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震资料信噪比对油藏地震监测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徐中华[1](2021)在《大尺度地震物理模拟实验新技术研究及其在储层孔隙流体地震预测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震物理模拟技术作为地球物理勘探领域重要实验手段,在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是提升行业技术水平的基础。本文围绕岩性、前陆、深层和海域等领域的勘探需求,在调研国内外地震物理模拟实验室及其研究方向的基础上,充分运用起伏固体表面地震物理模拟技术、时变增益放大采集技术、多阶微分拓频采集技术、双相介质模型制作技术、高温高压多相流体定量充注地震物理模拟技术、气浮运动与光栅定位控制技术、高分辨率与多道高效宽方位采集技术、3D打印制模技术等,研发新一代大尺度高精度高效率地震物理模拟实验系统,实现了陆地起伏地表、海洋以及多相介质模型全方位、高分辨、高保真地震采集和响应机理的模拟,更好的支撑野外采集方案设计、复杂构造(地表)成像以及强非均质性储层定量解释。基于研发的地震物理模拟实验系统,本文首先开展了三维双相流体饱和多孔介质中地震响应物理模拟研究工作,构建了反映珠江口盆地深水区储盖特性、岩性组合、砂体展布、孔隙流体性质等地质地球物理特征的三维大尺度物理模型,模型制作充分考虑了海底形态、软泥层分布、砂岩储层物性特征以及断层发育情况等因素。然后基于制作的物理模型开展了多通道、多方位、高精度以及不同地表条件下的三维地震数据采集,并对不同采集方式获得的地震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宽方位地震资料的地质体成像结果更精确;宽方位和窄方位资料均能反映储层物性的变化;宽方位和窄方位资料都能一定程度上反映含气饱和度(油密度)的变化;当透镜体边界与采集方向垂直时,其边界成像更清楚。另外针对白云深水区物理模型及采集的地震数据,利用波形反射特征分析、层位追踪解释、储层样块参数分析、叠后属性分析、叠后波阻抗反演、叠前AVO分析及叠前弹性参数反演等技术,测试了不同岩性、物性、岩性组合以及不同饱和流体条件下储层的地震响应特征,分析了不同地震采集方式对刻画储层特征的影响,明确了含流体类型对于储层反射特征的影响,优化了珠江口盆地深水区地震采集、处理方式,有力指导了该地区优质储层预测技术流程,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本文研发的地震物理模拟实验系统可实现大尺度、高精度物理模型定位,多通道、高效率、高信噪比、深层弱信号采集,宽频、高分辨率超声波信号采集,高精度模型形态扫描等功能,可开展不同地表条件(山地、沙漠、沼泽、海洋等)、不同采集方式(激发、排列、组合)、不同油气藏类型(常规和非常规)以及不同温压条件下的地震采集和地震响应机理研究,为提高地震勘探效率,探索地震定量成像与解释方法,助力地震勘探理论方法研究及实际生产运用提供科学依据,丰富和发展了地震物理模拟实验技术,对于支撑科研生产以及勘探理论技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设计更加经济、科学、可行的采集观测系统提供了实验数据,具有一定的实用推广价值。
王海波[2](2019)在《辽河坳陷复杂区地震采集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辽河坳陷二次三维地震勘探已覆盖全区,但剩余资源量仍有13.2亿吨之多。辽河坳陷勘探面临深层潜山、火成岩油气藏等复杂地质目标。辽河坳陷的地表条件也很复杂,村镇、河流等多种障碍物交织在一起,给地震采集激发点、接收点布设和实施带来很大困难。地震资料品质差成为制约辽河油田千万吨持续稳产的瓶颈。在复杂区实施新的地震采集需要地震资料具有高信噪比、高分辨率、高保真度和高成像精度。论文针对辽河坳陷复杂区地震采集难点和资料品质差等问题,开展了地震采集观测系统、激发与接收优化研究。主要研究成果与创新点如下:(1)形成了1套基于地震处理和解释成果驱动的采集参数优化技术。应用正演照明分析技术,研究了接收全目的层反射信息和保证目的层照明能量均衡的方法;研究了基于单炮FK谱分析、偏移噪声分析等噪声压制观测系统优化设计方法,实现了三维地震采集观测系统从定性分析到定量评价,确保设计的复杂目标区地震采集观测系统满足叠前偏移处理的要求,为实现地震资料高保真和高精度成像奠定了基础。(2)发展了基于可控震源的单点激发和单点接收的地震采集方法。通过理论研究、科学试验、系统分析,将以往的组合接收和组合激发优化为单点接收、可控震源1台1次激发,克服了复杂地表条件对组合激发、组合接收的限制,避免了组合效应,更好地满足经济技术一体化的要求。(3)首次在国内东部探区进行了实际高密度地震采集资料退化处理分析,揭示了地震采集观测系统参数对地质特征敏感性的变化规律,并提出了单点接收、单点激发的观测系统优化方案。本文研究成果应用于辽河坳陷多个复杂区块地震资料采集工程,取得了显着的地震勘探效果。本文研究意义重大,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对辽河油田千万吨持续稳产提供了地震采集技术支撑,且可为渤海湾盆地等类似地区地震采集提供技术参考。
黄广谭[3](2019)在《时移地震叠前反演约束的油藏动静态表征理论与方法研究》文中指出时移地震勘探是针对许多老油田开发中后期,为精确获取地下地质模型、提高油气采收率并对剩余油分布进行预测所采取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基于时移地震的油藏监测技术则实现了油藏从静态描述到动态表征的转变,其中时移地震反演是该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如何从地震数据获取高精度、高分辨率的参数便成为油藏模型构建的关键因素。本文以传播矩阵算法作为正演理论基础,正则化理论作为基本反演框架,利用时移地震数据,引入了一些技术方法,以获取更准确、稳定的反演结果,并结合岩石物理手段构建油藏静、动态模型。首先,提出了一种以广义传播矩阵(GPM)为正演算子的基于模型的叠前波形反演方法,并利用L-BFGS方法最优化目标函数,以L曲线和广义交叉验证方法(GCV)自适应获取每一迭代步骤中适当的正则化权重,从而得到相应的模型更新。为了避免在求解目标函数的过程中陷入局部极值,在目标函数的建立过程中引入最优传输思想,以提高目标函数的凸性,并利用自适应地获取最优正则化权重的方法稳定反演结果。模型试验表明,该方法在收敛性和精度上均明显优于传统方法。此外,本文还将所提出的反演方案应用于测井数据和实际地震数据。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反演方案不仅能够准确描述地下特性,而且具有良好的收敛性和鲁棒性。然后,以校正的Hertz-Mindlin岩石物理模型为桥梁,结合前面提到的叠前反演理论,提出了岩石物理模型驱动的静态模型建立方法,通过敏感参数分析策略对有效压力、岩石孔隙度以及含水饱和度三个基本的油藏参数对地震数据的敏感程度进行分析,得到了通过地震数据反演获取三个参数中,孔隙度和有效压力的预测准确性一定程度上可以得到保障,而相对而言,含水饱和度参数的预测结果很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的结论。并通过推导Fréchet导数,实现利用叠前地震数据对油藏参数的反演策略。此外,本文提出了一个全新的频率依赖的叠前反演工作流程,从地震数据中提取波动引导的流体流(Wave-induced fluid flow,WIFF)效应的策略。该方法由谱分解、Q补偿的叠前反演和频率依赖的叠前反演三部分组成。首先,利用L1范数约束反演谱分解(ISD)提供高分辨率、高精度的时频振幅和相位谱。然后,使用常Q补偿叠前反演生成相对精确的P波和S波速度、密度为随后的频散反演构建背景无频散的地震数据以及Fréchet导数。最后,利用分频地震资料和估算参数以及Fréchet导数反演纵波速度频散。反演结果与带限处理后的岩石物理分析结果的对比表明,该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速度频散的定量反演。该策略为定量频散和进一步估计含气饱和度提供了可能,从而为时移地震油藏动态检测流体分布提供技术支持。最后,提出了一种基于时移地震差异反演对模型参数进行动态表征的方法,其原理可分为两个部分。首先在时移地震差异反演中提出了一种修正的近似式,以使得正演算子尽可能准确的模拟真实的波场,并将该改进的近似式应用到时移地震差异反演中。然后在时移地震联合反演中,将时移地震差异反演的结果通过道积分算法,得到模型参数变化与模型参数之间的关系。然后再利用这个关系作为协同反演的约束条件,联合多期时移地震资料进行时移地震联合反演,在降低反演的多解性的同时,提高反演结果的稳定性。
崔庆辉[4](2018)在《弱微地震信号定位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力压裂是页岩、致密砂岩等非常规油气储层开发中的一项重要技术,而微地震监测是目前对水力压裂进行评价的主要手段。在微地震监测中,大量的弱微地震信号无法识别和定位,限制了微地震监测服务非常规油气开发的能力。本文针对弱微地震信号特点,对弱微地震信号去噪、有效事件自动识别、速度建模及定位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模型和实际应用对方法进行了验证,并与常规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微地震事件定位的主要预处理环节包括微地震数据的去噪、有效信号的自动识别及速度建模。本文首先在常规微地震去噪方法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匹配追踪的去噪方法,可明显提高弱微地震信号的信噪比;在去噪基础上针对常规的单道微地震有效信号识别方法受噪音影响较大的缺点,研究了一种基于多道信噪能量统计的微地震有效信号识别方法,该方法利用多道记录数据之间的信号相关性好而信号与噪音相关性差的特点,通过记录道自相关求取总能量和相邻记录互相关求取信号能量,以含信能量比作为门槛值进行有效信号自动识别,信号识别过程中利用多道互相关对噪音进行了有效压制,提高了低信噪比微地震信号识别能力。速度模型的精度直接影响着定位结果的精度,常规的层状介质速度模型来自于声波测井资料,受井周影响往往不准确,本文根据射孔信号将粒子群优化算法用于初始速度模型优化,明显提高了速度模型精度。地面微地震速度建模更加困难,本文在均匀速度模型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空变等效速度模型概念,并将粒子群优化算法用于空变等效速度模型的反演,该速度模型反演不需要太多的先验信息,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在保证定位精度的情况下降低了地面微地震速度建模的难度。微地震事件的定位是微地震监测的核心问题,常规的井中微地震定位方法主要利用初至走时和偏振信息,不适用于信噪比较低的微地震事件。本文利用微地震事件的跟踪分量性质,将地面微地震定位常用的叠加能量扫描方法引入井中微地震定位中,提出了基于偏振叠加能量扫描的井中微地震定位,该方法最大优点是不需要拾取初至信息,可用于信噪比较低的井中微地震事件定位。针对地面监测中的弱微地震事件,本文基于空变等效速度模型提出了一种无射线追踪地面弱微地震事件快速定位方法,该方法通过等效速度模型、多级网格搜索和OpenMP并行策略提高了计算效率,使大型阵列地面微地震实时监测成为可能。论文最后分别选取了东部油田一个典型的井中微地震监测和地面微地震监测实例,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为微地震监测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论文形成了基于多道信噪能量统计的微地震有效信号识别方法、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层状速度模型优化和空变等效速度模型优化方法、基于偏振能量扫描叠加的井中微地震定位方法及无射线追踪地面弱微地震事件快速定位方法等四个创新点。
李军[5](2018)在《复杂断块油藏断层地震识别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断层对于油气藏开发来说,具有双重作用,它既是油气运移和聚集的重要通道,也会导致油气的逸散。对于复杂断块油藏来说,断层的准确识别和精细描述,对于确定油藏范围、计算储量、部署井位、制定开采方案,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断层的识别与描述一直是断块油藏勘探开发的重中之重。断层的识别与描述有地质、测井和地震方法,其中地震方法是最主要的手段。由于断层空间组合模式比较复杂,断层发育处地震资料成像精度差、信噪比低,准确识别和描述有很大的困难,因此就需要更有效的断层识别方法与技术。本文从地震数据的预处理(“熵”保边滤波),到方法改进(谱方差相干体和魔方矩阵),再到新方法和智能优化算法提出(旋转菱形体解释方法和最优选择蚁群算法),开展了系统的理论研究及实际应用。理论研究通过自行设计的地垒三维模型、Marmousi2模型和Qdome三维模型等测试,结果正确,效果明显;实际应用已在永3、辛25、高89、珠一坳陷HZ区块等多个三维区块进行了检验,应用效果良好。地震数据的预处理,能为后续的地震方法精确识别断层,提供具有高信噪比且边缘信息得到保持的优化数据。本文结合图像学中“熵”的概念和作用,将其引入到地震数据构造复杂度的估算中,实现了基于“熵”的各向异性扩散滤波保边去噪新方法。该方法可以较客观地评估数据的构造复杂程度,为各向异性扩散滤波添加与构造有关的二阶导数信息,从而更好地保护断层等特殊地质体的边缘信息。特征值相干具有不同的表征方式,本文首先对其物理含义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诠释。而后针对常规相干易受倾斜地层干扰的问题,论文将方差、谱分析及特征值相干结合起来,实现了基于谱方差的相干体技术。相比于传统相干,该方法能更好地压制倾斜地层的干扰,且对微小断层有更强的识别能力。最后为了更好地强化相干算法的识别效果,本文将由魔方矩阵构建的算子与相干算法相结合,实现了基于魔方矩阵的相干增强算法。该方法能分方向识别断层,从而提高复杂断层的空间识别精度。菱形(体)相比于其它数学图形,其长对角线具有明显的方向指向作用。当菱形长对角线与断层方向一致时,合适的对角线长度大小会使沿断层的数据参与计算所占比例较大,其他区域参与计算比例较小,这无形中给计算加上了方向性,有利于断层的精确识别。鉴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旋转菱形体属性提取及解释新方法,模型及实际断层破碎带资料验证了方法的合理性及有效性。本文将梯度方向计算、阈值选取与蚁群算法相结合,发展了一种断层自动、快速追踪的基于最优选择的蚁群算法。方法以前面提取的高信噪比相干数据体为基础,结合图像阈值分割算法,选取最优阈值;利用主成分分析(PCA)梯度方向估计,计算出蚂蚁追踪的最佳方向。算法的自动控制与追踪,能使蚂蚁追踪过程始终处于最优选择中,提高了算法的效率及断层识别精度,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刁瑞[6](2018)在《微地震与地面地震联合定位方法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微地震监测技术是通过监测致密储层压裂改造产生的微地震波,来评价分析压裂效果、指导压裂工艺优化的地球物理技术。微地震监测技术是水力压裂裂缝监测和评价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能够实时监测压裂过程中产生裂缝的形态、方位、长度、高度等信息。微地震监测技术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但同时也面临着挑战。如何提高微地震事件定位精度,发挥微地震监测技术在压裂效果评价、压裂工艺优化、井位部署等方面的作用,是微地震监测技术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微地震事件定位精度主要受到微地震数据信噪比、速度模型和定位方法的影响。本文在地面微地震与地面三维地震联合应用的整体思路指导下,开展了微地震监测数据噪音压制技术、地面微地震与地面三维地震联合校正定位方法、微地震能量双向累积裂缝成像技术、多资料联合的定位结果综合解释技术研究。充分发挥成熟油区地面三维地震、地质和测井资料的作用,克服复杂近地表的不利影响,提高微地震事件定位精度,扩大地面微地震监测技术的应用范围。微地震数据信噪比影响事件的拾取误差和定位精度,针对地面微地震数据噪音干扰严重、信噪比低的特点,开展了噪音压制技术研究。将修正S变换引入到微地震数据去噪处理中,在二维时间—频率域中压制噪音干扰。采用独立分量盲源分离噪音压制技术,降低随机噪音的影响。创新研究了地面有源噪音自动识别与匹配压制技术,利用波动方程正演模拟方法建立微地震量板,通过微地震量板自动判识方法识别地面有源噪音,并通过三维最优并行搜索方法,同步计算噪音源位置坐标和噪音传播速度,从而根据有源噪音标准道和自适应匹配算子,实现地面有源噪音的匹配压制。地面微地震受到复杂近地表的剧烈影响,创新研究了地面微地震与地面三维地震联合校正定位方法。利用地面三维地震数据和低降速带测量数据进行约束层析反演,建立精确的近地表速度模型和品质因子体,通过近地表补偿和静校正,消除复杂近地表的不利影响。利用地面三维地震速度模型弥补测井资料浅层缺失的不足,因而建立的速度模型更加合理、准确。通过互相关方法求取剩余静校正量,进一步消除复杂近地表和速度模型近似误差的影响。采用时频分析方法计算不同频率段的能量谱密度,实现微地震事件初至的准确拾取。通过逐步校正的思路不断提高微地震数据的品质和速度模型的精确度,最终实现了微地震事件的精确定位。地面微地震监测数据存在信号能量弱、拾取误差大的问题,研究了微地震能量双向累积裂缝成像技术,引入能量平衡因子和骨架构建方法,消除不同时窗之间的能量差异,实现压裂裂缝成像。该技术通过压裂段周围剖分网格点的空间方向能量累积,可以降低强能量噪音干扰的不利影响,实现弱能量微地震事件的准确定位。通过监测时间方向的不断累积,能够提高压裂裂缝成像精度,更好的描述裂缝展布特征。微地震事件定位结果存在多解性,研究了微地震与地面三维地震、测井、工程压裂信息等多资料联合的解释技术,深入分析了天然微小裂缝、地应力对微地震事件数量的影响,探讨分析了压裂液浓度对储层压裂改造的作用。通过多资料的综合解释与应用,减少了人工压裂裂缝解释的多解性,能够更好的评价压裂效果,发挥致密储层压裂的指导作用,最终实现提高油气采收率的目的。微地震事件定位精度直接受到数据信噪比、速度模型精度、定位方法的影响,针对制约定位精度的问题,在地面微地震与地面三维地震联合校正定位研究的整体思路指导下,开展了针对性噪音压制、联合校正、压裂裂缝成像、多资料联合解释等研究工作。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发挥了微地震监测技术在致密储层压裂效果评价、压裂方案及工艺优化、井位论证部署等方面的作用,最终实现致密油气藏高效开发的目的。
刘广宁[7](2018)在《大港油田刘官庄地区宽方位高密度地震采集方法研究》文中指出由于大港油田刘官庄(LGZ)地区主体构造带的三维地震资料采集时间较早,地震资料的品质受限于当时勘探装备及技术水平,精确度不足,严重制约了该地区精细勘探的进程。为今后大港油田可持续稳定发展,为继续寻找优质增储建产区块,在富油气区开展针对油藏的精细目标采集、处理及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本论文依托野外实际地震施工,从勘探理论和实际应用两个方面对大港油田LGZ地区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进行研究,对野外地震资料采集、数据处理过程中的各种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研究区域的地震地质条件,总结出与之相适应的方法,以期较大程度的提高采集质量、解决相关地质问题,达成本次地震勘探的地质任务,并形成适合于大港油田地区的高密度地震勘探方法。最后对采集效果进行了分析,认为全工区资料品质相对平稳,能量足,具有较高的信噪比和分辨率,为落实本区的潜山及潜山内幕各类圈闭,以及发现和落实周边深、小潜山圈闭奠定了非常好的资料基础。
李培明,柯本喜,万忠宏,王永涛[8](2017)在《打造精品期刊,引领技术潮流——2016年《石油地球物理勘探》述评》文中研究表明到2016年,《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创刊50周年,已成长为具国际影响力的优秀学术期刊,被美国EI等权威检索机构收录。2016年共刊出论文182篇,涉及到复杂地表、复杂构造、非常规油气藏等多个地球物理勘探领域;客观、全面地展示了中国石油物探领域的新方法、新技术与应用成果,反映了中国在该领域的科研水平和应用现状。本文从地震采集方法与技术、地震波场正演模拟研究、地震资料处理方法与应用、速度建模与偏移成像技术、地震资料综合解释与应用、重磁电技术与应用、测井技术与应用、地震地质研究与应用、微地震监测技术、软件开发与应用等十个方面对这些文章进行评述,并对物探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王鑫[9](2017)在《基于正演模拟的目的层段成像及其精度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面向隐蔽性油气藏的勘探开发对于地震成果资料的要求越来越高,地质体、地质目标越来越小,因此对于成像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实际地震资料处理过程中,对于成像精度的分析研究往往缺乏定量的分析,同时在技术、关键参数的选择上主要依靠经验,系统研究较少,结合正演模拟开展目的层段的成像精度的分析研究及技术的优选可以为实际地震资料目标处理提供更好的帮助。本文在总结前人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针对胜利探区典型岩性储层进行地质和地球物理特征分析,建立了能够准确反映储层特点的地质模型;其次通过正演数值模拟获得了叠前正演记录,针对正演记录进行提高分辨率处理,分析目的层段成像精度的影响程度;最后结合实际资料,完成了针对目的层段的提高分辨率处理工作。研究过程中,完成了2种典型砂体(浊积岩体及河道砂体)地质模型的建立工作;后续采用保幅性更好的波动方程正演模拟方法,保证了正演模拟的精度,提高了计算效率,针对浊积岩体正演获得了400炮叠前数据,河道砂体1000炮的叠前数据;针对叠前正演数据,对提高分辨率关键处理技术及参数进行了定性分析,与此同时,采用主频、有效频宽、低频有效信息及有效频宽比重分析为手段,形成了一套能够针对提高分辨率参数定量分析的方法;实际处理过程中,针对牛庄三维(满覆盖286km2)、临南三维(满覆盖195km2)开展了提高分辨率处理工作,目的层段资料主频提高了5Hz以上。通过本次研究,形成了一种以正演模拟指导实际地震资料目标处理的新思路,同时可以为今后进一步提高目的层段成像精度研究提供技术借鉴。
柳宗权[10](2017)在《文51油藏分支河道描述研究与实践》文中指出濮城油田文51沙二下油藏已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阶段,该油藏储层变化大,相变快;随着勘探开发深入,效益低、储量增长缓慢、产量递减幅度等问题越发突出,由于该油藏剩余油的主要富集方式与沉积微相,尤其是河道相发育状况有着密切联系,因此,本次研究以精细描述分支河道相为目标,综合运用高精度地震、测井数据分析、开发动态和油藏描述等多学科知识相结合的方法,对文51油藏沙二下储层沉积微相展布规律和剩余油分布评价等进行了较全面、系统的分析,取得了较为实用的结论和认识。突出的工作在于通过综合应用三维地震、精细测井二次评价为基础的井震联合储层建模、储层预测、河道精细描述等多项技术协同研究,提出了一套针对文51油藏沉积微相分支河道研究及开发配套技术。同时结合分析动静态资料等综合地质研究,重新开展以相控剩余油理论为指导的油藏剩余油分布研究,修正油藏沉积微相发育和剩余油分布模型,该项研究成果为老区开发中后期剩余油挖潜提供了技术支持,有效地指导了油藏调整井位部署,建立分支河道剩余油挖潜新模式,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和社会经济效益,保证文51油藏连续多年稳产高产。
二、地震资料信噪比对油藏地震监测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震资料信噪比对油藏地震监测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大尺度地震物理模拟实验新技术研究及其在储层孔隙流体地震预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震物理模拟实验技术及应用情况 |
1.2.2 地震物理模拟实验室及其实验设备研究现状 |
1.2.3 储层孔隙流体地震预测技术研究现状 |
1.3 解决的科学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5.1 论文的研究思路 |
1.5.2 本论文所采用的技术路线 |
1.6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7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大尺度地震物理模拟实验新技术研究 |
2.1 地震物理模拟实验技术和原理 |
2.1.1 概述 |
2.1.2 地震物理模拟相似比原理 |
2.1.3 地震物理模型制作材料及配比 |
2.2 大尺度高精度三维坐标自动定位系统 |
2.2.1 双龙门高精度定位采集测试系统 |
2.2.2 单龙门高精度三维表面形态测试系统 |
2.3 大尺度物理模型采集系统 |
2.3.1 多通道海洋模拟技术 |
2.2.3 单通道起伏地表陆地模拟技术 |
2.3.3 时变增益放大采集技术 |
2.3.4 多阶微分拓频采集技术 |
2.4 物理模型制作新技术 |
2.4.1 基于3D打印技术的物理模型制作技术 |
2.4.2 双相介质模型制作技术 |
2.5 高温高压多相流体定量充注地震物理模拟系统设计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大尺度储层流体物理模型的设计与制作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大尺度物理模型设计 |
3.2.1 模型工区选择 |
3.2.2 模型整体设计思路 |
3.2.3 三维地层模型设计 |
3.2.4 物理模型地层参数提取 |
3.3 模型数值正演模拟 |
3.4 大尺度物理模型制作 |
3.4.1 模具制作 |
3.4.2 各层材料配比测试 |
3.4.3 含流体储层样块制作与测试 |
3.4.4 物理模型浇筑 |
3.4.5 物理模型表面形态质控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大尺度储层流体物理模型不同方位的采集及数据分析 |
4.1 物理模型不同方位采集 |
4.1.1 物理模型采集准备 |
4.1.2 物理模型观测系统设计 |
4.1.3 物理模型三维采集 |
4.1.4 物理模拟资料分析 |
4.2 数据处理 |
4.2.1 振幅补偿 |
4.2.2 预测反褶积 |
4.2.3 多次波压制 |
4.2.4 子波零相位化 |
4.2.5 均方根速度建模及叠前时间偏移 |
4.2.6 深度域层速度建模及叠前深度偏移 |
4.3 数据对比分析 |
4.3.1 宽、窄方位资料对比分析 |
4.3.2 不同角度窄方位资料对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储层流体物理模型的储层特征与识别技术 |
5.1 地层及储层反射特征分析、层位追踪解释 |
5.1.1 地层及储层反射特征分析 |
5.1.2 层位追踪解释 |
5.2 储层样块参数分析 |
5.3 叠后属性分析及叠后波阻抗反演 |
5.3.1 叠后属性应用与分析 |
5.3.2 叠后波阻抗反演 |
5.4 叠前AVO分析及叠前弹性参数反演 |
5.4.1 叠前AVO分析及应用 |
5.4.2 叠前弹性参数反演与分析 |
5.5 储层流体预测方法研究 |
5.5.1 储层流体预测方法优选 |
5.5.2 流体预测方法优选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2)辽河坳陷复杂区地震采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复杂地质目标区地震采集观测系统论证与优化 |
1.2.2 可控震源激发技术 |
1.2.3 单点高密度地震勘探技术 |
1.2.4 退化处理分析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思路 |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
2 复杂区地震采集观测系统优化研究 |
2.1 基于波动方程正演分析的观测系统参数优化 |
2.1.1 基于耦合反射/透射系数单程波传播算子的地震波理论 |
2.1.2 地震地质模型建立 |
2.1.3 基于正演分析的参数优化 |
2.2 基于照明分析的观测系统参数分析 |
2.2.1 基于波动方程二维照明分析 |
2.2.2 基于三维模型的CRP覆盖次数照明分析 |
2.2.3 基于目的层照明能量均衡的方案优化 |
2.3 基于噪声压制分析的观测系统设计分析 |
2.3.1 无污染采样的道距(CMP间距)分析 |
2.3.2 基于叠加响应观测系统分析技术 |
2.3.3 基于DMO脉冲响应观测系统分析技术 |
2.3.4 基于PSTM响应的观测系统分析技术 |
2.4 基于压缩感知的障碍区地震采集方案优化 |
2.4.1 基于样方理念的随机采样方法 |
2.4.2 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障碍区优化采集方案 |
2.4.3 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障碍区观测系统设计流程 |
2.4.4 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障碍区数据重构应用 |
2.5 本章小结 |
3 复杂区地震采集接收参数优化 |
3.1 复杂区以往地震采集激发接收参数总结 |
3.2 复杂区接收参数优化 |
3.2.1 检波器线性组合理论分析 |
3.2.2 基于模型正演模拟的单点接收与组合接收对比 |
3.2.3 基于盒子波数据的单点接收与组合接收对比 |
3.2.4 组合与单点接收试验效果对比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4 复杂区可控震源激发参数优化 |
4.1 可控震源勘探的理论基础 |
4.2 复杂区可控震源扫描信号参数优化 |
4.2.1 峰值出力 |
4.2.2 扫描长度 |
4.2.3 起始和终了扫描频率 |
4.2.4 起始和终了斜坡时间 |
4.2.5 滑动扫描时间 |
4.3 复杂区组合激发与单点激发优选研究 |
4.3.1 辽河坳陷障碍区可控震源应用效果研究 |
4.3.2 辽河坳陷农田区可控震源激发台次优选 |
4.4 本章小结 |
5 观测系统参数与资料效果关系研究 |
5.1 井炮激发高密度采集资料退化处理研究 |
5.1.1 退化处理方案 |
5.1.2 退化处理流程 |
5.1.3 退化处理效果分析 |
5.2 可控震源激发高密度采集资料退化处理 |
5.3 本章小结 |
6 辽河坳陷复杂区地震勘探效果 |
6.1 采集方法 |
6.2 地震勘探效果 |
6.2.1 高陡构造与基岩潜山地震勘探效果 |
6.2.2 小断块油藏与薄层岩性油藏地震勘探效果 |
6.2.3 东部凹陷火成岩油藏地震勘探效果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时移地震叠前反演约束的油藏动静态表征理论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时移地震油藏检测技术 |
1.2.2 地球物理反演发展 |
1.2.3 波形反演 |
1.2.4 频变AVO反演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叠前反演基本原理及影响因素 |
2.1 反演基本理论 |
2.2 正演算子 |
2.2.1 模型空间与数据空间 |
2.2.2 几种常用正演算子 |
2.3 失配函数的定义 |
2.3.1 最小二乘准则(L_2残差范数) |
2.3.2 最小绝对值准则(L_1残差范数) |
2.3.3 Huber准则 |
2.3.4 混合L_1/L_2准则 |
2.4 正则化约束项 |
2.5 正则化权重选取 |
2.6 最优化方法 |
第3章 基于波动方程的叠前反演优化策略 |
3.1 基于波动方程的传播矩阵正演算法 |
3.2 基于最优传输理论的失配函数 |
3.3 正则化参数自适应获取 |
3.3.1 GCV函数 |
3.3.2 L曲线算法 |
3.4 模型测试 |
3.4.1 敏感度和凸性分析 |
3.4.2 正则化权重获取 |
3.4.3 测井曲线应用 |
3.5 实际数据应用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岩石物理模型驱动的静态模型建立 |
4.1 岩石物理模型 |
4.1.1 Hertz-Mindlin接触模型 |
4.1.2 软砂岩模型 |
4.1.3 等球体颗粒接触模型 |
4.1.4 校正的Hertz-Mindlin接触模型 |
4.1.5 Gassmann模型 |
4.2 油藏参数敏感度分析 |
4.2.1 单变量对反射系数Rpp敏感度分析 |
4.2.2 双变量对地震数据的敏感度分析 |
4.3 岩石物理模型驱动的油藏参数直接反演 |
4.3.1 Fréchet导数概念 |
4.3.2 油藏参数直接反演 |
4.3.3 Fréchet导数推导 |
4.4 模型测试 |
4.5 实际数据应用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波动方程WIFF效应反演的流体检测 |
5.1 WIFF效果分析 |
5.2 传统频变AVO存在的问题 |
5.3 基于GPM的 WIFF效应提取策略 |
5.3.1 基于波动方程的Q补偿叠前三参数反演 |
5.3.2 稀疏约束反演谱分解算法 |
5.3.3 基于GPM的速度频散反演 |
5.4 模型测试 |
5.5 实际数据应用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时移地震驱动的油藏动态模型建立 |
6.1 时移地震差异反演 |
6.1.1 时移地震差异反演原理 |
6.1.2 基于修正近似式的时移地震差异反演 |
6.1.3 模型测试 |
6.2 时移地震差异反演约束的动态模型建立 |
6.2.1 时移地震差异反演约束 |
6.2.2 模型测试 |
6.3 实际数据应用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弱微地震信号定位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微地震信号去噪及识别方法研究现状 |
1.2.2 微地震监测中的速度模型及优化研究现状 |
1.2.3 微地震事件反演方法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1.5 论文的组织 |
第2章 微地震信号预处理方法研究 |
2.1 微地震去噪方法研究 |
2.1.1 常规微地震去噪方法 |
2.1.2 基于匹配追踪的微地震去噪方法 |
2.2 微地震信号自动识别方法 |
2.2.1 常规微地震信号自动识别方法 |
2.2.2 基于多道信噪能量统计的微地震有效信号识别方法 |
2.3 微地震速度建模及优化 |
2.3.1 常规微地震速度建模方法 |
2.3.2 基于PSO的层状速度模型优化 |
2.3.3 基于PSO的空变等效速度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常规微地震事件定位方法 |
3.1 基于走时的定位方法 |
3.1.1 网格搜索法 |
3.1.2 Geiger法 |
3.1.3 模拟退火法 |
3.2 基于波形叠加的定位方法 |
3.2.1 Semblance叠加 |
3.2.2 N次根叠加 |
3.2.3 相位加权叠加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偏振叠加能量扫描的井中微地震定位 |
4.1 基本原理 |
4.1.1 跟踪分量理论 |
4.1.2 井中偏振叠加能量扫描定位方法 |
4.2 模型验证 |
4.2.1 单事件定位实验 |
4.2.2 多事件定位实验 |
4.3 实际数据处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无射线追踪地面弱微地震事件快速定位方法 |
5.1 方法原理 |
5.2 快速定位方法 |
5.2.1 多级网格搜索算法 |
5.2.2 OpenMP并行策略 |
5.3 正演模拟数据分析 |
5.3.1 速度模型对定位结果的影响 |
5.3.2 信噪比对定位结果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实际应用效果 |
6.1 井中微地震定位应用实例 |
6.1.1 工区概况 |
6.1.2 微地震监测数据预处理 |
6.1.3 微地震事件的定位 |
6.2 地面微地震定位应用实例 |
6.2.1 工区概况 |
6.2.2 微地震监测数据预处理 |
6.2.3 微地震事件的定位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和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5)复杂断块油藏断层地震识别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保边滤波处理技术 |
1.2.2 地震属性 |
1.2.3 边缘检测技术 |
1.2.4 属性优化及融合技术 |
1.2.5 蚁群算法 |
1.2.6 其它识别方法 |
1.3 技术路线及研究内容 |
1.3.1 技术路线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于图像“熵”的各向异性扩散保边滤波方法 |
2.1 噪声对断层识别的影响 |
2.2 自适应伪中值双边滤波 |
2.2.1 方法原理 |
2.2.2 自适应伪中值滤波 |
2.2.3 模型试算分析 |
2.3 基于图像“熵”的各向异性扩散滤波 |
2.3.1 二维各向异性扩散滤波 |
2.3.2 基于图像“熵”的各向异性扩散滤波 |
2.3.3 模型试算分析 |
2.3.4 实际应用 |
2.4 滤波方法效果对比 |
2.5 小结 |
第三章 相干体算子改进及增强技术 |
3.1 常规相干算法 |
3.1.1 C1 相干算法 |
3.1.2 C2 相干算法 |
3.1.3 C3 相干算法 |
3.2 特征值相干算法诠释及效果对比 |
3.2.1 GST相干算法 |
3.2.2 特征值组合分析 |
3.3 基于谱方差的相干技术 |
3.3.1 方差属性 |
3.3.2 基于谱方差的相干算法 |
3.4 基于魔方矩阵的相干增强方法 |
3.4.1 方法原理 |
3.4.2 理论模型讨论 |
3.4.3 实际资料应用 |
3.5 属性融合技术 |
3.5.1 RGB地震多属性融合显示技术 |
3.5.2 基于HSI多属性融合显示技术 |
3.5.3 两种图像融合技术的关系 |
3.5.4 实际应用 |
3.6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旋转菱形的属性提取及断层识别新方法 |
4.1 基于二维旋转菱形体的属性提取方法 |
4.1.1 基本原理 |
4.1.2 模型试算 |
4.1.3 实际资料应用 |
4.2 基于三维旋转菱形体的属性提取方法 |
4.2.1 方法思想来源 |
4.2.2 具体实现 |
4.3 模型试算 |
4.3.1 可行性分析 |
4.3.2 参数选择 |
4.4 实际资料的应用 |
4.5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最优选择的蚁群方法 |
5.1 阈值求取方法 |
5.1.1 最大类间方差阈值求取方法 |
5.1.2 最大熵法 |
5.1.3 加权最大熵阈值分割法 |
5.1.4 应用效果分析 |
5.2 蚁群算法基础理论 |
5.2.1 算法基本思想 |
5.2.2 蚁群算法原理 |
5.3 基于最优选择的蚁群算法 |
5.3.1 方法原理 |
5.3.2 模型测试 |
5.3.3 实际资料应用 |
5.4 小结 |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微地震与地面地震联合定位方法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1.2.1 微地震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微地震技术发展动态分析 |
1.3 技术路线及研究内容 |
1.3.1 技术路线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微地震监测数据噪音压制技术 |
2.1 微地震信号传播及噪音干扰特征分析 |
2.1.1 微地震信号传播特征 |
2.1.2 噪音干扰特征分析 |
2.2 基于修正S变换的时频域去噪技术 |
2.2.1 修正S变换及滤波器设计 |
2.2.2 合成信号去噪试验 |
2.2.3 微地震监测数据时频域去噪 |
2.3 独立分量盲源分离随机噪音压制技术 |
2.3.1 盲源分离噪音压制方法 |
2.3.2 模拟数据去噪试验 |
2.3.3 微地震监测数据随机噪音压制 |
2.4 地面有源噪音自动识别与匹配压制技术 |
2.4.1 地面有源噪音压制方法 |
2.4.2 模拟数据噪音压制及资料应用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微地震与地面地震联合校正定位方法 |
3.1 联合校正定位方法 |
3.1.1 微地震近地表补偿及静校正方法 |
3.1.2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速度模型校正方法 |
3.1.3 微地震数据剩余静校正方法 |
3.1.4 微地震事件识别及定位方法 |
3.2 正演模拟数据试算分析 |
3.3 联合校正定位方法应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微地震能量双向累积裂缝成像技术 |
4.1 双向累积裂缝成像技术 |
4.1.1 走时定位与能量定位方法适应性分析 |
4.1.2 三维能量体双向累积方法 |
4.1.3 能量体骨架构建及运算效率优化 |
4.2 模型试算及效果分析 |
4.3 微地震监测数据应用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多资料联合的定位结果综合解释及应用 |
5.1 微地震事件解释及SRV计算 |
5.1.1 裂缝方位角解释 |
5.1.2 裂缝密度分布解释 |
5.1.3 压裂储层改造体积(SRV)计算 |
5.2 微地震事件与地球物理信息联合解释 |
5.2.1 微地震与地面三维地震数据联合解释 |
5.2.2 微地震与地面三维地震属性体联合解释 |
5.3 微地震事件与压裂工程信息联合解释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认识 |
6.1 结论 |
6.2 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大港油田刘官庄地区宽方位高密度地震采集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1 国际发展现状 |
1.3.2 国内发展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线路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
2.1 研究区域地理位置 |
2.2 表层地震地质条件 |
2.3 深层地震地质条件 |
2.4 过往勘探概况 |
第三章 资料分析及技术对策 |
3.1 采集方法分析 |
3.2 干扰波特点分析 |
3.3 单炮分析 |
3.4 剖面分析 |
3.5 技术难点及技术对策 |
3.5.1 技术难点 |
3.5.2 技术对策 |
第四章 地震采集方法研究 |
4.1 宽方位、高密度采集方法分析 |
4.1.1 宽方位角的概念 |
4.1.2 高密度的概念 |
4.1.3 单点接收的概念 |
4.1.4 高密度采集效果衡量 |
4.1.5 LGZ地区宽方位高密度采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4.2 研究区域地球物理参数 |
4.3 观测系统参数论证 |
4.3.1 分辨率论证 |
4.3.2 面元大小论证 |
4.3.3 最大炮检距的选择 |
4.3.4 最大最小炮检距与接收线距 |
4.3.5 覆盖次数设计 |
4.4 激发参数分析 |
4.4.1 施工区域过往三维地震激发参数 |
4.4.2 炸药类型选择 |
4.4.3 激发井深选择 |
4.4.4 激发药量选择 |
4.4.5 施工区域内可控震源实施可行性分析 |
4.5 接收参数分析 |
4.5.1 仪器类型 |
4.5.2 采样间隔与记录长度 |
4.5.3 记录时间 |
4.5.4 常规检波器和单点检波器的对比和选择 |
4.6 表层调查分析 |
4.6.1 过往低速带调查资料分析 |
4.6.2 试验方案及资料分析 |
4.7 表层Q值精确求取方法 |
第五章 LGZ地区宽方位高密度地震采集方案 |
5.1 宽方位高密度采集参数 |
5.1.1 观测系统设计参数(宽方位、高密度) |
5.1.2 激发参数 |
5.1.3 接收参数(单点接收) |
5.1.4 仪器参数 |
5.2 表层调查方案 |
5.2.1 表层调查方法 |
5.2.2 微测井参数 |
5.2.3 微测井部署与工作量 |
5.3 设计工作量 |
5.4 工程质量要求 |
5.5 处理方案思路 |
第六章 LGZ地区宽方位高密度采集效果分析 |
6.1 单炮资料对比分析 |
6.2 剖面资料分析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打造精品期刊,引领技术潮流——2016年《石油地球物理勘探》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地震采集方法与技术 |
2.1 海上地震采集技术 |
2.2 陆上地震采集技术 |
3 地震波场正演模拟研究 |
3.1 地震物理模拟与分析 |
3.2 各向同性介质地震模拟 |
3.3 各向异性介质地震模拟 |
3.4 黏滞介质的地震模拟 |
3.5 随机介质的地震模拟 |
3.6 地震模拟应用 |
4 地震资料处理方法与应用 |
4.1 数据预处理方法 |
4.2 信号分析方法 |
4.3 提高信噪比方法 |
4.4 提高分辨率方法 |
4.5 近地表速度反演与静校正方法 |
4.6 动校正与叠加方法 |
5 速度建模与偏移成像技术 |
5.1 偏移速度分析与建模方法 |
5.2 全波形速度反演方法 |
5.3 地震偏移方法 |
6 地震资料综合解释及应用 |
6.1 岩石物理研究 |
6.2 构造解释技术 |
6.3 属性提取与分析技术 |
6.4 地震反演技术 |
6.5 储层预测技术 |
7 重磁电技术与应用 |
7.1 大地电磁测深方法 |
7.2 时频电磁方法 |
7.3 海洋电磁法 |
7.4 时移电磁方法 |
7.5 联合勘探方法 |
8 测井技术与应用 |
9 地震地质研究与应用 |
1 0 微地震监测技术 |
1 1 软件开发与应用 |
1 2 结束语 |
(9)基于正演模拟的目的层段成像及其精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岩性储层的地震反射特征分析 |
2.1 浊积岩体地质及地球物理特征分析 |
2.1.1 浊积岩地质特征分析 |
2.1.2 浊积岩地震特征分析 |
2.1.3 研究区地震资料特点分析 |
2.1.4 观测系统分析 |
2.1.5 影响目的层段成像的原始资料分析 |
2.1.6 干扰波和信噪比分析 |
2.2 河道砂体地质及地球物理特征分析 |
2.2.1 河道砂体地质及地球物理特征分析 |
2.2.2 研究区地震资料特点分析 |
第三章 地震模型正演及其成像精度分析 |
3.1 岩性储层模型建立 |
3.1.1 牛庄地区浊积岩体地质模型 |
3.1.2 临南地区河道砂体地质模型 |
3.2 模型正演及地震响应特征分析 |
3.2.1 波动方程的正演模拟方法原理 |
3.2.2 正演模拟参数与效果分析 |
3.2.3 模型地震响应特征分析 |
3.3 正演数据的目的层段成像的精度研究 |
第四章 实际资料目的层段成像精度研究 |
4.1 实际地震资料目的层段提升成像精度技术研究 |
4.1.1 能量一致性处理技术 |
4.1.2 提高信噪比处理技术 |
4.1.3 提高分辨率处理技术 |
4.1.4 高精度成像处理技术 |
4.2 实际资料应用效果 |
4.2.1 牛庄二台阶三维目标处理应用效果 |
4.2.2 临南-2013 三维地震资料处理应用效果 |
第五章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文51油藏分支河道描述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开发现状 |
1.3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1.4 创新点 |
第2章 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开发简历 |
2.3 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
第3章 三维地震数据处理研究 |
3.1 地震处理研究的目的 |
3.2 地震处理技术理念与主要技术 |
3.2.1 时频补偿技术 |
3.2.2 时频空间域球面发散与吸收衰减补偿 |
3.2.3 炮点统计反褶积处理 |
3.2.4 三维地震速度场求取 |
3.3 处理效果分析与地质评价 |
3.3.1 地震剖面分析与评价 |
3.3.2 地震属性分析与评价 |
第4章 测井处理和二次解释 |
4.1 测井研究概述 |
4.1.1 测井研究任务 |
4.1.2 测井技术理念与主要技术 |
4.2 测井数据处理 |
4.2.1 测井数据预处理 |
4.2.2 测井数据标准化处理 |
4.2.3 研究小结 |
第5章 井震联合沉积微相描述 |
5.1 井震联合测井分层解释 |
5.2 井震联合沉积旋回分析 |
5.3 井震联合储层沉积相分析 |
5.4 井震联合分支河道特征描述 |
5.5 研究小结 |
第6章 井震联合储层建模研究 |
6.1 输入数据库建立 |
6.2 建模技术与方法讨论 |
6.2.1 建模工区及网格参数设计 |
6.2.2 建模技术流程 |
6.3 储层构造建模研究 |
6.3.1 断层模型的建立 |
6.3.2 构造格架模型的建立与质控 |
6.3.3 沉积格架的搭建与建模质控 |
6.3.4 储层属性建模研究 |
6.3.5 建模效果分析与对比 |
6.4 研究小结 |
第7章 现场应用及认识 |
7.1 部署思路、原则 |
7.1.1 部署思路 |
7.1.2 部署原则 |
7.2 现场方案部署及实施情况 |
7.2.1 部署情况 |
7.2.2 现场实施情况 |
7.3 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地震资料信噪比对油藏地震监测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尺度地震物理模拟实验新技术研究及其在储层孔隙流体地震预测中的应用[D]. 徐中华. 成都理工大学, 2021
- [2]辽河坳陷复杂区地震采集技术研究[D]. 王海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8)
- [3]时移地震叠前反演约束的油藏动静态表征理论与方法研究[D]. 黄广谭.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1)
- [4]弱微地震信号定位方法研究[D]. 崔庆辉.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6)
- [5]复杂断块油藏断层地震识别方法研究[D]. 李军.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1)
- [6]微地震与地面地震联合定位方法应用研究[D]. 刁瑞.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7]大港油田刘官庄地区宽方位高密度地震采集方法研究[D]. 刘广宁.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8]打造精品期刊,引领技术潮流——2016年《石油地球物理勘探》述评[J]. 李培明,柯本喜,万忠宏,王永涛.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7(06)
- [9]基于正演模拟的目的层段成像及其精度分析[D]. 王鑫.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7(07)
- [10]文51油藏分支河道描述研究与实践[D]. 柳宗权.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