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鱼类雌核发育的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符文,彭亮跃,肖亚梅[1](2022)在《人工雌核生殖技术及其在鱼类育种中的应用》文中提出雌核生殖是一种依靠雌原核发育的特殊生殖方式,人工雌核生殖已经发展成为鱼类遗传改良的有效途径,在鱼类种质提纯复壮、良种选育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从鱼类育种的实践出发,系统总结了鱼类人工雌核生殖的技术途径、研究现状,提出了鱼类人工雌核生殖技术存在的问题,旨在为鱼类人工雌核生殖技术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张桂桂[2](2021)在《合方草鱼肠道抗病性初步研究》文中提出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2n=48)具有生长速度快、草食性以及易于养殖等优点,在我国淡水经济养殖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连续的人工自交繁育导致草鱼种质资源明显退化,生长速度减慢,病害严重,因此积极开展草鱼种质资源创新和良种选育工作具有重大意义。以锦鲤(Cyprinus carpio haematopterus,2n=100)遗传灭活精子刺激草鱼卵子,通过温度休克处理使卵子染色体加倍,培育出了雌核发育草鱼。雌核发育草鱼具有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强等优良特性。利用雌核发育草鱼为母本,普通草鱼为父本培育出了一种新型草鱼—合方草鱼。本文以合方草鱼为材料,对其免疫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外形及倍性检测。对合方草鱼的可数性状、可量性状、染色体数目和DNA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合方草鱼与普通草鱼在外形上无显着差异(p>0.05),染色体数为48,是一种二倍体鱼。2)免疫组织特性研究。对脾脏、头肾、肠道和血液组织的形态结构、细胞类型以及免疫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合方草鱼与普通草鱼脾脏、头肾组织的形态结构、细胞类型一致,合方草鱼脾脏组织中黑色素巨噬细胞数高于普通草鱼,表明合方草鱼脾脏组织对衰老细胞和毒物具有更强的的吞噬、消除作用;在肠道切片中观察到,合方草鱼肠道皱褶杯状细胞分布密度高于普通草鱼,由于杯状细胞分泌的黏蛋白在肠黏膜表面构成具有保护作用的黏液层,因此合方草鱼肠道杯状细胞可通过增加黏蛋白的量进而对肠道发挥更强的保护作用;合方草鱼脾脏中的非特异性免疫因子溶菌酶的活性(14.4 U/L)高于普通草鱼(13.5 U/L),血液中血清的溶菌酶活性(17.71 U/L)显着高于普通草鱼(13.89 U/L)(p<0.05),溶菌酶具有广谱的抗菌作用,表明合方草鱼在非特异性免疫能力方面存在潜在优势。3)肠道病菌侵染实验。通过嗜水气单胞菌侵染实验,比较了合方草鱼和普通草鱼肠道中杯状细胞数量、黏蛋白基因(MUC2)表达、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病菌侵染后的第3 d、5 d、7 d,合方草鱼肠道皱褶杯状细胞的分布密度呈现上升—下降—平稳的变化趋势。在病菌侵染后的第3d,合方草鱼杯状细胞的分布密度显着增加,在第5 d开始下降,第7d趋于平稳,而普通草鱼杯状细胞的分布密度在第5 d才出现增加,且并未观察到下降的趋势,推测合方草鱼先于普通草鱼在肠道黏膜发挥保护作用;在病菌侵染后,合方草鱼肠道中T-SOD活性呈现一直增加的趋势,而且血清中的T-SOD活性一直高于普通草鱼,清除了过量的自由基;在病菌侵染过程中,合方草鱼肠道、血清中反映生物膜脂质过氧化损伤程度的MDA含量总体上低于普通草鱼。4)肠道转录组比较分析。通过转录组测序分析了5~6月龄合方草鱼和普通草鱼肠道m RNAs的表达差异,结果显示:与普通草鱼相比,合方草鱼差异表达的m RNAs为6658个(3085个上调和3573个下调)。对差异表达的m RNAs进行GO以及KEGG富集分析,显着富集的GO term主要有细胞过程(cellular process)、单组织过程(single-organism process)、结合(binding)和细胞(cell);显着富集的信号通路主要有代谢途径(Metabolic pathways)、碳代谢(Carbon metabolism)、类固醇生物合成(Steroid biosynthesis)、半胱氨酸和蛋氨酸的代谢(Cysteine and methionine metabolism),同时发现与炎症发生相关的肠道紧密连接(tight junction)通路出现富集现象,在合方草鱼肠道中体现出更强的紧密连接作用。5)肠道紧密连接通路相关基因表达分析。结合肠道转录组数据,对合方草鱼和普通草鱼的紧密连接(tight junction)通路相关基因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在合方草鱼肠道中occludin、claudin3、claudin4、claudin7、claudin15、cingulin、JAM1和ZO-3基因的表达量显着高于普通草鱼(p<0.05),与转录组结果一致。该研究结果揭示出合方草鱼肠道紧密连接结构介导的肠道屏障功能优于普通草鱼,在抵御病原体入侵时具有潜在的优势。本研究发现合方草鱼在非特异性免疫能力方面较普通草鱼有所提高。另外,合方草鱼具有优于普通草鱼的肠道屏障功能,在抵御外界病原体侵扰时具有潜在的优势。
陈乾[3](2021)在《天然雌核发育草鱼的生物学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草鱼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其2019年总产量为553万吨,是产量最高的淡水鱼类(2020年中国渔业统计年鉴)。但目前草鱼面临着种质资源退化和优良品种不充足的问题,因此,对草鱼进行遗传改良具有很强的必要性。本实验室研究团队通过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Leuciscinae,GC,2n=48,♀)与翘嘴红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Cultrinae,TC,2n=48,♂)的亚科间远缘杂交获得了天然雌核发育草鱼(2n GGC,2n=48)和三倍体杂交草鱼(3n=72)。本文对2n GGC的DNA含量、染色体数目、外形特征、线粒体DNA、5S rDNA、肌肉氨基酸含量和全长转录组进行了系统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2n GGC的DNA含量、染色体数目和形态学特征分析。在DNA含量上,GC、TC和2n GGC的平均DNA含量分别为60.59、71.31和60.41,GC与2n GGC的平均DNA含量之比约为1:1(P>0.05);在染色体数目上,GC、TC和2n GGC染色体数目均为48条,为二倍体鱼;在形态学特征上,除背鳍条数外,2n GGC与GC无显着性差异(P>0.05),与TC差异显着(P<0.01)。这些结果表明2n GGC是染色体数目为48的二倍体后代。2.2n GGC线粒体DNA全基因组测序分析。GC的线粒体DNA全长为16610 bp,TC的线粒体DNA全长16622 bp,2n GGC的线粒体DNA全长与GC相同;且2n GGC与GC的线粒体全长序列相似性为99.87%,与TC的相似性90.83%。这些结果表明2n GGC的线粒体基因组符合母系遗传规律。3.2n GGC的5S rDNA序列分析及荧光原位杂交。分别对2n GGC及亲本的5S rDNA序列进行克隆及测序,结果显示,GC、TC和2n GGC的5S rDNA重复单元大小分别为180 bp、188 bp和180 bp,其差异主要在的NTS区,长度分别为60 bp、68 bp和60 bp,且在2n GGC中发现了来源于TC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以TC的5S rDNA-188探针进行染色体定位,发现在TC中有两强和两弱的杂交信号,而在GC和2n GGC中无杂交信号。这些结果从分子和细胞水平上证明了2n GGC的两套染色体组均来自母本GC,但可能存在少量的父本遗传物质。4.2n GGC肌肉氨基酸含量测定。GC、TC和2n GGC的每100 g肌肉中的总氨基酸含量(TAAs)分别为53.74 g、63.15 g和58.76 g,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EAAs)分别为19.83 g、23.57 g和23.38 g,鲜味氨基酸含量(DAAs)分别为21.20 g、25.08 g和23.56 g。这些结果表明,2n GGC的TAAs、EAAs和DAAs均高于母本,其肉质水平有明显提升。5.2n GGC的全长转录组测序和分析。利用Pac Bio Sequel测序平台对2n GGC的心、肾脏、脑、肌肉和肝脏混合样本进行全长转录组测序,共得到20.4 Gb测序原始数据,经过ICE聚类和校正后,最终得到一致性序列377,928条,总长度为845,616,752 bp,一致性序列中准确度大于99%的有198,465条,总长度为423,770,113 bp;存在五种主要的可变剪接事件,其中IR(Intron retention)事件为主要的可变剪接类型,其次是AP(Alternative position)和AA(Alternative acceptor site),AD(Alternative donor site)与ES(Exon skipping)事件占比接近;挑选了不同类型的可变剪接事件进行Sanger测序验证,验证结果与分析结果一致。本研究通过GC(♀)与TC(♂)的亚科间远缘杂交首次获得了天然雌核发育二倍体草鱼2n GGC,含有两套GC的染色体,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父本TC的影响,其氨基酸含量较普通草鱼有显着提高。本研究有望提供新的草鱼种质资源,可进一步推动我国草鱼种业的发展。
尤锋,吴志昊[4](2020)在《我国海水鱼类染色体操作研究与应用进展》文中研究表明染色体操作技术包括雌核发育及多倍体人工诱导等,可快速纯化性状,获得单性群体、生长快和不育/低育个体,是现代遗传育种和遗传改良的重要技术途径,近年来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其快速纯化、低育及生物安全的特点在基因编辑、借腹怀胎等前沿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中也极具价值。本文在简述鱼类染色体操作概念和诱导原理基础上,系统介绍了我国海水鱼类雌核发育、多倍体的人工诱导和生物学机制,及其在遗传育种中的研究进展与生产实践等,以期为染色体操作在海水鱼类新种创制、生物技术中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曹勤[5](2020)在《紫外辐射灭活清水石斑鱼精子诱导褐点石斑鱼卵子胚胎发育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褐点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为我国东南沿海重要养殖品种但因种质资源退化导致其品质、遗传多样性、生长速度、抗病能力受到影响。雌核发育作为可获得优良品种的手段之一被广泛的应用于鱼类良种的开发。据报道,人工诱导褐点石斑鱼雌核发育技术已取得成功,但因人工诱导雌核发育过程中需对精子遗传物质灭活和受精卵染色体加倍处理使得仔鱼存活率低、畸形率高,为探究人工诱导雌核发育手段对褐点石斑鱼受精卵胚胎发育的影响,本研究以紫外线法和冷休克法为雌核发育处理手段,以紫外灯、褐点石斑鱼母本(♀)与清水石斑鱼父本(Epinephelus polyphekadion,♂)为研究对象,对紫外灯辐射强度稳定范围、稳定时间进行测定以及对清水石斑鱼精子最佳稀释液进行筛选、清水石斑鱼精子紫外处理条件和受精卵冷休克处理条件的摸索以及经紫外处理诱导的胚胎和冷休克处理过的胚胎发育的观察,取得的研究结果如下:1.对不同紫外灯管辐射强度进行研究表明不同紫外灯打开后辐射强度趋于稳定的时长不同;同一灯管不同位点处辐射强度不同;辐射强度随灯管高度增加而降低,一定范围内,高度上升1 cm会造成辐射强度呈显着差异(P<0.05)。2.采用5种精子稀释液(ELS3、EM1、Hank’s、MPRS和TS-19)对清水石斑鱼精子稀释后通过观察精子激活率、精子快速运动时间及寿命,测得EM1为清水石斑鱼精子最佳稀释液。本研究对紫外照射条件、冷休克处理起始时间、处理持续时间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当辐射强度为2500μW/cm2,照射2.5 min时褐点石斑鱼受精卵原肠期胚胎存活率和孵化率最高;当冷休克(0~2℃)处理起始时间为6.0 min持续处理6.5 min后胚胎孵化率最高。3.对未经任何处理、紫外照射以及冷休克后的受精卵胚胎发育进行观察,研究表明经冷休克处理后的受精卵胚胎发育用时最长,且紫外和冷休克处理会造成受精卵胚胎发育卵裂不均一,胚胎细胞出现多油球的情况,并造成初孵仔鱼不同程度的畸形。
涂明旺[6](2020)在《热带爪蛙的单性生殖及雌核发育单倍体的转录组分析》文中认为脊椎动物人工单性生殖(Unisexual reproduction)中比较常用的两种方式是雌核发育(Gynogenesis)和雄核发育(Androgenesis),人工单性生殖可以极大地缩短获得基因修饰动物纯合子品系的周期。雌核发育是一种需要精子存在但精子并不提供遗传物质,发育过程中胚胎仅由母本基因控制的单性生殖方式。脊椎动物自发性雌核发育大多存在于一些鱼类和少部分两栖动物中,而人工诱导的雌核发育个体则可以通过破坏精子的DNA以消除雄性遗传物质以及抑制卵子的第二次减数分裂或第一次卵裂以恢复染色体的二倍性来实现。雄核发育是指在卵子不提供核遗传物质的情况下,仅依靠雄性原核进行发育形成后代的特殊的单性生殖方式。自发性的雄核发育在脊椎动物中极为罕见,而人工诱导的雄核发育可通过对卵子进行遗传性灭活并对精子雄核染色体进行二倍化处理来实现。爪蛙中人工诱导的雌核发育可获得健康可育的雌核发育二倍体个体,而人工诱导的雄核发育还存在许多尚未解决的问题。本文在热带爪蛙中进行人工诱导的雌核发育,观察到雌核发育单倍体典型的单倍体综合征表型,获得了健康存活的雌核发育二倍体纯合个体,并将早期冷休克雌核发育与晚期冷休克雌核发育这两种方法进行了对比;在热带爪蛙中进行人工诱导的雄核发育获得了雄核发育的单倍体个体,观察到典型的单倍体综合征表型。但雄核发育的染色体二倍化尝试一直不能成功,二倍化处理后的胚胎均在神经胚前死亡,这也是雄核发育与雌核发育的不同之处。两栖类中单倍体综合征现象很早就有报道,但单倍体综合征的形成机制至今尚无定论。本文利用RNA-Seq转录组分析技术比较了雌核发育单倍体与二倍体三个发育时期的基因表达差异,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了GO分析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单倍体的糖代谢相关过程、DNA转录调控相关过程、泛素化、磷酸化等过程出现异常,并且单倍体的MAPK信号通路、Fox O信号通路出现显着异常表达可能引发非正常的细胞凋亡,单倍体的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C型凝集素受体信号通路等出现异常表达则可能导致单倍体胚胎的免疫功能出现缺陷,这些数据有助于解释单倍体综合征。据报道,在细胞水平上p53基因缺失可以提高单倍体细胞系的生存适应能力,使其更好的维持细胞的单倍性,然而本文的实验结果初步显示p53基因缺失并不能在胚胎水平上提高热带爪蛙单倍体的存活能力,热带爪蛙单倍体综合征的内在机制仍需进一步探究。
杨娜[7](2020)在《吉富罗非鱼远缘杂交与雌核发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GIFT)是遗传改良后选育而形成的罗非鱼新品系,其个体大,出肉率高,生长速度快。在养殖过程中,罗非鱼易出现种间杂交,因此极易出现品种退化和种质混杂不纯等问题,该问题直接或间接影响了罗非鱼养殖的经济效益。因此,有必要对吉富罗非鱼进行遗传改良和进一步选育。目前已有许多鱼类通过杂交选育、雌核发育、雄核发育和多倍体育种等方法培育出了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品种,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本研究进行了吉富罗非鱼(♀)与淡水石斑鱼(Parachromis managuensis)(♂)、布氏罗非鱼(Heterotilapia buttikoferi)(♂)、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的远缘杂交研究,探索吉富罗非鱼(♀)与淡水石斑鱼(♂)、布氏罗非鱼(♂)、翘嘴鳜(♂)远缘杂交的可行性,以期获得具有双亲优良性状的杂交子代,丰富鱼类远缘杂交的基础数据;进一步对正常发育的杂交子代进行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的分析,研究父本、母本及其子代间的遗传关系、杂交子代群体的纯合度、杂交子代群体与另外两个罗非鱼品系的遗传关系,以期为远缘杂交F1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此外,远缘杂交过程中筛选出合适的雌核发育精子,选择淡水石斑鱼的精子激活吉富罗非鱼的卵子进行减数分裂雌核发育,进一步对雌核发育后代进行胚胎发育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的分析,为吉富罗非鱼的雌核发育提供技术支持。实验结果如下:1、吉富罗非鱼(♀)与淡水石斑鱼(♂)、布氏罗非鱼(♂)、翘嘴鳜(♂)杂交子代的胚胎发育研究吉富罗非鱼(♀)与淡水石斑鱼(♂)、布氏罗非鱼(♂)、翘嘴鳜(♂)杂交的胚胎发育到囊胚期前的阶段与对照组的胚胎发育基本同步。对照组的胚胎发育到原肠期时,三组远缘杂交的胚胎均出现发育停滞高峰。对照组的胚胎发育至体节分化前期时,三组杂交的胚胎发育进度开始明显慢于对照组,并且有大量畸形胚胎出现,畸形胚胎在孵化过程中不断死亡,到开口期部分畸形个体虽然存活,但无法摄食,后续全部死亡。此外,每个组表型正常的胚胎,从孵化期到开口期这段时间内陆续也有死亡。吉富罗非鱼(♀)与淡水石斑鱼(♂)、布氏罗非鱼(♂)、翘嘴鳜(♂)杂交的胚胎受精率分别是96.18±1.74%、94.78%±1.68%和95.61±1.19%,吉富罗非鱼(♀)与淡水石斑鱼(♂)、布氏罗非鱼(♂)、翘嘴鳜(♂)杂交的胚胎孵化率分别是1.41±0.29%、2.02±0.16%和16.25±1.64%,吉富罗非鱼(♀)与淡水石斑鱼(♂)、布氏罗非鱼(♂)、翘嘴鳜(♂)杂交的胚胎存活率分别是0%、0%和0.34±0.13%。三组远缘杂交组的胚胎受精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三组远缘杂交组的胚胎孵化率和胚胎存活率均极显着低于对照组(P<0.01)。2、吉富罗非鱼(♀)×翘嘴鳜(♂)子代的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研究通过流式细胞技术对存活个体进行了DNA相对含量分析,结果显示发育正常的杂交子代的DNA含量和吉富罗非鱼的DNA含量无显着性差异。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显示,发育正常的杂交子代的染色体数目是2n=44,核型为6sm+24st+14t,染色体臂数(NF)=50,杂交子代的母本吉富罗非鱼的染色体数目是2n=44,核型为6sm+26st+12t,NF=50,杂交子代的父本翘嘴鳜的染色体数目是2n=48,核型为8sm+10st+30t,NF=56。杂交子代的染色体数目与其母本相同,二者核型相似。杂交子代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与父本不同,存在较大差异。选取10个在吉富罗非鱼群体中扩增不出条带同时在翘嘴鳜群体中多态性较高的翘嘴鳜微卫星标记,并利用这些标记对全同胞家系的父本翘嘴鳜和杂交子代群体进行分子遗传学分析,各微卫星标记在父本翘嘴鳜中均扩增出条带,在杂交子代群体中均没有扩增出条带,表明杂交子代未遗传父本的遗传物质。罗非鱼10个微卫星标记在全同胞家系的母本吉富罗非鱼和杂交子代群体中均扩增出条带,且条带大小均相同。罗非鱼10个微卫星标记在吉富罗非鱼群体、杂交子代群体和尼罗罗非鱼无锡群体中共扩增出69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等位基因的数量1个或2个,这些标记扩增的带宽范围为100~300 bp,杂交子代群体的平均观测纯合度(0.9072)和平均期望纯合度(0.7499)最高,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杂交子代群体与吉富罗非鱼群体聚为一支,其次是尼罗罗非鱼无锡群体。DNA相对含量分析、染色体数目统计和核型分析和微卫星的遗传学分析结果显示,吉富罗非鱼(♀)×翘嘴鳜(♂)的杂交子代属于雌核发育个体。3、吉富罗非鱼的雌核发育研究用紫外线灭活的淡水石斑鱼精子激活吉富罗非鱼卵子,在10℃~12℃条件下冷休克处理30~45 min诱导减数分裂雌核发育,成功获得雌核发育吉富罗非鱼个体。雌核发育的胚胎受精率、胚胎孵化率和胚胎存活率分别是96.34±1.18%、15.36±1.86%和2.12±0.42%。雌核发育组的胚胎受精率与对照组的胚胎受精率无显着性差异(P>0.05)。雌核发育组的胚胎孵化率和存活率都极显着的低于对照组(P<0.01)。雌核发育组出现了正常和畸形两种子代,经流式细胞仪检测正常个体是二倍体,畸形个体为单倍体。雌核发育吉富罗非鱼的染色体数目是2n=44,核型公式是6sm+22st+16t,NF=50,雌核发育子代的母本吉富罗非鱼的染色体数目是2n=44,核型公式是6sm+26st+12t,NF=50,雌核发育子代的父本淡水石斑鱼的染色体数目是2n=48,核型公式是8sm+20st+20t,NF=56。10个微卫星标记在吉富罗非鱼群体、雌核发育吉富罗非鱼群体和尼罗罗非鱼高州群体共扩增出66个等位基因,每个位点等位基因的数量1个或2个,这些标记扩增的带宽范围为100~300 bp。雌核发育吉富罗非鱼群体的平均观测纯合度(0.9184)和平均期望纯合度(0.7925)最高。聚类分析显示,吉富罗非鱼群体和雌核发育吉富罗非鱼群体先聚在一起,其次是尼罗罗非鱼高州群体,表明雌核发育群体的遗传一致性较高。
毛庄文[8](2020)在《改良雌核发育草鱼群体的建立及其遗传特性研究》文中认为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是我国产量最高的重要养殖经济鱼类,2018年其年产量达550万吨(2019年中国渔业统计年鉴)。然而,连续人工自交容易导致草鱼种质资源退化,造成其染病及死亡。为了获得遗传改良草鱼,本研究通过雌核发育技术,首次使用灭活的锦鲤精子作为刺激源激活草鱼成熟卵子,经过染色体加倍处理后获得改良雌核发育草鱼,建立了改良雌核发育草鱼群体,并对其遗传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1.首次采用紫外辐射灭活的锦鲤精子激活草鱼成熟卵细胞,通过冷休克处理抑制第二极体排出使其染色体加倍获得改良雌核发育草鱼,建立了改良雌核发育草鱼群体(1310尾),为其遗传等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验材料;也为其在生产上的应用奠定了重要种质资源。2.对改良雌核发育草鱼的外形、红细胞、染色体数目等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在外形方面,改良雌核发育草鱼身体呈淡青绿色或淡茶黄色,头部稍扁平,口端位,吻部稍钝,无口须,与普通草鱼具有一致性;在红细胞方面,改良雌核发育草鱼与普通草鱼的红细胞形态、DNA含量等特征无显着差异(P>0.05);在染色体数目方面,改良雌核发育草鱼具有48条染色体,核型为18m+24sm+6st,与普通草鱼一致,确定其为二倍体草鱼。综上所述,改良雌核发育草鱼与普通草鱼在多种生物学特征上具有一致性。3.对改良雌核发育草鱼的分子遗传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1)利用微卫星DNA分子标记,在改良雌核发育草鱼中找到了灭活的锦鲤精子残留的特异性微卫星DNA片段(MFW1-G),该片段仅存在于改良雌核发育草鱼与锦鲤中,而普通草鱼中没有。这是首次在分子生物学的水平提供了改良雌核发育草鱼中存在父本遗传物质的重要证据,为雌核发育后代中的“杂交效应”提供了依据,也为区分改良雌核发育草鱼与其它草鱼品种提供了分子标记。2)利用9对引物(HoxA4a,HoxA9a,HoxA11b,HoxB1b,HoxC4a,HoxD10a,HoxC6b,HoxC6b-G和HoxC6b-K)在锦鲤、改良雌核发育草鱼以及普通草鱼Hox基因簇中共扩增出32个Hox基因以及2个不属于Hox基因簇的DNA片段(K522)。对扩增出的32个Hox基因以及K522进行测序分析发现,改良雌核发育草鱼具有一个兼有双亲遗传结构且偏向于锦鲤的HoxC6b-GGC-2重组基因,同时它还具有与草鱼相同的HoxC6b-GGC基因以及与锦鲤相同的HoxC6b-GGC-1基因。此外,引物HoxC6b扩增结果中,还在改良雌核发育草鱼和锦鲤扩增出一条不属于Hox基因簇的K522,在普通草鱼中没有扩增出该DNA片段。测序结果显示,在改良雌核发育草鱼与锦鲤中扩增出的K522具有完全相同的序列。HoxC6b-GGC-2是首次在改良雌核发育草鱼中发现的重组基因,该基因的发现进一步提供了改良雌核发育草鱼中存在父本遗传物质的重要证据,进一步证明了雌核发育鱼的“杂交效应”。3)对锦鲤、改良雌核发育草鱼和普通草鱼的线粒体DNA和5S rDNA序列结构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改良雌核发育草鱼具有与普通草鱼相同的线粒体DNA以及5S rDNA序列结构,在这些遗传结构方面,两者之间具有相似性。4)基于转录组测序技术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对改良雌核发育草鱼和普通草鱼的肝脏和脾脏转录组进行了测序及比较分析,共筛选出改良雌核发育草鱼与普通草鱼之间的3145个差异表达基因,包括1666个表达上调基因以及1479个表达下调基因。对这些差异表达基因进行了GO富集以及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根据富集到的功能基因以及信号通路,推测了改良雌核发育草鱼不易染病可能的原因。5)为了探究改良雌核发育草鱼的生物膜屏障功能,选取紧密连接信号通路对转录组测序结果进行验证分析,其中比较分析了改良雌核发育草鱼和普通草鱼肝脏、脾脏以及肠道组织中9个紧密连接蛋白相关基因(occludin、claudin15a、JAM、claudin2、claudin7a、claudin4、ZO-1、cingulin、sympk)的表达量。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分析结果与转录组分析结果一致:改良雌核发育草鱼紧密连接蛋白相关基因表达量高于普通草鱼;说明改良雌核发育草鱼紧密连接蛋白发挥了更强的生物学功能,具有更强的生物膜屏障功能,进而推测出改良雌核发育草鱼通过增强生物膜屏障功能降低其染病的风险。
秦泽倩[9](2020)在《黄姑鱼的伪雄鱼诱导及其性别相关基因的筛查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姑鱼(Nibea albiflora)是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鱼类,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等优点。在养殖中黄姑鱼的雌鱼比雄鱼生长快,因此研究黄姑鱼的性别控制及其性别决定机制,对于培育全雌黄姑鱼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优化了黄姑鱼伪雄鱼的诱导方法,同时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分析了其性别决定相关的基因,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投喂不同剂量的来曲唑(10/100 mg/kg)以及17α-甲基睾酮(MT,10 mg/kg)来诱导雌核发育黄姑鱼发生性逆转。实验设置了正常黄姑鱼和雌核发育黄姑鱼为对照组,分析不同处理组的生长性能、性比、性腺组织学结构等,进而筛选和优化诱导伪雄鱼的适宜方法。结果表明来曲唑(10/100 mg/kg)可以成功诱导雌核发育黄姑鱼100%逆转为表型雄鱼,同时还有促进精子生成的作用,但在处理期间对黄姑鱼的生长有轻微的抑制作用。经组织切片观察发现使用来曲唑诱导后的性腺均具有正常的精巢结构,发育良好,且在诱导处理结束后仍旧保持其正常精巢结构,但是MT组具有一定比例的异常发育性腺,部分精巢内出现空泡化等毒理现象。此外,在150日龄及210日龄(处理结束)的性腺成熟指数也显示处理组与对照组之间并无显着差异。2.采集伪雄,雌核发育以及正常雌雄黄姑鱼的脑和性腺组织共26个样品,进行转录组测序,平均每个样品质控之后产出6.41Gb数据,共检测到表达的基因数为58282,其中已知基因为56964个,预测的新基因为1318个。差异基因表达分析显示正常雌鱼性腺与伪雄鱼性腺中的差异基因最多,高达8958个基因;正常雌雄的脑中差异基因数目最少,仅有30个。分析雌核发育,伪雄鱼以及正常雌雄黄姑鱼的脑及性腺的转录图谱,发现雌核发育与正常雌鱼的卵巢中基因表达水平一致,伪雄鱼与正常雄鱼精巢中一致,而四种鱼的脑的基因表达水平基本一致。通过GO功能注释分析,脑组织中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生物过程的调节以及催化活性等条目,性腺则富集到生殖相关的条目。性腺中的差异基因还进一步通过KEGG注释富集到p53和PPAR信号通路。3.从已知基因挑选出cyp19a、zp3、zp4、foxl2等雌性相关表达基因,dmrt1、gsdf、amh、ar等雄性相关表达的基因以及dnd和vasa两个生殖基因,通过qRT-PCR验证了转录组结果的可靠性。对cyp19a、dmrt1、foxl2、vasa四个基因在正常黄姑鱼组织中的特异性表达进行检测,发现cyp19a仅在卵巢中表达;而dmrt1仅在精巢中表达;foxl2在鳃和性腺中都有表达;vasa作为生殖基因仅在性腺中表达。
尚茹杰[10](2020)在《二倍体卵子单性生殖发育优势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雌核发育因其获得后代遗传物质单一(由母本控制),是一种重要的鱼类育种方式。普通二倍体鱼产生单倍体卵子,直接进行雌核发育,不可存活,需通过物理、化学方法使染色体加倍。本实验室通过远缘杂交获得的异源四倍体鲫鲤产生的二倍体卵子,可直接进行雌核发育,获得二倍体子代,该子代可产生不减数的二倍体配子,再进行雌核发育时,孵化率更高。以上发育现象表明,二倍体卵子(尤其是雌核发育来源)在单性生殖时具有明显的发育优势。但是关于该发育优势的分子机制,尚无相关研究。鱼类受精卵经10次分裂后,即1K细胞期,发生囊胚中期转换,由母源性调控转为合子型调控。现有研究表明,卵子所储备的母源性物质,不仅满足胚胎发育早期分裂的需要,同时也可以改变染色体的修饰状态,调控合子基因的激活表达。因此,我们对单倍体卵子和两种来源的二倍体卵子进行了转录组分析来比较其物质储备的差异。同时,我们选取1K细胞期为时间节点,对自交产生的二倍体胚胎、雌核发育的单倍体胚胎和二倍体胚胎进行组蛋白后修饰的分析和转录组分析来初步揭示二倍体卵子发育优势的分子机制。通过研究获得如下主要结果:(1)二倍体/单倍体卵子的转录组对比分析显示,在二倍体卵子中1,212个基因表达上调,672个下调,主要集中在核糖体、氧化磷酸化等信号通路。说明二倍体比单倍体卵子的母源物质储备更为丰富,为后续胚胎的发育提供了优势。1K细胞期胚胎的转录组对比分析表明,在两种来源的二倍体胚胎中72个基因均表达下调,31个基因上调。上调基因的功能主要集中为锌指蛋白、转录因子等,调控下游基因表达。(2)对比单倍体/二倍体1K细胞期胚胎的组蛋白后修饰,发现H3K27ac和H3K27me3在单倍体胚胎中的修饰水平低于二倍体胚胎。这两种组蛋白后修饰水平的变化可能跟单倍体胚胎的基因表达异常有关。(3)两种来源的二倍体卵子转录组分析比较,发现雌核发育来源的二倍体卵子,相较于有性生殖来源,有58个基因下调,44个基因上调。在1K细胞期,对两者胚胎的转录组进行比对分析,其中在雌核发育来源二倍体卵子形成的胚胎中上调基因为925个,下调为681个。持续检测基因表达至原肠期发现,两种二倍体胚胎的基因表达存在明显差异。差异基因富集通路主要有细胞周期、FoxO信号通路等,说明母源基因的差异表达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4)在1K细胞期,对比雌核发育来源和有性生殖来源产生的二倍体卵子的雌核发育胚胎组蛋白后修饰水平,发现H3K27ac在前者中修饰水平高于后者,H3K27me3的修饰水平变化相反。说明H3K27ac调控的基因表达可能跟雌核发育来源二倍体卵子的发育优势相关。综上所述,本研究揭示了母源因子及组蛋白修饰对胚胎发育调节的重要作用,初步阐释了二倍体卵子单性生殖发育优势的分子机制,在发育生物学的理论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为鱼类遗传育种提供理论指导。
二、鱼类雌核发育的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鱼类雌核发育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人工雌核生殖技术及其在鱼类育种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人工雌核生殖中精子的选择及其遗传灭活 |
1.1 精子的选择 |
1.2 精子的遗传灭活 |
2 人工雌核生殖中染色体加倍方法 |
2.1 化学方法诱导染色体加倍 |
2.2 物理方法诱导染色体加倍 |
2.3 减数分裂雌核生殖和有丝分裂雌核生殖 |
3 远缘杂交获得雌核生殖后代 |
4 人工雌核生殖技术在鱼类中的应用 |
4.1 快速建立纯系 |
4.2 获得鱼类新种质 |
4.3 全雌育种 |
4.4 性别决定机制的鉴定 |
4.5 濒危鱼类保护 |
5 鱼类人工雌核生殖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2)合方草鱼肠道抗病性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鱼类雌核发育研究进展 |
1.1.1 雌核发育的优势及其应用 |
1.1.2 鱼类雌核发育 |
1.1.3 雌核发育中的异精效应 |
1.1.4 雌核发育草鱼的形成及优势 |
1.2 鱼类免疫 |
1.2.1 鱼类免疫组织及器官 |
1.2.2 鱼类肠道的结构与功能 |
1.2.3 鱼类肠道紧密连接结构(tight junction)结构及功能 |
1.2.4 鱼类肠道黏膜黏蛋白的功能 |
1.3 本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第二章 合方草鱼的外形及倍性特征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2.1 合方草鱼的制备过程 |
2.2.2 可数性状和可量性状的测定 |
2.2.3 DNA含量检测 |
2.2.4 染色体制备 |
2.3 实验结果 |
2.3.1 合方草鱼形态学特征 |
2.3.2 倍性检测结果 |
2.4 讨论 |
第三章 免疫组织切片观察及免疫相关指标检测 |
3.1 实验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2.1 石蜡切片制作、染色 |
3.2.2 免疫相关指标检测 |
3.3 实验结果 |
3.3.1 免疫组织切片观察 |
3.3.2 免疫相关指标检测结果 |
3.4 讨论 |
第四章 嗜水气单胞菌对肠道的影响 |
4.1 实验材料 |
4.2 实验方法 |
4.2.1 嗜水气单胞菌悬液制备 |
4.2.2 嗜水气单胞菌侵染 |
4.2.3 肠道组织切片PAS染色 |
4.2.4 肠道MUC2黏蛋白基因表达检测 |
4.2.5 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检测 |
4.3 结果 |
4.3.1 病菌侵染后肠道组织结构 |
4.3.2 肠道MUC2基因表达变化 |
4.3.3 T-SOD活性和MDA含量变化 |
4.4 讨论 |
第五章 合方草鱼与普通草鱼肠道转录组分析 |
5.1 实验材料 |
5.2 实验方法 |
5.2.1 肠道组织转录组文库构建 |
5.2.2 数据质控及序列比对分析 |
5.2.3 差异表达基因筛选及GO、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 |
5.2.4 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 |
5.3 结果 |
5.3.1 转录组测序质量分析 |
5.3.2 差异表达基因的GO富集分析 |
5.3.3 差异表达基因的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 |
5.3.4 紧密连接富集通路分析 |
5.3.5 紧密连接富集通路相关蛋白基因表达量qRT-PCR验证 |
5.4 讨论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天然雌核发育草鱼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鱼类育种技术研究进展 |
1.1.1 远缘杂交 |
1.1.2 鱼类育种技术的发展 |
1.2 鱼类雌核发育 |
1.2.1 天然雌核发育 |
1.2.2 人工雌核发育 |
1.2.3 雌核发育鱼类的鉴定 |
1.3 鱼类线粒体研究进展 |
1.3.1 鱼类线粒体结构 |
1.3.2 鱼类线粒体研究进展 |
1.3.3 鱼类线粒体应用 |
1.4 5S rDNA的研究及应用 |
1.5 转录组测序 |
1.5.1 三代测序技术的发展 |
1.5.2 转录组测序 |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2nGGC的制备、鉴定及其肌肉营养成分测定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倍性检测 |
2.1.3 肾脏组织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制备 |
2.1.4 外形特征的测定 |
2.1.5 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
2.2 结果分析 |
2.2.1 实验鱼的外形、DNA含量与染色体数目 |
2.2.2 形态学特征 |
2.2.3 氨基酸含量 |
2.3 讨论 |
第三章 2nGGC的线粒体DNA全基因组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DNA的提取 |
3.1.3 引物设计 |
3.1.4 聚合酶链式反应,回收和测序 |
3.1.5 测序结果分析 |
3.2 结果分析 |
3.2.1 2nGGC的线粒体基因组基本结构分析 |
3.2.2 同源性分析 |
3.2.3 进化树分析 |
3.3 讨论 |
第四章 2nGGC的5S rDNA的遗传特性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DNA提取 |
4.1.3 PCR、胶回收及测序分析 |
4.1.4 荧光原位杂交 |
4.2 结果分析 |
4.2.1 5S rDNA结构单元的多态性 |
4.2.2 荧光原位杂交(FISH) |
4.3 讨论 |
第五章 2nGGC的全长转录组测序及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材料 |
5.1.2 RNA提取方法 |
5.1.3 RNA样品检测、文库构建PacBio转录组建库及测序 |
5.1.4 生物信息分析流程 |
5.1.5 2nGGC的可变剪接分析 |
5.2 结果分析 |
5.2.1 RNA样品检测结果 |
5.2.2 转录本聚类与校正结果 |
5.2.3 可变剪接分析 |
5.3 讨论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及奖励 |
(4)我国海水鱼类染色体操作研究与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海水鱼类雌核发育技术进展 |
1.1 雌核发育技术 |
1.2 我国海水鱼类异质雌核发育的研究进展 |
1.2.1 诱导研究 |
1.2.2 诱导机制的研究 |
1.2.3 新种创制等应用相关研究 |
1.3 我国海水鱼类同质雌核发育技术的研究进展 |
1.3.1 诱导相关研究 |
1.3.2 形成机制的相关研究 |
1.3.3 同质雌核发育的相关应用研究 |
2 我国海水鱼类多倍体技术进展 |
2.1 多倍体技术 |
2.2 我国海水鱼类三倍体诱导研究进展 |
2.2.1 三倍体诱导研究 |
2.2.2 诱导机制的研究 |
2.2.3 生长发育及应用相关研究 |
2.3 海水鱼类四倍体相关研究进展 |
3 海水鱼类染色体操作技术展望 |
(5)紫外辐射灭活清水石斑鱼精子诱导褐点石斑鱼卵子胚胎发育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石斑鱼养殖和育种概况 |
1.1.1 石斑鱼分类地位 |
1.1.2 石斑鱼生物学特性 |
1.1.3 石斑鱼人工养殖 |
1.1.4 石斑鱼种质研究 |
1.1.5 石斑鱼育种策略 |
1.2 雌核发育 |
1.2.1 天然雌核发育的鱼类 |
1.2.2 鱼类雌核发育的人工诱导 |
1.3 人工诱导鱼类雌核发育研究进展 |
1.4 人工诱导鱼类雌核发育目的及意义 |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
2 紫外灯辐射强度稳定范围测定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3 数据统计 |
2.4 实验结果 |
2.4.1 不同时段紫外灯管辐射强度的变化 |
2.4.2 不同位点处紫外辐射强度 |
2.4.3 不同高度下的紫外辐射强度 |
2.5 讨论 |
3 紫外灭活清水石斑鱼精子诱导褐点石斑鱼卵子发育最佳处理条件的筛选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精卵的采集 |
3.1.2 清水石斑鱼精子最佳稀释液的选择 |
3.1.3 精子遗传物质紫外灭活 |
3.1.4 冷休克诱导条件的选择 |
3.1.5 指标计算 |
3.1.6 数据统计 |
3.2 结果 |
3.2.1 不同稀释液对清水石斑鱼精子活力的影响 |
3.2.2 不同紫外灭活条件下受精卵的孵化情况 |
3.2.3 冷休克结果 |
3.3 讨论 |
4 不同处理条件下的胚胎发育比较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受精卵的获得以及孵化 |
4.1.2 胚胎发育观察 |
4.2 结果 |
4.3 讨论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6)热带爪蛙的单性生殖及雌核发育单倍体的转录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雌核发育(Gynogenesis) |
1.1.2 雄核发育(Androgenesis) |
1.1.3 单倍体综合征 |
1.1.4 单倍体胚胎干细胞 |
1.1.5 p53基因与单倍性 |
1.2 模式动物爪蛙(Xenopus) |
1.3 RNA-Seq技术的应用 |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仪器试剂 |
2.1 实验材料 |
2.1.1 模式动物 |
2.1.2 卵子和精子来源 |
2.2 常用溶液及培养液的配制 |
2.2.1 动物饲养使用的5×MBS母液 |
2.2.2 实验使用的50×TAE母液的配制 |
2.2.3 热带爪蛙受精卵脱膜液的配制 |
2.2.4 免疫印迹试验所用试剂的配制 |
2.3 实验所用的仪器及生物试剂盒 |
2.3.1 实验仪器 |
2.3.2 生物试剂盒 |
第3章 实验方法 |
3.1 热带爪蛙的饲养与繁殖 |
3.1.1 热带爪蛙的饲养环境及条件 |
3.1.2 热带爪蛙的常规繁殖方式 |
3.1.3 热带爪蛙人工诱导雌核发育的方法 |
3.1.4 热带爪蛙人工诱导雄核发育的方法 |
3.2 分子生物学实验方法 |
3.2.1 爪蛙胚胎RNA的提取 |
3.2.2 RNA的反转录 |
3.2.3 PCR引物设计 |
3.2.4 实时荧光定量PCR |
3.2.5 琼脂糖凝胶电泳 |
3.3 PCR扩增法鉴定热带爪蛙的基因型 |
3.4 RNA-Seq转录组分析 |
第4章 热带爪蛙的雌核发育及应用 |
4.1 引言 |
4.2 热带爪蛙人工诱导雌核发育技术及条件优化 |
4.2.1 热带爪蛙早期冷休克雌核发育技术 |
4.2.2 热带爪蛙晚期冷休克雌核发育技术 |
4.2.3 热带爪蛙早期冷休克雌核发育与晚期冷休克雌核发育对比 |
4.3 雌核发育单倍体胚胎的单倍体综合征表型鉴定 |
4.4 利用人工诱导雌核发育快速获得二倍体热带爪蛙子代 |
4.5 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热带爪蛙雄核发育的方法探索 |
5.1 引言 |
5.2 热带爪蛙雄核发育单倍体胚胎的诱导方法 |
5.3 热带爪蛙雄核发育单倍体综合征的表型鉴定 |
5.4 热带爪蛙雄核发育胚胎的二倍化尝试 |
5.5 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热带爪蛙单倍体综合征的研究分析 |
6.1 引言 |
6.2 热带爪蛙雌核发育单倍体的转录组分析 |
6.3 热带爪蛙p53基因缺失对单倍体胚胎存活能力的影响 |
6.4 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吉富罗非鱼远缘杂交与雌核发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吉富罗非鱼简介 |
2 鱼类杂交研究进展 |
2.1 鱼类杂交概况 |
2.2 鱼类远缘杂交后代的鉴定方法 |
3 鱼类雌核发育研究进展 |
3.1 天然雌核发育 |
3.2 异精雌核发育 |
3.3 人工诱导雌核发育 |
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5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一章 吉富罗非鱼(♀)与淡水石斑鱼(♂)、布氏罗非鱼(♂)、翘嘴鳜(♂)杂交子代的胚胎发育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1.1 实验用鱼 |
1.1.2 饲养条件 |
1.2 人工繁殖 |
1.3 胚胎发育学观察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第二章 吉富罗非鱼(♀)×翘嘴鳜(♂)子代的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细胞遗传学分析 |
1.1.1 DNA含量分析 |
1.1.2 染色体数目检测和核型分析 |
1.2 分子遗传学分析 |
1.2.1 实验材料 |
1.2.2 DNA提取 |
1.2.3 微卫星标记的合成 |
1.2.4 微卫星PCR扩增条件及产物检测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细胞遗传学分析 |
2.1.1 DNA含量分析 |
2.1.2 染色体数目统计和核型分析 |
2.2 分子遗传学分析 |
3 讨论 |
第三章 吉富罗非鱼的雌核发育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1.1 实验用鱼 |
1.1.2 饲养条件 |
1.2 雌核发育 |
1.2.1 精子灭活 |
1.2.2 染色体加倍 |
1.3 胚胎发育学观察 |
1.4 细胞遗传学分析 |
1.4.1 DNA含量分析 |
1.4.2 染色体数目检测 |
1.5 分子遗传学分析 |
1.5.1 实验材料 |
1.5.2 DNA提取 |
1.5.3 微卫星标记的合成 |
1.5.4 微卫星PCR扩增条件及产物检测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胚胎发育学分析 |
2.2 细胞遗传学分析 |
2.2.1 DNA含量分析 |
2.2.2 染色体数目检测和核型分析 |
2.3 分子遗传学分析 |
3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8)改良雌核发育草鱼群体的建立及其遗传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草鱼 |
1.2 雌核发育草鱼 |
1.3 “异精雌核发育”研究进展 |
1.4 分子遗传特性研究方法 |
1.4.1 微卫星DNA |
1.4.2 同源异型基因 |
1.4.3 线粒体DNA |
1.4.4 5S核糖体DNA |
1.5 转录组测序的发展 |
1.6 紧密连接信号通路概述 |
1.7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改良雌核发育草鱼的形成及相关生物学特性研究 |
2.1 实验材料及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种鱼的选择与人工催产 |
2.1.3 锦鲤精子灭活处理 |
2.1.4 卵细胞的激活与二倍化 |
2.1.5 形态学测定 |
2.1.6 DNA含量检测 |
2.1.7 肾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制备 |
2.1.8 红细胞观察以及细胞核体积测定 |
2.1.9 受精卵和孵化率统计 |
2.1.10 天然雌核发育锦鲤的形成 |
2.1.11 尾鳍原代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制备 |
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2.1 改良雌核发育草鱼的形成 |
2.2.2 形态学特征比较 |
2.2.3 改良雌核发育草鱼染色体倍性分析 |
2.2.4 天然雌核发育锦鲤中的微小染色体 |
2.2.5 血细胞特征比较 |
2.2.6 改良雌核发育草鱼中的乱鳞现象 |
2.3 讨论 |
2.3.1 改良雌核发育草鱼的形成 |
2.3.2 改良雌核发育草鱼遗传分析 |
2.3.3 锦鲤、改良雌核发育草鱼、普通草鱼外形特征比较 |
2.3.4 锦鲤、改良雌核发育草鱼、普通草鱼血细胞特征比较 |
2.4 总结 |
第三章 改良雌核发育草鱼中锦鲤微卫星DNA片段的发现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基因组DNA提取,PCR扩增,克隆和测序 |
3.1.3 目的基因的回收纯化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改良雌核发育草鱼中父本微卫星DNA片段的发现 |
3.2.2 MFW1-G可作为为改良雌核发育草鱼的分子标记 |
3.3 讨论与总结 |
第四章 Hox重组基因在改良雌核发育草鱼中的首次发现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血液DNA的提取、PCR扩增、分子克隆和测序 |
4.1.3 序列比较分析 |
4.1.4 构建进化树 |
4.1.5 二级结构预测比较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Hox基因簇序列信息 |
4.2.2 父本特殊DNA片段 |
4.2.3 改良雌核发育草鱼中三种HoxC6b基因结构的发现 |
4.2.4 三种HoxC6b基因的二级结构预测分析 |
4.2.5 HoxC6b基因系统发育分析 |
4.2.6 不同品种雌核发育草鱼之间HoxC6b基因同源性分析 |
4.3 讨论 |
第五章 线粒体DNA和5S r DNA遗传结构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基因组DNA的提取 |
5.1.3 引物设计 |
5.1.4 目的基因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克隆和测序 |
5.1.5 序列的拼接与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线粒体DNA测序结果分析 |
5.2.2 5SrDNA测序结果分析 |
5.3 讨论与总结 |
第六章 基于RNA-seq探究雌核发育对改良雌核发育草鱼的分子调控机制 |
6.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6.1.1 实验材料 |
6.1.2 RNA的提取 |
6.1.3 RNA样品检测 |
6.1.4 文库构建和测序 |
6.1.5 差异表达基因筛选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测序数据质控分析 |
6.2.2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6.2.3 差异表达基因GO和 KEGG富集分析 |
6.3 讨论与总结 |
第七章 改良雌核发育草鱼中紧密连接信号通路(tight junction)初探 |
7.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7.1.1 实验材料 |
7.1.2 不同品种草鱼存活率统计 |
7.1.3 不同组织总RNA的提取 |
7.1.4 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qPCR)检测分析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改良雌核发育草鱼和普通草鱼存活率统计 |
7.2.2 改良雌核发育草鱼紧密连接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变化 |
7.2.3 紧密连接差异表达基因qPCR验证分析 |
7.3 讨论与总结 |
第八章 总结 |
8.1 改良雌核发育草鱼群体的建立以及其相关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
8.2 改良雌核发育草鱼中独特的分子标记 |
8.3 改良雌核发育草鱼中的HoxC6b重组基因的发现 |
8.4 线粒体DNA和5S r DNA |
8.5 改良雌核发育草鱼的生物膜屏障功能 |
8.6 本论文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9)黄姑鱼的伪雄鱼诱导及其性别相关基因的筛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鱼类的性别决定与分化 |
1.1.1 遗传型性别决定 |
1.1.2 环境型性别决定 |
1.2 鱼类性别控制 |
1.2.1 种间杂交 |
1.2.2 外源激素诱导 |
1.2.3 雌/雄核发育 |
1.2.4 人工诱导三倍体 |
1.2.5 其它方法 |
1.3 鱼类性腺发育 |
1.3.1 卵巢发育 |
1.3.2 精巢发育 |
1.4 转录组测序研究 |
1.4.1 转录组测序概述 |
1.4.2 转录组测序在鱼类中的应用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
第二章 来曲唑诱导雌核发育黄姑鱼性逆转的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与雌核发育诱导 |
2.1.2 饲料制作 |
2.1.3 实验设计 |
2.1.4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1.5 样品采集 |
2.1.6 组织切片 |
2.1.7 数据分析 |
2.2 实验结果 |
2.2.1 来曲唑对黄姑鱼生长的影响 |
2.2.2 来曲唑对黄姑鱼性别比例的影响 |
2.2.3 来曲唑对黄姑鱼性腺发育的影响 |
2.2.4 来曲唑对黄姑鱼性腺成熟指数(GSI)的影响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黄姑鱼性别相关基因的筛查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设计及样品采集 |
3.1.3 实验仪器与试剂 |
3.1.4 组织切片制作 |
3.1.5 总RNA的提取和质量检测 |
3.1.6 转录组测序及分析 |
3.1.7 荧光定量(qPCR)检测 |
3.1.8 性别分化相关基因的验证 |
3.2 实验结果 |
3.2.1 形态学验证 |
3.2.2 样品信息及质量检测 |
3.2.3 数据过滤及质量评估概况 |
3.2.4 基因表达水平分析 |
3.2.5 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 |
3.2.6 GO分析以及KEGG Pathway分析 |
3.2.7 qPCR检测 |
3.2.8 性别分化相关基因的验证 |
3.3 讨论 |
3.4 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10)二倍体卵子单性生殖发育优势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实验鱼的来源 |
1.1.2 早期胚胎发育及合子基因激活 |
1.1.3 鱼类雌核发育 |
1.1.4 单倍体综合症及其机制的研究现状 |
1.1.5 转录组技术在鱼类研究中的运用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二倍体卵子与单倍体卵子的发育潜能机制比较 |
2.1 引言 |
2.2 材料 |
2.2.1 实验材料 |
2.2.2 主要试剂 |
2.2.3 主要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卵子及胚胎RNA的提取 |
2.3.2 转录组测序文库构建 |
2.3.3 生物信息学分析流程 |
2.3.4 q RT-PCR |
2.3.5 卵子及胚胎组蛋白的提取 |
2.3.6 免疫印迹杂交 |
2.4 实验结果 |
2.4.1 二倍体卵子、单倍体卵子和1K细胞期胚胎的转录组分析 |
2.4.2 二倍体和单倍体胚胎差异表达基因的q RT-PCR验证 |
2.4.3 二倍体和单倍体胚胎1K细胞期组蛋白后修饰水平比较 |
2.5 讨论 |
第三章 两种生殖方式影响二倍体卵子发育的比较 |
3.1 引言 |
3.2 材料 |
3.2.1 实验材料 |
3.2.2 主要试剂 |
3.2.3 主要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4 实验结果 |
3.4.1 两种来源二倍体卵子和雌核发育胚胎1K细胞期转录组分析 |
3.4.2 两种来源二倍体卵子差异表达基因的q RT-PCR验证 |
3.4.3 两种雌核发育二倍体胚胎1K细胞期组蛋白后修饰水平比较 |
3.5 讨论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鱼类雌核发育的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人工雌核生殖技术及其在鱼类育种中的应用[J]. 符文,彭亮跃,肖亚梅.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2(02)
- [2]合方草鱼肠道抗病性初步研究[D]. 张桂桂. 湖南师范大学, 2021
- [3]天然雌核发育草鱼的生物学特性研究[D]. 陈乾. 湖南师范大学, 2021
- [4]我国海水鱼类染色体操作研究与应用进展[J]. 尤锋,吴志昊. 海洋科学, 2020(08)
- [5]紫外辐射灭活清水石斑鱼精子诱导褐点石斑鱼卵子胚胎发育的研究[D]. 曹勤. 广东海洋大学, 2020(02)
- [6]热带爪蛙的单性生殖及雌核发育单倍体的转录组分析[D]. 涂明旺.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7]吉富罗非鱼远缘杂交与雌核发育研究[D]. 杨娜.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3)
- [8]改良雌核发育草鱼群体的建立及其遗传特性研究[D]. 毛庄文.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9]黄姑鱼的伪雄鱼诱导及其性别相关基因的筛查分析[D]. 秦泽倩. 浙江海洋大学, 2020(01)
- [10]二倍体卵子单性生殖发育优势的机制研究[D]. 尚茹杰.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