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复合水解蛋白Ⅲ的营养价值、消化率和利用率的研究

增强复合水解蛋白Ⅲ的营养价值、消化率和利用率的研究

一、强化复合水解蛋白营养价值的研究 Ⅲ、消化率及利用率(论文文献综述)

杨可心,刘国华[1](2021)在《饲用羽毛粉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羽毛是家禽养殖业主要的废弃物之一。羽毛富含蛋白质和含硫氨基酸,具有较高潜在饲用价值。如何高效利用家禽羽毛缓解我国饲料蛋白资源的短缺是目前羽毛固废资源增值利用的热点问题之一。文章综述了饲料羽毛粉加工技术、产品特性及其应用最新研究进展。

曲毅程[2](2021)在《酶制剂对乌苏里貉生长性能及毛皮品质的影响》文中指出本论文旨在研究降低育成期和冬毛期乌苏里貉饲粮中氮或/和磷含量添加酶制剂对乌苏里貉生长性能及毛皮品质等指标的影响,确定酶制剂添加水平,为乌苏里貉低碳养殖提供试验依据。试验一、复合酶制剂对育成期乌苏里貉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氮磷代谢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75只体重相近的乌苏里公貉,随机分5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貉),分别为对照组(1组,常氮常磷组),试验2组(常氮常磷加酶组),试验3组(常氮低磷加酶组),试验4组(低氮常磷加酶组,),试验5组(低氮低磷加酶组),复合酶由500 U/Kg酸性蛋白酶和1 500FTU/Kg植酸酶组成。试验期为58 d。结果显示:(1)饲粮中添加酶制剂对育成期乌苏里貉生长性能指标均无显着影响(P>0.05)。(2)正常饲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显着影响粪中氮和粗蛋白质消化率(P<0.05),其中加酶组的两项指标显着高于不加酶组(P<0.05)。常氮低磷3组的能量和粗蛋白质的消化率均高于其他组(P<0.05),粪中氮的含量低于正常饲粮对照组(P<0.05)。低氮4组或低氮低磷5组加酶氮排放减少13.9%和14.0%,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正常饲粮中添加酶制剂对磷代谢指标无显着影响(P>0.05)。低氮或低氮低磷饲粮中添加酶制剂显着影响食入磷、粪中磷和磷存留量(P<0.05),低氮常磷4组食入磷、粪中磷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磷存留量低于对照组(P<0.05)。常氮低磷3组和低氮低磷5组食入磷、粪中磷和磷存留量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低磷或低氮低磷饲粮加酶磷排放减少29.7%和18.1%。(3)添加酶制剂显着影响AST活性(P<0.05),其中各加酶组AST活性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低氮或/和低磷饲粮中添加酶制剂显着影响AST和ALB含量(P<0.05),各试验组AST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低氮常磷4组ALB含量显着高于其他组(P<0.05)。试验二、酶制剂对冬毛期乌苏里貉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氮磷代谢、血清生化指标、股骨发育及毛皮品质的影响。选择60只体重相近的乌苏里公貉,随机分为5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分别为对照组(1组,常氮常磷组),试验2组(低氮低磷加酶组),试验3组(常氮低磷加酶组),试验4组(低氮常磷加酶组,),试验5组(低氮低磷加酶组)。3组添加1 500 FTU/Kg植酸酶,4组添加500 U/Kg酸性蛋白酶,5组添加500 U/Kg酸性蛋白酶和1 500FTU/Kg植酸酶复合酶制剂,2组添加2倍的复合酶制剂,试验期74d。结果显示:(1)添加复合酶制剂显着影响生长性能(P<0.05),其中低氮低磷添加1倍酶制剂组末重显着低于除对照组外的其他各组(P<0.05)。(2)酶制剂显着影响有机物及能量消化率(P<0.05),其中低氮低磷加酶5组两项指标均显着低于其他各组(P<0.05),对照组的有机物质消化率显着低于低氮常磷组(p<0.05)。5组沉积氮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低氮常磷加酶组的氮排放减少14.1%,低氮低磷加2倍酶组的氮排放减少22.6%。各组食入磷、粪中磷和沉积磷均有显着差异(P<0.05),其中试验2、3和4组三项指标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常氮低磷3组磷排放减少19.7%,低氮低磷加2倍酶组磷排放减少13.9%。(3)各组间ALP和钙含量有显着差异(P<0.05),其中试验4组、试验5组的ALP显着高于其他三组(P<0.05),试验3组、试验4组、试验5组钙含量显着高于其他两组(P<0.05)。(4)各组乌苏里貉股骨各指标均无显着影响(P>0.05)。(5)各组乌苏里貉皮的肩宽有显着差异(P<0.05),其中低氮低磷加酶5组显着低于其他组(P<0.05)。以上结果表明,在适量降低育成期乌苏里貉饲粮中氮或/和磷含量的同时添加复合酶制剂对育成期乌苏里貉生长性能无显着影响,可提高粗蛋白质消化率,减少氮排放12.8%以上,减少磷排放18.1%以上。在适量降低冬毛期乌苏里貉饲粮中氮或/和磷含量的同时添加酶制剂对乌苏里貉生长性能及毛皮品质无显着影响,可减少氮排放14.1%以上,减少磷排放13.9%%以上,可改善乌苏里貉养殖环境,降低环境污染。

潘蒙蒙[3](2021)在《基于多糖复合法制备的菜籽napin蛋白及其消化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陈洋[4](2021)在《喀斯特地区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研究》文中认为喀斯特石漠化是中国南方生态建设中需要面临最突出的地域问题,治理成效是判断该地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依据之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要求科学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而草地畜牧业作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探讨石漠化治理模式及其衍生产业发展理论与技术,改善生态环境和发展地区经济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自然地理学、反刍动物营养学、饲料学等学科有关人地协调发展、营养物质消化代谢机理、相对饲用价值评价以及动物补偿性生长等理论,针对石漠化地区野生草灌植被饲料化开发利用的可行性、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的耦合关系以及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方式粗放等科学问题与科技需求,在代表中国南方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环境类型总体结构的贵州高原山区选择毕节撒拉溪、关岭-贞丰花江和施秉喀斯特作为研究示范区。2018-2021年通过野外调查采样、饲用植物营养成分测定以及牛羊增重饲喂试验,运用室内实验分析、综合分析、相关性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等研究方法,围绕石漠化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基础前沿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应用示范与产业化推广进行全链条设计、一体化部署、分模块推进进行系统研究。对选取的具有代表性的5种饲用植物的营养品质和饲用价值进行综合评价,开展牛羊健康养殖舍饲饲喂试验进行验证分析。从饲草的栽培管理、饲料化加工方式、牛羊消化代谢器官功能性特点、牛羊对于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的规律等方面,重点阐明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采食粗饲料消化代谢的影响机理,揭示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的耦合机制,提出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的关键技术并进行应用示范验证,为国家石漠化治理草地生态畜牧业发展提供科技参考。1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特色饲用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主要受到饲草的栽培管理、饲料化加工方式、牛羊对营养物质的消化代谢规律等因素的制约,了解牛羊消化代谢器官功能性特点,掌握牛羊对蛋白质、脂肪、糖类等营养成分消化代谢规律,有助于促进牛羊的健康养殖。栽培管理主要是通过施肥和刈割等对饲草产量及营养品质产生影响,氮、磷、钾肥的配施效果优于单一施肥,刈割频次和留茬高度关系到饲草正常生长和产量,一定范围内,饲草产量及营养品质随施肥量和刈割频率的增加而增大;加工方式的不同主要影响饲草的保质时间、营养品质、适口性及牲畜的消化吸收利用效率,采取干草调制、干燥制粉、青贮发酵、制粉等加工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饲草营养品质,改善适口性,延长保质时间,促进牲畜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瘤胃是牛羊消化代谢饲料的主要场所,日常饲喂时要根据牛羊瘤胃对粗蛋白、脂肪等营养物质的消化代谢规律科学的配比饲料,保证其营养均衡,从而促进牛羊的健康养殖。2金丝桃(Hypericum kouytchense L.)、火棘(Pyracantha fortuneana(Maxim.)L.)、狼尾草(Pennisetum alopecuroides(L.)Spreng.)、皇竹草(Pennisetum sinese Roxb)和芒(Miscanthus sinensis Anderss)5种饲用植物从整体来看其粗蛋白(CP)含量较低,粗脂肪(EE)含量较高,粗纤维(CF)及磷(P)、钾(K)等矿质营养元素含量适中,各营养成分之间无明显的耦合关系,狼尾草的综合营养品质和饲用价值相对较高,火棘相对较低。5种饲用植物的CP含量在6.12%~12.76%之间,EE含量在2.87%~12.25%,CF含量在5.19%~20.97%,粗灰分(Ash)含量在1.68%~6.93%,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在27.49%~31.48%,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在51.07%~59.35%,P含量在0.11%~0.32%,K含量在0.68%~2.23%,CP、EE、P、K含量差异较为显着(P(27)0.05),而CF、Ash、ADF、NDF含量差异则不明显(P(29)0.05)。应用隶数函数法对5种饲用植物营养品质进行综合排序为:狼尾草(29)皇竹草(29)火棘(29)芒(29)金丝桃;按照总能(GE)、可消化能(DE)、代谢能(ME)等能值指标进行综合排序为:金丝桃(29)狼尾草(29)皇竹草(29)火棘(29)芒;按照可消化养分(TDN)、干物质采食率(DDM)、干物质采食量(DMI)、相对饲用价值(RFV)、粗饲料相对质量(RFQ)等饲用价值评价指标进行综合排序为:狼尾草(29)皇竹草(29)芒(29)金丝桃(29)火棘。因此,从营养能量供给水平来看,石漠化地区野生草灌饲料化开发具有可行性。3金丝桃、火棘、狼尾草、皇竹草和芒5种饲用植物替代玉米秸秆饲喂牛羊,整体来看都具有较好的增重效果,但是不同替代比例条件下增重效果存在较大差异,与对照组相比狼尾草的增重效果最为显着(P(27)0.05),而金丝桃和火棘的增重效果则不明显(P(29)0.05)。用上述5种饲用植物替代玉米秸秆作为粗饲料饲喂牛羊时发现,牛羊的采食量显着增加,增重效果较为明显,基本满足了牛羊健康养殖的需要。综合考虑EE、CP、CF等营养物质的供给能力并结合牛羊舍饲饲喂实验的增重效果来看,金丝桃、火棘、狼尾草、皇竹草和芒5种饲用植物替代玉米秸秆饲喂牛时最适宜的添加比例分别为:金丝桃20%,火棘20%,狼尾草40%,皇竹草30%,芒20%;饲喂羊时最适宜的添加比例为:金丝桃20%,火棘20%,狼尾草40%,皇竹草40%,芒30%。4石漠化地区对金丝桃、火棘、狼尾草、皇竹草和芒5种植物进行饲料化开发利用,能够有效扩大饲草料的来源范围,逐步转变“玉米秸秆+精饲料”的传统模式,有利于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牛羊养殖的经济效益。5种饲用植物如果都按其最大增重的替代比例进行投喂,养殖2个月每头牛可节省草料及其成本分别为金丝桃180 kg(成本46.8元),火棘180 kg(成本46.8元),狼尾草360 kg(成本93.6元),皇竹草270 kg(成本70.2元),芒180 kg(成本46.8元);每只羊节可省草料及其成本分别为金丝桃30 kg(成本7.8元),火棘30 kg(成本7.8元),狼尾草为60 kg(成本15.6元),皇竹草60 kg(成本15.6元),芒45 kg(成本11.7元)。目前,活畜牛的市场价格一般为38元/kg,活畜羊的市场价格为70元/kg,每头牛2个月的增重毛收益金丝桃为2289.5元,火棘为2203.62元,狼尾草为3109.16元,皇竹草为2858.36元,芒为2805.92元;每只羊2个月的增重毛收益金丝桃为1015元,火棘为924.7元,狼尾草为1199.8元,皇竹草为1137.5元,芒为1080.1元。5在石漠化地区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已有成熟技术的基础上,针对现有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提出了相应的改良和创新技术,并对研究成果进行了推广,取得了较好的应用示范效果。根据三个示范区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现有及共性技术,在借鉴其他地区相关技术的基础之上,针对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角度可调牛羊食槽装置、高度可调牛羊食槽装置、新型羊圈结构、牛羊项圈、灭虫装置等关键创新技术,构建了适用于石漠化地区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的技术体系。试验研究从2018年10月份开展以来在毕节撒拉溪示范区、关岭-贞丰花江示范区和施秉示范区分别建成供饲用资源开发的草灌地面积分别为23.45 hm2、14.23hm2、6.5 hm2。经过试验示范,当地农户“种草养畜”的意识得到了增强,部分地区饲草料短缺的局面得到了一定的缓解,养殖成本降低,养殖效益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另外由于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壤养分含量较低,饲用植物无论是其产量还是营养品质都相对较低,适口性也相对较差,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对其饲料化开发利用。因此,如何进一步改善饲用植物的营养品质并提高其产量就成为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王卫卫[5](2021)在《菌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及其对肉鸡生长影响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棕榈仁粕用作动物饲料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价值,但高粗纤维含量妨碍了其在动物日粮中的大量使用。菌酶协同处理可以降解棕榈仁粕中的粗纤维成分并提高其营养价值。本研究通过探索棕榈仁粕最佳的菌酶协同处理工艺,评价菌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对肉鸡生产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和盲肠微生物菌群多样性的影响,提出了菌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在肉鸡饲粮中的最佳添加比例和改善肉鸡生产性能的作用机制。全文共包括七个试验,结果如下:试验一、棕榈仁粕发酵菌株的筛选以本实验室保藏的10株乳酸菌、8株酵母菌和12株芽孢杆菌为出发菌株。采用MRS-碳酸钙平板法和牛津杯法筛选产酸和抑制大肠杆菌及沙门氏菌最强的乳酸菌菌株;通过测定棕榈仁粕液体培养基生物量的生成筛选最适酵母菌菌株;并采用羧甲基纤维素钠平板法和酪蛋白平板法筛选降解纤维和蛋白最强的芽孢杆菌菌株。结果显示,植物乳杆菌D在MRS-碳酸钙平板的Hc值为2.2,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7 mm和24 mm。酿酒酵母Y1在棕榈仁粕液体培养基中培养48 h的OD 660为1.6245。枯草芽孢杆菌B2在羧甲基纤维素钠和酪蛋白培养基平板的Hc值分别为3.6和2.3。试验二、棕榈仁粕发酵工艺的优化分别用植物乳杆菌D、酿酒酵母Y1和枯草芽孢杆菌B2单菌株、两两混合以及三株混合发酵棕榈仁粕。在最佳菌种配比基础上添加甘露聚糖酶,以发酵温度、料水比和接种量为试验因素,设计L16()45三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以p H值、还原糖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为指标研究发酵棕榈仁粕添加甘露聚糖酶的最佳条件。结果显示,最佳菌种配比为植物乳杆菌D和酿酒酵母Y1,最佳条件为温度30℃,料水比1:1,接种量10%。试验三、棕榈仁粕菌酶协同处理工艺优化50 g棕榈仁粕置于500 m L三角中,接种10%植物乳杆菌D和酿酒酵母Y1发酵液,料水比为1:1。分别添加0.05 g、0.1 g、0.5 g、1.0 g和1.5 g五个等级的甘露聚糖酶、纤维素酶和α-半乳糖苷酶。混匀后在30℃下培养5天。择优选取三种酶的3个添加梯度,设计L9(34)正交试验。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混合添加三种酶的最佳配比为10000 U甘露聚糖酶、1000 U纤维素酶和200 Uα-半乳糖苷酶。按此条件生产菌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的粗蛋白增加了15.10%,从16.03%增至18.45%,粗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分别降低了25.10%和21.96%。试验四、菌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肉鸡表观代谢能的测定选择72只体重接近且健康状况良好的21日龄AA肉公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鸡。采用替代法和指示剂法研究得到棕榈仁粕和菌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的表观代谢能分别为6.33 MJ/kg和8.47 MJ/kg。试验五、菌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肉鸡表观回肠氨基酸消化率的测定选取108只体重相近的健康21日龄AA肉公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采用无氮日粮法和指示剂法研究得到菌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的赖氨酸表观回肠消化率显着下降,从33.3%将至24.93%,下降幅度25.14%,脯氨酸和组氨酸的表观回肠消化率有增加的趋势,但是差异不显着,其他氨基酸的表观回肠消化率均显着增加,增加幅度从13.80%至118.77%不等。试验六、菌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对肉鸡生产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420只1日龄AA肉仔鸡,随机分为7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7个处理分别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棕榈仁粕和菌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添加量为4%、8%和12%剂量的试验日粮。所有日粮的代谢能和蛋白水平一致,试验期为42 d。结果表明,饲粮添加菌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改善了肉鸡生产性能,其中添加12%菌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对肉鸡生产性能的改善最明显。饲粮添加棕榈仁粕降低了肉鸡生产性能,棕榈仁粕在肉鸡饲粮中的添加比例不应超过4%。棕榈仁粕和菌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未显着影响肉鸡屠宰性能、免疫器官指数和血清抗氧化能力。菌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未影响肉鸡血清脂质代谢相关指标,但显着改善了肉鸡血清蛋白合成代谢相关指标。试验七、菌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对肉鸡盲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在肉鸡饲喂至42日龄时,在对照组、12%棕榈仁粕和12%菌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添加组的每个重复中随机选取1只鸡,取出盲肠内容物。利用16S r RNA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盲肠内容物的菌群多样性。结果显示,日粮添加棕榈仁粕和菌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显着改变了肉鸡盲肠菌群的β-多样性。菌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组肉鸡盲肠微生物菌群硬壁菌门相对丰度显着低于对照组和棕榈仁粕组,变形菌门相对丰度显着高于对照组和棕榈仁粕组。在属的水平上,菌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组肉鸡盲肠微生物另枝菌属相对丰度显着高于对照组和棕榈仁粕组。通过LEfSe分析,棕榈仁粕组生物标识主要为Anaerostipes属和梭菌属,菌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组生物标识主要为拟杆菌属和另枝菌属。肉鸡盲肠菌群结构的改变通过微生物分泌的酶和代谢产物的作用影响了肉鸡的生产性能。综上所述,本研究利用植物乳杆菌D和酿酒酵母Y1,结合甘露聚糖酶、纤维素酶和α-半乳糖苷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使棕榈仁粕的营养价值得到显着提高。菌酶协同处理后的棕榈仁粕通过影响血清蛋白合成代谢相关指标和盲肠微生物菌群结构改善肉鸡生产性能。

赵明[6](2021)在《大豆肽不溶性聚集体的形成过程和解聚研究》文中指出大豆肽是大豆蛋白的酶解产物,具有抗氧化,降血压,促进脂质代谢等功能特性。但在大豆蛋白酶解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大豆肽不溶性聚集体(ISPA),此类酶解副产物最高可达40%,极大的降低了大豆肽产率。本论文以提高大豆肽产率为出发点,比较了不同蛋白酶对大豆分离蛋白(SPI)酶解形成ISPA的影响,总结了ISPA的形成规律,并探索了pH-偏移法、超声处理法、乳化剂法对ISPA解聚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比较了三种方法的协同作用。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首先,比较了不同蛋白酶对酶解形成ISPA的影响。碱性蛋白酶、复合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酶解SPI产生的ISPA含量分别为24.2%,30.9%,36.3%。利用能够打破不同分子间作用力的还原剂分别溶解三种ISPA,发现三种ISPA在含有能够破坏疏水相互作用力的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溶液中超过90%,表明ISPA的分子间作用力以疏水相互作用为主。体外消化实验发现ISPA耐胃消化但有较高的肠消化率。同时,氨基酸分析显示,ISPA中富含各类必需氨基酸,营养价值有待开发。进一步利用凝胶排阻色谱发现,组成ISPA的肽段和可溶大豆肽具有相似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均集中于180 Da~3kDa,表明ISPA是酶解过程中形成的大豆肽自发聚集的结果。其次,为进一步明确ISPA的形成过程,研究了4 h的酶解过程中ISPA平均粒径和酶解液表面疏水性的变化。结果显示,酶解前80 min酶解液的表面疏水值迅速增至3438.4,表明酶解过程中产生的肽段含有大量疏水性氨基酸残基,且ISPA的平均粒径增至330.2 nm,表明肽段间逐渐形成较大颗粒。但碱性条件下SPI酶解液的浊度随着酶解时间延长从0.9不断降低至0.1,说明ISPA易溶于碱。在酶解液从pH 9回调至pH 7的过程中,ISPA的含量由2.7%增加至24.2%,表明pH是影响ISPA生成率的主要原因。最后,为了提高大豆肽产率,本论文比较了pH-偏移法,超声法,乳化剂法对ISPA解聚的影响。三种方法将大豆肽产率从74.5%分别提高至84.6%,81.9%和78.5%。其中,pH-偏移和超声还可以将大豆肽的平均粒径由242.6 nm分别降至103.0 nm和149.9 nm,使酶解液中大豆肽形成紧密结构。使用解聚方法后,大豆肽的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提高,表明解聚方法能够使更多的大豆肽段从ISPA中溶出至上清液。氨基酸分析显示,三种解聚方法使ISPA中疏水氨基酸进一步积累(>40%),表明疏水相互作用是限制ISPA解聚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三种解聚方法的协同作用,发现pH-偏移和超声复合作用对ISPA解聚程度最大,能够将大豆肽产率从74.5%提高至86.4%,目标相对分子质量的大豆肽产率(≤3 kDa)从68.8%提高至77.5%,为优化SPI酶解工艺和合理利用ISPA提供了技术支撑和理论基础。

张安荣[7](2021)在《菌酶协同发酵杏鲍菇菌糠工艺优化及其营养价值评定》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旨在筛选出能高效降解杏鲍菇菌糠中性洗涤纤维的天然菌株,以及高效酶解杏鲍菇菌糠释放还原糖的配合酶系,并使用响应面法优化菌酶协同发酵杏鲍菇菌糠发酵工艺,评估菌酶协同发酵杏鲍菇菌糠的营养价值。试验一、降解纤维素菌株的筛选本试验从实验室保藏的由牛瘤胃液中分离出的细菌,通过刚果红透明圈试验进行初筛,得到18株长势良好的菌株,后对透明圈直径与菌落直径比值大于2的菌株进行羧甲基纤维素酶活(CMCase)和滤纸酶活(FPase)测定,得到3株纤维素降解能力强的细菌,分别为:菌株GLY6-6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菌株L6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菌株NLG2为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它们的CMCase分别为106.40 U/g、95.58 U/g、101.63 U/g,FPase分别为28.60 U/g、25.78 U/g、28.24 U/g。以杏鲍菇菌糠为唯一碳源作为发酵底物,利用复筛菌株进行发酵试验,温度37℃,含水量60%,p H中性的条件下发酵3天,枯草芽孢杆菌组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为8.73%,较另两株菌效果最优,确定枯草芽孢杆菌L6作为后续试验发酵用菌。试验二、复合酶固态酶解杏鲍菇菌糠研究本试验旨在从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半乳糖苷酶、果胶酶、甘露聚糖酶中筛选出能够高效酶解杏鲍菇菌糠的酶组合,通过单酶试验、复合酶正交试验发现:纤维素酶10%、木聚糖酶10%、β-半乳糖苷酶2%,在p H中性、含水量60%、时间20h和温度50℃条件下,还原糖释放量为210.89mg/g,较对照组还原糖释放量提高了10.37倍。试验三、菌酶协同发酵杏鲍菇菌糠工艺优化本试验将试验一筛选得到的枯草芽孢杆菌L6与试验二所得配合酶系,结合植物乳杆菌、酿酒酵母作为菌酶发酵剂进行固态发酵,通过响应面法,以中性洗涤纤维(NDF)降解率为响应值设计Plackket-Burman试验、Box-Behnken试验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最终确定杏鲍菇菌糠的最优发酵工艺为:10%枯草芽孢杆菌L6、2%乳酸杆菌、2%酿酒酵母、10%纤维素酶、10%木聚糖酶、2%β-半乳糖苷酶、1%尿素、时间70h、温度36.8℃、含水量59%,此条件下菌酶协同发酵杏鲍菇菌糠NDF降解率为23.69%。试验四、菌酶协同发酵杏鲍菇菌糠营养价值评定1.体外仿生消化试验本试验采用仿生消化系统(SDS-II)对最优菌酶发酵工艺得到的杏鲍菇菌糠进行体外消化试验,获得两步酶法(模拟胃、小肠)干物质与总能的仿生消化率,结果显示:发酵杏鲍菇菌糠的干物质和总能的仿生消化率较未发酵杏鲍菇菌糠极显着提高(P<0.01)。2.体内消化代谢试验采用排空-强饲法测定菌酶协同发酵杏鲍菇菌糠肉鸭代谢能,结果显示:与未发酵杏鲍菇菌糠相比,菌酶协同发酵杏鲍菇菌糠肉鸭表观代谢能提高了2.44 MJ/kg,真代谢能提高了2.65 MJ/kg;干物质表观代谢率与真代谢率较杏鲍菇菌糠,在数值上有所提高,但差异不显着(P>0.05)。

李星[8](2021)在《热处理和贮藏期间乳蛋白的消化吸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巴氏杀菌(Pasteurization,PAST)和超高温瞬时灭菌(Ultra-high temperature processing,UHT)是乳制品加工中最常用的热处理方式。热处理和贮藏期间乳蛋白结构和性质改变进而影响乳的品质和营养价值。本论文以PAST乳和UHT乳为目标,研究热处理和贮藏对液态乳理化特性、乳蛋白组成和结构的影响。采用体外动态消化模型、Caco-2细胞单层模型和SD大鼠模型研究乳蛋白的消化和吸收特性、消化产物的组成和含量以及水解肽的肽谱变化,以期为液态乳的科学加工和贮藏提供理论依据。首先研究了热处理和贮藏期PAST乳(4℃下贮藏7天)和UHT乳(室温下贮藏6个月)的理化性质、乳蛋白组成和结构的变化。PAST乳和UHT乳贮藏期间酪蛋白胶束粒径增大,zeta电位降低,乳黏度增大;乳蛋白发生水解,游离氨基酸和游离肽含量增大;乳蛋白表面疏水性增大,酪蛋白胶束发生凝聚;乳清相中κ-CN和β-Lg以热诱导复合物形式重新结合到酪蛋白胶束表面,而胶束中αs1-CN和β-CN解聚。贮藏过程中美拉德反应持续进行,UHT乳美拉德反应程度高于PAST乳。采用体外动态胃消化模型模拟乳在胃的消化和排空,研究了热处理和贮藏的PAST乳和UHT乳在胃中形成凝块的组成和结构,乳蛋白的水解及水解产物肽和氨基酸的组成及特征。原乳和PAST乳0天贮藏样品(PAST-D0)在胃液中形成的凝块结构紧密,持水性低,凝块内部只有少量酪蛋白被水解;贮藏的PAST乳和UHT乳形成的凝块结构松散,内部蛋白水解度增大;贮藏时间越长,凝块结构越松散,凝块内酪蛋白水解速率越快。原乳中β-Lg在胃中不被水解;热处理对酪蛋白水解度影响较小,29%~35%的β-Lg在胃中被水解;贮藏导致酪蛋白和β-Lg的水解度增加到73%~80%和32%~44%。PAST热处理对水解肽的组成和丰度影响较小,水解肽以10~20肽为主;UHT热处理和贮藏增加了水解肽的数量和丰度,其中<10肽的比例较高(54%~68%)。热处理和贮藏后β-Lg的主要水解区域发生水解,β-CN主要水解区域内水解肽的数量和丰度最大。热处理强度越高和贮藏时间越长,蛋白水解产生氨基酸的总量越高,氨基酸平衡发生了改变,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比例降低,支链氨基酸占总氨基酸比例变化不显着。采用体外肠消化模型和Caco-2细胞单层模型研究了乳蛋白及其水解肽在肠中的消化和吸收特性。热处理和贮藏加快乳蛋白在肠中的水解,热处理强度越高、贮藏时间越长,乳蛋白水解速率越快;PAST乳和UHT乳完全水解时间分别为5 min和2 min。原乳和PAST乳(PAST-D0、PAST-D7)中乳蛋白的水解区域、水解肽的组成和丰度差异较小,水解肽以5~10肽为主;UHT乳的贮藏时间越长,肽的数量越多,含量越低,其中>10肽的比例较高;PAST乳和UHT乳中β-CN和β-Lg被全部水解,κ-CN水解度是前者高于后者,而αs1-CN水解度是后者高于前者。基于Caco-2细胞单层模型的研究结果表明,原乳和PAST-D0的肽吸收率为98%,吸收肽主要来源于αs1-CN、β-CN和κ-CN;PAST-D7的肽吸收率为96%,吸收肽主要来源于β-CN、κ-CN和β-Lg;UHT-D0(96%)、UHT-3m(91%)、UHT-6m(90%)的肽吸收率低于PAST乳,吸收肽主要来源于β-CN和β-Lg,其中>10肽比例较高。UHT乳被吸收的活性肽数量和丰度显着低于PAST乳,被吸收的生物活性肽主要来源于β-CN。研究发现90%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肽NMAINPSK通过细胞旁路途径被吸收,1.9%的肽被小肠刷状缘肽酶水解成NMAINP后被吸收。热处理强度越高和贮藏时间越长,乳蛋白在小肠被水解成氨基酸量越高,但对氨基酸平衡的影响较小。采用SD大鼠模型研究了乳蛋白体内消化性。原乳中酪蛋白在大鼠胃中水解速率较低,β-Lg在胃中不被水解,直接随食糜进入小肠后被水解;热处理和贮藏导致酪蛋白和β-Lg的水解速率加快。原乳和PAST乳(PAST-D0、PAST-D7)在大鼠胃肠道中水解肽的数量和丰度差异较小;UHT乳贮藏时间越长,大鼠胃中水解肽的数量和丰度越高,大鼠肠中残余的肽数量和丰度越高,残余肽中>10肽和生物活性肽的丰度较高,降低了乳蛋白的生物利用率和功能性。热处理强度越高和贮藏时间越长,氨基酸吸收速率越快。PAST乳和UHT乳的表观消化率分别为89.6%~90.4%和87.2%~88.3%;UHT乳餐后120 min大鼠血氮达到最大值。热处理和贮藏对液态乳中乳蛋白组成结构及其生物利用率产生影响,长期贮藏UHT乳的生物利用率和营养性降低,合理改进工艺参数和合理的贮藏时间有利于提高液态乳的品质和营养价值。

程新[9](2021)在《湿热-多菌发酵对白芸豆面包营养及风味特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面包是世界上重要的主食之一,但其含有的淀粉可以迅速被人体消化,引起高血糖反应。白芸豆(Phaseolus vulgaris L.)占全世界食用豆类的50%,由于其膳食纤维、抗性淀粉含量高等特点而备受关注。然而,生芸豆含有令人不悦的“豆腥味”及大量抗营养因子(ANF)。本研究以优选的植物乳杆菌(L1)/戊糖片球菌(J28)及马克斯克鲁维酵母(KM)为发酵菌株,分析湿热处理和多菌发酵对白芸豆酸面团理化性质及面包淀粉消化率的影响机理,并进一步研究对面包烘焙、营养及风味特性的影响,以期为制备低淀粉消化率的豆类面包提供理论指导。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通过测定4株不同乳酸菌在白芸豆酸面团发酵过程中的菌落数、p H变化,根据生长及酸化动力学挑选出植物乳杆菌L1和戊糖片球菌J28分别和马克斯克鲁维酵母KM进行多菌发酵,探究湿热处理和多菌发酵对芸豆酸面团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两株乳酸菌和酵母菌在白芸豆酸面团中均生长良好。L1与KM多菌发酵生芸豆酸面团(SY-LK)组p H最低,乳酸含量最高。湿热处理后,酸面团乳酸含量无显着变化,乙酸含量显着增加(p<0.05)。经过不同处理,抗营养因子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降低。多菌发酵后总酚含量增加约1.61~1.97倍,其中L1与KM多菌发酵熟芸豆酸面团(HY-LK)组增幅最高。多菌发酵对多肽的降解作用小于湿热处理,且两者组合作用时小肽含量最高。湿热处理后对可溶性膳食纤维(SDF)无显着影响,而多菌发酵显着提高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降低不可溶性膳食纤维(IDF)含量(p<0.05)。2、通过快速黏度分析仪(RVA),X射线衍射仪(XRD)、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镜(SEM)多种途径分析酸面团冻干粉黏度性质、结晶性质、化学结构及微观形态,并利用激光共聚焦和扫描电镜观察面包面团的微观结构,测定不同处理后白芸豆面包的淀粉消化率。结果表明,湿热处理和多菌发酵后糊化温度升高,黏度、回生值、崩解值均降低,且湿热处理降低幅度大于多菌发酵。不同处理后芸豆粉的结晶类型均由C型转变为A型,同时淀粉结晶度增加,且湿热处理组增幅大于多菌发酵组。经过处理后波数1047/1022cm-1处峰值比值增加,表明芸豆粉有序度增加。电镜结果表明,经过湿热处理后,相对松散的淀粉颗粒变得致密,多菌发酵后更多淀粉颗粒被蛋白质包裹。面包面团微观结构结果表明:湿热处理减少了淀粉颗粒的溶出,多菌发酵促进了面团中面筋交联,加强了面团中淀粉和蛋白的结合,且两者组合作用时结合最紧密。不同处理都有利于抑制α-淀粉酶活性,从而降低淀粉消化率。湿热-L1与KM多菌发酵面包(HY-LKB)组α-淀粉酶酶活抑制率最高,为64.11%,面包淀粉消化率及血糖指数(GI)值最低,GI值从56.09降到39.54。3、对不同处理后的面包进行比容、全质构测定,并分析营养特性。结果表明,湿热处理后面包比容降低,硬度增大,经过多菌或湿热-多菌处理后面包比容增大,硬度降低,面包芯囊组织更加均匀。不同处理后蛋白质消化率均显着提高(p<0.05),同时获得了更高的蛋白营养价值。其中HY-LKB组蛋白质消化率最高,达到81.32%,表明两者共同作用可以获得最高的烘焙、营养价值。4、通过电子鼻、电子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SPME-GC-MS)对面包的风味物质进行测定与分析。电子鼻和和电子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组面包风味和滋味存在显着差异,电子鼻和和电子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组面包风味和滋味存在显着差异。生芸豆面包SYB组的苦味和涩味值最高,湿热或多菌发酵均降低了苦味和涩味。HMT后面包甜味增强,多菌发酵后酸味和咸味增强。通过GC-MS分析发现,不同处理后面包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和含量均高于对照,湿热-多菌组风味物质种类及含量最高,其中醛、酯类风味物质(3-甲基丁醛、2,4-癸二烯醛、乙酸乙酯、辛酸乙酯、γ-壬内酯)的气味活度值增加,与“豆腥味”相关的正己醇、己醛含量显着降低(p<0.05),与电子鼻检测结果相符合。

王宇凡[10](2021)在《火麻籽酸浸超声预处理与水酶法加工工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火麻又称汉麻、线麻,我国是全球火麻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但是在火麻籽的综合利用方面尚缺乏研究。火麻籽含有丰富且优质的油脂和蛋白质,水媒法在高油高蛋白油料加工方面已经有成功案例,因此,本论文以脱皮火麻籽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适用的预处理方法与水酶法加工工艺,在降低加工水耗和酶用量的同时,达到最大幅度提取油脂并回收火麻蛋白的目标。首先通过前期预实验确定超声波、柠檬酸浸泡和超声酸浸复合处理三种预处理方式。研究发现对火麻籽进行酸浸超声的复合处理后,清油得率提高至82.23%,不仅油脂在乳状液中的分布下降至12.30%,渣相残油率也从单一酸浸处理的4.23%下降至2.14%。在酸浸超声预处理后,约有68.54%的蛋白分布在水相,渣相约有30.92%的蛋白。酸浸超声预处理组经精细粉碎后平均粒径减小到12.13μm。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照片结果分析,细胞结构和油脂蛋白复合体遭到破坏,油脂体大量聚集。实验结果证明酸浸超声预处理适合作为新型水酶法的预处理条件。接着以清油提取率和油脂残留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分别对酸浸超声预处理工艺和水酶法工艺进行优化。预处理工艺优化结果为:超声波功率为200 W,超声时间为40 min,柠檬酸浓度为0.4 mol/L,干燥温度为40℃。对水酶法进行工艺优化的结果为:料液比(w/v)1:3,pH值10.0,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1.5 h,乳状液使用枯草杆菌蛋白酶破乳,破乳率可达98.34%。经最佳工艺多次验证,最终总油脂提取率可达到95.36%。然后对酸浸超声水酶法提取得到的火麻油进行品质分析及保藏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酸浸超声水酶法未对火麻油的脂肪酸组成造成影响,且反式脂肪酸含量低,仅为0.071%;油脂中生育酚和甾醇等活性物质含量较高,分别为753.01 mg/kg和2817.93mg/kg。采用Schaal加速保藏实验研究火麻油的贮藏稳定性,抗氧化剂TBHQ的添加对火麻油氧化起到显着抑制作用。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火麻油特征挥发性成分萜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酶法火麻油保留了更多的特征风味化合物,酸浸超声预处理未造成风味成分的损失。最后对水酶法工艺过程中的副产物火麻蛋白进行了研究。火麻水相蛋白的溶解度高于火麻粕蛋白。Osborne分级结果表明,火麻水相蛋白中绝大部分是球蛋白(66.14%),火麻粕蛋白中主要成分是谷蛋白(61.47%)。酸浸超声预处理水酶法的火麻蛋白主要集中在水相,故通过圆二色谱和内源荧光光谱研究火麻水相蛋白的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结果表明酸浸超声处理使α-螺旋比例增加至31.17%,β-折叠比例减少至11.21%,更多疏水性基团暴露出来。比较了各组火麻蛋白的性能,对于火麻水相蛋白,酸浸超声处理使其表面疏水性增加,同时改善了持油性和乳化活性,分别为7.14 g/g和45.77 m2/g;酸浸超声预处理后的火麻粕蛋白具有较高的乳化稳定性、起泡性和起泡稳定性,分别为72.44%、125.69%和88.96%,且酸浸超声预处理未对其造成显着影响。通过体外消化模拟实验研究火麻蛋白的消化特性,火麻水相蛋白的可溶性氮释放量高于火麻粕蛋白,二者均处于较高水平;酸浸超声预处理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火麻蛋白的体外消化率,其可溶性氮释放量最高达到90.33%。综上所述,酸浸超声预处理水酶法能够高效地同时提取火麻油和火麻蛋白,油脂和蛋白产品品质优良,并且降低了水耗和酶制剂用量,有效控制了成本,是一种十分有前景的火麻籽加工工艺。

二、强化复合水解蛋白营养价值的研究 Ⅲ、消化率及利用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强化复合水解蛋白营养价值的研究 Ⅲ、消化率及利用率(论文提纲范文)

(1)饲用羽毛粉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羽毛的理化特性和饲用价值
2 羽毛饲料化加工技术
    2.1 理化方法
        2.1.1 高温高压水解法
        2.1.2 膨化法
        2.1.3 酸碱水解法
    2.2 酶解法
    2.3 微生物发酵法
        2.3.1 发酵的微生物
        2.3.1. 1 真菌
        2.3.1. 2 细菌
        2.3.1. 3 放线菌
        2.3.1. 4 工程菌
        2.3.2 发酵工艺
        2.3.2. 1 液态发酵工艺
        2.3.2. 2 固态发酵法
3 饲用羽毛产品在畜牧中的应用
    3.1 饲用羽毛产品在家禽中的应用
        3.1.1 饲用羽毛粉产品在蛋鸡、肉鸡中的应用
        3.1.2 饲用羽毛粉产品在其他家禽中的应用
    3.2 饲用羽毛产品在猪中的应用
    3.3 饲用羽毛粉产品在水产动物中的应用
    3.4 饲用羽毛粉产品在其他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4 结语

(2)酶制剂对乌苏里貉生长性能及毛皮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饲用酶制剂简介
        1.1.1 饲用酶制剂的特性
        1.1.2 酶制剂的种类及作用机理
    1.2 复合酶制剂在动物养殖业的应用
        1.2.1 复合酶制剂在猪、鸡养殖业的应用
        1.2.2 复合酶制剂在毛皮动物养殖业中的应用
    1.3 植酸酶在动物养殖业的应用
        1.3.1 促生长作用
        1.3.2 提高营养物质消化率
        1.3.3 降低畜禽粪中磷排泄量
        1.3.4 减少部分原料的用量,降低饲料成本
    1.4 蛋白酶在动物养殖业的应用
        1.4.1 改善动物消化机能,提高蛋白质消化率
        1.4.2 降低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
        1.4.3 增加动物机体免疫力
        1.4.4 减少氮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
    1.5 立题依据
    1.6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复合酶制剂对育成期乌苏里貉生长性能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设计
        2.1.2 试验动物与饲粮
        2.1.3 饲养管理
        2.1.4 样品采集与制备
        2.1.5 指标分析
        2.1.6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酶制剂对育成期乌苏里貉生长性能的影响
        2.2.2 酶制剂对育成期乌苏里貉营养物质消化率及氮磷代谢的影响
        2.2.3 酶制剂对育成期乌苏里貉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2.3 讨论
        2.3.1 酶制剂对育成期乌苏里貉生长性能的影响
        2.3.2 酶制剂对育成期乌苏里貉营养物质消化率及氮磷代谢的影响
        2.3.3 酶制剂对育成期乌苏里貉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2.4 小结
第三章 酶制剂对冬毛期乌苏里貉生长性能及毛皮品质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设计
        3.1.2 试验动物与饲粮
        3.1.3 饲养管理
        3.1.4 样品采集与制备
        3.1.5 指标分析
        3.1.6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酶制剂对冬毛期乌苏里貉生长性能的影响
        3.2.2 酶制剂对冬毛期乌苏里貉营养物质消化率及氮磷代谢的影响
        3.2.3 酶制剂对冬毛期乌苏里貉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3.2.4 酶制剂对冬毛期乌苏里貉股骨发育的影响
        3.2.5 酶制剂对冬毛期乌苏里貉毛皮品质的影响
    3.3 讨论
        3.3.1 酶制剂对冬毛期乌苏里貉生长性能的影响
        3.3.2 酶制剂对冬毛期乌苏里貉营养物质消化率及氮磷代谢的影响
        3.3.3 酶制剂对冬毛期乌苏里貉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3.3.4 酶制剂对冬毛期乌苏里貉股骨的影响
        3.3.5 酶制剂对冬毛期乌苏里貉毛皮品质的影响
    3.4 小结
第四章 全文总结
    4.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4.2 创新点
    4.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4)喀斯特地区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研究现状
    (一)饲用资源与牛羊健康养殖
    (二)喀斯特地区饲用资源与牛羊健康养殖的特点
    (三)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研究进展与展望
二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二)技术路线与方法
    (三)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四)数据资料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三 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采食粗饲料消化代谢影响机理
    (一)特色饲用资源高效开发利用的影响机理
        1 栽培管理对于饲用资源高效利用的影响
        2 加工方式对于饲用资源高效利用的影响
    (二)牛羊采食粗饲料消化代谢的机理
        1 牛羊消化代谢器官功能性特点
        2 牛羊对于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的规律
四 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的耦合机制
    (一)特色饲用资源营养品质分析与饲用价值评价
        1 常规营养成分分析
        2 能值的评定
        3 饲用价值评价
    (二)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
        1 饲用资源开发对于牛增重的影响
        2 饲用资源开发对羊增重的影响
        3 饲用资源开发对牛羊养殖经济效益的影响
五 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验证
    (一)喀斯特地区现有成熟技术
        1 种植管理技术
        2 饲料化加工技术
        3 牛羊舍饲技术
    (二)喀斯特地区共性关键技术研发
        1 牛羊食槽改良技术
        2 牛羊圈舍优化技术
        3 牛羊健康养殖技术
    (三)技术应用示范与验证
        1 示范点的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2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
        3 示范点现状评价与措施布设
        4 示范点规划设计与技术应用示范过程
        5 示范点技术应用示范成效与验证分析
六 结论与讨论
    1 主要结论
    2 主要创新点
    3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
致谢

(5)菌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及其对肉鸡生长影响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棕榈仁粕的来源与生产
        1.2.1 油棕树简介
        1.2.2 棕榈油与棕榈仁油的生产与应用
        1.2.3 棕榈仁粕的生产
    1.3 棕榈仁粕的物化特性
        1.3.1 棕榈仁粕的物理性质
        1.3.2 棕榈仁粕的化学性质
    1.4 棕榈仁粕在动物饲养中的应用
        1.4.1 棕榈仁粕在反刍动物饲养中的应用
        1.4.2 棕榈仁粕在单胃动物饲养中的应用
        1.4.2.1 棕榈仁粕在猪饲养中的应用
        1.4.2.2 棕榈仁粕在家禽饲养中的应用
    1.5 改善棕榈仁粕营养价值的加工方式
        1.5.1 物理方法
        1.5.2 生物方法
        1.5.2.1 发酵工艺
        1.5.2.2 酶解工艺
        1.5.2.3 菌酶协同工艺
第二章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1 研究内容
    2.2 技术路线
第三章 菌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菌株的筛选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和菌株
        3.1.2 培养基和试剂
        3.1.3 仪器设备
        3.1.4 试验方法
        3.1.4.1 乳酸菌菌株产酸和抑菌性能筛选
        3.1.4.2 酵母菌菌株发酵棕榈仁粕产生物量筛选
        3.1.4.3 芽孢杆菌菌株纤维和蛋白降解能力筛选
    3.2 结果
        3.2.1 乳酸菌菌株产酸和抑菌性能筛选结果
        3.2.2 酵母菌菌株发酵棕榈仁粕产生物量筛选结果
        3.2.3 芽孢杆菌菌株纤维和蛋白降解能力筛选结果
    3.3 讨论
    3.4 结论
第四章 棕榈仁粕发酵工艺的优化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与菌株
        4.1.2 培养基和试剂
        4.1.3 仪器设备
        4.1.4 试验方法
        4.1.4.1 发酵用菌液制备
        4.1.4.2 单菌和混菌发酵棕榈仁粕
        4.1.4.3 混合菌种发酵棕榈仁粕条件优化
        4.1.5 检测指标及方法
        4.1.5.1 样品中还原糖的测定方法
        4.1.5.2 样品中中性洗涤纤维的测定方法
    4.2 试验结果
        4.2.1 单菌和混菌发酵棕榈仁粕结果
        4.2.2 混合菌种发酵棕榈仁粕添加甘露聚糖酶条件优化结果
    4.3 讨论
    4.4 结论
第五章 菌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工艺优化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菌种和酶制剂
        5.1.3 培养基
        5.1.4 仪器设备
        5.1.5 试验方法
        5.1.5.1 菌种的活化
        5.1.5.2 菌酶协同试验
        5.1.5.3 测试指标
        5.1.6 数据处理
    5.2 结果
        5.2.1 棕榈仁粕单酶处理试验结果
        5.2.2 正交试验结果
        5.2.3 菌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的化学成分变化结果
    5.3 讨论
    5.4 结论
第六章 菌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肉鸡表观代谢能的测定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动物及地点
        6.1.2 试验设计及日粮
        6.1.3 饲养管理
        6.1.4 样品采集与制备
        6.1.5 测试指标及方法
        6.1.6 计算公式及数据处理
    6.2 试验结果
        6.2.1 菌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的肉鸡表观代谢能
        6.2.2 不同来源棕榈仁粕代谢能比较
    6.3 讨论
    6.4 结论
第七章 菌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肉鸡表观回肠氨基酸消化率的测定
    7.1 材料与方法
        7.1.1 试验动物及地点
        7.1.2 试验设计及日粮
        7.1.3 饲养管理
        7.1.4 样品采集与制备
        7.1.5 测定指标及方法
        7.1.6 计算公式及数据处理
    7.2 结果
    7.3 讨论
    7.4 结论
第八章 菌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对肉鸡生产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8.1 材料与方法
        8.1.1 试验动物与地点
        8.1.2 试验设计与日粮
        8.1.3 饲养管理
        8.1.4 测试指标及方法
        8.1.4.1 生产性能
        8.1.4.2 屠宰性能
        8.1.4.3 免疫器官指数
        8.1.4.4 肠道长度
        8.1.4.5 血清生化指标
        8.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8.2 结果与分析
        8.2.1 菌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
        8.2.2 菌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对肉鸡屠宰性能的影响结果
        8.2.3 菌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对肉鸡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结果
        8.2.4 菌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对肉鸡肠道长度的影响结果
        8.2.5 菌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对肉鸡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
    8.3 讨论
    8.4 结论
第九章 菌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对肉鸡盲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9.1 材料与方法
        9.1.1 试验设计
        9.1.2 测试指标及方法
        9.1.2.1 样品采集
        9.1.2.2 盲肠微生物菌群的测定
        9.1.2.3 盲肠短链脂肪酸的测定
        9.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9.2 结果与分析
        9.2.1 盲肠微生物菌群测序结果
        9.2.2 菌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对肉鸡盲肠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9.2.3 不同处理组肉鸡盲肠微生物物种组成分析
        9.2.4 不同处理组肉鸡盲肠微生物LEfSe分析
        9.2.5 肉鸡盲肠短链脂肪酸含量
    9.3 讨论
    9.4 结论
第十章 全文主要结论
    10.1 全文主要结论
    10.2 本研究的创新点
    10.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6)大豆肽不溶性聚集体的形成过程和解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绪论
    1.1 大豆肽的制备
    1.2 不溶性肽聚集体的形成
        1.2.1 动物蛋白酶解过程中的不溶性肽聚集体
        1.2.2 植物蛋白酶解过程中的不溶性肽聚集体
    1.3 不溶性肽聚集体的分子间作用力
        1.3.1 非共价作用力
        1.3.2 共价作用力
    1.4 立题背景和意义
    1.5 主要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与设备
        2.1.1 实验材料和试剂
        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大豆分离蛋白酶解液的制备
        2.2.2 大豆分离蛋白水解度的测定
        2.2.3 ISPA和大豆肽的制备
        2.2.4 ISPA分子间作用力的测定
        2.2.5 ISPA的解聚
        2.2.6 ISPA的氨基酸组成的测定
        2.2.7 ISPA的体外消化
        2.2.8 ISPA的形貌表征
        2.2.9 ISPA的盐离子稳定性
        2.2.10 ISPA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2.2.11 ISPA圆二色谱的测定
        2.2.12 酶解液浊度的测定
        2.2.13 酶解液表面疏水性的测定
        2.2.14 酶解液中ISPA的超滤分离
        2.2.15 大豆肽粒径和电位的测定
        2.2.16 大豆肽上清液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2.2.17 ISPA和大豆肽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测定
        2.2.18 数据处理和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3.1 不同酶对ISPA的理化性质的影响
        3.1.1 水解度
        3.1.2 ISPA的生成率
        3.1.3 底物浓度对ISPA生成率的影响
        3.1.4 ISPA的分子间作用力
        3.1.5 ISPA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3.1.6 ISPA的盐离子稳定性
        3.1.7 ISPA的氨基酸组成
        3.1.8 ISPA的模拟体外消化
        3.1.9 ISPA的表观形貌
    3.2 酶解过程中ISPA的形成机制
        3.2.1 酶解液浊度的变化
        3.2.2 pH回调过程中ISPA生成率的变化
        3.2.3 酶解过程中表面疏水性的变化
        3.2.4 酶解过程中ISPA粒径和电位的变化
        3.2.5 酶解过程中ISPA盐离子稳定性的变化
        3.2.6 酶解过程中ISPA二级结构的变化
    3.3 PH-偏移对ISPA解聚的影响
        3.3.1 pH-偏移对大豆肽得率的影响
        3.3.2 pH-偏移对大豆肽粒径和电位的影响
        3.3.3 pH-偏移对大豆肽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3.3.4 pH-偏移对ISPA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影响
        3.3.5 pH-偏移对ISPA氨基酸组成的影响
    3.4 超声对ISPA解聚的影响
        3.4.1 超声对大豆肽得率的影响
        3.4.2 超声对大豆肽粒径和电位的影响
        3.4.3 超声对大豆肽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3.4.4 超声对ISPA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影响
        3.4.5 超声对ISPA氨基酸组成的影响
    3.5 乳化剂对ISPA的解聚的影响
        3.5.1 乳化剂对大豆肽得率的影响
        3.5.2 乳化剂对大豆肽粒径和电位的影响
        3.5.3 乳化剂对大豆肽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3.5.4 乳化剂对ISPA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影响
        3.5.5 乳化剂对ISPA氨基酸组成的影响
    3.6 复合解聚法在大豆肽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3.6.1 复合解聚法对大豆肽产率的影响
        3.6.2 复合解聚法对大豆肽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3.6.3 复合解聚法对大豆肽粒径的影响
        3.6.4 复合解聚法对大豆肽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影响
        3.6.5 复合解聚法对ISPA二级结构的影响
        3.6.6 复合解聚方法在大豆肽生产中的应用
主要结论和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7)菌酶协同发酵杏鲍菇菌糠工艺优化及其营养价值评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菌糠研究现状
        1.1.1 菌糠的原料组成
        1.1.2 菌糠的营养价值
        1.1.3 菌糠的综合利用技术概述
    1.2 木质纤维素的结构组成
        1.2.1 纤维素
        1.2.2 半纤维素
        1.2.3 木质素
        1.2.4 果胶
    1.3 纤维素酶分类及机理概述
    1.4 木聚糖酶分类及机理概述
    1.5 β-半乳糖苷酶概述
    1.6 菌酶协同发酵概述
        1.6.1 固态发酵在发酵饲料的研究进展
        1.6.2 菌酶协同发酵在发酵饲料方面的前景
    1.7 研究目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1.7.1 研究目的
        1.7.2 研究内容
        1.7.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杏鲍菇菌糠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培养基
        2.1.3 降解纤维素菌株的筛选
        2.1.4 降解纤维素菌株的复筛
        2.1.5 单因素发酵杏鲍菇菌糠验证试验
        2.1.6 测定指标及方法
        2.1.7 数据统计与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降解纤维素菌株筛选
        2.2.2 初筛菌株酶活力测定
        2.2.3 发酵杏鲍菇菌糠验证试验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复合酶固态酶解杏鲍菇菌糠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3.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纤维素酶单酶酶解菌糠试验
        3.2.2 木聚糖酶单酶酶解菌糠试验
        3.2.3 β-半乳糖苷酶单酶酶解菌糠试验
        3.2.4 复合酶酶解杏鲍菇菌糠正交试验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菌酶协同发酵杏鲍菇菌糠工艺的优化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PBD因素筛选试验
        4.2.2 BBD试验数学模型建立及显着性检验
        4.2.3 BBD试验不同因素的响应面分析
        4.2.4 最佳工艺预测及验证试验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菌酶协同发酵杏鲍菇菌糠营养价值评定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原料、试验设计、试验动物及分组
        5.1.2 饲养管理
        5.1.3 试验方法
        5.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5.1.5 计算公式
        5.1.6 数据统计与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发酵对杏鲍菇菌糠体外仿生消化率的影响
        5.2.2 发酵杏鲍菇菌糠对肉鸭表观代谢能和真代谢能的影响
    5.3 讨论
        5.3.1 发酵对杏鲍菇菌糠体外仿生消化率的影响
        5.3.2 发酵杏鲍菇菌糠对肉鸭表观代谢能和真代谢能的影响
    5.4 小结
第六章 全文主要结论
    6.1 全文主要结论
    6.2 本研究创新点
    6.3 本研究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8)热处理和贮藏期间乳蛋白的消化吸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热处理和贮藏过程中乳蛋白特性变化及其研究进展
        1.2.1 乳蛋白的组成和结构
        1.2.2 酪蛋白胶束的组成和结构
        1.2.3 热处理对乳蛋白的影响
        1.2.4 贮藏对乳蛋白的影响
        1.2.5 热处理和贮藏对液态乳品质的影响
    1.3 热处理和贮藏对乳蛋白消化性和营养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1.3.1 体外消化吸收模型的研究进展
        1.3.2 体内消化吸收模型的研究进展
        1.3.3 乳蛋白的消化特性
        1.3.4 乳蛋白的吸收特性
        1.3.5 热处理和贮藏对乳蛋白消化特性的影响
        1.3.6 乳蛋白营养性和功能性的评价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5 主要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和设备
        2.1.1 主要仪器设备
        2.1.2 主要试剂
        2.1.3 乳样的采集
        2.1.4 实验动物
    2.2 测定方法
        2.2.1 色泽的测定
        2.2.2 粒径和zeta电位的测定
        2.2.3 流变特性的测定
        2.2.4 乳蛋白和乳脂肪的形态及分布观察
        2.2.5 乳蛋白的形态及分布观察
        2.2.6 蛋白表面疏水性的测定
        2.2.7 氮分布的测定
        2.2.8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乳蛋白
        2.2.9 乳蛋白组分的测定
        2.2.10 LC-MS/MS测定肽的组成
        2.2.11 LC-MS/MS测定乳蛋白糖基化位点
        2.2.12 其他蛋白组分的测定
        2.2.13 菌落总数和酶活力的测定
    2.3 体外模拟乳蛋白在胃肠道的消化
        2.3.1 模拟胃液和肠液的配置
        2.3.2 体外动态胃消化模型的设计及验证
        2.3.3 体外模拟胃的消化
        2.3.4 体外模拟小肠的消化
    2.4 体外模拟水解产物的小肠吸收
        2.4.1 Caco-2 细胞培养和传代
        2.4.2 细胞毒性测试
        2.4.3 Caco-2 细胞单层模型建立及验证
        2.4.4 水解产物在Caco-2 细胞单层模型的转运
    2.5 ACE抑制肽的合成及其在Caco-2 细胞单层模型的转运
        2.5.1 ACE抑制肽合成和鉴定
        2.5.2 ACE抑制肽在Caco-2 细胞单层模型的转运
    2.6 大鼠体内乳蛋白消化吸收实验
        2.6.1 实验动物饲养和分组
        2.6.2 大鼠体内消化实验
    2.7 数据处理
第3章 热处理和贮藏过程中乳蛋白组成和结构变化
    3.1 引言
    3.2 热处理和贮藏期液态乳物理性质的变化
        3.2.1 色泽的变化
        3.2.2 粒径和zeta电位
        3.2.3 流变性
        3.2.4 形态结构
        3.2.5 乳蛋白的凝聚作用
    3.3 热处理和贮藏期液态乳化学性质的变化
        3.3.1 pH和菌落总数
        3.3.2 纤溶蛋白酶和非蛋白氮
        3.3.3 游离氨基酸
        3.3.4 游离肽
        3.3.5 乳蛋白的表面疏水性
    3.4 热处理和贮藏期乳蛋白组成和结构变化
        3.4.1 乳中氮分布行为的变化
        3.4.2 酪蛋白和乳清蛋白在两相中分布特征
        3.4.3 酪蛋白组分在两相的分布特征
        3.4.4 乳清蛋白组分在两相的分布特征
        3.4.5 乳蛋白的降解作用
        3.4.6 乳蛋白的糖基化修饰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体外动态模拟乳蛋白的胃消化特性
    4.1 引言
    4.2 乳蛋白凝块组成和结构对胃消化的影响
        4.2.1 乳液pH值变化
        4.2.2 乳蛋白凝块湿重和持水性
        4.2.3 凝块的乳蛋白组成及特征
        4.2.4 乳蛋白凝块的形态特征
        4.2.5 乳蛋白凝块的弹性模量
    4.3 动态模拟胃中乳蛋白的消化特征
        4.3.1 乳蛋白水解度
        4.3.2 酪蛋白和 β-Lg水解度
        4.3.3 胃消化液中蛋白组成及特征
    4.4 动态模拟胃液中水解肽的组成和肽谱
        4.4.1 水解肽的组成及特征
        4.4.2 水解肽种类的差异
        4.4.3 水解肽丰度的差异
        4.4.4 肽的指纹图谱
        4.4.5 生物活性的肽组成和丰度
    4.5 动态模拟胃液中游离氨基酸的组成和特征
        4.5.1 游离氨基酸组成及含量
        4.5.2 游离氨基酸的主成分分析
        4.5.3 差异氨基酸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乳蛋白体外肠消化吸收特性
    5.1 引言
    5.2 乳蛋白的肠消化和蛋白组成
    5.3 乳蛋白肠消化产生肽的组成及特征
        5.3.1 水解肽的含量
        5.3.2 水解肽的组成及特征
        5.3.3 水解肽种类的差异
        5.3.4 水解肽丰度的差异
        5.3.5 水解肽的肽指纹图谱
    5.4 基于Caco-2 细胞单层模型模拟肽的肠吸收
        5.4.1 肽的吸收率
        5.4.2 吸收肽种类的差异
        5.4.3 吸收肽丰度的差异
        5.4.4 吸收肽的肽指纹图谱
        5.4.5 吸收的生物活性肽数量和丰度
        5.4.6 生物活性肽的吸收途径
    5.5 乳蛋白肠消化液中游离氨基酸组成及特征
        5.5.1 游离氨基酸组成及含量
        5.5.2 游离氨基酸组成和含量的差异
        5.5.3 差异氨基酸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乳蛋白在大鼠体内的消化吸收特性
    6.1 引言
    6.2 乳蛋白在大鼠胃肠道的消化特征
        6.2.1 乳蛋白水解度
        6.2.2 酪蛋白和 β-Lg水解度
        6.2.3 胃肠道消化物中蛋白组成及特征
    6.3 大鼠胃肠道消化液中水解肽的组成和特性
        6.3.1 水解肽的组成及含量
        6.3.2 水解肽组成的差异
        6.3.3 水解肽丰度的差异
        6.3.4 大鼠胃水解肽的指纹图谱
        6.3.5 大鼠小肠中残余肽的指纹图谱
        6.3.6 生物活性肽的组成及含量
    6.4 大鼠胃肠道消化物中游离氨基酸
        6.4.1 氨基酸的组成及含量
        6.4.2 特殊氨基酸的变化
    6.5 乳蛋白在大鼠体内的生物利用率
        6.5.1 乳蛋白的表观消化率
        6.5.2 乳蛋白消化吸收后大鼠血氮的变化
    6.6 本章小结
结论
创新点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9)湿热-多菌发酵对白芸豆面包营养及风味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本论文专用缩写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白芸豆概述
        1.1.1 白芸豆淀粉
        1.1.2 淀粉的消化吸收
        1.1.3 淀粉与蛋白作用研究
    1.2 湿热处理概述
        1.2.1 湿热处理对豆粉的影响
        1.2.2 湿热处理在面制品和烘焙食品中的应用
    1.3 酸面团发酵技术
        1.3.1 乳酸菌和酵母菌
        1.3.2 酸面团发酵中的多菌发酵技术
        1.3.3 酸面团发酵对淀粉消化率的影响
        1.3.4 酸面团发酵在豆类面包中的应用
    1.4 立题背景及意义
    1.5 主要研究内容
        1.5.1 优选菌株及白芸豆酸面团的理化特性研究
        1.5.2 湿热处理和多菌发酵对白芸豆面包淀粉消化率研究
        1.5.3 湿热处理和多菌发酵对白芸豆面包烘焙、营养及风味特性研究
第二章 湿热处理和多菌发酵对白芸豆酸面团理化特性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与设备
        2.2.1 材料与试剂
        2.2.2 仪器与设备
    2.3 方法
        2.3.1 白芸豆基本成分的测定
        2.3.2 乳酸菌的选择及酸面团的制备
        2.3.3 白芸豆粉的湿热处理
        2.3.4 白芸豆多菌发酵酸面团的制备
        2.3.5 酸面团发酵过程中菌落数测定
        2.3.6 酸面团发酵过程中p H及有机酸测定
        2.3.7 湿热处理和多菌发酵前后抗营养因子测定
        2.3.8 湿热处理和多菌发酵前后β-葡萄糖苷酶酶活测定
        2.3.9 湿热处理和多菌发酵前后游离总酚含量测定
        2.3.10 湿热处理和多菌发酵前后多肽分子量分布
        2.3.11 湿热处理和酸面团发酵前后可溶性/不可溶性膳食纤维变化
    2.4 结果与讨论
        2.4.1 白芸豆粉的基本成分
        2.4.2 乳酸菌的生长/酸化动力学
        2.4.3 白芸豆酸面团发酵过程中乳酸菌和酵母菌的生长曲线
        2.4.4 白芸豆酸面团发酵过程中p H及有机酸变化
        2.4.5 湿热处理和多菌发酵对抗营养因子含量的影响
        2.4.6 湿热处理和多菌发酵对β-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
        2.4.7 湿热处理和多菌发酵对总酚含量的影响
        2.4.8 湿热处理和多菌发酵对多肽分子量分布的影响
        2.4.9 湿热处理和多菌发酵对不溶性和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的影响
    2.5 小结
第三章 湿热处理和多菌发酵对白芸豆面包淀粉消化率的影响
    3.1 前言
    3.2 材料与设备
        3.2.1 材料与试剂
        3.2.2 仪器与设备
    3.3 方法
        3.3.1 酸面团冻干粉色泽、直链淀粉含量及浸出率的测定
        3.3.2 酸面团冻干粉膨润力与溶解度的测定
        3.3.3 酸面团冻干粉的糊化特性测定
        3.3.4 酸面团冻干粉的结晶特性测定
        3.3.5 酸面团冻干粉的红外光谱测定
        3.3.6 酸面团冻干粉的SEM形貌观察
        3.3.7 面包面团的动态流变测定
        3.3.8 面包面团的微观结构观察
        3.3.9 白芸豆酸面团面包的制作
        3.3.10 不同处理后的酸面团面包对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测定
        3.3.11 白芸豆酸面团面包淀粉体外消化率测定
        3.3.12 白芸豆酸面团面包的血糖指数(GI)
    3.4 结果与讨论
        3.4.1 湿热处理和多菌发酵对白芸豆粉色泽及直链淀粉的影响
        3.4.2 湿热处理和多菌发酵对白芸豆粉膨润力与溶解度的影响
        3.4.3 湿热处理和多菌发酵对白芸豆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3.4.4 湿热处理和多菌发酵对白芸豆粉结晶特性的影响
        3.4.5 湿热处理和多菌发酵对白芸豆粉短程有序分子结构的影响
        3.4.6 湿热处理和多菌发酵对白芸豆粉微观结构的影响
        3.4.7 湿热处理和多菌发酵对面包面团动态流变的影响
        3.4.8 湿热处理和多菌发酵对面包面团微观结构的的影响
        3.4.9 α-淀粉酶酶活的抑制作用
        3.4.10 白芸豆酸面团面包淀粉体外消化率
        3.4.11 湿热处理和多菌发酵对血糖指数(GI)的影响
        3.4.12 酸面团理化性质、功能特性及淀粉消化率的相关性分析
    3.5 小结
第四章 白芸豆酸面团面包烘焙营养及风味特性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与设备
        4.2.1 材料与试剂
        4.2.2 仪器与设备
    4.3 方法
        4.3.1 白芸豆面包比容及全质构的测定
        4.3.2 白芸豆面包芯囊结构分析
        4.3.3 白芸豆面包的游离氨基酸测定
        4.3.4 白芸豆面包蛋白消化率的测定
        4.3.5 白芸豆面包蛋白质的营养评价
        4.3.6 白芸豆面包的电子鼻测定
        4.3.7 白芸豆面包的电子舌测定
        4.3.8 白芸豆酸面团的游离氨基酸测定
        4.3.9 白芸豆面包风味物质的测定
        4.3.10 白芸豆面包关键性风味物质的确定
        4.3.11 白芸豆面包的感官评定
    4.4 结果与讨论
        4.4.1 白芸豆面包比容、全质构分析
        4.4.2 白芸豆面包芯囊结构分析
        4.4.3 白芸豆面包的蛋白质体外消化率
        4.4.4 白芸豆面包蛋白质的营养评价
        4.4.5 电子鼻对白芸豆面包风味分析
        4.4.6 白芸豆面包的游离氨基酸组成分析
        4.4.7 电子舌对白芸豆面包滋味分析
        4.4.8 湿热处理和多菌发酵对酸面团中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4.4.9 湿热处理和多菌发酵对白芸豆面包挥发性物质的影响
        4.4.10 白芸豆面包的气味活度值分析
        4.4.11 白芸豆面包的感官评价
    4.5 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10)火麻籽酸浸超声预处理与水酶法加工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火麻概况
    1.2 火麻籽的利用与开发
        1.2.1 火麻油生理功能与研究现状
        1.2.2 火麻油提取开发现状
        1.2.3 火麻蛋白生理功能及研究现状
    1.3 水媒法提取食用油技术
        1.3.1 水媒法的背景与技术特点
        1.3.2 水媒法的发展历程
        1.3.3 水媒法现状与研究进展
    1.4 油料预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1.4.1 热处理
        1.4.2 微波处理
        1.4.3 超声波处理
        1.4.4 复合预处理
    1.5 立题背景与意义
    1.6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与设备
        2.1.1 材料与试剂
        2.1.2 仪器与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火麻籽基本成分测定
        2.2.2 火麻籽油提取工艺流程
        2.2.3 火麻籽的预处理
        2.2.4 火麻籽的粉碎及粒径的测定
        2.2.5 火麻籽的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析
        2.2.6 水酶法工艺中各相油脂和蛋白分布的测定
        2.2.7 水酶法加工工艺
        2.2.8 酸浸超声预处理工艺优化
        2.2.9 水酶法工艺条件的优化
        2.2.10 火麻油品质分析
        2.2.11 火麻油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测定
        2.2.12 火麻油生育酚和甾醇含量的测定
        2.2.13 火麻油挥发性成分分析
        2.2.14 火麻油保藏稳定性分析
        2.2.15 水酶法火麻蛋白的提取
        2.2.16 火麻蛋白的分级提取鉴定
        2.2.17 火麻蛋白氨基酸组成的测定
        2.2.18 火麻蛋白二级结构的测定
        2.2.19 火麻蛋白三级结构的测定
        2.2.20 火麻蛋白功能性质的测定
        2.2.21 火麻蛋白体外消化率的测定
        2.2.22 数据处理与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3.1 火麻籽的基本组成成分
    3.2 预处理方式对水酶法提取火麻油的影响
        3.2.1 预处理方式对水酶法提取油脂分布的影响
        3.2.2 预处理对粉碎频次及粒径的影响
        3.2.3 预处理对火麻籽微观结构的影响
    3.3 酸浸超声预处理工艺优化
        3.3.1 超声功率对火麻油提取效率的影响
        3.3.2 超声处理时间对火麻油提取效率的影响
        3.3.3 柠檬酸浓度对火麻油提取效率的影响
        3.3.4 干燥温度对火麻油提取效率的影响
    3.4 火麻油水酶法提取工艺优化
        3.4.1 pH值对火麻油提取效率的影响
        3.4.2 料液比对火麻油提取效率的影响
        3.4.3 提取时间对火麻油提取效率的影响
        3.4.4 提取温度对火麻油提取效率的影响
        3.4.5 乳状液的破除
        3.4.6 最佳工艺验证
    3.5 火麻油品质与保藏稳定性研究
        3.5.1 火麻油的基本品质指标
        3.5.2 火麻油的脂肪酸组成
        3.5.3 火麻油生物活性物质分析
        3.5.4 火麻油挥发性风味成分分析
        3.5.5 火麻油的保藏稳定性
        3.5.6 火麻油有害成分分析
    3.6 水酶法火麻蛋白的提取与组成研究
        3.6.1 火麻蛋白的提取与组成分析
        3.6.2 火麻蛋白的Osborne分级鉴定
    3.7 预处理对火麻水相蛋白结构的影响
        3.7.1 火麻水相蛋白的氨基酸组成
        3.7.2 预处理对火麻水相蛋白二级结构的影响
        3.7.3 预处理对火麻水相蛋白三级结构的影响
    3.8 水酶法火麻蛋白的性质研究
        3.8.1 表面疏水性
        3.8.2 持水性与持油性
        3.8.3 起泡性与泡沫稳定性
        3.8.4 乳化活性与乳化稳定性
        3.8.5 体外消化率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强化复合水解蛋白营养价值的研究 Ⅲ、消化率及利用率(论文参考文献)

  • [1]饲用羽毛粉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J]. 杨可心,刘国华. 饲料工业, 2021(14)
  • [2]酶制剂对乌苏里貉生长性能及毛皮品质的影响[D]. 曲毅程.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21
  • [3]基于多糖复合法制备的菜籽napin蛋白及其消化特性研究[D]. 潘蒙蒙. 南京财经大学, 2021
  • [4]喀斯特地区特色饲用资源开发与牛羊健康养殖研究[D]. 陈洋.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5]菌酶协同处理棕榈仁粕及其对肉鸡生长影响机理研究[D]. 王卫卫.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6]大豆肽不溶性聚集体的形成过程和解聚研究[D]. 赵明. 江南大学, 2021(01)
  • [7]菌酶协同发酵杏鲍菇菌糠工艺优化及其营养价值评定[D]. 张安荣.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9)
  • [8]热处理和贮藏期间乳蛋白的消化吸收机制研究[D]. 李星.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9]湿热-多菌发酵对白芸豆面包营养及风味特性的影响[D]. 程新. 江南大学, 2021
  • [10]火麻籽酸浸超声预处理与水酶法加工工艺研究[D]. 王宇凡. 江南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增强复合水解蛋白Ⅲ的营养价值、消化率和利用率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