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氟康唑治疗角膜真菌病(论文文献综述)
聂凌云[1](2020)在《氟康唑注射液角膜基质内注射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利用氟康唑注射液角膜基质内注射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疗效情况。方法:以随机纳入的方式选择100例患有真菌性角膜炎的患者作为研究标本,研究标本皆数于2015年1月至2019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以1:1的标准进行分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50例)采用常规治疗加氟康唑注射液角膜基质内注射给药治疗,对比两组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畏光流泪、异物感、角膜溃疡、前房积脓等症状改善时间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治愈38例,有效9例,无效3例,对照组治愈28例,有效8例,无效14例,治疗组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72.00%,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利用氟康唑注射液角膜基质内注射给药治疗真菌性角膜炎通过提高患者眼角膜局部药物浓度更有利于改善相关症状,临床治疗的有效率大大提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黄晶晶,陈新飞,肖盟,张戈,徐英春[2](2020)在《不同溶剂对氟康唑抗菌效果的影响评估》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评价2种不同溶剂溶解的氟康唑对念珠菌抗真菌药物敏感性结果的影响。方法:收集72株侵袭性感染的念珠菌,分别采用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 M27-S4和M60文件,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依据CLSI M60和M59文件折点,判断使用水或二甲基亚砜(DMSO)溶解的氟康唑对念珠菌药物敏感性的影响。结果:2种溶剂溶解氟康唑检测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似平滑念珠菌、白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季也蒙念珠菌的敏感性分类一致率均为100%,对葡萄牙念珠菌、拟平滑念珠菌的敏感性分类一致率分别为75%和66. 7%。结论:水或DMSO溶解氟康唑不影响念珠菌敏感性判读。但对于少见的、无氟康唑折点的菌种,应严格按照最新文件的要求进行菌株药物敏感性检测。
周杨林[3](2020)在《三唑类抗真菌药物风险信号的数据挖掘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本研究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不良事件数据为基础,建立三唑类抗真菌药物不良事件数据库,对不良事件数据进行挖掘,发现新风险信号,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促进临床对三唑类抗真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研究方法:获取并解析包含有三唑类抗真菌药物不良事件的原始数据,进行数据清洗、规范药品名称和数据集成等处理,建立用于风险信号数据挖掘研究的数据库。定义“重要不良事件”和“特殊不良事件”,使用不相称性分析中的报告比值比法对三唑类抗真菌药物的“重要不良事件”、“特殊不良事件”和药品说明书中的“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将说明书中没有记载的“特殊不良事件”作为新的风险信号。研究结果:通过对三唑类抗真菌药物不良事件数据库的进行数据挖掘,发现对于重要器官,氟康唑有重要风险信号75个,伊曲康唑有重要风险信号30个,伏立康唑有重要风险信号79个,泊沙康唑有重要风险信号33个。将说明书中已经记载的不良事件与数据挖掘结果进行比较,发现氟康唑有13个阳性信号,伊曲康唑有14个阳性信号,伏立康唑有38个阳性信号,泊沙康唑有13个阳性信号,4种三唑类抗真菌药物说明书中不良事件是风险信号的占各自记载总不良事件的百分比分别为20.97%、16.28%、25.33%、15.67%。对于特殊不良事件,研究最终发现氟康唑6个新风险信号,伊曲康唑2个新风险信号,伏立康唑8个新风险信号,泊沙康唑11个新风险信号,这些新风险信号均未在现有说明书中记录。研究结论:通过对药品不良事件的数据挖掘,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和泊沙康唑四种三唑类抗真菌药物在心脏、血液、胃肠、肝脏和肾脏等重要器官或系统中均存在较多的风险信号;部分特殊不良事件风险信号未被记录在药品说明书中,为新的药品风险信号,对这些新的风险信号需要加强监测。临床在使用三唑类药物进行抗真菌治疗时,需要做好药用药评估以降低药物不良事件的风险。
杨镇朵[4](2020)在《海南地区重度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特征、致病菌种类及治疗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了解中国热带地区重度真菌性角膜溃疡的发病特点、致病菌种类等情况,探讨药物与手术治疗重度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疗效。材料与方法1.收集海南省眼科医院2014年-2019年10月期间住院的重度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资料,对其发病特征、致病菌种情况及诊疗情况进行分析。2.中国热带地区重度真菌性角膜溃疡的致病菌种里,占首位的是茄病镰刀菌,本研究选取从重度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角膜分离出的茄病镰刀菌株24株,采用CLSI M27-A3的微量稀释法,分别测定氟康唑、那他霉素、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环孢素A对茄病镰刀菌的MIC;采用棋盘法,测定环孢素A分别与氟康唑、那他霉素、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的体外联合抗真菌效果。3.将药物治疗无效的重度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49人,随机分成4组,分别是对照组(14人),角膜胶原交联组(12人),结膜瓣遮盖组(12人),结膜瓣遮盖联合角膜胶原交联组(11人)。四组患者入院均予以药物治疗,除对照组外均采用相应的手术方式,记录患者治疗前、治疗后一天、治疗后一周、治疗后一个约的裂隙灯检查,角膜荧光素钠检查,眼压测量,眼前段照相,最佳矫正视力,角膜共聚焦显微镜检查,OCT眼前段照相检查结果,比较四组治疗方案的疗效。结果1.研究中以重度真菌性角膜溃疡住院的患者有456例,50~60岁男性农民患者居多,发病时间段以1~3月份最多。角膜共聚焦显微镜检出菌丝阳性率最高,其次为角膜真菌培养,角膜真菌涂片阳性率最低,培养出致病菌种类最多见的为茄病镰刀菌80例(占44.69%),其次为不产孢子菌35例(占19.55%),曲霉菌属14例(占7.82%)。其中茄饼镰刀菌株主要对伏立康唑敏感(50%),对氟康唑全部耐药(100%)。有198例患者仅用药物治疗便能控制感染。有258例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其中,穿透性角膜移植术的总有效率为92.73%(51/55),板层角膜移植术的总有效率为100%(4/4),结膜瓣遮盖术的总有效率为76.77%(152/198),眼内容物剜除伴义眼座植入均达到创伤性治愈。2.在体外药敏试验里,环孢素A对茄病镰刀菌的MIC为32~512μg/m L,氟康唑对茄病镰刀菌的MIC为8~512ug/ml,伏立康唑对茄病镰刀菌的MIC为1~8ug/ml,那他霉素对茄病镰刀菌的MIC为2~8ug/ml,两性霉素B对茄病镰刀菌的MIC为1~4ug/ml。环孢素A与伏立康唑联合应用时,对12.5%的菌株(n=24)有拮抗效应。环孢素A与那他霉素联合应用时,均表现为相加或无关。环孢素A与氟康唑联用时,对87.5%的菌株(n=24)有低协同效应(FICI=0.5)。与两性霉素B联合应用时,对33.3%的菌株(n=24)有协同效应。3.角膜胶原交联组与对照组比较,在溃疡病变程度总评分方面显示角膜胶原交联组患者治疗后一个月明显低于术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新生血管方面显示角膜胶原交联组患者术后一个月明显高于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视力提升方面角膜胶原交联组治疗后一个月内无明显提高,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在穿孔发生情况方面,角膜胶原交联组与对照组之间的穿孔率及穿孔发生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角膜胶原交联患者治疗后1个月菌丝浸润深度及密度较术前明显减轻。结膜瓣遮盖组治疗后出现结膜瓣溶解穿孔有4人,结膜瓣遮盖联合角膜胶原交联组治疗后出现结膜瓣溶解穿孔有3人,在住院时长方面这两组比较没有明显差异。四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中国热带地区重度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感染菌种前三名分别为茄病镰刀菌(占44.69%)、不产孢子菌(占19.55%)、曲霉菌属(占7.82%),其中不产孢子菌所占比例较大,与海南热带地区气候条件有关;2.茄病镰刀菌的体外药敏试验中,环孢素A单独应用时敏感性低,分别与伏立康唑、那他霉素联合应用也未能提高敏感性,但其分别与两性霉素B、氟康唑联合应用时,能部分提高对茄病镰刀菌的敏感性;3.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重度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角膜移植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最高;4.角膜胶原交联术能够减轻重度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感染菌丝浸润程度、减轻角膜病变程度,但未能明显降低溃疡穿孔的发生。
李文娟[5](2019)在《外耳道真菌病大鼠模型的建立及TLR2和TLR4的表达》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外耳道真菌病大鼠模型的建立以及病理分析目的:建立模拟人外耳道真菌病的外耳道真菌病动物模型,观察外耳道真菌病动物模型中疾病的自然病程及临床特征变化,在外耳道真菌感染的不同阶段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以期其他外耳道真菌病研究建立一定基础。方法:将3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免疫抑制实验组、普通实验组、对照组3组,每组12只。免疫抑制组在实验开始前给予免疫抑制组大鼠腹腔注射地塞米松(30mg/kg),连续注射3天。用磨砂棍搔刮大鼠双侧外耳道至稍红,免疫抑制组及普通实验组大鼠双侧外耳道均滴入浓度为1.0*10^8CFU/ml的烟曲霉菌菌丝悬液50ul,同时对照组双侧大鼠外耳道滴入生理盐水50ul,每日应用电耳镜对大鼠进行观察,隔天按照大鼠情况进行评分并记录,分别在实验进行过程的第7天、第14天、第21天从3组中随机抽取大鼠取外耳道组织并进行组织病理观察描述。全部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24.0统计软件进行具体分析及处理。结果:对3组临床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免疫抑制组和普通实验组的临床评分平均分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免疫抑制组临床评分平均分高于普通实验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不同时期的临床评分进行分析,免疫抑制组、普通实验组在实验第14天左右临床评分呈现明显升高情况,随后呈现下降趋势;HE染色切片分析表明外耳道真菌病建模大鼠的外耳道皮肤表现为复层鳞状上皮增生,伴有表面的角化过度,部分区域可见延伸的上皮角,表皮下毛细血管有增生和扩张,部分可见炎症细胞的浸润。结论:1.通过砂纸搔刮、真菌悬液滴耳可在免疫抑制大鼠及普通大鼠中成功建立外耳道真菌病大鼠模型。2.外耳道真菌病病程呈现先加重后减轻的变化趋势,感染在病程2周左右最重,在第3周可有明显好转,呈现一定程度的自愈倾向。第二部分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外耳道真菌模型蜡块中TLR2、TLR4的表达目的:通过观察在外耳道真菌病动物模型的不同分组、病程中TLR2、TLR4的分布、表达情况,讨论两者在外耳道真菌病的发病过程中可能起到的作用以期对临床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对免疫抑制组、普通实验组及对照组的wistar大鼠在实验过程的第7天、第14天、第21天从3组中随机抽取的大鼠取外耳道组织通过IHC方法对外耳道TLR2、TLR4表达进行检测,对其结果进行等级评价并将结果转化为AOD值,对TLR2、TLR4的等级资料及AOD值采用SPSS 24.0统计软件进行具体分析及处理。结果:通过观察免疫组化切片,发现TLR2、TLR4主要在外耳道皮肤的角质层、颗粒层、棘细胞层及基底层的胞质、胞膜中呈现不同程度的表达,棘细胞层最为明显;建模组即免疫抑制组及普通实验组TLR2、TLR4阳性表达率为100%,(p<0.01)对照组阳性率约为50%,且主要集中在实验早期;建模组TLR2、TLR4表达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对3组AOD值进行分析,免疫抑制组和普通实验组的TLR2及TLR4的AOD值平均值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免疫抑制组TLR2及TLR4的AOD值平均值与普通实验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建模组中,TLR4的表达强度与TLR2的表达强度有显着相关性(p<0.01)。结论:1.在外耳道真菌病动物模型中建模大鼠TLR2、TLR4的表达显着升高,主要在外耳道皮肤的角质层、颗粒层、棘细胞层及基底层的胞质、胞膜中呈现不同程度的表达。其中棘细胞层最为明显。2.在外耳道真菌病动物模型中建模大鼠TLR2、TLR4的表达变化趋势与外耳道真菌病的炎症进展基本一致。这表明TLR2、TLR4参与了外耳道真菌病的发病过程。3.外耳道真菌病大鼠模型中TLR4表达强于TLR2的表达。
李妍淳[6](2019)在《ICU真菌血症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及近平滑念珠菌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微卫星分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以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2014-2018年149例ICU科室确诊真菌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索多重PCR和质谱技术两种方法在酵母样真菌快速鉴定中的应用,分析病原菌分布和抗真菌药物敏感性特点。调查ICU真菌血症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对发生率最高的近平滑念珠菌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进行微卫星分型研究,为真菌血症的早期诊断、治疗及院内感染的控制提供依据。内容:依据2008年欧洲肿瘤治疗与研究协作组(EORTC/MSG)制定的《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断标准》,研究对象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ICU科室血培养分离酵母样真菌并诊断为真菌血症患者149例。首先,比较多重PCR和MOLDI-TOF两种方法在酵母样真菌快速鉴定中的诊断效率,以通用引物扩增产物测序结果作为鉴定金标准。第二,了解五年间ICU科室真菌血症病原菌的分布变迁,以及不同菌种对氟康唑、伏立康唑、伊曲康唑、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的耐药特点。第三,2014-2018年间酵母样真菌在血培养分离致病菌中位列第三(占全部致病菌的10.63%),分析ICU真菌血症感染的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和流行病学特点。再次,回顾性统计分析发现我院ICU真菌血症分离率最高的病原菌为近平滑念珠菌,且因生物膜机制多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因此选取微卫星分型方法对12株引起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近平滑念珠菌进行基因分型。方法:(1)对于纳入研究的149株酵母样真菌,临床常规应用VITEK2 compact进行生物编码鉴定,另选取基于不同原理的快速鉴定方法:基于DNA的分型方法——多重PCR、基于蛋白质谱的分型方法——MOLDI-TOF;以通用引物扩增产物测序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方法与生物编码仪器法在真菌鉴定中的准确性。(2)采用WHONET5.6软件对149株酵母样真菌的分布特点和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进行统计,同时应用SPSS 17.0软件对149例真菌血症的临床资料、易感因素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3)选取文献报道的3个分辨率较高的微卫星位点CP1、CP4、CP6,分别选用3种荧光素标记,进行实时定量PCR扩增,产物外送进行基因型分析。结果:(1)对于血培养分离的149株酵母样菌,VITEK MS鉴定正确率为97.2%且检测耗时短,明显优于VITEK2 compact。VITEK MS和多重PCR体系对常见五种念珠菌的鉴定正确率为100%;对于不常见酵母样真菌的快速鉴定,多重PCR方法特异性引物的实验条件仍需实验摸索;而VITEK MS在少见念珠菌的鉴定方面更具优势。对于无法鉴定和鉴定错误菌株,可采用通用引物PCR方法进行准确鉴定。(2)149例真菌血症以非白念为主要病原菌,念珠菌属以近平滑念珠菌复合型分离率最高(64株,43.0%),其次为白色念珠菌(24株,16.1%)、光滑念珠菌(18株,12.1%)、热带念珠菌(13株,8.7%),红酵母属(12株,8.1%)。隐球菌属共分离7株,占总数的4.7%,其中新生隐球菌3株,罗伦特隐球菌4株。149株酵母样真菌对5-氟胞嘧啶和两性霉素B的敏感性最高,只出现1株近平滑念珠菌对5-氟胞嘧啶耐药。白色念珠菌和近平滑念珠菌对唑类药物的敏感性较高,光滑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出现部分耐药株,其中18株光滑念珠菌对氟康唑、伏立康唑、伊曲康唑的敏感率分别为72.2%、100%、27.8%,13株热带念珠菌对三种唑类药物的敏感率分别为53.8%、76.9%、30.8%。红酵母属对唑类药物的敏感性较低,隐球菌未出现对唑类药物耐药。(3)在ICU血流感染的念珠菌中近平滑念珠菌所占比例最大,原发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消化系统为主,多部位念珠菌感染的比例达到34.7%。APACHEⅡ评分、初始治疗不充分以及感染源未控制为念珠菌血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4)通过R语言对三个特异性位点的微卫星分型结果进行聚类分析,12株念珠菌可分为5型,使用多种荧光标记引物对不同位点同时扩增检测,可显着提高分型效能。结论:(1)2014-2018五年间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ICU科室真菌血症病原菌分离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近平滑念珠菌、白色念珠菌、光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和红酵母菌,近平滑念珠菌分离率最高应引起临床广泛重视,可通过后续对所有致病菌的基因分型研究明确其分子流行病学特点,积极控制其在院内的播散和流行。(2)常见念珠菌中,光滑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对唑类药物的耐药性明显高于近平滑念珠菌和白色念珠菌,红酵母菌对唑类药物的敏感性较低。(3)MOLDI-TOF质谱技术在酵母样真菌的快速鉴定中明显优于生物编码仪器法;多重PCR技术无需特殊仪器且成本低廉,更加适用于一般实验室对常见念珠菌的快速分型。(4)APACHEⅡ评分对ICU真菌血症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早期快速诊断真菌感染、优化抗真菌治疗方案对ICU患者存活率的增加起着关键作用。(5)微卫星分型技术是遗传多样性研究的有效工具,分型效率高,适用于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调查分子流行病特点的相关研究。少见念珠菌的微卫星分型报道较少,针对不同菌种的微卫星试验体系构建及方法学标准化有待研究。
佟伟宣[7](2018)在《犬、猫皮肤浅表性真菌病的调查及临床分离株药效测定和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犬猫皮肤浅表真菌病是由皮肤癣菌及酵母菌引起的毛发、皮肤和指甲的浅部感染。患病动物被毛及皮肤可表现为多形红斑、丘疹、脱毛、瘙痒的一类人畜共患传染病。一般为接触感染,因环境中的孢子难以消除,容易出现反复感染。目的:对新疆农业大学动物中心医院所收治的犬猫皮肤浅表真菌病病例进行调查研究,了解犬猫皮肤浅表真菌病病原种类、发病规律及特点,并进行单药敏试验及联合用药的药效测定。根据抗真菌药物的药效测定,结合个体差异和年龄制定治疗方案。治疗犬猫皮肤浅表真菌病,并为此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临床参考。方法:对犬猫皮肤浅表真菌病的发病种别,发病年龄,发病季节进行统计及分析。根据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M27-A微量稀释法对临床11株致病性真菌,进行伊曲康唑,特比萘芬,氟康唑,5-氟胞嘧啶4种抗真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测定。同时依照CLSI M-38-A2方案中引荐的抗真菌药物的微量棋盘稀释法,使用4种抗真菌药物;伊曲康唑、特比萘芬、氟康唑、5-氟胞嘧啶进行两两联合抑菌试验。最后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在临床治疗观察中,根据不同年龄大小将15个病例分为三组,经2~4周临床治疗,观察并记录其结果。研究结果:(1)自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对收治的113例犬猫皮肤病病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在收治的犬、猫皮肤病病例中,皮肤浅表真菌病52例,其中猫30例,犬22例,分别占57.6%和42.3%。对发病年龄统计分析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降低,分别分为三组:1月龄~1岁龄,1岁龄~5岁龄,5岁龄~10岁龄及以上,其中1月龄~1岁龄发病率最高,占44.23%,且因真菌生长所需的温度、湿度及气候影响,夏季与秋季为皮肤浅表真菌病高发期。所培养鉴定出的病原菌主要有,犬小孢子菌(M.canis),石膏样小孢子菌(M.gypseum),须毛癣菌(T.mentagrophytes)。直接镜检,检出病原菌有,犬小孢子菌(M.canis)和马拉色菌(Malassezia)。(2)在抗真菌药物对临床分离株的药效测定中,结果表明:这4种抗真菌药物都存在显着抗真菌活性,对三种皮肤癣菌有明显抑制作用。(3)在联合抑菌试验中,伊曲康唑与特比萘芬联用效果最佳,协同与相加共10例,无关1例,未出现拮抗。联合用药时各药物的MIC几何均值比单用药时均显着降低,差异显着(P<0.05)。特比萘芬与氟康唑联合用药时,两种药物的MIC几何均值均显着降低,相加6例,无关5例,未出现拮抗,差异显着(P<0.05)。5-氟胞嘧啶与氟康唑联用时,两种药物的MIC几何均值均显着降低,相加6例,无关5例,未出现拮抗,差异显着(P<0.05)。其余药物联合用药时出现少量菌株的结果为拮抗作用,因其FICI的平均值均小于1,所以主要结果依然表现相加作用。这并不影响药物的临床疗效,此实验结果仅为第四章临床治疗提供参照。(4)在临床治疗观察中,记录及观察病例最终共治愈9例,显效4例,好转1例,无效1例。
王爱平,王若珺,李若瑜[8](2017)在《抗真菌药物新进展》文中提出按照化学结构分类简要介绍抗真菌药物的作用机制、药效学、独特的药代动力学以及目前相关指南对于曲霉病、念珠菌病等的管理。重点介绍了三种新上市的抗真菌药物,如艾沙康唑、艾氟康唑、Tavaborole。也介绍了某些抗真菌药物所具有的非抗真菌作用。
贺赟[9](2017)在《中国大陆地区暗色丝孢霉病(1987年-2017年)回顾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文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中国大陆地区暗色丝孢霉病(1987年-2017年)回顾性分析目的总结和探讨中国大陆地区近30年暗色丝孢霉病的流行病学和诊治状况,并对国内外暗色丝孢霉病相关研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通过CNKI、万方、维普、Embase和Pubmed检索1987年至2017年中国大陆地区暗色丝孢霉病相关文献,进行数据分析和总结。结果本文共纳入文献107篇,共计有116例患者为暗色丝孢霉病。其中暗色丝孢霉病感染临床类型以皮肤及皮下组织型为主,其他感染临床类型包括系统性、角膜型、浅表型感染和甲暗色丝孢霉病等。该病诱因以上皮屏障被破坏、特发性免疫功能异常最为多见,其次为长期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提供相关信息但未发现诱因及基础疾病的患者占32.65%(32/98)。病原学诊断主要依据真菌镜检、组织病理、真菌培养和分子鉴定,有超过1/2的病例(62株菌)进行了分子生物学鉴定,有近1/3的病例(45株菌)进行了体外药敏试验。治疗上我国以系统性抗真菌治疗为主,伊曲康唑为近20年来该病最常用药。107例提供预后信息的患者中因该病死亡10例,占9.35%(10/107);其中以中枢神经系统型死亡率最高,共6例,占此型已知预后人数的75%(6/8)。结论近年来,中国大陆地区暗色丝孢霉病感染数有明显上升趋势。感染类型以皮肤及皮下组织感染为主,若累及中枢神经系统死亡率较高。各科医生应提高该病各型临床及病原诊断水平,及早诊断,及时治疗,并积极开展分子鉴定,同时尽可能行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有效的参考信息。第二部分:Sensititre YeastOne(?)显色药敏板检测暗色真菌体外药物敏感性的应用研究目的评价不同暗色真菌临床分离株的抗真菌药物敏感性,并为建立Sensititre YeastOne(?)显色药敏板检测暗色真菌的体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不同来源的7属10种50株暗色真菌进行YeastOne药敏试验,并与CLSIM38-A的标准化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本研究所纳入的暗色真菌对临床上常用抗真菌药物敏感性基本与国内外文献报道结果相符,YeastOne方法和CLSI M38-A方法对非棘白菌素类抗真菌药物的基本符合率较高。结论YeastOne方法测试非棘白菌素类药物时和标准化方法比较有较好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采用YeastOne方法测试棘白菌素类药物对丝状真菌的药敏时通过观察MEC更准确。
陈愉,崔俊昌,佘丹阳,施毅,赵铁梅,王明贵,王睿[10](2015)在《抗菌药物超说明书用法专家共识》文中认为前言药品说明书是临床医师处方的最重要依据,但因药物在临床应用中不断有新的发现与经验积累,再加上药物临床注册试验周期长、药品说明书更新相对滞后,因此,超说明书用药有其科学性与合理性,在临床中往往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有时也会成为挽救生命的唯一手段。与其他类药物相比,抗菌药物用于敏感细菌的超适应证用法或用于不够敏感细菌的超剂量用法更普遍、更常见。文献报道,在25个研究共7亿2千余万处方中,成人重症患者抗菌药物超说明书用法处方占19%43%,普通门诊也占23%[1]。可见抗菌药物
二、氟康唑治疗角膜真菌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氟康唑治疗角膜真菌病(论文提纲范文)
(1)氟康唑注射液角膜基质内注射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治疗方法 |
1.5.1 对照组 |
1.5.2 治疗组 |
1.6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
1.7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对比 |
2.2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
3讨论 |
(2)不同溶剂对氟康唑抗菌效果的影响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和方法 |
1 材料 |
1.1 菌株 |
1.2 仪器和试剂 |
2 方法 |
2.1 菌株复苏及培养 |
2.2 菌种鉴定 |
2.3 微量肉汤稀释法 |
3 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1菌种鉴定 |
2氟康唑最小抑菌浓度 |
3 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一致性 |
讨论 |
(3)三唑类抗真菌药物风险信号的数据挖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1.1 药品不良反应与药品不良事件的区别 |
1.1.2 药品不良事件研究的历史背景 |
1.1.3 国内外药品不良事件监测工作情况 |
1.1.4 药品风险信号的概念和内容 |
1.1.5 药品风险信号的研究方法 |
1.2 国内外药品风险信号数据挖掘文献研究 |
1.2.1 数据挖掘工作的早期探索 |
1.2.2 医疗大数据的数据挖掘阶段 |
1.2.3 数据挖掘未来发展方向 |
1.3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的不良事件监测 |
1.3.1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研究的基本情况 |
1.3.2 选择三唑类抗真菌药物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 |
1.4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风险信号数据挖掘研究内容 |
1.4.1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风险信号挖掘数据库建立与研究 |
1.4.2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风险信号数据挖掘研究 |
1.4.3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风险信号数据挖掘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风险信号挖掘数据库建立与研究 |
2.1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风险信号研究数据的来源与获取 |
2.1.1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风险信号研究数据的来源 |
2.1.2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风险信号研究数据的获取 |
2.2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风险信号研究原始数据分析与提取 |
2.2.1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风险信号研究原始数据条目分析 |
2.2.2 提取三唑类抗真菌药物风险信号研究原始数据中变量并备份 |
2.3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风险信号研究数据的清洗 |
2.3.1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风险信号研究数据中重复报告的处理 |
2.3.2 对三唑类抗真菌药物风险信号研究数据中核心变量缺失的处理 |
2.3.3 对三唑类抗真菌药物风险信号研究数据中缺失值处理 |
2.3.4 对三唑类抗真菌药物风险信号研究数据中异常值处理 |
2.3.5 研究数据中ISR编码不同但报告内容相同或相近数据处理 |
2.4 四种三唑类抗真菌药物的药名信息收集和处理 |
2.4.1 常用药名信息的处理方式 |
2.4.2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的药名信息 |
2.4.3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的药名信息处理 |
2.5 处理后的三唑类抗真菌药物风险信号研究数据集成 |
2.6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风险信号研究数据库基本情况与检测 |
2.6.1 数据库中基本信息查询 |
2.6.2 查询三唑类抗真菌药物不良事件的基本信息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风险信号数据挖掘研究 |
3.1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风险信号数据挖掘研究算法介绍和使用 |
3.1.1 二乘二列联表与卡方检验 |
3.1.2 报告比值比 |
3.2 四种三唑类抗真菌药物说明书不良事件信息汇总与研究 |
3.2.1 四种三唑类抗真菌药物说明书不良事件信息 |
3.2.2 四种三唑类抗真菌药物说明书不良事件风险信号研究 |
3.3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的重要不良事件风险信号研究 |
3.3.1 重要不良事件定义 |
3.3.2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重要不良事件风险信号数据挖掘结果 |
3.4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特殊不良事件风险信号研究 |
3.4.1 特殊不良事件定义 |
3.4.2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特殊不良事件风险信号数据挖掘结果 |
3.5 讨论 |
3.5.1 通过对4 种三唑类抗真菌药物说明书中的风险信号挖掘结果讨论 |
3.5.2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重要不良事件风险信号研究结果讨论 |
3.5.3 三唑类抗真菌药物特殊不良风险信号研究结果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全文总结创新与展望 |
4.1 全文总结 |
4.2 本研究的创新 |
4.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4)海南地区重度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特征、致病菌种类及治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海南省456 例重度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特征及致病菌种类 |
1.1 对象和方法 |
1.2 结果 |
1.3 讨论 |
1.4 小结 |
第二部分 重度真菌性角膜溃疡最常见致病菌-茄病镰刀菌的体外药物敏感性研究 |
2.1 材料和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部分 角膜交联治疗重度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 |
3.3 讨论 |
3.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真菌性角膜炎的治疗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5)外耳道真菌病大鼠模型的建立及TLR2和TLR4的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外耳道真菌病大鼠模型的建立以及病理分析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1.1 实验所用仪器及设备 |
1.1.2 实验试剂及耗材 |
1.1.3 实验动物 |
1.1.4 真菌菌种 |
1.2 实验方法 |
1.2.1 制备真菌 |
1.2.2 实验前准备 |
1.2.3 制备模型过程 |
1.2.3 观察 |
1.2.4 取材 |
1.2.5 制备切片并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 |
1.2.6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动物模型 |
2.2 HE染色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二部分 疫组化法检测大鼠外耳道真菌模型蜡块中TLR2、TLR4的表达 |
1 材料和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1.1 实验对象 |
1.1.2 实验仪器 |
1.1.3 实验试剂及耗材 |
1.2 免疫组织化学(IHC)技术 |
1.3 结果的观察与判读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TLR2的分布和表达 |
2.2 TLR4的分布和表达 |
2.3 TLR2和TLR4表达之间的关系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外耳道真菌病和真菌动物模型及TLR2和TLR4的表达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缩略词表(附录) |
致谢 |
(6)ICU真菌血症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及近平滑念珠菌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微卫星分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 |
研究方法 |
一、多重PCR、MOLDI-TOF在酵母样真菌快速鉴定中的应用 |
1.1 材料 |
1.1.1 菌株来源 |
1.1.2 仪器 |
1.1.3 试剂 |
1.2 方法 |
1.2.1 菌株保存与传代 |
1.2.2 VITEK2Compact仪器鉴定 |
1.2.3 VITEKMS质谱鉴定 |
1.2.4 多重PCR |
1.3 结果 |
1.3.1 VITEK2Compact鉴定结果 |
1.3.2 VITEK MS鉴定结果 |
1.3.3 多重PCR鉴定结果 |
1.4 讨论 |
1.4.1 VITEK2 Compact与 VITEK MS两种仪器法鉴定念珠菌结果比较 |
1.4.2 多重PCR与 VITEK MS快速鉴定念珠菌结果比较 |
1.5 小结 |
二、ICU真菌血症病原菌分布及抗菌药物敏感性分析 |
2.1 材料 |
2.1.1 研究对象 |
2.1.2 仪器和试剂 |
2.2 方法 |
2.2.1 培养鉴定 |
2.2.2 药敏试验 |
2.2.3 统计学方法 |
2.3 结果 |
2.3.1 一般资料 |
2.3.2 病原菌检出率及分布 |
2.3.3 抗菌药物敏感性结果统计 |
2.4 讨论 |
2.4.1 菌株分布结果分析 |
2.4.2 抗真菌药物敏感性分析 |
2.5 小结 |
三、ICU真菌血症临床资料及危险因素分析 |
3.1 对象和方法 |
3.1.1 研究对象 |
3.1.2 一般资料 |
3.1.3 真菌血症感染相关指标收集 |
3.1.4 统计学分析 |
3.2 结果 |
3.2.1 临床资料特点 |
3.2.2 基础疾病 |
3.2.3 患者念珠菌感染相关指标 |
3.2.4 患者预后情况 |
3.2.5 真菌菌血症患者死亡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3.3 讨论 |
3.3.1 APACHEⅡ评分在ICU真菌血症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
3.3.2 真菌血症病原菌种类与病死率的关系 |
3.3.3 ICU真菌血症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
3.4 小结 |
四、近平滑念珠菌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微卫星分型 |
4.1 材料 |
4.1.1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诊断标准 |
4.1.2 研究对象 |
4.1.3 仪器 |
4.1.4 试剂 |
4.2 方法 |
4.2.1 DNA提取 |
4.2.2 微卫星PCR荧光引物序列 |
4.2.3 反应体系 |
4.2.4 反应条件 |
4.2.5 产物测定 |
4.3 结果 |
4.3.1 确诊为CRBSI患者临床资料 |
4.3.2 微卫星分型结果 |
4.4 讨论 |
4.4.1 12株CRBSI分离近平滑念珠菌微卫星分型结果 |
4.4.2 该微卫星分型实验体系对12 株近平滑念珠菌的分型效力 |
4.4.3 微卫星分型在念珠菌分型中的应用 |
4.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侵袭性真菌感染诊疗中的应用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犬、猫皮肤浅表性真菌病的调查及临床分离株药效测定和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犬猫皮肤浅表真菌病的研究进展 |
1.1 病原学 |
1.2 流行病学 |
1.3 发病机制 |
1.4 临床表现 |
1.5 诊断 |
1.6 治疗 |
第2章 犬、猫浅表性皮肤真菌病的调查及研究 |
2.1 材料 |
2.2 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第3章 临床分离株的体外抑菌实验 |
3.1 材料 |
3.2 方法 |
3.3 结果统计分析 |
3.4 讨论 |
第4章 临床疗效观察 |
4.1 材料 |
4.2 方法 |
4.3 治疗结果 |
4.4 讨论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抗真菌药物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简介] |
1 多烯类药物 |
1.1 两性霉素B (amphotericin B, Am B) |
1.2 制霉菌素 (nystatin) |
1.3 那他霉素 (natamycin) |
2 唑类药物 |
2.1 三唑类药物 (triazole) |
2.1.1 氟康唑 (fluconazole) |
2.1.2 伊曲康唑 (itraconazole) |
2.1.2. 1 伊曲康唑的抗真菌作用 |
2.1.2. 2 伊曲康唑的非抗真菌作用 |
2.1.3 福司氟康唑 (fosfluconazole) |
2.1.4 伏立康唑 (voriconazole) |
2.1.5 泊沙康唑 (posaconazole) |
2.1.6 艾沙康唑 (isavuconazonium) |
2.1.7 艾氟康唑 (efinaconazole) |
2.2 咪唑类药物 (imidazole) |
3 丙烯胺类 (allylamines) |
4 棘白菌素类 |
4.1 卡泊芬净 (caspofungin) |
4.2 米卡芬净 (micafungin) |
4.3 阿尼芬净 (anidulafungin) |
5 硫代氨基甲酸酯类 (thiocarbamates) |
6 吗啉类 (morpholines) |
7 氧硼戊环 (oxaborole) 类 |
8 其他抗真菌药物 |
8.1 灰黄霉素 (griseofulvin) |
8.2 5-氟胞嘧啶 (flucytosine, 5-FC) |
8.3 环吡酮胺 (ciclopirox olamine) |
9 小结 |
(9)中国大陆地区暗色丝孢霉病(1987年-2017年)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一览表 |
全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中国大陆地区暗色丝孢霉病(1987年-2017年)回顾性分析 |
引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Sensititre YeastOne(?)显色药敏板检测暗色真菌体外药物敏感性的临床应用研究 |
引言 |
实验材料 |
实验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小结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已发表及待发表文章 |
参加学术会议、活动 |
致谢 |
四、氟康唑治疗角膜真菌病(论文参考文献)
- [1]氟康唑注射液角膜基质内注射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疗效观察[J]. 聂凌云. 名医, 2020(12)
- [2]不同溶剂对氟康唑抗菌效果的影响评估[J]. 黄晶晶,陈新飞,肖盟,张戈,徐英春. 中国新药杂志, 2020(10)
- [3]三唑类抗真菌药物风险信号的数据挖掘研究[D]. 周杨林.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4]海南地区重度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特征、致病菌种类及治疗研究[D]. 杨镇朵. 海南医学院, 2020(01)
- [5]外耳道真菌病大鼠模型的建立及TLR2和TLR4的表达[D]. 李文娟. 青岛大学, 2019(02)
- [6]ICU真菌血症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及近平滑念珠菌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微卫星分型研究[D]. 李妍淳.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7]犬、猫皮肤浅表性真菌病的调查及临床分离株药效测定和临床疗效观察[D]. 佟伟宣. 新疆农业大学, 2018(06)
- [8]抗真菌药物新进展[J]. 王爱平,王若珺,李若瑜. 皮肤科学通报, 2017(05)
- [9]中国大陆地区暗色丝孢霉病(1987年-2017年)回顾性分析[D]. 贺赟.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7(02)
- [10]抗菌药物超说明书用法专家共识[J]. 陈愉,崔俊昌,佘丹阳,施毅,赵铁梅,王明贵,王睿.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