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种旅客列车轴温报警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于永志,王雁,刘亚妮[1](2019)在《铁道客车用集中轴温报警器通信系统阻抗匹配与改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铁道客车用集中轴温报警器通信系统故障,分析了故障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可确保铁道客车用集中轴温报警器通信及时、准确、可靠。
孙浩[2](2019)在《高速动车组轴温监测报警系统的设计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动车组的高速运行,列车与钢轨的冲击和振动会增大,导致机械磨损增加而使列车走行部和齿轮箱发热,当温度异常升高时,会造成轴承断裂变形,严重影响动车组的行车安全。传统的轴温监测系统的构成复杂,传感器连线多,后续信号处理繁琐,系统的精度低,可靠性差等缺点,已难以满足我国高速铁路的迅猛发展。因此,开发研制性能可靠、优良的高速动车组轴温监测系统,对保证列车运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克服传统轴温监测系统的缺点,减轻传统系统芯片的载荷,从提高产品可靠性和冗余的角度,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主机模块化的高速动车组的轴温监测报警系统,将系统不同功能分别分配给不同的模块负责,主要包括:温度采集模块、数字量输入/输出模块、逻辑处理模块、存储模块、通信模块、电源模块等,轴温监测系统主机也选用标准的3U机箱,提高了系统的互换性。系统采用DSP+FPGA架构作为其控制核心,大幅提高其对复杂算法的处理能力和计算速度,满足高速动车组对轴温监测和预报警判断的实时性要求。设计了基于PT100的四线制温度测量电路和传感器状态诊断电路,提高系统的测温精度、抗干扰能力和工作稳定性。经工程验证,性能满足高速动车组的轴温监测报警系统要求。
王薇[3](2017)在《地铁列车轴温采集系统集成器设计》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城市地铁建设规模扩大,在地铁列车速度快和载重量大的状况下,对地铁车辆的运行提出了更高的安全要求,而列车轴温的实时监测对保证列车可靠运行具有重大意义。现有的红外热轴探测系统由于探测装置安装在室外,受环境影响较大容易出现误报等问题;接触性智能轴温探测系统存在大量繁复的布线问题,且需要人工定时检查轴温状态,工作量较大。针对这些问题,运用Zigbee技术组建传感器网络,研究多节点轴温数据采集与无线传输存在一定的现实意义。本课题运用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Zigbee通信技术、GPRS技术实现温度数据的无线传输、显示和报警功能。无线传感器网络连接使用星型结构,所有温度监测节点将温度数据通过Zigbee网络无线发送给集成器。集成器设备主要包括集成了 Zigbee协议栈的CC2530主芯片、Nokia5110液晶显示模块、蜂鸣器报警模块、GPRS通信模块、存储模块和电源模块,集成器将信息进行汇总、整理、分析后通过GPRS上传至上位机,并且将接收到的各轴温采集节点的信息进行有效的加工与处理后显示于液晶屏上。通过对比采集到的数据和设定阈值,当数据超出温度阈值,通过蜂鸣器实现报警功能。论文完成了地铁列车的轴温采集系统集成器的设计,系统性能良好、可靠性高、灵活性强、可扩展性高,可以同时接收列车上多个轴温采集节点的信息并作进一步处理,采用无线通信方式降低了布线成本,而且减轻了管理人员工作负担,使值班人员能够更加及时有效的发现列车车轴的安全隐患,进而及时对设备进行故障排查和检修,确保列车安全运行。
张彦斌[4](2016)在《基于TCDS实现制动系统实时监测的研究》文中认为制动系统故障是影响客车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铁路客车运行安全监控系统(TCDS)的制动监测子系统通过车载实时监测诊断装置对客车的制动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诊断和报警,并通过无线网络传输至地面监控中心,实现地面对客车制动系统的实时监控。本文介绍了实现制动系统实时监测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对TCDS系统和制动监测子系统结构功能进行了介绍,列举了TCDS现场运用情况和系统监控报警故障分析及处理案例。经过长期的运用实践总结出了制动监控系统存在的数据实时性不强等不足之处,通过设计车地无线传输协议,制定报文发送发式和数据加载技术,设计新制动监控网页等手段,提高了监控数据的实时性,实现了制动风压监测数据变化情况的实时监测。通过现场制动机试验监测,验证了制动系统实时监测功能的稳定性和有效性,对防止由制动系统故障造成行车事故的发生提供了坚实可靠的技术保障,是智能诊断客车运行故障、提高客车检修效率、确保行车安全的重要手段。
王旭如,张瑞芳,延九磊[5](2015)在《基于电力线列车网络的旅客列车安全监测系统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基于电力线列车网络的铁路旅客列车安全监测系统。采用Lonworks电力线列车网络,针对普通客车非固定编组的管理模式的需求,在带宽较窄的电力线通信网络上,设计了普通客车安全监测列车网络解决方案。介绍了系统各主要部分的结构原理及实现方法,在列车监测仿真试验室的列车监测仿真试验台上进行的运行考核试验表明,系统本身可以做到工作稳定可靠。系统还做了与列车轴温集中报警系统并行布线运行试验,目前发现有一些互相干扰问题,在实际装车运用时还需解决该问题。
申宇燕,关晓晔,宋娜,戴津,卢万平[6](2014)在《普速客车防火监测系统架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基于旅客列车防火监测的实际需求,结合发电车已有设备,构建了完整的普速客车防火实时监测系统的架构,解决了历史遗留的发电车火灾监测的盲点,实现普速客车的实时全覆盖监测,以提高我国旅客列车安全监测能力。
刘立东[7](2013)在《铁路客车轴温报警器综合试验台设计》文中研究表明针对以往铁路客车轴温报警器试验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轴温报警器综合试验台的总体方案。试验台采用基于单片机技术的硬件设计,以及模块化技术的软件设计,实现了报警器电源功耗检测、轴温精度检测、报警温度检测、传感器精度检测、绝缘电阻检测等功能。
王铭初[8](2013)在《空调发电车燃油消耗监测分析管理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表明空调发电车是目前铁路旅客运输的重要工具之一,并且仍将继续运用较长的一段时间。空调发电车是集中供电空调列车的动力源,其通过柴油在柴油机内燃烧,带动发电机运行,确保客车空调机组、采暖、照明、饮水等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现阶段,对于客车车辆段而言,客车运用的主要能耗就是空调发电车的燃油消耗,其在客车车辆段的成本管理中十分关键。经过多年运用,但在对空调发电车的管理监控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给行车安全和能耗管理带来了问题。因此,利用TCDS系统和微控技术,结合列车输出电量、运行环境外温、列车运行时间、列车编组等实际因素,对空调发电车的油耗监控和检测,并对空调发电机组的工作状态进行“车—地”的实时监控,且有着重大的经济前景和安全意义。本文利用微控技术,结合电参数检测模块、无线传输技术实现对空调发电车的发电机组的功率等电参数的测量,充分利用客车的TCDS系统进行数据的实时传输,在地面专家系统进行分析、测算,从管理和技术的角度来强化运用管理,达到对空调发电车柴油消耗进行合理的科学化信息化管理,结合TCDS系统的地面专家系统为对发电机组故障预警,对发电机组的故障分析提供可靠的依据,提高安全风险防范能力。本文分析了国内外对发电车油耗监测与铁路移动装备用发电机组检测的现状,提出利用无线传输技术的功率油耗检测系统,然后根据空调列车运行实际状况进行系统的需求分析,再利用微控技术、电量传感器、无线发射模块等实现硬件系统,最后进行了部分装车试验,在模拟状态下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曹寅冬[9](2010)在《基于QNX的客车热轴预报软件设计》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轴温报警器作为铁路旅客列车重要的车载监测仪器,已经做到了每一辆客车都必须安装,且保证全部开机并正常运行。由于轴温报警器算法简单,长期以来就伴随较多误报警,给运用工作带来了一定困扰。铁路第六次大提速以后,快速客车开始安装客车运行安全监控系统(以下简称TCDS),增强了车载仪器和地面中心的联系,但热轴误报时有发生仍旧对生产造成一定影响。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通过研究TCDS轴温监测子系统的体系结构和技术特点,深入分析TCDS轴温监测原理,发现TCDS仅负责存储转发轴温报警器的原始数据,TCDS轴温监测的核心仍旧是轴温报警器。归纳和分析轴温报警器产生误报警的各种缘由,可知热轴判别模型过于简单是根本原因。保证热轴判别基本准确的必要条件取决于对热轴规律的认识和了解。本文对研究热轴规律的常用方法进行了简单总结,分析了这些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基于灰色预测理论进行热轴预测判别的新观点。为了保证灰色模型的预测精度,本文使用了递推中位值滤波法和新陈代谢策略。通过对Z11次列车YW25T675498车辆2008年全年历史数据进行模拟试验,验证了灰色模型GM(1,1)对热轴预报的适用性和有效性。通过对轴温数列的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通过GM(1,1)建模对轴温进行预测,可以提前预知轴温的变化趋势,有效地保证了报警的实时性,最大可能地避免了事故扩大。使用递推中位值滤波法可以有效地滤除杂波,提高热轴预报的准确率。对环境温度数列去最大值和最小值求平均值,可以有效地减少冬季误报警。
白晓松[10](2010)在《基于ARM7(LPC2136)的火车轴温检测系统研究》文中提出铁路机车在行驶过程中,机车轴承会因为机械摩擦而发热,当轴承运行状态良好时,有一定的温度升高是正常的。当温度出现异常升高时,则说明轴承运动状态恶化,摩擦磨损严重,润滑质量降低,造成轴承断裂变形,更为严重时会造成列车热切轴、燃轴事故,如果不及时的发现、预警、处理会导致严重的列车事故,因此,开发研制性能可靠、优良、稳定的高速机车轴温检测报警系统,对于保证行车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先从轴温检测的必要性入手,论述了火车轮轴检测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并结合株洲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系统性能指标提出了轴温检测系统的设计方案同时确定方案优势,然后分别对轴温检测系统的数据采集、处理、显示、存储、报警部分进行软件与硬件设计,通过硬件仿真软件Proteus7.1和虚拟串口软件VSPD XP5.1建立了系统级仿真模型,得到了稳定的运行效果,从而论证了方案的可行性,为下一步对实际系统进行测试提供了依据。在实验研究过程中,发现并解决了DS18B20数字式温度传感器的缺陷,进一步提高了轴温检测系统的可靠性。完成系统硬件搭建工作后,利用Visual Basic6.0开发了上位机软件,实现系统联调,在线显示机车车轴各点的温度状况,同时可将温度数据导入地面分析软件建立机车车轴温度数据的历史档案,为技术人员识别早期故障提供科学依据。
二、一种旅客列车轴温报警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旅客列车轴温报警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铁道客车用集中轴温报警器通信系统阻抗匹配与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1 通信系统存在的问题 |
2 通信系统问题产生的原因 |
2.1 通信系统硬件原理 |
2.2 问题分析 |
3 解决方案 |
3.1 正确使用ST7540芯片各引脚功能,合理区分电压区域 |
3.2 确认阻抗匹配方法,匹配输出阻抗 |
3.3 控制输出回路的阻抗属性以及载波失真度 |
3.4 联网验证 |
4 实施效果 |
5 结束语 |
(2)高速动车组轴温监测报警系统的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高速动车组轴温监测报警系统的研究背景 |
1.2 高速动车组轴温监测报警系统的研究意义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安排 |
第二章 系统构成和主要技术要求 |
2.1 系统构成 |
2.2 主要技术要求 |
2.2.1 环境条件 |
2.2.2 温度测量与报警功能 |
2.2.3 车辆接口功能 |
2.2.4 冗余功能 |
2.2.5 数据记录功能 |
2.2.6 状态指示灯功能 |
2.2.7 服务接口功能 |
2.2.8 自检功能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速动车组的轴温监测报警系统设计 |
3.1 系统功能的模块化设计 |
3.2 系统硬件设计 |
3.2.1 轴温主机总体架构 |
3.2.2 DSP最小系统及信号接口电路 |
3.2.3 FPGA信号接口电路 |
3.2.4 ADC信号接口电路 |
3.2.5 传感器诊断电路 |
3.2.6 RS232通信接口电路 |
3.2.7 CAN接口电路 |
3.2.8 看门狗和电压监测电路 |
3.2.9 电源电路 |
3.3 温度传感变送电路设计 |
3.3.1 四线制PT100传感器测量电路 |
3.3.2 电路分析 |
3.4 系统软件设计 |
3.4.1 开发平台介绍 |
3.4.2 轴温监测装置的软件设计 |
3.4.3 列车TCMS的软件设计 |
3.4.4 系统的服务软件设计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速动车组的轴温监测报警系统测试 |
4.1 系统硬件安装与操作界面 |
4.2 系统测试软件 |
4.3 软硬件版本检查 |
4.3.1 软件版本检查 |
4.3.2 硬件版本检查 |
4.4 绝缘电阻、介电强度测试 |
4.5 功耗测试 |
4.6 电源波动试验 |
4.7 基本功能测试 |
4.8 低温试验 |
4.9 功能测试 |
4.9.1 保护功能试验 |
4.9.2 测温功能及精度检验 |
4.9.3 预警与报警测试 |
4.9.4 车辆接口功能试验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地铁列车轴温采集系统集成器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目的与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的章节安排 |
第2章 系统设计思想 |
2.1 设计思想 |
2.2 系统可行性研究 |
2.2.1 技术可行性 |
2.2.2 经济可行性 |
2.2.3 管理可行性 |
2.2.4 社会效益可行性 |
2.2.5 可行性总结 |
2.3 系统需求分析 |
2.3.1 功能需求 |
2.3.2 性能需求分析 |
2.4 开发环境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地铁列车轴温采集系统集成器总体设计 |
3.1 系统总体设计 |
3.1.1 系统硬件总体设计 |
3.1.2 系统软件总体设计 |
3.2 系统设计流程 |
3.3 系统关键技术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地铁列车轴温采集系统集成器详细设计 |
4.1 硬件详细设计 |
4.1.1 Zigbee无线通信模块 |
4.1.2 液晶显示模块 |
4.1.3 蜂鸣器报警模块 |
4.1.4 GPRS无线通信设计 |
4.1.5 电源模块 |
4.1.6 存储模块 |
4.1.7 Zigbee-GPRS网关设计 |
4.2 系统软件设计 |
4.2.1 集成器软件设计 |
4.2.2 Nokia5110液晶显示软件设计 |
4.2.3 蜂鸣器报警程序 |
4.2.4 GPRS通信设计 |
4.2.5 Zigbee-GPRS网关软件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调试及结果分析 |
5.1 硬件单机测试 |
5.2 轴温采集节点与集成器调试 |
5.3 GPRS通信调试 |
5.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1 总结 |
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基于TCDS实现制动系统实时监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铁路客车安全监控系统的发展现状 |
1.2.1 国外铁路客车安全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
1.2.2 我国铁路客车安全监控系统(TCDS)的发展情况 |
1.3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 |
2 TCDS系统简介 |
2.1 TCDS系统功能 |
2.2 TCDS系统主要监控对象 |
2.3 TCDS系统结构 |
2.3.1 车载实时监测诊断系统 |
2.3.2 车地无线传输系统 |
2.3.3 地面联网应用软件 |
2.4 监测诊断报警事件的分类与共享 |
2.4.1 报警事件的分类与处理 |
2.4.2 报警事件信息共享 |
3 TCDS系统运用及报警案例 |
3.1 武昌客车车辆段概况 |
3.2 2015年TCDS系统监控报警故障统计 |
3.3 TCDS应用及报警案例 |
3.3.1 轴温报警案例 |
3.3.2 制动报警案例 |
4 基于TCDS的制动系统监测 |
4.1 概述 |
4.2 制动监测系统功能 |
4.3 制动故障监测诊断 |
4.3.1 制动监测诊断原理 |
4.3.2 制动故障类型 |
4.3.3 制动故障报警分类 |
4.3.4 制动故障判断依据 |
5 制动系统实时监测功能的实现和验证 |
5.1 实现制动实时监测的目的 |
5.2 实时监测功能的实现 |
5.2.1 车地无线传输协议设计 |
5.2.2 制定报文发送机制 |
5.2.3 车载列车级软件设计 |
5.2.4 地面系统数据加载技术 |
5.2.5 制动系统监测网页 |
5.3 制动系统实时监测功能试验验证 |
5.3.1 搭建试验环境 |
5.3.2 微控列车制动机试验验证 |
5.3.3 手动列车制动机试验验证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科研成果清单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论文摘要 |
(5)基于电力线列车网络的旅客列车安全监测系统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25G/K/B型客车列车通信网络问题 |
1.1 25型客车列车通信控制线缆现状 |
1.2采用二进制相移键控调制解调技术的Lonworks电力线网络 |
1.3列车通信系统解决方案 |
2基于电力线通信的客车安全监测系统 |
2.1车厢主机硬件结构 |
(1)监测诊断模块 |
(2)列车网络通信模块 |
(3)TCDS主机、无线监测终端接口 |
(4)网络报文 |
3模拟通信网络试验 |
4系统功能验证仿真试验 |
5目前存在的问题 |
6结束语 |
(6)普速客车防火监测系统架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 TCDS火灾报警系统架构 |
1. 1 TCDS系统简介 |
1. 2 火灾报警系统体系结构 |
2 发电车火灾报警系统设计 |
2. 1 系统功能 |
2. 2 系统设计 |
( 1) 火灾探测器选型 |
( 2) 火灾报警控制器设计 |
( 3) 通信协议设计 |
3 火灾报警试验 |
3. 1 试验环境搭建 |
3. 2 火灾报警模拟试验 |
4 结束语 |
(7)铁路客车轴温报警器综合试验台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轴温报警器的工作原理 |
2 轴温报警器的主要组成模块 |
2.1 电源模块 |
2.2 恒流源模块 |
2.3 FSK通信功能模块 |
3 试验台检测项目 |
4 试验台总体方案设计及功能模块划分 |
5 试验台特点 |
6 结束语 |
(8)空调发电车燃油消耗监测分析管理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本文的结构框架和主要内容 |
第2章 空调发电车及TCDS系统简介 |
2.1 空调发电车概述 |
2.1.1 空调发电车主要技术特性 |
2.1.2 空调发电车平面布置 |
2.1.3 空调发电车照明系统 |
2.1.4 空调发电车CUMS柴油发电机组系统 |
2.1.5 空调发电车燃油系统 |
2.1.6 空调发电车冷却系统 |
2.2 客车运行安全监控系统(TCDS) |
2.2.1 客车运行安全监控系统(TCDS)概述 |
2.2.2 客车运行安全监控系统技术方案 |
2.2.3 车地数据无线传输系统 |
2.2.4 地面专家系统 |
2.2.5 TCDS-CZ2型车地信息无线传输系统 |
2.2.6 TCDS系统的拓展运用 |
2.3 小结 |
第3章 系统总体方案 |
3.1 需求分析 |
3.1.1 空调发电车电气系统结构 |
3.1.2 发电车检测参量 |
3.1.3 车地数据通信 |
3.1.4 地面数据管理分析系统 |
3.2 系统总体方案 |
3.2.1 车载发电量检测设备设计方案 |
3.2.2 地面系统 |
3.3 小结 |
第4章 系统硬件设计 |
4.1 电参数采集模块 |
4.2 无线传输模块 |
4.3 车载控制主机 |
4.4 地面系统硬件 |
4.5 小结 |
第5章 系统软件设计 |
5.1 电参数采集程序 |
5.2 检测界面数据显示程序 |
5.3 车载主机与TCDS通信程序 |
5.3.1 硬件接口 |
5.3.2 TCDS软件通信协议 |
5.4 地面数据库软件 |
5.4.1 数据库系统分析 |
5.4.2 数据库系统设计 |
5.4.3 数据表设计 |
5.4.4 设置ODBC数据源 |
5.4.5 系统的实现 |
第6章 系统调试及运行结果 |
6.1 实验室调试结果 |
6.2 系统装车运行调试结果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9)基于QNX的客车热轴预报软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内容组织与安排 |
第二章 铁路客车运行安全监控技术研究 |
2.1 客车运行安全监控系统(TCDS)的概念 |
2.2 TCDS的技术特点 |
2.4 TCDS的监测数据内容 |
2.5 TCDS轴温监测原理 |
2.5.1 TCDS轴温监测结构 |
2.5.2 轴温报警器的主要作用和具体功能 |
2.5.3 轴温报警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 |
2.5.4 轴温报警器的通讯协议和数据格式 |
2.5.5 轴温报警器误报警的原因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铁路客车热轴预报模型的研究与设计 |
3.1 铁路客车轴箱温度的热力学分析 |
3.2 热轴规律的研究 |
3.2.1 一元线性回归研究热轴规律 |
3.2.2 轴温报警器在应用中的辅助判别方法 |
3.2.3 轴温的时间序列分析 |
3.3 轴温热轴预报与灰色系统模型 |
3.3.1 灰色系统与灰色模型 |
3.3.2 灰色模型的特点及建模方法 |
3.3.3 轴温灰色模型的建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轴温报警软件在QNX下的实现 |
4.1 QNX下的串口编程 |
4.1.1 QNX系统下串口的初始化 |
4.1.2 QNX目标机串行通讯模块的实现方法 |
4.2 GM(1,1)模型算法实现 |
4.3 关键细节处理 |
4.3.1 数据扰动滤波器 |
4.3.2 求环境温度平均值 |
4.3.3 时间序列的数据结构 |
4.3.4 不断置入新信息的GM(1,1)模型 |
4.3.5 程序调试方法 |
4.4 数据仿真实验 |
4.4 实物仿真实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工作总结及研究展望 |
5.1 研究与开发工作的总结 |
5.2 后续工作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10)基于ARM7(LPC2136)的火车轴温检测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列车车轴结构及热轴产生原因 |
1.2.1 滑动轴承 |
1.2.2 滚动轴承 |
1.3 轮轴检测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
1.3.1 国外轮轴检测技术现状 |
1.3.2 国内轮轴检测技术现状 |
1.4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
1.4.1 论文的研究目的 |
1.4.2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轴温检测系统的方案设计 |
2.1 轴温检测系统的设计要求 |
2.2 轴温检测系统中传感器的安装方案 |
2.3 轴温检测系统的组成框图 |
2.4 轴温检测系统的软件设计方案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轴温检测系统硬件与软件设计 |
3.1 轴温数据的采集 |
3.2 DS18B20 的工作原理 |
3.2.1 概述 |
3.2.2 特性 |
3.2.3 引脚排列 |
3.2.4 传感器内部结构 |
3.2.5 温度的测量 |
3.2.6 单总线访问DS18B20 温度传感器协议 |
3.2.7 DS18B20 传感器的电路设计 |
3.2.8 DS18B20 传感器的程序设计 |
3.3 轴温数据的处理 |
3.3.1 基于ARM7TDMI-S 内核的LPC2136 处理器优势 |
3.3.2 μC/OS-II 操作系统的移植 |
3.3.3 温度数据处理子程序设计 |
3.4 轴温数据的显示 |
3.4.1 液晶模块设计 |
3.4.2 ZLG/GUI 人机界面的移植 |
3.4.3 显示部分的程序设计 |
3.5 轴温数据的存储 |
3.5.1 数据存储模块接口电路设计 |
3.5.2 数据存储部分的程序设计 |
3.6 报警部分的设计 |
3.7 电源电路及JTAG 接口电路 |
3.7.1 电源电路 |
3.7.2 JTAG 接口电路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轴温检测系统的仿真分析 |
4.1 PROTEUS 7.1 硬件仿真软件 |
4.2 虚拟串口软件VSPD XP5.1 应用 |
4.3 轴温检测系统仿真环境下的运行 |
4.4 上位机界面主窗体的VB 控件 |
4.5 上位机控制界面主窗体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1 实验模型实物图 |
5.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一种旅客列车轴温报警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铁道客车用集中轴温报警器通信系统阻抗匹配与改进[J]. 于永志,王雁,刘亚妮. 铁道车辆, 2019(08)
- [2]高速动车组轴温监测报警系统的设计与应用[D]. 孙浩. 大连交通大学, 2019(08)
- [3]地铁列车轴温采集系统集成器设计[D]. 王薇. 西南交通大学, 2017(03)
- [4]基于TCDS实现制动系统实时监测的研究[D]. 张彦斌.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16(12)
- [5]基于电力线列车网络的旅客列车安全监测系统试验研究[J]. 王旭如,张瑞芳,延九磊. 铁道机车车辆, 2015(03)
- [6]普速客车防火监测系统架构设计与实现[J]. 申宇燕,关晓晔,宋娜,戴津,卢万平. 铁道机车车辆, 2014(02)
- [7]铁路客车轴温报警器综合试验台设计[J]. 刘立东. 铁道车辆, 2013(11)
- [8]空调发电车燃油消耗监测分析管理系统设计[D]. 王铭初. 西南交通大学, 2013(11)
- [9]基于QNX的客车热轴预报软件设计[D]. 曹寅冬. 中南大学, 2010(01)
- [10]基于ARM7(LPC2136)的火车轴温检测系统研究[D]. 白晓松.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