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打造节约土地、节约水资源、节约资金的城镇化道路——在第一期“小城镇大战略论坛”上的讲话

着力打造节约土地、节约水资源、节约资金的城镇化道路——在第一期“小城镇大战略论坛”上的讲话

一、要努力创造一个节省土地、节省水资源、节省资本的城市化道路——在第一期“小城镇大战略论坛”上的讲话(论文文献综述)

卢晓熙[1](2018)在《略论小城镇建设中土地资源利用问题》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小城镇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原镇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分析了小城镇建设中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有效解决了这些问题。要加强土地科学规划,坚持有偿使用原则,建立相应的市场机制规划和管理机制。

翟涛[2](2017)在《中国城镇化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建国以来,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人口城镇化率不断提高,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和建制镇数量不断增加,第二三产业产值快速增加。与此同时,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论是相对差距还是绝对差距都面临不断扩大的趋势。深入研究和探讨中国城镇化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寻找城镇化要素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机理,提出城镇化进程中缩小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对策建议,对积极稳妥推进中国城镇化进程、实现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中国城镇化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关系为主题展开探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详细梳理基础理论。从人口城镇化率,城镇规模及数量等方面描述中国城镇化恢复发展、稳步发展、快速发展和持续发展过程,呈现出发展水平相对滞后、非均衡发展、政府主导等特点。利用相对收入差距和绝对收入差距指标刻画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在波动中扩大、不断扩大及高位平稳的演变过程,呈现出总体不断扩大、在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项,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差距大、不同收入组收入差距扩大等特点。建立指标体系实证分析中国城镇化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关联性,得出中国城镇化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显着影响的结论。在第2章分析基础上探讨城镇化作用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机理。基于城镇化的要素流动及集聚效应的经济学内涵,通过定性分析和数理模型的方法分别从城乡劳动力转移、城镇的集聚和扩散效应以及城市偏向性经济政策三方面分析城镇化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第5章论述城乡劳动力转移对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对分析中国城乡劳动力转移就业及工资水平变动基础上,以城乡劳动力转移后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变化为视角,利用实地调研数据,建立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城乡劳动力转移和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都能够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城乡劳动力转移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贡献要大于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贡献。发生土地流转农户、农业大户和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不同,农业大户表现出更加明显的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效应,其次是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发生土地流转的农户对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作用不明显。城镇集聚和扩散效应对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方面,考察我国三次产业及各产业内部结构的变动,以Ciccone指数衡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集聚度的变化,建立混合固定效应模型探讨产业集聚和产业结构升级对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程度。结果显示,工业集聚、建筑业集聚以及第三产业集聚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产生显着性影响,产业结构升级间接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显着,在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作用下,工业、建筑业以及第三产业集聚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存在差异。工业、建筑业及第三产业集聚水平的提高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但影响程度不同,建筑业集聚水平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最大,其次是第三产业和工业。以农业现代化为视角运用多变量VAR模型研究城镇化扩散效应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发现,中国城镇化进程、农业现代化程度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比例关系;城镇化进程是农业现代化程度的格兰杰原因,农业现代化程度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格兰杰原因。城镇化进程对农业现代化有稳定的正向促进作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主要受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影响。中国城市偏向性经济政策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方面,系统阐述中国城市偏向性经济政策的演变和历史表现,运用省级面板数据,建立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城市偏向经济政策对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结论显示,城市偏向经济政策对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较大影响,特别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固定资产投资、金融发展程度及城乡社会保障水平等因素。在以上研究结论基础上提出城镇化进程中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总体思路和对策建议。依据党和政府关于城镇化战略部署,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市场决定为主、行政干预为辅、以人为本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基本原则,紧抓以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集聚和扩散效应及完善农业支持政策体系为中心的三条路径,提出稳步推进劳动力转移、进一步放松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制度环境、促进转移劳动力向高收入行业流动、推动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提高城镇化产业集聚水平、发展现代农业及健全农业综合支持政策体系等旨在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进程中缩小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综合政策措施。

张子玉[3](2016)在《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研究》文中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人民群众普遍富裕起来。但是粗放的发展方式,使我们在资源环境方面付出沉重代价。从总体上看,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污染严重,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系统退化,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归根结底是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超出了自然资源的支撑能力与自然环境的承载容量,这必然会导致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自然资源面临枯竭等严重问题。如果我们要想解决所面临的生态危机,就必须改变现今不合理的生活方式,比以往更加爱护人类依赖生存的生态环境。自党的十八大首次确立了“美丽中国”的建设目标,并将生态文明置于“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战略地位,生态文明在国家建设和发展中的作用也不断凸现出来。十八届五中全会中,习近平系统的论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强调既要“绿色”,又要“发展”,没有发展,也就不能实现绿色发展。因此,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要紧紧围绕“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统筹协调,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化现代化、城镇化和绿色化建设,将生态文明建设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生态文明建设还需坚持“五大发展理念”中的绿色发展,关键在于实现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向绿色低碳、勤俭节约和健康文明的方向转变,形成一种弘扬生态文明主流的价值观念,营造一种人人、事事、时时的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为生态文明建设打下坚实基础。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虽然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依旧是跟不上经济社会发展的脚步,“千里霾笼,万里尘飘”成为民生之患,治理生态环境既是执政考验,又是发展课题。所以,只能下定决心、深化改革,打赢这场没有退路的生态攻坚战。本文以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研究为题,共分为7个部分进行研究,具体如下:第1章,绪论。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点与不足。第2章,生态文明建设概述。主要介绍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特征和意义,并认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以下意义: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由之路、推进低碳发展的根本保障、发展方式转型的必然要求、责任大国需要履行的责任和文明形态升级的必然途径。第3章,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首先,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中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生态文明思想;其次,总结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者中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的生态文明思想;再次,分别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道家和佛家的生态文明思想;最后,介绍了福斯特、奥康纳、阿格尔和莱易斯四位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的生态文明思想。这为本文研究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第4章,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一方面,总结了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绩:环境保护工作开展顺利、整体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和生态文化理念深入人心;另一方面,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几点问题:环境总体恶化趋势尚未根本改变、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尚未根本完善、执法监管责任尚未根本落实、经济发展方式尚未根本转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生态环境基础较为薄弱、生态经济发展简单粗放、公民生态文明意识淡薄、国际环境合作机制不健全。第5章,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典型模式。本章将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工程进行整理与归纳,总结出具有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典型实践模式:新农村生态建设实践模式、京津冀风沙源治理工程实践模式、“三北”防护林工程实践模式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实践模式,并系统的论述了各个典型模式的由来、特点及实践价值。第6章,发达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措施及经验借鉴。本章在介绍美国、日本和德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措施基础上,总结出有益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几点经验借鉴。其中包括:积极推进环境教育、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立法先行的治理环境和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第7章,推进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思考。基于对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以上分析,提出了推进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五点对策思考,合理开发和利用国土空间、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良好社会风尚和加强国际生态合作。

文雁兵[4](2014)在《包容型政府行为逻辑、治理模式与经济绩效研究 ——来自中国的经验》文中认为发展是在特定时空环境和社会结构下发生的政治、社会和经济互动过程,大国如何形成有效的治理结构和构建适宜的治理模式是经济学需要回答的问题。中国经济改革迄今为止基本上延续了改革之前户籍制度的城乡分割、财税制度的经济分权和社会网络的关系纽带几个特征,这些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在经济发展的早期对于资本积累、技术创新、市场激励和合约履行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多发展代价,如城乡间、区域间和人际间的收入和公共服务差距的扩大,以及与此相关的经济结构的失衡和社会福利的扭曲。这些问题这使得当代中国的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和谐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我们未来需要什么样的大国治理模式呢?这种治理模式具有怎样的运行机制呢?是否具有一般性规则和借鉴意义呢?本文试图从政府生产性、发展性和包容性特征出发和聚焦其行为逻辑、治理模式与经济绩效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一方面在国家理论下能够厘清不同经济转型过程中政府治理功能发展的脉络,以及总结出在经济社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作用差异、作用边界和作用大小,另一方面,能够基于中国经济发展的事实和已有的发展理论、增长理论和国家理论,深入剖析经济发展中适宜制度和政府治理的作用,构建包容型政府的理论框架,并对未来可能的改革路径进行展望,以期能够对中国可能走上的包容性增长道路具有一定启发意义。本文在构建包容型政府理论框架和对包容型政府行为及其绩效分析的基础上,强调适宜制度(专利制度、财政分权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和政府干预(政府行为、政府规模和政府效率)发挥政府治理包容的作用,通过经济增长(利用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技术进步实现)和成果分享(通过体现效率的初次分配、体现公平的二次分配)发挥经济增长包容的作用,通过社会流动(如通过代际流动和收入流动)和社会包容(如户籍改革如和教育公平)实现社会发展包容的作用,通过思想繁荣(思想自由和知识资本积累)实现思想市场包容的作用。本文首次对思想市场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进行了全面的论证,进一步提出了适宜制度的概念和功能,并构建了新的内生增长模型论证制度对于经济增长的根本作用和机理。思想市场在某种程度上是对经济增长既有逻辑链条(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技术进步、全要素生产率、政治经济制度)的一个重要补充,而适宜制度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华盛顿共识”和“北京共识”的否定之否定。政府积极干预可以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产生更好的积极影响业已得到学者们的广泛赞同,但对于政府边界、政府行为选择(“攫取之手”或“援助之手”)及其演变(更多“攫取”或更多“援助”)仅基于中国式分权(“政治集权”和“财政分权”)宏观一元框架和“政治人”或“经济人”微观单峰偏好的假定,以及暗含区域间禀赋同质和完全流动,忽略了中观层面区域禀赋异质性对地方政府行为选择和演变的影响是已有研究的重要缺陷,本文既从中国层面考察了区域异质性视角,还基于地方政府官员“政治人”和“经济人”的微观联合偏好视角,对宏观财政分权制度背景下地方政府行为选择、演变和绩效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是对已有财政政分权理论和地方政府竞争理论的有益增补。运用了面板门槛模型,本文首次全面细致的检验了“利维坦假说”、“粘纸效应”和“瓦格纳法则”在中国的存在性、有效性和条件性,结果发现政府规模与财政分权、转移支付和经济增长交互影响对发展包容分别表现出“N型”、“倒U型”和“N型”非线性关系,应当引起中央政府和各地政府的重视,在制定和执行区域性政策和战略时,应充分考虑政策实施的综合效果而不是单一目标。包容型政府行为模式不同于“泛利性政府”、“中性政府”、“生产型政府”和“发展型政府”,其治理模式也不同于市场式政府(强调政府管理市场化)、参与式政府(主张对政府管理有更多的参与)、弹性化政府(认为政府需要更多的灵活性)和解制型政府(提出减少政府内部规则)。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1)从社会包容视角首次提出并探讨了包容型政府概念和理论,为解决中国目前经济社会转型过程的诸多现实问题提供新的分析视角,包容型政府需同时解决经济增长和发展包容两个核心问题,具体而言,是形成适宜制度、经济增长和社会包容为核心内容的“发展的三角”。这一概念和理论是对林毅夫(2003,2013)关于要素禀赋决定比较优势和政府如何遵循比较优势理论的逆向补充和Acemoglu and Robinson(2012)关于中国“半包容半掠夺”制度和政府行为特征的有力佐证,也为中国道路可能具有的世界意义增加了新的内容。(2)关于政治经济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不同于既有研究的内生性视角(要素禀赋、政治博弈或威权选择的结果),而是在一个开放的国际经济环境中,从国际贸易这个外生性冲击渠道分析了政治经济制度演化。(3)既有研究强调产业集聚的溢出效应和产业集聚的自组织性,强调产业升级和产业内结构变动的市场机制,对政府行为在产业集聚过程的作用以及产业关联效应,尤其是二三产业发展对农业技术创新能力关注较少。本文则从产业关联视角考察了农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关联绩效,农业现代化发展事关“三农问题”、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而本文的研究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4)本文关注了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将分属社会学的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和经济学的经济增长与发展包容有机结合起来,形成良性发展的耦合机制。社会流动不仅对于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发展包容同样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教育流动、劳动流动、职业流动、性别流动和收入流动可以减少“机会不平等”和“静态不平等”等“坏的不平等”,逐渐消除各种排斥(社会排斥、地理排斥和经济排斥),实现增长包容性,这一思路将有助于解决目前经济和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各种难题。(5)本文首次提出了包容性减贫模式,强调通过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自上而下”和自生能力与社会流动“自下而上”相结合的贫困缓解策略,从群体特征和个体特征两个视角强调贫困缓解的新渠道。2013年11月恰逢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本文的研究或许能够为未来政府职能改革提供少许有价值的学术火花。

季铁[5](2012)在《基于社区和网络的设计与社会创新》文中研究说明面对全球化的文化认同与可持续发展危机,设计正面临对象、内容、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的重构时期。设计不能只停留在满足产业升级和商业创新需求的层面,更应当成为社会经济和社会创新的积极推动者。本文对设计的社会价值及参与社会创新的方法,从社会学和设计学两个不同的轨道做了较为全面的反思和探索,并通过一系列的国际合作工作坊、实践课题以及参与式的实地社区实践工作,对基于社区和网络的设计与社会创新方法做了有效的尝试,使得设计以一种更有张力的结构形式和社会认同力量(创新网络、设计网络、社会网络等)参与到各种社区的社会创新过程中。本文研究的第一步是系统的归纳了社会学中社区研究的成果,并对乡村社区-城市社区-虚拟社区中不同的社会需求做了比较,在此基础上提出从以“人”为中心的设计向以“社区”为中心的设计方法的转变,这种焦点的转变可能带来设计目标根本上的变革,将强调满足“人”的个人需求和体验的设计转化成为群体的设计、为公共需求的设计、为地域和文化的设计等,设计将会更注重于隐性的、非物的层面,解决社会形态转化过程中的社会问题和需求。在设计参与社会实践和社会创新的方法研究过程中,本文从社会学角度归纳了中国的乡村建设运动发展、日本和台湾社区营造的经验、欧洲老城区与未来社区的实践以及“社会创新”运动的特征和方法;又从设计学角度回顾了帕帕奈克所强调的设计的“社会责任”、芒福德的批判性地域主义、Manzini的可持续产品与服务设计体系及非物质主义、IDEO等跨国设计公司的设计伦理、设计系统和组织方法。研究表明,“社区和网络”已经作为连接人与社会的基本单元和基本条件,是实现生活保障、文化认同、民主参与等权利的场所和技术基础,也是提供公共服务、创造生活体验、稳定社会资本的基本途径,面对多样化的群体和复杂化毫无秩序的需求,建立“基于社区和网络的设计与社会创新(DS—CN)”的工作方法能有效的整合跨学科资源和创新网络,将设计的社会价值最大化。对于乡村社区,从国家的文化发展层面,本文根据社区营造强调的人、文、地、产、景资源,构建了“基于地域性非物质文化的本土设计”方法,并对非物质文化的多元化产业输出、设计-生产-市场的一体化以及文化生态保护从工业设计和传播设计等不同的设计领域做了尝试;对于城市社区,本文从技术层面探讨了如何构建“基于网络的产品和服务体系”,其中产品代表了一种新的商业模式与媒介,而服务是指新的内容和信息、文化与生活方式。在完成了文化层面的思考和技术层面的尝试、团队训练之后,作者先后组织了将近200多人的团队,联合了不同的企业和跨专业的队伍,连续三年到大湘西怀化通道县坪坦乡、新疆那拉提乡阿拉善村以及周边的城市社区,针对不同的预期目标开展了设计与社会创新活动的实践,极大地完善和丰富了本文的研究内容与实践经验,也与社区居民形成良好的互动。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作者比较了城市设计、工业设计以及信息设计等不同专业在促进地域经济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生活方式与文化保护、社会公平与文化认同以及可持续的服务设计等活动中所起的不同作用,他们对于社区基本结构(地理、人口、组织结构、文化)的作用和方式是不同的,而且他们的活动往往是被割裂开来的,几乎没有一种可以协同参与的方法,因此在DSCN体系中我们强调“职业不同但是社会责任是共同的,社会需求各不相同但是同时存在,因此需要不同的创新力量以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同时介入”,而这种整合的关键在于“知识平台”的构建和“组织设计”以及设计师与在地居民的“共同参与”。值得思考的是,未来基于网络的“虚拟社区”,它以全球经济为力量,彻底动摇了以固定空间领域为基础的民族国家或所有组织的既有形式”,它不但显示了组织网络的重要性和劳动个人化的趋势,也可以转化时间和空间。“虚拟社区”不仅催生了完全不同于“公民社会”阶段认同方式与社会需求,更重要的是将作为一种工具,重构新的国家、机构以及社区形式。因此,分布式系统、协作网络、创新型社区将成为设计另外的参与形式。

顾莉丽[6](2012)在《中国粮食主产区的演变与发展研究》文中认为粮食安全问题是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特别是对于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来说,粮食安全问题尤为重要。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创造了以世界9%左右的耕地、6%左右的淡水,养活占世界20%左右人口的奇迹。虽然中国粮食生产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目前中国粮食安全的基础还不稳固,随着惠农政策边际效应的递减以及中国宏观经济形式的变化,中国粮食生产情况还不容乐观。粮食主产区是中国商品粮生产的核心区域,对确保国家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具有决定性作用。一旦粮食主产区出现问题,就会直接危及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粮食主产区呈现出不断缩小的趋势,这种变化是自然、经济、科技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国粮食主产区的演变与发展不仅在过去,而且在现在,乃至在未来都会对中国的粮食安全产生巨大影响。本文从粮食主产区空间格局变迁与粮食安全相结合的视角切入,揭示中国粮食主产区历史演变的特点与原因,探讨粮食主产区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工业化进程中基于比较利益的粮农种粮行为选择,探索在粮农收入构成中粮食收入不断下降情况下,农户投资粮食生产的动力机制,为制定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建立粮食主产区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持。本文共分为八章,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第一章为本文的导论。阐明本文的选题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等,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评述,界定论文中涉及的基本概念和研究范围,并对本文所依据的理论基础进行系统阐述。第二章为中国粮食主产区的演变。从分析中国粮食主产区演变的历史进程入手,概括总结中国粮食主产区空间格局变化的特征,实证研究中国粮食主产区空间格局变化的影响因素,探寻带来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表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粮食主产区空间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生产格局和流通格局两个方面。从中国粮食生产格局变迁看,全国粮食生产区域由南方持续向北方转移,由东部、西部逐渐向中部推进,其中东南沿海区粮食生产急剧萎缩,东北区和黄淮海区形成了全国粮食增长中心,粮食主产区的边界明显地呈现出缩小趋势。从中国粮食流通格局变迁看,伴随着粮食调运由计划调拨到市场调节的变化,中国粮食流向流量发生了由南粮北调向北粮南运的转变。中国粮食主产区空间格局的变化表现出显着特点:第一,粮食主产区在空间上相对集中;第二,粮食生产与人口分布的地域分异加剧;第三,粮食主产区向经济滞后区域集中;第四,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的空间距离加大。中国粮食主产区空间格局的变化是伴随着我国经济改革而发生的,这种变化的形成包含着复杂而深刻的经济与社会多重原因。第一,种粮比较效益相对低下是粮食主产区萎缩的基本原因;第二,市场化、国际化、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区域差异性是粮食主产区空间格局变迁的重要原因;第三,人地矛盾是粮食主产区空间格局变迁的客观原因;第四,社会需求拉动是粮食主产区空间格局变迁的市场动因;第五,农业科技进步为粮食主产区空间格局变迁提供了推动力。第三章为中国粮食主产区差异分析。首先,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目前中国13个粮食主产区的区域经济差异进行综合评价。其次,采用比较分析方法分别从粮食生产能力和商品化程度两个方面对粮食主产区的内部差异进行深入探讨。研究发现,粮食主产区内部各省(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呈现出梯度特征,其中江苏、山东、辽宁和河北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于粮食主产区平均水平,其它9省(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低于粮食主产区平均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省份,其粮食商品化程度并不高。值得关注的是四川、湖北两省的人均粮食占有量比全国平均水平还要低。粮食商品化程度显着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三省(区),其粮食产量波动系数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倍以上,说明我国主要的商品粮输出省份粮食生产的稳定性极差。第四章为中国粮食主产区发展面临的问题。目前,中国粮食主产区发展主要面临着粮食主产区利益流失、区域经济发展滞后、粮食流通体系不顺畅、土地经营规模狭小粮农种粮行为的工业化“效应”凸显等问题。第五章为工业化进程中农户种粮行为实证分析。结合研究目的,参考已有研究成果,根据实地调研情况,首先运用VAR模型以浙江省为例分析工业化进程中农户的“轻粮”行为。其次运用Logistic模型以吉林省为例分析工业化进程中粮食主产区农户种粮意愿的影响因素。最后在上述分析基础上选用固定效应模型,采用最小二乘法对粮食主产区农户收入与其农业生产性投资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并据此对未来种粮行为进行预期。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的农户而言,相对收益的变化是影响种粮行为的重要因素且对农户种粮行为具有负效应,即在工业化充分发展的条件下,随着土地外收入成为农民收入的主体,农民种粮积极性将明显下降。对于处于工业化中前期阶段的农户而言,种粮决策者的年龄、种粮决策者的受教育程度、粮食价格、农资价格、种粮收入占总收入比重、粮食补贴政策等因素都会对农户种粮行为产生影响。其中种粮决策者的年龄、粮食价格、种粮收入占总收入比重和粮食补贴政策对农户种粮行为产生正向影响,种粮决策者的受教育程度和农资价格对农户种粮行为产生负向影响。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发现,无论是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的农户还是处于工业化中前期阶段的农户,相对收益的变化对其种粮行为均有重要影响。通过预测得出:当粮食主产区农户第一产业收入占家庭收入比重下降到1/5时,农户农业生产性投资占其总支出的比重只有1/10左右,说明在这一“时刻”,农民不再关心土地的收益甚至会发生弃耕行为。第六章为中国粮食主产区支持政策。粮食主产区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政策支持,因此有必要对粮食主产区的支持政策进行回顾、梳理和评价,提出调整与优化粮食主产区支持政策的措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从2004年开始,国家围绕生产要素、生产主体和产品市场从资源保障、物质装备、科技支撑、生产经营、收入支持、风险抗御、加工转化和市场调控等方面搭建起了粮食主产区支持政策体系的基本框架。现阶段,粮食主产区支持政策体系无论在政策内涵上,抑或是在外延上,都有了明显的变化和发展。政策的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与建设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相比,仍存在政策补贴标准偏低,支持力度不够;政策利益主体多元化,执行成本较高;政策功能不强,支持体系不健全;配套政策不利于调动粮食主产区地方政府粮食生产的积极性;政策忽视了粮食主产区经济的全面发展等问题。为了促进粮食生产长远稳定发展,构建国家粮食安全长效机制,必须建立稳定而长效的粮食主产区支持政策体系,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扩大政策支持范围,转变政策支持方式。第七章为中国粮食主产区发展预期。要实现粮食主产区的健康发展,必须结合粮食主产区发展的现实和未来的需要,科学确定粮食主产区的战略定位,制定粮食主产区的发展目标,明确粮食主产区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为此必须要强化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的要素基础,不断加强自然基础要素,增加人工投入要素,提升效率要素等。第八章为本文的结论与建议部分。在对论文研究结果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中国粮食主产区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为政府相关部门决策的制定提供参考。本论文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分析国家、地方政府、农民经济利益及其行为相互影响关系,从多视角探讨粮食主产区变迁问题。从综合经济实力、粮食生产能力、粮食商品化程度等角度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目前中国13个粮食主产区的内部差异进行分析,以期对未来粮食主产区的发展定位提供理论依据。以工业化进程中,随着农民兼业化程度的提高,粮食生产的商品意义和收入意义越来越淡化,粮食主产区农民会演化成较严重的“轻粮”行为为背景,探讨未来如何调动粮食主产区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问题。从学术价值、理论意义看,这是基于新的视角关于粮食主产区确保粮食安全研究的理论探索。从实践意义看,本论文对巩固和提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加快粮食主产区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潘荣华[7](2010)在《中国近代报刊传播西医研究》文中提出中国近代大规模的西医东渐发端于19世纪初,传教士具有首创之功。传教士传播西医的初始目标是引领中国人皈依基督福音,但是其结果却造成另一种历史图景:大批传教医生掀起“福音婢女”的神秘面纱,开始把医院作为撒播西医仁爱精神的初始阵地。此后,大批传教士在中国创办西医学校、成立西医社团、译述西医书籍和创办西医报刊,这些现代性传播工具在将西医传播到中国的同时,也为中国传统医学的传承方式注入崭新的现代性因素,特别是报刊这种新型传播工具的采用,以其特有的魅力和价值打破普通人际传播的局限,不仅揭开中国近代报刊史的序幕,将大众传播工具和传播模式引入中国,标志着中国传统信息传播方式的颠覆,而且大大提高西医传播的效果。如果说传教士拉开报刊传播西医的序幕,那么,晚清时期,早期的本土西医群体和留日医学生群体创办的启蒙报刊,则打破外国人操控西医传播权的局面,开创国人主动接受和自觉传播西医的历史新篇章。当然,从其规模和影响上看,自办启蒙报刊尚不足以与传教士报刊相抗衡,但客观上加速了西医传播的本土化进程,对启迪民族精神、谋求救国良策、祛除教会医学的毒魅,起到不可低估的积极意义。特别是陈垣,在学生时代就将个人前途和民族安危紧密联系在一起,积极支持收回医学教育权的运动,善于利用报刊的强大宣传和教育功能,开辟一条独特的医学救国之路,他以“着述医”自称,以卫生报刊为阵地,以医学救国为主线,努力宣传救国、保民、强种思想,使救国思想在更大范围内得到彰显和传播。从历史传承和空间扩散上看,民国时期西医传播事业较之晚清时期有空前发展,这不仅表现为西医报刊总量飞速增长,也表现在西医传播事业的历史进程上。虽然民国时期战乱频仍,社会动荡,使得西医传播进程呈现出阶段性顿挫和地域性差异,但是始终弦歌不绝,艰难发展。特别是八年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报刊总量超过前期任何一个阶段,传播中心也历经数次变迁,先是以上海为全国性中心向周围扩散,抗战时期又移至中西部中心城市和革命根据地,最终形成一个多中心多向性扩散网络,传播环境的改善和良性生态的形成,进一步增强报刊传播西医的能力。革命根据地地处偏僻落后的农村,生活环境艰苦,文化教育卫生条件落后,疫病严重威胁军民健康。但是革命根据地克服各种困难,因陋就简,广泛利用各种党报党刊和专业报刊,结合其它形式,开展卓有成效的卫生宣教运动。虽然根据地卫生报刊种类少,生存难,但是却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在广大军民的艰苦努力下,胜利完成各个时期的历史使命,把根据地建设成中国卫生宣教事业的先进地区,为各个时期中国农村的卫生建设积累了经验,也为解放后全国卫生工作的推进奠定了基础。革命根据地卫生宣教事业有很多值得总结的宝贵经验。从传播主体上看,医校报刊、团体报刊、官办报刊、专科报刊和报纸副刊的纷纷出现,表明多主体传播格局已经形成,组织传播最终成为报刊传播西医的主要形式。首先,医校报刊是教育传播的重要媒介和师生学术活动的重要途径;也是传播和弘扬医学救国精神和职业理念的重要平台。其次,社团与报刊共生是当时中国医界的一道风景线。西医群体、西医社团和西医报刊相辅相成,构成医学发展的内部支撑体系,特别是专科报刊,为西医理论体系的本土化和现代医学体制在中国的建立作了充分的准备。再次,以通俗、简明为特征的报纸副刊纷纷问世,标志着西医传播已经开始由精英阶层向普通大众进行科学教化的等级传播模式。此外,作为政府喉舌的官办报刊,在舆论导向、采编质量等方面都处于优势和主导地位,对西医传播事业有重要的示范和指导作用。多元传播格局下西医传播事业的繁荣,给中国近代医学的发展带来什么?文章分别以医校报刊、学术期刊、医团报刊为中心,对西医传播的效果作一宏观考察。首先,民国时期,政府多次颁布法令,收回教育主权,推行学制改革,自办医学院校逐渐取代教会医学校,成为当时规模最大的西医传播组织,为西医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准备大批后备人才。其次,西医的不断传入预示着西医传播已经从信息接收转变到体制构建上来——理论体系的本土化和实践模式的本土化。学术社团和学术报刊的问世为西医体制在中国的移植与再造提供组织保障和制度基础,促进学术研究向专深方向发展,也促成西医共同体的壮大。再次,西医共同体不仅是现代医学知识的生产者和传播者,而且成为现代公共卫生事业的倡导者和实践者。政府施为、社会参与、服务大众是公共卫生的基本特点。公共卫生制度的建构过程实质上是医学的国家化、社会化和大众化过程。事实上,西医共同体在借鉴国外先进的卫生制度时,非常注意公共卫生的国家化、社会化和大众化推进,从而指明未来医疗卫生事业的重点问题和发展方向。

何爱国[8](2005)在《东亚发展观研究 ——以战后西方学者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现代化是当代世界发展的主题。发达国家在反思现代化,既而改进现代化。发展中国家在启动现代化,既而推进现代化。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尤其引人关注,不论西方还是发展中国家本身都在寻找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最佳路径。现代化研究和现代性研究是当代学术界的研究重心所在。现代化理论是人文社会科学最重要的学科理论。历史学科也不例外。由于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并不是很成功,而东亚经济确实从70年代以来(日本从50年代中期)有了持续的高速度增长,因而对东亚现代化问题的研究,成为现代化研究的焦点和热点。所有的现代化理论和现代化研究都没有忽视东亚,无论是主张东亚必须走西方道路的“经典”现代化理论和新自由主义理论,还是不认为东亚会走西方道路的各种新现代化理论、反现代化理论等,或者是反思、批判,既而主张改进现代化的后现代主义理论和后现代化理论,甚至是强烈批判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认为这个体系可能已经走到尽头的世界体系理论和以拉丁美洲为研究中心、强烈主张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要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脱钩的依附理论,也没有回避东亚的挑战。“东亚研究”在现代化研究中要么是比较研究的对象或参照,要么是直接研究的目标。这就形成了蔚为大观的“东亚现代化理论”,我们可以称为“东亚发展观”。对东亚发展观的研究既可以透视现代化理论的一个侧面,也可以探索种种发展观对东亚、中国或其他正在进行或推进现代化的国家提供理论反思和战略决策的参考。“东亚发展观”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视点。 历史地看,战后的东亚发展观的发展与现代化理论的发展基本上是同步的,毕竟东亚发展观是现代化理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其经验性的依托。大体来看,可以分为三期,20世纪50-60年代为第一期,“经典”现代化理论主导了东亚发展观,这一时期的西方发展问题专家几乎都认为东亚的发展道路是“华山一条路”,那就是“命定地西方化”,实际上是“美国化”。美国现代化模式是全球道路,发展中国家必须遵守,争论的仅仅是如何实施的技术问题,而不是发展战略问题。西方发展模式固然有其合理性、重要性和普适性,但也要看到其历史性、社会性和文化性。作为标准模式是有问题的。为什么现代化学家几乎异口同声地推崇西方现代化模式,尤其是美国现代化模式为普世模式呢?一则,因为只有西方国家实现了现代化,而且只有美国实现了持续的经济增长、并且是经济最为发达和实力最为雄厚的现代化国家,西方现代化经验是惟一成功的现代化经验,而美国现代化经验则是现代化最为“成功”的“范例”;二则,刚独立的发展中国家百废具兴,渴望实现西方国家的那种物质上的丰裕,认为只有按照西方现代化模式才能够达到;还有第三个原因,就是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

操慧[9](2004)在《中国晚报文化研究——作为个案的《北京晚报》文化》文中认为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媒介消费已经成为现代信息社会的文化景观。媒介文化,是一种以媒介为中心,通过媒介的传播内容和形式介入社会生活,从而渐进式、渗透性地发生、扩散自身影响的亚文化。媒介与人在文化传播中建构起千丝万缕的社会关联,而这一关联就是媒介文化的内涵。而对这一内涵的形成、特征的具体研究,理应成为媒介文化理论应用性的开拓。中国晚报文化,是以中国晚报发展、运作及审美为有机构成的媒介文化,它是媒介文化发展的本土化与特色化的产物,它具有媒介文化的一般共性与晚报文化的特性。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晚报的持续繁荣,其作为强势媒体的普适度与社会认同度是晚报文化得以相对独立的研究前提。中国晚报从弱到强,从计划经济时代的“社会效益为上”的运作到市场经济时代“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重”的品牌经营,目前正经历着现代晚报集约化发展的转型;其蓬勃发展、开拓创新的媒介现实,为我们从媒介文化的发生、特点、内涵等主要方面去解析这一文化现象,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工具与理性思维的角度,并使这样的角度成为可能。“飞入寻常百姓家”是晚报的审美特征,也是中国晚报文化由来已久的被认同的文化特质。晚报在现代中国传媒中具有改革试验、创新示范的先锋性;它伴随人们的生活,成为大众日常性的媒介消费选择,并且在当今网络媒体的强有力冲击下,仍然保持着很高的接触率,拥有很高的媒介忠诚度。这些都启发我们在更为广阔的社会文化视野中去认识媒介文化是可能的,也是可行的。 本文首次将晚报文化作为整体研究对象,从媒介研究的物质层、制度层、精神层出发,通过对晚报生产、传播、接受的阶段性发展的过程解析,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以此建立起基本的逻辑框架。《北京晚报》的代表性与典型性,使其成为总体演绎中个案选择的必然。《北京晚报》是我国传统晚报中成功转型的代表,在走向晚报现代化的运作实践中,它所表现出的启示中国晚报文化以及媒介文化走向的深远意义,正是中国报业文化、媒介文化整体研究中由点带面的归纳的逻辑依据。对晚报的历史文献的搜集与整理,是把握晚报文化内涵与走向的重要文本。本文除了提供不同时期晚报发展的大量素材以及分析以外,还根据报纸版面的报道,整理了相关的重要“大事记”,运用一些简洁明了的版面统计,量化了晚报文化研究中的效果实证,力图弥补传统晚报研究中抽象说理、主观推断、随意定性的研究缺憾;同时,在“演绎—归纳”、“共性与个性”、“普遍与特色”的交叉论证框架下,以媒介文化的媒介事实说话,在媒介文化生发机理及以媒介人为核心的动力机制的研究视角中,客观呈现《北京晚报》的文化价值,详尽解析((J七京晚报》文化的形成、内容与特征。中国晚报以城市为中心的定位,以市民消费为取向的策略,以人文塑造为终极诉求的可持续性发展观,在中国社会市民化、世俗化的日常审美中平衡着导向,深化着取向,预示着走向。本文着眼于媒介文化与晚报研究的结合点,在个案中演绎 “晚报发展上的文人传统、晚报运作中的文人创新、晚报人文中的文人自觉”,归纳中国晚报文化现实的“有为”与“可为”;从而使研究在演绎与归纳、理论与应用、现实与未来的三重视野中找寻指导中国晚报实践、旨在提升中国晚报文化的内在规律。 本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从媒介文化切入,以晚报文化的衍生性立足,围绕“需要与满足”的作用机理,对媒介文化的发生机制、模式、特点作总体推演,然后界定媒介文化的内涵,主要从它与“新闻文化”的异同比较中,归纳出媒介文化的主要功能以确立本文立足的逻辑框架:即媒介文化的发展、运作、审美三大层次是媒介文化阐释的核心要素,它是晚报文化研究的总体结构模式和逻辑演绎的思维模式。本章着重阐述媒介文化的中国特色,对媒介文化在中国的发展、运作以及人文实况做概括式的特性描述,为中国晚报文化的生发作文化与媒介研究的生态铺垫,它是中国媒介文化立足与发展的宏观背景与中国晚报文化特色化的阐释依据。 第二章为中国晚报文化的独立性。建立在媒介文化生发普遍机理上的中国晚报文化,是媒介文化共性与晚报文化个性在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特定时空中的特定产物。“社会需要与满足”的媒介化表现,对于中国晚报来说,就是使其在功能分工、政策介入的差异化选择中从边缘走向中心的总体面貌。它体现出与中国社会发展同步、与中国新闻改革同步、与中国人生活方式改变同步的本土特色。本章的重点,是对中国晚报作历史沿革的综述,并采用纵横比较的方法,客观呈现中国晚报发展、运作以及审美的特点,这是中国晚报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第三章承接第一、二章的逻辑铺垫,从二般、普遍过渡到《北京晚报》文化的个案研究。在((j匕京晚报》文化的生发研究中,注意了晚报影响力构建与扩散的可能性与现实性,对北京的地域文化特征与传媒生态作了较为充分的“全息扫描”。始终围绕晚报产品、制作、经营三个方面,在晚报人与晚报读者的传受视阂下,以媒介市场化的效益导向为中心,建构起《北京晚报》人文品牌的解读方

蔡尚伟[10](2003)在《成都、重庆的城市文化与报业》文中指出“城市文化与报业”的研究是一项横跨城市研究、文化研究与传媒研究的新的研究领域,加强“城市文化与报业”研究对于促进中国城市化进程,深化城市文化研究与发展传媒文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中国若干对新、旧城市关系中的经典代表——重庆、成都为实证考察的对象,还会对区域传播学与比较大众传播学的发展有所启迪。由于前人几乎没有在本领域有系统的研究,本文是在相关研究相当薄弱的条件下进行的一次全新的学术尝试。 本文包括《前言》、《城市化及城市现代化进程与报业》、《城市文化形态与报纸——以文学为中心》、《现代城市文化机构与报纸——以大学为中心》、《现代城市文化精神与报纸——以身份意识为中心》、结语共六部分。 《前言》主要对本项研究的意义、学术背景、研究方法、相关文献及研究难度作了较为详细的说明。 第一章《城市化及城市现代化进程与报业》对重庆、成都的现代化进程及这个进程中的报业发展的轮廓进行了一次勾勒,揭示出政治、经济条件对报业发展以及对城市文化发展的基础性影响,并且力争恰如其分地对城市文化与报业发展的互动关系作一个宏观的梳理。中国西部最重要的两个城市重庆、成都曲折而多维的城市化及城市现代化的漫长过程。特别是重庆,由一个四川东部的区域性的军事、政治中心逐渐跃升为整个四川的物流中心,经济辐射能力逐渐扩展到整个四川地区乃至西南地区。后来重庆成为国民政府的陪都,共和国时期的西南大区所在地、中央直辖市,以后又随着大区的撤消恢复为省辖市,到1997年终于成为共和国第四个直辖市,重庆的城市发展可谓波澜壮阔曲折动人,相反,成都的地位一直相对稳定,作为多年的四川的政治中心,汉文化在西南的聚集中心,它以历史文化之都的形象稳定地成为重庆关注、排斥、疏离、超越的对象。两个城市的关系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成为影响二者发展的直接的背景性因素,二者在共同的城市现代化的路途上互相观望互相调整,最终互相促进了城市化及城市现代化的进程。这样的宏观线索也深刻地影响着两地传媒的发展。本章分为“近现代传媒的诞生与早期重庆、成都的城市现代化 (1897—1 937)”、“抗战开始后重庆城市的变化与报业的发展 (1937—1949)”、“在政治风云中的城市及纯政治性报纸(1949—1978)”、“改革开放后成都的发展与报业的辉煌”、“重庆的直辖与报业的勇猛精进”等几个部分,按照成都、重庆城市发展的进程及两座城市报业发展的进程分阶段进行了考察。 第二章《城市文化形态与报纸—以文学为中心》对重要的城市文化形态文学与报纸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考察。文学是作为报纸传播的主要内容之一,报纸给了文学生长发育的空间。从早期重庆成都的报纸开始,就给文学提供了众多的园地,促进了文学的发展。特别是在抗战时期,由于四川成为民族复兴的根据地,重庆成为首都,自然也成为全国的文化中心,重庆、成都报纸的文学园地呈现出五彩缤纷的繁荣景象。建国以后成都重庆报纸的文学园地也一度十分发达。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市民社会的形成,大众文化的兴起,传统的纯文学在报纸上逐渐发生了重大变化,晚报时代的“群众”副刊文学是对传统党报文学的改进,而以华西都市报为龙头,推进了市民副刊文学的发展,成都商报的报刊文学向大众文化的方向走得更远,传统的文学在报纸上渐渐身影模糊,彻底大众化后的报纸副刊文学存在着式微与泛化的双重走向。通过对历史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到,二十世纪成都重庆的报纸培育了大量的作家及诗人的成长,其中不乏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重量级人物如李劫人、流沙河等。当然,报纸也培养了大批的文学作者,对营造城市的文化氛围起到了重要作用。以抗战时期报纸援助贫病作家为典型,也可以看出报界帮助文学界的光荣传统。而由于非常时期的历史错误,报纸也曾给作家带来灾祸,当然,严格说来,报纸在其中也是受害者。作为双向关系的另一面,一百余年来,作家、诗人进入重庆成都的报界,也给两座城市的报纸不断带来生机,促进了报纸的发展。报纸与文学潮流的关系也十分紧密,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时期,重庆多家报纸参与了文学“与抗战无关论”的讨论、关于文学的民族形式问题的讨论以及与“战国派”的论争等,对当时的文学思潮起到了重要作用。作为在现代成都、重庆城市文化史中占据独特地位的知青文学潮,它在形成过程中所受到的来自于报纸的推动力是非常巨大的。 第三章《现代城市文化机构与报纸—以大学为中心》对在现代文化机构中处于中枢地位的大学与报纸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的考察。大学的发展对城市文化水平的提高影响甚大,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大学为报纸提供了一个由数量众多的具有相当文化水准的市民所构成的报业市场,这是报业发展最为重要的基础之一。成都重庆地区大学与报纸的紧密关系从早期报纸《渝报》、《蜀学报》与四川大学的前身尊经书院的经典关系就开始了。民国时期,成都、重庆的大学生参与报纸的情况十分普遍,特别是在五四运动时期与抗日战争时期,学生报纸对改良?

二、要努力创造一个节省土地、节省水资源、节省资本的城市化道路——在第一期“小城镇大战略论坛”上的讲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要努力创造一个节省土地、节省水资源、节省资本的城市化道路——在第一期“小城镇大战略论坛”上的讲话(论文提纲范文)

(1)略论小城镇建设中土地资源利用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小城镇建设中的土地利用
    (一) 乡镇企业建设用地在增加
    (二) 小城镇占领土地, 浪费新城镇
    (三) 扩大小城镇并破坏附近的肥沃农田
    (四) 定居点较为分散
    (五) 食物和建筑难以平衡
二、小城镇建设中合理使用土地的主要措施分析
    (一) 科学规划和合理分配土地资源
    (二) 有偿使用土地应保持土地集约利用
    (三) 加强小城镇方案规划合理性的提升

(2)中国城镇化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评述
        1.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1.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1.2.3 现有研究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主要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研究方法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城镇化
        2.1.2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2.2 理论基础
        2.2.1 二元经济理论
        2.2.2 收入分配理论
        2.2.3 产业结构变迁理论
        2.2.4 空间集聚理论
        2.2.5 制度变迁理论
3 中国城镇化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状及关联性
    3.1 中国城镇化发展现状及特点
        3.1.1 中国城镇化发展历史与现状
        3.1.2 中国城镇化发展的特点
    3.2 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状及特点
        3.2.1 收入差距测度方法
        3.2.2 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演变与现状
        3.2.3 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特点
    3.3 中国城镇化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关联性分析
        3.3.1 指标选择
        3.3.2 数据来源
        3.3.3 实证结果与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城镇化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机理
    4.1 劳动力转移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4.2 城镇集聚和扩散效应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4.2.1 产业结构变动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4.2.2 城镇集聚效应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4.2.3 城镇扩散效应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4.3 城市偏向性政策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4.4 本章小结
5 中国城乡劳动力转移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
    5.1 我国城乡劳动力转移的历史考察
        5.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探索阶段:1978至1985年
        5.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与初步发展阶段:1986至2005年
        5.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阶段:2006年至今
    5.2 城乡劳动力转移、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与城乡收入差距
        5.2.1 模型选择
        5.2.2 研究假说与模型建立
        5.2.3 样本点选择与数据描述
        5.2.4 模型估计
    5.3 城乡劳动力转移、工资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
        5.3.1 农村转移劳动力收入统计上的归属
        5.3.2 转移劳动力工资水平与城镇职工工资水平
    5.4 本章小结
6 城镇集聚和扩散效应对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
    6.1 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动的历史考察
        6.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探索阶段:1978至1985年
        6.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与初步发展阶段:1986至2005年
        6.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阶段:2006年至今
    6.2 城镇集聚效应对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
        6.2.1 产业集聚测度方法及选择
        6.2.2 我国城镇产业集聚的变动
        6.2.3 产业集聚、结构升级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6.3 城镇扩散效应对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
        6.3.1 研究假说
        6.3.2 研究方法
        6.3.3 变量选择与数据来源
        6.3.4 实证分析
        6.3.5 研究结论
    6.4 本章小结
7 中国城市偏向性经济政策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
    7.1 中国城市偏向经济政策的演进轨迹
        7.1.1 中国城市偏向经济政策的形成
        7.1.2 中国城市偏向经济政策的固化
        7.1.3 中国城市偏向经济政策的弱化
    7.2 中国城市偏向经济政策的历史表现
        7.2.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探索阶段:1978至1985年
        7.2.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与初步发展阶段:1986至2005年
        7.2.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阶段:2006年至今
    7.3 中国城市偏向经济政策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实证分析
        7.3.1 模型、变量与数据
        7.3.2 实证结果与分析
    7.4 本章小结
8 城镇化视角缩小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总体思路与对策建议
    8.1 城镇化视角缩小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总体思路
        8.1.1 城镇化视角缩小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指导思想
        8.1.2 城镇化视角缩小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基本原则
        8.1.3 城镇化视角缩小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实现路径
    8.2 城镇化视角缩小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对策建议
        8.2.1 以城乡劳动力转移为中心的对策建议
        8.2.2 以城镇集聚和扩散效应为中心的对策建议
        8.2.3 以纠正城市偏向政策为中心的对策建议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本研究创新之处
    9.3 研究不足与待研究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现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与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生态文明建设概述
    2.1 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2.1.1 生态的内涵
        2.1.2 文明的内涵
        2.1.3 生态文明的内涵
        2.1.4 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2.2 生态文明建设的特征
        2.2.1 自律性与他律性
        2.2.2 循环性与持续性
        2.2.3 公平性与文化性
    2.3 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2.3.1 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由之路
        2.3.2 推进低碳发展的根本保障
        2.3.3 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
        2.3.4 责任大国需要履行的责任
        2.3.5 文明形态升级的必然途径
第3章 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
    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生态文明思想
        3.1.1 马克思的生态文明思想
        3.1.2 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
        3.1.3 列宁的生态文明思想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思想
        3.2.1 毛泽东的生态文明思想
        3.2.2 邓小平的生态文明思想
        3.2.3 江泽民的生态文明思想
        3.2.4 胡锦涛的生态文明思想
        3.2.5 习近平的生态文明思想
    3.3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
        3.3.1 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
        3.3.2 道家的“道法自然”思想
        3.3.3 佛家的“众生平等”思想
    3.4 生态马克思主义者的生态文明思想
        3.4.1 福斯特的“生态革命”思想
        3.4.2 奥康纳的“双重危机”思想
        3.4.3 阿格尔的“异化消费”思想
        3.4.4 莱易斯的“控制自然”思想
第4章 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
    4.1 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绩
        4.1.1 环境保护工作开展顺利
        4.1.2 整体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4.1.3 生态文化理念深入人心
    4.2 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4.2.1 环境总体恶化趋势尚未根本改变
        4.2.2 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尚未根本完善
        4.2.3 执法监管责任尚未根本落实
        4.2.4 经济发展方式尚未根本转变
    4.3 生态文明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3.1 生态环境基础较为薄弱
        4.3.2 生态经济发展简单粗放
        4.3.3 公民生态文明意识淡薄
        4.3.4 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不完善
        4.3.5 国际环境合作机制不健全
第5章 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典型模式
    5.1 新农村生态建设模式
        5.1.1 新农村生态建设模式的由来
        5.1.2 新农村生态建设模式的特点
        5.1.3 新农村生态建设模式的实践价值
    5.2 京津冀风沙源治理工程建设模式
        5.2.1 京津冀风沙源治理工程建设模式的由来
        5.2.2 京津冀风沙源治理工程建设模式的特点
        5.2.3 京津冀风沙源治理工程建设模式的实践价值
    5.3“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模式
        5.3.1“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模式的由来
        5.3.2“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模式的特点
        5.3.3“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模式的实践价值
    5.4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模式
        5.4.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模式的由来
        5.4.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模式的特点
        5.4.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模式的实践价值
第6章 发达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措施及经验借鉴
    6.1 发达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措施
        6.1.1 美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措施
        6.1.2 日本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措施
        6.1.3 德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措施
    6.2 发达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借鉴
        6.2.1 积极推进环境教育
        6.2.2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6.2.3 立法先行的治理环境
        6.2.4 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
第7章 推进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思考
    7.1 合理开发和利用国土空间
        7.1.1 落实主体功能区的规划
        7.1.2 加强海洋资源科学开发
        7.1.3 加大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
    7.2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7.2.1 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7.2.2 加快生态文明法制化建设
        7.2.3 加强统计监测和执法监督
    7.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7.3.1 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7.3.2 由量的增长向质的上升转变
        7.3.3 由资源依赖向技术创新转变
    7.4 建设良好社会风尚
        7.4.1 提高全民生态文明意识
        7.4.2 平衡生态与心态的关系
        7.4.3 培养绿色生活方式
    7.5 加强国际生态合作
        7.5.1 开展国际环境合作
        7.5.2 创新区域保护国际合作
        7.5.3 反对生态霸权主义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4)包容型政府行为逻辑、治理模式与经济绩效研究 ——来自中国的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图目录
表目录
目次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 思想缘起
        1.1.2 研究动机
        1.1.3 研究目的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2 文献综述
    2.1 经济发展的制度视角:制度的作用、形成与演化
        2.1.1 制度的作用与案例
        2.1.2 制度的形成与演化
        2.1.3 制度的适宜与发展
    2.2 经济发展的政府视角:政府的作用、机制与演化
        2.2.1 政府作用的三种理论
        2.2.2 政府作用的两种机制
        2.2.3 政府行为的三种选择
    2.3 经济发展的包容视角:包容的表现、内涵和测度
    2.4 总结性评述
3 包容型政府理论框架
    3.1 国家理论与政府治理
    3.2 包容型政府的定义
    3.3 包容型政府的特征
    3.4 包容型政府的内容
        3.4.1 政府治理包容
        3.4.2 经济增长包容
        3.4.3 社会发展包容
        3.4.4 思想市场包容
    3.5 包容型政府分析框架
    3.6 本章小结
4. 思想市场与经济增长:适宜制度视角
    4.1 思想市场与经济增长
        4.1.1 概念与分类
        4.1.2 特征与生产
    4.2 思想市场与技术创新
        4.2.1 内生增长理论之外:对“思想”的忽略
        4.2.2 内生增长理论缺陷:对“思想”的偏离
        4.2.3 知识积累机制
        4.2.4 人力资本机制
    4.3 适宜制度与经济增长
        4.3.1 适宜制度的功能
        4.3.2 技术(知识)特征
        4.3.3 适宜制度的最优化策略
5 适宜制度与经济发展:国际贸易视角
    5.1 文献回顾
        5.1.1 历史考察:大西洋贸易启示
        5.1.2 中国故事:通商制度的遗产
        5.1.3 适宜制度:制度与贸易互动
    5.2 制度内涵与“中国化”指标
        5.2.1 制度与制度质量
        5.2.2 “中国化”的制度质量指标与数据说明
    5.3 制度的贸易效应与实证
        5.3.1 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5.3.2 平稳性单位根检验
        5.3.3 长期均衡协整检验
        5.3.4 短期动态调整检验
        5.3.5 结论与政策含义
    5.4 贸易的制度激励机制
        5.4.1 基准模型
        5.4.2 南北贸易与制度差异
        5.4.3 贸易均衡与制度优势
        5.4.4 力争上游机制
        5.4.5 甘居下游机制
        5.4.6 左右逢源机制
    5.5 结论与拓展
6 制度变迁与政府行为:产业发展视角
    6.1 文献回顾
        6.1.1 理论回顾
        6.1.2 现有研究不足
    6.2 理论模型
        6.2.1 基准模型C-P
        6.2.2 模型拓展C-P-I
    6.3 产业集聚:制度变迁与政府行为的渗透效应
        6.3.1 短期均衡
        6.3.2 长期均衡
    6.4 结论和政策含义
    6.5 产业关联:技术外溢与农业创新能力的提升
        6.5.1 产业关联对农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
        6.5.2 实证分析
        6.5.3 政策含义
7 地方政府行为选择及演变:区域异质视角
    7.1 援助之手还是攫取之手
    7.2 策略性选择机制的发现:禀赋差异与理论假说
        7.2.1 基本假说与行为偏好
        7.2.2 禀赋异质与行为选择
    7.3 实证检验
        7.3.1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7.3.2 数据说明与估计策略
        7.3.3 实证分析与稳健性检验
        7.3.4 资源诅咒再检验
        7.3.5 结论与政策含义
    7.4 策略性选择机制的拓展
        7.4.1 模型设定与新假说
        7.4.2 实证检验与新发现
    7.5 本章小结
8 我国地方政府行为及其治理绩效
    8.1 “南方崛起”中的政府
    8.2 “中国奇迹”中的政府
    8.3 实证策略
        8.3.1 模型设定与变量定义
        8.3.2 数据说明与估计策略
    8.4 政治周期与政府行为
        8.4.1 政治晋升竞标赛:存在与质疑
        8.4.2 政治周期与换届效应
        8.4.3 全国结果及其分析
        8.4.4 区域结果及其分析
        8.4.5 稳健性检验
        8.4.6 研究结论
    8.5 政府规模与发展包容
        8.5.1 中国政府规模的历史演变
        8.5.2 理论假说及其发展
        8.5.3 全国结果及其分析
        8.5.4 区域结果及其分析
        8.5.5 稳健性检验
    8.6 政府干预与社会福利
        8.6.1 理论假说讨论
        8.6.2 基准回归分析
        8.6.3 门槛效应检验
    8.7 本章小结
9 我国发展包容与贫困缓解:理论与实证
    9.1 贫困缓解的两种策略
        9.1.1 自上而下策略:持续增长与成果共享
        9.1.2 自下而上策略:自生能力与社会流动
    9.2 经验事实与诊断框架
        9.2.1 二次分配的经验事实
        9.2.2 包容性增长诊断框架
    9.3 实证检验
        9.3.1 变量定义与指标选取
        9.3.2 数据说明与估计策略
        9.3.3 实证分析与稳健性检验
        9.3.4 结论与政策含义
    9.4 包容型政府构建:一个社会流动与经济增长耦合的视角
        9.4.1 社会流动的理论解构
        9.4.2 为何耦合?:现实与意义
        9.4.3 如何耦合?:渠道与机制
        9.4.4 耦合机制构建
        9.4.5 结论与思考
10 结论
    10.1 研究结论
    10.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主要科研成果

(5)基于社区和网络的设计与社会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背景与论文课题来源
    1.4 文献综述
        1.4.1 社会学与社区问题
        1.4.2 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
        1.4.3 社区实践的案例
        1.4.4 社会创新方法
        1.4.5 设计转型
        1.4.6 设计的目标与论点
        1.4.7 实践参与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结构
        1.5.1 研究的对象
        1.5.2 论文的研究方法
        1.5.3 论文的内容组织
第2章 社区、社会需求与社区研究
    2.1 聚落
    2.2 社区
        2.2.1 社区定义
        2.2.2 社区的分类
        2.2.3 不同社区的社会需求比较
    2.3 社区研究
        2.3.1 社区研究的基本方法
        2.3.2 社区研究的本土化探索
        2.3.3 几个社区研究的核心问题
        2.3.4 迷失与断裂的社区
        2.3.5 本文的社区定义及社区研究的目标
第3章 社区实践案例与社会创新
    3.1. 乡村建设运动
        3.1.1 民国时期乡村建设实践
        3.1.2 现代乡村建设实践
        3.1.3 中国乡村建设实践案例总结
    3.2 日本和台湾的社区营造
        3.2.1 日本造町运动
        3.2.2 台湾社区总体营造
        3.2.3 日本台湾社区营造对中国社区实践的启示
        3.2.4 社区营造切入点总结
        3.2.5 社区营造流程
        3.2.6 社区营造评估方法
    3.3 设计介入的可能性
    3.4 设计目标的变化
        3.4.1 需求--为真实的世界而设计
        3.4.2 帕帕奈克对当代设计的影响
        3.4.3 批判---为地域和文化的设计
        3.4.4 批判性地域主义的发展
        3.4.5 批判性地域主义的特征
        3.4.6 对现代设计的启示
    3.5 社会创新
        3.5.1 社会创新的定义
        3.5.2 对社会创新的思考
        3.5.3 谁在关注社会创新
        3.5.4 社会创新实践典型案例
        3.5.5 社会创新的过程研究
    3.6 从以用户为中心到以社区为中心
        3.6.1 以人为中心的设计
        3.6.2 设计新视角:以社区为中心的设计(CCD)
    3.7 设计的转变
        3.7.1 从产品设计到服务、转化设计
        3.7.2 从商业设计到社会性设计
        3.7.3 从消费主义到可持续设计
        3.7.4 曼梓尼与可持续设计
        3.7.5 虚拟社区
        3.7.6 对于未来社区的探索
    3.8 设计介入的社会创新的总结
        3.8.1 设计介入的思考
        3.8.2 社会需求
        3.8.3 知识平台
        3.8.4 新组织、项目、工作机会
        3.8.5 社会网络、分散式系统及社会化媒体
        3.8.6 设计介入社会创新的基本过程
        3.8.7 设计实践社会创新的方法
        3.8.8 社区营造与社会创新对实践的启示
第4章 设计参与社会创新的方法研究
    4.1 为了可能的未来
    4.2 乡村社区的地域文化与本土设计方法
        4.2.1 地域文化的文化价值与生态保护
        4.2.2 地域文化的产业价值与输出
        4.2.3 设计的全球化与本土化
        4.2.4 非物质文化的智慧与情感价值
        4.2.5 基于地域性非物质文化的本土设计
        4.2.6 基于地域文化的本土设计方法实践研究
    4.3 城市社区中基于网络的产品和服务设计
        4.3.1 产品服务系统的概念
        4.3.2 网络社区与服务设计
        4.3.3 Online 2020 产品和服务设计工作坊:构想未来 10 年的虚拟社区服务
        4.3.4 长虹工作坊:为真实的家庭和智能社区而设计
第5章 基于案例的设计与社区实践
    5.1 乡村社区的设计与社会创新实践
        5.1.1 “New Channel 新通道”设计与社会创新夏令营
        5.1.2 “疆 Home+Style”设计与社会创新夏令营
    5.2 城市社区社会创新实践
        5.2.1 麓山南路居住社区设计探究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所完成的主要科研项目

(6)中国粮食主产区的演变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文献评述
    1.3 基本概念与研究范围
    1.4 理论基础
    1.5 研究目标与内容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7 创新点
第二章 中国粮食主产区的演变
    2.1 中国粮食主产区演变的历史进程分析
    2.2 中国粮食主产区空间格局变化的特征分析
    2.3 中国粮食主产区空间格局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粮食主产区差异分析
    3.1 中国粮食主产区区域经济差异综合评价
    3.2 中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能力差异分析
    3.3 中国粮食主产区商品化程度差异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粮食主产区发展面临的问题
    4.1 粮食主产区利益流失
    4.2 区域经济发展滞后
    4.3 粮食流通体系不顺畅
    4.4 土地经营规模狭小
    4.5 粮农种粮行为的工业化“效应”凸显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工业化进程中农户种粮行为实证分析
    5.1 工业化进程中农户“轻粮”行为分析—以浙江省为例
    5.2 工业化进程中粮食主产区农户种粮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以吉林省为例
    5.3 粮食主产区农户种粮行为预期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粮食主产区支持政策
    6.1 粮食主产区支持政策的背景及运行轨迹
    6.2 粮食主产区支持政策的评价
    6.3 粮食主产区支持政策的调整与优化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国粮食主产区发展预期
    7.1 未来中国粮食供求分析
    7.2 粮食主产区的战略定位
    7.3 粮食主产区的发展目标
    7.4 粮食主产区可持续发展条件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主要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和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附件

(7)中国近代报刊传播西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一) 关于近代报刊、西医报刊、西医传播和报刊传播西医的研究
        (二) 相关近代医学史研究
    三、主要研究内容
    四、本文努力的方向和需要继续探讨的问题
第一章 传教士开创中国近代报刊传播西医之先河(1807-1911年)
    一、动机与路径:西医跨文化传播的策略选择
        (一) 藉医传教:工具性价值与目的性价值的艰难博弈
        (二) 传播路径:从医疗空间到舆论空间的多维渗透
    二、传教士:报刊传播西医之发端
        (一) 报刊:一种面向中国人的新型传播媒介
        (二) 西医传播:从综合报刊到专业报刊的嬗变
    三、近代传教士传播西医的历史作用
第二章 国人自办启蒙报刊传播西医之早期动员(1886-1911年)
    一、尹端模:第一份自办医刊的创办者
    二、青年陈垣的医学救国思想与实践——以《医学卫生杂志》和《光华医事卫生杂志》为中心
        (一) 从革命报人到着述医:陈垣的医学救国思想与实践
        (二) "着述医"陈垣的医学着述及其历史影响
    三、赴日留学:德日西医体系的传入
        (一) 留学日本:国人留学习医的"终南捷径"
        (二) 日本:留学生报刊传播西医的域外努力
        (三) 上海:留学生报刊传播西医的域内探索
    四、自办西医启蒙报刊的示范意义
第三章 以城市为中心西医传播网络的形成与发展(1912-1949年)
    一、民国时期西医报刊历史传承的特点
        (一) 时空分布
        (二) 阶段性顿挫和持续性发展
        (三) 地域性分异和网络化扩散
    二、上海:西医传播全国中心的确立及其动因
        (一) 经济繁荣的拉动
        (二) 西学东渐的推动
        (三) 西医群体的努力
        (四) 租界卫生的示范
        (五) 政府决策的导引
    三、抗战时期传播中心的西移及其影响
        (一) 抗战时期传播中心西移的原因
        (二) 传播中心西移的重要意义
        (三) 传播中心西移后西医传播内容的拓展
第四章 革命根据地卫生宣教事业的勃兴(1931-1949年)
    一、土地革命时期卫生报刊的萌芽及其防疫宣传
        (一) 卫生专业报刊的萌芽
        (二) 综合性报刊的防疫动员
    二、抗日战争时期卫生报刊的发展及其卫生宣教
        (一) 新四军二、三师的《医务生活》与《先锋医务》
        (二) 山东军区的《军医杂志》、《山东医务杂志》和《胶东医刊》
        (三) 陕甘宁边区的《国防卫生》及其它综合性报刊
    三、解放战争时期卫生报刊的拓展
        (一) 《山东卫生》
        (二) 《健康报》(复刊)
        (三) 《野战卫生》与《中南卫生》
    四、革命根据地卫生宣教的历史经验
        (一) 党政部门高度重视,各级领导身体力行
        (二) 强化组织保障,确保政策跟进
        (三) 因陋就简,充分利用党报专刊
        (四) 目标明确,突出重点
        (五) 科学实用,务求实效
第五章 多主体传播格局下中国近代医学的走向(1912-1949)
    一、多元主体传播格局的形成与发展
        (一) 医校报刊蓬勃发展
        (二) 社团报刊脱颖而出
        (三) 专科报刊异军突起
        (四) 卫生副刊异彩纷呈
    二、教育传播的国家化与西医群体的成长——以校办报刊为中心
        (一) 教育体制的转换及其对西医教育的影响
        (二) 医校报刊的繁荣
        (三) 医校报刊成为西医群体成长的舞台
    三、现代医学体制的移植与再造——以专业社团的学术期刊为中心
        (一) 中华医学会与西医体制的构建
        (二) 中华护士会与中国护理学的发展
        (三) 中国生理学会与中国生理学的奠基
        (四) 中华民国药学会与中国药学的肇兴
    四、传统卫生模式的颠覆与超越——以民间社团的普通报刊为中心
        (一) 政府施为与社会参与:现代公共卫生之滥觞
        (二) 让公众理解传染病:以中国防痨协会和中华麻风救济会为例
        (三) 妇女与儿童的发现:以节育运动和慈幼运动为例
本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

(8)东亚发展观研究 ——以战后西方学者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
第一编 通论
    第一章 现代化研究浪潮的兴起与历史研究的新趋势
        第一节 现代化(发展)与现代性
        第二节 现代化(发展)理论、史学理论与历史研究
        第三节 现代化理论的演进
        第四节 关于现代化问题、现代化理论和现代化研究的深层思考
    第二章 全球现代化研究浪潮中的东亚发展观
        第一节 东亚发展观的性质、结构与功能
        第二节 东亚发展观的演进、特点与评价
        第三节 关于东亚与中国发展问题的若干思考
第二编 东亚发展观专论之一:历史学、社会学的视野
    编绪
    第三章 韦伯与帕森斯:儒教理性主义与现代化
        第一节 西方的理性化道路:从科学技术革命到现代化
        第二节 儒家理性主义:从非现代化到适应现代化
    第四章 费正清与墨菲的东亚传统与现代“统一”论
        第一节 费正清的现代创新与历史传统统一论
        第二节 墨菲的东亚现代化从传统受益论
    第五章 毕乃德与艾森斯塔德:从箱根模式与新传统主义看中国与东亚现代化
        第一节 从箱根模式看中国现代化
        第二节 从新传统主义看东亚与中国现代化
    第六章 全球性视野下中国现代化的历史透视
        第一节 中国的现代化转型为什么如此之难?
        第二节 关于中国现代化的演进、特征与深层次思考
    第七章 反现代化视野下的亚洲文化民族主义与现代化
        第一节 现代化与反现代化:一体两面
        第二节 亚洲的反现代化理论
        第三节 亚洲的反现代化思潮
    第八章 从《白银资本》与《大分流》看东亚发展理论的新思维
        第一节 《白银资本》的发展理论体系
        第二节 《大分流》的发展理论体系
        第三节 《白银资本》与《大分流》比较
    第九章 沃勒斯坦从现代世界体系看东亚的“发展”与危机
        第一节 为什么中国没有向资本主义发展而欧洲则实现了这种发展?
        第二节 东亚崛起及其世界意义
        第三节 “东亚危机”与世界体系的转型
    第十章 萨米尔·阿明从依附理论看东亚“奇迹”
        第一节 萨米尔·阿明的依附论思想
        第二节 东亚“成功”的依附论诠释
        第三节 中国发展模式及其世界意义
    第十一章 曼纽尔·卡斯特:国家VS全球化视域下的东亚发展与危机
        第一节 深刻反思东亚危机的成因和特质
        第二节 东亚“发展型国家”如何在发展过程中成功?
        第三节 转型东亚:从“发展型国家”到“公民社会”与“网络国家”
        第四节 东亚如何继续发展?
    第十二章 探索“亚洲资本主义精神”:传统文化、民族主义、社会市场与现代化
        第一节 探索“亚洲资本主义精神”之一:东亚模式的文化渊源
        第二节 探索“亚洲资本主义精神”之二:民族主义与现代化
        第三节 探索“亚洲资本主义精神”之三:社会市场与亚洲资本主义
    编结
第三编 东亚发展观专论之二:哲学、政治学的视野
    编绪
    第十三章 杜维明从新儒家伦理看东亚现代化
        第一节 观察东亚现代化的几个重要的理论问题
        第二节 重估东亚儒学传统中的现代性
        第三节 新儒家伦理与工业东亚
        第四节 现代性的第二种类型与儒学的第三期发展
    第十四章 福山论“历史的终结”与“东亚的挑战”
        第一节 “世界普遍史”与“历史的终结”
        第二节 “历史并未终结”:东亚的挑战
    第十五章 亨廷顿:“更多现代化,更少西方化”
        第一节 “现代化并不一定意味着西方化”
        第二节 东亚现代化与“亚洲普世主义”的出现
        第三节 “儒教民主”与“东亚模式”
    第十六章 郝大维、安乐哲的“儒家民主”论
        第一节 “现代化”:东方化与西方化的兼容
        第二节 民主的两种视野:自由主义民主与社群主义民主
        第三节 “新儒学”与“新实用主义”:机遇与挑战
        第四节 “儒家民主”如何可能?
    编结
第四编 东亚发展观专论之三:经济学的视野
    编绪
    第十七章 吉姆·罗沃对东亚崛起的制度分析
        第一节 “强社会,小政府”:东亚“奇迹”的制度渊源
        第二节 “把亚洲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
        第三节 “亚洲将进入一个安排它长期命运的时期”
    第十八章 霍夫汉、卡德尔对东亚成功的结构分析
        第一节 关于东亚优势的“错误”理论批判
        第二节 东亚优势的结构源泉
        第三节 东亚优势的结构特征
    第十九章 乌尔里希·门泽尔:东亚模式是“范例”还是“特例”?
        第一节 对东亚发展的三种解释及其质疑
        第二节 东亚模式是“特例”不是范例
    第二十章 格罗·詹纳:东亚模式为何制胜美国模式?
        第一节 两种工业化道路:日本模式与美国模式
        第二节 从日本模式到东亚模式:为什么日本模式更有吸引力?
        第三节 东亚模式的特征与得失
    第二十一章 阿马蒂亚·森对“亚洲价值观”的自由主义分析
        第一节 发展理论的新视角:以自由看待发展
        第二节 质疑李光耀命题:政治自由和公民权利阻碍经济发展吗?
        第三节 质疑“李光耀推论”:穷人不关心民主和政治权利吗?
        第四节 解构亚洲价值观:“亚洲价值观”与“西方价值观”是内在对立的吗?
        第五节 亚洲金融危机:三种工具性自由的缺失
        第六节 对中国改革和发展的反思和前瞻
    第二十二章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东亚现代化如何从全球化中受益?
        第一节 全球化如何使全球受益,而非受损?
        第二节 东亚现代化如何从全球化中受益?
        第三节 中国现代化如何从全球化中受益?
    编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9)中国晚报文化研究——作为个案的《北京晚报》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第一章 中国晚报文化的衍生性
    第一节 媒介文化的发生
        一、媒介文化的发生机理:社会需要与媒介满足
        二、媒介文化的发生模式:三个面向的历时交错与循环回归
        三、媒介文化的发生特点:同步性与同构性
    第二节 媒介文化的内涵
        一、媒介文化的一般涵义
        二、媒介文化的主要特征和主要功能
        三、媒介文化内涵的有机构成
    第三节 媒介文化的中国特色
        一、媒介发展:传统媒介与电子媒介并存混合
        二、媒介运作:“内容为王”与“品牌经营”并重导向
        三、媒介人文:媒介自律与文化自觉并立兼顾
第二章 中国晚报文化的独立性
    第一节 中国晚报文化的发生
        一、中国晚报文化的发生机理
        二、中国晚报文化的发生特点
    第二节 晚报文化的内涵
        一、晚报文化的涵义
        二、晚报文化的有机构成
    第三节 晚报文化的中国特色
        一、中国晚报的历史沿革
        二、中国晚报的运作
        三、中国晚报的人文特色
第三章 作为个案的《北京晚报》文化
    第一节 《北京晚报》文化的发展沿革
        一、《北京晚报》文化生发的条件
        二、《北京晚报》发展的历史沿革
    第二节 《北京晚报》的媒介运作
        一、晚报产品的全新运作
        二、《北京晚报》经营的攻略化运作
        三、早攻晚守的运作个案:一社两报的合力联动
    第三节 《北京晚报》人文:晚报,不晚报
        一、《北京晚报》的人文意识:人、城、报的相对统一与同一
        二、《北京晚报》的文本策略与审美特征
第四章 中国晚报文化的发展走向
    第一节 现代报业与晚报现代化
        一、现代报业的形态与功能特征
        二、晚报现代化
    第二节 “后喻文化”语境中的晚报文化走向
        一、“后喻文化”语境中的晚报读者
        二、晚报文化的发展走向
    第三节 晚报人的精神守望与文化书写
        一、新型媒介知识分子的含义
        二、现代晚报人—创新不断的复合型知识分子
        三、晚报人的精神守望与文化书写
附录
    1、《北京晚报》大事记
    2、《北京晚报》的版面流变
    3、《羊城晚报》、《新民晚报》、《北京晚报》副刊栏目比较
    4、中国晚报基本情况
    5、中国晚报协会会员各大区全名单
    6、中国晚报集团化经营模式
参考文献
本人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声明
后记

(10)成都、重庆的城市文化与报业(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一、“城市文化与报业”研究的意义
        1、城市化及城市研究、城市文化研究的意义
        2、“城市文化与传媒”研究的价值
    二、为何选取两个城市?
        1、成渝两市城市文化与报业的代表性
        2、对于发展“区域传播学”与“比较传播学”的意义
    三、研究方法、文献综述及难度
        1、综合研究:跨学科的交叉研究
        2、在思辩与实证之间倾向后者
        3、文献综述
        4、研究难度
第一章 城市化及城市现代化进程与报业
    第一节 近现代传媒的诞生与早期重庆、成都的城市现代化(1897——1937)
        一、新潮中的重庆、成都近代化与近代报纸的诞生
        二、重庆、成都在曲折中的发展与现代报纸的全面开花
    第二节 抗战开始后重庆城市的变化与报业的发展(1937——1949)
        一、抗战时期重庆城市的突变
        二、陪都时代重庆报业的异常繁荣
        三、陪都报业对重庆现代化及本土报业的深远影响
    第三节 在政治风云中的城市及纯政治性报纸(1949——1978)
        一、解放后报纸性质的统一
        二、纯政治性报纸对城市化的曲折影响
        三、城市工业化——后来报纸发展的基础之一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成都的发展与报业的辉煌
        一、城市的初步发展与晚报的黄金时代
        二、城市的大发展与都市报时代的到来
        三、成都的报业竞争与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
    第五节 重庆的直辖与报业的勇猛精进
        一、重庆直辖与城市发展
        二、直辖后重庆报业的重大变化
        三、重庆报业的局限性与未来空间
第二章 城市文化形态与报纸——以文学为中心
    第一节 作为文学园地的报纸
        一、早期重庆成都报纸的文学园地
        二、抗战以后重庆成都报纸文学园地的繁荣
        三、建国后成都重庆报纸的文学园地
    第二节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成都重庆的报刊文学
        一、晚报时代与“群众”副刊文学
        二、都市报时代与市民副刊文学
        三、报纸副刊文学的彻底大众化及式微与泛化
    第三节 报纸与文学界的关系
        一、报纸培养现代作家
        二、报界帮助文学界
        三、非常时期:报纸给作家带来不幸
        四、作家诗人进入报界,给报纸带来生机
    第四节 报纸与文学潮流
第三章 现代城市文化机构与报纸——以大学为中心
    第一节 经典关系:从尊经书院与《渝报》、《蜀学报》开始
    第二节 成都、重庆的大学生与报纸
        一、在校大学生从事报纸工作
        二、成都重庆的大学毕业生服务于两地报界乃至全国报界
    第三节 大学教师与报纸
        一、民国大学教师参与报纸工作的普遍性
        二、大学教师参与报纸的精英文化背景
    第四节 大学的新闻教育、新闻研究与成都重庆的报业发展
        一、民国时期重庆成都的大学新闻教育与研究
        二、建国后成都重庆的新闻教育与研究
    第五节 报纸对大学的注视与介入
        一、大学作为报纸的重要传播资源和传播内容
        二、报纸对大学的影响
第四章 现代城市文化精神与报纸——以身份意识为中心
    第一节 重庆、成都城市意识的发展在报纸上的体现
        一、早期报纸上的城市意识
        二、重庆独立意识的萌芽
        三、建市以后重庆、成都城市意识的发展
        四、陪都时代重庆成都报纸上的城市意识
        五、重庆直辖后城市意识的爆发
    第二节 报纸与重庆城市文化身份
        一、报纸对重庆文化的认知及重庆报纸的“文化焦虑”
        二、报纸对重庆文化的大力建构
    第三节 成都报纸对“历史文化”的守望与反思
        一、杨森“新政”拆城与报纸的反应
        二、“历史文化名城”标志——皇城的消失与报纸的无力
        三、成都报纸保护城市文化的努力
        四、报纸对城市文化的大反思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工作
声明
后记

四、要努力创造一个节省土地、节省水资源、节省资本的城市化道路——在第一期“小城镇大战略论坛”上的讲话(论文参考文献)

  • [1]略论小城镇建设中土地资源利用问题[J]. 卢晓熙. 大众投资指南, 2018(12)
  • [2]中国城镇化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研究[D]. 翟涛. 东北农业大学, 2017(12)
  • [3]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研究[D]. 张子玉. 吉林大学, 2016(08)
  • [4]包容型政府行为逻辑、治理模式与经济绩效研究 ——来自中国的经验[D]. 文雁兵. 浙江大学, 2014(08)
  • [5]基于社区和网络的设计与社会创新[D]. 季铁. 湖南大学, 2012(03)
  • [6]中国粮食主产区的演变与发展研究[D]. 顾莉丽. 吉林农业大学, 2012(04)
  • [7]中国近代报刊传播西医研究[D]. 潘荣华. 安徽大学, 2010(10)
  • [8]东亚发展观研究 ——以战后西方学者为中心[D]. 何爱国. 华东师范大学, 2005(05)
  • [9]中国晚报文化研究——作为个案的《北京晚报》文化[D]. 操慧. 四川大学, 2004(02)
  • [10]成都、重庆的城市文化与报业[D]. 蔡尚伟. 四川大学, 2003(02)

标签:;  ;  ;  ;  ;  

着力打造节约土地、节约水资源、节约资金的城镇化道路——在第一期“小城镇大战略论坛”上的讲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