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伴随介词语法化的类型学研究——兼论SVO型语言中伴随介词的两种演化模式

汉语伴随介词语法化的类型学研究——兼论SVO型语言中伴随介词的两种演化模式

一、汉语伴随介词语法化的类型学研究——兼论SVO型语言中伴随介词的两种演化模式(论文文献综述)

黄广平[1](2020)在《英汉动结构式历时演变的认知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动结构式极具特色,其独特性和重要性在众多句式中尤其突出,一直以来是中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动结构式是一个由谓语动词和结果补语组成的双表述句法结构,表示动作和该动作引发的结果的语义关系。其句法结构形式主要表征为SVOR,SVRO,SVR等。通过阅读英汉从古至今四个历史时期代表性经典文献,对其动结构式进行穷尽性搜索、整理和统计,我们发现以往研究主要基于结构主义,生成语法视角,少量基于认知语言学视角的,极少基于两种或以上的跨语言对比或类型学视角。共时方面主要对动结构式的定义、产生、来源、类型、句法和语义等方面做了较细致深入的研究,成果显着,而历时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动结构式某些特殊次构式或组成成分如动词或结果补语的个案的历时描写,或是对断代历史时期或专书史籍的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必要的基础。但是,总体来说,以往研究大多囿于对动结构式分类和句法语义特征的共时描写,对动结构式全面而系统的历时演变的研究却很少,而把共时和历时研究相结合对跨语言动结构式历时演变过程和特征的动态描写则更为鲜见。再者,对跨语言动结构式历时演变的共性和差异背后的认知机制和动因的解释也还不够深入。针对动结构式研究现状,本研究从历时构式语法视角,以构式语法理论、构式化理论、语法化理论和力动态系统理论为基础,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描写与解释相结合,共时和历时研究相结合,语料数据统计分析的研究方法,对英汉动结构式历时演变的过程、特征和规律进行较详尽的概括和描写,对二者共性和个性进行对比分析,并对其共性和个性背后的认知机制和动因进行较深入的探讨和解释。在已往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主要探讨了以下三个问题:(1)英汉动结构式具有怎样的历时演变过程和特征?(2)英汉动结构式历时演变过程、特征和规律有何异同?(3)英汉动结构式历时演变过程和特征异同的认知机制和动因是什么?本研究基于英汉四个历史时期的经典文献语料,对动结构式的历时演变过程和特征进行了描写分析,绘制了二者的演变过程。英语动结构式的显着的历时演变链条为:S+O+R+Vt→S+Vt+O+R或S+Vt+R+O→SVOR。其中,变化最大的是S+O+R+Vt演变成为S+Vt+O+R,发生在中古英语早期,属于“形式新+语义新”的构式化。因为古英语基本语序的改变和屈折系统的衰落,演变为符合动结构式因果顺序的语序SVOR。由于SVOR的高频使用,隐喻和类推机制的影响,SVRO愈加淡化和受限,其结果补语逐渐限于一些高频形容词如open充当。SVOR则得到进一步扩展使用,一直到现代时期,都属于后构式化演变。关于汉语动结构式,其显着的语法化链条呈现为:S+Vt+Vt→S+Vt+Vi→S+Vt+R。其中,发生在上古汉语末期或中古早期S+Vt+Vt到S+Vt+Vi的演变属于前构式化演变。变化最大的是S+Vt+Vi到S+Vt+R的演变,受类推机制和双音化趋势的影响,发生了“形式新+语义新”的构式化。其后,由于动结构式的动词语义类型得到扩展,隐性致使义的动词也越来越多入句动结构式,因此属于后构式化演变。总体来说,英汉动结构式都遵循“构式演变-构式化-构式演变”的演化过程。英汉动结构式的历时演变既有共性也有差异。其共性表现在:第一,英汉动结构式的主导语序是SVR的连续语序;第二,致使类动结构式图式性最高,能产性最强;第三;英汉动结构式语义简洁语用高效。其差异主要在于:第一,英语动结构式语序类型逐渐增加而汉语动结构式语序类型逐渐减少;第二,汉语动结构式能产性高于英语动结构式;第三,英语动结构式构式化主要机制为概念隐喻,汉语为类推;第四,英语动结构式历时演变根本动因是屈折标记系统渐趋消失,汉语是双音化趋势。语言是对世界的编码,在人类共有的心理和认知基础之上,由于民族、地域、传统文化、社会环境、思维模式等的不同,不同民族的语言有共性,也有自己独特的编码方式。英汉动结构式历时演变的深层认知动因主要在于:1)英汉动结构式语序的理据性存在差异,英语动结构式体现了顺序象似性,汉语动结构式体现了距离象似性;2)英语动结构式概念化的“递次扫描”和汉语动结构式概念化的“总括扫描”;3)英汉动结构式致使概念的识解存在差异,英语动结构式层级凸显力动态中的结果/使果特征,汉语动结构式由于双音化趋势的影响,动词和结果补语逐渐凝结成一个固定单位,更凸显动词和结果补语的关系。本研究从语言的经济性和象似性,语言构式的概念化方式,以及力动态系统模式等方面来深入解释英汉动结构式的共性和差异背后的认知机制和深层动因。本研究以历时构式语法新视角出发,对英汉动结构式进行跨语言对比研究,弥补了以往学者对动结构式共时和历时演变研究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对英汉动结构式的研究。通过对动结构式历时演变过程、特征和路径的系统的描写和共性及个性对比解析,揭示了人类语言演变不仅有语言内部的原因,有共同的心理和认知基础,也与其所处的社会、文化传统以及思维习惯等外部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也为跨语言构式对比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本研究成果有助于语言学习者更好地了解英汉动结构式之间的异同,有益于跨语言句式的学习和实践,有助于人们掌握跨语言句式之间的差异和共性规律,对外语教学、二语习得、对外汉语教学、英汉翻译和词典编撰等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尹吉鹏[2](2020)在《湖南沅陵乡话语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沅陵乡话主要分布在沅陵县城周边的县乡。沅陵乡话不同于湘语、西南官话,也不是少数民族语言的分支,而属于濒危的汉语方言。目前乡话归属不明,而乡话研究多以语音为主,语法研究多集中于个别词缀、介词等方面,缺乏对乡话内部片区语法现象系统的挖掘。因此,本文拟以沅陵县乌宿乡清水坪村为方言点展开调查,尽可能地揭示沅陵乡话的语法特点,论文共10章。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沅陵乡话的基本情况、乡话研究现状、沅陵清水坪乡话音系、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语料来源与体例说明。第二章:名词。乡话中词缀“崽”是典型的小称标记,既可以附着在名词后表示事物小称,也可以附着在数量词后表数量小称。其他词缀,如“头”、“?[n?0]里/上”、“?[?i?0]头”、“?[ku0]”在乡话中功能也较为突出。此外,本章也介绍了沅陵乡话中的方位表达和动物名词的词序表达。第三章:动词和形容词。本章主要介绍动词重叠和不同的动态表达,如完成态、已然态、经历态、持续态、进行态;乡话中的动词“得”功能多样,既保留“获得”义作一般动词,也能前置于谓词性成分前充当能愿动词,而且还可以位于补语位置表示程度或可能。另外,本章也介绍乡话中形容词的重叠和其他程度表达。第四章:数词和量词。数词“二”与“三”分别有两种不同的表达。“二”可以读作“两[?uo35]”和“二[212]”,前者主要表基数,后者主要表序数。“三”可以读作“三[suo55]”和“?[s?55]三”,前者表基数,后者表序数。不过,“二”“三”这两种不同表达在一些情况下也有功能交叠的情况。另外,量词“条”和量词“?[p?53]颗”在乡话中都属于通用量词,能和各类事物搭配,不过,“?[p?53]颗”是从颗粒义量词演变而来,因此在与事物搭配时往往具有一定的指小功能。第五章:副词。本章着重讨论“不”、“硬”、“尽”、“及时”这几个副词。乡话中的“不[p?212]”兼有主观否定和客观否定的功能,并与借入的否定词“不[pu212]”在某些功能上交叠。“硬”作为语气副词主要凸显不同语气。“尽”位于动词前常用作时间副词,表示行为动作的持续,并凸显说话人的不满。“及时”在乡话中已由形容词和时间副词衍生出语气副词的用法,表示侥幸语气。第六章:代词。本章详细讨论了沅陵乡话中人称代词、疑问代词和指示代词的基本情况,其中指示代词语序不同,功能也不同。泛指指示词和小称指示词前置有定指、类指、话题的功能;后置时主要表类指、话题功能。第七章:介词和连词。本章介绍乡话中“跟[k?e55]”、“?[tɑ33]”、“?[k?u35]”、“到[t?u33]”、“邀[i?u55]”五个词的介、连词功能。其中“跟[k?e55]”和“?[tɑ33]”是乡话中典型的处置标记,用来引介处置对象。“跟[k?e55]”、“?[k?u35]”、“邀[i?u55]”遵循相似的虚化路径,已由其伴随介词用法衍生出并列连词用法。第八章:助词。本章将沅陵乡话助词分为结构助词、时态助词和语气助词三类,并介绍这三类助词使用情况和基本特点。第九章:句法研究。本章主要介绍乡话中疑问句、处置句、被动句、双宾句和比较句的基本使用情况。第十章:结论。这一章是对全文的基本认识以及研究的不足。

陈鑫鑫[3](2020)在《山东莱芜方言差比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田野调查法、描写和解释相结合的方法、比较法等方法,对山东莱芜方言差比句系统进行较为全面的描写和分析,力求展现山东莱芜方言差比句所具有的显着特点,呈现莱芜方言差比句的全貌。全文一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简要介绍了莱芜区的地理、人文以及方言概况,然后对莱芜话语音系统进行描写,概述了与本文相关的研究成果,交代了本文的研究意义和方法,并对本文的语料来源、使用符号等进行说明。第二章:对莱芜方言差比句语序类型进行考察,按照差比标记的位置,将莱芜方言差比句分为前置标记差比句、后置标记差比句和无标记差比句。其中,前置标记差比句包括“比”字差比句、“伴”字差比句、“跟”字差比句、“照”字差比句四类,后置标记差比句包括“起”字差比句、“似”字差比句和“的”字差比句三类。本章主要对每一种差比句式的比较项、比较标记、比较结果等进行了详细描写和分析。第三章:描写了莱芜方言的否定差比句,包括“不”类否定差比句、“没□[mu35t(?)i?0]”类否定差比句和反问语气表否定的差比句。本章在对每一类差比句进行描写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了“不”类否定差比句和“没□[mu35t(?)i?0]”类否定差比句的异同。最后探究差比句肯定形式与否定形式之间的不对称现象。第四章:在对差比句系统描写的基础上,从历时与共时角度探究了前置差比标记“伴”“跟”“照”和后置差比标记“起”“似”“的”的来源与形成,并且运用语法化相关理论分析了它们能够成为差比标记的可能性和理据性。第五章:结语部分对本文的主要内容进行简要概括,并指出论文的创新之处、不足之处和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钟芳剑[4](2020)在《汉语工具格介词的来源及发展考察》文中指出有关汉语工具格介词的研究成果丰富,前贤从历时与共时,跨语言对比,个案研究等方面做过一系列的研究。然而,从整体来看,前人的研究大多侧重于某一类词或单个介词的研究,不成系统,迄今为止还未有人从语法化角度对工具格介词的来源进行全面系统的探讨。所以,本文从语法化角度,旨在对介词范畴中的工具格介词的来源及发展过程进行全面系统的考察,探寻语义演变路径及演变规律。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工具格与工具格介词已有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工具格和工具格介词的界定,提出本文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意义,研究理论和方法,最后对语料来源进行说明。第二章至第六章是研究的重点部分。本文根据工具格介词语义来源的不同,将其主要分别五类。第二章论述“伴随——工具”的来源及发展,主要介词有“以、连、共、和、同、与、给、跟”等,此类介词的语义演变模式为“伴随介词>工具介词”。主要探讨了工具格介词“以”的来源及发展,“以”由“率领、带领”义动词在连动式中语法化为伴随介词,再由伴随介词发展成为工具介词。由于“以”的宾语范围不断扩大,扩展出方式介词、材料介词、凭借介词、依据介词及原因介词功能。第三章“使用——工具”的来源及发展,主要介词有“用、着(着)、使”;此类介词由表“使用”义的动词在连动式的句法环境中直接产生出工具格介词功能。主要论述了“用、着(着)”,二者虚化为工具介词的时间不同,介引的语义功能也有多寡之分,“用”发展至现代汉语中成为工具格标记,“着(着)”在清代已不用作工具格介词。第四章是“持拿——工具”的来源及发展,主要介词“把、将、持、捉、拿、取”等,此类介词在隐喻机制作用下概念化为“持、拿”义,后虚化为工具格介词。主要讨论了“把、将”,二词的发展轨迹相似。“把”在五代时具有工具、材料、方式三种语义功能,宋元时期,在特殊语境中扩展出凭借介词功能,由于宾语的次类不同抽象出依据介词功能。“将”没有扩展出依据介词功能,且二词在明清时期表处置的功能占优势,“把”不用作工具格介词,“将”在现代汉语中多用于成语。第五章是“依靠、依凭——工具”来源及发展,主要介词“依、据、凭、靠、因、乘、凭依、凭借、凭着、凭仗、依据、依着、依缘、仗(杖)、倚仗、借、恃、凭恃、趁”等。此类介词主要虚化为凭借或依据介词,“依”最初为依据介词,后扩展出凭借介词功能;“凭”为凭借介词,后扩展出依据介词功能。二词与持续体标记“着”凝结成复音工具格介词,“依着”与“凭着”功能单一。第六章是“随行/顺行——工具”,主要介词“从、由、随、如;循、循着、缘、遵、遵循”等,由随行义到工具义的介词,“从”与其余工具介词的发展不太一样,是先语法化为表经由义的处所介词,由于工具成分发展为逻辑上的事理关系,从而扩展出依据介词功能,功能单一只用作依据介词。周代,“由”特殊句法环境中虚化为依据介词,战国时期,扩展出方式介词功能,两汉时期又扩展出原因介词。由顺行义到工具义的介词,经历了表“顺行”义的动词在连动式中虚化为方式介词或依据介词的过程,主要探讨了“遵、循”。最后是结语部分,对来源于五种不同语义的工具格介词的内容进行了总结。

赵宏伟[5](2020)在《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英汉致使结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在系统功能语法理论框架下,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全面、系统地对比英汉致使结构的语义句法异同并揭示其产生的动因。本文认为,从概念意义上看,致使结构是由使因事件和结果事件整合而成的一个致使情景,结果事件过程均可以在外部致使力作用下产生,致使情景在及物性结构中体现为一类由致使行为和致使结果构成的复合过程。兼顾英汉语差异,参考类型学对致使结构的分类,在系统功能语法并协互补思想指导下,将致使结构分为词汇型致使和句法型致使。词汇型致使指致使行为与致使结果在语言中体现为单一词汇形式的结构;句法致使指致使行为和致使结果在语言中分别体现为不同词汇形式的结构,其致使义的表达是词汇资源和语法资源互动的结果。句法致使可进一步分为表达致使义的英语复合宾语句(对应汉语兼语句)、动结式和双宾语结构。文章在对致使概念界定和分类基础上,从微观上描写了英汉各类致使结构内部成分的语义句法特征,宏观上基于及物性理论构建了英汉致使意义系统网络,并在过程语义配置结构框架下对致使结构进行了功能句法分析,最后从语法化、信息结构、概念化方式和语言类型特点等角度揭示了英汉致使结构语义句法异同的动因。研究发现如下:通过考察英汉词汇致使结构内部语义成分的语义句法特征,发现英汉在致使行为体现形式及致使结果已然性实现方式上存在一定差别。体现致使行为的致使动词无论在意义还是构成上都不尽相同,语义上,英语致使词语均表达使动型,汉语则表达使动型和使成型两类;构成上,英语致使词语以单纯词为主,蕴含结果已然性特征,而汉语以双音节合成词为主,除自身蕴含结果已然性外,某些单音节词需通过附加动态助词“着、了、起”等标示结果的已然性,以满足汉语的双音韵律特征。英汉词汇致使结构在及物性结构中均表达致使动作、致使关系和致使心理三个复合过程,但英汉过程语义配置结构存在一定差别。除英汉典型词汇致使结构外,汉语存在表达唯施事过程和唯受事过程的两类特殊句式。英汉句式结构上的差别是由汉语特有的动结式复合词和动宾复合词所致。通过考察两类复合词在双音化趋势下的形成过程,揭示了英汉词汇致使语义句法差异的动因。致使范畴下英语复合宾语句和汉语兼语句具有相同的语义认知基础,在体现及物性过程类型、结构语序上均表现出了较大的相似性,但在致事来源、动词类型、过程语义配置结构上存在细微差别。基于相关语义参数对英汉致使结构内部成分的考察,发现英汉致事生命度优先选择序列不同。在事物型致事和事件型致事的选择上,英语倾向于前者,汉语倾向于后者,这与英汉思维习惯及信息组织方式不同有关。除英汉共有的使令义动词和非使令义动词(纯致使义和助使义)外,汉语还存在一类隐性使令义动词。英汉两类结构体现的及物性过程类型相同,但语义配置结构不同。致使过程通常期待的参与者是一个嵌入过程小句,但汉语隐性使令义动词构成的兼语句致使过程期待的结果参与者为个体,致使结果在过程中充当环境成分,在小句中充当目的状语,构成“施事+过程+受事”一类语义配置结构。另外,英汉致使关系过程的语义配置不同,英语常表现为隐性结果谓词,汉语结果谓词则为显性。以上差异是由英汉语言结构类型不同所致,对进入该结构的致使动词或结果谓词产生不同程度的限制。通过微观层面上对英汉致使动结式语义成分的考察,发现英汉致使语义要素语义特征表现出较大的相似性,但体现语义成分的句法单位不尽相同。宏观层面上对英汉致使动结式功能语义句法的考察,发现英汉致使动结式在体现及物性过程类型、过程语义配置结构及句法功能上均存在较大差别,英语仅表达致使关系过程,缺失致使动作过程和致使心理过程,这与体现英汉致使结果的句法单位性质有关。过程语义配置结构差异主要表现为英汉动结式基本语序的不同及英汉结构组配灵活性的不同。英语动结式是对致使概念的直接映射,表现为典型分离式(SVOR),语序较为固定,汉语基本语序表现为黏合式(SVRO),且语序具有较大灵活性,表现为大量特殊句式,如倒置动结式、重动句和有标记致使位移句,从而造成英汉动结式句法功能上的差异。通过对英汉动结式基本语序的历时考察,及对汉语特殊句式形成机制的分析,揭示了英汉语言类型和信息结构在二者差异中的主导作用。英汉双宾语结构包括双名结构和与格结构。从致使义角度看,双名结构表达致使拥有、致使失去和致使感知义,与格结构表达致使被拥有和致使被感知义。二者并不存在转换关系,是两个独立的结构形式。英汉双名结构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动词语义、句式语义和句式结构上。由于英汉语对致使概念的不同词汇化模式,汉语双名动词存在“一词两反义”现象;英语双名结构仅表达右向传递义,而汉语可以表达左、右向传递义,这与英汉语形义匹配模式不同有关;出于语义、语音和语用上的考虑,汉语双名结构通常附加方向义标记词以明确传递方向、和谐韵律、实现交际意图,从而造成英汉语义配置结构及句式结构上的不同。英汉与格结构的差异主要体现为句式语序的不同,英语与格结构是对与格概念的直接映射,而汉语语序更加灵活多样,介词及其引出的接受者可置于过程前,起强调作用。语序的不同与英汉表达信息结构的不同有关,通过表达有标记信息结构,可以达到实现特殊语用效果的目的。英汉致使结构作为一个语义范畴网络,存在典型与非典型形式,由典型到非典型形式的过渡构成一个连续统。根据形式语义紧密度参数,分析了英汉致使范畴不同体现形式间的形式语义关系,发现英汉语不同致使结构在形式语义紧密度上呈渐变趋势,各自构成一个形式语义连续统。纵观致使范畴在英汉语中体现形式的差异,主要表现为致使概念词汇化模式的不同及结构语序的不同。不同词汇化模式是由英语综合型、汉语分析型语言类型所致,不同语序与英汉语对致使事件的概念化方式不同有关。总体来讲,本研究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对英汉致使结构语义句法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对比,并从多维视角揭示了英汉致使结构异同的动因,不仅完善了系统功能语言学及物性框架在描述致使范畴上的不足,为描述该类现象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加深了对英汉致使结构共性和个性的认识,有助于英汉语言学习者对目标语的习得,同时为英汉互译提供了参考。

杜丹[6](2020)在《存现范畴的类型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类型学视野下的存现范畴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存现句式相关成分如存现主体、存现动词以及相关的时体特征、格特征,同时对存现句式语序与语言语序的类型特征以及相关句式如处所句式、领属句式等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汉藏语系、印欧语系、阿尔泰语系、南亚语系、班图语系等语系语言的存现范畴的跨语言考察,试图寻求跨语言中存现范畴中的蕴含共性,同时结合语义地图模式、语言语序类型、认知语言学理论、生成语法理论等试图探寻存现范畴中的蕴含共性以及产生共性的机制与动因。首先,本文认为存现主体的语义类型特征以及内在属性对存现句式以及存现动词具有很大的影响,也应该成为判定存现句式的标准之一。同时根据跨语言调查发现存现主体的内在属性也会对人称代词、处所助词、语气词以及时体助词有一定的影响。另外,存现句式的主语问题一直是学界争论的热点,本文假设存现主体是存现句式主语的论点,试图在类型学视野下进行论证并探寻共性。通过对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亚语系、南岛语系、班图语系等语系语言中存现句式的跨语言调查研究发现,很多语言使用格标记、助词、词缀等句法手段将处所短语标记为向格、位格或方位格,一般情况主格为零形式;同时在无格标记的处所短语存现句式与形式代词存现句式中,本文从语言的类型特征、论元配置、生成语法原则等方面试图论证存现主体为存现句式的主语。然后通过对汉藏语系、印欧语系、阿尔泰语系、南亚语系、班图语系等语系语言中的存现动词的跨语言考察,试图描写存现动词概念结构的编码类型特征,发现主要有体词性和谓词性两种存在结构编码类型。进而根据其谓词性编码类型,试图描写并解释存在动词编码类型的语义图;基于以上存现动词编码类型的语义图以及演变路径探寻存现动词如存在动词、领有动词、系动词、居住动词、处所动词之间的蕴含共性。同时,通过对跨语言存现动词的类别的对比分析中发现,汉藏语系、班图语系、南岛语系、南亚语系、阿尔泰语系中都存在消失类存现动词,只有印欧语系中很少使用消失类存现动词。最后在类型学视野下探寻英汉存现动词类型差异的原因,本文认为以上差异是由于施通格-主宾格句法模式配置、语言类型与使成式、动补结构以及存现句式不同的历时来源等四个方面造成的。另外,进一步调查研究发现跨语言中进行体/持续体以及相关语法语素大多源于存现动词,包括存在义类、领有义类、系词类、位移义类、居住义类、处所义类等动词,进而在此基础上寻求跨语言中存现动词与时体标记的演变路径、蕴含共性以及动因。存现句式是一种表示“某处存在、出现或消失某人或某物”的句式,一般由存现主体(Existential Theme,简称T)、处所短语(Locative Phrase,简称L)、存现动词(Existential Verb,简称V)三部分组成,但是在不同语言语序中,存现句式编码类型有所差异,文章把存现句式基本语序类型总结为三种:L+T+V,V+T+L以及L+V+T。同时探寻T、L、V三者之间在存现句式中的蕴含等级序列以及以上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本文还在跨语言中调查并探寻存现句式概念结构的编码类型,并试图描写并解释存现句式语序类型,发现存现句式主要有两种类型:处所短语编码类型以及指示代词编码类型;并将两种编码类型与语言语序相结合探寻其中的蕴含共性或类型特征。同时在跨语言中试图描写并解释存现句式语序与语言语序的类型特征,进而探求存现句式编码类型与语言语序的关联性,发现在跨语言中四种语序语言中仅存在三种存现句式编码类型:SVO语序语言对应L V T语序类型、SOV语序语言对应L T V语序类型、VSO/VOS语序语言对应V T L语序类型,由此得出一条蕴含共性:若L后置则T后置;若T前置则L前置。最后根据定指性效应、话题化、可别度领先原则、语义靠近原则、“大块置两端”与“内小外大”定律、左右分支结构配置以及存现动词的不及物性特征等方面分析解释以上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最后本文尝试把语言类型学与构式语法相结合,试图归纳存现句式与处所句式、领属句式的主要类型特征,探讨存现句式与处所句式、领属句式在跨语言中的类型特征以及蕴含共性。最后,本文参照主宾格语言和施通格语言的句法特征以及存现主语与存现动词分裂性、基于时体因素的主格-施格模式、存现名词组的语义及句法特点三个方面,试图分析并解释汉语存现句式的分裂施格特征,最后在类型学视野下探讨分裂施格特征在跨语言中的普遍性。

马慧蓉[7](2020)在《南宁华侨投资区壮语比较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比较句是语言的一个普遍语法现象,是语言学家的关注对象之一。文章从句法、语义和语用角度对南宁华侨投资区的壮语比较句进行研究,尽可能地挖掘壮语比较句的表达形式,以期展现壮语比较句系统,并结合类型学理论考察壮语比较句类型学特征。除了绪论与结语外,正文由三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即第一章,包含比较句界定、分类及其构成要素的简单分析。第二部分为第二、三和四章,从三个平面出发对比较句进行细致分析与描写。句法上是句型、句法结构和构成要素的分析,重点考察比较标记意义和用法;语义上探究构成要素的语义类型、语义特征和语义指向,比较参数是研究的重点;语用上则从语用、信息、心理三个结构、语气情态及常式句(变式句)这五点探讨比较句的语用特点。第三部分结合语言类型学理论来归纳壮语比较句在三个平面所体现的类型学特征。句法上,结合汉语(及汉语方言)和部分少数民族语言来考察壮语比较句句法的特征;语义上,通过描绘“和”类和“过”类标记的语义地图来说明二者在区域类型学上体现的共性;语用上,归纳比较句在语用结构、信息结构、心理结构、语气情态及常式句与变式句上的类型学特点。

魏阳阳[8](2019)在《汉语平比范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比较是人类共有的思维认知能力,投射在人类语言中的比较语义范畴也具有广泛的普遍性,不同语言表达比较语义的词汇句法形式更是丰富多样,以上现象使得比较范畴始终是语言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不过目前学界对差比句的关注度要远高于平比句,为了实现对平比范畴的充分观察、描写和解释,本文力求从宏观层面建立平比范畴的概念体系,从结构形式层面探讨汉语及周边民族语言平比结构的句式类型、编码类型和语序类型,从语义认知层面解释汉语和周边民族语言平比概念的来源、衍生以及平比标记的多功能语义兼用模式。全文除结语之外,共有七章:第一章首先介绍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梳理汉语比较句研究的发展脉络。前人对汉语比较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讨论比较范畴的定义,确定比较范畴的研究对象;运用结构主义的理论方法对比较句的形式进行描写;追溯汉语比较标记和比较句式的出现时间和形成过程;将比较句的语序作为基本语序考察的重要参项,研究汉语比较句的语言类型学特征;测量汉语中不同比较句的二语习得难度,为比较句式的语法项目选取和排序提供标准。总体上对差比句的关注度要远高于平比句,而关于平比句还存在着众多难以解决的问题。第二章遵循以语法意义为起点的思路,对比较范畴的语义概念进行界定,将比较事件抽取出比较目标、比较基准、比较点、比较结果和比较事件过程五个语义要素。涉及到比较范畴的句法问题,主要包括比较目标和比较基准的对称性问题、基准标记的句法性质和特征问题、比较结果的句法性质和对称性问题以及比较句的语法功能问题。第三章对现代汉语平比结构的句式类型进行了调查,平比句的比较结果成分是整个句式最显着的标志,因此本章以形容词类平比结果标记、代词类平比结果标记和助词类平比结果标记为标准,将现代汉语平比句式分为相应的三种。继而,本章对各类平比句式在实际语料中的出现频率进行统计:总体来说,形容词类结果标记平比句式在实际语料中是平比表达的主体,其中“一样”与“和”类并列介引型基准标记的共现频率最高;指称代词充当平比句结果标记的能力呈现“这样>那样≈那么>这么”的序列;助词类结果标记“似的”与象似型基准标记共现频率最高,助词性结果标记“似的”体现出最强的固定搭配特征,并且理性语义的磨损程度最高。第四章对汉语平比结构形式类型之一的编码类型进行了讨论,所依据的理论主要是Nichols(1986)的附从标志和附核标志概念,以及Haspelmath(2017)提出的六种平比句编码类型。我们认为现代汉语主要使用“基准标记+结果标记型”“等同/达到义次谓语型”两种编码类型的平比结构,都使用的是核心和从属语双重标志的编码方式;古汉语也曾经大量地使用过“仅有基准标记型”和“仅有结果标记型”编码类型平比结构,但总体上来说古汉语倾向于使用附从标志的编码手段来构建平比结构。另外本章还抽取了汉语及周边民族语言平比结构普遍存在的三条编码特征:第一,平比标记和差比标记在历时和共时层面上存在混同和分化;第二,平比结构具有单标记和双标记两种类型共同存在的特征;第三,比较标记可以兼及平比、相似和比拟三种语义功能。上述类型学特征在世界上其他语言的平比结构中也广泛存在。第五章对汉语平比结构形式类型之二的语序类型进行了讨论,所依据的理论主要是Greenberg(1963)、Dry(1992)提出的差比句语序蕴含共性,以及Haspelmath(2017)在对世界上119种语言平比结构进行调查与分类的基础上,总结的两条与基本语序有关的蕴含共性。本章收集了汉语周边民族语言三种平比结构的语料,发现Haspelmath(2017)提出的两条语序蕴含共性对不同类型平比结构的可预测能力有非常大的区别,具体表现为:对少数民族语言“和”类并列介引型平比结构和达到型平比结构语序情况的可预测性非常低,对象似型平比结构语序情况的可预测性很强。我们的解释是:与普遍语序规则匹配程度很高的民族语言平比结构,更有可能来源于语法系统的自身演化;而与普遍语序规则匹配程度很低的平比结构,更有可能是受到强势的汉语平比结构特殊语序的影响。而汉语平比和差比结构语序情况的特殊性,是汉语介词结构语序特殊性的一种表现。魏晋时期开始的汉语介词结构前移给平比结构带来的影响有两条:第一,基准成分的前移加速了基准标记由相似义动词向介词发展的进程;第二,基准成分的前移突破了原始句式对语法成分的性质限制。第六章从宏观的语义认知角度对汉语平比范畴的历时演化类型进行了讨论,我们认为汉语平比和相似范畴的来源和衍生方向具有类型学上的普遍意义。本章发现世界语言的平比范畴与空间概念、领有概念和方式概念之间存在着历时演化关系,上面三种来源都遵循从具体概念到抽象概念的语法化规则。具体总结为:来源于空间概念的比较范畴,被世界上最多语言所使用,包括使用某些静态方位词或动态趋向动词作为比较标记;来源于领有概念的比较范畴,是汉语历时语义演化的一种特殊类型;来源于方式概念的比较范畴,主要出现在与罗曼语和拉丁语有亲缘关系的印欧语系语言之中。平比和相似概念的衍生也同样能够反映世界语言的普遍演化规律,平比标记的演化目标主要包括:比拟和差比标记、推断义副词、话题标记、例举标记和从句引导标记,汉语的“像”可以说是虚化程度比较高的平比标记,另外在很多非洲语言中也能够发现与汉语“像”具有相似衍生方向的平比标记。第七章从微观的语义认知角度考察汉语及周边民族语言常用平比基准标记的多功能语义认知模式。本章将语义地图的基本研究方法应用在汉语平比范畴的研究领域,分别绘制了并列介引型基准标记、象似型基准标记和“有”字达到型基准标记的概念地图和语义地图,在此基础上,我们发现汉语平比基准标记的多功能语义兼用模式在世界语言范围内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具有语言类型学研究上的参考价值。过去普遍认为“和”类平比标记与伴随功能具有语义相邻关系,与并列功能并不存在直接蕴含关系,但是本章发现有些少数民族语言“和”类平比标记只兼及并列连词功能,因此本章重新调整了平比、并列与伴随三种功能之间的概念地图,认为平比标记功能同时是并列和伴随功能的下位概念。另外,有些具有汉语特色的平比基准标记的语义兼用模式也能够在民族语言中发现,本章提出导致这种高度相似性的原因可能不是语言内部因素的驱动,更可能是东亚地区各语言之间经过接触而引发的区域扩散。

王全华[9](2019)在《壮侗语位移动词“来”“放”的语法化研究》文中认为文章主要研究将壮侗语中“来”“放”置于“位移动词”框架下,以位移事件为视角,运用语法化理论,观察位移动词“来”“放”在连动式中的演变过程,详细勾勒出其语法化路径,并基于认知、语用、功能、类型学等理论,充分描写和解释壮侗语位移动词“来”“放”语法化的动因和机制。通过查阅资料与田野调查的方法,系统性地展现壮侗语位移动词“来”“放”在连动式中的语义演变过程。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二、三、四章为论文主体部分。第一章绪论。简要介绍了壮侗语的相关情况以及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等内容,并对位移动词“来”“放”的国内外相关研究予以综述。第二章连动式及其语法化。连动式是动词发生语法化的源头。本章第一节在借鉴Aikhenvald(2006)的基础上界定了连动式的结构和范围。第二节通过连动式的不稳定性促使动词的虚化并且引发重新分析,从两个方面展示了连动式在语法化演变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第三章位移动词“来”的语法化。本章共三节,第一节按照单用的“来”和连动式中的“来”两方面介绍了“来”的语义和功能。第二节详细讨论了“来”在连动式后项的演变。位移动词“来”在连动式后项中(“V1+Ni+N+来+N2”)可以演变为趋向补语、结果补语/动相补语、完整体助词、承接连词、终点格介词、与格介词、给予义动词、使役动词、状语标记等功能,其演变路径共有三条,分别为:演变路径Ⅰ:位移动词>趋向补语>结果补语/动相补语>完整体助词>承接连词;演变路径Ⅱ:位移动词>终点格介词>与格介词;演变路径Ⅲ:位移动词>给予义动词>使役动词>状语标记。第三节总结了其演变过程。第四章位移动词“放”的语法化。本章共四节,第一节从“放”在单用和连动式两方面介绍了“放”的语义和功能。第二节详细讨论了“放”在连动式前项(“N1+放+N2+V2+N3”)可以演变为使役动词、状语标记、工具格介词、伴随介词、并列连词、处所源点介词、时间源点介词、经由介词的用法,共涉及五条演变路径,分别为:演变路径Ⅰ:位移动词>使役动词>状语标记;演变路径Ⅱ:位移动词>工具格介词;演变路径Ⅲ:位移动词>伴随介词>并列连词;演变路径Ⅳ:位移动词>处所源点介词>时间源点介词;演变路径Ⅴ:位移动词>处所源点介词>经由介词。第三节详细讨论了位移动词“放”在连动式后项(“N1+V1+N2+放+N3”)演变为结果补语/动相补语、完整体助词、终点格介词、处所介词、持续体助词、与格介词、方向格介词、对象格介词、祈使语气词。共涉及五条演变路径,分别为:演变路径Ⅰ:位移动词>终点格介词>祈使语气词;演变路径Ⅱ:位移动词>终点格介词>结果补语/动相补语>完整体助词;演变路径Ⅲ:位移动词>终点格介词>处所介词>持续体助词;演变路径Ⅳ:位移动词>终点格介词>方向格介词>对象格介词;演变路径Ⅴ:位移动词>终点格介词>与格介词。第四节总结了其演变过程。第五章结语。本章共两节,第一节总结了壮侗语位移动词“来”“放”在连动式中的演变路径。并结合现有的位移动词研究成果总结出该类词演变的共性。第二节指出了本文的不足之处。

王一迪[10](2019)在《基于语料库的俄语前置词与汉语介词类型学研究》文中指出本文运用俄罗斯国家语料库和北京语言大学汉语语料库中语料,以语言类型学理论为背景对俄语前置词和汉语介词进行比较分析,对比俄汉两种语言的介词位置、使用方法,结合俄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的语序类型进行共性研究。俄语和汉语虽然是分属不同语言类型的,但通过介词的比较发现蕴含共性,根据格林伯格的语序共性理论,SVO语序语言多使用前置介词,俄语和汉语在语言类型上为典型的SVO语序语言,但是俄语前置词与汉语介词除前置位置外,也有后置位置的使用现象,因此在以往的研究基础上,本文以俄语前置词和汉语介词语序位置为研究对象,运用语料库对俄语前置词与汉语介词和谐性与不和谐性进行分析,探寻其共性。论文共分为绪论、正文以及结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绪论概述了语言类型学的发展及其理论、语料库的相关概述、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及内容。第二部分为正文部分。对俄语前置词和汉语介词的概述,比较俄语前置词和汉语介词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对俄语前置词和汉语介词的定义、分类及介词的常规位置分析,以及基于语料库的俄语前置词和谐性与汉语介词和谐性的对比分析。对俄语前置词和谐性、汉语介词的和谐性以及俄语前置词与汉语介词词序、俄语前置词不和谐性与汉语介词的不和谐性比较。运用俄罗斯国家语料库与北京语言大学语料库进行语料的分析,对俄语前置词的不和谐现象以及汉语介词的不和谐现象进行对比,并举例说明俄语前置词和汉语介词不和谐性。运用语言类型学对俄语前置词和汉语介词进行解释。第三部分为结论部分。对全文的观点进行总结归纳。

二、汉语伴随介词语法化的类型学研究——兼论SVO型语言中伴随介词的两种演化模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汉语伴随介词语法化的类型学研究——兼论SVO型语言中伴随介词的两种演化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英汉动结构式历时演变的认知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研究对象和内容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
        1.4.1 研究方法
        1.4.2 语料来源
    1.5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英汉动结构式的共时研究
        2.1.1 英汉动结构式的定义
        2.1.2 英汉动结构式的类型研究
        2.1.3 英汉动结构式的句法研究
        2.1.4 英汉动结构式的语义研究
    2.2 英汉动结构式的历时研究
        2.2.1 动结构式历时演变特征的研究
        2.2.2 特殊动结构式或断代或专书的历时研究
    2.3 英汉动结构式的跨语言对比研究
    2.4 英汉动结构式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3.1 研究范围的局限性
        2.3.2 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的分割
        2.3.3 共性与差异对比认知机制和理据的研究不够深入
        2.3.4 语料统计不充分
第三章 理论基础
    3.1 构式语法理论
        3.1.1 构式的定义和内涵
        3.1.2 构式与内部成分的互动
        3.1.3 构式的基本特征
    3.2 构式化理论
        3.2.1 构式化的定义和内涵
        3.2.2 构式化的基本特征和运作方法
    3.3 语法化理论
        3.3.1 语法化的定义
        3.3.2 语法化的发展
        3.3.3 语法化的主要特征和原则
        3.3.4 语法化的机制和动因
    3.4 力动态系统理论
        3.4.1 力动态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
        3.4.2 力动态模式的分类
        3.4.3 力动态的促成和阻碍
    3.5 诸理论在本文中的应用
第四章 英语动结构式的历时演变及特征
    4.1 英语动结构式的历史分期
    4.2 英语动结构式语序类型动词语义演变及特征
        4.2.1 英语动结构式历时语序类型演变及特征
        4.2.2 英语动结构式动词语义类型演变及特征
        4.2.3 英语动结构式历时演变的构式层级网络
    4.3 英语动结构式致事和结果补语的历时演变
        4.3.1 英语动结构式致事历时演变及特征
        4.3.2 英语动结构式结果补语历时演变及特征
    4.4 小结
第五章 汉语动结构式的历时演变及特征
    5.1 汉语动结构式的历史分期
    5.2 汉语动结构式语序类型动词语义演变及特征
        5.2.1 汉语动结构式语序类型演变及特征
        5.2.2 汉语动结构式动词语义类型演变及特征
        5.2.3 汉语动结构式的分类及层级网络
    5.3 汉语动结构式致事及结果补语历时演变特征
        5.3.1 汉语动结构式致事历时演变及特征
        5.3.2 汉语动结构式结果补语历时演变及特征
    5.4 小结
第六章 英汉动结构式历时演变的共性和差异
    6.1 英汉动结构式历时演变的共性
        6.1.1 主导语序是SVR的连续语序
        6.1.2 显性致使类动结构式图式性最高,能产性最强
        6.1.3 构式语义简洁语用高效
    6.2 英汉动结构式历时演变的差异
        6.2.1 英语语序类型逐渐增加而汉语逐渐减少
        6.2.2 英语动结构式能产性远低于汉语
        6.2.3 英语构式化主要机制为概念隐喻,汉语为类推
        6.2.4 英语构式化根本动因为屈折标记系统渐趋消失,汉语为双音化趋势
    6.3 小结
第七章 英汉动结构式历时演变异同的认知动因
    7.1 英汉动结构式语序的理据性差异
        7.1.1 英语动结构式的顺序象似性
        7.1.2 汉语动结构式的距离象似性
    7.2 英汉动结构式概念化方式的差异
        7.2.1 英语动结构式概念化的“递次扫描”
        7.2.2 汉语动结构式概念化的“总括扫描”
    7.3 英汉动结构式致使概念的识解差异
        7.3.1 力动态的模式
        7.3.2 英汉动结构式的层级动态识解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语
    8.1 研究的主要内容
    8.2 研究的主要发现
    8.3 研究创新之处与意义
    8.4 研究的局限及展望
参考文献
研究用到的电子资源
致谢

(2)湖南沅陵乡话语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沅陵方言概况
    1.3 乡话研究概况
    1.4 沅陵乡话音系
        1.4.1 声母
        1.4.2 韵母
        1.4.3 声调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语料来源与体例说明
        1.6.1 语料来源
        1.6.2 体例说明
2 名词
    2.1 名词概述
    2.2 词缀
        2.2.1 崽
        2.2.2 头、□[n?~0]_(里/上)、□[?i?~0]_头、□[ku~0]
    2.3 方位表达
        2.3.1 上
        2.3.2 下
        2.3.3 内、外
        2.3.4 前、后
        2.3.5 其他方位概念
    2.4 动物名词的性别表达
    2.5 本章小结
3 动词和形容词
    3.1 动词
        3.1.1 动词概述
        3.1.2 动词重叠
        3.1.3 动词的动态表达
        3.1.4 特殊动词“得”
    3.2 形容词
        3.2.1 形容词概述
        3.2.2 形容词重叠
        3.2.3 形容词的程度表达
    3.3 本章小结
4 数词和量词
    4.1 数词
        4.1.1 数词概述
        4.1.2 数词“两[?uo~(35)]”与“二[η~('212)]”
        4.1.3 数词“三[suo~(55)]”与“□[s?η~(55)]_三”
    4.2 量词
        4.2.1 量词概述
        4.2.2 量词“条”
        4.2.3 量词“□[p?~(53)]_颗”
    4.3 本章小结
5 副词
    5.1 副词概述
    5.2 不
    5.3 硬
    5.4 尽
    5.5 及时
        5.5.1 “及时”的句法语义分析
        5.5.2 “及时”的语法化
    5.6 本章小结
6 代词
    6.1 人称代词
        6.1.1 第一人称
        6.1.2 第二人称
        6.1.3 第三人称
        6.1.4 非三身代词
    6.2 疑问代词
        6.2.1 何个
        6.2.2 什个、什个时候、何□[?~hi~(53)]
        6.2.3 何些、好多、几
        6.2.4 何里、何面、何□[p~hi~(53)]
        6.2.5 何□[pi~(53)]、□□[?i~(35)pi~(53)]、□□[mi~(53)?~hi~0]、为什个
        6.2.6 好
    6.3 指示代词
        6.3.1 指示代词特点
        6.3.2 泛指指示词的语序与功能
        6.3.3 小称指示词的语序和功能
    6.4 本章小结
7 介词和连词
    7.1 介词
        7.1.1 介词概述
        7.1.2 □[tɑ~(33)]
        7.1.3 跟
        7.1.4 □[k?u~(35)]
        7.1.5 到
        7.1.6 邀
    7.2 连词
        7.2.1 连词概述
        7.2.2 “跟”、“□[k?u~(35)]”、“邀”
    7.3 本章小结
8 助词
    8.1 助词概述
    8.2 结构助词
    8.3 动态助词
    8.4 语气助词
    8.5 本章小结
9 句法研究
    9.1 疑问句
    9.2 处置句
    9.3 被动句
    9.4 双宾句
    9.5 比较句
    9.6 本章小结
10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3)山东莱芜方言差比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内容、研究意义和主要方法
    1.2 莱芜区地理人文和方言概况
        1.2.1 莱芜区地理人文概况
        1.2.2 莱芜区方言概况及其语音系统
    1.3 相关研究现状
        1.3.1 汉语方言差比句的研究现状
        1.3.2 莱芜方言研究现状
    1.4 语料来源和相关说明
2 莱芜方言差比句的语序类型
    2.1 前置标记差比句
        2.1.1 “比”字差比句
        2.1.2 “伴”字差比句
        2.1.3 “跟”字差比句
        2.1.4 “照”字差比句
        2.1.5 几种前置标记差比句的比较
        2.1.6 与其他方言前置标记差比句的比较
    2.2 后置标记差比句
        2.2.1 “起”字差比句
        2.2.2 “似”字差比句
        2.2.3 “的”字差比句
        2.2.4 几种后置标记差比句的比较
        2.2.5 与其他方言后置标记差比句的比较
    2.3 无标记差比句
    2.4 本章小结
3 莱芜方言差比句的否定形式
    3.1 “不”类否定差比句
        3.1.1 SJ+不比/伴/跟+ST+AP/VP
        3.1.2 SJ+比/跟/赶不上+ST+AP/VP
        3.1.3 SJ+不+A+起/的+ST
        3.1.4 SJ+不强+ST+A
    3.2 “没□[mu~(35)t(?)i?~0]”类否定差比句
        3.2.1 SJ+没□[mu~(35)t(?)i?~0]+ST+AP/VP
        3.2.2 SJ+没□[mu~(35)t(?)i?~0]比/伴+ST+AP/VP
        3.2.3 SJ+没□[mu~(35)t(?)i?~0]+A+起+ST
    3.3 反问语气表否定的差比句
    3.4 “不”类、“没□[mu~(35)t(?)i?~0]”类否定差比句的比较
        3.4.1 “不比/伴”句和“没□[mu~(35)t(?)i?~0]”句的比较
        3.4.2 “不跟”句和“没□[mu~(35)t(?)i?~0]”句的比较
        3.4.3 “不A起”句和“没□[mu~(35)t(?)i?~0]A起”句的比较
    3.5 肯定差比句与否定差比句的不对称
        3.5.1 形式不对称
        3.5.2 语义不对称
        3.5.3 语用不对称
    3.6 本章小结
4 莱芜方言差比标记的来源与形成
    4.1 前置差比标记的来源与形成
        4.1.1 “伴”的来源与形成
        4.1.2 “跟”的来源与形成
        4.1.3 “照”的来源与形成
    4.2 后置差比标记的来源与形成
        4.2.1 “起”的来源与形成
        4.2.2 “似”的来源与形成
        4.2.3 “的”的来源与形成
    4.3 本章小结
5 结语
    5.1 本文的主要结论及创新之处
    5.2 论文的不足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4)汉语工具格介词的来源及发展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来源
    1.2 研究现状
        1.2.1 与虚词专着或词典相关研究
        1.2.2 工具格介词的相关研究
        1.2.3 对具体工具格介词的相关研究
    1.3 工具格的界定与工具格介词
        1.3.1 工具格的界定
        1.3.2 工具格介词的界定
        1.3.3 工具格介词功能扩展的区分
    1.4 研究对象、意义及内容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意义
        1.4.3 研究内容
    1.5 研究理论、研究方法与语料来源
        1.5.1 研究理论
        1.5.2 研究方法
        1.5.3 语料来源
2 伴随到工具
    2.1 “以”的来源
        2.1.1 “伴随——工具——材料”
        2.1.2 “工具——方式”
        2.1.3 “工具——凭借——依据”
        2.1.4 “工具——凭借——原因”
    2.2 “以”的发展
        2.2.1 春秋时期至汉代
        2.2.2 魏晋至明清时期
    2.3 小结
3 使用到工具
    3.1 “用”的来源及发展
        3.1.1 “用”的来源
        3.1.2 “用”的发展
        3.1.3 小结
    3.2 “着(着)”的来源及发展
        3.2.1 “着(着)”的来源
        3.2.2 “着(着)”的发展
        3.2.3 小结
4 持拿到工具
    4.1 “将”的来源及发展
        4.1.1 “将”的来源
        4.1.2 “将”的发展
        4.1.3 小结
    4.2 “把”的来源及发展
        4.2.1 “把”的来源
        4.2.2 “把”的发展
        4.2.3 小结
5 依靠/依凭到工具
    5.1 “依”的来源及发展
        5.1.1 “依”的来源
        5.1.2 “依”的发展
        5.1.3 小结
    5.2 “凭”的来源及发展
        5.2.1 “凭”的来源
        5.2.2 “凭”的发展
        5.2.3 小结
    5.3 复音介词“依/凭着”的来源及发展
        5.3.1 “依着”的来源及发展
        5.3.2 “凭着”的来源及发展
6 随行/顺行到工具
    6.1 随行到工具
        6.1.1 “从”的来源及发展
        6.1.2 “由”的来源及发展
    6.2 顺行到工具
        6.2.1 “遵”的来源及发展
        6.2.2 “循”的来源及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5)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英汉致使结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写和符号清单
术语表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视角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意义
    1.5 本文结构
2 文献综述
    2.1 引言
    2.2 致使范畴概述
        2.2.1 致使概念内涵
        2.2.2 致使的语义层级性特征
        2.2.3 致使类型及范围
    2.3 致使结构研究的主要视角
        2.3.1 生成语义学视角
        2.3.2 生成语法视角
        2.3.3 认知语言学视角
        2.3.4 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
        2.3.5 类型学视角
    2.4 致使结构的英汉对比研究
    2.5 小结
3 理论框架
    3.1 引言
    3.2 致使结构的意义系统描述
        3.2.1 元功能思想下致使过程意义
        3.2.2 系统思想下致使意义系统
    3.3 致使结构功能句法分析
        3.3.1 功能句法理论
        3.3.2 基于功能句法理论描述致使结构
    3.4 小结
4 英汉词汇致使结构的语义句法对比
    4.1 引言
    4.2 英汉词汇致使结构
        4.2.1 英语词汇致使
        4.2.2 汉语词汇致使
    4.3 英汉词汇致使结构语义成分对比
        4.3.1 英汉词汇致使动词的类型及构成方式对比
        4.3.2 英汉词汇致使结构的语义层级
        4.3.3 英汉词汇致使结构致事对比
        4.3.4 英汉役事及致使结果对比
    4.4 英汉词汇致使结构的功能语义句法对比分析
        4.4.1 致使动作过程
        4.4.2 致使关系过程
        4.4.3 致使心理过程
    4.5 英汉词汇致使结构异同及其动因
        4.5.1 英汉词汇致使结构差异
        4.5.2 英汉词汇致使形态差异与汉语双音化趋式
    4.6 小结
5 致使义英语复合宾语句与汉语兼语句语义句法对比
    5.1 引言
    5.2 英语复合宾语句和汉语兼语句
        5.2.1 英语复合宾语句及致使义复合宾语句
        5.2.2 汉语兼语句及致使义兼语句
    5.3 致使义复合宾语句与兼语句语义成分对比
        5.3.1 英汉致使动词及致使力对比
        5.3.2 致使义复合宾语句与兼语句的语义层级
        5.3.3 致使义复合宾语句与兼语句致事对比
        5.3.4 复合宾语句和兼语句役事对比
        5.3.5 复合宾语句和兼语句致使结果对比
    5.4 致使义复合宾语和兼语句功能语义句法对比分析
        5.4.1 致使动作过程
        5.4.2 致使关系过程
        5.4.3 致使心理过程
        5.4.4 致使交流过程
        5.4.5 致使行为过程
        5.4.6 致使存在过程
        5.4.7 致使气象过程
    5.5 致使义英语复合宾语句和汉语兼语句异同及其动因
    5.6 小结
6 英汉致使义动结式语义句法对比
    6.1 引言
    6.2 英汉致使动结式
        6.2.1 英语动结式及致使义动结式
        6.2.2 汉语动补结构及致使义动结式
    6.3 英汉致使动结式语义成分对比
        6.3.1 英汉致使义动结式致使力对比
        6.3.2 致使动结式的语义层级
        6.3.3 英汉致使动结式致事对比
        6.3.4 英汉致使动结式役事和致使结果对比
    6.4 英汉致使动结式的功能语义句法对比分析
        6.4.1 致使动作过程
        6.4.2 致使关系过程
        6.4.3 致使心理过程
    6.5 英汉致使动结式异同及其动因
        6.5.1 英汉动结式基本语序差异与阐释
        6.5.2 英汉施受同体动结式差异与阐释
        6.5.3 汉语致使动结式特殊句式形成机制
    6.6 余论
        6.6.1 致使义“得”字句
        6.6.2 致使义“得”字句功能语义句法分析
    6.7 小结
7 英汉致使义双宾语结构语义句法对比
    7.1 引言
    7.2 双宾语结构
    7.3 双名结构
        7.3.1 双名结构的语义层级
        7.3.2 英汉致使义双名结构语义成分对比
        7.3.3 英汉双名结构的功能语义句法对比分析
        7.3.4 英汉双名结构异同与阐释
    7.4 与格结构
        7.4.1 致使与格结构的语义层级
        7.4.2 英汉与格结构语义成分对比
        7.4.3 英汉与格结构功能语义句法对比分析
        7.4.4 英汉与格结构异同与信息结构
    7.5 小结
8 从致使范畴看英汉致使结构异同
    8.1 引言
    8.2 英汉致使范畴形式语义连续统
        8.2.1 英语致使结构形式语义连续统
        8.2.2 汉语致使结构形式语义连续统
    8.3 英汉致使概念的不同词汇化模式及动因
        8.3.1 英汉致使结构形态分布差异
        8.3.2 英汉致使动词词汇化差异
    8.4 英汉致使结构语序差异及不同概念化方式
    8.5 小结
9 结论
    9.1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9.2 本研究的贡献
    9.3 本研究的局限性及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加的夫语法影响过程及物性系统网络
附录B 汉语及物性系统网络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6)存现范畴的类型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1.2.1 学术理论意义
        1.2.2 实践应用价值
    1.3 研究现状及不足
        1.3.1 存现句式的分类
        1.3.2 存现动词的分类
        1.3.4 存现动词与时体演变
        1.3.3 存现句与格理论
        1.3.5 存现动词以及存现句式的形成条件
        1.3.6 概念编码类型与语序类型
        1.3.7 语义地图模型
    1.4 主要研究问题
    1.5 理论依据
        1.5.1 语言类型学理论
        1.5.2 存现句与格理论
    1.6 研究方法
    1.7 语料来源
    1.8 章节安排
第二章 研究背景与文献综述
    2.1 存现范畴的界定
        2.1.1 存现句式的界定
        2.1.2 存现动词的界定
        2.1.3 存现主体的界定
    2.2 相关概念与理论
        2.2.1 处所句式相关概念
        2.2.2 领属句式相关概念
        2.2.3 存现范畴与显赫范畴
        2.2.4 存现范畴与时体范畴
        2.2.5 存现范畴与格范畴
        2.2.6 话题化与定指性效应
    2.3 小结
第三章 存现主体的编码类型特征
    3.1 存现主体的语义类型
    3.2 存现主体的属性与句法成分
    3.3 存现主体人称代词的类型特征
    3.4 其他助词及语气词的句法表现
    3.5 小结
第四章 类型学视野下存现句式的主语问题
    4.1 存现主语的类型特征
        4.1.1 汉藏语系中存现主语的类型特征
        4.1.2 阿尔泰语系中存现主语的类型特征
        4.1.3 南岛语系中存现主语的类型特征
        4.1.4 南亚语系中存现主语的类型特征
        4.1.5 印欧语系中存现主语的类型特征
        4.1.6 班图语系中存现主语的类型特征
        4.1.7 小结
    4.2 无标记语言中存现主语的类型特征
        4.2.1 处所短语存现句式的主语
        4.2.2 形式代词存现句式的主语
    4.3 小结
第五章 存现结构与存现动词的编码类型分析
    5.1 存现结构的编码类型特征
        5.1.1 体词性存现结构编码类型
        5.1.2 谓词性存现结构编码类型
    5.2 存现动词的编码类型特征
        5.2.1 存现动词的概念空间及语义图
        5.2.2 存在动词的编码类型特征
    5.3 存在结构与存在动词编码类型特征的动因
        5.3.1 存在动词的历时演变
        5.3.2 存在结构与存在动词的显赫性
        5.3.3 存在概念类型与语言类型
    5.4 小结
第六章 类型学视野下存现动词的对比分析
    6.1 英汉存现动词的类型特征
        6.1.1 英语存现动词的类型特征
        6.1.2 汉语存现动词的类型特征
    6.2 英汉存现动词的差异
        6.2.1 英汉存现动词中及物动词的使用差异
        6.2.2 英汉存现动词的类别与数量差异
        6.2.3 英汉消失类存现动词的不对等现象
    6.3 英汉存现动词差异的动因
        6.3.1 施通格——主宾格句法模式配置
        6.3.2 语言类型与使成式
        6.3.3 动补结构对存现构式的影响
        6.3.4 存现动词历时来源不同
    6.4 小结
第七章 消失类存现动词的类型学特征
    7.1 类型学视野下消失类存现动词
        7.1.1 汉藏语系中的典型消失类存现动词
        7.1.2 阿尔泰语系中的典型消失类存现动词
        7.1.3 南岛语系中的典型存现动词
        7.1.4 南亚语系中的典型消失类存现动词
        7.1.5 班图语系中的典型消失类存现动词
        7.1.6 印欧语系中的典型消失类存现动词
        7.1.7 消失类存现动词中的蕴含共性
    7.2 消失类存现动词类型特征的动因
        7.2.1 消失类存现动词的矢量性
        7.2.2 存现句式中动词类型与体貌特征
        7.2.3 存现句式的历时来源
        7.2.4 不同语言类型
    7.3 小结
第八章 存现动词与时体演化的类型特征分析
    8.1 存现动词及其时体演变类型
        8.1.1 存在类动词的时体演化
        8.1.2 系词类动词与时体演化
        8.1.3 领有类动词与时体演化
        8.1.4 位移类动词与时体演化
        8.1.5 居住类动词与时体演化
        8.1.6 处所类动词与时体演化
        8.1.7 存现义动词演变为进行体/持续体标记的语言
    8.2 存现动词的演变路径
    8.3 存现动词演变为时体标记的动因
        8.3.1 存现动词的显赫性
        8.3.2 空间域(源域)向时间域(目标域)的转化
        8.3.3 存现动词的语义泛化
    8.4 小结
第九章 处所短语存现句式编码类型与语序的类型研究
    9.1 存现句式的编码类型
    9.2 存现句编码类型特征
    9.3 存现句式编码类型动因
        9.3.1 可别度领先原则
        9.3.2 语义亲疏等级原则
        9.3.3 “大块置两端”与“内小外大”定律
        9.3.4 左右分支结构配置
        9.3.5 存现动词的不及物性特征
    9.4 小结
第十章 形式代词存现句式编码类型与语序的类型研究
    10.1 形式代词存现句式的编码类型
    10.2 形式代词存现句式编码的类型特征
    10.3 形式代词编码存现句式类型特征动因
        10.3.1 形式代词语序与语义靠近原则
        10.3.2 语言语序与形式代词编码类型
        10.3.3 形式代词存现句式与存现动词类别
    10.4 小结
第十一章 存现句式的表达类型特征
    11.1 跨语言中存现句式的表达类型
        11.1.1 汉藏语系语言存现句式的表达类型
        11.1.2 印欧语系语言存现句式的表达类型
        11.1.3 阿尔泰语系语言存现句式的表达类型
        11.1.4 南岛语系语言存现句式的表达类型
        11.1.5 南亚语系语言存现句式的表达类型
        11.1.6 班图语系语言存现句式的表达类型
        11.1.7 闪含语系语言存现句式的表达类型
    11.2 存现句式表达的类型特征
    11.3 存现句式表达类型特征的动因或条件
        11.3.1 事物与事件类存现句
        11.3.2 存现动词的表达类型与时态
        11.3.3 语言类型与存现动词
    11.4 小结
第十二章 存现句式、处所句式与语言语序的类型特征
    12.1 存现句式与处所句式语序相反的语言类型特征
        12.1.1 基本语序类型
        12.1.2 存现句式与处所句式基本语序动因
    12.2 存现句式与处所句式语序一致的语言类型特征
    12.3 存现句式与处所句式同一句式的语言类型特征
    12.4 存现句式与处所句式中的语言类型特征
    12.5 只有处所句式的语言类型特征
    12.6 小结
第十三章 存现句式与领属句式的类型特征
    13.1 存现句式与领有句式中动词一致的类型特征
        13.1.1 存现句式与领属句式使用领有动词的类型特征
        13.1.2 存现句式与领属句式使用“be+介词”的类型特征
        13.1.3 区分存现句式与领有句式的形式手段
    13.2 存现句式与领有句式之间的类型特征
        13.2.1 领有动词与“be+介词”的编码类型
        13.2.2 “存现”与“领属”从概念关联到构式关联
    13.3 存现句式与领属句式的演变路径
    13.4 小结
第十四章 从分裂施格现象看汉语存现句的类型特征
    14.1 汉语存现句的分裂施格表现
        14.1.1 存现主事与存现动词的分裂性
        14.1.2 基于时体因素的主格-施格模式
        14.1.3 存现名词组的语义及句法特点
    14.2 存现句分裂施格现象的动因
        14.2.1 存现动词的内论元假说
        14.2.2 及物动词的不及物化
        14.2.3 生命度等级
    14.3 分裂施格的类型学意义
    14.4 小结
第十五章 结语
    15.1 研究成果
        15.1.1 基本观点
        15.1.2 类型学视野下存现范畴中的蕴含共性
    15.2 研究启示
        15.2.1 对存现范畴研究的启示
        15.2.2 对汉语国际教育教学与研究的启示
    15.3 本研究的创新及不足之处
        15.3.1 研究创新
        15.3.2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及参加的学术活动

(7)南宁华侨投资区壮语比较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本文的目的和意义
        一、本文研究的目的
        二、本文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比较句的研究现状
        一、国外比较句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二、国内比较句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第三节 语料来源、语言代表点的选择及研究方法
        一、语料来源与语言代表点的选择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比较句的界定与分类
    第一节 比较句的定义与分类
        一、前贤关于比较句的定义与分类
        二、壮语比较句的定义和分类
    第二节 壮语比较句的构成要素
第二章 南宁华侨投资区壮语平比句的三个平面分析
    第一节 南宁华侨投资区壮语平比句的句法分析
        一、平比句的句型分析
        二、平比句的句法结构分析
        三、平比句的构成要素分析
    第二节 南宁华侨投资区壮语平比句的语义分析
        一、平比句的语义类型分析
        二、平比句比较参数的语义特征分析
        三、平比句比较参数的语义指向分析
    第三节 南宁华侨投资区壮语平比句的语用分析
        一、联合型平比句的语用分析
        二、相似型平比句的语用分析
        三、达到型平比句的语用分析
第三章 南宁华侨投资区壮语差比句的三个平面分析
    第一节 南宁华侨投资区壮语差比句的句法分析
        一、差比句的句型分析
        二、差比句的句法结构分析
        三、差比句的构成要素分析
    第二节 南宁华侨投资区壮语差比句的语义分析
        一、差比句的语义类型分析
        二、差比句比较参数的语义特征分析
        三、差比句比较参数的语义指向分析
    第三节 南宁华侨投资区壮语差比句的语用分析
        一、比较型差比句的语用分析
        二、超过型差比句的语用分析
        三、缺少标记型差比句的语用分析
第四章 南宁华侨投资区壮语极比句的三个平面分析
    第一节 南宁华侨投资区壮语极比句的句法分析
        一、极比句的句型分析
        二、极比句的句法结构分析
        三、极比句的构成要素分析
    第二节 南宁华侨投资区壮语极比句的语义分析
        一、极比句语义类型分析
        二、极比句比较参数的语义特征分析
        三、极比句比较参数的语义指向分析
    第三节 南宁华侨投资区壮语极比句的语用分析
        一、极比句肯定形式的语用分析
        二、极比句否定形式的语用分析
第五章 南宁华侨投资区壮语比较句的类型学特征
    第一节 南宁华侨投资区壮语比较句句法的类型学特征
        一、平比句句法的类型学特征
        二、差比句句法的类型学特征
        三、极比句句法的类型学特征
    第二节 南宁华侨投资区壮语比较句语义的类型学特征
        一、“和”类平比标记及相关功能的语义地图
        二、“过”类差比标记及相关功能的语义地图
    第三节 南宁华侨投资区壮语比较句语用的类型学特征
        一、壮语比较句在基本内容上的共性
        二、形容词性比较参数的使用倾向
结语
附录
    附录1 南宁华侨投资区壮语音系
    附录2 论文使用的主要符号说明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汉语平比范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思路与内容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内容
        1.2.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 研究意义及创新点
        1.3.1 研究意义
        1.3.2 主要创新
    1.4 语料来源
        1.4.1 论着类语料
        1.4.2 线上语料库资源
    1.5 比较范畴和平比句研究综述
        1.5.1 比较范畴的建立
        1.5.2 现代汉语平比句的句法语义研究
        1.5.3 汉语平比句的历时研究
        1.5.4 平比句的类型学视角研究
        1.5.5 比较句的语篇功能研究
        1.5.6 平比句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1.5.7 小结
    1.6 有关术语、符号及句式说明
2 比较范畴的界定
    2.1 比较范畴的语义界定
        2.1.1 比较范畴的语义要素
        2.1.2 比较范畴的成员
    2.2 比较范畴的句法问题
        2.2.1 比较目标和比较基准的句法特征
        2.2.2 基准标记的句法特征
        2.2.3 比较结果的句法特征
        2.2.4 平比结构的句法功能
    2.3 小结
3 汉语平比范畴的句式类型
    3.1 形容词类结果标记平比句式
        3.1.1 平比基准标记与“一样”的互选
        3.1.2 “一样”的句法性质和语法化程度
        3.1.3 其他形容词类结果标记
    3.2 指称代词类结果标记平比句式
        3.2.1 平比基准标记与代词类结果标记的互选
        3.2.2 代词类平比结果标记成员的句法性质和语法化程度
        3.2.3 其他代词类结果标记
    3.3 助词类结果标记平比句式
        3.3.1 平比基准标记与“似的”的互选
        3.3.2 “似的”的句法性质和语法化程度
    3.4 小结
4 汉语平比范畴的编码类型
    4.1 语言结构编码的类型学研究介绍
    4.2 世界语言平比结构的编码类型
        4.2.1 仅有基准标记型
        4.2.2 仅有结果标记型
        4.2.3 基准标记+结果标记型
        4.2.4 结果标记双指向型
        4.2.5 等同/达到义谓语型
        4.2.6 等同/达到义谓语双指向型
        4.2.7 等同/达到义次谓语型
    4.3 汉语及周边民族语言平比结构的编码特征
        4.3.1 平比结构和差比结构编码类型的混同与分化
        4.3.2 平比结构单标记和双标记的编码类型共存
        4.3.3 平比结构与相似、比拟结构标记编码的同形性
    4.4 小结
5 汉语平比范畴的语序类型
    5.1 语序类型学理论介绍
    5.2 汉语及周边民族语言平比结构语序类型调查
        5.2.1 世界语言平比结构语序特征的蕴含共性
        5.2.2 汉语及周边民族语言并列介引型平比结构语序类型调查
        5.2.3 汉语及周边民族语言象似型平比结构语序类型调查
        5.2.4 汉语及周边民族语言“有”字达到型平比结构语序类型调查
    5.3 平比结构与差比结构之间的语序关系
        5.3.1 世界语言差比结构语序特征的蕴含共性
        5.3.2 平比结构和差比结构语序类型的不对称现象
    5.4 汉语平比结构语序类型的特殊性
        5.4.1 现代汉语共时层面平比结构语序的特殊性
        5.4.2 汉语历时层面平比结构语序演变的特殊性
    5.5 小结
6 汉语平比范畴的概念演化类型
    6.1 类型学视角下比较和平比概念的来源
        6.1.1 来源于空间概念的比较范畴
        6.1.2 来源于领有概念的比较范畴
        6.1.3 来源于方式概念的比较范畴
    6.2 类型学视角下平比与相似概念的衍生
        6.2.1 衍生为比拟和差比标记
        6.2.2 衍生为推断义副词
        6.2.3 衍生为话题和例举标记
        6.2.4 衍生为从句引导标记
    6.3 小结
7 汉语平比基准标记的多功能语义类型
    7.1 语义地图研究方法介绍
    7.2 并列介引型平比基准标记的多功能语义类型
        7.2.1 并列、伴随与平比三种概念的关系
        7.2.2 并列介引型平比基准标记的成员
        7.2.3 平比标记功能与并列、伴随概念的语义域关系
        7.2.4 民族语言中并列介引型平比结构的区域化复制机制
    7.3 象似型平比基准标记的多功能语义类型
        7.3.1 象似型平比基准标记的成员
        7.3.2 象似词的兼用功能调查及语义地图
    7.4 达到型平比基准标记的多功能语义类型
        7.4.1 达到型平比基准标记的成员
        7.4.2 领有动词的兼用功能调查及语义地图
    7.5 小结
8 结语
    8.1 本文主要结论
    8.2 本文主要创新点
    8.3 本文主要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9)壮侗语位移动词“来”“放”的语法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壮侗语族简况
    1.2 位移动词“来”“放”的研究综述
        1.2.1 位移动词的基本界定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2.1 国外位移动词词化的研究
        1.2.2.2 国外位移动词语法化的研究现状
        1.2.2.3 国外位移动词“来”语法化的研究现状
        1.2.2.4 国外位移动词“放”语法化的研究现状
        1.2.3 国内研究现状
        1.2.3.1 国内位移动词语法化的研究现状
        1.2.3.2 国内位移动词“来”语法化的研究现状
        1.2.3.3 国内位移动词“放”语法化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
        1.4.1 研究方法
        1.4.2 语料来源
    1.5 语料标注和符号说明
第二章 连动式及其语法化
    2.1 连动式的结构和范围界定
    2.2 连动式发生语法化
        2.2.1 连动式的不稳定性促使动词的虚化
        2.2.2 连动式前项后项的语法化
        2.2.2.1 连动结构演变为状动结构
        2.2.2.2 连动结构演变为动补结构
    2.3 本章总结
第三章 位移动词“来”的语法化
    3.1 位移动词“来”的功能和语义
        3.1.1 单用时“来”的功能和语义
        3.1.2 连动式中“来”的功能和语义
        3.1.2.1 连动式前项的“来”
        3.1.2.2 连动式后项的“来”
        3.1.2.3 连动式中项的“来”
    3.2 连动式后项“来”的演变
趋向补语>结果补语/动相补语>完整体助词>承接连词'>3.2.1 路径Ⅰ: 位移动词>趋向补语>结果补语/动相补语>完整体助词>承接连词
趋向补语'>3.2.1.1 位移动词>趋向补语
结果补语/动相补语'>3.2.1.2 趋向补语>结果补语/动相补语
完整体助词'>3.2.1.3 结果补语/动相补语>完整体助词
承接连词'>3.2.1.4 完整体助词>承接连词
        3.2.1.5 小结
终点格介词>与格介词'>3.2.2 演变路径Ⅱ: 位移动词>终点格介词>与格介词
终点格介词'>3.2.2.1 位移动词>终点格介词
与格介词'>3.2.2.2 终点格介词>与格介词
        3.2.2.3 小结
给予义动词>使役动词>状语标记'>3.2.3 演变路径Ⅲ: 位移动词>给予义动词>使役动词>状语标记
给予义动词'>3.2.3.1 位移动词>给予义动词
使役动词'>3.2.3.2 给予义动词>使役动词
        3.2.3.3 使役构式“来+N+VP”的形成
        3.2.3.3.1 容让使役“来+N有生+VP”
        3.2.3.3.2 致使使役“来+N无生+VP”
状语标记'>3.2.3.4 使役动词>状语标记
        3.2.3.5 小结
    3.3 本章总结
第四章 位移动词“放”的语法化
    4.1 位移动词“放”的功能和语义
        4.1.1 单用时“放”的功能和语义
        4.1.2 连动式中“放”的功能和语义
        4.1.2.1 连动式前项的“放”
        4.1.2.2 连动式后项的“放”
        4.1.2.3 连动式中项的“放”
    4.2 连动式前项“放”的语法化
使役动词>状语标记'>4.2.1 演变路径Ⅰ:位移动词>使役动词>状语标记
使役动词'>4.2.1.1 位移动词>使役动词
状语标记'>4.2.1.2 使役动词>状语标记
        4.2.1.3 小结
工具格介词'>4.2.2 演变路径Ⅱ: 位移动词>工具格介词
伴随介词>并列连词'>4.2.3 演变路径Ⅲ: 位移动词>伴随介词>并列连词
伴随介词'>4.2.3.1 位移动词>伴随介词
并列连词'>4.2.3.2 伴随介词>并列连词
        4.2.3.3 小结
处所源点介词>时间源点介词'>4.2.4 演变路径Ⅳ: 位移动词>处所源点介词>时间源点介词
处所源点介词'>4.2.4.1 位移动词>处所源点介词
时间源点介词'>4.2.4.2 处所源点介词>时间源点介词
        4.2.4.3 小结
处所源点介词>经由介词'>4.2.5 演变路径V:位移动词>处所源点介词>经由介词
经由介词'>4.2.5.1 处所源点介词>经由介词
        4.2.5.2 小结
    4.3 连动式后项“放”的语法化
终点格介词>祈使语气词'>4.3.1 演变路径Ⅰ:位移动词>终点格介词>祈使语气词
终点格介词'>4.3.1.1 位移动词>终点格介词
祈使语气词'>4.3.1.2 终点格介词>祈使语气词
        4.3.1.3 小结
终点格介词>结果补语/动相补语>完整体助词'>4.3.2 演变路径Ⅱ: 位移动词>终点格介词>结果补语/动相补语>完整体助词
结果补语/动相补语'>4.3.2.1 终点格介词>结果补语/动相补语
完整体助词'>4.3.2.2 结果补语/动相补语>完整体助词
        4.3.2.3 小结
终点格介词>处所介词>持续体助词'>4.3.3 演变路径Ⅲ: 位移动词>终点格介词>处所介词>持续体助词
处所介词'>4.3.3.1 终点格介词>处所介词
持续体助词'>4.3.3.2 处所介词>持续体助词
        4.3.3.3 小结
终点格介词>方向格介词>对象格介词'>4.3.4 演变路径Ⅳ: 位移动词>终点格介词>方向格介词>对象格介词
方向格介词'>4.3.4.1 终点格介词>方向格介词
对象格介词'>4.3.4.2 方向格介词>对象格介词
        4.3.4.3 小结
终点格介词>与格介词'>4.3.5 演变路径V:位移动词>终点格介词>与格介词
与格介词'>4.3.5.1 终点格介词>与格介词
        4.3.5.2 小结
    4.4 本章总结
第五章 结语
    5.1 研究成果总结
    5.2 尚待解决及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10)基于语料库的俄语前置词与汉语介词类型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俄语前置词与汉语介词对比
    1.1 俄语前置词概述
        1.1.1 俄语前置词定义
        1.1.2 俄语前置词的分类
        1.1.3 俄语前置词的来源
        1.1.4 俄语前置词的功能及意义
    1.2 汉语介词概述
        1.2.1 汉语介词定义
        1.2.2 汉语介词的来源
        1.2.3 汉语中的框式介词
    1.3 俄语前置词和汉语介词对比
        1.3.1 俄语前置词和汉语介词相同点
        1.3.2 俄语前置词和汉语介词不同点
第二章 基于语料库的俄语前置词与汉语介词词序和谐性及其共性分析
    2.1 俄语前置词和谐性
    2.2 汉语介词和谐性
    2.3 俄语前置词与汉语介词词序和谐性共性分析
第三章 基于语料库的俄语前置词与汉语介词词序不和谐性及其共性分析
    3.1 俄语前置词不和谐性
        3.1.1 俄语前置词спустя
        3.1.2 俄语前置词погодя
        3.1.3 俄语前置词ради
        3.1.4 俄语前置词вопреки
    3.2 汉语介词不和谐性
    3.3 俄语前置词与汉语介词词序不和谐性共性分析
第四章 基于语料库的俄语前量词和汉语介词的类型学解释
    4.1 语言共性与语言个性
    4.2 内部解释与外部解释
        4.2.1 内部解释
        4.2.2 外部解释
    4.3 共时解释与历时解释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汉语伴随介词语法化的类型学研究——兼论SVO型语言中伴随介词的两种演化模式(论文参考文献)

  • [1]英汉动结构式历时演变的认知对比研究[D]. 黄广平.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2)
  • [2]湖南沅陵乡话语法研究[D]. 尹吉鹏.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3]山东莱芜方言差比句研究[D]. 陈鑫鑫.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汉语工具格介词的来源及发展考察[D]. 钟芳剑.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1)
  • [5]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英汉致使结构对比研究[D]. 赵宏伟.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1)
  • [6]存现范畴的类型学研究[D]. 杜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7)
  • [7]南宁华侨投资区壮语比较句研究[D]. 马慧蓉. 广西民族大学, 2020(05)
  • [8]汉语平比范畴研究[D]. 魏阳阳.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9]壮侗语位移动词“来”“放”的语法化研究[D]. 王全华. 广西大学, 2019(01)
  • [10]基于语料库的俄语前置词与汉语介词类型学研究[D]. 王一迪. 延边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汉语伴随介词语法化的类型学研究——兼论SVO型语言中伴随介词的两种演化模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