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本学术、教育考察记(论文文献综述)
杨汤琛[1](2021)在《作为“方法”的日本:甲午后晚清官绅的东游记书写》文中研究指明甲午后,晚清掀起了东渡狂潮,官绅所作的东游记由此勃兴,东游记所生成的"日本"作为一个地理文化空间,不再是中华意识下异国情调式的想象物,而成为具有启示意义的"他者"、便捷有效的救国方法,并在实践与想象的牵扯下生成为合欧化汉的东方乌托邦形象。其书写力图将日本作为一种方法内置于晚清朝廷变革图存的愿景之下,同文同种的日本之变革提供了如何在固有的文化基体上摄取西方文明并成功再生的范例。保留了上述意识与经验的东游记,展示了晚清官绅力图保存文化主体性又主动接纳现代性价值的活力与限度。
杨洋[2](2021)在《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研究(1874-1949)》文中提出特殊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是时代文明进步的体现,是推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保障残疾人权益平等,让残疾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重要举措。然而,在几千年的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社会对残疾人的教育关注十分有限,并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特殊教育。清末民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特殊教育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交融中产生,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调适和完善。基于对这一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背景审视、内容考察、影响因素分析与特点归结以及对发展历程的评析与启示思考的探讨与研究,为当代中国特殊教育的本土化发展累积经验、提供借鉴。论文以历史的角度,对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考察,从特殊教育各时期具体的内容入手,以全局和局部相结合的方式,描绘出这一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基本图景。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及比较研究法等,探索变迁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从中积累了何种经验,并对历史进程进行分析解读,以达到以史鉴今的目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清末特殊教育的滥觞与起步。主要探讨了自西学东渐伊始,社会有识之士对特殊教育的舆论宣传及教会特殊教育机构建立所经历的初期探索历程,具体包括特教师资培养、特殊教育课程体系建立与教学方法移植、学校的经费来源以及生源和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情况。通过对清末特殊教育的初创历程进行描述,分析这一时期特殊教育的发展受哪些外界因素的影响,揭示其发展背后的推动力。第二章民初特殊教育的规范化发展。国家通过制定教育宗旨、划定特殊教育的行政管理来确立特殊教育在学制体系中的地位,对特殊学校的管理发挥着若隐若现的作用,特殊教育开始逐渐被纳入国家教育体系中。同时,特殊学校的办学实践有了新的起色,在特教师资培养、课程教学、经费来源等方面趋向正规学校发展,生源和学生就业也较原来有了较大变化。第三章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特殊教育发展的转型渐变。随着国家在政治上得到统一,教育行政也趋于稳定,政府除了制定特殊教育宗旨和对其进行教育行政管理划分外,开始加强对私立特殊学校的立案监管。同时,义务教育政策的完善,卫生教育、慈善救济政策的强化实施,对这一时期特殊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辅助推动作用。特殊教育的师资培养、课程设置、语言教学、办学经费等方面“中国化”的色彩愈益浓厚。第四章南京国民政府后期特殊教育发展的挫折复兴期。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给本就薄弱的特殊教育事业重创一击,但在民族生存危机意识强烈的时代背景下,受过教育的残疾人接手开办特殊教育的重任,政府在保存和发展特殊教育方面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使特殊教育事业得以存续。战后,政府对特殊教育制定了相对完善的规划,但受政局动荡影响并未实施。不过,特殊教育在民间推动与政府引导的合力作用下,特教师资培养专业性逐渐增强,课程体系和教学实践日渐规范,经费来源也逐渐有了稳定的保障,特殊教育逐渐向制度化的方向迈进。第五章在对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历程梳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影响特殊教育发展的内外因素,来揭示其自身与所处环境的互动关系。既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外在大环境的更迭所产生的影响,同时特殊教育自身功能的转换,人本价值的逐渐突显,以及适应本土发展的自我调整,也是促成其具有独特发展态势的关键因素。在多重因素的交互影响下,清末民国时期的特殊教育显现出了鲜明的特点,而这些特点也是这一时期的特殊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发展的重要时代标识,更有助于厘清特殊教育的发展思路。第六章从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的发展历程中,辩证地评析特殊教育发展的经验和局限性,并以史为鉴,探索当前特殊教育发展的方向,即拓展特殊教育观念视角,社会融合与自主发展并举;加强特殊教育政策顶层设计,完善制度体系建设;优化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推动师资专业化发展;丰富特殊教育课程教法内涵,把握借鉴与创新合理尺度;扩充特殊教育经费投入比例,凝聚多元力量均衡发展,这些经验可以为当下特殊教育体系的充实和完善提供借鉴和启示。
张依帆[3](2020)在《清末民初江西省赴日教育考察研究 ——以教育考察日记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失败以后,中国人对日本这个“蕞尔小国”产生了改观,维新派和洋务派开始主张向日本学习教育。在康有为和梁启超的提案之下,清政府派遣官员考察日本学务。自此全国各地都开始或官派或私费赴日本考察教育,江西省近代经济凋敝、教育落后,但是却出现了最早的私费赴日考察团。考察团成员留下了教育考察记,记录了整个考察过程。日本教育的实况给每个考察人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于他们回国从事学校管理或教育行政都有一定积极意义。而这些日记对于理解江西省的日本教育考察也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清末民国教育考察人员的考察记为中心,详细分析了考察过程,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一、日本在明治维新过程中改革教育、发展军事,全盘向西方学习。1872年颁布学制以后,开始建立起近代教育体制,为日本社会发展输送了大批政治军事及经济等人才。这一改革直接导致了甲午战争中日本战胜清朝。战败后中国人开始反思日本强大的原因,许多开明人士开始上奏请为学习日本教育制度。二、清政府制定考察日本教育政策,全国上下或官方派出赴日教育考察团或私人自费,既有官绅又有教育从业者。虽然江西地区近代以来逐渐经济凋敝,教育落后,但也有不少开明人士主张变革,甚至自费赴日考察教育实业等领域,望为江西进步略尽绵薄之力。其中有心之士更是详细记录考察过程,为教育界人士提供新式教育参考。三、教育考察过程中考察者不仅悉心考察日本教育,还结识和拜访了教育界人士以及江西留学生,他们对于日后江西乃至全国的教育近代化发展产生了或大或小的积极影响。这些人物是江西乃至全国教育改革中的先行者,对于他们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
栗振宇[4](2020)在《明治后期教育对清末师范教育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近代伊始,为实现与富国强兵、殖产兴业并行的文明开化,明治政府以西方强国为学习榜样,引入欧美近代教育思想,于1872年颁布《学制》,提倡“全民就学”,确立义务教育制度。以此为契机,就学人数和学校数量迅速增加,到明治后期的时候,初等、中等、高等教育得到大规模的扩充,形成较为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广兴学校必然面临师资紧缺的矛盾,明治政府为此增加师范学校的种类和数量,改革师范教育的内容,促进师范学校的升级。甲午战败,清末中国人遂将目光转向战胜自己的对手——日本,发现其特别重视教育的普及工作,而普及的关键一步就是通过创办师范学校来培养师资。所以清廷在派遣官员和学者考察日本时格外留意其师范院校的管理和运营,不少前往日本的中国留学生也主动研习了师范科。确立学习日本教育的基本政策后,清政府参照日本学制制定了包含一系列师范教育章程的癸卯学制,师范学堂的开办遂有了指导框架;因为没有经验可循,从京城到地方的师范学堂聘请日本教习参与学堂的管理和教学。笔者的研究,正是以清朝官方和民间同日本的教育交流为背景,从考察、留学、制度设计、办学着手,介绍日本影响下的清末中国师范教育的近代化过程。
甘梅[5](2020)在《近代广西学校体育发展研究》文中认为鸦片战争轰开了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促使中国的有识之士开始转变重文轻武的传统观念,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西方近代体育开始传入中国,并在中国大地上得到广泛传播,逐渐取代了中国传统体育活动的地位,成为了中国近代体育活动的主流。可以说,在中国陷入亡国灭种的危机时,西方近代体育是作为强国御侮的一种手段而被引进、吸收和传入中国的,并成为近代学校的教育内容。清末颁布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教育章程,之后又进行了几次的学制改革,都对学校体育教育的各项内容进行了详细具体的规定,西方近代体育逐渐进入了中国的教育系统,为广西各级学校体育的普遍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广西地处西南边陲,随着梧州、龙州等地相继开放为通商口岸,西方近代体育文化伴随着西方文化的侵入而传入广西,进入学校课堂。受制于广西落后的经济文化水平,广西的学校体育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长期以来一直落后于内地各省。在这样艰难的社会环境中,广西的学校体育紧跟着中央的步伐,效仿国外的体育课程模式,促使学校体育不断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已有的对广西体育的研究成果中,以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居多,对近代广西学校体育的系统研究甚少,《广西通志·体育志》中虽有部分关于广西学校体育教育的论述,但是较为零散也不够丰富。因此笔者打算从一些原始史料出发,对近代广西学校体育的发展状况进行细致地考察。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以近代广西学校体育为研究对象,纵向探讨广西学校体育之缘起、在近代的发展情况,以及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并分析学校体育对近代广西社会的影响。对其研究,不仅有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地方社会历史文化,了解近代广西的教育史、体育史,且对我们总结历史经验,弘扬崇尚体育精神,增强体魄,促进全民健身都有实际意义。本文包括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绪论阐述了论文的选题缘起与意义、研究状况、研究范围及方法。正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分析近代广西学校体育教育兴起的历史背景,主要从六个方面阐述:洋务运动与近代体育教育的引进;教会学校对引进近代体育的贡献;维新运动与中国近代体育教育思想的形成;清末赴日教育考察为近代中国学校体育制度提供蓝本;清末新政之教育改革是体育教育兴起的契机;民国时期国民教育体制对学校体育教育的促进。第二、第三部分是本文的重点,论述了1840-1921年和1922-1949年两个时期的广西学校体育教育情况,主要从新学制对学校体育的影响、广西体育实施的情况、体育师资的培养等几个方面来考察。第四部分总结了近代广西学校体育兴起和发展的原因,存在的不足以及给予我们今天的启示。结语部分,对近代广西学校体育作出评价,同时阐明可供当今体育教育参考的经验及方法。
陈日红[6](2020)在《日本对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的影响》文中指出“图案”一词,最早由日本人将其与英文“DESIGN(设计)”对译而成。自20世纪初作为“新学”从日本传入后,便正式拉开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的序幕。从最初的“图案”,发展演变为当下的“艺术设计”,至今已走过百年风雨历程。20世纪上半叶,中国工艺图案教育受日本影响较深。从大量史料研究来看,日本自1868年开始推行以“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为目的的明治维新运动,积极吸收西方文明成果。他们通过推行新学制,以传统工艺为基础,融合西方近代设计思想,大力兴办工艺图案教育,并积极参加和举办国际国内博览会,来推动图案事业的发展。且在一批工艺图案教育家的大力倡导和深入研究下,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具有日本特色的图案学和图案教育体系。从而具备了影响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的条件。从“甲午”惨败中警醒的国人,不仅看了到新兴工业文明在传统农耕文明面前的优势,更看到了国民教育在日本近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日本成为近代中国主要的学习对象,包括其教育制度。为救亡图存,中国大批有识之士纷纷赴日考察绘画和工艺图案教育,将日本近代《学制》中的工艺图案教育移植到1904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中,并兴办工艺学堂,在师范学堂中开办图画手工专业,从而催生我国近代正规工艺图案教育的较早萌芽。在“支那保全论”背景下,日本向中国派出百余位教习,深度参与中国新式学堂中手工、图画、工艺和图案等课程的教学。他们将日本较为成熟的图案学科体系、课程模式和教材范本带入中国,为萌芽时期的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注入新的血液。自20世纪初至40年代,一批批中国青年学子在民族危亡时刻,为“实业救国”而东渡扶桑,在日本各学校学习绘画、工艺和图案等专业。尽管他们中只有少部分人克服各种困难完成学业,但数百位留日美术生将日本近代各时期工艺图案教育的最新成果带回国内,并播散之。中国留日美术学生回国后,大部分进入国内正在兴办的各类公立或私立美(艺)术专门学校,有的成为学校创办者而积极倡导工艺图案教育,有的成为图案科教授或主任而躬耕工艺图案教育第一线,实现其“实业救国”、“教育救国”和“美育救国”的理想。因有留日经历,故他们在办学模式、学科专业和课程设置等方面,均移植或模仿日本工艺图案教育体系。这些学校,既为发展中的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培育了师资,也为社会工商业发展培养了急需的实用美术人才。近代各美(艺)术学校均设有工艺图案专业,其师资多为有留日背景者,经过二三十年发展,逐步构建起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体系。在此期间,日文优秀原版工艺图案教材被引进,或被指定为学校教材由日本教习授课,或作为参考书目被一引再引。一些有留日背景或接受过日式图案教育的学者们,或是积极译介日本教材,或是借鉴日本文献编撰适合中国国情的本土化教材。早期图案学家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基础上,并将中国传统艺术理念融入其中,来解析中国传统图案构成原理,并提出“美”与“实用”的图案设计原则,从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图案学”理论雏形。形成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图案学思想,对中国新时期的工艺美术和艺术设计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一直绵延至今。总体观之,从20世纪初至40年代,日本对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的深度的影响,促成了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体系和图案学的初步形成,为其后中国工艺美术和艺术设计教育学科的发展和完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又因在“以日为师”的背景下,不顾国情一味地移植和模仿日本,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导致囫囵吞枣而消化不良,从而在某种程度上迟滞和阻碍了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的全面发展。
李颖[7](2020)在《嘉纳治五郎与中国近代教育》文中指出嘉纳治五郎在日本作为“柔道之父”和教育家广为人知,而在近代中日交流史上,他也是一位对近代中国教育颇具影响的人物。嘉纳治五郎曾于1902年来中国考察,期间与张之洞、张百熙、端方、罗振玉、钱恂、盛宣怀等清末官员、文人、学者多有接触。他创办的宏文学院是近代日本接受中国留学生最早且影响最大的学校,鲁迅、陈独秀、黄兴、杨昌济、林伯渠等许多对近代中国贡献巨大的人物都曾求学于此。此外,他还多次接待清末赴日考察教育的官绅,与他们进行过深入交流,在多数清末考察日记中都能找到嘉纳治五郎的相关记载。本文所研究的是清末时期嘉纳治五郎与中国近代教育的关系,时间跨度为自嘉纳治五郎接受中国留学生的1896年至清朝覆灭的1911年的15年间。主要通过研究嘉纳治五郎与中国留学生、官员、文人等知识阶层的来往与交流,考察其与近代中国教育的关系。一方面,分析嘉纳治五郎的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给这些与他有直接接触的人引发的思考和对其日后行动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而将目光放大到整个清末中国近代教育,正是这些善于学习和接受国外成功经验的知识阶层引发了中国近代教育革新,因此可以进一步得出嘉纳治五郎与中国近代教育的关系;另一方面,探究嘉纳治五郎通过在中国实地考察及与中国知识阶层的直接交流中,逐渐形成的中国观和教育思想,以及这些思想如何反映在他所采取的行动上,又如何反作用于中国的近代教育。通过对二者相互之间的作用与反作用的深入探讨,对嘉纳治五郎与近代中国教育的关系进行客观、全面的考察。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序章部分介绍当时的时代背景,梳理并总结迄今为止中日两国学者对嘉纳治五郎在中日教育交流领域的研究成果。介绍本文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第一章介绍嘉纳治五郎的生平及其对华教育思想。第二章研究嘉纳治五郎接收中国留学生的经过和教育成果。包括宏文学院的开设到关闭的整个历程、宏文学院的教学情况,并通过宏文学院中国留学生致嘉纳治五郎书信看宏文学院教育。另外,东京高等师范学校的中国留学生的情况。第三章是对嘉纳治五郎赴中国考察的研究。梳理其在中国考察的具体行程、接触过的重要人物、进行交流的内容及其所感,分析此行的重要意义。第四章研究嘉纳治五郎与清末赴日考察学务的官绅之间的交流。通过研究嘉纳治五郎与清末赴日考察官绅的交往,探讨其与清末赴日考察官绅教育思想的交流,以及对中国近代兴学的帮助。嘉纳治五郎是与中国近代教育有着密切联系的日本人中最具代表性的教育家之一。在他的身上,即可以看到当时日本高级知识分子典型的对华教育观,亦或多或少地反映着日本政府的对华政策。他致力于中国留学生教育,为中国教育的近代化提供建议与帮助,在中国清末教育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王琦[8](2019)在《民国杂志所载“东游日记”初探》文中研究表明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向西方国家派遣考察人员、留学生和外交使节,以期通过学习西方促进中国的富强。1895年,中国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战败,众多有识之士看到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迅速崛起,因此纷纷呼吁向邻国日本学习以救亡图存。于是许多中国人开始选择赴日游历考察,并留下了大量的东游日记。东游日记为我们研究中国近代化进程以及中日交往史提供了宝贵的史料,本文选取民国期间发表于杂志的东游日记作为研究对象,期望可对东游日记的研究有所增补。本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论述研究背景、先行研究和选题新意。第二章主要论述民国期间东游日记增多的原因以及考察的新行业和体裁的新形式,并探讨了日记中所见的中日紧张关系。第三章试图以顾倬和朱公权的东游日记以及他们回国后的活动为例论述东游考察所产生的积极影响。最后结语部分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概括了民国时期东游日记出现的一些新特点和新内容,并再次强调了东游日记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以及中日交流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
李飞[9](2018)在《何谓教育博物馆:一个值得澄清的历史概念》文中指出晚清新政时期屡见于文献的"教育博物馆"有其特指对象,几乎皆指陈列世界各地教育用具、教育方法及教育家资料等,主要面向师范院校师生及教育界人士服务的教育行业专题博物馆,而非面向普通大众传播科学常识的机构。《癸卯学制》中要求在师范学校内设立"教育博物馆"的理念,则明显取法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校设立附属教育博物馆的成例,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然而在实践中,因为种种原因,《癸卯学制》中拟想的教育博物馆始终在中国未能建立,最终成为一纸空文。晚清作为专有名词的"教育博物馆"有其理念渊源和开办宗旨,并非是单纯陈列教育用品而向社会开放的大众机构的通称,明确此点,方能对其历史地位有合乎实际的把握。
余来明,刘学超[10](2017)在《课堂内外:近代大学兴起与“文学”学科的建立》文中研究表明分科观念的形成,是中国传统学术近代转换的重要标志之一。随着中国传统学术分科观念逐渐分化,西方学科观念开始成为知识界对学术进行分类的基本准则。对于西方近代学术门类是否在中国已经形成,有学者认为除了要看这些门类的西书流传情况,更重要的还要看两方面的情况:其一,"中国学者理解、接受的程度,是否认同这些学术门类,并仿效建立中国近代意义的学术门类";其二,"中国学者认同西方学术门类以后,是否开
二、日本学术、教育考察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日本学术、教育考察记(论文提纲范文)
(1)作为“方法”的日本:甲午后晚清官绅的东游记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一以日为师与东游记的勃兴 |
二方法论视野下的教育考察与近代意识的深化 |
三东方乌托邦与被遮蔽的现实 |
余论 |
(2)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研究(1874-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研究的问题 |
三、文献综述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五、研究的价值 |
六、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七、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清末特殊教育的滥觞与起步(1874—1911) |
一、清末特殊教育产生的历史背景 |
(一)动荡政局为开办特殊教育提供宽松土壤 |
(二)西学东渐的文化传播为特殊教育的产生创造条件 |
(三)新教育发展为特殊教育移植创设宽容氛围 |
二、清末特殊教育的嚆矢 |
(一)清末特殊教育的舆论宣传 |
(二)教会特殊教育机构的兴起 |
三、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启蒙 |
(一)盲教育师资培养的肇始 |
(二)聋哑教育师资培养的肇始 |
四、特殊教育培养目标与课程教学的初步探索 |
(一)确立“识字明道”的培养目标 |
(二)尊西仿新的课程体系初具 |
(三)教学方法的移植与改进 |
五、特殊教育经费对西国的依附 |
(一)教会慈善人士的联合募捐 |
(二)国内教会组织的支持资助 |
六、特殊学校生源就业与发展规模 |
(一)学校生源及就业情况 |
(二)教会办学的零星尝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民国初期特殊教育的规范化发展(1912-1926) |
一、民初特殊教育发展的历史背景 |
(一)军权至上的政局导致特殊教育发展边缘化 |
(二)城市社会变动改变残疾人的救助观念 |
(三)教育热潮迭起为特殊教育发展创设民主氛围 |
二、民初特殊教育政策的形成与确立 |
(一)民初特殊教育宗旨的流变 |
(二)特殊教育行政管理体系的初定 |
(三)特殊学校确立地位与规范管理 |
三、特殊教育师资来源的自给自足 |
(一)特殊学校毕业生扩充师资队伍 |
(二)特殊学校附设短期师资训练班 |
四、特殊教育培养目标变革与课程教学完善 |
(一)确立“塑造独立国民”的培养目标 |
(二)课程内容的丰富充实 |
(三)语言教学方法的改进与调试 |
(四)上海盲童学校的个案考察 |
五、广源众筹的多渠道经费来源 |
(一)特殊学校的外源性筹资 |
(二)特殊学校的内源性筹资 |
六、特殊学校生源就业与发展规模 |
(一)学校生源及就业情况 |
(二)教会办学增加,国人积极仿办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特殊教育的“中国化”渐变(1927-1936) |
一、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特殊教育发展的历史背景 |
(一)教育行政渐趋稳定与教育秩序规范 |
(二)国内预防残疾意识逐渐增强 |
(三)儿童学研究的发展促使国人关注残疾儿童 |
二、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特殊教育政策的调整与发展 |
(一)特殊教育宗旨的核心确立 |
(二)特殊教育行政管理体系的调整 |
(三)私立特殊学校的管理权过渡 |
(四)特殊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变通政策 |
(五)卫生教育与慈善救济的强化实施 |
三、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体系的初步形成 |
(一)确立职业性与师范性相结合的培养目标 |
(二)注重专业知识技能的课程设置 |
(三)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经验积累 |
四、特殊教育培养目标革新与课程教学的本土探索 |
(一)确立“盲哑教育职业化”培养目标 |
(二)课程内容的宗教性弱化 |
(三)国人对语言教学的尝试与突破 |
五、西方母国经费来源缩减 |
(一)国内捐款与政府补助增加 |
(二)制定学费标准,补充学校经费 |
六、特殊学校生源就业与发展规模 |
(一)学校生源及就业情况 |
(二)教会与国人办学数量的此消彼长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南京国民政府后期特殊教育发展的挫折复兴(1937-1949) |
一、南京国民政府后期特殊教育发展的历史背景 |
(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致使特殊教育重心南移 |
(二)特殊教育专业组织的兴起助力 |
(三)战后中国经济崩溃导致特殊教育生存举步维艰 |
二、南京国民政府后期特殊教育政策的规划与完善 |
(一)战时特殊教育政策的应时调整 |
(二)战后特殊教育政策的完善性规划 |
三、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专业性增强 |
(一)专业性与师范性相结合的培养目标 |
(二)注重系统理论学习的课程设置 |
(三)延聘专业教师开展培训 |
(四)战后拟定专业师资培养方案 |
四、特殊教育办学目标与课程教学体系的日趋完善 |
(一)确立“培养社会有用公民”的培养目标 |
(二)课程内容的规范设置 |
(三)特色教学法的形成 |
五、经费来源渐趋稳定 |
(一)社团组织的经费补助 |
(二)政府经费投入渐增 |
六、特殊学校生源就业与发展规模 |
(一)学校生源及就业情况 |
(二)学校数量扩充,残疾人渐成办学主体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及特点 |
一、特殊教育发展的外生性影响因素 |
(一)政权更替与国家权力触角的延伸 |
(二)资本主义经济成分的新生与生产力的客观需求 |
(三)中西方文化碰撞交融的强势推进 |
二、特殊教育发展的内生性影响因素 |
(一)特殊教育自身的功能转换 |
(二)特殊教育的人本价值逐渐突显 |
(三)适应本土发展的自我调整 |
三、特殊教育发展的特点归结 |
(一)教育观念由“养”到“教”不断明晰 |
(二)教育监管由“放”到“收”的集权化 |
(三)特教师资培养的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 |
(四)课程教学体系杂糅走向融合的本土化适应 |
(五)经费来源由单一走向多元的开放化集资模式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评析与启示 |
一、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经验 |
(一)特殊教育本质功能的表达与强化 |
(二)政府主权意识觉醒加强特殊教育整顿规范 |
(三)特教师资培养体系的形成与教学经验积累 |
(四)西式课程与教学方法的植入与改造 |
(五)多方支援加强特殊教育根基巩固 |
二、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困境 |
(一)角色定位摇摆不定,教育观念难转变 |
(二)政策法规零散不健全影响特殊教育规范管理 |
(三)师资培养体系欠缺阻碍教学工作进展 |
(四)课程教学过度依赖制约特殊教育独立发展 |
(五)经费支出基础薄弱导致特殊教育发展缓慢 |
三、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当代启示 |
(一)拓展融合教育观念视角,社会融合与自主发展并举 |
(二)加强特殊教育政策顶层设计,完善制度体系建设 |
(三)优化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推动师资专业化发展 |
(四)丰富特殊教育课程教法内涵,把握借鉴与创新合理尺度 |
(五)扩充特殊教育经费投入比例,凝聚多元力量均衡发展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清末民初江西省赴日教育考察研究 ——以教育考察日记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要旨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と意义 |
1.2 先行研究 |
1.2.1 近代日中教育関系についての研究 |
1.2.2 近代日本视察についての研究 |
1.2.3 教育视察者及び视察日记についての研究 |
1.3 研究内容と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清末教育视察の背景と概况 |
2.1 清末教育视察政策立案の背景 |
2.2 清末に派遣された教育视察団の概况 |
2.3 江西地区の日本教育视察に対する対応 |
3 清末时期江西省の日本教育视察日记 |
3.1 朱绶、邹凌瀚の日本视察と『东游纪程』 |
3.1.1 视察の縁起と目的 |
3.1.2 视察记の主要内容 |
3.1.3 教育思想と视察感想 |
3.2 余永濬の日本视察と『褏东记』 |
3.2.1 视察记の主要内容 |
3.2.2 教育思想と视察感想 |
3.2.3 日本侧の提言 |
3.3 李文干の日本视察と『东航纪游』 |
3.3.1 视察の縁起と目的 |
3.3.2 视察记の主要内容 |
4 民国时期江西省の日本教育视察日记 |
4.1 呉恺『日本実业教育视察日记』 |
4.2 王経畲『东瀛教育视察日记』 |
4.3 民国対日教育视察と清末教育视察の相违点 |
5 结论 |
附録1 江西省视察人员名簿 |
附録2 考察日本学务情形禀 |
参考文献 |
谢辞 |
大学院生期间の研究结果 |
(4)明治后期教育对清末师范教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明治后期日本教育发展及师范教育概况 |
2.1 初等教育制度的综合完善 |
2.1.1 小学校制度的整备 |
2.1.2 国定教科书制度 |
2.2 中等教育的制度化 |
2.3 师范教育的扩充与升级 |
第3章 对日考察与赴日留学 |
3.1 甲午战前有关人士对日本及其教育的了解 |
3.2 甲午战后国人赴日考察学务概况及其对师范教育的介绍 |
3.2.1 官员和学者赴日考察学务概况 |
3.2.2 教育考察记对日本师范教育的介绍 |
3.3 留日学生与师范科的研习 |
3.3.1 鼓励游学及留日学生的增多 |
3.3.2 师范科的研习 |
第4章 日本学制启示下清末师范教育的产生和制度化 |
4.1 师范教育的产生 |
4.2 以日本学制为重要参考的师范教育制度的初步确立 |
4.2.1 壬寅学制的出台及其对师范教育制度的规定 |
4.2.2 癸卯学制的出台及其对日本学制的借鉴 |
4.2.3 中日两国师范学校章程的比较 |
4.3 日本影响下女子教育的提倡与女子师范学堂章程的发布 |
4.3.1 日本影响下女子教育的提倡 |
4.3.2 《女子师范学堂章程》的发布 |
第5章 直隶和三江师范学堂的运营与日本教习 |
5.1 直隶师范学堂及其日本教习 |
5.1.1 创立直隶学校司与渡边龙圣就任顾问 |
5.1.2 直隶师范学堂的创办 |
5.1.3 日本教习对直隶师范学堂的贡献 |
5.2 三江师范学堂及其日本教习 |
5.2.1 三江师范学堂的创办及日本教习的引入 |
5.2.2 日本教习对三江师范学堂的贡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近代广西学校体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1.中国近代体育史研究 |
2.关于近代学校体育和体育教育的研究 |
3.关于地方体育的研究 |
4.关于广西近代体育教育研究 |
(三)有关概念的界定 |
(四)研究方法 |
(五)论文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近代广西学校体育发展的历史背景 |
(一)洋务运动与近代体育教育的引进 |
(二)教会学校对引进近代体育的贡献 |
(三)戊戌变法与中国近代体育教育思想的形成 |
(四)清末赴日教育考察为近代中国学校体育制度提供蓝本 |
(五)清末新政之教育改革是体育教育兴起的契机 |
(六)民国时期国民教育体制对学校体育教育的促进 |
二、清末民初的广西学校体育教育(1840-1921) |
(一)近代前广西民间传统体育概况 |
(二)清末广西学校体育实践(1840-1911) |
1.西方体育教育引进广西 |
2.清末广西学校体育状况 |
(三)民国初期的广西学校体育实践(1912-1921) |
1.民初广西体操课沿袭清末 |
2.球类运动在广西学校的出现 |
(四)广西体育师资培训的初始 |
(五)清末民初的体育竞技状况 |
(六)清末民初广西学校体育教育的主要特征 |
1.模仿日本学校体育教育模式 |
2.以兵式体操为主的课程内容 |
3.体育课形式大于内容 |
4.由清末学校的体育单轨制变为民初的双轨并行 |
5.与清末的癸卯学制相比,民初的壬子癸丑学制科学性更高 |
三、民国中后期的广西学校体育教育(1922-1949) |
(一)1922-1936年的广西学校体育 |
1.学校体育教学理念的变革 |
2.广西学校体育教育体系逐渐形成 |
(二)1937-1949年广西学校体育 |
1.学校体育变得更加规范化、科学化 |
2.体育设备不断完善 |
3.抗战体育运动蓬勃发展 |
(三)广西体育师资培养的专业化 |
(四)传统体育在学校的发展 |
(五)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 |
1.马君武的体育教育思想 |
2.任中敏的体育思想 |
(六)民国中后期广西学校体育的主要特征 |
1.学习美国的体育教育模式 |
2.体育课程内容变得丰富多元 |
3.体育课程更加严整规范 |
4.注意人本教育 |
四、对近代广西学校体育发展的评述 |
(一)近代广西学校体育兴起与发展的原因 |
1.广西有重视体育的传统,群众基础较好 |
2.一些主要人物对体育运动及学校体育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
3.以李宗仁为首的新桂系领导人比较重视体育 |
4.中国共产党在学校体育教育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
5.体育社团的建立推动了体育运动的发展 |
6.一批爱好体育的体育教师和青年教师的指导 |
7.广西与广东毗邻,有利于西方体育的传入与发展 |
(二)近代广西体育发展存在的不足 |
1.锦标主义盛行 |
2.体育师资和经费不足 |
3.近代提倡体育,其主观目的更多是为了服务政治和军事建设的需要 |
(三)近代广西体育对当代广西体育发展的启示 |
1.辩证地看待锦标主义 |
2.加大对体育的投入,完善体育场馆等设施 |
3.学校体育能够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
4.学校体育能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 |
5.学校体育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日本对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3 主要研究方法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 |
1.6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章 “文明开化”推动日本近代工艺图案教育发展 |
2.1 明治维新推动日本近代教育发展 |
2.1.1 学习欧美启动新学制建设 |
2.1.2 日本近代学制的颁布与完善 |
2.2 日本近代工艺图案教育 |
2.2.1 工部美术学校 |
2.2.2 京都市立美术工艺学校 |
2.2.3 东京美术学校 |
2.2.4 东京高等工业学校 |
2.2.5 京都高等工艺学校 |
2.2.6 东京高等工艺学校 |
2.3 日本积极参加和举办国际国内博览会 |
2.3.1 积极参加万国博览会 |
2.3.2 大力举办国内劝业博览会 |
2.4 日本近代工艺图案教育先驱 |
2.4.1 日本近代工艺教育之父——纳富介次郎 |
2.4.2 日本近代工业(工艺)教育开拓者——手岛精一 |
2.4.3 日本近代工艺图案教育家——松冈寿 |
2.4.4 日本工艺图案第一大家——岛田佳矣 |
2.5 日本近代工艺图案研究成果 |
2.5.1 日本第一部工艺通史《工艺志料》 |
2.5.2 日本第一部图案研究着作《一般图案法》 |
2.5.3 日本第一部工艺图案教材《工艺图案法讲义》 |
2.5.4 大日本图案协会与日本第一本工艺图案杂志《图案》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甲午战败”促使中国学习日本工艺图案教育 |
3.1 有识之士考察日本工艺图案教育 |
3.2 东京美术学校接待中国考察者 |
3.3 效仿日本的《癸卯学制》与工艺图案教育 |
3.3.1 《癸卯学制》制订中的日本因素 |
3.3.2 《癸卯学制》中工艺图案教育设置的日本化倾向 |
3.3.3 《癸卯学制》颁布之后的中国工艺图案教育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支那保全”催生来华日本教习 |
4.1 日本教习来华背景 |
4.1.1 “支那保全论”的产生 |
4.1.2 “支那保全论”使日本对中国输出教育 |
4.1.3 清政府对延聘日本教习的态度 |
4.2 日本教习在华教学活动及影响 |
4.2.1 在华日本教习基本概况 |
4.2.2 担任图画、手工和工艺图案等课程的日本教习 |
4.2.3 日本教习在华的相关活动 |
4.2.4 日本教习对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的影响 |
4.3 知名日本教习个案考析 |
4.3.1 最早来华的工艺教习盐田真 |
4.3.2 影响最大的来华图案教授斋藤佳三 |
4.3.3 其他日本教习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业救国”掀起赴日留学热潮 |
5.1 留学日本的诸多因素 |
5.1.1 深重的民族灾难危机 |
5.1.2 便捷的地理文化因素 |
5.2 日本接收中国留学生的背景及准备 |
5.2.1 日本政府在宏观政策方面的准备 |
5.2.2 以东京美术学校为代表的学校接收中国留学生 |
5.3 在日学习绘画与工艺图案的中国留学生 |
5.3.1 留日学生整体概况 |
5.3.2 留日绘画和工艺图案学生名录 |
5.4 工艺图案学生留日经历个案考析 |
5.4.1 东京美术学校图案科首位外国留学生陈之佛 |
5.4.2 申请助学金完成学业的王道平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以日为师”深度影响中国工艺图案教育 |
6.1 近代各校工艺图案教育均受日本不同程度影响 |
6.1.1 照搬日本体系的北平艺专工艺图案教育 |
6.1.2 仿效日本模式的上海美专工艺图案教育 |
6.1.3 融合东西所长的国立杭州艺专工艺图案教育 |
6.1.4 逐渐本土化的私立武昌艺专工艺图案教育 |
6.2 近代工艺图案教材中的日本因素 |
6.2.1 大量引进日本原版工艺图案教材 |
6.2.2 积极翻译日本工艺图案教材 |
6.2.3 借鉴参考日籍文献编写本土教材 |
6.3 图案学的中国化及后续影响 |
6.3.1 图案学的中国化 |
6.3.2 图案学思想的后续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促进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体系和图案学的初步形成 |
7.2 盲目借鉴迟滞了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的全面发展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嘉纳治五郎与中国近代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要旨 |
序章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第二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第三节 先行研究综述 |
第一章 嘉纳治五郎介绍 |
第一节 嘉纳治五郎生平 |
第二节 嘉纳治五郎的对华教育思想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嘉纳治五郎与中国留学生教育 |
第一节 接受中国留学生经过 |
第二节 宏文学院的教学情况 |
第三节 从留学生致嘉纳治五郎书信看宏文学院教育 |
第四节 东京高等师范学校的中国留学生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嘉纳治五郎的中国教育考察 |
第一节 中国考察的经过 |
第二节 嘉纳治五郎与中国官员的交流 |
第三节 参观考察各类学校 |
第四节 中国之旅对嘉纳治五郎中国观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嘉纳治五郎与中国赴日考察官绅 |
第一节 嘉纳治五郎与赴日考察官绅的交流 |
第二节 嘉纳治五郎对中国兴学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民国杂志所载“东游日记”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要旨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概述 |
第二节 先行研究回顾 |
第三节 论文主要结构 |
第二章 杂志所见东游日记之基本情况 |
第一节 东游日记数量的增多 |
第二节 东游日记所见考察之新行业 |
第三节 东游日记新体裁之“留东访问记” |
第四节 东游日记所见中日关系 |
第三章 东游作者及其归国后的活动 |
第一节 东游作者身份及考察行业 |
第二节 顾倬与江苏第三师范学校 |
第三节 朱公权与中国纺织工程协会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民国杂志所载东游日记(依据全国报刊索引、大成老旧刊整理) |
谢辞 |
四、日本学术、教育考察记(论文参考文献)
- [1]作为“方法”的日本:甲午后晚清官绅的东游记书写[J]. 杨汤琛.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21(08)
- [2]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研究(1874-1949)[D]. 杨洋.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清末民初江西省赴日教育考察研究 ——以教育考察日记为中心[D]. 张依帆.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1)
- [4]明治后期教育对清末师范教育的影响[D]. 栗振宇. 吉林大学, 2020(08)
- [5]近代广西学校体育发展研究[D]. 甘梅.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6]日本对中国近代工艺图案教育的影响[D]. 陈日红.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1)
- [7]嘉纳治五郎与中国近代教育[D]. 李颖. 浙江工商大学, 2020(05)
- [8]民国杂志所载“东游日记”初探[D]. 王琦. 浙江工商大学, 2019(05)
- [9]何谓教育博物馆:一个值得澄清的历史概念[J]. 李飞. 中国博物馆, 2018(03)
- [10]课堂内外:近代大学兴起与“文学”学科的建立[J]. 余来明,刘学超. 人文论丛, 2017(01)
标签:特殊教育教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