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玉溪市交通通讯基础设施建设与可持续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包艳丽[1](2021)在《云南省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耦合协调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功能定位的不同,对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我国面临严重的碳排放压力,发展低碳经济刻不容缓;相关研究表明,协调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定性研究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耦合作用机理;以云南省为研究区域,根据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内涵及借鉴相关文献基础上,从经济增长、能源消耗、低碳技术和低碳生活水平四个维度构建了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从土地投入水平、土地利用水平、土地经济效益和土地生态环境质量四个维度构建了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极差法、熵值法、综合指数法测算云南省2010-2018年及2010年、2015年、2018年16个州市低碳经济和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运用障碍度模型分别分析影响低碳经济和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主要障碍因子;通过耦合度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以及相对发展度模型对2010-2018年间云南省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动态研究;通过空间自相关模型对16州市的耦合协调进行空间聚类分析;通过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两者之间的双向关系;应用典型相关分析研究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两个系统协调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针对云南省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问题,结合国内外经验及云南省特点提出促进云南省低碳经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及两系统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得出的以下结论:(1)两者之间的耦合关系主要体现在低碳经济通过经济增长、改进低碳技术、降低能源消耗等调整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的优化迫使建设用地利用结构及方式的改进,通过增加建设用地的经济、技术投入及生态保护,进而促进建设用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实现;建设用地集约利用通过优化居住区用地、工矿用地、交通用地的布局,降低碳源,增加碳汇面积,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减少碳排放,促进低碳经济发展。(2)从时间上看,2010-2018年云南省低碳经济水平呈现上升趋势,从2010年的0.29777增长到2018年的0.40124。从空间上来看,相对高碳经济地区主要集中在滇中、滇东北、滇东南;相对中碳地区主要集中在滇西南;相对低碳经济地区主要集中在滇西、滇西北,呈现西部高东部低的特征,空间格局与生态环境条件相符合。通过障碍度模型可以看出,影响云南省低碳经济水平提升的主要障碍因子是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量、房地产投资量、工业固定废物处置率、森林覆盖率。(3)从时间上看,2010-2018年云南省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呈现上升趋势,从2010年的0.32621上升到2018年的0.78520。从空间上来看,相对集约地区位于滇中、滇西南;集约度较差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滇东北、滇西及滇西北。呈现出中部高、两边低的特征,与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分布较为一致。影响云南省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的主要障碍因子是建设用地利用率、建设用地人口密度、道路网密度、建设用地地均地区生产总值。(4)云南省2010-2018年间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呈现上升趋势。空间上,属于勉强协调阶段的州市有昭通市、普洱市、文山州、德宏州;处于初级协调阶段的有曲靖市、保山市、临沧市、楚雄州、红河州、西双版纳州、大理州、怒江州;处于中级协调阶段的有昆明市、玉溪市、丽江市、迪庆州。2010、2015、2018年16州市的全局莫兰指数均为正值,且呈现上升趋势,空间集聚效应逐渐加大,耦合协调度的高水平区聚集在经济基础较好、区域合作较多地滇中地区,低值水平区聚集在产业薄弱、生态脆弱、基础设施较差且区域合作较少的滇西北、滇西地区。(5)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验证云南省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两系统存在着长期均衡且互为因果关系。通过典型相关分析,得出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系统各要素紧密相关,在低碳经济的发展指标中,影响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房地产投资量、第三产业所占比重、R&D经费占GDP比例;在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指标中,影响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建设用地地均居民可支配收入、建设用地地均从业人员数、建设用地人口密度和建设用地地均地区生产总值。(6)针对云南省低碳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产业结构高碳化、水电等新能源利用率较低、低碳技术水平较低等问题并结合发展低碳经济的旅游产业、清洁能源、碳汇优势,建议从建立低碳产业体系、发展水电等新能源结构、提升低碳技术创新、发挥碳汇潜力等方面进行提升;针对云南省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中存在的严重的土地不足、土地浪费、因自然、经济因素差异造成的地区发展差异较大的问题,建议推进城市均衡发展、完善建设用地技术和管理考核机制、优化建设用地布局、盘活存量用地等方面提升;针对云南省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耦合协调发展的过程中的关键影响因素,借鉴国内外经验,结合云南省实际,提出低碳社区土地利用模式、低碳产业园土地利用模式和低碳城市土地利用模式,从微观、中观、宏观上实现云南省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的协调发展。
陈耀瑞[2](2021)在《基于大型赛事背景的呈贡新区体育设施布局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公共体育设施布局标准与大型赛事体育设施布局“标准”存在很大差异,城市公共体育设施布局标准显然难以满足各级大型赛事的举办要求,两者矛盾也直接影响了城市新区体育设施的科学合理布局。因此,研究基于大型赛事背景的体育设施布局具有重大且急需的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以大型赛事体育设施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了新区体育设施的布局规划。研究表明,公共体育设施布局标准低于大型赛事“标准”导致新区不能满足各级大型赛事的举办要求。基于大型赛事背景的新区体育设施布局规划主要涉及空间分布模式、区位选址和规划指标。全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发现问题,第一章绪论,通过对大型赛事的梳理和国内外体育设施布局理论实践的研究,发现城市公共体育设施布局与大型赛事体育设施布局之间存在矛盾问题。第二部分,分析问题,包括第二章和第三章。第二章对大型赛事体育设施布局要素及相关案例进行分析,第三章研究分析基于大型赛事的体育设施的规划布局,整章承上启下,为第四章的呈贡新区体育设施的布局规划提供理论研究支撑。第三部分,解决问题,主要是第四章和第五章,以第一章的国内外理论和第二、第三章的研究理论来指导布局呈贡新区的体育设施,第五章为本文的结论与展望。
潘媚[3](2021)在《云南省“五化”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社会现代化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每个阶段都具有不同的时代特征,反映了国家每个历史时期的发展阶段和发展需求,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新的内容在经济发展进程中凸显出来并纳入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中,经历了“两化融合”“三化协调”“四化同步”,目前“五化协同”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热点、新内容。“五化”自2015年提出以来,学者们对“五化”协调发展的研究还不多,尤其对“五化”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而云南地处西南边陲,对我国西南地区经济发展及边疆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以云南省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五化”协调发展及“五化”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一方面,为“五化”发展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另一方面,为云南省发展及其他地区“五化”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以2002、2010和2018年云南省16个州(市)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和绿色化(以下简称为“五化”)作为研究对象,首先运用综合测度法,构建云南省“五化”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测度分析“五化”发展水平、综合发展水平、耦合水平、协调水平及其时空演变格局,其次运用单一测度法,测度分析云南省经济发展水平及时空演变,在前面基础上,运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2018年云南省“五化”发展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1)总体上云南省的“五化”发展水平均呈上升趋势,但发展水平仍然偏低。2002-2018年,“五化”发展水平的差距与增长速度逐渐变大,其中发展水平最高的是农业现代化,最低的是城镇化,增长速度最快的是信息化,最慢的是城镇化和绿色化。从空间上来看,呈现出空间上的不均衡性,云南省“五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滇中地区,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滇西北和滇西南,绿色化则相反,绿色化水平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滇西北与滇西南。(2)2002-2018年,云南省“五化”综合发展水平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地区间差距逐渐缩小,整体呈现出“中间高四周低”的特征;云南省“五化”耦合度呈上升趋势,耦合水平整体上处于高水平耦合阶段,且地区间的差距在逐步缩小;云南省“五化”耦合协调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地区间的差距逐渐缩小,整体呈现出“中间高四周低”的特征。云南省“五化”耦合协调水平与“五化”综合发展水平空间格局存在一定的一致性,综合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对应的也为“五化”综合发展水平高值地区,体现出同步演进的状态。(3)云南省经济发展水平情况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发展水平具有时空上的一致性,云南经济增长与“五化”发展具有明显的关联性,“五化”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经济增长。“五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城镇化>工业化>绿色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从整个云南省来看,各“化”对经济影响均呈现显着正向作用。(4)根据云南省“五化”发展水平、耦合协调水平及“五化”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各“化”同步及融合发展,促进经济协调可持续增长;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加大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地区连通性;发挥空间优势,制定区域政策。
林昱辰[4](2021)在《“三生空间”视角下云南省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耦合协调与时空演变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是随着城市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等因素的相互作用而发生变化的一种城市发展状况的体现。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加快县城补短板强弱项,推进公共服务、环境卫生、市政公用、产业配套等设施提级扩能,增强综合承载能力和治理能力。云南省作为我国边疆省份,城乡之间发展差距较大,因此对云南省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的研究是推动云南省新型城镇化的有力支撑。根据“十九大”报告中“新时期我们要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要求,本文将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简称“三生空间”)与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相融合,从城市生产空间承载能力、生活空间承载能力、生态空间承载能力三方面出发,研究云南省16个政府所在地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本文运用熵值法、综合指数法、耦合协调模型、障碍度模型、克里金插值法、等多种计量模型对云南省16个政府所在地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城市“三生空间”承载能力发展现状和城市“三生空间”承载能力耦合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时间、空间两种尺度的分析。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对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发展水平的分析可知:从地理分区来看,云南省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水平从高到低依次是滇中地区、滇东南地区、滇西南地区、滇西地区、滇东北地区、滇西北地区。从城市来看,昆明市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水平最高,平均值大于0.60,昭通市、泸水市、香格里拉市的数值在0.30-0.40之间,个别年份数值甚至低于0.30,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处于最低水平,其他12座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发展水平基本相同,全部集中在0.40-0.50之间。(2)通过对城市生产空间承载能力发展水平的分析可知:从地理分区来看,云南省城市生产空间承载能力水平从高到低依次是滇中地区、滇东南地区、滇西地区、滇东北地区、滇西北地区、滇西南地区。从城市来看,玉溪市、昆明市的城市生产空间承载能力发展水平最高,景洪市、香格里拉市、楚雄市紧随其后,昭通市城市生产空间承载能力水平处于最低水平,其余10个城市则处于一般水平。(3)通过对城市生活空间承载能力发展水平的分析可知:从地理分区来看,云南省城市生活空间承载能力水平从高到低依次是滇中地区、滇东北地区、滇东南地区、滇西地区、滇西南地区、滇西北地区。从城市来看,城市生活空间承载能力最高的城市为昆明市,泸水市、香格里拉市生活空间承载力处于最低水平。(4)通过对城市生态空间承载能力发展水平的分析可知:从地理分区来看,云南省城市生态空间承载能力水平从高到低依次是滇西南地区、滇西地区、滇东南地区、滇西北地区、滇东北地区、滇中地区。从城市来看,普洱市生态空间承载能力最高,昆明市、玉溪市处于生态空间承载能力最低水平。(5)通过对城市“三生空间”承载能力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的分析可知:(1)生产-生活-生态视角:云南省16个城市“三生空间”耦合协调水平在时间上总体呈增长态势并向协调方向发展,在空间上呈现以昆明为中心向四周递减的空间格局。(2)生产-生活视角:云南省16个城市生产空间与生活空间承载能力耦合协调水平在时间上总体呈波动趋势,除昭通市外,各城市耦合协调水平呈不同幅度增长,但城市间耦合协调水平绝对差距在扩大。(3)生产-生态视角:云南省16个城市生产空间与生态空间承载能力耦合协调水平在时间上总体呈下降趋势,除景洪市外,其余城市耦合协调水平均有不同幅度的下降,城市间耦合协调水平绝对差距在扩大。(4)生活-生态视角:云南省16个城市生活空间与生态空间承载能力耦合协调水平在时间上总体呈上升趋势,除昭通市外,各城市耦合协调水平呈不同幅度增长,城市间耦合协调水平绝对差距在缩小。(6)通过对城市综合承载能力障碍度的分析可知:在障碍度模型的系统层分析中,除昆明市的主要障碍因子为生态空间承载能力、蒙自市的主要障碍因子为生产空间承载能力以外,其余14个城市的主要障碍因子均为生活空间承载能力。在指标层的计算分析中得出,土地资源、人均工业产值、人口规模、服务业占GDP比重、公共设施用地比重等5个指标对云南省各城市的影响最大,范围最广,是制约云南省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提高的重要障碍因素。
李博[5](2021)在《通海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后评估》文中研究指明自1982年我国公布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至今,随着历史文化名城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积累,我国的保护规划体系逐渐走向成熟。但由于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背景复杂,加之数量多、分布广,且《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评估标准》作为以保护性考核式的评估,难以准确把握具体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及发展动态。与此同时我国保护规划实施后评估的相关研究还处于摸索阶段,有关评估体系多元化发展研究,针对名城的地域性复杂性与特殊性研究,关乎名城整体动态发展研究相对较少。总体来看,现阶段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仍面临众多挑战。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中,物质空间的保护、文化遗产的展示利用、保护规划阶段性成效、支撑体系的完善逐渐成为名城保护规划实施后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通海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过程中,自《通海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5-2030)》实施近六年后,于2021年3月被列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通海历史文化名城在物质空间保护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中也存在一定不足,因此展开对通海保护规划实施后的评估工作,不仅有助于检验规划成效,还有助于对名城保护与发展态势进行总结与分析,保护规划后评估对于通海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论文以通海为研究对象。首先对通海县进行现场调研,发现其历史文化遗产丰富,但是存在历史文化遗产碎片化分布、历史文化遗产利用不充分、旅游产业低迷等问题。同时收集《通海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及通海相关资料进行梳理分析。其次构建保护规划后评估体系,重点展开通海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后评估工作,总结并分析保护规划实施以来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对科学合理和可操作的保护与发展建议,建设性地提出历史文化名城层面的活化利用策略。最后期望通过历史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为通海历史文化名城注入发展活力,从而实现历史文化名城的可持续发展。
王迪[6](2021)在《云南省人口数据分析及其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人口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其活动与城镇经济、交通、环境、医疗、教育等密切相关。在空间规划机构改革、指导思想、编制审批体系、法规政策体系以及实施监管体系调整等新形势与新要求下,国土空间规划的发展模式转变为以人为本、增存并重的高质量全面可持续发展。因此,优化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方法之一即构建以人为本的规划原则与应用体系。结合人群活动研究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GIS、城市地理学、人文地理学与时间地理学等理论基础。运用高低聚类、标准差椭圆、热点分析、皮尔森相关系数以及预测模型等方法,通过对云南省人口统计年鉴及人口密度变化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省内16州市人口自2000至2019年这20年间各州市人口增长变化趋势;根据手机信令数据,发现人口时空分布特征规律;并根据往年基础人口数据对将来人口数量及人口结构增长趋势进行预测。同时结合人口数据对云南省土地利用现状、人均建设用地情况以及功能区内人口分布情况进行分析,为云南省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体系提供支撑。研究结果表明:(1)云南省人口增速较快,已基本实现由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过渡性转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的现代型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青少年人口总体呈下降趋势,劳动人口比例整体呈增长的趋势,老年人口占比越来越大。各州市人口数量整体呈平稳上升趋势;人口密度较高地区分布在中部及东部州市,人口聚集度整体较低。(2)人群数量在一天中的变化整体呈现出明显波峰与波谷的改变;同一州市内的日人口流动变化相对稳定,人口越集中的州市白天和夜晚人口数量变化越明显。人口区域聚集度较明显的地区处于滇中地区,在滇西北、滇东北以及滇西等地人口聚集度极低,且人口聚集程度越高的城市其经济发展也相对靠前;通过对各州市热点分析发现云南省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空间分布不均衡,经济聚集度较高,但人口居住较为分散,越来越多的人口聚集于坝区的大中城市。(3)预测至2023年云南省人口将会超过5000万,至2032年将会超过5500万;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缓慢增长趋势,至2035年呈现出逐渐平缓并于2035年呈现出稍有下降的趋势;通过对男性人口预测,并计算于2026年女性人口将会超2500万,并有望在2028年左右与男性人口持平并超越男性人口数量;老年人和青壮年人口增加数量相近,少年人口在减少;至2035年云南省人口整体呈现模型为成长型;老年人口抚养比呈现增长趋势,反映出人口老龄化水平在不断提高;城镇人口数量呈现出较稳定的上升趋势,预测2020年城镇人口比重将会超过50%,并于2028年超过60%。(4)根据皮尔森相关系数检验16州市各影响因子与建成区变化间的相关性,发现在所有影响因素中人口密度对建成区面积影响最为显着。根据人均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城市所在气候分区以及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对各城市人均建设用地规模进行综合确定,制定并实施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标准。(5)重点开发区中人群聚集度最高,逐步形成以滇中城市群为核心,滇东北城市群、滇西北城市群、滇西城市群、滇西南城市群以及滇东南城市群为重点的发展趋势。限制开发区中部分地区人口分布较为分散,对此应结合限制开发区人口发展政策对人口数量及分布进行有效调整。禁止开发区中大部分地区已不存在居民,但为保证人类对自然保护区破坏与干扰降低到最低,要进一步进行细致排查,对仍居住在此区域对居民进行引导,鼓励迁入重点开发区。
罗廷锦[7](2020)在《数字鸿沟与中国欠发达地区反贫困问题研究 ——以云南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贫困治理一直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也是经济学特别是发展经济学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为了消除贫困,经济学界的先贤们不断探索致贫原因,并提出了诸多反贫困战略和对策,形成了众多反贫困理论。然而,很多反贫困理论和对策主要是基于经济学视角来研究贫困,把贫困看作是一种经济现象,仅从单一的经济维度来探讨贫困形成的原因及反贫困战略。其实,贫困是一个复合型概念,形成贫困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尤其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导致贫困的原因也在不断发展变化。进入21世纪,学术界掀起了从多维视角研究贫困问题的热潮,不仅丰富和发展了反贫困理论,而且还对反贫困实践产生了积极影响。本文着力于数字鸿沟视角,应用解剖麻雀的研究方法,以点带面,问题为导向,以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最深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云南为例,理论联系实践,深入研究数字鸿沟与贫困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科学全面的分析数字鸿沟与贫困之间存在的静态、动态和空间相互作用关系,以及缩小数字鸿沟措施的减贫效应,探讨数字鸿沟对贫困的作用与影响,基于缩小数字鸿沟,提出相应的反贫困对策建议。现将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概述如下:1.梳理中国反贫困历程与国际组织反贫困计划。建国以来,中国通过6个阶段的扶贫开发工作,反贫困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即将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然而,脱贫攻坚工作的结束并不是扶贫的终点,而是一个新征程的开始,是如何防止返贫,巩固脱贫成果,缓解相对贫困,实现全民共同富裕的起点。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以及国际组织的反贫困计划,拓展扶贫思路,探索扶贫开发的新途径。在信息化社会,由于数字鸿沟拉大贫富差距,加深贫困,要消除贫困就必须首先消除横亘于前的数字鸿沟。2.以典型欠发达地区云南为例,通过统计数据和抽样调查,对数字鸿沟与贫困的现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资本匮乏和基础设施落后已不是主要的致贫原因,虽然资金匮乏还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但进行扶贫资金投入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贡献率尤为重要。在信息社会,信息革命带来数字红利,助力反贫困工作的同时,贫困人口信息技术能力的匮乏已成为致贫的主要因素。3.使用FGLS和PAVR模型,检验和分析数字鸿沟与贫困的静态和动态关系。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数字鸿沟与贫困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计算出数字鸿沟与贫困的综合指数。总体上,数字鸿沟与贫困指数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逐步缩小,但各地区缩小幅度不同,造成地区间差距在扩大,说明地区间数字鸿沟和贫富差距在进一步拉大。FGLS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数字鸿沟与贫困存在显着性正相关关系。PAVR检验结果显示,数字鸿沟与贫困不仅对自身产生正向冲击,贫困加深贫困,数字鸿沟加大数字鸿沟;数字鸿沟与贫困相互间也会产生正向冲击,数字鸿沟直接作用于贫困,加深贫困;贫困也同样作用于数字鸿沟,加大数字鸿沟。数字鸿沟与贫困不仅对各自当期产生影响,还会对相互间的滞后期产生作用。从FEVD检验结果来看,贫困对自身产生较大影响,并持续较长时间,说明治理贫困是一个长期而缓慢的过程;贫困也对数字鸿沟产生较大、且持续较长时间的影响,加大数字鸿沟。数字鸿沟是影响贫困的重要因素,并对贫困产生较长时间的影响;数字鸿沟也会对自身产生较大影响,在没有外界干预的情况下,影响会持续较长时间。因此,贫困加大数字鸿沟,数字鸿沟进一步加深贫困,形成循环积累因果关系。4.使用双重差分法实证分析缩小数字鸿沟的减贫效应。结果显示,在信息化社会,缩小数字鸿沟对贫困产生显着性影响,缩小数字鸿沟能明显降低贫困程度,数字鸿沟变得越小,贫困程度也会变得越轻;随着时间的推移,缩小数字鸿沟的减贫效应逐渐增大;基础设施条件好、相对越富裕的地区,减贫效应越大。因此,缩小贫困地区的数字鸿沟,也是一条重要的减贫措施。5.使用Moran模型检验数字鸿沟与贫困的自相关性。结果显示,数字鸿沟与贫困具有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与空间聚集度成正比。随着时间的推移,数字鸿沟与贫困的空间聚集度在逐步减弱,不过贫困聚集度减小的速度慢于数字鸿沟,说明贫困的治理难度大于缩小数字鸿沟。同时,由于数字鸿沟与贫困存在空间自相关性,使得较为贫困的地区如迪庆州、怒江州、昭通市等地的贫困得到进一步强化,较为富裕的地区如昆明市、玉溪市等地的贫困得到进一步减缓;信息化发展程度较低的地区,如怒江州、迪庆州等地的数字鸿沟进一步扩大,而信息化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如昆明市、玉溪市等地的数字鸿沟得到进一步缩小。所以,数字鸿沟与贫困同经济发展一样,区域间会形成“回波效应”,中心地带的发展会弱化属于从属地位的边缘地带和边远农村落后地区的发展,强化处于起支配地位的中心城市的发展,拉大二者间的信息差距和贫富差距。6.从空间计量的角度,加入空间权重,使用空间SDM模型对数字鸿沟与贫困的空间依存与溢出效应进行检验分析。结果显示,空间分布上,数字鸿沟与贫困呈显着性正相关关系,数字鸿沟不仅显着性影响本地区的贫困,还通过溢出效应显着性影响邻近地区的贫困,贫困程度越深的地区,数字鸿沟对贫困的影响越大。收入水平和数字鸿沟一样,也对贫困具有显着性影响。数字鸿沟二级指标与贫困的SDM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信息基础设施、信息应用和信息环境对贫困具有显着性影响,而信息意识对贫困的影响不显着。因此,需要加快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提高贫困地区居民信息意识和信息素养能力,缩小数字鸿沟,加速农村地区数字经济、电子商务等现代经济发展,让身处中心地带的发达地区的发展通过“扩散效应”惠及广大边远农村地区,缩小贫富差距,减小贫困地区数字鸿沟和贫困的外溢性。7.以问题为导向,基于前面的分析,本文从六个方面提出缩小数字鸿沟的反贫困对策建议,旨在为新时期脱贫攻坚,防止返贫,巩固脱贫成果,减缓相对贫困建言献策。
韩磊[8](2020)在《云南省“五化”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和绿色化“五化”的协调发展,是我国经济增长从高速增长阶段转为高质量增长阶段的重要标志。目前,“五化”协调发展的状态及其地区差异分析亟待研究。云南省作为我国一个边疆省份,由于其特殊的经济、社会、历史背景导致“五化”协调发展问题更加突出,研究云南省的“五化”协调发展和影响因素显得极为必要。本文综合应用熵值法、标准差系数法、耦合协调模型、障碍度模型、ArsGis空间聚类方法等多种计量模型对云南省16市州的“五化”发展现状和耦合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研究结论如下:(1)从“单化”发展水平特点来看。信息化指数在四个时间截面上处于连续增长状态,其余“四化”虽然在个别时间截面上有所回落,但是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另外,从空间维度上来看,除绿色化以外,其它“四化”的空间分布呈现出以下分布规律,高值区大都集中分布在以昆明为中心的滇中地区;中值区分布虽然较为广泛,但绝大部分的中值区分布在楚雄州、玉溪市和曲靖市等和昆明市相邻的地区;低值区大都分布在滇西北、滇西南、滇东北和滇西南地区,其中怒江州和迪庆州是集中分布地区。(2)从“五化”综合发展水平特点来看。除昆明市、保山市、普洱市和迪庆州的“五化”综合发展指数在个别年份有所下降以外,其余市州的“五化”综合发展指数在四个时间截面上都呈现出增长的趋势;综合发展指数变化幅度较大的市州主要集中分布在云南省的国界与省界的边界地区,如临沧市、昭通市和文山州,不与其它国家或者省份相连的市州的变化幅度较小。(3)从“五化”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特点来看。2002—2007年该时间截面昆明市和怒江州的耦合协调发展指数呈现下降趋势,2007—2012该时间截面年保山市、普洱市、红河州和迪庆州的耦合协调发展指数也略有下降,剩余其它市州和其它截面的耦合协调发展指数都处于增长态势;各市州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特点和“五化”综合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特点基本类似。(4)从“五化”协调发展影响因素与对策建议特点来看。在层中,工业化与信息化是影响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在指标层中,万元工业产值固体废物产生量、地均工业产值是影响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应充分发挥工业化的动力与引擎作用、农业化的基础性作用、信息化的纽带作用、城镇化的空间作用和坚持绿色化的保障作用。
杨角[9](2020)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文中提出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促进城市发展绿色转型,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当前在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所要面临的一个重大而又紧迫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同时也是今后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和必然趋势。本文通过综合借鉴政治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以及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学科相关重要理论和研究范式,基于比较客观而又丰富详实的数据资料,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法、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案例研究法以及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历史演变历程、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及其可能的原因、我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总结及其对我国的借鉴启示以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和现实路径等诸多重要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科学、客观深入、细致严谨地分析、论证和研究。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可分为起步发展阶段、稳步发展阶段、深入发展阶段以及蓬勃发展阶段等四个阶段;人口压力问题、资源短缺问题、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以及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是现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经济利益驱动、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以及部分城镇居民环保意识观念淡薄、我国民间环保公益组织力量薄弱、新闻媒体与舆论监督作用略显不足等均是造成当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与挑战的客观原因。第二,与传统城镇化不同,绿色城镇化是城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追求更高层次的绿色城市建设,从而推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发展。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能够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这是通过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整体向下移动或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左移两种途径来实现的;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具有优化或胁迫作用。反过来,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同样具有促进或约束作用。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这种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就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第三,从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虽然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整体不高;该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整体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并且可明确划分为三个演变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基本呈现出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的总体格局,并且这一总体格局尚未出现较大改变,东部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最强,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相对较弱,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表现出较大的区域不平衡性和空间分异性,梯度分布特征较为显着;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还呈现出显着的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行政自主性权利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和政府环境规制是影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因素、技术创新因素和政府环境规制因素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不显着的负向影响。第四,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起步较早,目前其已积累起极为丰富的成功经验。这些国家既包括美国、日本、德国、瑞典、丹麦、挪威、瑞士、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众多发达国家,同时也包括巴西、南非等部分发展中国家。北京、上海和贵阳是国内践行绿色城镇化理念和实践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它们在这方面起步较早,发展水平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并且已经积累起了比较丰富的成功经验。总结与分析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的共同经验与普遍规律对今后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第五,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以及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是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必须要遵循的九大基本原则。第六,绿色城镇化建设与发展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路径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层次目标路径共同组成的有机统一体。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以及切实改善与修复生态环境是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终极目标实现的有效路径。本文最主要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研究视角创新。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是当前国内外学界研究中的两个重点问题和热点问题。以往绝大多数学者都是单独研究这两个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城镇化相关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绿色发展相关问题,较少有学者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做一交叉研究。本文试图将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这二者结合起来,基于现阶段我国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现实背景,站在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研究视角下重新审视和看待我国城镇化问题,着重研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其实现路径问题,以期取得与以往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新的研究观点和研究结论,进一步指导今后我国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就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因此,本文最重要和最突出的创新之处就在于研究视角创新。第二,研究方法创新。以往大多数学者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过程中,绝大多数都选择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TOPSIS法等综合评价方法,鲜有学者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正是基于这一考虑,并且考虑到研究方法的适用性问题,本文选择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因此,研究方法创新就成为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三,研究观点创新。本文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观点。具体如下:一是,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二是,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和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越高;城市行政级别越高,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也越高。三是,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也要重视发挥政府的重要引导作用,要将二者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向前发展。四是,要以城市管理与运营方面的不断创新持续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五是,要促进信息化和绿色城镇化融合发展,以信息化引领和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这些新观点也是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四,评价指标体系创新。本文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过程中,是在对绿色城镇化概念内涵重新界定并基于对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借鉴的基础上,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动态性、典型性与可比性等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构建了与其他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由经济发展、资源高效、环境友好和社会进步等4个一级指标及其所属20个二级指标所组成的比较全面的、科学合理的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在该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这就具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性。
余万福[10](2020)在《公益旅游理念下漠沙滨江乡村旅游带规划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乡村振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我国乡村振兴已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农业农村现代化随之成为一项重要工作。偏远乡村地区发展困难重重。云南省新平县漠沙镇是一个距离大城市四小时车程的偏远乡村地区,交通成为该地区发展的最大障碍。本论文的目的是寻找一种偏远乡村的发展之道,解决偏远地区乡村发展难题。本文将公益加入到偏远乡村旅游规划发展中,采用一种替代旅游的方式将旅游与偏远乡村产生联系,从而整合乡村旅游资源,让旅游资源利用最大化。更多的提倡公益旅游对乡村发展的扶贫作用,而不是单纯的旅游发展和旅游体验。考虑到云南省旅游发展困境,采用公益旅游的形式对乡村旅游地进行规划设计,首次将公益旅游和乡村旅游联系起来。内容:首先,通过对乡村规划、公益旅游发展、旅游规划等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研究,梳理了国内外相关乡村规划,总结国内乡村规划发展问题;其次,通过梳理文献和公益旅游相关案例发现,公益旅游可以克服当前国内乡村规划建设遇到的问题,因此本文选择将公益旅游加入到乡村规划建设中,站在公益的视角来分析云南地区乡村发展的可能性;最后,将乡村公益旅游的研究结论运用于云南漠沙镇滨江乡村旅游片区,提出公益文创研学游、公益扶贫扶智游、公益原生文化体验游、公益农事体验游四个乡村公益旅游产品,通过这四个产品设计来带动该片区重点村落的规划设计。结论:明确乡村公益旅游五个特点;对乡村公益旅游活动进行分类;将乡村公益旅游产品分为六个主要类型;发展总结五个乡村公益旅游产品开发运营模式。本文力求为云南省新平县漠沙镇滨江片区发展提供理论借鉴,同时也为偏远地区乡村发展方向提供指引。
二、玉溪市交通通讯基础设施建设与可持续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玉溪市交通通讯基础设施建设与可持续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云南省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耦合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低碳经济研究 |
二、土地集约利用研究 |
三、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关系研究 |
四、文献评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内容 |
二、技术路线 |
三、创新性 |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低碳经济 |
二、区域建设用地 |
三、建设用地集约利用 |
第二节 相关基础理论 |
一、土地报酬递减规律 |
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 |
四、系统科学理论 |
第三章 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关系定性分析 |
第一节 低碳经济发展对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作用机理 |
一、低碳经济对土地投入水平的影响 |
二、低碳经济对土地利用水平的影响 |
三、低碳经济对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的影响 |
四、低碳经济对土地利用生态效益的影响 |
第二节 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对低碳经济的反馈机理研究 |
一、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对减少碳源占地的反馈 |
二、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对增加碳汇用地的反馈 |
第三节 联动关系 |
第四章 研究区概况 |
第一节 研究区域概况 |
一、研究区域分布概况 |
第二节 云南省低碳经济发展现状 |
一、云南省产业发展现状 |
二、能源消耗及清洁能源发展现状 |
三、碳排放特点 |
第三节 云南省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现状 |
一、建设用地利用结构分析 |
二、建设用地利用效益分析 |
第五章 云南省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 |
第一节 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 |
一、数据来源 |
二、低碳经济和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测算方法 |
三、低碳经济水平综合评价 |
四、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综合评价 |
第二节 云南省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障碍度诊断结果分析 |
一、障碍度模型 |
二、云南省低碳经济障碍度诊断结果分析 |
三、云南省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障碍度诊断结果分析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耦合协调发展评价 |
第一节 耦合协调度模型 |
一、耦合度模型 |
二、耦合协调度模型 |
三、相对发展度模型 |
四、空间自相关模型 |
第二节 耦合协调发展分析 |
一、耦合度、协调度分类标准 |
二、耦合协调发展的时序变化特征分析 |
三、耦合协调发展的空间差异分析 |
四、耦合协调发展的空间自相关分析 |
第三节 耦合机制分析 |
一、因果关系分析 |
二、典型相关性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低碳经济引导下的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对策 |
第一节 国内外低碳经济型土地利用模式的经验 |
一、低碳生态型社区土地利用模式经验 |
二、低碳生态型产业园土地利用模式经验 |
三、低碳生态型城市土地利用模式经验 |
第二节 云南省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对策建议 |
一、云南省低碳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
二、云南省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对策建议 |
三、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协调度优化的对策建议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不足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 |
(2)基于大型赛事背景的呈贡新区体育设施布局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全民健身”推动设施布局及赛事开展 |
1.1.2 政策重视:国家及省市高度关注体育事业的发展 |
1.1.3 转型需要:城市新区体育设施建设发展急需转型 |
1.1.4 基础条件:呈贡良好条件促进体育赛事与新区发展 |
1.2 研究范围、对象和内容 |
1.2.1 研究范围 |
1.2.2 研究对象 |
1.2.3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相关理论实践研究 |
1.4.1 大型赛事的概念与分级分阶段布局 |
1.4.2 高原体育运动及体育赛事分析 |
1.4.3 新区体育设施规划布局理论与实践 |
1.4.4 基于大型赛事的体育设施布局梳理 |
1.4.5 综述总结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大型赛事背景下的体育设施布局要素分析 |
2.1 体育设施构成 |
2.1.1 体育场 |
2.1.2 体育馆 |
2.1.3 游泳馆 |
2.1.4 室外相关体育项目体育设施 |
2.2 “标准”差距分析 |
2.2.1 公共体育设施布局标准 |
2.2.2 大型赛事体育设施布局“标准” |
2.2.3 大型赛事与公共体育设施布局标准的差异 |
2.3 空间布局特征 |
2.3.1 与山水环境结合形成灵活分散带状形态 |
2.3.2 与城市轴线结合形成规则线性形态 |
2.3.3 与交通站点结合形成圈层中心点状形态 |
2.4 规划布局影响因素分析 |
2.4.1 设施选择的影响因素 |
2.4.2 规划指标的影响因素 |
2.4.3 空间分布模式的影响因素 |
2.4.4 区位选址的影响因素 |
2.5 案例分析 |
2.5.1 天津大运会体育设施布局 |
2.5.2 临沧省运会体育设施布局 |
2.5.3 辽宁全运会体育设施布局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大型赛事背景的体育设施规划布局研究 |
3.1 空间分布模式 |
3.1.1 集中式布局模式 |
3.1.2 分散式布局模式 |
3.1.3 集中与分散结合,以集中为主的模式 |
3.1.4 集中与分散结合,以分散为主的模式 |
3.2 区位选址 |
3.2.1 主副体育中心的区位选址 |
3.2.2 体育公园的区位选址 |
3.2.3 其他体育设施的区位选址 |
3.3 规划指标 |
3.3.1 体育中心的规划指标 |
3.3.2 体育公园的规划指标 |
3.3.3 其他专项体育设施的规划指标 |
3.3.4 体育场、体育馆和游泳馆的规划指标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呈贡新区体育设施布局规划 |
4.1 现状分析 |
4.1.1 呈贡新区现状 |
4.1.2 体育设施现状 |
4.1.3 体育设施现状评估 |
4.1.4 呈贡新区体育设施现状问题 |
4.2 规划策略 |
4.2.1 统筹整合现状体育设施及规划建设体育设施 |
4.2.2 分阶段按计划改扩建新建布局新区体育设施 |
4.2.3 以各级大型赛事为导向,针对性差异化布局体育设施 |
4.3 呈贡新区体育设施布局规划 |
4.3.1 呈贡新区体育设施空间分布模式、区位选址的确定 |
4.3.2 满足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的体育设施整合布局 |
4.3.3 满足云南省运动会的体育设施整合布局 |
4.3.4 满足全国运动会的体育设施整合布局 |
4.3.5 赛事期间呈贡新区体育设施优化与交通组织 |
4.4 昆明市体育中心和体育公园规划设计 |
4.4.1 昆明市体育中心和体育公园选址 |
4.4.2 昆明市体育中心与体育公园规划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5.3 展望 |
5.3.1 呈贡新区体育设施整合布局的可行性分析 |
5.3.2 关于后续建设与运营的思考 |
5.3.3 对相关研究的期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B:图片索引 |
(3)云南省“五化”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创新点 |
1.2 研究现状与进展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协同理论 |
2.2 系统理论 |
2.3 经济增长理论 |
第3章 云南省“五化”协调发展评价 |
3.1 云南省“五化”协调发展评价体系与模型构建 |
3.1.1 评价指标设计 |
3.1.2 “五化”协调发展的评价方法与模型构建 |
3.2 云南省“五化”发展水平分析 |
3.2.1 云南省工业化发展指数 |
3.2.2 云南省城镇化发展指数 |
3.2.3 云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指数 |
3.2.4 云南省信息化发展指数 |
3.2.5 云南省绿色化发展指数 |
3.3 云南省“五化”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分析 |
3.3.1 云南省“五化”综合发展水平分析 |
3.3.2 云南省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云南省“五化”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
4.1 云南省经济增长情况 |
4.2 指标与模型的选取 |
4.1.1 指标的选取 |
4.1.2 模型的选取 |
4.3 云南省“五化”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云南省“五化”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对策建议 |
5.1 各“化”同步及融合发展,促进经济协调可持续增长 |
5.2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
5.3 加大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地区连通性 |
5.4 发挥空间优势,制定区域政策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三生空间”视角下云南省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耦合协调与时空演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相关概念 |
2.1 理论基础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2 地域系统理论 |
2.1.3 协同发展理论 |
2.1.4 短板理论 |
2.2 相关概念 |
2.2.1 三生空间 |
2.2.2 城市 |
2.2.3 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
第3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数据来源 |
第4章 “三生空间”视角下云南省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评价及空间差异特征 |
4.1 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4.1.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 云南省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评价及空间差异特征 |
4.2.1 云南省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评价 |
4.2.2 云南省城市综合承载空间差异分析 |
4.3 云南省城市“三生空间”承载能力评价及空间差异特征 |
4.3.1 云南省城市生产空间承载能力评价及空间差异特征 |
4.3.2 云南省城市生活空间承载能力评价及空间差异特征 |
4.3.3 云南省城市生态空间承载能力评价及空间差异特征 |
第5章 云南省城市“三生空间”承载能力耦合协调度分析 |
5.1 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 |
5.1.1 耦合协调度评价方法 |
5.1.2 耦合协调类型划分标准 |
5.2 云南省城市“三生空间”承载能力耦合协调度时空演变分析 |
5.2.1 云南省城市“三生空间”承载能力耦合协调度时空演变分析 |
5.2.2 云南省城市生产-生活空间承载能力耦合协调度时空演变分析 |
5.2.3 云南省城市生产-生态空间承载能力耦合协调度时空演变分析 |
5.2.4 云南省城市生活-生态空间承载能力耦合协调度时空演变分析 |
第6章 云南省城市综合承载能力障碍度诊断 |
6.1 障碍度模型 |
6.2 城市“三生空间”障碍度分析 |
6.3 障碍因子分析 |
第7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对策建议 |
7.2.1 优化产业结构,创建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 |
7.2.2 完善基础设施,建立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 |
7.2.3 保护生态环境,打造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 |
7.2.4 实现城市“三生空间”协同发展 |
7.3 创新点与不足 |
7.3.1 创新点 |
7.3.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5)通海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后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历史文化名城的动态保护与发展 |
1.1.2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评估的必要 |
1.1.3 通海县城发展及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紧迫性 |
1.1.4 其他相关背景 |
1.2 研究对象和内容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问题 |
1.4.2 研究方法 |
1.5 相关概念界定 |
1.5.1 规划评估相关概念 |
1.5.2 保护规划后评估相关概念 |
1.5.3 活化利用相关概念 |
1.6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通海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后评估体系构建背景 |
2.1 国内外相关研究及通海历史文化名城相关研究概况 |
2.1.1 国外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及规划评估研究 |
2.1.2 国内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现状及评估相关研究 |
2.1.3 通海历史文化名城相关研究 |
2.1.4 综述小结 |
2.2 通海概况 |
2.2.1 通海县县域概况 |
2.2.2 通海历史城区背景分析 |
2.2.3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 |
2.3 对《通海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5-2030)》的解读 |
2.3.1 通海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发展历程 |
2.3.2 保护规划与后评估要素的提取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通海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后评估的构建 |
3.1 评估基础要素 |
3.1.1 评估对象 |
3.1.2 评估目的 |
3.1.3 评估内容 |
3.1.4 评估主体 |
3.2 评估方法 |
3.3 保护规划后评估指标的选取和确定 |
3.3.1 后评估指标选取的技术方法及选取依据 |
3.3.2 评估指标的确定 |
3.4 评估因子释义及评估标准 |
3.4.1 物质空间保护评估指标释义及评估标准 |
3.4.2 文化遗产展示利用评估指标释义及评估标准 |
3.4.3 近期保护规划成效评估指标释义及评估标准 |
3.4.4 发展活力支撑评估指标释义及评估标准 |
3.5 评估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
3.5.1 评估指标权重确定的思路和方法 |
3.5.2 评估权重计算结果 |
3.6 评估结果的计算方法与分级 |
3.6.1 评估结果的计算方法 |
3.6.2 评估结果分级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通海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后评估过程及结果分析 |
4.1 物质空间环境保护评估及分析 |
4.1.1 格局与风貌控制保护评估 |
4.1.2 街巷保护评估 |
4.1.3 历史建筑保护评估 |
4.1.4 历史要素保护评估 |
4.1.5 自然环境保护评估 |
4.1.6 物质空间环境保护评估结果分析 |
4.2 文化遗产展示利用评估结果及分析 |
4.2.1 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利用评估 |
4.2.2 非物质文化及民俗节庆展示利用评估 |
4.2.3 旅游产业发展评估 |
4.2.4 文化遗产展示利用评估结果分析 |
4.3 近期保护规划成效评估结果及分析 |
4.3.1 文化遗产保护评估 |
4.3.2 历史城区功能调整评估 |
4.3.3 交通设施完善性评估 |
4.3.4 旅游设施完善性评估 |
4.3.5 综合防灾设施完善性评估 |
4.3.6 编制申报完善性评估 |
4.3.7 近期保护规划成效评估结果分析 |
4.4 发展活力支撑评估结果及分析 |
4.4.1 经济发展活力评估 |
4.4.2 文化旅游活力评估 |
4.4.3 社会活力评估 |
4.4.4 空间发展活力评估 |
4.4.5 发展活力支撑评估结果分析 |
4.5 评估结果及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通海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问题及对策 |
5.1 保护规划后评估问题总结 |
5.1.1 保护规划后评估结果总结 |
5.1.2 保护规划后评估问题汇总及其相关性分析 |
5.2 保护规划后评估问题分析 |
5.2.1 规划管理与实施不足 |
5.2.2 旅游体系不完善 |
5.2.3 展示利用不充分 |
5.3 基于评估结果的通海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建议 |
5.3.1 强化规划的管理与实施 |
5.3.2 健全旅游体系发展 |
5.3.3 探索历史文化名城活化利用路径 |
5.4 通海历史文化名城御城街道立面提升策略实例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文章结论 |
6.2 研究的局限性 |
6.3 研究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B:图片索引 |
附录 C:云南省人民政府文件关于通海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批复 |
附录 D:保护规划近期工作项目表 |
附录 E:通海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后评估调查表 |
附录 F:通海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后评估权重分配表 |
附录 G:《通海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5-2030)》 |
(6)云南省人口数据分析及其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人本核心”下的国土空间规划 |
1.1.2 手机信令数据辅助构建国土空间规划的人口本底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城市动态变化检验 |
1.2.2 群体出行活动研究 |
1.2.3 人群出行行为统计特征 |
1.3 国土空间规划应用方向 |
1.4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
2.1 研究区域 |
2.2 手机信令数据特征 |
2.3 数据与处理 |
2.3.1 数据来源 |
2.3.2 手机信令数据预处理 |
2.3.3 区域格网化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云南省人口基本特征 |
3.1 人口发展 |
3.1.1 人口增长趋势 |
3.1.2 各州市人口数量及密度变化 |
3.2 时空分布特征 |
3.2.1 时间活动规律 |
3.2.2 空间分布特征 |
3.3 人口预测 |
3.3.1 人口总量预测 |
3.3.2 人口结构预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 |
4.1 土地利用社会经济属性 |
4.2 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 |
4.2.1 用地分类 |
4.2.2 人均建设用地 |
4.3 主体功能区 |
4.3.1 重点开发区 |
4.3.2 限制开发区 |
4.3.3 禁止开发区 |
4.4 政策完善及监测评估 |
4.4.1 土地政策 |
4.4.2 功能区政策 |
4.4.3 人口政策 |
4.4.4 监测评估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7)数字鸿沟与中国欠发达地区反贫困问题研究 ——以云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方法和创新点 |
1.2.1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2.2 研究方法 |
1.2.3 创新点 |
1.2.4 研究不足 |
第二章 反贫困理论及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贫困 |
2.1.2 反贫困 |
2.1.3 数字鸿沟 |
2.2 反贫困理论的阐释 |
2.2.1 促使资本形成的反贫困理论 |
2.2.2 促使结构转换的反贫困理论 |
2.2.3 促进人力资本形成的反贫困理论 |
2.2.4 综合反贫困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1 国外研究 |
2.3.2 国内研究 |
2.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三章中国反贫困实践及国际组织反贫困计划 |
3.1 建国以来中国反贫困实践概述 |
3.1.1 “救济式扶贫”(1949-1978) |
3.1.2 体制改革推动扶贫(1978-1985) |
3.1.3 区域大规模开发扶贫(1986-1993) |
3.1.4 整村推进扶贫攻坚(1994-2000) |
3.1.5 综合开发攻坚扶贫(2001-2010) |
3.1.6 精准定点脱贫攻坚(2011-) |
3.2 国际组织反贫困计划:传统扶贫向数字扶贫转变 |
3.2.1 世界银行 |
3.2.2 联合国 |
3.2.3 世界经济论坛 |
3.2.4 对中国反贫困的启示 |
第四章 云南案例: 欠发达地区贫困与数字鸿沟现状分析 |
4.1 云南的反贫困历程 |
4.2 贫困现状分析 |
4.2.1 已脱贫人口收入情况 |
4.2.2 贫困人口分布情况 |
4.2.3 贫困地区收入与消费情况 |
4.2.4 贫困人口的年龄和健康状况 |
4.2.5 贫困人口的职业和家庭构成 |
4.2.6 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及医疗服务状况 |
4.3 致贫原因统计分析 |
4.3.1 缺少技能和能力已成为致贫的主因素 |
4.3.2 教育落后迟滞信息技术发展加剧贫困 |
4.3.3 贫困人口主动“丧失”劳动能力 |
4.4 贫困地区数字鸿沟现状分析 |
4.4.1 贫困地区信息基础设施落后 |
4.4.2 贫困地区信息设备使用效率低 |
4.4.3 信息使用效率偏低的主要原因分析 |
4.5 数字红利与数字鸿沟对贫困的影响 |
4.5.1 数字红利加速反贫困 |
4.5.2 数字鸿沟加深贫困 |
第五章 数字鸿沟与贫困的静态与动态关系实证分析 |
5.1 贫困的测度与指标构建 |
5.1.1 贫困单一测度指标 |
5.1.2 多维度贫困指标 |
5.1.3 贫困测度指标构建与解释 |
5.2 数字鸿沟的测度与指标构建 |
5.2.1 数字鸿沟测度指标变化与发展 |
5.2.2 数字鸿沟测度指标构建与解释 |
5.3 数字鸿沟与贫困指数计算与结果 |
5.3.1 数字鸿沟与贫困综合指数的计算 |
5.3.2 数字鸿沟与贫困综合指数结果分析 |
5.4 数字鸿沟与贫困静态关系实证分析 |
5.4.1 静态关系估计选择 |
5.4.2 FGLS估计结果及分析 |
5.4.3 实证结论 |
5.5 数字鸿沟与贫困动态关系实证分析 |
5.5.1 PVAR模型及检验步骤 |
5.5.2 平稳性检验 |
5.5.3 滞后阶数确定 |
5.5.4 GMM估计 |
5.5.5 脉冲响应分析 |
5.5.6 FEVD检验 |
5.5.7 实证结论 |
5.6 缩小数字鸿沟减贫效应实证分析 |
5.6.1 模型的选择 |
5.6.2 数据来源及变量选择 |
5.6.3 实证结果分析 |
5.6.4 实证结论 |
第六章 数字鸿沟与贫困的空间关系实证分析 |
6.1 数字鸿沟与贫困的空间计量研究 |
6.1.1 空间数字鸿沟 |
6.1.2 空间贫困 |
6.2 模型的选择 |
6.2.1 空间自相关模型 |
6.2.2 SDM模型 |
6.2.3 空间权重矩阵 |
6.3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择 |
6.3.1 数据来源 |
6.3.2 选择变量说明 |
6.4 数字鸿沟与贫困的空间SDM检验与分析 |
6.4.1 空间自相关检验 |
6.4.2 空间SDM实证结果分析 |
6.5 实证结论 |
第七章 缩小数字鸿沟,防止返贫的对策建议 |
7.1 重视缩小数字鸿沟的减贫效应,健全防止返贫的长效保障机制 |
7.1.1 减缓贫困需要缩小数字鸿沟 |
7.1.2 建立健全缩小数字鸿沟的组织保障长效机制 |
7.2 补齐信息技术教育短板,提高贫困地区居民信息素养能力 |
7.2.1 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和培训 |
7.2.2 加大人力资本开发 |
7.2.3 着力优化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
7.3 完善贫困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缩小接入鸿沟 |
7.3.1 加大贫困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 |
7.3.2 完善农村信息应用服务平台 |
7.4 强化信息应用与保护,减小使用鸿沟 |
7.4.1 完善信息应用条件 |
7.4.2 加强信息监管与保护 |
7.5 加快智慧农村、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农村数字经济 |
7.5.1 加快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 |
7.5.2 构建统一完备的城乡信息服务体系 |
7.5.3 完善农村数字化物流集散中心建设 |
7.6 强化信息扶贫与其他扶贫措施融合,提高扶贫成效 |
7.6.1 信息技术与产业扶贫融合 |
7.6.2 信息技术与教育扶贫融合 |
7.6.3 信息技术与金融扶贫融合 |
7.6.4 信息技术与医疗救助融合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1978-2020年扶贫标准、全国绝对贫困人口数及贫困发生率 |
附录-2 2016-2019年云南省贫困县分布情况 |
附录-3 2016-2019年云南省深度贫困县分布情况 |
附录-4 2016-2018年云南各地州市贫困村分布变化情况 |
附录-5 深度贫困地区怒江州2018年居民收入基本情况 |
附录-6 云南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分布情况 |
附录-7 信息扶贫典型案例 |
附录-8 农村居民互联网及信息使用现状调查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与导师主持的研究课题 |
(8)云南省“五化”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五化”的提出 |
1.2.2 国外研究进展 |
1.2.3 国内研究进展 |
1.2.4 国内外研究进展述评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理论基础 |
1.4.1 系统论 |
1.4.2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
1.4.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章 云南省“五化”发展状况及其互动关系 |
2.1 工业化发展概况 |
2.2 信息化发展概况 |
2.3 城镇化发展概况 |
2.4 农业化发展概况 |
2.5 绿色化发展概况 |
2.6 “五化”间的互动关系 |
第3章 云南省“五化”发展的时空特征及协调状况分析 |
3.1 指标的选取与构建 |
3.1.1 指标构建原则 |
3.1.2 数据来源及计算方法 |
3.2 “五化”发展的时空结构特征及变化分析 |
3.2.1 工业化指数的时空特征及变化分析 |
3.2.2 信息化指数的时空特征及变化分析 |
3.2.3 城镇化指数的时空特征及变化分析 |
3.2.4 农业化指数的时空特征及变化分析 |
3.2.5 绿色化指数的时空特征及变化分析 |
3.2.6 “五化”综合指数的时空特征及变化分析 |
3.3 “五化”耦合协调发展特征分析 |
3.3.1 耦合模型 |
3.3.2 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评价 |
第4章 云南省“五化”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障碍度模型 |
4.2 影响因素评价 |
4.2.1 系统层影响因素分析 |
4.2.2 指标层影响因素分析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对策建议 |
5.2.1 充分发挥工业化的引擎作用 |
5.2.2 充分发挥信息化的纽带作用 |
5.2.3 充分发挥城镇化的空间作用 |
5.2.4 充分发挥农业化的基础性作用 |
5.2.5 充分发挥绿色化的保障性作用 |
5.3 创新点与不足 |
5.3.1 创新点 |
5.3.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9)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框架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文献 |
2.2 国内文献 |
2.3 文献简要评述 |
第三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3.1.1 城镇化 |
3.1.2 “城镇化”与“城市化”概念辨析 |
3.1.3 新型城镇化 |
3.1.4 绿色发展 |
3.1.5 绿色城镇化 |
3.1.6 耦合 |
3.2 相关理论介绍 |
3.2.1 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思想 |
3.2.2 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 |
3.2.3 可持续城镇化理论 |
3.2.4 生命周期理论 |
3.2.5 系统理论 |
3.2.6 PSR框架模型 |
第四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史、面临问题及原因剖析 |
4.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 |
4.1.1 起步发展阶段 |
4.1.2 稳步发展阶段 |
4.1.3 深入发展阶段 |
4.1.4 蓬勃发展阶段 |
4.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
4.2.1 人口问题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2.2 资源问题限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2.3 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2.4 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严重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4.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问题的原因剖析 |
4.3.1 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 |
4.3.2 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 |
4.3.3 不合理的产业结构 |
4.3.4 经济利益驱动 |
4.3.5 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 |
4.3.6 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 |
4.3.7 其他原因 |
第五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分析 |
5.1 绿色城镇化的理论依据 |
5.1.1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内涵 |
5.1.2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
5.2 绿色城镇化的库兹涅茨分析 |
5.2.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
5.2.2 绿色城镇化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
5.3 绿色城镇化的作用机理分析 |
5.3.1 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的作用机理 |
5.3.2 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的作用机理 |
5.3.3 绿色城镇化的运行机理 |
5.4 绿色城镇化的动态演化分析 |
5.4.1 城镇化与环境压力关系的动态分析 |
5.4.2 绿色城镇化演变的阶段分析 |
第六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
6.1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1.2 指标体系的构成及其依据 |
6.2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的方法选择 |
6.2.1 评价方法选择 |
6.2.2 权重的确定 |
6.2.3 评价样本选择 |
6.2.4 数据来源 |
6.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分析 |
6.4 中国绿色城镇化影响因素分析 |
6.4.1 研究假设与影响因素指标选取 |
6.4.2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
6.4.3 回归结果与分析 |
第七章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发展的案例研究 |
7.1 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
7.1.1 德国埃朗根 |
7.1.2 瑞典马尔默 |
7.1.3 美国伯克利 |
7.1.4 日本北九州 |
7.1.5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 |
7.1.6 巴西库里蒂巴 |
7.1.7 南非约翰内斯堡 |
7.2 国内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
7.2.1 北京 |
7.2.2 上海 |
7.2.3 贵阳 |
7.3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共同经验总结 |
第八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原则、路径与对策 |
8.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
8.1.1 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 |
8.1.2 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 |
8.1.3 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 |
8.1.4 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 |
8.1.5 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
8.1.6 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 |
8.1.7 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
8.1.8 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8.1.9 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
8.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实现路径 |
8.2.1 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 |
8.2.2 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 |
8.2.3 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 |
8.2.4 切实改善修复生态环境 |
8.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
8.3.1 加快构建绿色产业结构,大力推动城镇经济发展 |
8.3.2 着重加强城市绿色发展薄弱环节投入与建设 |
8.3.3 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的区域城市绿色发展政策 |
8.3.4 不断优化城镇布局,充分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
8.3.5 适当减少城市行政层级,适度扩大城市自主权 |
8.3.6 高度重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修复工作 |
第九章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
9.1 主要结论 |
9.2 研究不足及未来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A 2012—2017年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公益旅游理念下漠沙滨江乡村旅游带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选题依据 |
1.1.2 选题缘起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选题理论意义 |
1.2.3 选题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案例研究 |
2.1 相关概念与理论研究 |
2.1.1 相关概念界定 |
2.1.2 相关理论研究 |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2.2.1 国外公益旅游研究现状 |
2.2.2 国内公益旅游研究现状 |
2.2.3 国外乡村旅游研究现状 |
2.2.4 国内乡村旅游研究现状 |
2.3 公益旅游相关典型案例研究 |
2.3.1 重庆巫山县乡村公益旅游 |
2.3.2 “游牧行”公益旅游实践研究 |
2.3.3 井冈山红色公益旅游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乡村公益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
3.1 乡村公益旅游现状调查分析 |
3.1.1 设计问卷 |
3.1.2 问卷发放 |
3.1.3 问卷数据分析 |
3.1.4 乡村公益旅游现状总结 |
3.2 乡村公益旅游的特点 |
3.2.1 利他性和利己性 |
3.2.2 旅游性与公益性共存 |
3.2.3 乡村性 |
3.2.4 无害性 |
3.2.5 参与性与体验性 |
3.2.6 可持续性 |
3.3 乡村公益旅游的分类 |
3.4 乡村公益旅游资源分类 |
3.4.1 乡村旅游资源的一般分类方法 |
3.4.2 乡村公益旅游资源的分类原则与方法。 |
3.5 乡村公益旅游产品分类 |
3.5.1 公益旅游产品的常见分类方法 |
3.5.2 乡村公益旅游产品的分类原则与方法 |
3.6 乡村公益旅游产品开发原则 |
3.6.1 效益平衡原则 |
3.6.2 社会效益原则 |
3.6.3 环境适度开发原则 |
3.6.4 旅游产品多样化原则 |
3.7 乡村公益旅游产品开发模式 |
3.7.1 “政府+”模式 |
3.7.2 “高校+”模式 |
3.7.3 “公益机构+”模式 |
3.7.4 “旅行社+”模式 |
3.7.5 “公益旅游者个体+”模式 |
3.8 乡村公益旅游产品运营管理 |
3.8.1 先进的管理模式 |
3.8.2 树立公益品牌,加强品牌推广 |
3.8.3 促进产业融合,实现共赢 |
3.9 小结 |
第四章 漠沙镇滨江乡村旅游带规划前期分析 |
4.1 漠沙镇基本概况 |
4.1.1 自然地理条件 |
4.1.2 人文地理条件 |
4.2 漠沙镇乡村旅游带现状 |
4.2.1 基本概况 |
4.2.2 旅游基础与资源分析 |
4.2.3 花腰傣原生农耕智慧 |
4.2.4 土地利用现状 |
4.2.5 上位规划 |
4.3 重点村落现状 |
4.3.1 南碱村 |
4.3.2 丙南村 |
4.3.3 大沐浴村 |
4.4 漠沙镇乡村公益旅游可行性分析 |
4.4.1 漠沙镇乡村公益旅游区位分析 |
4.4.2 漠沙镇乡村公益旅游资源分析 |
4.4.3 漠沙乡村公益旅游客源市场定位 |
4.4.4 SWOT分析 |
4.4.5 漠沙镇乡村旅游带公益旅游可行性分析结论 |
4.5 漠沙镇乡村旅游带规划基本思路 |
4.5.1 规划范围确定 |
4.5.2 规划思路 |
4.5.3 目标及定位 |
4.6 漠沙镇乡村旅游带适宜的公益旅游产品 |
4.6.1 漠沙镇乡村旅游带村民意愿分析 |
4.6.2 漠沙镇乡村旅游带公益旅游产品选择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公益旅游理念下漠沙镇滨江乡村旅游带规划设计实践 |
5.1 漠沙镇滨江乡村旅游带公益旅游总体实施脉络 |
5.1.1 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 |
5.1.2 农业+公益旅游业 |
5.2 漠沙镇滨江乡村旅游带公益旅游构建 |
5.2.1 政府主导 |
5.2.2 高校主导 |
5.2.3 社会企业主导 |
5.2.4 旅行社主导 |
5.2.5 公益旅游者个体主导 |
5.3 漠沙镇滨江乡村旅游带公益旅游产品与旅游项目 |
5.3.1 公益文创研学游 |
5.3.2 公益扶贫扶智游 |
5.3.3 公益原生文化体验游 |
5.3.4 公益农事体验游 |
5.4 漠沙镇滨江乡村旅游带规划设计 |
5.4.1 旅游带空间结构规划 |
5.4.2 旅游带项目布点规划 |
5.4.3 旅游带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
5.4.4 旅游带道路交通规划 |
5.4.5 旅游带旅游线路规划 |
5.4.6 旅游带绿地及景观空间规划 |
5.4.7 旅游带标识系统规划 |
5.5 重点地段旅游活动策划及规划设计 |
5.5.1 南碱村规划设计及旅游活动策划 |
5.5.2 丙南村规划设计及旅游活动策划 |
5.5.3 大沐浴村规划设计及旅游活动策划 |
5.6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结论 |
6.1.1 理论研究成果 |
6.1.2 项目基地问题研究结果 |
6.1.3 提出适应性策略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 |
6.4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及参与项目 |
附录 B:调查问卷 |
附录 C:图片索引 |
附录 D:漠沙镇滨江乡村旅游带规划设计图集(部分) |
四、玉溪市交通通讯基础设施建设与可持续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云南省低碳经济与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耦合协调发展研究[D]. 包艳丽.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2]基于大型赛事背景的呈贡新区体育设施布局规划研究[D]. 陈耀瑞.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3]云南省“五化”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 潘媚.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4]“三生空间”视角下云南省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耦合协调与时空演变分析[D]. 林昱辰.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5]通海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后评估[D]. 李博.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6]云南省人口数据分析及其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研究[D]. 王迪.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7]数字鸿沟与中国欠发达地区反贫困问题研究 ——以云南为例[D]. 罗廷锦.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1)
- [8]云南省“五化”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D]. 韩磊.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6)
- [9]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D]. 杨角. 西北大学, 2020(07)
- [10]公益旅游理念下漠沙滨江乡村旅游带规划设计研究[D]. 余万福.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标签:建设用地论文; 数字鸿沟论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 可持续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