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少年行为研究新模式的实证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付钊[1](2021)在《从偏离到疗愈 ——社会工作视域下大学生恋爱暴力问题的实务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刘康乐[2](2021)在《“微信辅助运动教育模式”对高校网球普修课教学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20年4月27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指出要让学生在运动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让学生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运动教育模式是由西登托普教授于20世纪提出的,该模式强调培养有运动能力、有运动素养和运动激情的运动者。两者所体现的指导思想和教学目标不谋而合。关于运动教育模式的理论研究也越来越多,但是对于实践研究却不够深入,多数研究只是套用该模式。本文旨在探讨在超长教学时间下运动教育模式在体育院校大学生网球普修课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同时,本文针对运动教育模式在中国学校体育教学中面临的不足,借助微信平台辅助运动教育模式进行教学。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微信平台辅助运动教育模式来提升学生的运动动机,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专项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从而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与运动教育模式的局限性。本研究对优化高校网球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高校网球教学提供一种新的教学思路,并丰富微信平台辅助运动教育模式的实践经验。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上海体育学院网球普修班的44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对照班(22人)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班(22人)采用微信平台辅助运动教育模式,通过实验前对微信线上教学和运动教育模式相关文献的研读,并根据实际情况及专家建议对实验测试指标、教学实施过程、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设计,经过16周,32次课(64课时)的教学实验,最终得出以下结论:1)微信辅助运动教育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其创建的团队氛围和比赛的平台更能满足学生基本心理需求。因此,学生学习网球的动机更强烈,更有利于学生运动动机的内化,使学生网球学习动机更加的稳定。2)微信辅助运动教育模式对激发学生学习网球兴趣的效果更加显着,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网球运动中,并且学生在网球学习中的自主性更强,对网球运动关注度更强。在学生消极兴趣维度的提升没有显着性的差异,但是该教学模式以其新颖的教学方式没有导致学生对网球学习产生厌倦的心理。3)传统教学模式与微信辅助运动教育模式对学生专项身素质都有明显的提升作用;但是微信辅助运动教育模式在提高速度素质和灵敏素质成绩比传统教学模式更明显,在力量素质和速度素质的10米折返跑上没有显着的差异。4)微信辅助运动教育模式通过网球相关游戏的穿插以及真实比赛情景的创建,有助于学生网球技能的提升和战术意识的培养,实验班学生在正手击球的稳定性和深度上要明显优于对照班,并且实验班学生正、反手击球技术动作的合理性要略优于对照班;传统教学模式有利于加强学生反手击球的稳定性,但在反手击球深度方面的提升弱于微信辅助运动教育模式。虽然微信辅助运动教育模式对于学生发球技术的提升没有明显的作用,但实验班学生更追求发球的角度,有更强的战术意识。两个班级在发球技术动作的合理性上差异很小。
盛雨晴[3](2021)在《基于SWOT分析法对运动APP发展趋势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互联网技术的广泛使用和移动终端的迅速增长,移动手机APP已经慢慢变为日常生活中人们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工作压力的增加、生活节奏的加快使人们生活习惯和饮食生活发生变化,健康状态并不理想、患有各种慢性疾病的人持续增加,人们对健美的体态、健康的身体追求越来越强烈,为了保持身体健康,运动和健身的概念逐渐普及。体育锻炼和移动终端相结合的运动APP自诞生以来就深受人们的喜爱。这样的APP不仅传播运动健身相关的知识,而且结合手机的社会相互作用功能,将各个体育行为汇集成团体体育行为。使不定期的运动行为改变为固定模式的循环训练,吸引了很多对运动和健身感兴趣的用户,运动APP发展迅速,一时间成为众多手机用户常用的APP之一。2020年初新冠肺炎使所有健身房停止营业,人们无法外出活动,国家大力推广居家健身,更加促进运动APP的发展。并且运动APP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由此吸引了学术界的关注,全面系统地对运动APP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其广泛传播与健康发展。本文以运动APP的发展趋势为研究对象,运用SWOT分析法、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专家访谈法对运动APP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梳理总结,归纳出运动APP的矩阵分析,进而提出解决策略。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运动APP自身技术问题还需要进一步优化,用户反映数据记录不准确、更新后数据丢失等。运动APP发展到今天,从免费到付费,会员模式,线上运动商城,盈利模式还有一些问题,但是随着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必定能够解决这些问题,让运动APP能不断进步和完善。2、软件商店目前出现了许多运动APP,虽然名字不相同,但里面的内容相差不大,线下健身房越来越多,运动APP必须探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才能更好的发展。3、运动APP有着科学性优势、便捷性优势、互动性优势、针对性优势的运动APP将成为人们运动健身的第一选择。4、国家重视群众体育,出台了一系列全民健身的政策,使我国运动人群不断扩大、人们的运动意识逐渐增强、给运动APP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机会。5、新冠疫情的原因,导致人们无法在户外进行活动,居家健身在2020年也变成了人们的常态,由此更进一步地促进了运动APP的发展。
杨慧[4](2021)在《网络社交化阅读中深阅读的实现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网络社交化阅读是当前覆盖面较广的一种阅读方式,在这种阅读方式下达到传统意义上的深阅读水平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因为传统深阅读与网络社交化阅读的典型特征相悖,前者是深度式、沉浸式、长期式、个人式的,后者是浅显式、通俗式、即时式、群体式的,尽管如此,网络社交化阅读和深阅读并不是反对或矛盾的关系,仍存在网络社交化阅读中深阅读的可实现性、可发展性,对该实现路径的探索能够为社交化阅读中存在知识焦虑的读者提供一种积极认识和发展方向,也可以借这种大众阅读方式来培养深阅读群体,推广阅读较深层次的思考价值、心灵补给价值、精神休闲价值。本文基于社交化阅读与深阅读相关研究的综述,发现关于社交化阅读中深阅读的实现路径缺乏具体研究,故提出了“社交化阅读中深阅读的实现路径研究”的主题,结合了接受理论,分别从四个不同风格的网络社交化阅读平台中,根据其平台特点搜索深阅读相关的网络日志类信息,进行筛选、提炼、分析,来认识社交化阅读平台中深阅读发展主体、客体和环境域的功能特征,挖掘深阅读发展主体、客体、环境域的难点,从而寻找在网络社交化阅读中深阅读的实现路径,包括对环境域方面“精英阅读”、“社群经济”和“由浅入深”阅读模式的引入及虚拟和现实阅读场景的融通,对阅读客体内容与形式方面的创新和坚守,对阅读主体审美认识的拓展、外在动机的刺激等。
郭轶舟[5](2020)在《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互联网产业蓬勃兴起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与转型的新动能,对社会进步与经济增长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互联网产业自身还存在着结构失衡、产业布局不完整、无序竞争现象严重等诸多问题,中美贸易战更突显出我国互联网产业安全问题,引发国人担忧。因此如何维护我国的互联网产业安全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但迄今为止,尚未有文献对互联网产业安全进行探讨。为此本文基于产业安全理论,提出互联网产业安全的概念,尝试建立互联网产业安全理论,考察中国互联网产业的产业安全状态,通过实证分析,探明影响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的主要因素,以期在理论上丰富相关领域的研究内容,在实践上为有关部门提供参考与借鉴。按照发现问题-理论准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逻辑,在具体分析过程中聚焦于“中国互联网产业存在哪些产业安全问题”、“当前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处于何种状况”和“主要影响因素及相互关系是什么”三个具体问题,通过深入分析与论证形成了以下主要研究结论。(1)中国互联网产业目前在产业发展环境方面存在市场结构呈现寡头垄断趋势、市场绩效整体下降趋势、管理主体分散、资源供给不足、均衡产业布局加剧区域经济不平衡等安全问题;在产业竞争力方面存在缺乏配套区域专业化水平低、区域产业同构化和市场换技术政策失效等安全问题;在产业控制力方面存在企业发展所需资金依赖外国资本、关键技术依赖国外转移和利用外资政策偏差等安全问题;在网络安全方面存在免费定价方式影响产品策略趋向恶意、模仿抄袭促生不公平竞争行为等安全问题。(2)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状态目前处于基本安全,并且在2007-2017年间其安全度呈小幅上升态势,主因是互联网产业发展环境得到大幅改善所致,但由于受到网络安全环境日趋严重、外资对技术控制导致产业控制力下降、产业创新能力不足削弱竞争力三方面的安全威胁,因此我国互联网产业安全总体形势依然严峻。(3)影响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主要因素是自主创新能力、产业竞争力、产业特征、产业要素和国内企业竞争力。其中自主创新能力对互联网产业安全具有显着正向影响;产业竞争力对自主创新能力和互联网产业安全均有正向影响;产业特征对自主创新能力和互联网产业安全均有正向影响;要素环境对自主创新能力和互联网产业安全均有正向影响;国内企业竞争力对互联网产业安全具有正向影响。(4)提升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主要措施包括:通过优化管理体制、完善支持互联网产业发展的资本市场、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和坚持数字化战略扩大基础建设来改善互联网产业发展环境;通过建立完善互联网产业创新体系、提高互联网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来提升互联网产业竞争力;通过建立并完善网络安全应急体系和提高网络安全技术水平来强化网络安全防范能力。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第一,建立互联网产业安全分析的理论框架,首次提出互联网安全也是产业安全重要内容的论述,认为国际垄断资本通过占据网络中心节点并利用互联网技术来主导全球各产业链延伸是引发互联网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对产业安全理论做出了有益尝试和拓展。第二,从互联网产业安全内涵实质、互联网产业特征和互联网产业要素环境的变化三个角度出发,提出互联网产业安全主要受到自主创新能力、产业竞争力、产业特征、产业要素和国内企业竞争力五大因素影响,通过实证发现自主创新能力对互联网产业安全具有显着正向影响,产业竞争力对自主创新能力和互联网产业安全具有正向影响,产业特征对自主创新能力和互联网产业安全有正向影响,要素环境对自主创新能力和互联网产业安全有正向影响,国内企业竞争力对互联网产业安全具有正向影响,这为政府、监管机构及相关从业者提供借鉴与参考。第三,建立以产业发展环境评价、产业竞争力评价、产业控制力评价和网络安全环境评价为主的互联网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此实证分析了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状态,得出我国互联网产业整体安全程度处于基本安全状态的结论,为以后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万九鑫[6](2020)在《个体亲社会行为、道德推脱和民族性质的研究》文中提出为了研究民族院校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对道德推脱的影响,此次研究采用基本信息问卷、道德推脱问卷和亲社会行为问卷,在西北民族大学发放500份问卷,有效问卷为490份,将民族性质作为调节变量,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和道德推脱进行量化分析。同时,探究在民族院校中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对道德推脱的内在影响机制,有利于提高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水平,为培养少数民族地区优秀骨干提供建议。
李斯琦[7](2020)在《认知风格、信息加工方式对个体亲社会性的影响 ——基于直觉-分析视角》文中认为直觉—分析视角下的认知风格、信息加工方式为解释“性本恶”还是“性本善”提供了新思路。认知风格作为稳定的个人特质性变量,以往将其作为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组织管理和教育领域,缺乏在亲社会领域的探索,而亲社会性作为个体社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认知风格对其的影响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信息加工方式作为状态性因素,对亲社会行为的研究颇丰,结论却一直存在广泛争议。而后研究者提出社会启发式假说来解释信息加工中的双加工系统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但前人多验证该假说的直觉决策部分,尚未对直觉后分析决策进行验证。此外,考虑到信息加工方式对亲社会行为研究的矛盾点集中于决策前的信息获取过程,但此前尚未进行独立研究,因此在本研究中纳入考量。综上所述,本研究试图从特质性和状态性两个角度,分别探讨认知风格和信息加工方式对亲社会性的影响。研究一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认知风格对自我报告的亲社会倾向和真实捐赠行为的影响。研究二采用调查—实验法,2项实验均通过指导语和时间限制分离直觉和分析加工系统,考察其对公共物品游戏范式中合作水平的影响。实验1考察直觉和分析的加工方式对合作水平的影响,并通过控制实验组以考察认知风格对合作水平的影响,进一步补充研究一的结果。实验2在实验1的基础上改进游戏中“信息获取过程”的规则,考察被试在先直觉后分析两种决策条件下的合作水平,对社会启发式假说进行跨文化验证。最后,基于实验2的改进,综合两个实验的数据,引入“信息获取过程的加工方式”这一变量,探究该因素与“决策过程的加工方式”对合作水平的影响是否一致。最终得出以下结论:(1)认知风格对亲社会性有显着影响,且与亲社会行为的类型有关。直觉风格有更低的亲社会倾向和更高的合作水平,分析风格有更高的亲社会倾向。直觉和分析风格均与捐赠水平无关,分析风格与合作水平无关。(2)第一次直觉决策具有自私效应,而第二次分析决策具有亲社会效应,说明社会启发式假说所认为的“直觉亲社会效应”不一定会发生。(3)直觉和分析加工方式均可促进亲社会行为,但产生作用的阶段有所差异,分析加工作用于“信息获取阶段”,而直觉加工作用于“决策过程阶段”。简言之,慢获取、快决策的个体有更高的亲社会水平。(4)直觉—分析视角下的认知风格与信息加工方式对亲社会行为有较复杂的影响路径和机制,不可一言以蔽之。在理论层面,本研究的发现可在一定程度上补充认知风格在亲社会领域研究的不足;增进对社会启发式假说的跨文化检验,弥补当前对于信息获取过程研究的缺失,为前人的争论和矛盾提供解释。从实践出发,本研究在直觉—分析的认知框架下深入探究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的“和谐”(合作)和“友善”(捐赠),为理解和培养公民亲社会行为,促进其直觉亲社会性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
刘星欣[8](2020)在《长沙市中小学生篮球“AMU”课外培训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少年篮球俱乐部是培养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壮大发展篮球运动队伍,推动篮球运动发展的学习训练机构,再加上它的活动时间不占用学生课业学习时间,使学生实现了课程学习和兴趣发展两不误,大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但现有的俱乐部个体由于受经费投入、管理模式、师资力量、盈利大小等因素的影响,发展存在局限性,其发展机制和寿命直接影响了篮球爱好者的技能习得与掌握,为缓解这一现象,“AMU”课外培养模式被提出,“AMU”(课余经营联盟,A—After school课后;M—Management经营;U—Union联盟)课外培养模式,它是指各篮球俱乐部采用独立经营、资源共享、统筹兼顾的方式,形成一个有制度、有组织、有文化的产业链大团体,从而达到互利共生、合作共赢的良好态势。它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篮球俱乐部避开了经营短板,发挥出自身的优势。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长沙市中小学生篮球俱乐部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的调查,针对篮球俱乐部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AMU”课外培养模式并对其实施的可行性及相关途径进行阐述,为长沙市中小学生篮球俱乐部的良性发展提供理论指导。通过调查发现,长沙市八所中小学生篮球俱乐部存在的经营性质或者说类别比较单一,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方面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安排等问题。本文主要以新形势下提出中小学生篮球“AMU”课外培训模式的必要性,“AMU”课外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构建“AMU”课外培养模式,探讨长沙市中小学生篮球“AMU”课外培训模式实施策略等问题。其目的是为了针对长沙市中小学生篮球俱乐部的发展现状提出来的,是培训行业的一个新理念,是篮球运动后备人才培养输送平台的打造,是市场经济增长交流平台的打造,更是促进篮球运动人口基数增长和社会文明进步平台的打造,真正的从根本上培养中小学生的篮球兴趣,使篮球课成为课外活动项目中最有力的支撑。
姜莉[9](2019)在《中职生家庭环境与其亲社会行为的关系:道德认同的中介作用》文中研究表明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的谦让、合作、分享、互助、帮助、牺牲等行为。国内外对亲社会行为的研究表明影响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因素有很多,既与外部的环境因素有关,也与个体自身的因素有关。外部因素中,家庭是孩子社会化的第一个重要成长环境,所以家庭环境成为影响孩子亲社会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家庭环境中家庭成员的价值观、成员间的亲密度、情感表达方式等因素将会影响青少年对道德体系中社会规范的接纳程度以及价值观,进而影响其亲社会行为。很多中职学生总体综合素质不是很高,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亲社会行为水平不高。为了探讨影响中职生亲社会行为的因素,本研究以中职生的家庭环境为切入点,探讨中职生的亲社会行为与家庭环境、道德认同的关系,以及道德认同在家庭环境和中职生亲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从而为提高中职生的道德认同水平,为促使其做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提供指导。本研究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道德认同问卷、青少年亲社会行为量表(PTM),对青岛市某职业学校933名中职生进行测量,考察了家庭环境与中职生亲社会行为的关系,以及道德认同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中职生的亲社会行为在性别上无显着差异,但在年级上存在着显着的差异,高一显着高于高二和高三。中职生的家庭环境和道德认同在性别和年级上均不存在显着差异。2.家庭环境、道德认同与中职生的亲社会行为各维度及总分均存在显着相关。其中家庭环境总分以及亲密性、知识性和娱乐性维度与道德认同及各维度显着正相关;家庭环境总分以及亲密性、知识性和娱乐性维度与亲社会行为及各维度显着正相关,家庭环境中的矛盾性维度与道德认同、亲社会行为及各维度显着负相关;道德认同及各维度与亲社会行为及各维度均显着正相关。3.道德认同在家庭环境与中职生亲社会行为的关系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王静[10](2019)在《城乡结合部社会力量参与青少年社区矫正的实践探索 ——以福州市长乐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我国城乡结合部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存在较多“留守青少年”等问题,同时青少年犯罪问题相对城市中心地区更为常见且复杂。社区矫正作为我国新兴的非监禁式刑罚手段在城乡结合部的发展也相对滞后。同时,城乡结合部居民的文化素质相对主城区较低,因此城乡结合部的社会力量在参与青少年社区矫正过程中也困难重重。本研究基于福州市长乐区城乡结合部的特殊地域特征,结合社会资本、社会资源与社会支持理论,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及收集当地司法行政部门内部统计数据与资料,同时,对长乐区青少年社区矫正对象及各类社会力量展开问卷调查及访谈,旨在探讨城乡结合部社会力量参与青少年社区矫正的理论及实践状况。研究发现,相当部分的在册社区矫正青少年的监护人文化程度低下,与子女日常沟通的方式方法欠科学。本次调查对象中有一部分为“留守青少年”,有些青少年与其监护人的接触频度一年仅为1-2次,甚至更少。现阶段相当数量的当地居民对于社区矫正对象存在认识不足甚至存在偏见,总体上各类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的力度有限。通过调查常规社会力量参与模式及2018年以来地方政府主导的新模式的试点工作发现,青少年社区矫正对象对于新模式下社会力量参与的满意度高于常规模式,青少年的监护人对于新模式的认同度也高于常规模式。但是,调查发现,现阶段的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即使是新模式的试点工作)都存在一定的困难与瓶颈。基于长乐区的实践探讨,本研究提出提升城乡结合部社会力量参与成效的对策如下:1、关注“留守家庭”,改善“留守青少年”家庭环境;2、打破误解或偏见,让更多社会力量支持青少年健康成长;3、完善参与平台建设,从制度层面保障社会力量对青少年支持的长期可持续发展;4、与时俱进探讨青少年成长特点,提升各类社会力量对支持青少年的有效性等。
二、青少年行为研究新模式的实证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少年行为研究新模式的实证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2)“微信辅助运动教育模式”对高校网球普修课教学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及依据 |
1.1.1 体教融合大背景下学校体育改革的新要求 |
1.1.2 帮助学生享受运动的乐趣是学校体育的关键任务 |
1.1.3 促进大学生健康状况的需要 |
1.1.4 运动教育模式本土化过程中的困境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微信 |
2.1.2 传统教学模式 |
2.1.3 运动教育模式 |
2.2 微信辅助运动教育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
2.3 运动教育模式国外研究现状 |
2.3.1 运动教育模式对个人和社会能力方面的影响 |
2.3.2 运动教育模式对运动和认知方面的影响 |
2.3.3 运动教育模式在体育教学中包容性研究 |
2.3.4 混合运动教育模式的实证研究 |
2.4 运动教育模式国内研究现状 |
2.4.1 运动教育模式本土化过程的系列研究 |
2.4.2 运动教育模式在实践运用中的研究 |
3 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数理统计法 |
3.2.4 教学实验法 |
3.3 微信辅助运动教育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教学实验设计对比 |
3.3.1 微信辅助运动教育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对比 |
3.3.2 微信辅助运动教育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对比 |
3.3.3 微信辅助运动教育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对比 |
3.4 微信辅助运动教育模式教学实验设计 |
3.4.1 微信辅助运动教育模式教学目标设计 |
3.4.2 微信辅助运动教育模式宏观与微观结构设计 |
3.4.3 微信辅助运动教育模式宏观赛季设计 |
3.4.4 微信辅助运动教育模式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
3.4.5 微信辅助运动教育模式课堂教学活动时间分配 |
3.4.6 微信辅助运动教育模式教学计划表设计 |
3.4.7 微信辅助运动教育模式教学评价设计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数据结果与分析 |
4.1.1 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运动动机结果与分析 |
4.1.2 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结果与分析 |
4.1.3 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专项身体素质结果与分析 |
4.1.4 实验前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基础技能结果与分析 |
4.2 实验前后实验班、对照班数据结果与分析 |
4.2.1 实验前后实验班、对照班学生运动动机结果与分析 |
4.2.2 实验前后实验班、对照班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结果与分析 |
4.2.3 实验前后实验班、对照班学生专项身体素质结果与分析 |
4.2.4 实验前后实验班、对照班学生基础技能结果与分析 |
4.3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数据结果与分析 |
4.3.1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体育运动动机结果与分析 |
4.3.2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结果与分析 |
4.3.3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专项身体素质结果与分析 |
4.3.4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正手击球结果与分析 |
4.3.5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反手击球结果与分析 |
4.3.6 实验后实验班与对照班发球结果与分析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基于SWOT分析法对运动APP发展趋势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2.文献综述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2.3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2.4 研究的发展趋势 |
3.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及手段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SWOT分析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2.5 逻辑分析法 |
4.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我国运动APP基本情况分析 |
4.1.1 运动APP概念的界定 |
4.1.2 运动APP的产生背景 |
4.1.3 运动类APP的分类 |
4.2 我国运动APP发展现状分析 |
4.2.1 运动APP的下载量和月独立设备数 |
4.2.2 运动APP的用户规模情况 |
4.2.3 运动APP的用户群体特征分析 |
4.2.4 基于词频分析运动APP的用户体验现状 |
4.3 运动APP发展趋势的SOWT分析 |
4.3.1 运动APP的优势 |
4.3.2 运动APP的劣势 |
4.3.3 运动类APP的机会 |
4.3.4 运动APP的威胁 |
4.4 基于SWOT运动APP的矩阵分析 |
4.4.1 SO(优势-机会)利用外部的机会让内部的优势发挥最大化 |
4.4.2 WO(劣势-机会)利用外部的机会来克服并扭转内部的劣势 |
4.4.3 ST(优势-威胁)依靠内部的优势来规避外部的威胁 |
4.4.4 WT(劣势-威胁)减少内部的劣势来规避外部的威胁 |
5.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专家访谈提纲 |
个人简历 |
(4)网络社交化阅读中深阅读的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述评 |
第四节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网络社交化深阅读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社交化阅读 |
二、深阅读 |
第二节 理论依据 |
一、期待视野 |
二、视域融合 |
三、审美经验 |
第三章 网络社交化深阅读案例分析 |
第一节 研究要素 |
第二节 研究范围 |
一、基于移动端的阅读环境域 |
二、严肃内容为主的阅读客体 |
三、参与性特质的阅读主体 |
第三节 案例选取——四类不同风格的社交阅读平台 |
第四节 案例分析——基于要素的功能特征分析 |
一、典型阅读社交平台——微信读书 |
二、阅读信息分享平台——豆瓣读书 |
三、知识问答与阅读平台——知乎 |
四、视频休闲与阅读平台——哔哩哔哩 |
第四章 案例总结——网络社交化阅读中深阅读的实现难点分析 |
第一节 网络社交化深阅读实现的环境域难点 |
一、经济环境推动阅读的商品化 |
二、技术环境产生效率至上风气 |
三、生活环境刺激休闲意识的崛起 |
四、教育环境导致阅读素养的缺乏 |
五、媒体环境形成信息难辨的困境 |
第二节 网络社交化深阅读实现的客体难点 |
一、非线性的数字化问题 |
二、快速记忆的标签化问题 |
三、本文解构的片段化问题 |
四、原创内容的专业性问题 |
第三节 网络社交化深阅读实现的主体难点 |
一、连接性较弱的群体属性 |
二、互动水平低的社交特点 |
三、注意力广而不深的生理定势 |
四、偏理性化阅读的心理导向 |
第五章 网络社交化阅读中深阅读的路径探索 |
第一节 阅读环境域的实现路径 |
一、重视融入“精英阅读” |
二、合理利用“社群经济” |
三、阅读指导“由浅入深” |
四、打通虚拟与现实的阅读场景 |
第二节 阅读客体的实现路径 |
一、内容上回归经典 |
二、形式上与时俱进 |
三、允许文本粗读 |
四、以微内容链接深广阅读 |
第三节 阅读主体的实现路径 |
一、提高网络阅读素养 |
二、网络社交中练习阅读表达 |
三、利用分享互动实现阅读选择 |
四、激发外在的阅读动机 |
五、拓展文化审美的领域 |
六、刺激读者的输出型参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5)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互联网产业已是发展现代经济体系重要生力军 |
1.1.2 中美贸易战背景下互联网产业安全问题凸显 |
1.1.3 产业安全理论研究滞后于互联网产业发展实践 |
1.2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1.2.1 问题提出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内容 |
1.5 主要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产业保护论 |
2.1.2 产业控制论 |
2.1.3 产业国际竞争论 |
2.1.4 产业安全理论 |
2.2 产业安全的分类与评价体系 |
2.2.1 产业安全的分类 |
2.2.2 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
2.3 互联网产业相关研究综述 |
2.3.1 网络经济和网络产业 |
2.3.2 互联网产业 |
2.3.3 互联网安全和互联网产业安全 |
2.4 文献评述 |
2.5 本章小结 |
3 互联网产业安全理论 |
3.1 互联网产业相关概念 |
3.1.1 互联网产业概念界定 |
3.1.2 互联网产业经济特征 |
3.2 对产业安全的再思考 |
3.2.1 产业安全观的形成及演变 |
3.2.2 互联网安全观的形成 |
3.3 互联网产业安全界定 |
3.3.1 互联网产业安全概念提出 |
3.3.2 互联网产业安全特点 |
3.3.3 互联网产业安全类型 |
3.4 互联网产业安全评价范式 |
3.4.1 互联网产业安全形成的系统论分析 |
3.4.2 互联网产业安全评价范式 |
3.5 本章小结 |
4 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现状分析 |
4.1 产业发展环境现状 |
4.1.1 垄断性市场结构影响可持续发展 |
4.1.2 市场绩效总体呈下降趋势 |
4.1.3 管理主体分散 |
4.1.4 资源供给不足 |
4.1.5 非均衡布局加剧区域经济不平衡 |
4.2 产业竞争力现状 |
4.2.1 缺乏配套区域专业化水平低 |
4.2.2 区域产业同构化 |
4.2.3 市场换技术政策失效 |
4.3 产业控制力现状 |
4.3.1 企业融资依赖外国资本 |
4.3.2 关键技术依赖国外转移 |
4.3.3 利用外资政策偏差 |
4.4 网络安全现状 |
4.4.1 免费定价方式影响产品策略趋向恶意 |
4.4.2 模仿抄袭促生不公平竞争行为 |
4.5 本章小结 |
5 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影响因素研究 |
5.1 产业安全影响因素一般性分析 |
5.1.1 基于外部和内部影响因素分析 |
5.1.2 基于产业经济学框架的影响因素分析 |
5.2 互联网产业安全影响因素分析模型 |
5.2.1 对既有研究的再思考 |
5.2.2 互联网产业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
5.2.3 互联网产业安全影响因素模型 |
5.3 互联网产业安全影响因素关联性分析 |
5.3.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5.3.2 模型设定与数据 |
5.3.3 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评价 |
6.1 评价方法及步骤 |
6.1.1 评价方法 |
6.1.2 评价步骤 |
6.2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6.2.1 指标设计思路 |
6.2.2 指标体系建立 |
6.3 数据、权重及结果分析 |
6.3.1 数据说明 |
6.3.2 指标权重设置及计算方法 |
6.3.3 计算结果 |
6.3.4 评价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互联网产业安全国际经验借鉴与启示 |
7.1 维护互联网产业安全的国外经验 |
7.1.1 以技术竞争优势促进产业安全的美国经验 |
7.1.2 强化网络安全促进产业安全的英国经验 |
7.1.3 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促进产业安全的德国经验 |
7.1.4 增强产业控制力促进产业安全的日本经验 |
7.2 对我国维护互联网产业安全的启示 |
7.2.1 建立保护互联网产业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
7.2.2 完善互联网监管机制强化网络安全 |
7.2.3 加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缩小数字鸿沟 |
7.3 本章小结 |
8 提升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的对策建议 |
8.1 改善互联网产业发展环境 |
8.1.1 优化管理体制 |
8.1.2 完善支持互联网业发展的资本市场 |
8.1.3 加快人才队伍建设 |
8.1.4 坚持数字化战略扩大基础建设 |
8.2 提升互联网产业竞争力 |
8.2.1 建立并完善互联网产业创新体系 |
8.2.2 提高互联网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
8.2.3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 |
8.3 强化网络安全防范能力 |
8.3.1 建立并完善网络安全应急体系 |
8.3.2 提高网络安全技术水平 |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个体亲社会行为、道德推脱和民族性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亲社会行为 |
(1)概念界定。 |
(2)理论基础。 |
(3)相关研究。 |
2.2 道德推脱 |
2.2.1 概念界定 |
2.2.2 相关研究 |
(1)在个体因素方面。 |
(2)在周围环境因素方面。 |
2.3 亲社会行为和道德推脱的相关研究 |
3 研究方法 |
4 结果 |
5 讨论 |
6 结论 |
7 不足和展望 |
(7)认知风格、信息加工方式对个体亲社会性的影响 ——基于直觉-分析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亲社会行为 |
2.1.1 概念 |
2.1.2 测量 |
2.2 认知风格 |
2.2.1 概念 |
2.2.2 测量 |
2.3 直觉和分析双加工系统 |
2.3.1 双加工理论 |
2.3.2 双加工系统的优劣关系 |
2.3.3 双加工系统的操纵与检验 |
2.4 认知风格和双加工系统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
2.4.1 认知风格与亲社会行为的相关研究 |
2.4.2 双加工系统与亲社会行为的相关研究 |
第3章 研究思路 |
3.1 问题的提出 |
3.1.1 研究一探究认知风格对亲社会性的影响 |
3.1.2 研究二探究双加工系统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
3.2 总体研究设计 |
3.3 研究价值 |
3.3.1 理论价值 |
3.3.2 实践价值 |
第4章 研究一认知风格对亲社会倾向(行为)的影响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假设 |
4.3 研究方法 |
4.3.1 研究程序与质量控制 |
4.3.2 研究对象 |
4.3.3 研究变量和工具 |
4.3.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4.4 结果 |
4.4.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4.4.2 各变量的平均数、标准差及相关分析 |
4.4.3 认知风格与亲社会倾向(行为)的关系 |
第5章 研究二双加工系统对合作行为的影响 |
5.1 实验1双加工系统对合作行为的影响 |
5.1.1 研究目的 |
5.1.2 研究假设 |
5.1.3 研究方法 |
5.1.4 研究结果 |
5.2 实验2验证社会启发式假说 |
5.2.1 研究目的 |
5.2.2 研究假设 |
5.2.3 研究方法 |
5.2.4 研究结果 |
5.3 合并分析不同阶段的加工对合作水平的影响 |
5.3.1 研究目的 |
5.3.2 研究方法 |
5.3.3 研究结果 |
第6章 讨论 |
6.1 认知风格对亲社会倾向(行为)的影响 |
6.1.1 认知风格对自我报告的亲社会倾向的影响 |
6.1.2 认知风格对真实亲社会行为(捐赠和合作)的影响 |
6.2 直觉和分析双加工系统对合作水平的影响 |
6.2.1 双加工系统对合作水平的影响 |
6.2.2 社会启发式假说的跨文化验证 |
6.2.3 不同阶段的加工对合作水平的影响 |
6.3 小结 |
第7章 总结 |
7.1 结论 |
7.2 不足和展望 |
7.2.1 细化亲社会行为的类型 |
7.2.2 完善双加工系统的操纵方式 |
7.2.3 进一步验证并深入探究影响机制 |
致谢 |
附录1 |
附录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8)长沙市中小学生篮球“AMU”课外培训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中小学生篮球俱乐部的相关研究 |
1.2.2 关于中小学篮球培训的形式与内容研究 |
1.3 选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访谈法 |
2.2.3 问卷调查法 |
2.2.4 理论论证法 |
2.2.5 数理统计法 |
2.2.6 问卷信度检验 |
2.2.7 问卷效度检验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3.1 相关概念阐述 |
3.1.1 “AMU”课外培养模式 |
3.1.2 青少年篮球俱乐部 |
3.2 长沙市中小学生篮球俱乐部发展现状分析 |
3.2.1 经营性质及相关制度 |
3.2.2 场地规模与会员人数 |
3.2.3 课程设置及特色 |
3.2.4 师资力量及经费来源 |
3.2.5 参赛情况 |
3.3 新形势下提出中小学生篮球“AMU”课外培训模式的必要性 |
3.3.1 顺应中国篮球发展的改革趋势 |
3.3.2 市场经济竞争中的生存需要 |
3.3.3 地方篮球运动队伍发展壮大的需要 |
3.3.4 学校体育课外不足的需要 |
3.3.5 中小学生篮球基本技术需要 |
3.4 “AMU”课外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 |
3.4.1 “AMU”课外培养模式提出是为了加强中小学生课外活动形式 |
3.4.2 “AMU”课外培养模式提出主要是为了全面提高中小学生身心发展 |
3.4.3 “AMU”课外培养模式提出是为了提高中小学生篮球基本活动能力和素质发展 |
3.4.4 “AMU”课外培养模式提出能提高和培养中小学生篮球参与的兴趣。 |
3.4.5 “AMU”课外培养模式提出能提高和培养中小学生篮球技术和锻炼的习惯 |
3.5 “AMU”课外培养模式构建 |
3.5.1 模式运行策略分析 |
3.5.2 经营盈利策略分析 |
3.5.3 政校—校企—政校企联盟联合 |
第4章 实施路径探究 |
4.1 政校企齐助力,实现新模式健康发展 |
4.2 转变思维和观念,全力促成新模式的实施 |
4.3 整合多方资源,全面推动新模式发展 |
4.4 满足学生主体需要,建立完整的内容体系 |
4.5 内容多元化,组织管理形式多样化 |
4.6 加强战略研究,形成科学合理发展机制 |
4.7 完善俱乐部营造与宣传,合力打造新模式良好“品牌效应”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长沙市中小学生篮球俱乐部现状调查问卷 |
致谢 |
(9)中职生家庭环境与其亲社会行为的关系:道德认同的中介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
1 亲社会行为的概述 |
1.1 亲社会行为的概念 |
1.2 亲社会行为的测量 |
1.3 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 |
2 亲社会行为与家庭环境的关系 |
2.1 家庭环境的界定 |
2.2 家庭环境的结构与测量 |
2.3 亲社会行为与家庭环境的关系 |
3 亲社会行为与家庭环境、道德认同的关系 |
3.1 道德认同的概念 |
3.2 道德认同的结构与测量 |
3.3 亲社会行为与道德认同的关系 |
3.4 家庭环境和道德认同的关系 |
3.5 道德认同的中介作用依据 |
4 问题提出与研究假设 |
4.1 问题提出 |
4.2 研究假设 |
第二部分 研究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工具 |
3 施测程序 |
4 数据处理 |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
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2 不同性别和年级的中职生在亲社会行为和家庭环境、道德认同方面的差异分析 |
3 亲社会行为和家庭环境、道德认同的相关分析 |
4 道德认同在家庭环境与亲社会行为关系中的中介效应检验 |
第四部分 讨论 |
1 中职生亲社会行为、家庭环境、道德认同的基本特点 |
1.1 中职生亲社会行为的基本特点 |
1.2 中职生家庭环境的基本特点 |
1.3 中职生道德认同的基本特点 |
2 中职生亲社会行为与家庭环境、道德认同的关系 |
2.1 亲社会行为和家庭环境的关系 |
2.2 亲社会行为和道德认同的关系 |
2.3 家庭环境和道德认同的关系 |
2.4 道德认同在家庭环境和亲社会行为关系中的中介作用 |
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五部分 教育建议 |
第六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城乡结合部社会力量参与青少年社区矫正的实践探索 ——以福州市长乐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 研究内容与方法 |
(四) 篇章结构 |
二、理论基础和研究回顾 |
(一) 概念界定 |
(二) 相关理论基础及研究综述 |
三、长乐区社会力量参与青少年社区矫正的常规模式 |
(一) 2009年以来长乐区社区矫正及青少年社区矫正的发展概况 |
(二) 长乐区各类社会力量参与青少年社区矫正的常规模式 |
(三) 青少年对各类社会力量的满意度情况 |
四、长乐区社会力量参与青少年社区矫正的新模式及现阶段瓶颈 |
(一) 2018年以来长乐区社会力量对青少支持的新模式简介 |
(二) 现阶段社会力量参与青少年社区矫正瓶颈及其原因探讨 |
五、提升城乡结合部青少年社区矫正成效的对策建议 |
(一) 关注“留守家庭”,改善“留守青少年”家庭环境 |
(二) 打破误解与偏见,让更多社会力量支持青少年健康成长 |
(三) 完善参与平台建设,从制度层面保障社会力量对青少年支持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
(四) 与时俱进探讨青少年成长特点,提升各类社会力量对支持青少年的有效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青少年行为研究新模式的实证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从偏离到疗愈 ——社会工作视域下大学生恋爱暴力问题的实务探索[D]. 付钊. 西北政法大学, 2021
- [2]“微信辅助运动教育模式”对高校网球普修课教学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D]. 刘康乐. 上海体育学院, 2021(10)
- [3]基于SWOT分析法对运动APP发展趋势的研究[D]. 盛雨晴. 哈尔滨体育学院, 2021(09)
- [4]网络社交化阅读中深阅读的实现路径研究[D]. 杨慧.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5]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问题研究[D]. 郭轶舟.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6)
- [6]个体亲社会行为、道德推脱和民族性质的研究[J]. 万九鑫. 大众标准化, 2020(22)
- [7]认知风格、信息加工方式对个体亲社会性的影响 ——基于直觉-分析视角[D]. 李斯琦.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8]长沙市中小学生篮球“AMU”课外培训模式研究[D]. 刘星欣.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
- [9]中职生家庭环境与其亲社会行为的关系:道德认同的中介作用[D]. 姜莉.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2)
- [10]城乡结合部社会力量参与青少年社区矫正的实践探索 ——以福州市长乐区为例[D]. 王静. 厦门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