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SI词头更新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王婷[1](2021)在《佤语布饶方言四音格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主要讨论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支佤语布饶方言四音格词的语音、语法及语义的特点,并尝试揭示佤语布饶方言四音格词具有能产性的原因及其蕴含的文化价值。全文一共包括绪论、四个章节和结语。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缘起、对象及意义,研究方法,四音格词相关研究综述和语料来源。第一章佤语布饶方言四音格词的界定结合佤语的次要音节,本章介绍佤语布饶方言四音格词的界定,指出在搜集佤语布饶方言四音格词时,如果遇到有次要音节情况根据佤族的语言感知来进一步确定音节数。第二章佤语布饶方言四音格词的语音特点本章重点分析佤语布饶方言四音格词的语音特点,得出佤语布绕方言中有ABAC和ABCD两种语音结构类型。佤语布绕方言没有声调,其音节之间的内部和谐现象主要通过声母和韵母之间的关系来体现。第三章佤语布饶方言四音格词的语法特征论述佤语布饶方言四音格词的语法特征,得到佤语布饶方言四音格词主要包括单纯式、复合式和配音式三种构词方式,并根据嵌入式预制语块相关理论揭示了其具有能产性的主要原因。第四章佤语布饶方言四音格词的语语义分析阐释佤语布饶方言四音格词的语义特点,分析其语义层次、语义内容、语义关系及表意特征。结语这部分梳理全文的主要内容,总结全文主要观点,并指出本文的难点、不足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尉方语[2](2020)在《现代汉语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隐喻认知是人类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体现在语言系统中,从词语、句子到篇章,从新成分的制造到新意义的产生,语言的各个层面都有这种认知方式在发挥作用,比喻复合词就是词汇层面的典型表现。比喻复合词指的是在造词过程中有比喻参与的复合词,其中,偏正式比喻复合词数量最多,也最有代表性,因此本文以偏正式比喻复合词为研究对象。主要针对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的判定及构成要素、本体喻体的语义类别及分布特征、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的语义语法关系、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的比喻跨度和范畴化、网络平台的新生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等问题展开研究。本文共分七章内容:第一章,绪论。绪论部分明确了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和语料来源,梳理并评述了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的研究历史和现状,包括“逆序”说的有关争议和不同观点,在此基础上指出目前研究的不足,并阐明了本文的研究目标和意义以及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二章,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的判定及构成要素。本章讨论了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的判定标准,尤其对容易引起误判的5种情况进行了重点辨析,对以此为依据从《现汉》搜集而来的偏正式比喻复合词予以整体概述。分别考察比喻的构成要素和比喻复合词的构成要素,前者的构成要素为本体、喻体和相似点,后者的构成要素为直指词素和喻指词素,对本体喻体的辨析进行了概念层面和词素层面的考察。文章分别对本体与直指词素的对应关系,喻体与喻指词素的对应关系进行了分析和说明,阐明了前喻式和后喻式两种不同类别的偏正式比喻复合词所体现的不同的对应关系。第三章,偏正式比喻复合词本体喻体的语义类别及分布特征。将偏正式比喻复合词中的本体喻体的语义进行了概括分类,本体分为部件类、人造类、自然类、动物类、植物类等10个类别,喻体分为部件类、人造类、自然类、动物类、植物类等8个类别,两者在语义类别方面有同有异,大同小异。通过比较各语义类别中本体喻体的数量、造词能力以及不同语义类别本体喻体的搭配情况,探讨造词过程中本体喻体语义类别选择的某些规律。同时将不同语义类别的本体喻体分别与相应相似点相比照,考察造词主体在造词过程中对不同语义类别的本体喻体和相似点选择的倾向性。第四章,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的语义关系与语法关系。这一问题可以分为词素之间的语义、语法关系和词素与词之间的语义、语法关系两个角度。具体来说,文章首先探讨词素之间的语法关系和语义关系,其中,语义关系中的比喻关系是比喻复合词独有的语义关系,是文章重点探讨的内容之一;其次是词素与词之间的语义、语法关系,重点讨论词素与词之间的语义关系,这一问题具体表现为造词活动中造词者对词素的选择问题,此外,词素入词后发生的意义偏移也是词素与词之间语义关系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五章,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的比喻跨度。比喻跨度问题研究的灵感来源于学界关于词义透明度问题的研究成果,比喻跨度是词义透明度问题在比喻复合词范畴中的具体表现,本文界定为本体喻体之间的联想距离。比喻跨度的大小受六个因素制约,除频率因素外都参与到比喻跨度的分级中。考虑到比喻跨度层级划分的统一性,将偏正式比喻复合词分为前喻式定中复合词、后喻式定中复合词、性状类状中复合词和动作类状中复合词四类分别进行比喻跨度的分级,最后,语料内的每个复合词按照比喻跨度的大小被分别归入相应层级。第六章,比喻复合词的范畴化分析。对比喻复合词作范畴化分析,分别将前喻式、后喻式偏正复合词作为语言成分进行范畴化。前喻式偏正复合词的范畴化以限定成分的范畴归属为依据,分别归入“以外形为区别特征物”“以性质为区别特征物”等范畴,后喻式偏正复合词的范畴化以中心成分的隐喻性范畴归属为依据,分别归入“特形物”“特性物”“特定功能物”等范畴,其各自又有相应的上位和下位成员。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的范畴化过程与经典范畴、原型范畴等范畴理论中所阐述的范畴化过程具有不同程度的对应性。第七章,网络平台上的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研究—以淘宝网等为例。这一章通过对网络购物平台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的研究来探讨新时期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的新特点。通过淘宝网等网络购物平台搜集了新生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约686个,对其进行了多个角度的分类,探求其在新时期展现的新特点。该章还重点探讨了新生偏正式比喻复合词与传统比喻复合词最大的区别—双重相似点问题,包括双重相似点的内涵、对喻体选择的影响、产生的理据等方面的问题。
张丽[3](2020)在《河南唐河方言语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唐河县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南部偏东边界,本文对唐河县内的古城乡和苍台镇方言进行调查,并对其语音进行对比与分析,探索其是否存在差异以及产生差异的原因。文章还将唐河方言与西南官话湖广片鄂北小片的枣阳方言和郧阳区方言的语音进行对比分析,探索这些同处于过渡地带的方言之间有何亲疏关系以及形成这种关系的原因。从汉语方言分区角度看,唐河方言位于中原官话南鲁片的边缘,适合进行“古-今”与“内-外”相结合的比较法进行研究。通过大量阅读前贤的相关研究成果可知:对唐河方言的语音进行全面调查并研究的成果有待补充,以唐河方言语音情况作为中原官话南鲁片的代表,与西南官话湖广片鄂北小片的方言进行对比研究的成果目前仍相对匮乏。鉴于此,本文选择位于唐河县境内中部偏北、同等半径范围内距离县城较近的古城乡为重点调查对象,以此获取其音系、基本词汇及其他共时层面的语音信息;同时,文章以《广韵》为中古音参照系,拿古城乡的音系与之对比,借以总结其“古-今”演变规律;此外,本文还将基于调查数据,分析唐河县古城乡方言在两字组连读变调、三字组连读变调、叠词、儿化等方面的共时语音特征。过渡地带的方言语音特征不排除因“接触”而具备混合性,因此本文另对县境南部、距离西南官话鄂北小片枣阳最近的苍台镇方言进行了田野调查,借以验证这方面的具体表现。经过调查可以看出:苍台镇方言与古城乡方言在声、韵、调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这些差异产生的原因不排除是枣阳方言带来的直接影响,也不排除普通话的影响,但是深入讨论后可进一步确定:苍台镇方言与古城乡方言之间的差异主要是内部语音不平行演变的表现,这主要是因为苍台镇方言与古城乡方言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系统性,苍台镇方言中的“又音现象”是零散的,表明苍台方言正处于变化之中,具有离散式音变的特征。为了进一步探索包括唐河方言在内的南鲁片中原官话与鄂北小片西南官话相接壤的地区之间有何语音方面的亲疏关系?当前对这一过渡地带的方言分区是否合理?本文又遵循选点均匀的原则,利用文献法将唐河方言与枣阳方言、以及距离唐河县较远、同属于鄂北小片的郧阳方言进行比较与分析。研究表明:目前唐河方言语音与枣阳、郧阳方言仍各具特色。虽然枣阳方言和郧阳方言相对而言受到中原官话南鲁片方言的影响更明显,不同程度地表现出近于中原官话而远于西南官话的语音特征,但是其中与中原官话的“共通性”都是晚起的,不能作为重新划分方言区域的标准,所以唐河方言仍旧属于中原官话南鲁片,枣阳、郧阳方言也应该属于西南官话湖广片鄂北小片。
张桂梅[4](2020)在《由“单音节反义语素”与“同形语素”构成的双音节名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反义关系是汉语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聚合关系,对言形式是汉语中由来已久的一种语言型态。由“单音节反义语素”与“同形语素”组合构成的双音节名词是二者结合的一种集中体现。文章以由“单音节反义语素”与“同形语素”组合构成的双音节名词为研究对象,首先对《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和《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进行系统的调查,分析其类型、特点及造词地位,然后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的调查结果选取16对高频的“单音节反义语素”作为造词语素,抽样调查其在《近代汉语大词典》(2008)、《近代汉语词典》(2015)、《古代汉语词典》(2015)、《辞源》(2015)等辞书中的构词情况,并以专书、专题、断代的反义词及复音词研究成果作为参照,考察由“单音节反义语素”与“同形语素”组合构成的双音节名词的产生、发展和演变过程,探求其成因、发展规律和特点。对《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调查显示由“单音节反义语素”与“同形语素”组合构成的双音节名词在名词中约占10.24%。而《现代汉语反义词词典》中由“单音节反义语素”与“同形语素”组合构成的双音节反义名词(即部分同素反义名词)占该词典所收双音节反义名词的57.89%。这说明由“单音节反义语素”与“同形语素”组合构成的双音节名词是汉语名词和名词反义词中的重要类型。历时考察表明现代汉语中由“单音节反义语素”与“同形语素”组合构成的双音节名词是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累积而来的。这类词早在甲骨文中就已萌芽,在上古汉语中产生发展,在中古汉语中壮大成熟,在近代汉语时期曾一度放慢发展速度,到了现代又再次兴起。在此过程中,这类词的内部成员在词形和词义上均有消亡、传承和更新,在造词语素“单音节反义语素”的使用等方面体现出不平衡。由“单音节反义语素”与“同形语素”组合构成的双音节名词包括双音节部分同素反义名词和双音节假性部分同素反义名词两类,以前者为多。它们形式上以“单音节反义语素+同形语素”这种区别性特征在前的形式为主、结构上以定中式偏正结构为主的特点统一于突出特性、区别事物这一词义表达需要。双音节部分同素反义名词来源于反义同步造词和反义类比造词,彼此间语义对应性较强,多保持一对一的语义对应关系,词义发展基本遵循“同步引申”的原则,该类词是双音节名词反义词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每个双音节名词都有相应的双音节部分同素反义词,我们在充分分析了不具有部分同素反义词的名词类型后,指出反义词构成方式的多样性、语素组合及表义的灵活性、反义词使用的不平衡性等多种因素是其成因。与双音节部分同素反义名词形成相关的部分同素反义造词法是在先秦汉语复音化萌芽的大背景下,适应汉语名词反义词表达的需要,将形式、结构和意义结合起来创造出来的一种兼顾了理据性和能产性的造词法。这种造词法之所以能沿用至今,是有其深层的认知基础的,我们运用认知语义学的原型理论、概念隐喻理论、类推理论等对汉语中这种特别的造词法进行了分析,认为部分同素反义造词法本质上是以矛盾认知为原型,通过概念隐喻进行的一种造词类推。这种造词类推具有类型学意义,不仅汉语中从古至今可以运用此法造出大量的反义词,现代英语中也存在此种造词法。双音节假性部分同素反义名词是汉语名词中的一种特殊存在,它们往往来源于反义自行造词。由于造词时彼此不相互参照,因此除了词形相同外、词性多不相同,名词性词义也一定不相对应。我们在分析了其词义不对应的具体情况后,指出其形成与语法结构理解的自由度、构词语素理解的自由度以及构词语素发生的非对称性历史演变等因素相关。双音节部分同素反义名词和双音节假性部分同素反义名词是表层形式相同而内在本质不同的两类词。对这两类词进行全面的考察和分析有益于我们更好地学习汉语、编纂辞书、运用修辞、完成交际,还有益于我们深入认识汉语的造词法和词汇的发展史。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造词法,部分同素反义造词法还将在汉语中继续发挥作用。
薛华,陈丛梅[5](2020)在《汉英词典中多字条目的收词与标注研究——以《新世纪汉英大词典》(第二版)“有X”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新世纪汉英大词典》(第二版)(杜瑞清2016)是我国重要的大型汉英词典,收词全面,条目准确。本文将以"有X"为例,采用对比分析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对该词典中多字条目的收录和标注问题进行研究。其中,对比词典主要是《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2016)和《新世纪汉英大词典》(第一版)(惠宇2004)。研究发现,《新世纪-2》在收词方面力求纵向系统平衡和横向系统平衡,但仍有常用词汇遗漏和配对连词未收录的问题;该词典在用法标注方面较为完善,但仍存在标注术语名称上、下义词混用、不准确和不完善的情况。因此,本文拟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相关建议,期望为汉英词典多字条目收词和用法标注献一份薄力。
Yokote Junko[6](2020)在《中日同传过快语速下的听辨问题及对策分析 ——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模拟会议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从事或学习口译的人都遇到过因为讲话者语速过快所导致的听辨问题,特别是像笔者这样的以日语为母语、以中文作为第三外语的口译学习实践者,在进行中译日的同传或交传口译时经常遇到这类问题和困惑。那么,过快的语速或高语速究竟是如何造成听辨和口译的问题的?口译者应该如何解决过快语速下的听辨问题呢?本论文从这一思考出发,对中日同传中中文语速过快所导致的听辨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其应对策略进行思考。首先,本论文将中文讲话者的语速分为过快语速、适当语速以及低语速三种。过快语速是指每分钟说话260字以上;适当语速指每分钟180-260字、低语速则每分钟180字以下。然后定义了口译中的“听辨”,即译员听讲座的时候除了听取关键词和想象场景外,还需要在大脑中进行记忆和逻辑分析,为译出做准备。因为口译不是单纯的一种语言向另一个语言转换的活动,因此论文还考察了释义学派理论提出的“脱离语言外壳”的必要性。在上述基本理论基础上,本论文对个人口译案例进行了分析。案例是笔者在课堂里的模拟会议,口译方式是无稿中日同声传译,题目为《中国发展高层论坛》。讲话者脱搞发言,有一位主持人主持论坛。以主持人提问,嘉宾回答的方式进行交谈。通过案例的内容分析,笔者发现口译失败的原因主要来自于过快语速以及讲话者的个人口音两方面。口译员听到讲话者的过快语速发言时,认知负荷迅速增加并直至超过译员信息处理能力。通过对口译失败的具体文本的分析,笔者最后提出了锻炼听辨能力的训练方法、以及口译中解决听辨问题的对应策略。
王海霞[7](2019)在《东北满族民歌演唱艺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满族民歌是东北自然与人文生态环境中形成的、具有浓郁的民族乡韵气息和地方文化特色的歌唱形式。内容涵盖满族人民生产、生活及风土人情,表达了满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其唱词质朴,具有满族独特音律、情感真挚,深深扎根于满族人民的生活,伴随满族人民生活的音乐文化,以歌唱的方式记忆了满族民众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心声。本论文通过对满族民歌历时与共时发展空间的回顾,以文献记载、文化遗存的谱系资料为研究基础,以民间留存的传统民歌田野调查、搜集整理的满族民歌和文化融合发展为新的演唱形式的满族民歌为研究视角,通过个案分析和实践案例比较论证,对满族民歌人文自然生态形成依据、唱词音韵规律、演唱风格及表现形式、传承意义进行研究。论文研究共分为六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研究缘起、研究思路、研究现状与问题、相关概念的界定,并对研究意义与创新、研究目的与方法之处作了阐述。第一章,通过对满族民歌的历史梳理,从“满族民歌历史文化”视角,阐述了历史遗存的满族民歌与自然和人文生态中满族民歌间的依存关系。并历时性地梳理了不同族源地域满族民歌文化发展历程,论述了满族民歌与民族精神信仰和活态演唱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二章,以当下留存的不同类型的满族民歌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民歌案例论证,阐述了满族民歌在演唱内容、音调结构及不同演唱风格方面的特征,诠释了满族民歌题材之一萨满神歌的演唱特点和存在价值。第三章,从语言学语境探讨了满语民歌语言演唱艺术和方言音韵特点。通过实践案例比较分析,阐述了区域其他民族民歌与满族民歌唱词韵律演唱个性特征,并对满语、满汉双语、汉语三种语言演唱形式的满族民歌演唱风格个性进行了深入研究。第四章,从文化超越视角,阐述了原生形态满族民歌创新、融合发展后的呈现形式,论证了创新后的满族民歌演唱风格特点。从“和而不同”角度出发,通过实例分析,比较了同一语族同一类型民歌演唱风格特点、同一地域同一类型不同族源的民歌演唱个性。论述了如何借鉴、融合现代多元音声技法超越原生民歌演唱方式的当代呈现,并以实践表演例证形式阐述了服饰、舞蹈、乐器等综合艺术对满族民歌艺术呈现的辅助作用。第五章,阐述了多元文化形态下,满汉文化融合对满族民歌传承与实施路径的影响,分析多样化语境下满族民歌传承形式、演唱形式、传承视域是如何适应当代社会时代发展方向,适应当下人们审美认知观念。
吴越[8](2019)在《现代汉语代词及相关形式的指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在类型学理论指导下讨论汉语及方言(主要以吴语瑞安话为例)代词(与相关形式)的指称问题。第二、三章讨论指示词及相关形式的指称。第二章以普通话为对象,明确区分指示词短语整体的语用功能和指示成分所指对象的语义解读,根据指示词短语中量词的不同种类,依次讨论不同的指示词短语,认为它们都允许所指对象语义上无指。此时,指示词短语仍允许为“定指”且指示词短语内部容纳具“个体化”功能的量词,体现汉语是语用优先型语言,也显示汉语个体指—类指、有指—无指是密切相关、彼此交叉的平行概念。量词能对实体和特征进行个体化。第三章描写瑞安话的定指“量名”(并与粤语比较)、定指“两量名”及“一量名”结构(并与普通话比较)的功能,分析方言间句法自由度和语用因素制约情况差异。第四、五章讨论疑问词的指称问题。第四章以普通话指人疑问代词为例,以“是”字疑问句为环境,考察“什么人、谁、哪一个人”的指称特征:“什么人”用于类指,有属性和指称用法;“哪(一)个人”用于个体,只有指称用法;“谁”用于类指和个体,有属性和指称用法。“是”字句中,句法位置并不“决定”而仅“影响”疑问代词的指称。起决定作用的是疑问代词本身的指称解读。第五章主要考察任指疑问代词的指称。普通话任指疑问代词的指称很大程度上受强制同现的量化成分“都”影响,“都”的核心功能是根据语域内的信息明确客观对象的“数目准确性”,这更多地是语用性的。吴语任指疑问代词的指称解读更严格地受句法条件的整体制约。第六、七章讨论人称代词及相关形式的指称。第六章讨论普通话“人称代词+们”的指称,提出普通话“人称代词+们”表达受语用因素制约的集体(关联)范畴,瑞安话“俫”可能是更严格的集体标记。这虽然在“人称代词+俫”中不明显,但“普通指人名词+俫”“专名+俫”等都是更严格地受整体句法条件制约的实指集体。第七章以人称代词作领有者的领属结构为例,指出一些方言的领属范畴可能“寄生”了指称范畴,由不同的领属标记区别被领有者的实指性。第八章为结论。本文的基本结论是:①汉语的类指—个体指、有指—无指是彼此密切相关、相互交叉的两对平行概念而非上下位概念;②汉语中唯一成熟的范畴是个体指,标记是量词;③方言中可能已形成较不成熟的实指范畴,以“寄生”方式存在;④通过指称系统整体考察,发现:普通话是更典型的语用优先型语言,吴语更受整体句法条件制约,句法自由度低、语用制约影响较小。
秦贺然[9](2019)在《融入实体特征知识的《汉学引得丛刊》典籍自动分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文本分类技术已经较为成熟,如何优化分类器的分类性能是当今研究的重点。命名实体作为可以反映特定文本关键内容的特征词,是否对分类效果有积极影响是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随着十九大会议的召开,会议上提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也提到了文化对民族的重要性。但目前在文本挖掘这一领域对古代汉语文本的研究水平远远落后于现代汉语。加强对古代汉语的研究与挖掘,不仅可以将传统文化更好地传递,还可以挖掘出古汉语文本的深度知识;不仅为古代文献学、历史学、语言学等相关学科提供便利,还提供了参考价值。故本研究选取了基于《汉学引得丛刊》的十本典籍《墨子》《论语》《荀子》《孟子》《庄子》《老子》《孙子兵法》《管子》《韩非子》《尚书》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机器与人工相结合的方式构建十本典籍的语料库。并且结合古汉语特有的特征知识,基于机器学习模型和深度学习模型,融入命名实体特征,训练出效果较好的文本自动分类模型。本研究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语料库的构建。为了获取本次研究的语料,首先以人工抓取的方式在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网站上下载《墨子》《论语》《荀子》《孟子》《庄子》《老子》《孙子兵法》《管子》《韩非子》《尚书》十本古代典籍的原文。以洪业先生整理的《汉学引得丛刊》为标准,人工录入索引的词头,将所有的词头作为分词的底表,采用逆向最大匹配算法对以上典籍进行分词。接着基于《南京农业大学古汉语词性标记集》对以上十本典籍进行词性标注。最后对《墨子》《论语》《荀子》《孟子》《庄子》五本典籍原文中的命名实体进行人工标注,为后续的实验打下基础。(2)命名实体自动识别实验。命名实体往往可以表达很丰富的信息,甚至可以代表某一类文档的关键内容。所以本研究把命名实体作为一项特征添加到后续的分类模型中。然后把多层级标注好的语料,分为训练集与测试集。基于CRF,通过添加词性、词长、左右边界词、虚词等特征,训练出F值最高的命名实体自动识别模型。并且将效果最好的命名实体自动识别模型应用于《孙子兵法》《管子》《老子》《尚书》《韩非子》五本语料上,自动识别出这五本典籍中的命名实体。(3)文本自动分类模型构建。通过TF-IDF、信息增益、互信息,卡方检验这四个统计量计算古代典籍文本的特征词。基于机器学习模型和深度学习模型,对十本古代典籍文本进行自动分类实验,比较各个特征维度下的分类器效果。然后,基于已经标注好的命名实体特征,添加到特征词中,与只用四个普通统计量计算特征词的分类实验效果进行比较。验证实体特征对分类器是否有积极影响。从而训练出分类效果最好的古代典籍自动分类器。最后,将此分类器尝试应用于《今文尚书》的文本中,为验证《今文尚书》的真伪提供参考。
毛志萍[10](2019)在《汉语方言名量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汉语方言的名量词纷繁复杂,历史层次交叠不一,量词对名词的语义分类范畴极具特色,通用量词地域性特点突出,量词重叠语义多样,量词表量形式类型繁芜,量名结构中多种解读,可见汉语方言的量词“功能显赫”,因此为了更系统地观察汉语方言中名量词的异同,本文从跨方言的视角,以量词的显赫功能为经、各方言区为纬对汉语名量词的整体面貌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调查、描写、分析、比较和解释,以期呈现出汉语方言中名量词的共性及个性特征。鉴于汉语方言的名量词如此庞杂,我们选取了汉语方言名量词最为显赫的五个功能进行专题研究。第一是名量词的语义分类:量词是给名词语义分类的一种形式,可见汉语量词的类别和数目的设立并非是随意的,而是深刻的反映了汉语认知上的范畴化。范畴化又叫类别化,认识事物就是划分范畴,量词属于语义分类范畴。在方言中不同的分类范畴选取的量词有所不同。具有普遍意义的量词对名词的语义分类层级是,第一层级按生命度分为有生物和无生物,第二层级有生物分为人类、动物和植物,无生物按形状属性分为条状细长物、块状扁平物和圆状颗粒物,以此分类范畴为基础,从跨方言的角度来考察方言中的量词语义分类表现,从而了解量词语义分类参项在各方言中是否区分,如何区分,揭示不同方言量词的语义分类范畴差异和共性,最终明确汉语方言量词普遍意义的语义层级分类并不明确,并非按照“范畴化导向”形成量词,而是以象似性思维方式按照形状对事物进行分类,这是是汉语方言量词的一大特点。第二是汉语方言的通用量词:通用量词是指可以称量不同语义范畴的事物,没有语义分类功能,使用频率极高使用范围极广的量词。首先对通用量词的定义、特征和分类进行了界定和介绍,然后梳理出汉语方言中“个、只、块、条”等通用量词的方言分布特征,并论证了通行于晋语和四川灌赤片的“块”类读音的通用量词,可能是量词“个”的上古音存留。此外对通用量词“个”的在方言中的语法语义功能进行了考察,提出南方方言“只”的兴起与“个”的语法化有关,随着南方方言中“个”不断语法化不断虚化,最终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只”取代了“个”成为了新的通用量词。第三汉语方言量词重叠:考察了量词重叠的历史、形式、性质、语义四个方面。量词重叠经历了 AA式到一 AA(AXA)再到—A—A历时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层次。然后我们考察了量词构词重叠的方言分布、语音变化及其词汇意义的特点。量词的构形重叠从广义上说包括量词重叠和数量词重叠,其量词重叠的形式有“AA”式、AAA(AAAA)式、AXA式、数AA;其数量词重叠有:一 AA式和一 A—A式,我们也梳理了不同形式的方言分布,并归纳量词重叠的六种语义类型,即表周遍、次序、大量、小量、计量单位、离散状态。同时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分析了量词重叠语义的动因,既有语言的“象似性”动因,也有模仿儿语的动因。第四对量词表量功能进行了全面的考察,量词作为量范畴,表量是它非常重要的功能。我们把量词表量首先分为表小量和表大量,既包括数量多少,也包括维度的大小,还包括语气量的大小。汉语方言中量词表小量(即数量小称)的语法形式主要有:音变型、加缀型、重叠型和混合型这四种形式,不同类型其方言点分布各不相同,附加型是方言中最为普遍的量词表小量的方式,附加的后缀主要有“儿”“子”“仔”“囝”“叽”缀等,其本义都和“人子”有关,蕴含着[+小]这一语义特征,最终虚化表示量小的后缀。汉语方言中量词表大量的情况比其表小量的情况要少得多,可见量词表量的不对称性。量词通过加缀、重叠、加缀重叠、重叠后加缀等的形式上的增长和叠加,表现了量上的加大或叠加,正是语言的“象似性”的表现。最后对量名结构的数量解读和指称解读进行了梳理,归纳出量名结构句位和指称关系之间的7种的不同类型,并对定指“量名”结构的方言分布、类型、音变进行全面的描写和梳理,并对“量名”结构的定指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不同类型的量名结构定指义来源不一,指示词型量名结构定指义来源于指示词的省略,这种结构往往带有指示词省略的痕迹即量名结构发生语音的变化;可独用的准冠词型量名结构来源于指示词省略后的准指示词量名结构的进一步需要而来;不可独用的准冠词型量名结构定指义来源量词的个体化功能和量词前限定性修饰语。
二、关于SI词头更新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SI词头更新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佤语布饶方言四音格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对象及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四音格词研究综述 |
一、南亚语系四音格词研究成果综述 |
二、汉藏语系四音格词研究成果综述 |
三、小结 |
第三节 佤语布绕方言四音格词的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
一、研究方法 |
二、语料来源 |
第一章 佤语布饶方言四音格词的界定 |
第一节 佤语语音的特点 |
一、音位系统 |
二、声韵组合 |
三、音节结构 |
第二节 佤语的次要音节 |
一、次要音节概念 |
二、佤语的次要音节 |
第三节 佤语布饶方言四音格词的界定 |
一、四音格词概念 |
二、佤语布绕方言四音格词的界定 |
第二章 佤语布绕方言四音格词的语音特征 |
第一节 佤语布绕方言四音格词的语音结构类型 |
第二节 佤语布绕方言四音格词的声韵特征 |
一、ABAC式 |
二、ABCD式 |
第三节 佤语布绕方言四音格词语音的共性特征 |
一、结构类型 |
二、韵律特征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三章 佤语布饶方言四音格词的语法特征 |
第一节 构词方式 |
一、单纯式 |
二、复合式 |
三、配音式 |
第二节 佤语布饶方言四音格词的嵌入式预制语块 |
一、嵌入式预制语块 |
二、佤语布饶方言四音格词的嵌入式预制语块 |
第三节 小结 |
第四章 佤语布饶方言四音格词的语义特征 |
第一节 语义层次 |
一、单层次语义四音格词 |
二、双层次语义四音格词 |
三、多层次语义四音格词 |
第二节 语义内容 |
一、自然环境 |
二、衣食住行 |
三、人际关系 |
四、动作行为 |
五、时间方位 |
六、身体器官 |
七、宗教信仰 |
八、精神品质 |
九、性质状态 |
十、性格情态 |
十一、文化教育 |
第三节 语义关系 |
一、同义关系 |
二、近义关系 |
三、类义关系 |
四、反义关系 |
第四节 表意特征 |
一、部分意义等于整体意义 |
二、部分意义大于整体意义 |
三、部分意义小于整体意义 |
第五节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佤语布绕方言音位系统简表 |
附录B:佤语布饶方言四音格词汇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2)现代汉语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范围和语料来源 |
三、研究历史和现状 |
(一) 二十世纪初至二十世纪中期 |
(二) 二十世纪中后期 |
(三) 二十一世纪初至今 |
(四) 关于“逆序”说研究 |
四、研究目标和研究意义 |
(一) 研究目标 |
(二) 研究意义 |
五、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的判定及构成要素 |
第一节 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的判定 |
一、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的判定标准 |
二、偏正式比喻复合词概况 |
第二节 比喻及比喻复合词的构成要素 |
一、比喻的构成要素 |
(一) “三要素”的含义 |
(二) 本体喻体的辨析 |
二、比喻复合词的构成要素 |
第三节 各构成要素的对应关系 |
一、本体与直指词素的对应关系 |
(一) 前喻式偏正复合词 |
(二) 后喻式偏正复合词 |
二、喻体与喻指词素的对应关系 |
小结 |
第三章 偏正式比喻复合词本体喻体的语义类别及分布特征 |
第一节 本体喻体的语义类别 |
一、本体的语义类别 |
二、喻体的语义类别 |
三、本体喻体与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的对应关系 |
(一) 本体与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的对应关系 |
(二) 喻体与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的对应关系 |
第二节 本体喻体在不同语义类别中的分布特征及造词数量 |
一、本体在不同语义类别中的分布特征及造词数量 |
二、喻体在不同语义类别中的分布特征及造词数量 |
三、本体喻体语义类别的搭配特征 |
第三节 偏正式比喻复合词本体喻体与相似点的对应分布特征 |
一、本体与相似点的对应分布特征 |
二、喻体与相似点的对应分布特征 |
小结 |
第四章 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的语义关系与语法关系 |
第一节 比喻复合词语义关系与语法关系概况 |
一、词素之间的语义、语法关系 |
二、词素与词之间的语义、语法关系 |
三、前人研究成果 |
(一) 前人关于词素之间语义、语法关系的研究 |
(二) 前人关于词素与词之间语义关系的研究 |
第二节 偏正式比喻复合词词素间的语义、语法关系 |
一、偏正式比喻复合词词素间的语法关系 |
(一) 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的结构层次 |
(二) 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的结构关系 |
二、偏正式比喻复合词词素间的语义关系 |
(一) 词素间的基本语义关系 |
(二) 词素间的比喻关系 |
第三节 偏正式比喻复合词词素与词之间的语义关系 |
一、前喻式偏正复合词词素的选择 |
(一) 前喻式定中复合词词素的选择 |
(二) 前喻式状中复合词词素的选择 |
二、后喻式偏正复合词词素的选择 |
(一) 直指词素选择的或然性是绝对的,必然性是相对的 |
(二) 喻指词素选择的或然性是绝对的,必然性是相对的。 |
三、词素入词后发生的意义偏移 |
(一) 词素入词而生下位义 |
(二) 词素入词而生区别义 |
(三) 词素入词而生代表义 |
小结 |
第五章 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的比喻跨度 |
第一节 比喻跨度相关理论--“语义透明度” |
一、“语义透明度”心理学相关研究 |
二、“语义透明度”语言学相关研究 |
三、比喻跨度与词义透明度 |
(一) 比喻跨度与词义透明度的联系 |
(二) 比喻跨度与词义透明度的区别 |
第二节 比喻跨度的分级 |
一、定中式比喻复合词比喻跨度的分级 |
(一) 前喻式定中复合词比喻跨度的分级 |
(二) 后喻式定中复合词比喻跨度的分级 |
二、状中式比喻复合词比喻跨度的分级 |
(一) 性状类复合词比喻跨度的分级 |
(二) 动作类复合词比喻跨度的分级 |
第三节 比喻跨度的影响因素 |
一、本体的显隐 |
二、相似点 |
(一) 相似点对定中式复合词比喻跨度的影响 |
(二) 相似点对性状类状中复合词比喻跨度的影响 |
(三) 相似点对动作类状中复合词比喻跨度的影响 |
三、前喻式词素间的语义结构关系及后喻式本体喻体的相似程度 |
四、前喻式本体喻体的相似程度及后喻式限定成分的提示程度 |
五、本体喻体的使用频率及喻指词素的造词频率 |
第四节 比喻跨度的产生 |
小结 |
第六章 比喻复合词的范畴化分析 |
第一节 范畴理论概述 |
一、经典范畴理论 |
二、现代范畴理论 |
(一) 家族相似论 |
(二) 原型理论 |
(三) 基本层次理论 |
第二节 比喻复合词的范畴化 |
第三节 前喻式偏正复合词的范畴化 |
一、前喻式偏正复合词范畴化的特点 |
(一) 直指词素表示的概念与复合词表示的概念是上下位范畴关系 |
(二) 直指词素依据区别特征分别归属于不同的上位范畴 |
(三) 前喻式偏正复合词的范畴化具有层级性 |
二、前喻式偏正复合词不同类型的范畴化 |
三、前喻式偏正复合词范畴化过程中的范畴理论分析 |
(一) 经典范畴理论与范畴成员的判定 |
(二) 原型范畴理论与前喻式偏正复合词的范畴化 |
第四节 后喻式偏正复合词的范畴化 |
一、隐喻性范畴的内涵与特点 |
(一) 隐喻性范畴成员的范畴归属具有双重性 |
(二) 喻指词素表示的隐喻概念与复合词表示的概念是上下位范畴关系 |
(三) 喻指词素分别归属于各自的上位范畴 |
(四) 15个上位范畴分别归属于3个语义类别范畴 |
(五) “X是Y”的逻辑意义在隐喻性范畴中的对应 |
(六) 后喻式偏正复合词的隐喻性范畴化具有层级性 |
二、后喻式偏正复合词的隐喻性范畴化 |
三、隐喻性范畴化过程中的范畴理论分析 |
(一) 经典范畴理论与隐喻性范畴成员的判定 |
(二) 原型范畴理论与隐喻性范畴 |
(三) 隐喻性上位范畴不是家族相似性范畴 |
小结 |
第七章 网络平台上的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研究—以淘宝网等为例 |
第一节 网络平台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的语料来源及分类 |
一、网络平台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的语料来源 |
二、网络平台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的分类 |
(一) 按照语义类别分类 |
(二) 按照音节数量分类 |
(三) 按照相似点分类 |
(四) 按照词素类型分类 |
第二节 网络平台新生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的特点 |
(一) 命名对象和喻体种类丰富 |
(二) 词素间的语义关系具有多样性 |
(三) 在不同语义类别中的数量分布具有不均衡性 |
(四) 喻体的选择具有倾向性 |
(五) 产生及传播具有时效性 |
第三节 网络平台新生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的双重相似点 |
一、联想意义与联想行为 |
(一) 联想意义 |
(二) 联想行为 |
(三) 联想意义与联想行为的关系 |
二、常规相似点与意图相似点 |
(一) 常规相似点 |
(二) 意图相似点 |
三、双重相似点与喻体的选择 |
四、双重相似点复合词产生的理据 |
(一) 双重相似点复合词产生的动力 |
(二) 双重相似点得以产生的心理基础 |
(三) 双重相似点得以产生的社会基础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河南唐河方言语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引言 |
1.1 唐河县人文地理、历史沿革和人口概况 |
1.2 唐河方言研究综述 |
1.3 调查情况及发音人介绍 |
1.4 调查材料说明 |
1.5 中古音专业术语说明 |
第2章 唐河(古城乡)方言的音系分析 |
2.1 声母 |
2.2 韵母 |
2.3 声调 |
2.4 声韵调拼合关系 |
小结 |
第3章 唐河(古城乡)方言同音字汇 |
第4章 唐河(古城乡)方言的历时音变 |
4.1 声母的古今演变规律 |
4.2 韵母的古今演变规律 |
4.3 声调的古今演变规律 |
4.4 特字举隅 |
4.5 小结 |
第5章 唐河(古城乡)方言的共时音变 |
5.1 两字组连读变调 |
5.2 三字组连读变调 |
5.3 叠字组连读音变 |
5.3.1 ABB型词语连读音变 |
5.3.2 AAB型叠词连读音变 |
5.3.3 AABB型叠词连读音变 |
5.3.4 ABAB型叠词连读音变 |
5.4 “的”尾词 |
5.5 儿化 |
5.5.1 唐河(古城乡)方言的儿化 |
5.5.2 汉语方言的儿化音变与唐河(古城乡)方言的“儿化闪音” |
5.6 合音现象 |
5.7 分音现象 |
第6章 唐河县境内方言语音比较与分析 |
6.1 苍台镇方言的音系 |
6.1.1 声母 |
6.1.2 韵母 |
6.1.3 声调 |
6.2 古城乡与苍台镇方言语音比较与分析 |
6.2.1 声母的比较与分析 |
6.2.2 韵母的比较与分析 |
6.2.3 声调的比较与分析 |
6.3 有关苍台镇方言古生、书、船、禅母今读[f]的讨论 |
6.4 小结 |
第7章 唐河县方言与枣阳、郧阳区方言比较与分析 |
7.1 声母的比较与分析 |
7.2 韵母的比较与分析 |
7.3 声调的比较与分析 |
附录 |
表1. 唐河(古城乡)方言的古今声母演变表 |
表2. 唐河(古城乡)方言的古今韵母演变表 |
表3. 唐河(古城乡)方言的三字组连读变调表 |
表4. 唐河(古城乡)方言词汇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痴及答辩情况表 |
(4)由“单音节反义语素”与“同形语素”构成的双音节名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研究综述 |
1.2.1 同素词范畴的研究 |
1.2.2 单音节反义语素造词范畴的相关研究 |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
1.4.1 研究对象及界定标准 |
1.4.2 研究范围 |
1.5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理论背景 |
1.6.1 类推理论 |
1.6.2 概念隐喻理论 |
1.6.3 原型理论 |
1.7 语料的选择及来源 |
1.7.1 语料的选择标准 |
1.7.2 语料来源 |
第二章 现代汉语中由“单音节反义语素”与“同形语素”构成的双音节名词 |
2.1 双音节部分同素反义名词 |
2.1.1 双音节部分同素反义名词的类型 |
2.1.2 双音节部分同素反义名词的语义对应性 |
2.1.3 不具有部分同素反义词的双音节名词的类型及其成因 |
2.1.4 现代汉语中双音节部分同素反义名词的特点 |
2.1.5 双音节部分同素反义名词产生的文化背景及作用 |
2.2 双音节假性部分同素反义名词 |
2.2.1 双音节假性部分同素反义名词的界定 |
2.2.2 双音节假性部分同素反义名词的类型 |
2.2.3 双音节假性部分同素反义名词词义不对应的体现 |
2.2.4 双音节假性部分同素反义名词的成因 |
2.2.5 现代汉语中双音节假性部分同素反义名词的特点 |
2.3 现代汉语中由“单音节反义语素”与“同形语素”构成的双音节名词的特点 |
第三章 由“单音节反义语素”与“同形语素”构成的双音节名词的历时考察 |
3.1 近代汉语中由“单音节反义语素”与“同形语素”构成的双音节名词 |
3.2 古代汉语中由“单音节反义语素”与“同形语素”构成的双音节名词 |
第四章 汉语中由“单音节反义语素”与“同形语素”构成的双音节名词的形成及演变 |
4.1 由“单音节反义语素”与“同形语素”构成的双音节名词的来源 |
4.2 由“单音节反义语素”与“同形语素”构成的双音节名词的演变 |
第五章 认知视角下的由“单音节反义语素”与“同形语素”构成的双音节名词 |
5.1 认知和词义的形成 |
5.2 认知和部分同素反义名词的产生 |
5.2.1 矛盾认知和单音节反义词 |
5.2.2 认知与单音节反义词的意义范畴 |
5.2.3 部分同素反义名词产生的认知基础和语法基础 |
5.2.4 部分同素反义名词的生成和类推 |
第六章 研究由“单音节反义语素”与“同形语素”构成的双音节名词的意义 |
6.1 研究双音节部分同素反义名词的意义 |
6.2 研究双音节假性部分同素反义名词的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汉英词典中多字条目的收词与标注研究——以《新世纪汉英大词典》(第二版)“有X”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有X”多字条目收录 |
(一)纵向系统平衡 |
(二)横向系统平衡 |
(三)问题与建议 |
三、“有X”多字条目用法标注 |
(一)“有X”用法标注情况 |
(二)问题与建议 |
1.条目标注术语上、下义词混用,部分标注术语不准确 |
2.多条目标注不平衡 |
四、结语 |
(6)中日同传过快语速下的听辨问题及对策分析 ——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模拟会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本研究的问题由来 |
第一节 过快语速的概念与范围 |
第二节 口译中的“听辨” |
第二章 案例中的听辨问题 |
第一节 案例描述 |
第二节 案例中的问题素材与分析 |
一 过快语速导致的慌张和头脑混乱造成的漏译和误译 |
二 上文发生的翻译迟延导致接下来的部分来不及翻译或者漏过漏译 |
三 逻辑导致理解困难的问题 |
四 思考如何处理不认识的特定词汇词花了较长时间,导致后面的内容来不及翻译 |
第三章 过快语速所导致的口译主要问题 |
第一节 听辨及译出的精力失衡 |
第二节 处理信息能力的限界 |
第三节 讲话者的发音与口音问题 |
第四章 针对过快语速的口译策略 |
第一节 日常训练方式 |
一 负荷超速训练 |
二 口音对策 |
第二节 口译中的策略 |
一 压缩 |
二 简单化 |
三 等待 |
第三节 策略的结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7)东北满族民歌演唱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现状与问题 |
四、研究意义与创新 |
五、研究目的与方法 |
六、概念界定 |
第一章 东北满族民歌回望 |
第一节 满族民歌历史追溯 |
一、文献记载中的满族民歌 |
二、文化遗存中的满族民歌 |
三、满族民歌当代演唱现状 |
第二节 满族民歌的人文生态渊源 |
一、自然生态中的满族民歌 |
二、文化生态中的满族民歌 |
三、族源地域中的满族民歌 |
第三节 民族精神信仰与族群文化认同 |
一、满族民歌与民族精神信仰传递 |
二、族群文化认同与民歌活态发展 |
第二章 东北满族民歌演唱形态特征研究 |
第一节 满族民歌演唱类型 |
一、体裁类型 |
二、题材类型 |
第二节 满族民歌演唱特征 |
一、传统民歌的本真演唱 |
二、质朴各异的音调结构 |
三、音韵交融的文字唱词 |
四、和合共生的润腔技巧 |
五、情感色彩浓郁的衬词 |
第三节 满族民歌演唱的反本修古 |
一、满族仪式“古歌”演唱之说 |
二、满族仪式“古歌”音韵交融 |
第三章 东北满族民歌满语演唱研究 |
第一节 满语民歌语音演唱特点 |
一、满语语言的形成与发展 |
二、满语元音歌唱音位特点 |
三、满语辅音歌唱音位特点 |
四、满语言语音重音节特点 |
五、满蒙歌唱语音音位比较 |
第二节 满族民歌与东北方言的音韵关系 |
一、东北方言的声韵调特点 |
二、东北方言在演唱中运用 |
第三节 满语语言在演唱中的运用 |
一、唱词韵式特点 |
二、唱词韵律个性 |
三、语言演唱特色 |
第四章 东北满族民歌演唱艺术的当代呈现 |
第一节 追求变化与机缘 |
一、机缘与灵感的碰撞 |
二、远古与现代的链接 |
第二节 和而不同的演唱技法 |
一、多样性演唱技法借鉴 |
二、中西演唱技法的借鉴 |
第三节 满族民歌演唱的表现形式 |
一、多元文化形式的演唱表现 |
二、融合与发展中的演唱表现 |
三、借鉴与超越中的演唱表现 |
第四节 美美与共的艺术展示 |
一、满族服饰在演唱中的艺术展示 |
二、满族舞蹈在演唱艺术中的展示 |
三、伴奏乐器在演唱艺术中的展示 |
第五章 东北满族民歌演唱的当代传承 |
第一节 传统文化形式下满族民歌传承路径 |
一、社会传承的多样性 |
二、家族亲缘传承的稳定性 |
三、师徒传承的普遍性 |
四、族群文化记忆传承 |
第二节 多样化形式下东北满族演唱传承 |
一、独唱传承形式的永恒 |
二、一领众和的自由传唱 |
三、对唱传承的情感交流 |
四、重唱传承的艺术魅力 |
五、合唱传承的艺术超越 |
六、民歌传唱的活化石 |
第三节 东北满族民歌演唱传承的新视域 |
一、学校教育传承 |
二、激活民俗传承 |
三、传统歌唱延续 |
四、媒体化新视界 |
五、旅游文化新景观 |
结论 |
一、研究之结论 |
二、传承之思考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东北三省满族分布图 |
附录二 田野调查与归类 |
附录三 图目录 |
附录四 图表目录 |
附录五 谱例目录 |
附录六 新媒体网络传播的满族民歌 |
附录七 满族民歌《摇篮曲》演唱音乐结构分析 |
附录八 全国各中小学满语教学情况调查汇总表 |
附录九 2018 年全国各地举办满族颁金节的地域汇总 |
附录十 满文字头歌 |
在学习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着作(含项目)情况 |
后记 |
附图 |
(8)现代汉语代词及相关形式的指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由来与研究目的 |
1.2 研究对象和术语定义 |
1.2.1 代词:对象范围与术语定义 |
1.2.2 指称:术语的选择与定义 |
1.3 采用的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与具体讨论相关的重要理论内容 |
1.3.2 理论支持:语言类型学 |
1.3.3 研究方法 |
1.4 本文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
1.4.1 指示(代)词相关的研究 |
1.4.2 疑问(代)词相关的研究 |
1.4.3 人称代词相关的研究 |
2 指示词短语的属性(无指)解读 |
2.1 汉语指示词短语的指称特点 |
2.2 “指量名”结构中量词种类对指称解读的影响 |
2.2.1 “指示词+一般量词+名词”的属性(无指)用法 |
2.2.2 “指示词+种类量词+名词”的属性(无指)用法 |
2.2.3 “指示词+集体(集合)/不定量词+名词”的属性(无指)用法 |
2.3 “这、那”在指示词短语无指解读中的不对称表现 |
2.4 本章小结 |
3 指示词短语和相关形式的指称功能及类型特征 |
3.1 吴语定指“量名”结构的指称用法——以瑞安话为例 |
3.1.1 两种定指“量名”结构的句法表现差异 |
3.1.2 两种定指“量名”结构的语用分工 |
3.1.3 量名A式和量名B式的实质 |
3.1.4 从瑞安话定指“量名”结构看“量名”结构两种类型的关联 |
3.1.5 小结 |
3.2 “两量名”结构及相关形式的指称用法与无指用法 |
3.2.1 定指用法:准指示词型和准冠词型的分工 |
3.2.2 无定用法 |
3.2.3 数量(无指)用法 |
3.3 定指“量名”“两量名”结构与吴语的类型特点 |
3.4 “一量名”结构指称用法(有指用法)和无指用法 |
3.4.1 汉语的数量结构 |
3.4.2 普通话的“一量名”结构 |
3.4.3 瑞安话“一量名”结构:更受制于句法整体制约的指称解读 |
3.4.4 小结 |
3.5 吴语和普通话指称化标记:句法限制vs.语用制约 |
3.6 本章小结 |
4 疑问代词的指称解读——以指人疑问代词为例 |
4.1 “是”字句:讨论疑问代词指称问题的典型环境 |
4.2 与指人疑问代词同现的名词性成分的指称解读 |
4.2.1 语言中的刚性指称语和“直指指称语” |
4.2.2 与疑问代词共现的名词性成分的指称解读 |
4.2.3 小结 |
4.3 指人疑问代词的指称解读 |
4.3.1 “谁”的指称解读 |
4.3.2 “什么人”的指称解读 |
4.3.3 “哪(一)个人”的指称特征 |
4.3.4 小结 |
4.4 指称特征对指人疑问代词与名词性成分同现规则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非疑问用法疑问代词的指称解读 |
5.1 疑问代词非疑问用法的指称问题的已有研究 |
5.1.1 “虚指”解读:需被激活的无定解读 |
5.1.2 “任指”解读 |
5.2 “都”:影响“无界”任指解读的重要量化成分 |
5.2.1 量化和量化成分的类型 |
5.2.2 对“都”的已有研究 |
5.2.3 对“都”核心功能的再归纳:语用性的功能 |
5.2.4 小结 |
5.3 瑞安话任指疑问词的指称解读 |
5.3.1 瑞安话的两类任指疑问词 |
5.3.2 任指疑问词功能的分化手段:瑞安话的两个“都”类量化成分 |
5.3.3 瑞安话任指疑问词的指称解读 |
5.4 本章小结 |
6 实现于人称代词的指称范畴及其标记 |
6.1 普通话“们、(一)些”及与名词性成分(如人称代词)的同现 |
6.1.1 普通话的“们” |
6.1.2 普通话的“一些”及其与人称代词的同现 |
6.2 “人称代词+们”的搭配及其对“们”的影响:汉语史的证据 |
6.2.1 人称代词之后:“们”最早出现的句法位置 |
6.2.2 人称代词对“们”指称功能的影响 |
6.3 方言中的“们”及其相类成分 |
6.3.1 加在人称代词后的标记 |
6.3.2 瑞安话的“俫” |
6.4 本章小结 |
7 人称代词作领有者的领属结构及其寄生指称功能 |
7.1 领属关系的不同类型 |
7.1.1 瑞安话的五种领属语义 |
7.1.2 领属语义与核心名词私有化等级的对应关系 |
7.2 瑞安话的四种主要领属结构 |
7.2.1 以“个”为领属标记的结构 |
7.2.2 以“拉”为领属标记的结构 |
7.2.3 “Pr(人称代词)+Pd”直接并置的结构 |
7.2.4 小结 |
7.2.5 指量结构作领属标记 |
7.3 非无标领属标记对指称解读的影响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8.1.1 “个体—类”及“指称—属性”的交叉关系与汉语事实 |
8.1.2 “定指—不定指”“实指—非实指”范畴化程度的跨方言差异 |
8.1.3 汉语指称概念范畴化差异反映的方言类型差异 |
8.2 本文的创新点、不足及尚待研究的问题 |
8.2.1 创新点 |
8.2.2 不足及尚待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瑞安话指示词表 |
B 瑞安话疑问代词调查表(原表设计:盛益民) |
B.a 疑问用法 |
B.b 非疑问用法 |
C 瑞安话人称代词表 |
D 调查问卷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9)融入实体特征知识的《汉学引得丛刊》典籍自动分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研究综述 |
2.1 命名实体识别相关研究 |
2.1.1 命名实体识别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2 命名实体识别的相关方法 |
2.1.3 命名实体识别的评价指标 |
2.2 文本分类相关研究 |
2.2.1 文本分类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2 文本分类的相关方法 |
2.2.3 文本分类的评价指标 |
2.3 针对于古代典籍文本挖掘的难点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语料库的构建与标注 |
3.1 语料库获取 |
3.2 语料多层级标注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命名实体自动识别模型构建 |
4.1 条件随机场模型(CRF)介绍 |
4.2 古代典籍实体内部和外部分布特征统计 |
4.2.1 古代典籍命名实体内部特征统计 |
4.2.2 古代典籍命名实体外部特征统计 |
4.2.3 确定特征知识 |
4.3 命名实体自动识别实验 |
4.3.1 实验环境 |
4.3.2 实验的特征模板 |
4.3.3 具体实验过程 |
4.3.4 实验结果展示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古代典籍自动分类模型构建 |
5.1 SVM支持向量机介绍 |
5.2 分类语料的介绍与处理 |
5.3 特征统计 |
5.4 古代典籍自动分类实验 |
5.4.1 实验环境 |
5.4.2 实验具体过程 |
5.4.3 实验结果展示与分析 |
5.4.4 融入实体特征的分类模型应用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局限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汉语方言名量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缘起和研究现状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现状 |
1.2 研究对象和目的意义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目的意义 |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结构安排和语料来源 |
1.4.1 结构安排 |
1.4.2 语料来源 |
1.5 关于量词的几个问题 |
1.5.1 量词是否表量 |
].5.2 量词和分类词 |
1.5.3 量词与方言分区 |
第二章 量词的语义分类 |
2.1 语义分类范畴 |
2.2 称量有生物量词 |
2.2.1 称人量词 |
2.2.2 动物量词 |
2.2.3 植物量词 |
2.3 称量无生物量词 |
2.3.1 条形细长状量词 |
2.3.2 块形团扁状量词 |
2.3.3 圆形颗粒状量词 |
2.4 小结 |
2.4.1 量词语义分类的南北差异 |
2.4.2 量词语义分类的主要标准 |
第三章 通用量词 |
3.1 通用量词的界定 |
3.1.1 通用量词的定义 |
3.1.2 通用量词的特征 |
3.1.3 通用量词的分类 |
3.2 通用量词“个 |
3.2.1 方言分布 |
3.2.2 历史考察 |
3.2.3 语法功能 |
3.2.4 小结 |
3.3 通用量词“只 |
3.3.1 方言分布 |
3.3.2 历史考察 |
3.3.3 “只”的兴起 |
3.3.4 小结 |
3.4 通用量词“块” |
3.4.1 方言分布 |
3.4.2 历史考察 |
3.4.3 语源探索 |
3.5 通用量词“条 |
3.5.1 方言分布 |
3.5.2 历史考察 |
3.5.3 读音问题 |
3.5.4 小结 |
3.6 其他通用量词 |
3.6.1 通用量词“枚” |
3.6.2 通用量词口[naη] |
3.7 小结 |
3.7.1 北“个”南“只 |
3.7.2 通用量词的地域分布特征 |
3.7.3 “个”的语法化损耗是“只”成为通用量词的动因 |
3.7.4 通用量词“个”的分布不断扩大 |
第四章 量词重叠 |
4.1 量词重叠的历史 |
4.1.1 量词重叠的起始时间 |
4.1.2 量词重叠的历史层次 |
4.1.3 量词重叠形式的来源 |
4.2 量词重叠的性质 |
4.2.1 量词的构词重叠 |
4.2.2 量词的构形重叠 |
4.3 量词重叠的形式 |
4.3.1 量词单纯重叠AA和AAA (AAAA) |
4.3.2 数词加量词重叠“数AA” |
4.3.3 量词加缀重叠“AXA” |
4.3.4 数量词重叠—AA(—A—A) |
4.4 量词重叠的语义 |
4.4.1 语义类型 |
4.4.2 量词重叠的语义 |
4.4.3 数量词重叠的语义 |
4.4.4 量词重叠的语义动因 |
4.4.5 小结 |
4.5 小结 |
第五章 量词表量功能 |
5.1 量范畴和量的分类 |
5.1.1 “量”和相关概念 |
5.1.2 量的分类 |
5.1.3 量值系统 |
5.1.4 小结 |
5.2 量词表小量 |
5.2.1 小量与小称 |
5.2.2 音变型数量小称 |
5.2.3 加缀型数量小称 |
5.2.4 重叠型数量小称 |
5.2.5 混合型数量小称 |
5.3 量词表大量 |
5.3.1 大量与大称 |
5.3.2 量词基式表大量 |
5.3.3 量词加后缀表大量 |
5.3.4 量词变声重叠表大量 |
5.3.5 量词重叠加后缀表大量 |
5.3.6 量词加缀重叠表大量 |
5.3.7 数量词重叠表大量 |
5.4 小结 |
5.4.1 数量小称语法形式 |
5.4.2 数量小称的共性 |
5.4.3 量词表大量的方言特色 |
5.4.4 量词表量的南北差异 |
第六章 量名结构 |
6.1 量名结构的两种解读 |
6.1.1 量名结构的数量解读 |
6.1.2 量名结构的指称解读 |
6.2 量名结构的句位和指称 |
6.2.1 全面型 |
6.2.2 无谓后定指型 |
6.2.3 无谓前不定指型 |
6.2.4 互补型 |
6.2.5 无谓前型 |
6.2.6 全无型 |
6.2.7 谓后不定指型 |
6.2.8 小结 |
6.3 定指量名结构 |
6.3.1 定指量名结构的分布 |
6.3.2 定指量名结构的类型 |
6.3.3 定指量名结构的音变 |
6.3.4 定指量名结构的来源 |
6.4 定指名量结构 |
6.4.1 定指名量结构的类型 |
6.4.2 定指名量结构的性质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7.1 本文的主要观点 |
7.2 研究的不足和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关于SI词头更新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佤语布饶方言四音格词研究[D]. 王婷.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2]现代汉语偏正式比喻复合词研究[D]. 尉方语. 山东大学, 2020(09)
- [3]河南唐河方言语音研究[D]. 张丽. 山东大学, 2020(11)
- [4]由“单音节反义语素”与“同形语素”构成的双音节名词研究[D]. 张桂梅. 吉林大学, 2020(08)
- [5]汉英词典中多字条目的收词与标注研究——以《新世纪汉英大词典》(第二版)“有X”为例[J]. 薛华,陈丛梅.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0(04)
- [6]中日同传过快语速下的听辨问题及对策分析 ——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模拟会议为例[D]. Yokote Junko.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2)
- [7]东北满族民歌演唱艺术研究[D]. 王海霞.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6)
- [8]现代汉语代词及相关形式的指称研究[D]. 吴越. 浙江大学, 2019(01)
- [9]融入实体特征知识的《汉学引得丛刊》典籍自动分类研究[D]. 秦贺然.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10]汉语方言名量词研究[D]. 毛志萍.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标签:现代汉语词典论文; 新世纪汉英大词典论文; 语义分析论文; 满族服饰论文; 对应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