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复方冬青灌肠液配合微波治疗慢性盆腔炎63例(论文文献综述)
罗梅[1](2019)在《益气清湿化瘀综合疗法调控盆腔炎性疾病反复发作TLRs/Gas6正负通路免疫稳态的作用及机制》文中指出目的:评价益气清湿化瘀综合疗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反复发作(Recurrent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RPID)的临床疗效,并探讨益气清湿化瘀综合疗法对RPID气虚血瘀夹湿证患者Toll样受体(Toll like receptors,TLRs)——髓样细胞分化因子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 88,MyD88)/生长停滞特异基因(Growth arrest-specific gene 6,Gas6)——TAM受体(Tyro3/Axl/Mer Receptor)正、负信号通路免疫稳态的调控作用,为益气清湿化瘀综合疗法治疗RPID的临床运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以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108例RPID气虚血瘀夹湿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前瞻性观察性临床研究,自身前后对照的研究方法。采用中药“盆炎康复汤”辨证内服、中药“妇科灌肠液”灌肠及艾灸关元、足三里、中脘、神阙穴的益气清湿化瘀综合疗法(Replenishing qi,Expelling dampness and Dissipating blood stasis comprehensive therap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REDCT)对受试者进行治疗。以盆腔疼痛症状积分、盆腔体征积分、中医证候积分为主要疗效观测指标,观察周期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8周、治疗12周和停药后12周随访5个时间点观测REDCT对RPID的治疗效应及PID复发率,评价REDCT治疗RPID的临床疗效。2、运用流式细胞术、RT-PCR、ELISA等实验室检测方法,分别检测正常健康女性及RPID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中TLR2、TLR4 mRNA相对表达量和蛋白表达比率、血清MyD88、Gas6、sMer、sAxl、IL-17、IL-23水平以及上述指标在治疗前后的水平变化,并运用Logistic回归对可能影响RPID免疫紊乱发病的因素进行初步分析,以筛选出可能与RPID患者发病风险相关的因素,根据Logistic结果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并计算约登指数、敏感度、特异度以判断各指标的潜在诊断效能和临床诊断价值,探索益气清湿化瘀综合疗法对RPID患者机体免疫稳态的调节作用机制及作用靶点。结果:1、临床疗效研究结果:益气清湿化瘀综合疗法可明显降低RPID患者盆腔疼痛症状积分、盆腔体征积分以及中医证候积分,与治疗前基线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01)。治疗结束后(治疗12周)FAS集分析:缓解盆腔疼痛疗效愈显率为77.78%(84/108例);盆腔体征疗效愈显率为61.11%(66/108例),总有效率为97.22%(105/108例);中医证候疗效愈显率为73.14%(79/108例),总有效率为96.30%(104/108例);在3个月的随访期内复发率为3.79%。PPS集与FAS集分析结果一致。2、免疫稳态机制研究结果:(1)TLR2、TLR4在RPID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淋巴细胞、粒细胞群中均有表达,其中,在单核细胞中TLR2、TLR4蛋白比率及mRNA的相对表达量与正常健康女性相比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且表达水平与病情呈正相关关系(P<0.05);患者血清中MyD88、Gas6、sMer、sAx1、IL-17、IL-23等各指标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常表达,MyD88、IL-17、IL-23水平显着升高,与正常健康女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IL-17、MyD88表达水平分别与病情及病程呈正相关关系(P<0.05);与健康女性对照组相比,RPID患者Gas6、sMer、sAxl表达均降低,除sAxl之外Gas6、sMe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Gas6水平与病情及病程呈负相关关系(P<0.05)。由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TLR2、TLR4、MyD88、IL-17表达上升可能导致RPID发病风险呈相应倍数增加,对应的OR值分别为1.586、1.649、1.550、1.094,(P<0.05);Gas6、sMer表达下降可能导致RPID发病风险呈相应倍数增加,对应OR值为0.749、0.973,(P<0.05)。(2)经Logistic逐步回归联合ROC曲线分析上述项目的潜在诊断预测效能,结果显示血清IL-17的敏感度为0.68,特异度为0.78;血清Gas6的敏感度为0.68,特异度为0.76;Gas6/IL-17两项联合检测的敏感度为0.80,特异度为0.89。Gas6、IL-17以及Gas6/IL-17两项指标联合检测的ROC曲线下面积均>0.7,但<0.9,各指标均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效能,其中血清Gas6/IL-17联合检测RPID的ROC曲线下面积最高,具有较高的特异度。(3)REDCT治疗后上述部分指标的水平有所改善而接近正常健康者:患者TLR2、TLR4 mRNA相对表达量和蛋白比率均明显下调,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接近同期正常健康女性水平(P>0.05);MyD88、IL-17、IL-23表达水平与治疗前(0周)相比均下降(P<0.05),且水平变化差值与患者临床盆腔疼痛及体征改善程度之间呈正相关关系(P<0.05);疗后Gas6、sMer、sAxl水平增高,除sAxl以外均与治疗前(0周)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1、临床疗效结论:益气清湿化瘀综合疗法对RPID患者具有一定的治疗优势,可有效缓解患者反复下腹疼痛症状、改善盆腔体征及中医证候,同时具有一定的降低复发率疗效。2、盆腔炎性疾病反复发作可能与TLR2、TLR4、MyD88、Gas6、sMer、sAx1、IL-17及IL-23等各指标不同程度的异常表达,及其所致的机体正、负免疫稳态失衡有关。3、益气清湿化瘀综合疗法可能通过下调外周血白细胞中的TLR2、TLR4表达,及血清中IL-17、IL-23、MyD88水平,促进Gas6、sMer的表达而发挥治疗作用。4、联合检测血清两项指标(Gas6/IL-17)对RPID发病有一定的潜在预测效能,可作为检测RPID的潜在候选指标,本研究为RPID科学客观的诊疗评价体系的确立提供了一项新依据。
王梅[2](2018)在《中成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临床应用指南文献与问卷调查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以“循证为主、共识为辅、经验为鉴”为原则,以文献研究结果为依据编制专家问卷调查表;运用德尔菲法进行两轮专家问卷调查,遴选临床定位明确、疗效肯定、具有循证医学研究证据和广泛专家共识的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中成药品种,制定中成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临床应用指南初稿。为综合医院的西医专科医生、全科医生、临床药理和护理人员合理使用中成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提供明确的指导,提高医生的处方质量和中成药的临床疗效,减低临床中成药应用风险。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遵循“循证医学”原则,制定检索策略,通过中文、外文数据库等途径充分检索相关文献。同时根据2012年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5版中国药典、2017年国家医保目录及前期网络调查获得的中成药名再次检索。此外本研究还纳入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相关指南、共识、专家意见、临床路径等涉及的中成药。通过文献研究,收集从古到今有关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中成药。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进行核对,作出入选的最终决定。2.文献偏倚风险评估根据文献类型选择偏倚风险评估方法,随机对照试验研究选择ROB量表;非随机对照试验研究选择MINORS量表;观察性研究选择NOS量表;系统综述/Meta分析选择AMSTAR量表。由2名小组成员分别提取资料,第3人核对、审查相关资料。评价不一致之处,通过讨论达成一致意见。3.专家问卷调查根据文献研究的结果,编制专家问卷。选择全国20个省市、31家医院在该领域的中医妇科专家、中西医结合妇科专家和部分西医妇科专家。中、西医专家比例为2:1,共计32名,进行专家问卷调查。通过两轮专家问卷调查,对31种中成药的熟悉程度、重要程度、临床疗效、临床使用情况、推荐依据、推荐强度等进行调查。运用SPSS22.0软件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第二轮调查的问卷依据第一轮调查统计分析结果制定,统计方法与第一轮相同。收集专家调查表汇总整理,对专家意见进行统计处理,形成共识意见,完成共识定稿。研究结果1.文献研究结果两人背对背检索,共获得关于治疗SPID的中成药文献8643篇,查重后获得文献6406篇,阅读文题和摘要排除文献4566篇,对剩下的1840篇文献阅读全文并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进行核对,剔除1729篇文献。并根据2012年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5版中国药典、2017年国家医保目录及前期网络调查获得的中成药名再次检索。最终纳入定性研究文献111篇,中成药31种。纳入的31种中成药中治疗湿热瘀结证的有18种;治疗气滞血瘀证的有4种;治疗寒湿瘀滞证的有2种;治疗气虚血瘀证的有2种;治疗肾虚血瘀证的有2种;可用于各证型的外用中成药3种。2.专家问卷调查结果回收两轮问卷调查表,汇总、整理、分析专家问卷调查结果,得出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强推荐中成药有5种,分别为:妇科千金片、康妇炎胶囊、金刚藤胶囊、桂枝茯苓胶囊、康妇消炎栓;弱推荐的中成药有14种,分别为:盆炎净胶囊、妇炎舒胶囊、抗妇炎胶囊、花红胶囊/片/颗粒、宫炎平片/滴丸/胶囊、金英胶囊、妇炎康片、妇炎康复胶囊、坤复康胶囊、红花如意丸、妇宝颗粒、丹黄祛瘀胶囊、止痛化症胶囊/片/颗粒、化瘀散结灌肠液;不推荐的中成药有12种,分别为:黄藤素片、金鸡胶囊/冲剂、妇炎净胶囊、妇炎消胶囊、金香胶囊、金鸡化瘀胶囊、妇可靖胶囊、女金胶囊、红虎灌肠液、妇乐片、蒲苓盆炎颗粒、少腹逐瘀胶囊。研究结论以循证医学方法为指导,运用德尔菲法进行两轮专家问卷调查,成功制定中成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临床应用指南初稿。德尔菲法匿名专家调查,可充分吸纳专家意见,与专家经验在中医诊疗占有重要地位这一特色相符合,使制定的中成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临床应用指南更科学、实用,可促进中医标准化研究的发展,提高中医诊疗水平。
尹小兰[3](2017)在《从TLRs/MyD88免疫通路调控suPAR、hs-CRP探讨益气清湿化瘀法治疗PID反复发作的疗效及机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临床试验再次观察运用益气清湿化瘀法(中药内服、中药灌肠及艾灸)治疗盆腔炎性疾病(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PID)反复发作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并从Toll样受体/人髓样分化因子88(Toll-like receptors/myeloid differentiation primary response gene 88,TLRs/My D88)免疫通路调控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oluble 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Receptor,su PAR)、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探讨该治法治疗本病的药效学作用及机制,寻找该方案防治本病的作用靶点及特异性诊疗指标。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6年12月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PID反复发作患者,按照纳入标准纳入试验组病例50例,并设健康人25例为对照组。试验组采用益气清湿化瘀综合方案(中药盆炎康复汤内服、妇科灌肠液灌肠及艾灸中脘、神阙、关元、足三里)治疗3个月,健康对照组不予处理。试验组每2周进行证候评分,每4周进行体征评分。分别采集健康对照组入组时及试验组治疗前后的血液进行以下检测: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白细胞中TLR2、TLR4蛋白的表达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中TLR2、TLR4 m RNA的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血清My D88、su PAR的表达水平,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hs-CRP的表达水平。试验组随机选择15例行安全性评价。结果1.临床观察结果:1.1患者一般情况:患者年龄多数集中于29岁至39岁之间(占40.00%);大部分患者病程在45年,占总病例数的56.00%。1.2单项症状、体征疗效:下腹疼痛或坠痛,或腰骶疼痛,经行或劳累后加重、带下量多,色白或黄、体倦乏力、经期延长或月经量多、经血淡暗或有块、脘闷纳呆、口腻、子宫活动受限及压痛、左附件压痛、右附件压痛、左附件增厚及包块、右附件增厚及包块、宫骶韧带增粗及触痛单项指标疗效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3止痛疗效:治疗后,试验组痊愈率24.00%,显效率36.00%,有效率34.00%,总有效率94.00%,治疗前试验组盆腔疼痛评分4.80±1.40,治疗后为2.00±0.90,较治疗前下降3.12±1.62,自身前后对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中医证候疗效:治疗后,试验组痊愈率0.00%,显效率74.00%,有效率22.00%,总有效率96.00%,试验组治疗前中医证候疗效评分9.96±3.74,治疗后为4.52±2.21,较治疗前下降5.44±1.53,自身前后对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5体征疗效:治疗后,试验组痊愈率2.00%,显效率56.00%,有效率38.00%,总有效率96.00%,治疗前试验组体征疗效评分9.02±1.99,治疗后,试验组体征疗效评分为3.60±1.83,较治疗前下降5.42±2.52,自身前后对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6复发率:45例PID反复发作患者中,盆腔疼痛痊愈和显效的30例患者经治疗停药3月后进行病情评估,其中复发2例,未复发28例,复发率为6.67%。1.7试验组安全性评价:试验过程中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发生不良事件3例,其中与研究有关的轻度不良反应2例;实验室检查均无明显异常。2.探索性结果:2.1基因表达指标:观察前两组外周血单核细胞TLR2、TLR4 m RNA的表达进行组间比较,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自身对照比较,TLR2、TLR4 m RNA表达水平治疗后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蛋白表达指标:流式细胞术检测观察前外周血单核细胞中TLR2、TLR4蛋白阳性表达率发现,试验组分别为59.80±21.39、32.17±21.16,对照组分别为45.99±18.91、23.70±16.76,均明显高于淋巴细胞中及粒细胞中的表达率,且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TLR2蛋白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LR4蛋白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自身对照比较,外周血白细胞中TLR2、TLR4蛋白表达率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三类白细胞中TLR2蛋白表达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核细胞中TLR4蛋白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淋巴细胞及粒细胞中TLR4蛋白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细胞因子指标:观察前两组外周血My D88、su PAR、hs-CRP的表达水平进行组间比较,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自身对照比较,My D88、su PAR、hs-CRP表达水平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但只有My D88、su PAR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s-CRP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相关性分析:My D88与su PAR的表达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41,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之间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1益气清湿化瘀综合方案治疗PID反复发作在改善盆腔疼痛症状、中医证候以及体征方面疗效确切,停药3月后复发率低,无明显不良反应。2.2 TLR2、TLR4、My D88、su PAR可能参与了PID反复发作的发病过程。2.3益气清湿化瘀综合方案治疗PID反复发作的疗效机制可能与其下调外周血单核细胞中TLR2、TLR4及外周血My D88的表达有关。My D88与su PAR在PID反复发作患者外周血中表达呈正相关,提示可能主要通过下调血清My D88进而抑制下游炎症因子su PAR的表达,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免疫功能。2.4初步认为su PAR比hs-CRP可能更适合作为PID反复发作患者疗效评价的检测指标之一。
高雅含[4](2016)在《基于数据挖掘探讨黄健玲教授治疗盆腔炎性后遗症经验》文中指出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黄健玲教授治疗盆腔炎性后遗症的医案进行回顾性的调查、整理、分析、数据处理,挖掘黄健玲教授治疗盆腔炎性后遗症的临床经验,提炼、总结其治疗本病的辨证规律、治则治法、诊疗思路及遣方用药规律,以此丰富和进一步优化基于名医治疗盆腔炎性后遗症诊疗经验,为使名医经验更好传承,并作为临床证据铺垫前期基础,应用于临床,提高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年1月1日至2015年10月31日被黄健玲教授诊断为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sequelae of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的门诊病人的初诊及复诊资料(2-6次)进行整理筛选。将电子资料齐全,病情痊愈或好转的病人资料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利用关联规则分析、复杂系统熵聚类分析方法对符合标准的病例资料进行挖掘分析。结果:共录得136例病人,483诊次,488条方剂,对这些资料进行病案及方剂的挖掘分析后得出,136例女性病人的年龄分布多集中在26-29岁组段及30-33岁组段,既往史中有宫腔操作94人,腹腔手术36人,支原体感染者18人,异位妊娠保守治疗6人,不规则阴道出血4人;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的舌像以淡红、暗红为主,舌苔以薄白、白腻为主;弦细脉为出现居多的脉象,以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辨证分型以湿热瘀结、气滞血瘀、脾肾两虚血瘀、脾虚湿瘀为主。所有方剂共覆盖99味中药,总使用频次为5321次,平均每方用药10.90味;在所有处方中,补虚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使用频次较多。使用药物频次最多的前十六位中药分别是丹参、毛冬青、赤芍、白术、败酱草、茯苓、当归、桑寄生、香附、木香、牡丹皮、郁金、萆薢、路路通、车前子、土茯苓。四气分析较多使用性味寒凉的药,其次为性平、性温药物,热性药物最少见;五味中以苦味使用次数最多为3343次,甘味第二为2365次,辛味再次之为1763次,余酸、涩、咸占较少频次;常使用的中药归经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肝、脾、肾、心、胃、肺、大肠、三焦、胆、小肠、膀胱、心包。利用软件提取黄健玲教授治疗本病的7个药物核心组合依次为莪术、桂枝、炙鳖甲、珍珠母,败酱草、太子参、穿破石、菟丝子,党参、续断、炙甘草、熟地黄,败酱草、鱼腥草、木香、菟丝子、香附,车前子、当归、萆薢、白术、牡丹皮、桑寄生、茯苓,丹参、赤芍、白芍、制何首乌、毛冬青、金樱子,丹参、赤芍、山药、毛冬青、旱莲草、金樱子。结论:本研究运用现代数据挖掘技术对黄健玲教授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病案及方剂进行整理及分析,得出岭南地区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多好发于26-33岁年龄段,与宫腔操作史相关性最高,为该病的预防方向提供临床依据;同时归纳出黄教授治疗本病时常使用清热药物。利用数据挖掘对黄健玲教授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用药规律进行客观的挖掘、提炼,结合跟诊总结形成黄健玲教授临床诊治该病更为明确的临证诊疗思路及用药规律,为使名医经验进一步传承为临床证据提供前期基础,更好地指导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用药,提高临床疗效,从预防治疗等方面为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提供参考依据。
蔡程博[5](2014)在《红元颗粒的制备工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慢性盆腔炎(Chom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Chronic PID)是育龄妇女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炎症常累及子宫、输卵管、卵巢和周围结缔组织等,并可波及盆腹腔腹膜。炎症可局限于一个部位,也可几个部位同时发生。慢性盆腔炎难以彻底治愈,体质较差的患者体会长期承受顽固病情带来的疼痛的折磨,十分痛苦。“红元’”处方是临床经验方,由大血藤等十味药组成,有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证)见上述症状者。本文针对红元处方进行了其颗粒剂制备工艺的研究。具体内容如下:采用单因素考察法确定发油的提取工艺;应用正交试验法分别对水提、醇提组进行了提取工艺的研究;应用正交试验法优选了挥发油的β-环糊精包合工艺;并通过成型工艺研究确定了红元颗粒的制备工艺。最终确定复方制备工艺为:按处方比例取莪术(过10目筛)等两味药材,第一次加12倍量水,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提取10h,得到挥发油和水煎液;第二次加8倍量水,提取1h,得到水煎液,合并两次水煎液,保存备用。按处方比例取大血藤等六味药材,第一次加12倍量水,煎煮2h,滤过,第二次加10倍量水,煎煮2h,滤过,合并两次滤液。再将滤液与挥发油水提取液合并,浓缩,80℃减压干燥。按处方比例取延胡索等两味药材,第一次加10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1.5h,滤过,第二次加9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1.5h,滤过,第三次加9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1.5h,滤过,将三次滤液合并,回收乙醇,80℃减压干燥。β-CD包合条件为油和β-CD比例为1:10(ml:g),油和水比例为1:15(ml:ml),以300r/min球磨90min。取干浸膏粉碎过80目筛,以等量递增法将挥发油包合物加入并混匀,加入适量糊精和乙醇制成颗粒,干燥并包装。
郑林燕[6](2014)在《针刺调节慢性盆腔炎患者免疫功能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比较针刺、中药、针刺配合中药三组治疗方案调节慢性盆腔炎患者免疫功能的差异及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差异,综合评价针刺调节慢性盆腔炎患者免疫功能的情况,并对针刺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及安全性作客观评价,为其临床推广应用提供真实的依据。方法:严格纳入病例105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5例,其中剔除2例,脱落8例,按方案完成病例95例,其中,针刺组32例,中药组31例,针刺配合中药组32例。治疗4周为1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治疗结束后评定三组患者免疫指标的变化、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一)免疫方面:1.免疫异常与年龄、病程、病情的关系:治疗前,16-29岁免疫异常率大于30-39岁和40-56岁(均P<0.05);三组各个病程、病情的免疫异常率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2.总体免疫指标异常方面:治疗后,三组免疫指标异常的患者均明显减少,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三组组间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3.各项免疫指标异常方面:针刺组:治疗后,IgG、C3、CH50异常的患者均明显减少,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中药组:治疗后,C3异常的患者明显减少,治疗前后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针刺配合中药组:治疗后,C3、CH50异常的患者均明显减少,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4.各项免疫指标具体数值方面:针刺组:IgG、IgM、C3、CH50值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提示针刺治疗能降低IgG、IgM值,升高C3、CH50值。中药组:C3、C4、CH50值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提示中药治疗能升高C3、C4、CH50值。针刺配合中药组:IgG、CH50值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提示针刺配合中药治疗能降低IgG值,升高CH50值。(二)疗效方面:1.总体疗效方面:针刺、中药及针刺配合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均有比较显着的疗效,针刺配合中药的总体疗效更优(P<0.05)。2.症状、体征、证候及生存质量改善方面:三组治疗前后四项积分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针刺配合中药组在症状、证候改善方面优于针刺组和中药组(P<0.05),三组在体征、生存质量改善方面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3.疗效与年龄、病程、病情的关系:组内比较:三组疗效与年龄、病程均无相关性,针刺组疗效与病情也无相关性(P>0.05);中药组病情中度、重度的疗效优于轻度,针刺配合中药组病情中度的疗效优于重度(P<0.05)。组间比较:病情轻度的痊愈率:针刺配合中药组>针刺组>中药组;针刺配合中药组病情轻度的疗效优于中药组,针刺配合中药组病情中度的疗效优于针刺组(P<O.05)。4.复发率:随访2个月,三组各复发1例,三组复发率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三)安全性:治疗期间,三组均不良反应少,无严重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结论:针刺、中药及针刺配合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均安全、有效,均能调节慢性盆腔炎患者的免疫功能。
张贝贝[7](2013)在《中药加味盆炎汤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中药加味盆炎汤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理,旨在寻找一个安全、方便、有效的中医治疗方法。方法:将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予加味盆炎汤口服);对照组30例(予抗妇炎胶囊口服)。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局部体征的改善情况;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TNF-)、子宫动脉血流、盆腔B超变化的情况。结果:治疗组综合疗效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局部体征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并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着性(P<0.01)。治疗组在改善血流变指标、子宫动脉血流状况、升高IL-2、降低TNF-、缩小盆腔炎性包块、减少盆腔积液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加味盆炎汤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较好,其机理可能是通过改善患者体内血液高凝状态及子宫动脉血流、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得到改善,值得进一步研究和临床推广。
杨小芬,石美红[8](2013)在《中药灌肠配合激光照射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观察及护理》文中提出[目的]观察中药灌肠配合激光照射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方法]将60例慢性盆腔炎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抗感染以及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基础治疗,口服抗生素及中医汤剂,观察组配合中药保留灌肠和激光照射治疗。15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病人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70.0%,观察组病人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口服抗生素及中医汤剂基础上采用中药灌肠配合激光照射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优于单纯口服抗生素及中医汤剂。
雷洁莹[9](2010)在《中医中药内外合治炎性慢性盆腔痛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盆炎方及盆炎方联合复方毛冬青液治疗炎性慢性盆腔痛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评价其对焦虑和抑郁不良情绪、生存质量的影响。探讨抑郁及焦虑情绪与炎性慢性盆腔痛的相关性;并从外周神经递质的角度研究炎性慢性盆腔痛患者产生疼痛的可能机理。为有效治疗炎性慢性盆腔痛开辟新路径和方法。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设计,病例来源于2008年12月至2010年4月在广州市中医医院妇科门诊及住院就诊,符合诊断和纳入标准的气滞血瘀型炎性慢性盆腔痛患者90例,利用简单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口服中药组(盆炎方口服)、内外合治组(盆炎方口服+复方毛冬青灌肠)和西药对照组(氧氟沙星片+甲硝唑片口服)。治疗前后及治疗后1月比较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以及患者疼痛程度NRS评分、证候体征积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和健康状况调查问卷中文版(SF-36)评分的变化情况。并在治疗前后检测血浆5-羟色胺(5-HT)及β-内啡肽(β-EP)水平,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1.三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外合治组优于口服中药组,优于西药对照组。2.三组患者经治疗后及治疗后1月疼痛程度NR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治疗后、治疗后1月与治疗前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治疗后、治疗后1月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后1月疼痛程度NRS评分分级组间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三组均能较低疼痛NRS评分,且内外合治组对镇痛疗效优于口服中药组,口服中药组优于西药对照组。3.三组患者经治疗后及治疗后1月证候体征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治疗后、治疗后1月与治疗前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治疗后、治疗后1月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三组均能改善气滞血瘀证,且内外合治组对气滞血瘀证的改善优于口服中药组,口服中药组优于西药对照组。4.三组患者治疗前HAMD评分高于7分,估计可能存在抑郁状态。5.三组患者经治疗后及治疗后1月HAMD评分均有下降;治疗后、治疗后1月与治疗前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治疗后、治疗后1月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HAMD减分率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三组均可降低HAMD评分,且内外合治组对抑郁情绪的改善优于口服中药组,口服中药组优于西药对照组。6.三组患者治疗前HAMA评分高于7分,估计可能存在焦虑状态。7.三组患者经治疗后及治疗后1月HAMA评分均有下降,治疗后、治疗后1月与治疗前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治疗后、治疗后1月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三组均能降低HAMA评分,对焦虑情绪均有改善作用,三组疗效相当。8.对生存质量各维度积分值的影响:治疗后、治疗后1月口服中药组和内外合治组八个维度得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高于治疗前。西医对照组八个维度积分较治疗前虽均有所提高,但仅BP维度积分一项治疗后、治疗后1月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H维度积分治疗后1月与治疗前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后1月,内外合治组PF、RP、BP、GH、VT、RE、MH七个维度积分高于西药对照组,各维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内外合治组PF、RP、GH、VT、RE五个维度积分高于口服中药组,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服中药组RP、BP、RE三个维度积分高于西药对照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内外合治组BP维度积分高于口服中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三组患者经治疗后及治疗后1月血浆5-HT均有下降,治疗后、治疗后1月与治疗前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治疗后、治疗后1月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三组均可降低血浆5-HT水平,且内外合治组对血浆5-HT水平下降的影响大于口服中药组,口服中药组大于西药对照组。10.三组患者经治疗后及治疗后1月血浆β-EP水平均有上升,治疗后、治疗后1月与治疗前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治疗后、治疗后1月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内外合治组对血浆β-EP水平上升的影响大于口服中药组,口服中药组大于西药对照组。11.疼痛NRS评分与HAMD评分呈正相关(P<0.01),表明疼痛程度越高,则抑郁程度越严重;而随着疼痛的减轻,抑郁情绪亦有明显的改善。12.疼痛NRS评分与生存质量BP积分呈负相关(P<0.05),提示两者对疼痛的观测结果有良好的一致性,保证了疼痛评估结果的可信性和准确性。可以认为应用疼痛程度NRS评分评估炎性慢性盆腔痛的疼痛程度是有效、可靠、准确的。13.疼痛NRS评分与β-EP水平呈负相关(P<0.01),表明患者疼痛程度越高,则血浆β-EP水平越低。结论1.盆炎方能有效治疗炎性慢性盆腔痛,联合复方毛冬青液灌肠治疗可起协同作用,可提高临床疗效。2.炎性慢性盆腔痛患者可能存在抑郁和焦虑状态。3.盆炎方口服、盆炎方口服+复方毛冬青灌肠、氧氟沙星片+甲硝唑片口服对于气滞血瘀型炎性慢性盆腔痛患者的疼痛程度、中医临床证候及体征、抑郁症状、生存质量均有显着改善,且盆炎方口服+复方毛冬青灌肠优于盆炎方口服优于氧氟沙星片+甲硝唑片口服。4.盆炎方口服、盆炎方口服+复方毛冬青灌肠、氧氟沙星片+甲硝唑片口服均能显着改善气滞血瘀型炎性慢性盆腔痛患者的焦虑症状,且三者疗效相当。5.治疗前疼痛NRS评分与HAMD评分呈正相关,提示患者的疼痛程度可能与其抑郁程度密切相关,两者可能有协同作用。6.治疗前疼痛NRS评分与SF-36的BP维度积分呈负相关,提示两者对疼痛程度的评价均具有较好的信度。7.治疗前β-EP水平与疼痛程度NRS评分呈负相关,而盆炎方口服、盆炎方口服+复方毛冬青灌肠、氧氟沙星片+甲硝唑片口服均能提高血浆β-EP水平,提示三者可能通过提高血浆β-EP水平而起到镇痛作用,且盆炎方口服+复方毛冬青灌肠优于盆炎方口服优于氧氟沙星片+甲硝唑片口服。8.盆炎方口服、盆炎方口服+复方毛冬青灌肠、氧氟沙星片+甲硝唑片口服均能减低血浆5-HT水平,提示三者可能通过减低血浆5-HT水平而起到镇痛作用。且盆炎方口服+复方毛冬青灌肠优于盆炎方口服优于氧氟沙星片+甲硝唑片口服。9.HAMD评分、SF-36的BP维度积分值、血浆β-EP水平可作为评估炎性慢性盆腔痛患者疼痛程度的参考指标之一,可协作本病的诊断和观察疗效,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10.血浆5-HT水平升高、β-EP水平下降可能是炎性慢性盆腔痛患者产生疼痛的原因。
郑俊华[10](2010)在《中药三联疗法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总结》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对中药三联疗法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做出客观评价,为其后续研究工作及临床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妇科门诊2009年9月~2010年3月间被诊断为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而运用中药三联疗法进行治疗的68例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总结、整理、归纳、分析,观察中药三联疗法对改善该病中医证侯、局部体征的作用,对患者年龄、病程、病情及疗程与药物疗效的相关性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结果:中药三联疗法共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68例,用药14日为一个疗程,用1或2个疗程后,①综合疗效结果:痊愈32例,占48%;显效20例,占29%;有效13例,占19%;无效3例,占4%。②中医证候疗效结果:痊愈37例,占55%;显效21例,占31%;有效9例,占13%;无效1例,占1%。③局部体征疗效结果:痊愈29例,占43%;显效18例,占26%;有效17例,占25%;无效4例,占6%。④缓解盆腔疼痛临床疗效评定结果:痊愈39例,占58%;显效18例,占26%;有效10例,占15%;无效1例,占1%。B超提示盆腔炎性包块32例,痊愈11例,占34%;显效13例,占41%;有效5例,占16%;无效3例,占9%。对其治疗前后自身对照结果的统计学处理提示:治疗后症状改善非常明显,下腹疼痛、腰骶胀痛、带下量多色黄异味、经行腹痛加重、胸胁乳房胀痛、小便黄的症状,治疗后比治疗前有显着性差异(P<0.01),月经不调、低热起伏、神疲乏力、形寒肢冷及大便干燥的症状,治疗后比治疗前有差异性(P<0.05),大便溏泄治疗前后不能说明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中药三联疗法对改善子宫压痛及附件压痛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对改善附件增厚包块及骶韧带增粗触痛也具有差异性(P<0.05);B超提示子宫直肠陷凹积液38例,治疗后比治疗前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患者年龄、病程、病情及疗程对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中药三联疗法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有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二、复方冬青灌肠液配合微波治疗慢性盆腔炎63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复方冬青灌肠液配合微波治疗慢性盆腔炎63例(论文提纲范文)
(1)益气清湿化瘀综合疗法调控盆腔炎性疾病反复发作TLRs/Gas6正负通路免疫稳态的作用及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1.选题背景 |
2.研究内容 |
第一部分 益气清湿化瘀综合疗法治疗RPID的疗效评价研究 |
1.研究对象 |
1.1 研究对象来源 |
1.2 研究对象选择 |
2.研究方法 |
2.1 样本量 |
2.2 治疗方案 |
2.3 观察指标 |
2.4 数据处理 |
2.5 研究流程 |
3.研究结果 |
3.1 人口学特征及病情资料分析 |
3.2 治疗结果 |
第二部分 益气清湿化瘀综合疗法调控RPID患者免疫稳态的机制研究 |
1.研究对象 |
1.1 研究对象的来源 |
1.2 研究对象的选择 |
2.研究方法 |
2.1 样本量 |
2.2 治疗方案 |
2.3 实验设计 |
2.4 实验方法 |
3.研究结果 |
3.1 基线分析 |
3.2 RPID患者单核细胞TLR2/4 mRNA表达量及前后变化 |
3.3 RPID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中TLRs蛋白比率及前后变化 |
3.4 RPID患者血清MyD88、TAM受体、Gas6、IL-17、IL-23水平及前后变化 |
3.5 TLRs/TAM正负通路相关因子对RPID患者免疫稳态的影响 |
讨论 |
1.盆腔炎性疾病反复发作的概念和临床表现 |
2.中医学对盆腔炎性疾病反复发作的认识 |
2.1 古医籍相关论述 |
2.2 现代中医病名沿革 |
2.3 病因病机 |
3.现代医学对盆腔炎性疾病反复发作发病机制的认识 |
3.1 RPID与机体反应状态和病原体特征有关 |
3.2 RPID确切的发病机制尚缺乏定论 |
3.3 免疫平衡稳态研究可能是RPID机制研究的突破点之一 |
4.盆腔炎性疾病反复发作的治疗方案 |
4.1 RPID的西医治疗方案 |
4.2 中医药治疗RPID的优势 |
5.“益气清湿化瘀”的立法依据及辨证论治特色 |
5.1 “益气清湿化瘀”的立法依据 |
5.2 内服中药“盆炎康复汤”的方药分析及相关研究 |
6.益气清湿化瘀综合疗法治疗RPID的依据 |
6.1 益气清湿化瘀综合疗法的前期研究基础 |
6.2 中药“妇科灌肠液”治疗RPID的依据 |
6.3 艾灸神阙、足三里、中脘、关元治疗RPID的依据 |
7.益气清湿化瘀综合疗法治疗RPID的临床疗效分析 |
7.1 益气清湿化瘀综合疗法缓解下腹痛的疗效分析 |
7.2 益气清湿化瘀综合疗法改善RPID盆腔体征的疗效分析 |
7.3 益气清湿化瘀综合疗法改善RPID中医证候的疗效分析 |
7.4 益气清湿化瘀综合疗法可有效降低复发率 |
8.本次研究的免疫分子靶点定位 |
8.1 TLRs-MyD88 信号通路 |
8.2 Gas6-TAM信号通路 |
9.TLRs-MyD88/Gas6-TAM正负免疫相关因子在RPID发病中的作用分析 |
9.1 TLRs-MyD88 信号相关因子在RPID发病中的临床意义 |
9.2 Gas6-TAM系统相关因子在RPID发病中的临床意义 |
9.3 探讨影响RPID的免疫平衡紊乱因素 |
9.4 运用ROC曲线分析相关因子的潜在诊断效能和临床意义 |
10.益气清湿化瘀综合疗法对RPID患者免疫稳态的调控作用 |
10.1 REDCT对 TLR2/4-MyD88 正向通路相关因子的影响 |
10.2 REDCT对 Gas6-TAM负向通路相关免疫因子的影响 |
结论 |
创新性及意义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综述 |
综述一:益气清湿化瘀类中药的免疫调节活性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Gas6-TAM信号通路在妇科领域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附表 |
附表1 中医气虚血瘀夹湿证候分级记分表 |
附表2 盆腔体征分级记分表 |
附录三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和科研成果 |
附录四 在读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 |
(2)中成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临床应用指南文献与问卷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文献检索 |
1.1.1 检索对象 |
1.1.2 检索策略 |
1.2 文献筛选 |
1.2.1 纳入标准 |
1.2.2 排除标准 |
1.3 文献偏倚风险评估 |
1.4 文献整理 |
1.5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文献检索结果 |
2.2 文献研究类型 |
2.3 文献偏倚风险评估结果 |
2.4 诊断标准 |
2.5 证型 |
2.5.1 各证型中成药频数分布 |
2.5.2 各证型中成药处方来源 |
2.5.3 各证型辨证要点 |
2.6 证据体评价结果 |
第二部分 专家问卷调查研究 |
1.材料与方法 |
1.1 德尔菲法 |
1.2 问卷制定 |
1.2.1 问卷内容 |
1.2.2 问卷设计 |
1.3 组建专家团队 |
1.4 问卷调查 |
1.5 数据整理 |
1.6 统计分析 |
1.6.1 专家积极系数 |
1.6.2 专家意见集中程度 |
1.6.3 专家意见协调程度 |
1.6.4 重要性评分 |
1.6.5 熟悉程度评分 |
2.结果 |
2.1 专家基本情况 |
2.1.1 中、西医专家比例分布 |
2.1.2 专家单位、人数分布 |
2.1.3 地域分布 |
2.1.4 年龄分布 |
2.1.5 专家工作年限 |
2.1.6 专家学历分布 |
2.1.7 专家职称分布 |
2.2 共识可靠性调查 |
2.2.1 专家积极系数 |
2.2.2 专家意见集中程度 |
2.2.3 专家意见协调程度 |
2.2.4 熟悉程度评分 |
2.3 第一轮专家问卷调查分析 |
2.3.1 第一轮问卷—中成药临床疗效 |
2.3.2 第一轮问卷—中成药临床使用情况 |
2.3.3 第一轮问卷—中成药推荐强度 |
2.4 第二轮专家问卷调查分析 |
2.4.1 第二轮专家问卷调查—中成药推荐依据 |
2.4.1 第二轮专家问卷调查—中成药推荐强度 |
2.5 中成药治疗SPID两轮调查专家推荐意见 |
第三部分:初稿形成的过程 |
1.组建指南小组 |
2.构建临床问题 |
3.文献研究 |
4.专家共识 |
5. 形成初稿 |
6.技术路线图 |
第四部分 分析与讨论 |
1.制定中成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临床应用指南的意义 |
1.1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西医治疗存在的问题 |
1.2 中成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优势 |
1.3 中成药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1.4 制定本指南的必要性 |
2.德尔菲法对指南制定的意义 |
2.1 德尔菲法的可行性 |
2.2 德尔菲法在本课题中的应用 |
3.两轮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第五部分 结语 |
1.结论 |
2.主要工作 |
3.创新 |
4.问题与展望 |
4.1 问题 |
4.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
(3)从TLRs/MyD88免疫通路调控suPAR、hs-CRP探讨益气清湿化瘀法治疗PID反复发作的疗效及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中医研究概述 |
1.1 中医病名 |
1.2 病因病机 |
1.3 临床治疗 |
1.4 妇科名家经验 |
1.5 中医临床治疗优势、难点与对策 |
2.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西医研究进展 |
2.1 流行病学 |
2.2 病因研究 |
2.3 发病机制研究 |
2.4 临床表现 |
2.5 诊断标准 |
2.6 治疗现状 |
2.7 问题及展望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研究对象 |
1.1 病例的选择 |
1.2 试验组纳入标准 |
1.3 对照组纳入标准 |
1.4 试验组排除标准 |
1.5 对照组排除标准 |
1.6 剔除及脱落病例标准 |
1.7 终止试验标准 |
2.研究设计 |
2.1 试验分组 |
2.2 治疗方案 |
3.所需材料及试验方法 |
3.1 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白细胞TLR-2、TLR-4的表达率 |
3.2 RT-PCR检测外周血白细胞TLR-2、TLR-4mRNA的水平 |
3.3 ELISA法检测血清MyD88、suPAR的水平 |
4.观察指标及标本采集 |
4.1 生物学指标 |
4.2 实验室指标 |
4.3 安全性评价指标 |
4.4 疗效性评价指标 |
4.5 观测时点 |
4.6 标本采集 |
5.不良事件处理预案、观察及分析 |
6.疗效性及依从性评价标准 |
6.1 缓解盆腔疼痛(下腹疼痛、腰骶疼痛)疗效评定标准 |
6.2 盆腔局部体征疗效评定标准 |
6.3 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标准 |
6.4 依从性评价标准 |
7.统计学分析 |
7.1 统计分析集的定义 |
7.2 统计学分析方法 |
8.研究结果 |
8.1 病例分布 |
8.2 可比性分析 |
8.3 患者一般情况 |
8.4 有效性评价 |
8.5 复发评价 |
8.6 安全性分析 |
8.7 TLR2、TLR |
8.8 MyD88、suPAR、hs-CRP |
8.9 TLRs/MyD88通路及因子的相关性 |
9.讨论 |
9.1 “益气清湿化瘀法”的立法依据 |
9.2 活用益气清湿化瘀法防治PID反复发作 |
9.3 盆炎康复汤组方依据及分析 |
9.4 妇科灌肠液的组方分析及相关研究 |
9.5 艾灸的作用及其治疗SPID的相关研究 |
9.6 益气清湿化瘀法对TLR2、TLR4表达的影响 |
9.7 益气清湿化瘀法对MyD88表达的影响 |
9.8 益气清湿化瘀法对suPAR、hs-CRP表达的影响 |
9.9 益气清湿化瘀法对TLRs/MyD88免疫通路的影响 |
10.结论 |
主要工作与创新 |
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综述 |
综述一 益气清湿化瘀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作用机制探讨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TLR2和TLR4在妇科领域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着作及科研成果 |
附录三 在读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 |
(4)基于数据挖掘探讨黄健玲教授治疗盆腔炎性后遗症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中医理论研究 |
一、古代中医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认识 |
二、近现代中医名家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认识 |
第二节 西医学对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认识 |
一、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概况 |
二、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治疗进展 |
第三节 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及数据挖掘技术的现状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研究方法 |
一、病例选择 |
二、主要观察项目 |
第二节 数据挖掘结果 |
一、一般病案资料统计结果 |
二、软件统计分析 |
第三节 分析与讨论 |
一、对患者基本信息的分析 |
二、症状、证型的认识 |
三、黄健玲教授的用药特点 |
四、黄健玲教授治疗本病的诊疗思路 |
五、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5)红元颗粒的制备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慢性盆腔炎的研究进展 |
1 盆腔炎的西医研究进展 |
2 盆腔炎的中医研究进展 |
3 对中医、西医治疗现状的认识 |
综述二 处方中各药的研究概况 |
1 大血藤研究概况 |
2 三棱研究概况 |
3 水蛭研究概况 |
4 茯苓研究概况 |
5 鸡内金研究概况 |
6 川牛膝研究概况 |
7 鱼腥草研究概况 |
8 莪术的研究概况 |
9 延胡索(元胡)的研究概况 |
10 乌药的研究概况 |
前言 |
第一章 课题背景和处方分析 |
1 课题的提出 |
2 课题的设计 |
3 课题研究内容 |
4 提取工艺的选择 |
第二章 挥发油提取工艺研究 |
1 材料 |
2 时间和加水倍量的考察 |
3 药材浸泡与否考察 |
4 莪术粉碎粒度考察 |
5 分别提取与共同提取考察 |
6 放大工艺研究 |
7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水提工艺研究 |
1 材料 |
2 红景天苷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3 提取工艺研究 |
4 精制工艺研究 |
5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醇提工艺研究 |
1 延胡索乙素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2 脱氢紫堇碱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3 提取工艺研究 |
第五章 干燥温度和干燥时间的研究 |
1 材料 |
2 醇提组干燥温度和干燥时间考察 |
3 水提组和挥发油提取组干燥温度和干燥时间考察 |
第六章 颗粒成型工艺研究 |
1 材料 |
2 莪术、鱼腥草挥发油的β-环糊精包合工艺研究 |
3 润湿剂与稀释剂的筛选 |
第七章 三批颗粒中试生产 |
1 材料 |
2 三批颗粒中试生产 |
3 三批颗粒中指标成分含量测定 |
4 讨论 |
总结和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针刺调节慢性盆腔炎患者免疫功能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现代医学对慢性盆腔炎的认识 |
一、流行病学 |
二、病因 |
三、病理 |
四、主要临床表现 |
五、治疗 |
第二节 中医学对慢性盆腔炎的认识 |
一、病名 |
二、病因病机 |
三、证型分布 |
四、治疗 |
第三节 慢性盆腔炎的针灸治疗进展 |
一、单纯针刺 |
二、电针 |
三、灸法 |
四、针刺加灸法 |
五、耳穴疗法 |
六、火针疗法 |
七、穴位注射 |
八、穴位埋线 |
九、针灸配合其他疗法 |
第四节 小结与展望 |
第二章 针刺调节慢性盆腔炎患者免疫功能的临床研究 |
第一节 对象和方法 |
一、受试对象的确定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节 临床研究结果与统计分析 |
一、一般资料 |
二、基线特征的可比性分析 |
三、免疫分析 |
四、疗效比较 |
五、不良事件观察及安全性评定 |
第三节 分析与讨论 |
一、研究结果分析 |
二、本研究方案的确立依据 |
三、中医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机理探讨 |
四、创新性 |
五、存在问题及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中药加味盆炎汤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一、临床资料 |
(一)病例来源 |
(二)病例选择标准 |
(三)病情程度分级 |
(四)一般资料 |
二、方法 |
(一)治疗药物 |
(二)用药方法 |
(三)观察指标 |
(四)疗效判定标准 |
(五)统计方法 |
三、结果 |
(一)临床疗效对比 |
(二)检测指标结果 |
(三)治疗组临床疗效与相关资料分析 |
(四)不良反应 |
讨论 |
一、CPID 的中医学研究 |
(一)历史沿革 |
(二)病因病机分析 |
二、治法探讨 |
(一)清热利湿 |
(二)活血化瘀 |
(三)病久兼以益肾 |
三、方药分析 |
(一)方解 |
(二)药理作用 |
四、结果分析 |
(一)临床疗效分析 |
(二)作用机理的探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详细摘要 |
(8)中药灌肠配合激光照射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观察及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治疗方法 |
1.2.2 疗效评定标准 |
1.2.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9)中医中药内外合治炎性慢性盆腔痛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炎性慢性盆腔痛的发病机制 |
1 祖国医学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2 西医学对本病发病机理的认识 |
第二节 中西医学对炎性慢性盆腔痛的治疗 |
1 中医对炎性慢性盆腔痛的治疗进展 |
2 西医对炎性慢性盆腔痛的治疗现状 |
3 中西医结合对炎性慢性盆腔痛的综合治疗 |
第三节 疼痛与神经递质的相关性研究 |
1 疼痛与5-羟色胺的关系 |
2 疼痛与β-脑啡肽的关系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研究方案 |
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研究方法 |
第二节 研究结果与分析 |
1 基线资料比较 |
2 疗效结果与分析 |
第三节 讨论 |
1 方药研究 |
2 疗效分析 |
3 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10)中药三联疗法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s |
引言 |
一、临床研究 |
1. 一般资料 |
2. 慢性盆腔炎的诊断标准 |
2.1 慢性盆腔炎西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湿热瘀结证诊断标准 |
2.3 症状体征积分标准 |
2.3.1 中医证候评分标准 |
2.3.2 局部体征评分标准 |
3. 病例选择标准 |
3.1 纳入标准 |
3.2 排除标准 |
4. 治疗方法 |
4.1 药物 |
4.2 方法 |
5. 观察指标 |
6. 疗效判断标准 |
6.1 综合疗效评定标准 |
6.2 主要指标(局部体征)疗效评定标准 |
6.3 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标准 |
6.4 缓解盆腔疼痛临床疗效标准 |
6.5 消散盆腔炎性包块临床疗效标准 |
7. 研究方法及统计学处理 |
8. 结果 |
8.1 疗效评定结果 |
8.1.1 综合疗效评定结果 |
8.1.2 中医证候疗效评定结果 |
8.1.3 局部体征疗效评定结果 |
8.1.4 缓解盆腔疼痛临床疗效评定结果 |
8.1.5 治疗前后体征、证候总积分情况 |
8.1.6 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 |
8.1.7 治疗前后体征积分变化情况 |
8.2 B超提示盆腔炎性图像及治愈结果 |
8.2.1 B超提示子宫直肠陷凹积液治疗前后变化情况 |
8.2.2 B超提示消散盆腔炎性包块临床疗效评定结果 |
8.3 相关分析与疗效评价 |
8.3.1 患者年龄与疗效的比较 |
8.3.2 患者病程与疗效的比较 |
8.3.3 患者病情与疗效的比较 |
8.3.4 患者疗程与疗效的比较 |
8.4 安全性评价 |
二、中医理论探讨 |
1. 慢性盆腔炎的病因病机 |
1.1 “湿热”是重要的发病因素 |
1.2 “滞、瘀、结”是主要的病理改变 |
2. 慢性盆腔炎的主要治法 |
2.1 清热利湿 |
2.2 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消症散结 |
3. 三联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方义分析 |
3.1 中药内服方 |
3.2 中药封包 |
3.3 妇科灌肠液 |
3.4 遣方用药特点 |
4. 三联疗法的疗效优势 |
5. 三联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评价 |
6.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致谢 |
附1:典型病例 |
附2:文献综述 |
附3:临床观察表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 |
四、复方冬青灌肠液配合微波治疗慢性盆腔炎63例(论文参考文献)
- [1]益气清湿化瘀综合疗法调控盆腔炎性疾病反复发作TLRs/Gas6正负通路免疫稳态的作用及机制[D]. 罗梅.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
- [2]中成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临床应用指南文献与问卷调查研究[D]. 王梅.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8(01)
- [3]从TLRs/MyD88免疫通路调控suPAR、hs-CRP探讨益气清湿化瘀法治疗PID反复发作的疗效及机制[D]. 尹小兰.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7(12)
- [4]基于数据挖掘探讨黄健玲教授治疗盆腔炎性后遗症经验[D]. 高雅含.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6(01)
- [5]红元颗粒的制备工艺研究[D]. 蔡程博.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4)
- [6]针刺调节慢性盆腔炎患者免疫功能的临床研究[D]. 郑林燕.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4(01)
- [7]中药加味盆炎汤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观察[D]. 张贝贝.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3(04)
- [8]中药灌肠配合激光照射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观察及护理[J]. 杨小芬,石美红. 全科护理, 2013(07)
- [9]中医中药内外合治炎性慢性盆腔痛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D]. 雷洁莹.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0(09)
- [10]中药三联疗法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总结[D]. 郑俊华.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