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纪之交世界传统CBD“两难”处境的成因剖析及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荣洁[1](2021)在《中国艺术区变迁研究》文中指出
刘钰[2](2020)在《跨域体验的文学呈现 ——北美华文移民小说中的身份认同叙事》文中认为本文的研究重点是19世纪中期以来由华人移民以汉语为媒介创作的反映北美华人移民移居生活和情感体验的小说创作。通观北美华文移民小说,文化身份追寻在原乡想象、历史记忆、异族交往、代际关系等主题中得到了浓墨重彩的艺术表现。本文采用文本细读、比较研究与文化研究的方法,利用文化身份、形象学、社会学等理论,从原乡想象、历史记忆、异族交往、代际关系四个层面分析不同历史时期在异质文化语境下,北美华文移民小说中身份认同的呈现方式、特征及其成因,系统挖掘和展示北美华人移民在中西文化之间的想象方式与实际抉择。之所以选择北美华文移民小说中复杂多变的文化身份作为论文的研究中心,主要基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一是身份认同时刻处于建构过程中,在时间上始终指向未来。由于不同作家所处的社会、文化、政治语境不同,对文化身份的表述也不尽相同,它总是随着历史语境的变化而被赋予不同的内涵,因此,文化身份研究也如同文化身份认同一样,始终是一件不会被完成的“产品”(斯图亚特·霍尔语),这也就意味着无论对当下还是未来的研究者而言文化身份认同都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课题。二是针对目前的研究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北美华文移民小说经历了近两百年的创作历程,但对其文化身份问题的研究却主要集中在新移民作家作品上,在地域上则呈现出重美国而轻加拿大的研究倾向,这些都不利于对研究对象作整体性把握。鉴于目前本研究领域所存在的不足,本论文以北美华文移民小说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为纵轴,通过对以上四个典型主题的剖析,力图系统挖掘和展示北美华文移民小说中的文化身份书写,突破研究对象和研究区域不平衡的局限。文化身份蕴含了北美华人移民特殊的族群散居经验,是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合力作用下的产物,随着不同历史时代中西方之间权力话语的此消彼长,以文学的形式表现出的北美华人移民的文化身份认同经历了一个不断被建构的过程,其身份认同的流变不仅是我们认识跨文化空间中,北美华人群体不同时期特有的生存处境以及在此基础上创作的移民小说发展轨迹的一条重要途径。同时,这一区域文学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与近代以来中国的现代化变革相始终,北美华人移民所面临的自我身份上的困惑和选择很大程度上成为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民族文化命运的一种隐喻,分析和把握这一隐喻的内涵,对于中国在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民族文化立场和文化策略的调整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尤其在全球化语境的当下,各国家、民族之间的文化交往与互动愈发剧烈和频繁,当今的世界文化由此呈现出多元混杂的特征,文化身份的追寻与文化认同的建构是每一个“在场者”都无法绕开的话题。
孙畅慧[3](2020)在《救赎·眷乡·守朴 ——论孙惠芬的“温情写作”》文中研究说明“温情写作”是以书写人性善为核心,彰显文学温暖人心的审美功用的创作方式。在80年代以来的当代文学史中,“温情写作”历经三个值得关注的发展阶段,最终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创作风尚。从这一文学史背景出发,孙惠芬的“温情写作”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本论文基于孙惠芬的创作实践,结合东北地域文化特点和相关文学理论,从“温情写作”的视域探讨孙惠芬的小说创作。论文设定为以下几个部分:绪论部分界定“温情写作”的概念,并介绍孙惠芬小说的创作概况和研究现状,归纳本论文的选题价值、研究思路及整体框架。第一章对孙惠芬的“温情写作”进行多维溯因。从作家与文学史的内在关联来看,80年代乡土抒情小说的复兴,使孙惠芬走向了“温情写作”之路。早年现代主义写作的失败尝试,使孙惠芬自觉疏离阴冷的叙事方式,有意识地回归自我。在新时期温情主义的影响下,她最终形成了成熟稳定的创作风格。从特殊的地域人文环境来看,被“情义”文化所滋养的东北大地为孙惠芬的“温情写作”提供了不竭的创作源泉。从孙惠芬的自身经历来看,她独特的童年生活、进城后的苦闷遭遇都促成了她对“温情”的追求。第二章探讨孙惠芬“温情写作”的价值取向。孙惠芬用了大量文字展现了时代变迁中不同社会领域的情感缺失现象,并希望通过温情的方式让小说人物获得心灵救赎。首先,对于商业化大潮中浮现的种种堕落和腐化现象,孙惠芬在发出痛心叩问的同时,试图以存在主义的方式实现人的自我忏悔。其次,对于凋敝村落中人们的孤独困境,孙惠芬描绘了宗教生活给予的心灵寄托。最后,对于异化人性的权力场,孙惠芬以抵制权力的方式,表达出理想人情的呼唤。第三章探讨孙惠芬小说中出现的三类富有温情色彩的人物形象,他们都是乡村精神的代表性人物,坚守着重情轻利的情感理想。第一类人物是以爱为核心的传统乡土伦理的坚守者,他们身处乡村社会的中心,一言一行为乡邻高度认可。与第一类人物不同,第二类人物则是生活在乡村社会边缘的“沉默者”,他们的行为往往为乡邻所诟病,但是在这种表象的背后却他们是对亲情与爱情的别样坚守。第三类人物形象是与乡村世界产生情感共鸣的城市少年,家庭的创伤使他们追寻世间真情,从而促成了他们对乡村精神的皈依。第四章探讨孙惠芬小说叙事艺术。孙惠芬是一个形式自觉落后于内容自觉的作家,她以朴素的形式进行感性的创作。通过全知视角与限知视角的切换,孙惠芬运用双重情节模式进行“温情写作”。通过作者、叙述者、其他人物、读者四者之间的拉近策略,孙惠芬的小说呈现出温情的审美效果。然而,由于拉近策略的失控,也造成了孙惠芬创作中的诸多瑕疵。结语在前文分析论述的基础上,对孙惠芬“温情写作”的思想艺术价值进行归纳总结,呈现她的写作在当代文学中的意义。
刘茜[4](2020)在《消费社会语境下的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下,人们身处一个全球化浸透、信息化泛滥、消费狂欢的时代,物的极大丰富使西方发达国家呈现出与之相适应的消费社会形态。这一时代进程超越了社会结构、空间地理位置、政治状况等因素的局限,对全球产生着影响。纳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中国也成为了商品消费的“新战场”。这一消费为主导型的社会状况,一方面加深了商品化与市场化程度,另一方面转变了人们的审美、行为、心理和价值追求。从设计领域来看,扮演“消费同谋”角色的当代商业景观,作为社会、市场、文化、审美等的综合载体,呈现出符号、艺术、物质价值诉求等的多重转向。西方商业景观由理性主义主导下“均衡而规则”的形态结构转变为当下“多元”、“错综”、“夸张”、“新奇”的形态主流表达。在西方强势文化的渗透下,中国的当代商业景观也呈现出相似的形态趋向,指涉含混、标新立异、材料新奇的丰富视觉呈现,成为时尚的追逐对象,其形态呈现的背后昭示出一种全新的时代观念。消费社会的全球化影响,给中国当代商业景观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使其步入某种发展的误区。以消费社会为语境,于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特征、构成、塑造研究的基础上寻求活态的文化自信的中国当代商业景观发展方向,是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此外,由于商业景观本身文化性和体系的薄弱,与此相关的深入研究成果较少,大量研究聚焦于设计的风格、形式与功能,未涉及社会的宏观层面,因此,以当代社会发展和人类精神为视野展开对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及发展的思考,将更具时代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以消费社会学作为社会学意义上的理论工具,来研究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无疑是将其从商业空间的设计营造,拓展至社会生活价值和意义构建的层面。文章在分析当代社会语境嬗变、消费社会理论阐释和当代商业景观设计价值诉求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实地调研、文献分析、语言学等跨学科综合研究的方法,结合设计语言的理论和城市空间意象的研究,展开对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的构建与分析。首先,在限定当代商业景观研究对象的基础上,阐述了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的嬗变,并构建了语汇——语法——修辞——语义的研究架构。其次,在语汇部分以商业景观道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的形态为对象,展开对其形态特征、构成和塑造的分析;在语法部分主要从场地结构、空间关系、比例尺度、要素关联等方面展开阐述;在修辞部分以譬喻、夸张、引用、错综为典型,展开对当代商业景观核心修辞手法的研究;在语义表达部分以形态语言的特征分析和修辞为基础,阐述了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蕴含的语义内涵。最后,文章探讨了消费社会对全球产生影响的视域下,中国当代商业景观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总的来看,本论文主要具有以下五个创新点:一、从时代语境出发,展开对当代商业景观形态的研究,超越设计形式与功能研究的局限,从宏观抽象的视野探寻其与消费社会的深度关联;二、探索性地引入语言学的方法,构建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的语汇、语法、修辞研究体系,并阐明了时代性的语义内涵;三、客观树立对消费社会的价值评判,并将其纳入设计实践构思的网状关系之中;四、在中西方设计与形态对比研究基础上,提出时代语境下基于中国特色的当代商业景观发展启示,避免对西方设计盲目的接受与模仿;五、开创性地对数百个当代商业景观案例形态进行整理、绘制与分析,为后续当代商业景观设计研究提供了基础与便利。总之,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是对消费社会这一时代进程的社会结构、文化、审美、市场等的综合呈现。它作为城市的“名片”以及人们休闲、购物、社交的重要场所,亟待我们营造一种生态、经济、历史、文化和谐共生的活态商业景观“桃花源”。
胡丽花[5](2019)在《城乡关系视域下的农村知识青年形象研究 ——以八十年代乡土小说为例》文中认为城乡关系作为文学研究的切入点,成为当下学界研究的热门话题。商品经济的冲击、国家政策的指引、社会制度的改革等,都使得八十年代城乡关系打破了以往相互独立的状态。作为城乡之间流动性较大的群体,农村知识青年受到了城市与乡村两种不同文化的熏陶,他们的内心产生较大的波动。因此,基于专家学者对城乡关系的研究,本文试图从八十年代农村知识青年的知识、内在心理变化和婚恋叙事三个方面入手,结合社会文化学的研究方法,对农村知识青年做系统的研究。在研究农村知识青年的同时,也试图对作家如何理解并叙述八十年代的城乡关系进行阐释。农村知识青年的现代文化知识是其区别于普通农民的重要因素,这也是他们在面对城乡关系变化时产生心理波动的重要原因。第一,农村知识青年这一群体的特殊性,使得现代文化知识在既是其自身发展的动力,也是他们对乡村进行启蒙的凭借,正是这种双重作用使得他们在城乡之间产生两种不同的价值诉求。第二,城乡关系的现状、社会现代化的进程,这些都影响着农村知识青年在面对城乡差异时的内心变化,他们在城乡之间对自己身份认同产生了焦虑,其最后的身份认同是归属于乡村而不是城市。第三,农村知识青年在城乡冲突之下对婚恋对象的选择呈现两难情况,其婚恋模式不仅深受传统小说叙事模式的影响,也受到当下社会改革发展的影响。第四,八十年代城乡关系视域下的乡土小说,在知识分子的叙述视角和抒情传统两方面都受到现代乡土文学的叙事影响,但同时呈现出人物形象模式化的特点,小说的价值取向受到作家本身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双重影响。论文始终坚持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研究八十年代的乡土小说叙事文本的基础之上,探析农村知识青年作为社会最有活力的组成部分,在面对城乡关系变化时的心理结构,力图阐释出农村知识青年身上在城乡关系中的特殊性,以期为中国当代城乡关系书写的发展添砖加瓦。
许天虎[6](2019)在《传播学视角下中医药文化外宣翻译的“降噪”研究 ——以《黄帝内经·素问》的9个英译本对比分析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我国国际文化交流活动的增加以及世界各国人民健康理念的转变,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正受到越来越多外国民众的关注。中医药文化深深扎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土壤之中,是独具中国文化特色而同时具有巨大应用价值的宝贵文化遗产。翻译本身是一种跨文化传播,因此中医药文化的对外传播离不开翻译。从信息论和传播学的角度看,传播中的信号(或讯息)会受到外界各种干扰的影响,要想提高传播效率,就要努力去消除这些干扰,即“降噪”。本文以传播学中的“降噪”为研究视角,以传播学中施拉姆的“经验场”观点和阐释学中伽达默尔的“视域融合”理论为研究切入点,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研究了中医药文化英译中如何降低读者阅读难度和消除误解即翻译“降噪”的问题。本文选取了《黄帝内经·素问》的9个英译本作为研究对象,充分考虑到了译本的翻译年代、读者对象、翻译风格与策略等各方面的因素,确保了研究对象比较的有效性。在文本分析中,笔者从中医药文化外宣翻译的跨文化传播性、学科专业性和翻译准确性等角度进行了条分缕析,为中医药文化的外宣翻译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本论文在中医药文本的英译研究中实现了两方面的突破:一是突破了以往仅从语言学视角研究文字处理问题或仅从宏观战略视角对中医药文化问题进行探讨,而是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入手全面探讨“降噪”策略,以期为今后的翻译实践提供思路,为中医翻译研究拓宽视野;二是以“经验场”和“视域融合”度为衡量标准,不再拘囿于笼统的“归化”和“异化”探讨,以更加客观、全面的案例向读者呈现各译者的“降噪”策略与不足,为中医翻译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在我国当前“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时代背景下,研究如何让译文以更加“亲近”读者的方式准确阐释中医药文化已成为摆在我国翻译工作者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愿笔者的拙作能为该领域的未来研究工作提供些许有益的思路。
陈宇[7](2018)在《石油美元体系脆弱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为了继续推行美元霸权主义,美国在以沙特为首的中东OPEC石油输出国的配合下,建立了以美元为核心,以石油为“锚定物”、以美国在中东地区的战略影响力为基础的石油美元体系。作为目前被世界各国在国际石油贸易中所接受的货币体系,石油美元体系通过计价、积累、持有、扩张和回流五个环节组成的运行机制将国际石油贸易的参与者和全球经济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对世界政治、国际经济和国际能源格局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任何制度和体系都不是完美和永久适用的。随着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质量标准的不断提升,石油美元体系从内部和外部都面临着诸多压力和挑战,其脆弱性一面日显突出。探讨这一问题,对我国采取应对措施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本文以石油美元体系的脆弱性为研究对象,以相关理论为支撑,以历史分析和逻辑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为主要研究方法,在系统梳理国内外研究文献、相关理论及界定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深入考察了石油美元体系及其脆弱性的历史演进与发展特点,全面分析了石油美元体系的运行框架与运行机制,重点探讨了导致石油美元体系脆弱性的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理性评估了石油美元体系存在严重的脆弱性与风险性,指出了石油美元体系近期的稳定性与长期的严峻性,提出了我国应对石油美元体系脆弱性影响的对策措施。全文共分为10章。各章的主要内容如下:第1章“绪论”,对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已有的研究成果和文章结构,以及创新和不足进行阐述。第2章“相关理论综述”,对全文涉及到对石油美元体系以及脆弱性研究已有的理论解释进行了系统化的梳理,为分析石油美元体系脆弱性的成因、影响和趋势等提供理论依据。第3章“石油美元体系及其历史演进”,对石油美元体系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通过对比石油美元体系在不同时期的历史演进,系统阐述了石油美元体系从形成开始,经历了快速和平稳发展,最后到面临多元化挑战各个阶段的标志和发展特点,为分析石油美元体系脆弱性奠定基础。第4章“石油美元体系的运行机制及其特点”,从石油美元体系的运行框架入手,总结了石油美元体系的循环路径,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分析了石油美元体系运行框架内所形成的计价、积累、持有、运行和回流机制,系统剖析了石油美元体系内在的逻辑关系和运行机制,提出了石油美元体系得以运行的基础和条件,分析了石油美元体系运行中稳定性和脆弱性共存的特点和规律,为研究石油美元体系脆弱性的表现提供依据。第5章“石油美元体系脆弱性及其表现”,在系统阐述石油美元体系内涵概念和运行机制的基础上,界定了石油美元体系脆弱性概念,解释了石油美元体系脆弱性存在的客观性和必然性,并通过分析国际油价的波动、石油美元体系运转机制的不畅以及美国与中东石油输出国关系的变化入手,提出了石油美元体系脆弱性的表现。第6章“石油美元体系脆弱性的成因分析”,以唯物辩证法为依据,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分析、总结石油美元体系面临的冲击和压力,明确提出石油美元体系内存在着先天不可调和的机理运行矛盾、传统石油利益格局的持续变化以及持续的低油价周期是石油美元体系脆弱性产生的内部原因;而低碳经济和新能源应用、世界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以及美国页岩气技术进步和应用是石油美元体系脆弱性产生的外部原因。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原因共同作用导致石油美元体系脆弱性的形成。第7章“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石油美元体系脆弱性评估”,作为本文创新点,通过层次分析法对石油美元体系内部和外部的脆弱性因素进行了梳理和解释,从暴露性、敏感性、不适应性三个维度科学地评估了石油美元体系脆弱性因素的强弱程度,为中国应对石油美元体系脆弱性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和策略方案。第8章“石油美元体系脆弱性的发展趋势”,在分析得出石油美元体系脆弱性结论和评估脆弱性因素强弱程度的基础上,科学分析了石油美元体系脆弱性的发展趋势后,认为从中短期来看,在美国综合国力优势的支撑下,石油美元体系的自我修复能力仍可以对脆弱性进行修正和调整,保证其正常运行并继续行使国际石油贸易中货币体系的功能;但从长期看,新能源的不断应用将不断冲击石油作为传统能源的地位,而新兴经济体的迅速发展必定会对传统的旧制度和旧体系发出挑战,创造出符合世界大多数国家共同利益的国际货币制度体系。第9章“石油美元体系脆弱性的影响及中国的应对策略”,是对我国今后能源战略的深入思考,在经济新常态下,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代表,中国应正确把握石油美元体系脆弱性的发展趋势下,以确保能源安全为目标,一方面,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平台下,与沿线国家加强合作,拓宽能源进口渠道;另一方面,不断完善国内金融市场建设,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努力推动石油人民币的计价机制;最后,继续加大新能源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不断丰富国内能源结构的多样化和能源使用的清洁化。第10章“结论”部分,对本文的主要观点进行了总结。
卜广庆[8](2018)在《马克思责任政府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认为马克思责任政府思想是一个新开论域,同时也是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因而,当下深度犁耕与倾力研究马克思的责任政府思想,不仅对于马克思责任政府思想的本真呈现,而且对于马克思责任政府思想的与时俱进,以及对于马克思责任政府思想中国化进程的深入推进,都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人们也许会从线性思维出发,基于马克思缺少责任政府形式化文本的客观事实,而武断地认为马克思并没有责任政府的思想。但,无论是从马克思哲学品性的层面理解,还是从思想史两种解读方法(文本法与脉络法)的层面检视,都不能得到马克思没有责任政府思想的结论。人们也许会将理想目标与现实追求相混淆,基于“马克思扬弃政府思想与责任政府主张”间的二元悖逆,从而质疑马克思的责任政府思想。殊不知扬弃政府的主张是马克思站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高度而提出的理想性目标;责任政府思想则是马克思立足无产阶级国家政府建设而提出的过程性要求。因而,两者之间并不构成“逻辑矛盾”。人们也许会认为:诉诸马克思责任政府思想的研究,乃为迎合当下责任政府研究热潮之需,似有为马克思脸上“贴金”之嫌,然而,翻看《法兰西内战》一文,我们则可对“为研究而研究”的指责“释怀”。传统责任政府即为马克思责任政府思想的历史参照。传统责任政府是由商品经济生产方式所催生的,其实践最早可追溯到18世纪上半叶的英国——以沃尔波尔首相的辞职为标志。尽管我们不否认这种政府体制的历史意义:不仅在人类政治文明史上开创了“政府负责”的新纪元,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人类政治文明的进程:尽管我们不能抹杀启蒙思想家从民主理念出发为其所作的理论贡献:主权论为其奠定了理念基石;契约论为其奠定了法理基石;权力合法论为其奠定了价值基石。但通观传统责任政府的理论与实践,则不难发现:不论是其理论根基——抽象的民主理论、还是其制度设计——权力分立的制度架构、抑或是其政府实践——维护资本逐利逻辑以及有产者利益的实质,不仅与责任政府的称谓难以匹配,而且难掩其“虚假责任制”的本质。这些既是马克思不待见传统责任政府的因由,同时也是马克思重塑责任政府思想的根本触发点。马克思立足实践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一者,从实践哲学的关系思维出发:一方面,基于世界为我的关系,揭橥责任发源的内在机理——利益关系(共同利益与利益矛盾)是主导责任发源的始基;另一方面,立足我为世界的关系,从实践的反思性思维出发,揭示人类社会责任规范的进步主义趋向。二者,马克思在颠覆黑格尔国家决定社会历史观的基础上,立足社会决定国家的历史观,将政府起源及其责任发初置于利益关系中考察,并在显明政府二元责任结构(阶级责任与社会责任)的同时,定格政府以人为本的责任经纬与归宿;三者,马克思立足人类历史变迁的客观规律,从人类社会的五大历史形态出发,揭示了政府责任异化与复归的历史演进。当然,由于政府具有阶级属性,因而,阶级分析法是马克思责任政府思想-以贯之的方法论。马克思基于巴黎公社的伟大实践,从实证之维凝练了责任政府的本质特征:责任政府的人民性;责任政府的廉价性;以及政府责任的规制性。当然,马克思在为我们揭示无产阶级责任政府本质特征的同时,也为我们在今天判断责任政府的生成提供了价值基准:前提性判准——政府责任来源的合民意性;过程性判准——政府责任履践的合法律性;结果性判准——政府责任履践的合效率性。由于巴黎公社既非中世纪意义上的“公社”,也非波拿巴的第二帝国,更非梯埃尔的国防政府,而是无产阶级政府。而无产阶级政府的根本属性,体现并昭示着公社对于传统责任政府的内在超越价值:根本制度之超越——真正民主制取代虚假民主制;制度基础之超越——生产资料共同占有取代生产资料私人所有;治理方式之超越——社会自治取代官僚统治;履责方式之超越——“透明政府”取代“神秘政府"。马克思对于传统责任政府展开的病理解剖与深刻批判,以及对于巴黎公社的热情讴歌与竭力颂扬,是同其伦理情怀紧密关联的。马克思紧紧围绕政府的责任客体,也即“为了谁”的伦理宗旨,立足政府“人为性”与“为人性”的界面,从“人为何指" "人性为何”以及“合乎人性”三个层面,揭示了政府的责任情怀、责任本分以及创生责任政府的现实路径。由于马克思伦理学的品性:不是在抽象或直观意义上言说道德,而是在科学人道主义的立场上言及道德;不是在个体本位之下畅谈道德,而是在社会本位之上论及道德;不是在非阶级性的意义上空论道德,而是直陈道德的阶级属性;不满“坐而论道”,而是突出强调“起而行之”,由此不仅敞显了马克思责任政府思想的高远立意、博大情怀与价值诉求,而且使得马克思责任政府的伦理思想呈现出“温暖的红色”与“冰冷的红色”的双色基调。马克思的责任政府思想对于塑造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责任政府的价值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其启示与教益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1)坚守为人民服务的责任宗旨——这是一条红线问题,显明了责任政府所应恪守的原则底线;(2)解放与发展生产力,尽可能多的增加社会生产力的总和——这是一个任务问题,点明了我国责任政府建设的重点所在;(3)责任政府建设“始终在路上”——这是一个规律问题,指明了当代责任政府建设的长期性与艰巨性;(4)改革与完善政府的责任制度,批判借鉴与吸收东西方责任政府建设的有益经验——这是一个态度问题,言明了责任政府建设所应具有的开放性心态与创新精神。在马克思责任政府思想的指导下,立足我国社会转型的现实境遇,致思当下责任政府研究的主题与任务——建构底线意义上责任政府的务实目标,以及打造多元并重的政府责任模式,则是学人们应予关注的重点。
孙玮[9](2018)在《中国生态电影的创作观念及审美意蕴》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后半叶,当代生态批评思潮兴起于西方学术界。生态学作为自然学科分支,逐渐跨越学科边界与人文学科达成融合。生态批评的观念从21世纪初进入中国内地,本土学者试图将这种批评方法与中国传统文化语境加以融合,并使之更具有中国特色。作为学术研究的范式,生态批评在中国的应用更多的体现在文化学、文艺批评和艺术研究领域。因此出现了一批的以生态主义(eco-)思想作为理论基础视角的跨学科研究范式。如与文学、哲学、美学、伦理、人类学加以结合后形成的新的学科视角。而生态电影批评,作为生态文学批评的新分支,从此形成了新的关于电影读解的特殊视角。这种被称之为“绿色电影”批评的新型电影研究,是生态批评对自身批评范畴的扩展。针对生态电影的审美探讨是生态文艺审美的具体实践形式,并与其背后的生态政治话语与文化文本语境形成呼应和互文的关系。本文以生态主义哲学观念作理论基点,对具体的影像文本进行考察与解读,尝试考察生态电影作品的生态审美意蕴。由此探索电影文化与生态审美之间的关系:作为自然观念生发出的文化表征,生态电影是如何完成对自然形象的建构,以及如何完成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描绘。生态电影又是以何种方式在受众群体中完成审美表征的建构,从而展现人类文化中的生态美学意蕴。同时,生态电影对于生态之美的表达与建构,故事文本中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描绘,又是以怎样的方式最终改变了人类生态观念的建构,从而影响人类文化的发展。本文梳理了生态电影的生成背景及理论源流,并对生态电影的特征、性质和边界作出了限定。生态电影概念的提出,源起于后现代文化语境下提出。是接受科技高速发展,与此同时,人本主义所产生的正面效应,对负面效应施行了理性的批评与审视,满足并再次定位人与自然的关系。21世纪作为视觉文化与技术狂欢的时代,在信息文化和互联网+的媒介环境之下,形象和影像开始主导受众的审美心理。而这一转变也颠覆了传统文化生活中被文字把持的阐释与表达功能。用之体现的文学文本例如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危机、生命存在之美,在电影呈现出的直观感受(视觉冲击与影像奇观)面前,变得自惭形秽。受众对生态电影的理解,意味着电影对生态思想的传递,更容易升华为受众个体的生态体验和审美享受。在观看过程中,电影的文化内涵投射于受众情感并引发共鸣,从而发酵潜意识中的生态主义情感。创作者隐含于生态电影中的生态审美意蕴最终建构为观众的审美经验,呼应现实生活体验,从而接受生态电影的立场和主张。本文研究范畴所讨论的生态电影作品,是指那些将生态整体主义作为理论来源,并将生态系统的利益作为价值标准,考察人与自然的关系,并探讨生态危机背后的社会影响,呈现出独特生态审美趣味的电影艺术。由此也可以得出,如果将电影传递出的生态审美倾向以及生态主义哲学思想作为衡量一部电影的类型标准,那么生态电影是包含纪录片以及其他叙事类型的情节电影。在时间跨度上,本文将对生态电影的研究限定在“现代”,具体到20世纪80年代以来至今的时间内。在空间范畴上,本文将对生态电影的研究限定在“中国”,从而突出研究的当下性与切近性。本文第一章对东西方的生态哲学思想源流背景及其演变历程做了简要梳理,进而作出讨论与追问关于生态电影所产生的哲学本源与文化语境。人类文明历史上源远流长的生态美学观念和哲学源流,是我们今天对生态电影进行研究的理论方法---生态美学的基础,同时,也是作为生态电影创作的思想理论源泉和文化语境成形的起点。事实上,我们在创作生态电影中的各种故事情境时,针对自然的表达与诠释,针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展现与描摹,都是对人类文明中各种不同的自然生态观念的复刻。研究根据东西方不同的语境文化来源切入,考察东西方哲学文化传统内生态审美观念各自的变迁历程。从人类中心主义到生态整体论,从马克思主义生态美学到海德格尔,从20世纪以后蓬勃的生态思潮到现代生态审美;以及东方文化语境中,儒释道三家蕴含着东方智慧的有机生态观念的审美传统。正是这些处于生动演进中的生态审美源流,为当代中国生态电影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意蕴和美学渊源。本文的第二章对中国生态电影萌芽、发展和类型化的初构进行了回顾。经过中国电影人的几代传承,中国电影从阶级叙事到文化和人性叙事,生态意识与生态视野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开始被广泛的关注。从最初在科教片中初初展露的生态主题,到后来以自然风光纪录为主的纪录片,直到今天在类型电影中呈现出的生态主题,中国生态电影在三十五年的时间里经历了诞生与发展。其中所呈现出生态主题、生态意识以及生态审美意蕴的表达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虽然几十年短暂的光阴对于中国生态电影的发展仅仅是一个开端,但这关键的一段历程,值得我们的回溯与思考。本文的第三章在考察生态电影的审美内涵的同时,将生态电影作品中具有剧情表达的电影作为主要考察对象。通过大量具体文本解读,分析中国生态电影的创作观念。指出生态电影作为人类精神和自然精神的完美契合,集合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关系,而非单纯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借助生态学“三分法”对电影艺术创作加以系统考察,中国生态电影除去人与自然生态关系讨论,也着重于追问人与社会环境的矛盾性,包括人自身的精神生态的建构。本文就电影创作与自然生态、电影创作的能量与动力、电影艺术的表达内容与地域色彩、电影创作中人与自然的主题、电影艺术创作中的精神生态价值的开发、生态主义阐释等问题都加以分析,希望改变生态电影早期创作中“风景如画”的美学创作标准,改变人本主义的创作理念,通过扩展文本表达视野,进而扩宽生态电影的类型边界;最终达成生态电影中自然生态的真实表达和生态主义思想的整体性建构。本文的第四章对生态电影的审美意蕴进行了解析,作为探讨中国生态电影的重要部分,审美的艺术批评,应当寻找具有独特视角,不同于传统生态电影研究的研究角度。越来越多的生态电影人关注到生态电影不仅在思想意识上有自己的特质,在审美与艺术表现上也呈现出自己的特征。对于生态电影的研究应当从审美和艺术特性上加以探讨。因此,研究生态电影,还需要探讨其独特的美感魅力,理解其独特的审美观念,分析了解生态电影独特的审美目的,审美观念、审美特性和审美意蕴。在文本细度的基础上,本文对生态电影做了美学特性和美学意蕴的考察,分析了中国生态电影审美意蕴的四大特性:自然性、整体性、交融性和主体间性,同时从常规叙事表达层面对中国生态电影进行了审美意蕴分析,并对虚拟影像技术进行叙事表达的数字虚拟电影的生态审美意蕴加以分析。本文的第五章对生态电影审美意蕴背后的文化伦理价值做了进一步的考察,关注生态电影文本表达中人与自然伦理关系的话语体系。关注生态电影建构人与自然冲突或者依存融合的文化伦理关系。从生态电影对人与自然对立、和谐、共生三种不同关系模式的文本创作,分析生态电影创作者对两者价值关系的伦理定位以及其中的生态内涵。探讨如何实现对自然生态的道德关怀,探讨建立完备的处理人类自身与周围环境关系的相关道德规范。对人与自然的伦理关怀与特殊关系的表达,时下已成为中国电影创作探讨的焦点。而生态电影中对伦理关系定位的界定,涉及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与自然生态审美的过程。因此,电影中的生态伦理的研究,对解释其中所蕴含的审美意蕴,进而探讨这一理论资源对于扩展美学研究空间的可能性,都有着积极的作用。最后,本文在全球化语境之下,就生态电影作为生态主义思想审美意蕴的表达文本,对生态电影的创作进行了文化内涵的分析和审美发展的探讨。并指出了当代中国生态电影伦理话语缺失和创作手法的误区,对未来生态电影的发展方向和在全球化语境之下生态电影的美学走向提出了一些前瞻性的思索。
曹洋[10](2016)在《基于建筑伦理的中国建筑设计协作机制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筑设计是建筑行业活动的核心环节,围绕其构建的制度体系是行业运转秩序的基础。建筑设计及其实现不仅是建筑设计从业者的主体工作,更是建筑工程各个利益相关方博弈的重要平台。当前,我国的建筑设计协作机制尚不完善,各利益主体的价值立场冲突严重,致使本应投入于工程的社会资源蒸发于行业内耗之中。因此,有必要客观审视建筑行业现行制度环境的问题,并对其改进方式提出建议,进而构建权责清晰、运转高效的行业新秩序。西方的经验证明,建筑师的职业天性决定了其作为建设项目的核心角色最有利于社会资源的高效利用。然而,由于历史因素的影响和现实环境的制约,中国建筑师的业务水平尚无法支撑其新的角色定位,普遍存在的激愤情绪也使其对其他利益主体的价值诉求存在偏见。中国建筑师必须拓展视野并提升自己,才能与新的制度环境相匹配。本文在客观还原中国建筑行业生态的基础上,探讨了行业新秩序的可能性及其概貌,以期增进建筑师对其他利益主体的理解,并正视自身的不足,进而在制度调整和自我提升的双重作用下,形成建筑行业基于伦理的价值共识和善意的协作氛围。全文分四部分。首先,文章从秩序的概念出发,重新勾勒了作为本文理论支撑的建筑伦理学的学术框架,简要介绍了其中与本课题密切相关的学术成果和理论工具,借此帮助读者建立起观察建筑行业现象的伦理视角。其次,基于大量的访谈调研,文章对建筑活动各相关群体(行政管理方、建设方、设计方、施工方、使用方)的建筑伦理观和职业困境进行了较详尽的阐述,由此呈现出建筑行业生态的现实场景。在第三部分,文章就行业内的一些焦点问题展开讨论,通过对各方真实态度的分析,揭示出建筑活动伦理判断的矛盾性与复杂性,并由此引发对问题背后制度根源的思考。在结论部分,文章以西方建筑师负责制为蓝本,结合中国现实提出了以建筑师为核心的行业新秩序的构想,讨论了其制度支撑,并从伦理学角度进行了合理性证明。最后,文章还对新机制环境下建筑师的自我调整提出了建议。
二、世纪之交世界传统CBD“两难”处境的成因剖析及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世纪之交世界传统CBD“两难”处境的成因剖析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2)跨域体验的文学呈现 ——北美华文移民小说中的身份认同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与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方法 |
(一)文献研究综述 |
(二)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第一章 北美华文小说中移民书写的历史发展 |
第一节 早期美国华人移民的痛史 |
一、近代中国人的美国想象 |
二、弱国子民的异国生存 |
第二节 20世纪50—70年代:台湾留学生文学 |
一、北美留学生文学发展历程 |
二、50—70年代前期:“无根者”的命运哀歌 |
三、70年代中后期:民族认同的回归 |
第三节 北美新移民文学的多元景观 |
第二章 跨时空书写中的原乡想象与身份认同 |
第一节 排华背景下华人先侨的民族国家想象 |
一、传统中国的“国家观念” |
二、种族迫害下民族国家观念的建构 |
第二节 无根漂泊者的文化乡愁 |
一、漂泊者的“文化中国”情结 |
二、台湾返乡留学生的文化失落与“根”的幻灭 |
第三节 跨越原乡与异乡边界的世界意识 |
一、重建成长记忆中的地理故乡 |
二、“越界书写”下的世界主义情怀 |
第三章 北美华人移民的历史记忆与身份建构 |
第一节 早期北美华文移民小说中的民族记忆 |
一、重新表征北美早期华人移民史的必要性 |
二、新移民作家对早期华人移民种族符码的颠覆与重构 |
第二节 “二战”视野下的身份追寻与民族形象的重建 |
一、中国新文学整体观视野下抗战叙事的时代变迁 |
二、40年代北美华文抗战小说中的民族文化情结 |
三、台湾旅美作家笔下被放逐的流浪者之歌 |
四、新移民作家“二战”书写中的认同困境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关怀 |
第三节 社会政治变革中个体的命运与身份建构 |
一、海外“伤痕文学”中归国知识分子的边缘身份 |
二、80年代新移民的历史重负与身份焦虑 |
第四章 跨文化异族交往与华人移民的身份建构 |
第一节 跨国婚恋中作为文化身份隐喻的两性关系 |
一、早期移民跨国婚恋中的种族歧视 |
二、台湾留学生文学跨国婚恋中的文化冲突 |
三、新移民小说中跨国婚恋中的身份困惑与人性探寻 |
第二节 职场生存中的文化抉择与身份转变 |
一、种族歧视下台湾学人对民族文化的固守 |
二、新移民的职场沉浮与世纪末的身份焦虑 |
三、新世纪以来职场小说中多元文化身份的探索 |
第五章 代际关系视域下华人移民的身份认同 |
第一节 中国新文学整体观视野下的代际冲突 |
第二节 异国背景下父子冲突中的文化身份抉择 |
一、中西方家庭伦理差异下的代际冲突 |
二、代际间的语言冲突与认同差异 |
三、移民父子的政治观念冲突与华人群体的边缘地位 |
第三节 从对抗走向对话:代际和解与文化融合 |
一、走出身份的迷途:“混血儿”的寻根之旅与身份重建 |
二、跨越文化冲突:代际隔阂下人类共通性情感的呈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救赎·眷乡·守朴 ——论孙惠芬的“温情写作”(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温情写作”的概念界定与选题意义 |
1.2 孙惠芬的创作概况与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
2 多维溯因:历史、文化、个体的共同作用 |
2.1 历史背景:80年代以来的“温情写作”及其流变 |
2.2 人文环境:情义文化主导下的东北风情 |
2.3 作家经历:由“乡”到“城”的家园回望 |
3 价值取向:情感缺失与心灵救赎 |
3.1 欲望拯救:“时代病”的痛心揭示与“向死而生”的自我忏悔 |
3.2 苦难超越:凋敝村落的孤独困境与宗教生活的心灵寄托 |
3.3 权力抵制:官场内外的生态剖析与理想人情的感性呼唤 |
4 人物谱系:情感坚守与乡土面向 |
4.1 守旧的“村贤”:以“爱”为核心的伦理守望 |
4.2 污名的“沉默者”:边缘心态的别样表达 |
4.3 恋乡的“城二代”:家庭创伤下的本真回归 |
5 叙事艺术:感性表述与朴素形式 |
5.1 视角切换:“全/限”结合与双重情节的构建 |
5.2 距离控制:拉近策略与审美效果的凸显 |
6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孙惠芬作品年表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消费社会语境下的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社会背景 |
1.1.2 经济背景 |
1.1.3 行业背景 |
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概况 |
1.3.2 国内研究概况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分析 |
1.4.2 实证研究 |
1.4.3 跨学科综合研究 |
1.5 研究框架与创新点 |
1.5.1 研究框架 |
1.5.2 论文创新点 |
1.6 概念阐释 |
1.6.1 消费社会 |
1.6.2 语境 |
1.6.3 当代 |
1.6.4 景观 |
1.6.5 商业景观设计 |
1.6.6 形态语言 |
第2章 当代商业景观设计与消费社会的内在关联 |
2.1 消费社会的时代语境 |
2.1.1 全球化的浸透 |
2.1.2 信息化的泛滥 |
2.1.3 消费的狂欢 |
2.2 消费社会的理论阐释 |
2.2.1 社会结构的视角——消费社会符号化 |
2.2.2 艺术文化的视角——日常生活审美化 |
2.2.3 个体行为的视角——日常行为求“新”化 |
2.3 当代商业景观设计的价值诉求 |
2.3.1 当代商业景观的符号价值转向 |
2.3.2 当代商业景观的艺术价值转向 |
2.3.3 当代商业景观的物质价值转向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的嬗变 |
3.1 前消费社会的商业景观发展历史脉络 |
3.1.1 传统溯源 |
3.1.2 近现代变迁 |
3.2 消费社会语境下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的更新 |
3.2.1 当代商业景观的非理性化思维 |
3.2.2 当代商业景观的视觉形象裂变 |
3.2.3 解构主义商业建筑的影响 |
3.3 当代商业景观设计形态语言的构成 |
3.3.1 当代商业景观设计的构成 |
3.3.2 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的内容 |
3.3.3 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研究构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的语汇 |
4.1 语汇概述 |
4.1.1 概念 |
4.1.2 构成 |
4.1.3 特点 |
4.2 商业景观道路 |
4.2.1 道路形态的特征 |
4.2.2 道路形态的构成与塑造 |
4.3 商业景观边界 |
4.3.1 边界形态的特征 |
4.3.2 边界形态的构成与塑造 |
4.4 商业景观区域 |
4.4.1 区域形态的特征 |
4.4.2 区域形态的构成与塑造 |
4.5 商业景观节点 |
4.5.1 节点形态的特征 |
4.5.2 节点形态的构成与塑造 |
4.6 商业景观标志物 |
4.6.1 标志物形态的特征 |
4.6.2 标志物形态的构成与塑造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的语法 |
5.1 语法概述 |
5.1.1 概念 |
5.1.2 构成 |
5.1.3 特点 |
5.2 场地结构 |
5.2.1 轴线 |
5.2.2 序列 |
5.2.3 等级 |
5.2.4 界面 |
5.3 空间关系 |
5.3.1 空间组合 |
5.3.2 空间联系 |
5.4 比例尺度 |
5.4.1 空间尺度 |
5.4.2 时间尺度 |
5.5 要素关联 |
5.5.1 建筑要素的关联 |
5.5.2 新旧要素的关联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的语义 |
6.1 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的修辞手法 |
6.1.1 譬喻 |
6.1.2 夸张 |
6.1.3 引用 |
6.1.4 错综 |
6.2 消费社会语境下的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内涵 |
6.2.1 精神诉求的质变 |
6.2.2 审美标准的泛化 |
6.2.3 历史意识的放逐 |
6.2.4 生活方式的多元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国当代商业景观设计批判与反思 |
7.1 中国商业景观溯源 |
7.2 中国当代商业景观发展的状况 |
7.2.1 中国当代商业景观的符号化 |
7.2.2 中国当代商业景观的影像化 |
7.2.3 中国当代商业景观的求“新”化 |
7.3 中西当代商业景观发展的比较 |
7.4 中国当代商业景观的批判 |
7.5 中国当代商业景观的机遇与挑战 |
7.6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实践情况 |
(5)城乡关系视域下的农村知识青年形象研究 ——以八十年代乡土小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城乡关系与城乡关系书写 |
二、农村知识青年书写的定位 |
三、选题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 |
第一章 知识符号的价值体现 |
一、现代知识的功能 |
1.自我发展的动力 |
2.乡村启蒙的承载 |
二、生命价值的诉求 |
1.城市物质化的追求 |
2.个人理想化的实现 |
小结 |
第二章 城乡流动的内在冲突 |
一、城乡之间的徘徊 |
1.城乡初遇:朦胧地望城 |
2.城乡碰撞:坚决地离乡 |
3.城乡冲突:痛苦地怀乡 |
二、身份认同的焦虑 |
1.文化知识与身份认同的可能 |
2.城乡二元与身份缺失的焦虑 |
3.离城返乡与身份认同的获得 |
小结 |
第三章 婚恋纠葛的生活困境 |
一、婚恋对象的两难选择 |
1.进城路上的城乡拉扯 |
2.返乡归程的乡村回望 |
二、城乡婚恋的性别表征 |
1.男性视域下的女性意蕴 |
2.城乡冲突下的男性挣扎 |
三、婚恋主题的两种模式 |
1.“改革+恋爱”模式 |
2.“当代陈世美”模式 |
小结 |
第四章 城乡关系书写的叙事特征及价值取向 |
一、现代文学传统的直接借鉴 |
1.知识分子视角 |
2.抒情传统 |
二、人物形象的模式化 |
1.成长经历的相似性 |
2.人物结构的同一性 |
三、价值取向 |
1.弃乡入城的道德批判 |
2.去城归乡的主流认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传播学视角下中医药文化外宣翻译的“降噪”研究 ——以《黄帝内经·素问》的9个英译本对比分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中医药文化英译的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 |
1.1.2 政策背景 |
1.2 研究理论与方法 |
1.2.1 研究理论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医药文化外宣翻译的历史与现状 |
2.1 概念的界定 |
2.1.1 “中医药” |
2.1.2 “中医药文化” |
2.1.3 “降噪” |
2.2 中医药文化英译史简述 |
2.2.1 17—18世纪:中医英文译介的起步阶段 |
2.2.2 19世纪:传教士中医英文译介的发展阶段 |
2.2.3 20世纪初—文革前:中国译者开始参与译介的阶段 |
2.2.4 文革—80年代末:中医译者广泛参与及中医翻译理论初探阶段 |
2.2.5 90年代初—今:理论争鸣阶段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医药文化英译“噪音”源及“降噪”策略研究 |
3.1 传播学中的“降噪”理论 |
3.1.1 传播学发展概述 |
3.1.2 “噪音”概念的跨学科演化 |
3.2 中医药文化外宣翻译与“降噪” |
3.2.1 宏观“噪音”源 |
3.2.2 宏观“降噪”策略 |
3.2.3 微观“噪音”源 |
3.2.4 微观“降噪”策略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黄帝内经·素问》9译本的英译“降噪”策略对比 |
4.1 《素问》英译现状简述 |
4.1.1 20世纪70年代以前 |
4.1.2 20世纪70年代以后 |
4.2 各译者翻译“降噪”策略分析 |
4.2.1 伊尔扎·威斯的“以介为主,贴近读者” |
4.2.2 文树德的“保留文化元素,遍列各家观点” |
4.2.3 李照国的“译古如古,求同存异” |
4.2.4 罗希文的“简化医理,面向大众” |
4.2.5 吴氏父子的“注重医理阐释” |
4.2.6 倪懋兴的“大胆增删,为我所用” |
4.2.7 吕聪明的“尊重传统,适度阐释” |
4.2.8 朱明的“通俗阐释,精简内容” |
4.2.9 杨明山的“保留古体风格,注重结构对应” |
4.3 各译本“降噪”策略的综合对比分析 |
4.3.1 增译—充分运用文本的阐释功能 |
4.3.2 省译和改译—避免译文产生理解“噪音” |
4.3.3 考证—中医文本准确翻译的重要手段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语 |
5.1 本研究的内容总结 |
5.1.1 翻译的本质 |
5.1.2 可译性问题 |
5.1.3 如何译的问题—“降噪”与“视域融合” |
5.1.4 文本分析所得结论 |
5.2 创新、局限与展望 |
5.2.1 创新 |
5.2.2 局限 |
5.2.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石油美元体系脆弱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1.2.1 石油美元体系产生和构成要素的研究 |
1.2.2 石油美元体系与美国霸权关系的研究 |
1.2.3 石油美元体系制度化构建的研究 |
1.2.4 脆弱性概念和理论的研究 |
1.2.5 石油美元体系的脆弱性研究 |
1.2.6 石油美元体系循环路径的研究 |
1.3 本文的结构安排与各章的主要内容 |
1.3.1 结构安排 |
1.3.2 主要内容 |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5 创新和不足 |
1.5.1 主要的创新 |
1.5.2 存在的不足 |
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 |
2.1 相互依赖理论 |
2.2 可耗竭资源理论与石油峰值理论 |
2.3 特里芬悖论理论 |
2.4 石油美元体系脆弱性的地缘政治理论 |
2.5 石油经济要素分离理论 |
第3章 石油美元体系及其历史演进 |
3.1 石油美元体系的内涵和影响 |
3.1.1 石油美元体系的概念 |
3.1.2 石油美元体系的影响 |
3.2 石油美元体系的历史演进 |
3.2.1 石油美元体系的形成阶段(1974年-1985年) |
3.2.2 石油美元体系的快速发展阶段(1986年-1998年) |
3.2.3 石油美元体系的平稳发展阶段(1999年-2013年) |
3.2.4 石油美元体系面临多元化挑战阶段(2014年-至今) |
第4章 石油美元体系运行机制及其特点 |
4.1 石油美元体系的运行框架 |
4.1.1 石油美元体系的循环路径 |
4.1.2 石油美元体系循环路径中各环节的作用 |
4.2 石油美元体系的运行机制 |
4.2.1 石油美元的计价机制 |
4.2.2 石油美元的积累机制 |
4.2.3 石油美元的持有机制 |
4.2.4 石油美元的扩张机制 |
4.2.5 石油美元体系的回流机制 |
4.3 石油美元体系运行的特点 |
4.3.1 石油的不同属性共存 |
4.3.2 具有强制性的制度化安排 |
4.3.3 竞争性和包容性的协调统一 |
4.3.4 稳定性中伴随着脆弱性 |
第5章 石油美元体系脆弱性及其表现 |
5.1 石油美元体系脆弱性相关概念 |
5.1.1 脆弱性的概念 |
5.1.2 石油美元体系脆弱性的概念 |
5.1.3 石油美元体系脆弱性评估的内涵 |
5.2 石油美元体系脆弱性的表现 |
5.2.1 加速国际石油价格剧烈波动 |
5.2.2 石油美元体系运行机制出现运转不畅 |
5.2.3 美国与OPEC成员国的关系出现松动 |
第6章 石油美元体系脆弱性的成因分析 |
6.1 石油美元体系脆弱性产生的内部因素 |
6.1.1 内生扰动因素的定义 |
6.1.2 内生扰动因素分析 |
6.2 石油美元体系脆弱性产生的外部因素 |
6.2.1 外部干扰因素的定义 |
6.2.2 外部干扰因素分析 |
第7章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石油美元体系脆弱性评估 |
7.1 石油美元体系脆弱性的特点 |
7.1.1 石油美元体系脆弱性的宏观性特点 |
7.1.2 石油美元体系脆弱性的复杂性特点 |
7.1.3 石油美元体系脆弱性的针对性特点 |
7.2 石油美元体系脆弱性的构成要素分析 |
7.2.1 脆弱性构成要素的含义 |
7.2.2 石油美元体系脆弱性的构成要素分析 |
7.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脆弱性评估 |
7.3.1 构建脆弱性层次模型 |
7.3.2 构建判别矩阵确定风险权重值 |
7.3.3 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
7.3.4 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
7.4 评估结果 |
7.4.1 暴露性的灵敏度分析 |
7.4.2 敏感度的灵敏度分析 |
7.4.3 不适应性的灵敏度分析 |
7.4.4 石油美元体系脆弱性评估结果 |
第8章 石油美元体系脆弱性的发展趋势 |
8.1 从中短期看石油美元体系将保持常态 |
8.1.1 从石油的能源地位进行分析 |
8.1.2 从美元币值稳定角度来分析 |
8.1.3 从美国与中东石油输出国的关系来分析 |
8.2 从长期看石油美元体系存在崩溃的可能性 |
8.2.1 石油的多元化计价选择 |
8.2.2 美元锚定物的替代选择 |
第9章 石油美元体系脆弱性的影响及中国的应对策略 |
9.1 石油美元体系脆弱性的影响 |
9.1.1 石油美元体系脆弱性对世界能源格局影响 |
9.1.2 石油美元体系脆弱性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影响 |
9.1.3 石油美元体系脆弱性对石油贸易相关国的影响 |
9.2 中国的应对策略 |
9.2.1 提高国内金融市场改革,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
9.2.2 借助“一带一路”倡议,确保能源安全 |
9.2.3 大力发展新能源技术,提高能源多元化供给 |
第10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马克思责任政府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马克思责任政府思想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 |
第一节 马克思责任政府思想研究的必要性 |
第二节 马克思责任政府思想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扫描 |
二、国内研究现状概览 |
第三节 马克思责任政府思想的研究理路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价值 |
第二章 马克思责任政府思想研究之前提设问 |
第一节 形式化文本与实质性思想之关联辨析 |
一、问题:马克思责任政府形式化文本的缺失是否意味着实质性思想的空场 |
二、原因:马克思哲学非学院哲学的品性决定其不会纠结于形式化文本问题 |
三、结论:马克思缺少责任政府的形式化文本决不表明其实质性思想的缺失 |
第二节 扬弃政府与责任政府思想之悖逆疏解 |
一、马克思扬弃政府的思想 |
二、两者“悖逆化”的消解 |
第三节 《法兰西内战》文本与责任政府思想 |
一、《法兰西内战》与责任政府思想之关联 |
二、《法兰西内战》文本解读的两维旨趣 |
第三章 马克思责任政府思想之历史参照 |
第一节 传统责任政府的历史发轫 |
一、传统责任政府的历史发源及其实质意涵 |
二、责任政府与自然经济形态的绝缘性剖析 |
三、责任政府与市场经济形态的亲缘性揭示 |
第二节 传统责任政府的理论滥觞 |
一、主权论定格了人民的权力主体地位,奠定了政府对人民负责的理念基石 |
二、社会契约论明晰了政府的责任坐标,构筑了政府对人民负责的法理基石 |
三、权力合法论诱生了政府的恒常责任,夯实了政府对人民负责的价值基石 |
第三节 传统责任政府的弊病梳理 |
一、立基理论的瑕疵 |
二、制度设计的痼疾 |
三、责任实践的缺陷 |
第四章 马克思责任政府思想之宏观透视 |
第一节 分析视角——关系思维与责任发源 |
一、实践思维与理解责任的科学进路 |
二、马克思对于责任发源的深邃理解 |
三、马克思关于责任特性的概要说明 |
第二节 解析框架——国家与市民社会"谁为本位" |
一、政府责任的对象性范畴说明 |
二、政府与社会二元关系的澄明 |
三、马克思社会本位观下的政府责任经纬 |
第三节 责任演进——政府公共责任的异化与复归 |
一、前政治社会“作为非国家机构”的政府责任 |
二、政治社会:作为国家机构的政府责任及其演化 |
三、后政治社会:政府消融于社会与社会充分自治 |
第四节 研究方法—阶级分析法 |
一、阶级实质与无产阶级责任政府 |
二、无产阶级责任政府的历史创生 |
三、去阶级分析法责难的理论回应 |
第五章 马克思责任政府思想之价值意蕴 |
第一节 马克思意义上的责任政府——无产阶级政府 |
一、现实批判意义上的必然 |
二、思想发展意义上的必然 |
三、经验实证意义上的确证 |
四、实践偏差上的问题澄清 |
第二节 马克思责任政府思想之哲学探因 |
一、实践唯物主义地基之上的责任政府 |
二、马克思责任政府思想的总体性征 |
第三节 马克思责任政府之特征思想 |
一、责任政府的人民性 |
二、责任政府的廉价性 |
三、政府责任的规制性 |
第四节 马克思责任政府之判准思想 |
一、前提性判准政府责任来源的"合民意性" |
二、过程性判准政府责任履行的"合法律性" |
三、结果性判准政府责任践履的"合效率性" |
第五节 马克思责任政府之超越思想 |
一、政治制度之超越 |
二、经济基础之超越 |
三、治理方式之超越 |
第六节 马克思责任政府思想之纠结问题 |
一、责任重心:专政还是民主 |
二、实质指认:误解还是栽赃 |
第六章 马克思责任政府思想之伦理追问 |
第一节 马克思新哲学观下的政府责任伦理 |
一、基于实践哲学之上的马克思伦理学 |
二、马克思伦理学视野下的政府责任伦理 |
第二节 马克思责任政府伦理思想之界面 |
一、政府的人为性与政府的为人性 |
二、政府为人性的解析及内在关联 |
第三节 人为何指与政府责任情怀 |
一、人为何指攸关政府责任党性 |
二、马克思人为何指的思想历程 |
三、人的显明与政府的价值基调 |
第四节 人性为何与政府责任本分 |
一、人性为何关乎政府责任主旨 |
二、马克思人性为何的思想诠释 |
三、人的自由本性与政府责任本分 |
第五节 合乎人性与创生责任政府 |
一、马克思对合乎人性生存方式的远景展望 |
二、非人性生存方式的真相揭示与根源剖析 |
三、无产阶级自创责任政府则是历史的必然 |
第六节 马克思责任政府伦理思想之总结 |
一、马克思责任政府伦理思想的总体品性 |
二、马克思责任政府伦理思想的鲜明特色 |
第七章 马克思责任政府思想之当代价值 |
第一节 马克思责任政府思想之教益与启示 |
一、宗旨问题:红线不容僭越 |
二、任务问题:思想不容教条 |
三、发展问题:规律不容违背 |
第二节 中国责任政府建设之时代境遇与研究聚焦 |
一、时代境遇:社会处于转型时期 |
二、责任现状:政府负面责任频发 |
三、研究任务:聚焦政府负面责任 |
四、研究取向:本土化与理性致思 |
第三节 中国责任政府建设之底线思维 |
一、现代意义上责任政府之层级划分 |
二、底线意义上责任政府之选择因由 |
三、底线意义上责任政府之建构重心 |
第四节 中国政府责任模式之务实致思 |
一、类型学意义上的政府责任模式 |
二、影响责任模式选择的变量分析 |
三、我国政府责任模式的历史沿革 |
四、政府多元责任并重的理性思考 |
附录: 马克思责任政府思想的发展历程研究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中国生态电影的创作观念及审美意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问题 |
(三)研究的价值意义 |
二、相关概念的厘清界定 |
(一)基本概念:生态美学、生态电影、生态电影审美 |
(二)延展概念:生态伦理、生态批评 |
三、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四、本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的思路 |
(二)研究的方法 |
(三)研究的重点和创新点 |
第一章 生态电影审美生成的思想资源 |
第一节 西方哲学传统中的生态审美资源 |
一、西方传统生态观念的三大源流 |
二、人类中心主义向生态整体的转向 |
三、西方现代生态观念的纷繁论争 |
第二节 现代西方哲学中的生态美学思想 |
一、海德格尔的生态审美观及其对生态电影的影响 |
二、20世纪后多元化的生态思潮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生态美学 |
一、马克思,恩格斯思想中的生态审美观简述 |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与生态电影建构 |
第四节 中国传统生态审美观念 |
一、中国自然生态哲学的逻辑演进 |
二、中国传统自然审美的三大源流 |
第二章 中国生态电影发展的源与流 |
第一节 新千年前生态影像初探 |
一、科教片及生态意识的萌芽 |
二、纪录片:书写真实生态之美 |
第二节 新千年后的生态剧情片 |
一、常规叙事电影中的生态主题 |
二、非常规叙事的生态电影 |
第三节 动画电影中的生态叙事 |
一、生命敬畏与动物权利 |
二、生态家园与人类回归 |
三、工业发展与科技文明的质询 |
四、消费社会与人类欲望的批判 |
第三章 中国生态电影的创作观念分析 |
第一节 电影创作中的生态思想 |
一、生态学的人文转向与生态电影的多面向创作 |
二、生态学“三分法”与生态电影创作 |
三、生态电影的创作元素分析 |
第二节 生态电影创作观念中的自然生态 |
一、人与天地的交互 |
二、“自然的复魅”与中国玄幻神怪类型电影 |
三、女性、影像与自然 |
四、电影艺术创作中的家园情怀 |
第三节 生态电影创作观念中的社会生态 |
一、怀特海的社会生态学 |
二、社会生态系统与人的“异化” |
三、全球化,后殖民主义与影像 |
四、中国电影IP创作中的社会生态景观 |
第四节 生态电影创作观念中的精神生态 |
一、电影中精神生态的含义 |
二、消费社会与现代人的精神症候 |
三、精神生态对生态电影创作的介入 |
四、诗意的栖居…存在主义下的个人生存 |
第四章 中国生态电影的审美意蕴解析 |
第一节 中国生态电影审美意蕴表达的特征 |
一、生态电影审美意蕴的自然性 |
二、生态电影审美意蕴的整体性 |
三、生态电影审美意蕴的交融性 |
四、生态电影审美意蕴的主体间性 |
第二节 常规叙事下中国生态电影的审美意蕴 |
一、物我和谐之美 |
二、诗意栖居之美 |
三、敬畏生命之美 |
第三节 非常规叙事下中国生态电影的审美意蕴 |
一、虚拟影像制作的生态电影空间建构 |
二、数字虚拟影像叙事的审美意蕴 |
三、走向虚拟影像的绿色生态之维 |
第五章 生态电影审美意蕴的文化伦理价值 |
第一节 生态电影的文化伦理书写 |
一、当代主流生态环境伦理学派与审美问题讨论 |
二、消费文化语境下电影的生态伦理与生态审美 |
三、当代中国电影的生态伦理书写与审美表达 |
第二节 生态伦理视野下生态电影的美学精神建构 |
一、生态灾难预警模式 |
二、生态责任倡导模式 |
三、生态理想期许模式 |
第三节 生态电影中美学精神的文化伦理价值 |
一、电影艺术对生态伦理的精神性救赎 |
二、生态电影对文化伦理的反思 |
三、生态电影对文化多元性的维护 |
结语: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生态电影的创作反思与审美走向 |
一、观念传递:生态电影创作的文化内涵 |
二、反思与批判:生态电影的现状与问题 |
三、回归与超越:全球化语境下生态电影的审美走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10)基于建筑伦理的中国建筑设计协作机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研究缘起:从几个案例说起 |
2 问题的提出:建筑设计协作进程如何从多方博弈走向共享共赢 |
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4 论文框架 |
5 论文创新点 |
第一章 建筑伦理视角的建立 |
1.1 建筑伦理既有研究概述 |
1.1.1 何为建筑伦理 |
1.1.2 建筑伦理学的发展概况 |
(1)西方建筑伦理学发展概况 |
(2)中国建筑伦理学发展概况 |
1.2 建筑伦理的秩序解读 |
1.2.1 中国传统文化对伦理概念的解读 |
1.2.2 建筑伦理的本质内涵:关于秩序的建筑学说 |
1.3 建筑伦理视角对建筑设计机制优化研究的现实意义 |
1.3.1 作为一门道德哲学的现实意义 |
(1)西方规范伦理学对建筑设计机制优化研究的启示 |
(2)中国传统伦理观对市场活动的影响 |
1.3.2 作为一种秩序学说的现实意义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建筑设计协作利益相关方的建筑伦理观 |
2.1 建筑行政管理方的建筑伦理观 |
2.1.1 建筑行政管理方的内涵 |
2.1.2 建筑行政管理方职业行为的基本逻辑 |
(1)建筑行政管理方的市场角色 |
(2)经济视角下建筑行政管理方的职业行为逻辑 |
2.1.3 建筑行政管理方的建筑伦理观 |
(1)建筑行政管理方的建筑价值观 |
(2)建筑行政管理方的职业立场 |
2.1.4 建筑行政管理方的难处 |
2.2 建筑建设方的建筑伦理观 |
2.2.1 建筑建设方的内涵 |
2.2.2 建筑建设方职业行为的基本逻辑 |
(1)不同类型建设方职业行为逻辑的共性 |
(2)不同类型建设方职业行为逻辑的差异 |
2.2.3 建筑建设方的建筑伦理观 |
(1)建筑建设方的建筑价值观 |
(2)建筑建设方的职业立场 |
2.2.4 建筑建设方的难处 |
2.3 建筑设计方的建筑伦理观 |
2.3.1 建筑设计方的内涵 |
2.3.2 建筑设计方职业行为的基本逻辑 |
2.3.3 建筑设计方的建筑伦理观 |
(1)建筑设计方的建筑价值观 |
(2)建筑设计方的职业立场 |
2.3.4 建筑设计方的难处 |
2.3.5 小结:在市场规则与专业理想间徘徊的建筑设计方 |
2.4 建筑施工方的建筑伦理观 |
2.4.1 建筑施工方的内涵 |
2.4.2 建筑施工方职业行为的基本逻辑 |
2.4.3 建筑施工方的建筑伦理观 |
(1)建筑施工方的建筑价值观 |
(2)建筑施工方的职业立场 |
2.4.4 建筑施工方的难处 |
2.5 建筑使用方的建筑伦理观 |
2.5.1 建筑使用方的内涵 |
2.5.2 建筑使用方的建筑伦理观 |
(1)业主的建筑伦理观 |
(2)客户的建筑伦理观 |
(3)一般使用者的建筑伦理观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建筑设计协作进程中典型矛盾的伦理解读 |
引论:忧郁的职业性 |
3.1 认知层面的建筑伦理摩擦 |
3.1.1 技术价值层面的建筑价值观摩擦:以“功能”为例 |
(1)建筑相关群体对建筑功能的不同理解 |
(2)与功能相关的建筑伦理摩擦 |
3.1.2 社会文化价值层面的建筑价值观摩擦:以“文化态度”为例 |
(1)投资与建筑文化价值观摩擦 |
(2)纯利率与建筑文化价值观摩擦 |
3.1.3 感性认知价值层面的建筑价值观摩擦:以“创新”为例 |
(1)建筑师:创新的维度 |
(2)工程师:创新的标准 |
(3)施工方:创新的成本 |
(4)行政管理方:创新的价值 |
(5)开发商:创新的风险 |
3.2 职业活动层面的建筑伦理摩擦 |
3.2.1 策划与设计阶段的建筑职业伦理摩擦 |
(1)关于“任务书” |
(2)关于“调研” |
(3)关于“专项设计前置” |
3.2.2 施工阶段的建筑职业伦理摩擦 |
(1)关于“施工招投标” |
(2)关于“变更” |
(3)关于“监理” |
(4)关于“完成度” |
3.2.3 使用阶段的建筑职业伦理摩擦 |
(1)关于“非法改造” |
(2)关于“使用” |
3.2.4 与“推进速度”相关的建筑职业伦理摩擦 |
3.2.5 与“职业道德”相关的建筑职业伦理摩擦 |
(1)行政干预是“合理的犯规”吗? |
(2)开发商的社会责任 |
(3)公众能否为城市建设负责?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秩序重构:基于建筑伦理的建筑设计协作机制优化建议 |
引论:市场经济环境下制度、契约与道德的统一 |
4.1 中外建筑师职业权责的比较 |
4.1.1 中外建筑师在建筑生产活动中职业权责的比较 |
(1)中国建筑师执业制度的现状及其历史成因 |
(2)西方建筑师的执业制度概貌 |
(3)中国现行工程管理制度的问题 |
4.1.2 中外建筑师在城市建设决策中职业权责的比较 |
4.2 以建筑师为核心的行业秩序重建 |
4.2.1 建筑行业新秩序概貌 |
(1)参照系:西方建筑师与建设工程其他利益主体的关系 |
(2)符合中国国情的中间路线 |
4.2.2 建筑行业新秩序的伦理学支撑 |
(1)道义论路径的辩护 |
(2)目的论路径的辩护 |
(3)契约论路径的辩护 |
4.2.3 建筑行业新秩序的制度支撑 |
(1)建筑师对建设工程的全程业务 |
(2)支持咨询服务业的发展 |
(3)建筑师的职业风险控制 |
(4)城市建设决策中专业话语权的提升 |
(5)建筑行业协会管理与监督职能的强化 |
4.3 新的设计协作机制环境下建筑师的自我调整 |
4.3.1 价值认知层面的调整:设计价值观的伦理回归 |
(1)当代中国建筑创作价值观的迷失 |
(2)建筑创作是否需要价值标准 |
(3)基于建筑伦理的建筑创作价值观初探 |
4.3.2 职业活动层面的调整:建筑师职业伦理准则的制定 |
(1)自省:建筑师的社会责任 |
(2)自治:建筑师职业伦理准则探索 |
4.3.3 业务水平层面的调整:建筑师业务水平的提升 |
(1)市场意识的提升 |
(2)沟通能力的提升 |
(3)图纸质量的提升 |
(4)施工知识的补足 |
(5)后期服务意识的加强 |
本章小结 |
结语:制度与善意 |
参考文献 |
图片来源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一 调查问卷 |
附录二 采访记录 |
建筑行政管理方采访 |
建筑建设方采访 |
建筑设计方采访 |
建筑施工方采访 |
附录三 美国建筑师学会(AIA)伦理与职业行为准则 |
附录四 西方建筑学固有的伦理维度 |
附录五 规范伦理学主要分支概述 |
附录六 中国传统伦理观的基本内容及特征 |
致谢 |
四、世纪之交世界传统CBD“两难”处境的成因剖析及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艺术区变迁研究[D]. 荣洁. 南京艺术学院, 2021
- [2]跨域体验的文学呈现 ——北美华文移民小说中的身份认同叙事[D]. 刘钰. 吉林大学, 2020(03)
- [3]救赎·眷乡·守朴 ——论孙惠芬的“温情写作”[D]. 孙畅慧. 浙江大学, 2020(02)
- [4]消费社会语境下的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研究[D]. 刘茜.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1)
- [5]城乡关系视域下的农村知识青年形象研究 ——以八十年代乡土小说为例[D]. 胡丽花.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3)
- [6]传播学视角下中医药文化外宣翻译的“降噪”研究 ——以《黄帝内经·素问》的9个英译本对比分析为例[D]. 许天虎.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7]石油美元体系脆弱性研究[D]. 陈宇. 吉林大学, 2018(12)
- [8]马克思责任政府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卜广庆.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9]中国生态电影的创作观念及审美意蕴[D]. 孙玮. 西南大学, 2018(01)
- [10]基于建筑伦理的中国建筑设计协作机制优化研究[D]. 曹洋. 天津大学, 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