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研管理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必然

高校科研管理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必然

一、高校科研管理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必然(论文文献综述)

刘彤[1](2020)在《学术资本主义视角下高校科研职能异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各国之间的硬实力较量愈发激烈,其中以科学技术为代表的的实力较量成为了最为直接的交锋领域。在这种情况下,构筑强大科研力量成为了国家发展必须考虑的重要课题。高校作为重要的科研组织之一,不仅承担着开展科学研究重要职责,更是肩负着输送科研人才的任务。20世纪以来,一种知识生产和转化的新模式——学术资本主义将市场化、企业化的理念融入了大学校园,高校科研职能在科研理念、科研制度、科研活动组织与管理、高校社区成员间关系方面悄然变化,科研职能的健康发展关系着双一流高校建设和国家的综合实力提升。因此,探究学术资本主义影响下的高校科研职能异化的具体表现及成因,探索合理的高校科研发展路径,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运用了文献研究法,梳理了学术资本主义的概念及表现形式,并介绍了相关理论,在此基础之上,结合问卷调查以及访谈,梳理学术资本主义背景下我国高校科研异化的现实表现,主要包括科研理念异化重塑、科研制度趋利发展、科研活动组织的专业化和科研活动管理的行政化、高校社区成员间关系变化四个方面。再借助利用三螺旋理论及资源依赖理论,结合前人研究及深度访谈找到高校科研职能异化的动因,主要包括外部政治经济环境变化和高校自身发展的逻辑驱动两方面。最后,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学术资本主义视角下中国高校科研职能发展的应然选择。本论文有图16个,表2个,参考文献73篇

张韵[2](2020)在《中国区域创新政策有效性研究》文中认为当前,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在世界范围内加速演进,创新发展已成为国际竞争大势所趋。各国竞相出台新时期的创新发展战略,通过不断完善创新政策制定,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增长。在此背景下,中国政府提出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依靠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区域创新能力与竞争力整体提升,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区域创新政策的有效性需要特别关注。对于区域的创新发展来说,高质量、有效的区域创新政策有利于规避创新政策失败风险,加快区域创新创业发展,形成区域创新优势,是中国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以公共政策分析理论和区域创新系统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创新政策研究文献的梳理、概括和抽象,同时结合区域创新实践,构建区域创新政策有效性理论;围绕区域创新政策制定中的关键环节,形成以区域创新政策网络构建、区域创新政策问题评议、区域创新政策内容定制、区域创新政策供给推动,以及区域创新政策执行保障5项内容为重点的中国区域创新政策有效性基本分析框架。构建区域创新政策网络有利于提升创新政策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和可接受性,对于形成有效的区域创新政策十分关键。区域创新政策网络的选择包括创新政策网络行动者选择、引入与激发,创新政策网络共同价值观的凝炼和培育,创新政策网络组织规则的明确与调适,以及创新政策网络利益冲突的妥善处理。区域创新政策网络的全面覆盖,包括创新政策社群覆盖,创新政策专业网络覆盖,创新政策府际网络覆盖,创新政策生产者网络覆盖和创新政策议题网络覆盖。区域创新政策网络的结构优化,强调创新政策网络的高密度,创新政策网络中心的均衡,创新政策网络中凝聚子群力量约束和创新政策网络的高协同性。高水平的区域创新政策问题评议,是制定有效区域创新政策的逻辑前提。区域创新政策情势感知与分析,包括对创新政策情势的准确感知,创新政策问题搜寻的高效率和对创新政策情势的科学分析。区域创新政策问题认知与界定,应树立创新政策问题系统思维,对创新政策问题假设进行创造性综合,以及对创新政策问题本质的合理界定。区域创新政策问题阐述与精炼,强调创新政策利益诉求详述和对创新政策目标的权衡与取舍。区域创新政策问题分类与结构,包括区域创新政策重要问题,区域创新政策次要问题和区域创新政策低级问题。精心定制的区域创新政策,应聚焦区域创新优势,适应区域创新能力,化解区域创新问题,并兼顾边界条件约束,以进一步释放区域创新潜力,提升创新政策的有效性。聚焦区域创新优势,要求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创新资源,促进区域优势领域创新,强化区域创新集聚优势。应基于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全面评估,调整区域创新政策内容重点;应着力解决组织薄弱、创新锁定、网络分割等特定的区域创新问题,兼顾边界条件约束,适应动态变化的区域技术和产业结构环境。高质量区域创新资源的持续投入,是改善区域创新政策预期效果的重要途径。区域创新资金投入与配置,强调区域创新资金的精准配给,创新金融资本结构合理化和区域创新资金的稳定投入。区域创新人力资本培育与投入,包括高质量区域创新人才培养,创新人力资本结构优化,以及创新人力资本的持续投入。区域创新基础设施规划与升级,要求建立区域创新技术支持体系和强化创新公共服务支撑体系。良好的创新制度与机制设计,是区域创新政策执行的有力保障。区域创新利益相关者行为规范与权益维护,要求制定环境与健康标准,规制垄断行为,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以及推进创新信用制度建设。创新共同体内部融合与互动学习机制构建,强调创建良性合作机制和完善互动学习机制。金融市场完善与创新产出激励,包括创新成果产权激励,知识溢出补偿,创新金融激励,科技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和股权、期权激励。此外,还应根据技术发展保持创新制度的超前性与灵敏性。

姚程[3](2020)在《中国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实现问题研究 ——基于制度与科技创新关系的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正在实现科技创新从跟跑到并跑甚至部分领域开始领跑的历史性跨越。在为取得巨大成绩而欣喜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中国目前在科技创新能力与科技成果转化方面还存在着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探寻问题产生的根源无疑是提高中国科技创新能力与科技成果转化率的关键所在。创新型人才是科技创新活动的能动主体,创新型人才所投入的人力资本即本文所论的创新型人力资本,显然是科技创新活动中的核心要素,而科技经费、科技设备等物质资本则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物质基础。考察中国科技创新的现状,科技人力资源与经费投入已分别排名世界第一、第二位,可以说中国在科技创新中投入了大量的创新型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但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却仍然存在不小差距。导致这种背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科技经费投入不合理、使用效率有待提高,等等。不过,基于创新型人力资本是科技创新活动中的核心要素,最关键的原因还需从创新型人力资本的使用效率方面去分析。创新型人力资本使用效率的影响因素,当然需要结合主客观两方面去探讨,但主客观因素结合的最终反映,则是创新者从事创新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创新者从事创新活动的行为选择,毋庸置疑受到制度的制约。从产权制度看,中国对于科技创新的成果保护,已经形成了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系列制度,如专利法、商标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等等,但是对于科技创新活动主体即创新型人才的人力资本产权却迄今都未立法予以明确。虽然基本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通过人才流动、人才激励等方面的改革,破除原有的体制机制障碍,科技人才拥有其自身创新型人力资本的产权已然得到默认,他们也可以自主创业或自主选择就业单位,即原则上享有自身人力资本的使用权、转让权。并且,创新型人力资本的收益权原则上也依法得到保护。然而,由于缺失健全完善的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制度,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的实现方面难免存在体制机制障碍,也因此影响到中国科技领域创新活动的效率和持久性。若进一步从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的特点看,由智力、知识决定的科技创新主导生产力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创新型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加之各国科技竞争中的成败得失都与科技创新的制度体系息息相关,因而促进现实生产力发展的制度需求必须包括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制度。有鉴于此,对中国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的实现问题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已经成为中国理论界不容回避的责任,故笔者选择中国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实现问题作为博士学位论文选题,期望能对此问题的研究略尽绵薄之力。本文总共分为十章,具体安排如下:第一章,导论。说明研究背景、提出研究问题并阐明所研究问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梳理与评述相关研究的现状,论述本文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二章,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阐述本文的相关理论基础:制度、产权、人力资本以及创新理论;界定本文的核心概念:制度、科技创新、人力资本产权;构建以提出问题——明确研究的理论基础——进行一般理论分析——联系中国实际的分析——解决问题为分析路径的研究框架。第三章,对制度与科技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一般理论分析。首先,以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分析制度、科技创新的所属范畴;其次,分析制度对科技创新的作用;再次,分析科技创新对制度的作用;最后,考察科技创新领域制度安排的非平衡性。第四章,分析人力资本成为财产权对象的依据与原因。首先,分别从哲学与经济学视角为人力资本成为财产权对象进行理论溯源;其次,从经济学视角分析人力资本成为财产权对象的原因,并说明人力资本产权制度与知识产权制度的协同作用。第五章,人力资本产权及其实现内涵。首先,对人力资本产权的本质、内容、属性、功能进行一般性探讨;其次,分析人力资本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转让权实现的内涵。第六章,基于中国实际来分析科技创新与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实现的内在关系。首先,通过现阶段中国科技创新活动的总体情况与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分析中国科技创新的现状;其次,围绕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来分析中国现阶段科技创新领域存在的问题;最后,分析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实现的中国现实,揭示其与科技创新绩效的内在关联。第七章,分析中国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实现的改革方向与绩效。首先,分别从创新型人力资本使用权、转让权、收益权实现的视角对中国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实现的改革方向进行分析;其次,分析中国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实现深化改革的绩效。第八章,美国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实现的经验及其启示。评述美国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实现的实践与经验,得出美国经验给予我们的启示。第九章,提高中国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实现程度的思路与建议。在给出提高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实现程度思路的基础上,提出提高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实现程度的相关政策建议。第十章,给出研究结论和研究展望。通过研究,本文获得如下主要结论:(一)制度与科技创新之间存在内生动态关系。制度与科技创新关系的实质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在科技创新领域内的表现,制度通过规范与约束功能、激励功能、调节功能三方面作用于科技创新,而科技创新对制度的产生、变迁、消亡均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制度必须随着科技创新的发展而发生相应的变革以适应科技创新发展的新要求,如此才能对科技创新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二)人力资本作为财产权对象是一个符合理论和现实的命题。马克思、卢梭、康德等哲学家的财产权利理论能为人力资本产权的合理性提供哲学依据,而斯密、凡勃伦等经济学家的经济学思想与理论能为人力资本产权的合理性提供经济学依据。而人力资本凝结了人类的劳动,且具有生产性、稀缺性、异质性与创造性,以及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本的时代需要等,使得人力资本不仅作为重要的经济资源而且作为财产而客观存在。并且,人力资本产权与知识产权有着显着的不同,人力资本产权涉及了科技创新投入产出的整个链条,与科技创新有着更为全面的密切关系,因此有必要建立健全完善的人力资本产权制度。(三)人力资本产权是包含所有权、使用权、转让权、收益权在内的权利束,具有排他性、自由支配性、可转让性和可分割性等产权的一般属性,以及所有权不可转让、使用权不可能完全转让、权能的可控性、专用性等人力资本产权特有的产权属性。人力资本产权可以通过规范与约束功能、稳定预期功能、激励功能、资源配置功能等作用于经济活动,而人力资本产权主体对经济行为的选择取决于人力资本产权的实现程度。人力资本产权实现包括人力资本所有权、使用权、转让权、收益权的实现,人力资本产权的实现程度与人力资本使用效率之间存在正向关系,提高人力资本使用效率的关键就在提高人力资本产权的实现程度。(四)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中国不断完善了科技体制与国家创新体系,科技创新水平实现了显着地提升,不少领域的科技创新水平进入了世界前列。但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在科技创新能力、科技成果转化与科技人才体制机制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很大原因在于缺乏健全完善的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制度,影响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的实现程度,从而抑制了创新型人力资本在科技创新活动中配置、使用的效率。(五)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的实现有利于科技创新绩效的提高。尽管中国尚未明确提出健全完善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制度来促进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的实现,但近年来中国在人才体制机制方面的改革措施都已经无形中指向了促进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的实现。通过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实现程度的提高,中国科研人员在科技创新活动中提高了创新型人力资本的使用效率,进而促进了专利产出数量、专利与论文质量以及科技成果转化程度的提升。进一步深化改革需要明确提出健全完善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制度的目标,以为中国的科技创新以及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战略实现提供完善的制度保障。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1)论文明确提出了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实现命题,不仅通过对哲学、经济学两大学科若干经典文献的梳理,为人力资本成为财产权对象的理论依据进行了较为充分的学术思想溯源,而且从经济学角度探讨了人力资本成为财产权对象的原因,指出正是由于人力资本凝结了人类的劳动,且具有生产性、稀缺性、异质性与创造性,以及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本的时代需要,才使得人力资本不仅作为资源存在而且成为一种财产存在;而社会需要健全完善人力资本产权制度来规范人们之间的有关行为和调节人力资本权益关系,激励人们对人力资本的积累,以及有效地利用人力资本从事生产活动,使人力资本的使用实现最佳效益,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更好地发挥其重要作用。(2)论文指出科技创新作为投入产出过程,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共同作用于科技创新,而人是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离开了人的能动性,科技创新无从谈起。但国际上有公认的知识产权制度来保护科技创新成果,以及物权法等来保护物质资本的权益,却对科技人才的人力资本产权缺乏完善的制度保护,现实中各国的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实现程度不一,原因正在于此。(3)论文分析了现阶段中国科技创新领域存在的问题,并明确提出从科技人才人力资本使用效率的角度来看,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健全完善的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制度,从而导致创新型人力资本使用权、转让权、收益权实现程度的不足,并导致了创新型人力资本在科技创新中配置和使用的低效率。(4)论文对近年来中国有关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实现的制度与政策进行了分析,以阐明中国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实现的改革方向,并就中国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改革业已取得的成效:中国科技创新的绩效提升予以分析,进一步为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实现与科技创新之间的内在关系寻求了论据支撑。

仲彦鹏[4](2019)在《大学教师的学术身份定位与科学研究公共性守护 ——基于社会学理论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术身份是大学教师增进知识与谋求知识新应用的首要特征,公共性是大学教师科学研究的本质属性。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大学职能延伸,大学教师科学研究开始越来越多的参与到社会服务中,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受到政府、市场等力量的影响甚至冲击。现阶段,作为国家科研事业和社会科研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大学教师的学术身份定位与科学研究公共性正不断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在推动科学研究发展与原始创新、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也在时刻面临着变化和缺失的危机。这不仅阻碍了科学研究的健康、有序发展,严重破坏了科研生态环境,也降低了科学研究的社会公信力,直接或间接的实质性威胁到了社会公共利益。在此情形下,如何在遵循科学研究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正确把握日新月异的大小机遇和来自内外部的共同挑战,已然成为探讨我国大学教师科学研究发展与公共性实现的重要议题。本文以大学教师科学研究的公共性为研究对象,以乔治·H·米德的符号互动理论和L·科塞的社会冲突理论为依据,界定了大学教师的学术身份与科学研究公共性的概念。运用历史研究法和内容分析法,以历史性追溯与共时性比较的交互使用,对大学教师“纯粹型、应用型、职业型”的学术身份定位及其科学研究的“主我型、客我型、自我型”公共性进行梳理。梳理可知,政府、市场等因素参与影响了大学教师的学术身份定位与科学研究公共性实现,某些社会情境中政府过度干预、市场过度介入等极易造成学术身份变化与科学研究公共性缺失。故而,要彰显大学教师科学研究公共性,应在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内进一步构筑政府、市场与大学学术共同体间的逻辑平衡动力场,同时探讨学术身份定位与科研公共性守护间的正向关联性。基于此,本文始终以公共性为核心,以两种社会学理论为依据,分别从政府、市场和大学学术共同体三个方面提出了大学教师科学研究公共性缺失的纠偏策略。

吴永祥[5](2018)在《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研究 ——基于马克思能力思想视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1世纪的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以人的能力为中心的时代。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竞争的不断加剧,共同强化着知识和人才在国力增强和社会繁荣中的关键作用。大学是社会系统的子系统,研究型大学作为大学中的先驱,在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中肩负着特殊的责任和使命。教师是大学的生命线,大学是教师的集合体,“大学者,非大楼也,有大师之谓也。”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是促进每位教师自由、全面、创新、和谐发展的需要。当前,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尚未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传统的研究型大学人事制度存在诸多弊端,重“物”轻“人”,重管理控制轻服务激励,一定程度忽视了教师的主体性;存在着“大师”缺乏、教师潜能开发利用效率低、教师流动不合理、竞争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开放协作、全面协调、自主创新、和谐共生的教师发展生态尚未形成。这些都阻滞着研究型大学开展“双一流”建设,束缚着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的深度与广度。基于上述背景和现实思考,论文以马克思能力思想为指导,统领全文,深入探寻马克思能力思想与教师能力建设的内在契合性,尊重规律性,体现时代性,弥补以往相关研究中理论支撑不足的问题。坚持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全面省察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的现状、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坚持理论先导与问题导向相结合,提出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的目标、原则和设计方略。从研究型大学教师的劳动特点、发展需要等出发,从道德素养、学识素养、创新素养、心智潜能等方面建构充满生机活力、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结构要素体系。在此基础上,论文提出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的战略路径,实现“供给侧”(研究型大学、政府、社会)与“需求侧”(研究型大学教师)的内、外部互动融合:一方面,从职业生涯规划、职业认同培育、职业压力调适、自我效能感发挥、核心竞争力提升等方面,全程化、多路径建构教师自主发展体系,教师有目的、有意识的开发自身潜能;另一方面,从社会支持系统、学校支持系统、权利保障系统等方面提出了加强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的保障体系,实现以“事”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的理念嬗变。最终,实现需求侧“合理需求”与供给侧“有效供给”的辩证统一,实现教师发展与组织发展的和谐统一。

黄海群[6](2018)在《转型变革下的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研究 ——以福建省一般地方本科高校为例》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青年教师日益成为高校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青年教师发展己经成为各类高校发展的战略性问题,高校青年教师发展研究是一个具有很强实践性的研究课题,它既受高等教育环境改变的影响,又受到青年教师群体构成及其内在需求变化的影响。由于各高校的发展状况不同,青年教师发展的状况也不尽相同。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一般地方本科高校,面临着高水平师资的短缺、青年教师己成为教师队伍的主体以及学校转型变革等多种状况,能否更具有核心竞争力,更好地可持续发展,使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不断上水平、上档次,并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青年教师学术水平。换言之,青年教师的学术水平已经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发展潜力,成为该类学校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在我国高等教育从大国迈向强国发展的时代强音下,青年教师发展和一般地方本科高校发展越来越受到政策制定者、理论界和办学实践者的高度关注。为此,笔者力图将两者有机结合作为研究视角上的创新点,以一般地方本科院校为例,选择青年教师发展中的重要维度——科研发展动力为研究的切入点。开展转型变革下的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价值,其成果不仅可以丰富和扩充一般地方本科高校办学理论、高校教师发展理论以及高校管理理论,而且还可以为一般地方本科高校人力资源的开发,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和队伍,增强学校社会服务功能,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和应用等办学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同时,也可以为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相关决策的制定和进一步完善,提供有一定价值的思考方向和现实参考。本论文采用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相结合的“混合方法”研究范式,以“理论分析——调查问卷分析——叙事研究——影响因素分析——机制构建”为研究路径,对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的动力现状、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不足的影响因素,以及促进青年教师科研发展的动力策略,进行较为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并探索构建促进青年教师科研发展的动力机制。除了绪论和结语,本文从结构上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研究:其一,借助人性假设理论、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新制度主义理论等理论视角,从一般意义上解析影响高校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相关因素,为构建促进高校教师科研发展的动力机制提供理论依托。其二,通过问卷调查,以福建省为例,旨在较为总体地了解福建省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现状,深入了解福建省国家重点建设高校、省重点建设老牌高校和一般地方本科高校三类公立本科高校之间青年教师科研发展状况的差别,以进一步探讨一般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有利因素与存在的具体问题。其三,采用叙事研究方法,将研究的关注点聚焦于一般地方本科高校的青年教师个体学术生活史,旨在把青年教师的学术活动经历及其高校工作中发生的故事放到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背景下进行分析,尤其是把一般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变革过程中与青年教师的心路历程相联系而开展相关探析。本部分试图使我们不仅能够去关注青年教师的学术生活世界,还能去关注他们所处一般地方本科高校的发展状况,乃至关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轨迹与脉络。其四,高校教师的科研发展动力充足与否,其背后一定有与之相对应的激励和提供这些激励的制度安排。本部分试图拓宽研究视野,从政府、高校、青年教师个体三个层面分析探究影响一般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存在动力不足的深层因素。其五,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激发转型变革背景下的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既需要外部学术制度、政策环境的支持和支撑,又需要青年教师自身的科研自觉与践行,从政府、高校、青年教师个体三个层面,协同作用地构建一般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立交桥式的动力机制。

徐晓丹[7](2018)在《高校协同创新利益配置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全球化、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不断深入,世界各国越来越意识到科技创新带给国家的巨大进步,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图抢占科技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开展高校协同创新正是针对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内涵式发展新形势提出的体现国家意志的重大战略举措,不仅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升高等学校创新能力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增强我国科技实力、国际竞争力、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必由之路。作为一种跨文化、跨领域、多主体参与的非线性创新组织模式,与以往的产学研合作机构存在较大差异,如何客观评价、有效激励,寻求体制机制的创新突破以促进高校协同创新的良性发展是国家面临的客观现实难题,也是本研究开展的目的和意义所在。本研究综合运用协同学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创新网络理论等,采用调查访谈法、案例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系统分析法以及比较研究法,以高校协同创新机制为研究对象,探讨高校协同创新建设的现实需要和基本路径,重点分析高校协同创新的利益机制和现实问题,在借鉴吸收国外协同创新制度设计、组织模式、运行成效的基础上,提出共同治理我国高校协同创新的制度路径。同时,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范式,通过对国家首批认定的14家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其中的13家实地调研、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具体分析这些自然形成的不同协同创新中心的利益述求以及影响协同创新利益配置的复杂因素,探索构建高校协同创新利益配置机制及其实现途径。本研究发现,高校协同创新有其特殊的内在规律性,不仅是简单的政策构想和理论创新模式,而是长期以来人类创新实践的经验总结。高校协同创新的本质是科技创新社会网络化,根本是体制机制创新。实证研究表明,不同类型协同创新进行利益配置的影响因素有一定差异,但总体上主要表现为重大任务承担能力和科研产出贡献度。面对高校协同创新这样一种由多元异质主体基于共同的目标愿景组成的复杂性开放系统,建立健全具有合理的配置原则、科学的评价体系、理性的契约过程和完善的配套政策的利益配置机制成为必要。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高校协同创新的顺利开展和深入推进,需要政府部门、高等院校、行业企业和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密切配合。

柴雯[8](2017)在《社会职能视角下我国高等院校知识创新模式研究》文中提出知识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灵魂。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式正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而发生着改变,而知识创新成为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驱动力。在知识经济时代,高等学校作为知识密集型组织,在知识的生产、交流、转化与使用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在国家创新体系中,高校作为技术创新的辅助和知识创新的中心,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我们应当积极探索高校的各类知识活动,及知识创新的途径、模式和机制,以期更好的发挥高校知识创新的功能。为此本文通过分析高校社会职能的内容与特点,将高校社会职能划分为人才培养、知识生产和复合型社会服务。针对不同职能类型,本文从知识创新主体及主体间知识流动出发,分析知识转化机制,从而构建知识创新模式。本文研究的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是对本研究所涉及的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进行阐释。首先重点阐释了高等院校的概念,并解析了知识与创新,模式与机制两组概念。然后介绍了本文的理论基础包括知识创新理论、知识流理论、知识转化理论、高校职能理论。第二章,是本研究的理论基础,探究社会职能视角下高校知识创新的基本问题,包括高校知识资源、高校知识活动与高校知识创新的内涵与特点。分析高校知识创新与社会职能的关联,指出高校社会职能的本质就是知识创新,探究了社会职能视角下高校知识创新的价值体系。第三章,构建高校人才培养中的知识创新模式。分析高校人才培养活动中的主体与知识构成,指出高校人才培养活动中的知识流动可以是群体内流动也可以是群体间流动,流动方向可以是单向的也可以是双向的,在不同的场合,流动模式不同。人才培养活动中的知识创新途径有四种:自我学习、师生交流、教师群体互动和学生——其他群体互动。通过知识的社会化、外化、融合和内化,达成知识的创新。依据创新机制的不同,其创新模式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群体内知识创新模式、群体间知识创新模式以及个人知识创新模式。这三种层次的知识创新模式不但有自身独立的知识螺旋反应,还可以与其他层次相互促进构成螺旋反应,构成教学系统中知识创新的总螺旋模式。还知识创新模式具有较强的目的性、层次性和半开放性。第四章,构建高校知识生产活动中的知识创新模式。高校知识生产活动指高校科学研究活动,根据层次可以划分为个人、团队、机构、国家和国际层次。根据研究层次的不同,知识在主体间的流动方式基本上可以分为个体间的知识流动、组织内的知识流动和组织间的知识流动。通过科学研究来进行知识创新的途径有很多,不同的科研模式和科学交流模式都代表了不同的知识创新路径,经过知识的社会化、外化、融合与内化,达成知识创新。根据主体层次不同,可以分为个体知识创新模式和组织知识创新模式,他们有所相似,又有所区别,共同构成高校知识生产中知识创新活动的基本单元,跨学科之间联系较少。该模式具有多样性和多知识螺旋性的特点。第五章,构建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的知识创新模式研究。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是高校社会职能的高级阶段,在这一创新活动中,高校的职能主要是辅助企业进行创新,也可以直接通过校办企业进行创新。知识的流动是从最外层的政府、金融机构等环境,流向高校和科研院所,最终流向企业。实现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的模式有很多,主要有三类:大学科技园、官产学研联合体和校办企业。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的知识创新机制与企业知识转化机制十分相似。本质上是一个由众多知识处理单位构成并从事专业化知识吸收、知识生产、知识共享、知识转移、知识应用的集合体。但是,其表现形式十分多样,使得作用机理可以划分为三种:生产需求型、产业集群型和创新网络型。它具有表现形式多样、开放性、超循环性、协同性等特点。第六章,社会职能视角下高校知识创新模式的运行策略与保障。要使得高校知识创新活动能够顺利进行,需要从两个角度出发:一方面,高校需要实施知识管理,提高高校知识服务效率。另一方面,高校优化高校机制体制,培育创新型人才。与此同时,高校还要提供政策与制度保障、信息保障、人才保障和资金保障来保障策略的顺利进行。

潘锡杨[9](2015)在《高校协同创新机制与风险研究》文中提出高校协同创新是顺应知识经济时代潮流的一种跨文化、跨领域、多主体参与的非线性创新组织模式。开展协同创新,不仅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升高等学校创新能力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增强我国科技竞争实力、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必由之路。从哲学视角看,高校协同创新和产学研合作是两种不同的创新范式。高校协同创新源于产学研合作而高于产学研合作,本质是科技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科技生产力发展客观规律的现实体现。高校协同创新范式的提出标志着人们对创新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然而,作为一种全新的创新范式,协同创新比一般创新组织模式更具有建构性、斗争性、复杂性、不确定性和风险性。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协同创新给我国高等教育带来千载难逢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可能使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科发展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因此,必须站在哲学的高度,从高等教育长远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全局的角度审视高校协同创新,全面考察高校协同创新的内在机制和潜在风险,以便趋利避害、扬长避短,推动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指导高校协同创新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本文综合运用协同学理论、创新网络理论和“三螺旋”理论探讨高校协同创新机制与风险问题。认为高校协同创新是一个由多元异质主体基于共同的目标愿景组成的开放系统,关键是在高等学校主导下,形成目标一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密切协作的协同创新共同体。根据政策文件要义,结合相关研究理论,可以将高校协同创新的总体思路概括为“一项核心任务、两个分析维度、三维协同层面、四类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在系统论指导下构建高校协同创新的“火箭”结构模型有助于直观地理解各组成要素的功能定位。在高校协同创新的“火箭”结构模型中,主要包括由政府和领先用户构成的“制导系统”、以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为主体的“箭体结构”、以科技中介机构和金融机构为代表的“推进系统”。高校协同创新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协同共同体的组建、创新平台的搭建、组织管理体系建设和制度创新。其中,形成机制是基础、驱动机制是关键、激励机制是保障、评价机制是归宿,四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由于政策制度体系的不健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不完善、高校科研评价机制的不合理等原因,高校协同创新面临着诸多风险。面对协同创新风险,高等学校应该紧扣时代发展脉搏,重塑大学伦理精神;协而不同凝练方向,结合办学特色开展协同创新;教学、科研、学科三位一体,协同培育创新人才,在推动经济社会进步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中全面提升创新能力。高校协同创新有其特殊的内在规律性,国外高校协同创新的成功案例为我们提供了有益借鉴。“2011计划”的核心是改革,高校协同创新的根本是制度创新。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高校协同创新的顺利开展,需要政府、高校、企业和社会的广泛参与和密切配合:政府部门科学谋划,精心布局,营造良好的协同创新政策环境;高等学校整合资源,强化特色,协同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行业企业转变观念,立足长远,深入开展校企全面协同创新;社会主体多方联动,协同配合,在全社会形成生动活泼的创新氛围。

刘楠[10](2014)在《浅谈高校科研管理如何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家高校985工程及211工程发展战略的提出,对高校综合实力的发展更加重视,而高校科研管理是提升国内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举措。如何加强高校科研管理,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成为高校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结合自身高校实际工作经验,探讨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确保高校科研管理工作更加适应当前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

二、高校科研管理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必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校科研管理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必然(论文提纲范文)

(1)学术资本主义视角下高校科研职能异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文献评析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与研究难点
2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2 相关理论基础
3 学术资本主义视角下高校科研职能异化的现实表现
    3.1 基本情况介绍
    3.2 问卷及访谈表设计
    3.3 研究结果及分析
4 学术资本主义视角下高校科研职能异化的动因分析
    4.1 外部环境变化驱动
    4.2 高校自身发展的逻辑驱动
5 学术资本主义视角下高校科研职能异化的对策探析
    5.1 重构新时代科研理念
    5.2 健全完善科研制度
    5.3 优化科研活动组织管理
    5.4 明确高校社区成员间的关系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2)中国区域创新政策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1.4 研究的创新点
2 研究的基础理论与逻辑分析框架
    2.1 研究的基础理论
    2.2 研究的逻辑分析框架
3 区域创新政策网络构建环节的有效性
    3.1 创新政策网络的选择
    3.2 创新政策网络的全面覆盖
    3.3 创新政策网络的结构优化
    3.4 本章小结
4 区域创新政策问题评议环节的有效性
    4.1 创新政策情势的感知与分析
    4.2 创新政策问题的认知与界定
    4.3 创新政策问题的阐述与精炼
    4.4 创新政策问题的分类与结构
    4.5 本章小结
5 区域创新政策内容定制环节的有效性
    5.1 内容定制关键之一,聚焦区域创新优势
    5.2 内容定制关键之二,适应区域创新能力
    5.3 内容定制关键之三,化解区域创新问题
    5.4 内容定制关键之四,兼顾边界条件约束
    5.5 本章小结
6 区域创新政策供给推动环节的有效性
    6.1 区域创新资金投入与配置的政策供给推动
    6.2 创新人力资本培育与投入的政策供给推动
    6.3 创新基础设施规划与升级的政策供给推动
    6.4 本章小结
7 区域创新政策执行保障环节的有效性
    7.1 创新政策执行的制度保障:利益相关者行为规范与权益维护
    7.2 创新政策执行的机制保障:创新共同体内部融合与互动学习
    7.3 创新政策执行的动力保障:金融市场完善与创新产出激励
    7.4 创新政策执行的弹性保障:创新制度的超前性与灵敏性
    7.5 本章小结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3)中国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实现问题研究 ——基于制度与科技创新关系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提出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相关文献综述
        1.3.1 人力资本产权及其实现的研究
        1.3.2 制度与科技创新关系的研究
        1.3.3 简要评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本文研究方法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5.1 本文的创新点
        1.5.2 存在的不足
2.理论基础与论文分析框架
    2.1 研究的理论基础
        2.1.1 制度经济理论
        2.1.2 产权理论
        2.1.3 人力资本理论
        2.1.4 创新理论
    2.2 核心概念与分析框架
        2.2.1 核心概念界定
        2.2.2 论文分析框架
3.制度与科技创新:一般理论分析
    3.1 制度与科技创新的马克思主义视角
        3.1.1 需要对经济关系进行规范
        3.1.2 科技创新是一个生产力范畴
    3.2 制度对科技创新的作用
        3.2.1 制度在科技创新中的规范与约束功能
        3.2.2 制度在科技创新中的激励功能
        3.2.3 制度在科技创新中的调节功能
    3.3 科技创新对制度的作用
        3.3.1 科技创新对制度起源的作用
        3.3.2 科技创新对制度变迁的作用
        3.3.3 科技创新对制度消亡的作用
    3.4 科技创新领域制度安排的非平衡性
        3.4.1 科技创新要素的审视
        3.4.2 科技创新领域的制度安排
4.人力资本成为财产权对象的依据与原因
    4.1 人力资本成为财产权对象的依据
        4.1.1 人力资本成为财产权对象的哲学依据
        4.1.2 人力资本成为财产权对象的经济学依据
    4.2 人力资本成为财产权对象的原因
        4.2.1 人力资本成为财产权对象的经济学分析
        4.2.2 人力资本产权制度与知识产权制度的协同作用
5.人力资本产权及其实现的内涵
    5.1 对人力资本产权的一般性探讨
        5.1.1 人力资本产权:本质及其权利内容
        5.1.2 人力资本产权的属性
        5.1.3 人力资本产权的功能
    5.2 人力资本产权实现的内涵
        5.2.1 人力资本所有权的实现
        5.2.2 人力资本使用权的实现
        5.2.3 人力资本转让权的实现
        5.2.4 人力资本收益权的实现
6.科技创新与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实现:基于中国实际的分析
    6.1 中国科技创新的现状
        6.1.1 现阶段中国科技创新活动的总体情况
        6.1.2 现阶段中国主要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
    6.2 中国科技创新领域存在的问题
        6.2.1 科技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
        6.2.2 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6.3 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实现及中国的现实
        6.3.1 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实现的多角度审视
        6.3.2 中国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实现的现实
        6.3.3 中国科技创新领域存在问题的根源
7.中国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实现:改革的方向与绩效
    7.1 中国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实现的改革方向
        7.1.1 关于促进创新型人力资本使用权的改革
        7.1.2 关于促进创新型人力资本转让权的改革
        7.1.3 关于促进创新型人力资本收益权的改革
    7.2 中国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实现深化改革的绩效
        7.2.1 中国科技创新活动总体创新绩效的提升
        7.2.2 中国各科技创新主体创新绩效的提升
8.美国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实现的经验及其启示
    8.1 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实现:美国的实践与经验
        8.1.1 促进创新型人力资本使用权的实现
        8.1.2 促进创新型人力资本转让权的实现
        8.1.3 促进创新型人力资本收益权的实现
    8.2 美国经验给予我们的启示
        8.2.1 创新型人力资本使用权实现方面的启示
        8.2.2 创新型人力资本转让权实现方面的启示
        8.2.3 创新型人力资本收益权实现方面的启示
9.提高中国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实现程度的思路与建议
    9.1 提高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实现程度的思路
    9.2 相关政策建议
10.研究结论与展望
    10.1 本文研究结论
    10.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4)大学教师的学术身份定位与科学研究公共性守护 ——基于社会学理论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关于大学教师学术身份的相关研究
        1.3.2 关于大学教师科学研究的相关研究
        1.3.3 关于大学教师科研评价的相关研究
        1.3.4 关于大学教师科研管理的相关研究
        1.3.5 关于大学教师科学研究公共性的相关研究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学术身份
        1.4.2 科学研究
        1.4.3 公共性
        1.4.4 大学教师科学研究的公共性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2 理论基础
    2.1 乔治·H·米德符号互动理论释义
        2.1.1 符号与心灵
        2.1.2 自我
        2.1.3 社会
    2.2 L·科塞社会冲突理论释义
        2.2.1 冲突与分类
        2.2.2 冲突功能
    2.3 理论分析框架
        2.3.1 互动与冲突
        2.3.2 语言与心灵
        2.3.3 主我、客我与自我
        2.3.4 冲突功能与冲突消解
3 大学教师学术身份的演变及其科学研究公共性
    3.1 大学教师学术身份的历史演变
        3.1.1 中世纪大学时期
        3.1.2 近代大学时期
        3.1.3 现代大学时期
    3.2 大学教师学术身份演变路径及其科学研究公共性形成
        3.2.1 价值理性与大学教师科学研究的主我型公共性
        3.2.2 工具理性与大学教师科学研究的客我型公共性
        3.2.3 理性融合与大学教师科学研究的自我型公共性
4 大学教师的学术身份变化及其科学研究公共性缺失
    4.1 政府过度干预下的学术身份变化及其公共性缺失
        4.1.1 学术自由弱化
        4.1.2 学术创新乏力
    4.2 市场过度介入下的学术身份变化及其公共性缺失
        4.2.1 学术不端丛生
        4.2.2 学术腐败频发
    4.3 个人学术价值取向迷失下的学术身份变化及其公共性缺失
        4.3.1 科学精神式微
        4.3.2 学术道德失范
5 大学教师科学研究公共性缺失的影响因素
    5.1 大学教师科学研究公共性形成的影响因素
        5.1.1 政府的力量
        5.1.2 市场的作用
    5.2 政府、市场与大学教师科学研究公共性间的关联性
        5.2.1 政府、市场与大学学术共同体间的关联性
        5.2.2 大学教师的学术身份定位与科学研究公共性间的关联性
6 大学教师科学研究公共性缺失的纠偏策略
    6.1 政府层面
        6.1.1 优化科研管理机制
        6.1.2 保障科研经费投入
        6.1.3 完善科研人才评价机制
    6.2 市场层面
        6.2.1 有效配置非公共资源
        6.2.2 弘扬科研诚信文化
        6.2.3 健全市场竞争机制
    6.3 大学学术共同体层面
        6.3.1 提振科学精神
        6.3.2 恪守学术道德
        6.3.3 悦纳学术批评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5)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研究 ——基于马克思能力思想视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迫切需要科学理论引领
        1.1.2 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
        1.1.3 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综合国力的迫切需要
        1.1.4 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是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的首要之举
        1.1.5 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是“双一流”大学建设的客观需要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大学教师能力建设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大学教师能力建设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述评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人的“能力”的概念
        1.3.2 “研究型大学”的概念
        1.3.3 “大学教师能力”的概念
        1.3.4 “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的概念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1.5.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2 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马克思能力思想及其在当代中国的继承与发展
    2.1 人的能力的基本内涵
        2.1.1 人的能力是体力和智力的统一
        2.1.2 人的能力是物质生产力与精神生产力的统一
        2.1.3 人的能力是现实能力与潜在能力的统一
        2.1.4 人的能力发展是“全面发展”与“自由发展”的统一
    2.2 需要是人的能力建设的动力源泉
        2.2.1 需要与能力的关系
        2.2.2 需要的异化
        2.2.3 人的需要的社会历史性
        2.2.4 人的需要的层次性
    2.3 劳动是人的能力建设的核心路径
        2.3.1 劳动与能力的关系
        2.3.2 劳动的形态
        2.3.3 劳动的异化
        2.3.4 劳动的解放
    2.4 制度创新是人的能力建设的组织保障
        2.4.1 分工与协作制度的创新
        2.4.2 产权制度创新
        2.4.3 社会制度创新
        2.4.4 制度创新与能力建设的关系
    2.5 人的发展是人的能力建设的价值旨归
        2.5.1 人的发展的历史是人的能力从低级到高级嬗变的过程
        2.5.2 人的发展的核心是人的能力的全面、自由发展
        2.5.3 人的发展的关键是个体能力与类整体能力的共同发展
    2.6 马克思能力思想在当代中国的继承与发展
        2.6.1 对“需要是人的能力建设的动力源泉”的继承与发展
        2.6.2 对“劳动是人的能力建设的核心路径”的继承与发展
        2.6.3 对“制度创新是人的能力建设的组织保障”的继承与发展
        2.6.4 对“人的发展是人的能力建设的价值旨归”的继承与发展
第三章 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3.1 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取得的成就
        3.1.1 经济社会发展为大学教师能力建设创造了历史机遇
        3.1.2 研究型大学的发展为大学教师能力建设夯实了组织基础
        3.1.3 教师人事制度的建立健全为大学教师能力建设提供了发展支撑
    3.2 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
        3.2.1 开放协作的能力成长格局尚未形成
        3.2.2 全面协调的能力培育机制尚未形成
        3.2.3 自主创新的能力促进制度尚未形成
        3.2.4 和谐共生的能力发挥机制尚未形成
    3.3 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3.1 教师能力建设的宏观环境不完善,阻碍大学办学自主权落实
        3.3.2 教师能力建设的目标错位,影响教师能力的自由、全面、和谐发展
        3.3.3 教师能力建设的原则迷失,缺乏科学合理的导向性、独特性和动态性
        3.3.4 教师能力建设的路径单调,未能充分、有效激发教师的创新潜能
第四章 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的战略理路
    4.1 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的目标
        4.1.1 促进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的自由发展
        4.1.2 促进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的全面发展
        4.1.3 促进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的创新发展
        4.1.4 促进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的和谐发展
    4.2 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的原则
        4.2.1 坚持一般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4.2.2 坚持方向性与开放性的统一
        4.2.3 坚持稳定性与动态性的统一
    4.3 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的设计思路
        4.3.1 坚持“供给侧”与“需求侧”发展目标的高度融合
        4.3.2 坚持“供给侧”有效供给与“需求侧”合理需求的辩证统一
第五章 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结构要素建构
    5.1 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结构要素的生成
        5.1.1 马克思能力理论是教师能力结构要素生成的理论先导
        5.1.2 国内外学者的实践探索是教师能力结构生成的重要参考
    5.2 研究型大学教师道德素养
        5.2.1 理想信念
        5.2.2 道德情操
        5.2.3 核心价值观
        5.2.4 学术道德
        5.2.5 社会担当
    5.3 研究型大学教师学识素养
        5.3.1 本体性知识
        5.3.2 条件性知识
        5.3.3 实践性知识
        5.3.4 人文知识
    5.4 研究型大学教师创新素养
        5.4.1 学术自由意识
        5.4.2 创新思维能力
        5.4.3 协同创新能力
        5.4.4 国际化视野
        5.4.5 终身学习能力
        5.4.6 信息整合能力
    5.5 研究型大学教师心智潜能
        5.5.1 学术民主意识
        5.5.2 耐挫抗压能力
        5.5.3 沟通协调能力
        5.5.4 健康生活方式
第六章 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的自主发展
    6.1 研究型大学教师自主发展概述
        6.1.1 研究型大学教师自主发展的概念与内涵
        6.1.2 研究型大学教师自主发展的重要意义
        6.1.3 研究型大学教师自主发展的基本特征
        6.1.4 研究型大学教师自主发展的主要内容
    6.2 研究型大学教师职业生涯的自主规划
        6.2.1 研究型大学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与内涵
        6.2.2 研究型大学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6.2.3 研究型大学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
        6.2.4 不同职业生涯阶段的教师职业生涯自主发展
    6.3 研究型大学教师职业认同的自主培育
        6.3.1 研究型大学教师职业认同的概念与内涵
        6.3.2 研究型大学教师职业认同存在的危机
        6.3.3 研究型大学教师职业认同的主体构建对策
    6.4 研究型大学教师职业压力的自主调适
        6.4.1 研究型大学教师职业压力的概念与内涵
        6.4.2 研究型大学教师职业压力的现状分析
        6.4.3 研究型大学教师职业压力的危害
        6.4.4 研究型大学教师职业压力的自我调适策略
    6.5 研究型大学教师自我效能感的自主发挥
        6.5.1 研究型大学教师自我效能感的内涵
        6.5.2 研究型大学教师自我效能感的主要特征
        6.5.3 研究型大学教师自我效能感自主发挥的意义
        6.5.4 研究型大学教师自我效能感的促进对策
    6.6 研究型大学教师核心竞争力的自主提升
        6.6.1 研究型大学教师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6.6.2 研究型大学教师核心竞争力的典型特质
        6.6.3 研究型大学教师核心竞争力自主提升的路径选择
第七章 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支持系统
    7.1 教师能力建设支持系统概述
        7.1.1 马克思能力思想与教师能力建设支持系统的关系
        7.1.2 教师能力建设支持系统的基本内容
    7.2 社会支持系统
        7.2.1 社会支持系统构建的意义
        7.2.2 政府调控支持系统
        7.2.3 市场调节支持系统
        7.2.4 社会组织及其他支持系统
    7.3 学校支持系统
        7.3.1 学校支持系统建设的意义
        7.3.2 “大师”引培支持系统
        7.3.3 学科文化支持系统
        7.3.4 组织环境支持系统
    7.4 权利保障系统
        7.4.1 权利保障系统构建的意义
        7.4.2 资源禀赋保障系统
        7.4.3 公平激励保障系统
        7.4.4 民主监督保障系统
        7.4.5 继续教育保障系统
        7.4.6 法制保障系统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6)转型变革下的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研究 ——以福建省一般地方本科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缘起
    二、相关概念解析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意义
    五、研究方法
    六、研究思路与框架
第二章 高校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人性假设理论与高校教师科研发展动力
        一、人性假设理论分析
        二、人性假设理论视野下的高校教师
        三、人性假设理论视野下高校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的激发
    第二节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高校教师科研发展动力
        一、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演变与发展
        二、人力资源管理与国家实现自主创新战略
        三、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高校发展
        四、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高校教师人力资本价值提升
    第三节 新制度主义理论与高校教师科研发展动力
        一、新制度主义流派概述
        二、关于制度与行动者的行为逻辑关系
        三、新制度主义理论与一般地方本科高校行为策略的选择
        四、新制度主义理论与高校教师学术行为策略的选择
第三章 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的问卷调查分析——以福建省为例
    第一节 问卷调查设计与实施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内容及研究工具
        三、调查研究样本的分布情况
        四、调查的具体实施过程
    第二节 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现状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一、青年教师对学术职业的选择与规划
        二、青年教师的科研意识
        三、高校科研环境
        四、青年教师的科研动机
        五、青年教师的科研参与
        六、青年教师的科研需求
        七、青年教师的科研定位
        八、青年教师的科研成果
        九、青年教师的科研形式
        十、青年教师对学校学术管理制度的评价
    第三节 调查结果的解读
        一、青年教师科研发展现状的总体状况
        二、国家重点建设高校、省重点建设老牌高校和一般地方本科高校三种类型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现状比较
        三、一般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优势与劣势
第四章 一般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之旅——叙事研究的视角
    第一节 教育叙事研究设计
        一、教育叙事研究的旨趣
        二、研究者角色及研究取向
        三、研究对象的选取
        四、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第二节 学术职业发展中的压力与困惑
        一、大学求学中的学术经历:艰辛与收获
        二、价值多元化的当下,青年教师对学术职业的认知与选择
        三、学术职业发展中面临的压力与困惑
    第三节 人力资源管理核心制度变革中的供给与需求
        一、学校招聘自主权的有限性与高层次人才引进的急迫性之间的矛盾
        二、青年教师对自身成长和专业化发展的迫切需求与学校提供的教师发展制度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
        三、教师职务聘任制度的组织目标实现度与教师认可度之间的矛盾
        四、师资考核评价管理制度的量化与教师创造性发挥之间的矛盾
        五、激励机制的有效性与青年教师的多样性需求之间的矛盾
        六、绩效目标管理的实施与学校综合治理能力之间的矛盾
第五章 一般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存在动力不足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政府学术工作管理政策对一般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影响
        一、本科教学工作评估制度
        二、产学研合作政策
        三、高校教师聘任制度
    第二节 一般地方本科高校内部组织与制度对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的影响
        一、狭隘学术观的制约
        二、内部学术组织结构的趋同
        三、学术管理制度行政化的强势
    第三节 一般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师的需求与能力对科研发展动力的影响
        一、青年教师需求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差异性
        二、青年教师的学术职业能力亟需提高
第六章 构建一般地方本科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机制
    第一节 国家层面:宏观政策的引导与保障
        一、真正落实好高等教育领域的“管办评分离”政策,进一步提高政府的高等教育治理能力
        二、进一步理顺中央与地方、省级与市级政府对教育管理的权责关系
        三、依法明确政府与高校之间的权责关系
    第二节 高校层面:组织支持和制度激励的双驱动
        一、定位多维学术观,是拓宽青年教师科研发展的方向标
        二、释放基层学术组织活力,是提升青年教师学术生产力的动力源
        三、发挥制度效能,是激发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的助推器
    第三节 个体层面:增强自主发展意识,发挥主观能动性
        一、科学谋划学术职业生涯规划
        二、自觉遵循师德规范、提升师德境界
        三、倡导“自我导向学习”模式,助力科研发展
结语
附录
    附录Ⅰ 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调查问卷
    附录Ⅱ 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相关问题的青年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Ⅲ 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相关问题的管理人员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博士在读期间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7)高校协同创新利益配置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高校协同创新的发展维度
        一、顺应大科学时代发展的需要
        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三、推进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需要
        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需要
    第二节 理论和实践价值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咨政意义
    第三节 研究对象的确定
        一、研究概念的界定
        二、研究对象的选择
第二章 回顾与反思:理论机理与文献述评
    第一节 已有研究:多学科视域中的文献综述
        一、协同
        二、协同创新
        三、利益配置机制
    第二节 研究思路:结构内容和技术路线
        一、已有研究评述
        二、研究内容
        三、技术路线
    第三节 研究方法:多种方法综合应用
        一、文献研究法
        二、比较研究法
        三、案例研究法
        四、系统分析法
        五、调查访谈法
第三章 协同创新:宏观政策下的理想追求
    第一节 范式转变:从封闭式创新到开放式创新
        一、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二、创新理论演进
        三、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第二节 模式变迁:从体制壁垒到融合集成
        一、高校科技创新发展的社会化
        二、高校学科、科研、人才发展的网络化
        三、高校科技创新社会网络化的典型案例
    第三节 高校选择:从产学研合作到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一、协同创新是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协同创新为高校实现“进位赶超”提供历史机遇
        三、高校协同创新相关理论基础
第四章 现实困境:高校协同创新利益分析
    第一节 厘清利益:理论机理与文献述评
        一、利益相关者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聚焦利益:现实状况与理论诉求
        一、高校协同创新中的利益相关者
        二、协同创新利益主体需求
        三、协同创新利益冲突分析
        四、协同创新利益分配系统分析
    第三节 协调利益:权力冲突的权利转向
        一、利益相关者协调的逻辑起点
        二、利益相关者合作关系的演化
        三、利益相关者协调机制的构建
第五章 价值逻辑:应然的取向与规范性的理想
    第一节 美国视角:协同创新发展历程及经验
        一、美国协同创新发展历程
        二、美国协同创新机制探析
    第二节 欧盟借鉴:协同创新组织模式比较分析
        一、欧盟协同创新体系发展历程
        二、欧盟协同创新组织模式特点
    第三节 典型案例:借鉴思考为我所用
        一、从美国I/UCRC看协同创新
        二、协同创新的加拿大“NCE计划”
第六章 共同治理: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制度路径
    第一节 “共治”观念:高校协同创新治理设计之“轨”
        一、理论范式:利益相关者与治理
        二、分析维度:整合与互动
        三、协同层面:战略、知识、组织
    第二节 机制构建: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之“钥”
        一、高校协同创新体系的构建要素
        二、高校协同创新组织管理体制创新
    第三节 体系框架: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高校协同创新利益配置机制
        一、利益主体的协同机制
        二、配置行为的优化机制
        三、资源整合的保障机制
第七章 高校协同创新利益配置案例剖析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实证研究:利益相关者多元诉求之“要”
        一、B协同创新中心管理体制与利益配置机制
        二、八家协同创新中心有关利益配置机制分析(如表7-2所示)
        三、高校协同创新利益配置实证研究
    第二节 高校协同创新:一个期待续写的“故事”
        一、高校协同创新利益配置机制研究结论
        二、推动高校协同创新的政策建议
结语
附录
    附录1: 2013年国家首批认定的“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名单
    附录2: 2014年国家第二批认定的“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名单
    附录3: “高校协同创新工程”研究项目调研提纲
    附录4: “高校协同创新工程”调研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致谢

(8)社会职能视角下我国高等院校知识创新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引言
    0.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0.1.1 选题背景
        0.1.2 研究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0.2.1 国外相关研究
        0.2.2 国内相关研究
        0.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0.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0.3.1 研究内容
        0.3.2 研究方法
        0.3.3 研究重点与难点
    0.4 研究创新点
1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1.1 相关概念解析
        1.1.1 高等院校
        1.1.2 知识与创新
        1.1.3 模式与机制
    1.2 理论基础
        1.2.1 知识转化理论
        1.2.2 知识流理论
        1.2.3 高校职能理论
        1.2.4 知识创新理论
    1.3 本章小结
2 社会职能视角下高校知识创新研究的基本问题
    2.1 高校的知识资源与知识活动
        2.1.1 组织知识
        2.1.2 高校知识资源的内涵与特点
        2.1.3 高校知识资源的类型
        2.1.4 高校知识活动
    2.2 高校知识创新内涵与特点
        2.2.1 高校知识创新的内涵
        2.2.2 高校知识创新的特点
    2.3 高校知识创新与社会职能
        2.3.1 社会职能视角下高校知识创新的类型
        2.3.2 社会职能视角下高校知识创新的价值解析
    2.4 社会职能视角下高校知识创新模式构成要素
        2.4.1 社会职能视角下高校知识创新主体
        2.4.2 社会职能视角下高校知识创新客体
        2.4.3 社会职能视角下高校知识创新环境
    2.5 本章小结
3 高校人才培养中的知识创新模式研究
    3.1 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主体与知识流
        3.1.1 高校人才培养活动中知识创新主体研究
        3.1.2 高校人才培养中的知识创新主体的知识构成
        3.1.3 高校人才培养中的知识流
    3.2 高校人才培养中的知识创新途径
        3.2.1 自我学习
        3.2.2 师生交流
        3.2.3 教师群体互动
        3.2.4 学生-其他互动
    3.3 高校人才培养中的知识创新机制
        3.3.1 高校人才培养中知识的社会化
        3.3.2 高校人才培养中知识的外化
        3.3.3 高校人才培养中知识的整合
        3.3.4 高校人才培养中知识的内化
    3.4 高校人才培养中的知识创新模式
        3.4.1 高校人才培养中知识创新模式构建
        3.4.2 高校人才培养中知识创新模式作用机理
        3.4.3 高校人才培养中知识创新模式特点
    3.5 本章小结
4 高校知识生产中的知识创新模式研究
    4.1 高校知识生产活动中的主体与知识流
        4.1.1 高校知识生产活动中的主体构成
        4.1.2 高校知识生产活动的类型——科学研究的类型
        4.1.3 高校知识生产活动主体组织形式与知识流
    4.2 高校知识生产活动中的知识创新途径
        4.2.1 科学研究范式
        4.2.2 科学知识交流
    4.3 高校知识生产活动中的知识创新机制
        4.3.1 高校科研创新系统中的社会化机制
        4.3.2 高校科研创新系统中的外化机制
        4.3.3 高校科研创新系统中的整合机制
        4.3.4 高校科研创新系统中的内化机制
    4.4 高校知识生产活动中的知识创新模式
        4.4.1 高校知识生产活动中知识创新模式构建
        4.4.2 高校知识生产活动中知识创新模式作用机理
        4.4.3 高校知识生产活动中知识创新模式特点
    4.5 本章小结
5 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的知识创新模式研究
    5.1 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的主体
    5.2 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主体的知识流
    5.3 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的知识创新途径
        5.3.1 产学合作
        5.3.2 大学科技园
        5.3.3 校办企业
    5.4 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的知识创新机制
        5.4.1 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知识社会化机制
        5.4.2 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知识外化机制
        5.4.3 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知识整合机制
        5.4.4 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知识内化机制
    5.5 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的知识创新模式
        5.5.1 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知识创新模式构建
        5.5.2 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知识创新模式作用机理
        5.5.3 高校复合型社会服务中知识创新模式特点
    5.6 本章小结
6 高校知识创新模式的运行策略与保障
    6.1 运行策略
        6.1.1 优化高校机制体制,培育创新型人才
        6.1.2 实施知识管理,为高校知识创新提供知识基础和运行保障
    6.2 保障措施
        6.2.1 政策与制度保障
        6.2.2 信息保障
        6.2.3 人才保障
        6.2.4 资金保障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的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9)高校协同创新机制与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内容与思路
        (二) 本文的结构安排
        (三) 主要研究方法
    四、可能的创新
        (一) 研究视角上的创新
        (二) 研究内容上的创新
第—章 高校协同创新的本质内涵
    第一节 核心概念诠释
        一、协同创新
        二、高校协同创新
        三、高校协同创新机制
        四、高校协同创新风险
    第二节 创新范式的历史演进
        一、从封闭式创新到开放式创新
        二、从简单线性创新到系统集成网络创新
        三、从产学研合作到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第三节 协同创新的基本原则
        一、趋同一致的目标愿景
        二、充分开放的创新平台
        三、资源共享与功能耦合
        四、包容民主的文化氛围
    第四节 高校在协同创新中的功能定位
        一、知识生产和创新的源泉
        二、培养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的摇篮
        三、教育与科研管理体制改革的试验田
        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主力军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高校协同创新的模型建构
    第一节 高校协同创新理论范式
        一、一项核心任务:提升高校“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
        二、两个分析维度:整合与互动
        三、三维协同层面:战略、知识、组织
        四、四类协同创新中心建设
    第二节 高校协同创新体系的构成要素
        一、主体要素
        二、支撑要素
        三、资源要素
        四、创新平台
        五、协同机制
    第三节 典型的高校协同创新模式
        一、高校内部协同创新模式
        二、高校一高校协同创新模式
        三、高校—科研院所协同创新模式
        四、高校—企业协同创新模式
        五、高校一政府协同创新模式
        六、多主体协同创新模式
    第四节 高校协同创新的“火箭”结构模型
        一、制导系统:政府与用户
        二、箭体结构: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
        三、推进系统:科技中介与金融机构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校协同创新的运作机理
    第一节 高校协同创新形成机制
        一、凝练创新方向
        二、选择协同伙伴
        三、组建协同创新平台
    第二节 高校协同创新驱动机制
        一、外部驱动力
        二、内部驱动力
        三、驱动机理
    第三节 高校协同创新激励机制
        一、利益共享
        二、风险共担
        三、政策与资金保障
    第四节 高校协同创新评价机制
        一、坚持学术性与功利性相结合的评价原则
        二、建立多元性、立体化的评价指标体系
        三、高校协同创新绩效评价实施路径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校协同创新风险分析
    第一节 高校协同创新风险类型分析
        一、宏观环境层面的风险
        二、中观主体层面的风险
        三、微观操作层面的风险
    第二节 协同创新风险对高校的影响和冲击
        一、协同创新风险消解高等教育的权威
        二、协同创新风险冲击自由求真的大学科研精神
        三、协同创新风险影响高校学科建设
    第三节 高校协同创新风险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政策制度体系不健全
        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不完善
        三、高校科研评价机制不合理
    第四节 高校防控协同创新风险的措施
        一、紧扣时代发展脉搏,重塑大学伦理精神
        二、协而不同凝练方向,结合办学特色开展协同创新
        三、教学、科研、学科三位一体,协同培育创新人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校协同创新案例研究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国外高校协同创新的经验借鉴
        一、美国:斯坦福大学“Bio-X计划”
        二、欧盟:欧洲创新与技术研究院“KICs计划”
        三、国外高校协同创新的启示
    第二节 国内高校协同创新案例研究
        一、东南大学协同创新探索之路
        二、“苏州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的组织与运行
        三、我国高校协同创新的主要问题
    第三节 推动高校协同创新的政策建议
        一、政府强化顶层设计,营造良好的高校协同创新政策环境
        二、高校整合多方教学资源,结合办学特色培养创新人才
        三、企业转变经营发展理念,增强主动参与协同创新的积极性
        四、社会加强创新文化建设,形成全民支持协同创新的浓厚氛围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后记

(10)浅谈高校科研管理如何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知识经济时代对高校科研管理所提出的新要求
    (一) 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 科技成果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 必然走上产学研结合之路
二、当前国内高校科研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一) 高校科研管理体系与知识经济时代需求不吻合
        1、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体系有待优化。
        2、高校科研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二) 高校科研管理难以满足消费者市场、企业生产需求
三、高校科研管理如何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发展
    (一) 加强科研项目管理体系创新
    (二) 加强科技资源整合、关注科研成果转化
    (三) 强化高校科研工作者经济及成果转化意识

四、高校科研管理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必然(论文参考文献)

  • [1]学术资本主义视角下高校科研职能异化研究[D]. 刘彤. 中国矿业大学, 2020(12)
  • [2]中国区域创新政策有效性研究[D]. 张韵.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3]中国创新型人力资本产权实现问题研究 ——基于制度与科技创新关系的视角[D]. 姚程. 西南财经大学, 2020(02)
  • [4]大学教师的学术身份定位与科学研究公共性守护 ——基于社会学理论的分析[D]. 仲彦鹏. 宁波大学, 2019(06)
  • [5]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能力建设研究 ——基于马克思能力思想视域[D]. 吴永祥.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8(01)
  • [6]转型变革下的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发展动力研究 ——以福建省一般地方本科高校为例[D]. 黄海群. 厦门大学, 2018(06)
  • [7]高校协同创新利益配置机制研究[D]. 徐晓丹. 厦门大学, 2018(06)
  • [8]社会职能视角下我国高等院校知识创新模式研究[D]. 柴雯. 武汉大学, 2017(06)
  • [9]高校协同创新机制与风险研究[D]. 潘锡杨. 东南大学, 2015(05)
  • [10]浅谈高校科研管理如何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发展[J]. 刘楠. 品牌, 2014(10)

标签:;  ;  ;  ;  ;  

高校科研管理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必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