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气至病所对冠心病R-R间期复常的临床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古春凌[1](2021)在《针刺内关穴不同层次与不同留针时间对心律失常刺激效应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对比针刺“内关”穴不同的层次与不同的留针时间对快速性心律失常模型兔心电图和心肌组织形态、心肌组织L型钙离子通道α1C亚基mRNA表达水平、心肌组织Ca2+-Mg2+-ATPase 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兔耳缘静脉注射氯化钡的方法制作快速性心律失常模型。选用56只清洁级健康成年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兔,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8组,每组7只,分别为浅刺“内关”穴10分钟组、浅刺“内关”穴20分钟组、浅刺“内关”穴30分钟组、深刺“内关”穴10分钟组、深刺“内关”穴20分钟组、深刺“内关”穴30分钟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运用电生理学、HE染色法、RT-PCR法、定磷法等技术手段,观察针刺“内关”穴不同层次和不同留针时间对快速性心律失常模型兔心律失常持续时间和心肌组织形态、L型钙离子通道α1C亚基mRNA表达水平、Ca2+-Mg2+-ATPase活性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针刺治疗组心律失常持续时间均不同程度的缩短(均P<0.05)。在心律失常持续时间上,浅层针刺组,浅刺“内关”穴20分钟组<浅刺“内关”穴10分钟组<浅刺“内关”穴30分钟组;深层针刺组,深刺“内关”穴30分钟组<深刺“内关”穴20分钟组<深刺“内关”穴10分钟组。家兔左心室前壁肌HE染色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心肌组织结构正常,细胞核完整呈椭圆状,核周围有较窄的空白间隙,无异常形态学改变;模型组结构改变明显,表现为心肌细胞显着水肿呈细颗粒状,心肌细胞出现明显空泡性变,细胞核浓缩,核有皱褶,形状不规则,核周间隙明显增宽,有的心肌细胞出现胞质淡颜,有的心肌细胞出现核溶解现象,心肌纤维排列疏散紊乱,出现明显的心肌波浪样变;各针刺治疗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RT-PCR检测显示: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心肌组织L型钙离子通道mRNA表达明显上调(P<0.01)。除浅刺“内关”穴30分钟组外(P>0.05),其他针刺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调(均P<0.05)。在L型钙通道α1C亚基mRNA表达水平上,浅层针刺组,浅刺“内关”穴20分钟组<浅刺“内关”穴10分钟组<浅刺“内关”穴30分钟组;深层针刺组,深刺“内关”穴30分钟组<深刺“内关”穴20分钟组<深刺“内关”穴10分钟组。定磷法检测显示: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a2+-Mg2+-ATPase活性下降(P<0.01)。除浅刺“内关”穴30分钟组外(P>0.05),各针刺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Ca2+-Mg2+-ATPase活性均不同程度的升高(均P<0.05)。在Ca2+-Mg2+-ATPase的活性上,浅层针刺组,浅刺“内关”穴30分钟组<浅刺“内关”穴10分钟组<浅刺“内关”穴20分钟组;深层针刺组,深刺“内关”穴10分钟组<深刺“内关”穴20分钟组<深刺“内关”穴30分钟组。结论:针刺“内关”穴不同层次与不同留针时间可以不同程度的减少氯化钡诱发的心律失常的持续时间,改善家兔心肌组织的病理改变,不同程度的下调L型钙离子通道α1C亚基mRNA表达水平,不同程度的提高Ca2+-Mg2+-ATPase活性。调节心肌组织的L型钙离子通道α1C亚基mRNA表达水平和Ca2+-Mg2+-ATPase活性,可能是针刺“内关”穴防治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之一。“内关”穴浅层组织与深层组织可能均参与针刺信息的传导。“内关”穴的浅层针刺存在最佳针效时间窗,浅刺在最佳诱导期内,可能有达到深刺效果的趋势。
郜亚茹[2](2020)在《基于冠脉CTA的冠心病患者大鱼际表征与中医证素的关联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望闻问切”是中医诊察疾病的手段,望诊居四诊之首。望诊是通过观测症状、体征等病理现象,推测内在相应脏腑的变化,并从中提炼证候要素,病证结合,指导临床诊疗。《灵枢·经脉》、《灵枢·邪客》诸多条文记载大鱼际为少阴心经、厥阴心包经、太阴肺经直接所络,大鱼际表征与心肺功能密切相关。心主血脉,肺主一身之气助心行血,心肺功能失常、气血不利,则心脉瘀滞,继而产生狭窄,可通过经络反映于体表大鱼际区域。导师经过三十多年的临床实践提出冠心病大鱼际三维望诊法:大鱼际颜色、肌肉、皮纹、皮下血管等表征的异常变化与冠心病及其证素关系密切,大鱼际望诊法能够指导中医辨证及临床用药。目前缺乏大鱼际表征的分级规范,及与冠心病及其证素相关性研究。本研究在建立大鱼际表征分级规范的基础上,探索大鱼际异常表征与冠心病的关系,从而初步明确大鱼际异常表征在评估冠心病中的作用,分析大鱼际异常表征与冠心病中医证素的关联性,为大鱼际异常表征辅助冠心病中医辨证提供依据。一、研究目的采用文献分析、专家问卷调查制订大鱼际表征分级规范;通过临床研究探讨大鱼际异常表征与冠心病及其证素的相关性,为大鱼际异常表征辅助冠心病中医辨证提供依据。二、研究方法1大鱼际表征量化的相关文献分析使用“标题或关键词”字段,中文以“大鱼际”或“鱼际”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GFANG)、维普数据库(VIP),英文以“thenar”或“thenar eminence”在PubMed数据库进行检索,纳入与大鱼际表征量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了解大鱼际表征望诊关键的操作方法、大鱼际表征量化规范的研究现状。2大鱼际表征分级规范专家问卷调查根据文献分析结果,制订“大鱼际表征分级”专家调查问卷。采用德尔菲法,对大鱼际正常形态与区域界定、异常表征(颜色、皱褶、鱼际肌肥厚/扁平/凹陷、大鱼际/大拇指根部青筋)及分级进行两轮问卷调查。遴选来自心血管领域,具有副主任以上职称,且具备一定大鱼际望诊相关知识的专家,每轮邀请30位参加问卷调查。问卷信度、效度分别通过Cronbachα系数、内容效度进行评价。专家参与调查的积极程度采用积极系数评价;专家权威程度、意见的集中程度、意见一致性分别通过权威系数、同意度x、同意度累积百分比、变异系数进行评价。按照同意度x>4和变异系数<0.25形成专家共识。3大鱼际异常表征与冠心病中医证素的关联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收集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放射科门诊及住院部行冠脉CTA检查的500例患者。根据冠脉CTA结果将患者分为无狭窄组、冠脉非梗阻性狭窄组(狭窄<50%)、冠心病组(狭窄≥50%)。采集患者人口学资料(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类型、BMI值、中心型肥胖)、个人生活史(吸烟、饮酒、睡眠情况)、既往病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高尿酸血症)、一级亲属家族心血管病史、双手大鱼际表征(形态、颜色、皱褶、大鱼际/大拇指根部青筋)、耳褶征、鼻褶征、舌象(舌体、舌色、舌苔、舌下络脉),中医证素(痰浊、血瘀、气滞、寒凝、气虚、阴虚、阳虚、血虚),并进行三组间描述性分析。分别对左手、右手、双手进行大鱼际表征异常判定,综合考虑其他因素(性别、年龄、BMI、职业类型、吸烟、饮酒、既往病、家族史、主诉)。选取组间比较P<0.2、变量频数占比>15%的变量,排除其中的共线性变量进行分析;综合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随机森林等统计与数据挖掘方法,初步筛选出与冠脉非梗阻性狭窄、冠心病可能相关的大鱼际异常表征及其他因素;采用多分类(有序、无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大鱼际异常表征对非梗阻性狭窄、冠心病的影响大小及分类作用,并分析冠心病组大鱼际异常表征与冠脉病支数关系;采用拟合优度检验、平行性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的分类效果。筛选出与冠脉非梗阻性狭窄、冠心病相关大鱼际异常表征后,采用基于Apriori算法的关联规则数据挖掘法,设置最小阈值:支持度>20%,置信度>40%,提升度>1,挖掘大鱼际异常表征与痰浊、血瘀、气滞、寒凝、气虚、阴虚、阳虚、血虚证素的规则,综合支持度、置信度提取大鱼际异常表征与证素的有效规则。三、研究结果1大鱼际表征量化的相关文献分析大鱼际表征分级的常用方法和步骤是采集图片后进行人工观察,多属于半定量研究。与冠心病相关的大鱼际表征指标较为单一,样本量较少。大鱼际异常表征判断标准不一,亟需确立大鱼际表征分级规范。2大鱼际表征分级规范专家问卷调查专家来自5个省市10家三甲医院及科研院所相关领域,具有较好的地区代表性。大鱼际表征分级专家调查问卷结构效度较好,Cronbachα系数为0.966,信度良好。每轮调查发放问卷30份,两轮分别回收有效问卷为29份和28份、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96.67%、93.33%,反映专家参与本项研究积极程度较高。两轮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0%、0.86%,反映本次调查权威性较好。问卷各条目专家同意度x>4分,同意度累积百分比>90%,专家意见集中程度较好。两轮问卷各条目CV<0.25,Kendall’sW系数分别为0.419、0.536,反映两轮专家意见一致性较好,变异较小,调查结果可靠。通过问卷调查明确了大鱼际的正常形态。大鱼际表征异常可通过颜色、肌肉皮纹、皮下血管三方面体现。大鱼际颜色异常表现为色红、黄、青、白。皮纹异常表现为肉眼可见皮肤皱褶;鱼际肌形态异常表现为肥厚、扁平、凹陷;皮下血管异常表现为大鱼际区域及大拇指根部肉眼可见青筋。大鱼际异常表征分级:①大鱼际肌形态:根据大鱼际肌与大鱼际曲线间距缩小程度进行大鱼际肥厚程度分级:肥厚Ⅰ级-间距缩小至1cm-0.5cm,Ⅱ级-大鱼间距缩小至0.5cm,Ⅲ级-大鱼际丘肌肉丰满抵至或超过大鱼际曲线;以掌心及小鱼际水平面为参考进行大鱼际扁平程度分级:Ⅰ级-掌心水平面≤大鱼际水平面≤小鱼际水平面,Ⅱ级-大鱼际水平面=掌心水平面,Ⅲ级-大鱼际水平面<掌心水平面;以正常大鱼际丘为参考进行大鱼际凹陷程度分级:Ⅰ级-大鱼际肌有轻度凹陷、仍为掌面最凸处,Ⅱ级-大鱼际肌凹陷加深、已不是掌面最高点,Ⅲ级-大鱼际凹陷呈盆地状。②大鱼际皱褶:皱褶数量分级:Ⅰ级≤1根,1根<Ⅱ级≤3根,Ⅲ级>3根;皱褶深浅分级:Ⅰ级<0.5mm,0.5mm≤Ⅱ级<1mm,Ⅲ级≥1mm。③大鱼际青筋:大鱼际青筋粗细分级<1mm、≥1mm;长度分级:长度分级Ⅰ级≤3cm、3cm<Ⅱ级≤6cm、Ⅲ级>6cm。④大拇指根部青筋:粗细分为<1mm和≥1mm,长度分为<1cm和≥1cm。3大鱼际异常表征与冠心病中医证素的关联研究1)采集患者500例,剔除14例,最终纳入486例患者,男性285例(58.6%),女性201例(41.4%),年龄51.76±6.72岁。文化程度中初中以下78例(16.8%)、高中及中专197例(40.5%)、大专以上207例(42.6%)。职业类型中脑力劳动者280例(57.6%)、体力劳动者106例(21.8%)、二者兼有72例(14.8%)、二者均无28例(5.8%)。证素分为痰浊426例(87.7%)、血瘀442例(98.4%)、气滞8 例(1.6%)、寒凝 1 例(0.2%)、血虚 2 例(0.4%)、气虚 275 例(56.6%)、阴虚358例(73.7%)、阳虚192例(39.5%)。根据冠脉CTA结果,无狭窄组196例,冠脉非梗阻性狭窄组132例,冠心病组158例。2)大鱼际异常表征与冠脉非梗阻性狭窄、冠心病的相关性:大鱼际皱褶与非梗阻性狭窄相关(P<0.05),大鱼际色红、大拇指根部青筋与冠心病相关(P<0.05)。与无狭窄组相比,有大鱼际皱褶的患者出现非梗阻性狭窄的几率增加1.714倍(OR=1.714,95%CI:1.02~2.881,P<0.05);与无狭窄组相比,有大鱼际色红的患者出现冠心病的几率增加1.884倍(OR=1.884,95%CI:1.089~3.258,P<0.05);有大拇指根部青筋的患者出现冠心病的几率增加1.885倍(OR=1.885,95%CI:1.045~3.291,P<0.05);与非梗阻性狭窄组相比,有大拇指根部青筋的患者出现冠心病的几率增加1.884倍(OR=1.884,95%CI:1.024~3.321,P<0.05)。3)大鱼际色红、大拇指根部青筋与冠脉病变支数的相关性:冠心病组患者大拇指根部青筋与冠脉病变支数相关。冠心病组大拇指根部青筋阳性患者比大拇指根部青筋阴性患者出现多支病变的优势比增加2.583倍(OR=2.583,95%CI:1.106~6.576,P<0.05)。大鱼际色红与冠脉病变支数无相关。4)大鱼际异常表征与冠脉非梗阻性狭窄、冠心病中医证素的相关性:非梗阻性狭窄组患者主要证素分布:血瘀122例(92.4%)、痰浊119例(90.2%)、阴虚90例(68.2%)、气虚85例(64.4%)、阳虚43例(32.6%);冠心病组患者主要证素分布:痰浊153例(96.8%)、血瘀153例(96.8%)、气虚92例(58.2%)、阴虚119例(75.3%)、阳虚57例(36.1%)。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显示,非梗阻性狭窄组患者大鱼际皱褶与气虚和血瘀证素相关(支持度:43.2%,置信度:74.03%,提升度:1.007);冠心病组大鱼际色红与血瘀证素(支持度:41.77%,置信度:43.14%,提升度:1.007,提升度:1.08)、痰浊和阴虚证素(支持度:33.54%,置信度:44.83%,提升度:1.062)相关;冠心病组大拇指根部青筋与痰浊和血瘀证素(支持度:79.11%,置信度:83.89%,提升度:1.0196)相关。四、结论1.大鱼际表征分级规范的确立为探索大鱼际表征与冠心病的关系奠定了基础。2.大鱼际皱褶是冠脉非梗阻性狭窄人群气虚、血瘀的重要表征。大鱼际色红和大拇指根部青筋均是冠心病人群血瘀、痰浊的重要表征,大鱼际色红同时也是阴虚的表征。冠心病患者大拇指根部青筋与多支病变相关。大拇指根部青筋在区分冠脉非梗阻性狭窄与冠心病时比耳褶征更具有优势。五、创新点1.首次制定了大鱼际表征分级规范,对大鱼际异常表征(形态、皱褶、青筋)进行了三级量化。2.在“象”思维指导下,采用冠心病大鱼际三维望诊,首次发现了与冠心病、冠脉非梗阻性狭窄相关的大鱼际异常表征,明确了大鱼际异常表征在评估冠心病、冠脉非梗阻性狭窄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发现了大鱼际异常表征与冠心病中医证素的关联性,为大鱼际异常表征辅助冠心病中医辨证提供依据。
马彬[3](2013)在《中医药临床研究方法与报告质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背景国家对中医药领域研究的资助力度逐年递增,其科技论文数量亦呈现高速增长的趋势。随着循证医学理念的不断深入,科研人员逐渐认识到,科技成果的质量才是重点。临床研究是临床实践的重要依据之一,但在方法设计与报告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大大降低了中医药临床研究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导致其研究成果的利用率和转化率低下。因此,有必要对我国中医药临床研究在设计、实施与报告等各环节可能会影响其研究质量的各因素以及与国外研究存在的具体差异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调查,确定需改进的重点环节和要素,以促进国内中医药临床研究质量的改善与提高。目的1.通过文献计量学和质量评价的方法,对国内中医药临床研究(包括系统评价/Meta-分析和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设计与报告质量研究现状、与国外同类研究之间存在的具体差异环节、要点和问题及其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进行全面的回顾分析并进行对比分析,全面掌握我国中医药临床研究在方法与报告质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确定需改进的重点环节和要素。2.对国内中医药期刊“稿约”中对国际公认的不同类型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规定,今后对其引入和实施的计划,以及编辑的认知和应用现状进行问卷调查,以确定在论文发表阶段影响其报告质量的因素,为临床研究报告规范今后在我国的推广和实施提供针对性的参考依据。3.基于以上研究的结果,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和中医药研究的特性,提出建设性意见,以提高和改善中医药临床研究质量,促进其成果的利用和转化。方法1.基于AMSTAR清单和PRISMA清单,回顾性分析国内中医药SRs/Meta-分析的研究现状、方法和报告质量。2.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和质量评价方法,对比分析国内外针灸SRs/Meta-分析在方法设计与报告质量等重点环节的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3.基于CONSORT清单和STRICTA清单被引入国内的不同时间段,回顾性分析国内针灸RCTs的方法和报告质量是否随着清单的引入而得到改善和提高。4.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国内中医药期刊“稿约”中对国际公认的不同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规定,今后对其引入和实施的计划,以及编辑的认知和应用现状进行全面调查。采用频数、中位数和四分位距进行统计描述,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1.共纳入369篇国内中医药SRs/Meta-分析研究,突出表现的问题包括:45%的研究文献检索方法不全面甚至不正确(203篇/369篇);97.3%(359篇/369篇)的研究未检索不同发表类型的研究;96.5%(356篇/369篇)的研究未提供排除文献的清单;42%(155篇/369篇)的研究纳入标准宽泛不具体、甚至存在错误;58.8%(217篇/369篇)的研究未采用双人独立机制对文献和数据进行筛选和提取:55%(203篇/369篇)的研究未详细描述文献筛选纳入全过程及排除原因;70.7%(261篇/369篇)的研究数据合并方法不恰当,其方法与报告质量普遍较低。另外,其总体引用率较低,引用率为零的研究占到46.1%(170篇/369篇),临床医生的参与率亦较低(49.9%,184篇/369篇)。2.共纳入366篇国内外针灸SRs/Meta-分析研究,其中Chinese SRs共88篇,Other SRs共226篇,Ccohrane SRs共52篇。3种不同类型SRs研究在AMSTAR清单和PRISMA清单中符合率大于80%的条目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5%(Chinses SRs).vs73%(Other SRs).vs91%(Ccohrane SRs)和59%(Chinses SRs).vs74%(Other SRs).vs78%(Ccohrane SRs),其中Chinses SRs在两个清单中的符合率均最低。Chinese SRs与Other SRs和Cochrane SRs存在较大差距的方面主要包括:不同发表类型文献的纳入(2%.vs91%.vs100%)、广泛而全面的检索(40%.vs87%.vs100%)、相关利益冲突的说明(0%.vs61%.vs100%)、证据综合结果(23%.vs99%.vs96%)和计划书和注册信息(0%.vs4%.vs100%)等方面。此外,Chinese SRs, Other SRs和Cochrane SRs中被引次数为零的研究所占比例分别为53%.vs26%.vs40%,由临床医生完成的SRs所占比例分别为27%.vs63%.vs54%,进行更新的SRs所占比例分别为0%.vs3%.vs92%,可见Chinese SRs的被引率、临床医生的参与率方面亦最低。3.共纳入1978篇国内针灸RCTs研究,1996年之前发表的为144篇其中针刺RCTs为122篇;1997年-2003年间发表为353篇,其中针刺RCTs为312篇;2004年-2012年间发表为1481篇,其中针刺RCTs为1301篇。虽然3个不同年代发表的针刺RCTs在STRICTA清单各条目上的符合率均略有提高,但其实际比例依然很低,包括①针刺治疗的具体类型(6.6%.vs9.9%.vs12.7%);②针刺治疗的理由和依据(0%.vs0.3%.vs1.0%);③每位受试对象每个治疗单元所用针的数目(0%.vs0.3%.vs0.2%);④对针刺组施加的其他干预措施描述(19.7%.vs30.1%.vs33.7%);⑤对针灸师资质报告(0%.vs0%.vs0.4%);⑥无研究报告有关对治疗师的操作指导及其给患者的信息和解释等。3个不同年代发表的针灸RCTs在CONSORT清单中符合率大于50%的条目所占的比例分别为:0%(≤1996年).vs8%(1997年-2003年).vs26%(2004年-2012年)。主要问题主要包括:①研究方法阐述过于简单,包括资料收集的场所和地点(12.5%.vs24.6%.vs69.7%)、样本量确定依据(0%.vs0%.vs1.2%)等;②随机方法不消楚,包括对产生随机序列的方法报告(1.4%.vs15%.vs26.3%)、隐蔽分组机制(0%.vs1.4%.vs4.9%)和盲法实施(0%.vs5.7%.vs9.1%)等;③结果部分内容描述不清甚至缺少,包括受试者流程(0%.vs11.6%.vs20.6%)、招募受试者时期和随访时间(0%.vs2.1%.vs2.8%)、基线资料的提供(9.0%.vs17.8%.vs34.8%)和结局效应估计值及95%CI的报告(18.1%.vs36%.vs50.7%)等。此外,无任何研究注册及阐明可能的利益冲突。4.共纳入63种国内中医药期刊杂志,其中SCl收录2种,Medline/Embase收录8种,CSCD收录7种,统计源收录46种。仅3种杂志在其“稿约”中提及并要求作者按照CONSORT声明各条目来规范报告RCTs,且给出了具体的版本和网址。此外,仅1种期刊在其“稿约”中提及CONSORT扩展版。无任何期刊在其“稿约”中提及PRISMA、MOOSE、TREND、STARD和STROBE等其他类型研究的报告清单。通过电话和E-mail方式,对63种国内中医药期刊编审人员进行问卷调晒,54种期刊杂志给予回复,反馈率为85.7%,其中编辑为39人(占72.2%)、主编为3人(占5.6%)、编辑部主任为9人(16.7%)、其他人员为3名(占5.6%)。对于CONSORT声明,有8位编辑知道并子解,3位编辑仅听说过但不了解,其中仅3位编辑表示对投稿的RCTs,该期刊在作者投稿、编辑审稿及专家评审阶段均要求和遵循了CONSORT声明的要求,46%的编辑(25人)认为没有必要在“稿约”中引入CONSORT声明。对于PRISMA清单,仅2位编辑知道并了解,7位编辑仅听说过但不了解,表示对投稿的SRs/Meta-分析,在作者投稿、编辑审稿及专家评审阶段均未要求和遵循PRISMA清单的要求,65%的编辑(35人)认为没有必要在“稿约”中引入PRISMA清单。而对于其他类型临床研究报告清单,无任何人知晓并了解。结论临床研究质量是影响其转化和利用的关键因素,只有高质量的研究才能为临床实践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我们的研究显示:尽管国内中医药,特别是针灸SRs/Meta-分析研究在研究的题目、摘要、纳入研究的特征和文献质量评价方法阐述等方面的符合率较好,但在影响其研究质量的关键因素,如文献检索方法不同发表情况的文献的纳入、对发表偏倚的评估、利益冲突的说明、文献筛选流程图的呈现、数据合并的合理性、研究间异质性或偏倚的分析以及对证据综合结果分析的的能力等方面,与国外同类研究存在较大差距。而对于国内针灸RCTs,尽管2003年之后发表的针刺RCTs的数量是之前所发表总数的3倍多,且各条目的符合率在不同的3个发表年代略有提高,但在多个条目上的实际符合比例上依然非常低,如随机序列的产生方法、隐蔽分组的机制和实施、盲法细则、样本量计算依据和资料收集场所和地点等方面,其质量并未随着STRICTA清单的引入而得到有效改善和提高。此外,国内中医药领域期刊“稿约”中对不同类型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应用情况不尽如人意,大部分期刊的编审人员对研究报告的规范、临床研究注册制度等信息的知晓率较低。而且,尽管大部分期刊有意愿在今后进入此类相关报告规范,以提高不同类型的临床研究报告质量,但均无任何具体的可操作的细则和时间规划。因此,我们强烈建议通过以下措施提高国内中医药临床研究的方法和报告质量:①国内医学期刊尽早在“稿约”中引入这些国际临床研究报告标准,以规范和提高国内临床研究的报告质量,提升临床研究水平;②从期刊协会层面制定相关制度,由鼓励和建议投稿作者、期刊编辑在文章投稿、编审和专家评审阶段遵循相关的临床研究报告规范,过渡到强制执行;③对期刊编审人员开展和加强与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相关的知识培训,并建立考核机制,促进相关知识的掌握和更新;④将与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相关的知识内容加入到医学继续教育课程中,由国家授权各地区具备资质的科研单位,对其服务地区的临床医生、科研人员进行全面的SRs/Meta-分析方法学的培训:⑤在医学在校教育中引入与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相关的知识内容。
仇玉平[4](2009)在《以李东垣阴火学说论治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理论探讨及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快速性心律失常是临床上的常见病,重者可导致猝死。目前中医药虽在治疗部分快速性心律失常中显示了良好的临床疗效,但也存在辨证论治方法单一、理论和实践脱节等不足。本研究归纳总结了运用金元时代临床家李东垣阴火学说辨证论治快速性心律失常临床经验,希望能够丰富心律失常的中医辨证论治体系,在中医理论和实践方面有所创新。目的:从理论及临床两个方面,探讨李东垣“阴火”学说在快速性心律失常发病中的作用和机理,以及以益气、祛火、养阴为主的治疗方法在快速性心律失常中的重要地位,为心律失常的治疗提供新的理论指导和治疗方法。方法:通过系统的文献回顾和理论探讨,提出“脾虚气陷,阴火内生”是快速性心律失常的重要病机,系统总结了快速性心律失常阴火证的不同治疗方法,并以“益气升阳,泻火养阴”立法,使用宁心定悸合剂对冠心病所致早搏(阴火上冲型)患者进行系统的临床治疗观察,并与参松养心胶囊进行对照。结果:1.宁心定悸合剂组治疗冠心病所致早搏(阴火上冲型)总有效率为89.13%,参松养心胶囊组总有效率为60.87%,两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2.宁心定悸合剂试验组改善患者整体症状总有效率为86.96%,参松养心胶囊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3.48%,两组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3.宁心定悸合剂组与对照组比较,在改善心肌缺血,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心率变异,降低NT-proBNP水平,改善心功能等方面都有较好的疗效。结论:以李东垣阴火学说论治快速性心律失常方法可行,以“益气升阳,泻火养阴”法治疗冠心病所致早搏(阴火上冲型)疗效确切。
李志明[5](2007)在《心律失常现代中医文献的整理与研究》文中认为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或并发症。种类繁多,病因复杂,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其中致命性心律失常则是导致猝死的原因,这些是造成当今心血管疾病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之一。祖国医学虽无“心律失常”病名。但对其病因、病机、症状、诊断、证侯治疗的描述却很多,散见于论述“心悸”、“怔忡”、“眩晕”、“疾脱脉”、“厥证”、“脱证”、“胸痹”等证的文献中。这些文献记载了中医学对心律失常独到认识及丰富的诊疗经验。建国以来,广大医学工作者对心律失常的诊断和防治做了大量的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实践。中医对心律失常的认识不断深化和完善,并已积累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且实践证明中医治疗本病从整体出发,辨证施治,具有综合作用的优势。本论文收集1949~2006年与心律失常有关的中医文献资料并对其进行整理研究。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本文的第一节,概要介绍现代医学对心律失常的认识。第二部分为本文的第二至第七节,分别从辨证论治、单方复方、针灸推拿、气功、饮食、音乐等方面详细介绍中医治疗心律失常的各种方法,其中既介绍一般治法和着名老中医的经验,也介绍不同医家对本病独到认识,从而从不同角度深化和丰富了心律失常的证治。第三部分为第八节,介绍心律失常的中西医结合研究成果。本论文以中医治法为主,兼顾中西医结合研究,力求全面反映建国以来中医研究心律失常的水平。
周美启[6](2005)在《针刺心经与小肠经干预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脏和下丘脑基因表达谱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①探究中、西医学对缺血性心脏病病因病机(理)的认识,针灸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和作用原理的研究进展,以及基因芯片技术在中医药领域中的应用现状。②从基因水平揭示心经、小肠经干预心肌缺血作用的分子心脏学机制和脑机制,阐释心经、小肠经与心脏表里相合关系的实质。同时也为进一步建立“针灸-基因表达谱”数据库,寻找一组“经脉脏腑相关的特异性基因群”奠定基础。 方法:①从古今文献着手,特别是对近十年来相关文献进行系统地收集、归纳、分析和整理。②随机将20只SD大鼠分为模型组、肺经组、心经组和小肠经组,每组5只。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法复制急性心肌梗死动物模型。分别电针手少阴心经“神门(HT7)-通里(HT5)”段,手太阳小肠经“养老(SI5)-支正(SI7)”段,以及手太阴肺经“太渊(LU9)-列缺(LU7)”段。分别对肺经组与模型组、心经组与模型组、小肠经组与模型组的心脏和下丘脑基因表达谱变化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文献研究:①缺血性心脏病是多病因的疾病。多种因素可作用于不同环节,现代医学存在多种学说,而传统医学则强调心脉痹阻,病位以心为主,多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病机特点本虚标实,气血阴阳同病,虚实夹杂。②针灸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疗效肯定。所报道的疗效因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病情,针灸取穴、方法或配合其他中西医治疗手段,以及疗效评价标准的不同而异。③针灸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活性物质、心肌局部调节及改善微循环、抗氧自由基以及对细胞因子的调节、对NOS和NO的影响以及调节热休克蛋白表达基因等方面作用,从而改善心肌缺血后心脏血流动力学紊乱,促进心肌恢复正常代谢,调整心肌收缩力,纠正心律失常。④基因芯片技术虽在中医证的本质、针灸作用原理及中药作用机制等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未见有关经脉脏腑相关方面研究成果的报道。实验研究:①心脏和下丘脑差异表达基因和EST数目分析:在心脏,与模型组比较,肺经组共有439个差异表达基因(包括EST),其中164个表达下调,275个表达上调,表达差异大于2倍的分别有20个和14个;与模型组比较,心经组共有784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455
孙敏,贾丽梅,齐建华[7](2000)在《气至病所对冠心病R-R间期复常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
二、气至病所对冠心病R-R间期复常的临床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气至病所对冠心病R-R间期复常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针刺内关穴不同层次与不同留针时间对心律失常刺激效应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综述一 “内关”穴针刺层次与留针时间的研究现状 |
1. “内关”穴的定位 |
2. “内关”穴的层次性解剖结构 |
3. “内关”穴的层次性针感 |
4. “内关”穴的层次性适应病证 |
5. “内关”穴的层次性施术 |
5.1 “内关”穴的刺皮法 |
5.2 “内关”穴的刺肉法(合谷刺法) |
5.3 “内关”穴的刺筋法(关刺法) |
5.4 “内关”穴的经刺法、络刺法 |
5.5 “内关”穴的三刺法(“烧山火”、“透天凉”刺法) |
5.6 “内关”穴透穴刺法 |
6. “内关”穴的留针时间 |
6.1 留针时间的研究现状 |
6.2 “内关”穴留针时间的研究现状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内关”穴防治心律失常的研究现状 |
1. “内关”穴防治心律失常的研究进展 |
2. “内关”穴防治心律失常的机制 |
2.1 中枢机制 |
2.2 离子通道机制 |
2.3 与cAMP-PKA细胞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
3. 心律失常动物模型的复制 |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实验部分 针刺“内关”穴不同层次与不同留针时间对快速性心律失常家兔刺激效应的比较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动物饲料 |
1.3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
1.4 主要实验试剂 |
1.5 主要实验耗材 |
2. 实验方法 |
2.1 技术路线 |
2.2 实验分组 |
2.3 实验操作 |
2.4 腧穴定位 |
2.5 干预方案 |
2.6 取材及固定 |
2.7 指标检测及方法 |
2.8 统计学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家兔心律失常模型复制评判 |
3.2 家兔心律失常持续时间的干预效果 |
3.3 家兔心室心肌细胞形态比较 |
3.4 L型钙离子通道α1c亚基的表达 |
3.5 Ca~(2+)-Mg~(2+)-ATPase的活性 |
4. 小结 |
4.1 针刺“内关”穴不同层次与不同留针时间对快速性心律失常家兔ECG的调节 |
4.2 针刺“内关”穴不同层次与不同留针时间对心律失常家兔心室肌细胞形态的影响 |
4.3 针刺“内关”穴不同层次与不同留针时间对心律失常家兔L型钙通道mRNA表达的影响 |
4.4 针刺“内关”穴不同层次与不同留针时间对心律失常家兔Ca~(2+)-Mg~(2+)-ATPase活性的影响 |
讨论 |
1.动物模型的复判及针刺“内关”穴不同层次与不同留针时间对快速性心律失常持续时间的影响 |
2.针刺“内关”穴不同层次与不同留针时间对心律失常家兔心室肌细胞形态的影响 |
3.针刺“内关”穴不同层次与不同留针时间对心律失常家兔L型钙通道mRNA表达的影响 |
4.针刺“内关”穴不同层次和不同留针时间对心律失常家兔Ca~(2+)-Mg~(2+)-ATPase活性的影响 |
5.针刺“内关”穴不同层次与不同留针时间对心律失常家兔刺激效应差异性的分析 |
结语 |
临床意义探讨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基于冠脉CTA的冠心病患者大鱼际表征与中医证素的关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常见冠心病的体表特征及临床意义述评 |
综述二 大鱼际望诊的研究进展 |
第二部分 大鱼际表征量化的相关文献分析 |
一、目的 |
二、资料与方法 |
1 资料来源 |
2 检索策略 |
3 文献筛选 |
4 文献管理 |
三、结果 |
1 文献筛选结果 |
2 文献基本信息 |
3 大鱼际表征研究构成 |
4 大鱼际表征相关病种研究 |
5 大鱼际表征分级量化研究 |
四、讨论 |
五、结论 |
第三部分 基于专家问卷调查制订大鱼际表征分级规范 |
一、目的 |
二、资料与方法 |
1 编制专家问卷 |
2 调查范围 |
3 问卷结构与内容 |
4 专家选择 |
5 调查方法 |
6 统计分析 |
三、结果 |
1 问卷信度效度 |
2 专家积极程度 |
3 专家权威程度 |
4 专家意见的集中程度与协调程度 |
5 大鱼际表征望诊及其分级专家共识结果 |
四、讨论 |
1 选用德尔菲法规范大鱼际表征分级望诊 |
2 大鱼际表征及其分级望诊规范德尔菲专家调查结果评价 |
五、结论 |
第四部分 大鱼际异常表征与冠心病中医证素的关联研究 |
一、目的 |
二、资料与方法 |
1 患者来源 |
2 伦理学要求 |
3 研究设计 |
4 纳排标准 |
5 诊断标准 |
6 表征判定 |
7 冠脉CTA扫描 |
8 表征采集 |
9 质量控制 |
10 统计分析 |
11 技术路线图 |
三、研究结果 |
1 人口学资料与临床信息比较 |
2 冠脉非梗阻性狭窄、冠心病人群相关大鱼际异常表征的分析 |
2.1 纳入指标 |
2.2 三组相关指标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2.3 三组相关指标随机森林分析 |
2.4 冠脉非梗阻狭窄、冠心病相关指标筛选结果 |
2.5 冠脉非梗阻性狭窄、冠心病人群相关大鱼际异常表征多分类(有序、无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2.6 小结 |
3 大鱼际色红、大拇指根部青筋与冠脉病变支数相关分析 |
4 大鱼际异常表征与冠脉非梗阻性狭窄、冠心病中医证素的相关性分析 |
4.1 冠脉非梗阻性狭窄组患者大鱼际皱褶征与证素关联性分析 |
4.2 冠心病患者大鱼际色红与证素关联规则分析 |
4.3 冠心病患者大鱼际拇指根部青筋与证素关联规则分析 |
4.4 小结 |
四、讨论 |
1 冠心病大鱼际望诊是“象思维”的体现 |
2 观察大鱼际异常表征筛查冠心病具有可行性 |
3 大鱼际是心之外象 |
4 大鱼际异常表征是中医“据象辨证”的体现 |
5 大鱼际望诊的优势 |
五、结论 |
第五部分 创新点 |
第六部分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 |
附录一 专家调查问卷(第一轮) |
附录二 专家调查问卷(第二轮) |
附件三 临床病例信息采集表 |
附录四 大鱼际典型表征临床示例图片 |
附录五 |
(3)中医药临床研究方法与报告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医药在我国卫生保健体系中作用 |
1.1.2 中医药现代化是促进其发展和被广泛认可的唯一途径 |
1.1.3 国内中医药临床研究存在的问题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内容 |
1.4 材料与方法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国内中医药SRs/Meta-分析方法和报告质量的回顾性调查 |
2.1 研究背景 |
2.1.1 系统评价的发展沿革及概念特点 |
2.1.2 系统评价的研究方法与步骤 |
2.1.3 系统评价方法质量与报告质量的评估工具 |
2.1.4 系统评价在我国中医药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
2.2 研究内容 |
2.3 材料与方法 |
2.3.1 技术路线图 |
2.3.2 样本的确定与来源 |
2.3.3 文献筛选流程 |
2.3.4 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 |
2.3.5 质量控制措施 |
2.4 结果 |
2.4.1 文献检索结果 |
2.4.2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研究的基本特征和特点 |
2.4.3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研究的方法质量 |
2.4.4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研究的报告质量 |
2.5 讨论 |
2.5.1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特点及存在问题 |
2.5.2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方法质量存在的问题 |
2.5.3 国内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报告质量存在的问题 |
2.5.4 研究的局限性 |
2.6 结论 |
第三章 国内外针灸SRs/Meta-分析方法和报告质量的对比研究 |
3.1 研究背景 |
3.1.1 针灸在我国传统中医药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 |
3.1.2 系统评价/Meta-分析在针灸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 |
3.2 研究内容 |
3.3 材料与方法 |
3.3.1 技术路线图 |
3.3.2 样本的确定与来源 |
3.3.3 文献筛选流程 |
3.3.4 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 |
3.3.5 质量控制措施 |
3.4 结果 |
3.4.1 文献检索结果 |
3.4.2 国内外针灸统评价/Meta-分析的基本特征和特点 |
3.4.3 国内外针灸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方法质量 |
3.4.4 国内外针灸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报告质量 |
3.5 讨论 |
3.5.1 国内外针灸系统评价/Meta-分析在基本特征和特点方面的差异 |
3.5.2 国内外针灸系统评价/Meta-分析在方法质量方面的差异 |
3.5.3 国内外针灸系统评价Meta-分析在报告质量方面的差异 |
3.5.4 研究的局限性 |
3.6 结论 |
第四章 国内针灸随机对照试验方法与报告质量回顾性分析 |
4.1 研究背景 |
4.1.1 随机对照试验定义 |
4.1.2 随机对照试验的报告工具简介 |
4.1.3 国内针灸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4.2 研究内容 |
4.3 材料与方法 |
4.3.1 技术路线图 |
4.3.2 样本的确定与来源 |
4.3.3 文献筛选流程 |
4.3.4 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 |
4.3.5 质量控制措施 |
4.4 结果 |
4.4.1 文献检索结果 |
4.4.2 国内针灸随机对照试验的基本特征和特点 |
4.4.3 国内针灸随机对照试验的报告质量 |
4.5 讨论 |
4.5.1 国内针灸随机对照试验存在的问题 |
4.5.2 STRICTA清单的符合率及其存在问题 |
4.5.3 CONSORT清单的符合率及其存在问题 |
4.5.4 研究的局限性 |
4.6 结论 |
第五章 中医药期刊编辑对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认知率及“稿约”中规定和引入需求调查 |
5.1 研究背景 |
5.2 研究内容 |
5.3 对象与方法 |
5.3.1 研究对象 |
5.3.2 调查方法 |
5.3.3 技术路线 |
5.3.4 统计分析 |
5.3.5 质量控制措施 |
5.4 结果 |
5.4.1 纳入期刊数量和种类 |
5.4.2 临床研究报告规范在国内中医药期刊“稿约”中的规定 |
5.4.3 期刊编审人员对临床研究报告规范认知和应用现状调查结果 |
5.5 讨论 |
5.5.1 “稿约”中对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引入率较低 |
5.5.2 期刊编审人员对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知晓和认知程度普遍较低 |
5.5.3 期刊编审人员对临床研究报告规范的应用率较差 |
5.5.4 研究的局限性 |
5.6 结论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6.1 主要结论 |
6.2 特色与创新 |
6.3 提高国内中医药研究质量的建议 |
6.4 促进国内中医药研究成果转化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4)以李东垣阴火学说论治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理论探讨及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李东垣阴火学说诠释 |
一、“阴火”的起源与沿革 |
(一) “阴火”概念的起源 |
(二) “阴火”名称的学术渊源 |
(三) 李东垣对“阴火”内涵的阐述 |
(四) “阴火”学说的沿革 |
(五) “阴火”概念简述 |
二、李东垣“阴火”的争议及原因 |
三、李东垣“阴火”学说诠释的理论依据 |
(一) 以李东垣对“阴火”概念的唯一系统论述为基准 |
(二) 以李东垣弟子所作的《脾胃论》后序为依据 |
(三) 以李东垣时代医学界的主流学术思想和师承授受关系为背景 |
(四) 以李东垣同时代的医家对阴火的评价为参照 |
(五) 以李东垣其他学术观点为补充 |
四、“相火”源流诠释 |
(一) “相火”概念的起源 |
(二) “相火”学说的兴起与沿革 |
(三) 命门和相火所寄部位之争 |
(四) 心火、君火、相火的关系 |
(五) 相火学说概述 |
五、“阴火”实质诠释 |
(一) 李东垣的心火、君火、相火观 |
(二) “阴火”的实质是病理相火 |
(三) 古代医家对“阴火”实质的评论 |
(四) “阴火”与其他“相火”的差异 |
六、阴火产生的病因病机 |
(一) 阴火产生的病因 |
(二) 阴火产生的病机 |
(三) “阴火”的现代解释及产生示意图 |
七、阴火的特征 |
(一) 内伤脾胃是阴火产生的前提 |
(二) 热象与脾虚并现是阴火特征性及最基本的临床表现 |
(三) 阴火具有“火”邪的一般特征 |
(四) 阴火为患,外现多种热象 |
(五) 脾虚火旺常与湿盛、气乱相兼出现 |
(六) 始病热中,末传寒中 |
(七) 真阴不足,可助阴火 |
(八) 阴火为患,法时升降 |
八、阴火的治疗 |
(一) 甘温除热,治疗之本 |
(二) 甘温益气与甘寒泻火合理运用 |
(三) 不同热象,治疗有别 |
(四) 阴火治疗,注重权变 |
(五) 摄养、远欲、脾胃将理乃阴火的不药而治之法 |
九、阴火学说的意义 |
(一) 阴火学说开气虚发热之先河 |
(二) 阴火学说在李东垣内伤脾胃学术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 |
第二部分 以李东垣阴火学说论治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理论依据及临床经验 |
一、以李东垣阴火学说论治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理论依据 |
(一) 脾胃与心,密不可分 |
(二) 李东垣学术思想及论治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启示 |
二、以李东垣阴火学说论治快速性心律失常经验 |
(一) 快速性心律失常阴火证形成的病因病机 |
(二) 快速性心律失常阴火证的诊断标准 |
(三) 快速性心律失常阴火证的治则治法 |
(四) 快速性心律失常阴火证治疗特色及注意事项 |
(五) 验案举偶 |
第三部分 益气升阳、泻火养阴法治疗冠心病所致早搏(阴火上冲型)临床研究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 |
(一) 病例来源 |
(二) 诊断标准 |
(三) 试验病例选择 |
三、研究方法 |
(一) 分组方法 |
(二) 试验药物及药品来源 |
(三) 服药方法 |
(四) 观察指标 |
(五) 疗效判定标准 |
(六) 安全性评价标准 |
(七) 意外情况的处置 |
(八) 终止试验标准 |
(九) 统计方法 |
四、一般资料 |
(一) 分组 |
(二) 性别 |
(三) 年龄 |
(四) 病程 |
(五) 吸烟 |
(六) 合并症 |
(七) 早搏类型及轻重程度 |
(八) 中医证候 |
五、研究结果 |
(一) 两组抗早搏疗效比较 |
(二)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三) 两组病例治疗后心肌缺血疗效的比较 |
(四) 两组病例试验前后焦虑、抑郁情绪的比较 |
(五) 两组病例试验前后动态心电图心率的比较 |
(六) 两组病例试验前后心率变异(HRV)比较 |
(七) 两组病例试验前后血压、血脂、血糖比较 |
(八) 两组病例试验前后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比较 |
(九) 安全性观测 |
六、结论 |
七、讨论 |
(一) 益气升阳、泻火养阴法治疗冠心病所致早搏(阴火上冲型)临床研究思路形成 |
(二) 冠心病所致早搏阴火上冲证诊断标准及病因病机探讨 |
(三) 冠心病所致早搏阴火上冲证的特点及治法分析 |
(四) 宁心定悸合剂处方分析 |
(五) 宁心定悸合剂疗效分析 |
结语 |
一、论文的创新性及其意义 |
二、论文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综述 |
附录 |
致谢 |
查新报告 |
详细摘要 |
(5)心律失常现代中医文献的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现代医学对心律失常的认识 |
1.1 心律失常的病因 |
1.2 心律失常的发病机制 |
1.3 心律失常的分类 |
1.3.1 按心律失常速率分类 |
1.3.2 起源异常所致的心律失常 |
1.3.3 激动传导异常所致的心律失常 |
1.4 诊断和鉴别诊断 |
1.4.1 心律失常诊断概述 |
1.4.2 几种常见的心律失常诊断要点 |
1.5 治疗 |
1.6 预后 |
2 心律失常的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 |
2.1 心律失常的病因病机 |
2.1.1 与心律失常有关的心的生理功能 |
2.1.1.1 心脏的主要生理功能 |
2.1.1.2 心脏与其他脏腑的功能关系 |
2.1.2 心律失常的病因病机 |
2.1.2.1 感受外邪 |
2.1.2.2 情志所伤 |
2.1.2.3 饮食失调 |
2.1.2.4 房劳过度 |
2.1.2.5 它病失养 |
2.1.2.6 药物影响 |
2.1.3 现代中医对心律失常病因病机认识举例 |
2.1.3.1 本虚 |
2.1.3.2 标实 |
2.1.3.3 从肝、脾、肺三脏论述心律失常 |
2.2 心律失常的辨证论治 |
2.2.1 心律失常的治疗原则 |
2.2.1.1 整体论治 |
2.2.1.2 调理阴阳 |
2.2.1.3 扶正祛邪 |
2.2.1.4 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
2.2.2 心律失常的辨证要点 |
2.2.2.1 辨惊悸、怔忡 |
2.2.2.2 辨病变的虚实兼夹 |
2.2.2.3 辨脏腑的虚损程度 |
2.2.2.4 辨脉象 |
2.2.3 心律失常的辨证分型论治 |
2.2.3.1 虚证类 |
2.2.3.2 实证类 |
2.3 现代中医治疗心律失常举例 |
2.3.1 中医辨证分型 |
2.3.1.1 北京魏执真将心律失常分快速型和慢速型 |
2.3.1.2 北京马胜兴等分标本论治 |
2.3.1.3 北京徐承秋等将分三型论治 |
2.3.1.4 山西原明忠等分三型论治 |
2.3.1.5 广州陈镜合三型论治 |
2.3.1.6 山东邵念方分六型论治 |
2.3.1.7 上海丁学屏辨治八法 |
2.3.1.8 湖南张自强将早搏分七型论治 |
2.3.2 病证结合专方专药 |
2.3.2.1 着眼于气、血、痰、瘀 |
2.3.2.2 着眼于心肾 |
2.3.2.3 着眼于心脾(胃) |
2.3.2.4 着眼于心肝 |
2.3.2.5 温阳益气治病窦 |
2.3.2.6 其他 |
2.4 关于心律失常脉象的辨析 |
2.4.1 迟脉 |
2.4.1.1 祖国医学关于“迟脉”的记载 |
2.4.1.2 “迟脉”的特征 |
2.4.1.3 属于“迟脉”的心律失常 |
2.4.1.4 “迟脉”辨析 |
2.4.2 缓脉 |
2.4.2.1 祖国医学关于“缓脉”的记载 |
2.4.2.2 “缓脉”的特征 |
2.4.2.3 可见“缓脉”的心律失常 |
2.4.2.4 “缓脉”辨析 |
2.4.3 数脉 |
2.4.3.1 祖国医学关于“数脉”的记载 |
2.4.3.2 “数脉”的特征 |
2.4.3.3 表现为“数脉”的心律失常 |
2.4.3.4 “数脉”辨析 |
2.4.4 疾脉 |
2.4.4.1 祖国医学关于“疾脉”的记载 |
2.4.4.2 “疾脉”的特征 |
2.4.4.3 表现为“疾脉”的心律失常 |
2.4.4.4 “疾脉”辨析 |
2.4.5 促脉 |
2.4.5.1 祖国医学关于“促脉”的记载 |
2.4.5.2 “促脉”的特征 |
2.4.5.3 表现为“促脉”的心律失常 |
2.4.5.4 “促脉”辨析 |
2.4.6 结脉 |
2.4.6.1 祖国医学关于“结脉”的记载 |
2.4.6.2 “结脉”的特征 |
2.4.6.3 表现为“结脉”的心律失常 |
2.4.6.4 “结脉”辨析 |
2.4.7 代脉 |
2.4.7.1 祖国医学关于“代脉”的记载 |
2.4.7.2 “代脉”的特征 |
2.4.7.3 属于“代脉”的心律失常 |
2.4.7.4 “代脉”辨析 |
2.4.7.5 结、代辨析 |
2.4.8 涩脉 |
2.4.8.1 祖国医学关于“涩脉”的记载 |
2.4.8.2 “涩脉”的特点 |
2.4.8.3 表现为“涩脉”的心律失常 |
2.4.8.4 “涩脉”辨析 |
2.5 试论宗气与心律失常 |
2.5.1 宗气的生成、运行及功能 |
2.5.1.1 宗气的生成、运行 |
2.5.1.2 宗气功能 |
2.5.2 宗气与心肺 |
2.5.3 着眼于心肺、宗气治疗心律失常 |
2.5.3.1 升陷汤 |
2.5.3.2 生脉散 |
2.5.3.3 补益宗气以防治老年心律失常 |
3 现代中医专家治疗心律失常的特点及经验 |
3.1 邓铁涛 |
3.2 祝谌予 |
3.3 陈可冀 |
3.4 郭士魁 |
3.5 岳美中 |
3.6 施今墨 |
3.7 赵冠英 |
3.8 丁光迪 |
3.9 傅宗翰 |
3.10 奚凤霖 |
3.11 周仲瑛 |
3.12 朱良春 |
3.13 华明珍 |
3.14 严世芸 |
3.15 姜春华 |
3.16 黄文东 |
3.17 朱锡祺 |
3.18 何立人 |
3.19 张伯臾 |
3.20 陈泽霖 |
3.21 周次清 |
3.22 张珍玉 |
3.23 万友生 |
3.24 林钟香 |
3.25 王键 |
3.26 张国伦 |
3.27 周宜轩 |
4 心律失常的单味药治疗 |
4.1 苦参 |
4.2 黄连 |
4.3 青皮 |
4.4 附子 |
4.5 人参 |
4.6 细辛 |
4.7 延胡索 |
4.8 葛根 |
4.9 炙甘草 |
4.10 冬虫夏草 |
4.11 山豆根 |
4.12 常山 |
4.13 万年青 |
4.14 山楂 |
5 心律失常的复方治疗 |
5.1 古方化裁 |
5.1.1 炙甘草汤 |
5.1.2 生脉散 |
5.1.3 温胆汤 |
5.1.4 血府逐瘀汤 |
5.1.5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
5.1.6 苓桂术甘汤 |
5.1.7 归脾汤 |
5.1.8 补阳还五汤 |
5.1.9 天王补心丹 |
5.1.10 银翘散 |
5.1.11 桃仁红花煎 |
5.1.12 麻黄附子细辛汤 |
5.1.13 桂枝附子汤加味 |
5.1.14 参附汤 |
5.2 自拟方 |
5.2.1 缓慢性心律失常 |
5.2.1.1 增率汤 |
5.2.1.2 温阳复脉汤 |
5.2.1.3 五参汤 |
5.2.1.4 益心温肾快脉汤 |
5.2.1.5 复脉养心汤 |
5.2.1.6 缓率平汤 |
5.2.1.7 定悸复脉汤 |
5.2.1.8 病窦转复汤 |
5.2.1.9 增脉汤 |
5.2.1.10 加味参附桂甘汤 |
5.2.2 快速性心律失常 |
5.2.2.1 交泰丸 |
5.2.2.2 稳脉汤 |
5.2.2.3 霍参汤 |
5.2.2.4 苦参消早汤 |
5.2.2.5 振心复脉汤 |
5.2.2.6 益心方 |
5.2.2.7 宁心汤 |
5.2.2.8 平心定率汤 |
5.3 成方 |
5.3.1 参附芪注射液 |
5.3.2 稳心灵 |
5.3.3 舒心平胶囊 |
5.3.4 心律安胶囊1 号 |
6 心律失常的针灸与推拿治疗 |
6.1 心律失常的针灸治疗 |
6.1.1 毫针治疗 |
6.1.1.1 辨证分型治疗 |
6.1.1.2 针刺特定穴位 |
6.1.2 其他针法治疗 |
6.1.2.1 耳针 |
6.1.2.2 腕踝针 |
6.1.2.3 穴位注射 |
6.1.2.4 磁性皮内针 |
6.1.3 针灸综合疗法 |
6.2 针灸治疗心律失常的分析与评价 |
6.2.1 各种针法治疗本病概况 |
6.2.2 针灸治疗心律失常疗效评价 |
6.2.3 针灸治疗心律失常的规律 |
6.2.3.1 取穴 |
6.2.3.2 毫针手法 |
6.2.3.3 针刺频刺及疗程 |
6.3 心律失常的推拿治疗 |
6.3.1 推拿手法为主治疗心律失常 |
6.3.1.1 按摩背俞穴治疗功能性心律失常 |
6.3.1.2 正骨推拿手法治疗功能性心律失常 |
6.3.1.3 手法治疗颈心综合征 |
6.3.1.4 颈部分区推拿治疗颈源性心律失常 |
6.3.2 推拿和其他疗法综合运用治疗心律失常 |
6.3.2.1 推拿结合水针治疗脊柱性心律失常 |
6.3.2.2 推拿等综合治疗脊源性心律失常 |
6.3.2.3 推拿牵引治疗颈椎病合并心律失常 |
7 心律失常的其他治疗及护理 |
7.1 心律失常的食疗 |
7.1.1 辨证施食 |
7.1.1.1 心神不宁 |
7.1.1.2 心血不足 |
7.1.1.3 气阴不足 |
7.1.1.4 心阳虚衰 |
7.1.1.5 痰湿阻滞 |
7.1.1.6 瘀血阻滞 |
7.1.2 心律失常的素菜水果治疗 |
7.2 心律失常的音乐疗法 |
7.2.1 音乐疗法运用于心律失常简析 |
7.2.1.1 心动过速 |
7.2.1.2 心动过缓 |
7.2.2 音乐治疗运用的一些注意事项 |
7.3 心律失常的护理 |
7.3.1 一般护理 |
7.3.2 心理护理 |
7.3.3 医疗体育 |
8 心律失常的中西医结合研究 |
8.1 舌象及理化指标与心律失常相关性研究 |
8.1.1 舌象客观性指标相关性研究 |
8.1.2 理化指标与心律失常相关性研究 |
8.1.2.1 理学检查指标与中医分型的关系 |
8.1.2.2 心律失常与血液流变的关系 |
8.1.2.3 心律失常与心电图的关系研究 |
8.2 抗心律失常的方药研究 |
8.2.1 炙甘草汤 |
8.2.2 桃核承气汤 |
8.2.3 血府逐瘀汤 |
8.2.4 宁心复脉合剂 |
8.2.5 甘草三参合剂 |
8.2.6 心宝 |
8.3 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 |
8.3.1 缓慢性心律失常中西医结合治疗 |
8.3.2 病窦综合征中西医结合治疗 |
8.3.3 室性早搏中西医结合治疗 |
8.3.4 心动过速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
8.3.5 其他类型心律失常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
8.3.6 心房纤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针刺心经与小肠经干预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脏和下丘脑基因表达谱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文献研究 |
1 现代医学对缺血性心脏病病因病理的认识 |
2 祖国医学对缺血性心脏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3 缺血性心脏病针灸治疗概况 |
3.1 针刺疗法 |
3.2 灸法 |
3.3 电针疗法 |
3.4 耳穴疗法 |
3.5 头皮针疗法 |
3.6 穴位贴敷疗法 |
3.7 穴位注射疗法 |
3.8 穴位埋线疗法 |
3.9 微波针灸疗法 |
3.10 穴位磁疗法 |
3.11 指压疗法 |
3.12 针灸综合疗法 |
3.13 针药结合疗法 |
3.14 针灸配合其他疗法 |
4 针灸干预心肌缺血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
4.1 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
4.2 心血管活性物质的作用 |
4.3 局部心肌组织调节 |
4.4 改善微循环作用 |
4.5 抗氧自由基作用 |
4.6 对细胞因子的调节 |
4.7 对NOS及NO的影响 |
4.8 调节细胞热休克蛋白基因表达 |
5 基因芯片技术在中医药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5.1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探讨中医证的本质 |
5.2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探讨针灸作用原理 |
5.3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探究中药作用机制 |
实验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芯片检测质量判断 |
2.2 样品芯片检测结果 |
3 讨论 |
3.1 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复制 |
3.2 基因芯片的选择 |
3.3 基因芯片检测结果分析 |
3.4 经脉脏腑相关及其研究现状 |
3.5 心与小肠关系的认识 |
结语 |
1 结论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 各组典型心电图 |
2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
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着作 |
4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课题 |
致谢 |
(7)气至病所对冠心病R-R间期复常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方法 |
2 结果 |
2.1 临床效果 |
2.2 气至病所前后R-R间期变化的观察 |
3 讨论 |
3.1 R-R间期即心动周期, 指心脏收缩和舒张的时间。 |
3.2 气至病所治疗过程中R-R间期变化的基本规律 |
四、气至病所对冠心病R-R间期复常的临床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针刺内关穴不同层次与不同留针时间对心律失常刺激效应的比较研究[D]. 古春凌.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
- [2]基于冠脉CTA的冠心病患者大鱼际表征与中医证素的关联性研究[D]. 郜亚茹.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3]中医药临床研究方法与报告质量研究[D]. 马彬. 兰州大学, 2013(05)
- [4]以李东垣阴火学说论治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理论探讨及临床研究[D]. 仇玉平.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09(07)
- [5]心律失常现代中医文献的整理与研究[D]. 李志明.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7(02)
- [6]针刺心经与小肠经干预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脏和下丘脑基因表达谱比较研究[D]. 周美启.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5(06)
- [7]气至病所对冠心病R-R间期复常的临床观察[J]. 孙敏,贾丽梅,齐建华. 黑龙江医学, 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