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运用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论文文献综述)
徐婉欣[1](2021)在《论研究性学习在高中现代诗歌教学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
文丹[2](2021)在《高中地理小课题研究性学习方案的设计与实施》文中认为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学的小课题研究性学习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成为发展学生创新思维,改进传统教学方式的重要方法。学生的小课题研究是相对于广大教育工作者进行教育科研的“课题研究”而言的,作为研究性学习的一种实施方式,小课题研究性学习有利于进一步突破应试教育的坚冰,改变地理教学纸上谈兵的落后局面,把课堂上和书本中的地理知识还原到现实生活中,促进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革新。因此,开展地理小课题研究性学习是提升当前高中地理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为理论基础,采用文献分析法、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进行研究。本文第一部分阐述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对在高中阶段开展地理小课题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第三部分针对高中一线地理教师及哈尔滨市某中学高一、高二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当前高中地理小课题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现状,发现目前小课题研究性学习面临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第四部分基于开放性、综合性以及建设性原则设计出四个地理小课题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第五部分对高中地理小课题研究性学习的一般流程进行梳理,开展了“从地理的视角看疫情”为主题的小课题研究性学习,并进行教学反思。最后,针对实施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小课题研究性学习实施的优化策略。本文通过对高中地理小课题研究性学习方案的设计和实施,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升,弥补传统地理教学缺乏实践应用的短板,为高中地理教师开展小课题研究性学习提供案例与开发思路。
韦易廷[3](2021)在《程红兵语文人格教育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程红兵老师独创性地提出了语文人格教育思想并不断加以完善。本文希望通过研究他的教育思想能够给一线语文教师带来启发,从而更好地改进语文教学。本文总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程红兵语文教育思想概说,语文人格教育是程红兵教育思想的核心及最大特征。第一部分从具体内容、教育价值功能、师生相互主体渐变关系说、自主探究性语文教学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程红兵语文人格教育的思想内涵。第二个部分是从阅读和写作两个方面着手,结合经典课例来研究程红兵老师在这两方面对于语文人格教育的实践应用,从而为广大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借鉴和示范。第三个部分是研究程红兵语文人格教育思想给当前语文教育教学带来的启示,从提升语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完善优化语文人格教育两个方面入手进行分析。最后结合对语文人格教育思想的理解和把握,本人选择高中第一单元的经典诗歌《红烛》和初中部编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回忆性散文《老王》来设计教案,分析教学思路。力求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中,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塑造学生健康积极的高尚人格和崇高的道德修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希望本研究能够让教师们提高对语文人格教育的重视,为语文教育的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王秀芝[4](2020)在《高中文言文专题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言文是高中语文课程的必修内容,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文言文在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比例也逐渐提高。文言文不仅在语言表达上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而且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此,文言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从语文学科本身来看,传统语文教学长期囿于自身的学科藩篱,语文教学问题频出。在传统语文教学模式下,学生如同隔岸观火,存在着看不清,看不明的现象。随着现代语文的发展,语文教学本位逐渐由教师走向学生,教学目的逐渐从“双基”走向重视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语文教学的组织模式也从教师讲评走向互动性的研究性教学,新世纪现代语文的转型正在悄然展开,这就要求教师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开展更加符合新世纪教学要求的教学模式。从高中文言文教学来看,目前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多为字词句的骨架支撑,而缺少文化血液的流淌,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对学生独立思考、探索发现等能力的培养。高中阶段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关键时期,作为基础教育的最高学段,高中文言文教学的优化改革势在必行。2018年初,教育部印发《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专题教学”成为语文教育研究者关注的热点话题。“专题教学”具有整合教学资源、深化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优势,对于优化目前高中文言文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将“专题教学”模式应用于高中文言文教学之中,挖掘文言文的文化价值、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是值得我们研究的课题。本论文主要通过厘清高中文言文专题教学的概念,针对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用专题教学理念对高中文言文的教学提出建议。笔者对这一课题进行研究,目的在于促进教师重视高中文言文在教学中的地位,认识如何开展专题教学,建设更加符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互动式、启发式、研究式的文言文课堂。与此同时,本论文亦着眼于高中文言文的文化特性,挖掘文言文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亦着眼于学生兴趣培养以及能力提升,通过高中文言文专题教学的实施,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以及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落实语文核心素养。基于论题相关研究现状,为了更好地分析和解决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论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访问调查和案例分析法的方法进行研究,进而提出有效的教学改进策略,以期在优化高中文言文课堂教学方面起到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对论文的研究缘起、文言文专题教学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和意义进行综述;第二部分是高中文言文专题教学理论概述,主要包括高中文言文专题教学概念、高中文言文专题教学特点以及高中文言文专题教学的理论依据;第三部分是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以及问题分析,主要通过济南市长清区两所普通高中的调查,针对目前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课堂教学单调乏味、重“言”轻“文”现象严重、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等教学现状做出问题分析;第四部分是论文的重点部分,针对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高中文言文专题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包括文言文专题教学的准备阶段、授课过程、课后练习以及评价问题;第五部分是对高中文言文专题教学策略进行反思,梳理高中文言文专题教学的优势、归纳需要注意的问题;第六部分是结语,主要是总结高中文言文专题教学论题研究的特点和本论文有待继续完善的地方。
教育部[5](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指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范晓杭[6](2020)在《高中现代诗歌研究性学习实施的难点与对策 ——以海城腾鳌高中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性学习是近年来越来越广泛地被运用在高中的语文课堂之上的一种新的学习模式,旨在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的基础上掌握语文知识,培养学习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与思考习惯,提高语文的综合素养。高中教师更乐于在古诗词教学、作文教学、小说教学中运用研究性学习,现代诗歌教学常常却被忽视。事实上,由于现代诗歌评判标准的自由性、高中生具有的文学素养以及思辨性,研究性学习是可以很好地与现代诗歌教学结合起来的。为了深入探索研究性学习在高中现代诗歌中的应用问题,本论文将以海城腾鳌高中为例,结合相关的调查结果与教学案例,分析研究性学习在高中现代诗歌教学中实施的难点以及原因,并给予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以使研究性学习在高中现代诗歌的课堂上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本论文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意义与价值、文献综述、研究理论与方法。第二部分分析了高中现代诗歌的教学现状,首先梳理了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中现代诗歌的选编情况,其次则通过对海城腾鳌高中调查结果的教学现状,分析了教师教学现代诗歌时存在的问题以及成因,也分析了学生学习现代诗歌时存在的问题以及成因。第三部分是通过对第二部分高中现代诗歌教学现状的分析,在这一章提出了高中现代诗歌中研究性学习实施的一些具体难点。基于上一章的现状调查,可以将难点总结为三个方面:现代诗歌教学的局限性、教师因素、学生因素。第四部分是针对第三部分的难点所提出的有效对策及教学建议。由于本论文是研究高中现代诗歌研究性学习实施的难点与对策,所以本章是全文的重中之重。本文提出的有效策略课分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两方面。在对策之后,本文又提出了研究性学习在高中现代诗歌教学中的实施建议。实施建议又分为原则与过程两方面,这对于研究性学习在高中现代诗歌教学中的实施是很有指导意义的。最后的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也为策略地实施指明了方向。第五部分是结语,对全文进行收束与总结,并对文章中存在的创新与不足之处进行了分析与归纳。
刘雪芹[7](2020)在《大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以J大学为例》文中认为创新型社会,以学习革命推动高等教育质量革命的步伐在加快。变革高等教育培养方式,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已然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研究表明推进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对于提升大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因而,应当密切关注当前大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情况和面临的问题,积极推动大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和开展。本研究分析了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实施的现状和影响因素,并提出推进其实施和发展的对策。本研究首先对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实施的背景和意义进行分析,并采用Citespace软件对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实施发展的脉络进行梳理。其次,全面阐述大学生研究性学习相关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随后,通过量化研究对J大学大学生的学习情况展开调查,以此分析大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现状。接着,在扎根理论的指导下对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实施的影响因素进行质性分析,并从实施动因、实施效果两个角度进行深入解读。最后,在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实施现实路径的指导下探究其现实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研究发现,大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并不广泛,学生的学习仍以接受性学习为主,并且存在较为显着的年级差异。从实施动因来看,制约其实施的因素是:学生学习观念、学生性格特点、师生行为动机、教师评价方式、学习内容。从实施效果来看,制约其实施的因素是:研究性学习的复杂性、工作量大、教师知识技能、学生评价方式。从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实施路径来看,影响其实施的现实因素为:大学生学习观念未发生整体性转变、奖惩政策并未有效激发师生研究性学习行为、教师教学培训忽视对研究性学习组织和开发实施的引领、学校的教学评价政策对教师教学改革支持力度不够。因此,为促进大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和发展,应当从观念转变、动机激发、能力提升、机制保障四个方面入手。通过教育理念向基础教育阶段渗透、构建研究性学习文化氛围实现观念转变;通过师生外部动机的激发、学生内部动机能量的唤起实现动机激发;通过教师教学实践技能的提升、学生研究性技能的提升实现能力提升;通过监管机构的运营体系的完善、学校课程管理的动态平衡的实现、教学评价制度适切性的提升、教学资源的有机整合实现机制保障。
马林[8](2020)在《“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专题学习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教学一直是我国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2017年底,教育部发布《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凝练了语文核心素养,并将语文学习内容整合于18个学习任务群之下,其中“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明确将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为学习研究的对象。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语文教学,需要契合新课标理念的学习方式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长久以来,语文教育在不断的改革中成长,在这一进程中,语文专题学习悄然进阶,以其整合性、自主性、建构性的理念,推动了教师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并引起语文课程开发向多元化发展。专题学习与新课标理念存在着诸多“不谋而合”之处,或是落实“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学习的重要路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专题学习可从专题准备、专题实施、专题评价三个层面综合设计。专题准备,要做好学情分析、目标设计、内容设计、计划拟定、材料梳理、平台开发等工作;专题实施,以“导读+课段”的模式开展,整合相应的学习目标、内容、情境、资源等,并以不同的课型应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挑战;专题评价,要采取多元评价方式,制定评价方案,开发评价工具,开展并分析评价结果,最后以专题回顾和反思结束。专题学习从理念、方法等方面都可以成为落实“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学习的路径。本文从专题学习角度入手,探讨了“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落实的依据、方法、步骤等,并以《论语》为例,设计出了“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专题学习的方案,为专题学习下学习任务群教学提供了参考。
徐涵[9](2020)在《高中古诗词专题教学研究 ——从吴泓语文专题教学说起》文中认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强调要加强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古典诗词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育中应承担起让学生了解自己民族文化精神内涵的职能。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教学仍更多地停留在识记和赏析阶段,对诗词背后的文化底蕴挖掘甚少,学生诗词学习缺乏情感体验。考察目前古诗词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根本原因就是当前古诗词教学未完成向“素养本位”的转变,而要想完成这一转变需要一种更好的教学组织方式。本文以高中古诗词专题教学为研究对象,以吴泓的专题教学为参照,力图在充分考察吴泓专题教学特点和意义的基础上,从教学原则、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实施环节等方面,寻找吴泓专题教学对当今高中古诗词专题教学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研究认为:吴泓的专题教学,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聚焦学生能力发展和提高、融通课内外教学资源、打破传统教材观念、师生共商共学教学相长、打破传统课堂形态等特点。专题教学是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古诗词中不论是对意象意境的教学,还是突破浅层赏析深入到诗词背后的文化内涵,都可以作为开展专题教学的着眼点。本文在遵循高中新课标要求的基础上,以吴泓的语文专题教学为指导,充分发掘古诗词中可以开展专题教学的内容,从与学生生命切近的学习问题出发设置专题,探寻向“素养本位”转变的多轮有序的教学程序。如此,相信能为改进当前高中古诗词教学有实际的帮助。
田婷[10](2019)在《小学语文微课题研学模式的建构与实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时代,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也是一个科技制胜的时代。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强大都与科技的发展息息相关。而创新能力又是科技发展的主推力,创新型人才是科技发展、国家强大的基础。我们的教育处于这样的时代,人才培养目标也要与时俱进。当代教育应该致力于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祖国科技发展提供创新型人才储备。小学语文作为国民基础教育中的重要一环,更应该紧跟时代步伐,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助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提出语文教学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①。可见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重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研究性学习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是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本文提出的微课题研学模式是一个新尝试。本文围绕微课题研学模式进行探究,全文分为五个部分,共三章。第一部分是“绪论”,绪论从研究缘起、研究综述、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五个方面,对本课题研究情况作了详细阐述;第二部分是本文第一章“微课题研学模式的理论架构”,这一章介绍了问题式学习模式(PBL)相关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和翻转课堂教学理念,探寻它们与微课题研学模式的契合点,为微课题研学模式搭建理论支撑;第三部分是本文第二章“小学语文微课题研学模式的建构”,这一部分是全文的核心部分,共分为四小节:核心概念和基本特征、微课题研学的目标、微课题选定和分类、微课题研学的基本要素(研学形式、研学步骤、研学方案、研学支架)和评价方案;第四部分是本文第三章“微课题研学的实践探索”,笔者记录了在教学实践中开展微课题研学活动的过程,并记录下学生学习效果和学习体验的反馈,最后根据实践效果对微课题研学模式进行了反思,提出了多条具体建议以改进这一模式;第五部分是本文的结语,结语再次强调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提出了可以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微课题研学模式的后续研究方向。
二、运用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运用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论文提纲范文)
(2)高中地理小课题研究性学习方案的设计与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时代发展的需要 |
(二)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
(三)落实地理核心素养的需要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一)研究性学习 |
(二)小课题研究性学习 |
四、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研究性学习 |
(二)小课题 |
(三)小课题研究性学习 |
(四)小课题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的关系 |
二、理论基础 |
(一)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四)多元智能理论 |
三、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 |
(一)可行性分析 |
(二)必要性分析 |
第三章 高中地理小课题研究性学习现状调查 |
一、调查方案设计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 |
(三)调查问卷内容 |
二、数据统计与结果分析 |
(一)学生调查问卷结果 |
(二)教师调查问卷结果 |
(三)调查结果的综合分析 |
第四章 高中地理小课题研究性学习方案的设计 |
一、高中地理小课题研究性学习方案的设计原则 |
(一)开放性原则 |
(二)综合性原则 |
(三)建设性原则 |
二、高中地理小课题研究性学习方案设计展示 |
(一)方案一:“xx市某中学校园周边交通拥堵调查研究” |
(二)方案二:“xx市城区气温比郊区高的原因探究” |
(三)方案三:“我们身边的水——水污染及其防治研究” |
(四)方案四:“关于xx市共享汽车市场发展的调查” |
第五章 高中地理小课题研究性学习的实施 |
一、高中地理小课题研究性学习实施的一般程序 |
(一)准备阶段 |
(二)选题阶段 |
(三)分组及收集资料阶段 |
(四)提交开题报告阶段 |
(五)实施研究阶段 |
(六)展示评价阶段 |
二、高中地理小课题研究性学习实施案例的背景分析 |
(一)选题背景 |
(二)学情分析 |
三、高中地理小课题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案例 |
(一)确立研究课题,积极发挥学科特性 |
(二)分组及收集资料,贴合课题多方查阅 |
(三)完成开题报告,条理清晰直击问题 |
(四)实施研究,团队合作有条不紊 |
(五)提交结题报告,教师指导规范填写 |
(六)展示交流成果,基于已知有所创新 |
(七)总结分析,强调重点多元评价 |
四、高中地理小课题研究性学习实施的教学反思 |
五、高中地理小课题研究性学习实施的优化策略 |
(一)学生方面 |
(二)教师方面 |
(三)学校方面 |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高中地理小课题研究性学习开展现状问卷调查(学生)” |
附录2 “高中地理小课题研究性学习开展现状问卷调查(教师)”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程红兵语文人格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来源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案例分析法 |
(五)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一、程红兵语文教育思想概说 |
(一)程红兵语文人格教育的内容和实施必要性 |
1.程红兵语文人格教育的内容 |
2.实施语文人格教育的必要性 |
(二)语文人格教育的教育价值功能 |
1.广度:全息兼容的涵摄性 |
2.长度:影响一生的终身性 |
3.深度:浸润身心的纵深性 |
(三)师生相互主体渐变关系说 |
(四)自主探究性语文教学 |
1.语文研究性学习的产生 |
2.自主探究性语文教学的内涵和外延 |
3.自主探究性语文教学的特性 |
4.自主探究性语文教学的学习条件 |
5.自主探究性语文教学的使用策略与分类 |
二、程红兵语文人格教育思想的实践分析 |
(一)阅读教学中语文人格教育的应用 |
1.以问促思,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
2.立足文本,开展语文人格教育 |
3.精益求精,实施自主探究教学 |
4.动态发展,审视主客体关系说 |
(二)写作教学中语文人格教育的应用 |
1.鼓励学生将生命体验与日常写作相融合 |
2.锻炼写作思维能力,提升写作思维品质 |
三、程红兵语文人格教育思想的启示 |
(一)提升语文教师的人格教育水平 |
1.专业知识 |
2.职业情意 |
3.教师人格 |
4.教学个性 |
5.专业品质 |
(二)完善与优化语文人格教育 |
1.明确语文教育价值取向,回归语文教育初心 |
2.深入挖掘语文人格因素,丰富语文教学过程 |
3.注重激发学生健康人格,培养学生人性魅力 |
4.关注学生内在学习需求,重视教学方式引领 |
(三)教学设计分析 |
1.《红烛》 |
2.《老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程红兵《我的叔叔于勒》教学实录 |
附录二:程红兵《雨霖铃》教学实录 |
附录三:程红兵《多样化思维与作文》教学实录 |
附录四:《红烛》教学设计 |
附录五:《老王》教学设计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4)高中文言文专题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1.高中文言文教学的重要地位 |
2.专题教学的倡导 |
(二)研究现状 |
1.文言文专题教学内容研究 |
2.文言文专题教学策略研究 |
3.文言文专题教学价值研究 |
(三)研究方法和意义 |
1.研究方法 |
2.研究意义 |
一、高中文言文专题教学理论概述 |
(一)高中文言文专题教学的概念 |
1.专题教学的概念 |
2.高中文言文专题教学的概念 |
(二)高中文言文专题教学的特点 |
1.“文”“言”结合,注重学生研讨 |
2.知识短文,辅助文章赏析 |
3.任务驱动,培育文化素养 |
(三)高中文言文专题教学的理论依据 |
1.发现学习理论 |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二、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以及问题分析 |
(一)调查问卷分析 |
1.学生调查问卷分析 |
2.教师访谈调查分析 |
(二)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分析 |
1.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
2.课堂教学较为单调 |
3.存在重“言”轻“文”现象 |
4.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 |
(三)高中文言文教学问题分析 |
1.教学目标不清晰 |
2.教学内容碎片化、教材利用率低 |
3.教学方法较为单一 |
4.教学过程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 |
三、高中文言文专题教学的策略 |
(一)高中文言文专题教学的课前准备 |
1.明确文言文专题教学目标 |
2.确定文言文专题教学的“专题” |
3.整合文言文教学资源 |
(二)高中文言文专题教学的授课过程 |
1.构建文言文专题教学情景 |
2.任务引领文言文专题教学 |
3.组织文言文专题教学交流活动 |
(三)高中文言文专题教学的课后练习 |
1.布置相关写作话题,巩固文言文专题教学内容 |
2.布置课后相关文学鉴赏,深化文言文专题教学内容 |
(四)高中文言文专题教学的评价问题 |
1.诊断性评价 |
2.形成性评价 |
3.终结性评价 |
四、高中文言文专题教学策略的反思 |
(一)高中文言文专题教学策略的优势 |
1.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
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
3.有利于落实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
(二)需要注意的问题 |
1.避免矫枉过正,把握文言文本质特色 |
2.切忌“多快好省”,强调“精选细读” |
3.依据教学实际,摒弃模式思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古人的学习之道”文言文专题教学设计 |
致谢 |
(6)高中现代诗歌研究性学习实施的难点与对策 ——以海城腾鳌高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高中现代诗歌的教学现状 |
一、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现代诗歌的选编情况 |
二、基于海城腾鳌高中调查结果的教学现状分析 |
第二章 高中现代诗歌中研究性学习实施的难点 |
一、现代诗歌自身的局限性 |
二、教师因素 |
三、学生因素 |
第三章 高中现代诗歌中研究性学习实施的对策及建议 |
一、实施的有效对策 |
(一)教师教学方面 |
(二)学生学习方面 |
二、实施原则及过程 |
(一)实施原则 |
(二)实施过程 |
三、实施的注意事项 |
(一)注意区别“引导”和“放任” |
(二)注意联系“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 |
(三)注意联系已有知识进行研究性学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调查问卷(学生) |
附录二 访谈提纲(教师) |
附录三 教学设计 |
致谢 |
(7)大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以J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研究性学习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有效方式备受关注 |
1.1.2 世界各国积极推进研究性学习并取得极大进展 |
1.1.3 我国高等教育阶段研究性教学改革陷入困境 |
1.2 研究意义 |
1.2.1 丰富大学生研究性学习理论 |
1.2.2 探寻研究性学习实施的可行路径 |
1.2.3 缓解高校教师教学压力 |
1.2.4 促进大学生主体性发展 |
1.3 研究综述 |
1.3.1 基于Citespace的研究性学习发展概述 |
1.3.2 大学研究性学习的实践研究 |
1.3.3 大学研究性学习的影响因素研究 |
1.3.4 研究述评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大学生 |
2.1.2 研究性学习 |
2.2 理论基础 |
2.2.1 主体性教育理论 |
2.2.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2.2.3 发现学习理论 |
2.2.4 科学探究教学理论 |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实施 |
3.1 研究目标 |
3.2 研究思路 |
3.3 研究方法 |
3.4 量化研究设计与实施 |
3.4.1 问卷编制 |
3.4.2 调查设计与实施 |
3.5 质性研究设计与实施 |
3.5.1 访谈目的 |
3.5.2 访谈设计与实施 |
第四章 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实施的现状调查 |
4.1 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实施的总体状况 |
4.1.1 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实施的整体表现 |
4.1.2 大学生研究性学习认知情况 |
4.1.3 大学生研究性学习意向动机情况 |
4.1.4 大学生研究性学习行为情况 |
4.1.5 大学生研究性学习收获情况 |
4.1.6 大学生研究性学习环境支持情况 |
4.1.7 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实施的表现特征 |
4.2 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实施的差异情况 |
4.2.1 性别差异 |
4.2.2 专业类别差异 |
4.2.3 年级差异 |
4.3 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实施的现实路径 |
4.3.1 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实施的路径模型 |
4.3.2 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实施的实际流程 |
4.3.3 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实施的现实路径 |
第五章 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实施的影响因素探究 |
5.1 扎根理论指导下的影响因素理论建构 |
5.1.1 教师个案访谈资料分析 |
5.1.2 学生个案访谈资料分析 |
5.2 实施动因视角下的影响因素解析 |
5.2.1 学生学习观念——接受式学习观占据观念主导 |
5.2.2 学生性格特点——学习行为易受环境影响 |
5.2.3 师生行为动机——行为产生主要受外在动机驱使 |
5.2.4 教师评价方式——评教制度单一影响教师的积极性 |
5.2.5 学习内容——学习内容的理论性限制活动开展 |
5.3 实施效果视角下的影响因素分析 |
5.3.1 研究性学习的复杂性——研究性学习对教师和学生要求较高 |
5.3.2 工作量大——教师工作繁忙难以顾及学生 |
5.3.3 教师知识技能——教育教学技能的不足影响活动组织 |
5.3.4 学生评价方式——评价方式的规定性制约教学改革 |
第六章 影响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实施的现实因素及其对策 |
6.1 影响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实施的现实因素 |
6.1.1 大学生学习观念未发生整体性转变 |
6.1.2 奖惩政策并未有效激发师生研究性学习行为 |
6.1.3 教师教学培训忽视对研究性学习组织和开发实施的引领 |
6.1.4 学校的教学评价政策对教师教学改革支持力度不够 |
6.2 推动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实施的对策 |
6.2.1 观念转变 |
6.2.2 动机激发 |
6.2.3 能力提升 |
6.2.4 机制保障 |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调查问卷 |
附录2 :访谈提纲 |
附录3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参与的课题 |
(8)“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专题学习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目的与内容 |
1.研究目的 |
2.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1.文献法 |
2.文本分析法 |
(四)文献综述 |
1.相关文献研究 |
2.核心概念界定 |
(五)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一、基本问题的讨论 |
(一)“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 |
1.“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总目标解读 |
2.“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学习目标与内容解读 |
3.“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教学提示解读 |
(二)语文专题学习 |
1.语文专题学习的概念 |
2.语文专题学习的核心要素 |
3.语文专题学习的理念 |
4.语文专题学习的价值 |
(三)“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专题学习设计的依据 |
(四)“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专题学习设计的原则 |
二、“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专题学习准备设计研究 |
(一)专题学习学情分析 |
(二)专题学习目标设计 |
(三)专题学习内容的确立 |
(四)专题学习计划的拟定 |
1.拟定原则 |
2.拟定方法 |
(五)专题阅读材料的梳理 |
(六)专题学习平台的开发 |
1.网站 |
2.博客 |
3.微信公众平台 |
三、“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专题学习实施设计研究 |
(一)“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专题学习实施步骤 |
1.“一导”阶段:协商明确 |
2.第一课段:基础阅读 |
3.第二课段:深入研读 |
4.第三课段:选题、拟题和写作 |
5.第四课段:巩固拓展 |
(二)“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专题课型设计 |
1.经典研读课 |
2.问题解疑课 |
3.选题指导课 |
4.写作指导课 |
5.基础巩固课 |
6.深度体验课 |
四、“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专题学习评价设计研究 |
(一)专题评价概述 |
1.专题评价的目的 |
2.专题评价的类型 |
3.专题评价的理念 |
(二)“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专题学习评价步骤 |
1.制定评价方案 |
2.开发评价工具 |
3.开展专题评价 |
4.分析评价结果 |
5.撰写专题反思 |
五、《论语》专题学习设计示例 |
(一)专题学习准备 |
1.学情调研 |
2.阅读材料梳理 |
3.学习目标与内容设计 |
4.学习平台 |
5.其他准备 |
(二)专题学习实施 |
1.第一课段经典虽难实迷人,无限风光在险峰 |
2.第二课段千古经典多少事,主题研读乐其中 |
3.第三课段曲径深思赏经典,我读我思通幽园 |
4.第四课段仲尼之语芳百世,妙笔生花是吾师 |
5.第五课段回首往日多勤奋,方得今日与经行 |
(三)专题学习评价 |
1.专题回顾 |
2.师生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论语》专题学习诊断试卷 |
(9)高中古诗词专题教学研究 ——从吴泓语文专题教学说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问题与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四、理论基础 |
五、文献综述 |
第一章 吴泓语文专题教学概述 |
第一节 吴泓专题教学的形成过程及构成 |
一、吴泓专题教学的形成过程 |
二、吴泓专题教学的构成 |
第二节 吴泓专题教学的特点 |
一、以“感悟到思辨到研究”为思维训练主线 |
二、以精神和语言共生为语文学习本质规律 |
三、以网络平台为依托 |
四、听说读写,四位一体 |
第三节 吴泓专题教学的意义 |
一、推动语文教学改革 |
二、全面开发语文课程资源 |
三、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
四、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目前高中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吴泓专题教学的启示 |
第一节 高中古诗词教学资源现状 |
一、必修教材古诗词篇目较少 |
二、选修教材忽视现象严重 |
第二节 高中教师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 |
一、碎片化的教学内容 |
二、同质化的教学方式 |
三、浅表化的思维训练方式 |
第三节 高中学生古诗词学习存在的问题 |
一、学习兴趣寡淡 |
二、学习迁移能力差 |
第四节 吴泓专题教学对古诗词教学的启示 |
一、教学内容:由单篇到专题 |
二、教学活动:从阅读写作到研读研作 |
三、教学步骤:多轮有序开展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中古诗词专题教学的实施建议 |
第一节 高中古诗词专题教学实施原则 |
一、落实课标相关要求 |
二、以教材为基础确立专题 |
三、密切关注学生现有水平和实际需要 |
四、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
第二节 高中古诗词专题教学实施准备 |
一、教学“专题”设置 |
二、专题教学目标确立 |
三、专题教学资源开发 |
第三节 高中古诗词专题教学实施过程——以杜甫专题教学为例 |
一、实施准备:选定专题,确定目标 |
二、实施流程:课段教学,多轮有序 |
三、实施总结:活动体验,总结评价 |
第四节 高中古诗词专题教学的收获 |
一、教师方面 |
二、学生方面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读研期间科研情况统计 |
后记 |
(10)小学语文微课题研学模式的建构与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内容 |
五、研究意义 |
第一章 微课题研学模式的理论架构 |
第一节 问题式学习模式(PBL)相关理论 |
一、问题式学习模式(PBL)的定义 |
二、问题式学习模式(PBL)的理论基础 |
三、问题式学习模式(PBL)的主要内容 |
四、问题式学习模式(PBL)的标准 |
五、国内PBL研究现状 |
六、国内PBL实践现状 |
第二节 多元智能理论 |
第三节 翻转课堂教学理念 |
第二章 小学语文微课题研学模式的建构 |
第一节 核心概念和基本特征 |
一、基本概念阐释 |
二、基本特征 |
第二节 微课题研学的目标 |
一、微课题研学总目标 |
二、小学微课题研学的分段目标 |
第三节 微课题的选定和分类 |
一、微课题的选定 |
二、微课题的分类 |
第四节 微课题研学的基本要素和评价方案 |
一、微课题研学的基本要素 |
二、微课题研学评价方案 |
第三章 微课题研学的实践探索 |
第一节 实践开展过程 |
一、《古诗词三首》微课题研学活动设计 |
二、《古诗词三首》微课题研学内容概况 |
三、学生合作研学自评概况 |
第二节 学生的反馈 |
一、微课题研学模式的可行性 |
二、微课题研学模式的实效 |
三、微课题研学模式的优化 |
第三节 反思与改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附表 |
附表1: 研学成果评价表 |
附表2: 学生合作研学自评表 |
附表3: 学生研究能力评价表 |
附表4: 学生创新能力评价表 |
附表5: 小组微课题研学表 |
附表6: 研学成员工作记录表 |
附表7: 微课题研学报告表 |
附表8: 小组微课题研学汇报表 |
二、微课题研学活动调查问卷 |
致谢 |
四、运用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论文参考文献)
- [1]论研究性学习在高中现代诗歌教学中的应用[D]. 徐婉欣. 集美大学, 2021
- [2]高中地理小课题研究性学习方案的设计与实施[D]. 文丹.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3]程红兵语文人格教育思想研究[D]. 韦易廷.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2)
- [4]高中文言文专题教学研究[D]. 王秀芝.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5]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6]高中现代诗歌研究性学习实施的难点与对策 ——以海城腾鳌高中为例[D]. 范晓杭.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7)
- [7]大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以J大学为例[D]. 刘雪芹. 江南大学, 2020(01)
- [8]“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专题学习设计研究[D]. 马林.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9]高中古诗词专题教学研究 ——从吴泓语文专题教学说起[D]. 徐涵. 苏州大学, 2020(03)
- [10]小学语文微课题研学模式的建构与实施[D]. 田婷.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