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脑膜瘤的MRI动态对比增强评估

颅内脑膜瘤的MRI动态对比增强评估

一、颅内脑膜瘤的MRI动态增强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张婧[1](2021)在《基于MRI影像组学术前预测脑膜瘤周围组织侵犯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脑膜瘤是常见的颅内原发性肿瘤,术前准确预测脑膜瘤周围组织侵犯,包括脑组织侵犯、骨组织侵犯及静脉窦侵犯,有助于手术方案的制定和预测预后,是实现脑膜瘤个体化治疗的关键环节。本课题针对术前预测脑膜瘤脑组织侵犯、骨组织侵犯及静脉窦侵犯的临床需求,分别构建基于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的影像组学(Radiomics)预测模型。材料与方法:1.回顾性收集两个临床医学中心共1728例经病理证实的脑膜瘤患者(训练队列:北京天坛医院1070例;外部验证队列:兰州大学第二医院658例)。分别从T1加权增强(T1-weighted post-contrast,T1C)和T2加权(T2-weighted,T2)图像中提取影像组学特征。用最小绝对收缩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从不同序列中选择和脑组织侵犯密切相关的影像组学特征,应用支持向量机(SVM)构建不同模型(T1C,T2,T1C+T2,临床危险因子+T1C+T2)预测脑组织侵犯风险,选择最优模型和临床危险因子构建诺谟图。计算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的AUC、准确度、特异度和灵敏度,并应用校准曲线和临床决策曲线分析验证诺谟图的稳定性临床应用价值。2.回顾性收集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经病理证实的脑膜瘤患者490例(WHO Ⅰ级448例,Ⅱ级38例,Ⅲ级4例),以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n=343)和验证集(n=147)。分别从每个患者的T1C和T2图像中提取了1227个影像组学特征。使用Spearman相关分析和LASSO回归分析选择和脑膜瘤骨组织侵犯高度相关的影像组学特征。随后,用5折交叉验证比较不同分类算法的性能,并选择出最优分类器构建模型(T1C,T2,T1C+T2)预测骨组织侵犯的风险,计算ROC的AUC、准确度、特异度和灵敏度。3.回顾性收集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经病理证实的窦旁脑膜瘤患者348例(WHO Ⅰ级291例,Ⅱ级50例,Ⅲ级7例),以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n=244)和验证集(n=104)。分别从每个患者的T1C和T2图像中提取了1037个影像组学特征。用Pearson相关分析、LASSO和逻辑回归算法从T1C和T2图像中选择和脑膜瘤静脉窦侵犯密切相关的影像组学特征,并应用逻辑回归算法构建三个模型(T1C,T2,T1C+T2)预测窦侵犯风险。计算ROC的AUC、准确度、特异度和灵敏度,选择最优模型并应用校准曲线和临床决策曲线分析验证模型的稳定性和临床实用性。结果:1.从3190个影像组学特征中筛选出16个特征与脑组织侵犯显着相关(8个来源于T1C,8个来源于T2)。在建立的4个模型中,由T1C和T2组合构建的影像组学模型具有较好的鉴别能力,在训练队列和外部验证队列中的AUC分别为0.855(95%CI,0.829-0.882),0.796(95%CI,0.747-0.845),灵敏度为80.3%和79.0%。而由性别信息、T1C和T2构建的临床-影像组学融合模型具有最好的预测脑膜瘤脑组织侵犯的性能,在训练队列和外部验证队列中的AUC分别为0.857(95%CI,0.831-0.887),0.819(95%CI,0.775-0.863),灵敏度为72.8%和90.1%。临床-影像组学融合模型较T1C和T2组合的影像组学模型性能提升2.41%,P=0.0142,具有显着性差异。校准曲线分析显示临床-影像组学融合模型预测的脑组织侵犯概率与实际脑组织侵犯概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临床决策曲线分析也表明融合预测模型的净收益最佳。2.分别从T1C和T2图像中提取出8个影像组学特征与脑膜瘤骨组织侵犯密切相关。应用逻辑回归算法建立的T1C、T2、T1C和T2融合影像组学模型的AUC值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分别为0.714(95%CI,0.660-0.768)、0.679(95%CI,0.621-0.737)、0.722(95%CI,0.668-0.776)和0.715(95%CI,0.632-0.798)、0.686(95%CI,0.599-0.774)、0.713(95%CI,0.628-0.798),结果显示T1C模型和融合影像组学模型均具有较好的预测骨组织侵犯的性能。3.从2074个影像组学特征中筛选出7个特征与脑膜瘤静脉窦侵犯高度相关(3个来源于T1C,4个来源于T2)。应用逻辑回归算法构建的T1C、T2、T1C和T2融合的影像组学模型中,T1C和T2融合的影像组学模型具有较好的鉴别能力,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的AUC值分别为0.748(95%CI,0.681-0.815),0.740(95%CI,0.645-0.835),灵敏度为90.8%和94.6%。校准曲线分析表明融合影像组学模型预测的静脉窦侵犯概率与实际静脉窦侵犯概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临床决策曲线分析显示融合影像组学预测模型的净收益最佳。结论:1.基于临床危险因子和影像组学特征构建的临床-影像组学模型,在预测脑膜瘤的脑组织侵犯方面表现出很好的预测能力和高度的敏感性,并在外部验证队列中进行了验证,可用于指导临床手术决策、预测脑膜瘤病理分级及预后。2.应用MRI的影像组学特征构建的模型可以有效预测脑膜瘤的骨组织侵犯,可作为脑膜瘤手术方案制定并预测预后的一种新型潜在的工具。3.本研究构建的影像组学模型对脑膜瘤静脉窦侵犯具有很好的预测性能,并通过内部验证集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和AUC值,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对模型进行验证,显示了模型良好的预测能力和泛化能力。4.影像组学模型可以作为一种有潜在价值且易于操作的工具,对术前脑膜瘤周围的脑组织、骨组织及静脉窦等重要组织结构侵犯情况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估,从而实现脑膜瘤患者手术风险分层、指导术中决策、降低术后复发率,最终实现脑膜瘤患者个体化精准诊疗,保障患者最大生存获益。

曾盛熊[2](2020)在《磁共振3D-ASL联合DTI在常见脑肿瘤诊断与分级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比较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和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成像(3D-ASL)两种方法单独使用与联合运用在颅内常见肿瘤中的差异及对脑胶质瘤分级的价值,探讨DTI和3D-ASL技术联合应用时对颅内常见肿瘤的术前诊断及分级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8月到2019年12月期间经神经外科手术病理证实的常见脑肿瘤患者共40例,包括9例脑膜瘤、22例胶质瘤(其中WHO分级I级和II级胶质瘤7例,WHO分级III级和IV级胶质瘤15例)和9例转移瘤。所有病例术前均行常规磁共振成像扫描(SET1WI、FSET2WI、三平面TIWI增强)、三维自旋标记灌注成像(3D-ASL)扫描及扩散张量成像(DTI)扫描。通过测量肿瘤实质区的TBF、r TBF值、FAmean值、r FAmean值、FAmax值、FAmin值、ADCmean值、r ADCmean值、ADCmin值和瘤周水肿区的FA值、ADC值,运用相关统计学分析方法,分析各测量值是否存在差异并判断对不同脑肿瘤诊断及胶质瘤分级是否存在价值。利用DTI后处理工作站的纤维束追踪功能对病变的周围脑白质纤维束进行三维重建,观察肿瘤与白质纤维束之间的关系。结果:1.高级别胶质瘤组肿瘤实质区TBF(146.42±33.63)、TBF/对侧半球CBF(3.716±0.556)、TBF/对侧白质CBF(4.614±0.323)、TBF/对侧灰质CBF(2.791±0.179)均高于低级别胶质瘤组(73.33±32.54、1.771±0.327、2.677±0.781、1.184±0.3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脑膜瘤组(146.17±40.00、4.070±0.793、4.732±1.080、2.843±0.446)及转移瘤组(166.88±26.09、4.100±0.507、4.839±0.653、2.892±0.274)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2.高级别胶质瘤组肿瘤实质区的FAmax值为(0.452±0.084)高于低级别胶质瘤组(0.362±0.1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脑膜瘤组(0.495±0.073)及转移瘤组(0.409±0.055)比较未见明显差异。低级别胶质瘤组(0.201±0.036、0.287±0.055)、转移瘤组(0.177±0.050、0.256±0.064)肿瘤实质区FAmean值、r FAmean值均低于高级别胶质瘤组(0.250±0.018、0.376±0.043)、脑膜瘤组(0.268±0.051、0.378±0.0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低级别胶质瘤组和转移瘤组之间,高级别胶质瘤组和脑膜瘤组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3.高级别级胶质瘤组(0.696±0.069)、脑膜瘤组(0.706±0.053)、转移瘤组(0.715±0.086)肿瘤实质区的ADCmin值均低于低级别胶质瘤组(0.840±0.0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前三组之间的ADCmin值两两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低级别胶质瘤组(1.315±0.293、1.801±0.569)ADCmean值、r ADCmean值高于高级别胶质瘤组(1.143±0.079、1.503±0.088)、脑膜瘤组(0.867±0.096、1.172±0.118)、转移瘤组(1.072±0.198、1.422±0.227),高级别胶质瘤组、脑膜瘤组、转移瘤组之间比较,脑膜瘤组低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脑膜瘤(0.167±0.016)瘤周水肿FA值高于高级别胶质瘤(0.134±0.016)、转移瘤(0.129±0.0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级别胶质瘤与转移瘤之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级别胶质瘤(1.575±0.157)、脑膜瘤(1.673±0.189)、转移瘤(1.666±0.129)之间水肿区的ADC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DTI定量参数FA和ADC相关值能从微观层面准确反映病变区域水分子的扩散情况,DTI纤维束示踪技术能直观地反应纤维束破坏、浸润等情况,DTI定量参数的测量和纤维示踪技术在常见脑肿瘤的诊断及胶质瘤的分级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2.3D-ASL能客观反映脑肿瘤的微循环灌注情况、肿瘤组织微血管的生成情况及侵袭程度等,在常见脑肿瘤的诊断及胶质瘤的分级中有很好的应用价值。3.DTI和3D-ASL两种方法分别从分子扩散和血流灌注两个不同的方面反映肿瘤的微观情况,两种方法优势互补,两种方法联合运用可以提高对常见脑肿瘤诊断和胶质瘤分级的价值。

李海[3](2020)在《功能磁共振成像对颈静脉孔区肿瘤的诊断价值》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总结颈静脉孔区肿瘤的功能磁共振成像(MRI)特征,探讨功能MRI对颈静脉孔区肿瘤的鉴别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纳入2014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在我院初诊和治疗的颈静脉孔区肿瘤患者62例,所有病例经手术病理证实。搜集患者术前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患者术前均行弥散加权成像(DWI)及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检查,图像后处理获得表观弥散系数(ADC)、动态增强曲线(TIC)及动态增强半定量参数。采用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卡方检验比较颈静脉孔区良、恶性肿瘤的一般临床特征(年龄、性别)、ADC值、TIC类型(Ⅰ型流入型、Ⅱ型平台型、Ⅲ型流出型)、动态增强相关参数(最大强化率、流入速率、流出速率)的统计学差异。结果:本研究纳入的62例颈静脉孔区肿瘤患者,包括男性27例(43.5%)、女性35例(56.5%)。其中,良性肿瘤共45例(72.6%),包括神经源性肿瘤19例、副神经节瘤18例、脑膜瘤8例;恶性肿瘤共17例(27.4%),包括软骨肉瘤8例、转移瘤5例、中耳癌2例、恶性黑色素瘤1例、横纹肌肉瘤1例。良、恶性肿瘤患者的性别和年龄无统计学差异(P>0.05)。由于软骨肉瘤ADC值的特殊性,在比较ADC值时将纳入病例分为良性肿瘤、软骨肉瘤、其他恶性肿瘤这三组进行组间比较。良性肿瘤的平均ADC值为(1.14±0.20)×10-3 mm2/s;软骨肉瘤的ADC值为(1.94±0.13)×10-3 mm2/s;其他恶性肿瘤的ADC值为(0.92±0.17)×10-3 mm2/s。良性肿瘤的ADC显着低于软骨肉瘤(P<0.0001);而良性肿瘤的ADC值明显高于其他恶性肿瘤(P=0.03)。良性肿瘤可表现为Ⅰ、Ⅱ或Ⅲ型TIC曲线,其中表现为Ⅲ型曲线者均为副神经节瘤。恶性肿瘤中除软骨肉瘤均表现为Ⅰ型曲线外,其余恶性肿瘤均表现为Ⅱ型曲线。良、恶性肿瘤的TIC曲线类型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7);而良性肿瘤、软骨肉瘤、其它恶性肿瘤三组的TIC曲线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001)。良、恶性肿瘤的最大强化率和流出速率有显着差异(P=0.0002和P=0.04),而流入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DWI和DCE-MRI对颈静脉孔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颈静脉孔区良、恶性性肿瘤的ADC值、最大强化率和流出速率有显着差异。软骨肉瘤(高ADC值、Ⅰ型曲线)和副神经节瘤(Ⅲ型曲线)的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有助于临床辅助诊断。

马玉燕[4](2020)在《3D-ASL及IVIM在良恶性脑膜瘤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分析良恶性脑膜瘤的三维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3D-ASL)定量参数rCBF和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双指数模型的定量参数D值、D*值、f值,探讨3D-ASL及IVIM各参数在脑膜瘤良恶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57例脑膜瘤患者,其中良性脑膜瘤43例,恶性脑膜瘤14例。患者术前均在3.0T MRI行常规MRI、3D-ASL及IVIM成像扫描,经后处理图像获得相应定量参数值。3D-ASL血流动力学参数测量:分别在肿瘤瘤体区和对侧正常脑白质勾画ROI,测量瘤体的平均血流量(CBF)和对侧正常白质血流量(CBFwm),并计算得到相对血流量(rCBF)。IVIM参数测量:分别在各个参数图中肿瘤瘤体区勾画ROI,测量瘤体最大面积时平均值,获得慢扩散系数D值、血液微循环产生的假扩散系数D*值、灌注分数f值。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良恶性脑膜瘤rCBF值及D值、D*值、f值的差异。对于良恶性脑膜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的参数,行ROC曲线分析,获得各参数的AUC、最佳阈值、敏感度和特异度,以及有统计学差异的参数联合应用Logistic回归方程的诊断效能。[结果]恶性脑膜瘤rCBF值大于良性脑膜瘤(5.366±2.95 vs 2.876±2.60),D值小于良性脑膜瘤(0.518±0.136vs 0.600±0.081),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rCBF的AUC为0.811,最佳阈值为3.0275ml/min·100 g,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86%、74.42%;D值的AUC为0.689,最佳阈值为0.5295×10-3mm2/s,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37%、64.29%。rCBF和D值联合应用时,AUC为0.832,敏感度为85.71%,特异度为86.05%。恶性脑膜瘤D*值、f值虽大于良性脑膜瘤,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3D-ASL及IVIM中的D值在鉴别诊断良、恶性脑膜瘤方面具有较高应用价值,且两者联合应用可进一步提高诊断效能。

张归玲,李诗卉,李葭,阎肃,谢彦,吴宏宇,高璐月,覃媛媛,张佳璇,李丽,胡颖,刘城霞,张顺,江晶晶,王剑,方纪成,朱文珍[5](2020)在《RSNA2019中枢影像学》文中研究表明RSNA2019中枢神经系统方面报告的热点主要集中在拓展MRI新技术的应用和数据分析方法,包括磁共振弹性成像(MRE)、静息态磁共振成像(f-MRI)、酰胺质子转移成像(APT)、扩散成像(DWI、DTI、DKI等)和深度学习方法、高分辨及多模态图谱的创建等。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应用研究主要包括:①深度学习方法,高分辨及多模态图谱在神经系统中的应用;②功能序列及血管检查技术对血管内取栓的评价,缺血半暗带的诊断及ASPECTS评分在评价卒中预后的作用;③脑肿瘤良恶性、类别、分级和真假性进展的鉴别,对治疗的评价及预后的预测,胶质瘤的分子分型及异质性;④胎儿及新生儿疾病的诊断及图像质量提高的方法;⑤运动障碍性疾病治疗方法及其评价。

赵国芳[6](2020)在《Ki67、CD34、PR免疫指标与WHOⅠ、Ⅱ级脑膜瘤MRI特征进行相关性对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课题旨在研究WHOⅠ、Ⅱ级脑膜瘤的磁共振(MRI)影像学征象及孕激素受体PR、内皮细胞标记CD34和增殖标记抗原Ki67的表达与脑膜瘤MRI征象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脑膜瘤WHOⅠ、Ⅱ级诊断的准确率,为治疗及预后提供指导意见。方法: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经手术治疗且病理证实的340例首发脑膜瘤患者,其中WHOⅠ级脑膜瘤259例,WHOⅡ级脑膜瘤81例。研究脑膜瘤患者的影像学征象及Ki67、CD34、PR免疫组化指标的表达情况,并用统计学方法来分析它们的内在联系。结果:WHOⅠ、Ⅱ级脑膜瘤在患者性别、肿瘤体积、T1信号强度、瘤周水肿、肿瘤强化程度及是否有分叶征上统计学分析具有显着差异(P<0.05)。Ki67的阳性率在WHOⅠ、Ⅱ级中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CD34、PR的表达在WHOⅠ、Ⅱ级脑膜瘤中无统计学差异(P>0.05)。Ki67的表达在性别、瘤周水肿、肿瘤体积上经单因素分析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PR、CD34表达的阳性率与脑膜瘤的病变侧别、分叶征、脑膜尾征、瘤周水肿等影像学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无统计学差异(P>0.05)。脑膜瘤肿瘤体积与PR的表达上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CD34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WHOⅠ级脑膜瘤中女性较多,男性患者在WHOⅡ级中比例增高;CD34、PR在不同性别的表达中没有明显差异。脑膜瘤的病理级别、CD34、PR在不同年龄中没有明显区别。脑膜瘤体积越大,瘤周水肿越严重、T1信号较低,具有分叶征者更有可能是WHOⅡ级脑膜瘤。Ki67的表达水平随病理级别的增高明显提高;男性患者、脑膜瘤体积较大、瘤周水肿严重者患者Ki67表达水平越高,而脑膜瘤是否具有分叶征、脑膜尾征不影响Ki67的表达。CD34、PR的表达水平与脑膜瘤的病理级别、病变侧别、分叶征、脑膜尾征、瘤周水肿均无关。脑膜瘤肿瘤体积较大者PR的表达多呈阴性。

钟添金[7](2019)在《多模态磁共振对评估脑膜瘤生物学行为研究的临床应用价值》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磁共振弥散峰度成像及三维自旋动脉标记技术在脑膜瘤分级分型的临床应用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峰度成像联合全脑动脉三维自旋标记成像技术对高级别、低级别脑膜瘤分级分型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及方法:连续收集作者所在三甲医院神经外科拟诊为脑膜瘤且需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的患者94例,均在外科手术前7天内在3T磁共振行常规和增强序列、弥散峰度成像(Diffusional kurtosis imaging,DKI)和全脑三维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成像(Three dimensional arterial spin labelling,3D-ASL)检查。计算平均峰度(mean kurtosis,MK)和标准化平均峰度(normalized mean kurtosis,n MK)、轴向峰度(axial kurtosis,KA)和标准化轴向峰度(normalized axial kurtosis,n KA)、径向峰度(radial kurtosis,KR)和标准化径向峰度(normalized radial kurtosis,n KR)、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和标准化各向异性分数(normalized fractional anisotropy,n FA)、平均扩散系数(mean diffusivity,MD)和标准化平均扩散系数(normalized mean diffusivity,n MD)、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和标准化后脑血流量(normalized cerebral blood flow,n CBF)值。标准参数计算方法为肿瘤实质参数/以对侧正常脑白质。根据2007年WHO神经系统肿瘤分型原则将脑膜瘤分为高级别(WHOⅡ级和WHOⅢ级)和低级别组(WHOⅠ级),DKI和ASL单模态系列对脑膜瘤分级时使用单独样本t检验,DKI联合ASL多模态对脑膜瘤分级时用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并分别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得出最大诊断效能的参数。对脑膜瘤的病理亚型进一步分型时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并进行LSD法多重比较并绘制箱线图。病理标本通过MIB-1免疫染色评估Ki-67抗原表达,分析DKI及3D-ASL参数与病理指数ki-67增殖指数的相关性。结果:本次实验共有低级别脑膜瘤81例、高级别组13例纳入研究,低级别脑膜瘤的MK、n MK、n KA和n KR值明显低于高级别组(p<0.05),高级别组脑膜瘤n MD值小于低级别组(p<0.05),n MK值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OC,AUC)最大,说明对脑膜瘤分级的诊断效能最高,n MK值的AUC、临界值、敏感性、特异性和95%置信区间分别是:0.887、1.01、92.3%、82.5%和0.761-0.993。其它DKI参数在两组间没有显着统计学差异;ASL参数CBF在两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标准化参数n CBF在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曲线下面积(AUC)、临界值、敏感性、特异性和95%置信区间分别为0.802、2.945、92.9%、65.4%和0.709-0.894。DKI联合ASL多模态对脑膜瘤分级的诊断效能明显提高,以n MK联合n CBF的AUC最大,为0.921,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100%、78.8%,可以作为脑膜瘤术前无创性分级的无创性指标。DKI及ASL参数对脑膜瘤4种病理亚型进一步分型时,ASL参数n CBF在4种亚型间有显着统计差异(p<0.05),最小显着性差异(least significance difference,LSD)比较血管瘤型脑膜瘤n CBF值和其它非血管瘤型脑膜瘤间均有较大统计差异,ASL标准参数n CBF可以作为区分血管瘤型和非血管瘤型脑膜瘤的影像学指标,DKI参数n FA可以区分纤维瘤型脑膜瘤和其它病理类型脑膜瘤(p<0.05)。DKI及ASL多个参数n MD、n MK、n KA、n CBF、n KR与ki-67呈显着线性相关,其中以n KR和n MK值关系最明显,并且呈线性正相关(n KR:r=0.693,p<0.001,n MK:r=0.625,p<0.001),n MD呈线性负相关。结论:DKI及ASL可以帮助鉴别高级别及低级别脑膜瘤,当DKI联合ASL时,对脑膜瘤分级更有参考价值。并且DKI和ASL可以区分脑膜瘤的一些分型。DKI及ASL的参数ki-67呈线性相关,DKI和ASL在反应肿瘤潜能上有一定的帮助。第二部分高分辨3T磁共振3D-CUBE T1序列在术前评估脑膜瘤侵袭静脉窦的临床应用价值目的:通过对患者进行高分辨3T磁共振三维快速自旋回波T1黑血磁共振成像(3D fast spin-echo T1 black-bloo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3D-CUBE T1)检查,并与增强磁共振静脉窦成像(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venography,CE-MRV)检查对比,初步探讨3D-CUBE T1序列成像在窦旁脑膜瘤术前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及方法:连续收集作者所在三甲医院神经外科拟诊为窦旁脑膜瘤且需进一步行MR检查的患者46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3T磁共振平扫序列、3D-CUBE T1序列、CE-MRV序列及增强序列检查,且磁共振检查时间与手术检查间隔时间不超过7天。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根据脑膜瘤与静脉窦的关系,将窦旁脑膜瘤分为4型(Ⅰ型:脑膜瘤未累及静脉窦;Ⅱ型:肿瘤仅累及静脉窦管壁,未侵入窦腔内,静脉窦通畅;Ⅲ型:脑膜瘤侵犯静脉窦,静入管腔内伴有静脉窦不同程度狭窄,管腔未被肿瘤阻塞;Ⅳ型:肿瘤完全阻塞静脉窦),以外科手术结果为金标准,比较3D-CUBE T1与CE-MRV的诊断准确率,并分析3D-CUBE T1与CE-MRV对各种窦旁脑膜瘤分型的临床价值。结果:46例患者脑肿瘤均位于静脉窦旁,43例为窦旁脑膜瘤,术前3D-CUBE T1与CE-MRV图像分别由两位影像科医生判断分型,3D-CUBE T1组一致性(Kappa=0.91)好于CE-MRV组(Kappa=0.82)(p<0.05)。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3D-CUBE T1与CE-MRV对脑膜瘤分型的准确率分别为90.1%和79.1%,3D-CUBE T1分型准确率高于CE-MRV,在4种分型中,3D-CUBE T1准确率均高于CE-MRV并且在各分型中3D-CUBE T1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也大于CE-MRV。特别是对于新的4分型,3D-CUBE T1对Ⅰ型、Ⅱ型窦旁脑膜瘤的诊断极大弥补了CE-MRV的局限性。结论:3.0T磁共振3D-CUBE T1诊断窦旁脑膜瘤的分型与手术结果一致性高于CE-MRV,在评估窦旁脑膜瘤侵犯静脉窦的部位及程度方面,3.0T磁共振3D-CUBE T1序列的准确率也高于CE-MRV,因此,3D-CUBE T1对于术前评估窦旁脑膜瘤优于CE-MRV,并且将窦旁脑膜瘤分为4种分型后,对手术方式的指导作用更明确,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唐丹[8](2019)在《磁共振ASL和DCE灌注成像对良、恶性脑膜瘤的鉴别诊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动脉自旋标记(ASL)和动态对比增强(DCE)这两种磁共振灌注成像技术对良、恶性脑膜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对临床及常规MRI检查怀疑脑膜瘤的患者进行了 ASL和DCE扫描。最终收集到43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脑膜瘤,其中包括36例良性脑膜瘤(3例血管型、33例非血管型)和7例恶性脑膜瘤。ASL血流动力学参数测量:分别在肿瘤的实质区、瘤周水肿区和对侧灰质勾画ROI,测量瘤体最大血流量(CBFmax)、瘤体平均血流量(CBFmean)、瘤周水肿区血流量(CBFpte)和对侧灰质血流量(CBFgm),并计算得到相对血流量(rCBFmax、rCBFmean、rCBFpte)。DCE血流动力学参数测量:分别在各个参数图上勾画ROI,测量肿瘤实质区域最大和平均容积转运常数(Ktransmax、Ktrans mean)、血管外细胞外容积分数(Vemax、Vemean)、血浆容积分数(Vpmax、Vpmean)以及增强曲线下初始面积(IAUCmax、IAUCmean)。多组间各参数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的诊断效能进行分析。对相同ROI测得的ASL参数和DCE参数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良性非血管型脑膜瘤肿瘤实质区的CBFmax、CBFmean、rCBFmax、rCBFmean 值,以及 Ktransmax、Ktranmean、Vpmax、Vpmean、IAUCmax、IAUCmean值均明显小于血管型/恶性脑膜瘤;ROC曲线分析显示,rCBFmax的诊断效能最高,当截断点取3.666时,鉴别良性非血管型脑膜瘤和血管型/恶性脑膜瘤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为100%。恶性脑膜瘤瘤周水肿区的CBFpte、rCBFpte值均明显大于良性脑膜瘤(包括血管型和非血管型);ROC曲线分析显示,CBFpte的诊断效能最高,当截断点取19.74 ml/min/100g时,鉴别良、恶性脑膜瘤的特异性为89.5%,敏感性为100%。脑膜瘤肿瘤实质区相同ROI的绝对/相对CBF值与Ktrans、Vp和IAUC值均呈正相关。[结论]结合瘤体区(CBFmax、CBFmean、rCBFmax、rCBFmean)和瘤周水肿区(CBFpte、rCBFpte)的ASL血流动力学参数,可以对血管型脑膜瘤、良性非血管型脑膜瘤以及恶性脑膜瘤进行鉴别。瘤体区的DCE血流动力学参数(Ktransmax、Ktransmean、Vpmax、Vpmean、IAUCmax、IAUCmean),虽然诊断效能不及ASL,也有助于对良性非血管型脑膜瘤和血管型/恶性脑膜瘤进行鉴别。

赵亮[9](2018)在《眼眶占位性病变磁共振成像特点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眼眶占位性病变常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特点,探讨常规MRI在眼眶占位性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意义;比较不同类型眼眶占位性病变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RI,DCE-MRI)各定量参数的差别,探讨DCE-MRI各定量参数在诊断眼眶恶性占位方面的诊断效能。方法:搜集2012年5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145例表现为眼眶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及MRI影像学资料,总结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受累眶别及病理诊断。总结、比较不同病理类型患者MRI T1WI、T2WI信号强度及均匀程度、占位的形态学特征。应用SPSS19.0统计学分析软件进行四格表卡方检验,比较眼眶良恶性占位性病变不同MRI边界表现的构成比。定量参数测定:搜集86例眼眶占位性病变患者DCE-MRI影像学资料,应用西门子3.0T MR syngo后处理工作站绘制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生成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me-intensity curves,TIC),并计算定量参数Ktrans值、Kep值、Ve值和iAUC。分组比较DCE-MRI定量参数:分别比较眼眶血管畸形、眼眶良性肿瘤、眼眶恶性肿瘤各定量参数之间的差别,眼眶良性占位与眼眶恶性占位各定量参数之间的差别,眼眶血管畸形与眼眶肿瘤之间各定量参数之间的差别,眼眶非特异性炎性反应与眼眶淋巴瘤之间各定量参数之间的差别。分组比较TIC曲线分型:比较眼眶血管畸形、眼眶良性肿瘤与眼眶恶性肿瘤三组TIC曲线构成比的差别,比较眼眶非特异性炎性反应与眼眶淋巴瘤TIC曲线构成比的差别。DCE-MRI定量参数诊断效能评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DCE-MRI各定量参数对眼眶恶性占位的诊断效能。统计学方法:定量参数的均数比较采用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P<0.05,认为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血管畸形组、良性肿瘤组和恶性肿瘤组TIC曲线分型构成比的比较采用双向无序的列联表分析,P<0.05,认为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眼眶非特异性炎性反应与眼眶淋巴瘤TIC曲线分型、性别、受累眶别构成比的比较采用2×2四格表卡方检验,P<0.05,认为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常规MRI比较:145例眼眶占位性病变患者,男性68例,女性77例,平均年龄45.0岁±20.24岁(x±s),右眶受累71例,左眶受累66例,双眶受累8例;145例眼眶占位性病变中,良性占位111例(包括血管畸形22例,良性肿瘤89例),恶性占位34例;眼眶占位性病变大部分位于眼眶肌锥内、肌锥外和泪腺区,不同病理类型眼眶占位性病变,其好发部位也存在差别;眼眶良性占位大部分表现为类圆形、类椭圆形、不规则形及团块状,而恶性肿瘤则主要表现为不规则形和团块状;眼眶恶性占位MRI显示边界模糊的构成比大于良性占位,P<0.05,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眼眶占位性病变在T1WI上大部分表现为等T1信号,类脂样占位及含蛋白成分较多的囊肿性病变多表现为短T1信号,混杂T1信号主要为血管性病变、朗格汉斯细胞增生症、神经鞘瘤及部分恶性肿瘤等;眼眶占位性病变在T2WI表现为信号均匀者多为长或稍长T2信号,表现为信号混杂者比例明显高于T1WI,且表现形式较多,表现为混杂T2者主要为血管性病变、神经鞘瘤、丛状神经纤维瘤、泪腺腺样囊性癌、朗格汉斯细胞增生症及其他一些良恶性占位。DCE-MRI TIC曲线分型比较:血管畸形、眼眶良性肿瘤及眼眶恶性肿瘤TIC曲线构成比比较,P<0.05,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眼眶占位性病变DCE-MRI定量参数比较:眼眶良性占位与恶性占位DCE-MRI定量参数Ktrans值、Kep值、iAUC比较,P<0.05,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Ve值比较,P>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眼眶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DCE-MRI定量参数Ktrans值、Kep值比较,P<0.05,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Ve值、iAUC比较,P>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眼眶血管畸形与良性肿瘤DCE-MRI定量参数Ktrans值、Kep值、iAUC比较,P<0.05,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Ve值比较,P>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眼眶血管畸形与恶性肿瘤DCE-MRI定量参数Ktrans值、Kep值、iAUC比较,P<0.05,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Ve值比较,P>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眼眶血管畸形与肿瘤性病变DCE-MRI定量参数Ktrans值、Kep值、iAUC比较,P<0.05,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Ve值比较,P>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眼眶非特异性炎性反应与淋巴瘤比较:眼眶非特异性炎性反应与眼眶淋巴瘤TIC曲线构成比比较,P<0.05,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眼眶非特异性炎性反应与眼眶淋巴瘤年龄、性别、侵犯眶别构成比比较,P>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眼眶非特异性炎性反应与淋巴瘤DCE-MRI定量参数Ktrans值、Kep值、iAUC比较,P>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Ve值比较,P<0.05,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DCE-MRI定量参数诊断效能评估:Ktrans值、Kep值、iAUC诊断有效性检验,P均小于0.05,三种诊断方法均有效;Ktrans值、Kep值和iAUC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9、0.764、0.752,诊断价值中等;以Ktrans值>0.234min-1作为诊断恶性占位的标准,敏感度为89.8%,特异度为62.1%;以Kep值>0.317 min-1作为诊断恶性占位的标准,敏感度为96.4%,特异度为51.7%;以iAUC>29.223作为诊断恶性占位的标准,敏感度为82.1%,特异度为69.0%。排除血管畸形,Ktrans值、Kep值两种参数的诊断有效性检验,P均小于0.05,两种诊断方法均有效;Ktrans值、Kep值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94、0.697,诊断价值一般;以Ktrans值>0.239 min-1作为诊断恶性占位的标准,敏感度为92.9%,特异度为55.6%;以Kep值>0.323 min-1作为诊断恶性占位的标准,敏感度为96.4%,特异度为47.2%。结论:眼眶占位性病变MRI中显示的位置、形状、边界信息对眼眶占位的病理诊断及良恶性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综合MRI T1WI、T2WI及脂肪抑制图像信号特点,对于眼眶占位性质、成分特点的分析有重要的临床意义;MRI对个别眼眶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临床特异性,但大部分眼眶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评估还需结合临床特点,如年龄、性别、受累眶别及临床症状及体征等;血管畸形、眼眶良性肿瘤及眼眶恶性肿瘤TIC曲线构成比不同,血管畸形以I型TIC曲线为主,眼眶良性肿瘤主要为II型和III型TIC曲线,眼眶恶性肿瘤以III型TIC曲线为主;眼眶非特异性炎性反应与眼眶淋巴瘤比较TIC曲线构成比不同,眼眶非特异性炎性反应TIC曲线主要为II型和III型,眼眶淋巴瘤TIC曲线以III型为主;眼眶非特异性炎性反应与眼眶淋巴瘤年龄、性别构成比、侵犯眶别构成比等无明显差别;眼眶良性占位与恶性占位DCE-MRI部分定量参数平均值不同,Ktrans值、Kep值、iAUC可作为其鉴别诊断的参考指标;眼眶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DCE-MRI部分定量参数平均值不同,Ktrans值、Kep值可作为其鉴别诊断的参考指标;眼眶血管畸形与良性肿瘤、恶性肿瘤DCE-MRI部分定量参数平均值不同,Ktrans值、Kep值和iAUC可作为其鉴别诊断的参考指标;眼眶非特异性炎性反应与淋巴瘤DCE-MRI定量参数中仅Ve平均值不同,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其临床意义有待商榷;设置Ktrans值、Kep值、iAUC诊断界值对眼眶恶性占位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于昊[10](2018)在《磁共振酰胺质子转移成像技术在脑膜瘤和胶质母细胞瘤中应用价值的评价》文中认为研究背景磁共振酰胺质子转移(APTw)成像是一种新兴的基于化学交换饱和转移(CEST),不依赖外源性对比剂即可进行肿瘤显像的分子影像技术。我们尝试将其应用于脑膜瘤和胶质母细胞瘤(GBMs)这两种临床上常见肿瘤的研究中,进一步探索APTw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目的探索APTw技术在脑膜瘤术前分级、分型、预测脑膜瘤增殖指数以及评估脑膜瘤硬度和鉴别GBMs与单发脑转移瘤(SBMs)、评估GBMs瘤周水肿性质的应用价值。方法(1)收集我院术前行APTw序列扫描的79例脑膜瘤患者,记录瘤核心的APTw值及Ki-67指数,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不同级别脑膜瘤APTw值的差异,Pear son相关分析APTw值与Ki-67表达的相关性;(2)随访4种亚型共53例WHOI级脑膜瘤患者的APTw图像,记录瘤核心的APTw值,One-way ANOVA分析各亚型APTw值的差异;(3)随访术中获得肿瘤硬度判定结果的48例脑膜瘤患者的APTw图像,测量瘤核心的APTw值,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质硬/非质硬两组APTw值的差异,One-way ANOVA比较质硬、中等硬度、质软三组APTw值的差异;(4)收集我院术前行APTw序列扫描的43例GBMs患者和45例SBMs患者,测量病例瘤核心及瘤周水肿区的APTw值,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肿瘤瘤核心及瘤周水肿区APTw值的差异;(5)随访年龄、性别相同,水肿指数相近的GBMs和脑膜瘤各12例的APTw图像,测量两组肿瘤瘤周水肿各区域的APTw值,One-way ANOVA分别比较GBMs组和脑膜瘤组不同瘤周水肿区域APTw值的差异,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GBMs瘤周水肿不同区域APTw值和脑膜瘤组相应区域的差异;结果(1)WHOⅠ级脑膜瘤APTwmax-min值显着高于WHOⅡ级脑膜瘤,APTwmin值显着低于WHO Ⅱ级脑膜瘤,脑膜瘤APTWmax和Ki-67指数之间有较强的相关性;(2)微囊型脑膜瘤的APTwmax、APTwmean、APTwmin值显着高于脑膜皮细胞型、纤维型和过渡型脑膜瘤,其APTwax-min值显着低于脑膜皮细胞型、纤维型和过渡型型脑膜瘤;(3)质硬组APTwin和APTwean参数值显着低于非质硬组;质硬组APTwmin和APTwmean值显着低于中等硬度组和质软组,但是中等硬度组APTwmin和APTwmean值和质软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4)GBMs组瘤核心APTw各参数值和SBMs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GBMs瘤周水肿区的APTw各参数值均显着高于SBMs组,其中以APTwmin的诊断效能最好;(5)近瘤周水肿区和中瘤周水肿区,GBMs组APTw值显着高于脑膜瘤组;远瘤周水肿区,GBMs组APTw值和脑膜瘤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APTw技术能应用于脑膜瘤的分级,有一定的预测其增殖活性的能力;(2)入组WHOI级脑膜瘤亚型中,APTw技术能区分微囊型脑膜瘤;(3)APTw技术可以用于预测脑膜瘤硬度;(4)APTw技术可以用于鉴别GBMs和SBMs;(5)APTw技术可以用来评估GBMs瘤周水肿性质。

二、颅内脑膜瘤的MRI动态增强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颅内脑膜瘤的MRI动态增强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MRI影像组学术前预测脑膜瘤周围组织侵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术前预测脑膜瘤周围组织侵犯的价值
        1.1.2 影像学评估脑膜瘤对周围组织的侵犯
        1.1.3 脑膜瘤对周围组织侵犯评估的难点和解决方案
        1.1.4 影像组学在脑肿瘤中的应用
    1.2 本课题研究意义与主要研究内容
        1.2.1 研究意义
        1.2.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MRI影像组学术前预测脑膜瘤脑组织侵犯
    2.1 引言
    2.2 材料和方法
        2.2.1 病例收集
        2.2.2 图像采集、分割及标准化
        2.2.3 特征提取和选择
        2.2.4 不同模态的融合
        2.2.5 构建预测模型
        2.2.6 诺谟图的建立和验证
        2.2.7 影像学分析
        2.2.8 技术路线图
        2.2.9 统计学分析
    2.3 结果
        2.3.1 临床特征
        2.3.2 影像组学特征筛选和相关性分析
        2.3.3 影像组学标签和模型的构建
        2.3.4 模型的性能比较
        2.3.5 诺谟图性能评估
        2.3.6 影像学分析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MRI影像组学术前预测脑膜瘤骨组织侵犯
    3.1 引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病例收集
        3.2.2 图像采集、分割和标准化
        3.2.3 特征提取和选择
        3.2.4 模型构建和验证
        3.2.5 统计学分析
    3.3 结果
        3.3.1 临床特征
        3.3.2 影像组学特征选择
        3.3.3 模型的构建和验证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MRI影像组学术前预测窦旁脑膜瘤静脉窦侵犯
    4.1 引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病例收集
        4.2.2 图像采集、分割和标准化
        4.2.3 特征提取和选择
        4.2.4 模型构建和验证
        4.2.5 统计学分析
    4.3 结果
        4.3.1 临床特征
        4.3.2 影像组学特征选择
        4.3.3 模型的构建和验证
        4.3.4 模型的性能比较
        4.3.5 模型性能评估
    4.4 讨论
    4.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脑膜瘤的影像组学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磁共振3D-ASL联合DTI在常见脑肿瘤诊断与分级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仪器与参数
    1.3 图像后处理
        1.3.1 DTI图像后处理
        1.3.2 3D-ASL图像后处理
    1.4 统计学方法
结果
    2.1 肿瘤术后病理结果
    2.2 肿瘤常规MRI表现
    2.3 DTI对常见脑肿瘤的诊断与分级结果
        2.3.1 DTI对脑肿瘤的诊断结果:
        2.3.2 瘤周水肿区DTI结果:
        2.3.3 ROC曲线分析DTI各参数值对胶质瘤分级结果:
        2.3.4 DTT对脑肿瘤的诊断价值:
    2.4 3D-ASL对常见脑肿瘤诊断及分级结果
        2.4.1 3D-ASL对脑肿瘤诊断结果
        2.4.2 ROC曲线分析3D-ASL各参数值对胶质瘤分级结果
    2.5 DTI联合3D-ASL对胶质瘤分级结果
讨论
    3.1 DTI技术在常见脑肿瘤诊断及分级中的价值
        3.1.1 DTI的主要原理及参数
        3.1.2 DTI在常见脑肿瘤的诊断及分级中的应用
        3.1.3 水肿区FA和 ADC值对常见脑肿瘤的诊断价值
        3.1.4 白质纤维束成像对常见脑肿瘤的诊断价值
    3.2 3D-ASL技术在常见脑肿瘤诊断及分级中的价值
        3.2.1 3D-ASL的主要原理及特点
        3.2.2 3D-ASL在常见脑肿瘤诊断及分级中的价值
    3.3 DTI联合3D-ASL在胶质瘤分级中的价值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3)功能磁共振成像对颈静脉孔区肿瘤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背景和前言
1.对象及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2.结果
    2.1 .颈静脉孔区肿瘤的病理结果
    2.2.良恶性肿瘤ADC值比较
    2.3.良恶性肿瘤血流动力学参数及TIC类型比较
3.讨论
    3.1
        3.1.1 DCE-MRI灌注原理及其在颈静脉孔区肿瘤检查中的优势
        3.1.2 DCE-MRI血流动力学参数对颈静脉孔区肿瘤的诊断价值
        3.1.3 TIC曲线的诊断价值
        3.1.4 ADC值
        3.1.5 副神经节肿瘤及软骨肉瘤
    3.2 .本研究局限性的讨论
4.结论
5.研究的意义
参考文献
在硕士期间主要临床及科研活动
致谢

(4)3D-ASL及IVIM在良恶性脑膜瘤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磁共振灌注技术、IVIM在良恶性脑膜瘤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5)RSNA2019中枢影像学(论文提纲范文)

脑卒中
    1.深度学习在脑卒中的应用
    2.功能成像在脑卒中的应用
    3.血管内取栓术在大动脉阻塞的应用
    4.其他
脑肿瘤
    1.肿瘤与基因
    2.肿瘤的鉴别
    3.肿瘤治疗的评价
    4.肿瘤的预后
儿童
脑白质病
认知与记忆
图像分析方法(非人工智能)
脑血管病(非卒中)
运动障碍
结构成像
急诊放射学
癫痫
对比剂
血管与介入
创伤性脑损伤
扩散/灌注

(6)Ki67、CD34、PR免疫指标与WHOⅠ、Ⅱ级脑膜瘤MRI特征进行相关性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脑膜瘤MRI影像学特征及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多模态磁共振对评估脑膜瘤生物学行为研究的临床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部分 :磁共振弥散峰度成像及三维自旋动脉标记技术在脑膜瘤分级分型的临床应用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高分辨3T磁共振3D-CUBE T1 序列在术前评估脑膜瘤侵袭静脉窦的临床应用价值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8)磁共振ASL和DCE灌注成像对良、恶性脑膜瘤的鉴别诊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以字母顺序排列)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4.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9)眼眶占位性病变磁共振成像特点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Ⅻ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眼眶占位性病变常规磁共振成像特点的观
    1.1 对象和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患者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统计
        1.1.3 MR扫描检查方法
        1.1.4 描述及统计学方法
    1.2 结果
        1.2.1 一般情况统计结果
        1.2.2 病理类型统计结果
        1.2.3 占位位置统计结果
        1.2.4 占位形状统计结果
        1.2.5 占位边界统计结果
        1.2.6 T1WI信号强度统计结果
        1.2.7 T2WI信号强度统计结果
    1.3 讨论
        1.3.1 常规眼眶MRI特点及临床优势
        1.3.2 眼眶占位性病变的一般临床特点
        1.3.3 眼眶占位性病变的病理类型特点
        1.3.4 眼眶占位性病变的形态学特征
        1.3.5 眼眶占位性病变MRI信号特点
        1.3.6 MRI临床应用中的缺点与局限性
    1.4 小结
二、眼眶占位性病变定量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特点研究
    2.1 对象和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DCE-MRI扫描检查方法
        2.1.3 图像后处理
        2.1.4 数据采集
        2.1.5 分组方法
        2.1.6 统计学方法
    2.2 结果
        2.2.1 各组患者资料的一般情况及病理构成
        2.2.2 各组TIC曲线类型构成比统计结果
        2.2.3 眼眶非特异性炎性反应与淋巴瘤比较结果
        2.2.4 各组定量参数比较统计结果
        2.2.5 DCE-MRI 定量参数诊断效能评估
    2.3 讨论
        2.3.1 定量DCE-MRI成像原理
        2.3.2 利用定量DCE-MRI所获得参数及意义
        2.3.3 定量DCE-MRI相关参数鉴别良恶性肿瘤的理论假设
        2.3.4 眼眶占位性病变动态增强特点的观察
        2.3.5 眼眶占位性病变TIC曲线特点
        2.3.6 眼眶占位性病变定量DCE-MRI各定量参数特点
        2.3.7 DCE-MRI在诊断眼眶恶性占位方面的诊断效能
    2.4 小结
全文结论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眼眶占位性病变核磁共振成像特点的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10)磁共振酰胺质子转移成像技术在脑膜瘤和胶质母细胞瘤中应用价值的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磁共振酰胺质子成像评估脑膜瘤级别及增殖活性的应用初探
    引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章 磁共振酰胺质子转移成像在区分WHOI级脑膜瘤亚型中的应用初探
    引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三章 磁共振酰胺质子转移成像在评估脑膜瘤硬度中的应用初探
    引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第四章 磁共振酰胺质子成像在胶质母细胞瘤和颅内单发转移瘤鉴别中的应用
    引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五章 磁共振酰胺质子转移成像在评估胶质母细胞瘤瘤周水肿性质应用初探
    引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全文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成果
致谢

四、颅内脑膜瘤的MRI动态增强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MRI影像组学术前预测脑膜瘤周围组织侵犯的研究[D]. 张婧. 兰州大学, 2021(09)
  • [2]磁共振3D-ASL联合DTI在常见脑肿瘤诊断与分级的应用研究[D]. 曾盛熊.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3]功能磁共振成像对颈静脉孔区肿瘤的诊断价值[D]. 李海.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4]3D-ASL及IVIM在良恶性脑膜瘤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D]. 马玉燕. 昆明医科大学, 2020(02)
  • [5]RSNA2019中枢影像学[J]. 张归玲,李诗卉,李葭,阎肃,谢彦,吴宏宇,高璐月,覃媛媛,张佳璇,李丽,胡颖,刘城霞,张顺,江晶晶,王剑,方纪成,朱文珍. 放射学实践, 2020(03)
  • [6]Ki67、CD34、PR免疫指标与WHOⅠ、Ⅱ级脑膜瘤MRI特征进行相关性对照研究[D]. 赵国芳. 河北医科大学, 2020(02)
  • [7]多模态磁共振对评估脑膜瘤生物学行为研究的临床应用价值[D]. 钟添金. 福建医科大学, 2019(07)
  • [8]磁共振ASL和DCE灌注成像对良、恶性脑膜瘤的鉴别诊断研究[D]. 唐丹. 昆明医科大学, 2019(06)
  • [9]眼眶占位性病变磁共振成像特点的研究[D]. 赵亮. 天津医科大学, 2018(12)
  • [10]磁共振酰胺质子转移成像技术在脑膜瘤和胶质母细胞瘤中应用价值的评价[D]. 于昊. 南方医科大学, 2018(01)

标签:;  ;  ;  ;  

颅内脑膜瘤的MRI动态对比增强评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