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急性疼痛性糖尿病性神经病变1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李婷[1](2020)在《α硫辛酸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疗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α硫辛酸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0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接受α硫辛酸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α硫辛酸联合依帕司他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8.04%高于对照组的82.35%(P <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3.8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49.10±2.64)m/s、感觉神经传感速度(50.40±2.84)m/s均优于对照组的(42.30±2.54)、(43.20±2.64)m/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α硫辛酸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有效率较高,可以改善患者的周围神经功能,同时安全可靠。
李怡帆[2](2020)在《基于中医“痛证”理论的国产脊髓电刺激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文中认为背景:脊髓电刺激(Spinal Cord Stimulation,SCS)技术兴起于上世纪60年代,已被广泛应用于以难治性疼痛为代表的多种疾病的治疗当中。而目前国内无自主研发的SCS刺激系统,所用设备均来自进口,价格昂贵,限制了该疗法的普及应用。为打破国外技术对SCS的技术垄断,提高国内SCS治疗的应用水平,课题组前期与清华大学神经调控实验室、北京品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合作自主研发了植入式SCS设备(包括刺激电极、脉冲发生器、延长导线、程控仪等)。目的:验证设备系统的生物安全性、系统稳定性、手术操作性、组织相容性及刺激作用有效性;同时在中医“痛证”理论指导下,观察设备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中西医结合理论指导SCS治疗提供切入点。方法:本研究包括动物研究以及临床研究两部分。(1)动物研究:在小尾寒羊身上行SCS植入术,分别验证在不同刺激模式下(低频及10kHz高频模式)穿刺电极、外科电极以及脉冲发生器的性能;观察术后动物的行为学改变、血白细胞水平、设备阻抗值,并在术后1个月时取脊髓标本行HE染色;以此验证SCS刺激对实验动物感觉运动功能、感染状态和脊髓结构等的影响,同时验证设备连接稳定性。(2)临床研究:纳入慢性顽固性疼痛患者,行SCS设备(穿刺电极)植入治疗(传统刺激模式),测试成功的患者后续植入脉冲发生器;分别在入组前、治疗14天、1月及3月时评估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简明36问健康测量量表(SF-36)、简式麦吉尔疼痛量表2(SF-MPQ-2)、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贝克抑郁量表(BDI),观察SCS设备对疼痛程度、生活质量、睡眠状态以及心理情况的影响;同时在患者入组时,对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划为“不通则痛”及“不荣则痛”两型,比较不同证型患者在测试期和术后3月的有效率。结果:(1)动物研究:实验羊术后1月内的运动和感觉功能正常,术后WBC水平在正常范围内波动,术中、术后阻抗值正常,设备运转工作正常。治疗1月后,电极未见明显的位置移动;且脊髓组织HE染色结果提示,与未刺激节段相比,刺激节段脊髓形态结构正常,未见明显细胞坏死、水肿、缺血、炎症等病理改变。(2)临床研究:共纳入11例慢性顽固性疼痛患者,男性5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57.33岁,平均病程5.18年;VAS评分在术前、治疗14天、1月及3月时分别为8.12±0.32、4.06±0.79、3.59±0.77、4.22±0.86,治疗后的VAS评分均较术前有显着改善(P<0.05),以VAS下降≥50%评定的测试期有效率为81.8%(9/11),治疗3月时的有效率为75%(6/8);术后3月时,SF-36量表中“躯体疼痛”(BP)维度、SF-MPQ-2四个维度以及AIS评分均较术前有显着改善(P<0.05));SF-36量表中其他维度及BDI评分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并未发现统计学差异;11例患者中,2例患者为“不荣则痛”型(A组),9例患者为“不通则痛”型(B组),测试期A组成功率为0,B组为100%,两组患者的有效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3月时B组患者有效率为66.7%,两组未见统计学差异。临床研究过程中设备连接良好,未见不良事件报告。结论:(1)新型植入式SCS系统,包括穿刺电极以及外科电极,能够实现传统低频刺激模式,以及新型高频(10kHz)刺激模式;优化的电极锚定装置能够更好地固定电极,避免电极移位的发生;同时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组织相容性以及可操作性;设备连接状态良好,功能稳定,能够符合临床应用的安全性需求。(2)新型植入式SCS系统具有显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在规范手术操作下,SCS设备能够显着改善慢性顽固性疼痛患者的疼痛程度、生活质量、睡眠质量以及心理状态;本研究首次在SCS治疗中引入了中医“痛证”的概念,发现中医证型与SCS的临床疗效有一定相关性,提示了基于“痛证”理论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法指导SCS治疗的可行性。
邢秀芳[3](2020)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预防策略和发生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是一种常见的急性病毒感染性疾病,由潜伏在神经节中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再次激活引起,临床上常表现为单侧分布的簇状丘疹水疱并伴有相应皮区的疼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HZ最常见的并发症,它是一种复杂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在50岁以上的患者中发生率约为20%。PHN常表现为持续的自发性疼痛、阵发性射击样或电击样疼痛以及异常性疼痛。持续的慢性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中老年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并造成严重的社会经济负担。但是PHN的发生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且尚无有效的治疗措施,其一旦发生治疗较为困难。因此,目前亟需寻求可有效预防PHN发生的治疗措施并探索PHN可能的发生机制。其一,本文就HZ急性期不同的额外镇痛措施和额外镇痛措施不同的开始使用时间对PHN发生率的影响展开临床研究以探索可预防PHN发生的急性期疼痛管理策略。其二,临床上发现HZ发生后只有小部分患者发展为慢性疼痛,然而根据当前已知的PHN预测因素只能部分解释个体间发生PHN的差异性的原因。近期的遗传学研究发现个体在疼痛的敏感性、对药物的反应性以及发生慢性疼痛的易感性之间存在显着差异,疼痛相关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可以解释其中的某些变异,因此本文就遗传变异对PHN发生易感性的影响进行关联研究以提高对PHN高风险患者的预测能力并为了解PHN的发生机制提供新的思路。其三,疼痛的变异性与疼痛调节有关的脑区活动存在密切相关性,因此通过功能神经影像技术对PHN患者进行影像遗传学分析可在神经系统水平上进一步探索遗传变异引起PHN易感性改变的生物学机制。由此本文进行了以下四个部分的研究。第一章带状疱疹急性期使用额外镇痛措施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预防作用的Meta分析目的:研究在HZ急性期使用额外镇痛措施是否可以降低PHN的发生风险。方法:计算机检索CENTRAL、MEDLINE及EMBASE数据库中关于HZ急性期使用额外镇痛措施包括系统辅助镇痛药(加巴喷丁、普瑞巴林及阿米替林等)和介入治疗(神经阻滞、硬膜外镇痛及经皮电刺激等)对PHN预防作用的随机对照研究。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6年12月。两名研究人员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使用Rev Man 5.3进行Meta分析,对急性期使用额外镇痛措施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抗病毒联合口服镇痛药)3个月后PHN的发生率进行比较并进行亚组分析和敏感性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1757例患者(治疗组888例,对照组867例)。与对照组相比,急性期使用额外镇痛措施可显着降低3个月后PHN的发生风险(RR:0.53,95%CI:0.34-0.81,P=0.004,I2=71%),进行敏感性分析后结果未发生明显改变(RR=0.65,95%CI:0.47-0.90,I2=30%)。对治疗措施进行亚组分析后显示:早期使用系统辅助镇痛药物治疗对3个月后PHN的发生风险无显着影响(RR:0.76,95%CI:0.46-1.26,P=0.290,I2=0);早期使用介入治疗可以显着降低3个月后PHN的发生风险(RR:0.45,95%CI:0.26-0.80,P<0.001,I2=80%),进行敏感性分析后结果亦无显着变化(RR=0.53,95%CI:0.31-0.91,I2=35%)。结论:研究表明在HZ早期使用额外介入措施治疗疼痛可以显着降低PHN的发生风险,而使用额外系统辅助镇痛药物治疗对PHN的发生风险无显着影响。因此,对于没有介入治疗禁忌症的患者,早期使用额外介入措施治疗HZ急性期疼痛可能是首选,但证据尚不充分,仍需要更多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的数据来证实这些结果。第二章额外镇痛措施开始使用时间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发生的影响目的:探索对于HZ急性期伴有中重度疼痛的中老年患者,额外镇痛措施开始使用时间是否会影响PHN的发生风险。方法:前瞻性收集2017年5月13日至2018年8月8日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疼痛门诊就诊的HZ患者的急性期疼痛治疗情况并根据患者3个月后的随访结果判断其是否发生了PHN。使用多元Logistics回归分析探索额外镇痛措施开始使用时间对PHN发生风险的影响。额外镇痛措施定义为至少使用了阿片类药物、三环类抗抑郁药或神经阻滞这三类治疗方式中的一种治疗措施。另外,根据患者额外镇痛措施的开始使用时间,将其分为早期治疗组(开始使用时间≤疱疹出现后14天)和晚期治疗组(开始使用时间>疱疹出现后14天)并对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共纳入134名年龄≥50岁、急性期伴有中重度疼痛(疼痛数字分级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4分)的HZ患者,其中74名患者未发生PHN,60名患者发生了PHN。多元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额外镇痛措施开始使用时间>14天(OR:4.11,95%CI:1.69-9.92,P=0.002)及急性期严重的皮损(OR:2.93,95%CI:1.22-7.01,P=0.016)是PHN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患者额外镇痛措施的开始使用时间,将其分为早期治疗组(n=62)和晚期治疗组(n=72),在6个月的随访期内两组患者疼痛均有所缓解,但早期治疗组患者疼痛缓解更为迅速,疼痛持续时间更短。结论:疱疹出现至开始使用额外镇痛措施之间的时间间隔显着影响HZ患者的预后,间隔时间短的患者疼痛缓解的可能性更大、发生PHN的风险更低。因此,对于存在中重度急性疱疹相关性疼痛的中老年患者,应考虑在疱疹出现后的14天内尽早使用额外镇痛措施控制疼痛以降低PHN的发生风险。第三章疼痛相关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目的:探讨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疼痛相关候选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对PHN易感性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共招募70名PHN患者作为病例组和111名未发生PHN的HZ患者作为对照组。采集每位受试者的唾液用于提取基因组DNA,使用KASP TM基因分型测定法对12个疼痛相关基因(IL1B,SCN9A,KCNK9,TRPV1,P2X7R,HTR1A,HTR2A,ADRB1,ADRB2,BDNF,COMT和OPRM1)中的24个SNP位点进行基因分型检测。统计分析病例组和对照组候选基因SNP位点的基因型分布情况并使用多元Logistics回归分析探索基因多态性对PHN发生风险的影响。使用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和决定系数(R2)评估将遗传变异加入由HZ相关临床特征构建的预测模型中对PHN预测能力的改善情况。结果:12个候选基因中仅P2X7R与PHN发生风险相关。P2X7R rs7958311 AG基因型携带者在超显性模型中比GG/AA基因分型携带者发生PHN的风险更低(OR=0.40,95%CI:0.21-0.77,P=0.005)。将患者P2X7R rs7958311多态性加入到由HZ相关临床特征构建的模型后回归模型的AUC为0.698(95%CI:0.620-0.776),回归模型对结局变异的解释度(R2)增加了5%,达到15%。结论: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嘌呤能受体P2X7R rs7958311可能与PHN的易感性相关,将遗传变异与疱疹相关的临床特征相结合可提高对PHN高危患者的预测能力。此初步发现仍需要更大样本量的研究来进一步验证。第四章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静息态自发性脑活动与P2X7R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目的:探讨P2X7R rs7958311基因多态性对PHN患者局部自发性脑区活动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共招募了31名受试者(PHN患者13例,健康对照1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受试者进行P2X7R rs7958311基因多态性检测并完成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通过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 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评估大脑自发性活动,运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探讨P2X7R rs7958311基因多态性对PHN患者脑活动(ALFF)的影响。结果:与健康对照相比,PHN患者在右侧颞叶、右侧小脑后叶、双侧顶叶及右侧额叶的ALFF值存在异常;P2X7R rs7958311的AG基因型携带者和AA/GG基因型携带者在右侧顶叶、右侧枕叶及小脑后叶、右侧额叶和右侧颞叶的ALFF值存在显着差异;PHN与P2X7R rs7958311基因多态性对脑活动的影响在右侧颞叶、右侧小脑后叶及右侧额叶存在交互作用:在右侧小脑后叶PHN患者中AG基因型携带者较AA/GG基因型携带者ALFF增加,而健康受试者中AG基因型携带者较AA/GG基因型携带者ALFF降低;在右侧颞叶及右侧额叶PHN患者中AG基因型携带者较AA/GG基因型携带者ALFF增加,而基因多态性在该脑区对健康受试者无显着影响。结论:P2X7R rs7958311基因多态性对PHN易感性差异的影响可能与其对PHN患者右侧颞叶、右侧小脑后叶及右侧额叶自发性脑活动的特异性改变相关。
覃婧[4](2019)在《前列地尔联合α—硫辛酸治疗对比单药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的Meta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本文通过对已发表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Meta分析,评价前列地尔与α-硫辛酸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截至2019年1月发表在中英文电子数据库上的,使用前列地尔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检索和筛选。使用Excel表格进行数据提取,观察的主要结局指标为临床疗效、症状体征评分(包括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神经病变主觉症状问卷TSS、数字化视觉模拟量表VAS)、神经传导速度和不良反应等。结果:1.在检索出的439篇文献中筛选出符合标准的34篇文献(共包括2998例患者),均为中文文献。2.在临床疗效方面,前列地尔与α-硫辛酸联合治疗优于单用前列地尔(RR=1.30,95%CI 1.241.38,Z=11.46,p<0.01)、α-硫辛酸(RR=1.27,95%CI:1.171.38,Z=5.83,p<0.01)。2.在症状体征评分的改善上,联合治疗组对降低TCSS、VAS评分优于单药组(TCSS:总体WMD=-1.29,95%CI:-1.49-1.08,Z=12.12,p<0.01;VAS:总体WMD=-1.32,95%CI:-1.61-1.04,Z=9.04,p<0.01);在降低TSS评分上,联合组与单用α-硫辛酸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0.83,95%CI:-1.810.15,Z=1.68,p>0.05),而优于前列地尔组(WMD=-1.84,95%CI:-2.27-1.40,Z=8.30,p<0.01)。3.在神经传导速度的恢复上,联合治疗组表现出更明显的效果:运动神经方面,治疗后正中神经MNCV的WMD 4.61(95%CI:3.915.30,Z=12.95,p<0.01)、腓总神经MNCV的WMD 4.62(95%CI:3.875.37,Z=12.05,p<0.01);感觉神经方面,正中神经SNCV的WMD 4.53(95%CI:4.184.87,Z=25.64,p<0.01)、腓总神经SNCV的WMD 4.61(95%CI:4.155.07,Z=19.65,p<0.01)。4.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经前列地尔与α-硫辛酸联合治疗1-3周后,临床症状、神经传导速度改善较单药治疗组更明显,安全性良好。
孙克富[5](2018)在《外周神经电刺激诱导脊髓Arc的表达在缓解骨癌痛中的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原发性骨肉瘤和癌症骨转移患者多为终末期患者,主要症状之一就是疼痛,这类疼痛又被称为骨癌痛(bone cancer pain,BCP)。BCP患者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同时对于患者家庭和社会,也是巨大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在各种类型和各种病因引起的疼痛中,BCP是最为严重、最普遍和最难以控制的病理性疼痛之一。其兼具因肿瘤细胞侵袭导致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和局部炎症介质导致的炎症性疼痛两种特点。临床上常用阿片类药物缓解BCP,但阿片类药物的成瘾性、顽固性便秘等副作用限制了其更广泛应用。寻找一种效果可靠、副作用小的缓解BCP的方法意义重大。对于非癌性慢性疼痛,临床医生采用神经电刺激方法治疗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以神经病理性疼痛为特征的多种顽固性慢性疼痛对外周神经电刺激都有一定敏感性。外周神经电刺激(peripheral nerve stimulation,PNS)作用于慢性疼痛时的机制十分复杂,至今尚未完全阐释清楚。可能是通过作用于外周神经A和C纤维在脊髓水平起到镇痛作用:同时降低P物质、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5-HT)、GABA等炎症因子释放,多重调控疼痛。不同参数的刺激条件,产生的疼痛治疗效果也不同。因此,选择适宜的电刺激参数意义重大。活性调节细胞骨架相关蛋白(activity-regulated cytoskeleton-associated protein,Arc)与c-fos和Zif268一样都属于早反应家族成员,也被称为arg3.1。Arc特性之一是可以通过外周神经高频(>100Hz)电刺激诱导表达;另外一个特征是在突触的可塑性方面起到至关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外周神经电刺激能够在海马回和新皮层等部位诱导Arc表达。本研究拟在建立的大鼠骨癌痛模型中,先利用疼痛行为(热痛行为和机械痛行为)学方法筛选出最佳的外周神经电刺激参数,然后观察脊髓中Arc和GluR1蛋白表达与外周神经电刺激之间的关系,进一步通过鞘内注射Arc shRNA明确Arc在外周神经电刺激治疗骨癌痛中的作用机制。第一部分:大鼠胫骨癌痛模型的构建和评估目的通过对大鼠体重改变情况的观察、热痛和机械痛行为学、胫骨的影像学以及胫骨组织学等方法,构建并评估大鼠骨癌痛模型。方法雌性SD大鼠,体重160-180g,在大鼠右侧胫骨内注射荷瘤鼠(雌性SD新生大鼠,体重60-80g)体内腹水传代Walker256乳腺癌肉瘤细胞,接种Walker256肿瘤细胞后1d、3d、5d、7d、9d、11d、13d、15d和21d观测大鼠体重、状态情况、以及热缩足潜伏期(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y,TWL)和机械缩足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threshold,MWT),并在接种肿瘤细胞后第14d,利用放射影像学检测右侧胫骨骨质的破坏情况以及组织形态学(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肿瘤的生长情况。结果1.肿瘤细胞植入(Tumor cell implantation,TCI)后第13d大鼠的体重增长速度明显减慢,并且减慢程度呈时间依赖性。2.TCI后第5d大鼠手术测的TWL和MWT值显着降低,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进一步下降。3.TC后第14d,X线摄片显示,手术侧胫骨近端均呈现出重度骨质疏松的表现,同时骨皮质观察到有明显的缺损,骨组织内部结构不清晰,骨组织破坏程度相关评分显着增高;胫骨组织病理学检测显示,病变骨髓腔内填充满了大量核大且深染的肿瘤细胞,肿瘤细胞生长状态活跃,两侧的骨皮质和骨髓质都呈现出显着的破坏。小结TCI大鼠热痛敏和机械痛敏显着,胫骨骨质破坏严重,骨髓腔内的肿瘤细胞增生活跃,大鼠胫骨癌痛模型建立成功。第二部分:不同参数下外周神经电刺激对骨癌痛的影响目的通过疼痛行为学观察不同参数(主要包括频率、强度和作用时间)的外周神经电刺激对骨癌痛的作用,筛选出治疗骨癌痛的最佳参数。方法神经电刺激参数主要包括刺激的频率、强度和刺激作用时间,我们选取以高中低(120Hz、60Hz、10Hz)刺激频率、高中低(0.1mA、0.3mA、0.6mA)刺激强度和长中短(40min、20min、1Omin)刺激时间的参数组合,刺激第7天(第7天骨癌痛模型大鼠已发生明显的痛行为改变)骨癌痛大鼠的坐骨神经,通过热痛和机械痛等指标观察不同电刺激组合对骨癌痛的作用。结果1.在刺激强度和作用时间一定的条件下,60Hz,120Hz频率的神经外周电刺激对骨癌痛大鼠的热痛敏和机械痛敏有明显抑制作用,同时120Hz组的抑制作用要强于60Hz组,但差异不具有显着性,10Hz频率对骨癌痛大鼠的疼痛行为学没有明显的作用。2.在刺激频率和作用时间一定的条件下,0.3mA,0.6mA强度的外周神经电刺激对骨癌痛大鼠的热痛敏和机械痛敏有明显缓解作用,同时两者的缓解作用没有显着的差异,而0.1mA强度电刺激对骨癌痛大鼠的疼痛行为学没有明显的作用。3.在刺激强度和作用时间一定的条件下,10min,20min,40min作用时间的神经外周电刺激对骨癌痛大鼠的热痛敏和机械痛敏行为都有明显抑制作用,同时20min,40min的抑制作用要明显强于1Omin,而20min,40min之间的抑制强度没有明显的差异。小结60Hz,0.3mA以及20min分别是频率,强度以及作用时间三个参数中治疗骨癌痛的最佳参数。第三部分:脊髓Arc-GluR1在外周电刺激缓解骨癌痛中的作用目的观察Arc,GluR1在外周神经电刺激治疗骨癌痛中的作用。方法通过蛋白免疫印迹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不同频率下的外周神经电刺激对正常大鼠和骨癌痛大鼠脊髓中的Arc,GluR1和pNR2B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明确Arc,GluR1在外周神经电刺激治疗骨癌痛的作用,电刺激前一天鞘内注射携带Arc shRNA的慢病毒颗粒,Real-time PCR以及蛋白免疫印迹方法检测脊髓中Arc mRNA和蛋白的干扰效果;同时利用热痛和机械痛行为学方法以及蛋白免疫印迹方法,观察鞘内注射Arc shRNA后对骨癌痛大鼠的镇痛的影响以及脊髓Arc,GluR1表达的影响。结果1.60Hz和120Hz刺激下,正常大鼠脊髓中Arc蛋白表达显着增强并且主要分布在脊髓背角Ⅰ-Ⅱ层的中部区域,GluR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同时60Hz和120Hz两组之间对Arc和GluR1的表达没有明显差异;10Hz的电刺激对Arc和GluR1的表达没有显着的影响;pNR2B蛋白的表达在整个电刺激过程没有发生明显变化。2.在骨癌痛模型大鼠上,60HZ和120Hz频率的电刺激下进一步诱导Arc蛋白的表达,同时显着降低了 GluR1的表达,对pNR2B的表达没有明显改变。3.鞘内注射Arc shRNA后,骨癌痛大鼠脊髓中Arc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降低。鞘内注射Arc shRNA后,60Hz外周神经电刺激缓解骨癌痛的作用被抵消,同时抑制了电刺激诱导Arc的表达,GluR1蛋白表达增强。小结外周神经电刺激能够在正常大鼠和骨癌痛大鼠脊髓上诱导Arc蛋白的表达,抑制GluR1的表达;鞘内注射Arc shRNA能够抑制外周神经电刺激对骨癌痛的镇痛作用,降低脊髓Arc表达,与此同时GluR1表达增多。结 论一.TCI大鼠热痛敏和机械痛敏显着,胫骨骨质破坏严重,骨髓腔内的肿瘤细胞增生活跃,大鼠胫骨癌痛模型建立成功。二.60Hz,0.3mA以及20min分别是频率,强度以及作用时间三个参数中治疗骨癌痛的最佳参数。三.外周神经电刺激能够在正常大鼠和骨癌痛大鼠脊髓上诱导Arc蛋白的表达,抑制GluR1的表达;鞘内注射Arc shRNA能够抑制外周神经电刺激对骨癌痛的镇痛作用,降低脊髓Arc表达,与此同时GluR1表达增多。
许碧香[6](2018)在《择时穴位敷贴对痰瘀阻络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干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运用佛手散加减对痰瘀阻络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为期4周的足三里、丰隆择时穴位敷贴,观察该方法对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液流变学指标、多伦多临床神经病变评分(TCSS)、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36)的影响,希望能为该类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2月入住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的痰瘀阻络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依据纳入标准以及排除标准,按照患者病房号的不同纳入干预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共计84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和护理,对照组在辰时之外的任意时间用佛手散加减(即当归、川芎、白芥子)进行足三里、丰隆敷贴,而干预组在辰时用佛手散加减进行足三里、丰隆敷贴,每日1次,每次2小时,持续干预4周。检测并记录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TCSS、SF-36的情况以及干预前、第14d、干预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结果1.基线比较干预前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基本临床资料(DM病程、DPN病程、用药情况、并发症)和疾病相关影响因素(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体质指数、饮食控制情况、运动锻炼情况)比较,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干预前两组患者FPG、2hPG、血液流变学指标、TCSS评分、SF-36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空腹血糖方案分析(PP分析):干预前、干预第14d、干预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的重复方差比较中时间效应和交互效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处理效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意向性分析(ITT分析):干预前、干预第14d、干预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的重复方差比较中时间效应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交互效应和处理效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餐后2h血糖PP分析:干预前、干预第14d、干预后两组患者的餐后2h血糖的比较时间效应和交互效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处理效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TT分析:干预前、干预第14d、干预后两组患者的餐后2h血糖的比较时间效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交互效应和处理效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血液流变学指标组间比较:PP分析和ITT分析的结果一致。两组患者血浆黏度切边率1、血浆黏度切边率50、血浆黏度切边率100、血浆黏度切边率200、红细胞聚集指数各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浆黏度、血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PP分析和ITT分析的结果一致。干预后干预组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各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TCSS评分组间比较:PP分析和ITT分析的结果一致。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神经症状、感觉功能评分及TCSS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神经反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内比较:PP分析和ITT分析的结果一致。干预组干预后患者的神经症状、感觉功能评分及TCSS总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神经反射得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干预前后神经症状评分和TCSS总分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感觉功能评分和神经反射评分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SF-36 评分组间比较:PP分析和ITT分析的结果一致。干预后两组患者生理机能、躯体疼痛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生理职能、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一般健康状况、健康变化指标比较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内比较:PP分析和ITT分析的结果一致。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健康变化指标、生理机能、生理职能及躯体疼痛比较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生理机能、躯体疼痛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安全性分析本研究干预期间未发现有患者出现与本研究干预措施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1.穴位敷贴能够一定程度的控制痰瘀阻络型DPN患者的血糖。2.择时穴位敷贴能够有效改善痰瘀阻络型DPN患者的血液流变学,能通过改善患者血液的高凝状态改善其临床症状。3.择时穴位敷贴能够有效改善痰瘀阻络型DPN患者的神经症状和感觉功能,如肢体疼痛、麻木等症状。4.择时穴位敷贴能通过改善痰瘀阻络型DPN患者肢体麻木、疼痛等不适症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刘妙珠[7](2017)在《黄芪桂枝五物汤合当归活血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及机制探讨》文中指出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合当归活血汤对DPN患者的血清25-(OH)D3、SOD、TAOC的影响及临床疗效,通过抗氧化应激指标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合当归活血汤治疗DPN的可能的作用机制,客观评价该中药复方对治疗DPN的实用性及安全性,为研究中医药防治DPN的发展的理论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入选符合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的DPN患者60例给均予基础降糖、常规糖尿病饮食以及运动干预,分为:对照组30例,予以口服甲钴胺片0.5mg/次,每日3次,治疗组30例,黄芪桂枝五物汤合当归活血汤辩证加味(200ml,医院代煎),疗程两个月。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25(OH)D3、SOD、TAOC水平,神经传导速度、实验室指标及中医症候评分等进行对比,所得数据实行统计分析,总结综合疗效。结果(1)两组治疗后SOD、25(OH)D3、T-AOC水平均显着提高(P<0.01);两组治疗组内治疗后SOD、25(OH)D3、T-AOC水平均上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两组治疗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传MNCV、SNCV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1),治疗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MNCV、SNCV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3)两组治疗后多伦多评分均下降(P<0.01),治疗组多伦多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4)两组治疗后FPG、2h PG均较前降低(P<0.01);治疗组降低较治疗组显着(P<0.01);两组治疗后Hb Alc均较前降低(P<0.01),两组Hb Alc治疗后组内比较,未见明显下降(P>0.05);(5)两组治疗后TG、TC下降(P<0.01),两组治疗后LDL-C下降、HDL-C上升均不明显(P>0.05);(6)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86.7%,对照组总有效率7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7)安全性分析:治疗组不良反应少,安全性相对较高。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合当归活血汤可提高DPN患者抗氧化能力,改善糖脂代谢失调,其干预DPN的机理是通过稳定患者血糖、血脂进行整体调节,改善机体氧化应激水平及中医症候,对治疗DPN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甲钴胺,通过安全指标观察,该方安全有效,可用于临床防治DPN。
韩云,吴琰,李小娜,吴海莉,崔茜,路露,叶新华[8](2016)在《延续护理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人医院社区一体化干预效果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人医院社区一体化干预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2015年7月收治的10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延续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病人血糖、临床疗效及周围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两组干预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有效率及尺神经、正中神经、腓总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能够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人的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减轻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陈建中[9](2014)在《针刺配合体穴贴压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文中提出本论文分为文献综述和临床研究两个部分。1.文献综述:通过大量文献阅读,主要阐述了古代中医文献关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病名、病因病机的认识。现代中医文献部分包括辨证分型和临床治疗两个部分。西医方面,探讨了本病的致病机制、检查方式和治疗方法三个部分。2.临床研究:目的:通过观察针刺配合体穴贴压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症状变化,探讨针刺配合体穴贴压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可行性。方法:将符合标准的3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15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体穴贴压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观察指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和相关体征变化。采用中医证侯积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Toronto评分、半定量音叉检查、感觉神经定量检查-温度觉分析仪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1.两组均能降低本病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与治疗前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而且治疗组在治疗中及治疗后的表现优于对照组(P<0.05)。2.两组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Toronto评分、冷感觉及温感觉、半定量音叉检查评分(P<0.01);两组相比较治疗后的效果相近(P>0.05)。3.治疗组能有效降低餐后血糖的水平(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无明显波动(P>0.05)。4.两组的甘油三酯在治疗前后有明显降低(P<0.01),两组治疗后的甘油三酯水平相近(P>0.05)。5.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皆控制在平稳水平,无明显波动(P>0.05)。6.临床疗效:治疗组共15例,痊愈0例,显效12例(80%),有效3例(20%),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共15例,痊愈0例,显效9例(60%),有效(40%)6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经统计检验结果提示两组治疗效果相近(P>0.05),皆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1.针刺配合体穴贴压法及单纯针刺法对于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皆具有良好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神经功能,并对患者的血糖及血脂能调降至稳定水平的效果;2.针刺配合体穴贴压法在中医症状积分治疗效果较单纯针刺法明显;3.体穴贴压法对于本病有一定的疗效,具有无创安全、易学价廉的特点,可与常规治疗方法结合使用,值得推广应用。
朱英华[10](2012)在《清燥汤联合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清燥汤联合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确诊为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清燥汤联合甲钴胺治疗,对照组给予甲钴胺,8周后对比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90.91%,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2.73%,两者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清燥汤联合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效果显着,值得临床推广。
二、急性疼痛性糖尿病性神经病变1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急性疼痛性糖尿病性神经病变1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α硫辛酸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对照组 |
1.2.2 观察组 |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
1.4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的比较 |
3讨论 |
(2)基于中医“痛证”理论的国产脊髓电刺激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慢性疼痛的概述、发病及治疗进展 |
综述二 脊髓电刺激的镇痛机制及应用进展 |
综述三 慢性疼痛的中医辨证诊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研究正文 |
动物实验植入式国产SCS设备的临床前验证 |
1 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临床研究基于“痛证”理论的国产SCS设备临床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 |
1 临床资料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预防策略和发生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带状疱疹急性期使用额外镇痛措施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预防作用的Meta分析 |
1.1 前言 |
1.2 方法 |
1.3 结果 |
1.4 讨论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额外镇痛措施开始使用时间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发生的影响 |
2.1 前言 |
2.2 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疼痛相关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 |
3.1 前言 |
3.2 方法 |
3.3 结果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2X7R基因多态性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静息态自发性脑活动的相关性研究 |
4.1 前言 |
4.2 方法 |
4.3 结果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4)前列地尔联合α—硫辛酸治疗对比单药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个人简历 |
主要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背景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外周神经电刺激诱导脊髓Arc的表达在缓解骨癌痛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大鼠胫骨癌痛模型的构建和评估 |
一、目的 |
二、实验材料 |
三、实验方法 |
四、实验结果 |
五、讨论 |
六、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不同参数下外周神经电刺激对骨癌痛的影响 |
一、目的 |
二、实验材料 |
三、实验方法 |
四、实验结果 |
五、讨论 |
六、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脊髓Arc-GluR1在外周电刺激缓解骨癌痛中的作用 |
一、目的 |
二、实验材料 |
三、实验方法 |
四、实验结果 |
五、讨论 |
六、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综述(一) 神经电刺激治疗慢性疼痛的临床应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骨癌痛的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6)择时穴位敷贴对痰瘀阻络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基础 |
1. 祖国医学对DPN的认识 |
1.1 病名认识 |
1.2 主要病因病机认识 |
2. 现代医学对DPN的认识 |
2.1 DPN临床表现与分型 |
2.2 DPN发病机制 |
2.3 DPN的危险因素 |
2.4 DPN的检测方法 |
3. DPN的治疗和护理 |
3.1 西医药物治疗 |
3.2 中医辨证治疗 |
3.3 DPN的护理 |
4. 择时穴位敷贴的理论依据 |
4.1 子午流注择时的理论依据 |
4.2 穴位敷贴治疗的理论依据 |
4.3 本研究选穴和选药依据 |
5. 研究意义 |
第二部分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 干预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病例剔除标准及处理原则 |
1.6 中止标准及处理原则 |
1.7 脱落标准及处理原则 |
2. 研究方法 |
2.1 样本含量估计 |
2.2 随机分组 |
2.3 干预方法 |
3. 疗效评定标准 |
3.1 患者基线资料情况 |
3.2 观察指标 |
3.3 安全性观测指标 |
4. 统计学方法 |
5. 质量控制 |
6. 伦理考虑 |
7. 技术路线图 |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与讨论 |
1. 研究结果 |
1.1 研究对象完成干预情况 |
1.2 干预前基线资料情况 |
1.3 干预后两组患者相关评价指标情况 |
1.4 干预后期间安全性观察指标情况 |
2. 讨论 |
2.1 患者的一般资料情况分析 |
2.2 择时穴位敷贴对痰瘀阻络型DPN患者血糖的影响 |
2.3 择时穴位敷贴对痰瘀阻络型DPN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
2.4 择时穴位敷贴对痰瘀阻络型DPN患者肢体症状的影响 |
2.5 择时穴位敷贴对痰瘀阻络型DPN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
结论 |
本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黄芪桂枝五物汤合当归活血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及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一般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西医诊断标准 |
1.3 中医诊断标准 |
1.4 纳入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1.6 剔除和中止标准 |
2.研究方法 |
2.1 分组及治疗 |
2.2 药品来源 |
3.观察指标 |
3.1 安全性指标 |
3.2 疗效观察指标 |
3.3 疗效评价指标 |
4.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1.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
2.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 |
3.治疗前后血糖情况比较 |
4.治疗前后血脂情况比较 |
5.治疗前后SOD、25(OH)D3、T-AOC比较 |
6.治疗前后MNCV、SNCV神经传导速度比较 |
7.治疗前后多伦多症状评分对比 |
8.安全性指标 |
讨论与分析 |
1 现代医学对DPN的认识 |
1.1 流行病学 |
1.2 DPN的发病多元论 |
1.3 DPN与 25-(OH)D3、SOD、T-AOC的研究 |
2 中医对DPN的认识 |
2.1 DPN病名的认识 |
2.2 中医对DPN病因病机的认识 |
2.3 中医对DPN治疗的认识 |
3 导师对DPN的认识 |
4 黄芪桂枝五物汤合当归活血汤 |
4.1 组方依据 |
4.2 中药功效及现代药理学研究 |
4.3 组方方解 |
5 黄芪桂枝五物汤合当归活血汤治疗DPN的疗效评价 |
5.1 对DPN患者安全性的影响 |
5.2 对血糖、血脂的影响 |
5.3 对SOD、T-AOC、25(OH)D3的影响 |
5.4 对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 |
5.5 临床疗效评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8)延续护理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人医院社区一体化干预效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干预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血糖比较(见表1) |
2.2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神经传导速度比较(见表2) |
2.3 两组病人干预后临床疗效比较(见表3) |
3 讨论 |
3.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人常规治疗对改善足部微循环的效果不理想 |
3.2 延续护理模式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人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
4 小结 |
(9)针刺配合体穴贴压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文献研究 |
1. 中医文献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阐述 |
1.1. 中医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认识 |
1.2. 古代中医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因病机研究 |
1.3. 现代中医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因病机的研究 |
1.4.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分型与治疗 |
综述二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1. 发病机制 |
1.1. 代谢紊乱因素 |
1.2. 氧化应激反应 |
1.3. 微血管循环障碍 |
1.4. 神经营养因子作用障碍 |
1.5 其它机制 |
2. DPN的临床分类与检查方法 |
2.1. DPN的临床分类 |
2.2. 检查方法 |
3. 治疗方法 |
3.1. 控制血糖 |
3.2. 控制血压 |
3.3. 纠正代谢紊乱 |
3.4. 改善微循环 |
3.5. 改善神经营养因子作用障碍 |
3.6. 改善氧化应激反应 |
3.7. 止痛药 |
3.8. 其他治疗方法 |
综述三 体穴贴压法的简述 |
1. 体穴贴压法的临床应用 |
第二部分 临床试验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研究方案 |
2.3. 治疗方法 |
2.4. 观察指标 |
2.5. 疗效判定标准 |
2.6. 统计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治疗性别、年龄和病程比较 |
3.2. 中医症状积分结果比较 |
3.3. Toronto评分结果比较 |
3.4. 定量温度觉检查结果比较 |
3.5. 半定量音叉检查结果比较 |
3.6. 临床疗效比较 |
3.7. 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结果比较 |
3.8. 血脂结果比较 |
3.9. 不良反应 |
3.10. 结果 |
4. 讨论 |
4.1. 体穴贴压法的探讨 |
4.2. 针灸选穴思路 |
5. 结论 |
6.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7. 附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清燥汤联合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3 疗效标准 |
1.4 统计方法 |
2 结 果 |
3 讨 论 |
四、急性疼痛性糖尿病性神经病变1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α硫辛酸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疗效[J]. 李婷. 中国医药指南, 2020(29)
- [2]基于中医“痛证”理论的国产脊髓电刺激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D]. 李怡帆.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3]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预防策略和发生机制研究[D]. 邢秀芳. 浙江大学, 2020(01)
- [4]前列地尔联合α—硫辛酸治疗对比单药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的Meta分析[D]. 覃婧. 广西医科大学, 2019(08)
- [5]外周神经电刺激诱导脊髓Arc的表达在缓解骨癌痛中的作用[D]. 孙克富. 苏州大学, 2018(04)
- [6]择时穴位敷贴对痰瘀阻络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干预研究[D]. 许碧香.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18(08)
- [7]黄芪桂枝五物汤合当归活血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及机制探讨[D]. 刘妙珠.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7(03)
- [8]延续护理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人医院社区一体化干预效果的影响[J]. 韩云,吴琰,李小娜,吴海莉,崔茜,路露,叶新华. 护理研究, 2016(35)
- [9]针刺配合体穴贴压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D]. 陈建中.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9)
- [10]清燥汤联合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J]. 朱英华.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2(08)
标签: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论文; 糖尿病论文; 健康论文; 骨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