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教善书的动物保护思想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杨皓[1](2019)在《动物福利保护的伦理思考》文中研究指明动物福利保护思想由来已久。西方国家涌现了有关动物保护的三大理论形态,分别是动物解放论、动物权利论以及动物福利论,并形成了仁慈主义、功利主义和人道主义既有侧重又相互联系的三种伦理取向。动物解放论和动物权利论是更为激进和彻底的,向人类中心主义发起了巨大挑战,但也遭到了许多质疑。在现今的生产力发展阶段,基于人道主义立场出发的动物福利论无疑是保护动物更为切实有效的一种理论,它并不反对对动物的利用,但反对对动物不科学、不合理和不道德的利用。动物享有动物福利保护的权利,让它们享有动物福利有利于人类和动物的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在关爱动物和人类利益之间达到平衡。西方动物福利事业发展迅速,并针对农场动物、实验动物、伴侣动物、工作动物、娱乐动物和野生动物采取了一系列的动物福利保护措施,让动物福利保护得以落实。相对而言我国动物福利事业发展较为缓慢,主要由于我国在动物福利实施和监管方面不够完善,公民对于动物福利这一理念比较陌生。因此,为更好推进我国动物福利进步,我们需要从伦理思想处着手,让民众对动物福利保护具有更好的文化认同感。我国古代蕴含着丰富的动物保护思想,例如儒学的尊重、爱护生命的生态思想、道家的慈心于物、物无贵贱的生态思想以及佛教的慈悲、众生平等生态思想。我们要挖掘和整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动物保护思想,结合我国的实际现状,并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加快我国动物福利立法工作,增强公民的动物福利保护参与意识,进一步推进动物福利保护事业发展,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保护生态环境。
冷雪梅[2](2018)在《晚清民国时期大理善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由于种种原因,此前对中国善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宋、明、清的探讨,对于清代以后善书的关注较少。对大理地方善书的研究,更未见系统的研究。本文是对诸多晚清民国时期大理士绅撰着善书的全面系统研究。文章主要分为基础篇、特色篇和个案篇三大部分。上篇为基础研究,主要介绍晚清民国时期大理善书的基本概况及成书原因,按照大理善书的实际应用及蕴含的意义,大致将其分为道德教化、应缘、修炼、精神需求等四类。就大理善书的分类而言,善书并非只是“通俗读物”。从创作来看,大理善书在承袭传统善书创作形式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尤其是游记类鸾书《洞冥宝记》和《蟠桃宴记》,开创了鸾书“对话式”和“章回体”的创作体例,并对此后鸾书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其他善书一样,道德教化是晚清民国时期大理善书的主要内容之一,而“救劫”思想则体现了“以道为教,万教归儒”的宗教救度。大理地方士绅撰着和刊印善书,开建善坛,宣讲圣谕,是其重要表现。与宋、明、清经典善书明显不同的是,晚清民国时期大理善书中有不少内容是地方士绅对当地民众进行的西学启蒙,介绍了不少的科学知识。本文中篇对这一特色进行了研究。从晚清民国时期大理善书来看,当科学传到中国边陲大理时,地方士绅对之既非推崇,也不是排斥。他们认可和尊重科学,敬重闻名于世的西方科学家,鼓励国人学习他们的科学精神。但也并没有对科学顶礼膜拜。他们认为科学不是万能的,意识到科技的异化问题,认为战祸连绵、生灵涂炭源于近代西方军事武器的发明和制造,有悖于“仁”道,“道”高于“技”,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在科学之上,故主张尊“道”鄙“技”。大理士绅对科学的认识和态度,源于农耕文明的影响、儒家“天下归仁”的文化传统、及强烈的民族意识这三方面的因素。大理善书中大量介绍的科学知识,主要包括自然科学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以及女性启蒙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多数为基础知识,涉及多个学科,信息量较大,与民众生活休戚相关。在女性启蒙方面,科学话语与社会性别话语交织,融合中西文化的话语体系,着重进行生育和教育的知识启蒙,试图塑造德才兼备的“新贤妻良母”之形象,希望女性为家庭建设能做出重要的贡献。除善书本身外,大理善书中的科学知识主要通过善坛、学校、家庭的教育进行传播。无论哪种途径,主要都是强调道德教化。对关乎国计民生的科学知识,则以神道设教的方式,通过善坛向当地民众传播。科学知识在大理地区传播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观念上和生活方式上。观念方面,主要体现在经济观念、“四民”观念、婚育观念三个方面。首先是经济观念上,不再过度强调“重农抑商”,而是倡导“以工商立国”,大力支持和鼓励发展工、商业,促进了大理集市的繁荣。其次是“四民”观念上,由于商人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提升,“士贵商贱”的传统观念已被打破,“士农工商”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错动。最后在婚育观念上,大理士绅反对白族过去盛行的姑舅表优先婚,稳婆在生育分娩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渐式微,其原始的接生方法受到质疑。在生活方式上的主要表现,一是关注健康,二是崇尚俭朴,三是出现新的娱乐方式。近代西方科学知识的传入,尤其“预防医学”等观念使当地民众的健康意识有所增强,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有了提高。他们崇尚健康俭朴的生活。又因机器给农业生产带来了高效,人们的休闲时间因此而增多,出现了新的休闲和娱乐方式。玩洋牌、跳舞、唱歌、演戏、歌剧、打麻将等这些娱乐方式越来越兴盛,并且已从城市传到乡村。文章下篇主要以民国时期大理洱源下江乡成善宗坛的宗教活动为个案,对地方士绅如何进行劝善,如何处理科学与宗教之间关系进行了探讨。成善宗坛自民国初年(1912)建坛,至1950年停办,历时39年。期间,善坛主职人员举办大小法会数十次。成善宗坛的宗教活动向我们真实和立体地展现了民国时期大理村民的信仰世界。他们的道德教化既以圣谕宣讲为主,也有在其他宗教仪式中偶尔穿插进行的。他们既接受学校教育,也推广善坛教育。尽管他们对疾病有一定的了解,但在全村遭受瘟疫时,他们还是虔诚地举行供奉地藏像祛瘟的法会活动,诵《地藏菩萨救劫宝法》,并相信有奇效,以实例证明西方医学知识的传播及医疗的现代化,并未使“神药两解”的民间医疗走向消亡,而是继续留存并在民间产生影响。通过上述研究,可以看出晚清民国时期的大理善书及洱源成善宗坛的宗教活动,较好地反映了近代宗教与科学、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关系。首先,晚清民国时期的大理善书,及成善宗坛为地方学校的竣工举办庆祝大会,并到学校进行圣谕宣讲,反映了宗教与科学并非只有对立和排斥,它们之间还有融摄。大理士绅在西风浩荡的形势下,吸收了大量的科学知识,假借神圣仙佛降乩,结合旧有传统文化编撰善书,在宣教的同时,也向民众进行了科学知识的普及,促进了科学在当地的传播和发展。因此,宗教对科学并非只有阻碍作用,也有适应或促进科学发展的因素。其次,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冲突与调适,在晚清民国时期的大理善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或许与其他多数宗教团体不一样的是,当地士绅在对民众进行以道德为核心之宗教救度的同时,也在对其进行科学启蒙。他们既对中国传统文化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又乐于吸纳利于国计民生的西方科学知识。他们采取“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策略,既不全盘西化,也不全盘复古,游刃有余的协调继承与扬弃之间的关系,是为让中华民族的文化绵延永续,灿烂辉煌。其三,任何民族的健康发展都应该是以己为体,以人为用。在现代科技发展一日千里,民主、人权成为普世价值的背景下,我们不能忽视和否定西方先进的科技及价值理念,但也不能抛弃中国的传统。
陈润雯[3](2017)在《我国动物保护立法完善研究 ——以台湾地区为借鉴》文中指出如今随着网络的普及与发展,虐待动物事件接二连三地被曝光。动物保护问题层出不穷,人与动物之间的矛盾越演越烈,但由于大陆内地动物保护立法的缺失,使得人与动物之间的矛盾无法得到彻底有效的解决。虽然虐待和残害动物的行为受到了人们的强烈谴责,但是道德谴责的作用是极为有限的,不能有效地制止虐待和残害动物的行为。在法律层面对动物保护进行规制才是解决人与动物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大陆地区若能进行动物保护立法工作,通过立法真正实现动物福利,不仅能有效保护动物的生命,维护动物的尊严,还有利于人类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与进步,体现出社会公民的道德情怀和个人素质。另外,动物保护立法对维持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也有很大帮助,有助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有序的发展。值得一提的是,动物保护立法还能够提升动物福利标准,规范出口经营行为,促进国家贸易的发展,从而营造良好的国际形象。我国大陆地区至今还没有出台一部统领全局的动物保护法,动物保护立法工作相比而言较为落后。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立法目的重监管轻保护、法律体系零乱松散、对残害动物的行为制裁不足、公众参与制度的不健全。台湾地区动物保护立法的工作至今已有十多年时间,立法经验比较成熟,各项动物保护制度也在逐步完善,积累了较多的立法和实践经验,并且我国大陆地区和台湾地区有着相似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可供参考程度比较高。因此有必要借鉴台湾地区的立法经验,为大陆地区的动物保护立法做出探索和努力。针对大陆地区动物保护立法目前所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动物保护立法的工作可以从转变动物保护立法目的,合理设置动物保护的法律体系,严格规定残害动物行为的法律责任,健全公众参与制度这些方面来完善和改进,还有最重要的是制定专门法以化解目前大陆地区社会中所出现的诸多矛盾,明确立法的前进方向,让动物有自由有尊严的活在人类社会中,实现人与动物的和谐发展。
李祎[4](2017)在《当前都市中的佛教放生现象研究 ——以“上海菩提学会”放生活动为中心的考察》文中提出当前,全国各地佛教放生热潮愈演愈烈,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广受关注的信仰民俗与社会现象。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上海,大大小小的佛教放生活动每天都在这里频繁上演。本文选取了"上海菩提学会"放生活动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田野调查,分析了当前都市佛教放生活动的规模、特征及其运转模式;同时结合宗教学、民俗学与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探讨了当前都市放生现象背后的社会心理机制、信仰根源及其所引发的社会问题。本文研究认为,佛教放生活动不仅是传统信仰民俗文化在当下社会文化背景中的传承与流变,同时它也发展成为现代人摆脱日常生活压力、寻求精神解脱,乃至医疗身心与寄托生死的"方便法门"。从佛教的信仰解释来看,它为放生提供了一套"积资净障""积德消灾"的意义解释系统,在这个解释系统里,"业报"可以通过参与放生来实现转化。从放生者的身体体验情境来看,通过放生仪式的空间设置与转换,在由"死"到"生"的戏剧化场景转换之中,参与者将动物的经历映射到自己身上,从而感受到轻松与解脱。在此,放生仪式得以作为一种信仰民俗治疗的方式从而实现调节参与者的身心状态的目的。放生活动的频繁上演也折射了当前都市人的生活压力、信仰状况、文化认同和身份归属。而种种放生乱象及其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社会问题等,也反映了当前都市人的信仰文化生活的盲目与困惑。
时彦茹[5](2017)在《道教生态伦理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现代化经济的快速发展,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全球性环境问题也面临严峻的考验,在这样的社会环境背景下,生态伦理被提出和发展,是有其深刻的客观因素的。道教生态伦理思想是道教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在生态伦理的角度上提出和发展的命题,它继承了道教万物源于“道”、“三气”“五行”“八卦”的结构理论及有形皆有道性等道教主要思想,以“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天地父母”、“崇道贵德”、“清虚自守”、“护生戒杀”为主要内容,道教生态伦理思想不仅就自然哲学的角度上讨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而且还就现实生活中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给出了许多重要的观点和提议,有力地支撑了道教生态伦理思想的理论框架。道教生态伦理思想以其生存智慧阐述人与万物的相处法则,可以培养人们的慈爱之心和人文关怀的理念,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是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自然生态系统是一个有序的整体,宇宙的变化发展有其深邃的奥秘和法则,人们是永远都无法完全探秘到的,因此,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人们应该自觉遵守自然发展的规律、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相处。道教生态伦理思想揭示了道教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的处理原则,积极将道教伦理思想践行于实际生活中,道教文化深刻的生态伦理智慧在当今仍然彰显出其重要的生态伦理价值。
何子建[6](2017)在《佛教善书民俗的动物保护意义》文中提出善书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而善书作为一种民俗形式,在古代中国社会发展中在维持社会稳定,劝导社会民众行善心、做善事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善书作为一种民俗读物,有“宝卷”、“功过格”、“故事集”等形式,这三种形式各有其特点,对于传播善的观念,促进大众善行具有重要意义。善书民俗在其发展过程中与宗教相结合,形成了道教善书与佛教善书。道教善书及佛教善书,都是自身宗教的思想与善书民俗形式相结合,目的是能够更好地劝诫社会民众行善心、做善事。佛教善书民俗中蕴含着丰富的“戒杀”“放生”内容,对于动物保护有其自身的优势和积极的意义。本文正文部分总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研究课题的背景和意义、相关概念界定、学术界研究现状及趋势、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章阐述佛教善书的定义和内容,佛教善书的发展过程,编辑与传播、形式与特点。第三章阐述佛教善书的动物保护内容有着深厚的佛教传统思想基础,主要包括“因果报应观”“功德观与福田观”“慈悲观”“众生平等观”。第四章阐述佛教善书民俗的动物保护实践,佛教善书中蕴含着丰富的“戒杀”内容,主要包括对一般野生动物、昆虫等微小动物、家养动物等的“戒杀护生”,针对不同的人和不同的场合的劝诫;而“放生”内容则是从放生的种类、时间、场所、组织、效用等方面来论述。第五章阐述佛教善书民俗动物保护的优势,主要包括社会教育优势、社会规范优势、编订、印制优势、宣讲、传播优势等方面。最后一章结语,总结了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佛教善书内容在当代动物保护实践中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李延杰[7](2016)在《宋代劝善思想研究》文中提出思想观念不能脱离社会大环境而存在,宋代特殊的社会环境为劝善思想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条件。以文治国的统治政策及活跃的社会流动,相对发达的商品经济,三教合一的思想背景,印刷术的发展,宋代官员、缙绅乃至平民百姓对安身立命的追求,为宋代劝善思想的理论及实践提供了可资发展的土壤。宋代劝善思想不仅在劝善书中可以体现,同时散见于家训、官箴、谕俗文、蒙书、诗歌、小说中。宋代劝善思想在以儒家传统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为主的基础上糅合了儒、释、道三教特色。作为王权教化的补充,宋代的劝善思想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本文以家训、官箴、谕俗文、蒙书、诗歌、小说、道教经典、佛教经典为研究对象,剖析了其中蕴含的劝善思想,以图呈现三教合一背景下宋代民众的精神生活与追求。家训中蕴含的劝善思想。家训寄予着祖辈对子孙的殷切期盼,通过分析多篇家训,探究其中蕴含的父慈子孝、夫义妻顺、兄友弟悌、同族和睦思想。官箴中蕴含的劝善思想。官箴寄予着官员对自身的要求,通过分析多篇官箴,探究其中所蕴含的为官清廉、断狱公正、减轻赋税、抚民以仁思想。谕俗文中蕴含的劝善思想。谕俗文作为地方官治理地方事务的文本载体,透露出地方官员对移风易俗的努力。通过分析多篇谕俗文,探究其中所蕴含的遵纪守法、移风易俗、勤劳致富、守望相助思想。蒙书中所蕴含的劝善思想。蒙书作为童蒙教育的重要载体,对孩童成长影响甚深。通过分析多篇蒙书,探究其中所蕴含的待人有礼、敬身正己、克勤克俭等思想。小说中所蕴含的劝善思想。小说以通俗易懂的言语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及思想状态。通过分析多篇劝善小说,探究其中所蕴含的戒杀好生、夫妻恩爱、施善济民思想。道教经典中所蕴含的劝善思想,道教作为本土宗教,内容繁多。道教的劝善思想以忠孝思想为依托,通过分析道教经典,探究敬畏神灵、奖善惩恶等背后的劝善思想。佛教经典中所蕴含的劝善思想,佛教中的地狱审判、业报轮回的主旨是劝人行善止恶。通过分析多篇佛教经典,探究其中所蕴含的慈悲为怀、戒杀好生等劝善思想。结语着重分析了宋代劝善思想的特点及影响,反映了当时民众的精神生活与追求。
黄芳[8](2013)在《论动物权利思想的演进》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严重的威胁,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的呼声日趋高涨。动物权利则日渐成为正确认识人与动物关系的关键问题。事实上,动物权利思想有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只有从历史的视角进行考察动物权利的成长的全过程,我们才能全面理解和掌握动物权利的基本内涵,才能更理性地看待人与动物的关系,才能发现动物保护价值观重构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而找到保护动物的最佳实践路径。步入生态文明,由于人类还没有完全形成善待动物的习惯,所以,人类追求更多利益的愿望,容易幻化为无节制地虐杀动物;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容易寄望于过度地掠夺动物资源来实现。基于此,本文带着如何定义动物权利、如何对待人与动物的关系、如何实现和谐的目标等一系列时代的追问,按照历史的发展脉络,将动物权利思想的演进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即古代附魅动物权利观、近代祛魅动物权利观和现当代返魅动物权利观。文章通过对动物权利思想的三次重大转型的分析和梳理,进一步探讨动物权利思想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在客观地正视动物权利法定化的困境的前提下,提出建构符合中国国情的动物保护价值理念,进而探寻我国动物保护的立法模式。本文除了导论和结语之外,共分为四个部分。文章的主体部分依次围绕以下方面展开论述:第一部分:古代附魅动物权利观。古代附魅动物权利观主张人与动物关系的自然统一。首先,介绍了古代附魅动物权利观产生的现实背景。原始文明和农业文明时期的人类与自然保持着一种朴素的和谐关系,为古代附魅动物权利观的产生提供了时代背景;而古代中西方文化中蕴含的宗教神学思想和古代自然法亦为古代附魅动物权利观的产生提供了理论背景。其次,阐述了古代附魅动物权利观的基本形态。其主要的基本形态有:远古时代的“图腾崇拜”和“万物有灵论”、西方的自然主义自然观和神学主义自然观、中国儒、道、佛的“天人合一”思想。最后,评述了古代附魅动物权利观。对古代附魅动物权利观的概念做了简单的介绍,在此基础上,对古代附魅动物权利观进行评析,从古代附魅动物权利观的法律化以及中西方的动物权利观的比较中客观地分析和评价。第二部分:近代祛魅动物权利观。近代祛魅动物权利观主张人与动物关系的分裂。首先,介绍了近代祛魅动物权利观产生的现实背景。工业文明带来了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为人类与动物的关系走向对立提供了时代背景;而“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理性”自然法以及“主客二分”观念为人类与动物的关系彻底分裂提供了理论背景。其次,阐述了近代祛魅动物权利观的基本形态。其主要的基本形态有: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机械主义动物观、启蒙运动的“人道主义”以及中国近代“西学东渐”思潮中的“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最后,评述了近代祛魅动物权利观。对近代祛魅动物权利观的概念做了简单的介绍,在此基础上,从时代进步性和历史局限性两个方面对近代祛魅动物权利观进行评析。第三部分:现当代返魅动物权利观。现当代返魅动物权利观主张人与动物关系的和谐相处。首先,介绍了现当代返魅动物权利观产生的现实背景。生态文明开启了人类追求和向往“和谐”的新时代,为人与动物关系的和谐发展提供了时代背景;非“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新自然法学的复兴以及“主客一体化”的理念为人与动物关系的和谐相处提供了理论背景。其次,阐述了现当代返魅动物权利观的基本形态。其主要的基本形态有:西方的动物福利论、动物权利论、其他思想中的动物权利观以及中国现当代学者的动物权利观。最后,评述了现当代返魅动物权利观。对现当代返魅动物权利观的概念做了简单的介绍,在此基础上,对现当代祛魅动物权利观进行评析。一方面,肯定了祛魅动物权利观在伦理学领域和法学领域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分析了祛魅动物权利观存在着理论上的缺陷和实践上的困境。第四部分:对动物权利思想演进的反思。通过前三部分对动物权利思想发展脉络的梳理,“以史为鉴”的反思则是文章的最后落脚点。文章客观地指出,一方面,动物权利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另一方面,动物权利法定化存在着理论困境和实践障碍。基于此,要从动物权利思想的历史嬗变中得到深刻的启示。一是要建构动物保护的价值理念。以中国古代传统“天人合一”的思想和西方的自然法为基础,建构天人和谐的法律价值理念,并将其由宪法扩充到法律、法规,进一步渗透到各个层级效力的法律部门中,从而使相关法律部门“绿化”。二是选择动物保护立法模式。指出我国的动物保护立法必须立足中国国情,按照完善现有的动物保护法律法规、出台防止虐待动物法、制定动物福利法这一立法模式路线图,循序渐次地促进动物保护法律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华正刚[9](2012)在《论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律制度的完善》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经济飞速发展,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当今的主题,我国在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生态保护越来越受到关注,但是我国现在关于保护野生动物法律制度却十分滞后,很多野生动物都成了满足人类贪欲的受害者。在国家越来越重视生态的背景下,野生动物的地位得到极大的提高,虽然以人类为中心的价值观在现在的环境资源保护法律制度体系中还占有很高的地位,但如物种平等、生态中心主义的价值观等一些较为先进的价值观,在理论与实践中也得到了不同程度地重视。人们意识到人类只要处理好自己与生态的关系,就能极大的促进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空间。现在我国在保护野生动物方面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的很多法律规定滞后于时代的发展。在这样一种情况下,笔者对进一步健全我国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的法律规定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摸索和研究。本文首先探讨了野生动物的概念、价值和保护意义,接着介绍了国内外野生动物保护法的现状、野生动物保护法律制度发展的思想史,然后剖析了近年来我国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的客观实际情况,点明当前我国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立法层面上概括性的介绍了现行的野生动物保护立法的不足;最后笔者针对我国现有野生动物保护立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立法建议,期望能够有助于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立法的完善,促进我国野生动物保护事业的发展。
张晓瑞[10](2012)在《道教生态思想下的人居环境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导致了生态危机的产生。科学技术这把双刃剑在其高速发展中从某一方面改善了人的生活面貌,但同时也从不同程度破坏了人类的居住环境。当我们自认为聪明地去追求所谓的现代生活时,却不知不觉放弃了一些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换来的不仅仅是建筑形态的趋同化,更严重的是人居环境的平衡系统在不知不觉中被破坏。未来的人居环境应如何构建?发达国家的人居环境构建模式显然已不是人类构建生态人居环境的通坦之途。在这种形势之下,古老的东方文明却显得比西方文明更注重人类与自然的和谐。本论文将目光投向我国传统道教生态思想,去寻找消解困顿的钥匙,论文立足国情,试图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与实践之路。藉此推动今天人与自然和谐的理论与实践创新。而我国传统道教中倡导的“天人合一”、“天父地母”、“道法自然”等具有生态意义的基本要素,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符合国情的生态意识平台。因此有必要从道教生态思想的角度对道教建筑、传统民居进行研究,利用生态学、人居环境学对传统道教文化进行当代解读,从而找到适合于国情的生态人居环境构建的切入点。论文共七章内容:第1章,绪论。包括了研究背景、目的、对象、意义、综述、方法、内容、论文框架及基本概念与理论。第2章,生态文明视野下的中国传统宗教文化概述。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儒、释、道教的生态自然观、伦理观、实践观一一展开论述。第3章,道教的历史演进及其生态思想体系。以道教生态思想为主要研究对象,详细分析了道教生态思想的理论要素、伦理构建、现实延伸。对道教中蕴含的生态思想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与阐述。第4章,传统道教建筑中的道教生态思想。通过研究道教建筑自身的文化内涵、选址的堪舆原则、平面空间特征,挖掘其中有益于构建生态人居环境的元素。第5章,传统民居中的道教生态思想。通过研究传统民居自身的演化、自然生态观、选址、平面空间特征、营建技术及建筑选材,挖掘其中有益于构建生态人居环境的生态思想。第6章,道教生态思想在当代人居环境构建中的价值与启示。系统总结了道教在人居环境构建中体现出的生态思想,把一类具有内在本质上和外在形式上有共性特征的事物,逐一进行梳理、归纳与总结,使其成为一种能够正确指导当代人居环境构建的思想依据。第7章,结语。阐述了结论及研究展望。
二、道教善书的动物保护思想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道教善书的动物保护思想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动物福利保护的伦理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一章 动物福利概念、适用范围及基本原则 |
第一节 概念 |
一、动物福利的内涵 |
二、动物福利的必要性 |
第二节 适用范围及基本原则 |
一、适用范围 |
二、基本原则 |
第二章 中西方动物福利保护思想的历史审视 |
第一节 西方动物福利保护思想的历史审视 |
一、三种理论形态 |
二、三种伦理取向 |
第二节 中国动物福利保护思想的历史审视 |
一、儒家思想 |
二、道家思想 |
三、佛家思想 |
第三节 中西方动物福利保护思想对我们的启示 |
一、中西方动物福利保护思想的比较 |
二、动物保护伦理思想与动物福利思想的关系 |
三、有关动物福利保护思想的具体应用 |
第三章 我国动物福利保护现状及对策 |
第一节 我国动物福利保护发展现状 |
一、立法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 |
二、动物保护协会缺乏组织性 |
三、公众动物福利保护意识薄弱 |
第二节 我国动物福利保护对策 |
一、加快动物福利立法工作 |
二、加强监督管理以防止侵害动物福利 |
三、提高公众动物福利保护参与意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晚清民国时期大理善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背景 |
二、本文切入点 |
三、研究综述 |
四、使用资料 |
五、研究方法 |
六、研究目的和文章结构 |
上篇 基础研究 |
第一章 晚清民国时期大理善书概况及成书原因 |
第一节 晚清民国时期大理善书的类别 |
一、道德教化 |
二、应缘 |
三、修炼 |
四、精神需求 |
第二节 晚清民国时期大理善书的主要内容 |
一、宗教救度 |
二、开坛阐教 |
第三节 晚清民国时期大理善书的成书原因 |
一、近代云南社会的影响 |
二、成书“因缘” |
本章小结 |
中篇 特色研究 |
第二章 晚清民国时期大理善书中渗透的“科学” |
第一节 近代科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
一、“科学”的概念及源头 |
二、近代科学在中国的历程 |
第二节 大理士绅对待科学的态度 |
一、认可和尊重科学 |
二、科学不是万能的 |
三、“道”高于“技” |
第三节 大理士绅对待科学态度之原因探析 |
一、农耕文明的影响 |
二、“天下归仁”的儒家传统 |
三、强烈的民族意识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晚清民国时期大理善书传播的科学知识及其途径 |
第一节 大理善书传播的科学知识 |
一、自然科学知识 |
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
三、女性的科学启蒙知识 |
第二节 大理善书中科学知识的传播途径 |
一、善坛教育 |
二、学校教育 |
三、家庭教育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晚清民国时期大理善书中的地方社会新气象 |
第一节 社会观念的变迁 |
一、经济观念 |
二、“四民”观念 |
三、婚育观念 |
第二节 生活方式的变化 |
一、崇尚健康俭朴的生活 |
二、新的休闲和娱乐方式 |
本章小结 |
下篇 个案研究 |
第五章 民国时期洱源下江乡成善宗坛的宗教活动 |
引言 |
第一节 成善宗坛的基本情况 |
一、成善宗坛的建坛 |
二、成善宗坛的迁移 |
第二节 成善宗坛举办的重大法会 |
一、学校竣工庆祝大会 |
二、圆通斋 |
三、葭旁开街大斋 |
四、供奉地藏像袪瘟 |
五、做家斋 |
六、中元普渡大会 |
七、吕祖会训斥杨庆昌 |
八、沿村宣讲圣谕 |
九、为杨宗震送葬 |
十、最后的法会 |
本章小结 |
附录一 成善宗坛大事年表 |
附录二 成善宗坛敦化寺平面图 |
附录三 成善宗坛牌位图 |
附录四 成善宗坛敬奉的神像牌位图 |
附录五 成善宗坛职事人员名单 |
本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晚清民国时期大理善书编目 |
凡例 |
一、大理士绅撰写的善书编目 |
二、大理士绅抄写或刻印的外地善书编目 |
致谢 |
(3)我国动物保护立法完善研究 ——以台湾地区为借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动物保护立法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一)动物保护的相关基本概念 |
1.动物福利 |
2.动物保护 |
(二)动物保护立法的理论基础 |
1.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动物保护理论 |
2.当代中国动物保护立法理论基础 |
二、我国动物保护现有的法律规定及存在问题 |
(一)我国动物保护的相关法律规定 |
(二)我国动物保护法律规定存在的问题 |
1.立法目的重监管轻保护 |
2.法律体系零乱松散 |
3.对残害动物的行为制裁不足 |
4.公众参与制度不健全 |
三、台湾地区动物保护的法律规定与启示 |
(一)台湾地区动物保护的法律规定 |
1.台湾地区动物保护法的内容概况 |
2.台湾地区动物保护立法的结构安排 |
3.台湾地区动物保护立法的基本原则 |
4.台湾地区动物保护立法的法律责任 |
(二)台湾地区动物保护法律规定的启示 |
1.立法目的注重保护动物利益 |
2.法律体系结构简明合理 |
3.法律处罚责任严格具体 |
4.公众参与制度较为完善 |
四、完善我国动物保护立法的相关建议 |
(一)明确动物保护立法目的 |
(二)合理设置动物保护立法的法律体系 |
(三)严格规定残害动物行为的法律责任 |
(四)健全公众参与制度 |
(五)制定专门的动物保护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4)当前都市中的佛教放生现象研究 ——以“上海菩提学会”放生活动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相关概念澄清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四节 研究综述 |
第二章 放生的历史渊源与沪上佛教放生的当下呈现 |
第一节 放生民俗的思想渊源与流变 |
一、中国本土文化中的放生思想 |
二、佛教对中国放生文化的影响 |
第二节 沪上佛教放生之风及其当下呈现 |
一、近代以来沪上佛教放生之风 |
二、当前沪上放生主体的多样性 |
三、当前沪上放生空间的多样性 |
四、放生活动极为频繁 |
第三节 对"菩提小组"放生活动的实地调研 |
一、组织模式 |
二、活动形式及规模 |
三、参与主体的身份分析 |
四、放生仪式的展演过程 |
第三章 放生仪式:通往神圣体验之门 |
第一节 放生仪式的神圣空间建构 |
一、仪式的空间设置 |
二、仪式空间转换中的意义呈现 |
三、放生仪式的戏剧性场景与神圣象征 |
第二节 仪式中的心理体验 |
一、放生咒与上师加持 |
二、放生回向与功德福报期待 |
三、放生仪式的感官吸引与身体体验 |
第四章 放生作为一种信仰民俗治疗方式 |
第一节 当前放生之风的社会心理根源探析 |
第二节 放生民俗治疗的心理动机 |
一、放生的目的:消灾、赎罪、治病、祈福、增寿 |
二、寻求认同的动机:摆脱"失衡状态"的渴望 |
三、放生作为一种自我实现的途径:身份认同与道德优越感 |
第三节 放生信仰民俗治疗的实现机制 |
一、"积资挣障"的意义解释系统 |
二、放生信仰民俗治疗的作用机制 |
第五章 变调的佛法与扭曲的心理:当代放生之惑 |
第一节 当代放生理念的扭曲 |
一、对佛教放生观念的误读与扭曲 |
二、当前放生的功利性与盲目性 |
第二节 放生导致的环境问题 |
一、放生VS放死 |
二、对生态平衡的潜在危害 |
三、动物与人居之间的紧张 |
第三节 超越的信仰VS利益的驱动 |
一、从信仰活动到市场行为 |
二、职业放生组织者的利益追求 |
第四节 放生折射的当代信仰困惑 |
一、功利化的价值取向 |
二、道德危机与信仰缺失 |
三、对团体生活的渴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5)道教生态伦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三)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
(四)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二、道教生态伦理思想渊流 |
(一) 道教的发展及主要思想 |
1、道教的发展 |
2、道教的主要思想 |
(二) 道教生态伦理思想的发展 |
1、万物源于“道” |
2、“三气”、“五行”、“八卦”的结构理论 |
3、有形皆有道性 |
三、道教生态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
(一)“道法自然” |
(二)“天人合一” |
(三)“天地父母” |
(四)“崇道贵德” |
(五)“清虚自守” |
(六)“护生戒杀” |
四、道教生态伦理思想中的生存智慧 |
(一) 道教善书中的生态伦理智慧 |
(二)“天地之间,唯人最灵”和“与天地万物为侣”中的生态伦理智慧 |
1、“天地之间,唯人最灵” |
2、“与天地万物为侣” |
五、道教生态伦理思想的实践成果及当代价值 |
(一) 道教生态伦理思想的实践成果 |
(二) 道教生态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佛教善书民俗的动物保护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课题来源及意义 |
(一)选题的背景及缘由 |
(二)选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课题的研究方法 |
四、课题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佛教善书概要 |
一、佛教善书的定义与内容 |
二、佛教善书的发展过程 |
三、佛教善书的编辑与传播 |
四、佛教善书的形式与特点 |
第三章 佛教善书民俗动物保护的思想基础 |
一、因果报应观 |
二、功德观与福田观 |
三、慈悲观 |
四、众生平等观 |
第四章 佛教善书民俗的动物保护实践 |
一、戒杀与动物保护 |
(一)戒杀护生的对象 |
(二)针对不同人的劝诫 |
(三)针对民俗场合的劝诫 |
二、放生与动物保护 |
(一)放生对象 |
(二)放生时间与场所的说明 |
(三)放生活动的组织 |
(四)放生活动的效用 |
第五章 佛教善书民俗的动物保护优势 |
一、佛教善书的编印、传播 |
二、社会教育优势 |
三、社会规范优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宋代劝善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s |
绪言 |
(一)选题意义 |
(二) 概念界定 |
(三) 研究现状和趋势 |
(四)论文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一、家训中的劝善思想 |
(一) 父慈子孝 |
(二)兄友弟悌 |
(三)夫义妻顺 |
(四)宗族和睦 |
二、官箴中的劝善思想 |
(一)为官清廉 |
(二)断狱公正 |
(三)减轻赋税 |
(四)抚民以仁 |
三、谕俗文中的劝善思想 |
(一)遵纪守法 |
(二)移风易俗 |
(三)勤劳致富 |
(四)守望相助 |
四、蒙书中的劝善思想 |
(一)待人有礼 |
(二)敬身正己 |
(三)克勤克俭 |
五、果报小说中的劝善思想 |
(一)珍惜生命 |
(二)夫妻有恩 |
(三)施善济民 |
六、道教经典中的劝善思想 |
(一)敬畏神灵 |
(二)奖善惩恶 |
(三)从业之道 |
(四)济世救民 |
七、佛教经典中的劝善思想 |
(一)慈悲为怀 |
(二)善恶报应 |
(三)戒杀好生 |
(四)博施济众 |
结语 |
(一)宋代劝善思想的特点 |
(二)宋代劝善思想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论动物权利思想的演进(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三) 研究现状 |
(四) 研究方法 |
(五) 创新点及不足 |
一、 古代附魅动物权利观:人与动物关系的自然统一 |
(一) 现实背景 |
1. 时代背景 |
2. 理论背景 |
(二) 古代附魅动物权利观的基本形态 |
1. 远古时代:图腾崇拜和“万物有灵论” |
2. 古希腊、古罗马:自然主义自然观 |
3. 中世纪的神学主义自然观 |
4. 中国古代动物保护思想:儒、道、佛的“天人合一”思想 |
(1)儒家“天人合一”思想 |
(2)道家的生态伦理思想 |
(3)佛教的“护生”理念 |
(三) 古代附魅动物权利观之述评 |
1. 古代附魅动物权利观概述 |
2. 对古代附魅动物权利观的评析 |
(1)古代附魅动物权利观的法律化 |
(2)中西方古代附魅动物权利观之比较 |
二、 近代祛魅动物权利观:人与动物关系的绝然分裂 |
(一) 现实背景 |
1. 时代背景 |
2. 理论背景 |
(二) 近代祛魅动物权利观的基本形态 |
1.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 |
2. 机械主义动物观 |
3. 启蒙运动的“人道主义”思想 |
4. 中国近代“西学东渐”思潮中的动物权利观 |
(三) 近代祛魅动物权利观之述评 |
1. 祛魅动物权利观的概述 |
2. 评析近代祛魅动物权利观 |
三、 现当代返魅动物权利观:人与动物关系的和谐相处 |
(一) 现实背景 |
1. 时代背景 |
2. 理论背景 |
(二) 现当代返魅动物权利观的基本形态 |
1. 动物福利论 |
2. 动物权利论 |
(1)功利主义的平等观 |
(2)伦理共同体扩展的思想 |
(3)动物解放论 |
(4)生命主体论 |
3. 西方其他生态思想中的动物权利观 |
(1)生物中心论 |
(2)生态整体主义 |
4. 现当代中国学者的动物权利观 |
(1)法律调整论 |
(2)动物法律主体论 |
(3)动物最高物格论 |
(4)动物福利论 |
(三) 现当代返魅动物权利观之述评 |
1. 返魅动物权利观概述 |
2. 对返魅动物权利观的评析 |
四、 对动物权利思想演进的反思 |
(一) 动物权利思想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
1. 动物权利思想的理论贡献 |
(1)加快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结合 |
(2)促进了“主、客一体化”研究范式的变革 |
(3)推动了道德法律化的进程 |
2. 动物权利思想对实践的指导意义 |
(1)有利于提升人类文明的程度 |
(2)有助于推进动物法的发展 |
(3)有利于实现人权的生态化转向 |
(二) 动物权利法定化的困境 |
1. 动物权利法定化的理论困境 |
(1)法律主体扩展到动物的法理障碍 |
(2)动物权利挑战了权利与义务的平衡 |
(3)动物权利违背了法律责任制度 |
2. 动物权利法定化的实践障碍 |
(1)动物法律权利的范围难以确定 |
(2)动物行使法律权利难以实现 |
(3)人与动物权利冲突时难以平衡利益 |
(三) 动物权利思想的演进对中国的启示 |
1. 我国动物保护的法律价值理念建构 |
(1)我国动物保护的法律价值理念定位:天人和谐的法律价值观 |
(2)天人和谐法律价值观的理论基础:“天人合一”思想和自然法思想 |
(3)天人和谐价值观法律化的实践路径:“绿化”相关法律部门 |
2. 我国动物保护立法模式的选择 |
(1)完善现有的动物保护法律法规 |
(2)出台防止虐待动物法 |
(3)制定动物福利法 |
结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论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律制度的完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引言 |
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1 选题目的 |
1.2.2 选题意义 |
1.3 国内外野生动物保护法律制度考察 |
1.3.1 国外的野生动物保护法律制度考察 |
1.3.2 国内的野生动物保护法律制度 |
1.4 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研究的创新点 |
2 野生动物保护概述 |
2.1 野生动物的概念和范围 |
2.1.1 野生动物的概念 |
2.1.2 野生动物的范围 |
2.2 野生动物的价值 |
2.2.1 生态价值 |
2.2.2 经济价值 |
2.2.3 美学价值 |
2.2.4 伦理价值 |
2.3 野生动物保护法律制度的适用及意义 |
2.3.1 野生动物保护法律制度的适用 |
2.3.2 野生动物保护法律制度的意义 |
2.4 本章小结 |
3 野生动物保护法律制度的思想基础 |
3.1 西方的野生动物保护思想 |
3.1.1 古罗马时期的同情怜悯动物思想 |
3.1.2 近代西方国家的仁慈主义思想 |
3.1.3 现代西方的动物解放运动兴起 |
3.2 中国的野生动物保护思想 |
3.2.1 儒家文化中关于野生动物保护思想的体现 |
3.2.2 道家文化中的野生动物保护思想 |
3.2.3 佛教中的动物保护思想 |
3.3 本章小结 |
4 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
4.1 整体立法理念存在的问题 |
4.2 关于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
4.2.1 立法目的缺陷 |
4.2.2 野生动物定义不明确 |
4.2.3 人类中心主义立法理念 |
4.2.4 虐待野生动物行为成为法律漏洞 |
4.2.5 缺少对野生动物生存环境的保护 |
4.2.6 野生动物资源保护致损补救制度缺失 |
4.3 野生动物的民法保护缺陷 |
4.3.1 野生动物法律地位不明确 |
4.3.2 野生动物所有权主体单一 |
4.3.3 用益物权规定缺失 |
4.4 野生动物刑法保护的不足 |
4.4.1 对破坏野生动物资源罪的客体认识及归类不准确 |
4.4.2 《野生动物保护法》严重滞后于现行刑法 |
4.4.3 刑法规定滞后 |
4.4.4 法条缺乏协调性 |
4.4.5 法条规定存在逻辑错误 |
4.4.6 多个罪名存在法条竞合现象 |
4.5 本章小结 |
5 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律制度的完善 |
5.1 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 |
5.2 完善立法目的和扩大野生动物的保护范围 |
5.3 完善反虐待野生动物的立法 |
5.3.1 制定动物福利法 |
5.3.2 建立动物诉讼制度 |
5.4 确立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
5.5 完善野生动物致损的行政补偿机制 |
5.6 完善民法对野生动物的保护 |
5.6.1 明确野生动物的法律地位 |
5.6.2 建立多元化野生动物所有权制度 |
5.6.3 完善野生动物用益物权制度 |
5.7 完善野生动物的刑法保护 |
5.8 建立民间野生动物保护组织制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道教生态思想下的人居环境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世界背景 |
1.1.2 中国策略 |
1.1.3 课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对象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综述 |
1.5.1 道教与道教文化“既往研究综述”的综述 |
1.5.2 道教生态思想与人居环境研究的综述 |
1.5.3 本研究侧重及创新性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框架 |
1.8 研究概念界定 |
1.8.1 道教、道教生态思想 |
1.8.2 道教建筑、传统民居、传统聚落 |
1.8.3 生态学、人居环境学 |
2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中国传统宗教文化概述 |
2.1 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 |
2.1.1 原始自然崇拜中的生态道德观 |
2.1.2 农业文明对自然早期的开发利用 |
2.1.3 工业文明的价值取向及对环境的影响 |
2.1.4 生态文明发展的历程 |
2.2 人类对生态文明的认识 |
2.2.1 生态文明的深度阐述 |
2.2.2 生态文明的主要特征 |
2.2.3 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 |
2.2.4 中国传统聚落在资源环境下的生态生存方式 |
2.2.5 中国山水文化与园林文化中的自然和谐观 |
2.3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儒家思想特征 |
2.3.1 天人合一的生态自然观 |
2.3.2 尊重生命、兼爱万物的生态伦理观 |
2.3.3 中庸之道的生态实践观 |
2.3.4 儒家思想在传统建筑中的体现 |
2.4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佛教思想特征 |
2.4.1 佛性统一的生态自然观 |
2.4.2 万物平等的生态伦理观 |
2.4.3 慈悲为怀的生态实践观 |
2.5 生态文明视野下的道教思想特征 |
2.5.1 道教生态思想的起源 |
2.5.2 人天和谐的的自然生态观 |
2.5.3 天父地母的生态伦理观 |
2.5.4 自然无为的生态实践观 |
2.5.5 道教生态思想在传统建筑中的体现 |
2.6 本章小结 |
3 道教的历史演进及其生态思想体系 |
3.1 道教概述 |
3.1.1 道教的历史及其思想起源 |
3.1.2 道教的基本信仰与教义[2] |
3.2 道教的历史演进 |
3.2.1 各种宗教的发展及相互关系 |
3.2.2 道教的发展过程 |
3.2.3 道教生态思想的历史渊源 |
3.3 道教生态思想体系的理论要素 |
3.3.1 对人天和谐的追求 |
3.3.2 对天地自然的尊重 |
3.3.3 对保护自然的原则 |
3.4 道教生态思想体系的伦理构建 |
3.4.1 从道教生命伦理到生态伦理 |
3.4.2 以生命为中心的生态伦理观 |
3.4.3 宗教神学化的生态伦理体系 |
3.5 道教生态思想体系的现实延伸 |
3.5.1 洞天福地与生态环境 |
3.5.2 道教堪舆与生态思想 |
3.5.3 道教戒律与生态规则 |
3.5.4 道教善书与生态教化 |
3.6 本章小结 |
4 传统道教建筑中的道教生态思想 |
4.1 道教建筑自身的演化及文化内涵概述 |
4.1.1 道教建筑自身的演化 |
4.1.2 道教建筑的文化内涵 |
4.2 道教建筑的洞天福地与堪舆实践 |
4.2.1 “洞天福地”生存环境的形成及特点 |
4.2.2 道教建筑选址中体现的堪舆理论 |
4.3 道教建筑的平面型制与空间特征分析 |
4.3.1 道教建筑使用功能分析 |
4.3.2 道教建筑的平面布局分析 |
4.3.3 道教建筑的空间特征分析 |
4.4 道教建筑中道教生态思想总结 |
4.4.1 崇尚自然的堪舆原则 |
4.4.2 建筑材料就地取材原则 |
4.4.3 道教建筑的尚俭原则 |
4.5 本章小结 |
5 传统民居中的道教生态思想 |
5.1 传统民居聚落自身的演化及文化内涵概述 |
5.1.1 传统聚落自身的演化 |
5.1.2 传统民居聚落的文化内涵及生态文明经验 |
5.1.3 国内外传统民居生态经验应用的研究历程 |
5.2 传统民居的道教自然生态观 |
5.2.1 传统民居中道教自然生态观的形成及特点 |
5.2.2 传统民居中道教自然生态观的生态意义 |
5.2.3 国内外传统民居营建的自然观比较 |
5.3 传统民居选址中的道教生态思想 |
5.3.1 传统民居选址及其生态智慧 |
5.3.2 传统民居聚落空间特征的分析 |
5.3.3 传统民居平面布局及使用功能分析 |
5.4 传统民居营建中蕴含的道教生态思想 |
5.4.1 传统民居营建技术的历史发展 |
5.4.2 传统民居简单易学的营建技术 |
5.4.3 传统民居低成本的营建方式 |
5.5 传统民居建筑材料中蕴含的生态思想 |
5.5.1 传统民居建筑材料的类型 |
5.5.2 传统民居用材中体现出的生态性 |
5.6 传统民居中道教生态思想总结 |
5.6.1 道教“崇尚自然”堪舆原则在传统民居中的体现 |
5.6.2 道教“无为”思想在传统民居中的体现 |
5.6.3 道教“见素抱朴”原则在传统民居营建中的体现 |
5.7 本章小结 |
6 道教生态思想在当代人居环境构建中的价值与启示 |
6.1 道教构建人居环境生态思想体系总结 |
6.1.1 道教顺应自然的生态思想 |
6.1.2 道教和谐发展的生态思想 |
6.1.3 道教保护自然的生态思想 |
6.2 道教生态思想对当代人居环境构建的指导意义 |
6.2.1 我国西北地区人居环境构建中的问题 |
6.2.2 当代人居环境的生态取向与道教生态思想的关系 |
6.2.3 道教生态思想指导当代人居环境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
6.3 道教生态思想体系的当代价值与启示 |
6.3.1 道教顺应自然思想与当代人居环境构建 |
6.3.2 道教和谐发展思想与当代人居环境构建 |
6.3.3 道教保护自然思想与当代人居环境构建 |
6.4 道教生态营建智慧的当代价值与启示 |
6.4.1 道教生态思想与建筑选址 |
6.4.2 道教生态思想与建筑空间布局 |
6.4.3 道教生态思想与建筑技术 |
6.4.4 道教生态思想与建筑用材 |
6.4.5 道教生态思想与建筑营建方式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语 |
7.1 主要结论 |
7.1.1 道教生态思想体系的提出及内涵 |
7.1.2 道教建筑与传统民居中道教生态思想提炼 |
7.1.3 道教生态思想的当代价值与启示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来源索引 |
插图索引 |
表格索引 |
在读期间的研究工作及成果 |
四、道教善书的动物保护思想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动物福利保护的伦理思考[D]. 杨皓. 湖南师范大学, 2019(12)
- [2]晚清民国时期大理善书研究[D]. 冷雪梅.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3]我国动物保护立法完善研究 ——以台湾地区为借鉴[D]. 陈润雯. 安徽财经大学, 2017(08)
- [4]当前都市中的佛教放生现象研究 ——以“上海菩提学会”放生活动为中心的考察[D]. 李祎.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1)
- [5]道教生态伦理思想研究[D]. 时彦茹. 郑州大学, 2017(12)
- [6]佛教善书民俗的动物保护意义[D]. 何子建. 山东理工大学, 2017(03)
- [7]宋代劝善思想研究[D]. 李延杰. 山东师范大学, 2016(03)
- [8]论动物权利思想的演进[D]. 黄芳. 山东师范大学, 2013(09)
- [9]论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律制度的完善[D]. 华正刚. 东北林业大学, 2012(01)
- [10]道教生态思想下的人居环境构建研究[D]. 张晓瑞.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2(01)