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泡沫经济及其测度的几个理论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石凯[1](2020)在《经济虚拟化与实体经济发展 ——影响机理、统计测度和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许多研究文献将2008年的金融危机归因于美国经济的过度虚拟化,2010年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提出再工业化战略,要重塑美国工业的辉煌,然而并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007年的12.8%进一步下滑至2016、2017年的11.74%和11.6%,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却已恢复到危机爆发前水平。同样,中国也面临日益突出的“脱实向虚”、“重虚轻实”的窘迫局面,在实体经济增速低迷的同时虚拟经济却呈现出过度繁荣。2019年3月,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中,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又再一次提到,着力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不能让资金空转或者“脱实向虚”。因此,对经济虚拟化问题的系统研究和科学衡量是关系到我国经济深化改革和发展的一项迫切任务。2014年,在全国虚拟经济研讨会中,南开大学虚拟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刘晓欣教授认为,当前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有四大核心问题,一是虚拟与实体的定义与统计刻画,二是两者的运行机制,三是两者良性互动的数量标准,四是虚拟经济发展过度或者不足的理论模型检测。有鉴于此,本文以经济虚拟化发展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机理、统计测度和实证分析为中心目标开展研究工作,拟首先从宏观经济理论分析框架中揭示经济虚拟化对实体经济运行机制的影响,然后建立经济虚拟化程度测度的系统核算指标体系,并以此数据为基础实证探析两者之间的良性合理关系。具体来说,本研究做了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的工作。第一,回顾和梳理了研究文献,把握虚拟经济概念的由来与发展,了解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相关的理论,并归纳虚拟化对实体经济发展影响的研究成果。通过理论回顾和文献综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为后文的研究奠定基础。第二,提出了将资金虚拟化流向因素纳入经典的宏观经济模型,拉姆齐(Ramsey)模型之中,在微观个体优化和动态一般均衡的框架下,通过推导演绎和数值模拟,分析虚拟化发展对实体经济各变量的影响机理和作用路径,为后文的测度分析和实证研究提供宏观经济理论依据。第三,以SNA(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MFS(Monetary and Financial Statistics)和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准则为指导,在科学性、统一性、层次性和可行性要求下,从虚拟经济、实体经济以及经济虚拟化程度三个层面构建了测度指标体系。然后,依据公开数据资料和调研文献,对该指标体系进行了测算实践,并对虚拟经济核算的未来工作进行了展望。第四,以机理分析得出的推论为指导,以指标体系的测算数据为基础,采用门限回归、非参数回归等统计计量模型,实证研究了经济虚拟化对实体经济,以及实体经济各构成成分的影响规律。第五,探寻和归纳了我国经济近些年来表现出虚拟化与实体经济发展不均衡的主要原因,并选取成因的代理指标为自变量,经济虚拟化程度数据为因变量,进行了相应的实证检验。第六,根据全文研究分析,对过度虚拟化发展问题的有效调控和治理,以及促进我国虚拟化进程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和启示。本文的研究开展结合了宏观经济学、数理经济学、金融学、统计学、国民经济统计核算、计量经济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从理论分析到统计测度,再到实证研究,形成对经济虚拟化与实体经济发展关系的较为详细、系统的分析。创新之处重点体现在:首先,拓展并优化了现有宏观经济模型的应用,把虚拟化因素有效融合其中,取得了符合现实经济意义的解释效果;其次,对经济虚拟化问题的测度不是以单一、替代指标进行刻画,而是在现行国民经济核算的基础上构建了系统的测度指标体系,并进行了较为详尽的统计实践测算;第三,将理论机理、统计测度数据与计量模型结合起来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对计量模型的设计和选择,探寻了经济虚拟化对实体经济运行的作用规律,以及两者之间良性互动的合理界限。综观全文,得出的主要研究结论有:第一,虚拟经济一词最初由我国学界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后提出,由马克思的虚拟资本衍生为虚拟经济,迄今在涵义和范畴上仍存有许多分歧。基本达成共识的观点有,虚拟经济以实体经济为基础,同时又具有相对独立的运行特征,心理预期在虚拟经济价格决定系统中起着关键作用,虚拟经济发展不足或者经济过度虚拟化发展,都会对实体经济运行产生影响。第二,通过纳入资金虚拟化流向因素的拉姆齐(Ramsey)模型,分析结论显示:在其它外生参数给定的条件下,资金转化实体投资效率提高,或者资金虚拟化流向程度降低,产出水平也会随之而上升;资金转化效率的改变,对消费水平的作用路径,短期会受到虚拟经济“财富效应”的影响,但最终消费水平由产出水平决定。第三,虚拟经济的概念还未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之中,虚拟经济有关内容的准确测度还有很多困难。但是虚拟经济的核算可以在现行SNA、MFS和中国国民经济核算等体系下进行融入归并,它可以对现行核算体系的一些不足之处进行完善和补充。本文设计了虚拟经济、实体经济以及经济虚拟化程度测度的核算指标体系,并进行了实践测算,结果显示,相比于一些代理度量指标,测度指标体系与相关概念、范畴更贴近,对经济现象的反映更详尽、系统。第四,通过门限回归、非参数回归等计量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显示经济虚拟化发展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机制是一种非线性关系,存在一定的阈值范围,数据测算来看,大致在者虚实规模之比1.4:1的位置。保持在合理范围内,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才具有良性互动关系。其次,从资金流向角度来看,资金的“脱实向虚”程度提高对实体产出和实体投资具有“挤出效应”,而对对消费的影响路径是一种近似先升后降的关系。实证结果有效验证了理论机理分析中得出的相关推论,从而使本文的结构体系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第五,就我国经济而言,近些年呈现的问题是虚拟化快速发展而导致虚实背离加剧的不均衡局面,其背后的原因主要有:实体经济投资回报率远低于虚拟经济,货币供应量的快速增长为虚拟经济市场提供了流动性支撑,金融和实体之间结构性的不匹配。实证结果表明,实体投资回报率下滑,货币供应量增长率上升和结构性问题的恶化,将促进经济虚拟化发展和虚实偏离程度的加剧。虚拟经济有着与实体经济不同的运行规律,脱离实体需求的自我循环特征极易导致过度虚拟化的产生,造成整个经济系统的脆弱性,因此自其概念一提出以来就和危机联系紧密,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又再次成为研究的热点。然而,虚拟经济系统本身的复杂性,加之危机的重复性发生,告诫我们离认清经济规律的本质还有很长的距离。通过本文研究,带来的建议和启示是:要正确认识经济虚拟化发展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充分完善相关理论研究,建立健全虚拟经济统计核算体系,深入探析“脱实向虚”的经济根源,从而才能促进虚拟经济发展与实体经济需求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防范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对一国经济带来的风险与危害。后续的研究是关注经济虚拟化发展水平与经济危机之间的关联性,建立监测指标体系,为经济虚拟化的过度膨胀导致危机产生的可能提供预警参考。
高红红[2](2019)在《泡沫经济预警指标体系研究》文中指出在市场经济发展进程中,伴随金融工具的多元化和创新化,金融市场的自由化和国际化,泡沫经济爆发的越来越频繁。从上个世纪90年代的日本泡沫经济到2008的美国次贷危机,人类多次领教了泡沫经济给整个经济、社会带来的创伤。近年来,泡沫经济问题引起了学者的极大关注和研究,研究主要集中在泡沫经济的成因、影响等方面,鲜有涉及预警方面的内容。但是,泡沫经济预警是宏观经济健康运行的指南针,是防止泡沫经济生成的“隔离墙”,因此,对于泡沫经济预警的研究是相当有必要的。研究表明,泡沫经济的形成是以市场中已经出现的资产价格泡沫为前提。基于此,本文以资产泡沫向泡沫经济的演化过程为切入点,构建泡沫经济预警指标体系。首先,本文梳理了国内外有关泡沫经济的概念及预警方面的内容,明确当前泡沫经济的研究现状。其次,在对泡沫经济的形成过程进行宏、微观分析的基础上,从资产价格泡沫向泡沫经济演化的传导机制中选取理论预警指标,并使用非参数检验方法对理论预警指标进行了有效性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本文基于泡沫经济演化理论选取的预警指标是科学、有效的。再次,以美国为研究对象,在指标有效的基础上,利用变异系数法、均方差法、相关系数法、CRITIC法综合确定了预警指标的权重,同时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确定了预警指标的滞后期数,进而合成泡沫经济预警指数。在此基础上,结合划定警段法和预警信号系统建立泡沫经济预警体系,并分析美国历年泡沫经济运行状态。此外,在我国经济泡沫现状的基础上,采用同样的方法构建了我国泡沫经济预警体系,结果表明,泡沫经济预警体系能够很好的刻画我国泡沫经济运行状态,且结果符合现实情况。最后,从资产价格泡沫向泡沫经济演化的传导机制上提出防范泡沫经济的对策。本文的研究成果有以下几点:一是基于泡沫经济演化过程中的财富效应、投资效应、金融加速器效应以及货币政策效应选取的4个预警指标是科学有效的。二是考虑指标时滞后构建的泡沫经济预警指数能够有效刻画泡沫经济运行状态,使用划定警段法和预警信号系统建立的泡沫经济预警体系能够有效识别泡沫经济。本研究不仅丰富了泡沫经济的理论体系,也为政府和相关管理部门应对泡沫经济风险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楼俊超[3](2017)在《A股市场泡沫经济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A股市场泡沫经济问题是一个真实的、重要的、尚未解决的现实问题。股票市场的泡沫经济,是指在一个或多个股票市场中,股票资产的价格在一个连续过程中整体不断上涨,在存在股市泡沫的前提下,这种初始价格上涨使投资者产生了价格还会继续上涨的预期,于是更多投资者加入到推动价格上涨的投机行列,随后股票价格的进一步上涨在整体股票市场中引起狂热,以至于投资者完全不考虑股票的内在价值而在投机性需求的驱使下继续通过买卖推高股票价格牟取利润并造成股票市场的非理性繁荣。股票市场的泡沫经济无法长期持续发展,总有一天会破灭。股票市场泡沫经济的破灭会造成股票价格的整体暴跌,这种价格暴跌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严重者可能会形成金融危机。当前,对于股票市场的泡沫经济问题尚未找到有效的防范与治理方法。本文的写作目的就是通过对A股市场泡沫经济的系统研究,提出防范与治理股票市场泡沫经济的政策建议。本文研究的主题是A股市场的泡沫经济问题。论文共分为十章:第一章是导言,阐述了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以及论文研究方法、基本框架与创新之处;第二章是泡沫经济的理论阐释,第三章是股市泡沫存在的理论可能与现实机制,这两章对股市泡沫经济的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了阐述;第四章是A股市场泡沫经济的衡量与界定,第五章是A股市场泡沫经济的历史表现与运行规律,这两章在探讨衡量界定股市泡沫经济方法的基础上,对A股市场自建立以来的两次泡沫经济事件进行研究分析,得出A股市场泡沫经济的表现特征与运行规律;第六章是A股市场泡沫经济的形成及其影响,第七章是A股市场泡沫经济的破灭原因及其危害,分别论述了 A股市场泡沫经济的形成原因、形成影响、破灭原因、破灭危害等内容;第八章是A股市场泡沫经济的哲学解读,从社会形态、社会心理、金融异化等方面对A股市场的泡沫经济进行哲学分析;第九章是其他国家和地区股市泡沫经济案例研究及其启示,分析了日本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股市泡沫经济、美国20世纪末21世纪初纳斯达克泡沫经济、中国台湾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股市泡沫经济三个典型案例中股市泡沫经济的形成原因和治理措施,并得出治理我国股市泡沫经济的启示;第十章是A股市场泡沫经济防范与治理的政策建议,提出股市泡沫经济在当前社会发展阶段很难避免,应根据股市泡沫经济所处的阶段分别采取措施加以防范和治理,并且在政策逻辑上防范大于治理。本文的核心观点可概括为:A股市场泡沫经济的形成和破灭在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都具有很大负面影响,然而,股市泡沫经济在当前社会发展阶段很难避免,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对股市泡沫经济加以防范,并研究形成治理股市泡沫经济的政策体系。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以下五点:一是选题创新,对A股市场泡沫经济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未来防范和治理股市泡沫经济的政策建议;二是研究方法与框架的创新,采用以整体市场情绪为核心并辅以其他市场估值指标的方法,对A股市场的泡沫经济进行了衡量与界定,并从股市泡沫经济的表现特征、运行规律、形成原因及其影响、破灭原因及其危害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三是研究视角创新,从哲学角度对A股市场的泡沫经济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股市泡沫经济的产生有深层次基础,在当前社会发展阶段难以避免;四是政策建议创新,通过研究其他国家和地区股市泡沫经济案例并结合国内实际,对A股市场泡沫经济的防范与治理提出了政策建议,其中含有建立股市泡沫经济的监控预警机制等新建议;五是提出了一些新观点,比如重新界定了泡沫经济的内涵,提出泡沫经济应当是一种经济形态,而不简单的只是一种经济现象、经济过程或者经济后果,再比如认为股市泡沫经济的产生具有社会形态基础,也具有社会心理基础,并且其本质是一种金融异化,等等。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四种:一是文献研究法,通过搜集、鉴别和整理文献,从文献研究出发,较为系统地梳理了近期国内外学者在泡沫经济研究方面的理论与观点,形成了对于泡沫经济问题的一般性规律与特征的科学认识;二是历史考察法,对A股市场自成立以来发生的较为明显的泡沫经济事件进行了考察,叙述了 A股市场泡沫经济的历史表现,同时对其他国家和地区股市发生的几个较为典型的泡沫经济案例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三是比较分析法,通过对A股市场泡沫经济形态与股市泡沫经济的标准模型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其形成、发展、破灭与回归的整个过程,同时,通过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经典案例的比较分析研究,得出防范与治理中国股市泡沫经济问题的相关启示;四是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实证分析A股市场泡沫经济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规范性的政策建议。
牛静[4](2016)在《资产价格泡沫向泡沫经济演化的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人类经济发展的历史中,从着名的郁金香泡沫、到密西西比河泡沫、到英国南海泡沫、日本泡沫经济再到近期美国房地产泡沫,人类已经多次经历了资产价格泡沫,也领教了资产价格泡沫导致一国陷入泡沫经济后产生的不可估量的后果。资产价格泡沫和泡沫经济现象也得到了多年来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和大量研究。但不幸的是,截止目前资产价格泡沫问题如幽灵一般依旧时刻盘旋在各国上空。究其原因,还是因为目前学者们既没有清晰的界定清楚资产价格泡沫和泡沫经济概念的区别与联系,也未探索出资产价格泡沫向泡沫经济演化的传导机理。导致各国目前仍未找到防范泡沫经济发生的根本方法。基于此,本文首先以资产价格泡沫的频发导致泡沫经济的发生为背景,鉴别了资产价格泡沫和泡沫经济概念的异同点,界定了文中针对资产价格泡沫和泡沫经济的概念;其次,在泡沫经济概念的基础上,分析资产价格泡沫向泡沫经济演化时宏观经济的特殊表现,在此基础上,构建出本文在研究时所用的理论模型;然后,以本文的概念模型为基点,通过计算资产价格泡沫存在时对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产生的影响规模,用以实证检验资产价格泡沫向泡沫经济的演化;再次,通过构建厂商、家庭和政府三部门一般均衡动态经济模型,揭示出资产价格泡沫向泡沫经济演化的机理;最后,通过防范资产价格泡沫的过大生成以及防止资产价格泡沫向泡沫经济演化两个方面提出了防范泡沫经济的策略,以期为我国防范泡沫经济的发生提供借鉴和参考。具体而言,本文的主要创新性工作和研究结论如下:第一,辨析了资产价格泡沫和泡沫经济的概念,寻找到两个概念的联系与异同,提出了泡沫经济的概念。目前学者对资产价格泡沫和泡沫经济的概念还没有统一的界定标准,使得两个概念在学术界混淆使用,导致目前无论针对泡沫经济内涵介绍,测度方法亦或是防范策略的研究多与资产价格泡沫的相关研究大同小异,导致研究成果无法为现实经济提供指导。由此,文中在此部分,通过文献梳理的方法,揭示出资产价格泡沫和泡沫经济两个概念的异同,同时提出了泡沫经济的概念,为后文的研究提供基础。第二,提出了泡沫经济的测度方法。文中提出了泡沫经济的概念,认为所谓泡沫经济是指由投机需求(虚假需求)形成的局部经济泡沫通过一定的传导机制使社会有效需求得到过度刺激而形成的虚假繁荣现象。依据泡沫经济概念,采用当资产价格泡沫存在时,会产生财富效应和投资效应,进而促进消费和投资规模的增加,文中通过测度泡沫对居民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产生影响的规模的方法,实证检验出文中所提的泡沫经济测度方法的科学合理性。第三,以美国发生泡沫经济时期为研究基础,通过构建家庭、厂商和政府三主体经济模型,揭示了当股票市场泡沫膨胀时向泡沫经济演化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当股票价格泡沫膨胀时,会产生财富效应,进行影响到居民消费支出,针对财富效应的产生机理说明,当资产处于泡沫阶段,家庭部门通过持有泡沫资产,使得名义财富增加,导致消费增加。对投资效应产生机理的研究显示,当资产处于泡沫阶段,通过托宾Q效应,企业部门认为重置成本小,使得企业增加投资;同时还通过金融加速器效应影响企业投资决策,对其产生机理的研究显示,当企业资产处于泡沫阶段,企业净资产增加,在抵押品效应的作用下,导致企业可获得贷款增加,进而刺激到企业的投资计划。进而增加经济总产出。如此循环,最终便会产生总产出大于充分就业时的产出,使一国经济陷入到泡沫经济当中。第四,通过防范过大资产价格泡沫的生成和防止资产价格泡沫向泡沫经济的演化两个方面提出了防范泡沫经济的策略。其中针对资产价格泡沫过大生成文中从拓展投资渠道、健全法律法规和调整投资者构成三个角度提出防范策略;针对防范资产价格泡沫向泡沫经济演化的角度,文中从防止家庭部门过度消费、防止企业部门过度投资和适当在货币政策制定中考虑资产价格三个角度出发提出了泡沫经济的防范策略。
杨震宇[5](2016)在《新熊彼特理论视角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绩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金融危机爆发至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发展模式创新做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对于我国快速走出危机阴影、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实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战略举措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和绩效,现阶段面临的瓶颈问题,未来产业发展的政策路径选择等问题就显得极为迫切。本文总体上分为六个部分:首先从全球视野和历史视角阐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背景,其次通过实证研究深入分析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和绩效,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运用扩展了的新熊彼特理论分析框架,探讨新兴产业发展中相关问题的形成机理,以及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律和路径,最后进一步展望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未来发展前景。第一部分首先回顾了历次产业革命中新兴产业的兴起与发展,及其对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大贡献,并梳理了金融危机后欧美、日韩和新兴经济体等主要国家和地区新兴产业的发展动态,通过实证研究来探讨各主要国家近年来研发投入和高端产业的发展特征,并侧重分析各主要国家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发展规划以及所采取的发展方略,为我国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第二部分通过测算相关数据指标,从总体规模到各分类产业规模、从行业层次到上市公司层次、从时间维度到空间维度等角度研究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绩效。首先这部分利用2009—2013年的行业数据测算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Moore值、就业弹性、就业偏度、区位熵,通过量化研究深入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结构演变进程、对就业的带动作用和区位发展动向。然后这部分采用索洛残差法重点测算战略性新兴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以及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绩效,并实证研究影响产业发展绩效的因素,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基础。最后这部分还深入探讨了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金融创新政策。第三部分深入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在市场培育、技术创新、政府规制以及金融市场支持等领域出现的典型问题,并分别总结为产能过剩、核心技术缺失、表现为政府干预失当以及金融支持不足的制度障碍等相关问题。然后对这些问题的成因和发展现状进行经验分析,最后利用2009—2013年行业或微观企业数据,运用现代经济学方法分别测算产能过剩程度、产业技术效率以及制度障碍造成的资源错配程度和生产效率的损失。第四部分首先从供给与需求动因角度探讨创新对新兴产业技术进步和发展绩效的影响,并从静态和动态分析两个层面阐述新熊彼特理论关于创新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的解释。最后借鉴新熊彼特理论所提出的公共部门、产业部门和金融市场合力决定新兴产业创新发展的中观轨道视角,并在这一视角中融入了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提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绩效和规律的分析框架。第五部分将根据前述的分析框架从政府干预、市场需求拉动以及金融支持三个角度探讨其相应的作用机制。本文首先从政府补贴角度分析了政府作用对战略新兴产业市场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通过补贴影响到企业的进入或退出、研发投入强度等相关的市场结构变化,作用效果会随着补贴率的变化而变化,存在着补贴率的两个临界点。当政府补贴率处于这两个临界点之间时,产业中的企业会倾向于加大研发力度,产业的市场结构优化发展。而补贴过度或不足会导致企业退出研发或者是削减对研发的支出。随后本文利用2009—2013年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的产业面板数据,通过实证研究表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发展中,政府补贴有过度的可能,损害了企业对研发投入的积极性,并造成产业市场结构的“畸形发展”。其次,鉴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前景不确定的特点,本文研究了在考虑不确定性情况下市场需求对产业技术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以斯塔克伯格竞争格局下,当市场需求波动率超过一定临界值之后,市场需求对产业研发作用的负效应会超过正效应,形成对企业研发决策的抑制作用。而结合产业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中存在着产业市场需求不确定性过高,投机资本过多的情况,在这种市场需求的作用下会出现企业研发动力不足,资本利用率低下等问题。最后,本文从金融抑制的角度分析了金融市场发展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选择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当存在一定的金融抑制时,企业的技术选择会受市场资本利率水平的影响。而利率的过度管制会使得企业主动选择较低的技术水平以及较低的研发资本占比,从而造成技术选择的“利率陷阱”。本文还通过实证研究表明,在我国目前的金融发展状况下,金融发展并没有对企业的技术选择形成积极的影响,长期金融抑制环境下的金融发展并没有激励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创新发展。因此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归根到底是企业研发投入不足,重视规模扩张而忽视核心竞争力获取以及产业创新能力培养的结果,但是造成企业研发投入不足的原因又是由政府作用、市场需求拉动以及金融环境共同造成的。这就印证了新熊彼特理论框架下的多维作用机制的有效性,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和问题的形成也是一个综合作用的产物。第六部分在总结了上述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将产业创新发展的新熊彼特通道由一维的定性描述扩展到了兼具定性和定量的三维分析空间,并涵盖有政府补贴率、市场需求波动率以及金融市场利率等。并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的有效快速发展必须处于有效的三维通道中,否则将出现新熊彼特理论所预言的产业过热或者产业萧条,而这两种情况都将导致产业走向衰败。最后本文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最新数据分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速度预期,并着重结合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特征以及国家最新的产业发展规划,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前景,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在压力中寻求突破,在挑战中迎来发展。
李国疆[6](2012)在《经济虚拟化背景下的金融危机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经济学中最受关注的主题之一就是金融危机。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特别是在世界工业革命之后,金融危机如同“病魔”一直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历程。历史上发生的金融危机每一次都给经济学家们留下了无尽的思考。本文所要探讨的是经济虚拟化背景下的金融危机机制。自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并迅速演变为世界性金融危机以来,学术界从多个视角展开了极具成效的研究并取得了丰厚的成果。目前,学术界对美国金融危机研究的关注点更多地集中在对危机发生的直接原因及影响的探讨上,缺乏从经济发展及其新变化这一视角进行的系统分析。怎样解释这场金融危机?我们当然不应也不能割断历史。自1825年英国爆发第一次普遍性生产过剩危机以来,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就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无法消除的阴影。考察经济危机的历史不难得出这样的认识:经济危机确实在不同历史时期会以不同的形式爆发,并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尤其是二战结束以来,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主导的全球经济已发生深刻的变化,经济危机虽然始终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而不断发生,但发生的频率、强度、形式却有很大的不同。20世纪以前经济危机多以生产过剩的形式出现,而到了20世纪70年代则表现为“滞胀”,20世纪末期又以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爆发金融危机为主要特征,2008年则以美国次贷危机为导火索,进而演化成全球金融危机。那么,不同历史时期的经济危机之间存在何种内在联系?是否具有共同的矛盾根源?危机形态演变的逻辑又是什么?这些问题无疑是经济学领域中常议常新的话题,也是经济学必须回答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必须肯定的是,学术界给出的各种关于美国金融危机的解释,确实揭示出了美国金融危机发生的直接诱因,但在各种关于美国金融危机的解释中,不能不提出的质疑是:美国次级贷款及其金融衍生品的泛滥到底与什么因素相关?世界经济失衡与美国国内经济结构严重失衡间到底存在怎样的关系?是什么原因所导致的?如果对这一系列问题进行追问的话,那么,美国金融危机的发生就不是简单地直接列举美国经济存在的那些显性或隐性的结构性问题所能说明的了。现代金融危机的国际传染性已是不争的事实。在美元具有国际货币地位条件下,美国金融危机的国际传染相应具有其独特性。从世界金融危机的历史来考察,不同的国际货币本位制下的金融危机传染确实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具体表现为:在国际金本位制和布雷顿森林体系下,一国金融危机在国际间传染的后果主要表现为全球性或区域性的通货紧缩。而在美元具有国际货币地位的条件下,由于汇率浮动已成为一种长期化趋势、国际收支调节机制的不健全以及美元霸权的存在,金融危机发生、传递的速度日趋加快,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金融危机的影响范围呈现出日益扩大的趋势;并且,随着美元本位制事实上的形成,美国金融危机的国际传染呈现出明显的大规模扩散效应。在美元本位制下,美国凭借自身经济实力,金融危机的国际传染主要通过贸易、金融、季风效应以及心理预期等方式向世界转嫁金融危机。这些问题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但本文主要针对当代经济虚拟化的背景,探讨“经济虚拟化背景下的金融危机机制”,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作为经济虚拟化背景下金融危机机制研究的理论起点,立足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实,以虚拟经济发展和国家干预经济的加强这两大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趋势为研究主线,立足经济全球化的背景,应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当今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国家职能转换和经济虚拟化的加速所导致的经济危机变化的分析比较,认为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实施宏观调控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已由最初的消极和被动的过程转变为自觉、主动和积极的调节过程,宏观调控的长期化必然导致其经济运行发生结构性变化,这种变化的突出特征就是消费社会、债务国家的形成和虚拟经济的膨胀。而虚拟经济膨胀和金融创新必然导致资本市场的不稳定,使原有的经济危机被金融危机所取代。这里研究经济虚拟化背景下的金融危机机制从三个层面展开,首先阐述虚拟经济的基本内涵及发展趋势,其后分析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背离的趋势、现代金融危机的特征、表现和现代金融危机机制,最后对中国金融如何才能保证安全作简要分析。具体章节安排如下:第一章是导论,明确研究的背景、对象、研究方法与思路。通过对虚拟经济与金融危机问题研究现状的分析,确定本文的突破点,即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到底有哪些改变?为什么有这些改变?这些改变对当资本主义经济带来了怎样的变化和影响?第二章对经济发展中的经济虚拟化趋势进行分析,这是本文研究的逻辑起点。通过对虚拟经济概念的界定及其特征、内在演进机制、经济虚拟化背景下经济增长的复杂性、预期与虚拟经济发展的关系及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分析,特别是通过分析虚拟经济的起源和快速增长、虚拟经济发展并成为实体经济引导者的原因及其演变的历史进程,为虚拟经济与金融危机问题的研究奠定基础。第三章研究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背离趋势,分析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背离的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虚拟经济发展的实质从经济发展过程的意义上看,意味着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背离、虚拟经济运行的独立化过程和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引导作用的变化。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背离是必然趋势,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背离必然形成泡沫经济,泡沫经济发展的极态就是金融危机第四章对现代金融危机的显着特征、具体表现形式进行分析,对以往金融危机理论进行梳理和总结。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的本质,是从资本主义经济作为一种历史地存在的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出发,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确认为一种具有特殊社会原因的经济现象。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分析的理论逻辑可概括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是其生产最终受到社会有支付能力的消费需求限制的结果,而资本主义经济社会有支能力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在于资本和劳动收入分配两极分化,资本和劳动收入分配两极分化的原因在于生产资料的资本家占有制度。由于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主义经济的内在矛盾,因而从根本上决定了资本主义经济必然经常地处于经济危机当中。西方早期金融危机理论对金融危机的解释普遍缺乏微观基础,在很大程度上不得不依赖于准心理学的推断,因此只能称其为假说。现代金融危机理论的发展出现了两个明显的趋势:“虚拟化”趋势和综合化趋势。在分析总结以往理论的基础上,从理论角度论证了虚拟经济条件下经济危机日益以金融危机形式显现出来的内在机理。第五章探讨现代金融危机的形成机制。现代虚拟经济的高度发展是金融危机的发源地,现代金融危机的实质是实体经济危机,进而阐述了现代金融危机的爆发和传导机制,并将金融危机的逻辑概括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矛盾——资本与劳动的对立导致两极分化——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呈现生产过剩——政府调控有效需求膨胀——债务违约率上升——金融危机爆发。现代金融危机的传染是各种传导机制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贸易溢出效应、金融溢出效应、季风效应和预期效应。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说预期传染效应是现代金融危机传导最为突出的特征。第六章对现代金融危机的生成与传导进行实证。本章的重点在于以前几章分析的理论基础为解释框架,对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生成机制和国际传导进行实证分析。通过比较,对现代金融危机的发生、演变及国际传导提供一个更为全面和清晰的认识:亚洲金融危机的基本原因是亚洲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泡沫化;金融市场开放过快,金融监管不力;汇率制度缺乏弹性。结果经济内在缺陷导致投机攻击有机可乘引爆金融危机。美国次贷危机起源于间接融资消费信用,即美国次级房屋按揭贷款贷放失控;放大于直接融资CDO(抵押债务证券)和MBS(债务支持证券)债券信用在金融投资领域的泛滥膨胀(虚拟经济膨胀泛滥)。循着这一线索,阐述了美国经济增长特征、政府宏观调方式、经济结构失衡、美元本位制与金融危机间的关系,从而对美国金融危机原因的分析形成一个合乎逻辑的解释框架。第七章分析的重点在于对中国经济开放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全球经济不稳定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和负面影响进行阐释,目的在于从世界虚拟经济发展演变的客观背景出发,期望从中总结出能有效地指导中国经济改革开放过程中虚拟经济实践的原则和政策。最后分析了中国改革开放中如何通过对金融体系的稳定性重构、如何在金融开放过程中更多地参与国际金融事务来保证中国金融安全。作者试图努力在四个方面有所创新:(1)当代金融危机的根源,仍然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矛盾——收入两极分化。基本的结论是:金融危机的直接根源在于债务违约率的持续大规模上升;而债务违约的原因在于社会公众未来预期遭到了沉重打击;未来预期的悲观在于居民和政府“透支消费”的不可持续;透支消费的起因是为了缓解生产过剩;生产过剩起因于有效需求不足;而有效需求不足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矛盾。这样,现代金融危机的逻辑就清晰地呈现出来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矛盾——贫富差距扩大——有效需求不足——生产过剩——持续大规摸扩大需求——债务违约率上升——金融危机。因此,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逻辑来看,资本主义经济以生产相对过剩为特征的古典危机与现代金融危机并无本质不同,其实质都是生产过剩危机。它们之间的区别仅在于:在古典危机中,生产相对过剩是以有效需求不足直接表现出来,最终引发金融动荡;而在现代金融危机中,生产过剩不再直接表现为有效需求不足,而是表现为有效需求膨胀引发的债务违约大规模持续上升,由此引发金融动荡。从古典危机演变为现代金融危机,只不过是把资本主义经济内在矛盾的爆发从生产领域推到了金融领域。(2)提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生产过剩,由有效需求不足转变为有效需求膨胀。虽然从1930年代起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已经开始用宏观调控和建立消费社会来克服经济危机,用远远脱离实际需求的消费欲望来拉动有效需求,以克服资本主义经济导致的社会有效需求不足。但正因为资本主义经济无止境的增长成为维系经济正常运行的既定条件,只要生产不再能够扩大,往往会发生严重的经济危机。因此,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逻辑来看,现代金融危机与资本主义的古典危机都是生产过剩危机。在现代金融危机中,由于宏观调控和建立消费社会克服经济危机这两种“扩大需求”措施的形成,生产过剩不再直接表现为有效需求不足,而是表现为有效需求的膨胀。从古典危机演变为现代金融危机,只不过是把资本主义经济内在矛盾的爆发从现时推到了未来。(3)概括了现代金融危机的主要特征和传染机制:金融危机发生的潜伏期较长,对政府影响巨大;金融危机具有主导性和超前性;金融危机的蔓延和传染呈全球化趋势;金融危机更容易在新兴市场国家爆发的区域性特征。现代金融危机传导是一系列因素相互综合作用的结果。总括而论,现代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包括贸易溢出效应、金融溢出效应、季风效应和预期效应。从一定意义上说,预期传染效应是现代金融危机传导最突出的特征。(4)系统梳理了金融风险的聚集过程,并将金融危机形成过程概括为四个阶段。从整个产业周期来看,金融风险的形成与自我膨胀机制可概括如下:第一阶段,经济持续繁荣,形成投资将会持续扩张的现象。第二阶段,金融资产价格持续上涨,形成泡沫经济现象。第三阶段,因投资及投机使市场流动性减少,资金需求显着增大,利率上升。’第四阶段,金融资产价格的下跌和实体经济的困境迫使政府采取措施以稳定经济,但如果政府的措施无法提振市场信心,则市场上持续抛售金融资产的行为不会停止,金融资产价格大幅下跌,从而陷入金融危机的深渊。简言之,从产业周期来看,金融危机的形成表现为下列典型的过程:经济繁荣——贷款扩张——金融资产交易持续扩大、资产价格暴涨——利率上升、回收资金和贷款——资产价格暴跌——金融危机。由于能力和资料的原因,加之虚拟经济领域比较广泛,作者对虚拟经济分析对象的概括可能存在遗漏,这会使结论的说服力受到影响:由于是对虚拟经济这一客观现象从不同的视角进行描述和分析,因而在论文中仍有一些观点被重复讲了多次,连自己都觉得有点“唠唠叨叨”;论文的结构和文字也存在诸多可商榷的余地。这些都是今后将进一步努力完善的方向。至于自己的一得之见,是否确当,自己无法断言,只有留给世人去评说了。作者贯穿论文始终的,是希望不断地探索、认识和领悟现代虚拟经济良序运行的基本规律,致力于建设明天更美好的新中国。
周莹莹[7](2011)在《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影响及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文中指出正确处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促进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有效发挥虚拟经济健康发展促进实体经济增长的作用,对维持国民经济的稳定持续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这一思想,本文展开了对促进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研究。在界定狭义虚拟经济研究范畴的基础上,主要分析了金融市场发展及房地产市场的虚拟部分与实体经济间的关系。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产生与发展的基础,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具有反作用。通过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传导机理及其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机理的理论分析,认为: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利于发挥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发展“助推器”的作用;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出现与实体经济的过度背离时,易导致经济泡沫的累积,并有可能诱发泡沫经济,而泡沫的破裂即可导致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的发生;同时认为,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间具有内在协调机制及偏离协调状态的恢复机制。对虚拟经济作用机理及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机制理论分析基础上,进一步对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协调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分析我国虚拟经济发展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得出结论:以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基金市场组成的资本市场及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变动对实体经济整体发展的长期作用程度相对较强,虚拟经济系统中股市的发展对社会财富效应的影响逐步增大,贷款规模及股市规模的扩张在短期和长期内对实体经济投资扩张效应的影响显着。借助综合变化协调度方法及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了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系统间的静态协调度及动态协调度,得出结论:近年来,尤其2007年开始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间呈现弱度失调状态,2008年弱度失调相对较明显,2009年失调状态减弱,并且整体系统协调发展的动态趋势呈现进一步向协调状态迈进。2007年以来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系统间出现的弱度失调状况,可能的原因为这一时期我国虚拟经济整体规模迅速膨胀,导致虚拟经济发展的规模及速度与实体经济发展的规模及速度出现不匹配状况。在此基础上,基于耦合关联预测模型预测了2010-2014年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系统间的整体协调状态,认为未来两系统间协调发展趋势向好。在阐释虚拟经济膨胀导致泡沫经济机理的前提下,借助动态戈登模型分析了我国股票市场的绝对泡沫度及相对泡沫度情况,以及基于房价——收入比、房价——租赁价格比及房屋空置率判断方法,分析了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泡沫风险状况,得出结论:近年来,2007年伴随股市规模的扩张,股市泡沫膨胀迅速,尤其2007年下半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泡沫程度最为严重,不利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2008年股市泡沫逐渐呈现破裂状态,股市陷入低迷;2009年随着整体经济的逐渐复苏,股市发展出现一定程度的反弹,2009年至2010年上半年股市相对泡沫度及绝对泡沫度均在良性负泡沫或良性正泡沫范围内,股市泡沫风险较弱。对我国股市泡沫情况的分析,亦验证了对2007年以来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出现弱度失调状况,2009年开始逐渐呈现向新一轮弱度协调状态迈进趋势的判断的相对准确性。2009年下半年以来我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程度较高,实体经济发展与房地产市场发展间呈现非协调趋势。在此基础上,为防范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过度背离、股市泡沫和房地产市场泡沫的急剧膨胀,提出了虚拟经济过度背离实体经济的风险预警构架。依据我国发展实际及实证分析结论,提出推动虚拟经济“适度”、“高效”发展,加强我国金融市场监管及房地产市场的风险防范,加强虚拟经济系统与实体经济系统整体发展间的协调监管,并积极构建与实施虚拟经济过度背离实体经济风险预警系统的相应的对策建议。该论文有图77幅,表72个,参考文献140篇。
郑秀君,陈建安[8](2011)在《日本泡沫经济研究文献综述:1993-2010》文中提出本文搜集了大部分中文、日语文献,力图对"日本泡沫经济"的研究做一个系统、全面的文献综述。中文文献主要从泡沫经济的成因、影响、启示等角度,整理现有文献的观点;日语文献在总结学术界研究特点基础上,介绍了几种代表性观点。研究发现,目前学术界关于泡沫经济产生的原因还存在分歧,笔者论述了三木谷良一(1998)观点的合理性。希望为研究金融危机的学者提供参考。
郭沛[9](2010)在《21世纪以来中国主要经济指标的国际比较与经济泡沫度分析》文中提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虚拟经济的不断发展,泡沫经济及其崩溃在全球范围内不断爆发,而且难以遏制,对全球经济和人民生活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在介绍经济泡沫一般理论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上世纪90年代初日本泡沫经济危机和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发生的原因及泡沫经济爆发前后两国相关经济指标的变化情况,由此找出在发生泡沫经济时各国经济指标变化的一般规律。在此基础上,借鉴美国与日本的经济指标变化,分析了中国进入21世纪后主要经济指标的变化情况及其原因,进而将其与美国、日本在相关经济指标变化上的异同做出比较,并进一步利用衡量经济泡沫度的相关指标对中国的经济泡沫程度进行探究。最后,对目前中国经济发展情况做出进一步分析,并提出预防泡沫经济的对策建议。根据以上思路,本文结构安排如下:第一部分:引言。对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以及研究意义做出说明。第二部分:经济泡沫的一般理论分析。介绍了经济学中泡沫的含义;分析了泡沫经济和经济泡沫之间的区别及联系;了解了经济泡沫的分类,探究了经济泡沫发生的原因及一般过程。第三部分:美国、日本泡沫经济的表现及发生原因。对美国次贷危机前后及日本泡沫经济前后主要经济指标的变化情况做出分析,并对比其一般特征,总结泡沫经济发生时,经济指标的一般变化规律,得出经验性结论。第四部分:中国21世纪后主要经济指标的变化情况。分析了中国的内部经济指标和外部经济指标的变化及其原因,并与美国、日本的相关经济指标进行对比。第五部分:中国经济泡沫程度的衡量。运用国际通用且适合我国国情的经济泡沫衡量指标对我国的经济泡沫程度做出分析。第六部分:中国预防泡沫经济的对策建议。根据上述分析,并借鉴美国、日本泡沫经济的经验教训,得出预防中国泡沫经济发生的对策建议。
张伟[10](2008)在《泡沫经济对我国金融业的效应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泡沫经济由来已久,从十六世纪荷兰的“郁金香疯狂”到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和东南亚金融危机,人类已经多次领教了它对经济机体的剧烈冲击。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金融资本泛滥,投机活动盛行,世界经济体系正在承受着接连不断的投机狂潮的冲击,我国经济生活中也曾经出现过经济泡沫。本文的主要目的是研究泡沫经济的形成机理与监控方法,进而用这些理论对我国金融业进行分析,判断我国金融业中的泡沫状况。本文从金融内在不稳定性出发对经济泡沫和泡沫经济加以定义:经济泡沫是指由于受到不切实际的高盈利预期和投机狂热的驱动而导致金融产生的风险转移,在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等上面表现出的资产价格超过其基本价值的虚假繁荣。泡沫经济是由于信用活动介入市场,加上金融自由化浪潮的冲击与金融监管不力和一些不合理的信贷制度,信用的扩张而导致的不确定性的增加使得经济中的泡沫不断增加与扩散,通过金融在经济中的巨大作用而渗透到整个经济生活,进而使得整体经济呈现泡沫的状态。从两者的定义看,经济泡沫是泡沫经济的前奏,是微观层次的概念;泡沫经济是经济泡沫的可能结果,是宏观层次的概念。认为风险的转移和信用扩张而导致的不确定性的扩大是金融内在不稳定性的两个源泉,以此为基础建立两个关于经济泡沫形成的模型——金融风险转移导致经济泡沫的模型和信用扩张导致不确定增加并进一步导致经济泡沫的模型。结果显示金融风险的转移可以导致风险资产的价格偏离其基础价值而形成泡沫,同时由于信用扩张而导致的不确定性增加也会导致泡沫的形成。关于如何阻止泡沫的形成和对经济泡沫与泡沫经济的监控,笔者区分了对经济泡沫和对泡沫经济的监控指标。本文以作为国民经济晴雨表的股市为例,首先指出监控股票市场的经济泡沫以及整个经济领域中的泡沫经济的指标,关于监控股票市场的指标有市盈率、股票市值增长率与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之比、股票价格指数变动幅度以及换手率;关于泡沫经济的监控指标有金融相关比率与马歇尔K值系数,这两个指标要结合监控经济泡沫的指标来判断泡沫经济是否发生。然后借助分析阻止货币危机的方法,试图建立一套监控泡沫经济的预警方法,在回顾划定预警段与参数法的基础之上,对它们优缺点做出评价,同时运用参数法建立经济泡沫和泡沫经济的预警方法。借助上面的方法对近年来我国的股票市场和整个经济的应用分析发现:我国股票市场在从2006年的下半年到2007年的下半年曾经存在泡沫,但主要是结构性泡沫,在我国的整体经济领域则不存在泡沫经济。
二、关于泡沫经济及其测度的几个理论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泡沫经济及其测度的几个理论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经济虚拟化与实体经济发展 ——影响机理、统计测度和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价值 |
1.2.1 学术价值 |
1.2.2 应用价值 |
1.3 研究目标、思路与结构安排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
1.4 研究方法 |
1.5 难点问题与可能的创新 |
1.5.1 难点问题 |
1.5.2 可能的创新之处 |
2.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 |
2.1 关于虚拟经济研究的回顾与评述 |
2.1.1 虚拟经济概念的由来和发展 |
2.1.2 虚拟经济理论研究的发展 |
2.1.3 虚拟经济理论的应用研究 |
2.1.4 虚拟经济测度的相关研究 |
2.2 实体经济的相关研究综述 |
2.2.1 实体经济理论回顾 |
2.2.2 实体经济测度综述 |
2.3 经济虚拟化及其与实体经济关系的研究综述 |
2.3.1 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的发展基础 |
2.3.2 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具有反作用 |
2.3.3 虚拟经济独立于实体经济发展,经济呈现虚拟化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3.虚拟化发展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机理分析 |
3.1 问题提出 |
3.2 经济循环系统中虚拟化现象的描述 |
3.3 宏观理论模型下虚拟化对实体经济影响的机理分析 |
3.3.1 宏观模型的选择与基本设计 |
3.3.2 模型的求解 |
3.3.3 均衡状态分析 |
3.3.4 虚拟化程度变化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机理和作用路径 |
3.3.5 关于机理分析的几点启示 |
3.4 数值估算与模拟分析 |
3.4.1 生产、消费函数的选择与动态方程的具体形式 |
3.4.2 参数取值与说明 |
3.4.3 数值估算与模拟 |
3.5 本章小结 |
4.经济虚拟化统计测度的理论分析 |
4.1 相关文献中虚拟化度量的方法与存在的问题 |
4.1.1 单一指标 |
4.1.2 多指标 |
4.1.3 虚拟变量 |
4.1.4 建立测度指标体系的构想 |
4.2 经济虚拟化测度的理论探讨 |
4.2.1 从虚拟资本到虚拟经济、再到虚拟化 |
4.2.2 从国民经济核算看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 |
4.2.3 经济虚拟化测度的要点概念归纳 |
4.3 虚拟化测度体系的基本框架构成分析 |
4.3.1 虚拟经济测度的基本框架 |
4.3.2 实体经济测度的基本框架 |
4.3.3 经济虚拟化测度的基本框架 |
4.4 本章小结 |
5.虚拟化测度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实践 |
5.1 测度指标体系构建的指导原则 |
5.1.1 准则依据 |
5.1.2 测度体系构建和统计指标选取的原则 |
5.2 测度指标体系的设立 |
5.2.1 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
5.2.2 虚拟经济测度体系 |
5.2.3 实体经济测度体系 |
5.2.4 经济虚拟化程度的测度体系 |
5.3 指标体系的测算实践 |
5.3.1 测算实践的难点说明 |
5.3.2 虚拟经济测度指标的实践 |
5.3.3 实体经济测度指标的实践 |
5.3.4 经济虚拟化发展水平的测度实践 |
5.3.5 资金虚拟化流向程度的测度实践 |
5.4 本章小结与展望 |
5.4.1 本章小结 |
5.4.2 关于虚拟经济核算研究的展望与探索 |
6.虚拟化对实体经济发展影响效应的实证研究 |
6.1 虚拟化对实体经济发展的促进论与阻碍论 |
6.1.1 虚拟化对实体经济发展的促进论 |
6.1.2 虚拟化对实体经济发展的阻碍论 |
6.2 实证研究综述与存在问题分析 |
6.2.1 现有实证研究综述 |
6.2.2 现有实证研究存在的问题分析 |
6.3 实证模型选择与设计 |
6.3.1 非参数和半参数回归的基本原理与流程 |
6.3.2 门限回归的基本原理与流程 |
6.4 虚拟化发展对实体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 |
6.4.1 实证分析所要论证的主要结论归纳 |
6.4.2 数据整理与基本描述 |
6.4.3 经济虚拟化发展水平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
6.4.4 资金虚拟化流向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
6.4.5 资金虚拟化流向对消费的影响 |
6.4.6 资金虚拟化流向对投资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7.促进虚拟化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的现实思考 |
7.1 我国经济虚拟化与实体非均衡发展的几个主要原因 |
7.1.1 实体经济投资回报率远低于虚拟经济 |
7.1.2 货币供应量的快速增长 |
7.1.3 金融业和实体经济之间存在结构性问题 |
7.2 虚实发展失衡与其主要影响因素的因果关系验证 |
7.2.1 对各影响因素的逐步回归分析 |
7.2.2 对残差项的进一步拟合 |
7.3 促进虚拟化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
7.4 本章小结 |
8.结论、建议与研究展望 |
8.1 全文主要结论归纳 |
8.2 建议与启示 |
8.3 不足与研究展望 |
8.3.1 存在的不足 |
8.3.2 进一步的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2)泡沫经济预警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技术路线 |
2 文献综述 |
2.1 泡沫经济的概念界定 |
2.2 资产泡沫预警相关研究 |
2.2.1 资产泡沫影响宏观经济的机制研究 |
2.2.2 资产泡沫预警指标的研究 |
2.3 泡沫经济预警相关研究 |
2.3.1 泡沫经济成因的研究 |
2.3.2 泡沫经济预警指标的研究 |
2.3.3 泡沫经济防范对策的研究 |
2.4 文献述评 |
3 泡沫经济预警指标选取的理论分析 |
3.1 资产泡沫向泡沫经济的宏观演化过程 |
3.2 资产泡沫向泡沫经济的微观传导机制 |
3.2.1 财富效应 |
3.2.2 投资效应 |
3.2.3 金融加速器效应 |
3.2.4 货币政策效应 |
3.3 泡沫经济预警指标的理论选取 |
3.4 小结 |
4 泡沫经济预警指标的有效性分析 |
4.1 预警指标有效性的统计判断 |
4.1.1 KLR方法中预警指标有效性的识别 |
4.1.2 本文预警指标有效性的识别 |
4.2 预警指标的样本与数据来源 |
4.2.1 真实危机样本说明 |
4.2.2 预警指标计算说明 |
4.3 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
4.3.1 配对样本组的构建 |
4.3.2 有效性检验的结果 |
4.4 小结 |
5 泡沫经济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 |
5.1 预警指数合成的流程与数据处理 |
5.1.1 预警指数的合成流程 |
5.1.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5.2 预警指标权重的测算与分析 |
5.2.1 预警指标权重的测算 |
5.2.2 预警指标权重的测算结果 |
5.3 预警指标时滞的测算与分析 |
5.3.1 预警指标的时滞测算模型 |
5.3.2 预警指标的时滞测算 |
5.4 泡沫经济预警指数及预警体系的建立 |
5.4.1 泡沫经济预警指数的合成 |
5.4.2 泡沫经济预警体系的建立 |
5.5 小结 |
6 泡沫经济预警指标体系的应用 |
6.1 我国经济泡沫现状的分析 |
6.1.1 宏观经济泡沫风险 |
6.1.2 资本市场泡沫现状 |
6.2 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
6.3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6.4 小结 |
7 主要结论及建议对策 |
7.1 主要结论 |
7.2 防范泡沫经济的建议对策 |
7.2.1 防止过大资产泡沫形成的对策 |
7.2.2 防止资产泡沫向泡沫经济演化的对策 |
7.3 创新点 |
7.4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A股市场泡沫经济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二、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基本框架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基本框架 |
三、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泡沫经济的理论阐释 |
第一节 经济泡沫的内涵和外延 |
一、经济泡沫的定义与载体 |
二、经济泡沫的形成条件 |
三、经济泡沫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
第二节 泡沫经济的内涵和外延 |
一、泡沫经济的定义 |
二、泡沫经济与经济泡沫的关系 |
三、泡沫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 |
四、泡沫经济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
五、泡沫经济与经济周期的关系 |
第三节 泡沫经济的载体及其特性 |
一、资产价值的难以确定性 |
二、各种资产的供求特性 |
三、易成为泡沫经济载体的资产及其特性 |
第三章 股市泡沫存在的理论可能与现实机制 |
第一节 股市泡沫存在的理论可能 |
一、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
二、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 |
三、有效市场假说与证券价格波动 |
第二节 股市泡沫存在的现实机制 |
一、非有效市场 |
二、不完全信息 |
三、政府干预的影响 |
四、市场主体的行为决策 |
第四章 A股市场泡沫经济的衡量与界定 |
第一节 股市泡沫经济衡量界定的困难 |
一、股票内在价值难以确定 |
二、股市泡沫经济不存在数值上的严格界限 |
三、非市场因素造成的衡量界定困难 |
第二节 衡量界定股票市场泡沫经济的方法 |
一、市盈率 |
二、市净率 |
三、换手率 |
四、巴菲特指标 |
五、对市场情绪的观测 |
第三节 似是而非的股市泡沫经济的几种情况 |
一、单只股票的异常状态 |
二、某个板块股票的异常状态 |
三、股市整体短期内连续暴涨 |
第五章 A股市场泡沫经济的历史表现与运行规律 |
第一节 A股市场的泡沫经济事件 |
一、2007年非典型泡沫经济事件 |
二、2015年典型泡沫经济事件 |
第二节 A股市场泡沫经济的表现 |
一、估值指标暴涨 |
二、总市值飙升 |
三、成交额和换手率激增 |
四、市场情绪狂热 |
第三节 A股市场泡沫经济的运行规律 |
一、形成: 逐渐积累 |
二、发展: 迅猛膨胀 |
三、破灭: 突然崩溃 |
四、回归:缓慢恢复 |
第六章 A股市场泡沫经济的形成及其影响 |
第一节 股票市场泡沫向泡沫经济转化的可能途径 |
一、股市泡沫转化为泡沫经济的一般条件 |
二、经济周期波动 |
三、股市泡沫加速实体经济发展所造成的反作用 |
四、金融因素变化 |
五、国际资本流动 |
六、技术革命 |
第二节 A股市场泡沫经济问题的成因 |
一、对于未来经济高增长的预期 |
二、超额货币供给与低利率的市场环境 |
三、实体经济回报率较低 |
四、股票市场的制度缺陷 |
五、金融监管的缺陷 |
六、投资者结构问题突出 |
七、部分企业助推股市泡沫 |
八、政府行为有利于股市泡沫的发展 |
九、媒体言论成为泡沫经济的助推器 |
十、泡沫膨胀预期的自我实现 |
第三节 A股市场泡沫经济形成时期的影响 |
一、微观层面影响 |
二、宏观层面影响 |
第七章 A股市场泡沫经济的破灭原因及其危害 |
第一节 A股市场泡沫经济的破灭原因 |
一、泡沫经济破灭的逻辑必然性 |
二、对经济高增长预期的逆转 |
三、资金持续流入的状态发生逆转 |
四、政府为控制风险而加强干预 |
五、投资主体的行为转变 |
六、全球金融风险的影响 |
第二节 A股市场泡沫经济破灭的危害 |
一、微观层面危害 |
二、宏观层面危害 |
第八章 A股市场泡沫经济的哲学解读 |
第一节 存在泡沫经济的社会形态 |
一、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理论的基本含义 |
二、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存在泡沫经济 |
三、A股市场泡沫经济具有社会形态基础 |
第二节 产生泡沫经济的社会心理 |
一、欲望支配世界 |
二、理性与非理性 |
三、单向度思想 |
四、集体无意识 |
第三节 股市泡沫经济的本质是金融异化 |
一、异化概念的内涵与沿革 |
二、金融异化的含义、表现及原因 |
三、金融异化导致股市泡沫经济的机制 |
第九章 其他国家和地区股市泡沫经济案例研究及其启示 |
第一节 日本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股市泡沫经济 |
一、日本股市泡沫经济的形成原因 |
二、日本股市泡沫经济的治理措施 |
第二节 美国世纪之交纳斯达克泡沫经济 |
一、美国纳斯达克泡沫经济的形成原因 |
二、美国纳斯达克泡沫经济的治理措施 |
第三节 中国台湾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股市泡沫经济 |
一、台湾股市泡沫经济的形成原因 |
二、台湾股市泡沫经济的治理措施 |
第四节 其他国家和地区案例对我国的启示 |
第十章 A股市场泡沫经济防范与治理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A股市场泡沫经济的防范 |
一、正确认识股市泡沫经济 |
二、虚拟经济应当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 |
三、倡导理性投资与价值投资 |
四、加强金融监管 |
五、完善股市相关制度 |
六、建立股市泡沫经济的监控预警机制 |
七、建立股市平准基金 |
第二节 A股市场泡沫经济发展时期的治理 |
一、控制资金流入股市 |
二、抑制投机性交易 |
三、冷却投机狂热情绪 |
第三节 A股市场泡沫经济破灭之后的治理 |
一、及时应对股市泡沫经济破灭 |
二、有效进行不良资产管理 |
三、逐步刺激股市复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资产价格泡沫向泡沫经济演化的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2.1 研究内容 |
1.2.2 技术路线 |
1.3 本章小结 |
2 文献综述 |
2.1 资产价格泡沫相关研究综述 |
2.1.1 关于资产价格泡沫的生成条件的研究 |
2.1.2 关于资产价格泡沫演化过程的研究 |
2.1.3 关于资产价格泡沫预警与防范的研究 |
2.1.4 关于资产价格波动对宏观经济的效应研究 |
2.2 泡沫经济相关研究综述 |
2.2.1 泡沫经济成因分析相关研究 |
2.2.2 泡沫经济防范相关研究 |
2.2.3 泡沫经济预警方法相关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3 概念界定与概念模型构建 |
3.1 概念界定 |
3.1.1 资产价格泡沫 |
3.1.2 泡沫经济 |
3.1.3 区别与联系 |
3.2 概念模型构建 |
3.2.1 资产价格泡沫影响消费的理论分析 |
3.2.2 资产价格泡沫影响投资的理论分析 |
3.2.3 概念模型构建 |
3.3 本章小结 |
4 泡沫经济测度方法及其实证检验 |
4.1 泡沫经济测度方法介绍 |
4.2 资产价格泡沫产生财富效应和投资效应实证方案设计 |
4.2.1 研究假设 |
4.2.2 模型构建 |
4.2.3 样本数据来源及处理 |
4.3 资产价格泡沫财富效应实证结果 |
4.3.1 股票市场价格泡沫财富效应的实证结果 |
4.3.2 房地产市场价格泡沫财富效应的实证结果 |
4.4 资产价格泡沫投资效应实证结果 |
4.4.1 股票市场价格泡沫投资效应的实证结果 |
4.4.2 房地产市场价格泡沫投资效应的实证结果 |
4.5 资产价格泡沫引起消费和投资规模测度 |
4.5.1 模型构建 |
4.5.2 关键变量选取及测度 |
4.5.3 资产价格泡沫引起消费规模测度 |
4.5.4 资产价格泡沫引起投资规模测度 |
4.6 泡沫经济检验 |
4.7 本章小结 |
5 基于DSGE模型的资产价格泡沫向泡沫经济演化的动态机理分析 |
5.1 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介绍 |
5.1.1 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产生背景 |
5.1.2 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的特征 |
5.1.3 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的使用 |
5.2 模型构建与说明 |
5.2.1 模型构建 |
5.2.2 模型线性化系统 |
5.3 基本参数的校准与贝叶斯估计 |
5.3.1 部分参数校准 |
5.3.2 部分参数的贝叶斯估计 |
5.3.3 模型适用性分析 |
5.4 相关结果分析 |
5.4.1 外生冲击传导的脉冲响应分析 |
5.4.2 方差分解 |
5.4.3 模型动态传导机理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泡沫经济防范策略研究 |
6.1 防止过大资产价格泡沫形成策略 |
6.2 防止资产价格泡沫向泡沫经济演化策略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工作与创新点 |
7.1.1 研究工作与主要结论 |
7.1.2 研究特色及创新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学习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5)新熊彼特理论视角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1.3.1 本文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
1.3.2 本文的章节安排和数据选用 |
1.4 论文的创新点和研究不足 |
1.4.1 本文的创新点 |
1.4.2 本文研究的不足 |
第2章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2.1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和内涵研究 |
2.1.1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分类 |
2.1.2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 |
2.2 国外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 |
2.2.1 新兴产业发展相关基础理论研究述评 |
2.2.2 新兴技术的研发绩效研究 |
2.2.3 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律研究 |
2.3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2.3.1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国际比较研究 |
2.3.2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创新研究 |
2.3.3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府干预研究 |
2.3.4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需求拉动作用研究 |
2.3.5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金融支撑作用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世界新兴产业发展的趋势研究 |
3.1 历史视角:五次经济长波与新兴产业的更替发展 |
3.1.1 世界五次经济长波的发展脉络 |
3.1.2 世界经济长波与产业发展的关系 |
3.1.3 第三次工业革命与新兴产业发展 |
3.2 全球化视野:危机后世界各国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 |
3.2.1 世界各国新兴产业发展概述 |
3.2.2 西方发达国家新兴产业的创新投入 |
3.2.3 世界各国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的新动向 |
3.3 各国发展经验的借鉴与启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与绩效测度 |
4.1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模研究 |
4.2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结构演变测度研究 |
4.2.1 产业结构演变的测度方法 |
4.2.2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结构变化 |
4.3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就业带动作用测度研究 |
4.3.1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就业带动作用的经验分析 |
4.3.2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带动就业体量增长作用的测度 |
4.3.3 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就业结构升级作用的测度 |
4.4 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发展的测度研究 |
4.4.1 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发展概述 |
4.4.2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地区特征 |
4.5 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效率测度研究 |
4.5.1 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投入水平的变化 |
4.5.2 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效率的测度 |
4.6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金融创新 |
4.7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政策支持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及实证研究 |
5.1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产能过剩 |
5.1.1 产能过剩的经验分析 |
5.1.2 产能过剩程度的测度 |
5.2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核心技术缺失 |
5.2.1 核心技术缺失的经验分析 |
5.2.2 技术效率的测度 |
5.3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制度障碍 |
5.3.1 政府干预失当的经验分析 |
5.3.2 金融体系支持不足的经验分析 |
5.3.3 资源错配导致生产效率损失的测算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绩效的决定因素:新熊彼特理论的解释 |
6.1 新熊彼特理论的发展历程 |
6.2 新熊彼特理论的基本内容 |
6.2.1 熊彼特理论中的创新:动因与作用分析 |
6.2.2 新熊彼特理论的概述 |
6.2.3 新熊彼特理论的拓展:对新古典经济学方法的融合 |
6.3 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中各部门的作用机制 |
6.3.1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公共部门作用机制 |
6.3.2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产业部门作用机制 |
6.3.3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金融市场作用机制 |
6.4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新熊彼特通道 |
6.4.1 新熊彼特通道的概述 |
6.4.2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新熊彼特通道案例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公共部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绩效的影响研究 |
7.1 政府补贴对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
7.2 研发补贴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绩效的影响机制 |
7.2.1 财政补贴作用的经验分析 |
7.2.2 财政补贴作用的模型构建 |
7.3 实证研究 |
7.3.1 数据选取与变量设定 |
7.3.2 实证检验结果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产业部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绩效的影响研究 |
8.1 市场需求对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
8.2 需求规模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绩效的影响机制 |
8.2.1 需求规模作用的经验分析 |
8.2.2 不确定性条件下需求规模作用的模型构建 |
8.3 实证研究 |
8.3.1 数据选取与变量设定 |
8.3.2 实证检验结果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金融抑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绩效的影响研究 |
9.1 金融抑制对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
9.2 金融抑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绩效的作用机制 |
9.2.1 金融价格扭曲的经验分析 |
9.2.2 金融市场供给不足的经验分析 |
9.2.3 金融抑制作用的模型构建 |
9.3 实证研究 |
9.3.1 数据选取和变量设定 |
9.3.2 实证检验结果 |
9.4 本章小结 |
第10章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和未来展望 |
10.1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熊彼特通道” |
10.2 政府的角色定位与作用机制 |
10.3 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体系的构建 |
10.4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未来展望 |
10.4.1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速度预期 |
10.4.2 新常态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10.4.3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中国制造2025” |
10.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6)经济虚拟化背景下的金融危机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经济虚拟化的现实与趋势 |
1.1.2 研究的现实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 |
1.2.2 国内文献 |
1.3 研究主题、思路、方法与结构 |
1.3.1 研究主题 |
1.3.2 研究目标 |
1.3.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4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
2. 经济虚拟化背景下的经济增长 |
2.1 虚拟经济的内涵及特征分析 |
2.1.1 虚拟经济的内涵与外延 |
2.1.2 虚拟经济的基本特征 |
2.2 虚拟经济的内生演进机制:产业结构视角 |
2.2.1 虚拟经济演进的阶段性与层次性 |
2.2.2 当代经济虚拟化的集中表现——资产证券化 |
2.2.3 虚拟经济演进的制度及技术条件分析 |
2.2.4 虚拟经济的发展趋势 |
2.3 虚拟经济背景下经济增长的复杂性 |
2.3.1 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作用机制分析 |
2.3.2 虚拟经济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特征分析 |
2.4 预期与虚拟经济发展的关系 |
2.4.1 预期的内涵及决定因素 |
2.4.2 经济虚拟化背景下预期的实现过程 |
3.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背离的趋势 |
3.1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背离的状态及动因 |
3.1.1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背离及内在动因 |
3.1.2 虚拟经济持续背离实体经济的条件分析 |
3.2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背离的经济风险 |
3.2.1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过度背离:泡沫经济 |
3.2.2 虚拟经济演化为泡沫经济的原因 |
3.3 虚拟经济演化的极态——金融危机 |
3.3.1 虚拟经济演化为金融危机的一般性条件 |
3.3.2 现代金融危机的的含义及特征 |
4. 金融危机理论与经济虚拟化 |
4.1 金融危机理论回顾 |
4.1.1 马克思的金融危机理论分析 |
4.1.2 西方早期金融危机理论评述 |
4.1.3 三代货币危机理论评述 |
4.2 金融危机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及困境 |
4.2.1 金融危机理论的“虚拟化”趋势 |
4.2.2 现代金融危机理论的综合化趋势 |
4.3 金融危机理论的进一步思考 |
4.3.1 实体经济领域引发的金融危机 |
4.3.2 虚拟经济部门引发的金融危机 |
5. 金融危机的形成和传导机制 |
5.1 金融危机的虚拟经济解释 |
5.1.1 现代金融危机的实质:实体经济危机 |
5.1.2 现代金融危机的温床:虚拟经济 |
5.2 金融危机的形成机制 |
5.2.1 经济泡沫:金融危机的聚集过程 |
5.2.2 金融自由化:金融危机的催化剂 |
5.2.3 汇率制度选择:金融危机的切入点 |
5.3 现代金融危机的传导机制 |
5.3.1 实体经济传染机制:贸易溢出效应 |
5.3.2 金融体系传染机制:金融溢出效应 |
5.3.3 经济全球化:季风效应 |
5.3.4 预期效应 |
6. 经济虚拟化背景下金融危机的实证检验 |
6.1 亚洲金融危机 |
6.1.1 构建预防投机攻击机制——发展中国家对外开放的必然选择 |
6.1.2 经济发展模式的适时转型——预防金融危机的基础 |
6.1.3 经济全球化与经济虚拟化——多重传染效应并发 |
6.2 美国金融危机 |
6.2.1 美国市场经济模式是金融危机的基本原因 |
6.2.2 美元霸权是金融危机的动力 |
6.2.3 美国金融危机传导机制的特点——快速扩散及迭加效应 |
6.2.4 美国模式不是市场经济的最佳选择 |
7. 中国金融安全与现代金融危机 |
7.1 中国金融体系的安全程度 |
7.1.1 国家金融安全的基本涵义 |
7.1.2 中国避免金融危机深度冲击的现象解释——中国金融安全度分析 |
7.2 中国金融危机的诱发因素 |
7.2.1 现代金融危机诱发——金融开放因素 |
7.2.2 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 |
7.3 构建金融危机的防波堤 |
7.3.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7.3.2 构建防范虚拟经济演变为泡沫经济的有效机制 |
7.3.3 完善金融监管体制,建立更有效的金融监管模式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7)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影响及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图清单 |
表清单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及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目标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2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的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2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研究范畴界定 |
2.3 虚拟经济的衍化及运行特征 |
2.4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间的关系 |
2.5 本章小结 |
3 我国虚拟经济发展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分析 |
3.1 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传导机制与作用机理 |
3.2 我国虚拟经济领域发展概况 |
3.3 我国虚拟经济发展对实体经济代表层面的影响 |
3.4 我国虚拟经济发展对实体经济总量的影响 |
3.5 我国虚拟经济发展对实体经济影响的综合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分析 |
4.1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机制分析 |
4.2 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状态经验性分析 |
4.3 基于综合变化协调度方法的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度测算 |
4.4 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的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度测算 |
4.5 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间的溢出效应分析 |
4.6 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趋势预测 |
4.7 本章小结 |
5 虚拟经济扩张过程中泡沫风险分析 |
5.1 虚拟经济膨胀演化至泡沫经济机理分析 |
5.2 我国股票市场泡沫分析 |
5.3 我国房地产市场泡沫分析 |
5.4 虚拟经济过度背离实体经济预警构架 |
5.5 本章小结 |
6 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6.1 推动虚拟经济的适度发展以促进两系统间的协调发展 |
6.2 加强金融市场监管及有效发挥其对实体经济推动作用 |
6.3 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与风险防范对策建议 |
6.4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监管与预警实施 |
7 论文主要研究结论及展望 |
7.1 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及研究结论 |
7.2 本文的主要创新及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日本泡沫经济研究文献综述:1993-2010(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国内文献综述 |
(一) 日本泡沫经济成因综述 |
1. 持久的超低利率 |
2. 源于美英的诱导 |
3. 泡沫经济的产生需要具备几个条件 |
4. 金融相关比率较高 |
5. 金融自由化 |
6. 综合性因素 |
7. 日元汇率升值 |
8. 货币政策失误 |
9. 产业结构升级失败 |
(二) 日本泡沫经济的表现、后果综述 |
(三) 日本泡沫经济的启示综述 |
1. 在分析“中国与日本的相似之处基础上”总结日本泡沫经济对我国的启示 |
2. 从货币政策角度 |
3. 从防范金融风险角度 |
4. 从金融发展战略角度 |
(四) 日本泡沫经济和美国次贷危机比较研究综述 |
二、日语文献综述 |
三、总结 |
1.关于泡沫经济产生的原因 |
2.研究日本泡沫经济的意义 |
(9)21世纪以来中国主要经济指标的国际比较与经济泡沫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三) 研究目的 |
(四) 创新之处 |
一、经济泡沫的一般理论分析 |
(一) 经济泡沫的相关概念 |
(二) 经济泡沫的类型 |
(三) 经济泡沫的形成机理及理论沿革 |
(四) 相关文献综述 |
二、美、日泡沫经济发生前后相关经济指标的对比分析 |
(一) 美国次贷危机的起因及相关经济指标的对比分析 |
(二) 日本泡沫经济的起因及相关经济指标的对比分析 |
三、21 世纪后中国相关经济指标的变化及原因分析 |
(一) 内部经济指标的变化及成因 |
(二) 外部经济指标的变化及成因 |
(三) 与美、日泡沫经济相关指标的比较 |
四、中国宏观经济泡沫程度的衡量 |
(一) 宏观经济泡沫度的衡量 |
(二) 股票市场泡沫度的衡量 |
(三) 房地产市场泡沫度的衡量 |
五、主要结论和对策建议 |
(一) 主要结论 |
(二) 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泡沫经济对我国金融业的效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二) 研究思路及内容安排 |
(三)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泡沫经济成因研究 |
1.1 泡沫经济的应用分析:历史回顾 |
1.1.1 郁金香疯狂 |
1.1.2 约翰·劳与"皇家银行" |
1.1.3 "南海泡沫"事件 |
1.1.4 其他泡沫经济事件 |
1.2 泡沫经济的理论分析:文献概述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3 泡沫经济概述 |
1.3.1 泡沫经济的定义 |
1.3.2 经济泡沫与泡沫经济 |
1.4 泡沫经济成因与形成机制 |
1.4.1 泡沫经济成因概述 |
1.4.2 泡沫经济的形成机制 |
1.5 泡沫经济的危害 |
第二章 泡沫经济的数理模型分析 |
2.1 泡沫经济模型 |
2.1.1 泡沫定义的数学表述 |
2.1.2 金融风险的转移与经济泡沫的形成 |
2.1.3 信贷扩张的不确定性与风险资产泡沫 |
第三章 泡沫经济的测度指标和监控 |
3.1 泡沫经济的测度指标 |
3.1.1 关于经济泡沫的测度指标 |
3.1.2 关于泡沫经济的测度指标 |
3.2 泡沫的监控 |
第四章 我国股票市场经济泡沫预警监控的应用分析 |
结论与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四、关于泡沫经济及其测度的几个理论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经济虚拟化与实体经济发展 ——影响机理、统计测度和实证研究[D]. 石凯. 西南财经大学, 2020(02)
- [2]泡沫经济预警指标体系研究[D]. 高红红. 西安理工大学, 2019(08)
- [3]A股市场泡沫经济问题研究[D]. 楼俊超.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4]资产价格泡沫向泡沫经济演化的机理研究[D]. 牛静. 西安理工大学, 2016(08)
- [5]新熊彼特理论视角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绩效研究[D]. 杨震宇.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1)
- [6]经济虚拟化背景下的金融危机机制研究[D]. 李国疆. 西南财经大学, 2012(01)
- [7]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影响及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 周莹莹. 中国矿业大学, 2011(08)
- [8]日本泡沫经济研究文献综述:1993-2010[J]. 郑秀君,陈建安. 日本研究, 2011(01)
- [9]21世纪以来中国主要经济指标的国际比较与经济泡沫度分析[D]. 郭沛. 东北师范大学, 2010(02)
- [10]泡沫经济对我国金融业的效应分析[D]. 张伟. 青岛大学, 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