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飞轮蓄能系统的建模及仿真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常开[1](2021)在《全功率变速水轮发电机组的低电压穿越控制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全功率变速是水轮发电机组变速运行的主要方式之一,因其控制系统、变速运行范围、功率响应速度等相对于双馈变速水轮发电机组更具有优势,受到了业内的广泛关注,由于变流器的使用,这就要求其具备相应的低电压穿越能力,因此本文针对全功率变速水轮发电机组的低电压穿越控制策略展开研究,在分析机组的能量流动关系和传统卸荷电路的基础上,提出利用转子储能及有功无功协调控制的低电压穿越控制策略,并给出了该策略下低电压穿越时,水轮发电机组转速上升最大值的解析方法,该研究成果可为提高全功率变速水轮发电机组的低电压穿越能力以及全功率变速水轮发电机组设计提供有效参考。具体内容如下:(1)建立了全功率变速水轮发电机组的数学模型,采用转速调节器控制机组转速,机侧变流器控制有功无功功率,网侧变流器控制直流母线电压恒定的传统控制策略,分析了机组的电压跌落特性,采用卸荷电路实现机组的低电压穿越,通过仿真进行了验证,但卸荷电路增加了硬件,系统更加复杂、成本高、变流器的通用性降低。(2)根据水轮发电机组旋转储能能力强、转速运行范围宽、水轮机功率可通过转速调节器灵活调节的特点,提出了机侧变流器控制直流母线电压,网侧变流器控制机组的有功和无功功率,转速调节器控制机组转速的转子储能的低电压穿越控制策略。该策略取消了卸荷电路,将不平衡功率转移到了发电机,利用发电机转子升速储存低电压穿越期间的不平衡功率,并根据电网电压跌落幅值向电网输送一定无功电流。仿真结果表明,该策略将直流母线电压有效限制在1.1pu以内,减小了直流母线电压波动,机组转速上升到1.12pu,不会对机组的稳定运行造成影响,网侧变流器向电网输送1.05pu的无功电流,并随着电网电压的恢复逐渐减小至0,提高了机组的低电压穿越能力。(3)利用转子储能策略实现机组低电压穿越时,为了能够快速得出机组转速上升最大值,本文考虑导叶动作和导叶不动作两种情况,对系统进行合理简化,推导出转速上升最大值数值解析模型,通过仿真验证,该解析模型可较好的模拟转速上升的动态过程,得出转速上升最大值,以及机组参数对转速上升最大值影响规律,为变速机组低电压穿越选型提供了依据。
王星[2](2021)在《基于多维度模型的MMHC储能系统模糊决策及控制算法研究》文中提出
朱里昂[3](2021)在《基于粒子群算法的风电热泵混合储能系统容量配置优化的研究》文中认为
王子伊[4](2021)在《水光蓄互补发电系统运行控制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改善能源结构,增加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已成为目前电力系统发展的重要趋势。由于风电、光伏功率存在波动性、间歇性与随机性,如何利用多种能源互补发电技术,平抑可再生能源波动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因此,对于解决平抑风电、光伏功率波动相关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本文深入研究了基于水电、光伏以及抽水蓄能构成的水-光-蓄互补发电系统的优化运行策略以及实时协调控制策略,以及光伏发电功率及负荷功率预测方法等问题,具体的研究工作如下:建立了水电机组模型、光伏发电系统模型及全功率变速恒频抽蓄机组模型,全功率变速恒频抽蓄机组通过全功率变流器将发电电动机与电网相连,可实现变速恒频运行,其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并确定了水-光-蓄互补发电系统结构以及其控制架构。研究了光伏发电功率及负荷功率预测。分别建立了基于轻量型梯度提升机预测算法的短期光伏功率预测及短期负荷功率预测模型,模型在保证准确度的基础上,具有较高的效率及较强的可扩展性;建立了基于改进滑动平均算法的超短期光伏功率预测模型,具有较强的实时性。利用实际算例对模型进行了仿真计算,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在考虑水光互补特性及集中式水-光-蓄互补发电系统特性的基础上,研究了水-光-蓄互补发电系统优化运行策略。分别建立了以互补发电系统总出力波动最小以及互补发电系统发电收益最大为目标,包含水电站出力、抽蓄电站出力、水库容量水位等约束条件的系统优化运行模型,采用遗传算法进行模型求解。利用实际算例进行了仿真计算,验证了算法的实用性。针对光伏功率波动平抑问题,提出了水-光-蓄互补系统实时协调控制策略,该策略基于经验模态分解法计算全功率变速恒频抽蓄机组及小水电机组参与平抑光伏功率波动的补偿功率,在光伏功率出现波动时,控制全功率变速恒频抽蓄机组和水电机组快速响应,提供补偿功率,实现光伏功率平稳并网。另外提出了基于光伏输出功率增速控制的平抑光伏出力波动策略,可减少抽蓄机组快速调节出力的次数。利用实际算例进行了仿真计算,验证了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钟小娟[5](2021)在《基于混合储能独立光伏发电系统的仿真与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对于偏远的无电地区,独立光伏发电系统是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而能源储存是独立可再生能源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独立光伏发电技术采用较多的是蓄电池存储电能,而蓄电池的技术存在局限性,使用寿命短,需要频繁更换,大大增加了独立光伏发电系统全周期运行的成本,抽水蓄能具有长期大容量储存的特性,在技术和经济上都是可再生能源系统的可行的储能系统选择。由于单一的储能技术不能满足负荷所有的需求,抽水蓄能和蓄电池的集成是一种更好的技术方案,提高了可再生能源系统的灵活性、响应时间,同时显着降低了储能系统的成本,所以对于混合储能的独立光伏发电系统的研究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对混合储能独立光伏发电系统的主要部件(光伏阵列、蓄电池、抽水蓄能)进行建模。研究不同工况条件下光伏阵列的输出特性;研究不同充放电条件下蓄电池模型的端电压、荷电状态和放电深度的参数变化;抽水蓄能模型包括水泵、水轮发电机组和蓄水池,并将系统管道损耗加入其中,形成一个动态等效的抽水蓄能模型。其次,本文以云南昆明的一个村庄(100户人家)为例,进行混合储能(抽水蓄能+蓄电池)独立光伏发电系统的优化设计,首次将完善的光伏提水应用于抽水蓄能中。在冬季日负荷539.975k Wh、春秋季日负荷381.975k Wh、夏季日负荷387.775k Wh和系统自给天数为4天的前提下,根据储能容量分配原则,抽水蓄能占总储能需求的75%,蓄电池占25%。抽水蓄能系统由3台125k W的水泵、1台125k W的水轮机和6000m3容量的蓄水池组成;蓄电池组是采用270块2V1000Ah的单体蓄电池串联而成;最后得到光伏阵列总容量为556.8k W。本文给出的混合储能独立光伏发电系统的容量优化配置方案,以及系统设计选型的原则和流程,这对于其他区域的系统应用设计也具有一定的推广性。再次,针对混合储能独立光伏发电系统提出了一种充放电能量管理控制策略,是通过系统净功率的正负值来决定系统的充放电。并通过Matlab/Simulink软件以一年的四种典型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进行仿真分析,利用负荷缺电率(LOSP)、存储总体性能(SOP)和能量利用率(EUR)作为评价指标,得出该控制策略下的负荷缺电率为零,系统存储总体性能和能量利用率较好,验证了该混合储能系统的可行性。最后,本文建立了独立光伏发电系统的经济性分析模型,并对比分析了四种储能方案的经济性。分析表明,混合储能方案相比单一蓄电池储能的储能方案更具竞争力。在混合储能方案中,模式三(铅酸蓄电池+抽水蓄能)的度电成本为1.091元/k Wh,模式四(锂电池+抽水蓄能)的度电成本是1.121元/k Wh。从实际工程角度考虑,应该模式四,蓄电池更换次数少;如果在初期建设时资金不足,则选择模式三。本文提出的混合储能独立光伏发电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案、选型原则与方法和充放电能量管理策略对偏远无电地区的全天候供电具有更好的推广应用前景,仅适用于建设地有水源,特别具有一定高度差和建设蓄水池的场地。
陆昊[6](2021)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配置优化及综合价值测度研究》文中认为自“3060”双碳目标的提出,新能源在未来电力系统中的主体地位得以明确。国家进一步推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和“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建设,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但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并网后,其出力的不确定性会给电网的运行带来挑战。当前储能被认为是解决新能源不确定性的最主要工具,是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保障。然而,储能具有投资成本高、投资回收期较长、自负盈亏能力差等特性。这些不利因素严重制约了我国储能产业的发展。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配置后,能给系统中的其他主体带来提高传统发电机组运行效率、减少电网线损和减少排放等外部价值,促进新型电力系统从外延扩张型向内涵增效型转变。但这种外部价值并未在储能投运商的收益中予以体现,是目前储能经济性差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促进我国储能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高储能资源的利用效率,亟需从储能投运商的视角,对新型电力系统环境下储能的选型和选址定容等优化问题进行研究,最大化储能的收益;在此基础上,从社会福利的视角,对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综合价值进行科学测度,并据此对储能综合价值的补偿机制进行设计。鉴于此,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新型电力系统特征及储能应用分析。首先,对新型电力系统的特征进行梳理分析;其次,对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在发电、电力输配和用户侧领域的应用进行分析梳理;最后,对储能系统的类型及技术特性进行对比分析。(2)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多应用场景选型优化研究。首先,基于模糊德尔菲法,从技术、经济、效率和环境四个角度,建立一套从多个维度反映储能特性,适用于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不同应用场景的评价指标体系;其次,采用贝叶斯最优最劣法和模糊累计前景理论构建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数据信息,并且可以同时考虑决策者不同的风险偏好程度,对各应用场景下的储能进行综合排序,输出相应场景下的最优选型方案。(3)考虑新型电力系统中多元随机干扰的储能选址定容研究。首先,构建储能选址定容优化双层模型,对新型电力系统中多元随机干扰不确定性进行处理,采用鲁棒性改造方法,建立风电、光伏和负荷的不确定性集合来描述风光出力和负荷的不确定特性;其次,给出双层规划模型的求解方法,其中上层模型采用结合最优保存策略和多点均匀交叉等方法的改进遗传算法求解,下层模型采用列与约束生成(C&CG)算法将其转化为相应包含主问题和子问题的优化模型进行求解。(4)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综合价值测度研究。首先,基于外部性理论,对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运行后,给相关利益主体带来的正外部性进行梳理分析;其次,基于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最优配置场景,结合正外部性分析,构建计及外部性的储能综合价值测度模型,测度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综合价值,并且根据目标函数总成本中各子成本项的对比,能够显示储能综合价值的构成和具体流向,进一步明确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的综合价值形成机理。(5)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补偿机制研究。首先,利用技术经济中贴现现金流相关分析指标,从计及和不计及综合价值两个角度对储能进行经济对比分析,并通过讨论成本和综合价值实现度的不同场景,对储能进行盈亏平衡分析;其次,基于储能综合价值测度结果,将环保性和风险性纳入对补偿的考量,运用改进的Shapley方法,结合“谁受益,谁补偿”和“按价值贡献度”原则设计储能综合价值补偿机制,搜寻对储能综合价值补偿的最佳系数,确定各相关利益主体得到收益中需要返还给储能投运商的补偿数额。基于上述研究,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抽水蓄能是可再生能源消纳和等效节约电网投资场景下的最优选择,锂离子电池是辅助服务和需求响应管理场景下的最优选择。抽水蓄能、锂离子电池储能和压缩空气储能在四个场景下排名前3,均优于其他3种储能系统。四种场景下指标重要性排序显示,储能在不同应用场景下,同一性能指标的重要性是不同的,并且最后的敏感性分析显示,决策者的风险规避程度对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和钒液流电池储能的评价结果影响较大,高风险规避情景下排名较低,低风险情境下其综合性能值提高,排名会有所上升。(2)储能选址定容结果显示,储能会配置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重要传输节点和靠近可再生能源接入节点,可再生能源的接入会提高储能最优配置容量,并且储能系统的充放电运行策略会受可再生能源出力特性的影响。本文构建的储能选址定容优化双层模型能够有效降低新型电力系统中多元随机不确定性影响,提高规划结果的抗干扰能力,降低可再生能源出力和负荷预测的偏差给系统运行带来的影响。(3)储能在含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新型电力系统中综合价值更大,在算例系统中的日价值为5.78万元。在不含可再生能源的场景下,储能综合价值占主要部分的是减少机组启动成本价值和减少机组燃料价值,其占比分别达到了74.47%和20.07%。在含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场景下,储能综合价值占主要部分的是减少线损价值、减少机组燃料价值和减少机组启动成本价值,其占比分别达到了41.18%、21.80%和33.22%。结合传统燃煤机组的出力曲线、单位发电煤耗变化和储能充放电运行情况可知,储能显着减少了传统燃煤机组承担的负荷峰值,降低了峰谷差异,能够让传统燃煤机组处于更加经济高效的运行状态,进而减少机组的单位煤耗。从含可再生能源场景的结果来看,若能合理地配置储能系统,会减少远距离输送电能的情况,减少线路损耗成本。(4)储能经济分析结果显示,从不计及储能综合价值的角度来看,储能的投资净现值为负,内部收益率为2.47%,远低于6%的参照值。从计及储能综合价值角度来看,储能得到的收益净现值为正,经过9.68年可收回初期的全部投资,储能投资的内部收益率为6.70%,因此对于新型电力系统来说投资储能是有益的。盈亏平衡分析结果显示,当成本维持当前水平时,储能综合价值需要实现98.82%才能弥补其成本;当储能综合价值实现度为0时,储能需要减少当前成本的20.07%才能够达到盈亏平衡。通过政策梳理发现,当前我国对储能商业化的引导重点在激励储能参与辅助服务,相关机构也在建立辅助服务市场,并在不断完善区域及地方的辅助服务市场交易规则和结算机制,缺少有关储能综合价值的补偿政策和机制。基于改进Shapley值法的储能综合价值补偿结果显示,储能得到的补偿占其给新型电力系统带来综合价值的38.58%,其中发电企业需要支付56.64%,电网公司需要支付43.36%,支付额为发电企业和电网公司分配所得价值收益的63.00%。为保障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综合价值补偿机制的有效实施,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出保障措施:1)建立补偿监管机制,保障储能补偿通道顺畅;2)完善补偿配套政策措施,设计储能补偿发展规划;3)拓宽补偿资金来源渠道,支撑储能补偿机制实施。储能综合价值的补偿是一个渐进性、持续性、全局性与战略性的实践过程,需要长时间、分阶段、有步骤地推进,中央和地方相关部门需要编制科学合理的补偿发展规划,以保证补偿工作的持续开展与有序进行,促进储能产业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对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配置优化和综合价值测度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在未来的科研工作中,还需深入研究储能综合价值中分项价值的形成机理和测度方法,为构建储能补偿机制提供更准确的经济效益参考,以期为我国储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建议。
秦泽[7](2021)在《双皮囊蓄能器在挖掘机节能中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在各个领域的发展都追求着高标准与高效率。近年来,基建领域发展迅速,得益于工程机械行业的高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巨大的能量浪费,为了提高能量利用率,人们进行了大量的节能研究。在工程机械领域,因为工作性质等原因,作业机构往往具有较大的质量或转动惯量,需要液压驱动,而这些大质量机构的重力势能和动能通常会消耗在液压阀上,因此提高能量利用率和回收利用系统中多余可回收的能量是人们节能研究的主要方向。本文以课题组所提的非对称泵控液压缸技术为基础,针对传统蓄能器充放能特性不足,通过创新性思维提出一种双皮囊蓄能系统并应用于挖掘机液压系统中,在液压挖掘机上以能量回收再利用节省能耗为目的,对双皮囊蓄能器的充放能特性以及能量回收再利用率进行研究。首先对非对称泵改造原理及双皮囊蓄能器设计原理作了详细介绍,并设计了挖掘机液压系统回路,对液压系统中的压力流量进行分析,建立数学模型;其次,根据双皮囊蓄能器与非对称泵的工作原理,在多学科仿真平台软件AMESim中搭建出仿真模型,并验证其正确性;然后通过计算出挖掘机工作装置位置参数并搭建出其仿真模型,在相同仿真条件下将普通气囊式蓄能器与双皮囊蓄能系统分别连接入仿真模型并对其进行仿真,得出二者的充放能特性,以及能量重新利用率,对比得出双皮囊蓄能器放能时可通过实时调整,实现出油口排油压力稳定,其放能功率比普通蓄能器功率高,充放能特性优于普通蓄能器,双皮囊蓄能系统在挖掘机工作装置一个循环中能量回收再利用率相对于普通蓄能器提高15.23%;最后通过设定蓄能器的不同容积以及预充压力,分别进行仿真,对比能量回收再利用率以及发动机功耗,得出双皮囊蓄能器在挖掘机工作装置中能量回收再利用率较高的节能搭配参数,容积为12 L,预充压力为2.0 MPa,能量再利用率为73.28%。
穆俊宇[8](2021)在《液压混合动力车辆皮囊式蓄能系统充放油特性分析及试验》文中提出液压混合动力技术作为新能源技术的一种,相较电混合动力具有功率密度高、改装成本低、能量转换快的特点。在能量转换频繁的工况下,可有效回收并利用制动能量,适用于起停工况频繁的车辆。探明皮囊式蓄能系统充放油特性,有助于充分发挥液压混合动力系统的节能优势,提高制动能量回收与利用效率。本文以并联式液压混合动力车辆皮囊式蓄能系统为研究对象,针对皮囊式蓄能系统在车辆不同行驶工况中的充放油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仿真和试验验证,为液压混合动力技术在实际车辆中的推广和应用提供理论基础。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1)根据并联式液压混合动力系统原理,匹配了皮囊式蓄能系统关键元件基本参数,建立了皮囊式蓄能系统数学模型。搭建了液压蓄能系统试验台架进行了系统充放油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对蓄能系统模型进行修正。基于Simulink分别建立了液压泵/马达模型和皮囊式蓄能器模型,构建出皮囊式蓄能系统仿真模型。(2)为进一步探究皮囊式蓄能系统充放油特性,采用基于门限值的能量控制策略,建立了液压混合动力车辆后向仿真模型,对比分析了影响系统能量回收与利用效果的因素。结果表明:能量回收与利用效果与车辆行驶工况有关,受初始油温、制动初始压力、制动初速度和驱动初始压力影响;通过充放油特性理论分析并结合仿真与试验曲线,阐明了不同因素对皮囊式蓄能系统充放油特性的影响规律。(3)根据城市循环工况特点确定了并联式液压混合动力系统最佳工作参数,仿真结果表明,本系统最高可将燃油经济性提高18.7%。在Lab VIEW环境下编写了基于整车能量管理策略的系统测控程序,搭建了并联式液压混合动力模拟试验台架,开展了城市循环工况的液压混合动力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城市循环工况下液压混合动力车辆的能量回收与利用效果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仿真模型有效性与准确性。
薛钧[9](2020)在《城市自行车轮组结构优化设计及能量回收装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人们对环保、健康等理念的追求与日益严重的污染、交通堵塞、能源短缺等问题的矛盾愈发突出,城市自行车又回到了大众的视线。现今,人们对出行交通工具的要求越来越高,普通城市自行车已不能满足大众工作生活的需求,需要对城市自行车进行改进,从而减少路途时间和疲劳,健康身心,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出行成本,避免拥挤,改善公共交通环境。轮组是城市自行车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能量回收装置对轮组的优化对城市自行车的改进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对城市路况特性及城市自行车轮组的典型结构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26寸城市自行车轮组系统的结构进行优化,增加了飞轮和平面涡卷弹簧组成的能量回收装置;优化了城市路况下的城市自行车启动阶段,实现骑行省力省时的目的;对优化后的城市自行车轮组系统组成元件进行设计计算,并对优化后的城市自行车轮组及其组成元件、骑行蹬踏加速过程、能量回收装置加速车辆过程等建立数学模型。利用Matlab软件对优化后的城市自行车轮组系统进行了动力学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当优化轮组自行车完成初次储能后,不论从蹬踏力分析还是加速时间分析,城市自行车优化轮组的性能均高于普通城市自行车轮组。对城市自行车轮组结构优化及能量回收装置研究,拓宽了能量回收装置的应用范围,为城市自行车轮组设计提供了一种新思路,也为其它非燃油车辆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了参考。本文对城市自行车轮组结构优化、理论推导及仿真研究,是对能量回收装置在民用交通工具中的实际应用进行的有益探索。
秦云甫[10](2020)在《市场环境下储能运营经济性评估及交易优化模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中国电力能源供给侧结构不断调整,电网中接入可再生能源比例越来越高。然而,以风光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自身具有间歇性、随机性等特点,导致大规模并网拉大了负荷峰谷差,在现有调峰资源不足条件下,系统调峰压力越来越大。为缓解调峰困境,各电网纷纷展开火电机组深度调峰,但深度调峰会增加运行成本。这意味着需要解决如何平衡火电调峰经济性与性能,及如何挖掘和优化利用新调峰资源。储能既能平抑供给侧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随机性,根据需求侧负荷动态变化做出及时响应,通过存储与释放电能,使得电力实时平衡的“刚性”电力系统变得更加“柔性”,有利于储能的大规模并网。然而,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输配电定价成本监审办法》的通知(发改价格规[2019]897号)明确抽水蓄能电站、电储能设施、电网所属且已单独核定上网电价的电厂的成本费用不计入输配电成本,这意味着如何建立储能市场化机制将成为影响储能在电力系统中应用推广及其商业价值实现的关键问题。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了国内外储能技术发展现状、相关政策及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前景。首先,从储能技术发展现状和应用现状两个角度,对比了全球、中国储能发展和应用规模,并对未来储能发展趋势进行了预估。然后,对比分析不同储能技术的发展前景,梳理了中国储能技术发展的相关政策和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储能产业发展的典型特征,分析了储能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现状及应用前景。(2)提出了储能发展成本演化趋势及最优设备选型模型。针对物理储能、电化学储能及其他类型储能,对比了不同储能技术的成熟度,提出基于全寿命周期的储能度电成本测算模型,并将学习曲线引入储能成本分析中,确立不同储能成本的演化趋势。最后,从经济性、社会性、环境性和技术性等4个维度构建储能设备类型优选评估指标体系,并提出基于一致性原则和模糊最优最劣方法的储能设备选型评估模,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尽管锂离子电池的经济性较差,但其社会性、环境性和技术性相对较好,综合效益最大,发展前景广阔。(3)提出了储能参与电量市场交易经济性界值分析模型。考虑清洁能源去补贴情景,提出了考虑清洁能源出力波动性的净负荷曲线概念,并提出了峰谷时段聚类优化模型,灵活划分负荷曲线的峰、平、谷时段。进一步,从全寿命周期角度出发,分析储能参与电量市场的成本和收益,提出储能最优峰谷分时价差测算模型,并对锂离子电池和液流钒电池开展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在2025年和2030年锂离子电池和液流巩电池单位容量投资成本下降至7500元/kW、4900元/kW和5500元/kW、2800元/kW,对应临界盈利价差分别为0.68元/kW·h、0.79元/kW-h和0.45元/kW·h、0.52元/kW·h,已接近抽蓄和压缩空气储能临界盈利价格。(4)提出了储能参与电量市场多级协同交易优化模型。考虑电量市场存在长期合约、日前现货和实时平衡三级时差,分析储能参与不同电力市场策略交易的差影响,分别提出储能参与电力合约交易效益协调模型、储能参与微网日前交易优化模型以及储能参与风电实时交易优化模型。通过构建上述三级市场交易模型,实现了储能参与“中长期-日前-实时”三级市场的逐级优化,特别是实时平衡市场,考虑了风电的不确定性,构造了风储联合竞价交易优化模型。最后,通过对上述三级市场交易优化模型开展实例分析,确立了所以交易策略的适用性。(5)提出了储能参与辅助服务市场交易经济性界值分析模型。对比了目前中国西北区域市场和东北区域市场储能参与调峰交易规则,并从经负荷率视角出发,研究了储能参与调峰交易的最优容量。进一步,以西北区域青海储能调峰交易规则为指导,提出了储能参与辅助服务市场交易经济性界值分析模型。结果表明:1)储能参与调峰的最佳填谷比例20%,电网的最佳储能系统容量占比9%;2)当调峰小时数在500h时,储能调峰价格应达到1.385元/kW·h,若存在峰谷分时电价,则储能调峰价格为1.008元/kW·h,若享受清洁能源发电补贴(50%),调峰价格可降低至0.585元/kW·h;3)若完全市场化方式进行成本回收,则调峰价格为1.602元/kW·h。随着储能调峰小时数增加,储能调峰价格阈值也逐渐下降。(6)提出了储能参与调峰辅助服务市场交易优化模型。分别测算了火电、储能和灵活性负荷参与调峰辅助服务交易的成本,其中,考虑了火电常规调峰、深度调峰和投油调峰三种调峰状态。然后,构造了储能参与光伏调峰辅助服务交易优化模型,对比了储能参与前后不同天气状态下的光伏调峰辅助服务交易方案。最后,提出了火电、储能和需求响应联合开展调峰交易优化模型,算例分析结果表明:当火电、储能、需求响应联合参与系统时,系统调峰成本和弃风率达到最低,表明多源联合调峰具有协同优化效应,会给系统带来增量收益。(7)设计了储能参与电力市场交易价值分析及商业模型。综合考虑储能在辅助服务、电网、电力用户以及可再生能源接入等5方面的综合价值,分析了储能系统的功能作用和综合价值,遴选了储能综合价值评估指标体系,并从经济效益、外部效益和减排效益等维度分别测算了储能给电源侧、电网侧和用户侧带来的综合价值。进一步,分别设计了针对电源侧、电网侧和用户侧的储能运营商业模型,最后对不同商业模式的盈利性开展实例分析。
二、飞轮蓄能系统的建模及仿真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飞轮蓄能系统的建模及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全功率变速水轮发电机组的低电压穿越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变速水轮发电机组发展和研究现状 |
1.2.1 变速水轮发电机组发展 |
1.2.2 变速水轮发电机组研究现状 |
1.3 低电压穿越的研究现状 |
1.3.1 低电压穿越的概述及必要性 |
1.3.2 低电压穿越的控制方法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全功率变速水轮发电机组的数学模型 |
2.1 水轮机调节系统的数学模型 |
2.1.1 水轮机及引水系统数学模型 |
2.1.2 转速调节系统数学模型 |
2.1.3 转速寻优模型 |
2.2 永磁发电机数学模型 |
2.2.1 三相静止坐标系下永磁电机数学模型 |
2.2.2 两相旋转坐标系下永磁电机数学模型 |
2.3 机侧变流器数学模型及控制策略 |
2.3.1 机侧变流器数学模型 |
2.3.2 机侧变流器控制策略 |
2.4 网侧变流器数学模型及控制策略 |
2.4.1 网侧变流器数学模型 |
2.4.2 网侧变流器控制策略 |
2.5 全功率变速水轮发电机组整体模型 |
2.6 本章小结 |
3 全功率变速水轮发电机组的电压跌落特性及卸荷电路分析 |
3.1 电压跌落对全功率变速水轮发电机组的影响 |
3.2 全功率变速水轮发电机组电压跌落时的仿真分析 |
3.3 基于卸荷电路的低电压穿越控制策略 |
3.3.1 卸荷电路控制方案 |
3.3.2 卸荷电阻阻值大小的计算 |
3.3.3 仿真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转子惯性储能的协调控制策略实现全功率变速水轮发电机组的低电压穿越 |
4.1 控制策略 |
4.11 机侧控制策略 |
4.12 网侧无功补偿控制策略 |
4.13 转速调节器控制策略 |
4.2 转子储能控制策略能量流动分析 |
4.3 仿真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转子储能的全功率变速水轮发电机组低电压穿越中转速上升最大值的解析方法 |
5.1 低电压穿越中转速上升最大值解析模型 |
5.1.1 导叶动作情况 |
5.1.2 导叶不动作情况 |
5.2 转速上升最大值分析 |
5.3 仿真验证 |
5.3.1 验证解析模型的正确性 |
5.3.2 验证解析模型的分析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水光蓄互补发电系统运行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PV发电功率预测技术 |
1.2.2 负荷功率预测技术 |
1.2.3 PV出力波动平抑技术 |
1.2.4 多能互补发电系统优化运行及控制技术 |
1.3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及内容 |
2 水-光-蓄互补发电系统模型 |
2.1 水电机组模型 |
2.1.1 水电站工作原理 |
2.1.2 水电机组模型 |
2.2 PV发电系统模型 |
2.2.1 PV发电系统结构与数学模型 |
2.2.2 PV发电特性与影响因素分析 |
2.3 全功率变速恒频抽蓄机组模型、特性及控制策略 |
2.3.1 FSC-VSCFPSU模型 |
2.3.2 FSC-VSCFPSU宽调速范围特性 |
2.3.3 FSC-VSCFPSU控制策略 |
2.4 负荷特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
2.5 水-光-蓄互补发电系统模型 |
2.5.1 系统组成与运行要求 |
2.5.2 水电与光伏出力互补性分析 |
2.5.3 系统运行模式与控制架构 |
2.6 本章小结 |
3 光伏发电功率及负荷功率预测 |
3.1 轻量型梯度提升机算法原理 |
3.2 基于LIGHTGBM的短期PV功率预测模型 |
3.2.1 PV数据特征提取 |
3.2.2 基于LightGBM的短期PV功率预测模型参数调整 |
3.2.3 基于LightGBM的短期PV功率预测流程 |
3.3 基于LIGHTGBM的短期负荷功率预测模型 |
3.4 基于改进滑动平均算法的超短期PV功率预测模型 |
3.5 仿真分析 |
3.5.1 模型评价指标 |
3.5.2 仿真计算与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水-光-蓄互补系统优化运行策略 |
4.1 水-光-蓄互补系统出力波动最小调度模型 |
4.1.1 目标函数 |
4.1.2 运行约束条件 |
4.2 水-光-蓄互补系统发电收益最大调度模型 |
4.2.1 目标函数 |
4.2.2 运行约束条件 |
4.3 仿真分析 |
4.3.1 仿真系统及参数设置 |
4.3.2 仿真计算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水-光-蓄互补系统实时协调控制策略 |
5.1 EMD算法原理 |
5.2 水-光-蓄互补系统实时协调控制策略 |
5.2.1 基于EMD法的平抑PV功率波动策略 |
5.2.2 PV出力数据的分解处理 |
5.3 平抑PV出力波动的补偿功率计算方法 |
5.3.1 FSC-VSCFPSU平抑PV出力波动的补偿功率计算 |
5.3.2 CSHP平抑PV出力波动的补偿功率计算 |
5.4 基于PV输出功率增速控制的平抑PV出力波动策略 |
5.5 仿真分析 |
5.5.1 仿真系统及参数设置 |
5.5.2 仿真计算与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基于混合储能独立光伏发电系统的仿真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课题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混合储能独立光伏发电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
2.1 光伏发电系统 |
2.1.1 太阳电池数学模型 |
2.1.2 光伏组件模型及输出特性 |
2.2 蓄电池 |
2.2.1 蓄电池充电方式 |
2.2.2 蓄电池等效模型 |
2.2.3 蓄电池仿真模型 |
2.3 抽水蓄能模型 |
2.3.1 水泵提水模型 |
2.3.2 蓄水池模型 |
2.3.3 水轮机发电模型 |
2.3.4 抽水蓄能仿真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混合储能独立光伏发电系统的优化设计 |
3.1 系统概况 |
3.2 电力负荷分析 |
3.2.1 农村用户用电影响因素分析 |
3.2.2 农村电力负荷分类 |
3.3 农村用户日负荷曲线仿真 |
3.3.1 单户日负荷曲线仿真结果分析 |
3.3.2 多户日负荷曲线仿真结果分析 |
3.4 混合储能独立光伏发电系统设计 |
3.4.1 系统损耗分析 |
3.4.1.1 光伏阵列损耗 |
3.4.1.2 交流侧损耗 |
3.4.2 太阳能资源分析 |
3.4.3 光伏阵列最佳倾角的确定 |
3.4.4 储能容量配置优化 |
3.4.4.1 系统总储能容量 |
3.4.4.2 抽水蓄能与蓄电池的容量配比 |
3.4.4.3 水轮机选型 |
3.4.4.4 抽水蓄能上蓄水池容积 |
3.4.4.5 水泵选型 |
3.4.4.6 蓄电池选型 |
3.4.4.7 蓄电池容量 |
3.4.5 光伏阵列的容量配置 |
3.4.6 光伏阵列间距 |
3.5 传统独立光伏发电系统设计 |
第四章 混合储能独立光伏发电系统的能量管理策略 |
4.1 混合储能系统能量管理策略 |
4.2 光伏水泵扬水阈值确定 |
4.2.1 实验平台描述 |
4.2.2 结果与讨论 |
4.3 混合储能系统充电控制管理策略 |
4.3.1 模式一(扬水阈值≤P_(net)) |
4.4 混合储能系统放电控制管理策略 |
4.4.1 模式一(|P_(net)|≥0.3P_t) |
4.5 约束条件 |
4.5.1 设备运行约束条件 |
4.6 仿真结果 |
4.6.1 春分日系统仿真结果 |
4.6.2 夏至日系统仿真结果 |
4.6.3 秋分日系统仿真结果 |
4.6.4 冬至日系统仿真结果 |
4.7 系统评价指标 |
4.7.1 负荷缺电率 |
4.7.2 能量利用率 |
4.7.3 存储整体性能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经济性分析 |
5.1 不同储能方式对比分析 |
5.2 分析方法 |
5.2.1 发电量计算 |
5.2.2 环境效益 |
5.2.3 全生命周期成本 |
5.2.4 度电成本 |
5.3 敏感性分析 |
5.3.1 系统自给天数 |
5.3.2 贴现率 |
5.3.3 峰值日照时数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6)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配置优化及综合价值测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储能系统选型的综合评价研究现状 |
1.2.2 储能系统规划研究现状 |
1.2.3 储能系统价值测度研究现状 |
1.2.4 储能系统补偿激励机制研究现状 |
1.2.5 现有研究文献评述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新型电力系统特征及储能应用分析 |
2.1 新型电力系统特征分析 |
2.2 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储能应用分析 |
2.2.1 储能在发电领域的应用 |
2.2.2 储能在电力输配领域的应用 |
2.2.3 储能在用户侧领域的应用 |
2.3 储能系统的类型及技术特性分析 |
2.3.1 储能技术类型 |
2.3.2 储能技术特性需求分析 |
2.3.3 储能技术对比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多应用场景选型研究 |
3.1 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多应用场景选型指标体系构建 |
3.1.1 初始指标体系构建 |
3.1.2 基于模糊德尔菲法的指标体系筛选 |
3.2 基于BBWM-FCPT的新型电力系统储能多场景选型模型构建 |
3.2.1 贝叶斯最优最劣法 |
3.2.2 模糊累积前景理论 |
3.2.3 基于BBWM-FCPT的储能多应用场景选型模型构建 |
3.3 储能不同应用场景选型结果 |
3.3.1 计算标准化决策矩阵 |
3.3.2 储能各应用场景下最优选型评价结果 |
3.4 储能不同应用场景选型结果讨论 |
3.4.1 储能选型结果讨论 |
3.4.2 敏感性分析 |
3.4.3 方法比较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考虑多元随机干扰的选址定容研究 |
4.1 新型电力系统储能选址定容模型 |
4.1.1 储能选址定容模型目标函数 |
4.1.2 储能选址定容模型约束条件 |
4.2 新型电力系统中多元随机干扰不确定性处理及模型鲁棒改造 |
4.2.1 新型电力系统中多元随机干扰不确定性处理 |
4.2.2 考虑多元随机干扰的储能选址定容模型鲁棒改造 |
4.3 考虑新型电力系统中多元随机干扰的储能选址定容模型求解方法 |
4.3.1 上层模型的求解方法 |
4.3.2 下层模型的求解方法 |
4.4 算例分析 |
4.4.1 算例介绍和相关参数的取值 |
4.4.2 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综合价值测度研究 |
5.1 外部性视角下储能系统综合价值机理分析 |
5.1.1 储能系统给发电厂商带来的正外部性分析 |
5.1.2 储能系统给电网公司带来的正外部性分析 |
5.1.3 储能系统给电力用户带来的正外部性分析 |
5.1.4 储能系统给环境带来的正外部性分析 |
5.2 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综合价值测度模型构建 |
5.2.1 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综合价值测度模型构建思路 |
5.2.2 计及外部性的储能综合价值测度模型目标函数 |
5.2.3 计及外部性的储能综合价值测度模型约束条件 |
5.3 算例分析 |
5.3.1 算例介绍和相关参数的取值 |
5.3.2 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综合价值补偿机制研究 |
6.1 计及储能综合价值影响的经济性分析 |
6.1.1 计及综合价值的储能技术经济分析 |
6.1.2 计及综合价值的储能盈亏平衡分析 |
6.2 基于改进SHAPLEY值法的储能综合价值补偿机制设计 |
6.2.1 我国储能系统补偿政策现状分析 |
6.2.2 传统Shapley值法基础理论模型 |
6.2.3 基于改进的Shapley值储能综合价值补偿机制设计 |
6.2.4 算例分析 |
6.3 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综合价值补偿机制保障措施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双皮囊蓄能器在挖掘机节能中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液压挖掘机能量回收研究背景 |
1.3 液压挖掘机能量回收研究现状 |
1.4 蓄能器研究背景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系统基本原理分析 |
2.1 非对称泵工作原理分析 |
2.2 挖掘机动臂系统流量分析 |
2.3 非对称泵流量分析 |
2.4 蓄能器原理分析 |
2.5 发动机能耗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双皮囊蓄能器工作原理与建模 |
3.1 普通蓄能器的工作特点 |
3.2 双皮囊蓄能器介绍 |
3.3 双皮囊恒压蓄能系统工作原理 |
3.4 仿真模型建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双皮囊蓄能器的节能研究 |
4.1 挖掘机工作装置分析 |
4.2 仿真模型搭建 |
4.3 系统仿真结果分析 |
4.3.1 动臂液压系统压力流量特性 |
4.3.2 动臂下降能量 |
4.3.3 不同蓄能器特性对比 |
4.3.4 不同蓄能器做功对比 |
4.3.5 发动机能耗对比 |
4.4 双皮囊蓄能器不同初始条件下节能效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目录 |
(8)液压混合动力车辆皮囊式蓄能系统充放油特性分析及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液压混合动力车辆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液压混合动力车辆研究现状 |
1.2.2 液压混合动力控制策略研究现状 |
1.2.3 液压系统建模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液压蓄能系统建模 |
2.1 液压混合动力系统构型与原理分析 |
2.1.1 并联式液压混合动力系统构型分析 |
2.1.2 并联式液压混合动力系统工作原理 |
2.1.3 并联式液压混合动力车辆基本参数 |
2.2 液压系统建模 |
2.2.1 液压泵/马达 |
2.2.2 液压蓄能器 |
2.2.3 液压系统附件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蓄能系统充放油特性仿真与试验分析 |
3.1 蓄能系统充放油仿真与试验 |
3.1.1 仿真方案 |
3.1.2 试验方案 |
3.2 皮囊式蓄能系统充油特性分析 |
3.2.1 初始油温对充油特性的影响 |
3.2.2 蓄能器初始压力对充油特性的影响 |
3.2.3 车辆初速度对充油特性的影响 |
3.2.4 旋转质量换算系数对充油特性的影响 |
3.3 皮囊式蓄能系统放油特性分析 |
3.3.1 初始油温对放油特性的影响 |
3.3.2 蓄能器初始压力对放油特性的影响 |
3.3.3 旋转质量换算系数对放油特性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循环工况整车仿真与试验分析 |
4.1 NEDC工况分析 |
4.2 液压混合动力车辆建模 |
4.2.1 后向仿真模型 |
4.2.2 发动机模型 |
4.2.3 变速器模型 |
4.2.4 转矩耦合器模型 |
4.2.5 车体模型 |
4.2.6 控制器模型 |
4.3 试验台架 |
4.3.1 液压系统 |
4.3.2 LabVIEW控制系统 |
4.3.3 数据采集设备 |
4.4 NEDC工况仿真与试验分析 |
4.4.1 试验方案 |
4.4.2 仿真与试验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9)城市自行车轮组结构优化设计及能量回收装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的背景 |
1.1.2 课题的意义 |
1.2 自行车轮组结构优化及能量回收装置的研究现状 |
1.2.1 自行车轮组优化研究现状 |
1.2.2 能量回收装置原理及平面涡卷弹簧研究现状 |
1.2.3 储能飞轮研究现状 |
1.3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城市自行车轮组优化与能量回收装置设计方案 |
2.1 城市自行车的主要零部件及基本参数 |
2.1.1 城市自行车的主要零部件及基本特性 |
2.1.2 城市路况特性 |
2.1.3 城市自行车轮组的初步设计参数 |
2.2 城市自行车轮组的结构及优化方案 |
2.2.1 城市自行车轮组的结构组成 |
2.2.2 城市自行车轮组的优化方案 |
2.3 城市自行车轮组系统与能量回收装置方案的设计与选型 |
2.3.1 城市自行车轮组系统与能量回收装置的原理设计 |
2.3.2 轮组飞轮丝杠结构设计及永磁体设计 |
2.3.3 轮组储能弹簧的设计与选型 |
2.3.4 城市自行车优化轮组的3D建模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市自行车优化轮组的数学模型 |
3.1 骑行踩踏力分析与城市自行车启动的数学模型 |
3.1.1 骑行的踩踏力分析 |
3.1.2 普通城市自行车人力启动的数学模型 |
3.1.3 优化轮组人力启动的数学模型 |
3.2 优化轮组中储能飞轮分析的数学模型 |
3.3 能量回收装置涡卷弹簧分析的数学模型 |
3.3.1 涡卷弹簧回收能量过程数学模型 |
3.3.2 涡卷弹簧释放能量过程数学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城市自行车优化轮组的Matlab/Simulink仿真 |
4.1 Matlab/Simulink仿真的简介 |
4.2 Matlab/Simulink的仿真步骤 |
4.3 城市自行车优化轮组的运动仿真 |
4.3.1 自行车人力启动过程中的对比仿真 |
4.3.2 自行车制动能量回收过程中的仿真 |
4.3.3 自行车匀速骑行过程中的对比仿真 |
4.3.4 优化轮组启动自行车过程中的仿真 |
4.4 城市自行车优化轮组的仿真对比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市场环境下储能运营经济性评估及交易优化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储能参与市场交易容量配置研究现状 |
1.2.2 储能参与多级电量市场交易研究现状 |
1.2.3 储能参与辅助服务市场交易研究现状 |
1.2.4 储能参与交易效益协调机制研究现状 |
1.2.5 储能参与市场交易价值评估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国内外储能发展现状及在电力系统应用前景 |
2.1 储能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
2.1.1 储能技术发展现状 |
2.1.2 储能技术应用现状 |
2.2 储能技术发展趋势及相关政策 |
2.2.1 储能技术发展趋势 |
2.2.2 中国储能技术发展政策 |
2.2.3 中国储能发展问题分析 |
2.3 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现状与前景 |
2.3.1 储能产业发展特征分析 |
2.3.2 储能在电力系统应用现状 |
2.3.3 储能在电力系统应用前景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储能发展成本演化趋势及最优设备选型模型 |
3.1 储能技术发展成熟度分析 |
3.1.1 储能技术类型 |
3.1.2 储能技术成熟度 |
3.2 储能技术成本演变趋势分析 |
3.2.1 储能度电成本测算模型 |
3.2.2 储能成本演变趋势分析 |
3.2.3 实例分析 |
3.3 储能技术设备最优选型模型 |
3.3.1 评估指标体系 |
3.3.2 最优选型模型 |
3.3.3 实证分析 |
3.4 储能技术设备最优选址模型 |
3.4.1 复杂网络模型的机制 |
3.4.2 储能运营商满意度模型 |
3.4.3 案例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储能参与电量市场交易经济性界值分析模型 |
4.1 净负荷需求分布曲线分析 |
4.1.1 净负荷测算模型 |
4.1.2 净负荷需求分布 |
4.2 储能最优峰谷分时时段划分 |
4.2.1 数据样本集构建 |
4.2.2 峰谷时段聚类优化模型 |
4.2.3 实例分析 |
4.3 储能最优峰谷分时价差测算 |
4.3.1 全寿命周期理念 |
4.3.2 储能成本-收益分析 |
4.3.3 储能峰谷价差测算 |
4.3.4 实例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储能参与电量市场多级协同交易优化模型 |
5.1 储能参与电力合约交易协调模型 |
5.1.1 不同利益主体效益分析 |
5.1.2 不同利益主体效益测算 |
5.1.3 不同利益主体效益协调 |
5.1.4 实例分析 |
5.2 储能参与微网日前交易优化模型 |
5.2.1 储能系统动态功率模型 |
5.2.2 微网日前交易优化模型 |
5.2.3 算例分析 |
5.3 储能参与风电实时交易优化模型 |
5.3.1 风储联合运行模型 |
5.3.2 实时竞价交易模型 |
5.3.3 算例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储能参与辅助服务市场交易经济性界值分析模型 |
6.1 储能系统参与调峰交易相关政策 |
6.1.1 西北储能调峰政策 |
6.1.2 东北储能调峰政策 |
6.2 储能参与调峰交易最优容量分析 |
6.2.1 净负荷率变化 |
6.2.2 储能最优容量比 |
6.2.3 实例分析 |
6.3 储能参与电网调峰交易价格测算 |
6.3.1 储能运营情景分析 |
6.3.2 储能运营收益测算 |
6.3.3 储能调峰交易价格测算 |
6.3.4 实例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储能参与调峰辅助服务市场交易优化模型 |
7.1 电源调峰交易成本测算 |
7.1.1 火电调峰成本 |
7.1.2 储能系统调峰成本 |
7.1.3 灵活性负荷调峰成本 |
7.2 储能参与光伏调峰交易优化模型 |
7.2.1 光伏调峰交易目标 |
7.2.2 光伏调峰约束条件 |
7.2.3 实例分析 |
7.3 储能参与多源调峰交易优化模型 |
7.3.1 多源调峰优化目标 |
7.3.2 多源调峰约束条件 |
7.3.3 算例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储能参与电力市场交易价值分析及商业模式 |
8.1 储能功能与价值分析 |
8.1.1 储能功能作用 |
8.1.2 储能价值分析 |
8.2 储能参与电力交易价值评估模型 |
8.2.1 储能价值评估体系 |
8.2.2 储能价值评估模型 |
8.2.3 算例分析 |
8.3 储能参与电力交易运营商业模式 |
8.3.1 不同商业模式对比 |
8.3.2 储能运营商业模式 |
8.3.3 储能运营商竞争力分析 |
8.3.4 储能商业模式盈利性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飞轮蓄能系统的建模及仿真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全功率变速水轮发电机组的低电压穿越控制策略研究[D]. 李常开.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2]基于多维度模型的MMHC储能系统模糊决策及控制算法研究[D]. 王星. 新疆大学, 2021
- [3]基于粒子群算法的风电热泵混合储能系统容量配置优化的研究[D]. 朱里昂. 沈阳工业大学, 2021
- [4]水光蓄互补发电系统运行控制策略研究[D]. 王子伊.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5]基于混合储能独立光伏发电系统的仿真与优化研究[D]. 钟小娟.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6]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配置优化及综合价值测度研究[D]. 陆昊.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
- [7]双皮囊蓄能器在挖掘机节能中的研究[D]. 秦泽. 太原科技大学, 2021(01)
- [8]液压混合动力车辆皮囊式蓄能系统充放油特性分析及试验[D]. 穆俊宇. 燕山大学, 2021(01)
- [9]城市自行车轮组结构优化设计及能量回收装置研究[D]. 薛钧. 沈阳工业大学, 2020(01)
- [10]市场环境下储能运营经济性评估及交易优化模型研究[D]. 秦云甫.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