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设计中的综合因素——南方某理工学院图书馆设计

图书馆设计中的综合因素——南方某理工学院图书馆设计

一、图书馆设计的综合因素——南方某理工学院图书馆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李晖浩[1](2020)在《产教融合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筑复合化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取得长足发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成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的发展方向。然而,作为高职院校最重要的教学场所,实训基地在国内的许多案例中,表现出缺乏对区域产业考虑和缺少大学校园人文内涵等的问题。这既有校园规划层面的原因,也有内部功能和空间组织上的原因。所以,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的建筑设计,需要在教融合的新时代背景下进行重新思考。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根据实训基地建设的国外趋势及国内不足,将复合化设计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对国内外三十多个实训基地案例进行深入研究,其中包括了笔者读研前亲身参与的多个项目。本文运用了文献研究法、案例调研法和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分别从规划布局复合化设计、功能整合复合化设计和空间组织复合化设计三个维度进行研究,并且总结出三个维度下的设计策略。最后,通过将设计策略运用到设计实践中验证,得出一套产教融合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筑复合化的设计策略。本文的研究内容总共分成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旨在提出问题,包括文章的第一、二章。首先明确研究背景、相关概念,结合时代背景确定研究的意义,其次根据国外实训基地的发展趋势和国内实训基地存在的不足,引入复合化设计的方法,并提出相应的设计目标。第二部分是分析问题的核心章节,包括论文的第三、四、五章。第三章从宏观视角出发,从产教融合和校园规划两个方面,对实训基地规划布局复合化设计进行研究。第四章从中观视角出发,从实训功能、复合功能及功能复合类型三个方面,对实训基地功能整合复合化设计进行研究。第五章从微观视角出发,从空间组织模式和公共空间要素两个方面,对实训基地空间组织复合化设计进行研究。第三部分是解决问题部分,包括文章第六章。首先对前文的复合化设计策略进行了总结,然后把设计策略运用到实践项目中验证。第四部分为结论部分,对本文所做的设计策略研究进行了回顾,并总结了论文的研究成果以及研究创新点。本文分析了国内外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的现状及分类,针对现阶段国内实训基地在产教融合背景下的不足,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展开研究,并提出了相对应的设计策略,期待对日后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的设计创作提供参考与启发。

陈纵[2](2020)在《“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科研、生活、交流的主要场所,它集中体现校园文化、社会发展的前沿特征,对社会发展、文化进步、科技创新有着重要的作用。经历了中国从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转型,经历了建国后苏联模式的探索和文革时期的发展停滞,再到改革开放后的自由发展以及进入21世纪后的新校区建设井喷,中国的大学校园建设,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尤其是近20年,当代中国大学以有目共睹的速度高速发展,极大地扩大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容纳能力。但是近年来,遍地开花的大学城模式,高度扩张的大学校园,也产生了诸多新的问题,日益紧张的城市用地,逐渐压缩的城市空间,抑制着校园空间的对外膨胀,对校园建设既有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建设高潮的逐渐冷静,大学校园的发展进入了以更新为主的新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华南理工建筑设计研究院在何镜堂院士的领导下,实践了一大批国内优秀的大学校园设计,随着实践的深入,何镜堂院士也逐渐形成并发展了名为“两观三性”的建筑与规划设计理论,创造性的把“文化性”、“地域性”、“时代性”理论统一在“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框架之中。本论文针对我国当代大学校园的新阶段,以“两观三性”理论为视角,立足当代,形成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体系,旨在为我国大学校园的更新、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导。论文的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问题,由第一章绪论和第二章组成,先介绍了论文的背景、对象、目的和意义,然后通过分析我国当代大学校园发展的现状,比较国内外优秀校园更新发展案例,发现我国大学校园发展的主要矛盾,理论结合实践,提出当代我国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的现实目标与原则。第二部分引入理论,由第三章构成。通过对“两观三性”理论及其实践的解读,分析并阐述其理论基础和实践支撑。并基于“两观三性”建筑与规划理论构建校区规划激活、空间更新唤醒、建筑改造更新三个层次设计目标与策略框架体系。第三部分分析问题与理论运用,以“两观三性”规划与建筑理论为基础,结合国内外大学规划与建筑更新实践案例,从两个不同层面逐层分析探索适合当代中国大学校园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第4章分为三个部分,分析当代大学校园规划层级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其中第一部分以城市区域为背景分析当代大学校园与城市联动,面向“校园—城市”整体发展构建校园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通过既有校园空间规划的工作与城市整体协调,统筹规划、更新升级,促进校园与城市环境整体融合、动态提升;第二部分,面向大学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工作机制,并为了校园的可持续生长,搭建不断优化演进的校园交通系统,以及满足校园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低碳环境系统。第三部分以校园组团级别空间为切入点,通过公共空间的改造与景观空间的更新,唤醒校园空间特色和的生态内核,搭建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中向上承接校园服务城市的职能、向下指导建筑单体更新的策略桥梁,形成设计策略从规划层级到建筑层级的转换过渡。第5章以“两观三性”为视角,以“整体观”为基石,构建校园建筑层级的更新改造的基础——校园建筑历史价值和功能价值的整体统一。以“可持续发展观”为视角,构建校园既有建筑更新、改造的可持续改造程序。深入研究、综合运用大学校园内建筑单体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以“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为切入点,通过传承建筑历史价值、功能空间转换、建筑性能提升,创造体现校园地域文脉、满足当代教学科研需求的校园建筑空间。从而实现校园建筑层面“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整体观、可持续发展观”的和谐统一。第四部分为第6章,策略实践,展望未来更新发展趋势。结合笔者所在工作室相关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更新改造设计实践,综合验证前部分提出的分级设计策略,进一步说明“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在实际工程中的运用与探索。最后为结论部分,总结了本文以“两观三性”建筑思想理论为视角,并以此为框架发展出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的创新点,以及待完善之处。通过校园规划—建筑的逐级更新,整合不同层级的空间建构,建立适应当代大学教育和科研发展趋势的校园空间更新设计策略,为解决现有校园的现实问题提供参考依据,也为未来校园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马晓姝[3](2020)在《基于模数化理念的高校校园规划及建筑设计研究》文中指出目前,我国高校处于快速发展建设阶段,在新建校园中,用地的高效、功能的紧密联系、校园的可变性与自由生长性受到了较多的关注。在此背景下,模数化理念作为校园规划的方法之一开始运用于我国部分高校建设中。模数理念在校园建设中起到了控制整体尺度、协调校园比例、实施标准化建设等作用,并使校园具有自由生长性。国外基于模数理念的高校校园设计理论与实践研究已日趋成熟,国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缺乏适合我国国情的校园模数理念的系统研究与分析,与之相关的着作及论文更是少之又少。本文将模数这一概念针对校园建设提出,首先从国内外相关研究及现状入手,分析模数理念在校园规划及单体建筑设计中的运用现状,研究其可行性。其次从城市模数——校园模数——建筑模数依次进行相关理论梳理,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案例分析,构建模数化理念下的校园设计方法体系。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体系构建:针对该模式下的校园设计的整体统一性、多样性的塑造提出模数网格的不同运用方法;针对模数化模式下易出现的校园呆板无特色的问题,提出了正负空间、削减、架空、廊道等塑造校园空间可识别性的相关手法;针对校园的未来发展,提出具有空间可变性,能够有机生长的校园设计方法。最后以鲁迅美术学院大连校区的实际项目为依托来进行分析,从城市模数化理念对于校园设计理念的影响入手,分析模数理念在其校园规划及建筑设计中的具体运用方法。从模数尺度的确立,到校园群体空间的塑造,再到校园个体空间特色的营造,校园空间的设计弹性几个方面去构建校园的模数体系,通过实例验证了模数化理念在校园设计中的实践可行性。本研究的主旨在于通过对校园模数化理论的分析,结合案例研究,为有关校园模数化理论提供相关资料,通过对校园模数理念的探讨,希望能为以后的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黄山[4](2020)在《集约型大学校园外部交往空间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化进程加剧了我国城市土地资源的紧张程度。大学校园在大规模、高速度的建设浪潮之后,数量逐渐饱和,转向追求高品质。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大学校园逐渐改变低密度的粗放开发建设模式,呈现出集约化发展趋势。大学校园往高密度、集约化发展而增加建筑空间容量时,尽管尝试腾出更多室外用地,但仍会因为上升的使用人数相对地降低人均外部交往空间面积及其环境品质。校园外部交往空间的场所性和开放性是不能被替代的。因此处理好集约型大学校园中外部交往空间与整体校园空间的关系至关重要。本文侧重关注集约型大学校园和大学校园外部交往空间这两个主干方向的交集。研究通过设计原则、设计目标、设计策略等几个方面对集约型大学校园外部交往空间设计进行探析,以期为相关项目提出设计参考依据。本文界定了集约型大学外部交往空间的概念,即指在大学校园的用地红线范围之内,围护建筑室内的结构以外的经有意规划营造的承担交往行为发生的室外及半室外空间。概述国内外相关研究基础,对集约化相关理论、集约型大学校园的特点及空间布局进行研究。分析了大学校园外部交往空间主要使用人群的户外行为及心理需求。在此基础上,厘清了其构成要素和类型,并总结了与交往行为相关的空间因素和空间层次。通过资料收集和案例研究,总结集约型大学校园外部交往空间的设计影响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历史文脉、场地选址和校园规模。依据上述研究基础,进一步总结设计该空间时应遵循整体性、集约性、开放性和人性化原则。分析出目前我国集约型大学校园外部交往空间存有空间布局不合理、人均资源不足、使用率低下和环境质量受限的现状问题。在设计原则的指导下根据现状问题提出从整体集约到提升空间活力的一系列设计目标。以设计目标为导向对集约型大学校园典型案例的外部交往空间设计进行进一步对比分析。从空间布局、空间立体化、功能复合化以及空间环境优化四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策略。通过整体规划的集约、空间资源的拓展、空间效率的提升以及空间交往活力的激发而营造出利于学生学习、生活、交往、活动的校园空间环境,并实现高密度环境下校园空间高效率、高质量的追求。结合实践项目中国石油大学古镇口园区,验证设计策略在集约型大学校园外部交往空间设计实践中的运用。结果表明外部交往空间设计策略基本符合集约型大学实践的设计需求。灵活组合策略在设计中可较为高效、有针对性地处理问题。

刘宇峰[5](2020)在《粤港澳大湾区大学校园建筑立体绿化设计研究》文中指出在当代城市高密度发展条件下,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等语义背景下,建筑绿化提供了将人工建成环境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的契机,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个领域。而大学校园建筑作为耗能较大的一类建筑群体,也在运用越来越多的建筑绿化手法来改善建筑对环境的影响和提升绿色校园的学习生活品质。“教育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自2002年联合国在约翰内斯堡召开了可持续发展世界峰会(WSSD),会议在总结十年来可持续发展教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重申了教育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也带来了近十几年来大学绿色校园、绿色建筑、建筑绿化设计的蓬勃发展。随着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这一概念的提出和施行,如何建设国际一流的大学,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强大的科研创新平台是其中的重要环节,而在粤港澳大湾区高密度城市和校园的发展趋势之下,如何合理利用资源进行最大化的城市增绿、校园增绿是制约其发展的一个影响因素。目前现有的文献、书籍基本都将绿化与建筑设计相分离,更多的归为景观或者生态学的范畴去研究,而没有更深层地从绿色建筑、建筑设计的角度去思考立体绿化空间的设计是有欠缺的,立体绿化是专属于建筑自身而不同于水平向层面的建筑周围环境的绿化空间,因此更有必要结合建筑本身来研究其中的常见类型和特点,并通过实际案例来分析得出一般性设计策略。本文就是从建筑设计的角度结合绿色建筑、景观生态学、绿量理论、生境营造等理论来科学地研究粤港澳大湾区的大学校园建筑立体绿化空间的设计模式和策略。本文主要的研究基于粤港澳大湾区大学校园建筑立体绿化设计,本文第一章绪论介绍了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范围、国内外研究现状、相关概念、理论基础、研究目的与意义和研究的方法与框架。第二章梳理了国内外建筑立体绿化空间的发展历程,其中重点展开了对地理气候与粤港澳大湾区高度相似的新加坡立体绿化的研究,旨在为本文研究的粤港澳大湾区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第三章分析了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处大学校园共15个建筑立体绿化设计实际案例。第四、第五章为本文核心章节,其中第四章归纳了粤港澳大湾区大学校园建筑立体绿化的五种常见类型及其特点,并总结了建筑立体绿化的综合效益。第五章是设计策略部分,根据前面几章的分析研究总结了建筑庭院绿化、屋顶绿化、平台绿化、墙面绿化、室内绿化五种类型的设计原则和策略。

刘宇[6](2020)在《学科知识服务模式下美国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的建设及借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高校图书馆的主要职责除了为纸质文献资源提供存储场地、为师生、研究人员提供书籍借阅服务外,还为读者提供学习、阅览的空间。随着时代和技术的进步,人们的阅读介质与阅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三类空间的比例关系也随之不断改变,特别是高校教学模式的改革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向主动转变,学生因此成为了整个学习过程的核心要素;作为学生课后重要的学习场所——高校图书馆提出了“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将服务重心由“书籍”转向了“人”;服务对象的转变导致图书馆内部各功能空间的布局和面积配比均出现较大幅度的变动,纸质文献的存储与借阅空间不再是馆内占比最大的空间,取而代之的是围绕“读者”展开的一系列新型学习空间、复合型功能空间、创意趣味空间以及一些人性化休憩空间等。本文将美国高校图书馆的自主学习空间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美国高校教学模式和教育理念、大学生学习行为和需求、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模式以及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形成发展的原因等方面的分析,并深入研究了其馆内各功能用房的配比和空间组织、各类型自主学习空间的特征和面积占比以及美国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的发展体系,并详细了解美国高校图书馆自主空间的建设情况,进而为我国高校图书馆的自主学习空间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论文共六章,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叙述: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涵盖了绪论篇章和理论知识的归纳整理部分。绪论篇章主要介绍了本次研究的背景、与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和学科知识服务相关的国内外文献综述、有关概念的阐释、研究对象及内容、研究目的意义和创新点、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等;第二章主要介绍了学科知识服务模式以及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的形成发展历程。第二部分为第三章,为国内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的现状研究。笔者就国内七所高校图书馆进行了调研分析,深入研究了其内部各大功能用房的面积配比、各类型自主学习空间的建设现状、相关配套服务设施以及学科知识服务建设等内容,并结合调研问卷的回馈信息,总结了目前国内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的不足与亟待改进之处。第三部分包括第四章和第五章,主要分析了美国高校教育环境、学生学习行为对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的形成发展奠定的有利基础,并对美国高校图书馆内部自主学习空间的展开了具体研究,为本文核心研究内容。第四章具体分析了美国高校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美国高校学生的学习行为和需求以及美国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的形成发展,为后文奠定基础;第五章则是具体展开对美国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的研究,介绍了其历史背景与形成发展的条件,研究了高校图书馆内各功能空间的配比、空间组织以及各类自主学习空间的类型、特征、功能组成以及占比情况,同时也一并分析了美国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的特点与建设情况。第四部分为第六章,为美国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建设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具体从两个方面进行概括总结:其一,将中美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以及学科知识服务的建设情况进行比较,并从析总结国内高校图书馆的相对不足之处;其二,根据以上成果结合我国现有国情,总结归纳出在美国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以及学科知识服务的建设中值得借鉴参考的五项内容。通过以上研究与分析,希望能对未来我国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的建设产生一定价值的参考与借鉴意义。

周珂[7](2020)在《连接理论视角下被城市街道穿越的大学校园连接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提到的被城市街道穿越的大学校园,是在我国大部分封闭管理的校园模式下出现的特别现象。整体划拨用地,快速规划成型,使得早期大量新建和扩建校园在遇到这一问题时简单地搭接或校区割裂开。近期随着更多前期策划和后期维护地参与,这类校园设计更是暴露了包括这类校园的分期、功能和空间组织多重问题复杂交织下无法快速和准确把握设计矛盾的轻重缓急的问题。除此之外,通勤效率和建设成本等经济效益方面的问题;社区安全和类型总结等社会效益方面的问题;文脉断裂和空间失落等环境效益方面的问题,都对此类型校园发展提出要求。基于以上研究背景,笔者以连接理论为视角,将强调“把城市各层次间的活动事件通过连接进行统一”的连接思想观点引入被城市街道穿越的大学校园设计中,整体而系统地对该类型高校综合梳理。文章首先对被城市街道穿越的大学校园的类型和特征进行梳理,并引入连接理论做研究支撑;然后通过对国内外该类型大学校园实践案例及城市设计中连接设计运用实例的深入分析,总结归纳出校园作为“小型城市”体现的整合与连接的特点与经验,并对应植入连接理论;最后从校园选址的上位规划到结构模式选型、功能分区、文脉组织以及分期规划等各个层次和维度都提出这类型校园的应对策略,而不仅仅是单体和跨街方式的研究。全文共由六个章节组成,第一章对研究对象和理论基础的背景、意义及研究现状进行系统扼要地论述,界定研究对象概念及范围,并由此阐述研究内容与方法。第二章对被城市街道穿越的大学校园进行概述。包含此类校园的基础探究,并关注过境道路特征,为后文连接理论的植入进行铺垫。第三章主要论述“连接”思想及由其衍生的连接理论,为研究理论的植入寻找契机和奠定理论基础。第四到六章为本文重点,综合城市中、及国内外高校的具体案例,收集和总结其蕴藏的连接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植入连接理论形成连接设计,从连接理论角度展开深入的类型化分析,并从大学校园设计的各个设计层面提出连接设计的针对性设计策略。包括:(1)从宏观的区域和城市总体规划层次,提出社会经济环境为主导,通过塑造区域的物质形态的连接设计策略。具体包括:提出应对不同选址的连接设计策略,涉及校园的产业功能、交通组织和空间文脉方面。对不同大学城园区结构布局中过境街道与城市共享区、校际共享区及校园单元的位置关系,提出相应的连接倾向与措施。搭建过境走廊中节点系统的类型与尺度等具体策略;(2)从中观的城市详细规划层次,提出与大学校园规划设计步骤紧扣的整体系统连接设计策略,是本部分的重点。具体包括:在总体结构模式的基础上,剖析场地功能区划的连接要素和线索,并从连接角度考虑发展控制模式。道路交通将围绕过境街道,提出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交通规划中的连接设计策略。最后结合案例提出景观、空间节点方面的连接;(3)从微观的建筑单体层次,对直接连接区和非直接连接区两个部分有侧重地提出连接设计策略。具体包括:在功能复合化、空间公共化、多首层设计、结构等多个方面,直接连接区产生的连接迭合区域因人流聚集产生滞留区等问题的解决策略。非直接连接区的建筑离过境街道相对较远,结合校内其他连接要素产生作用的连接策略。通过上述内容的分析研究与论述,期望填补校园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空白。引入连接理论,挖掘该类型校园与师生居民学习、生产、生活间的逻辑关系,揭示其蕴藏的连接关系。为校园整个系统的连接设计指出基本方向,提升校园空间品质和效率。并适当讨论了在校园逐渐开放管理下的可行性和应对,为以后的研究做一定实践贡献。

钟成森[8](2019)在《基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澳门高校校园规划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澳门作为一个以旅游博彩业为单一支柱产业的城市,虽然经济发达,人均生产总值居世界前列,但产业结构方面潜藏不少隐忧。因此,澳门特区政府在回归以来便十分重视高等教育在引领社会风潮、增强经济活力方面的作用,现以建成十所高等院校,建立了从综合型大学、应用型院校到专科类院校的多层次高校体系,然而澳门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并不高,高校校园发展明显受限于澳门狭小的空间地域。在国家提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背景下,澳门作为“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澳门特区政府在明显的政策利好、充足的财政保障的基础上,将进一步加大对高校校园建设的投入,澳门高校发展迎来新的机遇。未来澳门高校校园规划的发展方向是如何?高校校园规划设计该如何适应科技创新时代以及澳门本地城市环境的要求呢?这是本文探讨的核心问题。本文主要研究基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澳门高校校园规划设计,本文第一章绪论介绍了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范围、研究目的与意义和研究的方法与框架。第二章全面而系统的梳理澳门高校发展历史沿革,旨在厘清其历史发展的脉络,为接下来的澳门高校校园规划现状描述提供历史依据。第三章详细介绍了澳门各高校校园规划现状,以期对澳门高校校园规划有一个基本全面的认识,同时归纳分析了澳门高校校园规划现状特点以及存在的现实问题。第四章则是结合“粤港澳大湾区”新时代的高校发展目标以及前一章节的澳门高校校园规划问题,分析在大湾区视角下澳门高校的地位与作用,对澳门高校校园规划适应本地城市空间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总结。第五章通过前四章对澳门高校的历史、现状以及大湾区视角下澳门高校未来发展趋势的研究,结合国内外优秀高校规划案例的分析,提出基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澳门高校校园规划设计原则和策略。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对澳门高校校园规划形成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对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的澳门高校校园规划设计起到一定的指引作用。

曾宪策[9](2019)在《岭南高校集约型教学建筑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高校校园主要教学功能的载体,教学建筑的集约型设计随着高校校园集约化的建设,逐渐成为校园建筑设计的主要关注点。对于岭南地区的高校集约型教学建筑而言,一方面,高密度、大体量的建筑形态与岭南高温、湿热的气候条件下形成的通透、小尺度的传统建筑形态形成了一定的差异。另一方面,集约条件下教学建筑空间的密集化和功能的复杂化,与学生在使用教学建筑时的行为需求产生了不匹配的现象。虽然高校设计者在这两方面均有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对于从整体视角出发,形成既能适应岭南气候条件,又能满足学生学习、交通及交往等行为需求的形态与空间设计的研究,还处于较为空白的状态。本文从上述的现象和实际需求出发,基于岭南气候特征、高校集约型教学建筑特征和学生的相关行为需求,对岭南高校集约型教学建筑的气候适应性进行了深入研究。论文结合笔者收集整理的国内外近40个岭南及相似气候区域的高校集约型教学建筑设计案例,以及笔者跟随导师参与的多个岭南高校集约型教学建筑实践,通过理论研究、数据统计及案例分析等方法,形成了对符合岭南气候特征的建筑形态和符合学生行为需求的建筑空间两个层面的设计策略研究,并从整体的角度,尝试提出岭南高校集约型教学建筑形态与空间气候适应性的综合策略。论文主要围绕以下四个部分内容展开研究1.论文的第一章,旨在提出问题,通过分析研究背景及相关的概念,确立研究对象、划定研究范围,并结合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从整体上把握课题的研究方法和内容。2.论文的第二、三章,旨在分析问题。首先基于岭南地区建筑特征,分析了岭南高校教学建筑的基本特征,梳理出高校学生相关行为需求与岭南高校集约型教学建筑气候适应性的关系,然后结合高校集约型教学建筑与岭南气候适应性之间存在的矛盾与问题,提出相关设计原则与设计目标。3.论文的第四、五章,旨在解决问题。分别从受到岭南物理气候特征影响下的高校集约型建筑形态和受到使用者学习、交通、交往行为需求影响下的建筑空间这两部分出发,提出集约型教学建筑适应岭南气候的具体设计策略和方法。4.论文的第六章,在第四、五章策略研究的基础上,从总体角度出发,对形态和空间的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进行了总结与整合,尝试提出整体性的设计策略,总结整体设计的步骤。并结合实践项目,进一步探讨设计策略在对岭南高校集约型教学建筑气候适应性实践中的运用。本文分析了岭南高校集约型教学建筑形态设计和空间设计的气候适应性策略,并通过分析形态与空间气候适应性设计的关联性,尝试提出教学建筑形态与空间气候适应性的整体策略,以期为今后的相关研究和相关设计工作提供参考。

谢凌峰[10](2019)在《岭南与马来半岛地区现代建筑创作比较研究(1950s-1970s)》文中认为岭南与马来半岛地区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与重要支点,自古以来文化互动频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1950-1970年代,虽然受到经济拮据、社会因素复杂多变和建筑技术还不发达等条件的限制,两地建筑师仍然创作了大量诚实朴素、感人至深的建筑作品,凸显了现代主义建筑地域化的探索,对其重新审视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论文立足于大量的实地调研,从文化商贸交往、华侨族群关联、气候地理相近等多层面,论析了岭南建筑和马来半岛建筑在1950-1970年代推进现代主义建筑地域化进程中的可比性,从而建立起共时性比较的研究框架,并在空间上分别以中国和东南亚作为宏观背景,同时聚焦在广州、新加坡与吉隆坡这三个现代建筑实践丰富的城市。本文研究目标在于通过比较研究,总结1950-1970年代两地现代建筑发展的历史经验,形成对新时代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支持,归纳两地建筑创作真实朴素的价值观与设计策略,形成对当代岭南建筑发展的启示。研究的核心内容在于借鉴建筑适应性理论,将岭南与马来半岛地区1950-1970年代现代建筑创作的比较从自然适应性、社会适应性和人文适应性这三个维度展开。在自然适应性维度,运用比较和归纳等研究方法,对两地在适应湿热气候、回应地理环境和运用本土资源这三方面的创作策略进行比较。总结了岭南建筑与自然和谐相融的环境理念,表现为重视平面布局的疏导通风、以借景使建筑内外环境紧密相联、自然元素与建筑环境融洽。马来半岛侧重于建筑空间主导自然环境,表现为塑造多层次空间,探索建筑外遮阳的艺术表现,利用阳光、植物等自然元素强化建筑的表现力。在社会适应性维度,比较研究从建筑类型发展、成本控制和创作机制三方面展开:在社会变革促进下,两地的文化建筑、集体住宅和宾馆建筑基于社会需求的满足体现各自的发展特色;在适应拮据经济方面,岭南建筑师从微观角度通过单体创作最大化控制造价,而马来半岛建筑师则从宏观层面采取模块化的类型设计来控制建设成本;在国家政策调控下,两地的国有设计机构都发挥了主导作用,岭南地区特色在于集体设计组长期持续的创作体制,而马来半岛的特色在于私人建筑师事务所发挥了积极作用。在人文适应性维度,两地建筑创作基于文化多元的共性表现出各自特色:岭南地区强调生活尺度的人本主义理念,以岭南庭园空间表达民族文化意境,体现根植于世俗生活的文化和谐;马来半岛建筑则着重彰显新兴国家的独立自主精神,借助抽象提取符号形式来回应传统,并兼容表达多民族和多宗教的文化碰撞。综合前述,论文归纳了两地建筑创作的共同特征:以适应自然气候环境彰显建筑的地域特征,通过尊重现实需求的来表达社会的时代精神,并以多元文化价值的融合来体现对人文艺术的追求。同时,两地创作的共性和差异对当代岭南建筑发展在价值取向,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法三方面都形成丰富的启示。

二、图书馆设计的综合因素——南方某理工学院图书馆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图书馆设计的综合因素——南方某理工学院图书馆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产教融合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筑复合化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及内容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内容
    1.3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1.3.1 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研究现状
        1.3.2 复合化
        1.3.3 高职院校教育产教融合
    1.4 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论文框架
第二章 产教融合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的问题及设计目标
    2.1 实训基地概述
        2.1.1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概述
        2.1.2 国外实训基地发展现状分析与总结
        2.1.3 国内实训基地发展现状分析与总结
    2.2 产教融合背景的要求
        2.2.1 产教融合理念的内涵与发展
        2.2.2 产教融合下的高职院校特征
        2.2.3 产教融合理念下实训基地的特征
    2.3 建筑复合化设计策略的概述
        2.3.1 对复合化设计策略的呼唤
        2.3.2 复合化设计的内涵
        2.3.3 实训基地复合化设计的理论构建
        2.3.4 复合化设计对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的意义
    2.4 产教融合背景下实训基地复合化设计的目标
        2.4.1 规划布局复合化设计的目标
        2.4.2 功能整合复合化设计的目标
        2.4.3 空间组织复合化设计的目标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实训基地的规划布局复合化设计研究
    3.1 产教融合视角下的复合化设计条件分析
        3.1.1 产业结构
        3.1.2 区域产业经济
        3.1.3 校园选址
    3.2 校园规划视角下的复合化设计条件分析
        3.2.1 实训基地位置分析
        3.2.2 规划布局类型分析
        3.2.3 交通系统分析
        3.2.4 与周边功能区的距离
    3.3 实训基地的规划布局复合化设计策略
        3.3.1 根据产业和高职要求确定项目定位
        3.3.2 结合使用功能突出建筑形象
        3.3.3 根据校园规划条件选择布局类型
        3.3.4 协同设计各类交通要素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实训基地的功能整合复合化设计研究
    4.1 实训功能研究
        4.1.1 实训功能的涵义
        4.1.2 实训室类型研究
        4.1.3 对实训功能复合化的启示
    4.2 复合功能要素研究
        4.2.1 复合功能的组成要素
        4.2.2 产教融合背景下各功能要素分析
        4.2.3 复合功能配置原则
    4.3 产教融合背景下的实训基地功能复合类型分类
        4.3.1 通用生产型复合化实训基地
        4.3.2 专业主导型复合化实训基地
        4.3.3 产教共生型复合化实训基地
    4.4 实训基地的功能整合复合化设计策略
        4.4.1 根据产教融合和专业发展程度,选择功能复合类型
        4.4.2 根据功能复合类型,拟定功能复合要素
        4.4.3 根据功能复合类型特点,协调各功能关系
        4.4.4 根据使用人群特点,安排交通流线
        4.4.5 根据建设规模,选择功能复合方式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训基地的空间组织复合化设计研究
    5.1 空间复合化概述
        5.1.1 空间复合化的含义
        5.1.2 空间复合化的影响因素
        5.1.3 空间复合化的特征
        5.1.4 空间复合化设计的目标
    5.2 空间组织模式分类
        5.2.1 以点状为特征的空间组织模式
        5.2.2 以线状为特征的空间组织模式
        5.2.3 以面状为体征的空间组织模式
    5.3 公共空间要素复合化设计分析
        5.3.1 门厅空间复合化设计
        5.3.2 院落空间复合化设计
        5.3.3 楼梯与台阶复合化设计
        5.3.4 廊道空间复合化设计
        5.3.5 架空空间复合化设计
        5.3.6 屋顶平台复合化设计
    5.4 实训基地的空间组织复合化设计策略
        5.4.1 合理选择空间组织模式
        5.4.2 分层组织公共空间要素
        5.4.3 弹性化设计的引入
        5.4.4 文化性空间的表达
        5.4.5 交往性空间的融入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实训基地建筑复合化设计策略总结与实践
    6.1 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筑复合化设计策略总结
    6.2 张家界高级技工学校实训基地项目设计实践
        6.2.1 项目背景分析
        6.2.2 规划布局层面的复合化设计构思
        6.2.3 功能整合层面的复合化设计构思
        6.2.4 空间组织层面的复合化设计构思
    6.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2)“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缘起
        1.1.1 中国校园高速建设的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1.1.2 高等教育与城市的互动发展
        1.1.3 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的需求
    1.2 研究的对象
        1.2.1 当代大学校园空间
        1.2.2 更新、改造设计
        1.2.3 “两观三性”设计思想
        1.2.4 研究范围的界定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大学校园空间的相关研究
        1.4.2 更新、改造设计的相关研究
        1.4.3 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研究综述
    1.5 研究的创新点
        1.5.1 创新点一,视角创新:以“两观三性”设计理论为整体视角,对大学校园的更新、改造设计进行“宏观—中观—微观”的系统化研究。
        1.5.2 创新点二,思路创新:本文以“两观三性”这种系统性理论来解决大学校园更新这类系统型研究工作的思路,为大学校园的其他研究工作探索了一条可借鉴的研究思路。
        1.5.3 创新点三,内容创新:构建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整体设计理论,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1.6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当代大学校园空间设计发展与认知
    2.1 国外大学校园空间的起源和发展
        2.1.1 中世纪欧洲大学校园
        2.1.2 近代美国大学校园
        2.1.3 当代欧美综合化研究型大学校园
    2.2 国内大学校园空间的起源和发展
        2.2.1 古代书院式校园空间
        2.2.2 封建社会末期学堂校园空间
        2.2.3 近代中西合璧型校园空间
        2.2.4 解放后苏联模式和文革时期的校园建设
        2.2.5 改革开放后至今的校园空间发展探索
    2.3 我国当代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校园空间发展的矛盾和需求
        2.3.1 我国当代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2.3.2 我国当代大学校园空间发展的矛盾
        2.3.3 国内大学校园空间的发展需求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两观三性”思想的当代校园空间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的理论建构
    3.1 “两观三性”理论的概念与发展
        3.1.1 “两观三性”理论的思想内涵
        3.1.2 “两观三性”理论的历史传承
        3.1.3 “两观三性”理论的哲学基础和理论框架
    3.2 “两观三性”视角应用于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理论导入
        3.2.1 整体观视角——整体性理论与城市学理论
        3.2.2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生态建筑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
        3.2.3 地域性视角——地域主义理论
        3.2.4 文化性视角——文脉理论
        3.2.5 时代性视角——创新理论
    3.3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的建构
        3.3.1 国内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分类
        3.3.2 国内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现实目标
        3.3.3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的内涵
        3.3.4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研究体系的建构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两观三性”视角下校园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第一部分 :面向“校园—城市”整体协同发展的校园空间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4.1 “校园—城市”发展的基本矛盾和相关分析
        4.1.1 “校园—城市”的整体关系
        4.1.2 我国当代城市环境下大学校园与城市结合的结构矛盾
        4.1.3 大学校园与城市空间整体更新的策略目标
        4.2 “大学—产业—城市”整体发展的校园更新功能植入
        4.2.1 大学在“大学—产业—城市”循环中扮演的角色
        4.2.2 强化“校—城”联系的功能更新与植入
        4.2.3 着眼于校园长期发展的用地预留储备
        4.3 校园与城市整体协同发展的校园结构网络
        4.3.1 校园与城市对接的空间结构层级
        4.3.2 校园与城市空间肌理缝合
        4.3.4 校园衔接城市的社区网络
        4.4 满足城市多元需求的“校园—城市”过渡区空间布局更新、改造策略
        4.4.1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类型
        4.4.2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公共空间整合
        4.4.3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整体更新机制
    第二部分 :面向大学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空间规划更新、改造策略
        4.5 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的现状和策略目标
        4.5.1 我国高校校园规划设计发展现状
        4.5.2 新时期校园空间更新改造需要处理好的校园关系
        4.5.3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的校园规划更新的策略目标
        4.6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工作机制
        4.6.1 合理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目标体系
        4.6.2 动态更新的校园总体规划文件
        4.6.3 项目计划评估和实施程序
        4.7 可持续发展的校园交通系统优化策略
        4.7.1 校园道路交通疏解能力的优化
        4.7.2 公共交通系统管理
        4.7.3 校园自行车系统的完善
        4.7.4 停车场的规划与管理
        4.8 绿色低碳校园的规划更新
        4.8.1 节地与室外环境
        4.8.2 节能与能源利用
        4.8.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4.8.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第三部分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规划空间品质提升设计策略
        4.9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公共空间更新、改造
        4.9.1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文脉的传承塑造
        4.9.2 “文化性”视角下功能布局的整合重组
        4.9.3 “时代性”视角下空间格局的有机缝合
        4.10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谐统一的校园景观空间更新、改造
        4.10.1 传统大学校园景观规划形式
        4.10.2 大学校园景观更新、改造的原则
        4.10.3 校园景观的更新、改造的设计策略
    4.11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5.1 “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策略建构
        5.1.1 “整体观”视角下既有校园建筑更新、改造策略的基础——校园建筑的既有历史价值和功能价值
        5.1.2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既有校园建筑更新、改造的项目实施过程
        5.1.3 本章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策略目标
    5.2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历史价值保护
        5.2.1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历史价值的认知和保护原则
        5.2.2 校园历史建筑地域文化价值再现
        5.2.3 回应校园地域景观
        5.2.4 契合校园场所记忆
    5.3 “文化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功能转换
        5.3.1 文化视角下的既有建筑功能转换
        5.3.2 校园建筑更新改造中新旧建筑的联接模式
        5.3.3 校园创新文化特征下的空间赋能
    5.4 “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性能提升
        5.4.1 体现当代技术特点的结构体系更新
        5.4.2 满足现代大学需求的环境性能提升
        5.4.3 体现当代环保理念的校园建筑生态节能改造策略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两观三性”思想的当代校园空间的更新、改造策略整合与综合实践
    6.1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整合与展望
        6.1.1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规划更新策略
        6.1.2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6.1.3 “两观三性”视角下当代大学校园空间发展趋势的展望
    6.2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的综合实践
        6.2.1 北京工业大学规划及图书馆更新、改造项目
        6.2.2 海南大学海甸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6.2.3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6.2.4 上海大学延长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6.3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一、理论研究
    二、策略建构
    三、研究的创新点
    四、研究的不足之处和展望
参考文献
    外文专着
    中文专着
    学位论文
    期刊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表

(3)基于模数化理念的高校校园规划及建筑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相关概念解析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4.1 国外模数化理念校园设计的研究现状及应用
        1.4.2 国内模数化理念校园设计的研究现状及应用
    1.5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1.5.1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第2章 模数化理念的相关理论
    2.1 城市模数的理论研究
        2.1.1 古代城市规划对模数理论的研究
        2.1.2 现代城市规划中的模数理论研究
    2.2 校园规划中的模数理念研究
        2.2.1 由城市模数理念引入的校园规划模数理念
        2.2.2 校园规划中模数体系的研究
    2.3 建筑中的模数理念研究
        2.3.1 正负形的模数理论
        2.3.2 从模数到模块
        2.3.3 建筑构造中的模数
    2.4 模数化理念下的相关高校设计实践研究
        2.4.1 校园规划中的模数理念实践研究
        2.4.2 建筑中的模数理念实践研究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模数化理念下校园规划及建筑设计方法构建
    3.1 模数化理念下校园统一性的塑造
        3.1.1 校园规划中的模数网格运用
        3.1.2 相似形规划构图方法
        3.1.3 建筑群体的统一性塑造
        3.1.4 建筑平面布局中模数统一性塑造
        3.1.5 模数单元相似形下的建筑立面协调性塑造
    3.2 模数化理念下的校园多样性的塑造
        3.2.1 以模数理念为主导的校园规划多样性塑造方法
        3.2.2 校园规划中的模数变异设计方法
        3.2.3 模数多样性在建筑中的运用
        3.2.4 模数化下的建筑构件多样性设计
    3.3 模数化理念下的校园空间可识别性的塑造
        3.3.1 可识别性塑造手法一:群体规划中模块的正负空间塑造
        3.3.2 可识别性塑造手法二:空间模数网中的削减
        3.3.3 可识别性塑造手法三:模数网格下的架空
        3.3.4 可识别性塑造手法四:以模数网格为基准的廊道
    3.4 模数理念下的校园有机可生长性与空间可变性
        3.4.1 校园模数与城市模数的协调生长性
        3.4.2 模数控制下的校园规划有机生长特性
        3.4.3 建筑单体的空间可变性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模数化在高校校园场所中的实践探讨
    4.1 项目概况
    4.2 设计理念与设计思路
        4.2.1 设计理念
        4.2.2 设计思路
    4.3 校园规划分析
        4.3.1 校园规划的群体空间塑造
        4.3.2 校园规划的空间可识别性塑造
        4.3.3 校园规划的可生长性
    4.4 建筑设计分析
        4.4.1 校园建筑的统一性
        4.4.2 校园建筑单体的个体差异性塑造
        4.4.3 校园建筑模数多样性与空间可变性
    4.5 设计小结与反思
第5章 结语及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研究不足
    5.3 未来展望
相关工程图纸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情况
致谢

(4)集约型大学校园外部交往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集约利用土地的国情
        1.1.2 我国大学校园集约化趋势
        1.1.3 大学校园外部交往空间的重要性
    1.2 研究对象及范围
        1.2.1 集约型大学校园
        1.2.2 大学校园外部交往空间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意义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集约型大学校园外部交往空间的相关概述
    2.1 集约型大学校园的基础研究
        2.1.1 集约化相关理论
        2.1.2 集约型大学校园的特点分析
        2.1.3 集约型大学校园的空间布局
    2.2 大学学生户外行为及心理研究
        2.2.1 大学学生心理需求分析
        2.2.2 大学学生户外行为类型
        2.2.3 大学学生户外行为特征
        2.2.4 大学学生户外行为惯性
    2.3 大学校园外部交往空间的基础研究
        2.3.1 大学校园外部交往空间的构成
        2.3.2 大学校园外部交往空间的类型
        2.3.3 影响交往行为的空间因素分析
        2.3.4 基于交往活动的空间层次划分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集约型大学校园外部交往空间设计解析
    3.1 集约型大学校园外部交往空间设计影响因素
        3.1.1 自然环境
        3.1.2 历史文脉
        3.1.3 场地选址
        3.1.4 校园规模
    3.2 集约型大学校园外部交往空间现状问题
        3.2.1 外部交往空间布局不合理
        3.2.2 外部交往空间人均资源不足
        3.2.3 外部交往空间使用率低下
        3.2.4 外部交往空间环境质量受限
    3.3 集约型大学校园外部交往空间设计原则
        3.3.1 整体性原则
        3.3.2 集约性原则
        3.3.3 开放性原则
        3.3.4 人性化原则
    3.4 集约型大学校园外部交往空间的设计目标
        3.4.1 满足校园整体规划集约
        3.4.2 拓展外部交往空间资源
        3.4.3 提升外部交往空间效率
        3.4.4 激发外部交往空间活力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集约型大学校园外部交往空间设计策略
    4.1 空间布局模式
        4.1.1 鼓励公共聚集的单核式布局
        4.1.2 丰富交往层次的多核式布局
        4.1.3 营造领域感的分散式布局
        4.1.4 注重开放共享的垂直式布局
        4.1.5 多元复合的混合式布局
    4.2 空间立体化策略
        4.2.1 室外下沉交往空间
        4.2.2 底层架空交往空间
        4.2.3 空中平台交往空间
    4.3 功能复合化策略
        4.3.1 延长交往时段的全时复合
        4.3.2 满足多元需求的多义复合
        4.3.3 基于空间共享的外延复合
    4.4 空间环境优化策略
        4.4.1 消极外部空间的活化
        4.4.2 感知交流的渗透交融
        4.4.3 亲切宜人的尺度划分
        4.4.4 柔和多变的边界修饰
        4.4.5 生态自然的景观绿化
        4.4.6 便捷完善的场地设施
        4.4.7 活跃氛围的色彩搭配
        4.4.8 层次丰富的材料组合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设计实践——以中国石油大学古镇口园区为例
    5.1 项目概况
        5.1.1 项目定位及建设规模
        5.1.2 区位及基地现状分析
        5.1.3 设计理念
        5.1.4 密度集约的校园规划
    5.2 集约型大学校园外部交往空间设计策略实践
        5.2.1 多核式外部交往空间布局
        5.2.2 立体化的外部交往空间设计
        5.2.3 外部交往空间功能复合设计
        5.2.4 外部交往空间环境优化设计
    5.3 本章小结
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我国关于集约利用土地的相关政策
    附录2 :国内外集约型大学校园案例整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粤港澳大湾区大学校园建筑立体绿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背景
    1.2 课题研究范围
        1.2.1 研究对象及范围
        1.2.2 研究对象的概念界定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4 课题研究的目标与意义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意义
    1.5 课题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国内外建筑立体绿化发展历程研究
    2.1 国内外城市立体绿化发展研究
        2.1.1 欧洲城市立体绿化发展研究
        2.1.2 亚洲城市立体绿化发展研究
        2.1.3 北美城市立体绿化发展研究
        2.1.4 国内城市立体绿化发展研究
    2.2 国内外绿色大学校园发展研究
        2.2.1 国外绿色大学校园发展研究
        2.2.2 国内绿色大学校园发展研究
    2.3 新加坡的建筑立体绿化发展历程
        2.3.1 新加坡的城市立体绿化发展历程
        2.3.2 新加坡的自然地理气候
        2.3.3 新加坡的相关政策指引
        2.3.4 新加坡的城市绿化规划体系
    2.4 新加坡大学校园建筑立体绿化设计特点
        2.4.1 绿化空间结合建筑的整体性,充分利用室内外
        2.4.2 多种绿化空间设计方式的综合运用
        2.4.3 与校园整体环境的融合
        2.4.4 绿化空间的设计融入校园的文化精神中
    2.5 新加坡大学校园建筑立体绿化的四种模式及设计策略
        2.5.1 建筑庭院绿化空间设计策略
        2.5.2 建筑平台绿化空间设计策略
        2.5.3 建筑屋顶绿化空间设计策略
        2.5.4 建筑垂直绿化空间设计策略
    2.6 粤港澳大湾区与新加坡大学校园建筑立体绿化对比研究
        2.6.1 两地气候适应性比较
        2.6.2 两地基础数据对比分析
        2.6.3 可借鉴之处
    2.7 本章小节
第三章 粤港澳大湾区大学校园建筑立体绿化案例分析
    3.1 广州的大学校园建筑立体绿化代表性案例研究
        3.1.1 华南理工大学清清文理楼
        3.1.2 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校区C2-C3建筑组团
        3.1.3 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校区吴贤铭智能工程学院
        3.1.4 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校区教学楼组团
    3.2 深圳的大学校园建筑立体绿化代表性案例研究
        3.2.1 清华大学深圳校区海洋大楼
        3.2.2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一期图书馆、学生活动中心组团
        3.2.3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二期学生宿舍楼
        3.2.4 南方科技大学行政楼
        3.2.5 南方科技大学第一教学楼
    3.3 香港的大学校园建筑立体绿化代表性案例研究
        3.3.1 香港大学百周年校园综合楼
        3.3.2 香港理工大学西九龙校区专上学院
        3.3.3 香港理工大学红磡湾校区专上学院
        3.3.4 香港城市大学刘鸣炜学术楼
    3.4 澳门的大学校园建筑立体绿化代表性案例研究
        3.4.1 澳门大学横琴校区图书馆
        3.4.2 澳门大学横琴岛校区学生活动中心
    3.5 本章小节
第四章 粤港澳大湾区大学校园建筑立体绿化类型及综合效益
    4.1 建筑庭院绿化类型及特点
        4.1.1 中庭型庭院绿化
        4.1.2 组团立体型庭院绿化
        4.1.3 垂直型庭院绿化
    4.2 建筑屋顶绿化类型及特点
        4.2.1 种植型屋顶绿化
        4.2.2 花园型屋顶绿化
    4.3 建筑平台绿化类型及特点
        4.3.1 窗台型平台绿化
        4.3.2 阳台型平台绿化
        4.3.3 露台型平台绿化
        4.3.4 廊道型平台绿化
    4.4 建筑墙体绿化类型及特点
        4.4.1 植物型墙体绿化
        4.4.2 容器型墙体绿化
        4.4.3 生物墙型墙体绿化
    4.5 建筑室内绿化类型及特点
        4.5.1 盆栽型室内绿化
        4.5.2 悬垂型室内绿化
        4.5.3 种植池型室内绿化
    4.6 粤港澳大湾区大学校园建筑立体绿化的综合效益
        4.6.1 生态效益
        4.6.2 经济效益
        4.6.3 社会效益
        4.6.4 人文效益
    4.7 本章小节
第五章 粤港澳大湾区大学校园建筑立体绿化设计原则及策略研究
    5.1 粤港澳大湾区大学校园建筑立体绿化设计原则
        5.1.1 考虑与校园整体环境的融合
        5.1.2 呼应建筑功能和形态
        5.1.3 延续和传承校园文化
        5.1.4 针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气候做出积极应对
        5.1.5 考虑可持续性,提升建筑及绿化全生命周期
    5.2 建筑庭院绿化设计策略
        5.2.1 充分结合建筑形态
        5.2.2 与交通空间的融合
        5.2.3 结合校园内共享交往空间
        5.2.4 立体化景观空间渗透
        5.2.5 庭院绿化中植物的选择与搭配
    5.3 建筑屋顶绿化设计策略
        5.3.1 生态构造的综合考虑
        5.3.2 最大化利用屋顶空间
        5.3.3 活化校园内共享游憩空间
        5.3.4 立体屋顶绿化的打造
        5.3.5 屋顶绿化中植物的选择和搭配
    5.4 建筑平台绿化设计策略
        5.4.1 与建筑立面的协调与统一
        5.4.2 融合室内外校园景观
        5.4.3 多维度系统化设计
        5.4.4 种植装置的合理选用
        5.4.5 平台绿化中植物的选择和搭配
    5.5 建筑墙体绿化设计策略
        5.5.1 选择适宜的墙体绿化类型
        5.5.2 前置性引导立面设计
        5.5.3 合理设计支撑连接体系
        5.5.4 墙体绿化中植物的选择与搭配
    5.6 建筑室内绿化设计策略
        5.6.1 自然性原则
        5.6.2 适量性原则
        5.6.3 整体性原则
        5.6.4 点线面结合的综合布局
        5.6.5 室内绿化中植物的选择和搭配
    5.7 本章小节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附件

(6)学科知识服务模式下美国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的建设及借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信息技术发展引发的阅读方式转变
        1.1.2 教育理念转变引起的学习方式改变
        1.1.3 中美高校图书馆发展情况
    1.2 文献综述
        1.2.1 与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1.2.2 与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相关概念及阐释
        1.3.1 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
        1.3.2 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
        1.3.3 自主学习空间与藏阅空间
        1.3.4 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
    1.4 研究对象及内容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目的、意义及创新点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1.5.3 研究创新点
    1.6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及知识服务模式研究
    2.1 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的发展
        2.1.1 图书馆空间布局的发展历程
        2.1.2 高校图书馆的“传统学习空间”
        2.1.3 从“传统学习模式”到“数字化网络学习”
        2.1.4 从“传统学习空间”到“自主学习空间”
    2.2 学科知识服务模式
        2.2.1 知识服务模式的内涵
        2.2.2 知识服务模式的类型
        2.2.3 学科知识服务模式
        2.2.4 学科知识服务模式的特征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内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现状研究
    3.1 调研背景
        3.1.1 调研对象选取
        3.1.2 调研方法
    3.2 国内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调研及分析
        3.2.1 调研对象基本信息介绍
        3.2.2 图书馆各功能用房面积占比分析
        3.2.3 各类型自主学习空间建设现状
        3.2.4 配套服务设施分析
        3.2.5 学科知识服务建设
    3.3 调研问卷分析
    3.4 现状问题汇总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以学科知识服务模式为背景的美国高校教学理念及学生学习行为与需求研究
    4.1 美国高校教育理念及教学模式
        4.1.1 美国高校教育理念研究
        4.1.2 美国高校教学模式研究
        4.1.3 国内高校教学现状
        4.1.4 中美高校教学模式比较
    4.2 美国大学生学习行为与使用需求研究
        4.2.1 图书馆内行为类型的研究
        4.2.2 图书馆内学习行为的研究
        4.2.3 学习行为与环境互动性研究
        4.2.4 使用需求研究
    4.3 美国高校图书馆的“学科知识服务模式”研究
        4.3.1 学科知识服务体系的发展
        4.3.2 提供“学科知识服务”的美国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面向学科知识服务的美国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案例研究
    5.1 美国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建设发展背景
        5.1.1 历史背景
        5.1.2 发展条件
    5.2 美国高校图书馆功能配比及空间布局研究
        5.2.1 研究对象选取
        5.2.2 设计概况及定位分析
        5.2.3 图书馆各功能空间面积配比分析
        5.2.4 图书馆内部各功能用房空间组织分析
    5.3 美国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研究
        5.3.1 自主学习空间的功能构成
        5.3.2 自主学习空间的类型
        5.3.3 各类型自主学习空间面积占比分析
        5.3.4 自主学习空间特征
    5.4 美国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配套服务研究
        5.4.1 学科知识服务
        5.4.2 技术服务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美国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建设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6.1 中美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及学科知识服务建设的比较研究
    6.2 适应我国国情的美国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建设借鉴
        6.2.1 增加自主学习空间在高校图书馆内的面积占比
        6.2.2 丰富自主学习空间的类型、增加空间的趣味性
        6.2.3 提升个体学习空间的占比、增加学习空间的私密性灵活性
        6.2.4 完善自主学习空间的人性化布局、管理及配套设施
        6.2.5 促进非功能性交通空间的利用及多元化发展
        6.2.6 结合智能技术提升学科知识服务的整体质量与用户体验
    6.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研究成果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高校图书馆使用情况及满意度调查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连接理论视角下被城市街道穿越的大学校园连接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被城市街道穿越的大学校园现状问题
        1.1.2 连接理论在城市设计中体现出共性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及范围
        1.3.1 被城市街道穿越的大学校园
        1.3.2 连接理论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4.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4.3 现状总结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框架
第二章 被城市街道穿越的大学校园概述
    2.1 被城市街道穿越的大学校园类型与特征分析
        2.1.1 主要形态
        2.1.2 生成诱因
        2.1.3 运营模式
    2.2 过境街道类型与特征分析
        2.2.1 构成要素
        2.2.2 道路等级
        2.2.3 连接体形式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连接理论概述
    3.1 连接理论的发展应用
        3.1.1 连接理论的诞生发展
        3.1.2 连接理论的实践
    3.2 各层次下连接系统的基本构成
        3.2.1 连接要素
        3.2.2 连接线索
        3.2.3 连接方式
    3.3 连接思想的概念辨析
        3.3.1 连接与连结
        3.3.2 关联耦合
        3.3.3 连锁与链接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被城市街道穿越的大学校园案例研究
    4.1 不同时期国外大学校园中蕴含的连接
        4.1.1 1800s以来诞生的国外大学校园
        4.1.2 1970s期间诞生的国外大学校园
        4.1.3 1970s后诞生的国外大学校园
        4.1.4 案例小结
    4.2 不同时期国内大学校园中蕴含的连接
        4.2.1 1990s前诞生的国内大学校园
        4.2.2 1990s末以来诞生的国内大学城
        4.2.3 1990s末以来新(扩)建的国内大学校园校区
        4.2.4 案例小结
    4.3 不同角度的详细案例研究
        4.3.1 城市设计中的运用实践
        4.3.2 校园完全开放下的连接
        4.3.3 校园相对独立下的连接
        4.3.4 案例总结对比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植入连接理论的大学校园连接系统研究
    5.1 连接要素的植入
        5.1.1 区域和城市总体规划层次
        5.1.2 城市详细规划层次
        5.1.3 建筑单体层次
    5.2 连接线索的植入
    5.3 连接方式的植入
        5.3.1 校园中的集群形态
        5.3.2 结合校园的连接方式
        5.3.3 辅助工具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被城市街道穿越的大学校园连接设计策略研究
    6.1 区域和城市总体规划层次
        6.1.1 应对不同选址的连接
        6.1.2 不同大学城园区结构布局中的连接
        6.1.3 搭建过境走廊中的节点系统
    6.2 城市详细规划层次
        6.2.1 功能区划产业
        6.2.2 总体结构模式
        6.2.3 发展控制规划
        6.2.4 机动交通规划
        6.2.5 慢行交通规划
        6.2.6 空间节点规划
    6.3 建筑单体层次
        6.3.1 功能复合化
        6.3.2 空间公共化
        6.3.3 构件识别化
        6.3.4 多首层设计
    6.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本文的主要结论
    反思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8)基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澳门高校校园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背景
    1.2 课题研究范围
        1.2.1 相关概念界定
        1.2.2 研究对象及问题的提出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校园规划相关理论
        1.3.2 澳门高校与粤港澳大湾区相关研究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课题的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2章 澳门高校发展历史沿革
    2.1 圣保禄学院时期(1594-1835 年)
    2.2 私立东亚大学时期(1981-1987 年)
    2.3 澳门回归前过渡时期(1987-1999 年)
    2.4 澳门回归后(1999 年-至今)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澳门高校校园规划现状、特点及其问题
    3.1 澳门高校校园规划现状
        3.1.1 综合型大学
        3.1.2 多科类应用型院校
        3.1.3 专业专科型院校
    3.2 澳门高校校园规划特点
        3.2.1 校园建设模式多样化
        3.2.2 空间布局模式多元化
        3.2.3 校园建筑风格现代化
        3.2.4 单一校区与多校区并存
    3.3 澳门高校校园规划存在的现实问题
        3.3.1 校园空间面积仍显局促
        3.3.2 各层次院校发展不均衡
        3.3.3 部分高校校园校区分散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大湾区视角下澳门高校校园规划发展方向研究
    4.1 世界着名湾区高校规划发展带来的启示
        4.1.1 旧金山、纽约、东京湾区高校规划概况
        4.1.2 世界着名湾区高校规划发展给粤港澳大湾区的启示
        4.1.3 粤港澳大湾区高校规划发展目标
    4.2 粤港澳大湾区对澳门高校校园规划的影响
        4.2.1 澳门高等教育理念趋势发展背景
        4.2.2 澳门高校与大湾区内地高校优劣势对比分析
        4.2.3 澳门高校与香港地区高校优劣势对比分析
        4.2.4 澳门高校规划的机遇与挑战
    4.3 大湾区视角下澳门高校校园规划的发展趋势
        4.3.1 结合澳门城市格局的集约化趋势
        4.3.2 适应高密度城市的综合化趋势
        4.3.3 融合教育建筑新理念的立体化趋势
        4.3.4 满足国际化都市需求的开放化趋势
        4.3.5 匹配澳门产业特色的专业化趋势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澳门高校校园规划设计原则及策略
    5.1 基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澳门高校校园规划设计原则
        5.1.1 与大湾区协同发展的宏观整体性
        5.1.2 结合澳门特色的文化地域性
        5.1.3 着眼于世界的共享开放性
        5.1.4 面向未来的发展可持续性
    5.2 基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澳门高校校园规划设计策略
        5.2.1 基于大湾区整体性的高校规划应对策略
        5.2.2 澳门城市地域性的高校规划设计策略
        5.2.3 综合体模式的高校校园规划设计策略
        5.2.4 改扩建模式的高校校园规划设计策略
    5.3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岭南高校集约型教学建筑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社会背景:高校集约化与集约型教学建筑发展的必然性
        1.1.2 学科背景:岭南高校集约型教学建筑设计的矛盾与趋势
    1.2 相关概念解析
        1.2.1 高校校园集约化
        1.2.2 高校集约型教学建筑
        1.2.3 适应性
        1.2.4 岭南建筑及气候适应性
    1.3 研究内容与意义
        1.3.1 研究对象与内容
        1.3.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国内研究综述
        1.4.2 国外研究综述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论文框架
第二章 岭南高校集约型教学建筑及岭南建筑气候适应性设计基础研究
    2.1 岭南高校集约型教学建筑基本特征
        2.1.1 岭南地区建筑特点
        2.1.2 高校集约型教学建筑的发展与动因
        2.1.3 岭南高校集约型教学建筑的空间布局特征
        2.1.4 岭南高校集约型教学建筑的现状
    2.2 岭南建筑的气候适应性设计
        2.2.1 岭南地域特征与气候概述
        2.2.2 岭南建筑气候适应性的基本要求
        2.2.3 岭南建筑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
    2.3 高校学生行为需求与岭南高校集约型教学建筑气候适应性的关系
        2.3.1 学生行为需求的分类
        2.3.2 学生行为需求与高校集约型教学建筑的关系
        2.3.3 学生行为需求与岭南建筑气候适应性的关系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岭南高校集约型教学建筑气候适应性设计的原则与目标
    3.1 高校集约型教学建筑与岭南气候适应性设计存在的矛盾
        3.1.1 集约建筑形态与岭南建筑特征的矛盾
        3.1.2 学习、交往需求与教学建筑空间特征的矛盾
        3.1.3 建筑形态与建筑空间关联性的矛盾
    3.2 设计原则
        3.2.1 地域性原则
        3.2.2 集约性原则
        3.2.3 适应性原则
        3.2.4 舒适性原则
        3.2.5 功能复合性原则
        3.2.6 教学开放性原则
    3.3 设计目标
        3.3.1 设计符合岭南气候特征的教学建筑形态
        3.3.2 营造满足学习、交通、交往行为的教学建筑空间
        3.3.3 探求教学建筑形态与空间相互关联的整体设计策略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岭南高校集约型教学建筑形态设计的气候适应性策略
    4.1 适应岭南气候特征的建筑布局设计策略
        4.1.1 形成因地制宜的建筑组合形态
        4.1.2 分散式组团布局
        4.1.3 集中式单体布局
    4.2 适应岭南气候特征的体型关系设计策略
        4.2.1 合理控制体型的比例关系
        4.2.2 减小建筑进深
        4.2.3 错落变化形成自遮阳体系
        4.2.4 形体开洞处理
    4.3 适应岭南气候特征的外部界面设计策略
        4.3.1 建筑外部空间界面
        4.3.2 建筑围护结构界面
    4.4 适应岭南气候特征的缓冲区域设计策略
        4.4.1 架空区域
        4.4.2 中庭
        4.4.3 立体化共享平台
        4.4.4 廊道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岭南高校集约型教学建筑空间设计的气候适应性策略
    5.1 学习行为影响下的教学空间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
        5.1.1 正式学习空间的组织
        5.1.2 非正式学习空间的构建
        5.1.3 共享协作空间的营造
    5.2 交通行为影响下的交通空间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
        5.2.1 水平交通空间组织合理化
        5.2.2 垂直交通空间功能复合化
        5.2.3 交通枢纽空间形态多样化
    5.3 交往行为影响下的公共交往空间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
        5.3.1 开放舒适的室外交往空间
        5.3.2 集约复合的室内交往空间
        5.3.3 多元互动的灰空间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岭南高校集约型教学建筑整体设计的气候适应性策略
    6.1 形态与空间气候适应性设计的关联
        6.1.1 形态对空间的影响
        6.1.2 空间对形态的制约
        6.1.3 岭南气候条件作用下的整体性
    6.2 形态与空间设计策略整合
        6.2.1 整体视角下的集约设计
        6.2.2 形态与空间相互结合适应岭南气候特性
        6.2.3 以人为本提升建筑整体舒适性
    6.3 岭南高校集约型教学建筑气候适应性的整体设计步骤总结
        6.3.1 气候条件与使用者需求的研究
        6.3.2 设计目标与思路的提出
        6.3.3 整体设计策略的分析
        6.3.4 设计策略的具体实施
    6.4 岭南高校集约型教学建筑设计实践
        6.4.1 中山大学深圳校区集约型教学建筑设计实践
        6.4.2 海南大学海甸校区集约型教学建筑概念设计实践
    6.5 本章小结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10)岭南与马来半岛地区现代建筑创作比较研究(1950s-1970s)(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评析
        1.2.1 关于岭南地区现代建筑创作的研究
        1.2.2 关于马来半岛现代建筑创作的研究
        1.2.3 相关研究评析
    1.3 相关基础理论与研究维度
        1.3.1 建筑的适应性理论
        1.3.2 建筑的地域性理论
        1.3.3 比较研究的维度
    1.4 研究范畴与对象
        1.4.1 地理范畴
        1.4.2 时间范畴
        1.4.3 研究对象
    1.5 研究目标与方法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第二章 两地现代建筑创作的可比性分析
    2.1 两地现代建筑创作的自然地理条件相似
        2.1.1 气候环境炎热和潮湿
        2.1.2 自然地貌以起伏丘陵为主
        2.1.3 水系资源丰富且滨海岸线长
        2.1.4 繁茂的生态植被四季常绿
    2.2 两地现代建筑创作的社会发展动因比较
        2.2.1 海上丝绸之路带动两地经贸互动
        2.2.2 两次大战期间的两地现代建筑发展
        2.2.3 自主独立后逐步发展的现代化进程
    2.3 两地现代建筑创作的文化背景要素分析
        2.3.1 海洋文化背景下多元文化交汇融合
        2.3.2 华人华侨联系形成共同的文化基因
        2.3.3 两地建筑文化互有深厚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自然适应性的两地现代建筑创作比较
    3.1 适应湿热气候的两地设计策略比较
        3.1.1 两地建筑气候适应性探索的理论渊源
        3.1.2 两地现代建筑创作适应气候的共同方法
        3.1.3 岭南地区:重视空间布局的通透畅通
        3.1.4 马来半岛:探索立体遮阳的多样变化
    3.2 回应地理环境的两地创作策略比较
        3.2.1 两地建筑创作对地形与地貌的尊重
        3.2.2 岭南地区:以借景统筹室内外环境
        3.2.3 马来半岛:塑造多层次的环境空间
        3.2.4 两地建筑与场地环境的空间关系比较
    3.3 本土自然资源在两地创作中的运用比较
        3.3.1 组合地方材料:融入室外环境与室内点缀装饰
        3.3.2 利用强烈阳光:活跃室内空间与塑造建筑形体
        3.3.3 两地水景的运用:静水映衬建筑与动水活跃氛围
        3.3.4 繁茂植物的运用:绿植衬托建筑与立体绿化融入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社会适应性的两地现代建筑创作比较
    4.1 社会变革促进下两地建筑重点类型发展比较
        4.1.1 新兴国家的自强意识促成文化建筑的兴起
        4.1.2 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推进集体住宅的发展
        4.1.3 经济增长与对外交流使宾馆建筑初现繁荣
    4.2 特定经济条件下两地建筑成本控制策略比较
        4.2.1 两地建筑师共同的理性实用主义精神
        4.2.2 岭南地区:最大化节省单体造价以适应短缺经济
        4.2.3 马来半岛:采用标准化类型设计以降低建设成本
        4.2.4 两地建筑成本控制策略的差异分析
    4.3 国家政策调控下两地建筑创作机制比较
        4.3.1 两地国有设计机构发挥主导作用
        4.3.2 岭南地区:集体设计组为特定项目而持续创作
        4.3.3 马来半岛:私人建筑师事务所逐步扩大影响力
        4.3.4 两地创作机制比较的启发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人文适应性的两地现代建筑创作比较
    5.1 建筑创作中对现代主义和城市精神的发扬
        5.1.1 两地现代主义建筑美学的共同表现
        5.1.2 岭南地区:基于生活尺度的人本主义理念
        5.1.3 马来半岛:追求纪念空间的英雄主义情怀
        5.1.4 两地现代建筑新地域特色的差异分析
    5.2 建筑创作中对民族风格与族群意识的表达
        5.2.1 在建筑创作中表达民族性的共同趋势
        5.2.2 岭南地区:以庭园空间表达民族文化意境
        5.2.3 马来半岛:借助符号象征表达民族独立性
    5.3 建筑创作中对特定价值与信仰文化的融合
        5.3.1 两地创作对多元文化价值的融合
        5.3.2 岭南地区:根植于世俗生活的文化和谐
        5.3.3 马来半岛:多民族和多宗教的文化兼容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1.1 适应自然气候环境的地域特征彰显
        6.1.2 尊重社会现实需求的时代精神表达
        6.1.3 融合多元文化价值的人文艺术追求
    6.2 启示
        6.2.1 回归真实朴素的现代主义价值取向
        6.2.2 构建根植于岭南本土的创作理论体系
        6.2.3 理性回应环境的创作实践方法
    6.3 创新点
    6.4 研究展望
附录1 马来半岛1950-1970年代表建筑作品概录
附录2 岭南地区1950-1970年代表建筑作品概录
附录3 马来半岛1950-1970年代建筑典型遮阳做法
附录4 岭南地区1950-1970年代建筑典型遮阳做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四、图书馆设计的综合因素——南方某理工学院图书馆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产教融合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筑复合化设计策略研究[D]. 李晖浩.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2]“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D]. 陈纵.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3]基于模数化理念的高校校园规划及建筑设计研究[D]. 马晓姝. 青岛理工大学, 2020(01)
  • [4]集约型大学校园外部交往空间设计研究[D]. 黄山.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5]粤港澳大湾区大学校园建筑立体绿化设计研究[D]. 刘宇峰.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6]学科知识服务模式下美国高校图书馆自主学习空间的建设及借鉴[D]. 刘宇.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7]连接理论视角下被城市街道穿越的大学校园连接设计研究[D]. 周珂.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8]基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澳门高校校园规划设计研究[D]. 钟成森.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9]岭南高校集约型教学建筑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研究[D]. 曾宪策.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10]岭南与马来半岛地区现代建筑创作比较研究(1950s-1970s)[D]. 谢凌峰.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标签:;  ;  ;  ;  

图书馆设计中的综合因素——南方某理工学院图书馆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