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肢静脉曲张微创去除系统术后护理(论文文献综述)
李莹莹,孙海云,王红梅,孙振阳[1](2021)在《快速康复在腔内射频消融联合泡沫硬化及抽剥术治疗静脉曲张患者中的应用》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在腔内射频消融联合泡沫硬化及抽剥术治疗静脉曲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第二人民医院经腔内射频消融联合泡沫硬化及抽剥术治疗的81例静脉曲张患者为研究对象, 将2018年10月—2019年6月收治的40例为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 将2019年7月—2020年9月收治的41例为观察组, 实施快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弹力袜执行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康复知识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小腿麻木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 术后24 h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弹力袜执行情况优于对照组, 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在药物使用、功能锻炼、弹力袜使用等康复知识掌握方面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融入腔内射频消融联合泡沫硬化及抽剥术的治疗中能够进一步发挥微创优势, 促进静脉曲张患者的术后恢复, 改善手术治疗体验。
杨银华[2](2021)在《脉络饮治疗湿热瘀阻型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脉络饮治疗湿热瘀阻型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疗效,为静脉曲张术后的治疗积累经验,突出中医药治疗的优势,从而促进病人康复,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方法:将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疮疡蛇伤脉管外科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予以基础治疗及手术治疗后,随机分为2组,术后观察组35例予口服脉络饮及常规治疗;对照组35例予常规治疗,观察术后10h及用药的第3、7、12天各组疼痛、肿胀、皮下瘀斑等情况,记录用药前后CIVIQ(生活质量调查表)评分情况,分析脉络饮治疗湿热瘀阻型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疗效。结果:本课题共完成病例研究7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左右患肢数及CEAP(临床、病原学、解剖学、病理生理学)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结果与分析如下:(1)在术后疼痛方面,两组患者术后10h及用药后第12天疼痛评分比较,P>0.05,表示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用药后第3天、第7天疼痛评分比较,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患者用药的第3天及第7天之后,在改善疼痛方面,观察组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2)在术后肿胀方面,两组患者用药的第3天及第7天肿胀发生率比较,P>0.05,表示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用药的第12天肿胀发生率比较,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患者用药的第12天之后,在改善肿胀方面,观察组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3)在术后皮下瘀斑方面,两组患者用药的第3天及第7天皮下瘀斑发生率比较,P>0.05,表示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用药的第12天皮下瘀斑发生率比较,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患者用药的第12天之后,在改善皮下瘀斑方面,观察组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4)在术后CIVIQ评分方面,用药后观察组CIVIQ评分明显高于用药前,且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脉络饮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5)在总体疗效方面,两组患者经秩和检验,Z=-2.324,P=0.02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脉络饮在改善湿热瘀阻型下肢静脉曲张术后疼痛、肿胀、皮下瘀斑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能够促进术后恢复,改善生活质量,疗效明确。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冯群[3](2021)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后下肢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研究》文中认为[目 的]探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对静脉曲张患者术后下肢静脉系统早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协助评估手术疗效。[方 法]前瞻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管外科2020年9月1日~2021年2月28日收治的33例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及剥脱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本文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同一患者手术前及术后7天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采集,具体观测指标包括血管直径、血流速度、返流峰值和返流时间,为了系统检测下肢静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代表性选取以下静脉节段作为观测部位:包括股总静脉、股浅静脉、腘静脉、小隐静脉、大隐静脉(起始段和汇入段)及胫后静脉。对采集的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以便对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手术前后下肢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改变进行系统性研究,评估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的疗效。运用spss2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示,组间差异性分析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定性资料通过例数(构成比)来表示,检验水准均设α=0.05,结果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 果]1.临床资料分析:(1)性别:男性18例、女性15例,占比分别为55%和45%;(2)年龄:平均年龄为47.79±12.47岁,其中17~35岁6例、35~50岁8例、50~65岁18例,>65岁1例,占比分别为18%、24%、55%和3%;(3)职业:农民13例、公务员6例、学生1例、个体5例、工人8例,占比分别为40%、18%、3%、15%和 24%;(4)病程:<10 者 16 例,≥10 年者 17 例,占比分别为48%和52%;(5)患肢:左侧发病26例,右侧发病7例,占比分别为79%和21%。2.观察指标分析:(1)血管直径:股总静脉、股浅静脉及胫后静脉血管直经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腘静脉、小隐静脉血管直径缩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血流速度:股总静脉、股浅静脉、腘静脉、小隐静脉血流速度增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胫后静脉血流速度减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返流峰值及返流时间:上述静脉返流峰值减小、返流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大隐静脉主干被有效结扎及剥脱,血管直径、血流速度、返流峰值及返流时间均归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 论]GSV高位结扎及剥脱术后:(1)股总静脉、股浅静脉、胫后静脉血管直径缩小;(2)股总静脉、股浅静脉、腘静脉、小隐静脉血流速度增快;胫后静脉血流速度减慢;(3)上述静脉返流峰值和返流时间均缩短;(4)大隐静脉血管直径、血流速度、返流峰值及返流时间均归零。GSV高位结扎及剥脱术能够有效改善静脉曲张患者术后早期下肢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状态,其疗效确切、有临床存在价值。
刘佳[4](2021)在《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观察与调研》文中指出目的:了解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疾病认知情况,评估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生活质量现状,分析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多种途径观察记录泡沫硬化剂治疗后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探讨有效解决办法,为提升泡沫硬化剂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就诊体验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9月在重庆市某三甲医院就诊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采用自行设计问卷、静脉功能不全患者生活质量问卷(the 20item-chronic venous disease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CIVIQ-20)、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结合电话、门诊、微信小程序等随访方式,观察调研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疾病认知行为及健康教育需求、生活质量现状及泡沫硬化剂治疗后不良反应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513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中,47.95%的患者完全不知晓疾病相关知识,完全知晓者仅为1.75%。患者对疾病知识需求前3位依次为:治疗(58.48%)、保健康复(52.44%)、预防(42.88%)。不同年龄、居住地和文化程度的患者疾病认知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5)。36.84%的患者曾经接受过下肢静脉曲张治疗,63.16%的患者从未接受过治疗,患者未穿戴医用梯度压力袜的主要原因是“不知晓医用梯度压力袜”。2.下肢静脉曲张患者CIVIQ生活质量得分为(83.47±16.58)分,59.21%(299/505)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生活质量等级为良,30.10%(152/505)的等级为中,10.69%(54/505)的等级为差,性别、居住地、月收入和CEAP分级是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435例患者泡沫硬化剂治疗1个月后,色素沉着224例(51.49%)、疼痛192例(41.14%)、皮下硬结73例(16.78%)、肿胀34例(7.82%)、血栓性浅静脉炎(superficial thrombophlebitis,STP)27例(6.21%)。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随访,不良反应逐渐减轻或消失。使用不同剂量、浓度泡沫硬化剂治疗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色素沉着形成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医用梯度压力袜穿戴时长组患者,皮下硬结形成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普遍缺乏疾病相关知识,就诊意识淡薄,有明确的健康教育需求,医务人员需面向大众开展更广泛积极的健康教育活动;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生活质量处于中等水平,临床工作中应加强对女性、乡村居民、低收入人群和重症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健康指导,给予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社会支持,提高其生活质量;其中,疼痛、色素沉着、皮下硬结是泡沫硬化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最常见的术后不良反应,提示医务人员应需加强泡沫硬化剂术后随访,改善患者就诊体验,关注治疗后不良反应,探索改进措施,减少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无严重并发症,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王苏敏[5](2021)在《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术后自我管理能力量表的编制及临床应用》文中提出目的:1.本研究旨在编制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术后自我管理能力量表,为临床医护人员评估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术后自我管理能力提供测评工具。2.通过编制的量表调查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术后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因素,为医护人员对患者制定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措施提供参考。方法:1.VVLE患者术后自我管理能力维度和条目池的确定:本研究以自我管理的概念和理论为基础,大量查阅文献、结合其他慢性病自我管理量表的和该疾病患者的特征确定量表的维度和条目池,采用目的抽样法抽取8名VVLE术后患者进行访谈,了解其对术后自我管理的看法和见解,对量表的条目池进行调整。2.专家函询和信效度检验:选取13名本专业领域的专家对量表进行两轮专家函询,根据重要性评分均数和变异系数对条目进行筛选,结合专家的意见增加或删改条目,形成初始量表。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138名南昌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血管外科符合纳排标准的VVLE术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形式包括面对面调查和电话随访,对调查结果采用项目分析进一步筛选条目,并对量表进行信效度分析,其中信度采用Cronbach’a系数、分半信度和重测信度进行描述,效度采用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进行分析,形成最终的VVLE术后自我管理能力量表。3.VVLE患者术后自我管理能力现状调查: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南昌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血管外科VVLE术后的患者151名进行调查,调查工具包括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和VVLE患者术后自我管理能力量表,采用Excel2016进行数据录入,SPSS21.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频数和百分比描述,VVLE患者术后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因素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分析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来进行探究。结果:1.VVLE患者术后自我管理能力维度和条目池的确定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对自我管理相关概念的界定及质性访谈结果,初步确定量表的3个维度(日常生活管理、疾病医学管理、自我管理效能)和29个条目。2.专家函询及信效度检验(1)专家函询结果:两轮专家函询问卷回收率均为100%,提出意见率分别为46.15%和13.18%,权威系数分别为0.972和0.935,二级指标的肯德尔系数分别为0.185和0.197,经卡方检验后,P<0.05,两轮专家函询后,一共删除2个条目,1个条目扩充为2个条目,合并2个条目为1个条目,修改1个条目,初步构建的VVLE患者术后自我管理能力量表包括3个一级指标,25个二级指标。(2)信效度检验结果:经信度检验,总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19,分半信度系数为0.861,重测信度为0.920,经效度检验,各条目的I-CVI为0.8-1.000,量表的平均内容效度为0.97,最终形成VVLE患者术后自我管理能力量表。3.VVLE患者术后自我管理能力现状调查VVLE患者术后自我管理能力量表的总得分为(85.42±10.60)分,得分最高的是维度是自我管理效能(4.07±0.55)分,得分最低的维度为疾病医学管理(3.23±0.50)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VVLE患者术后自我管理能力的因素主要包括:文化程度和居住地。结论:本研究编制的VVLE患者术后自我管理能力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用于评价VVLE患者术后自我管理能力水平。影响VVLE患者术后疾病知识掌握不足、治疗依从性不佳的因素主要为文化程度和居住地,因此,临床医务人员应加强VVLE术后患者疾病相关知识的指导,并根据不同患者的特点采取不同健康教育的方式提高其依从性。
祁磊[6](2021)在《丹参化瘀汤防治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分析临床数据,研究丹参化瘀汤防治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疗效,从而为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09月期间于安徽省中医院血管外科病房治疗,诊断为下肢静脉曲张并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患者80例。先根据患者手术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剥脱术治疗组(简称Ⅰ组)40例和腔内激光治疗组(简称Ⅱ组)40例,再根据患者术后防治并发症方式的不同,将两组患者分为四个亚组,Ⅰa组(20例)和Ⅱa组(20例)为常规治疗方式,Ⅰb组(20例)和Ⅱb组(20例)为常规治疗方式基础上加用丹参化瘀汤。观察并记录术后第3、5、7、15天术后患肢疼痛评分、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浓度、患肢麻木、皮下瘀斑、皮下血肿、深静脉血栓形成、生活质量评分等指标,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 21.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术后疼痛比较1.1术后第3天:Ⅰa组与Ⅰb组、Ⅱa组与Ⅱb组的VAS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a组、Ⅰb组比Ⅱa组、Ⅱb组的VAS疼痛评分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2术后第5天:Ⅰa组、Ⅱa组比Ⅰb组、Ⅱb组的VAS疼痛评分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a组、Ⅰb组比Ⅱa组、Ⅱb组的VAS疼痛评分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3术后第7、15天:Ⅰa组、Ⅱa组比Ⅰb组、Ⅱb组的VAS疼痛评分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a组与Ⅱa组、Ⅰb组与Ⅱb组的VAS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浓度比较2.1术后第3、15天:Ⅰa组与Ⅰb组、Ⅱa组与Ⅱb组的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a组与Ⅱa组、Ⅰb组与Ⅱb组的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2术后第5、7天:Ⅰa组、Ⅱa组比Ⅰb组、Ⅱb组的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浓度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a组与Ⅱa组、Ⅰb组与Ⅱb组的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患肢麻木情况比较3.1术后第3天:Ⅰa组与Ⅰb组、Ⅱa组与Ⅱb组的患肢麻木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a组与Ⅱa组、Ⅰb组与Ⅱb组的患肢麻木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2术后第5、7、15天:Ⅰa组、Ⅱa组比Ⅰb组、Ⅱb组的患肢麻木例数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a组与Ⅱa组、Ⅰb组与Ⅱb组的患肢麻木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术后皮下瘀斑情况比较:术后第7、15天,Ⅰa组、Ⅱa组比Ⅰb组、Ⅱb组的皮下瘀斑例数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a组与Ⅱa组、Ⅰb组与Ⅱb组的皮下瘀斑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术后皮下血肿情况比较5.1术后第7天:Ⅰa组、Ⅱa组比Ⅰb组、Ⅱb组的皮下血肿例数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a组与Ⅱa组、Ⅰb组与Ⅱb组的皮下血肿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2术后第15天:Ⅰa组与Ⅰb组、Ⅱa组与Ⅱb组的皮下血肿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a组与Ⅱa组、Ⅰb组与Ⅱb组的皮下血肿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比较:术后第15天,Ⅰa组为1例(5%),Ⅰb组为0例(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a组为0例(0%),Ⅱb组为0例(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a组与Ⅱa组、Ⅰb组与Ⅱb组的深静脉血栓形成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术后第15天,在总体健康、患肢症状、日常生活三个方面,Ⅰb组得分高于Ⅰa组,Ⅱb组得分高于Ⅱa组(P<0.05);而Ⅰa组与Ⅱa组、Ⅰb组与Ⅱb组得分比较,这三方面得分(P>0.05)。在心理健康方面(P>0.05),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平均得分方面,Ⅰb组得分高于Ⅰa组,Ⅱb组得分高于Ⅱa组(P<0.05);而Ⅰa组与Ⅱa组、Ⅰb组与Ⅱb组得分比较(P>0.05)。结论:丹参化瘀汤能够明显减轻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在缓解术后患肢疼痛、改善术后凝血机制、减少皮下瘀斑及血肿、减轻术后患肢麻木、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水平等方面具有显着的临床疗效,与单纯常规术后处理相比有明显优势,可促进患者术后的恢复,该方法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剥脱术与EVLT术的术后并发症相比,术后患肢疼痛程度较高点,其余并发症方面无明显差异。
冯秀利[7](2020)在《腔镜深筋膜下交通静脉结扎治疗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腔镜深筋膜下交通静脉结扎术在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方法与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来我院治疗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欧洲静脉论坛中针对下肢静脉疾病制定的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诊断标准,且术前均完成下肢静脉的顺行造影、蛙式试验检查(评估患者血行),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腔内激光闭合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腔内激光闭合+腔镜深筋膜下交通静脉结扎术治疗,评估治疗1周后的临床疗效,并进行36个月的随访。采用CEAP方法对两组手术前、手术后1周临床症状、体征进行评估;记录两组手术参数,包括: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数;记录两组手术前、手术后2周静脉管径、平均血流速度、返流持续时间;记录两组手术前、手术后36个月CEAP分级情况;记录并统计两组术后随访期间复发率、破溃、切口感染、患肢疼痛、淋巴漏及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1)两组治疗后1周各临床症状、体征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1周表浅静脉曲张、静脉性水肿、色素沉着、脂质硬化、疼痛、溃疡时间、溃疡大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数,短(少)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手术后1周静脉管径、返流持续时间,均低(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后1周平均血流速度,大于对照组(P<0.05);(4)两组治疗后1周各血流动力学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4周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及全血低切黏度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5)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后1周C0、C1病例数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后1周CEAP分级C3病例数,均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后1周CEAP分级C4、C5、C6病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6)两组手术完毕后均进行36个月随访,观察组术后复发率、破溃、切口感染、患肢疼痛、淋巴漏及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腔内激光闭合+腔镜深筋膜下交通静脉结扎术联合治疗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患者能显着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手术创伤较小,风险性较低,能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水平,术后并发症、复发率较低,值得推广应用。
余梦粒[8](2020)在《三种联合术式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分析》文中提出[目的]探讨腔内激光闭合、内翻全剥脱和双壁双腔内翻闭合三种术式联合小腿曲张静脉经皮透光负压旋切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261例(261条腿,均为单侧患肢)。按照手术处理方式分为三组,其中A组88例(腔内激光闭合联合小腿曲张静脉经皮透光负压旋切术),B组87例(内翻全剥脱联合小腿曲张静脉经皮透光负压旋切术),C组86例(双壁双腔内翻闭合联合小腿曲张静脉经皮透光负压旋切术),分析三种联合术式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的差异,比较术后并发症:患肢疼痛、皮下淤斑、皮下血肿、切口出血、皮肤感染、皮肤坏死、皮肤灼伤、患肢肿胀、感觉异常和(或)麻木、DVT和(或)PE、患肢淋巴漏、浅静脉炎、皮下硬结的差异,探讨三组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本研究病例无皮下血肿、切口出血、皮肤感染和皮肤坏死,未发生DVT和(或)PE、患肢淋巴漏,所有病例术后1月血管超声检查:无大隐静脉走行区域的逆流音,无局部再通。1、住院指标。平均术后住院时间:A组(3.14±0.68)d、B组(3.80±0.68)d、C组(3.83±0.83)d,A组明显短于B、C组(P<0.05);平均住院费用:A组(9700.26±806.45)元、B 组(6932.46±758.75)元、C 组(6894.94±708.63)元,A显着高于B、C(P<0.05)。2、术中指标。平均手术时间:A组(61.31±22.42)min、B组(52.31±17.94)min、C组(51.88±15.77)min,A组显着高于B、C组(P<0.05);平均术中出血量:A 组(18.47±7.63)ml、B 组(26.03±21.43)ml、C 组(23.55±14.03)ml,B>C>A(P<0.05)。3、术后3天指标。并发症:B组患肢疼痛率、皮下淤斑率、皮肤灼伤率、感觉异常和(或)麻木率明显高于A、C组(P<0.05),患肢肿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天内疼痛评分:平均疼痛评分随术后时间推移逐渐降低,总体平均疼痛评分B>C>A(P<0.05)。4、术后10天指标。B组患肢疼痛率、皮下淤斑率、感觉异常和(或)麻木率明显高于A、C组(P<0.05),皮肤灼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术后30天指标。患肢疼痛率、感觉异常和(或)麻木率较术后3天、术后10天明显降低,且B组患肢疼痛率、感觉异常和(或)麻木率仍较A、C组高(P<0.05);B组无浅静脉炎发生,A、C组浅静脉炎率分别为7.23%、3.61%,A、C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皮下硬结率分别为12.04%、1.17%、7.23%,A、C组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双壁双腔内翻闭合联合术式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微创、有效、并发症少,治疗费用较腔内激光闭合联合术式低。
黄亮辉[9](2020)在《腔内激光闭合术联合高位结扎与传统剥脱手术在治疗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中的临床疗效比较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对比分析腔内激光闭合术(EVLA)联合高位结扎与传统剥脱手术(HL/S)在治疗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中的疗效差异,并探讨EVLA联合高位结扎治疗的优劣势及相关并发症。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符合入组标准的单侧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共368例。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HL/S组和EVLA组,其中HL/S组152例、EVLA组216例。HL/S组进行高位结扎+主干剥脱+点状抽剥+硬化剂治疗、EVLA组进行高位结扎+主干及部分属支激光闭合+硬化剂治疗。采用CEAP分级对疾病严重程度进行分级,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术前资料、术中资料和术后资料。结果:全组368例患者均成功完成了相应方案的治疗。HL/S组和EVLA组在性别、年龄、患侧肢体、病程时长、CEAP分级、术前CIVIQ评分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L/S组和EVLA组在手术时长(56.78±21.60 min VS46.51±15.16 min)、术中出血量(64.36±16.86mL VS 45.30±10.85mL)、术后住院天数(5.61±1.94 d VS 3.87±1.29 d)、治疗费用(9449.95±818.45元VS12071.06±1148.81元)方面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HL/S组和EVLA组在切口感染、皮下瘀斑、皮下血肿、感觉异常和需镇痛药物治疗的疼痛等5种术后并发症的比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HL/S组较EVLA组发生率更高;两组在术后水肿、色素沉着、血栓性浅静脉炎、深静脉血栓等4种并发症方面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年总体复发率HL/S组10.53%、EVLA组8.80%,两组术后复发、返流/再通和再次干预等随访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HL/S组术后3月CIVIQ平均评分外,HL/S组和EVLA组其余术后生活质量平均评分均处在满意范围(≥80分);EVLA组术后3月平均评分高于HL/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80.87±7.76分VS 78.75±8.97分,P<0.05),两组术后6月、1年、2年平均评分比较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EVLA联合高位结扎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安全有效、操作简便、短期疗效确切。与HL/S相比,两者在术后临床复发和返流、生活质量改善方面差异不明显,但在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和术后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EVLA联合高位结扎术更具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王飞[10](2020)在《腔内激光闭合术是否联合高位结扎主干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比较腔内激光闭合术联合高位结扎主干与单独腔内激光闭合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评估在不进行高位结扎主干的情况下进行激光热消融,近期内是否足够有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54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腔内激光闭合组,n=25)和对照组(腔内激光闭合联合高位结扎主干组,n=29)。所有患者小腿处的曲张静脉根据病情不同,给予个体化治疗,如反流穿支静脉结扎、硬化剂治疗、点状剥脱等。所有患者术后均接受3-6个月的弹力袜支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和术后第1天疼痛程度的差别。两组患者均在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来医院进行临床和超声检查,并记录患者术后的疗效、并发症、复发和大隐静脉主干再通等情况。结果:1.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研究组的手术时间(58.2±8.2)分钟较对照组(77.8±21.7)分钟短,研究组的住院时间(6.3±1.4)天较对照组(8.4±2.0)天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术后疼痛程度:研究组术后第1天的疼痛评分(2.3±1.5)分较对照组(4.3±1.6)分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临床疗效:将两组患者分别进行组内比较,显效率随随访时间的延长而增高,但总有效率始终为100%,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之间的比较显示总有效率均为100%,疗效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并发症: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均有并发症发生,并于术后1个月内消失。并发症包括皮下青紫、瘀斑(研究组为36%,对照组为31%)、血栓性浅静脉炎(研究组为4%,对照组为6.9%)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研究组为0%,对照组为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复发率及大隐静脉主干再通率:研究组复发率和大隐静脉主干再通率为16%,对照组为6.9%。随随访时间的延长,再通状态没有明显改变。两组患者的复发率和大隐静脉主干再通率没有显着差异(P>0.05)。结论:1.腔内激光闭合术不联合高位结扎主干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并减轻术后疼痛。2.腔内激光闭合术不联合高位结扎主干近期内对临床疗效无明显影响,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3.腔内激光闭合术不联合高位结扎主干不会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且近期内对静脉曲张复发和大隐静脉主干再通无明显影响。
二、下肢静脉曲张微创去除系统术后护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下肢静脉曲张微创去除系统术后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2)脉络饮治疗湿热瘀阻型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选取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基础治疗 |
2.2 手术治疗 |
2.3 术后分组 |
3 观察指标 |
3.1 一般项目 |
3.2 安全性观察指标 |
3.3 疗效性观察指标 |
4 疗效总评价标准 |
5 统计学分析 |
第二部分 结果与分析 |
1 一般资料分析 |
1.1 两组性别比较 |
1.2 两组年龄比较 |
1.3 两组病程比较 |
1.4 两组左右患肢数比较 |
1.5 两组CEAP分级比较 |
2 疗效性指标结果及分析 |
2.1 两组不同时间节点术后疼痛评分比较 |
2.2 两组不同时间节点术后肿胀发生率比较 |
2.3 两组不同时间节点术后皮下瘀斑发生率比较 |
2.4 两组用药前后CIVIQ评分比较 |
3 临床总疗效比较 |
3.1 两组总体疗效积分比较 |
3.2 两组总体疗效比较 |
4 安全性检验与不良反应事件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下肢静脉曲张研究进展 |
1.1 定义及流行病学 |
1.2 发病机制及相关影响因素 |
1.3 治疗方法 |
2 现代医学对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并发症的认识 |
2.1 术后疼痛 |
2.2 术后肿胀 |
2.3 术后皮下瘀斑 |
3 祖国医学对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并发症的认识 |
3.1 古代医家对下肢静脉曲张的认识 |
3.2 病因 |
3.3 病机 |
3.4 治则治法 |
4 郑则敏教授对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并发症的认识 |
4.1 立论基础 |
4.2 术后常规治疗的弊端 |
5 脉络饮介绍 |
5.1 处方 |
5.2 方解 |
5.3 药理作用 |
6 研究结果分析 |
6.1 一般资料分析 |
6.2 安全性指标分析 |
6.3 脉络饮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并发症的疗效分析 |
7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中西医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后下肢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下肢静脉曲张微创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读硕士期间取得的成就 |
致谢 |
(4)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观察与调研(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3 伦理道德原则 |
4 技术路线 |
5 统计分析 |
研究结果 |
1 患者基本情况 |
2 患者疾病认知行为现状及健康教育需求 |
3 患者生活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 |
4 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观察 |
讨论 |
1 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疾病认知行为现状及健康需求分析 |
2 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生活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3 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观察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不良反应与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5)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术后自我管理能力量表的编制及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 |
第1章 引言 |
1.1 概述 |
1.2 国内外自我管理研究现状 |
1.2.1 国外自我管理研究现状 |
1.2.2 国内自我管理研究现状 |
1.2.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下肢静脉曲张 |
1.3.2 自我管理 |
第2章 研究方法 |
2.1 文献查阅和质性研究 |
2.1.1 文献查阅 |
2.1.2 质性研究 |
2.2 Delphi专家函询 |
2.2.1 专家人数的确定 |
2.2.2 专家函询纳排标准 |
2.2.3 函询问卷 |
2.2.4 资料的收集 |
2.2.5 统计分析 |
2.3 信效度分析 |
2.3.1 研究对象 |
2.3.2 纳排标准 |
2.3.3 样本量确定 |
2.3.4 研究工具 |
2.3.5 统计分析 |
2.4 现状分析 |
2.4.1 研究对象 |
2.4.2 纳排标准 |
2.4.3 样本量确定 |
2.4.4 调查工具 |
2.4.5 资料收集 |
2.4.6 统计分析 |
第3章 结果 |
3.1 质性研究结果 |
3.1.1 文献回顾和小组讨论结果 |
3.1.2 质性访谈结果 |
3.2 Delphi专家函询结果 |
3.2.1 函询专家一般资料 |
3.2.2 函询专家的积极性 |
3.2.3 函询专家权威程度 |
3.2.4 专家意见协调程度 |
3.3 信效度分析结果 |
3.3.1 临界比值法结果 |
3.3.2 效度结果分析 |
3.3.3 信度结果分析 |
3.4 现状分析结果 |
3.4.1 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 |
3.4.2 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得分情况 |
3.4.3 自我管理能力各条目得分情况 |
3.4.4 VVLE患者术后自我管理能力相关性分析 |
3.4.5 VVLE患者术后自我管理能力单因素分析 |
3.4.6 VVLE患者术后自我管理能力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
第4章 讨论 |
4.1 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术后自我管理量表条目的构建 |
4.1.1 文献查阅 |
4.1.2 质性研究 |
4.2 Delphi专家函询 |
4.2.1 专家一般情况 |
4.2.2 专家的积极性 |
4.2.3 专家的权威性 |
4.2.4 专家的意见协调性 |
4.2.5 量表条目的筛选及评价 |
4.3 量表的信效度分析 |
4.3.1 量表的信度分析 |
4.3.2 量表的效度分析 |
4.4 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术后自我管理能力现状分析 |
4.3.1 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一般情况分析 |
4.3.2 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术后自我管理能力现状分析 |
4.3.3 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术后自我管理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性 |
5.3 局限性 |
5.4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术后自我管理能力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6)丹参化瘀汤防治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对照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中医对下肢静脉曲张的认识 |
1.1 中医关于下肢静脉曲张的病因病机 |
1.2 中医对于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 |
1.2.1 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中医外治法 |
1.2.2 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中医内治法 |
2 西医对下肢静脉曲张的认识 |
2.1 病理生理学 |
2.2 流行病学 |
2.3 临床表现 |
2.4 西医治疗方式 |
2.4.1 生活方式改变 |
2.4.2 压迫治疗 |
2.4.3 药物治疗 |
2.4.4 手术治疗 |
3 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并发症 |
3.1 剥脱术 |
3.2 腔内激光治疗(EVLT) |
3.3 热消融术 |
3.3.1 射频消融术(RFA) |
3.3.2 蒸汽静脉硬化(SVS) |
3.4 静脉曲张刨切术(TIPP) |
3.5 硬化剂治疗术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 |
2.1 病例来源 |
2.2 分组 |
2.3 诊断标准 |
2.4 纳入标准 |
2.5 排除标准 |
3 研究方案 |
3.1 研究方法 |
3.2 药物来源 |
3.3 手术方法 |
4 观察指标及方法 |
4.1 观察指标 |
4.2 资料收集 |
5 数据管理及统计分析 |
6 结果 |
6.1 一般情况 |
6.2 术后疼痛比较 |
6.3 术后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浓度比较 |
6.4 术后患肢麻木情况比较 |
6.5 术后皮下瘀斑情况比较 |
6.6 术后皮下血肿情况比较 |
6.7 术后患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比较 |
6.8 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
第三部分 讨论及结论 |
1.中医对下肢静脉曲张术后的认识 |
2.剥脱术与EVLT术的术后并发症情况 |
3.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的应用价值 |
4.丹参化瘀汤的方药解析 |
5.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综述 防治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7)腔镜深筋膜下交通静脉结扎治疗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 临床资料 |
2 纳入、排除标准 |
2.1 纳入标准 |
2.2 排除标准 |
2.3 不可预测情况及质量控制 |
3 方法 |
3.1 术前准备 |
3.2 手术方法 |
3.3 术后处理 |
4 观察指标 |
5 统计分析 |
结果 |
1 两组症状、体征评分比较 |
2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 |
3 两组超声检查结果比较 |
4 两组血流动力学水平比较 |
5 两组CEAP分级比较 |
6 两组远期治疗预后比较 |
讨论 |
1 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发病情况分析 |
2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在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患者中的应用 |
3 腔内激光闭合术在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患者中的应用 |
4 腔镜深筋膜下交通静脉结扎术在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患者中的应用 |
5 三种手术联合使用在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患者中的应用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8)三种联合术式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讨论 |
结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及奖励 |
致谢 |
(9)腔内激光闭合术联合高位结扎与传统剥脱手术在治疗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中的临床疗效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2.1 一般资料 |
2.1.1 资料收集 |
2.1.2 诊断及入组标准 |
2.1.3 本组资料 |
2.2 研究方法 |
2.3 主要的仪器物品 |
2.4 术前准备 |
2.5 手术操作步骤 |
2.6 术后处理 |
2.7 随访过程 |
2.8 研究指标 |
2.9 统计学处理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术前一般资料的比较 |
3.2 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的比较 |
3.3 术后住院天数、治疗费用的比较 |
3.4 术后并发症的比较 |
3.5 术后复发和再次干预资料的比较 |
3.6 患者生活质量调查结果的比较 |
第4章 讨论 |
4.1 VVLES的流行病学特点 |
4.2 EVLA和 HL/S的优缺点探讨 |
4.3 EVLA和 HL/S的并发症探讨 |
4.4 EVLA和 HL/S术后复发和生活质量的探讨 |
第5章 结论 |
第6章 不足与展望 |
6.1 不足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
参考文献 |
(10)腔内激光闭合术是否联合高位结扎主干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综述 腔内激光闭合术在下肢静脉曲张治疗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下肢静脉曲张微创去除系统术后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快速康复在腔内射频消融联合泡沫硬化及抽剥术治疗静脉曲张患者中的应用[J]. 李莹莹,孙海云,王红梅,孙振阳.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1(28)
- [2]脉络饮治疗湿热瘀阻型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疗效观察[D]. 杨银华.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后下肢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研究[D]. 冯群.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2)
- [4]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观察与调研[D]. 刘佳. 重庆医科大学, 2021(01)
- [5]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术后自我管理能力量表的编制及临床应用[D]. 王苏敏. 南昌大学, 2021(01)
- [6]丹参化瘀汤防治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研究[D]. 祁磊.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7]腔镜深筋膜下交通静脉结扎治疗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临床研究[D]. 冯秀利. 青岛大学, 2020(01)
- [8]三种联合术式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分析[D]. 余梦粒. 昆明医科大学, 2020(02)
- [9]腔内激光闭合术联合高位结扎与传统剥脱手术在治疗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中的临床疗效比较分析[D]. 黄亮辉. 南昌大学, 2020(08)
- [10]腔内激光闭合术是否联合高位结扎主干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研究[D]. 王飞. 河北医科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