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精神的提炼与培育——兼论宁波大学的行动

大学精神的提炼与培育——兼论宁波大学的行动

一、大学精神的提炼和培育——兼论宁波大学之作为(论文文献综述)

张峰筠[1](2021)在《渉入度、心理收益对举办地居民品牌赛事支持意向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们运动健康理念的进步,大型体育赛事逐步成为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赛事的举办会对城市产生经济、文化、环境等各方面影响,其对城市发展的独特功能和作用逐渐被各地政府重视。但另一方面,在现实中,各地办赛的综合效益并没有完全显现,甚至还可能引起一系列社会民生问题。如何有效实现与提升赛事社会效应,促进赛事与城市和谐的发展,更应引起各方重视。举办地居民作为体育赛事的主要社会活动主体,他们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在体育赛事的组织管理中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他们的态度是赛事社会影响的重要参考指标,也是体育赛事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核心条件之一。近年来,有学者从居民心理感知的微观角度发现赛事心理收益是居民对体育赛事态度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但其具体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国外学者的实证研究中,在我国国情、民情与文化的现实情境中,本土居民对赛事的心理收益感知、表述与内涵的研究还非常匮乏,尤其是心理收益对赛事态度产生影响的具体路径并没有得到更多论证。另外,学者们认可赛事渉入度与心理收益之间存在关联,但渉入度是归纳在心理收益范畴,还是某种引起心理收益感知差异的影响因素,两者之间的影响机理仍然存在模糊,也没有更多的理论与实践论证结果。基于以上背景,本文从赛事举办地居民视角出发,尝试从态度理论、渉入度理论、信息精细加工理论、情绪理论等不同理论角度解释居民态度的构成和相互作用,为居民赛事态度赋予新的内涵,以品牌体育赛事为实证案例,从赛事社会影响之内部微观视角即心理感知角度,探索我国居民赛事心理收益的实际体验,寻找居民赛事支持态度形成的具体路径。研究以质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质性研究全面分析在我国国情和赛事体系下,居民对品牌赛事心理收益的具体感知与维度,完善居民品牌赛事心理收益的测量量表;通过定量研究,以上海国际马拉松赛为案例,分析举办地居民赛事渉入度、心理收益、支持意向的相互关系,验证假设模型,探究三者之间的作用机理,对已有心理收益理论模糊部分作出补充。以便在我国实际情况下,更贴切地解释居民赛事心理收益及态度的形成,为发挥赛事社会影响及效益、促进赛事利益相关者关系的良性互动、保证赛事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研究结果:(1)居民赛事态度由渉入度、心理收益、支持意向三个成分共同构成与影响。其中本土居民对品牌赛事的心理收益包括国际形象提高带来自豪感、社会归属加强及社会互动带来情感满足、赛事激情带来良好感觉、城市激情带来良好感觉、城市(社区)产业发展及改善基础设施带来自豪感5个维度。(2)渉入度对赛事心理收益有显着正向影响。(3)心理收益对赛事支持意向有显着正向影响。(4)渉入度不直接对支持意愿产生影响,而是通过心理收益的传导作用影响支持意愿。(5)心理收益在渉入度与支持意愿关系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6)不同特征的居民群体在部分渉入度、心理收益、支持意向感知及影响路径中存在显着差异。研究建议赛事举办应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通过高质量办赛有效提高居民的城市感知与城市热爱,提升居民品牌赛事常态化和体育生活化水平,进而增强人民群众参与品牌赛事活动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支持感,具体建议:(1)积极拓展居民赛事渉入渠道。保障居民对品牌赛事举办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收益权,优化居民在品牌赛事全流程中的“主人翁意识”;多渠道、多角度了解赛事举办地居民的核心诉求和相关需要,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多更丰富的参与、互动与表达机会。(2)努力增强居民品牌赛事心理收益。积极引导,有效培育,合理优化居民在办赛中的心理获得和良性情绪,尤其将城市形象提升、基础设施改善、配套产业发展等赛事正外部性影响进行广泛宣传,以启发、提升民众对于办赛的自豪情绪,将“谋城”、“谋赛”和“谋己”形成有效关联,提升民众的获得感;通过创新、开发和丰富赛事维度及衍生活动,保持品牌赛事新颖性与吸引力,提升民众的“赛事激情”、“城市激情”和“社会归属与互动增强”,通过体育项目培育、赛事文化沉淀来进行深层次的激发,鼓励居民体会、融入、认同赛事独特魅力进而在赛事的价值认同、社会认同、收益认同等方面产生共鸣,积极获得愉悦、满足的心理感觉。(3)充分注意不同人群影响差异。多样化、细致化、个性化、精准化地开展宣传、组织、活动、参与、培训、教育,提高各类型居民对匹配类型品牌赛事的参与热情与心理收益,进而形成支持态度。

石迎春[2](2021)在《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模式建构》文中研究表明当前教育教学中存在两个突出的问题,一是缺乏“过程”的教育,具有极强的“结果导向”;二是对“归纳教学”重视不够,忽视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学习。小学数学学科,学习内容具有“先验性、抽象性”,儿童掌握这种先于经验、脱离具体情境、经过多次抽象之后的知识存在一定的难度,儿童学习的心理机制要求儿童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应浓缩再现人类数学发展的过程,要经历动手操作、实践探索,要亲历知识的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有过程的归纳教学”作为一种教学理念和方式,旨在回应上述的诉求,变革儿童的学习方式、促进儿童知识的理解与智慧的生成。“有过程的归纳教学”已对当前教育教学改革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而如何更好地在教学中进行实践成为了教育界关注的重点问题。本研究立足实际,以小学数学学科为例,以归纳性教学理论的生成路径为指引,从“宏观的理论阐释——中观的模式建构——微观的教学实践”三个层面对“有过程的归纳教学”做纵深的探查与研究。以“设计本位”研究为研究范式,构建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教学模式,探寻教学的设计与实施策略。本研究围绕三个研究问题:1.什么是“有过程的归纳教学”?2.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模式原型是什么?3.如何修订和完善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模式原型?具体展开了三个方面的工作。首先,本研究从理论和现实两个维度,对“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立论基础进行分析,并基于对国内外关于“过程及过程教学”“归纳及归纳教学”文献的分析,在结合专家访谈的基础上对“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内涵、典型特征及其条件系统进行了阐述。之后以设计本位研究为研究范式,通过三轮的教学迭代对“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理论进行了回应,并对典型特征及其实现条件进行了完善。其次,本研究以“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理论为指引,利用视频图像分析法对小学数学10节典型的“关注过程、注重归纳”的教学课例的典型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得到了“注重过程的归纳式教学”课堂样态是怎样的,之后确定了“有过程的归纳教学”模式原型建构的五个核心要素:“类特征”的学习主题、“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探究性”的操作活动、“贯穿性”的归纳建构、“嵌入式”的学习评价,并以上述研究为基础初步构建了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教学模式(Mode of Procedural Inductive Teaching,以下简称“P-I”教学模式)原型,并从指导思想、功能目标、操作流程和实现条件四个方面对该教学模式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初步构建的“P-I”教学模式具体的操作流程主要有:确立学习目标——设置问题情境——探索新知、建构意义——归纳新知——应用巩固这五个环节。最后,将“P-I”教学模式的原型与小学数学学科的典型案例结合进行具象化,展开了三轮的教学迭代。一方面是将教学理念转化成了实践,另一方面是对教学模式进行检验和修正,同时也对“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意义、价值、内涵等进行回应。第一轮教学研究是尝试和探索阶段,按照之前构建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主要是从宏观的角度对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各个要素进行整体的考察。通过第一轮的教学实践,本研究对“P-I”教学模式原型的操作流程进行了优化,并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了“P-I”教学模式的变式。第二轮是调整和改进的阶段,在第一轮的行动研究的基础上,对“P-I”教学模式进行中观的调整。进一步将教学模式的原型及其变式的操作流程进行优化,并增加了“P-I”教学模式的师生行为指南。第三轮是提升和应用的阶段,主要是从微观的角度,对教学模式的细节进行打造,最终将教学模式的操作流程优化为:“确立学习目标”、“创设问题情境”、“探索新知、建构意义”、“回顾反思”、“应用巩固,拓展延伸”五个环节,并将学生的学习评价嵌入到整个模式之中。至此,经过三轮的教学迭代,本研究构建了与“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相互匹配的适合小学数学教学的“P-I”教学模式原型、变式及其师生行为指南。本研究最终构建了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教学模式(“P-I”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1.立足我国当前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以设计本位研究为研究范式,尝试给出来自实践的探索;2.“P-I”教学模式很好地将“过程教育”与“归纳教学”思想结合起来;3.将“P-I”教学模式做变式的处理,以此来增加模式的灵活性;4.将学生的学习评价嵌入到整个模式之中。另外,本研究在教学实践研究中,对“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设计与实施策略进行了提炼。“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设计策略主要有:“聚焦‘核心内容’,确定类特征学习主题”“整体分析学习内容、把握知识本质”“剖析学生前概念、定位学习起点”“形成以‘单元’为单位的教学设计”。“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实施策略主要有:“创建课堂学习共同体,实现多种形式的对话”“经历多种思维的沉思,实现新知的归纳”“对归纳的结论进行辨思,处理好‘或然与必然’的关系”“介入真实情境和任务,实行多元性教育评价”。

陈妍[3](2021)在《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党的传家宝,也是我党的政治优势。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党以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各个历史时期中心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并把思想政治工作上升到“生命线”的高度加以重视。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十分重视加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红”与“专”的关系、政治立场的极端重要性等高度来认识和开展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开放以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逐步走上了规范化、科学化的道路,尤其是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历史定位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历史使命和目标任务,党中央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高度重视培养一大批政治信仰坚定、政治素质过硬、政治智慧水平高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党中央、国务院以及中宣部、教育部等部门陆续颁布了一系列加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文件,为推动新时期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朝着学科化、科学化方向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方向引领和政策支持。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能否把青年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关键靠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能否担负起“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取决于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受制于多种因素,其中思想政治教育衔接是否合理与科学是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环节。进入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新使命,也对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当前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中还存在的各种各样与新时代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实现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科学衔接,己成为新时代教育发展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问题实际上就是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性、系统性构建问题,包括大中小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以及组织实施等各个方面。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问题历来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无论是2005年颁布的《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还是2019年《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都强调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为了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讲话以及在全国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指示精神,2020年教育部专门成立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对整体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专业指导。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一个重要内容,衔接是否无缝,是否有机,是否科学将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构建,学界对于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也未曾中断。总体看来,以往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衔接问题的研究尚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联系新时代发展要求对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探索尚未开启。随着新时代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对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研究势在必行。本研究适应了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基于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的理论基础与现实基础,对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对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衔接的核心要素和基本原则进行探讨,最后落脚于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衔接的实现路径。全文分六部分展开,具体如下:第一部分“绪论”主要阐述本论题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本研究遵循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怎么办的思维逻辑展开。研究设计从历史与现实两大维度出发,遵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论原则,将理论透视、历史梳理与实证调研结合起来,力求揭示我国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适应新时代场发展的创新性改进方案。第二部分是概念阐释。首先对“新时代”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基本特征进行了梳理,特别对“新时代”这一概念提出的重大意义进行了阐释,这是本论题立论的时代境遇和前提条件。对“思想政治教育衔接”这一概念的内涵和特征进行梳理之外,主要对这一概念的本质要求进行探讨,这是开展本论题研究的逻辑起点。第三部分“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的理论来源与现实依据”主要依据马克思主义时空理论、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和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四大理论,并运用心理学、伦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理论来检视思想政治教育衔接工作的当代境遇和创新之路。第四部分“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的当代境遇”首先对以往相关实践经验进行了回顾总结,然后梳理当前学校思政政治教育衔接所存在脱节、断层的具体表现,再深挖其所引发的消极影响,并剖析造成这一困境的深层次原因。第五部分“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衔接的核心要素和基本原则”尝试勾勒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的核心要素和基本原则。重申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必须统筹规划、协同制定好目标衔接、课程衔接、教材衔接、内容衔接、方法衔接、管理衔接、队伍衔接七大核心要素。并提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应该遵循整体性原则、协同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和创新性原则四大基本原则。第六部分“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衔接”针对当前学校思政政治教育衔接所存在的断层和脱节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四大建议:科学做好顶层设计、发挥各级学校之间的协同作用、创新思政教育沟通机制和牢固夯实“娃娃教育”的基础。新时代是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也必须在教育效果上追求高质量,那就是满足青少年知识、能力、情感等各个方面的更高需要,培养服务于新时代发展的合格人才。针对有的地方和学校对思政课重要性认识还不够到位、教材内容还不够鲜活,教师选配和培养工作仍存在短板、体制机制不够完善、评价和支持体系有待健全等客观问题,高质量地实施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势在必行。因此,批判性地检视新时代背景下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理论与实践的不足,并剖析其根本原因,是本论题研究的前提条件。在此基础上将各教育阶段思想政治教育衔接作为一个高度统一、有机延续的整体进行研究,从核心要素界定、遵循原则廓清,到顶层设计调控、学段层次协同、承载形式创新、沟通机制创新和幼儿教育等多个角度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力争破除传统研究的视野和方法局限,力求最大程度地完善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体系建构,最大限度地实现衔接的有序与高效。本论文力求在研究结论、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上有所创新。就研究结论来说,联系新时代发展给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青少年成长规律,在以往主要对纵行衔接研究的基础上,深入探索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各要素、全过程、全方位等系统衔接,试图构建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行之有效的运行模式。在要素衔接上,把教育内容、方法、队伍等各要素囊括其中;在过程衔接上,注重“从娃娃抓起”的家庭教育,夯实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在方位衔接上,把组织领导、课程思政、校园文化、社会环境建设等纳入其中,充分拓展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的有效空间,实现其服务于新时代发展的目的。在研究视角和方法上,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等为理论基础和学科基础,主要依据马克思主义时空理论、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和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四大理论,通篇贯穿系统科学方法,从历史与逻辑、理论与实践两大维度展开,以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为研究主体,来检视思想政治教育衔接工作的当代境遇和创新之路。

张家雯[4](2020)在《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1世纪是文化自觉的时代。世界各民族国家都纷纷把文化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进行审视。民族国家越来越意识到自己文化传统的价值,都把弘扬民族文化传统置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并将文化传统教育贯穿于国民教育始终。文化传统教育立足于民族国家从历史上传承下来的文化精神,关注现实,面向未来。其目的是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文化自觉的形成,使文化传统精神内化为个体的文化修养,培育由文化传统凝聚的国民素养。作为实施文化传统教育的主阵地,中小学是国民共享文化记忆、形成文化认同、塑造国民精神的重要场所。本研究根植于我国学校文化传统教育的现实需要,以日本和新加坡两国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为比较研究对象,围绕两国通过文化传统教育来培育有着文化传统底蕴的国民这一主题展开具体探究,力求推动我国学校文化传统教育的发展。全文除绪论外,共分五章。前三章分别从历史演变、课程与教科书、教学三个方面分析和探究日本和新加坡两国学校文化传统教育的具体表现。历史演变部分是对日本战后和新加坡独立后的学校文化传统教育展开历史溯源。日本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经历了战后教育的文化转向,文化传统教育的新生,逐步发展,文化传统教育的凸显四个阶段。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经历了生存驱动、效率导向、能力导向、价值导向四个教育阶段的发展。课程与教科书部分以日本和新加坡两国中小学课程设置和小学教科书作为研究对象,对文化传统教育的内容进行分析。两国均以渗透的方式进行课程设置;教科书中的内容涵盖了丰富的文化传统元素;内容编制上统一知识逻辑和学生认知特点,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做到有效契合课标中文化传统教育的要求。教学研究部分探究两国实施文化传统教育的教学方式和特色,并辅以具体案例介绍。两国学校均采用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两种教学途径。教学特色上,日本扎根文化特色贯通课程体系,开发地域文化素材,重视体验教学的作用,聚合校内外教育资源,发挥教师课程研制组织的力量;新加坡方面强化国家认同,多渠道提升师资力量,建设学校文化,调动家庭和社会资源。第四章和第五章聚焦于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异同比较,并以此为参考,借鉴和探索我国学校文化传统教育的实践路径。在探究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中,我们不难发现,日本和新加坡的文化传统教育已被嵌入到国民教育中。两国在文化传统教育实施过程中呈现出一定共性,总结为:凝练文化传统价值,明确文化传统教育目标,日本旨在培育传承和创新传统与文化,对国家和家乡怀有热爱之心,且具有丰富人性的日本人;新加坡旨在培育能够认同母族文化传统,且有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新加坡”国家意识和共同价值观的新加坡人。在文化传统教育实施中,政府是主导,进行顶层规划,指导文化传统教育的有序开展。面对多重文化价值关系,两国都强调个人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将过去、现在与未来联系起来,在继承中实现文化传统的现代创新;同时凸显本土文化,面向世界,以我为主,兼收并蓄。在推进课程的具体落实中,重视文化传统与学科课程的融汇,课程内容设置统一且有层次。教学活动采取知行结合、显隐结合、学校与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方式。但由于各自深刻的历史根源和现实背景,两国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又呈现出不同的目标内涵和施教内容,同时也面临着不同的文化传统教育问题。因此,在以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为经验参考时,必须立足于我国的实际国情和现实需求,探索适合我国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发展路径。在厘清我国文化传统价值的基础上,确立由文化传统凝聚的现代中国人为文化传统教育目标。围绕此目标,系统设计文化传统教育的课程内容,创设有文化传统价值内涵的教学实践,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间的协同合作,提升教师文化传统底蕴,加强文化传统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伍强胜[5](2020)在《万斯同哲学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万斯同生值明清更替之际,异族入主中原之时。其家族原为明季甬上望族。明初袁忠彻早在其发轫之初,便预言万氏家族“优于文学,代有异人”。但是王朝的更替击碎了年轻的万斯同“学而优则仕”的美好蓝图。万氏一门深受心学影响。万斯同的高祖万表是王阳明的私淑弟子,浙中王门的代表人物;父亲万泰是心学殿军刘宗周的学生。在极端被挤压的缝隙中,万斯同将家学(蕺山之学)传承下来。其父去世之后,遵照其父生前安排,万斯同续师事刘宗周的高弟黄宗羲。期间,万斯同与明清之际浙东另一位思想家潘平格相遇,被潘说折服。20余年之后又与颜李学派代表人物李塨相遇,两人思想契合。万斯同哲学思想前后经历了三变。“万斯同哲学思想三变及交游考”一节对此作了细致的考察,揭开了“三变”的详细过程。成熟时期万斯同的哲学思想大致包括本体论、格物论、道统论、历史哲学、政治哲学、人生哲学、理想国等七个部分。万斯同认为世界的本体为道。道是指普遍规律。万斯同哲学体系的范畴“道”与另一范畴“理”表现为一本万殊的关系。万斯同提出“太极判而两仪形,阴阳运而万物生”“律吕天地自然之数”等命题。其中,“太极判而两仪形,阴阳运而万物生”,坚持了“气生万物”的观点。“律吕天地自然之数”的命题不仅揭示了世界的质量存在方式即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王朝“三始九极”的规律,且因为音乐的介入有了更深一层的美学意蕴,为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生活提供了思想资源。万斯同作出“体而任之,措而施之,存乎其人”的重要判断。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凸显,人作为思维主体、实践主体的含义得到揭示。主体人被定格为思维的人,从事实践活动的人,主体、客体之间的关系定位为体认、措施即认识与被认识、实践与被实践的关系。万斯同确认道是外在的客观存在,然而道又是通过文本得到揭示并记载下来的。文本的形式是主观的,其内容是客观的。万斯同提出圣人与道的作用合二为一。同时,在万斯同哲学体系中体用、理一分殊的思维方式,本体论无、有两条路径的传统继续保存和贯彻,说明中国哲学是其自身思维特质在中国特定条件下,在中国特定的文化土壤中生发出来的硕果。万斯同将动静互根之说有意识地引入现实生活,对于世间及其事物的“损益”的认识,关于“盛极则衰”的观点揭示了世界发展的内在规律。万氏格物论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厘正了格物就是学习“六艺”的观点;二是对历代经典“格物”论进行了阐述与评价,包括扦格外诱说(司马光)、穷理说(朱熹)、正事说(王阳明)、格通人我说(潘平格)等等,一一驳正,既划清了“六艺”说的界限,又可以相互参照、比较;三是探究了万斯同从“格通人我”到“学习《周礼》三物”的转变。格物就是学习“六艺”,进而认识世界并指导实践,显现出万斯同格物论重视理论知识的特征。万氏“道统”论遵循“立道统、辟佛老”的基本结构。其“立道统”重新梳理了以孔子为源头的不间断的学术脉络,还原了孔孟之道“心性之学加经世之学”的本来面目,从中折射出万斯同在异族入侵的条件下,自觉地担当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在“辟佛老”部分,万斯同将朱熹易学哲学体系的道教成分一一加以剥离,对朱子学说提出了严厉的批评,而将朱熹排除的永嘉、永康学派拉进其道统新体系中。万斯同站在孔孟之道的立场,揭示了佛教对中国社会的长期危害,从本体论、人性论、因果论等等角度对佛教进行了批判,提出弘扬孔孟之道是打击佛教传播蔓延的最有力的武器,解答了生民信从佛教的根本原因即经济原因,体现了万斯同对生民的生存状态的关照。万斯同将王朝的治乱兴衰视为现实的历史进程,一个“损益”的循环过程。万氏提出决定王朝命运的两个关键因素即天命和人事。他具体分析了导致明王朝覆灭的经济、政治、军事三大人事因素,指出“人事”的核心是君王之德,万斯同强调帝王应遵循“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原则,引领国家前行,此亦万斯同“乾坤生六子”本体论观点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延伸。当不能用人事来解释治乱兴衰时,万斯同才会借用天命解释王朝的兴衰成败。“数”是决定王朝兴衰的神秘因素,而“灾异”“星象”等是判断历史治乱兴衰的晴雨表。万斯同认为维持君、臣、民关系良好运作的是礼、礼制,驾驭官僚体系需德法兼顾,国家需要大力培养士阶层拓宽礼的承载。在谏议问题上,万斯同认为暴君、骄主之过失是封建社会内部各种矛盾积聚,积重难返的结果,有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万斯同“两让”的建议说明明王朝有健全的谏议制度,但是实际上形同虚设。在君子、小人之辨问题上,万斯同认为古今小人丑恶面目相同,悖仁义,搞阴谋、排除异己,故开国承家小人勿用;否则,王朝必将自政治生态遭破坏始,至亡朝亡国而终。万斯同并不单方面袒护君子,认为现实中不论君子、小人均呈结派之必然之势,因此,凡拉帮结派者即连根拔除。万氏人生哲学的主题是对安身立命之道的构建。万斯同认为安身立命的关键在于诗书礼乐即学道、传道、载道;万斯同将自己的人生与学道、传道、布道合二为一,突出践行,特别强调立身在于精神层面的富足。万斯同之安身立命之道把握住了“孔颜乐处”的精神实质,将与海内文士共“乐”书中作为徜徉“诗书礼乐”世界的重要补充和重要环节。万斯同认为立身需谨慎,切忌一招不慎而声名俱裂,万斯同告诫择术用世者应当审清时务,不抱侥幸心理,始终坚持站在“道”的一边是人生立于不败的关键所在。在异族占领的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万斯同认为名节、气节、民族大义高于一切。在绝不仕清的前提下,万斯同将“诗书礼乐”本身作为自己最终的精神家园。万氏之理想国即“一代之规模”继承了自孔子以降关于“有道之世”的学说,贯彻了历代先贤关于“等差有序、仁和中让、道德境界、君王圣明”的理念。坚持了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先知后行即理论对践行的指导作用。万斯同理想国从士风的营造及三代法治的延续、士人队伍的壮大和君相之失的规避、典章制度的完善与国家运作效率的提高等三个方面考察了各种典制规章的来龙去脉,分析其各自起作用的条件。定其是,去其非,提炼出了具体的命题、相应的具体方案,体现了万斯同对生民的关怀,对未来社会、国家的憧憬。诚然,关于理想国,有些方面比如“田赋之辨”在万斯同起初的笔下即没有令人满意的答案,是为缺憾。但是万斯同于此所做的种种努力不可抹杀,他的”没有答案“是否预示着封建社会已经走到了尽头?万斯同关于历史的研究和历史归宿的研究值得进一步深入探索。

宋小宁[6](2020)在《《资本论》中政府经济职能思想及其现实意义》文中研究指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国家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政府则是代表履行其意志和对社会进行各方面管理的机关,具有制定法律和经济政策、稳定市场秩序等职能,对维护经济基础具有重要的反作用。党的十九大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政府经济职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核心,所以对政府经济职能的研究意义深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之相对应,政府经济职能也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变迁,客观形势的变化要求我们要以《资本论》为指导思想,对深刻理解政府经济职能转变以及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经济职能存在的“干预过多、干预不当”等问题,文章运用文献研究法、理论与实际结合法、跨学科研究法和整体性研究法,通过对马克思《资本论》中关于政府经济职能思想进行了具体梳理,分析了马克思政府经济职能思想所产生的时代背景、理论渊源与实践基础。理论渊源主要有以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以圣西门、傅里叶和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政府经济职能思想;实践基础主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机器大工业时代的工厂进行社会调研。重点分析了《资本论》三大卷中各卷所蕴含的政府经济职能思想,主要按照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和生产总过程的逻辑结构具体梳理,政府作为国家的重要构成机构,在经济领域必然要履行一系列职能以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其内在机理是由资本运行规律到政府经济职能,核心内容是政府从生产、交换、分配环节维护资本的正常运行。文章最后阐述了《资本论》对新时代完善政府经济职能的现实意义。从理论上看,主要阐述这一思想超越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关于政府经济职能的论述,并且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渊源;从实践上看,对我国完善经济体制改革中政府经济职能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邹雪城[7](2020)在《中国“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教材研究 ——聚焦实验法》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为提升本科教材质量,充分发挥教材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的基础性作用,高校教材改革与建设成为教育政策的重要聚焦点之一。在“教师成为研究者”的时代发展背景下,高校开设专业必修课程《(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来培养和发展准幼儿教师的教育科研素养,为实现职后专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但在课程中,实验法的教学逐渐被边缘化,学生不太重视教育实验,学习成效较低。目前教育教学进入深化改革阶段,需要大量的教育实验,研究聚焦教材实验法章节有利于提高课程质量,推动教育教学实验发展,培养学生发展科学精神。本研究将以全面质量观作为指导思想,以学生作为评价主体,分别运用内容分析法和访谈法从静态文本和动态使用两个维度对30本我国的“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教材(主要是实验法部分)和20名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包含比较分析、趋势分析和质量分析在内的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研究发现:就教材整体而言,发展速度较为缓慢,发展力量较为薄弱,整体质量水平偏低。就教材实验法的静态文本而言,知识结构的核心内容趋于一致但过度集中。在内容选取上,四个核心知识单元都以简单基础的知识作为主要内容并且内容比较单调,不够丰富、全面和深入。在编写体例上,栏目的数量和质量还有待提升。在图表系统上,图表数量较少且不同教材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插图的类型以模式图和结果图为主,表格以非数据型表格为主,数据型表格在1998年后不再出现。事例和案例常被混淆,以国内、简单、简短的为主,数量较少,年代比较久,分布较为集中,研究主题没有反映当下学前研究热点。就教材的动态使用情况而言,学生对教材的不满意超过了满意,主要表现为内容不够全面、丰富和深入;案例和事例数量匮乏,质量较低;图表数量较少;内容可视化水平较低等。在学习成效上,超过一半的学生觉得教育实验可望而不可及,对教育实验产生了比较消极的认识,同时所有的学生都表示自己的学习仍不够全面、深入、具体并在教材编写逻辑、内容的选取和呈现以及教学方式上表达了自己的期待。

赵可煊[8](2020)在《教育科研对校长专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以第四期上海市双名工程“高峰计划”入选校长为例》文中提出长期以来,教育科研被认为是影响校长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把校长承担教育科研课题、取得教育科研成果作为评价校长的重要指标;许多教育培训机构把指导校长如何开展科研作为校长培训的内容;积极争取科研课题、不断产出教育科研成果,成为许多校长必须完成的一项任务。但从研究的角度看,校长开展教育科研与其专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论述。因此,本研究以上海市第四期双名工程“高峰计划”10位入选校长为研究对象,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访谈等方法收集材料,运用扎根理论、案例研究讨论校长如何参与教育科研,其过程又如何影响校长的专业成长。研究发现,校长在教育科研中的角色可以被描述为教育者、管理者、领导者和研究者,校长通过实现上述角色功能参与学校教育科研,并在这一过程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改善办学绩效。教育科研促进校长专业发展的主要路径包括:内部作用,即校长通过扩展知识外沿、优化知识结构;搭建思维结构、转变思考方式;优化工作方法、提升管理能力;深化教育理解、优化教育思想四个维度,实现专业知识、专业思维、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四个方面的提升。外部作用,即校长参与教育科研所带来的内部素质结构的完善能够有效地转化为高水平的办学实践,通过促进学生发展,实现教师队伍建设,促进组织优化,产出学术成果及学术影响这四个方面的努力,最终转化为校长的工作实绩。在现实状态下,教育科研促进校长专业发展过程并非简单的因果关系,而是一个整体、动态、复杂的过程。此外,本研究描述了校长开展教育科研的阶段性特征、解析了校长通过教育科研进行自我学习的过程。基于上述发现,论文提出了正确认识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科研的主要功能、教育科研的要求应匹配学校现实状态、为校长及学校开展教育科研提供更多抓手等帮助校长专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赵瑞雪[9](2020)在《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学校课程开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校课程开发是学校开展课程改革,实现学校育人目标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相比较于当前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程开发体系的成熟与多元,受到多种条件约束的普通高中学校课程开发是我国三级课程管理实施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当前新一轮高考改革为普通高中学校课程开发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学校课程开发主要包含四大核心主张:(1)“人本取向”的课程开发思路;(2)共生共进的课程开发格局;(3)凸显张力的课程开发形态;(4)指向学生智慧发展的课程开发。在新高考政策的背景下,普通高中学校课程开发是通过优化课程知识群和组织课程模块等方式,构建与高等教育和义务教育相贯通的学校课程体系,其中包括对国家课程的“二次开发”与拓展延伸,基于学校办学理念、特色和满足学生多元发展需求的校本课程开发,从而实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以及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等教育目标。具体而言,新高考背景下的普通高中学校课程开发包括三个部分:立足“学科育人”的国家课程“二次开发”、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和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的学校选修课程开发。本研究的研究思路主要是基于当下高考改革背景,围绕“普通高中学校如何进行课程开发?”这一主题展开,研究的内核与主旨是普通高中课程学校开发如何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包括学科核心素养和跨学科核心素养,改变课程开发原有以“技术路线”为主要思路的传统,回到以人的发展旨归上来。本研究为了深入了解目前我国普通高中课程开发的现状、有益经验及存在的问题,通过文献研究法对相关政策和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和评述,辅之以案例研究法,运用几所典型学校的课程开发案例予以佐证。本研究通过研究分析总结得出: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普通高中学校在对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国家课程“二次开发”上,应着重拓展型课程、课程群的开发以及通过课程统整实现学科育人目标;在进行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开发上,一是要营造文化氛围,注重环境课程的开发,二是立足于学生生活,为增强其感同身受的情感体验进行情境课程开发,从而引导学生形成基于自身经验的文化理解与家国认同;在进行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的学校选修课程开发时,一是着眼于学生行动力的提升,开发提高高中生实践能力的选修课程;二是着眼于学生能力优势的挖掘,开发基于学生生涯教育的选修课程;三是着眼于学生生存力的培养,开发提高学生社会生活能力的选修课程。

闫瑞[10](2020)在《清修《明史》序与论赞的书写》文中指出清廷仿前朝易代修史之传统纂修《明史》。学界目前关于《明史》纂修过程、清前期诸帝与修史的关系、修史人员的建议与成果、史稿之源流考订的研究已经十分丰富。本文关注《明史》序与论赞的书写,考察其书写进程,并以殿本《明史》序与论赞为核心对比前后论断之差异,探究清廷的论史标准与价值取向,并透视清初学术与政治的互动。考察《明史》序与论赞的书写进程,按照史家论史空间的大小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康熙帝拒绝钦定之名,给史家论断明代历史留下了较为宽松的政治氛围,纂修官汪琬、尤侗、倪灿、毛奇龄、姜宸英、沈珩、王原、潘耒等皆留下序与论赞的成果。第二阶段,康熙帝的谕令对史家的论断产生影响,但裁定综合性史稿的主要负责人万斯同、熊赐履、王鸿绪的序与论赞书写仍有较强的个人色彩。第三阶段,雍正年间,汪由敦、陆奎勋、陶贞一、金门诏、万邦荣等皆撰有部分篇目的序与论赞,殿本《明史》序与论赞乃是秉持康熙帝之圣意来论断明代历史。第四阶段,乾隆帝以钦定之名对《明史》序与论赞作修改,史权完全服膺于君权。以殿本《明史》序与论赞为核心,与潘耒《书纂修五朝史传后》、国图藏《明史纪传》313卷、《续修四库全书》收录之《明史》416卷、王鸿绪《明史稿》310卷、钦定《四库全书》收录之《明史》中的序与论赞作比较研究,可以考知序与论赞书写过程中形成的诸文本间的先后承袭关系、变化,以及论史标准与价值取向的前后差异。在论断明代重大事件方面,序与论赞对明初太祖杀戮功臣、“靖难”、“大礼议”、明亡等重要事件的书写转变最为明显。在论断明代制度损益方面,清廷关于明太祖分封诸王、罢黜宰相的论断也曾发生翻转。在臧否人物方面,序与论赞对明代帝王的评价、褒贬诸臣的尺度都有变化。在论断明代学术与道德方面,围绕儒林的书写、忠义的选择,都曾发生争议。另外,明代宦寺之祸炽烈,《明史》纂修过程中相关序与论赞对于祸乱责任的归属论说曾有变化。纵观清修《明史》,康熙年间,史家见解尚有一定呈现空间,雍、乾年间,只能秉持圣意论史,史家见解溶消于君主择定的书写基调中。清廷专注维护君主权威,对朝臣的评价尺度趋于严格。同时,清廷坚持“明实亡于神宗”之说,突出万历以后的社会危机,以构建明清易代的合理性。另外,清廷尊理学为儒学正统,强调学术与政治相表里,在《明史》序与论赞中突出道德教化。所谓“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在清修《明史》序与论赞的书写历程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二、大学精神的提炼和培育——兼论宁波大学之作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学精神的提炼和培育——兼论宁波大学之作为(论文提纲范文)

(1)渉入度、心理收益对举办地居民品牌赛事支持意向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提出
        1.2.1 现有研究概述
        1.2.2 研究问题聚焦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点
    1.6 研究的结构安排
第2章 文献回顾与评述
    2.1 赛事影响与居民态度
    2.2 居民赛事态度的相关研究
        2.2.1 态度的定义及内涵
        2.2.2 态度的影响因素
        2.2.3 小结
    2.3 赛事渉入度及其对态度的影响
        2.3.1 渉入度定义及内涵
        2.3.1.1 渉入度的概念界定
        2.3.1.2 渉入度的分类
        2.3.2 渉入度的测量
        2.3.3 渉入度相关影响研究
        2.3.3.1 渉入度的前因
        2.3.3.2 渉入度的后果
        2.3.3.3 渉入度在体育赛事领域的相关影响研究
        2.3.4 渉入度研究趋势
        2.3.5 小结
    2.4 赛事心理收益及其对态度的影响
        2.4.1 心理收益的背景及内涵
        2.4.1.1 心理收益的概念界定
        2.4.1.2 心理收益的特点
        2.4.1.3 赛事心理收益及内涵
        2.4.2 赛事心理收益的测量及实证
        2.4.3 赛事心理收益的影响因素
        2.4.4 赛事心理收益、社会影响与态度的关系
        2.4.5 小结
    2.5 行为意向与态度
    2.6 研究相关理论基础
        2.6.1 态度ABC模型理论
        2.6.1.1 理论内容
        2.6.1.2 理论应用
        2.6.2 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
        2.6.2.1 理论内容
        2.6.2.2 理论应用
        2.6.3 情感理论
        2.6.3.1 理论内容
        2.6.3.2 理论应用
        2.6.4 社会交换理论
        2.6.4.1 理论内容
        2.6.4.2 理论应用
        2.6.5 行为意向理论
        2.6.5.1 理论内容
        2.6.5.2 理论应用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举办地居民赛事支持意向影响路径探索
    3.1 研究设计
        3.1.1 质性研究方法
        3.1.2 Nvivo质性分析软件介绍
        3.1.3 质性分析流程
    3.2 数据收集、编码与提炼
        3.2.1 文献分析
        3.2.2 访谈分析
        3.2.2.1 居民访谈分析
        3.2.2.2 相关管理者访谈分析
        3.2.3 网络文本分析
        3.2.4 饱和度及有效性检验
    3.3 模型变量解析与关系构建
        3.3.1 举办地居民赛事涉入度维度及内涵
        3.3.2 举办地居民赛事心理收益维度及内涵
        3.3.3 举办地居民赛事支持意向维度及内涵
        3.3.4 理论模型构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假设提出与研究模型的构建
    4.1 变量间的相互关系与假设
        4.1.1 渉入度与心理收益的关系
        4.1.2 渉入度与行为意向之间的关系
        4.1.3 心理收益与行为意向的关系
        4.1.4 心理收益的中介关系
        4.1.5 居民类型的差异性
    4.2 研究模型的构建
第5章 实证研究
    5.1 问卷设计与预调研
        5.1.1 变量测量量表
        5.1.2 量表专家咨询修订
        5.1.3 预调研与检验
        5.1.3.1 预调研数据获取
        5.1.3.2 问卷检验与提纯
    5.2 正式调研
        5.2.1 案例选择
        5.2.2 数据收集
        5.2.3 统计方法
    5.3 样本数据统计分析
        5.3.1 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5.3.2 样本数据信度效度检验
        5.3.2.1 样本数据信度检验
        5.3.2.2 样本数据效度检验
        5.3.2.3 共同方法偏差控制
        5.3.3 调查样本现状分析
        5.3.3.1 举办地居民渉入度现状分析
        5.3.3.2 举办地居民心理收益现状分析
        5.3.3.3 举办地居民支持意向现状分析
    5.4 模型检验与假设验证
        5.4.1 总体模型适配度指标
        5.4.2 模型主要路径假设检验
        5.4.3 心理收益的中介效应
        5.4.4 人口变量检验及方差分析
    5.5 实证研究检验结果
第6章 研究分析与结论
    6.1 渉入度、心理收益直接影响效应分析
    6.2 渉入度、支持意向直接影响效应分析
    6.3 心理收益、支持意向直接影响效应分析
    6.4 心理收益中介影响效应分析
    6.5 不同特征居民的差异
    6.6 研究主要结论
第7章 研究启示与展望
    7.1 理论启示
    7.2 实践启示
    7.3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1:调查问卷
附件2:居民访谈提纲
附件3:管理者访谈提纲
致谢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2)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模式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时代发展、创新人才的培养召唤“过程的、归纳的”教学
        (二)教育改革诉求“注重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
        (三)知识的“先验性”和儿童学习心理机制呼唤“有过程的归纳教学”
        (四)对“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模式进行研究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
    二、研究问题
        (一)“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理论阐释
        (二)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模式构建
        (三)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模式修正
    三、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价值
    四、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关于“过程”及“过程教学”的研究
        (一)“过程教育”涵义及价值
        (二)课程中的“过程目标”
        (三)关于“过程教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二、关于“归纳”及“归纳教学”的研究
        (一)“归纳推理”涵义及价值
        (二)数学课程中的“推理能力”
        (三)关于“归纳式教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三、关于教学模式的研究
        (一)教学模式的涵义
        (二)几种典型的教学模式
        (三)教学模式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四、研究的启示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与框架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阶段
        (三)研究框架
    二、研究对象的选取
        (一)研究的学校
        (二)研究的学科
        (三)典型课例的选取
        (四)实践研究的教师和学生
    三、研究方法的确定
        (一)文献分析
        (二)视频图像分析
        (三)课堂观察
        (四)访谈
        (五)作品分析
    四、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一)教学模式理论阐释阶段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二)教学模式原型构建阶段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三)教学模式实践修订阶段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五、研究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第四章 “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理论阐释
    一、“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立论基础
        (一)“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理论基础
        (二)“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现实基础
    二、“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基本内涵
        (一)归纳式教学
        (二)过程性教学
        (三)有过程的归纳教学
    三、“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典型特征
        (一)情境性
        (二)过程性
        (三)建构性
    四、“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条件系统
        (一)教学的情境性条件
        (二)教学的过程性条件
        (三)教学的建构性条件
    五、小结
第五章 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模式原型构建
    一、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典型案例的分析
        (一)教学内容
        (二)教学结构
        (三)教学方式
    二、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模式原型的核心要素
        (一)“类特征”的学习主题
        (二)“挑战性”的问题情境
        (三)“探究性”的操作活动
        (四)“贯穿性”的归纳建构
        (五)“嵌入式”的学习评价
    三、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模式原型的设计
        (一)指导思想
        (二)功能目标
        (三)操作流程
        (四)实现条件
    四、小结
第六章 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教学迭代
    一、模式的第一轮运用:宏观的尝试和探索
        (一)第一轮实践研究的问题
        (二)第一轮教学模式具身化的过程
        (三)第一轮教学效果的微观分析
        (四)第一轮教学模式的反思与调整
    二、模式的第二轮运用:中观的调整与改进
        (一)第二轮实践研究的问题
        (二)第二轮教学模式具身化的过程
        (三)第二轮教学效果的微观分析
        (四)第二轮教学模式的反思与调整
    三、模式的第三轮运用:微观的提升与应用
        (一)第三轮实践研究的问题
        (二)第三轮教学模式具身化的过程
        (三)第三轮教学效果的微观分析
        (四)第三轮教学模式的反思与调整
    四、三轮教学研究的总结与反思
        (一)三轮迭代教学研究概述
        (二)对三轮迭代教学研究的评鉴
        (三)对“P-I”教学模式的讨论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一、对研究问题的回应
        (一)什么是“有过程的归纳教学”
        (二)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模式原型
        (三)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模式的修订与完善
    二、研究结论
        (一)“P-I”教学模式阐释
        (二)“P-I”教学模式的特色与创新
        (三)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设计策略
        (四)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的实施策略
    三、研究反思与展望
        (一)研究反思
        (二)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3)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问题的缘起及研究意义
        1. 问题的缘起
        2. 研究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2.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三) 本论题研究的基本方法和研究思路
        1. 研究方法
        2. 研究思路
    (四) 本文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创新点
        1. 本文的基本结构
        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一、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的概念阐释
    (一) 新时代呼唤教育新气象
        1. 确立了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使命
        2. 对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二)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的概念阐释
        1. 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的概念内涵
        2.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的本质要求
        3.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的特性
二、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的理论来源与现实依据
    (一)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的直接理论基础
        1. 马克思主义时空理论
        2. 马克思主义矛盾学说
        3. 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
        4.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二)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的学科理论基础
        1. 心理学科域: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理论
        2. 伦理学科域: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3. 思政学科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及链式教育规律
    (三)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的现实依据
        1. 各教育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要求
        2.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长期性要求
        3. 新时代的应然要求
三、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的当代境遇
    (一)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的基本经验
        1. 党和政府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纵向衔接
        2. 基本构成了相互衔接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和网络
        3. 注重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的理论研究
        4.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交流逐步加强
    (二) 当前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脱节的突出表现
        1. 目标衔接缺乏一体化的宏观规划
        2. 课程衔接缺乏差异性的统筹设计
        3. 教材衔接缺乏整体性的内容安排
        4. 内容衔接缺乏层次性的教学要求
        5. 方法衔接缺乏感染性的有效手段
        6. 管理衔接缺乏统一化的沟通机制
        7. 队伍衔接缺乏有序性的工作格局
    (三)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脱节的消极影响
        1. 政策政出多门,政策效力逐层递减
        2. 评价体系人为断裂,评价结果部分失真
        3. 信息传递不畅,有效信息逐级缩水
        4. 成效收效甚微,终极目标的实现大打折扣
    (四)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脱节的原因
        1. 管理机构庞大,管理压力过大
        2. 学段层次硬性分隔,沟通交流片面应付
        3. 衔接意识不到位,“堵点”“盲区”阻滞
四、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衔接的核心要素和基本原则
    (一)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衔接的核心要素
        1. 目标衔接:整体规划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目体系
        2. 课程衔接:调整创新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体系
        3. 教材衔接: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教材建设
        4. 内容衔接:协同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建设
        5. 方法衔接:分类实施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
        6. 管理衔接:统一制定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政策体系
        7. 队伍衔接:一体化构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队伍
    (二)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应遵循的原则
        1. 整体性原则
        2. 协同性原则
        3. 系统性原则
        4. 创新性原则
五、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衔接的实现路径
    (一) 更加科学地做好顶层设计
        1. 健全和完善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统一领导体制
        2. 构建大中小学一体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体系
        3. 创新大中小学一体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
        4. 加强大中小学一体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教材建设
        5. 加强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一体化建设
    (二) 更加有效地发挥各级学校间的协同作用
        1. 强化不同学段协同育人理念
        2. 搭建信息化的协同育人平台
        3. 创新实践性的协同育人载体
        4. 优化层次性的协同育人过程
    (三) 更加积极地创新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机制
        1. 强化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衔接意识
        2. 加强大中小学间的合作与交流
        3. 健全和完善学生成长建档制度
        4. 创新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评价体系
    (四) 更加牢固地夯实“娃娃教育”的基础
        1. 提升家庭教育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
        2. 增强家庭教育参与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
        3. 优化家庭教育与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互补性
        4. 加强家庭教育与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性
参考文献
致谢

(4)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1.当代中国文化传统教育凸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日本和新加坡国别考察的缘由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核心概念界定
        1.文化传统
        2.文化传统教育
        3.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
    (四)文献综述
        1.日本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相关研究现状
        2.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相关研究现状
        3.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比较研究现状
    (五)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一、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历史演变
    (一)日本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历史演变
        1.战后初期日本教育在文化上的转向
        2.战后文化传统教育的新生(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至70年代)
        3.文化传统教育的逐步发展(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期)
        4.文化传统教育的凸显(2006年以来)
    (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历史演变
        1.生存驱动教育下的文化传统教育(1965-1978)
        2.效率导向教育下的文化传统教育(1979-1996)
        3.能力导向教育下的文化传统教育(1997-2011)
        4.价值导向教育下的文化传统教育(2012年起至未来20年)
二、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课程与教科书分析
    (一)日本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课程与教科书分析
        1.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课程设置
        2.小学教科书中的文化传统内容构成——以社会课和特别科目道德课为例
        (1)社会课和特别科目道德课教科书中的文化传统元素
        (2)社会课和特别科目道德课教科书中的文化传统内容编写方式
    (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课程与教科书分析
        1.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课程设置
        2.小学教科书中的文化传统内容构成——以品格与公民教育课和华文课为例
        (1)品格与公民教育教科书中的文化传统元素及编写方式
        (2)华文教科书中的文化传统元素及编写方式
三、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教学研究
    (一)日本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教学实践
        1.日本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教学途径
        (1)课堂教学
        (2)实践活动
        2.日本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教学实践特色
        (1)扎根文化特色,贯通课程体系
        (2)开发整合地域文化素材
        (3)重视学生在体验中形成文化态度和能力
        (4)有效聚合校内外教育资源
        (5)校内教师课程研制组织提供原动力
    (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教学实践
        1.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教学途径
        (1)课堂教学
        (2)实践活动
        2.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教学实践特色
        (1)凸显本土文化积累,强化国家认同
        (2)多元渠道提高文化传统教育的师资力量
        (3)建设学校文化,营造有力的教育氛围
        (4)调动家庭和社会资源,支援学校教育
四、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异同比较
    (一)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共性
        1.确立文化传统教育的重要地位
        (1)凝练文化传统价值,明确文化传统教育目标
        (2)政府是文化传统教育的主导
        2.处理文化传统教育的多重价值关系
        (1)统一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
        (2)在继承中实现文化传统的现代创新
        (3)以本土文化为主体,对外来文化持开放姿态
        3.统筹推进文化传统教育课程的落实
        (1)文化传统与学科课程的融汇
        (2)课程内容设置统一且有层次性
        4.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1)知行结合
        (2)显隐结合
        (3)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
    (二)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的差异性
        1.目标内涵的差异性
        2.实施内容的差异性
        3.面临着不同的问题
五、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一)确立由文化传统凝聚的现代中国人为文化传统教育目标
    (二)系统设计文化传统教育课程内容
        1.加强文化传统教育课程内容的逻辑和衔接
        2.系统设计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内容
        3.开发学校隐性课程资源
    (三)重视教学中对文化传统价值内涵的挖掘
        1.面向实践,强调知行合一
        2.以文化传统创新的视角设计教学
        3.基于多元文化视野深化对文化传统的认识
    (四)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间的协同合作
        1.家庭方面
        2.社会方面
    (五)提升教师文化传统底蕴
        1.积累文化传统知识,构建全面的专业知识结构
        2.重视以传统德性来丰富教师专业发展内涵
        3.提供多样化的文化传统教育专业发展途径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万斯同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选题背景和意义
    二 目前的研究状况
    三 研究方法
    四 研究的难点、重点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思想形成的背景
    第一节 时代背景
        一、满清的血腥镇压及怀柔政策
        二、道学衰落及士人的反思
        三、西学东渐及实学兴起
    第二节 家学渊源
        一、“忠孝”家族之定位
        二、家传儒术之着世
        三、民族气节之坚守
    第三节 哲学思想之三变及交游考
        一、万斯同与黄宗羲
        二、万斯同与潘平格
        三、万斯同与李塨
第二章 本体论
    第一节 狭义宇宙论
        一、阴阳运而万物生
        二、五行之动迭相竭
        三、律吕天地自然之数
        四、一损一益阴阳进退之经
    第二节 狭义本体论
        一、道塞上下贯古今
        二、六经者圣人载道之区
        三、天地间道自若
        四、《易》理至精
第三章 格物论
    第一节 格物论概述
        一、“格物”即习“六艺”
        二、历来纷纷之论不得要旨
        三、六艺以致其用
        四、学习三物则穷理在其中
    第二节 “格物”论上的重大转变
        一、潘平格对朱王二家“格物”论的批判
        二、潘万二氏“格物”论的比较
第四章 道统论
    第一节 道统论概述
        一、孔子而下之文脉
        二、孔孟之道的应有之义
        三、与《明儒学案》之比较
    第二节 对朱熹易学道教成分的剥离
        一、《易》本人事而作
        二、《周易本义》卷首九图可永作废
        三、揲蓍法之疑惑
        四、与朱熹易象观的差异
    第三节 对佛教的批判
        一、佛教为蛮夷之教
        二、从本体论角度对佛教的批判
        三、从人性的角度对佛性论的批判
        四、从伦理的角度对佛教的批判
        五、从因果论角度对佛教的批判
第五章 历史哲学
    第一节 治乱兴亡是现实的历史进程
        一、明王朝治乱兴衰的现实历史进程
        二、明王朝灭亡原因的追溯
    第二节 天命史观
        一、“数”思想
        二、灾异思想
    第三节 帝王史观
        一、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第六章 政治哲学
    第一节 君臣民关系论
        一、安上全下莫善于礼
        二、有国家者以养贤为急务
        三、驭吏之方亦在此
    第二节 谏议论
        一、止辇转圜之事未之概闻
        二、暴君骄主之过由来者渐
    第三节 君子小人之辨
        一、开国承家小人勿用
        二、君子小人面目
第七章 人生哲学
    第一节 立身者在乎“诗书礼乐”
        一、立身者不在乎显达
        二、凡人世可喜可欲之事吾皆无之
    第二节 缔交海内文士为可“乐”
        一、披析疑义殊有足乐
        二、“孔颜乐处”的榜样与启示
    第三节 士大夫立身一差即万事瓦裂
        一、择术用世者宜知所审
        二、一招不慎声名俱裂
第八章 理想国
    第一节 士风的营造及三代法治的延续
        一、选举之辩
        二、三代之法辩
    第二节 士人队伍的壮大和君相之失的规避
        一、君主之辩
        二、首辅之辩
        三、胥吏之辩
        四、阉祸之辩
    第三节 典章制度的完善与国家运作效率的提高
        一、封建制之辩
        二、田赋之辩
        三、兵制之辩
        四、建都之辩
结语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6)《资本论》中政府经济职能思想及其现实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点
2.《资本论》中政府经济职能思想产生的条件
    2.1 理论来源
        2.1.1 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关于政府经济职能的论述
        2.1.2 19世纪欧洲空想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关于政府经济职能的论述.
    2.2 实践基础
3.《资本论》关于资本生产过程的政府经济职能思想
    3.1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过程中的政府经济职能思想
        3.1.1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内在规律
        3.1.2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中的政府经济职能思想
    3.2 剩余价值生产中的政府经济职能思想
        3.2.1 两种剩余价值生产方法的内在规律探析
        3.2.2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中的政府经济职能思想
        3.2.3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中的政府经济职能思想
    3.3 资本积累中的政府经济职能思想
        3.3.1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资本积累的内在规律
        3.3.2 资本积累中的政府经济职能思想
4.《资本论》关于资本流通过程的政府经济职能思想
    4.1 单个资本循环与周转中政府经济职能思想
        4.1.1 单个资本循环与周转的运行规律
        4.1.2 竞争是加速资本周转时间的动力
        4.1.3 单个资本循环与周转中的政府经济职能思想
    4.2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中的政府经济职能思想
        4.2.1 基于马克思关于社会生产两大部类原理中分析资本的运行规律
        4.2.2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中的政府经济职能思想
5.《资本论》关于资本主义的生产总过程中政府经济职能思想
    5.1 商业资本运行规律中的政府经济职能思想
        5.1.1 商业资本在市场经济中的运行规律
        5.1.2 商业资本运行中的政府经济职能思想
    5.2 金融资本运行规律中的政府经济职能思想
        5.2.1 金融资本在市场经济中的运行规律
        5.2.2 金融资本运行中的政府经济职能思想
    5.3 借贷资本运行规律中的政府经济职能思想
        5.3.1 借贷资本的产生及其在市场经济中的运行规律
        5.3.2 借贷资本运行中的政府经济职能思想
    5.4 土地资本运行规律中的政府经济职能思想
        5.4.1 土地资本的具体表现形式及其各自运行规律
        5.4.2 土地资本运行中的政府经济职能思想
    5.5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下政府经济职能发展趋势的思考
        5.5.1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决定了政府经济职能要实现自我否定
        5.5.2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消极性要求政府必须加强监管
        5.5.3 新社会的物质基础是履行政府经济职能的根本条件
        5.5.4 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政府经济职能的思考
6.《资本论》中政府经济职能思想的现实意义
    6.1 《资本论》中政府经济职能思想的理论价值
        6.1.1 超越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关于政府经济职能的论述
        6.1.2 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6.1.3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指导思想
    6.2 《资本论》中政府经济职能思想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践价值
        6.2.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加快政府经济职能转变的必要性
        6.2.2 资本逻辑下体现市场经济运行内在要求的政府经济职能
        6.2.3 政府通过宏观调控克服资本逻辑下的市场失灵
7.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成果
致谢

(7)中国“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教材研究 ——聚焦实验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高校课程教材改革与建设的政策导向
        1.1.2 教育科研素养培养与发展的目标引领
        1.1.3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趋势使然
        1.1.4 教育科研方法教材使用者的现实诉求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
        2.1.2 教材
        2.1.3 实验法
        2.1.4 教育实验与教育试验
    2.2 教材评价的相关研究
        2.2.1 教材评价的本质
        2.2.2 教材评价的思维
        2.2.3 教材评价的主体
        2.2.4 教材评价的维度
    2.3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教材的相关研究
        2.3.1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教材的评介研究
        2.3.2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教材的比较研究
        2.3.3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教材的重构和开发研究
    2.4 内容分析法在高校教材研究中的应用研究
        2.4.1 内容分析法的理论研究
        2.4.2 内容分析法在心理学教材研究中的应用
        2.4.3 内容分析法在教育类教材研究中的应用
    2.5 教育科研方法的相关研究
    2.6 已有研究评析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问题
    3.2 研究对象
    3.3 研究方法
    3.4 研究思路
4 教材静态文本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教材概况研究
        4.1.1 出版时间
        4.1.2 出版性质
        4.1.3 编写目的
        4.1.4 编写原则
        4.1.5 读者定位
    4.2 教材实验法章节研究
        4.2.1 知识体系
        4.2.2 知识单元
        4.2.3 编写体例
        4.2.4 图表系统
        4.2.5 事例与案例
    4.3 小结
5 教材动态使用研究结果与分析
    5.1 使用满意度
    5.2 使用效果
    5.3 学生的期待
        5.3.1 编写逻辑
        5.3.2 教材内容
        5.3.3 教学方式
    5.4 小结
6 讨论、建议与反思
    6.1 讨论
        6.1.1 学习教育实验的意义
        6.1.2 教材中的教育实验案例与案例教学
    6.2 建议
        6.2.1 改进课程设置
        6.2.2 优化教材编写
        6.2.3 提升学生对课程的重视
    6.3 反思
        6.3.1 研究对象
        6.3.2 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后记

(8)教育科研对校长专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以第四期上海市双名工程“高峰计划”入选校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一) 学校教育科学研究
        (二) 校长专业发展
    三、研究设计
        (一) 研究目标
        (二) 研究思路
        (三) 研究方法选择
    四、研究过程
        (一) 研究对象的选取
        (二) 研究资料的收集
        (三) 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四) 研究的信度与效度
第二章 相关研究及理论基础
    一、研究综述
        (一) 校长专业发展
        (二) 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科研
        (三) 学校教育科研与校长专业发展
        (四) 文献述评
    二、理论基础
        (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二) 成人学习理论
    三、研究理论框架的提出
第三章 校长参与学校教育科研的实践模式
    一、校长参与学校教育科研的动因分析
        (一) 参与教育科研的动因种类
        (二) 参与教育科研的动因变化规律
    二、校长参与学校教育科研的角色与功能
        (一) 作为教育者参与教育科研
        (二) 作为管理者参与教育科研
        (三) 作为领导者参与教育科研
        (四) 作为研究者参与教育科研
    三、校长参与学校教育科研的关键行为
        (一) 引领学校教育科研的主题确立
        (二) 建构学校教育科研活动形式
        (三) 推动学校教育科研活动的开展
    四、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教育科研对校长专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教育科研与校长专业发展的编码过程
        (一) 开放编码解读
        (二) 主轴编码解读
        (三) 选择编码解读
    二、内部作用:教育科研帮助校长完善内部素质结构
        (一) 完善专业知识
        (二) 改进专业思维
        (三) 提高专业能力
        (四) 深化专业精神
    三、外部作用:教育科研帮助校长提高外部实践表现
        (一) 促进学生发展
        (二) 实现教师队伍建设
        (三) 优化组织发展
        (四) 扩大学术影响
    四、学习过程:教育科研促进校长自主学习
        (一) 多因素构成的学习前提
        (二) 三圈层搭建的学习核心
        (三) 多维度提升的学习结果
        (四) 办学实践验证学习效果
    五、教育科研促进校长专业发展的现实挑战
        (一) 校长和教师群体科研素质待提升
        (二) 主客观因素影响校长参与意愿
        (三) 外部科研力量支持力度不强
    六、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一、主要研究结论
        (一) 校长参与教育科研的动因呈现阶段性变化
        (二) 校长在学校教育科研工作中承担多重角色
        (三) 校长通过参与教育科研推动学校科研活动开展
        (四) 校长通过教育科研进行自我学习
        (五) 校长通过教育科研实现专业发展
    二、研究建议
        (一) 校长应重视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工具属性
        (二) 校长可利用学校教育科研工作进行自我学习
        (三) 校长培养单位应重视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独特价值
        (四) 校长培养单位应正确认识学校科研工作的主要功能
        (五) 校长培养单位对其科研工作的要求应匹配现实状态
        (六) 教科研单位需为学校开展教育科研提供更多抓手
    三、研究创新点
    四、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页一
附页二
致谢

(9)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学校课程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问题与思路
    (三)国内外文献综述
    (四)理论基础
    (五)研究方法
一、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学校课程开发概述
    (一)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学校课程开发面临的机会与挑战
    (二)普通高中学校课程开发的内涵分析
    (三)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学校课程开发的核心主张
二、立足“学科育人”的国家课程“二次开发”
    (一)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课程标准的拓展型课程开发
    (二)基于学科素养动态整合的课程群开发
    (三)基于整体育人的学校课程统整开发
三、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
    (一)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校环境课程开发
    (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校特色课程开发
四、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的学校选修课程开发
    (一)立足高中生实践能力的学校选修课程开发
    (二)立足高中生生涯教育的学校选修课程开发
    (三)立足高中生社会生活能力的学校选修课程开发
五、反思与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10)清修《明史》序与论赞的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基本概念与问题的提出
    二、 学术史回顾
        (一) 关于《明史》纂修及修订过程的研究
        (二) 关于清初诸帝与《明史》纂修之关系的研究
        (三) 关于《明史》纂修人员的研究
        (四) 关于《明史》诸稿源流考订的研究
        (五) 关于《明史》部分序与论赞的研究
    三、 研究意义与框架
第一章 《明史》序与论赞的书写进程
    一、 首次进呈史稿御览前序与论赞的书写
        (一) 未有回应的御制论断之请
        (二) 纂修官分班阄派拟稿阶段序与论赞的书写
        (三) 总裁官分任专阅拟稿阶段序与论赞的书写
        1. 总裁官分任专阅时间考
        2. 总裁官分任专阅成果中的序与论赞
        3. 潘耒《书纂修五朝史传后》与陈廷敬分任专阅之关系
        (四) 徐元文等首次进呈史稿并恭请御制论断
    二、 康熙年间监修官、总裁官裁定史稿阶段序与论赞的书写
        (一) 万斯同协助监修官、总裁官审定序与论赞
        1. 万斯同在馆修史之成果
        2. 《明史列传稿》267卷与《明史纪传》313卷中的序与论赞
        (二) 熊赐履删改润色叙与论赞
        (三) 王鸿绪重撰序、废去论赞
    三、 雍正年间序与论赞的书写
        (一) 是否添加论赞的讨论
        (二) 纂修官修订序、增补论赞
    四、 乾隆年间序与论赞的书写
        (一) 乾隆帝御览武英殿本《明史》序与论赞
        (二) 乾隆帝钦定四库本《明史》序与论赞
    小结
第二章 《明史》序与论赞书写的指导思想
    一、 史馆内序与论赞的书写原则
        (一) 严谨考据,据实直书
        (二) 勿主一说,持论允平
        (三) 避免门户之见
    二、 诸帝的修史要求
        (一) 康熙帝:称美帝王,肯定明代流风善政
        1. 二十六年,康熙帝指示修史人员不得徒肆议论
        2. 三十一年,康熙帝再次指责议论失平,修史人员恭请御制论赞
        3. 三十六年,康熙帝敕谕有关明代历史之系统性看法
        4. 四十三年,康熙帝再斥修史人员任意妄作,坚辞御制定论
        (二) 雍正帝:符合圣意的官方记载才是信史
        (三) 乾隆帝:史书须经帝王亲阅鉴定
    小结
第三章 《明史》序与论赞对重大事件的议论
    一、 关于明太祖诛戮功臣的议论
        (一) 修史之初关于太祖诛戮功臣的公论
        (二) 潘耒、万斯同对太祖诛戮功臣的评价
        (三) 熊赐履对太祖诛戮功臣的评价
        (四) 殿本《明史》对太祖诛戮功臣的评价
    二、 关于“靖难”的议论
        (一) 潘耒的“靖难”评价
        (二) 万斯同、熊赐履“靖难”评说之微调
        (三) 王鸿绪“靖难”评论之变化
        (四) 杨椿对王鸿绪的诘难
        (五) 康熙、乾隆二帝的“靖难”书写基调
        1. 康熙帝称美明朝诸帝的修史基调与殿本《明史》的“靖难”评价
        2. 乾隆帝的“靖难”评说与四库本《明史》的修订
    三、 关于“大礼议”的议论
        (一) 万斯同的“大礼议”评价
        1. 万斯同私人文集中的“大礼议”评说
        2. 《明史纪传》313卷中的“大礼议”评价
        (二) 熊赐履的“大礼议”评价
        (三) 殿本《明史》的“大礼议”评价
        (四) 四库本《明史》的“大礼议”评价
    四、 关于亡国的议论
        (一) 清初史家关于亡国的众说纷纭
        (二) 康熙帝“明亡于神宗”认识的形成
        (三) 殿本《明史》中“明亡于神宗(万历)”说的贯彻
    小结
第四章 《明史》序与论赞对制度损益的议论
    一、 关于分封诸王的议论
        (一) 万言《诸王世表叙》关于分封诸王的议论
        (二) 熊赐履进呈稿关于分封诸王的议论
        (三) 王鸿绪史稿与殿本《明史》关于分封诸王的议论
        (四) 雍正、乾隆二帝逆转《明史》关于分封的议论
        1. 雍正帝对分封的彻底否定与殿本《明史》对分封的议论
        2. 乾隆帝与四库本《明史》对分封的彻底否定
    二、 关于罢黜宰相之得与失的议论
        (一) 修史初期多论明太祖废相之失
        (二) 王鸿绪史稿与殿本《明史》对废相得失的搁置
        (三) 乾隆帝否定“天下治乱系宰相”与四库本《明史》的修订
    小结
第五章 《明史》序与论赞臧否人物的标准
    一、 对明代君主的评论
        (一) 熊赐履对明代君主的称美与诘责
        (二) 殿本《明史》秉持康熙帝之修史基调
        (三) 四库本论赞对君主乾纲独断的强调
    二、 褒贬诸臣的尺度
        (一) 名节功业孰为重
        (二) 进取是否为正途
        (三) 学问是否醇正
        (四) 得君柄政是否合宜
    小结
第六章 《明史》序与论赞对学术与道德的议论
    一、 关于“儒林”的议论
        (一) 由《理学传》设想到总归《儒林传》的决定
        (二) 熊赐履对明代儒林的宽泛概论
        (三) 王鸿绪以学派脉络分卷论述明代儒林
        (四) 陆陇其入祀与殿本《儒林传》浓厚的政治教化
    二、 关于忠义的议论
        (一) 清初廷臣褒奖忠义之请
        (二) 修史之初史家的忠义之论
        (三) 熊赐履的“忠义”观
        (四) 王鸿绪史稿至殿本《明史》的明代“忠义”
    三、 关于宦寺之祸的议论
        (一) 宦寺之祸在于君主之任人唯亲
        (二) 宦寺之祸在于党人之附丽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四、大学精神的提炼和培育——兼论宁波大学之作为(论文参考文献)

  • [1]渉入度、心理收益对举办地居民品牌赛事支持意向的影响研究[D]. 张峰筠.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2]小学数学“有过程的归纳教学”模式建构[D]. 石迎春.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衔接研究[D]. 陈妍. 华中师范大学, 2021(02)
  • [4]日本和新加坡中小学文化传统教育比较研究[D]. 张家雯.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1)
  • [5]万斯同哲学思想研究[D]. 伍强胜. 东南大学, 2020(01)
  • [6]《资本论》中政府经济职能思想及其现实意义[D]. 宋小宁.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7]中国“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教材研究 ——聚焦实验法[D]. 邹雪城.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8]教育科研对校长专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以第四期上海市双名工程“高峰计划”入选校长为例[D]. 赵可煊.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 [9]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学校课程开发研究[D]. 赵瑞雪. 西南大学, 2020(02)
  • [10]清修《明史》序与论赞的书写[D]. 闫瑞.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标签:;  ;  ;  ;  ;  

大学精神的提炼与培育——兼论宁波大学的行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