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搞活旅游企业 振兴旅游产业(论文文献综述)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1](2021)在《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宁政办发[2021]63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已经自治区人民政府第10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组织实施。2021年9月22日(此件公开发布)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第一章发展基础"十三五"时期,在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文化和旅游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罗利玉[2](2021)在《红色旅游发展的基本遵循与现实进路——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解读》文中认为发展红色旅游是实现乡村地区人民增收致富,推进全面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红色旅游发展应秉承以人民为中心为本质要求、以新发展理念为核心动力、以系统观念为科学保障作为基本遵循,从创新引领红色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绿色发展守住红色旅游"底色",系统思维构建红色旅游持续发展新格局,共建共治共享理念凝聚红色旅游发展合力四个维度来促进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村建设、乡村协调发展、实现乡村共同富裕,进一步激发乡村振兴背景下红色旅游的新活力,推动构建乡村振兴背景下红色旅游的新格局。
徐苇苇,李忠斌[3](2021)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与旅游产业交融互促研究》文中认为民族村寨作为典型传统文化的代表,是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空间依托和基础支撑。旅游产业是民族村寨建设的重要载体,是实现民族村寨建设和全面发展的有效工具。因此,本文将旅游产业聚焦到民族村寨建设层面,探究民族村寨建设与旅游产业交融互促的内涵,解析两者的关系,并辩证地分析民族村寨建设与旅游产业交融互促的机制,揭示两者交融互促的实现路径,以此为"以文(村寨)促旅,以旅带文(村寨)"的互惠式循环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邹成成[4](2020)在《绿色发展视域下中国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森林旅游因其自身优良的生态属性、较强的劳动力吸附能力成为林业发展重要的朝阳产业、绿色产业和富民产业。近年来,从国家和地方出台的方针政策中不难看出,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产业是绿色发展的重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林业转型升级要关注经济也要关注民生,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口膨胀、水资源短缺、交通拥挤和环境恶化等“城市病”也随之出现,城镇居民回归自然的休闲旅游需求逐渐增大,森林是优良的释放压力、亲近自然之地,所以发展森林旅游是拉动绿色经济、增进民众绿色福利水平的重要手段。本论文关注科学划分森林旅游产业发展演进历程、定位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发展阶段,评价各区域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水平、分析绿色发展视域下的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和递阶结构,提出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路径并给出有实践意义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建议。本论文系统阐述了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绿色发展、“两山”理论、产业经济学、可持续发展、产业竞争力等相关理论对森林旅游产业的指导作用,给出了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核心内涵。对我国森林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及森林旅游产业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梳理,将我国森林旅游产业发展历程按照时间先后分为5个历史时期,并分别阐述各个历史时期产业的发展特征,将国内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划分为有限竞争、资源竞争及差异化竞争三个阶段。结合产业发展未来消费群体变化、产品需求变化和产业文化内涵变化几个方面分析了森林旅游产业未来发展趋势,为森林旅游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奠定基础。本论文借鉴钻石模型,按照生产要素、需求要素、支持产业和政府作用四个层次进行指标归类,建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影响因素指标的变异程度不同,本文选取熵权法来确定指标权重,借助SPSS软件及Excel软件对全国31个省域2008-2017年森林旅游产业的竞争力进行定量测算、整理,对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结果进行权重分析、结构分析、聚类分析和空间分布分析,为后文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提供数据支持,为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路径提出奠定基础。本论文分析了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含义,给出了绿色发展对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影响机制,充分搜集和分析以往相关文献资料,在现有统计年鉴等材料中挑选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备选观测指标,组成产业竞争力拟选影响因素集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获得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拟选指标因素进行分类,在简化的变量体系上进一步运用多元线性回归进行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关系的因果分析,剔除关联度小的因素,将关联度大的因素挑选出来组成以绿色旅游资源、绿色产业规模、绿色发展环境、绿色基础设施和绿色政策支持等5类影响因素组成的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体系。运用解释结构模型方法对5个维度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厘清森林旅游产业影响因素的递阶结构。本论在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描述了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压力、动力,分析了产生压力和动力的机制和发展变化情况,厘清了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循环推进要素作用机理,得出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循环推进框架。本文确定了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总目标,制定了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机制设计的基本原则。对前文分析研究的结果进行总结,从以绿色供给为前提、保护优先为先导、结构调整为机遇、产品创新为特色和全域协作为支撑几个方面提出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路径,并基于产业发展阶段和现实条件按照旅游资源要素、产业规模要素、发展环境要素、政策支持要素和基础设施要素5个方面提出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建议,希望为我国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提供借鉴。
高雅兰[5](2020)在《F县乡村旅游发展中的政府职能研究》文中提出乡村旅游是以开发和利用各类特色化的乡村旅游资源为根本目的的一类文化活动。现阶段,随着乡村旅游业的快速崛起,农村经济又重新迸发出新的活力。与此同时,还进一步的提升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并为农业的又好又快发展而注入了更多的动力。针对国内乡村旅游业的发展状况,笔者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几点意见和想法,主要目前,关于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国内学术界多是概述一些先行示范区的实践经验和所取得的成果,而很少有学者选择将乡村旅游后发地区作为探究的重点。所以,本论文以陕西省宝鸡市的F县作为分析案例,然后借助多元化的研究方法,如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理论研究等方法展开深入的剖析和系统的总结,在此基础上,还引入善治理论、服务型政府理论、新公共服务理论等作为论证的依据。本论文先全面深入的了解了F县乡村旅游业的发展状况,然后从中发现该县发展旅游经济的核心则是充分依托本地优质的自然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如秦岭美景、羌族特色文化等。而近些年来,F县在乡村旅游上取得的成果尤为丰硕,例如:村内的环境质量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改善;农民的经济条件显着提升;辖区内的自治能力大大增强。随后通过以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等方式来了解了F县乡村旅游发展中的政府职能运行的发展状况,以搜集并整理出与之相关的各类资料。从一系列的探究中得知,现阶段该县在很多层面都存在缺陷和不足,具体包括: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缺乏合理的规划、旅游产品单一、缺乏专业的人才管理团队等。除此以外,在对F县政府职能缺失的具体原因进行剖析的过程中发现,政府的发展目标不明确、基础设施体系急待完善、治理水平不高。最后,笔者结合问题实际,又从不同的角度上提出了完善政府职能运行的系列措施,如要、设计先行大局谋划、规范管理打造精品、加大人才的引入力度、扩大政府的投资规模、促进行政职能的转型、提高公共服务质量等一系列有针对性的举措。
诸角天美(MOROZUMI TEMMI)[6](2020)在《日本“观光外交”的成效与发展趋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90年代末,日本不仅面临经济上的泡沫危机,人口也出现老龄化现象,且越来越严重,老年人口的比重在逐年快速增加,同时自二战后日本的国际形象不佳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如何复苏经济,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升国际形象,加强同国际社会的交往与合作成为摆在日本政府面前亟需解决的难题。基于此,2003年日本政府决定通过发展旅游观光业来破解这一难题,实施“观光外交”政策。试图通过发展旅游观光业增强外国游客对日本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了解,感受日本传统文化与现代工艺的完美融合、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日本大国的风范与魅力,进而提升国家形象和文化软实力,增进日本与世界各国的亲近感。同时,通过旅游业的经济波及效果,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实现日本经济复苏。自2003年7月日本确定《观光立国行动计划》以后,“观光外交”的发展先后经历了四个阶段,每个阶段根据前一阶段的目标实施效果以及经济发展背景制定了不同的目标,日本政府围绕基本目标采取了多种措施,努力在世界舞台上争取与自己“世界第三大经济实体”相匹配地位和话语权。本文以公共外交的相关理论为支撑和立足点,对日本“观光外交”的提出背景与动因展开研究,对日本“观光外交”不同发展阶段的政策目标进行了解读,对日本不同时期“观光外交”政策的特征以及所采取的重要举措近进行分了析。通过对访日外国游客增长数量、外国游客在日消费数值、访日游客来源国、日本旅游竞争力的分析,探究日本国际旅游业的发展状况,结合日本观光战略目标的制定与实施的对比以及日本外务省访日外国游客的调查评价,发现日本“观光外交”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同时仍存在一些问题,针对此笔者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对日本“观光外交”政策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判。
张媛[7](2020)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南江县全域乡村旅游发展策略研究》文中认为乡村振兴是十九大提出的解决好“三农”问题的国家战略,乡村旅游是促进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在乡村振兴时代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拥有了崭新的使命和指导方向。全域旅游是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全域乡村旅游是将乡村区域整体作为功能完整的乡村旅游目的地来建设,可以有效助推乡村振兴的全面实现。本文在剖析乡村振兴相关内涵的基础上,首先从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切入,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五个方面剖析了全域乡村旅游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的内在关系。然后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全域乡村旅游发展“五全”体系,即基于产业兴旺的全产业融合,基于生态宜居的全要素优化,基于乡风文明的全品牌升级,基于治理有效的全组织创新,基于生活富裕的全民众参与。本文以南江县作为实证研究对象,在认真梳理了南江县全域乡村旅游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后,对南江县全域乡村旅游发展进行了SWOT分析,并以此提出南江县全域乡村旅游发展的战略目标及定位。基于以上分析,本文从全产业融合、全要素优化、全品牌升级、全组织创新、全民众参与五个方面,探索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南江县全域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策略,并提出了南江县在实施全域乡村旅游过程中的重点及配套措施、难点及配套措施、风险防控建议。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例研究,探索在乡村振兴时代背景下全域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方向和策略。本文提出的乡村振兴背景下全域乡村旅游发展“五全”体系以及对南江县全域乡村旅游发展策略做出的实践性探讨,对于推动我国乡村地区脱贫致富和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曹智[8](2020)在《西安市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基于竞争力评价视角》文中指出乡村旅游是农业与旅游、农业景观和乡村空间相结合,吸引游客到农村旅游、休闲、购物的产业经营新形式,即充分利用农、林、牧、渔业等农业资源进行旅游产品开发,为旅游者提供深度的体验式服务。乡村旅游是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途径,可以促进新农村建设,实现农民集体的就业增收,实现农业产业发展和结构转型升级。西安市乡村旅游的发展始于1990年前后,旅游业已成为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西安市乡村旅游以自主经营为主,缺乏合理的统筹规划,导致乡村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影响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因此,对乡村旅游的正确认知,对乡村旅游的科学规划,对乡村旅游的合理开发,是西安市乡村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本文基于产业竞争力视角,针对西安市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实际,利用波特钻石模型、相关经济理论和部分省市乡村旅游评价标准,构建出西安市乡村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综合评价西安市乡村旅游产业竞争力,通过分析提出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并借鉴国外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得出提升西安市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本文研究得出,相对于重庆市、成都市、洛阳市等中西部国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城市,西安市乡村旅游产业综合竞争力存在较大差距,除了在国际市场竞争力及产业支撑体系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外,在自然资源利用程度、国内市场化程度、企业主体活力、政府支持程度、区域经济和条件分析、产品创新、人才支撑等方面均有短板。建议通过旅游资源整合,解决资源利用度问题和区域经济条件限制问题;通过壮大企业平台,解决市场化主体缺失、发展模式落后问题、资金和人才供给问题;通过强化政府支撑,解决基础设施投入问题、政策创新问题、项目服务管理问题、农村对外合作问题;通过产品业态创新,解决品牌与产业竞争力问题。
吕金涛[9](2020)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基层政府服务职能问题的优化研究 ——以乐陵市朱集镇为例》文中指出
刘建平[10](2020)在《民族村寨城乡融合发展研究 ——以武陵山区山河村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从城乡二元结构到城乡融合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政策在新时代背景下,需要重视的问题。以武陵山区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的山河村为个案,研究如何促进民族村寨的城乡融合发展是本文关注的焦点。城乡融合发展涉及城乡两个方面,任何一方面有问题都会影响融合发展的效果。笔者深入山河村调研,了解村寨自然与人文、民族构成、家庭与人口、基础设施等概况,发现山河村存在人居的空村、生计的隐村和产业的荒村“三圈层”现状,分析原因,推而广之,引发对民族村寨发展困境的思考。本文就是要破解民族村寨普遍存在的“圈层化”困境,从而实现民族村寨良性的城乡融合发展。城乡二元模式下,以山河村为例的民族村寨与周边的场镇和城市本来就进行着融合发展,只是程度不一。山河村与黄鹤镇是交融一体的关系,与周边场镇是融合发展的初级关系,与石柱县城是城乡融合的重要体系,与周边武陵山片区的区、县城市有着较强的渊源关系,而与更远的重庆、武汉等大城市通过物产流通形成互动的融合关系。以山河村为例的民族村寨从二元到多元,探索产业变迁如何促进城乡融合。二元结构下的种植农业和乡村工业走向衰落;山河村传统的林业、畜牧业和家庭手工业拓展了乡村多元经济;在乡村经济多元发展下,村民不断探索山上种烤烟、河谷养鱼蛙、外出打工与回乡创业增收的渠道,这是对二元结构下乡村传统农业和城市工业的超越发展。从产业融合到城乡融合,与破解“三圈层”困境相对应,本文认为民族村寨融合发展有三个趋势。一是利用民族政策建设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充分挖掘民族文化、保护修缮传统民居、改善村寨人居环境,吸引人的回归,解决空村问题。二是用好用活民贸民品政策,实施路网融合发展,拓宽生计、改善民生。三是培育乡村旅游和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实施田园建设和农旅融合发展,让乡村荒村变成金山银山花果山;实施文旅融合发展,打好民族品牌,唱响民族歌谣,跳动民族舞蹈,让民族文化旅游活起来、火起来。以此促进民族村寨良好的城乡融合发展、村民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中华民族的融合发展。
二、搞活旅游企业 振兴旅游产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搞活旅游企业 振兴旅游产业(论文提纲范文)
(2)红色旅游发展的基本遵循与现实进路——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红色旅游与乡村振兴何以能融合发展 |
二、总体把握:乡村振兴背景下红色旅游发展的理念遵循 |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本质要求 |
(二)坚持新发展理念为核心动力 |
(三)坚持系统观念为科学保障 |
三、实践内涵:乡村振兴背景下红色旅游发展的现实进路 |
(一)以创新引领红色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促进乡村产业发展 |
(二)以绿色发展守住红色旅游“底色”,建设生态宜居乡村 |
(三)以系统思维构建红色旅游持续发展新格局,促进乡村协调发展 |
(四)以共建共治共享理念凝聚红色旅游发展合力,实现乡村共同富裕 |
(3)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与旅游产业交融互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与文献回顾 |
二、民族村寨建设与旅游产业交融互促的内涵及关系解析 |
(一)民族村寨建设与旅游产业交融互促的内涵 |
(二)民族村寨建设与旅游产业关系解析 |
1. 政策保障与旅游产业 |
2. 基础设施建设与旅游产业 |
3. 传统文化保护、传承与旅游产业 |
4. 村民参与与旅游产业 |
5. 生态环境与旅游产业 |
三、民族村寨建设与旅游产业交融互促机制分析 |
(一)民族村寨建设是旅游产业的关键支撑力 |
(二)旅游产业是民族村寨建设的核心驱动力 |
四、民族村寨建设与旅游产业交融互促的实现路径 |
(一)政府主导是基础 |
(二)企业创新是核心 |
(三)村民参与是关键 |
(四)生态自然环境保护是重点 |
(4)绿色发展视域下中国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基础概念与相关理论 |
2.1 基础概念 |
2.1.1 绿色发展 |
2.1.2 森林旅游产业 |
2.1.3 产业竞争力 |
2.1.4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 |
2.2 相关理论 |
2.2.1 绿色发展理论 |
2.2.2 “两山”理论 |
2.2.3 产业经济学理论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5 产业竞争力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中国森林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
3.1 中国森林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
3.1.1 森林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
3.1.2 森林旅游产业绿色发展问题 |
3.2 中国森林旅游产业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
3.2.1 森林旅游产业对区域经济的直接贡献 |
3.2.2 森林旅游产业带动其他产业能力 |
3.2.3 森林旅游的区域经济牵动度 |
3.3 中国森林旅游产业发展历程与竞争阶段分析 |
3.3.1 森林旅游产业发展历程 |
3.3.2 森林旅游产业市场竞争阶段分析 |
3.4 中国森林旅游产业竞争趋势 |
3.4.1 适应森林旅游产业消费群体变化 |
3.4.2 适应森林旅游产业产品需求变化 |
3.4.3 适应森林旅游产业文化内涵变化 |
3.5 本章小结 |
4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的模型构建 |
4.1 基于钻石模型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4.1.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分析框架 |
4.1.2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4.2 基于熵权法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构建 |
4.2.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方法选择 |
4.2.2 基于熵权法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 |
4.3 本章小结 |
5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的评价分析 |
5.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测算 |
5.2 各级评价指标的作用权重分析 |
5.3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结构分析 |
5.3.1 生产要素维度竞争力分析 |
5.3.2 需求要素维度竞争力分析 |
5.3.3 支持产业要素维度竞争力分析 |
5.3.4 政府作用要素维度竞争力分析 |
5.4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聚类分析 |
5.4.1 聚类分析结果 |
5.4.2 聚类结果分析 |
5.5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时空分析 |
5.5.1 空间分布分析 |
5.5.2 时间趋势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
6.1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体系构建原理 |
6.1.1 绿色发展对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影响机制 |
6.1.2 影响因素遴选原则 |
6.1.3 影响因素体系构建的方法 |
6.2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体系构建 |
6.2.1 拟选影响因素体系 |
6.2.2 影响因素筛选模型设定 |
6.2.3 数据处理及检验 |
6.2.4 拟选影响因素指标主成分分析 |
6.2.5 拟选影响因素指标回归分析 |
6.3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体系 |
6.3.1 绿色旅游资源因素 |
6.3.2 绿色产业规模因素 |
6.3.3 绿色发展环境因素 |
6.3.4 绿色基础设施因素 |
6.3.5 绿色政策支持因素 |
6.4 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结构分析 |
6.4.1 解释结构模型的构建 |
6.4.2 影响因素的多级递阶结构 |
6.5 本章小结 |
7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PMO分析 |
7.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理论解析 |
7.2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压力(P) |
7.2.1 竞争力提升的压力 |
7.2.2 压力的动态变化 |
7.3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动力(M) |
7.3.1 动力主体构成及动态演化 |
7.3.2 驱动力构成及动态演化 |
7.4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P-M循环推进框架 |
7.5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路径(O) |
7.5.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目标与路径设计原则 |
7.5.2 以保护优先为先导的绿色旅游资源要素提升路径 |
7.5.3 以结构调整为机遇的绿色政策支持要素提升路径 |
7.5.4 以产品创新为特色的绿色产业规模要素提升路径 |
7.5.5 以全域协作为支撑的绿色发展环境要素提升路径 |
7.5.6 以绿色供给为前提的绿色基础设施要素提升路径 |
7.6 本章小结 |
8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建议 |
8.1 绿色发展视域下旅游资源要素竞争力提升建议 |
8.1.1 自然资源保护方面 |
8.1.2 资源管理能力方面 |
8.2 绿色发展视域下产业规模要素竞争力提升建议 |
8.2.1 产品创新方面 |
8.2.2 技术创新方面 |
8.3 绿色发展视域下发展环境要素竞争力提升建议 |
8.3.1 经济环境方面 |
8.3.2 社会环境方面 |
8.4 绿色发展视域下政策支持要素竞争力提升建议 |
8.4.1 绿色供需方面 |
8.4.2 政策制度方面 |
8.4.3 人才选育方面 |
8.5 绿色发展视域下基础设施要素竞争力提升建议 |
8.5.1 交通产业支持方面 |
8.5.2 服务设施升级方面 |
8.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附录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各级指标的权重 |
附录2 2008-2017年各地区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结果 |
附录3 各地区一级指标综合评价测算结果 |
致谢 |
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5)F县乡村旅游发展中的政府职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 |
1.1.3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情况 |
1.2.3 国内外研究评析 |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乡村旅游 |
2.1.2 政府职能 |
2.2 理论基础 |
2.2.1 善治理论 |
2.2.2 服务型政府理论 |
2.2.3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三章 F县乡村旅游发展及政府职能运行现状 |
3.1 F县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
3.1.1 F县县情 |
3.1.2 F县旅游资源 |
3.1.3 F县乡村旅游发展概况 |
3.1.4 F县乡村旅游缩影——永生村 |
3.2 乡村旅游发展中的政府职能运行情况 |
3.2.1 高度重视发展,抓好制度保障 |
3.2.2 坚持规划引领,优化旅游设计 |
3.2.3 狠抓项目建设,打造旅游亮点 |
3.2.4 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旅游影响力 |
3.2.5 围绕品质提升,优化旅游环境 |
第四章 F县乡村旅游发展中政府职能运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4.1 问卷调查及访谈基本情况 |
4.1.1 设计情况 |
4.1.2 数据分析 |
4.2 F县乡村旅游发展中政府职能运行存在的问题 |
4.2.1 政府部分经济职能运行不到位 |
4.2.2 政府部分文化职能运行不到位 |
4.2.3 政府部分社会职能运行不到位 |
4.3 F县乡村旅游发展中政府职能运行存在问题的原因 |
4.3.1 地方政府发展思路不开阔,规划设计亮点不足 |
4.3.2 政府对乡村旅游产业的认识不深 |
4.3.3 服务体系尚不健全,产业化水平还很低 |
第五章 完善政府在乡村旅游中职能运行的对策建议 |
5.1 完善相关经济职能 |
5.1.1 设计先行,大局谋划 |
5.1.2 规范管理,打造精品 |
5.2 完善相关文化职能 |
5.2.1 吸引人才,壮大队伍 |
5.2.2 加大宣传,强力推介 |
5.3 完善相关社会职能 |
5.3.1 加大政府投资,完善基础设施 |
5.3.2 优化公共服务,提高服务水平 |
5.3.3 强化日常保障,抓牢旅游安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F县乡村旅游调查问卷 |
附录 B 对政府部门相关人员的访谈提纲 |
附录 C 对乡村旅游业从业人员的访谈提纲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日本“观光外交”的成效与发展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日本学者研究综述 |
1.2.2 中国学者研究综述 |
1.2.3 中日学者研究综述评价 |
1.3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1.3.1 相关概念界定 |
1.3.2 理论基础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主要创新之处 |
第2章 日本“观光立国”战略的制定背景与发展历程 |
2.1 “观光立国”政策的提出 |
2.1.1 历史背景 |
2.1.2 “观光立国”的提出 |
2.2 观光外交政策制定的动因 |
2.2.1 通过“观光外交”刺激经济发展 |
2.2.2 通过“观光外交”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
2.2.3 通过“观光外交”构建开放型国家 |
2.3 推进“观光外交”的阶段性计划与目标 |
2.3.1 2003-2007年战略计划 |
2.3.2 2007-2011年战略计划 |
2.3.3 2012-2016年战略计划 |
2.3.4 2017-2020年战略计划 |
第3章 日本“观光外交”的重要举措 |
3.1 加强国际间协作及双边交流合作 |
3.1.1 重视举办MICE发展旅游 |
3.1.2 积极举办国际观光交流活动 |
3.1.3 加强与外国民众的交流和反馈 |
3.2 完善国际观光服务配套设施 |
3.2.1 完善交通设施建设 |
3.2.2 完善购物政策与服务 |
3.2.3 完善信息服务系统建设 |
3.2.4 设置了“安心、安全”医疗应对咨询窗口 |
3.3 积极实施日本品牌营销战略 |
3.3.1 助力日本传统品牌营销 |
3.3.2 积极实施“国际观光”促销 |
3.3.3 整合以“观光圈”为主的优势观光资源 |
3.3.4 加大国际观光宣传范围与力度 |
第4章 日本“观光外交”成效的评价 |
4.1 日本主要客源市场与游客增长数量 |
4.1.1 访日游客增长数量 |
4.1.2 日本主要客源市场 |
4.1.3 访日游客消费情况 |
4.1.4 日本旅游观光竞争力情况 |
4.2 日本“观光外交”目标的推进与实施对比 |
4.2.1 访日游客人数指标对比 |
4.2.2 国际旅游收入指标对比 |
4.3 日本观光消费带来的经济波及产业联动效应 |
4.3.1 旅游产业附加值与经济波 |
4.3.2 旅游业的产业联动效应 |
4.4 日本外务省民调情况 |
4.4.1 境外游客对日本的认知情况 |
4.4.2 访日游客对日本的整体评价 |
4.5 评价总结 |
第5章 日本“观光外交”的问题与趋势 |
5.1 日本观光外交发展中的问题 |
5.1.1 政策针对的客源市场不平衡 |
5.1.2 “观光外交”中的文化外交内容过于宽泛 |
5.1.3 “观光外交”中的计划目标预估不准确 |
5.2 日本观光外交发展趋势 |
5.2.1 将进一步开发“观光外交”的附加价值 |
5.2.2 理性与感性相结合地加强日本魅力的对外扩散 |
5.2.3 积极承办国际会议仍是未来“观光外交”的重要手段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7)乡村振兴背景下南江县全域乡村旅游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创新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创新 |
1.3.2 研究思路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相关理论基础 |
2.1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1 乡村振兴研究现状 |
2.1.2 全域旅游研究现状 |
2.1.3 全域乡村旅游研究现状 |
2.1.4 研究述评 |
2.2 相关概念界定 |
2.2.1 乡村振兴 |
2.2.2 全域旅游 |
2.2.3 全域乡村旅游 |
2.3 相关理论基础 |
2.3.1 产业融合理论 |
2.3.2 旅游空间理论 |
2.3.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3章 乡村振兴背景下全域乡村旅游发展体系构建 |
3.1 乡村振兴基础解读 |
3.1.1 乡村振兴的五大任务 |
3.1.2 乡村振兴总体要求 |
3.2 乡村振兴与全域乡村旅游的内在联系 |
3.2.1 全域乡村旅游发展助推产业兴旺 |
3.2.2 全域乡村旅游发展助推生态宜居 |
3.2.3 全域乡村旅游发展助推乡风文明 |
3.2.4 全域乡村旅游发展助推治理有效 |
3.2.5 全域乡村旅游发展助推生活富裕 |
3.3 乡村振兴背景下全域乡村旅游发展“五全”体系构建 |
3.3.1 基于产业兴旺的全产业融合 |
3.3.2 基于生态宜居的全要素优化 |
3.3.3 基于乡风文明的全品牌升级 |
3.3.4 基于治理有效的全组织创新 |
3.3.5 基于生活富裕的全民众参与 |
第4章 南江县全域乡村旅游发展基础分析 |
4.1 内部环境分析 |
4.1.1 研究区概况 |
4.1.2 乡村基础现状分析 |
4.1.3 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
4.1.4 乡村旅游发展问题 |
4.2 外部环境分析 |
4.2.1 市场趋势分析 |
4.2.2 政策环境分析 |
4.2.3 竞争对手分析 |
4.3 南江县全域乡村旅游发展SWOT分析 |
4.3.1 优势分析 |
4.3.2 劣势分析 |
4.3.3 机遇分析 |
4.3.4 挑战分析 |
4.3.5 小结 |
第5章 乡村振兴背景下南江县全域乡村旅游发展主要策略 |
5.1 全域乡村旅游战略目标及定位 |
5.1.1 全域乡村旅游战略目标 |
5.1.2 全域乡村旅游战略定位 |
5.2 全域乡村旅游发展全产业融合策略 |
5.2.1 优化农旅融合产业空间 |
5.2.2 完善农旅融合产品结构 |
5.3 全域乡村旅游发展全要素优化策略 |
5.3.1 推进乡村生态环境保护 |
5.3.2 完善“快旅慢游”交通网 |
5.3.3 提升旅游服务接待能力 |
5.4 全域乡村旅游发展全品牌升级策略 |
5.4.1 深入挖掘乡村文化内涵 |
5.4.2 构建全域乡村文化品牌 |
5.4.3 健全品牌营销推广体系 |
5.5 全域乡村旅游发展全组织创新策略 |
5.5.1 强化旅游产业型乡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
5.5.2 积极培育多元化的乡村旅游自治组织 |
5.5.3 壮大以旅游为特色的村集体经济组织 |
5.6 全域乡村旅游发展全民众参与策略 |
5.6.1 创新社区参与旅游形式 |
5.6.2 培育发展乡村旅游人才 |
第6章 南江县实施全域乡村旅游策略的其他措施及建议 |
6.1 实施全域乡村旅游策略的重点及配套措施 |
6.1.1 产业联动发展 |
6.1.2 产品联动发展 |
6.1.3 游线联动发展 |
6.1.4 营销联动发展 |
6.2 实施全域乡村旅游策略的难点及配套措施 |
6.2.1 资金筹措难点及配套措施 |
6.2.2 体制改革难点及配套措施 |
6.3 实施全域乡村旅游策略的风险防控建议 |
6.3.1 生态风险防控建议 |
6.3.2 市场风险防控建议 |
6.3.3 安全风险防控建议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8)西安市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基于竞争力评价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思路、内容与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图 |
1.5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数据来源及说明 |
1.6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
1.6.1 可能的创新点 |
1.6.2 存在的不足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乡村 |
2.1.2 乡村旅游 |
2.1.3 产业竞争力 |
2.2 理论基础 |
2.2.1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推拉理论 |
2.2.4 体验经济理论 |
2.2.5 产业竞争力理论 |
2.3 乡村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
第三章 西安市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现状与市场环境分析 |
3.1 西安市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 |
3.1.1 西安市乡村旅游发展历程 |
3.1.2 西安市乡村旅游“十三五”中期产业规模 |
3.1.3 西安市乡村旅游产业分类 |
3.1.4 西安市乡村旅游典型案例 |
3.2 市场环境分析 |
3.2.1 宏观环境分析 |
3.2.2 微观环境分析 |
第四章 西安市乡村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 |
4.1 指标系统搭建与方法选择 |
4.1.1 指标系统搭建 |
4.1.2 评价指标说明 |
4.2 方法选择 |
4.3 样本选取 |
4.4 评价过程 |
4.4.1 .对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
4.4.2 .主成分分析 |
4.4.3 确定权重 |
4.4.4 计算综合评价值 |
4.5 实证结果分析 |
第五章 西安市乡村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解析 |
5.1 资源利用不合理加剧自然资源竞争力劣势 |
5.1.1 要素资源利用不充分 |
5.1.2 人文资源挖掘不足 |
5.1.3 生态资源保护不够 |
5.2 初级发展模式制约国内竞争力水平 |
5.2.1 乡村旅游发展条件认知不足 |
5.2.2 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结构单一 |
5.3 企业主体作用不足影响市场竞争活力 |
5.3.1 以“农家乐”为代表的个体村民或外来创业者 |
5.3.2 以袁家村为代表的村集体经济 |
5.3.3 以白鹿原民俗村为代表的个体民营企业 |
5.3.4 以陕西四大国有旅游企业为代表的国有企业 |
5.4 政府支持与创新未能满足发展需要 |
5.4.1 缺乏充足的财政资金支持 |
5.4.2 缺乏有效的政策创新支持 |
5.4.3 缺乏规范协作的管理服务支持 |
5.5 整体性发展不足难以打破区域条件限制 |
5.5.1 西安市人口和经济发展亟待突破 |
5.5.2 县域经济缺乏整合规划 |
5.6 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制约市场化发展根基 |
5.7 产品迭代创新不足制约品牌吸引力和竞争力 |
5.7.1 缺乏统一规划指导 |
5.7.2 旅游产品开发不足 |
5.7.3 本地特色的失真 |
5.8 专业行业人才紧缺限制人力资源竞争力 |
5.8.1 .没有依靠专业人才发展的意识 |
5.8.2 乡村旅游人才供给不足 |
5.8.3 没有解决好村民的参与问题 |
第六章 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国际经验借鉴 |
6.1 乡村旅游发展的国际成功经验 |
6.1.1 英国乡村旅游发展经验 |
6.1.2 法国乡村旅游发展经验 |
6.1.3 美国乡村旅游发展经验 |
6.1.4 日本乡村旅游发展经验 |
6.2 乡村旅游国际经验的启示 |
6.2.1 开发要兼顾经济性与生态性 |
6.2.2 政府投入要“软硬”结合 |
6.2.3 创新“经营者+行业协会+政府”发展模式 |
6.2.4 迎合市场需求趋势发挥优势资源价值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发展建议 |
7.2.1 积极推动旅游资源整合 |
7.2.2 优先发展和做大企业平台 |
7.2.3 强化政府支撑的全面性 |
7.2.4 多种途径实现产品业态创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民族村寨城乡融合发展研究 ——以武陵山区山河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点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一)城乡融合发展 |
(二)二元论 |
(三)多元化 |
(四)民族村寨 |
(五)武陵山区 |
四、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 |
(二)国内研究 |
第一章 武陵山区的山河村 |
第一节 走进武陵山河村 |
一、山河村概况 |
二、自然状况 |
三、村寨文化 |
第二节 民族、家庭与人口 |
一、民族构成 |
二、家庭结构 |
三、人口流动 |
第三节 基础设施 |
一、道路交通 |
二、其它基础设施 |
第二章 山河村的“圈层化”与民族村寨发展的困境 |
第一节 “三圈层”山河村的现状 |
一、人居的空村 |
二、生计的隐村 |
三、产业的荒村 |
第二节 “三圈层”现象原因分析 |
一、空村的原因分析 |
二、隐村的原因分析 |
三、荒村的原因分析 |
第三节 民族村寨发展的困境 |
一、村寨人去村空 |
二、传统农业衰败 |
三、新型产业不兴 |
第三章 城乡二元模式下山河村与场、镇、市的融合发展现状 |
第一节 山河村与黄鹤场镇的融合 |
一、黄鹤场镇 |
二、融合方式 |
三、镇村关系 |
第二节 山河村与周边场镇的融合 |
一、村与场镇 |
二、县内场镇 |
三、县外场镇 |
第三节 山河村与城市的融合 |
一、山河村与石柱县城的融合 |
二、山河村与周边城市的融合 |
三、村市的互动融合发展 |
第四章 从二元到多元:产业变迁与山河村城乡融合发展 |
第一节 山河村二元经济结构下的农业和工业发展 |
一、农业发展 |
二、乡村工业 |
第二节 山河村乡村传统产业发展的变迁 |
一、林业发展 |
二、畜牧业发展 |
三、手工业发展 |
第三节 山河村乡村多元经济对二元经济的超越发展 |
一、山上种烤烟 |
二、河谷养鱼蛙 |
三、打工与创业 |
第五章 从产业融合到城乡融合:民族村寨发展的未来趋势 |
第一节 建设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
一、民族文化传承 |
二、传统民居保护 |
三、村容环境整治 |
第二节 以民贸民品拓宽生计实施路网融合发展 |
一、路上营销 |
二、场、镇、市交易 |
三、网路销售 |
第三节 培育民族村寨旅游产业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
一、实施乡村田园建设 |
二、实施农旅融合发展 |
三、实施文旅融合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二 :表3山河村各传统院落群基本情况表 |
附录三 :表4山河村国道G211路上农产品实物销售统计表 |
附录四 :表5山河村国道外乡村农产品实物网络销售统计表 |
附录五 :表6山河村访谈对象情况一览表 |
致谢 |
四、搞活旅游企业 振兴旅游产业(论文参考文献)
- [1]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J].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报, 2021(23)
- [2]红色旅游发展的基本遵循与现实进路——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解读[J]. 罗利玉. 社会科学家, 2021(07)
- [3]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与旅游产业交融互促研究[J]. 徐苇苇,李忠斌. 广西民族研究, 2021(04)
- [4]绿色发展视域下中国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D]. 邹成成.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9)
- [5]F县乡村旅游发展中的政府职能研究[D]. 高雅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4)
- [6]日本“观光外交”的成效与发展趋势研究[D]. 诸角天美(MOROZUMI TEMMI). 吉林大学, 2020(01)
- [7]乡村振兴背景下南江县全域乡村旅游发展策略研究[D]. 张媛.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5)
- [8]西安市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基于竞争力评价视角[D]. 曹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3)
- [9]乡村旅游发展中基层政府服务职能问题的优化研究 ——以乐陵市朱集镇为例[D]. 吕金涛. 天津大学, 2020
- [10]民族村寨城乡融合发展研究 ——以武陵山区山河村为例[D]. 刘建平.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4)
标签:乡村旅游论文; 旅游产业论文;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论文; 全域旅游论文; 产业融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