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部开发与云南民族传统文化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赵银河[1](2020)在《中国共产党云南边疆治理研究(1950-1957年)》文中研究表明
邹念琴[2](2019)在《滇藏缅印交角区泰—傣族群的迁徙流动及族际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泰—傣族群是滇藏缅印交角区的重要族群之一,它历经源远流长的历史演变,逐渐繁衍生息,在历史长河中与周围的族群进行交流和融合,渐次分化和演化,最终形成了跨居中缅印三国,且在该区分布最为广泛的民族群体。历史上泰—傣族群曾一度在该区域建立起强大的部落联盟或独立的王国,对该地区的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其后由于中缅印王朝国家的角逐与经营,原本一体的族群逐渐向“汉化”、“缅化”和“印度化”的方向发展,形成了当今意义上同源异流的跨境民族群体。近代以来,伴随着西方列强在印度东北部、缅甸和中国的殖民入侵与统治,泰—傣族群住居区从经济结构到政治体制,从族群关系到社会文化均发生了剧烈变化,其族际关系表现出分化、涵化与聚合的特征。本文力图将该地区泰—傣族群纳入长时段和小尺度的地域空间进行考察,对泰—傣族群在滇藏缅印交角区的迁徙流动和分化演变的历史进程进行梳理和探讨。全文主要围绕三个方面的中心内容进行研究:第一,以傣—掸族群的本土文献、民间传说和史志资料为基础,对公元6世纪至18世纪间傣—掸族群在滇缅交角区的迁徙流动和族际关系进行论述,重点阐述古代历史上中缅王朝国家和地方势力在傣—掸族群聚居区的治乱兴衰,傣—掸族群由同属中国地方势力或中央王朝控制的同源族群,逐渐分化演变为分属于中缅两国中央王朝管控下的跨境民族群体。第二,从长时段和小尺度地域空间的多方位角度入手,对阿洪姆人于13世纪从中国云南德宏地区辗转西迁至印度东北部的布拉马普特拉河谷流域,并建立阿洪姆王国的历史进程进行具体阐述。通过对相关史实和史料的梳理和分析,勾勒出阿洪姆人在与周围族群历经长时段的交流互动中,与滇缅交角区傣—掸族群渐而疏远、分异的历史大变局。第三,阐述在近代边疆危机和民族危机驱动下,泰—傣族群民族意识觉醒对其族群聚合的影响;探讨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边界形成和外来族群强势涌入滇藏缅印交角地区,泰—傣族群渐而分化与涵化,最终形成跨居中缅印三国的跨境民族衍生演化形态。在此基础上,又在滇藏缅印交角区联动视域下,对交角地区泰—傣族群互动关系的整体特点进行梳理和总结,分析其历经长时段的交流互动中所积淀下的共同文化基因对当今中缅印“亲诚互惠”关系建构的推动力量和阻碍因素。
陈燕[3](2019)在《元明清时期哈尼族先民迁徙史研究》文中指出历史学不仅关乎过去,亦关联现在。地大物博、民族众多、历史悠久、文化相承的“多元一统”民族国家和“多元一体”中华民族,是历史中国贡献给人类的宝贵遗产。迁徙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常见现象,中国各民族在历史上的迁徙活动直接影响到近现代我国民族的形成和人口的地理分布。哈尼族先民历史迁徙是我国民族迁徙的一个组成部分,造就了哈尼族今天的分布格局和众多支系。本研究以统一多民族中国形成与发展的历史格局视野,借助布罗代尔的历史时段理论和历史层次分解方法,参照斯科特的“逃避统治”观点,运用历史文献、哈尼族口述史、田野调查等资料,以边缘族群与王朝国家关系为切入点,以边缘族群与自然地理关系、边缘族群与其他族群关系为补充,尝试从多维视角分析元明清时期哈尼族先民的迁徙历史,探寻其迁徙的动因、特点、影响及内中的各种微妙关系。元代,云南重新回到统一多民族国家统治秩序之内。明代,通过明王朝的锐意经营,云南社会发生重大变化,民族结构出现历史性转折,汉族成为云南主体民族。清代,清王朝基于前朝基础全面推进对云南的开发,从腹地到边疆,云南内地化程度前所未有提高。清末,国际形势巨变,云南边疆危机出现。对哈尼族先民的统治与整合,元明清三朝一代比一代更为深入、强势,元明清时期哈尼族先民的迁徙一直处于中央王朝国家构建的“天下”图式之中。经过元明清时期的进一步迁徙,滇东北、川西南、六诏山地区已无哈尼族属,哈尼族先民的分布空间、分布重心向更低纬度、更暖气候地带倾斜,最终形成少部分散居于滇中北部、滇中、红河以东部分州县的山区,大部分聚居于云南南部,且延伸至境外的近现代宏观分布格局。短时段的“事件”是哈尼族先民迁徙的表层直接动因,中时段的“局势”是哈尼族先民迁徙的中层间接动因,长时段的“结构”——文化,才是哈尼族先民迁徙的深层动因。深层文化动因对表层直接动因、中层间接动因的牵制与影响,体现出哈尼民族在形成与发展中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元明清时期哈尼族先民的迁徙具有鲜明特点。第一,总体方向的自北而南与局部的复杂无常。第二,在平坝、山地间游走到最终定居山区。第三,向边地迁徙。第四,向同族聚居区迁徙。第五,大规模举族迁徙与部分零星迁徙并存。第六,长距离迁徙与短距离渐进式、节点状迁徙同在。上述迁徙特点的形成,与地理、气候、民族、国家等自然环境因素、社会人文因素密切相关。元明清时期哈尼族先民迁徙所涉关系复杂,影响深远。迁徙导致哈尼分布空间变化,社会政治制度变迁,支系众多,习俗有异。在与其他族群的关系中,有民族迁徙齿轮效应,有矛盾争斗,有相互依赖,但最终演变为和谐共生的垂直民族分布带。在民族与国家关系上,迁徙导致哈尼族先民地理分布、社会文化的国家边缘化。但逃避国家的统治并非其迁徙和边缘化的动机,哈尼传统习惯与国家统治之间的文化冲突才是真正的内在根源。在王朝国家与边缘族群的相互形塑中,在国家面临内忧外患及各民族共生死存亡、共命运荣辱的历史经历中,哈尼族先民的国家认同意识逐渐成形,哈尼族最终成长为中国西南边陲守护国家疆界、抵御外敌入侵的一道坚实屏障。元明清时期哈尼族先民迁徙是在统一多民族中国形成与发展的宏观历史背景下展开的,不仅体现出哈尼族先民对居住空间选择与建构的主观能动性,而且从边缘族群镜面映照出王朝国家对边缘族群的形塑与凝聚,以及边缘族群对王朝国家的策略与认同,有助于从边缘族群与王朝国家的双向互动关系,更好地理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的“多元一体”民族关系和“多元一统”民族格局、统一多民族中国的形成与发展。
汤佳钰[4](2019)在《乡村振兴战略下云南演艺产业的创新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乡村振兴战略是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由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战略,这是一个城乡融合、协调推进、产业融合、文化守护和改革创新的国家战略,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强调了它对于加快推进乡村文化建设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云南省是全国贫困面积最大的省之一,乡村振兴战略的践行对推动云南乡村文化发展与产业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演艺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云南演艺产业的发展可以依托和发挥云南省得天独厚的地理、民族、文化等条件,实现更大的作为。从艺术家个人行为的独立创作到融入产业为旅游市场创作,建立起成熟而稳定的演艺市场,将给乡村文化产业振兴提供良好的发展契机。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之一,文化振兴能促进云南特色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传播与交流。云南民族民间文化丰富多样,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尤其是将其纳入乡村振兴战略的视域下探索云南演艺产业的创新发展对策和路径。本论文共分五章进行论析。第一章为绪论,阐述了选题来源和依据,梳理和述评了国内外研究现状,体认了研究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提出了研究的思路和主要方法。第二章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原起、发展情况予以回溯和检视,把握了云南演艺产业发展的历史流变,考察了云南演艺产业发展的主要表现。第三章论析了云南演艺产业发展的典型模式,并采用案例分析法对其中的经典案例进行了解析。第四章将云南演艺产业发展纳入乡村振兴战略下进行反思,着重把握和分析了其中的内容生产问题、文化环境问题和践行落实问题。第五章探究了着眼于乡村文化及产业振兴的目标,探讨了云南演艺产业发展的优化对策,强调要深度挖掘乡村文化资源来助推云南演艺产业新发展,要借势于美丽乡村的多元化建设来推动云南演艺产业的新态势,还要强化“互联网+”的发展思维,通过产业融合发展来开启云南演艺产业新业态。
牛蓉琴[5](2019)在《云南文化产业政策的演进及路径依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产业政策是政府针对特定产业制定的政策,是促进经济的科学增长与发展,维护市场机制与资源的有效配置。在推进产业可持续发展中,产业政策发挥了巨大的导向、引领和助推效应的重要作用。同样,文化产业政策也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最为密集的地区,民族文化资源富集,为云南文化产业发展夯实了基石。立足在地性资源,制定了富有创新的民族文化产业政策,推动了“民族文化大省”向“民族文化强省”跨越式发展,创造了在全国具有重大影响的“云南现象”。先后出台了《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纲要》《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十五”规划》等一系列具有影响力的政策文件,引导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2010年,按照云南地方标准统计,云南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433亿元,占GDP 比重达6.1%,成为全国6大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5%的地区之一。但是,在2012年,国家为了实现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颁布了《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指标体系框架》。同年,云南按照国家统计标准核算,文化产业增加值在统计意义上出现断崖式下滑,从635.08亿元下降为380.3亿元,占GDP的比重也由6.5%降为3.7%,失去了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地位。在国家自上而下的“竖井式管理”中,文化产业政策指向:放弃“地方标准”的特色产业,转向以国家政策“对标”的业态。以“金、木、土、石、布”为主要业态成为云南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导,“诗与远方”的多头管理制约了资源的配置,“旅游+”成为云南各州市文化产业发展的惟一路径等现象引发了我们的思考。新时期,探索云南文化产业政策演进变化规律,以及转型升级中的发展趋势,有助于推动云南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为此,本文以政策为主线,全面系统梳理云南文化产业政策的演进历程,分别从“文化价值认识”到“市场主体培育”的政策演进阶段(1995—2005年),从“特色发展”到“产业体系”的政策演进阶段(2006—2012年),从“对标发展”到“二次创业”的政策演进阶段(2012年一至今)三个阶段进行深入分析。从演进历程分析得出云南文化产业政策存在着路径依赖问题,分别是对“统计指标”“竖井管理”“外部市场”等方面的路径依赖。本文从学理的角度提出新时期云南文化产业政策调整的发展方向,主要是建立:多元效率评价机制,大部制管理体制,内部文化消费政策,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产业协调发展机制。加快云南文化产业沿着健康、有序的轨道向前发展。
陈文苑[6](2019)在《当代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及其实践逻辑 ——基于剑川白族木雕的田野调查》文中提出文化资本化是一个实践命题。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的实质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将民族传统工艺作为文化资本进行利用和开发。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关涉到传统工艺的未来走向,与文化的传承保护、民族文化的发展等息息相关,甚至与文化产业、文化战略都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么,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的具体实践行为包括哪些内容?实践的逻辑又是什么?实践过程中存在着何种规律?……对于这些问题,本文以剑川白族木雕作为典型案例,在详细的田野调查基础上,借助于口述史、历史文献、内部资料等材料,运用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的“文化资本——场域——实践”理论进行了深入探讨。文章在对剑川木雕发展历史、工艺流程、艺术风格进行概述的前提下,阐释了剑川木雕文化资本的概念、类型及其特征。又在此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剑川木雕文化资本化过程中的资本积累、市场运作以及资本博弈,并总结出了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的实践逻辑和基本规律。通过研究,文章认为:第一,当代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的实践行为具体包括资本积累、资本市场运作以及资本博弈这三种类型,而我们通常理解的资本市场运作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积累指资本的增长、完善和集聚,是在保留原先文化资本结构与内容基础上的增加,当代传统工艺文化资本的积累路径可分为教育培训、传播交流、市场调节以及权力引导四种;文化资本的市场运作指按照市场需求,对文化资本进行开发,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的市场运作方式包括产业化、旅游开发、节庆经济化、品牌化与会展商业化;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博弈是行动者之间围绕着文化资本而产生的一种互动行为,博弈的目的是为了占有更多的文化资本。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的博弈围绕着物质性文化资本和非物质性文化资本两方面展开,行动者所采取的博弈策略可以分成三种:维护、发展与争取。资本积累、市场运作与资本博弈三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交织的联系。资本积累是市场运作的前提与基础,市场运作为资本积累提供了方向指引,而文化资本博弈则时常贯穿于资本积累以及市场运作的过程中,建立于理性基础上的博弈会推动资本的积累,也会促进文化资本的市场运作。第二,当代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有着属于自己的实践逻辑。实践被场域所控制,场域生产着实践,实践活动必须依附于所处的场域并以习性为作为内驱力。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在实践过程中建构起了特定的场域(初级场域),并衍生出了三种亚级场域:资本积累场域、市场运作场域以及资本博弈场域。文化资本在此三种场域下的具体实践行为和所采取的策略虽然存在着一定的区别,但都必须遵守初级场域的规律,该场域形塑而成的核心习性是文化市场化习性,场域的基本规律是一种双线规律。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实践的逻辑图式可以概括为:在场域情境下,以延长传统工艺文化资本的生命周期为根本目的,按照双线规律的要求,通过形塑而出的核心习性生产实践。第三,双线规律是民族传统工艺资本化实践中应该遵守的基本规律。双线规律指的是传统工艺文化自主性发展规律和市场供求关系规律,这两种规律之间并不存在孰轻孰重之别。双线规律由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场域的特征所决定,它要求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必须以尊重文化发展规律为前提,在保持传统工艺文化基因的条件下,按照市场供求关系,合理、有序的进行实践。在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的实践过程中,不能忽视双线规律的要求,传统工艺文化的均质化、内卷化等问题的出现,其症结恰在于并未充分尊重双线规律。
陈栋[7](2017)在《大结构与微权力:俐侎学生教育生活与教育成就的田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俐侏人”是世居于云南省临沧市的一个彝族支系。在其长期对外封闭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了族群独特而又相对独立的社会结构、生活方式和文化系统。通过对相关历史和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并结合在田野调查过程中对俐侏本土文化研究人员进行的深度访谈和对俐侏本土文物进行的归集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俐侏人的族群渊源、地域分布和人口流动等社会情况,以及俐侎人的民间信仰、节庆礼仪、生活方式、族群语言等文化特征。由于自改革开放(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俐侏社会的封闭状况逐渐被打破并进入急剧变化期,因此很多社会矛盾如民族识别的遗留问题、独特文化的消亡问题等开始凸显。俐侎地区的学校教育正是在这种区域社会变迁和族群存续困境的大背景下,得以大力推进和整体变革的。通过对俐侏地区的十余所学校进行参与式观察,对相关教师、学生、教育管理人员和其他社会人士进行深度访谈,可以发现俐侎地区学校复刻了国家教育的普遍模式并鲜有区域和民族特色,具有维稳和支边的地方性意义。而俐侎地方教育中的本土课程和地方知识等本土化努力均行动迟缓且权力微弱。俐侎地区学校教育的内容及形式通过俐侏学生和学校教师为载体,向俐侏人的社会生活渗透;同时俐侏社会中的组织型和个体型力量,又对俐侏学生的教育成就、俐侏地区学校的整体发展产生支持和制约作用。镶嵌于俐侎社会场域中的教育场域自在且自为地与周遭社会环境进行规则和资源的互换与对流。俐侎族群的早恋早婚、懒散宽松的文化习性和害羞腼腆、实用实际等心理习性,与家庭和社会教育资本匮乏等知识因素、打工潮和精准扶贫等时代因素、外向型和去民族化等教育体制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影响了俐侏学生的教育成就。在俐侎族群文化场域与惯习的作用下,绝大多数俐侎学生得到了家庭、社会对他们教育成就获得方面的纵容与护佑,而这种文化机制恰恰形成了一个社会闭环,维持了俐侏族群的人口和文化的再生产。在空间、时间和意义上都已深埋入俐侎族群生活场域的国家教育体制,通过在这个民族、边疆、农村三重边缘化的区域社会中,传播和制造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等意识形态共识,从而达成维稳和接轨的功能。少数俐侏学生在结构化的教育及社会环境中,通过身份、行为和观念三个维度上的微权力运作,利用和转化了家庭、学校的各种规则与资本,达成了对族群传统社会、文化和心理结构的抵制与反哺,迎合了主流价值观和教育成就体系的偏好,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成就,并与其他学生一起推动了区域社会变迁。基于以上调查分析,并对研究者在田野和书斋中的双向建构过程进行反思,可以尝试构建一种中层理论意义上的区域教育社会学。
李培娟[8](2017)在《民国时期云南边疆民族文化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晚清至民国时期,云南因与英法殖民地缅甸、越南接壤,日益受到西方的关注,“缅甸遂亡,而滇之西防危”,“越南遂亡,而滇之南防危”,随着中国被卷入近代国际政治秩序新体系中,云南边疆民族地区从中国最西南的边防重镇变成了反抗外国侵略的前沿阵地。在民族危机的催化下,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原有的宗教文化、教育文化、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中所包涵的有利于国家民族构建的因素得到激活,这一时期云南各少数民族国家意识、民族意识转变的过程及促使其转变的因素是一个值得深思的内容。本文由五个章节构成,除了第一章对民国时期云南边疆民族文化关系的背景进行介绍和第五章对云南边疆民族文化关系与国家民族整合的特点、作用及局限进行总结分析外,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是全文的重点,主要从教育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等方面入手,考察特定时期内云南不同地区的民族文化状况,然后把各种文化关系状况和民国时期宏观的历史进程联系起来,揭示民族文化关系中所包涵的历史意义,“宏观着眼、微观入手”,多角度、较全面地对民国时期包括宗教文化、教育文化、民族民间文化在内的云南边疆民族文化关系进行了梳理、总结。在此基础上,又在国家民族整合的视野下,分析了民国时期云南民族文化关系表现出来的特点,同时针对其中能增强民族认同、凝聚民族力量的文化基因进行了探讨。
庞勇[9](2016)在《云南民族团结示范区建设实践研究》文中指出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处理好民族关系是我国的一项重要任务和工作。近年来,云南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开展民族团结示范区建设,并取得了重大成绩。对云南民族团结示范区建设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由绪论和正文两部分构成。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云南民族团结示范区建设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做出本课题的研究文献综述,并指出本研究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一章,对云南民族团结示范区建设进行理论分析。第一、民族团结的基本内涵;第二,民族团结是中国共产党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原则;第三,云南民族团结示范区建设的理论依据和重要意义。第二章,分析云南民族团结示范区建设的优势与挑战。第一,云南民族团结示区范建设的优势;第二,云南民族团结示范区建设的挑战。第三章,探讨云南民族团结示范区建设的实践特色。第一,云南民族团结示范区的政治建设实践;第二,云南民族团结示范区的经济建设实践;第三,云南民族团结示范区的文化建设实践;第四,云南民族团结示范区的社会建设实践。第四章,总结云南民族团结示范区建设的基本经验。第一,党的领导:云南民族团结示范区建设的核心;第二,民族干部队伍建设:云南民族团结示范区建设的关键;第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云南民族团结示范区建设的要求;第四,各族人民的共同繁荣:云南民族团结示范区建设的目标。
谢红雨[10](2016)在《云南民族文化传承之区域教育路径研究》文中认为文化是民族传续发展的重要基石,在人类文明延续和民族血脉传承中占据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当前,与社会进步相伴生的工业化、城市化、全球化以及信息化进程,致使民族文化稳定性、完整性、延续性遭受前所有未的冲击,因势利导、因地制宜的民族文化传承问题,正逐步成为超越地理空间界限和单一民族范畴的共同热点。针对这一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学界形成了民族学视域内的集中探讨和对策建议,但建立在民族文化地理分区基础上,从教育的视角探索民族文化传承的系统研究尚不多见。本文基于教育视角和人文地理研究范式,以云南少数民族文化(1)传承为研究对象,注重文献分析与访谈调研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联系,时间分析与空间分析相关联。通过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的地理基础分析这一逻辑起点,展开云南民族文化区划,考察不同民族文化区的文化传承状况;继而引入一般教育要素解构、整合的基本模式,明确提出云南民族文化传承适宜的区域教育路径;并以石林彝族自治县的民族文化传承为个案进行了实证分析。在民族文化传承地理基础分析方面。首先,基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的认识,厘清了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的区域性、类型性、和容性和时序性基本特征,并从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经济地理三个维度,分析了民族文化传承的地理基础;其次,通过地理区划与规划理论的实证运用,提出了民族文化传承分区的三条原则,明确了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的六大分区,并系统论述了“滇中彝族主体文化区、滇南哈-彝主体文化区、滇东南壮-苗主体文化区、滇西白族主体文化区、滇西南傣-景主体文化区、滇西北藏-僳主体文化区”民族文化传承的现状和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民族文化传承与区域教育关联性的分析,从教育的视角揭示了教育在民族文化传承中“培养传播者、培训运营者、锻造研究者、教育保护者”四位一体的多元促动关系。在民族文化传承的区域教育要素解构与整合方面,通过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的教育“因子”分析,对分属不同民族文化区民族文化传承中的“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实体教育/虚拟教育、形式化教育/非形式化教育/制度化教育”七种形态,“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内容、教育中介”四大要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在这一基础上,遵循文化教育人类学思想的“文教统合”理念,提出了“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学校教育为核心、以社区教育为辅助的”的三位一体的民族文化传承之区域教育路径,并选择具有典型民族文化区域属性的石林县,对其彝族文化传承的教育现状进行梳理和分析,拓展和延伸了云南民族文化传承之区域教育路径研究效能。本研究问题涉及“教育、地理、文化、民族”的多领域知识和跨学科整合,一定程度上具有拓展教育学、地理学研究领地,完善教育地理学研究范式的深层意义;研究提出的云南民族文化传承分区和民族文化传承的区域教育路径,可在一定程度上为云南、乃至全国同类区域民族文化传承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运行提供相应参照借鉴。
二、西部开发与云南民族传统文化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部开发与云南民族传统文化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2)滇藏缅印交角区泰—傣族群的迁徙流动及族际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学术史的回顾与述评 |
(一)滇藏缅印交角区泰—傣族群的起源研究 |
(二)滇藏缅印交角区泰—傣族群迁徙流动研究 |
(三)滇藏缅印交角区泰—傣族群族际关系研究 |
(四)对现有研究成果的几点认识 |
三、论文涉及的时空范围及研究范畴 |
(一)时间 |
(二)空间 |
(三)泰—傣族群及族际关系研究范畴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创新及意义 |
(一)创新点 |
(二)意义 |
第一章 公元6世纪—18世纪傣—掸族群的交错互动 |
第一节 公元6世纪—12世纪傣—掸族群的发展与交融 |
一、南诏时期傣—掸族群的迁徙流动与族际关系 |
二、部落联盟统治下傣—掸族群的族际关系 |
第二节 公元13 世纪—18 世纪王朝国家统治下傣—掸族群的族际互动 |
一、元朝的经营与傣—掸族群族际关系的整合 |
二、王朝国家统治下傣—掸族群的分化与变迁 |
第二章 公元13世纪—18世纪阿洪姆人的西迁及其在阿萨姆地区的流变 |
第一节 傣—掸族群西迁与邻近部族的关系 |
一、阿洪姆人的西迁与阿洪姆王国的建立 |
二、阿洪姆人与邻近部族的关系 |
第二节 阿洪姆人与傣—掸族群的交流互动及其分化流变 |
一、阿洪姆人与傣—掸族群的交流互动 |
二、阿洪姆人的印度化特征 |
三、阿洪姆人与傣—掸族群同源异流的结局走向 |
第三章 19世纪—20世纪中叶滇藏缅印交角区泰—傣族群的分化、聚合与涵化 |
第一节 从“边地”到“国界”:滇藏缅印交角区泰—傣族群跨境民族的形成 |
一、中缅边界的形成 |
二、中印东段边界 |
三、印缅边界的形成 |
第二节 泰—傣族群的族群分化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
一、国民政府对傣族地区的经营 |
二、英国殖民者对掸族的间接统治 |
三、英国殖民者对阿洪姆人的直接统治 |
四、泰—傣族群民族意识的觉醒 |
第三节 外来移民与泰—傣族群的涵化及迁徙流动 |
一、近代边疆危机驱动下的云南移民与傣族的涵化 |
二、缅甸掸邦地区的移民与掸族的涵化 |
三、英属阿萨姆地区的移民与阿洪姆人的涵化 |
四、泰—傣族群与本土族群的涵化及迁徙流动 |
第四章 滇藏缅印交角区泰—傣族群族际关系的特点及对中缅印关系的影响 |
第一节 泰—傣族群族际关系的特征 |
一、自然地理环境是影响泰—傣族群族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
二、民间经济往来是泰—傣族群交错互动的助推器 |
三、对抗、联合和融合并存的族际政治关系 |
四、同源异流是泰—傣族群族际关系的主流 |
第二节 泰—傣族群的交流互动对现代中缅印关系的启示 |
一、泰—傣族群的信仰互动是构建中缅印“和谐周边”的文化纽带 |
二、以泰—傣族群的交流互动促进中缅印的国际合作 |
三、泰—傣族群的交流互动对中缅印关系的挑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3)元明清时期哈尼族先民迁徙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问题 |
二、学术回顾与反思 |
(一) 哈尼族迁徙研究内容 |
(二) 哈尼族迁徙研究反思 |
三、涉及相关理论 |
(一) 统一多民族中国形成与发展的“大一统”理论 |
(二) 历史时段理论 |
四、研究资料 |
(一) 历史文献 |
(二) 哈尼族迁徙史诗 |
(三) 族谱、传说、服饰、语言等其它资料 |
(四) 田野调查资料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六、相关说明 |
(一) 哈尼族族源“氐羌北来”说 |
(二) 斯科特“逃避统治”说 |
(三) 民族迁徙与移民 |
(四) 哈尼族先民 |
第一章 元代哈尼族先民的迁徙 |
第一节 元代云南重回统一多民族国家 |
一、蒙古军征服大理国 |
二、元王朝对云南的设治与经营 |
第二节 元王朝对哈尼族先民的统治 |
一、元代哈尼族先民的分布及其社会状况 |
二、元王朝对哈尼族先民的统治 |
第三节 元王朝统治时期哈尼族先民的迁徙活动 |
一、元军屠戮下罗盘甸哈尼族先民的迁逃 |
二、元军军事镇压下乌蒙山区哈尼族先民的迁离 |
三、元军开疆拓土下哈尼族先民的逃匿 |
第二章 明代哈尼族先民的迁徙 |
第一节 明王朝对云南的经营与明代社会状况、民族结构的变化 |
一、明王朝对云南的设治与经营 |
二、明代云南社会状况与民族结构的变化 |
第二节 明王朝对哈尼族先民的统治 |
一、明代哈尼族先民的分布及其社会状况 |
二、明王朝对哈尼族先民的统治 |
第三节 明王朝统治时期哈尼族先民的迁徙活动 |
一、民族结构变化下哈尼族先民的迁徙 |
二、川西南哈尼族先民的往南迁徙 |
第三章 清代哈尼族先民的迁徙 |
第一节 清代云南内地化进一步推进、边疆危机出现 |
一、清王朝对云南的设治与经营 |
二、清末云南边疆危机出现 |
第二节 清王朝对哈尼族先民的统治 |
一、清代哈尼族先民的分布及社会状况 |
二、清王朝对哈尼族先民的统治 |
第三节 清王朝统治时期哈尼族先民的迁徙活动 |
一、改土归流下六诏山地区哈尼族先民的迁徙 |
二、武装起义与暴力镇压下哀牢山地区哈尼族先民的迁徙 |
三、国内和国际形势影响下哈尼族先民的境外迁徙 |
第四章 元明清时期哈尼族先民迁徙的动因、特点和影响 |
第一节 元明清时期哈尼族先民迁徙的动因 |
一、哈尼族先民迁徙的表层直接动因 |
二、哈尼族先民迁徙的中层间接动因 |
三、哈尼族先民迁徙的深层文化动因 |
第二节 元明清时期哈尼族先民迁徙的特点 |
一、总体方向的自北而南与局部的复杂无常 |
二、在平坝、山地间游走到最终定居山区 |
三、向边地迁徙 |
四、向同族聚居区迁徙 |
五、大规模举族迁徙与部分零星迁徙并存 |
六、长距离迁徙与短距离渐进式、节点状迁徙同在 |
第三节 元明清时期哈尼族先民迁徙的影响 |
一、迁徙对本民族的影响 |
二、迁徙对民族关系的影响 |
三、迁徙对民族与国家关系的影响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完成的主要论文 |
致谢 |
(4)乡村振兴战略下云南演艺产业的创新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和依据 |
1.1.1 云南演艺产业在文化建设中大有作为 |
1.1.2 云南旅游业与文化演艺业互动发展 |
1.1.3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乡村文化振兴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的评析 |
1.3 研究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
1.3.1 研究的学术价值 |
1.3.2 研究的应用价值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乡村振兴战略及云南演艺产业发展的状况研究 |
2.1 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概述 |
2.1.1 乡村振兴战略的概念解析 |
2.1.2 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状况综述 |
2.2 云南演艺产业发展的历史流变 |
2.2.1 1996年-2001年:云南演艺产业发展的萌发期 |
2.2.2 2002年-2012年:云南演艺产业发展的成熟期 |
2.2.3 2013年-今天:云南演艺产业发展的深化期 |
2.3 云南演艺产业发展的主要表现 |
2.3.1 系列政策引领云南演艺产业向纵深发展 |
2.3.2 资源区位条件奠定了云南演艺产业的基础 |
2.3.3 旅游产业扩大助推了云南演艺产业实现不断发展 |
2.3.4 人才经验为云南演艺产业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云南演艺产业发展的典型模式与经典个案解析 |
3.1 云南演艺产业发展的典型模式解析 |
3.1.1 生态民族文化展演型 |
3.1.2 民族文化歌舞演艺型 |
3.1.3 宴舞结合演艺型 |
3.1.4 景舞结合演艺型 |
3.1.5 演艺品牌扩张型 |
3.2 云南演艺产业发展的经典个案解析 |
3.2.1 对《云南映象》的考察与解析 |
3.2.2 对《印象·丽江》的考察与解析 |
3.2.3 对《坡芽歌书》的考察与解析 |
3.2.4 对“文化大篷车·千乡万里行”的考察与解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云南演艺产业发展的问题反思 |
4.1 乡村振兴战略下云南演艺产业发展的内容生产问题 |
4.1.1 同质化内容难以吸“睛” |
4.1.2 文化创意内核非本土化 |
4.1.3 “大而无当”的发展理念导致内容不合用 |
4.2 乡村振兴战略下云南演艺产业的文化环境问题 |
4.2.1 乡村地区文化承载能力薄弱 |
4.2.2 乡村地区娱乐文化失当 |
4.2.3 人才流失导致文化消费动力不足 |
4.3 乡村振兴战略下云南演艺产业的践行落实问题 |
4.3.1 城乡发展不平衡,基础设施投入差距扩大 |
4.3.2 缺乏传承者,乡村地区演艺文化工作难以开展 |
4.3.3 乡土文化观念落后,家庭结构畸形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云南演艺产业发展的优化对策 |
5.1 深度挖掘乡村文化资源助推云南演艺产业新发展 |
5.1.1 民族工艺美术增加演艺新价值 |
5.1.2 民族特色饮食文化提高演艺新鲜度 |
5.1.3 乡村特色民宿营造演艺新局面 |
5.2 美丽乡村的多元化建设推动云南演艺产业新态势 |
5.2.1 壮大人才队伍,增强演艺新发展 |
5.2.2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构建演艺新特色 |
5.2.3 繁荣群众文艺活动,打造演艺新体验 |
5.2.4 传承红色基因,引领演艺新风尚 |
5.3 “互联网+”视野下的产业融合发展开启云南演艺产业新业态 |
5.3.1 创新演艺文化企业经营模式,延长演艺文化企业产业链条 |
5.3.2 推广乡村演艺产业品牌,短视频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
5.3.3 新媒体形式下政府助推的乡村文化振兴与演艺发展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云南文化产业政策的演进及路径依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三) 国内外研究综述 |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文化产业政策与文化产业发展的相互关系 |
(一) 主导和引导的关系 |
(二)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
(三) 创新与发展的关系 |
二、云南文化产业政策的演进 |
(一) 从“文化价值认识”到“市场主体培育”的政策演进阶段(1995-2005年) |
(二) 从“特色发展”到“产业体系”的政策演进阶段(2006-2012年) |
(三) 从“对标发展”到“二次创业”的政策演进阶段(2012年-至今) |
三、云南文化产业政策演进中存在的问题 |
(一) 对“统计指标”的路径依赖 |
(二) 对“竖井管理”的路径依赖 |
(三) 对“外部市场”的路径依赖 |
四、新时期云南文化产业政策调整的方向 |
(一) 多元效率评价机制建设 |
(二) 大部制管理体制建设 |
(三) 内部文化消费政策建设 |
(四) 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产业协调发展机制政策 |
五、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当代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及其实践逻辑 ——基于剑川白族木雕的田野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一)文化资本研究综述 |
(二)民族文化资本化研究综述 |
(三)剑川木雕研究综述 |
(四)以上内容研究述评 |
三、本文主旨、内容及重难点 |
(一)研究主旨 |
(二)主要内容 |
(三)重点与难点 |
四、理论观照与研究方法 |
(一)理论观照 |
(二)研究方法 |
五、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六、相关说明 |
(一)概念界定 |
(二)田野点的选择 |
(三)田野经历 |
第一章 剑川木雕概述 |
一、剑川历史文化概要 |
(一)剑川历史概述 |
(二)剑川民间文化与雕刻艺术 |
二、剑川的木雕文化 |
(一)木雕与民间文学 |
(二)木雕行业崇拜 |
(三)木雕与剑川白族的文化认同 |
(四)木作的行规禁忌及制作技法 |
三、剑川木雕的历史及现状 |
(一)剑川木雕发展历史 |
(二)剑川木雕发展现状 |
四、剑川木雕的材料、工具及工艺流程 |
(一)剑川木雕的材料 |
(二)剑川木雕的工具 |
(三)剑川木雕工艺流程 |
五、剑川木雕的艺术风格与地域特征 |
(一)剑川木雕的艺术风格 |
(二)剑川木雕的地域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剑川木雕文化资本及其特征 |
一、剑川木雕文化资本 |
二、剑川木雕文化资本的类型 |
三、剑川木雕文化资本的特征 |
(一)双重属性 |
(二)高成本性 |
(三)惯力性 |
(四)传承性 |
(五)商业开发性 |
(六)易转换性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资本积累:剑川木雕资本化实践的基础环节 |
一、物质性文化资本的积累 |
(一)产品种类渐趋多样 |
(二)工具设备连续更新 |
二、非物质性文化资本的积累 |
(一)木雕技艺不断突破 |
(二)文化荣誉与日俱增 |
三、剑川木雕文化资本积累的路径 |
(一)教育培训 |
(二)传播交流 |
(三)市场调节 |
(四)权力引导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市场运作:剑川木雕资本化实践的主要环节 |
一、剑川木雕的产业化 |
(一)生产的分工细化与技术进步 |
(二)产品种类与素材的多样化 |
(三)产值与规模的持续提高 |
(四)产业集聚初具规模 |
(五)产品销售方式的多元化 |
二、剑川木雕文化资本的旅游开发 |
(一)木雕文化资本的旅游产品化 |
(二)木雕文化资本与体验式旅游 |
(三)木雕文化资本与博物馆旅游 |
(四)木雕文化资本与人造旅游景观 |
三、剑川木雕的节庆经济化 |
(一)借助传统节日促进木雕产品销售 |
(二)打造新兴节日推动木雕产品营销 |
四、剑川木雕的品牌化、会展商业化 |
(一)剑川木雕的品牌化 |
(二)剑川木雕的会展商业化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资本博弈:剑川木雕资本化实践的关键环节 |
一、物质性文化资本的博弈 |
(一)产品形式逐新趋异 |
(二)技法风格争巧斗艳 |
(三)材料工具囤积占有 |
二、非物质性文化资本的博弈 |
(一)区域文化荣誉的归属 |
(二)学校文化荣誉的竞争 |
(三)个人文化荣誉的博弈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剑川木雕文化资本化的实践逻辑 |
一、剑川木雕文化资本化场域的建构 |
二、剑川木雕文化资本化具体实践的逻辑 |
(一)资本积累实践以资本增量逻辑为内核 |
(二)市场运作实践以资本开发逻辑为内核 |
(三)资本博弈实践以资本占有逻辑为内核 |
三、剑川木雕文化资本化实践的根本目的 |
四、双线规律:资本化实践的基本规律 |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的实践行为 |
二、双线规律与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 |
三、资本化与民族传统工艺的传承与保护 |
参考文献 |
附录1:文中插图 |
附录2:田野调查日志(节选) |
后记 |
(7)大结构与微权力:俐侎学生教育生活与教育成就的田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文献综述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四、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 |
五、主要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
第一章 俐侎人的族群身份与生存状况 |
第一节 俐侏人概况 |
一、族群名称及其历史渊源 |
二、族群地域分布情况 |
三、族群人口发展及流动情况 |
第二节 俐侎人的生存环境及其社会生活 |
一、俐侎人的生存环境与生存状态 |
二、历史遭遇的地域投射:俐侎人的社会生活变迁 |
三、俐侎人的总体教育状况 |
第三节 现今俐侎人社会生活中所遭遇的主要困境 |
一、民族识别的遗留问题 |
二、政策待遇的忽视问题 |
三、独特文化的消亡问题 |
第二章 俐侎人的族群风俗与社会文化 |
第一节 自然崇拜与万物有灵:俐侎人的民间信仰 |
一、万物有灵:祭社林、田地、山神、畜神、龙洞等 |
二、多神崇拜:祭家庙、土庙、石佛 |
三、俐侎人的禁忌和习惯法 |
第二节 家堂祭祀与族内融通:俐侎人的节庆礼仪 |
一、“桑沼哩”:俐侎人的情人节 |
二、火把节:俐侎人的“团圆节” |
三、春节和其他节日:对祖先的敬畏与祈求 |
第三节 早婚内婚与葬祭以礼:俐侎人的婚丧嫁娶 |
一、婚姻 |
二、丧葬 |
三、生育 |
第四节 靠山吃山与自给自足:俐侎人的衣食住行 |
一、一袭黑衣掩映下的风华:俐侎人的服饰文化 |
二、靠山吃山的简约自然:俐侎人的饮食文化 |
三、依山而居的大通房:俐侎人的建筑文化 |
四、“交通基本靠走”:俐侎人的出行方式 |
第五节 心口相传与自我强化:俐侎人的语言文化 |
一、俐侎人的民族语言 |
二、俐侎人的民歌小调 |
三、俐侎人的民间故事 |
第三章 俐侎学生学校教育生活的田野调查 |
第一节 复刻:国家教育的区域化写照 |
一、学校日常教育结构 |
二、教育管理活动结构 |
第二节 守望:学校教育的地方性意义 |
一、教育维稳 |
二、教育支边 |
第三节 洞察:地方教育的本土化努力 |
一、教育场域中的本土课程 |
二、学校场域中的地方知识 |
第四章 俐侎学生社会教育生活的田野调查 |
第一节 嵌入与共变:社会场中的教育场域 |
一、俐侎地区的社会发展与教育变革 |
二、俐侎地区的社会力量的教育作为 |
第二节 早婚与懒散:俐侏族群文化的教育影响 |
一、早恋早婚:小登科压倒大登科 |
二、懒散宽松:族群生活习性的教育制约 |
第三节 害羞与实用:俐侎族群心理的教育影响 |
一、害羞腼腆:封闭环境下的闭塞心理 |
二、实用实际:打工潮的影响和追逐眼前利益 |
第五章 俐侎学生教育成就的社会学分析 |
第一节 护佑与闭环:俐侏族群文化对学生教育成就的影响 |
一、社会护佑:俐侎族群文化传统对学生的“放任自流” |
二、社会闭环:俐侎族群文化传统对族群再生产的维持 |
第二节 维稳与接轨:教育体制对俐侎学生教育成就的影响 |
一、维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结构化功能 |
二、接轨:国家教育结构的同化与涵化作用 |
第三节 抵制与反哺:俐侎学生在结构化环境中的微权力 |
一、文化抵制:对族群传统社会结构的反抗与超越 |
二、文化反哺:由俐侎学生推动的区域社会变迁 |
第六章 反思与奠基:从田野经验到迈向区域教育社会学 |
第一节 走进田野:田野调查的初见与追索 |
一、初入田野:满腔热诚和不知所措交织的旅程 |
二、再访田野:灵活变通与随时跟进并存的探险 |
第二节 形成文本:田野资料的处理与运用 |
一、处理访谈资料:录音的整理、筛选和取用 |
二、处理纸质文献:材料的归类、编码和提取 |
第三节 未来之路:迈向一种“区域教育社会学” |
一、“区域教育社会学”何以可能 |
二、区域教育社会学的田野经验 |
三、区域教育社会学的实践反思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8)民国时期云南边疆民族文化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文献综述 |
(一)云南边疆民族文化关系理论体系的探索 |
(二)云南边疆具体民族文化关系研究概况 |
(三)云南边疆民族文化关系研究的特点及问题分析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一)民族关系的内涵 |
(二)民族文化关系的内涵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创新及意义 |
(一)创新点 |
(二)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第一章 民国时期云南边疆民族文化关系的背景 |
第一节 英法殖民下的地缘政治空间 |
一、云南与英法殖民地的地缘关系 |
二、帝国主义势力向云南的逼近 |
三、边疆危机和民族危机的加深 |
第二节 立体地理气候单元与多元民族关系 |
一、滇西北、滇东北高原山区半山区藏缅语族各民族依存关系 |
二、滇中平坝区的民族交流互动关系 |
三、滇西南、滇南、滇东南壮侗语等各族伴生关系 |
第三节 云南边疆民族文化关系发展的诉求 |
一、民族国家与国家民族 |
二、文化关系是国家民族整合的深层互动 |
第二章 自上而下的教育文化整合 |
第一节 推行政令:中央政府的民族教育政策 |
一、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
二、北洋军阀政府时期 |
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
第二节 启发民智:地方各级政府对边地教育的举措 |
一、旧书院与新学堂——辛亥革命后云南教育的变化 |
二、“新云南”的建设——龙云主政时期的云南教育 |
第三节 造福乡梓:商人、有识之士等特殊群体的教育活动 |
一、民国学人积极为边疆教育献言献策 |
二、地方士绅的捐资助学活动 |
第三章 宗教文化的冲突与整合 |
第一节 滇西、滇西北:原始宗教与基督教的相遇 |
一、滇西、滇西北地区传统的原始宗教信仰 |
二、基督教在滇西、滇西北地区的传播 |
三、原始宗教与基督教的冲突和整合 |
第二节 滇中:多元宗教文化的交融 |
一、基督教信仰的兴起 |
二、回教继续发展 |
三、佛教、道教等传统宗教的渐行式微 |
第三节 滇西南:佛教文化盛行 |
一、民国时期佛教在滇南的发展 |
二、佛教的社会调适功能 |
第四章 民族民间文化的交流与整合 |
第一节 历史记忆和传说在危机关头的力量 |
一、危机关头的“离心力”与“向心力” |
二、集体记忆——各民族同出一源的传说是激发国家认同的有力因素 |
第二节 区域内民族传统民俗文化的互渗关系与纽带作用 |
一、节日活动为民族交流互渗提供了平台 |
二、礼尚往来、此赠彼答的生活习惯 |
三、包容淳朴、热情好客的民族性格 |
第三节 滇越铁路——一条承载着云南腹地与边疆文化交流整合的通道 |
一、滇越铁路的开通 |
二、文化洪流的涌入 |
三、云南民众革命意识的萌发 |
第五章 互动与交融:民国时期云南边疆民族文化关系与国家民族整合 |
第一节 民国时期云南边疆民族文化关系的特点 |
一、自然地理环境是影响民族文化关系的重要因素 |
二、近代西南边疆危机和民族危机是国家民族整合的助推器 |
三、民族偏见、民族歧视与民族融合的并存是民族文化关系的重要特点 |
第二节 民国时期云南边疆民族文化关系对国家民族整合的作用及局限 |
一、民族文化关系对国家民族整合的作用 |
二、民族文化关系对国家民族整合的局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9)云南民族团结示范区建设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文献综述 |
(一)云南民族团结示范区建设的意义研究 |
(二)云南民族团结示范区建设的成绩研究 |
(三)云南民族团结示范区建设的影响因素研究 |
(四)云南民族团结示范区建设的实践与经验研究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云南民族团结示范区建设的理论分析 |
一、民族团结的基本内涵 |
二、民族团结是中国共产党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原则 |
(一)中国共产党民族团结原则的重要意义 |
(二)中国共产党民族团结原则的基本内容 |
三、云南民族团结示范区建设的理论依据和重要意义 |
(一)云南民族团结示范区建设的理论依据 |
(二)云南民族团结示范区建设的重要意义 |
小结 |
第二章 云南民族团结示范区建设的优势与挑战 |
一、云南民族团结示范区建设的优势 |
(一)民族文化优势 |
(二)地理区位优势 |
(三)资源环境优势 |
(四)历史机遇 |
二、云南民族团结示范区建设的挑战 |
(一)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 |
(二)民族文化差异的影响 |
(三)自然条件的限制 |
小结 |
第三章 云南民族团结示范区的建设实践 |
一、云南民族团结示范区的政治建设实践 |
(一)党的建设 |
(二)民族法治建设 |
(三)民族干部队伍建设 |
二、云南民族团结示范区的经济建设实践 |
(一)经济投入的增加 |
(二)特色产业的发展 |
(三)贫困问题的改善 |
三、云南民族团结示范区的文化建设实践 |
(一)民族文化的发展 |
(二)民族文化的保护 |
(三)民族文化的传播 |
四、云南民族团结示范区的社会建设实践 |
(一)民族团结工作实践 |
(二)公共服务事业建设 |
小结 |
第四章 云南民族团结示范区建设的基本经验 |
一、党的领导:云南民族团结示范区建设的核心 |
二、民族干部队伍建设:云南民族团结示范区建设的关键 |
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云南民族团结示范区建设的要求 |
四、各族人民的共同繁荣:云南民族团结示范区建设的目标 |
小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10)云南民族文化传承之区域教育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已有研究述评 |
1.3 研究的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地理区划 |
2.1.2 民族文化区 |
2.1.3 民族文化传承 |
2.1.4 区域教育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
2.2.2 地理区划与规划理论 |
2.2.3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 |
2.2.4 文化教育人类学思想 |
第3章 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现状与特征 |
3.1 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的现状分析 |
3.1.1 物质文化的传承 |
3.1.2 非物质文化的传承 |
3.2 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的基本特征 |
3.2.1 基本特征Ⅰ: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的区域性 |
3.2.2 基本特征Ⅱ: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的类型性 |
3.2.3 基本特征Ⅲ: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的和容性 |
3.2.4 基本特征Ⅳ: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的时序性 |
第4章 云南民族文化传承分区及教育反思 |
4.1 云南民族文化传承分区的地理基础 |
4.1.1 自然地理基础 |
4.1.2 人文地理基础 |
4.1.3 经济地理基础 |
4.2 民族文化传承分区的原则及角度 |
4.2.1 民族文化传承分区的原则 |
4.2.2 民族文化传承分区的角度 |
4.3 云南民族文化分区传承的系统分析 |
4.3.1 滇中彝族主体文化区 |
4.3.2 滇南哈-彝主体文化区 |
4.3.3 滇东南壮-苗主体文化区 |
4.3.4 滇西白族主体文化区 |
4.3.5 滇西南傣-景主体文化区 |
4.3.6 滇西北藏-僳主体文化区 |
4.4 云南民族文化分区传承的教育反思 |
4.4.1 民族文化传承与区域教育的关联性 |
4.4.2 云南民族文化分区传承面临的问题 |
4.4.3 制约云南民族文化分区传承的因素 |
第5章 云南民族文化传承的区域教育发展路径 |
5.1 民族文化传承区域教育路径选择的依据 |
5.1.1 民族文化传承区域教育要素解构 |
5.1.2 民族文化传承区域教育要素整合 |
5.2 民族文化传承区域教育具体路径的选择 |
5.2.1 以家庭教育为基础,注重民族文化传承者的培养 |
5.2.2 以学校教育为核心,提高民族文化传播者的水平 |
5.2.3 以社区教育为辅助,优化民族文化传承外部环境 |
5.2.4 建立三位一体机制,彰显有机结合联动协同效能 |
第6章 石林彝族自治县民族文化传承的区域教育个案分析 |
6.1 以教育手段传承石林彝族文化的基本现状 |
6.1.1 学校教育现状 |
6.1.2 家庭教育现状 |
6.1.3 社区教育现状 |
6.2 以教育手段传承石林彝族文化的现存问题 |
6.2.1 教育资源的开发 |
6.2.2 教育体系的构建 |
6.2.3 教育经费的投入 |
6.3 以教育手段传承石林彝族文化的路径选择 |
6.3.1 巩固民族文化意识,注重家庭教育基础作用的发挥 |
6.3.2 提高教师文化素质,深化学校彝族文化教育的内容 |
6.3.3 加强社会政策支持,优化社会彝族文化教育的环境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之处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调查问卷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课题研究 |
致谢 |
四、西部开发与云南民族传统文化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共产党云南边疆治理研究(1950-1957年)[D]. 赵银河.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2]滇藏缅印交角区泰—傣族群的迁徙流动及族际关系研究[D]. 邹念琴.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3]元明清时期哈尼族先民迁徙史研究[D]. 陈燕. 云南大学, 2019(09)
- [4]乡村振兴战略下云南演艺产业的创新发展研究[D]. 汤佳钰. 南昌大学, 2019(02)
- [5]云南文化产业政策的演进及路径依赖研究[D]. 牛蓉琴. 云南大学, 2019(03)
- [6]当代民族传统工艺文化资本化及其实践逻辑 ——基于剑川白族木雕的田野调查[D]. 陈文苑. 中南民族大学, 2019(08)
- [7]大结构与微权力:俐侎学生教育生活与教育成就的田野研究[D]. 陈栋.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1)
- [8]民国时期云南边疆民族文化关系研究[D]. 李培娟. 云南师范大学, 2017(06)
- [9]云南民族团结示范区建设实践研究[D]. 庞勇. 云南师范大学, 2016(02)
- [10]云南民族文化传承之区域教育路径研究[D]. 谢红雨. 云南师范大学, 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