) 城市社区党员的管理和教育工作难度较大 |
(四) 城市社区党务工作者队伍力量薄弱 |
(五) 城市社区党建工作经费和活动场所缺乏 |
(六) 思想认识的滞后影响着社区党建的发展 |
三、加强新疆地区城市社区党建的对策思考 |
(一) 明确社区党组织加强各民族团结、维护社区稳定的政治责任 |
(二) 调整社区党建职能定位 |
(三) 形成共建合力,建立社区党组织和单位党组织的协调机制 |
(四) 激发党员活力,健全党员分类管理机制 |
(五) 坚持服务群众,创新社区党建内容和形式 |
(六) 加强自身建设,巩固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 |
第六章 新世纪以来新疆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 |
一、加强新疆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一) 面对边疆地区复杂环境特殊要求 |
(二)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和谐文化的需要 |
(三) 新形势下必须进一步加强高校党组织建设 |
二、当前新疆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分裂斗争形势依然严峻 |
(二) 领导体制有待完善 |
(三) 党的执行能力有待提高 |
(四) 基层组织建设亟待加强 |
(五) 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有待加强 |
三、加强新疆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对策思考 |
(一) 深入开展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反渗透斗争 |
(二) 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
(三) 提高执行能力和治校水平 |
(四) 创新基层党建工作 |
(五)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
第七章 新世纪以来新疆地区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 |
一、新疆地区企业党建的地位和作用 |
(一) 推动企业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
(二) 巩固党的政权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 |
(三) 加强民族团结,筑牢新疆地区社会稳定基础的迫切需要 |
二、新疆地区企业党建面临的严峻挑战 |
(一) 经济结构的重大变革导致党组织边缘化 |
(二) 对企业党建的认识仍然滞后 |
三、加强企业党的建设的对策思考 |
(一) 科学定位企业党组织的作用 |
(二) 加强和改进企业党的思想政治工作 |
(三) 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 |
(四) 加强企业党员队伍建设 |
(五)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
结束语: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新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2)执政党执政基础的三维结构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制度形态维度:执政体制、组织机构和公共政策 |
(一) 执政体制 |
1、执政体制是执政党政权运行的保障性力量。 |
2、执政体制直接形塑着执政主体的执政人格。 |
3、执政体制影响和制约着执政党的执政合法性。 |
(二) 组织机构 |
1、组织机构是执政党政权运行及其权力行使的载体。 |
2、组织机构是政治社会化、政治录用等政治功能的承担者。 |
3、组织机构是执政党控制和治理国家、社会及组织成员的中介。 |
(三) 公共政策 |
1、公共政策的制定体现执政党不同倾向的价值选择, 决定着不同阶级阶层的支持认同程度。 |
2、公共政策的结果, 即政策输出在实践中的绩效 (或有效性) 深刻影响着社会公众对执政党执政合法性的认同度。 |
3、公共政策的反馈决定着社会公众对执政党执政的支持储备程度。 |
二、观念形态维度:意识形态、政治价值和政治心理 |
(一) 意识形态 |
1、合法性论证的功能。 |
2、政治动员的功能。 |
3、社会认同的功能。 |
(二) 政治价值 |
1、政治价值承担规范政治现实的责任。 |
2、政治价值体现不同阶级阶层、党派、政治集团的政治属性。 |
3、政治价值为政治行为提供某种评价标准。 |
(三) 政治心理 |
1、政治心理影响着社会各阶级阶层的政治参与。 |
2、政治心理影响着政治力量的组合与分化。 |
3、政治心理预示着政治形势的发展变化。 |
三、社会形态维度: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
(一) 阶级基础 |
1、阶级性规定着党的本质属性。 |
2、阶级基础是党长期执政的先进性来源和主要依靠力量。 |
(二) 群众基础 |
1、群众性体现着党的社会属性。 |
2、群众基础是党长期执政的政治优势和强大支持力量。 |
(3)执政党的群众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政治的根本问题是同群众的关系问题 |
1 导论 |
1.1 "群众基础"内涵 |
1.1.1 群众基础首先是指人民群众,是党所依靠和代表的社会力量 |
1.1.2 群众基础也体现为党群之间的关系 |
1.1.3 执政党的群众基础直接关系到执政的合法性 |
1.2 研究的现状 |
1.2.1 研究文献综述 |
1.2.2 澄清几个概念 |
1.3 研究方法、意义和基本框架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意义 |
1.3.3 基本框架 |
2 巩固党的群众基础的理论渊源与必要性 |
2.1 巩固群众基础的理论渊源 |
2.1.1 "民惟邦本"是中国传统政治文明的精髓 |
2.1.2 "主权在民"是西方政治文明的重大贡献 |
2.2 巩固群众基础是当今一些执政党垮台的深刻启示 |
2.3 巩固群众基础是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必然要求 |
2.3.1 巩固党的群众基础是唯物史观的根本要求 |
2.3.2 巩固党的群众基础是党的重要历史经验 |
2.3.3 跳出"周期率"在于民主 |
3 党的群众基础的现状、影响因素 |
3.1 党的群众基础的现状 |
3.2 影响党的群众基础的主要因素 |
3.2.1 影响党的群众基础的国际因素 |
3.2.2 影响党的群众基础的国内因素 |
3.2.3 影响党的群众基础的党内因素 |
4 党的先进性是巩固党的群众基础的前提 |
4.1 党的先进性是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的根本前提 |
4.1.1 先进性的内涵 |
4.1.2 党的先进性的本质特征 |
4.1.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的先进性的集中体现 |
4.2 党的先进性是执政合法性的源泉 |
4.2.1 先进性是中国共产党取得执政资格的前提 |
4.2.2 党的执政绩效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 |
4.2.3 始终发扬先进性应对执政合法性面临的挑战 |
4.3 执政为民是先进性建设的关键 |
4.3.1 执政为民是先进性建设的根本价值取向 |
4.3.2 执政为民是贯彻在执政整个过程中根本理念 |
4.3.3 科学发展观是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
5 党的作风建设是巩固党的群众基础的关键 |
5.1 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 |
5.1.1 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 |
5.1.2 高度重视党风建设是党的优良传统 |
5.1.3 党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
5.2 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保持党同人们群众的血肉联系 |
5.2.1 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 |
5.2.2 牢记"两个务必",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作风 |
5.2.3 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保持党同人们群众的血肉联系 |
5.3 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 |
5.3.1 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是巩固群众基础的迫切要求 |
5.3.2 反腐败斗争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
5.3.3 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
6 整合群众力量是巩固党的群众基础的首要问题 |
6.1 整合群众力量始终是党的首要问题 |
6.1.1 整合群众力量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
6.1.2 整合群众力量的作用和意义 |
6.1.3 毛泽东等三代领导人整合群众力量的历程 |
6.2 群众力量的基本状况及整合的原则、措施 |
6.2.1 群众力量的基本状况分析 |
6.2.2 整合群众力量的基本原则 |
6.2.3 整合群众力量的措施 |
6.3 整合群众力量要积极吸收社会各方面优秀分子入党 |
6.3.1 新兴的社会阶层是党的群众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 |
6.3.2 正确理解和把握吸收社会各方面优秀分子入党的标准 |
6.3.3 整合群众力量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
7 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巩固党的群众基础的必然要求 |
7.1 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
7.1.1 对利益的追求始终是一切社会行为的出发点 |
7.1.2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党执政党地位的必然要求 |
7.1.3 坚持不懈为人民谋利益是党永恒的信念 |
7.2 人的全面发展是最广大人民的最根本利益 |
7.2.1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民利益的最高境界 |
7.2.2 加快社会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 |
7.2.3 加强民主政治建设,保证人民行使民主权利 |
7.2.4 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
7.2.5 努力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 |
7.3 加强协调群众的利益关系的执政能力建设 |
7.3.1 新时期人民内部利益关系的新变化和主要特点 |
7.3.2 当前人民内部利益关系变化的深层次原因 |
7.3.3 在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中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
8 加强意识形态建设是增强群众政治认同的基础 |
8.1 意识形态工作是巩固党的群众基础的基础工作 |
8.1.1 意识形态的概念、本质 |
8.1.2 意识形态是争取群众的重要武器 |
8.1.3 党历来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 |
8.2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
8.2.1 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
8.2.2 处理好指导思想一元化与多种思想并存的关系 |
8.2.3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的具体措施 |
8.3 意识形态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
8.3.1 意识形态创新是新形势的迫切要求 |
8.3.2 意识形态的内容创新 |
8.3.3 意识形态的宣传形式创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5)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执政观(论文提纲范文)
一、正确认识党的执政经验 |
二、正确认识党的执政宗旨 |
三、正确认识党的执政使命 |
(6)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理论概述 |
1.1 中国共产党执政基础的内涵 |
1.1.1 政党和执政党 |
1.1.2 执政基础的内涵 |
1.2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
1.2.1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阶级基础 |
1.2.2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
1.2.3 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关系 |
1.3 研究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理论基础 |
1.3.1 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对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经典论述 |
1.3.2 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关于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理论论述 |
2 中国共产党增强阶级基础扩大群众基础的历史和现实依据 |
2.1 增强阶级基础扩大群众基础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历史经验 |
2.1.1 革命事业成功靠的是坚实的阶级基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
2.1.2 执政后党增强阶级基础扩大群众基础的经验教训 |
2.2 国外执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 |
2.2.1 苏共等老牌执政党丧失执政地位的教训 |
2.2.2 增强阶级基础扩大群众基础是世界各国执政党的共识 |
2.3 中国共产党增强阶级基础扩大群众基础的现实依据 |
2.3.1 增强阶级基础扩大群众基础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前提和基础 |
2.3.2 增强阶级基础扩大群众基础是新的执政环境和历史任务的客观要求 |
2.3.3 增强阶级基础扩大群众基础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
2.3.4 社会阶级阶层的新变化是增强阶级基础扩大群众基础的直接现实依据 |
3 中国共产党增强阶级基础扩大群众基础的途径探析 |
3.1 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增强执政的阶级基础 |
3.1.1 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 |
3.1.2 重视和发挥知识分子在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作用 |
3.1.3 促进农民工向产业工人彻底转化 |
3.2 坚持党的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性质,扩大执政的群众基础 |
3.2.1 增强党在农民中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
3.2.2 积极慎重地发展新阶层中的先进分子入党 |
3.2.3 以良好的执政形象获取非党群众的广泛支持 |
3.2.4 拓展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 |
3.3 坚持增强阶级基础扩大群众基础的有机统一 |
3.3.1 创新基层党组织建设 |
3.3.2 加强党员队伍建设 |
3.3.3 坚持“从思想上建党”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7)党政关系视角下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一、有关概念解析及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概况述评 |
三、本文的逻辑结构及研究方法 |
四、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国家与政党——两个基本的理论前提 |
第一节 国家的起源、本质和职能 |
第二节 政党的产生、本质和职能 |
第三节 国家与政党的关系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关于党政关系的一般原理及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关于党政关系的一般原理 |
第二节 苏共在党政关系问题上的探索与失误 |
第三节 我国党政关系发展的历史回顾与现状评析 |
第三章 党政关系视角下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内涵 |
第一节 党影响国家政权的能力 |
第二节 党建设国家政权的能力 |
第三节 党控制国家政权的能力 |
第四节 党运用国家政权的能力 |
第五节 党巩固国家政权的能力 |
第四章 影响和制约党的执政能力的相关因素分析 |
第一节 基础制约 |
第二节 主体制约 |
第三节 国家政权架构方式的制约 |
第四节 体制制约 |
第五章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路径选择 |
第一节 从基础建设入手,永葆党的先进性,通过增强党的先进性来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
第二节 从主体建设入手,不断提高各级党委及党员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 |
第三节 从机构改革入手,通过理顺关系和强化功能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
第四节 从体制创新入手,通过完善执政体制、执政方式和用人机制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探寻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群众性思想的轨迹(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引言 |
一、坚持党的先进性和群众性的必要性 |
(一) 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
(二) 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结构变化的当然要求 |
(三) 是新世纪加强中国共产党建设的根本要求 |
(四) 是对各国执政党执政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
(五) 是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的应有之义 |
二、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群众性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
(一) 中国共产党创立和国民革命时期党的先进性和群众性思想的提出 |
(二) 土地革命时期党的先进性和群众性思想的形成 |
(三) 抗日战争时期党的先进性和群众性思想趋向成熟 |
(四) 解放战争时期党的先进性和群众性思想的深化 |
三、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群众性思想的曲折发展 |
(一)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的正确主张 |
(二) “文革”时期党的错误认识 |
(三) 改革开放后党的新认识 |
四、新世纪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群众性思想的新发展 |
(一) 新世纪形势的深刻变化 |
(二) 中国共产党从“一个先锋队”到“两个先锋队” |
(三) 正确认识党的先进性与群众性的关系 |
五、新世纪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群众性思想的重大意义 |
(一) 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继承和发展 |
(二) 深刻地揭示了共产党的执政规律 |
(三) 对新时期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执政条件下党群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论文选题情况概述 |
第一章 密切党群关系是党执政的根本要求 |
第一节 执政党必须密切联系群众 |
一、 密切联系群众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必然要求 |
(一) 党在结构上是隶属于人民群众的 |
(二) 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之源 |
(三) 人民群众离不开党的领导 |
二、 执政条件下党更加需要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 |
(一) 执政地位增加了党脱离人民群众的现实危险 |
(二) 党群关系状况直接关系党和国家的盛衰兴亡 |
第二节 “执政为民”是执政条件下党群关系的内在本质 |
一、 党群关系的内涵及其一般表现形式 |
(一) 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及其政党处理党群关系的基本态度 |
(二) 马克思主义政党对党群关系内涵和本质的确认 |
二、 执政条件下党群关系的本质是“执政为民” |
(一) 执政为民反映了执政条件下党群关系面临的新考验 |
(二) “执政为民”是执政条件下党群关系的本质要求 |
第三节 群众基础关乎党的执政地位的获得与巩固 |
一、 坚实的群众基础是政党执政的基础性条件 |
二、 中国共产党获得执政地位靠的是群众基础巩固 |
三、 丧失群众基础是苏共失去执政地位的根本原因 |
(一) 苏共得失政权的对比 |
(二) 丧失群众基础是苏共垮台的根本原因 |
第二章 执政条件下党群关系面临的新形势 |
第一节 执政条件下密切党群关系要求党代表好群众利益 |
一、 执政条件下利益是关乎党群关系的决定因素 |
(一) 执政条件下利益的内涵浅析 |
(二) 执政条件下党群关系反映的是利益代表关系 |
二、 执政条件下党的历史方位变化对党群关系的影响 |
(一) 党执政前后的角色差异性分析 |
(二) 执政条件下影响党群关系的三大因素分析 |
第二节 执政以来党群关系的简要回顾及启示 |
一、 执政以来党群关系的简要回顾 |
(一) 改革开放以前党群关系的简要回顾 |
(二) 改革开放以后党群关系的简要回顾 |
二、 执政以来党群关系的几点启示 |
第三章 当前党群关系的状况分析 |
第一节 当前党群关系面临的问题及特点 |
一、 当前党群矛盾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二、 当前党群矛盾表现出的主要特点 |
第二节 当前影响党群关系的社会因素分析 |
一、 国际环境变化对党群关系的影响 |
二、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党群关系的影响 |
(一) 人民群众思想观念转变对党群关系的具体影响 |
(二) 社会阶层由“凝固”到“分化”对党群关系的影响 |
三、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对党群关系的影响 |
(一) 密切党群关系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
(二) 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给党群关系带来的影响分析 |
第三节 当前党与工农基本群众和新的社会阶层关系状况分析 |
一、 人民群众内涵和外延的变化 |
二、 巩固阶级基础:密切党与工农基本群众的关系 |
(一) 党与工人阶级的关系状况分析 |
(二) 党与农民阶级的关系状况分析 |
三、 扩大群众基础:密切党与新的社会阶层的关系 |
(一) 党与私营企业主阶层的关系状况分析 |
(二) 影响党与私营企业主关系的重要因素 |
第四章 执政条件下密切党群关系的对策思考 |
第一节 执政条件下党群关系建设的总体思路和目标 |
一、 执政条件下党群关系建设总体思路必须以利益为导向 |
二、 执政条件下党群关系建设的目标 |
第二节 “利为民谋”是密切执政条件下党群关系的基础 |
一、 密切执政条件下的党群关系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 |
二、 利益整合是密切执政条件下党群关系的关键环节 |
第三节 “权为民用”是密切执政条件下党群关系的保证 |
一、 密切执政条件下党群关系必须坚决反对腐败 |
二、 对“既得利益集团”问题的理性思考 |
第四节 “情为民系”是密切执政条件下党群关系的出发点 |
一、 强化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意识 |
二、 加强和改进党的群众工作 |
结语 |
(10)正确认识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一、工人阶级作为党的阶级基础的地位没有改变 |
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是使党成为“全民党”, 也不是向社会民主党演变 |
三、新的社会阶层也是党的群众基础 |
四、正确认识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世纪以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研究[D]. 郭沅鑫. 武汉大学, 2012(05)
- [2]执政党执政基础的三维结构探析[J]. 游龙波,徐彬.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10(11)
- [3]执政党的群众基础研究[D]. 李晖. 湖南师范大学, 2008(10)
- [4]试论巩固与拓展党的组织资源[J]. 周敏凯.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07(01)
- [5]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执政观[J]. 孙应帅.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06(01)
- [6]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研究[D]. 滕丽娟. 大连理工大学, 2006(04)
- [7]党政关系视角下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D]. 孙志明. 中共中央党校, 2005(05)
- [8]探寻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群众性思想的轨迹[D]. 勾淑玲. 东北师范大学, 2004(01)
- [9]执政条件下党群关系研究[D]. 戴立兴. 中共中央党校, 2004(04)
- [10]正确认识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J]. 赵毅纯.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