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电力线载波通信现状与发展趋势(论文文献综述)
杨雅文[1](2021)在《面向配用电物联网的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大量分布式能源设备接入,通信终端向智能化演变,配用电网络中的新兴业务和台区及用户家庭内部的通信需求不断增多,传统的配用电网络无法满足新兴业务下的可靠性、高效性的要求,融合物联网技术的电力线载波通信为此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电力线分布范围广,无需另外布线,经济性较高,且传输速率高,可靠性较好,适用于配用电物联网的通信。同时配用电物联网中分布式电源的接入或接出,导致通信网络的拓扑结构动态变化,加上信道衰减和多径等因素的影响,会造成信道传输特性的改变,因此需要研究适配的路由方法找到最优传输路径,提高通信效率与可靠性。本文首先根据配电台区至用户家庭分层网络拓扑的特点,建立了配用电物联网的总体架构,旨在满足用户多样的通信需求。同时对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在配用电物联网中的适配性进行分析,为了建立合适的电力线载波通信信道模型,对信道特性进行研究,构建了基于传输线理论的信道模型,分析了网络拓扑结构对信道传输特性的影响。针对配用电物联网中网络拓扑动态变化的问题,研究电力线载波路由算法,实现通信网络连通性和可靠性的提升。本文以传输时延和数据丢包率为约束条件,提出一种基于贪心算法的改进蚁群算法,同时结合多路径选择策略,提供多条备选路径,以提高数据传输的成功率。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路由算法得到的路径传输时延小、数据丢包率低、吞吐量大,相比于其他算法,更适用于电力线载波通信网络的路由选择。
丁一博[2](2021)在《超高次谐波发射限值及防治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配电网电力电子化引入了许多新的电能质量问题。随着电网中功率半导体器件开关频率增加,采用PWM调制技术的换流器注入到电网中的谐波逐渐向高频方向延伸。其中,在2-150kHz范围内的谐波引起了国内外研究组织的高度关注。目前国内外对于超高次谐波的研究主要是在于其发射水平、测试方法以及检测算法的研究,对于超高次谐波的发射限值并没有完善的标准、治理措施还不健全,且超高次谐波引发的电能质量问题也越来越普遍。因此,对超高次产生机理、发射水平与限值以及治理方案进行研究很有必要。本文首先研究了电压源逆变器PWM调制超高次谐波产生机理,分析了超高次谐波产生的原因,并确定了影响超高次谐波发射的直接影响因素:开关频率、调制比等。同时针对光伏发电场景,研究了 MPPT、不同功率水平、控制器参数以及LCL滤波器参数对超高次谐波发射的间接影响。然后,根据低压配电网中典型超高次谐波的来源、发射特点及其在不同频带范围内的谐波畸变率,研究了超高次谐波对电力线载波通信的影响,量化分析了影响电力线载波通信的超高次谐波发射频带,提出了电力线载波通信频带分离建议;并根据典型设备超高次谐波测试结果、相关标准规定的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发射限值与频带分离概念,提出了低压配电网超高次谐波电压的限值建议,通过实测分析进行了理论验证。最后,进行了超高次谐波防治策略的研究。对于单个电压源型换流器,在传统随机开关频率PWM调制基础之上,通过优化随机数的生成方式,提出了一种基于云模型的随机开关频率PWM调制,能有效的减少开关频率处超高次谐波的幅值,并通过仿真对所提调制策略进行了分析验证。对于多个电压源型换流器串联成级联H桥的形式,推导了基于锯齿载波的NL-PWM调制的输出电压谐波频谱表达式,提出了锯齿载波NL-PWM调制的谐波分析方法,并与基于三角载波的NL-PWM调制相比,该调制策略除了能减小开关频率处的超高次谐波幅值以外,还能减小换流器子模块的切换次数,最后通过仿真以及三相级联H桥型电力电子换流器实验平台进行了理论验证。
要海江[3](2021)在《电动汽车充电机超高次谐波产生机理及交互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新能源、电动汽车、储能等交互式发、用能设备在电网中的渗透率越来越高,电力系统呈现高比例可再生能源、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的“双高”特征,配电网侧2~150kHz的超高次谐波引发的电能质量事件不断增加,危及电网稳定及设备安全。随着新基建的展开,电动汽车充电机呈爆发式增长,由充电机引起的超高次谐波污染问题将更加严峻。因此有必要针对电动汽车充电机开展超高次谐波产生机理、发射特性及交互影响研究。论文首先通过对单相APFC型电动汽车充电机建模分析,推导出充电机超高次谐波电流表达式,得到了超高次谐波电流发射特性,并通过仿真与实际测试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单相APFC型充电机超高次谐波具有以开关频率为中心、呈窄带发射的特点。发射幅值与基波电流大小无关,主要受充电机结构参数与网络阻抗影响,改变开关频率会影响超高次谐波频带分布情况。同时分析了网络阻抗、滤波器阻抗、背景谐波等参数对充电机超高次谐波发射幅值的影响。然后建立了基于同相/反相层叠式载波的空间矢量调制下Vieena电路超高次谐波发射模型,推导了 Vieena电路超高次谐波电压表达式;建立了多模块并联的Vieena型充电机超高次谐波电流发射等效模型,并推导了充电机超高次谐波电流表达式。通过仿真与实际测试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正确性。分析了网络阻抗、滤波器阻抗、背景谐波等参数对充电机超高次谐波发射幅值的影响。最后研究了充电机超高次谐波的交互影响。建立了充电机并联超高次谐波发射模型,推导了多机并联时超高次谐波电流发射幅值的计算公式,分析了多机并联接入电网对单台充电机超高次谐波电流发射的影响以及对流入网络超高次谐波电流的影响,并通过仿真与实测进行验证。建立了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型,仿真研究了充电机与电力线载波通信的交互影响。充电机的超高次谐波发射会导致通信频率上的高电压水平,造成通信信号的丢失或传输错误;相邻充电机会对载波信号造成极大地衰减,导致解调困难、误码率升高。电力线载波系统会改变充电机连接点阻抗,可能会导致充电机超高次谐波发射的异常放大。
范博士[4](2021)在《面向综合能源服务的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家积极推动能源改革,加快了综合能源服务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分布式能源和储能设备发挥重要作用。随之而来的,综合能源设备管理与优化调度需要达到更高的标准。伴随着大量终端设备的接入,电力线载波通信能否满足综合能源服务场景的通信需求至关重要。首先,本文通过对典型的综合能源服务场景的分析,研究电力线载波通信对综合能源业务的适配性。然后设计了融合电力线载波通信的综合能源管控通信网络架构,并参与了综合能源管控平台的部分建设。其次,针对智能楼宇的复杂环境,着重开展电力线载波信道资源分配优化算法的研究。本文依据多设备资源分配模型和基于速率自适应准则,对粒子群算法进行优化改进。基于此,设计出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速率最大化资源分配算法,并从仿真结果中可以验证改进的粒子群算法的优异性。最后,为了加强电力线载波通信终端信息采集能力,完成综合能源管控平台的建设,本文主要进行了电力线载波通信设备的研制。研制的终端设备在华北电力大学扬中智能电气研究中心得到应用,并且在综合能源管控平台中高效完成用电数据采集与传输功能。
徐亚兰[5](2021)在《电力物联网系统优化关键问题研究》文中认为电力系统是非常复杂的非线性人造系统,它的智能化发展是保障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关键。当今企业的发展方向是在基础集成和控制设备利用信息网络构建的电力物联网系统中提升行业服务水平。本文重点研究系统结构中感知层、网络层和边缘计算层的三个关键问题,通过合理有效的方法,对每一层进行优化,以达到提升系统性能的目标。在电力物联网系统感知层,为了增加量测设备可选通信方式,提高设备传输数据可靠性,本文设计感知层通信架构,融合电力线载波有线传输和无线微功率传输。研究设备接入和维护融合网络的过程,评估其信道指标,构建传输方式选择表,提高设备通信传输可靠性。在电力物联网系统网络层,设备总数大且拓扑非常复杂。为了缩短传输广播帧的路径,降低传输时延,本文确定设备之间发送数据的最佳路由。首先,在传统蚁群算法迭代搜索的基础上,优化信息素矩阵更新模型;其次,在单次迭代搜索得到本轮全局最优解后,增加局部最优解检查机制,克服传统蚁群算法迭代搜索过程容易陷入局部最优值的缺点,提高算法迭代搜索性能。在电力物联网系统边缘计算层,设备的存储容量和计算处理资源不足导致处理时延较长。为了对其进行优化,本文引入计算卸载算法,考虑子任务之间依赖关系,建立优化模型,研究中心式调度算法进行求解。为了更快地求解出卸载策略,克服中心式调度算法求解缺点,根据经典分布式卸载算法求解思路,研究优化分布式卸载算法进行解决。本文的优化分布式卸载算法不仅考虑子任务依赖关系,缩短任务处理时间,同时结合经典分布式卸载算法求解的优点,保障全部边缘设备迭代停止达到均衡稳态。
邓昊[6](2021)在《基于电力线通信技术的传染病房监测系统设计》文中认为传染病房监测一直是医疗的难题之一。不同于普通病房,传染病房对无接触远程监测的需求更高。医护人员可以远程无接触地监测患者生理特征数据,从而降低医护人员患病风险。本文选取了一种基于电力线通信技术的传染病房监测方案。患者的生理特征监测数据通过电力线进行传输,在不增加通信成本的情况下,实现远程监测。由于医院内的供电情况比较稳定,电力线通信受到的干扰很小,数据可以有效快速地进行远程传输。基于电力线通信技术的传染病房监测系统设计为传染病房的远程监测提供了安全有效的解决方案。本文针对传染病患者研究了生理指标采集的相关方法,设计了去除心电信号的基线漂移算法,并基于电力线通信技术的传染病房监测系统软硬件进行了设计。硬件设计主要包括主控单元、数据监测单元和数据传输单元。主控单元采用的是以S3C2440A处理器为核心的嵌入式系统;数据监测单元实现了对人体的体温、心电、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的监测;数据传输单元是将数字信号通过调制解调器来实现数据的传输。硬件设计提供了生理数据的采集、处理和传输的硬件平台。软件设计主要包括生理数据采集的驱动程序设计、上位机程序设计和电力线通信协议设计。软件设计实现了基于Linux嵌入式系统下的传感器驱动、人机交互以及数据管理。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以实现对多种生理信号的远程监测。本文利用电力线通信技术实现了对传染病房患者生理信号的远程监测,并且对患者监测结果进行了可视化设计和数据管理。本设计为传染病房监测提供了可行方案,将有利于传染病房监测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
孙亮[7](2021)在《基于电力线通信技术的病房输液监控系统设计》文中指出静脉输液是一种重要的临床医治手段,具备给药迅速、见效快速、刺激微小等优点,因此在临床医学中应用十分广泛。目前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医务人员一般使用手动调节流量调节器来控制输液速度,药液温度受周围环境影响严重,对于输液的速度和温度无法精确控制。如果当输液过程出现异常状况或者输液结束时,患者因无人陪护导致异常状况无法及时得到解决,可能对患者造成痛苦甚至危及患者生命。随着社会高速发展,市场迫切需求能够用于监控输液过程的设备。因此,本文研制了一套医用输液监控系统,该系统具备实时检测和控制输液滴速、检测和控制药液温度、监控输液状态等功能,能在输液异常和输液结束时自动结束输液过程并且及时告知医务人员。系统由现场监控节点、数据集中器节点、集中监控节点和上位机组成。现场监控节点位于患者病床处,用来实时监控包括输液滴速、药液温度、输液剩余量在内的多种输液状态信息,并采用无线通信方式将釆集到的实时数据发送到数据集中器节点。系统对输液的药液剩余量有一个设定阈值,当药液剩余量达到设定阈值时,进行声光预报警。在输液结束或者输液发生异常时,进行声光报警并自动启动输液阻断装置阻止输液进程;数据集中器节点位于病房中间位置,该节点利用电力线将接收到的数据传至集中监控节点;集中监控节点位于输液监控室,打包并汇总每个子节点的数据信息,然后将数据信息传至上位机;上位机通过WEB界面直观显示患者的实时输液信息,可以对输液参数进行远程控制。系统运用数据库技术,完成对输液信息的管理和存储,在应用界面中实现输液信息管理、患者档案信息管理等功能,增强输液监控系统的应用性。本文研制的输液监控系统可以对多病房、多患者的输液信息进行实时监控,实现对输液进程的全局管理,克服输液监控系统成本高、布线困难、安全性低等缺点,减少输液过程中因人为因素而产生的医患问题,实现输液监控的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
谭铭钊[8](2020)在《基于OFDM的山地、丘陵地区低压集抄系统设计》文中提出随着全球对于电网发展的不断重视,使得电网的进步变得越来越快,智能电网被应用在我国的各个领域。随着发展,未来将全面普及低压集抄系统。我国西部地区环境差,地多人少,东部地区地少人密,使得低压集抄系统的应用变得异常的困难,使低压集抄系统的推广面临着巨大的考验。为了进一步提升电网计量计费的准确、高效、安全,就需要对人工集抄系统进行不断地优化,并将OFDM低压集抄系统应用于当前的电力系统中,以此提供更加满足的服务质量,改善人们电网的观念。本课题以山区、丘陵地区为代表,将OFDM低压集抄系统的设计作为研究内容,从各个方面对低压集抄系统进行深入的研究。首先,通过对课题的研究背景、低压集抄系统的研究现状和未来趋势进行归纳和总结,从低压集抄系统的结构与组成入手,分析了低压集抄的主站、集中器、采集器、通信模块和RS-485的功能和作用,阐明了OFDM低压集抄系统通信的基本原理、设计原则与需求,为OFDM低压集抄系统的实现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通过对低压集抄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方法进行介绍,以此为基础展开进行详细的分析,对每一种预测方法进行分析研究,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电网计量的集抄;再次,将低压系统的组网方式与载波方案进行合理的对比分析,得到最佳的通信方案,将为OFDM低压集抄系统的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提高该系统在山地、丘陵地区的应用效果和精度。最后,通讯方式方面,低压集抄系统主要可分为上、下通信方式进行分析与研究,通过前面章节介绍的低压集抄系统的结构为基础,提出了OFDM低压集抄系统。并以广西的山地、丘陵地区为分析对象,在实际台区应用测试新技术,具体得出建设结论。以结论为依据促进广西地区规范建设低压集抄系统,促进广西的山地、丘陵电能采集系统规范应用,提高采集成功率。优化过去落后的抄表方式,有效的提高了电表集抄的精度与效率,降低了系统的误差,为OFDM低压集抄系统的平稳运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张楚渝[9](2020)在《基于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的LED控制算法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和国家农村城镇化的推进,人们对未来智慧城市的期待和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充分发掘和利用遍布全国各个角落的高中低压电力网络线路资源,进一步实现对占据城市20%左右电力资源的LED(light emitting diode)照明系统和各种户外室内大屏LED广告系统的数据传输、实时通信、监控管理和信息推送,已成为现阶段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在此背景下,本文根据应用场景的需求,在当前普遍应用的低电压电力通信典型设备模型中,进一步寻求更优化的信号调制解调算法和耦合方式,努力实现电力载波通信末端抗干扰能力的提升,进而为智慧城市交通路况实时监控系统和LED可见光无线通信系统的推广应用做准备。(1)本文在研究目前城市建设中在用的主流LED路灯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在实验室中搭建了简化过后的通用电力线载波控制的LED模型,并探索了通过改进传输算法来提高极限数据传输量和降低误码率的路径。在实验室中模拟LED路灯监控系统通过电力线载波对终端实施远程控制的过程,对改进后的算法进行了极限数据传输测试,与改进前的算法测试结果对比,优化算法后系统信道的误码率由14.8%降低至10.7%,信道可以承受的瞬时最大传输数据量由13638字节提升至18833字节。(2)本文研究了载波信号在电力线信道传输过程中的控制算法。通过详细推导信号在目前电力线载波通信中应用最为广泛的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系统中的传输过程,并结合当前主流的载波芯片中采用的LS算法、MMSE算法、LMMSE算法和线性插值等子信道抗干扰算法,以电力线载波通信在国内广泛应用的智能电网系统末端信道为仿真模型,在使用MATLAB仿真综合比较各类信道估计算法性能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子载波中利用拉格朗日插值方法,结合LS导频信道估计算法优化系统整体抗干扰能力的方法。并在完整的OFDM通信系统仿真模型中与主流的线性插值结合LS信道估计算法进行仿真对比。通过调取数据计算得出,在不同信噪比下,本文提出的拉格朗日插值信道估计算法的误码率比起主流线性插值信道估计算法误码率降低了30%,可以看出拉格朗日插值对于整体信道估计算法优化明显。(3)为进一步验证优化改进后的拉格朗日插值信道估计算法在实际电网末端信道远程抄表这一场景中对载波通信抗干扰能力的提升情况,本文采取实验室模拟场景硬件测试和实地硬件测试两种实验方式,使用实际电网系统中评判远程抄表结果好坏的丢包率作为主要性能指标,用于检验加载优化后算法的载波芯片在各种实际应用和比较极限的噪声环境中的数据传输表现、性能指标和抗干扰能力;同时同步设计了使用原有算法载波芯片的设备组,使两组不同算法芯片的设备在同样的安装条件、同样的噪声环境、同样的传输信道、同样的时间节点下进行数据采集对比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实验室环境下使用优化后算法的设备组总丢包次数仅为使用原载波芯片设备组的58%;实际应用环境下使用优化后算法的设备组的总丢包次数仅为使用原载波芯片设备组的77.34%。与MATLAB中仿真出来的对比结果也基本一致,表明本文提出的拉格朗日插值法优化后的算法对低压电力线缆上噪声尤其是突发脉冲噪声的抗干扰能力比起目前国内外主流的几种信道估计算法有较大提升。
孙孟丽[10](2020)在《基于QoS的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路由算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网络(Low-Voltage Power Line Carrier Communication,LVPLC)因其覆盖范围广、投资成本低和接入方便等特性,在物联网环境中存在良好的应用前景。采用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方式可提高网络覆盖范围,但低压电力线信道特性使得网络拓扑结构易变,导致载波节点有效通信距离有限、网络可靠性低等问题。此外,为满足日益丰富的通信业务需求,需要对路由进行合理规划,这对网络资源的合理利用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因此,如何有效且合理地组网和快速搜寻到最优路由来解决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的可靠性问题,成为当前产业界和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本文分析了低压电力线通信现状并针对低压电力线通信组网技术及其所应用的路由算法进行了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针对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网络可靠通信距离有限问题,提出一种集中式的基于节点连通度和负载的组网算法。该算法以节点连通度和负载选择中继节点,能够实现网络节点之间的连接以及保障各个节点的负载均衡。在此基础上,中央协调器(Central Coordinator,CCO)为载波子节点备份邻居节点,建立稳定可靠的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网络。仿真结果显示该算法能够有效建立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网络的连通性。此外,本文为进一步合理且高效利用网络资源,以最小化时延、丢包率为主要的路由约束,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遗传算法实现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 S)参数约束的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网络路由优化算法。同时,为保障动态变化的网络环境中网络实时通信的可靠性,提出一种多路径路由算法。仿真结果验证了本文提出的路由算法能够快速地搜索到最优路由,并且保障实时通信的可靠传输,有效地提升网络性能。
二、浅谈电力线载波通信现状与发展趋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电力线载波通信现状与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配用电物联网的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配用电物联网 |
1.2.2 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 |
1.2.3 电力线载波路由方法 |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2章 面向配用电物联网的电力线载波适配性研究 |
2.1 配用电物联网的总体架构 |
2.2 配用电物联网的业务通信需求分析 |
2.2.1 电网控制类业务 |
2.2.2 信息采集类业务 |
2.3 电力线载波通信的机理与信道建模方法 |
2.4 电力线载波在配用电物联网中的适配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面向配用电物联网的电力线载波通信信道建模 |
3.1 配用电物联网架构下的电力线信道特性 |
3.1.1 台区-用户-家庭内部的分层网络拓扑结构 |
3.1.2 电力线分层信道的衰减特性 |
3.1.3 电力线分层信道的多径反射 |
3.2 基于传输矩阵的电力线信道建模 |
3.2.1 双端口网络的传输函数 |
3.2.2 电力线子网络的传输矩阵 |
3.3 电力线载波信道传输特性的仿真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适配配用电物联网的电力线载波通信路由研究 |
4.1 电力线载波网络路由优化的需求分析 |
4.1.1 分层载波网络逻辑拓扑结构 |
4.1.2 电力线载波网络拓扑结构特点 |
4.2 基于分簇算法的路由算法 |
4.3 结合贪心算法的改进蚁群路由算法 |
4.3.1 普通蚁群算法 |
4.3.2 结合贪心算法的改进蚁群算法 |
4.3.3 多路径选择策略 |
4.3.4 混合路由算法流程 |
4.4 仿真结果及分析 |
4.5 配用电物联网环境下的电力线载波通信业务拓展 |
4.5.1 基于电力线载波通信的拓扑辨识与台区优化管控 |
4.5.2 配用电物联网环境下的多元信息汇聚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2)超高次谐波发射限值及防治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超高次谐波典型发射情况 |
1.2.2 超高次谐波对PLC的影响及限值 |
1.2.3 超高次谐波防治策略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PWM超高次谐波产生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 |
2.1 PWM超高次谐波产生机理 |
2.1.1 理论分析 |
2.1.2 仿真与实测分析 |
2.2 PWM-VSC超高次谐波发射影响因素分析 |
2.2.1 MPPT的影响 |
2.2.2 不同功率运行水平的影响 |
2.2.3 控制器参数的影响 |
2.2.4 LCL滤波器参数的影响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超高次谐波对PLC影响及限值建议 |
3.1 典型超高次谐波源发射特性 |
3.1.1 光伏逆变器 |
3.1.2 电动汽车充电装置 |
3.1.3 风机并网装置 |
3.1.4 其他设备 |
3.2 超高次谐波对PLC的影响 |
3.2.1 影响机理 |
3.2.2 超高次谐波概率分布与频率分离点的建议 |
3.3 低压配电网超高次谐波发射限值建议 |
3.3.1 现有的电力线载波通信发射限值 |
3.3.2 推荐的超高次谐波发射限值 |
3.3.3 实测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PWM换流器超高次谐波防治策略研究 |
4.1 随机开关频率PWM换流器超高次谐波治理 |
4.1.1 随机开关频率PWM调制 |
4.1.2 基于云模型的随机开关频率PWM调制 |
4.1.3 频率上下限的设置 |
4.1.4 仿真分析 |
4.2 锯齿载波NL-PWM换流器超高次谐波治理 |
4.2.1 锯齿载波NL-PWM原理 |
4.2.2 锯齿载波NL-PWM与三角载波NL-PWM对比 |
4.2.3 减小切换次数的均压方法 |
4.2.4 仿真分析 |
4.2.5 实验验证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3)电动汽车充电机超高次谐波产生机理及交互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超高次谐波的分类与产生机理研究现状 |
1.2.2 超高次谐波的交互影响研究现状 |
1.2.3 电动汽车充电机拓扑结构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单相APFC型充电机超高次谐波产生机理研究 |
2.1 单相APFC型充电机拓扑结构及控制策略 |
2.1.1 拓扑结构 |
2.1.2 控制策略 |
2.2 超高次谐波产生机理研究 |
2.3 超高次谐波发射特性仿真验证 |
2.3.1 超高次谐波发射特性仿真分析 |
2.3.2 各参数对充电机超高次谐波发射的影响分析 |
2.4 超高次谐波发射特性实测验证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三相Vieena型充电机超高次谐波产生机理研究 |
3.1 三相Vieena型充电机拓扑结构及控制策略 |
3.1.1 拓扑结构 |
3.1.2 控制策略 |
3.2 超高次谐波产生机理研究 |
3.2.1 基于同相层叠式载波的SVM调制 |
3.2.2 基于反相层叠式载波的SVM调制 |
3.3 超高次谐波发射特性仿真验证 |
3.3.1 基于同相层叠式载波的SVM调制 |
3.3.2 基于反相层叠式载波的SVM调制 |
3.3.3 各参数对充电机超高次谐波发射的影响 |
3.4 超高次谐波发射特性实测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超高次谐波的交互影响研究 |
4.1 充电机并联接入电网超高次谐波的交互影响研究 |
4.1.1 充电机并联接入电网超高次谐波电流发射模型 |
4.1.2 单相充电机并联接入电网超高次谐波电流发射特性 |
4.1.3 三相充电机并联接入电网超高次谐波电流发射特性 |
4.1.4 三相电动汽车充电机并联接入电网实测分析 |
4.2 充电机与电力线载波通信的交互影响研究 |
4.2.1 电力线载波技术原理 |
4.2.2 电动汽车充电机对电力线载波通信的影响 |
4.2.3 电力线载波通信对充电机超高次谐波发射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4)面向综合能源服务的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综合能源服务研究现状 |
1.2.2 电力线载波通信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结构安排 |
第2章 综合能源服务与电力线载波通信机理 |
2.1 综合能源服务场景与通信需求 |
2.1.1 智能楼宇 |
2.1.2 智慧工业园区 |
2.1.3 基于综合能源管控的通信需求 |
2.2 电力线载波通信机理 |
2.2.1 电力线载波通信基本原理 |
2.2.2 电力线载波通信传输特性 |
2.2.3 电力线载波OFDM技术 |
2.3 电力线载波通信对综合能源管控的适配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融合电力线载波的综合能源管控系统架构 |
3.1 面向智能楼宇的能源系统结构与运行模式 |
3.1.1 智能楼宇能源系统结构 |
3.1.2 智能楼宇内能源系统的运行方式 |
3.2 融合电力线载波通信的综合能源管控通信网络架构 |
3.2.1 智能楼宇综合能源管控平台架构设计 |
3.2.2 综合能源管控系统的通信网络架构 |
3.2.3 电力线载波通信模块的部署方案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面向综合能源管控的电力线载波资源分配 |
4.1 智能楼宇环境下的电力线载波信道特征 |
4.2 面向综合能源管控的资源分配模型 |
4.2.1 多设备资源分配模型 |
4.2.2 速率自适应准则 |
4.3 自适应子载波动态分配算法 |
4.3.1 改进的粒子群算法 |
4.3.2 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速率最大化资源分配算法 |
4.4 算法仿真与结果分析 |
4.4.1 参数设置 |
4.4.2 仿真结果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面向综合能源管控的电力线载波通信设备研制与应用 |
5.1 电力线载波通信设备硬件设计 |
5.1.1 设备硬件架构设计 |
5.1.2 主控模块设计 |
5.1.3 载波通信电路设计 |
5.1.4 电源电路设计 |
5.2 电力线载波通信设备软件设计 |
5.2.1 设备软件架构设计 |
5.2.2 事件处理功能 |
5.2.3 程序流程说明 |
5.3 综合能源管控平台的现场应用 |
5.3.1 实验楼宇基本概括 |
5.3.2 载波通信的信息汇聚 |
5.3.3 综合能源管控系统可视化界面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5)电力物联网系统优化关键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感知层接入方法研究现状 |
1.2.2 网络层组网方法研究现状 |
1.2.3 边缘计算层计算卸载方法研究现状 |
1.3 论文创新点 |
1.4 论文主要工作及结构安排 |
第二章 感知层通信架构设计 |
2.1 引言 |
2.2 建立感知层通信架构 |
2.2.1 感知层常用通信技术 |
2.2.2 提高感知层传输宽适应性 |
2.3 建立感知层网络过程和设备接入过程 |
2.3.1 建立感知层网络过程 |
2.3.2 感知层网络设备接入过程 |
2.4 维护感知层网络 |
2.5 感知层应用范例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网络层组网方法 |
3.1 引言 |
3.2 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组网方法 |
3.2.1 传统蚁群算法 |
3.2.2 改进传统蚁群算法 |
3.3 优化信息素矩阵更新模型 |
3.4 增加局部最优解检查机制 |
3.5 仿真结果及分析 |
3.5.1 迭代搜索优化结果 |
3.5.2 迭代搜索目标函数值 |
3.5.3 迭代搜索目标函数平均值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任务处理延迟的边缘计算层优化卸载算法 |
4.1 引言 |
4.2 边缘计算层模型 |
4.2.1 分析问题 |
4.2.2 处理有向赋权图任务 |
4.2.3 数学建模 |
4.3 中心式调度算法 |
4.3.1 子任务排序机制 |
4.3.2 中心式调度算法 |
4.4 经典分布式卸载算法 |
4.4.1 中心式调度策略的不足 |
4.4.2 经典分布式卸载算法 |
4.5 优化分布式卸载算法 |
4.5.1 经典分布式卸载算法的不足 |
4.5.2 引入有向赋权图子任务处理机制 |
4.5.3 多边缘服务器处理子任务 |
4.6 仿真 |
4.6.1 仿真参数设置 |
4.6.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工作总结 |
5.2 未来研究方向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6)基于电力线通信技术的传染病房监测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医疗监测的研究现状 |
1.2.2 生理指标监测系统研究现状及趋势 |
1.2.3 电力线通信技术研究现状及趋势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关键技术和系统的总体设计 |
2.1 引言 |
2.2 电力线通信技术 |
2.2.1 OFDM技术 |
2.2.2 电力线信道干扰与消除 |
2.3 生理信号监测技术 |
2.3.1 体温监测技术 |
2.3.2 心电信号监测技术 |
2.3.3 血压信号监测技术 |
2.3.4 脉搏与血氧饱和度监测技术 |
2.4 总体设计方案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系统硬件设计 |
3.1 系统主控制单元设计 |
3.1.1 存储器电路设计 |
3.1.2 UART接口设计 |
3.1.3 JTAG接口设计 |
3.1.4 蜂鸣器报警电路设计 |
3.1.5 LCD液晶显示接口电路设计 |
3.2 数据传输单元设计 |
3.2.1 载波通信信道选择方式 |
3.2.2 数据接收与发送模式 |
3.2.3 耦合滤波接口电路设计 |
3.3 数据监测单元设计 |
3.3.1 人体温度监测电路设计 |
3.3.2 心电信号采集电路设计 |
3.3.3 血压采集电路设计 |
3.3.4 心率与血氧采集电路设计 |
3.4 本章小节 |
第4章 系统软件设计 |
4.1 嵌入式软件开发环境的搭建 |
4.2 各模块程序设计 |
4.2.1 主控程序设计 |
4.2.2 体温监测程序设计 |
4.2.3 心电监测程序设计 |
4.2.4 血压监测程序设计 |
4.2.5 血氧饱和度监测程序设计 |
4.2.6 QT程序设计 |
4.3 上位机服务器设计 |
4.3.1 系统服务器的搭建 |
4.3.2 Tomcat安装 |
4.3.3 SQLite的安装 |
4.4 帧格式设计 |
4.5 服务器端网页设计 |
4.6 本章小节 |
第5章 实验测试与结果分析 |
5.1 载波通信功能测试实验与结果分析 |
5.1.1 无干扰源载波通信测试 |
5.1.2 有干扰源载波通信测试 |
5.2 指标监测功能测试实验与结果分析 |
5.2.1 体温监测实验与结果分析 |
5.2.2 血压监测实验与结果分析 |
5.2.3 血氧饱和度监测实验与结果分析 |
5.2.4 心电监测实验与结果分析 |
5.3 网页界面显示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获得成果 |
致谢 |
(7)基于电力线通信技术的病房输液监控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系统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2章 输液监控系统相关技术及总体设计 |
2.1 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 |
2.1.1 通信原理 |
2.1.2 调制技术 |
2.2 输液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
2.2.1 系统的组成及性能指标 |
2.2.2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2.3 控制单元和上下位机通信方案选定 |
2.4 输液检测和控制模块方案选定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输液监控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3.1 系统总体硬件设计 |
3.1.1 现场监控节点总体结构设计 |
3.1.2 数据集中器节点总体结构设计 |
3.1.3 集中监控节点总体结构设计 |
3.2 MCU的硬件设计 |
3.3 电源模块设计 |
3.3.1 现场监控节点电源电路设计 |
3.3.3 数据集中器节点和集中监控节点电源电路 |
3.4 滴速检测模块电路设计 |
3.4.1 抗干扰发射电路 |
3.4.2 接受信号整形电路 |
3.5 输液结束检测模块电路设计 |
3.6 输液滴速控制模块电路设计 |
3.6.1 电机驱动电路设计 |
3.6.2 机械控制装置设计 |
3.7 输液温度控制模块电路设计 |
3.7.1 输液温度检测电路设计 |
3.7.2 加热装置设计 |
3.8 输入与显示模块硬件电路设计 |
3.9 报警电路设计 |
3.10 无线通信电路设计 |
3.11 电力线载波通信电路设计 |
3.11.1 LME2980调制解调电路设计 |
3.11.2 信号放大滤波电路设计 |
3.11.3 耦合和输入滤波电路设计 |
3.11.4 过零检测电路设计 |
3.12 本章小结 |
第4章 输液监控系统的软件设计 |
4.1 电力线载波通信流程 |
4.2 无线通信流程 |
4.3 下位机软件总体设计 |
4.3.1 现场监控节点软件总体设计 |
4.3.2 数据集中器节点软件总体设计 |
4.3.3 集中监控节点软件总体设计 |
4.4 现场监控节点各模块软件设计 |
4.4.1 滴速检测模块程序设计 |
4.4.2 滴速控制程序设计 |
4.4.3 输液温度控制程序设计 |
4.4.4 输液报警程序设计 |
4.5 上位机软件平台设计 |
4.5.1 数据库设计 |
4.5.2 软件WEB界面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实验测试及结果分析 |
5.1 滴速检测准确性的测试分析 |
5.2 滴速控制准确性的测试分析 |
5.3 输液温度控制准确性的测试分析 |
5.4 电力线载波通信准确性的测试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基于OFDM的山地、丘陵地区低压集抄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
1.1.2 论文的研究意义 |
1.2 低压集抄国内外研究及应用现状 |
1.2.1 国外低压集抄的发展现状 |
1.2.2 国内低压集抄的发展现状 |
1.2.3 山地、丘陵地区低压集抄系统应用现状 |
1.3 低压集抄系统的现状与问题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1.4.1 论文的研究目的 |
1.4.2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二章 低压集抄系统的关键技术 |
2.1 低压集抄系统分类 |
2.1.1 有线信道集中抄表系统 |
2.1.2 无线信道集中抄表系统 |
2.1.3 电力线载波集中抄表系统 |
2.2 不同组网方式的对比分析 |
2.2.1 低压集抄组网方式 |
2.2.2 组网方式选择标准的建立 |
2.2.3 组网方式的对比分析 |
2.3 宽带载波与窄带载波的对比分析 |
2.4 载波方案的选择 |
2.4.1 485 总线方案 |
2.4.2 电力线载波方案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OFDM低压集抄系统的结构与基本原理 |
3.1 OFDM的技术背景与特点 |
3.2 低压集抄系统的结构与组成 |
3.2.1 系统主站 |
3.2.2 集中器 |
3.2.3 采集器 |
3.2.4 通信模块 |
3.2.5 RS-485 线缆 |
3.3 OFDM通信的基本原理 |
3.4 OFDM的设计原则与应用分析 |
3.5 OFDM实现的具体方法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 HC 地区的低压集抄系统的应用与分析 |
4.1 低压集抄系统通讯方式分析 |
4.1.1 上行通信方式 |
4.1.2 下行通信方式 |
4.2 H-C供电局现有集抄方案的技术分析 |
4.2.1 低压集抄本地通信技术分析 |
4.2.2 低压集抄技术方案的选择 |
4.3 H-C供电局现有实例的分析与解决方案 |
4.3.1 谐波干扰、信号衰减严重的环境运行实例 |
4.3.2 通信实时性,一次性成功率低的问题测试实例 |
4.3.3 地下室GPRS信号问题解决实例 |
4.3.4 窃电事件上报功能应用实例 |
4.4 低压集抄系统的管理与维护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低压集抄系统的运行效果分析 |
5.1 低压集抄系统的总体方案 |
5.1.1 OFDM低压集抄的硬件架构 |
5.1.2 OFDM低压集抄的软件架构 |
5.2 OFDM低压集抄的工程测试 |
5.3 OFDM窄带高速载波方案功能效果分析 |
5.4 试验数据对比分析 |
5.4.1 OFDM低压集抄的抄表效果 |
5.4.2 OFDM低压集抄的抄表总结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工作总结 |
6.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基于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的LED控制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和章节安排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基于电力线载波通信的LED控制系统中数据传输的研究 |
2.1 LED控制系统的设计背景 |
2.2 LED控制系统的设计原理 |
2.2.1 系统整体框架 |
2.2.2 终端控制模块 |
2.2.3 数据传输模块 |
2.3 传输算法改进 |
2.3.1 通信协议 |
2.3.2 传输算法优化 |
2.4 硬件模拟测试 |
2.4.1 测试系统搭建 |
2.4.2 测试结果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应用电力线载波通信的智能电网系统中末端信道噪声研究和算法改进 |
3.1 系统研究对象的选择 |
3.2 智能电网系统末端信道特性分析 |
3.2.1 末端信道阻抗特性分析 |
3.2.2 末端信道信号衰减特性分析 |
3.2.3 末端信道信号噪声特性分析 |
3.3 智能电网系统末端信道模型建立 |
3.3.1 常见载波传输系统 |
3.3.2 频分复用与正交的频分复用系统 |
3.4 OFDM系统的基本原理以及离散实现 |
3.4.1 OFDM系统的原理 |
3.4.2 OFDM系统的数字实现 |
3.5 OFDM系统模型结构 |
3.5.1 常见的信道编码形式 |
3.5.2 保护间隔与循环前缀 |
3.5.3 同步技术 |
3.6 常用的信道估计技术 |
3.6.1 信道估计概述 |
3.6.2 导频信道估计 |
3.7 基于拉格朗日插值的信道估计算法改良 |
3.7.1 主流导频信道估计算法仿真对比 |
3.7.2 基于拉格朗日插值法优化的子载波信道估计算法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测试和结果分析 |
4.1 测试流程和系统搭建 |
4.1.1 系统网络结构 |
4.1.2 可视化系统控制软件 |
4.1.3 集中控制单元 |
4.1.4 末端用户单元 |
4.1.5 信号调制解调模块 |
4.2 模拟场景硬件测试 |
4.3 模拟场景硬件测试结果分析 |
4.4 实际应用场景硬件测试 |
4.5 实际应用场景硬件测试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总结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基于QoS的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路由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物理层 |
1.2.2 数据链路层 |
1.2.3 网络层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1.4 论文组织架构 |
第2章 理论背景及相关工作 |
2.1 低压电力线信道特性 |
2.1.1 阻抗特性 |
2.1.2 衰减特性 |
2.1.3 噪声特性 |
2.1.4 时变特性 |
2.2 低压电力线信道模型 |
2.3 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组网路由算法 |
2.3.1 分簇组网算法 |
2.3.2 基于非QoS的路由算法 |
2.3.3 基于QoS的路由算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节点连通度和负载的组网算法 |
3.1 引言 |
3.2 低压电力线网络拓扑结构 |
3.2.1 物理拓扑结构 |
3.2.2 逻辑拓扑结构 |
3.3 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组网算法 |
3.3.1 组网要求 |
3.3.2 组网算法 |
3.4 网络维护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自适应遗传算法的多径路由算法 |
4.1 引言 |
4.2 服务质量概述 |
4.2.1 QoS约束指标 |
4.2.2 具有QoS约束的路由算法要求 |
4.3 自适应遗传算法 |
4.3.1 自适应遗传算法概述 |
4.3.2 自适应遗传算子设计 |
4.4 动态多径路由 |
4.4.1 多路径机制 |
4.4.2 数据传输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仿真实验与性能分析 |
5.1 MATLAB仿真工具介绍 |
5.2 仿真环境及参数配置 |
5.3 仿真结果与性能分析 |
5.3.1 初始化网络 |
5.3.2 收敛性 |
5.3.3 吞吐量 |
5.3.4 时延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
四、浅谈电力线载波通信现状与发展趋势(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配用电物联网的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研究[D]. 杨雅文.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2]超高次谐波发射限值及防治策略研究[D]. 丁一博.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3]电动汽车充电机超高次谐波产生机理及交互影响研究[D]. 要海江.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2)
- [4]面向综合能源服务的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研究与应用[D]. 范博士.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5]电力物联网系统优化关键问题研究[D]. 徐亚兰.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6]基于电力线通信技术的传染病房监测系统设计[D]. 邓昊.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1(09)
- [7]基于电力线通信技术的病房输液监控系统设计[D]. 孙亮.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1(09)
- [8]基于OFDM的山地、丘陵地区低压集抄系统设计[D]. 谭铭钊. 广西大学, 2020(07)
- [9]基于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的LED控制算法研究[D]. 张楚渝.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10]基于QoS的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路由算法研究[D]. 孙孟丽. 重庆邮电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